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辐射在育种方面的应用

合集下载

植物辐射诱变育种原理

植物辐射诱变育种原理

植物辐射诱变育种原理
植物辐射诱变育种原理是利用辐射能对植物基因进行诱变,通过筛选和选择获得新的品种。

辐射能可以通过人工辐射、放射性物质以及自然辐射等方式进行引入。

在植物体内,辐射能可以引发DNA分子的断裂和重组,导致基因突变,从而形成新的遗传差异。

辐射诱变育种的优点是可以创造出新的、有利于生产的植物品种。

通过辐射诱变,可以获得许多新的性状,如早熟、耐旱、耐病、高产等,从而提高了植物的适应性和产量。

同时,辐射诱变育种可以避免遗传改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后代不稳定性和环境污染问题,降低了成本和风险。

但是,辐射诱变育种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和局限性。

一方面,辐射能的引入可能会导致基因组的大片段删除和插入等不可控的基因
突变,从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另一方面,辐射诱变也会引入一些有害基因,如致癌基因等,从而给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综上所述,植物辐射诱变育种是一种重要的遗传改良方法。

但是,在进行辐射诱变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问题,避免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潜在的危害。

- 1 -。

核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核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核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核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一、什么是核技术
核技术是指运用放射性元素和核反应堆,利用原子能来解决社会经济和科学研究问题的一种复杂的技术,其主要应用是放射治疗和放射诊断、放射性核素调查分析、核聚变能等领域。

二、核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1、土壤分析:利用示踪剂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确定土壤的养分和植物生长状况,从而指导农作物施肥,改善土壤质量。

2、放射性核素调查分析:可以利用放射性核素测量和分析技术,充分发挥核技术在农业中的作用,可用来检测各种农作物营养元素的含量,从而指导农田施肥,提高作物产量。

3、核技术在生物改造方面的应用:核技术可以用来改造农作物,提高作物抗逆性,增加农作物产量,改善作物品质,减少农业生产投入和改善农民生活水平。

三、核技术在农业领域的优势
1、核技术可以提高农作物的品质,增加农作物产量,减少农业生产投入,从而提高农民的收入和改善民众的生活水平。

2、核技术的使用能够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减少农业生产的投入,从而节约社会资源,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作物品质,提高农民收入。

3、核技术的应用能够改善土壤质量,减少水土污染,改善环境
质量,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善农田环境,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

四、结论
核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具有许多优势,可以提高农作物的品质、增加农作物产量,改善土壤质量,减少水土污染,改善环境质量,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善农田环境,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

核辐射在育种方面的应用

核辐射在育种方面的应用

辐射育种的应用学院:园艺学院姓名:朱代强李志宁学号:107331612173107331612171核辐射在农业育种方面的应用及发展辐射育种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奇的种植技术。

它利用射线、x射线或者是中子、激光和离子束等照射农作物的种子、植株或某些器官和组织,促使它们产生各种变异,再从中选择需要的可遗传优良变异,从而在短时间内获得有利用价值的突变体,以供直接生产利用或者是在此基础上培育出新的种质资源的一种新兴的育种技术。

经过这样的技术种植,一个青椒重量可以达到500克,玉米能够结出7个棒,黄瓜可以长到半米高,而美丽的花卉也都神话般地发生变异,“一串红”本是一串串地开花,在这里可以满株开花,如同一座小塔。

“万寿菊”本是单层的四瓣花,这时开出的花却变成了多层的六瓣花。

“矮牵牛”也会由原本开红色的小花,培育后花朵变大,而且一株可以开出红、白、粉等多种颜色的花朵。

辐射技术在植物育种方面有重要的作用,在植物遗传改良上有独特的作用,该技术可大大提高基因突变频率,在较短的时间里,创造出育种目标所需要的种质材料,有时能诱发产生自然界稀有的、未曾出现过的或用一般方法难以获得的新类型、新性状、新基因,对已消失的基因进行人工再创造,能够在原有遗传背景不变的情况下,直接使植物体出现新的有用性状的变异,可在较短时间内使植物改良,缩短育种过程,提高作物改良效率,具有突变的“创新”优势。

辐射诱变育种技术在中国兴起虽然只有数十年的历史,但因有其自身的特点与优势,所以发展以水稻、小麦、大豆、花卉和林木等材料所做的辐照试验为依托,综述了国内外在辐射诱变育种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分析了该技术的作用机理、特点、优势、适用范围及其发展历程并对其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做出了展望。

其主旨在于提高人们对辐射诱变育种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的价值、意义及其前景的认识,并为该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提供参考与借鉴,以期促进现代化农业育种的发展和应用,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与质量。

核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核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核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引言核技术,指通过利用和研究原子核及其变化特性而应用于各个领域的技术。

在农业领域,核技术的应用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本文将介绍核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及其对农业发展的贡献。

核技术在种植业中的应用核辐照技术核辐照技术是一种利用辐射对作物进行杀虫、杀菌和贮藏保鲜的方法。

它通过照射作物或种子,使得该作物或种子的DNA发生突变,从而达到改良作物品质的目的。

核辐照技术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抑制作物疾病的发生,延长作物的保鲜期等。

核示踪技术核示踪技术是一种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物质,通过检测标记物质在作物中的分布和迁移情况,从而研究作物的养分吸收、传输和转化过程。

核示踪技术可以帮助农民了解作物的养分需求,优化施肥方案,提高施肥效率,减少农作物对环境的污染。

核能肥料核能肥料是一种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氮肥或磷肥,通过测定标记同位素在作物体内的分布情况,从而研究作物对肥料的吸收和利用效率。

核能肥料可以帮助农民科学施肥,提高氮肥或磷肥的利用率,减少肥料的浪费和环境污染。

核技术在畜牧业中的应用核素标记技术核素标记技术是一种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饲料或药物,通过测定标记同位素在动物体内的分布和代谢情况,从而研究动物的饲料消化、代谢和药物利用情况。

