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基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中基(名词解释)

中基(名词解释)

1、奇恒之腑——即脑、髓、骨、脉、胆、女子胞的总称。

(或加释:奇,异也。

恒,常也。

因其形似腑,而功能似脏,非脏非腑,故名)2、精——中医学中有三种不同的概念:⑴泛指人体一切有用的成分;⑵专指肾中所藏之精;⑶世界上所有气当中的精粹部分。

(前二义必答)3、治病求本——是指在治疗疾病时,必须寻求出疾病的本质,并针对其本质进行治疗。

4、血瘀——是指血液运行迟缓,流行不畅,甚则血液瘀结停滞成积的病理变化。

5、阳盛格阴——是指邪热极盛,阳气被郁,深伏于里,不得外达四肢,而格阴于外的一种病理状态。

1、肾主纳气——指肾有帮助肺保持吸气的深度,防止呼吸表浅的作用。

2、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3、外环境——机体的外界环境指自然与社会环境而言,(1分)主要包括时令气候因素、地域因素、生活居处与工作环境等。

(2分)4、逆治——又称正治,是指逆疾病的临床表现性质而治的一种最常用的治疗法则,即是采用与疾病证候性质相反的方药进行治疗。

(2分)适用于疾病征象与疾病的本质相一致时的病证。

(1分)5、三焦——其一是指六腑之一,即脏腑之间和脏腑内部的间隙互相沟通所形成的通道。

(2分)其二是指单纯的部位概念,即膈上为上焦,膈下脐上为中焦,脐下为下焦。

(1分)1、阴阳互根——是指一切事物或现象中相互对立着的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

(或阴和阳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每一方都以相对的另一方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和条件,中医学把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称之为互根。

)2、塞因塞用——指使用补益的药物治疗具有闭塞不通症状的虚证。

3、药复——病后滥施补剂,或药物调理运用失当,而致复发者,称为药复。

4、离经之血——在某些因素的作用下,血液不能在脉内循行而溢出脉外时,称为出血,即“离经之血”。

5、精血同源——肝藏血,肾藏精,肝血的化生有赖于肾中精气的气化,肾精的充盛,亦有赖于血液的滋养,精血互生互化;(2分)血、精都是以水谷精微为物质基础,二者的密切关系,称为精血同源。

中医基础理论名词解释及问答题

中医基础理论名词解释及问答题

中医基础理论名词解释及问答题第一、二章结论与阴阳五行名词解释1、整体观念2、证3、辨证治疗4、同病异治5、异病同治6、阴阳7、阴平阳秘8、阴血9、阳气10、阳胜则热11、阳胜则阴病12、阴胜则寒13、阴胜则阳病14、阳虚则寒15、阴虚则热16、重阴必阳17、重阳必阴18、阴损及阳19、阳损及阴20、热者寒之21、寒者热之22、阳病治阴23、阴病治阳24、五行25、五气26、五色27、五志28、五味29、五季30、五官31、五体32、五液33、相生34、相克35、相乘36、相侮37、制化38、母病及子39、子病犯母40、子盗母气41、虚则补其母42、实则泻其子43、滋水涵木44、益火补土45、培土生金46、金水相生47、抑木扶土48、培土制水49、佐金平木50、泻南补北问答题(一)简答题(只答要点,不必展开。

以下同)1、中医学的“整体观念”思想主要有哪些内容?2、什么是中医学的辨证论治?3、简述阴阳五行学说的中心思想。

4、简述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5、怎样理解“阴在内,阳之地也;阳在外,阴之使也”?6、怎样理解“阳病治阴,阴病治阳”?7、既然五脏属阴,六腑属阳,为什么又说心肺属阳?8、简述五行的特性。

9、什么叫五行的生克乘侮,其顺序如何?10、五行学说在诊断和治疗上的应用如何?(二)轮述题(除答出要点外,还要求展开论述。

以下同)1、试用阴阳学说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2、阴阳学说如何指导疾病的治疗?3、试用五行学说说明五脏之间的生理接洽。

4、试用五行学说说明五脏之间的病理影响。

第三章藏象名词解释1、藏象2、藏象学说3、脏腑4、五脏5、六腑6、奇恒之府7、神8、血府9、汗血同源10、津血同源11、1肺朝百脉12、肺主治节13、肺主行水14、通调水道15、肺为水之上源16、气门7、肺为娇脏18、肺主宣发和肃降19、脾主运化20、脾胃为后天之本21、肾为先天之本22、先天之精23、后天之精24、天癸25、元阴26、元阳27、肾者,胃之关也28、髓海29、七冲门30、中精之府31、水谷之海32、三焦气化33、心肾相交34、心肾不交35、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36、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37、精血同源38、水气凌心。

