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基本理论与基础练习 ppt

合集下载

舞蹈的基本方法和技巧PPT课件

舞蹈的基本方法和技巧PPT课件

3. 舞蹈的意境 4. 舞蹈的主题动作
二、 编舞的基本方法
(一) 重复
重复是组合舞蹈语言最原始、最简便的方法, 其目的是保留视觉的延续性。 (1) 单一重复。 这是指一个动作、一个姿态、一个步法、一个技巧的重复。 (2) 组合重复。 这是指两个以上的动作组合起来进行重复。 (3) 舞句重复。 这是指把由两个八拍的动作组合所形成的一个舞句进行重复。 (4) 舞段重复。 这是指把由四个八拍的动作舞句形成的一个舞段进行重复。 (5) 不间断重复。 这是指连续重复一组或一个动作。
三、 编舞的技法
(四) 动作动势编舞法
(六) 音乐编舞法
(五) 动作部位限定法
(七) 即兴编舞法
四、 编舞练习
1. 动作分解、变化的基本练习 选一个原始动作, 进行动态、动速、动律、 动力变化的练习。 其练习方法如下。 (1) 动作方向变化的练习。 (2) 改变运动结构、顺序或者把动作重新 组合、减化的练习。 (3) 改变速度、力量的练习。 (4) 动作空间变化的练习。 (5) 动作行进方向变化的练习。
二、 双人舞编舞技法
(四) 影子编舞技法
1. 倒影法
2. 影仿法
二、 双人舞编舞技法
(五) 双人相距技法 双人相距技法是指两个人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 在保持这个距离 的情况下用舞蹈来表现。
(六) 流动线条法 1. 线条法 2. 划圆法
(七) 托举技法 1. 复合托举 2. 空间对比托举
二、 双人舞编舞技法
五、 即兴舞的编舞技法
01 注入多种元素的训练
02 感觉的训练
03 想象力的训练
六、 儿童舞蹈的编创技法
1. 从生活出发, 把握儿童的心理特征 儿童舞蹈的题材主要源于儿童自身的生活。 编舞者要以儿童的心理状态 深入儿童的生活中, 观察他们的生活。

民族民间舞蹈基础训练PPT课件

民族民间舞蹈基础训练PPT课件

3) 冠形
动作要求:
在爪形的基础上, 大拇指与食指相捏成圆形。
4) 嘴形
动作要求:
在冠形的基础上, 大拇指与食指相捏伸直似孔雀嘴(图8-4)。
8-4
5) 叶形
动作要求:
在嘴形的基础上, 大拇指与食指略分开(图8-5)。
6) 曲掌
动作要求:
四指并拢, 从指根处向里曲呈半握状(图8-6)。
8-5
8-6
三、基本动作训练
四、 舞姿组合训练
第三个八拍:1—4 拍, 将第二个八拍的动作加快一倍;5—6 拍, 跪坐;7—8 拍, 起伏一次。 第四个八拍:1—2 拍, 双手一七位曲掌, 翻腕到三位, 双手提腕;3—4 拍, 双手一 七位曲掌, 翻腕到三位, 提腕跪立;5—8 拍, 重复1—4 拍的动作。 第五个八拍:1—2 拍, 双手七位手曲掌, 翻腕到四位, 提腕;3—4 拍, 做1—2 拍 的反向动作;5—6拍, 双手旁一位曲掌, 翻腕六位手提腕, 左手左前, 起伏次; 7—8 拍, 重复5—6 拍的动作。
四、 舞姿组合训练
(三) 点跳步、曲掌翻腕、双翻腕等动作组合(2 /4 拍音乐, 中速) 训练步骤: 准备动作: 正步, 对1 点方向。 第一个八拍:1—6 拍, 右脚在旁, 点跳步6 次, 双手左小一七位, 曲掌翻腕一 拍一次;7—8 拍, 右脚向旁迈出一步, 双手七位曲掌。 第二个八拍:1—4 拍, 左脚旁点, 双手翻腕到一七位;5—8 拍, 做反向动作。
8-14
8-15
三、基本动作训练
6) 立掌六位手 动作要求: 立掌六位手为一手二位、一手体旁做立掌状(图8-16)。 7) 立掌七位手 动作要求: 立掌七位为双手于体侧举平做立掌状(图8-17)。
8-16

