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市城市总体规划 (2008-2020)简要说明

合集下载

北戴河新区规划

北戴河新区规划

北戴河新区规划一、北戴河新区地理位置:北戴河新区位于秦皇岛市域滨海地区的西侧,与北戴河区隔戴河相望,北缘距市区(海港区)约23公里,距山海关区约38公里;西缘距昌黎县城6公里左右。

规划范围东起戴河口,西至滦河口,北至抚宁县境内的京哈铁路,昌黎县境内的沿海高速公路,南至沿海海域,总面积478.37平方公里。

海岸线82公里。

二、发展定位及规划:引领“大旅游” :秦皇岛画新“景”具有中国最美海岸之一的北戴河新区,将在2010年夏天初现真容,为秦皇岛这座旅游之城再添新“景”。

市长朱浩文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加快北戴河新区开发建立提出了系列部署,包括要坚持人文生态立区、高端业态兴区、加快公用根底设备建立、加大招商引资引智力度等措施。

新区生态优先商业共舞“北戴河新区天文位置优越,自然条件共同,被誉为中国最美的八大海岸之一。

”谈及《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快建立的新区,北戴河新区拥有中国北方最优质的沙滩海水浴场,世界稀有的海洋大漠风光,华北最大的潟湖七里海,22万亩连绵葱郁的林带。

秦皇岛对北戴河新区的开发建立的明白定位。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坚持人文生态立区、高端业态兴区,抓紧编制各项规划,展开国度级生态示范城创立工作”。

经过屡次研讨论证,专家、学者、市民参与讨论,秦皇岛肯定北戴河新区建立将走一条根据其自然资源禀赋和区位条件,依据市场化的准绳,与周边地域构成错位开展、差别化开展的道路,重点开展以旅游为主要元素的现代效劳业。

目前,北戴河新区城市总体规划(2008年—2020年)曾经完成,确立了以旅游业为主构建现代效劳业的产业规划。

依据北戴河新区的产业规划,将构成以高端旅游、商务会展、文娱休闲、主题公园、文化创意、总部经济、科技研发等新型业态为主导,以高新技术产业、海洋经济、种植园经济及昌黎、抚宁两县腹地现代制造业为支撑的新型现代产业开展格局。

新区的产业开展还坚持定位高端业态,开展高品位的酒店业、高端的运动休闲类产业、有特征一流质量的主题公园、文化内涵浓重的文化产业、会议会展业、滨海游乐设备和总部经济。

秦皇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秦皇岛市城市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动态维护管理规定(试行)》的通知

秦皇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秦皇岛市城市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动态维护管理规定(试行)》的通知

秦皇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秦皇岛市城市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动态维护管理规定(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秦皇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8.08.22•【字号】秦政办规〔2018〕7号•【施行日期】2018.08.2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城乡规划正文秦皇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秦皇岛市城市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动态维护管理规定(试行)》的通知秦政办规〔2018〕7号各区人民政府,开发区、北戴河新区管委,市政府有关部门:《秦皇岛市城市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动态维护管理规定(试行)》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秦皇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18年8月22日秦皇岛市城市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动态维护管理规定(试行)第一条为规范我市城市区(包括海港区、山海关区、北戴河区、抚宁区、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北戴河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控规)的修改与完善,增强控规的科学性和时效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审批办法》《河北省城乡规划条例》《河北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办法(试行)》《河北省城市建设用地性质和容积率调整管理规定》《河北省城市红线管理规定》《河北省城市黄线管理规定》《河北省城市紫线管理规定》《河北省城市绿线管理规定》《河北省城市蓝线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维护,是指在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因各种原因对已经批准实施的控规成果所进行的单元整体或局部地块的修改、调整、深化和完善。

控规修改涉及总体规划强制性内容的,应当先修改总体规划。

第三条经批准的控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本规定进行动态维护:(一)上位规划和其他相关规划已经调整,对控规控制区域的功能与布局产生重大影响的;(二)因国家规范或相关政策变化,对控规控制区域发展要求产生较大影响的;(三)国家和省重点建设项目对控规控制区域的功能与布局产生重大影响的;(四)经评估发现控规内容存在明显缺陷的;(五)因城市建设需要和建设项目的实施情况变化,需要对规划控制要求进行局部调整的;(六)需要作出控规维护的其它情况。

《秦皇岛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

《秦皇岛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

《秦皇岛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实施评估报告一、评估目的《秦皇岛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以下称现行总规)于2008年12月31日经省政府批准实施,至2015年底,实施期限已经过半,为了有效地实现城市总体规划对城市建设的正确指导,现按照住建部印发的《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办法(试行)》要求,对现行总规开展全面的评估,并以本次评估为契机,重点梳理我市城市建设短板,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为总规修编和其它相关工作提供参考或依据。

二、实施期限:2008至2015年。

三、评估范围:分为市域-滨海地区-中心城区三个空间层次的评估范围,并采用2015年行政区划调整前的行政名称和辖区范围,重点对秦皇岛市中心城区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估。

三、实施绩效评估按照相关文件要求,并结合秦皇岛实际情况,主要归结为以下七个方面:1. 阶段性目标:社会经济发展相对缓慢,资源环境保护情况较好人口规模、经济和城镇化发展速度较慢,教育、医疗等社会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完成情况较好,资源、环境相关指标完成情况总体较好。