中基

中基

口,指整个口腔,包括口唇、舌、齿、腭、咽等。

口为脾之外窍,谷、辨五味、泌津液、磨谷食、助消化及出语言等功能。

胃之所系。

1.解剖形态:口,下连气管、食道,为消化管的起始部分。

食物经咽至食道,口是饮食物摄入的门户。

口唇,又名唇、唇口、飞门,位于口之前端,分上唇、下唇两部分。

上唇表面正中线上有一浅沟称为“人中”,其中上l/3交界处为人中穴。

唇为脾之外候。

2.生理功能(1)进水谷辨五味:“口者胃之门户”(《血证论,口舌》),“口为身之门,舌为心之苗,主尝五味,以布五脏焉”(《世医得效方·卷十七·口齿兼咽喉科》)。

口腔为消化管的始端,具有进饮食、磨谷食、知五味、泌津液、助消化的功能。

(2)助呼吸发声音:“口唇者,音声之扇也……悬壅垂者,音声之关也”(《灵枢·忧恚无言》)。

口腔也是气体出入之门户,有助肺呼吸和发声音的作用。

3.与脏腑经络的关系(1)脾开窍于口:“脾主口……在窍为口”(《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口唇者,脾之官也”(《灵枢·五阅五使》),“脾气通于口,脾和则能知五谷矣”(《灵枢·脉度》)。

脾开窍于口,饮食、口味等与脾之运化功能有关。

脾主运化,脾气健旺,则津液上注口腔,唇红而润泽,舌下金津、玉液二穴得以泌津液助消化,则食欲旺盛,口味正常。

口唇与脾在生理功能上互相配合,才能完成腐熟水谷、输布精微的功能。

脾主肌肉,口唇为脾之外候,故脾的生理病理常常从口唇的变化反映出来。

(2)与其他脏腑:“口者,五脏六腑之所贯通也。

脏腑有偏胜之疾,则口有偏胜之症”(《罗氏会约医镜》)。

口与五脏六腑相联系,不仅为脾之窍,而且还与心、胃、肾、肝等有密切关系:舌为心之苗;肾主骨,齿为骨之余;胃经食道,咽而直通于口齿,为胃系之所属;肝脉环唇内,络舌本,其气上通舌唇。

所以,口腔的生理病理与心、肾、胃、肝等脏腑也有密切关系。

(3)口与经脉:口腔是经脉循行的要冲,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足少阴肾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以及督脉、任脉、冲脉均循行于此。

中基名词解释

中基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益火补土法:一是指温心阳以暖脾土的方法;二是指温肾阳以补脾阳的方法。

2.滋水涵木法:是指滋肾阴以养肝阴的方法。

3.五行相侮:是指五行中某一行对其所不胜一行的反向克制。

4.五行相乘:是指五行中某一行对其所胜一行的过度克制。

5.五行制化:是指五行之间递相生化、递相制约,以维持平衡协调的关系。

6.五行相生:是指五行之间存在着递相资生、助长和促进的关系。

7.五行相克:是指五行之间存在着递相克制、制约的关系。

8.泻南补北法:是指泻心火与补肾水相结合的治法。

9.佐金平木法:是指清肃肺气,以制肝木,治疗肝火偏盛,影响肺气清肃之证的方法。

10.培土制水法:是指运脾阳或者温肾健脾利水治疗水湿停聚为病的治法。

11.抑木扶土法:是指用疏肝与健脾相给合以治疗肝旺脾虚的治法。

12.金水相生法:是指通过补肺阴以滋肾阴或滋肾阴以补肺阴的方法。

13.培土生金法:是指通过健脾补气以补益肺气的方法。

14.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15.阴阳交感:是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的过程。

16.阳中求阴:补阴时,适当配以补阳药物的治法。

17.阴中求阳:补阳时,适当配以补阴药物的治法。

18.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对于阴虚不能制阳而导致阳相对亢盛的虚热证,采用滋阴以制阳的治法。

19.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对于阳虚不能制阴而导致阴相对亢盛的虚寒证,采用扶阳以制阴的治法。

20.阴病治阳:对于阳虚不能制阴而导致阴相对亢盛的虚寒证,采用扶阳以制阴的治法。

21.阳病治阴:对于阴虚不能制阳而导致阳相对亢盛的虚热证,采用滋阴以抑阳的治法。

22.阴阳互根:是指一切事物或现象中相互对立着的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

23.阴阳:阴阳是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24.气:是指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也体现为脏腑、经络的功能活动。

25.气机:指气的运动。

其基本形式:升、降、出、入。

中基,中诊

中基,中诊

中医基础理论一.名解1政:原意即证据、凭证,是医生识病用药的依据,是医生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所搜集的病症和体征的资料。