核素标记技术可以帮助畜牧业者科学饲养动物,优化饲料配方,改善饲料利用效率,提高动物生产性能。

核医学影像技术核医学影像技术是一种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药物,通过检测标记药物在动物体内的分布和代谢情况,从而研究动物的器官功能和疾病诊断。

核医学影像技术可以帮助兽医科学诊断动物疾病,指导治疗措施,提高兽医诊断水平。

核技术在农业环境保护中的应用核能测土仪核能测土仪是一种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检测土壤中的养分含量和污染物含量的仪器。

它可以帮助农民了解土壤的养分水平,调整土壤施肥方案,减少肥料的过量施用和土壤养分的流失。

此外,核能测土仪还可以检测土壤中的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帮助农民进行农产品安全检测。

拓展资料:核技术诱变育种

拓展资料:核技术诱变育种

核技术诱变育种核技术诱变育种是近些年来高新技术应用于植物新品种改良成效显著的新途径之一。

研究和实践证明,核辐射诱变技术可大大提高基因突变频率,在较短的时间里,创造出为育种目标所需要的种质材料,有的可直接利用成为新品种,有的则间接利用,成为杂交育种、杂种优势育种的亲本材料。

以核技术为核心植物诱变遗传操作技术,在植物遗传改良上有其独特的作用。

首先,这项技术能够诱发出各种有用的突变基因,有时能诱发产生自然界稀有的或未曾有过的或用一般常规方法难以获得的新类型、新性状、新基因,特别是在现在种群资源库中极为缺乏新的基因、当前遗传资源日益枯竭的状况下,采用诱发突变的方法来对已消失的有用的基因进行人工再创造,显得尤为重要。

第二,能够在原有遗传背景基本不变的情况下,直接使植物体出现新的有用性状的变异,也就是较易诱发点突变,可在较短时间内使植物改良,从而缩短育种进程,提高作物改良效率。

第三,能够适用于杂交育种所不能适用的营养繁殖植物、无融合生殖植物。

第四,能够诱发出现染色体结构和数目上的变异,促成易位系及非速倍体的发生。

第五,与转基因技术,细胞融合技术结合,可促成原生质体非对称细胞融合,提高外源基因整合程度,提高转化效率。

所以说,植物诱变遗传操作技术是创造新种质、选育新品种的有效途径,因其具有突变的“创新”优势,是常规技术难以替代的育种新手段,是现代育种技术的有力拓展,在作物品种遗传改进上占有重要地位。

随着生物技术、分子生物学的兴起和发展,核辐射诱变技术的研究也有了拓宽和发展。

比如国际原子能机构就非常重视利用核技术与现代生物技术的结合进行植株遗传改良,近年来他们组织的20多项国际协作研究项目,大多数是核技术与远缘杂交、离体诱变、DNA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生物技术结合,进行以高产、优质、多抗为目标的遗传改良或对主要和重要的突变基因进行鉴定、分离与克隆研究,利用离体与突变技术进行种间或属间的基因转移,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与绘制突变体的基因图、定位突变基因等。

辐射育种实例

辐射育种实例

辐射育种实例辐射育种是一种通过辐射处理改变植物或动物的遗传特性的育种方法。

它利用辐射能量对生物体的DNA分子进行破坏或改变,从而诱发突变。

这种方法可以加速育种过程,培育出具有新特性的植物品种或动物品种。

下面以辐射育种实例为例,介绍几种成功的辐射育种案例。

1.辐射育种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为了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科学家们进行了大量的辐射育种研究。

其中,辐射诱变育种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科学家们通过将小麦种子暴露在特定剂量的辐射源下,如X射线或伽马射线,使其产生突变。

然后再选择具有良好特性的变异体进行培育。

通过这种方法,科学家们培育出了多个抗病性强、产量高的小麦品种,为我国的农业生产作出了重要贡献。

2.辐射育种在花卉育种中的应用花卉是人们生活中重要的观赏植物,为了培育出更加美丽、多样化的花卉品种,辐射育种技术被广泛应用。

以玫瑰花为例,科学家们利用辐射育种技术对玫瑰花进行了突变诱导。

通过将玫瑰花的种子暴露在适当剂量的辐射源下,使其产生突变。

经过多年选择和培育,科学家们培育出了多个新品种,如花瓣颜色更加鲜艳、花朵更加丰满的玫瑰花品种。

这些新品种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促进了花卉产业的发展。

3.辐射育种在果树育种中的应用果树是人们日常饮食中重要的水果来源,为了改良果树的品质和产量,辐射育种技术也在果树育种中得到了应用。

例如,柑橘是一种重要的柑橘类水果,为了培育出更加甜美、耐贮藏的柑橘品种,科学家们利用辐射育种技术对柑橘进行了诱变。

他们将柑橘种子暴露在适当剂量的辐射源下,诱发其产生突变。

经过多年的选择和培育,科学家们培育出了多个新品种,如果实更大、口感更好的柑橘品种。

这些新品种不仅满足了人们对水果品质的需求,也促进了柑橘产业的发展。

辐射育种技术在不同领域的育种中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通过辐射育种,科学家们成功培育出了许多具有良好特性的新品种,为农业生产和观赏植物领域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原子能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原子能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原子能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原子能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日益成为研究的热点。

原子能技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和核辐射的特性,可以提供农业生产所需的多种应用。

本文将探讨原子能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包括辐射育种、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和放射性同位素探测技术。