2. 城镇体系:中心城区实现规模转变,重点城镇发展迅速在现行总规“两带一轴”的市域城镇空间结构规划指导下,南部沿海城镇发展带初具规模,北部生态保护带保护较好;中心城市实现了由中等城市向大城市的规模转变,城市人居环境和功能品质有了明显的提升。

县城空间进一步拓展,功能逐步完善,各县县城均步入省级园林县城行列,现行总规确定的9个中心镇总体发展水平较高,其中5个被列为全国重点镇。

3. 综合交通(1)对外交通建设成绩斐然,区域对接能力有效加强在现行总规指导下,北戴河机场、津秦客专、承秦高速、新火车站等一批重要交通设施已经建成并投入运营,极大地完善了秦皇岛市和周边区域的交通联系;西港搬迁工程进程相对较慢,港口建设方面距离总规要求尚有一定差距。

(2)组团高速互通格局基本成形,国道改线工程稳步推进滨海地区“4+2”组团之间,均已实现高速道路相互连通;北戴河区205国道改线工程已经完成,对缓解暑期北戴河区交通压力起到了重大作用。

秦皇岛北戴河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

秦皇岛北戴河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

秦皇岛市北戴河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调整完善方案北戴河区人民政府二〇一七年七月目录前言 (1)一、自然与经济社会情况 (3)(一)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3)(二)自然条件 (3)(三)经济社会条件 (4)(四)土地利用现状 (5)(五)土地开发、整理、复垦资源潜力情况 (10)二、规划实施评估情况 (11)(一)历年规划修改调整情况 (11)(二)规划实施评估情况 (14)三、规划调整完善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17)(一)指导思想 (17)(二)指导原则 (17)(三)主要任务 (18)(四)相关依据 (19)四、土地利用规模结构与布局调整优化情况 (23)(一)市级下达规划主要控制指标情况 (23)(二)规划主要控制指标调整情况 (24)(三)农用地规模结构与布局调整优化情况 (27)(四)建设用地规模结构与布局优化情况 (30)(五)规划重点建设项目调整情况 (33)五、“三线”划定情况 (35)(一)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 (35)(二)城市开发边界 (36)(三)生态保护红线 (37)六、土地利用管制分区调整优化情况 (39)(一)允许建设区调整 (39)(二)有条件建设区调整 (39)(三)限制建设区调整 (40)(四)禁止建设区调整 (40)八、规划调整完善方案的可行性分析 (42)(一)对规划目标影响分析 (42)(二)对土地利用布局变化影响分析 (42)(三)对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43)(四)对经济发展影响分析 (44)(五)结论 (45)九、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47)(一)实行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 (47)(二)提高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47)(三)严格建设项目用地审批管理 (47)(四)完善规划实施的信息化管理 (48)(五)加大规划实施的公众参与力度 (48)附表 (49)附件 (72)前言《秦皇岛市北戴河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自2011年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实施以来,在统筹保障全区发展和保护耕地,促进经济建设和旅游产业发展,改善土地生态环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秦皇岛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

《秦皇岛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

《秦皇岛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实施评估报告一、评估目的《秦皇岛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以下称现行总规)于2008年12月31日经省政府批准实施,至2015年底,实施期限已经过半,为了有效地实现城市总体规划对城市建设的正确指导,现按照住建部印发的《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办法(试行)》要求,对现行总规开展全面的评估,并以本次评估为契机,重点梳理我市城市建设短板,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为总规修编和其它相关工作提供参考或依据。

二、实施期限:2008至2015年。

三、评估范围:分为市域-滨海地区-中心城区三个空间层次的评估范围,并采用2015年行政区划调整前的行政名称和辖区范围,重点对秦皇岛市中心城区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估。

三、实施绩效评估按照相关文件要求,并结合秦皇岛实际情况,主要归结为以下七个方面:1. 阶段性目标:社会经济发展相对缓慢,资源环境保护情况较好人口规模、经济和城镇化发展速度较慢,教育、医疗等社会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完成情况较好,资源、环境相关指标完成情况总体较好。

2. 城镇体系:中心城区实现规模转变,重点城镇发展迅速在现行总规“两带一轴”的市域城镇空间结构规划指导下,南部沿海城镇发展带初具规模,北部生态保护带保护较好;中心城市实现了由中等城市向大城市的规模转变,城市人居环境和功能品质有了明显的提升。

县城空间进一步拓展,功能逐步完善,各县县城均步入省级园林县城行列,现行总规确定的9个中心镇总体发展水平较高,其中5个被列为全国重点镇。

3. 综合交通(1)对外交通建设成绩斐然,区域对接能力有效加强在现行总规指导下,北戴河机场、津秦客专、承秦高速、新火车站等一批重要交通设施已经建成并投入运营,极大地完善了秦皇岛市和周边区域的交通联系;西港搬迁工程进程相对较慢,港口建设方面距离总规要求尚有一定差距。

(2)组团高速互通格局基本成形,国道改线工程稳步推进滨海地区“4+2”组团之间,均已实现高速道路相互连通;北戴河区205国道改线工程已经完成,对缓解暑期北戴河区交通压力起到了重大作用。

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秦皇岛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的批复

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秦皇岛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的批复