舞蹈学ppt课件

舞蹈学ppt课件

舞蹈表现力培养
01
02
03
情感表达
通过舞蹈动作和表情,表 达舞者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使观众产生共鸣。
音乐感受
培养舞者对音乐的感受和 理解,通过节奏和旋律的 把握,增强舞蹈的表现力 。
艺术修养
提高舞者的艺术修养和审 美水平,使其能够更好地 理解和演绎舞蹈作品。
03
舞蹈艺术鉴赏
舞蹈审美标准
形体美
舞蹈演员的形体线条流畅、优雅,动作协调、 准确。
舞蹈学ppt课件
$number {01}
目录
• 舞蹈概述 • 舞蹈基本功与技巧 • 舞蹈艺术鉴赏 • 舞蹈文化与社会价值 • 舞蹈教育与发展 • 舞蹈与其他艺术形式的结合
01 舞蹈概述
舞蹈的定义与特点
总结词
舞蹈是一种以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 段的艺术形式,具有强烈的节奏感和 情感表达力。
详细描述
《睡美人》
一部经典的芭蕾舞剧,讲述了一个 被诅咒沉睡的公主被王子救醒的故 事。
舞蹈评论与写作
掌握舞蹈评论的基本要素
对舞蹈作品的主题、形式、技巧、表 演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给出客观、 中肯的评价。
提高写作技巧
培养审美情趣
通过不断欣赏和评论舞蹈作品,提高 自己的审美水平和艺术修养。
运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使评 论更具说服力和感染力。
05
舞蹈教育与发展
舞蹈教育的意义与目标
意义
舞蹈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艺术修养和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有助 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
目标
舞蹈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舞蹈技能、表演能力和创作能力,同时传承和弘 扬舞蹈文化,为学生未来的艺术事业发展奠定基础。
舞蹈教学方法与手段

舞蹈基本理论与基础练习ppt课件

舞蹈基本理论与基础练习ppt课件
8
舞蹈基本训练
• 教学目的:通过本节课让同学们熟悉一些 舞蹈基训的内容
• 教学重难点:舞蹈基训的地面训练 • 舞蹈基训常识 • 地面训练
• 1.脚——绷脚、勾脚、半勾脚 • 2.腿——压腿、抬腿、踢腿
3.胯——开小胯、开大胯 • 4.腰——上腰(胸腰)、旁腰、中腰
9
舞蹈训练的基本方位: 以舞者所面对的方向来确定的,通常以舞者为中心点,面向正
近;5-8贴地面两腿向内移动回到准备姿态。 做法②:(外环动):1-4双腿绷直贴地面分开;5-6从体侧面向上并拢呈90°;
7-8并腿慢落下到准备姿态。
13
(一)坐顶上腰: 动作做法:准备姿态,绑脚并腿坐,上身垂直,手指尖体侧着地。做法:头、颈、肩、胸腰尽力向
后下。
(二)跪下旁腰: 动作做法:准备姿态,双跪坐,上身挺直,双手背后。做法:臀部慢抬起呈跪立,同时双手由左下
舞蹈基本理论与基础练习
1
舞蹈的定义与舞蹈的种类
一、舞蹈的定义 二、舞蹈的特性
2
舞蹈是一种空间性、时间性、综合性的 动态造型艺术。
舞蹈是一种以经过提炼、组织、韵律化 了的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在一定的 时间和空间内运用人体动作的姿态、表情 和动作流程等构成画面,创造形象,从而 表达某种思想情感的艺术。
(一)独舞 (二)双人舞 (三)三人舞 (四)群舞:
1.塑造群体形象 2.营造意境背景 3.外化主要人物内心的一种表现手段。 (五)舞剧: 是综合了舞蹈、戏剧、音乐、舞台 美术等综合手段的舞台表演艺术。
7
舞蹈基本功训练要求形成的专业素质包括
• 力量——舞蹈者所需要的力量就是肌肉的“速度力量”、控制 力和弹跳力等。它们是在肌肉收缩或张力增加时所产生的一种 能力。

