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下政治期末考试重点
政治期末复习要点八下
![政治期末复习要点八下](https://img.taocdn.com/s3/m/a74127e76294dd88d0d26b9a.png)
八年级政治期末复习要点第一课国家的主人广泛的权利1.(人民的范围)在我国现阶段,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组国统一的爱国者在内的全体人民,都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2法律确认,保障权利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我国目前已经建立了以宪法为核心,以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为主要内容的权利保障体系。
3正确行使权利(1)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的权利。
(2)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
(3)要在法律的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
(4)要以合法的方式行使权利。
4.公民基本权利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1.平等权2.政治权利和自由3.宗教信仰自由4.人身自由权利5.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权,取得赔偿权。
6.社会经济权利7.教育、科学、文化权利和自由。
8.妇女的权利,婚姻、家庭、儿童和老人受国家保护。
第二课我们应尽的义务1.我国公民的法定义务(2)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
我们每个人既是享受权利的主体,又是履行义务的主体。
(3)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义务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2.具体包括: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物;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维护组国安全、荣誉和利益;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依法纳税等。
4.我们的道德义务(2)我们要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积极履行方方面面的道德义务。
5.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的关系,法定义务是由国家法—规定的,道德义务是在社会生活中自发形成的,法定义务是以国家强治力做后等确保试行,道德义务靠舆润,习贯和社会成员自觉努行。
6.忠实履行义务(1)法律鼓励做的,我们积极去做。
(2)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去做。
(3)法律禁止做的,我们坚决不做。
7.权利和义务的关系(1)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享受法律规定的权利时,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新人教版八年级政治下册期末复习知识点
![新人教版八年级政治下册期末复习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b689affb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c2.png)
新人教版八年级政治下册期末复习知识点本文档旨在提供新人教版八年级政治下册期末复的完整知识点。
以下内容仅为参考,具体以教材为准。
第一章:经济建设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 定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指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经济体制。
2. 特点: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市场调节资源配置,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3. 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二、我国改革开放政策1. 内涵:指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根据中国特色和时代要求,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开放政策和现代化建设。
2. 发展历程:1978年以来,经过多次深化和调整,改革开放政策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3. 主要内容:农村改革、城市改革、科技改革、教育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等。
第二章:文化建设一、爱国主义精神1. 内涵:指热爱自己的祖国,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奋斗的精神。
2. 重要性: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国家整体利益和民族复兴的重要支撑。
3. 表现形式: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关心国家大事,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等。
二、科学精神1. 内涵:指追求真理、尊重科学、创新实践的精神状态。
2. 重要性:科学精神是现代科学发展的动力,对促进社会进步和个人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3. 培养方法:开展科学实验,研究科学技术知识,注重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第三章:生态文明建设一、生态环境保护1. 定义:指保护自然环境,保持生态平衡,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行为。
2. 重要性:生态环境保护关乎人类的福祉和可持续发展,是当代社会的重要议题。
3. 主要措施:加强环境污染治理、推动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倡导绿色生活方式等。
二、绿色发展理念1. 内涵: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充分考虑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效率,追求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2. 目标:推动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协同增长,建设美丽中国。
3. 具体做法:加快能源转型,发展循环经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等。
初二下《道德与法治》期末考试知识点梳理
![初二下《道德与法治》期末考试知识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96f63c884028915f814dc212.png)
初二(下)《道德与法治》期末考试知识点梳理班级:姓名:第9课1.为什么要孝敬父母?(1)父母是我们最亲近的人,父母赋予我们生命。
(2)父母哺育我们成长,在生活上无微不至地照顾我们;父母教育我们成人,是我们人生道路上的第一任老师。
(3)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本分,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法律规定的子女应尽的义务。
2.我们应该怎样孝敬父母?(1)在精神上尊重父母,在生活上关心照顾父母;成年子女还应对父母履行赡养义务。
(2)发自内心地接受父母,不能因为父母收入低或身有残疾等原因嫌弃父母。
(3)对父母有礼貌;关心父母的健康,主动帮父母分忧,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不向父母提过分的要求;认真听取父母的教诲,努力学习、正直做人,用出色的表现回报父母。
3.我们应该怎样与父母沟通?(1)与父母沟通,相互了解是基础。
(2)与父母沟通,理解尊重是关键。