一、辐射育种辐射育种是指利用辐射来诱变作物基因,以获得新的优良品种的育种方法。

通过辐射,可以引起作物基因发生突变,从而产生新的特性,如抗病性、耐旱性等。

原子能技术中的离子束辐照、γ射线辐照和中子辐照等方法被广泛应用于辐射育种。

辐射育种不仅缩短了育种周期,还提高了品种的稳定性和产量。

例如,中国的食用菌种植业就广泛应用辐射育种技术,成功研发出多种高产、高品质的食用菌新品种。

二、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的特性,追踪农作物中的营养元素的吸收、转运和分配过程。

通过加入放射性同位素到土壤或者施加于作物上,可以追踪养分的运动路径和积累情况。

例如,氮同位素示踪技术可以用来研究作物对氮肥的利用效率,帮助优化氮肥的使用。

研究表明,通过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农民可以根据作物对养分的需求,合理施肥,从而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三、放射性同位素探测技术放射性同位素探测技术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的特性,通过测量其在作物或土壤中的浓度来评估环境污染程度和作物生长的影响。

例如,氚同位素被广泛用于监测水稻田中的水分运动和水分利用效率。

通过测量氚同位素在土壤和作物中的浓度变化,可以评估灌溉水分流动情况和作物对水分的利用效率。

这种技术可以帮助农民科学合理地管理灌溉水,有效节约水资源,提高灌溉效率。

总结起来,原子能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主要包括辐射育种、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和放射性同位素探测技术。

这些应用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新的手段和工具,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改善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然而,原子能技术的应用也需要注意安全风险和环境保护等问题,必须在科学管理和合理使用的前提下推动其发展和应用。

核科学在农业中的应用

核科学在农业中的应用

核科学在农业中的应用
nuclear agricultural science
• 1896 年,法国科学家贝克勒尔(Becquerel H) 发现了铀的天然放射性,揭开了原子能时代 的序幕. 随后,核辐射的生物学效应立即引起 了科学家们的关注,开始了核技术在生物学 和农业科学中的应用研究……
植物辐射诱变育种
食品的辐照储藏和保鲜
• 从1943 年美国Proctor B E 博士首次利用辐 射来处理汉堡包至今,食品辐照技术的研究 已经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 食品辐照就是利 用电离辐射的方法,杀死食品中的微生物与 害虫,抑制农产品的代谢过程,减少食品败坏 变质的各种因素,达到延长储藏时间和保鲜 的效果.据IAEA 统计,到1994 年全世界有27 个国家已经建立了用于食品辐照的商业化 装置.
低剂量辐照刺激生物生长
• 经过长期试验人们发现,直接或者间接的致电离辐 射以低剂量照射生物体,可以像激素一样刺激生物 生长发育,即具有“刺激效应”.核辐射刺激生物生 长研究也就是探索这种效应发生的规律,以便加以 应用.在种植业和养殖业采用低剂量核辐射处理播 种前的种子和饲养的幼苗一般都能增产10 %左右, 有很好的经济效益. 低剂量核辐射刺激生物生长是 基于激活生物体内的同工酶,促进新陈代谢,加快生 长发育达到提高抗病能力和增长的目的,所以它的 使用可以节省农药和化肥,具有很好的生态效益.
害虫辐射不育技术
• 人们用一定剂量的电离射线照射害虫的某 一个虫态,破坏它们生殖细胞的遗传物质,使 受辐照害虫与正常害虫交配后形成的合子 致死,使得害虫能够“自灭”,这就是辐射不 育防治害虫技术.最近国内,路大光等人就开 展了昆虫辐射不育技术防治光肩星天牛的 研究,祝增荣等开展了应用辐射不育技术 根治桑给巴尔采采蝇的研究

核能在农业和食品生产中的应用

核能在农业和食品生产中的应用

核能在农业和食品生产中的应用核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形式,其在农业和食品生产领域的应用正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探讨核能在农业和食品生产中的应用方式,并分析其优势和潜在问题。

一、核能在育种和基因改良中的应用核能技术可以通过辐射诱变来加速植物和动物的进化过程,从而实现育种和基因改良。

辐射诱变是指利用核能辐射把生物体的基因结构改变,使其在性状上发生突变。

这一技术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抗性,改善品质和耐候性,从而增加农作物的种植效益。

二、核能在水资源利用中的应用核能驱动的海水淡化设施可以将咸水转化为淡水,从而提供更多的饮用水和灌溉水资源,改善水资源短缺问题。

核能海水淡化技术相比传统方法具有更高的能效和更低的成本,能够有效应对全球水资源紧张形势。

三、核能在农业生产和食品加工中的应用核能技术可以应用于农业生产的多个环节,比如土壤改良、农作物储藏和保鲜以及食品加工等。

通过利用核能辐射杀灭害虫和病菌,可以降低农药使用量,减少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不良影响。

同时,核能技术还可以用于食品辐照处理,延长食物的保鲜期并有效杀灭细菌,从而减少食品损耗和食源性疾病的发生率。

四、核能在温室农业和养殖业中的应用核能可以为温室农业和养殖业提供所需的供热和供电。

核能供热系统可以稳定供应温室养殖环境所需的温度,提高作物和动物的生产效率。

同时,核能供电可以保证温室和养殖场的正常运行,提供稳定的电力资源。

五、核能应用中的问题和挑战尽管核能在农业和食品生产领域具有诸多优势,但其应用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核能技术的成本较高,需要大规模的投资和建设。

其次,核能的安全性和环境影响也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核能事故可能会对农田和水源造成污染,并对人类健康产生潜在风险。

因此,在核能应用中应加强相关技术的安全性和环境保护措施,并建立有效的监管体系。

综上所述,核能在农业和食品生产中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通过推动核能技术的创新和应用,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改善食品安全质量并减少环境污染,为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辐照技术及应用