舞蹈基本理论知识(概论)PPT课件

舞蹈基本理论知识(概论)PPT课件

(1)描绘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与 舞蹈一起共同完成塑造艺术形象的任务。
(2)对舞蹈所处的客观环境和气氛进行渲 染和衬托。
(3)具有明显的戏剧性因素。表现出戏剧 性的性格冲突,在一定程度上担负着交代和展 现剧情的任务。
舞台美术——服装、布景、灯光和道具等也 是舞蹈艺术不可缺少的。它对于展现舞蹈作品所
(3)三人舞:是三个 人表演的舞蹈形式,但非三 人表演的舞蹈都可以称为 “三人舞”,如果三位表演 者始终以整齐划一的动态表 演,那只是一个小群舞。三 人舞大部分是具有情节性的 小型舞蹈作品,是能够组成 性格冲突的最小舞蹈形式。 三人舞的运动方式主要是非 对称的、矛盾的,使之成为 一种具有特色的舞蹈样式。
6.综合性。舞蹈从产 生时就离不开音乐、诗歌、 美术等艺术,这些同样是 舞蹈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舞蹈形象是一种综 合性的艺术形象。其中音 乐是舞蹈最亲密的伙伴。 没有好的音乐很难产生优 秀的舞蹈作品。从一定意 义上可以这样说,音乐是 舞蹈的声音,舞蹈则是音 乐的形体。在舞蹈艺术中, 音乐一般具有着三个方面 的作用;
2.按风格划分
(1)中国古典舞:指具有古典风格的中国舞 蹈。是在民间舞蹈基础上经过历代舞蹈艺术家们 的提炼、加工、整理,创造而逐渐形成的。它有 着整套规范化的舞蹈技艺、程式化的表现手段、 严谨的训练体系和相对稳定的审美原则。
中国古典舞大多保存在戏曲舞蹈中。在表演上 手、眼、身、法、步的紧密配合使中国古典舞更具 有传统特色。从20世纪50年代初期,当时的舞蹈工 作者为创作繁荣民族舞蹈艺术,对中国古典舞进行 了挖掘、整理,继承了中国戏曲表演中的舞蹈步伐、 身段、武术、毯子功等精华,借鉴和参考芭蕾的训 练方法,编写了中国古典舞训练教材。在80年代, 由李正一、唐满城两位教授创建了中国古典舞身韵 教材,标志着中国古典舞不仅从外形上而且从内在 的神韵上都找到了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相一致的东 西。使中国古典舞蹈成为独立的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和时代性的审美特征的舞蹈体系。