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秦皇岛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
2020年)的批复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河北省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08.12.31
•【字号】冀政函[2008]133号
•【施行日期】2008.12.31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发展规划
正文
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秦皇岛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
年)的批复
(冀政函〔2008〕133号)
秦皇岛市人民政府:
你市秦政〔2008〕181号文收悉。

经研究,同意《秦皇岛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

现批复如下:
一、秦皇岛市是我国著名的滨海旅游度假胜地和历史文化名城,重要的综合性港口城市。

到2020年,市域城镇化水平达到65%左右;中心城区实际居住人口135万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149平方公里。

二、城市建设要与滨海自然风光相协调,突出滨海城市特色,沿海地带全部用于旅游休闲度假项目建设。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严格限制高污染、高耗能项目。

充分利用好生态资源优势,加强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

三、总体规划是你市城乡发展、建设和管理的基本依据,必须严格执行。

要以总体规划为依据,加快专项规划、详细规划和村镇规划的制订,形成完善的城乡
规划体系;要坚持集中统一的规划管理,各类城乡规划及城市规划区内的一切建设活动都必须符合本规划要求,规划确需修改的,必须依照法定程序报批。

省建设厅要加强对规划实施工作的指导、监督和检查。

二○○八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秦皇岛城市供水水资源量分析

秦皇岛城市供水水资源量分析

秦皇岛城市供水水资源量分析任喜龙【摘要】随着秦皇岛市社会经济发展,需水量将逐步增加,城市供水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从本地区地表水资源、地下水资源可利用量分别进行分析,得出城市供水可利用水资源总量;进而分析得出解决秦皇岛市城市供水问题的最佳途径。

%Along with the social economy development in Qinhuangdao City, water demand will gradually increas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 of city water supply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This article to analyse the surface water resources and groundwater resources in this region, To obtain the total amount of available water re-sources for city water supply. To find the best way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water supply in Qinhuangdao city.【期刊名称】《水科学与工程技术》【年(卷),期】2014(000)002【总页数】4页(P1-3,4)【关键词】城市供水;水资源;地表水;地下水;可供水量【作者】任喜龙【作者单位】河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天津 3002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121 流域概况秦皇岛地处河北省东北部,位于东经118°33~119°51’,北纬39°23’~40°37’之间,南濒渤海,北依燕山,西近京津,东临辽宁,处于东北、华北两大经济区的结合部和环渤海经济区的中部地带,是华北、东北、西北地区重要的出海口。

控规文本

控规文本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按照“三年大变样”的总体要求,适应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顺利实施本规划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落实规划图则的规定性控制要求,提出规划管理及相关的控制标准,便于能够在本规划区进行全面微观的具体控制,适应规划管理的需要。

为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的战略决策,以高起点、高水平的城市规划作为秦皇岛统筹城乡发展、拓展城市空间的重要内容,为综合协调控制单元内外环境,合理、有效的利用土地,控制和引导区内各项建设,特编制本控制性详细规划。

第二条指导思想:1、落实城市总体规划意图,保证城市协调发展;2、突出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公共安全设施的布局,体现公共政策属性,维护社会公共利益;3、合理控制城市各种开发建设活动,有效利用市场机制,集约、节约利用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引导城市合理、有序发展;4、保护自然与文化资源,加强城市公共空间和景观风貌控制引导,塑造城市特色,提高城市景观艺术水平和环境品质;5、严格落实规划的刚性要求,充分考虑规划弹性和可操作性,积极探索新思路、运用新理念、采用新方法,提高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第三条规划目标:通过完善配套设施、理顺道路系统、增加绿地面积、补充休闲娱乐功能等手段,对本控规单元进行改造提升,为把秦皇岛打造成宜居、宜业、宜游的“三宜”型城市创造条件。

第四条规划重点:1、通过翔实的现状调查,对控规单元内土地利用现状、建筑物使用现状及设施配套等情况进行分析,找出存在问题,确定本次规划的重点。

2、依据现有功能构成,补充缺失功能,确定本控规单元的主导功能。

在主导功能的引导下,主要是对现状用地布局的完善。

3、对保留现状区片、改造区片及规划区片分别提出开发建设控制原则,对开发用地的主要用途、开发强度、配套设施以及空间环境等作出控制要求,预测整个控规单元的建设规模及人口规模。

4、在规划过程中,以总体规划为依据,以本控规单元的建设规模和人口规模为基础,与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公共安全设施等专项规划相衔接,确定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公共安全设施的布局和规模,建立合理的配套设施网络,重点是补充完善居住区级配套设施。

秦皇岛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秦皇岛市城市主要街道既有建筑改造和街道景观环境整治总体实施方案》的通知

秦皇岛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秦皇岛市城市主要街道既有建筑改造和街道景观环境整治总体实施方案》的通知

