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福利经济学及其对现代社会福利思想的影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庇古的主要思想
• 1、福利经济学的研究目的是增进一国乃至世 界的“经济福利” • 2、基数效用论:一国中人们的满足或效用是 可以比较并用数字表示出来的 • 3、边际效用论: 两个福利命题——国民收入总量越大,社会 经济福利就越大;国民收入分配越是均等化, 社会经济福利就越大
庇古的主要思想
• 4、缩小贫富差距的办法:一是自愿转移, 即富人捐助;另一是强制性转移,政府税收。 穷人得到资助的途径:一是政府举办社会保 险和兴建社会服务设施;二是政府对必要的 生产部门进行补贴 • 5、但转移不是无止境的,前提是不影响生 产。因此他反对施舍性的救济 • 6、强调政府干预的必要性
二、两大理论基石
• (一)序数效用论 • (二)帕累托理论
(一)序数效用论
• 1. 效用序数的含义:效用只能用序数 (次序先后)来衡量。
– 效用不能相加,只能有水平高低。
2. 无差异曲线:
• 定义:是一条表示消费者对不同组合的商品的 偏好没有差异的曲线。
– – – – 无差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斜率为负; 距离原点越远,所代表的消费者的满足程度越高; 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 通常都凸向原点。 7 Y
(二)帕累托理论
• 帕累托标准:当群体中一个或更多成员的处
境被改善而没有一个成员的处境被恶化时, 社会福利就被增进了。在这一情形下,发生 了“ 帕累托改进 ”。
• 帕累托最优:根据以上标准,在不降低一个
或更多人的效用的前提下,如果一旦无法提 高一个或更多人的效用水平,那麽社会福利 就处于最优状态。也就是说,如果不能进一 步实现帕累托改进,社会福利就达到了 “ 帕 累托最优 ”。
应用:竞争规则
• 如果一个人使用暴力捣毁这个商店,然后在旁边 办起自己的商店销售同样的东西,这种行为就 构成犯罪。 • 但如果这个人用较低的价格和更好的服务经营 这个商店, 他就无须为此承担责任。从该商店 的所有者来看,结果是一样,但为什么法律的规 则不一样呢? • 原因在于后一种情况下,社会的所得(包括消费 者和新店的所有者)大于所失,是一个卡尔多-希 克斯改进,而在前一种情况下,不是如此 • 一般地,什么是所谓的社会允许甚至鼓励的"正 当竞争"? 答案是"卡尔多-希克斯标准"
39
• 3、支持者认为补偿是否真正实施并不 重要,因为这是一个收入分配的问题, 而根据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收入分配 和资源配置效率无关,所以卡尔多标准 是成立的,但是也说明卡尔多标准回避 了收入分配问题。
40
希克斯的补偿标准
• 希克斯补偿标准:如果受损者不能通过收 入重组来补偿受益者以阻止改革发生,那 么该项改革就是可取的。 • 即希克斯认为,如果受害人不能够有利可 图地贿赂受益人来反对变革,那么该变革 将会带来社会改进。
庇古(1877——1959)
• 英国新古典经济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是 福利经济学的开山鼻祖。从1908年起在剑桥 大学继承马歇尔的政治经济学讲座直到1943 年退休。他曾任英国皇家所得税委员会委员, 国际金融学会名誉会长,1929年被选为英国 科学院院士。其学说是二战结束后“福利国家” 的理论基础之一。
2. 新福利经济学之所谓“新”
• 采用序数效用论和无差异曲线分析法来摆脱旧 福利经济学难以回答的福利命题; • 排除旧福利经济学的收入均等化理论,仅以交 换上和生产上的最优条件作为达到最大福利的 条件; • 提出福利标准以及补偿验证,来代替旧福利经 济学关于个人之间的效用的比较; • 以统治阶级的道德标准作为理论的前提,以论 证社会福利标准。
效用理论类型
主要观点
假设条件
分析工具
经济学家
基数效用论
效用可计量
苛刻
边际效用
马歇尔
序数效用论
效用可比较
宽松
无差异曲线
希克斯
消费者剩余
• 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 与消费者实际支付的价格之间的差异。
• 由上图可见: • 第一,如果价格上升,则消费者剩余下降,反之,如果价 格下降,则消费者剩余上升; • 第二,如果需求曲线是平的,则消费者剩余为0。
35
• 卡尔多标准是一种标准的补偿标准。通过 上面这段话不难发现,社会政策的优劣不 在于某项政策是否能立刻使得所有人都受 益,或者所有人至少不会变坏,关键在于 政策产生的后果,即便某些人暂时受损了, 但也可以通过完全补偿,使得所有人福利 都不变坏,而这样的政策就是可以接受的。
36
卡尔多认为:任何一项经济政策的变革, 往往导致一些人受益,另一部分受损,如 果受益者能完全补偿受损者之后还有剩余, 则整体社会福利会有所改善。
福利经济学的内涵和基本概念
• 福利的经济学内涵
• 1、是一种利益或好处,包括物质财富 和精神满足 • 2、是客观的也是主观的 • 3、具有某种相对性 • 4、可分为个人福利和社会福利
• 基本概念
• 福利:个人福利、社会福利 • 效用:基数效用、序数效用(偏好) • 消费者剩余
个人福利