民族民间舞蹈基础训练朝鲜族舞蹈PPT课件

民族民间舞蹈基础训练朝鲜族舞蹈PPT课件

四、 动作短句及组合训练
• 第十九个八拍: 做第十七个八拍的反向动作。 • 第二十个八拍:1—4 拍, 立脚掌, 右手到头顶上方, 左手与肩膀同高;5 拍, 绕手 腕;6—8 拍, 右手平行于耳朵落下, 左手伸直收到侧面起右脚。 • 第二十一个八拍:1—4 拍,右手向斜前落后向上推, 左手向下推;5 拍, 抛手;6 拍, 转体;7—8 拍, 面向1 点方向,回到基本体态位置。
四、 动作短句及组合训练
第二十二个八拍: 做第二十一个八拍的反向动作。 第二十三个八拍: 做第二十一个八拍的动作,5—8 拍, 慢起身, 双脚
踮起, 双手打开到双七位手,往6 点方向回撩, 身体和头也同时拧到6 点方向。 第二十四个八拍:1—4 拍,迅速打开到斜七位委婉手,保持舞姿;5—8 拍,保持舞姿,呼吸提沉一次。 第二十五个八拍:1—4 拍, 保持舞姿, 慢慢提气, 顺势将身体提到最 高点, 半脚尖踮起;5 拍, 快速将身体深蹲至大八字位;6—8 拍, 保持 大八字位深蹲状态。
第八章 民族民间舞基础训练
学习目标
1. 掌握各民族民间舞的基本手型、脚位和基本姿态; 2. 能够规范而流畅地完成民族民间舞动作组合。
第八节 朝鲜族舞蹈
一、 朝鲜族舞蹈简介
朝鲜族历来以能歌善舞著称于世, 被称为“歌舞的民族”。 假面舞是戴假面表演的男性舞蹈。 长鼓舞是身挎长鼓表演的道具舞蹈, 男女均可表演。
2) 斜下手 动作要求: 双手于体侧25°, 手心向上垂手。 3) 斜上手 动作要求: 双手于头侧伸长, 手心向下垂手。 4) 横手 动作要求: 双手于体侧抬平, 手心向下垂手。 5) 扛手 动作要求: 双手于头的两侧屈肘, 肘部在正旁, 十指伸长, 手心向上(图8-128)。
三、 基本动作训练

中国古典舞基础训练基本技术技巧训练PPT课件

中国古典舞基础训练基本技术技巧训练PPT课件
两种以上的翻身, 在连接中必须 始终在一个运动轨道上完成。
手臂都是走立圆的路线, 与地 面应形成一个垂直的角度。
二、 翻身的训练
(二) 翻身的类型
1. 踏步翻身 踏步翻身是翻身训练中的基础训练, 是所有翻身中用以开法儿的技巧。
二、 翻身的训练
动作要求:
踏步的后脚要尽量往前踏, 与 主力脚基本在一条直线上。
01
手臂由第一只膀子主动 带动走一个立圆, 手背 始终保持朝着正前方。
03 04
05快速翻时, 应流畅、自 如、灵巧 Nhomakorabea 又有力点。
02
翻身时, 胯是一个开与合的关系, 在 踏翻的前1/2 时, 胯在碾脚的同时 经过挑腰、顶胯主动打开到正后。
眼睛要看准地面的一个点, 在翻身过程中要有甩头。
二、 翻身的训练
动作要求: 双起单落的射雁小跳到空中时, 要求头、眼向着顺风旗上面的手的方向看出, 头是水 平面的方位变化, 双起时, 两腿并拢, 人在空中要挂住, 落地拧腰和手要及时到位。
三、 跳跃的训练
2. 中跳
动作要求: 劈腿跳是中跳,要求两腿前后同时踢到90°形成空中的竖叉。 它要求跨得快速, 腾空能力要求更强。
可先一个八拍做一次空法儿, 再四拍做 一个空法儿, 再两拍做一个慢的平转, 连续行进着做几个停一停, 再做。
二、 翻身的训练
(一) 翻身的特点
翻身是围绕垂直面的立 圆运动, 无论是双脚重 心、单脚重心的翻身。
01
运动轴心在盆骨, 头顶固 定在空中一个高度, 脚下 踩在地面的一个点上。
03 04
02
训练步骤: (1) 滚腰的训练。 面对把杆, 小八字位站立, 双手交叉扶把, 用碎步做滚腰的练习。 正前时, 上身松弛, 头与上身保持在一个平面上, 肩、胯要对正。