2阴阳:阴气与阳气的合称,事物普遍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种属性,阴阳相反相成是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和根源。

3藏象:藏于体内的内脏,象指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及相通应的自然界事物和相象。

4天癸:肾中精气充盈到一定程度时产生的具有促进人体生殖器官成熟,并维持生殖功能的物质5气机:气的运动,以升、降、出、入为基本形式。

二.简答1简述阴阳学说的内容?答:阴阳学说是研究阴阳概念的基本内涵及其运动规律,并用以解释宇宙万物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哲学理论。

阴阳学说渗透到医学领域后,成为中医学重要而独特的思维方法,深刻地影响着中医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2五脏和六腑的生理特点各如何?答:五脏的共同生理特点是生化和贮藏精气,并能藏神而称为“神脏”。

六腑的共同生理特点是受盛和传化水谷,因而其气有通降下行的特性。

3简述胃的生理功能?答:(1)主受纳水谷。

是指胃气具有接受和容纳饮食水谷的作用。

(2)主腐熟水谷。

是指将饮食物初步消化,并形成事糜的作用。

4气的生理功能有那些?答:1.推动与调控作用2.温煦与凉润作用3.防御作用4.固摄作用5.中介作用5简述卫气的概念生成运行及功能?答:卫气是行于脉外而具有保卫作用的气,卫气有水谷之精化生,运行于脉外,不受脉道的约束,外而皮肤肌腠,内而胸腹脏腑,布散全身;功能(1)即防御外邪(2)温养全身(3)调控腠理。

三.论述1论述肝主疏泄的生理作用?答:肝主疏泄,是指肝气具有疏通、畅达全身气机作用,包括促进精血津液的运行输布、脾胃之气的升降、胆汁的分泌排泄以及情志的舒畅等功能,(1)调畅精神情志:肝气的疏泄功能,能调畅气机,因而能使人心情舒畅,既无亢奋,也无抑郁。

(2)调节气血津液运行:血液的运行和津液的输布代谢,有赖于气机的调畅。

气能运血,气行则血行,故说肝气的疏泄作用能促进血液的运行;使之畅达而无瘀滞。

中医基础理论名词解释(卓越打印)

中医基础理论名词解释(卓越打印)

绪论1.整体观念:整体观念是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整体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认识。

是中医学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的指导思想,也是最突出的特点之一。

包括人体本身、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统一。

(戴润)2.证:一是证据,就是赖以诊断疾病的证据。

二是证型,是机体的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戴润)3.病:是指在一定病因和条件作用下,机体正邪相争,阴阳、气血津液、脏腑经络等发生病理变化的过程,具有特定的病因、发病形式、病变机理、变化规律和症状体征。

(戴润)4.症:是疾病的临床表现,包括症状(病人的主观感觉)和体征(医生检查获得的客观表现)(戴润)5.辨证论治:就是通过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到的信息资料(证据),运用中医理论进行综合分析和提炼归纳,明确病因、病性、病位、邪正关系等,最后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

并根据辨证的结果,决定治则和治法,实施治疗。

(戴润)6.同病异治: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点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表现的证就不同,因而治法也就不一样。

(戴润)7.异病同治: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相同的“证”,因而也就可以采用同一种方法来治疗。

(戴润)8.司外揣内:司外揣内又称“从外知内”或“以表知里”,是通过观察、分析人体外部表现,以测知其体内生理病理变化的思维方法。

(戴润)9.援物比类:又称“取象比类”,是指运用形象思维,根据被研究对象与已知对象在某些方面的相似或类同,从而认为两者在其它方面也有可能相似或类同,并由此推测被研究对象某些性状的认知方法。

(戴润)10.揆度奇恒:又称“以常衡变”、“以常达变”,就是用比较的方法对事物进行鉴别,从一般与特殊的比较中,从异常与正常的比较中,找出不同或相同之处,从而发现其规律。

(戴润)11.内景反观:它认为机体在某种特殊状态下(通常是气功功能态),人的自我感知能力可在一定的程度内,体察或感受机体自身的内在景观(通常指内部的功能状态),甚至能做出某些适当调控的一种特殊方法。

中医基础理论名词解释

中医基础理论名词解释

中医基础理论名词解释1、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衍化为归纳宇宙万物并阐释其相互关系的五种基本属性。

2、肺主治节:是指肺气具有治理调节肺之呼吸及全身之气、血、水的作用。

3、元气:是人体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气,由肾精(或先天之精)化生,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4、别络:为脉络中较大者,又称“大络”。