秦皇岛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秦皇岛市城市主要街道既有建筑改造和街道景观环境整治总体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秦皇岛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8.09.18•【字号】秦政[2008]146号•【施行日期】2008.09.1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建设综合规定正文秦皇岛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秦皇岛市城市主要街道既有建筑改造和街道景观环境整治总体实施方案》的通知(秦政[2008]146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市直有关部门,各有关单位:《秦皇岛市城市主要街道既有建筑改造和街道景观环境整治总体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予以印发,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OO八年九月十八日秦皇岛市城市主要街道既有建筑改造和街道景观环境整治总体实施方案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开展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活动工作的统一部署,为加快城乡规划建设步伐,美化城市环境,改善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位,特制定我市主要街道既有建筑改造和街道景观环境整治的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原则依据我市城市总体规划和各专项规划,以改善城市形象,构筑完备的基础设施和优美的生态环境为根本出发点,围绕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富庶文明和谐”新秦皇岛,建设“富有实力、充满活力、独具魅力、彰显竞争力”的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市的目标,体现以人为本,为广大市民营造一个舒适、安全、高效的生活环境,树立城市品牌形象为原则,坚持近期与远期相结合,局部效果与整体环境相统一,美化绿化亮化相协调,突出重点,突出特色,全面推进。

二、整治街道的范围“三年大变样”活动期间,我市将全面开展海港区河北大街(东港路至西环路)、港城大街(机场路至汤河桥)、黄河道(汤河桥至祁连山路)、海阳路(高速西出口至文化路)、迎宾路(北环路至建设大街)、燕山大街(东港路至海阳路)、北环路(西环路至石河桥)、建设大街(东港路至海阳路)、和平大街(海阳路至汤河桥)、长江道(汤河桥至峨眉山路)、民族路(北环路至东环路)、建国路(北环路至河北大街),北戴河区海宁路(含保二路,联峰北路至老虎石公园)、联峰路(刘赤路至剑秋路)、联峰北路(滨海大道至剑秋路),山海关区关城南路(石河桥至铁道口)、关城东路(102国道至东水关立交桥)、上海道(东水关立交桥至船厂铁路)、关城西路(102国道至关城南路)两侧既有建筑改造和街道景观环境整治工作。

秦皇岛市城市总体规划简要说明

秦皇岛市城市总体规划简要说明

秦皇岛市城市总体规划简要说明按照市正府的工作部署,经请示省建设厅同意,我局于2006年1月开始正式委托河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和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开展总体规划调编工作。

目前,城市区人口与建设用地规模已经省正府审定,总体规划纲要成果已基本完成。

现将主要内容摘要如下:一、规划期限和规划范围1、规划期限本次规划的期限为2008年—2020年。

近期:2008年—2010年;远景:2020年以后。

2、规划范围根据规划内容和控制深度的不同,将规划范围界定为三个层次:(1)市域范围含三区四县,总面积7812.5平方公里,为市域城镇体系规划范围。

其中,城市规划区范围总面积约2075平方公里。

(2)滨海地区控制范围总面积约1419平方公里。

为市域京沈高速公路和沿海高速公路以南区域,包括海港区、北戴河区、山海关区的全部行政范围以及抚宁县、昌黎县的部分沿海乡镇。

(3)主城区规划范围包括现状三个城市区,总面积约492平方公里。

二、市域城镇体系规划1、市域总人口及城镇化水平规划市域总人口2010年为330万人,2020年为365万人。

2010年市域城镇化水平达到52%以上,市域城镇人口达到173万人左右;2020年市域城镇化水平达到65%以上,市域城镇人口达到237万人左右。

2、市域城乡发展战略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完善市域城镇体系结构,优化区域经济布局,充分发挥城镇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带动作用,做大做强中心城区,积极促进西部新城建设,加快发展“4+2”组团式沿海城镇发展带,壮大市域其它两个县城,择优培育9个中心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筑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新型城乡关系。

3、市域城镇空间及等级结构构筑“一带两点三轴”的市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

“一带”指市域沿海“4+2”组团式的滨海城镇发展带,即沿京沈高速公路以南、昌抚公路及沿海高速公路以东区域,由山海关、海港、北戴河(含南戴河、牛头崖)、西部滨海新城(大蒲河)和昌黎县城、抚宁县城以及其它沿海建制镇等构成的滨海发展带。

秦皇岛市情概述2012

秦皇岛市情概述2012

• • • • • •

古代名人、典故: 伯夷、叔齐,不食周粟 始皇东巡,求仙入海 姜女望夫,泣血长城 魏武曹操,东临碣石《观沧海》 李广射虎,
在石棱中。
服药求长年,孰与孤竹子。一食西山薇,万古犹不死。
闻说秦皇海上游,至今绝岛有名留。不知辽海城边路,多少秦人骨未收。
终日望夫夫不归,化为孤石苦相思。望来已是几千载,只似当年初望时。
七、交通体系
• 港口:秦皇岛港、山海关港、新开河港 • 机场:山海关机场(军民合用),新民航 机场(选址昌黎晒甲坨) • 铁路:京哈线、京秦线、大秦线,秦沈客 运专线,新开工津秦客运专线,规划京秦 城际铁路。 • 公路:京沈高速公路、沿海高速公路,在 建秦承高速公路。102国道、205国道。
工业概况
老马识途。 ●三国程普,唐朝周宝、李光弼、韩愈