(3)遇到矛盾和冲突要冷静处理,巧妙化解。
4.我们应该怎样调试逆反心理?(1)保持冷静和理智,合理地表达自己独立和自尊的要求。
(2)要尝试理解父母的真实心意,学会与父母换位思考。
(3)要学会多个角度看问题,灵活地化解与父母的矛盾。
第七单元真诚善待你我他5.为什么要平等待人?(1)人生而平等,无高低贵贱之分。
人与人之间的平等集中表现为人格和法律地位上的平等。
(2)平等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追求,平等待人是友好交往的基础。
6.我们怎样做到平等待人?(1)需要做到尊重他人。
尊重他人的人格、情感和意愿,尊重他人的隐私和习惯,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等。
(2)就要反对凌弱欺生。
不欺侮别人,也不故意排斥“生面孔”。
我们反对凌弱欺生,当别人有意欺侮自己的时候也必须据理力争。
(3)就要做到不歧视他人。
也不能歧视自己,甚至任人歧视。
(4)尤其应平等地对待哪些处于不利地位的人。
7.怎样做到宽容?(1)如果别人无意伤害了自己,不妨置之一笑。
即使是他人故意刁难自己,只要没给自己造成严重伤害,对方又表示了歉意,也可以考虑宽恕对方。
2024年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正式提纲
![2024年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正式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ee21fa6b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cb.png)
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提纲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本单元核心考点:国家权力属于人民;尊重和保障人权;宪法规范权力运行;宪法的地位、作用;宪法监督;宪法意识】观点句: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2.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3.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
4.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5.中国国共产党——依法执政;政府/行政机关——依法行政6.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7.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8.易混点: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这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②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基本原则,也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③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这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
9.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10.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11.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
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
12.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13.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观点句)14.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是整个法律体系的核心。
10. 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
11.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17.有利于公民增强宪法意识,自觉维护宪法权威。
18.易混点:刑法+民法+……=宪法(X)宪法是普通法律的总和。
(X)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有超越宪法的特权。
(X)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因此可以随时修改宪法。
(X)19.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设置及职权等国家生活中的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
八年级下道德法治期末考试详解
![八年级下道德法治期末考试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50c82da5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1d23d6a.png)
八年级下道德法治期末考试详解第一部分:道德与法律1. 道德的概念和特点- 道德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所应遵循的行为准则和规范。
- 道德具有普遍性、自愿性、规范性和客观性等特点。
2. 道德与法律的关系- 道德是法律的基础,法律是道德的最低要求。
- 道德是内心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而法律是外部强制执行的规范。
3. 道德与法律的作用与意义- 道德的作用是引导人们的行为,维护社会秩序和和谐。
- 法律的作用是保护公民的权益,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第二部分:法律知识1. 法律的来源和性质- 法律的来源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习惯法等。
- 法律具有强制性和公正性的性质。
2. 宪法的作用和意义-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权威性。
- 宪法规定了国家的基本制度、权力机构和公民的基本权利。
3. 法律的适用和解释- 法律适用是指根据具体情况将法律规定应用到具体案件中。
- 法律解释是指对法律条文的具体含义和适用范围进行解释和说明。
第三部分:法律意识与法治素养1. 法律意识的培养- 增强法律意识,要求广大公民了解法律、遵守法律并主动维护法律尊严。
- 培养法律意识需要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等方面入手。
2. 法治素养的培养- 法治素养是指公民在法治社会中的素质和能力,包括法律知识和法律思维能力。
- 培养法治素养需要通过学习法律知识、参与法律实践和培养法律思维等方式进行。
第四部分:道德法治问题1. 青少年的法律意识和法治素养- 青少年应该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遵守法律规定,不做违法的事情。
- 青少年应该培养良好的法治素养,了解法律知识,提升法律思维能力。
2. 社会问题与法律解决- 社会问题的解决需要依法进行,不能采取私力救济或违法行为。
- 通过法律手段解决社会问题可以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
3. 道德法治的关系与互动- 道德和法律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 道德规范是法律的基础,法律规范是道德的底线。
八年级道法下册期末知识点
![八年级道法下册期末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36c4b6cb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31.png)
八年级道法下册期末知识点道法下册是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一本重要教材,是让学生了解法律知识和道德准则的必修课程。
在八年级道法下册期末考试中,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至关重要。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八年级道法下册期末考试的知识点。
一、民法基本知识1. 区分财产和人身权利,了解基本财产法律关系及其规定。
2. 了解法律文书形式,如合同、借款合同、担保合同等,及其要件和效力等问题。