,加之任脉、督脉的别络和脾之大络,合称“十五别络”.若加之胃之别络,又可称为“十六别络”。

5、伤寒:寒客肌表,郁遏卫阳者,称为“伤寒”。

6、痰饮:痰饮是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

一般以稠浊的称为痰,清稀的称为饮。

7、内燥:是指机体津液不足,各组织器官和孔窍失其濡润,而出现干燥苦涩的病理变化。

8、邪正盛衰:是指在疾病过程中,机体的抗病能力与致病邪气之间在相互斗争中所发生的盛衰变化。

9、正治:是指采用与疾病的症候性质相反的药物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治疗原则。

由于采用的方药与疾病症候性质相逆,故又称“逆治”。

10、赛因赛用:是指用补益药物来治疗具有闭塞不通症状的虚证,适用于因体质虚弱,脏腑精气功能减退而出现闭塞症状的真虚假热证。

11、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12、上焦如雾:雾,即雾露。

喻指上焦心、肺输布气血的作用如天降雾露。

13、精:是由禀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与后天水谷精微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精华物质,是人体生命的本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的物质。

14、经络: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系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传导信息的通路系统,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15、中寒:寒邪之中于里,伤及脏腑阳气者,称为“中寒”。

16、风为百风之长:一是指风邪常兼他邪而伤人,为外邪致病的先导;二是指风邪袭人,致病最多。

17、伏而后发:是指感受邪气后,病邪在机体内潜伏一段时间,或在诱因的作用下,过时而发病的一种发病形式。

中医基础理论名词解释及问答题

中医基础理论名词解释及问答题

中医基础理论名词解释及问答题第一、二章结论与阴阳五行名词解释1、整体观念2、证3、辨证治疗4、同病异治5、异病同治6、阴阳7、阴平阳秘8、阴血9、阳气10、阳胜则热11、阳胜则阴病12、阴胜则寒13、阴胜则阳病14、阳虚则寒15、阴虚则热16、重阴必阳17、重阳必阴18、阴损及阳19、阳损及阴20、热者寒之21、寒者热之22、阳病治阴23、阴病治阳24、五行25、五气26、五色27、五志28、五味29、五季30、五官31、五体32、五液33、相生34、相克35、相乘36、相侮37、制化38、母病及子39、子病犯母40、子盗母气41、虚则补其母42、实则泻其子43、滋水涵木44、益火补土45、培土生金46、金水相生47、抑木扶土48、培土制水49、佐金平木50、泻南补北问答题(一)简答题(只答要点,不必展开。

以下同)1、中医学的“整体观念”思想主要有哪些内容?2、什么是中医学的辨证论治?3、简述阴阳五行学说的中心思想。

4、简述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5、怎样理解“阴在内,阳之地也;阳在外,阴之使也”?6、怎样理解“阳病治阴,阴病治阳”?7、既然五脏属阴,六腑属阳,为什么又说心肺属阳?8、简述五行的特性。

9、什么叫五行的生克乘侮,其顺序如何?10、五行学说在诊断和治疗上的应用如何?(二)轮述题(除答出要点外,还要求展开论述。

以下同)1、试用阴阳学说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2、阴阳学说如何指导疾病的治疗?3、试用五行学说说明五脏之间的生理联系。

4、试用五行学说说明五脏之间的病理影响。

第三章藏象名词解释1、藏象2、藏象学说3、脏腑4、五脏5、六腑6、奇恒之府7、神8、血府9、汗血同源10、津血同源11、1肺朝百脉12、肺主治节13、肺主行水14、通调水道15、肺为水之上源16、气门7、肺为娇脏18、肺主宣发和肃降19、脾主运化20、脾胃为后天之本21、肾为先天之本22、先天之精23、后天之精24、天癸25、元阴26、元阳27、肾者,胃之关也28、髓海29、七冲门30、中精之府31、水谷之海32、三焦气化33、心肾相交34、心肾不交35、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36、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37、精血同源38、水气凌心。

中基名词解释

中基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 整体观念:整体就是统一性和完整性。

中医学认为人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体与自然环境有密切的关系。

这种内外环境的统一性,机体自身整体性思想,称为整体观念。

2. 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它包括了病变的部分、原因、性质、以及邪正关系。

3. 辨证论治:辨证,就是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

论治,又称施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辨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

4. 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也不一样。

5. 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病机,因而也可采用同一种方法治疗,这就是“异病同治”6.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对立的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即含有对立统一的概念。

阴和阳,既可代表相互对立的事物,又可以用于分析一个事物内部所存在着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7. 阴平阳秘:是指阴气平顺,阳气固守,阴阳两个方面保持对立统一的协调关系。