中国古典舞基训ppt课件

中国古典舞基训ppt课件
腿部
腿部动作包括抬腿、踢腿、屈伸等,这些动作需要舞者掌握正确的腿部肌肉控制和力量运用。
03
舞蹈组合与表演
简单舞蹈组合
总结词
适合初学者,以基础动作为主。
详细描述
这些组合通常包括一些基本的步伐和手势,如云步、圆场等,旨在帮助学生掌握中国古典舞的基本技 巧和韵律。
中等难度舞蹈组合
总结词
适合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动作较为复杂 。
04
音乐与节奏感训练
音乐风格与特点
古典音乐风格
中国古典舞基训常选用中国传统古典音乐,如古筝、琵琶、笛子等乐器演奏的乐曲,其 旋律优美、节奏多变,富有浓厚的文化底蕴。
音乐情感表达
音乐中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元素,如喜怒哀乐、离愁别绪等,通过舞蹈动作的演绎,能够 充分表达出音乐的情感内涵。
节奏感的培养
基本节奏训练
学生作品展示与评价
学生作品展示
鼓励学生创作自己的舞蹈作品,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帮助学生完善作品,提高创作水平。
评价机制
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对学生的舞蹈技能、表演能力、创作水平等方面进行全面 评价。评价结果可作为学生成绩的依据,同时为教学提供反馈和建议。
THANKS
感谢观看
通过敲击、拍手、踏步等基本节奏训练,培 养舞者对节奏的敏感度和反应能力。
复杂节奏训练
在基本节奏训练的基础上,逐渐引入复杂节 奏,如切分音、连音等,提高舞者对于复杂
节奏的处理能力。
与音乐的配合训练
动作与音乐的协调
训练舞者根据音乐的节奏和情感变化,调整舞蹈动作 的幅度、力度和速度,使动作与音乐完美配合。
设置多样化的课程内容,包括基本功 、身韵、舞蹈技巧等方面的训练。注 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 际操作能力。

舞蹈教学ppt课件

舞蹈教学ppt课件

PART 04
舞蹈实践与表演
舞蹈表演技巧
01
02
03
身体控制与协调
教授学生如何通过训练提 高身体的控制和协调能力 ,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掌握 舞蹈动作。
节奏感与音乐理解
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节奏 感和音乐理解能力,使他 们能够更好地与音乐配合 。
表现力与情感表达
教导学生如何在舞蹈中融 入情感,通过舞蹈动作表 达内心的情感和故事。
详细描述
现代舞蹈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和欧洲,其动作灵活多变,节奏自由,注重表达 舞者的内心情感和个性。现代舞蹈中常见的舞种包括爵士舞、街舞等。
民族舞蹈风格
总结词
民族舞蹈风格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 民族文化内涵,反映不同民族的生活 习俗和传统。
详细描述
民族舞蹈是世界各地不同民族的传统 舞蹈,其动作、节奏和服饰都与当地 文化密切关。民族舞蹈中常见的舞 种包括印度舞、非洲舞、中国民族舞 等。
分解动作
将复杂的舞蹈动作分解 为简单步骤,逐步引导 学生掌握每个动作的要
领。
示范教学
教师亲自示范舞蹈动作 ,让学生观察、模仿并
逐步掌握舞蹈技巧。
鼓励创新
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 在掌握基础动作的基础
上进行个性化演绎。
学生评估与反馈
01
02
03
04
观察学生的表现
注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动作 、节奏和表情等方面表现,及
PART 02
舞蹈技巧教学
基本舞步教学
总结词
基本舞步是舞蹈的基础,通过 PPT课件可以清晰地展示每个舞 步的要领和技巧。
详细描述
PPT课件中可以包含各种基本舞 步的分解动作图片或视频,以及 详细的文字说明,帮助学生更好 地理解和掌握每个舞步的技巧。