辐照技术及应用

7.木材塑化加工
经γ辐照生产的新型木质地板市场需
求量很大。木材用塑胶浸泡,并通过一束γ 射线。这束γ射线改变了塑胶的分子结构, 使木材表面光滑并能防火。产品的外观没 有什么变化,但材料都变得非常坚硬,在 公共场所使用这种木材是合适的。此外, 还可用类似的辐照技术制作经久耐用的建 筑用材,如花砖。
医疗应用辐照技术
“鲁棉一号”是山东省棉花研究
所的科技人员应用放射性同位素钴
-60放出的伽玛射线处理棉花杂交
的后代育成的。
2.辐射保藏食品
工作原理:利用某种电离辐射源(γ 射线、X 射线或电子束射线)发出的射线来照射食品从 而引起食品中的一系列化学或生物化学反应达 到抑制发芽、推迟成熟、延长货架期、杀虫、 杀菌或灭菌的效果。这种保藏方法也称为辐射 保藏,用这种方法处理的食品称为辐射食品。
常用辐照源:钴-60,铯-137,电子加速器, 同步辐射。
农业应用辐照技术
1.辐射育种
基本原理:辐射作用于生物体,导致生物遗传性状的 基因发生突变,从而使生物特征特性发生变异,通过 人们有目的定向选择,使这种对生产有力的变异得以 稳定,从而培育成新品种。
特点:具有打断性状间紧密链锁,实现基因重组、突 变频率高、突变类型多、变异性状稳定和方法简便等。
泡沫塑料已广泛用于建筑、包装、汽车等座垫,救生及装饰 等,可作为保温、绝缘、抗震、隔障等材料。
3.核孔膜
具有一定能量的重离子能够穿透塑料膜,在 塑料膜上造成损伤,留下了痕迹,若将这些痕迹 进行化学腐蚀,则可扩大形成直径为微米量级的 一致性很好的微孔。这些微孔的直径和密度都可 进行控制。若将具有这些微孔的薄膜用于过滤, 则是一种很好的过滤材料;若在察将得到一个视觉效果为白 色的图案,非图案区则保持透明状态。

柑橘辐射育种

柑橘辐射育种

柑橘辐射育种
柑橘辐射育种是指利用辐射技术对柑橘进行基因改良和新品种选育的方法。

辐射育种的原理是通过辐射破坏和改变柑橘的基因组,从而产生具有新性状或改良性状的突变体,再通过选择和筛选,最终培育出优良的柑橘新品种。

辐射育种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利用辐射物质如X射线、γ射线、中子束等直接照射种子或植株,通过辐射破坏柑橘的DNA链,导致基因突变。

另一种是利用化学物质如化学诱变剂,通过处理种子或植株,使其基因发生突变。

辐射育种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可以快速产生大量的突变体。

辐射育种可以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的柑橘突变体,增加了选育新品种的机会。

这对于传统育种方法而言是非常难以实现的。

其次,可以产生丰富的遗传变异。

辐射育种可以产生多种类型的遗传变异,进而丰富了优良品种的遗传基础。

这样有利于选育出更加优良的柑橘新品种。

再次,可提高育种效率。

利用辐射育种方法可以大大提高柑橘新品种的选育效率。

因为辐射方法可以直接发生基因突变,减少了传统育种的时间和过程。

最后,可以突破传统育种的限制。

柑橘作为一种繁殖难度较大的作物,其传统育种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而辐射育种方法
可以突破这些限制,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来培育出更具经济效益和适应性强的柑橘新品种。

综上所述,柑橘辐射育种是一种创新的育种方法,具有较高的效果和潜力。

通过辐射育种可以快速产生大量的突变体,丰富遗传变异,提高育种效率,并突破传统育种的限制。

因此,柑橘辐射育种在柑橘品种改良和种质创新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辐射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辐射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輻射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近年来,輻射技术逐渐得到广泛应用,其在农业生产中也展现出了巨大潜力。

从传统方法到现代技术,农业生产已经经历了繁荣和转型期,輻射技术正是为农业生产注入新的活力,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质量,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

首先,輻射技术在农产品贮藏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通过使用放射性同位素技术,能够使农产品在贮藏过程中不受昆虫危害和霉菌污染,从而延长货架期,提高经济价值。

同时,该技术可以有效地消除农产品中的细菌和病毒,使得产品更加安全和健康。

例如,对于柑桔类水果而言,通过使用γ射线辐照消毒,青枯病的感染率可降低到0.2%以下,极大地提高了果实的质量和口感。

其次,輻射技术在种子育种方面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利用辐射以及对其后代进行选择,可以选择出更加适应不同环境条件的植株,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抗病能力。

在我国的水稻育种中,利用γ射线辐射诱变法,园艺工作者已经发展出多个耐盐碱和耐旱品种。

同时,该技术可以提高杂交作物的杂交率,使得新品种的研发时间更短,经济利益更高。

此外,輻射技术还在肥料利用和土壤调节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铀矿物等天然放射性物质蕴含了丰富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可以直接用于农田肥料的制作。

有研究表明,利用天然放射性物质的核肥料,能够提高粮食和经济作物的质量和产量,同时减少化学肥料的使用量和成本。

另外,该技术还可以将土壤中铁、锰等微量元素提高至符合作物需求的水平,增加作物的营养素含量和健康指数,提高人体免疫力。

总之,輻射技术已经成为现代农业生产的重要手段之一,其应用已经涉及到了各个方面。

虽然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保证安全、环保,防止对人类和环境造成伤害,但如果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輻射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将会使得农业生产更加高效、安全和健康,从而有利于推动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植物物理(辐射)诱变育种

植物物理(辐射)诱变育种

植物物理(辐射)诱变育种物理诱变又称辐射诱变,是指通过各种辐射源对生物进行辐射诱变,常见辐射诱变源有中子、γ射线、X射线、电子束、离子束、紫外线等。

植物辐射诱变育种材料包括植物种子、小鳞片、活体植株、花粉、幼穗、幼胚及组织培养物等,由于处理方法、时间的不同,可分为内照射、外照射、急性照射、慢性照射。

辐射可以通过使相关材料在细胞、分子、生理和形态等方面发生变异,人们则通过对产生的突变体的选择和鉴定,直接或间接培育可供农业生产的新品种。

1植物物理(辐射)诱变育种特点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和新品种选育的基础,植物物理诱变育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为育种工作提供区别于自然变异产生的更多的材料。