8. 阴血:血和阴,均有濡养和宁静的作用,故阴与血合成“阴血”9. 阳气:气和阳,均有温煦和推动脏腑生理功能作用,故阳与气合称为“阳气”。

10. 阳胜则热:是指阳邪所致疾病的性质而言,阳邪致病的性质是实热证。

11. 阳胜则阴病:是指阳邪致病,阳偏胜必然要导致阴伤,故说阳胜则阴病。

12. 阴胜则寒:是指阴邪所致疾病的性质而言,阴邪致病的性质是实寒证。

13. 阴胜则阳病:是指阴邪致病,阴偏胜必然导致阳衰,故说阴胜则阳病。

14. 阳虚则寒:阳虚是指人体的阳气虚损,阳虚不能制阴,则阴相对的偏盛出现寒象,称“阳虚则寒” 。

15. 阴虚则热:阴虚是指人体的阴液不足,阴虚不能制阳,则阳相对的偏亢而出现热象,称“阴虚则热” 。

中基名词解释

中基名词解释

1.精气学说(古代哲学)古代哲学的精气学说,是研究精气的内涵及其运动变化规律,并用以阐释宇宙万物的构成本原及其发展变化的一种古代哲学思想,是对中医学影响较大的古代哲学思想之一。

2.精(古代哲学)在古代哲学中,精的基本概念有:①一般泛指气,是一种充塞宇宙之中的无形而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本原;②在某些情况下专指气中的精粹部分,是构成人类的本原。

3.气(古代哲学).在古代哲学中,气是指存在于宇宙之中的不断运动且无形可见的极细微物质,是宇宙万物的共同构成本原。

4.气化(古代哲学)在古代哲学中,气化是指由气的运动产生宇宙各种变化的过程。

5.精气互化:有形之精与气可以相互转化,即有形之精可散而为无形之精气,无形之精气又可聚积而成有形之精。

6.阴阳:是有特定属性的一分为二。

它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它既标示相互对立的事物和现象,又可标示同一事物内部对立着的两个方面。

7.阴阳学说:是研究阴阳的内涵及其运动变化规律,并以对立统一理论阐释宇宙万事万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

8.阳化气:指物质从有形蒸腾气化为无形的过程。

9.阴成形:指物质由无形之气凝聚成有形之物的过程。

10.阴阳交感:是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的过程,是万物化生的根本条件。

11.冲气:指运动着的和谐之气12.冲气以为和:阴阳二气在运动中达到和谐状态时就会发生交感作用,从而产生万物。

13.阴阳互根:是指一切事物或现象中相互对立着的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

14.阴阳互藏:是指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中的任何一方,都包含着另一方,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15.阴阳自和:是指阴阳双方自动维持和自动恢复其协调平衡状态的能力和趋势。

16.阴阳消长:指一事物中所含阴阳的量和阴与阳之间的比例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地消长变化着的。

17.阴平阳秘:即阴阳平秘。

平,饱满之意;秘,即秘密、潜藏之意。

中医基础理论名词解释

中医基础理论名词解释

中医基础理论名词术语解释1、中医学:中医学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和与疾病抗争的实践中产生的一门研究人体生理、病理、诊断、防治及康复等理论和方法的,具有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独具特色的医学科学。

2、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医学理论体系包括理、法、方、药四大理论要素,是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气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以脏腑经络和精气血津液为生理病理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

3、整体观念:整体观念是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的认识。

4、辨证论治:辨证论治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

5、辨证:辨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到的资料(症状、体征)进行综合分析,辨清病因、病位、病性、病势,最后判断为某种性质的“症候”。

6、论治:即讨论治疗,是根据辨证的结果,决定治则和治法,实施治疗。

7、病:即疾病,是邪气作用于人体,邪正相争导致结构损伤或功能障碍的完整的生命过程,是反映疾病全过程的总体属性,特征和规律的一个概念。

8、证:即证候,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包括病因、病位、病性及病势。

9、症:即症状与体征,是疾病过程中表现出的个别孤立的现象。

10、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点及个体体质不同,表现出不同的证,因而采用不同的治法。

11、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相同的证,因而采用同一种方法治疗。

12、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13、阴阳交感:交感即感应而交合。

阴阳交感是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

14、阴阳互藏:指阴阳双方中的任何一方中都含有另一方,即阴中藏阳、阳中藏阴,亦称为”阴阳互寓“、”阴阳互合“。

15、阴阳的对立制约:对立即相反与斗争,制约即抑制、约束。

阴阳对立制约是指阴阳双方相互制约、相互斗争。

16、阴平阳秘:阴与阳在相互制约和消长的过程中达到了统一,即取得了动态平衡。

中医基础理论名词解释

中医基础理论名词解释

中医基础理论名词解释1.中医学:是在中国产生,经过数千年发展,而形成的一门具有独特理论体系,并有丰富的养生和诊疗手段的传统医学。

它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预防医学和中医临床医学三部分。

2.中医理论体系:是以中国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即气一元论和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为核心,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

