2006年度个人工作总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6年度个人工作总结

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石中英

2006年3月底,学校聘任我为研究生院副院长,负责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简称“学位办”)和培养处的工作。由于早在2006年3月初,学校组织部就派我到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参加第25届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习,工作与学习出现矛盾。在与分管副校长及组织部沟通之后,同意我一边学习一边逐渐进入工作角色。2006年6月中旬,培训班学习顺利结业,完全投入到研究生院的工作中来。10个多月来,在分管副校长史培军教授的关心和指导下,在研究生院张志斌、祝文燕两位副院长的大力支持与配合下,依靠学位办、培养处及研究生院全体同仁的共同努力,我逐渐地适应了新的工作岗位,掌握了国家有关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政策、新精神,熟悉了我校学位与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基本情况,认真做好常规工作,积极抓好重点工作,根据学校“十一五”战略目标的总要求,积极探索学位与研究生培养工作的新思路,忠实地履行了工作职责。现将聘任以来的个人工作情况进行总结,请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请组织部门考核审查。

一、思想观念与工作作风

来到研究生院工作之后,我就面临着一个基本矛盾,即行政工作与教学、科研的矛盾。如何处理这对矛盾,直接关系到我能否全副身心地投入到行政工作中来。尽管在应聘的时候已经有了些思想准备,但那点准备是很不充分的。面对大量的日常工作、紧迫的重点工作和繁重的教学与科研任务,我给自己定下了这样三个原则:行政与教学第一,学术研究第二;白天从事行政和教学,晚上搞学术研究;平日从事行政和教学工作,周末与假期从事学术研究。此外,如果某一时段行政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学术研究就要让路。

秉持着这些原则,大半年来,我大量阅读了国务院学位办、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司以及我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有关文件,比较广泛浏览了近几年来国内外有关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的文献,把握了国家层面和学校层面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宏观趋势,产生了强烈的工作责任感,强化了自己的大局意识,提高了自己的政策水平,切实按照有关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法律、条例和政策要求来开展工作。

在实际工作中,我努力贯彻“以人为本、实事求是”的精神,积极发扬民主,敢于承担责任。围绕着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硕士生学位基础课程建设、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大会、研究生导师遴选办法修订等主题,先后到教育学院、社发所、外文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等单位调查研究,召开十几次各种层面的工作座谈会和专家咨询会,面对面真心诚意地征求各院系所和老师们对于学位与研究生培养工作的意见与建议。我把这些意见和建议分为三种:正确的、可以立即采纳的立即采纳;正确的、有待修订相关政策时采纳的记录下来,以备后用;片面的,或纯属个人主观见解的,利用各种机会努力做好心理沟通、政策解释和宣传工作。

在学位办和培养处内部,我一方面向各位同事虚心学习,跟他们熟悉学位与研究生培养工作的方方面面,充分地信任他们,注意发挥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另一方面从服务全校学位与研究生培养工作出发,提出较高的工作要求,强调管理文化的建设,强化服务意识,提倡围绕实际工作开展研究性学习,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和质量,提高服务对象的满意度。

全面了解和熟悉了学位与研究生培养工作,与校内各院系所之间、各兄弟院校之间、国家学位办、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司之间以及《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杂志社之间建立起了初步的、良好的关系,为进一步开展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日常管理与重点工作

学位办和培养处的日常工作比较复杂和多样,小到研究生公共课的开设,中到研究生各个培养环节的安排,大到各种类型学位点的组织申报和迎接评估等等。一些具体的、常规性的工作由学位办和培养处的各位同事按照岗位要求去做,日常工作的管理也由培养处副处长李建会教授负责,我主要负责解决日常工作中一些比较棘手的问题以及重点工作的协调安排。

这些工作中,比较大的有:安排2006届毕业研究生的毕业典礼与学位授予工作;安排2006级专业学位的开学典礼和暑期授课工作;安排2005级高级教育管理博士班的暑期授课工作;负责《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手册》有关学位和研究生培养的修订工作;负责新增博士生导师的岗前培训工作;共同负责2006级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开学典礼和新生入学教育工作;布置和动员新一轮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一级学科评估工作;组织迎接公共管理硕士(MPA)、教育硕士(Ed.M)的评估检查工作,组织迎接工商管理硕士(MBA)、法律硕士(JM)申报实地考察工作,MPA的评价优秀,MBA申报顺利通过;负责“全球变化科学暨气候系统暑期学校”的安排协调工作,并成功组织申请了2007年教育部研究生教育创新项目;调研、起草《北京师范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办法》、《北京师范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硕士研究生学位基础课程建设的决定》、《北京师范大学关于全面提高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大力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决定》、《北京师范大学关于表彰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导师的决定》、《北京师范大学关于第六届学位评定委员会换届方案》等;负责起草与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的教育硕士(MED)和教育博士(Ed.D)项目合作协议;参与起草学校“十一五”行动计划中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部分等等。

此外,还配合学校其他部门开展工作,如配合宣传部“十一五”规划宣传工作,配合教务处开展4+2教师教育调研和协调工作,配合人事处职称评审工作及开展选派研究生赴国外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留学工作,配合校办开展对西北师范大学的对口支援工作,配合学科规划与建设办公室开展新一轮重点学科的申报考核工作,配合社会科学处遴选北京市优秀人文社科人才等工作,等等。

三、学会工作和管理研究

由于工作关系,来到研究生院后,我还兼任了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常委、学术委员、师范类工作委员会的副主任委员、秘书长(主任委员为史培军副校长)。根据上一届委员会的安排,先后筹备召开了师范类工作委员会

的常委会和年会,加强了学会会员单位之间的联系,并就一些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中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参加了2006年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的年度大会和常委会,在学会定位、政策建议和问题研究方面表达了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的声音,尽可能地扩大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在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界的影响力。

发挥学科优势,结合工作需要,努力开展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的研究。承担了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十五”课题“研究生学科专业目录的调整”研究,现已经基本完成研究任务;申报国务院学位办“十一五”委托项目“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的理论研究”,已经正式获得批准。完成研究报告一篇——《研究生学科专业目录的调整与管理》,发表研究论文三篇——《论专业学位教育的专业性》(《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年第1期)、《加强青少年创造力的培养》(《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哲学思考》(《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四、几点认识和体会

大半年来,在全面适应和熟悉工作的过程中,我有几点认识和体会:第一,学位与研究生培养工作是北京师范大学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作质量和水平直接关系到北师大“十一五”战略目标的实现,关系到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和服务国家建设能力的提高,任务紧迫,责任重大;第二,无论是国家宏观层面还是学校微观层面,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正处于关键时期,如何正确处理好管理工作中科学性与民主性、合法性与效率性、前瞻性与可行性、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费时费力,工作艰巨,压力很大;第三,学术文化与管理文化之间存在不容忽视的分歧、对峙和不信任,如何通过各种形式加强与增进教学科研人员(部门)与管理人员(部门)之间的交流、沟通、理解,跨越两种文化的鸿沟,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为改革和发展创造一个更好的文化环境,需要潜心思索和努力实践;第四,面对复杂的学位与研究生培养工作和艰巨的改革任务,个人的管理素质和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地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