• 当代部分名人 石广生:昌黎人 ,曾任国家外经贸部部长,2001 年11月签署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协议的人。 王大中:昌黎人,曾任清华大学校长,中国科学 院院士。 刘金国:昌黎人,现任国家公安部副部长,以廉 洁突出而获公安战线一级英模。 陆浩:昌黎人,现任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 员。曾经任中共甘肃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 会主任 张宝顺:现任中共安徽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 主任 詹福瑞:现任国家图书馆常务副馆长(正局级); 中共十六大、十七大代表,第十一届全国人 大代表。 王家瑞:现任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兼任复 旦大学管理学院产业经济专业博士生导师、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中共十六大、 十七大代表,中共第十六届中央候补委员, 第十七届中央委员,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 刘秉义:山海关人,著名歌唱家,代表作《我为 祖国献石油》、《延安颂》、《沁园春.雪》 等。
十、荣誉和美誉

秦皇岛市城市总体规划

秦皇岛市城市总体规划
河北省秦皇岛市 绿地系统规划
汇报流程
秦皇岛市概况 秦皇岛市的指标 秦皇岛市绿地系统布局 秦皇岛市各类绿地分析
秦皇岛市概况
秦皇岛,简称秦,别名是京津的后花园。 首批全国沿海开放城市。因公元前215年中 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东巡至此,并派人 入海求仙而得名,是中国唯一一个因皇帝 尊号而得名的城市。中国北方著名港口城 市。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协办城市。
秦皇岛绿地系统布局
北环路
联峰北路 海宁路
秦皇岛绿地系统布局
秦皇岛市各类绿地分析
公共绿地
到2010年人均公共绿地13.2平方 米/人
公共绿地
公共绿地
公共绿地
共有43.29公顷
公共绿地之汤河公园
公共绿地之森林公园和五佛山公园
道路绿地
北戴河 :道路红线为60米宽的道路类型,
规定其绿地率为35%。
海港区:道路红线宽度为50米宽的海滨路
和海洋路,规定其绿地率为35%。
山海关:道路红线分别为60米的道路,绿
地率为35%。在满足城市交通功能的同时, 可能地增加绿量,发挥绿地的综合效应,改 善城市环境。
道路绿地
海洋路
滨海路
生产防护绿地
秦皇岛的生产防护绿地的多在市郊,一般有几带 组成,每带有不小于10米的主林带和与主林带垂 直的副林带。其宽度不小于5米。
秦皇岛市的指标
1、城市建成区面积将达到140.5平方公 里。
2、秦皇岛市人口为287万 3、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7% 4、城市绿地率达到42.7%
5、人均绿地48.0平方米/人。
秦皇岛市绿地系统布局
两线三组团网格式
两线:东线(北环路)和西线(联峰北路、海宁 路)
三组团:北戴河、海港区、山海关

秦皇岛北戴河新区总体规划说明书

秦皇岛北戴河新区总体规划说明书

秦皇岛北戴河新区总体规划说明书(2011—2020)班级:建筑5121组员:董美添张炎段顺利秦浩钟鹏熊文闯指导老师:刘磊一、规划背景(一)北戴河新区的发展历程2006 年12 月,秦皇岛市北戴河新区(黄金海岸保护建设管理区)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

2009 年6 月,根据秦皇岛市党政联席会议及市编委文件精神,新区工、管委名称由原来的“中共秦皇岛市委黄金海岸保护建设管理区工作委员会”、“秦皇岛市黄金海岸保护建设管理区管理委员会”变更为“中共秦皇岛市委北戴河新区工作委员会”、“秦皇岛市北戴河新区管理委员会”。

新区在行政级别上变更为副地级。

2010 年,秦皇岛入选国家首批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成为37 个国家服务业综合改试点区域之一。

北戴河新区将成为服务业综合改革的核心地域。

2011 年4 月,根据河北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组建秦皇岛北戴河新区管理机构的通知》,组建中共秦皇岛北戴河新区工作委员会和秦皇岛北戴河新区管理委员会。

(二)国家宏观发展背景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已经出台,其指导思想中明确提出: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需构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统筹城乡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区域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节约能源,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规划同时明确提出重点推进河北沿海地区的发展,打造首都经济圈,实施海洋发展战略,这为北戴河新区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机遇。

秦皇岛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理解与分析汇报

秦皇岛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理解与分析汇报

全市常住人口为298.7万人 2012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239.17亿元 48.45%,全省第四




城 市 化 水 平

形势与机遇
京津唐经济圈的建立 沿海地区,距北京天津较近,东北与华北两大经 济区的结合部。 未来的水陆交通枢纽
发 展 条 件




农业与农村 高 科 技
有海洋养殖、葡萄酒、旅游等有发展前景的综合性 产业,是重要的农业经济区。
205 复合交通线 102 复合交通线 承秦复合交通线

构筑“一带两点三轴” 的市域城镇体系空间 结构。“一带”指市 域沿海“4+2”组团 式的滨海城镇发展带, 即沿京沈高速公路以 南、昌抚公路及沿海 高速公路以东区域, 由山海关、海港、北 戴河(含南戴河、牛 头崖)、西部滨海新 城(大蒲河)和昌黎 县城、抚宁县城以及 其它沿海建制镇等构 成的滨海发展带。 “两点”指据点式发 展的青龙和卢龙县城。 “三轴”分别指沿205 复合交通线(含205 国 道、京秦铁路)、102 复合交通线(含102 国 道、京山铁路、京秦 客运专线、京沈高速 公路)和承秦复合交 通线(含承秦高速公 路、秦青公路)构成 的三条小城镇发展轴。
自然资源