3.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基础理论是指导中医预防医学和中医临床医学的理论基础。

包括中医的哲学基础、中医对正常人体的认识、中医对疾病的认识,以及中医养生和诊疗疾病的原则。

4.整体观念:整体观念是关于事物和现象完整性、统一性和联系性认识的思想。

它是中医学对人体本身的统一性、完整性及其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的认识。

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二是认为人体与自然环境有密切的关系。

它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之一。

5.恒动观念:中医学用运动的、变化的、发展的观点,来分析研究生命、健康和疾病等医学问题,这种观点称之为恒动观念。

6.辩证观念:中医学运用矛盾的、整体的和运动的观点看待生命、健康和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的思想,称之为辩证观念。

7.辨证论治:即辨证和论治的合称,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又是其诊断和防治疾病的基本方法,也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之一。

8.辨证:辨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的过程。

9.论治:又称施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治疗方法的过程。

10.体征:能被观察到的客观表现称为体征。

11.症:即症状。

是病人主观感觉到的异常感觉。

广义的症状包括体征。

12.证:又称证候。

是指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它包括疾病的原因、部位、性质和邪正关系,反映了疾病发展过程中,该阶段病理变化的全面情况。

中基名词解释和简答

中基名词解释和简答

第一、二章绪论及阴阳五行名词解释:1. 整体观念:是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统一性的认识。

2. 证:即证候,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一般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的能够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的症状或者体征构成。

3. 辨证论治:是运用中医学理论辨析有关疾病的资料以确立其证候,论证其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的思维和实践过程。

辨证,是认识疾病的过程中确立证候的思维和实践过程,就是将四诊(望、闻、问、节)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

论治,又称施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选择适当的治疗手段和措施来处理疾病的思维和方法。

4. 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所处的疾病阶段或类型不同,或病人体质差异,故反映的证候不同,因而治法也就有异。

5. 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病机,大致相同的证,故可采用大致相同的方法和方药来治疗。

6.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即含有对立统一的概念。

阴和阳,既可代表相互对立的事物,又可用于分析一个事物内部所存在着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附:阴阳之间的关系:阴阳对立制约,阴阳互根互用,阴阳交感与互藏,阴阳消长,阴阳转化,阴阳自和与平衡。

10、阳胜则热:是指阳邪亢盛所致疾病的性质而言。

阳邪致病的性质是实热证。

11、阳胜则阴病:是指阳邪亢盛致病,阳偏胜必然要导致阴伤,故说阳胜则阴病。

7、阳虚则寒:阳虚是指人体的阳气虚损,阳虚不能制阴,则阴相对的偏盛而出现寒象,称“阳虚则寒8、重阴必阳:重阴,是指阴寒盛极。

阴发展到极致,可向其对立面转化,即可转化为阳,即阴极生阳,与寒极生热同义。

9、热者寒之:热者,是指阳胜则热的实热证患者;寒之,就是用寒凉药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1.益火补土法:一是指温心阳以暖脾土的方法;二是指温肾阳以补脾阳的方法。

2.滋水涵木法:是指滋肾阴以养肝阴的方法。

3.五行相侮:是指五行中某一行对其所不胜一行的反向克制。

4.五行相乘:是指五行中某一行对其所胜一行的过度克制。

5.五行制化:是指五行之间递相生化、递相制约,以维持平衡协调的关系。

6.五行相生:是指五行之间存在着递相资生、助长和促进的关系。

7.五行相克:是指五行之间存在着递相克制、制约的关系。

8.泻南补北法:是指泻心火与补肾水相结合的治法。

9.佐金平木法:是指清肃肺气,以制肝木,治疗肝火偏盛,影响肺气清肃之证的方法。

10.培土制水法:是指运脾阳或者温肾健脾利水治疗水湿停聚为病的治法。

11.抑木扶土法:是指用疏肝与健脾相给合以治疗肝旺脾虚的治法。

12.金水相生法:是指通过补肺阴以滋肾阴或滋肾阴以补肺阴的方法。

13.培土生金法:是指通过健脾补气以补益肺气的方法。

14.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15.阴阳交感:是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的过程。

16.阳中求阴:补阴时,适当配以补阳药物的治法。

17.阴中求阳:补阳时,适当配以补阴药物的治法。

18.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对于阴虚不能制阳而导致阳相对亢盛的虚热证,采用滋阴以制阳的治法。

19.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对于阳虚不能制阴而导致阴相对亢盛的虚寒证,采用扶阳以制阴的治法。

