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晚清统治者为什么越救越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晚清统治者为什么会越救越亡
清朝作为中国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在中国历史上占据着268年的历史地位。

从1636到1912共经历了十二位帝王的统治。

每个朝代都会经历兴旺衰败最后被一个新的政权推翻,清朝也不例外从建国到反清复明,再到康乾盛世,最后走到光绪宣统的丧权辱国这一步步的经历在历史的大舞台上斗不过是一个剧情的发展罢了。

其实说起光绪皇帝这位有着救国之心却没有救国之力的皇帝着实让后人为止感到一阵悲哀。

光绪帝19岁亲政,有着进去精神,愿意接受新思想,不愿意做亡国君主,积极支持变法,曾成为维新派的皇室代表。

奈何朝中大权都在以慈禧为首的皇室贵族的手里,变法又会影响到这些人的利益,光绪帝又没有勇气冲破封建伦理思想的束缚,直接导致了戊戌变法的失败,使得清王朝改变旧章的一线生机也就此被磨灭掉了。

如果说清王朝的灭亡使历史安排好的一个剧情,那么光绪皇帝就是唯一一个可能把这部剧时间拖长一点的演员。

可是因为他思想的保守,权利被剥夺使得这最后一点希望也被扼杀掉了。

在清王朝的灭亡中光绪帝只能说是一个小角色,而这位叫做慈禧的女人在这个剧中才是最大的主角。

在她发生政变诛杀了肃顺之后,终于实现了“垂帘听政”的野心。

在这之后的50年里,她独断朝纲,在此期间,为了一己私利,她可以施展阴谋剥夺皇帝政权,置民族利益于不顾,置国家主权于不顾,终于在其死后三年里清王朝灭亡。

这位有着武则天的野心却没有武则天的仁心的女人才是清朝灭亡最大的一个“毒瘤”。

当然一个朝代也不会脆弱到因为一个人的过错就被其他政权推翻。

其他的一些亡国“毒瘤”就不一一列举了。

“落后就要挨打”——精神崩塌和装备的落后,注定的一场败局
在这片土地上不知道从那个朝代开始就兴起了一个叫做“面子文化”的畸形产物,人是这样朝代亦是如此。

在清政府为了面子,为了保证自己在自己心里那种高高在上的位置的时候实行“闭关锁国”这种自己骗自己的政策。

在清政府还在自以为是的把自己称为“天朝帝国”的时候,还在自己的国家里阿谀奉承的时候,德美日等资本主义国家早已经经历过工业革命的改革后已经开着他们那冒着滚滚狼烟的巨轮向这个所谓的“天朝”驶来。

巨轮刚靠岸就送给清人一朵娇艳的外交之花——“罂粟花”。

小到平民百姓,大到朝廷命官,所有的人都抵挡不了那吸进去又吐出来的烟雾给自己带来的精神快感。

使得朝廷官员不顾国家政事,一心想着怎么去搜刮百姓的钱财去给自己买鸦片。

据史料记载当时有下级贿赂上级时都是送鸦片,而谁送的鸦片多就会被提拔一点。

军队没有战斗力,国民体质底下,骨瘦如柴。

其实不止是国民这样,清政府在这个时候就已经到了强弩之末的地步了,清政府也在这一刻就已经可以被宣布灭亡了。

可是无论精神怎样被腐蚀,清朝政府的主权版图还是很庞大的。

外国列强当然不会甘心就只是单纯的从精神上控制着这个庞然大物。

当他们的第二艘轮船靠岸的时候,卸下来的就是枪炮和炸药。

当太平天国运动的爱国志士拿起手里长矛和盾牌准备去绞杀外侵的时候才猛的发现只要敌人手里的东西冒出一个火花自己的队友就会流下许多鲜血。

武器的差距让这场战争还没有开始就已经结束了。

当然在国家有难的时候当然有着一群能人志士会勇敢的站出来去试着改变。

前文中也有提过“戊戌变法”和“维新运动”。

可是在当时的政治背景、经济实力、军事能力的影响下都是一些插曲而已。

在当时看来这场运动的失败是必然的事件。

“一味求新,实则倒退”
洋务运动在晚清的历史上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这场运动以后无论洋务派是从外国购买还是自己制造,清政府的军队总算可以有一部分热武器使用了。