3. 理解违约责任和不当得利的法律规定,了解赔偿金的计算方法。
4. 熟悉保障人民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原则和规定,如社会福利等。
5. 理解人身权利的保护,如隐私权、名誉权等。
二、刑法基本知识1. 了解中国刑法的基本概念和构成,划分行政处罚和刑事责任,了解刑法和刑事诉讼法的关系。
2. 理解刑法的基本原则和规定,如法无禁止即可为,罪犯的人身权等。
3. 了解犯罪构成的基本要素,如犯罪主体、犯罪客体、犯罪方式等。
4. 了解犯罪分级、刑事责任、刑罚执行的规定。
5. 初步了解刑法的期限性、追溯性、适用性等原则和规定。
三、国家机关及其职能1. 了解我国宪法的基本精神和原则,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家分权等。
2. 理解国家的三权分立,司法独立及其在法治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3. 了解公民的参政议政权利和义务。
4. 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国家机关和地方机关的组织构成、职能及其作用。
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实践1. 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发展、思想路线和基本思想。
2. 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渊源和发展,了解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 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基本方针,包括公有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发展道路等。
4. 了解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举措和实践成果。
5. 了解社会管理、企业管理等领域的国家政策和实践。
以上是八年级道法下册期末考试的重点知识点。
希望同学们在考前深入学习、精心复习,以最佳状态迎接考试的到来。
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高频考点-【期末复习】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册期末高效备考(部编版)
![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高频考点-【期末复习】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册期末高效备考(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cd1d1d34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9b.png)
第二部分 考点内容背背背
二、考点内容
1、党的领导[为什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如何坚持中国 共产党的领导] (党的性质、根本宗旨、目标、领导地位)P 4
二、考点内容
9、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为什么要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 度)十如何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四个必须.)P 65
★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以来,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展现出 蓬勃生机活力。 ②实践充分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 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实现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 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 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
期末高频考点
期末押题
第一部分 考点目录
一、考点合集
1、党的领导[为什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如何坚持中国 共产党的领导] (党的性质、根本宗旨、目标、领导地位)P 4 2、宪法的地位/重要性(为什么维护宪法权威/设立国家宪法 日/举行宣法宣誓仪式) P 21、22、24 3.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区别与联系/为什么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 P 24、25 4、如何规范权力运行? P 16-18 5、如何增强宪法意识? P 29-31 6、公民应如何正确行使权利?P 43-44
二、考点内容
6、公民应如何正确行使权利?P 43-44 (1)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 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 (2)★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 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3)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 步骤和过程进行。
八年级下册期末考试政治知识点
![八年级下册期末考试政治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1af63453f524ccbff02184e6.png)
20XX年八年级下册期末考试政治知识点学习八年级政治知识点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为大家整理了八年级下册期末考试政治知识点,欢迎大家阅读!八年级下册期末考试政治知识点(一)我们维护正义1、什么是正义:我们都愿意生活在正义中。
被欺负了,有人斥责欺人者;受委屈了,有地方鸣冤申诉;被侵权了,有法律制裁侵权者;有困难了,有人伸出援助之手。
2、正义的意义:如果没有正义,善良就会被践踏,邪恶就会肆虐,整个社会就会陷入黑暗和混乱之中。
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
3、正义的要求:正义要求我们尊重人的基本权利,尤其要尊重人的生命权,公正地对待他人和自己。
4、正义的行为和非正义的行为:①在社会进程中,凡促进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维护公共利益和他人正当权益的行为,都是正义的行为;②凡阻碍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损害公共利益和他人正当权益的行为,都是非正义的行为。
5、正义制度的作用:公平的对待,必须有正义的制度来保证。
制度是以公开宣布的程序和规则组成的系统。
制度的正义性在于,它的程序与规则不是为少数人的利益制定的,而是为维护所有社会成员的利益制定的。
每个人既能从制度规则的正常运行中受益,也都受到制度和规则的约束。
如果没有制度和规则的支持,就难以实现社会公平。
6、制度的正义性的表现:制度的正义,有的表现为惩罚违法行为,对非正义进行矫正,即矫正的正义;有的表现为对资源和利益的恰当分配,保证社会公平,即分配的正义;有的则通过制定严格的程序,让大家都来遵守,以保证正义的实现,即程序的正义。
7、我国相关制度的规定体现了正义,正义因制度而有保证。
有了正义和正义制度,即使处在社会最底层的群体,也可以得到基本的生存保障,即使是处于社会最不利地位的群体,也能得到社会的关爱,而不会成为被遗忘的角落。
正义保障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使人民得以生存和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
8、社会发展需要正义正义保障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使人民得以生存和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没有正义的制度就没有真正的公平;正义通过制度的调节以避免严重的社会分化,以利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造福每一个社会成员;正义有利于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理解,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