(1)丰富种质资源:植物物理诱变育种可以通过诱导植物体产生变异,从而提高植物体变异频率,诱导产生具有自然界原本没有的新性状的突变体,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丰富了种质资源,直接或间接地为人们的育种工作的进行提供材料。

(2)打破基因连锁:通过基因重组,使基因进行重组是植物物理诱变育种工作中诱发突变体的表现之一,可以将一些伴随不良性状的有利性状间的紧密连锁打破,从而使育种工作者有更多的机会和选择。

(3)保持优良特性:物理诱变往往只是个别位点的基因产生突变,可以基本保持品种原有遗传特性基础上,对某个或某些性状进行改良,从而品种品质。

(4)缩短育种年限:诱变育种可以提高植物变异频率,且多为隐形突变,稳定快,育种年限短。

(5)改良植物育性:将远缘材料的花粉进行辐照处理,可促进受精结合,克服杂种不育;还能使正常植株产生雄性不育,为育种提供雄性不育材料;可以改良植物自交不亲和性。

2 植物物理(辐射)诱变育种不足之处辐射诱变可以为人们育种工作带来诸多便宜之处,但相对应的,也存在着一些缺点。

虽然辐射处理育种材料可以诱导其变异频率大幅度提升,但是诱导突变的方向却是难以控制的;虽然可以保持优良特性,但是难以在一次辐射后代中得到多种性状都优秀的突变体,同时改良多个或综合性状较为困难;有的辐射诱变,如快中子诱变,虽然可以大规模产生突变株系,但存在操作复杂和不可控的缺点,这是其在育种工作中的难题;此外,辐射诱变不随机、不可控的突变特点会使育种工作者投入更多的时间和资金。

核辐射对植物与农作物的影响与保护策略

核辐射对植物与农作物的影响与保护策略

核辐射对植物与农作物的影响与保护策略核辐射作为一种强大的能量形式,具有对植物和农作物产生潜在影响的能力。

在核事故或核能设施泄漏的情况下,植物和农作物可能受到辐射的伤害,这对人类的食品安全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都构成威胁。

因此,研究核辐射对植物和农作物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保护策略,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核辐射对植物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辐射能量可以破坏植物的DNA,导致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异常。

这些突变可能会导致植物的遗传信息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其生长、发育和繁殖能力。

此外,辐射还可以破坏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导致细胞死亡和组织坏死。

这些影响可能会导致植物的生长受限,产量下降,甚至死亡。

核辐射对农作物的影响同样严重。

农作物是人类的主要食物来源,因此其受到核辐射的影响将直接影响人类的食品安全。

辐射会破坏农作物的遗传物质,导致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减少,使农作物更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

此外,辐射还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使其生长速度变慢,产量减少。

这对农民的经济收入和粮食供应都会产生负面影响。

为了保护植物和农作物免受核辐射的伤害,有几种策略可以采取。

首先,监测是至关重要的。

建立辐射监测网络,定期检测土壤、植物和农作物中的辐射水平,可以及时发现核辐射事件,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其次,选择抗辐射性强的品种也是一种有效的策略。

通过选育抗辐射性强的植物和农作物品种,可以减少辐射对其生长和发育的负面影响。

此外,改进农业管理措施也是重要的。

合理施肥、灌溉和病虫害防治措施,可以增强植物和农作物的抵抗力,减少辐射对其的伤害。

此外,核辐射对植物和农作物的影响也需要进行长期的监测和研究。

通过对辐射对植物和农作物的影响机制的深入了解,可以更好地制定保护策略。

同时,加强公众的核辐射意识和教育也是至关重要的。

公众应该了解核辐射对食品安全和生态系统的潜在威胁,以及如何保护自己和环境。

总之,核辐射对植物和农作物产生了潜在的影响,这对人类的食品安全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都构成了威胁。

核能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核能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核能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核能是一种强大而高效的能源形式,凭借其独特的特点,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在农业领域,核能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促进农业的发展和改善。

本文将探讨核能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并讨论其带来的益处和潜在挑战。

1. 核能技术在育种和基因改良中的应用核能技术在育种和基因改良方面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农作物的品种和质量。

通过核辐射诱变技术,可以引发植物基因突变,从而产生带有有利特征的新品种。

这种方法比传统的育种方法更加快速和高效,大大加快了新品种的培育进程。

核能技术还可以帮助农业科学家快速筛选出具有耐旱、耐盐碱、抗病虫害等特性的作物品种,提高农作物的适应能力和产量。

2. 核能在食品处理和保鲜中的应用核能技术在食品处理和保鲜领域的应用可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和改善食品的质量。

辐射杀菌技术可以有效杀灭食品中的细菌、病毒和虫卵,延长食品的保存时间,并减少食品中的营养损失。

此外,核能技术还可以用于控制食品中的害虫和臭味物质,保持食品的新鲜度和口感。

3. 核能在土壤改良中的应用核能技术在土壤改良中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土壤的肥力和农作物的产量。

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技术可以用于研究土壤中的养分循环和农作物的吸收利用,帮助农民更科学地施肥和管理土壤。

核能技术还可以用于调控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促进有益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提高土壤的生物活性。

4. 核能在水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核能技术在水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可以提高农业用水的效率和节约水资源。

同位素示踪技术可以用于研究地下水和土壤水的流动和分布状况,帮助农民更好地进行灌溉和排水,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此外,核能技术还可以用于海水淡化和提取深层地下水,为农业提供可持续的水资源。