但是这场运动存在的弊病也是不容小觑的。

首先,洋务派是代表封建地主主义的一群有先进思想的人,他们的目的还是挽救清朝政府,可是在当时的情况下清朝政府的灭亡已经是一个不可能被挽回的定局了。

第二,
洋务派不考虑清政府现状,修建工厂,打着“自强”“求富”的口号,可是他们忘了在当时清政府最需要的是“救国”。

第三,洋务派在所有的史料中都被成为是有“先进眼光”的有位青年。

可是仔细思考这个问题,就只用兵器一方面来讲,他们的武器大多数都是从外国人手里进口的,先说兵器质量,外国列强怎么可能把威力强大的先进武器出口给清政府?更何况当时清政府的经济能力已经不足以支撑他们在国外进口过多的商品了。

他们兴办工厂,可是工厂里生产的东西里都印着“清政府制造”的标签,而且制造的都是列强使用过、淘汰掉的过期产品。

无论是从威力、安全性和稳定性上都已经和外国的武器不能相提并论了。

第四,当时的清朝政府的军队的军事能力已经到了相当低下的地步了,新式的热武器对于这些没有战斗力的军队来说也不过是一堆烂铁而已。

洋务运动的进行当然是功不可没,可是对于当时的清政府来讲这也不过是一个插曲而已。

“乌烟瘴气的朝堂,腐败无能的制度”
在中国的历史上无论在那个朝代贪污腐败都显得是那么正常的一个词语。

晚清政府也已经完全的处在一个贪污腐败的条件之下了,完全没有人去管朝政将如何处理。

就连给军队煤炭、食粮、生活用品甚至是枪炮子弹,都会经过上级官员的层层克扣最终落在军队手里的也就剩下一小部分了。

中日甲午战争,供给北洋海军用于战舰活动的轮船都会参杂着别的物品,煤的纯度不够所含的能量肯定有限。

战舰移动速率不够,直接影响的就是整个北洋海军的战斗能力。

当那一颗落在致远舰上的炮弹没有炸响的那一刻,所有人都听到了邓世昌心中的无奈与悲愤。

也就是这一颗“哑弹”让整个北洋海军葬身海底,把整个晚清政府推上了绝路。

“变不了的法,救不了的国”——一场不切实际的变法。

戊戌变法在当时的领导人就是以梁启超、康有为等这些资产阶级改革主义者。

单从领导人这一方面讲,在清王朝里资产主义毕竟只是少数,资产主义者有钱,不用考虑“柴米油盐”这些生活必须品。

可是在当时普通民众手里的钱早在前段时间就被烧成青烟吸进来又吐出去了。

在领导人存在问题的时候难免在思想的改造上就会有不切合实际的错误。

梁启超等人都是接受过教育的青年,他们所提倡的学习西方,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

这些改革在经历过工业革命的列强身上都可以一试,可是在当时的清朝就不可以得到实现。

如果说领导人所处的阶级是戊戌变法失败的第一个原因,那么戊戌变法要改革的对象就是第二个原因,戊戌变法要改革的政治制度等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以慈禧为首的皇室贵族的利益,只有光绪这个有名无权的皇帝的支持是远远不够的,没有强硬的政治背景,所有的改革都不会成功。

第三:当时清政府在经过几个不平等条约之后真的就已经到了强弩之末了,财力、物力、武力都已经不足以支撑起一场彻头彻尾的改革了。

戊戌变法在以上的几点条件的限制下注定是一场失败的改革。

戊戌变法的失败也就以为着晚清政府真的走上了末路,灭亡已经不可挽回了。

问一句:晚清统治者为什么越“救”越“亡”?
因为:帝王的无能,贵族的强势,腐败无能的军队,乌烟瘴气的朝堂和不切实际的改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