完整舞蹈课件ppt

完整舞蹈课件ppt

关节活动
活动各个关节,增加关节 的灵活性和活动范围。
肌肉力量
通过力量训练,增强肌肉 的力量和耐力。
舞蹈表现力训练
情感表达
舞蹈审美
通过表情、动作、节奏等表现舞蹈的 情感和内涵。
提高对舞蹈艺术的欣赏和理解,增强 对舞蹈美感的追求和表现。
音乐感受
培养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使舞蹈与 音乐更加协调和融合。
舞蹈节奏感训练
舞蹈传播的途径与方式
演出传播
通过舞蹈演出将舞蹈作品呈现给观众,让观 众感受舞蹈的艺术魅力。
比赛传播
通过参加舞蹈比赛,提高舞蹈技艺水平,同 时向其他选手学习和交流。
媒体传播
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平台,将舞蹈作品和 舞蹈知识传播给更广泛的人群。
教育传播
通过舞蹈教育,培养学生对舞蹈的兴趣和热 爱,传承和发展舞蹈文化。

身心健康
舞蹈作为一种有氧运动,能够促进身 体的协调性、灵活性和柔韧性,有益
于身心健康。
艺术教育
舞蹈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创造力和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 发展。
社会交流
舞蹈作为一种社交活动,能够促进人 们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增强社会凝聚 力和文化交流。
06
舞蹈教学与传播
舞蹈教学方法与技巧
动作设计
根据创意构思,设计具 体的舞蹈动作和队形, 注重动作的美感和表现
力。
排练调整
通过多次排练,对舞蹈 进行不断完善和调整,
提高整体效果。
后期制作
包括音乐剪辑、视频拍 摄和后期编辑等,使舞 蹈作品更加完整和精美