20.阴病治阳:对于阳虚不能制阴而导致阴相对亢盛的虚寒证,采用扶阳以制阴的治法。

21.阳病治阴:对于阴虚不能制阳而导致阳相对亢盛的虚热证,采用滋阴以抑阳的治法。

22.阴阳互根:是指一切事物或现象中相互对立着的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

23.阴阳:阴阳是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24.气:是指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也体现为脏腑、经络的功能活动。

25.气机:指气的运动。

其基本形式:升、降、出、入。

26.气机调畅:气的运动平衡协调的生理状态。

27.气化:是指通过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

具体是指精、气、血、津液的各自新陈代谢及其相互转化。

28.宗气:由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与脾胃化生的水谷精气结合而成,聚于胸中者谓之宗气。

29.营气:由脾胃运化之水谷精气所化生,行于脉中,具有化生血液和营养周身作用之气。

30.卫气:由脾胃运化之水谷精气所化生,行于脉外,具有温养内脏、护卫肌表、防御外邪等功能之气。

31.元气:又称原气、真气。

系由先天精气所化生,赖后天水谷精气所充养,能激发和推动脏腑组织功能活动,为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32.气主煦之:气属阳,具有温煦作用,从而维持人体恒定体温、温养脏腑组织,故称之。

33.水谷之精气:指由脾胃运化而来的水谷精微,是生成气、血、津液等多种物质的主要来源之一。

与卫气相对而言,则专指营气,营气是水谷精微中,最富有营养作用的部分,故称之。

34.水谷之悍气:指卫气。

卫气来自脾胃运化而生的水谷精微,因其性疾滑利,活动力强,流动迅速,故称之。

35.血主濡之:血属阴,具有滋养和濡润作用,从而维持脏腑组织的正常生理活动,故称之。

36.津液:是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

清稀者为津,稠厚者为液,常并称为津液。

37.气为血之帅:是指气在血液的生成、运行中的统帅地位而言,是对气能生血、行血、摄血作用的概括。

38.血为气之母:是指血为气的物质基础和依附对象而言,具体是指血对气的运载和营养作用的概括。

39.津血同源:由于津液和血液均源于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它们之间可相互转化,故称津血同源。

40.血汗同源:由于汗为津液所化,津液与血液同源于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且津血互化,故有“血汗同源”之说。

41.夺血者无汗:是指治则而言。

由于血汗同源,对于已经失血的病人,其血耗津伤,汗源不足,不宜使用发汗以再耗其血的方法。

42.精血同源:由于精与血均主要源于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且精与血可以互化,即血可养精,精可化血,故有“精血同源”之说。

43.夺汗者无血:是指治则而言。

由于血汗同源,对于已经多汗津亏的病人,其津枯血燥,血脉空虚,不宜使用破血或耗血以再亏耗其津液的方法。

44.心生血:是指心也参与血液的生成。

具体而言,水谷精微通过脾的转输升清作用,上输于心肺,在肺吐故纳新之后,复注于心脉化赤而变成血液,故有“心生血”之说。

45.血者,神气也:由于血是神志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血液充盈,功能活动正常,人的神志活动才能处于正常的生理状态,故曰:“血者,神气也”。

46.先天之精气:即指藏于肾中的精气。

由于这种精气先身而生,源于父母生殖之精,是构成胚胎的原始物质,故称“先天之精气”。

47.后天之精气:即是饮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水谷精气)和存在于自然界的清气。

因为这类精气是人出生后,从后天获得的,故称之为后天之精气。

48.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不同性质的证,而采用不同的治法。

49.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同一性质的证,而采用相同的治法。

50.藏象学说:是指通过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研究人体各个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

51.藏象:是指藏于体内的内脏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及与自然界相通应的事物和现象。

52.心主血脉:是指心具有推动血液在脉中运行,以营养全身的功能。

53.心藏神:指心具有主宰人体五脏六腑、形体官窍的一切生理活动和人体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功能。

54.神:广义之神,是指①自然界物质运动变化的表现及其内在规律;②人体内一切生命活动的主宰者;③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④狭义之神,是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55.玄府:即汗孔。

以其细微幽玄不可见,故称之。

56.华盖:指肺脏。

因肺脏在体腔脏腑中位居最高,有覆盖诸脏的作用,故称肺为华盖。

57.娇脏:指肺叶娇嫩,通过口鼻直接与外界相通,且外合皮毛,易被邪侵,不耐寒热,故称肺为娇脏。

58.肺主气:是指人身之气均由肺所主持,包括主呼吸之气和一身之气的功能。

59.肺主通道水道:指肺的宣发和肃降对体内水液的输布和排泄起着疏通和调节作用。

60.肺朝百脉:即指全身的血液,都通过经脉聚会于肺,经过肺的呼吸,进行气体交换,然后输布到全身的功能。

61.肺主治节:指肺通过治理调节气机的功能,辅助心共同完成对全身的治理调节作用。

62.后天之本:人出生之后,机体生命活动的持续和气血津液的化生都有赖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所以称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