八下政治必背知识点
![八下政治必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d89bc468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d3.png)
八下政治必背知识点稿子一嘿,小伙伴们!咱们来聊聊八下政治那些必背的知识点呀。
先来说说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吧。
这可重要啦,咱们得清楚自己有啥权利,比如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自由啥的。
同时,也别忘了履行义务,像遵守法律、纳税这些。
还有宪法呢!宪法那可是根本大法,地位超级高。
咱们得知道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性质、根本制度啥的。
再说说国家机构,公检法这些机构都有各自的职责,要弄明白它们是咋分工合作,保障咱们的生活滴。
说到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个一定要记住哟。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也是重点。
文化方面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不能丢,要传承和创新。
法治社会,咱们要尊法学法守法用法,遇到问题依法解决。
怎么样,这些知识点是不是得好好背背呀?稿子二亲爱的小伙伴们,今天咱们来扯扯八下政治必背的那些个知识点哈。
讲讲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这块儿。
你想啊,咱们在社会里生活,权利得知道吧,像平等权、人身自由权,那都是保护咱们自己的。
义务也不能忘,不履行义务可是不行的哟。
然后是国家制度,社会主义制度那是咱们国家的根本,要记牢啦。
还有政治制度,人大制度、政党制度,都有各自的特点和作用,搞清楚了心里才有底。
经济制度也很关键呀,各种所有制经济都有它存在的意义,共同推动经济发展。
文化建设也不能落下,传统美德、民族精神,那都是咱们的宝贵财富。
法治建设更是重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要做守法的好公民。
对啦,权利和义务的关系也要搞明白,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
小伙伴们,加油背这些知识点,政治考试就不在话下啦!。
八年级下期末政治复习重点
![八年级下期末政治复习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781b7b553c1ec5da50e27011.png)
八年级下期末政治复习重点3、人民与公民的区别是什么?①人民是政治概念,公民是法律概念;②公民包括人民;③作为国家主人的人民,享有宪法赋予的管理国家等权利;作为国家的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确认的公民权利。
5、国家怎样保障人权?我国通过建立以宪法为核心、以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为主要内容的权力保障体制,保障公民权利。
7、公民如何正确行使权利?①公民在行使权力是要尊重他人权利;②公民在行使权力是不能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③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嫩行使权利;④要以合法的方式行使权利。
8、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是什么?对我们提出了怎样的要求?①在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具有一致性;②我们每个人既是享受权利的主体,也是履行义务的主体;③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要求: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观念,也要增强义务观念。
13、公民怎样自觉履行义务?①凡法律鼓励我们做的,我们积极去做;②凡法律要求我们做的,我们必须去做;③凡法律禁止我们做的,我们坚决不做。
包括:人格权和身份权。
人格权包括生命健康权、人身自由权。
姓名权、隐私权、肖像权、名誉权等。
2、重要性:①生命健康权是公民参加一切活动,享有一切权利的基础;②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最根本的首要权利。
3、法律规定:法律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不受侵犯。
4、行使表现:①我们有权珍爱生命,维护健康,积极锻炼身体;②有权在患病时及时医治,恢复健康,增强体质;③当自身生命健康受到他人非法侵害时,有权依法自卫和请求法律保护。
5、侵权表现:家庭暴力,禁止虐待、遗弃未成年人,招用未满16岁的未成年人。
2、重要性:①赋予公民对其秘密的自由决定权,维护了人格独立和自由;②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促进社会和谐,保护社会安定。
3、法律规定:法律保护公民的住宅权、私人信息利用权、私人信息保密权、私人信息保密权不受侵犯。
4、行使表现:①有权保护住宅权;②有权保护私人信息利用权;③有权保护私人信息保密权;④有权保护私人信息保密权。
八年级下道德与法治期末复习知识点
![八年级下道德与法治期末复习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a4e8720d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1eb204e.png)
一、个人品德1.什么是良好的个人品德?2.如何培养良好的个人品德?3.介绍一下少先队的基本知识和主要活动内容。
二、公民道德1.什么是公民道德?2.作为公民,应具备哪些基本的道德要求?3.如何培养和践行公民道德?三、政治道德1.什么是政治道德?2.政治道德有哪些基本要求?3.政治道德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四、法律基本知识1.什么是法律?2.法律的特点有哪些?3.举例说明法律的适用范围和权威性。
五、法律与道德的关系1.法律与道德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法律与道德的互动关系。
3.法律能否替代道德?为什么?六、依法治国与依法治校1.依法治国的内涵和基本要求。
2.学校中的法律意识和法治教育。
3.学校应该建立哪些制度来保证依法治校?七、网络法律与网络道德1.什么是网络法律?2.在网络上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3.在网络上如何规范自己的行为,遵守网络道德?八、消费者权益保护1.什么是消费者权益?2.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和主要措施。
3.作为消费者,应该如何保护自己的权益?九、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1.什么是环境保护?2.如何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3.举例说明我们身边的环境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1.什么是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全?3.如何预防和应对常见的安全事故和突发事件?以上是八年级下道德与法治期末复习的知识点,你可以对每个知识点进行更具体的阐述并举例说明,以帮助记忆和理解。
记住要结合实际生活和社会实践,将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不断提升自己的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祝你复习顺利!。
八年级期末政治必背知识点
![八年级期末政治必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ced41a7d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a2.png)
八年级期末政治必背知识点政治是中学阶段非常重要的学科之一,它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认知社会与政治,提高其社会责任感和政治素养。
在八年级期末考试中,政治的必背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将为大家详细介绍这些知识点。