舞蹈音乐的选择与配合
音乐风格
根据舞蹈主题和风格选择合适 的音乐,使音乐与舞蹈相得益

民族民间舞蹈基础训练东北秧歌PPT课件

民族民间舞蹈基础训练东北秧歌PPT课件

三、 基本动作训练
2. 基本步法 前踢步 动作要求: 正步位, 双手叉腰, 一脚向前踢 出15°, 收脚, 两腿微曲, 左、 右腿交替进行。
01
走场步 动作要求: 正步位, 双手叉腰, 身体前倾, 双腿微 曲, 似走路一样一拍一步向前行进。
03 04
02
后踢步 动作要求: 正步位, 双手叉腰, 一腿屈伸。
8-99
8-100
三、 基本动作训练
7. 划圆动律
动作要求: 肋骨主动, 右边肋骨向前时, 左边肋骨向后; 右边肋骨向下划圆时, 左边肋骨向上划圆。
三、 基本动作训练
(五) 基本脚位和步法 1. 基本脚位
1) 正步位 动作要求: 脚跟脚尖分别并拢, 脚尖向1 点方向。
2) 踏步位 动作要求: 一脚在前、一脚在后, 前脚外开, 后脚前脚掌点地。
第八章 民族民间舞基础训练
学习目标
1. 掌握各民族民间舞的基本手型、脚位和基本姿态; 2. 能够规范而流畅地完成民族民间舞动作组合。
第五节 东北秧歌
一、 东北秧歌简介
我国东北地区属于以汉文 化为主体的多元文化圈。
01
每逢重大节日, 人们就会自 发地组织秧歌表演和比赛。
03 04
02
最早的秧歌产生于我国中原一 带, 至今已形成独具特色的东 北秧歌。
8-103
四、 动作短句及组合训练
训练步骤:
第一个八拍:1 拍, 左脚向前 走的同时右手拿绢打右;。
01
第三个八拍: 重复第 一个八拍的动作。
03 04
02
第二个八拍: 重复第 一个八拍的动作。
第四个八拍: 重复第 一个八拍的动作。
四、 动作短句及组合训练
第五个八拍:1 拍, 压脚后跟的同时双手在右侧身 斜下位做外片花;2 拍, 重复;3 拍, 压脚后跟的同 时双手在左侧身斜下位做外片花;4 拍, 重复;5 拍, 左脚向前走的同时右手拿绢打右肩;6 拍, 右脚向 前走的同时左手拿绢打左肩;7—8 拍, 左脚在前、 右脚撤后, 同时左手放在身旁, 右手放在身前, 两 臂之间的角度为90°, 眼看左手(图8-10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8
1.把杆压肩:
动作做法:
①面向把杆站立,双脚大八字步,直立, 双臂伸直,与肩同宽,手腕搭在把杆上。 上身前倾,胸脯尽力向地面压去。重心于 两腿间,身体前倾90°直角。
②双跪压肩,做法同前(可以两人一组 互助)。
2.扶把掸腰:
动作做法:
-
19
训练要求:肩和腰的训练十分重要,是软度 训练的一部分,各部位训练有不同的要求。 压肩时手臂、腿不能弯曲,头颈与地面应 保持平行,胸腰尽力下压,腰忍住肩部关 节疼痛。可以有节奏地做,也可以耗住不 动。腰的训练要求同地面腰的训练。
• 控制力与稳定性——-控制力是指舞蹈中肌 8
舞蹈基本训练
• 教学目的:通过本节课让同学们熟悉一些 舞蹈基训的内容
• 教学重难点:舞蹈基训的地面训练 • 舞蹈基训常识 • 地面训练
• 1.脚——绷脚、勾脚、半勾脚 • 2.腿——压腿、抬腿、踢腿
3.胯——开小胯、开大胯 • 4.腰——上腰(胸腰)、旁腰、中腰
全外开,两膝下蹲时与两脚成一线。身体 重心平均地落于两脚。所有位置的小蹲, 两脚跟都不离地。动作做法:(全蹲)平 稳、均匀地屈膝。两腿外开要求同半蹲, 惟有在不抬起脚跟就无法下蹲时,脚跟才 被迫离地。
2.营造意境背景
3.外化主要人物内心的一种表现手段。
(五)舞剧:
是综合了舞蹈、戏剧、音乐、舞台
美术等综合手段的舞台表演艺术。
-
7
舞蹈基本功训练要求形成的专业素质包括
• 力量——舞蹈者所需要的力量就是肌肉的 “速度力量”、控制力和弹跳力等。它们 是在肌肉收缩或张力增加时所产生的一种 能力。
• 柔韧性——就人体关节活动幅度的大小而 言。柔韧性好的人身段不僵不板,优雅美 观。
-
9
舞蹈训练的基本方位: 以舞者所面对的方向来确定的,通常以舞
者为中心点,面向正前方为起点,每向右 转45°为一个方位,共分为八个方位(称 1~8点)。即正前方为1点,右前方点,右 方为3点……
舞蹈常用术语
1.主力腿:指在动作过程中 或造型时支撑 重心的一条腿,它对-舞蹈过程中的稳定性 10
(一)绷脚:动作做法:脚背绷紧,脚尖用 力下压,脚底形成弓型,初学者可以通过 外力施压来训练。