然而,核能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也面临一些挑战和争议。

首先,核能技术的运行和管理需要高水平的科学和技术支持,对运营人员的素质要求也很高。

其次,核能技术的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核辐射对人类和环境的潜在风险需要严格控制和监测。

此外,公众对核能的负面印象和误解也增加了核能在农业领域的应用难度。

核技术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

核技术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

核技术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
1.核辐射育种:通过利用放射性物质对作物进行辐射处理,以诱发基因突变,从而获得新品种。

这种方法已经成功地应用于许多作物的育种中,例如小麦、水稻和玉米等。

2. 核技术在土壤肥料研究中的应用:通过使用核技术的方法,可以研究土壤中的营养物质和微生物,以更好地了解植物需要的养分和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壤肥力。

3. 核技术在植物保护中的应用:通过使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可以研究害虫和病原体的传播和生物学特性,以便开发更有效的植物保护方法。

4. 核技术在农产品质量检测中的应用:使用同位素标记技术可以检测农产品中的残留农药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以保证食品安全。

5. 核技术在水资源管理中的应用:使用放射性同位素技术可以追踪水的流动和地下水的补给,以更好地管理水资源。

总的来说,核技术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改善农产品质量,保护环境并确保食品安全。

- 1 -。

一切皆有可能辐射诱变育种

一切皆有可能辐射诱变育种

一切皆有可能——辐射诱变育种大自然的物种形形色色,千奇百怪,你是否思考过如此丰富的物种是从何而来的吗?现代进化论者认为,基因突变对物种的多样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所谓基因突变就是指生物的遗传物质发生可遗传的变异。

我们生存的自然界存在的各种因素包括人类肉眼看不到的宇宙射线、温度的骤变、某些化学物质甚至是人为的因素,都可能导致基因的突变,突变是物种的一种适应性状。

可以说,变异造就了我们这个五彩斑斓、精彩纷呈的世界。

如果人为创造基因突变的条件,在农业生产上,就衍生出一种新的育种手段,就是诱变育种。

你见过一个就能炒出一盘菜的巨型青椒吗?你相信一株西红柿一次能结13000粒果吗?你能想象一颗甜瓜结了90个果实的诱人景象吗?你想咬一口长一米、重三斤的特大黄瓜吗?这并不是童话王国里的异想天开,这些就是经过人工诱变而育成的奇特品种。

诱变育种最主要的方法就是辐射诱变育种。

通过这种育种方法,我国科研工作者创造了许多产量高、品质优的农作物新品种,在核辐射育种、激光育种、太空育种等方面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绩。

白手起家,开拓中国辐射育种的新领域一提到“核”,人们就会自然联想到原子弹——被日本人称为“战争魔鬼”、被美国人称为“战争之神”的东西。

原子核决定着一切物质的性质,核内蕴藏着巨大的能量。

细胞核决定着各种生物的种种性状,其中的遗传物质(核酸)结构的变化蕴藏了无限的遗传变异的潜能。

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科学家都在探索如何将核技术进行和平利用,他们在两“核”之间构建了一座桥梁,把由原子核中解放出来的巨大能量作用于生物细胞核,从而人工发挥了核酸惊人的变异潜能,无限地丰富了生物的变异类型。

我国农业生态区域复杂多样,各地人们对农作物品种的需求也是复杂多样。

但是,如果各地仅仅种植有限的品种,势必会导致育种资源的日渐匮乏,农作物多样性会消失。

农作物物种多样性的消失,意味着具有某些优良性状的基因的消失,从而杂交优势日益丧失。

到最后,就如同近亲结婚,生育出的后代可能出现各种缺陷。

核辐射对植物生长与产量的影响

核辐射对植物生长与产量的影响

核辐射对植物生长与产量的影响核辐射是指由核能反应产生的辐射,包括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

核辐射对植物生长与产量具有重要影响,既有负面影响,也有积极作用。

本文将探讨核辐射对植物生长与产量的影响,并提出相关的研究成果和应对措施。

首先,核辐射对植物生长的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植物的生理和遗传方面。

核辐射会导致植物细胞的DNA损伤,进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辐射引起的DNA 损伤会导致基因突变,进而影响植物的遗传性状。

此外,核辐射还会导致植物细胞内的氧化应激,破坏细胞膜和细胞器,进而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养分吸收。

然而,核辐射对植物生长与产量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一些研究表明,适量的辐射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和产量。

辐射能够刺激植物体内的生理代谢过程,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增加养分吸收和利用效率,从而促进植物的生长和产量。

此外,辐射还可以诱导植物体内的基因突变,进而引发新的遗传变异,为植物的进化和育种提供了可能性。

针对核辐射对植物生长与产量的影响,科学家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

首先,减少核辐射的释放是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通过加强核能设施的安全措施,控制核辐射的释放,可以减少植物受到的辐射损伤。

其次,提高植物的抗辐射能力也是重要的措施。

科学家们通过育种和遗传改良的方法,培育出一些抗辐射能力较强的植物品种,以应对核辐射的威胁。

此外,合理的农业管理措施也可以减轻核辐射对植物生长与产量的影响。

例如,科学家们研究发现,适当的施肥和灌溉可以提高植物的抗辐射能力,减少辐射对植物的负面影响。

总结起来,核辐射对植物生长与产量具有双重影响。

一方面,核辐射会对植物的生理和遗传产生负面影响,导致植物生长受限。

另一方面,适量的辐射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和产量,提高植物的抗逆能力。

为了减轻核辐射对植物的影响,科学家们通过减少辐射释放、提高植物的抗辐射能力和合理的农业管理等措施,积极应对核辐射的挑战。

未来,我们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核辐射对植物的影响机制,以及采取更加有效的应对措施,保护植物的生长与产量,为人类提供更加可持续的粮食和资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辐射育种的应用学院:园艺学院姓名:朱代强李志宁学号:107331612173107331612171核辐射在农业育种方面的应用及发展辐射育种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奇的种植技术。