63.脾主运化:是指脾具有把水谷(饮食物)化为精微并将其吸收、转输至全身的功能。

64.脾主升清:指脾气上升,并将其运化的水谷精微,向上转输至心、肺、头目,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以营养全身的功能。

65.脾主统血:指脾有统摄血液在经脉中流行,防止逸出脉外的功能。

66.体质:是指人体在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功能和形态上相对稳定的固有特性。

67.从化:是指病邪侵入机体,能随人之体质差异、邪气侵犯部位以及时间变化等各种条件变化而发生性质的改变,形成与原来病邪性质不同而与机体的素质一致的病理反映。

68.肝主疏泄:指肝具有保持全身气机疏通畅达,通而不滞,散而不郁的功能。

69.肝藏血:是指肝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及防止出血的功能。

70.肾藏精:指肾具有贮存、封藏精气的生理功能。

71.精:广义之精:泛指一切精微物质,包括狭义之精、气、血、津液以及水谷精微等;狭义之精:是指生殖之精,包括禀受于父母的生殖之精,也包括机体发育成熟后自己产生的生殖之精。

72.先天之精:是禀受于父母的生殖之精,它与生俱来,是构成胚胎发育的原始物质。

73.后天之精:来源于出生之后,通过脾胃运化而生成的水谷之精气和肺吸入的清气,以及脏腑代谢所化生的精微物质。

74.天癸:指肾中精气充盈到一定程度而产生的具有促进和维持人体生殖机能的精微物质。

75.先天之本:指肾。

因肾藏精气,精气是构成人体生命的原始物质,为生命之源,故曰“肾为先天之本”。

76.肾主水:是指肾脏具有主持全身水液代谢,调节体内水液代谢平衡的功能。

77.肾主纳气:是指肾有摄纳肺所吸入的清气,防止呼吸表浅的功能。

78.肾为胃之关:胃主饮食水液的摄入,肾主糟粕水分的排出,如同胃之出口、关卡,故称之。

79.虚:是指以正气虚损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反应。

实:是指以邪气亢盛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反应。

80.小肠主受盛化物:是指小肠具有接受胃下降的食糜,并将食糜进一步消化的功能。

81.中精之府:即胆。

由于胆内藏精汁,即胆汁,故名。

82.胃气:①指脾胃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的功能;②仅指胃的受纳腐熟水谷的功能;③脾胃的功能在脉象上的反映,即脉象和缓流利。

83.大肠主津:指大肠重新吸收食物残渣中水分的功能,说明大肠与体内水液代谢有关,故称“大肠主津”。

84.膀胱气化:是指膀胱的贮尿和排尿功能。

尿液的生成,贮藏于膀胱,并经尿道排出体外,全赖于肾气的蒸化和固摄作用,因而膀胱气化实际上是隶属于肾气的蒸化和固摄功能。

85.三焦气化:全身水液的输布和排泄是由肺、脾、肾等脏腑的协同作用而完成的,但必须以三焦为通道,才能升降出入运行,三焦对水液代谢的协调平衡作用称作三焦气化。

86.六腑以通为用:由于六腑传化水谷,需要不断地受纳、消化、传导和排泄,虚实更替,宜通而不宜滞,故称之。

87.经络: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它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的通道。

88.经络学说: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形体官窍、气血津液等相互关系的学说。

89.奇经八脉:是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的总称。

由于它们分布不象十二经脉那样规则,同脏腑没有直接的相互络属,相互之间也无表里关系,与十二正经不同,故称“奇经”。

90.别络:又称十五别络。

是从经脉分出的分支,即由十二经脉及督脉、任脉各分出一支别脉,加脾之大络所组成。

别络有加强表里两经在体表的联系和渗灌气血的作用。

91.阳脉之海:指督脉而言,督脉行于腰背部正中,多次与手足三阳经及阳维脉交会,能总督一身之阳经,故称:“阳脉之海”。

92.阴脉之海:指任脉而言,任脉行于胸腹正中线,多次与手足三阴经及阴维脉交会,能总任一身之阴经,故称:“阴脉之海”。

93.十二经脉之海:即冲脉。

冲脉上至于头,下至于足,贯穿全身,成为气血的要冲,能调节十二经气血,故称“十二经脉之海”。

94.冲为血海:冲,指冲脉。

冲脉是十二经脉气血会聚的要冲,有调节诸经气血的作用;其脉起于胞中,与妇女月经有密切关系,故有“血海”之称。

95.经别:又称十二经别。

是十二经脉别出的正经,有加强十二经脉中互为表里两经之间联系的作用。

96.经脉:是经络系统中直行的主要干线,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