水利资源 流域面积大于500平方公里河流6条,大 于100平方公里河流23条,大于30平方公 里的河流54条。滦河在秦皇岛市境内流 域面积3773.7平方公里,地下水资源量 7.45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16.40亿立方 米(其中地表水12.54亿立方米、地下水 7.45亿立方米、两者重复量3.59亿立方 米)。兴建各类水库:含桃林口水库283 座,总库容14.86亿立方米。不含桃林口 水库282座,总库容6.27亿立方米。

秦皇岛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07.08.27修改稿)1

秦皇岛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07.08.27修改稿)1

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建设用地分类第三章建设容量控制指标第四章建筑间距第五章建筑物的高度及体量控制第六章建设用地内的绿地第七章建筑物退让第八章附则附表一城市建设用地适建范围附表二分区容量控制表附表三专用停车场配建标准附录一开放空间的条件和计算方法附录二术语解释附录三计算规则附录四沿城市道路建筑高度控制图示附录五建筑遮挡高度计算图示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和规范我市城市规划编制和城市规划管理工作,保证城市规划的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河北省城市规划条例》及与城市规划相关的规范、标准,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秦皇岛市城市规划区内各项建设工程。

城市规划区内临时建设,农村个人建房按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条编制城市规划、进行城市规划管理,均须执行本规定。

第二章建设用地分类第四条本市的建设用地按国家建设部发布的GBJ137-90《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进行分类,使用时可依据实际情况采用分类的全部或部分类别。

城市用地分类代号可用于城市规划的图纸和文件。

第五条各类建设用地的划分应遵循土地使用相容性的原则,按已批准的详细规划执行;尚无经批准的详细规划且必须建设的建设用地,按本规定附表一执行。

凡附表一中未列入的建设项目,应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和基础设施的条件,具体核定适建范围。

凡改变规划用地性质、超出附表一规定范围的,应先提出调整规划,按法律规定的程序和审批权限,批准后执行。

第三章建筑容量控制指标第六条新建、改建和扩建建筑物的建筑容量控制指标按本章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七条建设用地范围内的建筑在改造时暂不拆除的,纳入经济技术指标统一计算。

第八条城市规划区内用地面积大于3万平方米的成片开发地区必须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经批准后实施;未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不予审批。

第九条建设用地面积小于或等于3万平方米的高、多层居住建筑用地和高、多层公共建筑用地,其建筑容量控制指标在批准的详细规划中已确定的,按批准的详细规划执行;尚无批准详细规划且必须建设的,其建筑容量应按附表二的规定执行。

秦皇岛市住房建设计划

秦皇岛市住房建设计划

秦皇岛市住房建设计划(2006-2020)(一)第一章总那么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部门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6]37号),加强对我市近期住房建设的指导和统筹,适应我市居民日益增长的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切实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制定本规划。

第二条本规划以《秦皇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秦皇岛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秦皇岛市近期建设规划(2006-2010年)》和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为依据,按照国家和本市房地产调控的相关政策,结合本市实际,进行编制。

第三条本规划坚持以满足不同收入层次居民住房需求为导向,以住房供求总量基本平衡、结构基本合理、价格基本稳定为原则,促进住房建设和房地产业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充分发挥住房作为国民经济基础性配套设施的重要作用。

第四条本规划是落实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的重要手段,是对城市近期住房建设进行控制和指导的法定依据,与《秦皇岛市近期建设规划(2006-2010年)》共同承担对全市住房建设的综合调控作用。

第五条本规划的规划范围为秦皇岛市城市区(包括海港组团、山海关组团、北戴河组团及其周围隔离地区)、昌黎县县城、抚宁县县城、青龙满族自治县县城、卢龙县县城;规划期限为2006年至2010年。

第六条在规划期限内,凡在规划区范围内进行的各项住房建设活动,应符合本规划及本规划的年度实施计划;与住房建设相关的各项政策、计划,应与本规划协调。

第七条本规划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基本目标,坚持符合我市市情的住房建设和消费模式,满足各收入人群合理的住房需求,改善人居环境,方便群众生活。

第八条市、县规划部门、国土房产部门每年应根据近期建设规划和本规划的有关要求及年度住房需求的实际变化,提出包含年度住房建设目标和各类住房建设的总量、结构及土地供应安排在内的年度住房建设计划,纳入近期建设规划年度实施计划,经市政府审批后向社会公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秦皇岛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简要说明按照市正府的工作部署,经请示省建设厅同意,我局于2006年1月开始正式委托河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和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开展总体规划调编工作。

目前,城市区人口与建设用地规模已经省正府审定,总体规划纲要成果已基本完成。

现将主要内容摘要如下:一、规划期限和规划范围1、规划期限本次规划的期限为2008年—2020年。

近期:2008年—2010年;远景:2020年以后。

2、规划范围根据规划内容和控制深度的不同,将规划范围界定为三个层次:(1)市域范围含三区四县,总面积7812.5平方公里,为市域城镇体系规划范围。

其中,城市规划区范围总面积约2075平方公里。

(2)滨海地区控制范围总面积约1419平方公里。

为市域京沈高速公路和沿海高速公路以南区域,包括海港区、北戴河区、山海关区的全部行政范围以及抚宁县、昌黎县的部分沿海乡镇。

主城区规划范围包括现状三个城市区,总面积约492平方公里。

二、市域城镇体系规划1、市域总人口及城镇化水平规划市域总人口2010年为330万人,2020年为365万人。

2010年市域城镇化水平达到52%以上,市域城镇人口达到173万人左右;2020年市域城镇化水平达到65%以上,市域城镇人口达到237万人左右。

2、市域城乡发展战略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完善市域城镇体系结构,优化区域经济布局,充分发挥城镇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带动作用,做大做强中心城区,积极促进西部新城建设,加快发展“4+2”组团式沿海城镇发展带,壮大市域其它两个县城,择优培育9个中心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筑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新型城乡关系。