它利用射线、x射线或者是中子、激光和离子束等照射农作物的种子、植株或某些器官和组织,促使它们产生各种变异,再从中选择需要的可遗传优良变异,从而在短时间内获得有利用价值的突变体,以供直接生产利用或者是在此基础上培育出新的种质资源的一种新兴的育种技术。

经过这样的技术种植,一个青椒重量可以达到500克,玉米能够结出7个棒,黄瓜可以长到半米高,而美丽的花卉也都神话般地发生变异,“一串红”本是一串串地开花,在这里可以满株开花,如同一座小塔。

“万寿菊”本是单层的四瓣花,这时开出的花却变成了多层的六瓣花。

“矮牵牛”也会由原本开红色的小花,培育后花朵变大,而且一株可以开出红、白、粉等多种颜色的花朵。

辐射技术在植物育种方面有重要的作用,在植物遗传改良上有独特的作用,该技术可大大提高基因突变频率,在较短的时间里,创造出育种目标所需要的种质材料,有时能诱发产生自然界稀有的、未曾出现过的或用一般方法难以获得的新类型、新性状、新基因,对已消失的基因进行人工再创造,能够在原有遗传背景不变的情况下,直接使植物体出现新的有用性状的变异,可在较短时间内使植物改良,缩短育种过程,提高作物改良效率,具有突变的“创新”优势。

辐射诱变育种技术在中国兴起虽然只有数十年的历史,但因有其自身的特点与优势,所以发展以水稻、小麦、大豆、花卉和林木等材料所做的辐照试验为依托,综述了国内外在辐射诱变育种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分析了该技术的作用机理、特点、优势、适用范围及其发展历程并对其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做出了展望。

其主旨在于提高人们对辐射诱变育种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的价值、意义及其前景的认识,并为该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提供参考与借鉴,以期促进现代化农业育种的发展和应用,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与质量。

诱变源的种类及特性1,紫外线:辐射源是紫外光灯,能量和穿透力低,能成功地用于处理花粉粒。

2,电磁辐射和中子:容易穿透植物组织。

3,X射线:辐射源是X光机。

X射线又称阴极射线,是一种电磁辐射,它不带电核,是一种中性射线。

4,伽马(γ)射线:辐射源是钴60(60Co)和铯137(137Cs)(放射性核素Cs-137是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泄露出的放射性污染中的一种。

)及核反应堆。

伽马(γ)射线也是一种不带电荷的中性射线。

5,中子:辐射源为核反应堆、加速器或中子发生器。

根据中子能量大小分为超快中子、快中子、中能中子、慢中子、热中子。

6,β射线:辐射源为磷32(32P)和硫35(35S)。

β射线是一束电子流,产生与X或γ射线相似的作用。

辐射诱变育种技术的起源与发展1927年,美国的研究人员相继发现了x射线对玉米和大麦的诱变效应,并随之开始了将这种诱变应用于植物育种的试验研究;1934年,世界上运用辐射诱变技术人工培育出突变品种的第一例是用x射线的诱变效应成功地培育出了烟草突变品种。

进入20世纪50年代后,人类对核能的研究有了长足的进展,核技术也逐渐被广泛地应用到了医学、军事、工业和农业,辐射诱变育种技术也随之在植物的性状改良方面得以应用。

从60年代起,人们对辐射诱变的规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促成了辐射育种技术的逐步成熟。

1969年,联合国农粮组织(FAO)与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出版发行了《突变育种手册》,这是辐射诱变育种技术由初期的基础研究阶段走向实际应用的标志性转折。

实际上,20世纪70年代,辐射诱变育种已经成为一种新兴的技术和有效的手段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并被广泛应用,并且其技术重点已经转向了早熟、抗病、高产、无籽变异和突变体的杂交利用。

我国辐射诱变育种的研究起始于20世纪5O年代,从70年代后期进入了快速的发展阶段。

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利用研究所利用辐射诱变技术育成国内第一个粮饲兼用玉米新品种———中原单32号。

该品种产量高、品质好、绿杆成熟,适于青储、氨化和微生物发酵处理。

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水稻新品种扬稻6号,是一个具有非常突出优点的优质、高产、多抗新品种,大面积的亩产水平达600公斤,高产田块达826.2公斤;解决了长期以来水稻生产中大面积丰产与优质、多抗难以兼顾的矛盾。

目前国家水稻超级863计划中的育种研究,均以该品种作为核心材料。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研究所选育的龙辐麦系列专用小麦品种,不仅在黑龙江省占有较大比例的播种面积,而且在产业化运作方面也进行了积极探索。

加快了科研成果的转化,收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浙江大学核农学研究所经过多年研究,利用诱变技术选育出白化转绿型叶色突变体,首次建立起利用辐射诱变培育带叶色标记的杂交水稻不育系技术体系,并首先育成一批带叶色标记的实用不育系。

该不育系具有苗期白化、后期转绿的叶色标记功能。

这一遗传育种工具材料的创制,大大提高了农作物种子生产过程中剔除假种、杂种的可操作性,为生产放心种子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

1987年以来,我国的诱变育种专家在航天育种机理研究、地面模拟实验和新品种选育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科研工作。

到目前为止,已有50多个利用航天育种技术育成的农作物优异新种质、新品系进入省级以上品种区域试验,包括水稻、小麦、番茄、青椒和芝麻等10多个农作物新品种或新组合通过品种审定。