-
13
(一)坐顶上腰:
动作做法:准备姿态,绑脚并腿坐,上身 垂直,手指尖体侧着地。做法:头、颈、肩、 胸腰尽力向后下。
(二)跪下旁腰:
动作做法:准备姿态,双跪坐,上身挺直,
双手背后。做法:臀部慢抬起呈跪立,同时双
手由左下方向右双晃手,呈顺风旗,下旁腰。
-
14
把杆训练
• 教学目的:通过本节课,让同学们能掌握 把杆训练的方法
(三)现代舞:反对古典芭蕾因循守旧、脱 离现实生活和单纯追求技巧的倾向,主张 摆脱古芭蕾过于僵化的动作程式的束缚, 以合乎自然运动法则的舞蹈动作,自由地 抒发人的真实情感,强调舞蹈艺术要反映 现代生活。(包含1.美国流派2.德国流派.)
-
6
(一)独舞
(二)双人舞
(三)三人舞
(四)群舞:
1.塑造群体形象
(二)勾脚:动作做法:脚背收紧,脚尖向 上勾起,脚跟用力前伸。
(三)半勾脚:动作做法:在绷脚的基础上, 脚尖勾起,脚背保持原样。
(四)环绕脚:动作做法:(八拍完成)准
-
11
(一)坐压前腿:
动作做法:准备
姿态,绷脚并腿,上身垂直
坐地,立腰、挺胸抬头,双
手体侧扶地。做法:上身垂
直下压贴近腿部,双手经体
舞蹈基本理论与基础练习
张微惟
-
1
舞蹈的定义与舞蹈的种类
一、舞蹈的定义 二、舞蹈的特性
-
2
舞蹈是一种空间性、时间性、综合性的 动态造型艺术。
舞蹈是一种以经过提炼、组织、韵律化 了的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在一定的 时间和空间内运用人体动作的姿态、表情 和动作流程等构成画面,创造形象,从而 表达某种思想情感的艺术。
-
20
(一)半脚尖:动作做法:双脚一位直立。 脚跟离地踮起,1/4、1/2、3/4,使身体上 升,两脚掌平稳地立于地板上。
训练要求:半脚尖的训练目的是伸展腿和踝 关节,加强它们的力量,并锻炼平衡能力。 训练中要注意重心的准确,重心不能在小 脚趾上。上身要求垂直,向上伸展。
-
21
(二)蹲: 动作做法:(半蹲)屈膝一半。两腿完
-
16
1.把杆压前腿:
动作做法:以右脚为例。面向把杆站立, 先将右腿放在把杆上,直膝、勾脚(或绷 脚),左腿直立与地面保持垂直,双手扶 把杆,上身正对把杆,用上身贴向右腿。 压左腿,动作同上。
节奏8拍一次、4拍一次、2拍一次、1拍一 次均可。
2.把杆压旁腿:
动作做法:以右腿为例。右侧对把杆,右 腿侧放把杆上勾脚(或- 绷脚),左腿直立。17
训练要求:
把杆压腿时软度训练的一种方法。可以与 地面软度训练结合起来有选择地进行。训 练的节奏可以慢快结合。在做各类压腿动 作时要注意:压前腿时动力腿收胯使两胯 平行,上身挺直向前伸展,不能驼背,下 压时上身要用力。压旁腿时,腿不能弯曲, 下压一定要正侧身,上身伸展,用耳去贴 腿,臀部不能后翘,不能扣胯。
侧至头顶扶脚尖。上身抬起
-
12
(一)坐开小胯:
动作做法:准备姿态,双腿屈膝,膝底 相对坐地,上身垂直,双手扶膝,立腰、挺 胸、抬头、两眼平视。
做法①:双手用力压膝,使膝盖接近地 面。可按节拍上下颤动。注意双脚开始靠近 臀部,训练中可逐渐响前伸出,扩大角度。
做法②:上身垂直向地面下压,尽量使 胸脯贴近地面。团身慢起,团身时头向腹部 靠,腰椎尽量弯曲,由后背肌椎一节节向上 挺直,还原到准备姿态。
• 教学重难点:舞蹈基训把杆训练
• 一、扶把方法 • 二、把杆软度训练
• (一)压腿——压前腿、压旁腿 • (二)肩、腰——压肩、掸腰、耗腰、下腰
• 三、把杆单一动作训练
-
15
扶把方法:有两种。第一种:双手扶把,
身体面对把杆,距把约20公分,双手轻放再 把上,两手间距与肩同宽(男生略宽一 些),肩肘自然下垂。第二种:单手扶把, 侧身站立,单手轻扶把杆,扶把得手放在 身体前侧。扶把时手不能用力揪把杆,以 免影响身体重心的稳固。
-
3
(一)形体表现性:就是舞蹈用形体语言来 传情达意的特征。
(二)直观动态性:就是舞蹈的一切创意都 要通过观众现实直观感受到的舞蹈动作格特点来划分 二、根据表现形式的特点来划分
-
5
(一)古典舞:1.中国古典舞2.芭蕾(Ballet)
(二)民间舞:1.以反映该民族风土人情为主 的民间舞2.借用某民族的舞蹈元素,表述特 定艺术构思的民间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