一、我国政治制度及其发展我国政治制度是指国家渠道和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它是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贯通的产物。
我国的政治制度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民主制度等。
二、我国法律制度及基本法律知识法律是国家权力的具体体现,是保障社会稳定和公共利益的最基本手段之一。
我国的法律制度涵盖了宪法、民法、刑法、行政法等多个领域,其中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律,它规定了我国的政治制度、政府组织、公民权利和义务等重要内容。
三、世界政治体系及主要国际组织世界政治体系是指各国之间的政治关系和相互联系,包括国家间的政治冲突、战争和同盟关系等。
主要国际组织则是由各国政府、政治实体、非政府组织等组成的国际性组织,它们的作用在于维护国际和平与稳定,促进国家间的交流和合作。
四、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真正系统地揭示了阶级斗争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学说,它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包括唯物史观、阶级分析、生产关系、剩余价值等核心内容。
五、十九大报告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十九大报告是201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最重要文件,它阐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方略。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全新思想,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
以上就是八年级政治必背知识点的详细介绍,同学们可以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认真学习和掌握,更好地完成期末考试的任务。
八年级下册政治期末知识点整理
![八年级下册政治期末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c47b4de5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f4.png)
八年级下册政治期末知识点整理一、中国的政治制度1. 中国的领导地位:中国是中国的执政党,担负着领导中国的重任。
2.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政治制度。
3. 中国的组织结构:党的组织结构包括中央委员会、中央政治局和中央委员会等。
4. 中国国家制度: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家权力属于全国人民。
二、国家与政府1. 国家的概念和特点:国家是一个具有独立主权的统一的政治组织。
2. 政府的概念和职能:政府是国家行使国家权力、管理国家事务的机构。
3. 中国的国家机构:中国的国家机构包括国务院、全国人大、全国政协等。
三、三权分立与制衡1. 三权分立的概念:三权分立是指国家政权的权力被分为行政权、立法权和司法权三个独立的分支,相互制约和监督。
2. 三权分立的作用和意义:三权分立保障了国家政权的合法性和稳定性,保护公民的权利和自由。
3. 三权制衡的机制:三权制衡通过相互制约和监督来平衡各个权力的行使,避免滥用权力。
四、法律与法治1. 法律的概念和特点:法律是国家制定并由国家强制执行的规范性文件。
2. 法治的概念和要求:法治是指以法律为核心,依法治国,保障公民的权益和社会的稳定。
3. 法律的作用和意义:法律规范社会行为,保护公民权益,维护社会秩序。
五、中国的宪法制度1. 宪法的概念和地位: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国家最高法律。
2. 宪法的主要内容:宪法包括国家组织原则、公民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等方面的内容。
3. 宪法的修改和权威:宪法的修改需要经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通过,拥有最高的权威性。
六、中国的参政议政制度1.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中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代表全国人民行使立法权。
2. 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是中国的组织原则和领导方法。
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基本国策1. 基本国策: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基本国策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期末复习知识要点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期末复习知识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631013a3f121dd36a32d8254.png)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知识要点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一)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国家权力属于人民1.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我国的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
3.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4.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途径和形式:广大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贯彻于国家生活的各个领域和方面。
5.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
6.宪法明确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目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归根结底就是要保证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
7.我们怎样当家作主?我们要依法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担当起国家主人应尽的责任。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1.为什么要尊重和保障人权?①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②2004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
③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
2.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要求:它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和保护人权。
3.人权的主体: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
4.人权的内容: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也很广泛,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5.我国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①立法方面②执法方面③司法方面④宣传方面6.尊重和保障人权,我国在立法方面是怎样做的?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利,法律进一步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规定了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
7.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权。