3、市域城镇空间及等级结构构筑“一带两点三轴”的市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

“一带”指市域沿海“4+2”组团式的滨海城镇发展带,即沿京沈高速公路以南、昌抚公路及沿海高速公路以东区域,由山海关、海港、北戴河(含南戴河、牛头崖)、西部滨海新城(大蒲河)和昌黎县城、抚宁县城以及其它沿海建制镇等构成的滨海发展带。

“两点”指据点式发展的青龙和卢龙县城。

“三轴”分别指沿205复合交通线(含205国道、京秦铁路)、102复合交通线(含102国道、京山铁路、京秦客运专线、京沈高速公路)和承秦复合交通线(含承秦高速公路、秦青公路)构成的三条小城镇发展轴。

形成市域中心城市(1个)、中小城市(5个)、中心镇(9个)和一般镇(16个)四级市域城镇等级结构。

4、市域及城市对外交通(1)公路规划市域形成以“十”字形的高速公路主干线(京秦高速、沿海高速、承秦高速)和“三纵七横十三条线”的干线公路网(三纵为秦青线、青乐线和蛇刘线;七横为京建线、凉龙线、三抚线、102国道、205国道和沿海公路北线、沿海公路南线。

十三条线是京秦高速青龙连接线、承秦出海路双牛线、京秦高速山海关连接线、出海路复线、京秦高速开发区连接线、京秦高速北戴河、连接线沿海高速抚宁线、沿海高速留守营连接线、沿海高速昌黎连接线、沿海高速机场连接线、沿海高速昌黎南连接线、沿海高速刘台庄连接线、燕新线)共同构成的公路网主骨架。

建设中心城镇通市区1小时经济圈;大多数乡镇半小时到达高速公路;主要经济中心、沿海旅游景点、大型工业区之间由一级以上公路相连;县与县、县与85%的乡镇及重要景点之间由二级以上公路相连。

规划增设京沈高速公路开发区连接线——兴凯湖路,谋划建设机场连接线,对沿海高速公路在滨海地区的各条连接线进行升级改建。

(2)铁路一是建设京秦城际铁路。

规划利用京山铁路狼秦段改造为京秦客运专线,在秦皇岛市区设北戴河站和秦皇岛站两个客运站。

规划京山铁路北戴河站—秦皇岛站之间的区段改线西迁,原线路废除。

二是建设津秦客运专线:该线在市区平行京秦客运专线走向,分别在北戴河与秦皇岛设置客运站。

三是为扩大港口腹地,打通至承德、内蒙、辽西的交通通道,规划将地方铁路延伸至叨尔噔,与国铁魏(丈子)塔(山)线连接,又与锦(州)承(德)线沟通;地方铁路在市区与国铁的交接站改为龙家营站。

(3)航空在昌黎晒甲坨规划建设4C级旅游支线机场,山海关的军民合用机场近中期予以保留,远期搬迁。

三、滨海地区空间协调发展规划1、滨海地区空间发展战略东优西移,南控北进(优化中心城区,大力推进城市从东部地带向西部地带战略转移。

在开发建设西部滨海地区的同时应注重对海岸线沿线的控制,避免对自然资源的破坏,城镇建设重点向内陆地区纵深方向延伸);轴向集聚,组团隔离(滨海地区是秦皇岛市发展的龙头,人口向该区域各城镇集聚是秦皇岛市发展的必然,因此,强化滨海地区城镇带的建设是非常必要的。

滨海地区的城镇布局应延续现状组团串珠式的结构形式,强调各组团间的绿色隔离,保持独具特色的空间结构);分区协作,整体生长(随着城市从滨海地区东部地带向西部地带战略转移的实施,西部各城镇应主要承担旅游、休闲度假等城市职能,疏解主城区部分压力);控制容量,保护环境(滨海地带是秦皇岛市生态最为敏感的区域,环境保护工作是首要工作,是基础工作。

各城镇规模的确定应着重考虑本地环境承载力的要求,控制城市容量,切不可盲目求大,突破环境的极限);整合资源,加快发展(本着区域协调发展的原则,重新审视滨海地区资源状况,优化资源配置,打破行政界线,发挥城镇各自优势,抓住机遇,快速发展)。

2.滨海地区空间布局结构坚持生态环境优先的原则,优化完善东部海港区、山海关区、北戴河区的城市功能,启动建设西部滨海生态新城,严格控制和合理利用海岸线,强力推进“西港东迁”,积极引导工业向北部山地发展,建设具有浓郁海滨特色的的园林式、生态型、现代化的滨海名城,构筑由山海关、海港、北戴河(含南戴河、牛头崖)、滨海生态新城、昌黎县城、抚宁县城等构成的“4+2组团”式城镇空间布局结构,建设秦皇岛大都市区。