杂交水稻新组合特优航1号,实现了优质与高产的有机结合,是中国水稻航天育种的重大突破。

在福建省晚杂优区试中,其产量比对照水稻平均增产9.61%,达到极显著水平,创“六五”攻关以来该省所有区试品种组合产量的最高纪录,且品质达到国家优质米二级标准。

该品种已通过福建省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

太空5号小麦是第一个利用航天技术育成并通过审定的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

该品种比对照小麦平均增产9.67%,品质达到国标优质弱筋小麦标准。

现已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并获国家“十五”新品种后补助二等奖。

中芝1号芝麻是利用航天技术育成的集高产、高含油量、抗病、抗倒伏等多个优良性状于一体的突破性芝麻新品种。

该品种在全国12个试验点进行区域试验时全面增产,比对照组平均增产12.7%,增产幅度居“九五”以来全国所有参加区试品种的首位。

该品种已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和全国芝麻鉴定委员会的鉴定。

与此同时,我国的诱变育种专家在航天育种关键技术的创新研究方面也取得重要进展。

从粒子生物学、物理场生物学和重力生物学等不同角度研究了空间环境各因素的诱变特异性;开创了地面模拟空间环境诱变农作物遗传改良的新途径,为全面探索航天诱变育种机理和建立航天育种技术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在植物突变本品种的育成数量、种植面积和经济效益等方面,均以较大优势领先于世界其它国家。

据国际原子能机构2008年的不完全统计,在全世界利用辐射诱变技术成的2 320个新品种中,中国育成的多达623个,占世界总量的26.85%,每年为国家增加可创经济效益40亿元,辐射育种技术为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辐射诱变的作用机理在细胞水平上,辐射诱变的作用机理主要是围绕染色体畸变和突变关系进行的。

染色体畸变是植物辐射损伤典型的表现特征,在辐射处理材料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细胞中都观察到了染色体畸变(比如畸变类型、畸变行为及其遗传效应)。

当通过辐射将能量传递到生物体内时,生物体内各种分子便产生电离和激发,接着产生许多化学性质十分活跃的自由原子或自由基团。

它们继续相互反应,并与其周围物质特别是大分子核酸和蛋白质反应,引起分子结构的改变。

由此又影响到细胞内的一些生化过程,如DNA合成的各种酶活性的改变等,使各部分结构进一步深刻变化,其中尤其重要的是染色体损伤。

由于染色体断裂和重接而产生的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变异即染色体突变,而DNA分子结构中碱基的变化则造成基因突变。

那些带有染色体突变或基因突变的细胞,经过细胞世代将变异了的遗传物质传至性细胞或无性繁殖器官(用射线照射无性繁殖器官,可以提高芽率,是加速选育新品种的有效途径之一),即可产生生物体的遗传变异。

注:碱基是核酸、核苷、核苷酸的成分。

换言之,辐射诱变就是使处理材料的DNA因发生断裂、损伤和碱基缺失等多种生物学效应而促使其产生大的突变。

另外,在射线促使细胞染色体发生改变的同时,还会引起生物体与细胞质有关的遗传性核外变异。

辐射诱变的方法•照射方法:–外照射–内照射–间接照射外照射:指放射性元素不进入植物体内,而是利用其射线(X射线、γ射线、中子)照射植物各个器官。

这种方法简便,在诱变育种中比较常用。

•根据照射时间的长短,分为急性照射和慢性照射。

急性照射指采用较高的剂量率进行短时间处理。

慢性照射是在长时间内进行低剂量率的缓慢照射。

慢照射比急照射对材料的损伤轻,形态畸变少,而且诱变效果稳定。

•根据照射植物的器官组织不同可分为:种子照射、花粉照射、子房照射、营养器官照射、植株照射、其他植物器官组织的照射等等。

内照射:将放射性元素引入植物体内,由它放射出的射线在体内进行照射。

•内照射优点:剂量低、持续时间长、多数植物可在生育阶段进行处理等。

•方式:1 浸种法:浸泡种子和枝条2 施入法:施入土壤,使植物吸收3 涂抹法:4 注射法等:注射入茎杆、枝条、芽等部位适宜剂量和剂量率的选择•概念◎致死剂量:全部致死的剂量值◎适宜剂量:(半致死剂量):50%存活时的剂量值•剂量的选择原则:活:后代要有一定的成活植株变:在一定的成活植株中,有较大的变异效应优:产生的变异有较多的有利突变。

剂量率:P=D/TP(剂量强度)、D(放射剂量)、T(照射时间)辐射对照辐射量辐射量SI单位SI单位专名专用单位照射量库伦·千克^-1(C·kg^-1)未定伦琴(R)1伦=2.58×10^-4库伦·千克^-1(1R=2.58×10^-4C·kg^-1)吸收剂量焦耳·千克^-1(J·kg^-1)戈瑞(Gy)1戈瑞=1焦耳·千克^-1=100拉德(1Gy=1J·kg^-1=102rad)拉德(rad)1拉德=10-2焦耳·千克^-1=100尔格·克^-1(1rad=10^-2J·kg^-1=102erg·g^-1)当量剂量焦耳·千克^-1(J·kg^-1)希沃特(Sv)1希沃特=1焦耳·千克^-1=10雷姆(rem)1雷姆=10^-2焦耳·千克^-1(1rem=10-2J·kg^-1)放射性活度秒^-1(s^-1)贝可勒尔(Bq)1贝可勒尔=1秒-1(1Bq=1s^-1)居里(Ci)1居里=3.7×1010·秒^-1(1Ci=3.7×1010s^-1)个人辐射育种的程序•处理材料的选择•突变世代的划分•分离世代群体数量的估计•突变体鉴定和选择突变体鉴定和选择•形态鉴定•实验室鉴定•遗传学鉴定•生物化学鉴定•抗性突变体的离体筛选鉴定辐射育种的材料•以种子为辐射处理材料•以花粉为辐射材料•以营养器官为辐射材料选择材料的原则:1、综合性状好,个别性状有待改善;2、杂合子材料;3、易产生不定芽;4、对辐射较为敏感的材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