8.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怎样做?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坚持依法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八年级下册思品期末知识点
![八年级下册思品期末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3c5ec16e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0c.png)
八年级下册思品期末知识点思品作为中学思维教育的一部分,其内容也是十分的广泛有深度的。
在八年级下册,作为期末考试的一部分,思品的知识点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知识点都有哪些。
一、道德伦理道德伦理是思品课程的核心,也是期末考试中的重点。
它是通过教育和引导学生,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准,让他们在面对人生抉择时,能够更理智、更冷静地去做选择。
具体来说,八年级下册道德伦理的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道德基本准则:如真、善、美、爱等;2.道德情感:如同情、同情心、责任心和爱心等;3.同理心:学会换位思考,了解他人的想法和感受;4.减少道德风险:如预防青少年犯罪、正确看待暴力等。
二、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是思品课程的另一大重点,它是促进学生思想开阔和逻辑分析的关键。
在八年级下册,批判性思维的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批判性思维的基础:如思维模式、知识结构等;2.批判性思维的运用:如数据的获取、测试假设、问题发现等;3.批判性思维的错误:如偏见、闪躲、废话等。
三、文化素养文化素养是八年级下册思品课程的第三重点,它是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获得的一种文化知识和文化修养。
在八年级下册,与文化素养相关的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文化认识的重要性:如古代文化的保护、文化差异的和谐等;2.文化知识的拓展:如历史知识、宗教知识、文艺知识等;3.文化价值观的认识:如尊重文化价值、文化创造的重要性等。
四、公民素养公民素养是指学生具备国家认同感、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自觉,能够在行为上体现对社会、对国家的忠诚、信任、关爱和尊重。
在八年级下册,公民素养的相关知识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守法意识的形成:如学生的权利和义务、司法知识等;2.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方法:如有奉献的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等;3.公共服务意识的培育:如灾难应对、公共场所礼仪等。
五、人生观人生观是八年级下册思品课程的最后一个知识点,它是教育学生对人生价值和生存意义的认识和探求。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期末考试复习提纲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期末考试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7d67f3936f1aff00bed51eb8.png)
期末考试重点大题复习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1、宪法怎样确认保障权力属于人民?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这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1)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2)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3)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广大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4)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及其实现的保障措施。
(5)宪法还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
它的任务是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参加国家建设事业,努力为人民服务。
★★★★2、国家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宪法的规定:我国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宪法。
(1)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利,法律进一步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规定了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
(2)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执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3)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4)监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监察权,加强对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督,保护公民各项合法权益。
(5)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便成为现实。
★★3、为什么要规范权力运行?(为什么)(1)权力是把双刃剑,运用的好,可以造福于民;如果被滥用,则会滋生腐败,贻害无穷。
必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2)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这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
八年级政治下册期末复习重点
![八年级政治下册期末复习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92127506a6c30c2259019e10.png)
八年级政治下册期末复习重点1.个人与集体的关系:①集体是个人生存的依靠,是个人成长的园地,个人的生活、学习和工作都离不开集体;②个人是组成集体的细胞,集体的发展离不开每个成员的努力。
2.为什么“团结就是力量”?(集体团结的作用)集体的团结能给每个成员以鼓舞和信心,使个人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集体的团结可以把每个成员的长处集中起来,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
依靠这种力量,能够完成个人无法完成的任务,战胜个人无法克服的困难。
3.如何处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①我们要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紧密结合起来,既要以集体利益为重,又要尊重和维护个人利益。
②在集体生活中,当个人的愿望和要求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要自觉服从集体利益,必要时应不惜牺牲个人利益。
③我们反对那些为追求个人利益或小团体利益而损害集体利益的思想和行为。
4.怎样为集体添光彩?(怎样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①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首先要具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②更应该体现在自己的实际行动中;③当集体的荣誉和利益受到损害时敢于积极维护;④维护国家的荣誉和利益是维护集体利益的最高表现。
5. 中学生应怎样为社会做贡献?①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②关心社会发展、关心国家大事;③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6.人与自然不和谐的表现:①自然物种在减少;②自然景观遭到人为的破坏;③环境状况不容乐观。