各组团间以大片森林公园、郊野公园、生态农业用地、河流水系组成生态隔离地带,并以高速公路、公路、滨海旅游路相连。

3、滨海地区各组团功能定位海港组团为国家重要的能源枢纽港之一,以高新技术产业、临港工业、物流和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城市功能综合区;山海关组团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重要的铁路枢纽,旅游休闲度假胜地,现代制造和临港工业基地;北戴河组团为国际商务会议中心,生态型、园林式、国际性旅游休闲度假胜地;滨海新城组团为滨海旅游休闲度假胜地,高端旅游休闲、文化创意、总部经济和科技教育研发等为主的滨海生态宜居新城;昌黎、抚宁组团为秦皇岛卫星城,中心城区产业扩散的主要承接地。

4、滨海地区交通发展战略根据滨海区域的地形、地貌及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各组团在滨海区域的功能定位,在充分考虑该区域的交通需求特点的基础上,确定形成以组团间交通通道为引导,以各组团内部的主干路为骨架,次干路、支路为补充的层次分明,功能明确的道路网络系统;形成以公共交通为骨架,以自行车、步行、小汽车交通为辅助,以出租车为补充的现代化的城市居民通勤交通模式;形成以旅游公交、常规公交为主,小汽车为辅助,出租车为补充的城市旅游交通模式。

远景实现各组团间以轨道交通和常规公共交通相互联系。

到规划期末,在滨海地区将形成“一条高速走廊(沿海高速—京沈高速)、一条快速通道(沿海公路北线—海北路—戴河片区南部环路—兴凯湖路—老205国道—西环路—北环路)、一条旅游专线(沿海公路南线),两条国道(102、205国道)、十二条连接线(沿海高速刘台庄连接线,昌黎南连接线、机场连接线、昌黎东连接线、留守营连接线、抚宁连接线,京沈高速山海关连接线、东港路、海阳路、兴凯湖路、北戴河高速5条连接通道,青乐线—抚昌公路)”的路网格局。

四、主城区空间发展规划(一)城市性质和城市规模1、城市性质我国著名的滨海旅游、休闲、度假胜地,环渤海地区重要的综合性港口城市。

2、城市远景发展目标建设富有实力、充满活力、独具魅力、彰显竞争力的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市,努力建成全省环境最优、发展最快、活力最强、人民最富的实践科学发展的先行地区,逐步发展成为现代化、国际性、生态型的滨海名城。

3、城市人口规模规划在2005年现状城市人口75.16万人的基础上,规划初定2010年城市人口为109万人(其中:海港组团80万人,山海关组团19万人,北戴河组团810万人);2020年135万人(其中:海港组团100万人,海关组团23万人,北戴河组团12万人)。

4、城市用地规模规划城市用地规模为2010年120平方公里(其中:海港组团75.5平方公里,海关组团22.5平方公里,北戴河组团22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110M2;2020年149平方公里(其中:海港组团97.01平方公里,海关组团27.09平方公里,北戴河组团24.75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110M2。

(二)城市发展策略强化海港组团、净化北戴河组团、优化山海关组团。

海港组团:完善功能、调整布局、港城互动、增强实力。

突出港口优势,以临港工业、物流和现代服务业为主导,建设城市功能综合区。

加快实施“西港东迁”,增加城市生活岸线,建设滨海休闲文化娱乐中心。

优化城市布局,积极引导工业用地向北部山地发展,集约节约建设用地。

北戴河组团(含南戴河、戴河、牛头崖):整合资源、控制容量、南北互动、协调发展。

发挥品牌和环境优势,以特色旅游和观光度假为主导,建设高端旅游和休闲娱乐等功能为主的旅游休闲度假胜地。

打破行政界线,整合南戴河、戴河、牛头崖的空间资源,打造以高端旅游和休闲娱乐为主的特色突出、优势互补的大北戴河组团。

山海关组团:保护古城、拓展新区、发展经济。

突出品牌优势,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为主导,加快临港工业园区的建设,积极谋划冀辽合作,跨省拓展临港用地空间。

山海关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是世界文化遗产,要特别加以保护。

(三)城市空间布局结构延续现状良好的城市形态,城市总体布局采用带状组团式结构,即“三大组团十三片区”(海港组团六个片区:中心片区、东部片区、北部片区、西部片区、海阳片区和深河片区;北戴河组团两个片区:滨海旅游片区和戴河片区;山海关组团五个片区:关城片区、关城东片区、道南片区、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区和老龙头旅游区),组团之间和片区之间绿色间隔。

(四)港城协调发展策略(1)港口发展思路秦皇岛港在现有煤炭大港的基础上,适应临港工业的发展,积极发展集装箱和杂货运输,科学发展旅客运输,成为集能源、集装箱、杂货、客运为一体、功能齐全的现代化综合性港口。

将山海关港建成以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区和山海关临港工业区为依托的综合性港区。

(2)港口发展战略加快实施西港东迁,实现港城协调发展。

对港口资源重新进行整合,逐步将西港区全部东迁至煤五期以东、沙河口以西1.7km岸线区域,西港区港口岸线全部退让为城市生活岸线,建设城市滨海文化娱乐休闲区。

远景在沙河以东预留部分港口岸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