7.环境问题①含义:环境问题是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与破坏。
②危害:威胁生态平衡,危害人类健康,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8.怎样关爱大自然?①尊重生命,保护生物的多样性;②善待大自然,做大自然的朋友;③美化自然,让大自然美丽永存。
9.怎样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①要遵守人与自然的道德规范,尊重生命,善待自然,美化自然;②要遵守人与自然的法律规范,依法保护大自然。
10.青少年如何依法保护环境?(怎样为保护环境做贡献?)①我们要积极学习环境科学知识,了解我国的环境国情,认识我国环境形势的严峻性和保护环境的紧迫性,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树立“保护环境光荣,破坏环境可耻”的观念。
初二下册道德和法治期末考试要点
![初二下册道德和法治期末考试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d042f087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5d.png)
初二下册道德和法治期末考试要点1、宪法与国家:①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②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2、宪法与公民:①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②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3、宪法与普通法律:①内容不同: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其他法律是对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某一方面的规定。
②法律效力不同: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
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
③程序不同: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4、地位: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
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二、我国宪法规定县级以上国家公职人员就职时,必须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宪法宣誓,誓词为:“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奋斗!”说说你对宪法宣誓诗词的理解?1.说明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2.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3.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4.体现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是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
5.要求国家机关公职人员权力行使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6.说明宪法的基本原则是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保证人民当家做主7.宪法赋予公民监督国家公职人员的权利三、实行宪法宣誓制度有何意义?1.有利于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
2.有利于国家机关公职人员树立忠于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的意识,依法行使职权。
3.有利于进一步推进国家法治建设。
四、我们公民要增强宪法意识,热爱宪法,捍卫宪法,具体应该怎样做?①学习宪法。
了解我国宪法产生和发展的历程,领会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积极参与宪法宣传活动;?认同宪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治八年级下册期末考试重点《7.1维护受教育权》1、受教育权利的含义:是指公民有从国家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以及获得受教育的物质帮助的权利。
2、为什么受教育既是权利又是义务?(可考大题)(1)就我们个人来说,只有受教育,才能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素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自己。
因此,从公民自身发展来说,受教育是我国公民应该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
(2)从国家的角度讲,要实现现代化和推进民主化进程,提高公民的文化和科学素质是关键。
所以,从国家的发展对公民的要求来讲,受教育是公民对国家应尽的基本义务。
3、什么是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4、义务教育的特征:公益性、强制性、普及性5、我们应当怎样珍惜受教育的机会?(可考大题)(1)维护受教育的权利。
当我们的受教育权受到侵犯时,我们应该学会运用法律,坚决维护自己的受教育的权利;(2)珍惜学习机会,自觉履行受教育义务。
要做到:自觉接受规定的九年义务教育,不中途辍学,自觉遵守法律和学校纪律,尊敬师长,努力学习,做一个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7.2维护财产权》1、什么是公民个人的私有财产?公民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通过劳动和合法经营所积累的财富,包括私人收入、储蓄、房屋和其他合法财产,是公民个人的私有财产。
(私有财产具有合法性)2、财产所有权:是指财产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3、法律怎样保护公民的财产所有权?(1) 宪法: 作原则性规定(2) 民法和物权法:通过民事法律手段 (最普遍)(3) 行政法规: 利用行政措施和行政处罚(4) 刑法: 运用刑罚处罚(最严厉最有效)4、专门规范财产继承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5、财产继承的方式:法定继承、遗嘱继承6、法定继承(1)法定继承的含义:按照法律规定的范围和程序进行继承。
(2)法定继承人的范围与继承顺序(可考大题)第一顺序继承人: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继承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
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3)法定继承的遗产分配原则:(可考大题)①平均原则:一般情况下,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应当均等。
②协商原则:特殊情况下,经继承人协商同意的,继承人的份额也可以不均等。
③照顾原则:对生活有特殊困难的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给予照顾④权利义务一致原则: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传时可以多分;有扶养能力和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应当不分或少分。
7、遗嘱继承(又叫指定继承)(1)遗嘱继承含义:被继承人生前立下遗嘱将遗产的全部或部分指定由法定继承人的一人或数人继承。
(2)遗嘱继承特点:第一,不受继承顺序的限制。
第二,体现财产所有人的意愿第三,遗嘱继承人必须是法定继承人第四,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8、遗赠:公民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给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
9、智力成果权(又叫“知识产权”)(1)含义:是指公民或法人对自己创造的智力活动成果依法享有的民事权利。
(2)包括:①著作权②专利权③商标权《7.3维护消费者权》1、专门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基本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2、消费者享有的主要权利(可考大题):①安全保障权②知悉真情权③自主选择权④公平交易权⑤依法求偿权⑥维护尊严权3、消费者应该培养哪些消费权利意识?(可考大题)(1)要注意避免在消费时自己的人身财产安全受到伤害;(2)购买商品时,要注意查看商品的生产厂家、生产日期等。
(3)要注意商品质量是否可靠、价格是否合理、计量是否正确。
遇到强卖行为要坚决拒绝。
(4)购买或接受服务时,应注意索取、保留或其他有效票据。
4、消费者维权的合法途径有哪些?(可考大题)①与经营者协商和解②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③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④签有某种协议的,可以提请仲裁机关仲裁⑤向法院提起法律诉讼。
《8.1社会合作与公平》1、社会生活为什么需要合作?①美好生活的实现需要全体社会成员在社会合作中共同创造。
②社会生活是人们之间的一种合作活动,社会合作是社会生活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③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合作范围不断扩大,社会合作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化,社会合作的内容也越来越复杂。
2、如何保证社会合作的顺利进行?在现代社会中,社会合作是由公民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所产生的政府和其他社团组织来实施的。
3、在社会合作中为什么需要公平?(可考大题)(1)在具体的社会合作和社会生活中,人们之间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某些利益的矛盾和冲突,如果不能及时妥善解决,就可能引起更大的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危害社会稳定,影响人们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秩序。
(2)为了更好地在社会合作中保证最大多数人民的利益,维护社会稳定,需要在社会合作中确定和遵循公平原则。
(3)良好的合作一定是公平互惠的,每一个人都能在公平的合作中得到应得的利益。
4、公平的含义:(可考大题)公平是指处理事情要合情合理,不偏袒哪一方面。
5、怎样维护社会公平?(可考大题)(1)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公平保障体系。
包括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和分配公平。
(2)帮助与扶持社会弱势阶层和弱势群体。
(3)社会公平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需要国家和全体公民不断努力,去解决现实中的一些问题和矛盾,向公平社会、和谐社会不断迈进。
6、我们为什么要树立公平合作意识?(可考大题)从小树立公平合作意识,对于我们个人素质、个人能力的提高和个人前途的发展,对于建设一个更加稳定、繁荣的社会,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7、我们如何树立和增强公平合作意识?(可考大题)(1)我们在家庭、学校的生活中,要保持公平合作的观念去和他人相处,去处理面临的问题,去承担自己的责任。
(2)在日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我们有权要求得到公平的对待,这是我们的公民权利,我们也要公平地对待他人,这是我们的公民义务。
(3)对社会上不公平的现象,我们应给予关注、思考和批判。
《8.2社会规则与正义》1、社会生活为什么需要制度规则?(1)社会合作和社会生活是一个按照制度和规则来管理、运行的系统。
(2)有了合理的制度规则,社会合作才能顺利进行,社会生活才能有序地运转。
2、正义制度的表现:制度的正义在于它保障全体社会成员的利益,它的程序和规则是面向每一个社会成员的。
3、正义的制度有什么重要性?(可考大题)(1)正义的制度是建立在所有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基础上的,这有效地保障了社会合作的公平性。
(2)正义的制度规则是社会生活的绝对权威,只有绝大多数人自觉地遵守,才能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形成和谐的社会生活。
(3)绝大多数人自觉地遵守正义的制度规则,社会才能维持稳定和顺利发展。
4、道德与制度规则的比较:(1)道德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发挥作用;(2)法律制度依靠国家强制力量来执行,其他的制度规则依靠各行业或单位的奖罚来实施。
5、道德规范的作用是什么?(1)道德使我们能判断什么是善的,什么是恶的,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
(2)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有助于建设和发展一个和谐、正义的社会。
6、怎样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可考大题)(1)正义要求我们要尊重人的基本权利,即通常所说的“人权”。
(2)正义要求我们尊重规则。
(3)正义要求我们尊重自由。
(4)正义要求承担责任。
《8.3社会身份与社会责任》1、人们拥有多重身份的表现:(1)在现代社会中,一个人首先是个公民,这是他的基本身份。
这个身份决定了他是对国家和社会负有责任的人。
(2)每个人都是父母生养的,这决定了他是家庭一员的身份。
(3)每个人都必须劳动和工作,这决定了他的职业身份。
(4)一个人依据他参与的社会活动的不同,交往人群的不同,往往具有不同的身份。
2、人们的社会身份会发生变化的原因:人们的社会身份会发生变化这是因为他所处的社会环境或他参与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变化。
3、为什么不同的身份会有不同的责任?(1)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往往同时具有多重社会身份,而每一种社会身份都要求他承担相应的责任。
(2)每个人因为自己的社会身份和社会角色的不同,承担着不同的责任。
4、不同的身份意味着哪些不同的责任?(1)在家庭中,父母抚育我们成长,我们长大后就有赡养父母的责任;(2)在学校中,我们有做个好学生、努力学习的责任;(3)将来我们走上工作岗位,我们有努力工作、完成工作任务的责任;(4)在社会中,我们有遵纪守法的公民责任5、如何理解“道义上的责任”?(可考大题)一些最强烈的责任来自于人们心中的道德良知,(如看到他人处在危险中会不假思索的出手相救,看到不正义的事情能挺身而出)。
这种责任最能体现人性的高贵和光辉。
6、负责任需要付出哪些代价?(可考大题)(1)学习和工作需要我们付出时间和精力,有时还需要付出金钱。
(2)负责任还需要我们承担某些精神上的代价。
(3)负责任还需要我们放弃一些个人的兴趣和利益。
《8.4负起我们的社会责任》1、负责任有什么重要意义?(1)负责任能建设一个更美好的社会:①负责任能改善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的环境。
②负责任能铸就我们高尚的民族精神。
(2)负责任能促进个人自由和进步:①负责任能使人获得更多的信任和自由。
②负责任能使人赢得自尊自信。
③负责任能使人增长才干。
④负责任能使人获得实际利益。
2、不负责任会带来哪些后果?①使社会和他人遭受损失。
②使个人利益遭受损失。
③使个人名誉遭受损失。
④严重情况下,可能会失去亲情、朋友、机会。
3、为什么会产生责任冲突?我们每个人都兼有多重社会身份,每种身份都负有特定的责任,社会身份的多重性有时会引起责任冲突。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时间、精力和各种条件的限制,有些责任的履行可能会引发冲突。
4、面对责任的冲突如何进行正确选择?我们在责任选择时,有些因素是可以着重考虑的:①时间。
②相对重要性。
③可能性。
④创新的解决办法和途径。
5、怎样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①树立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从小培养责任意识,锻炼自己的责任能力。
②在家庭生活中主动承担责任,为建设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贡献一份力量。
③增强社会责任感,用实际行动承担社会责任,服务社会。
④积极参与国家建设和管理,与国家共渡难关。
⑤树立全球意识,与各国青少年共同建设人类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