• 个人福利:个体对“满足感”客观和主 观评价综合的结果。因此,一个人的福 利水平,首先受到收入和财富因素的影 响,以及制度经济环境的制约;同时还 取决于个人消费的满足程度。
34
卡尔多社会补偿标准
• ……因为在所有这些情况下,仍然有可能使每
一个人的状况都变得更好而没有使任何人的情况 变得更坏。经济学家无需证明--实际上也无法 证明--采取一项政策,结果社会上没有一个人 会受到损失。为了说明这种可能性,他只需说明 即使所有受损的人都得到了充分的补偿,社会上 其他人的状况也比以前变得更好了。 • 卡尔多,1939,“经济学的福利命题和人际间的 效用比较”
福利最大化
• 1、福利最大化是国民收入或物质财富的最大 值——旧福利经济学 • 福利最大化是在资源有限的前提下资源配置 效率的最大化——新福利经济学 • 2、个人福利的最大化=私人物品消费者剩余 的最大化;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公共物品消费 者剩余的最大化
第二节
早期(旧)福利经济学
• 1、重视经济福利 • 2、在效用论上主张基数效用,并把计量 的方法用于对经济福利的测量 • 3、主要代表人物:庇古
• 新福利经济学根据帕累托最优状态和序 数效用论提出了自己的福利命题: • 个人是他本人福利的最好判断者;社会 福利取决于组成社会的所有人的福利; 如果至少一个人的境况好起来,而没有 一个人的境况坏下去,那么整个社会的 境况就算好起来了。
三、补偿原则
补偿问题的提出 • 有两种境况A和B :如果在境况B,某些人好起 来,而另一些人坏下去,那么,按照帕累托最 优条件,B和A将是不能比较的两种境况。 例如: 状态A下,J的收入是100, K的收入是 110; 在状态B下,J的收入是500,K的 收入是50. 依据帕累托标准,这两个状态是不可 比较的:J在状态B下更好,K在状态A 下更好.
–从生产角度而言,物质生产力的提高使总实际收入增 长; –任何使实际收入的增加的变革都是好的变革; –是一种假想的补偿,实际补偿由受益者决定。
讨论
• 1、“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 • 2、举例来说:如果经济政策的改变使得有 些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益1200元,而使得另一些人受损 1000元,则通过假想补偿的办法,得失相 抵,结果全社会福利仍然增加了200元。根 据上述例子分析卡尔多补偿标准的特点。
• 本章的主要目的是从福利经济学的内涵出发,系统阐述 新旧福利经济学的内容和演变趋势,最后介绍福利经济 学对现代社会福利思想的一般影响。
第一节
福利经济学的内涵和基本特征
什么是福利经济学
• 1、是新古典学派的分支 • 2、创立于20世纪20年代 • 3、该学派带有较明显的价值判断,不 仅回答“是什么”,也关心“应该怎样” 的问题 • 4、以效用理论为出发点,探讨并研究 人类社会福利最大化的问题
•第三、寻求普遍适用的基数效用的度量单位是 困难的;
•第四、就收入在富人与穷人之间进行转移所实 现的正义人们有保留意见。
第三节 新福利经济学
一、新福利经济学的产生 • 1. 对旧福利经济学的质疑:
• 罗宾斯《论经济科学的性质和意义》(1932) – 否认个人间效用比较的可能性; – 主张经济学家研究“是”与“否”的问题, 而不要涉及“应当”与“不应当”的问题; – 强调经济科学的中立性,认为“凡是使我 们说明政策好坏的经济学都是不科学的”
32
思考
• 问题:社会是由人组成的,当个人的行为影响到 他人的利益。那么,我们用什么样的标准判断个 人的行为是否正当? • 考虑两种情形: –情形1:某店主雇人将竞争对手的店门堵上, 使后者不能营业; –情形2:某店主以更低的价格和更优良的服务 将竞争对手打垮。 • A:这两种情形有什么不同? • B:为什么法律允许第二种情形而不允许第一种 33 情形?
社会福利
• 社会福利:不是简单的个人福利的总 和,而是一种制度安排的结果,它是指 在特定的社会制度下资源配置和个人效 用实现的结果。因此,它不仅取决于经 济发展程度,也受到政治制度的制约。
效用
• 消费者从某种商品或服务中获得的心理 满足。 • 总效用(Total utility)TU:是指消费者 在一定时间内从一定数量的商品消费中 所得到的效用量的总和。 • 边际效用 (Marginal Utility)MU:每增加一 单位消费量所带来的总效用的增量。
基数效用理论:效用是客观的、可以测 量并加总的,因此效用的大小可以按照 一定的赋值来比较。 序数效用理论:效用是一种心理感受, 所以无法用客观的数值来测量,因此只 能根据满足的高低和偏好顺序来进行排 序。
边际效用递减: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 品的消费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 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 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单位消费中得到的效 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 “补偿原理”改进和修补了帕累托标准, 使这种被认为不能比较的境况变为可以 进行比较。
– 霍推林(1938年)最早提出; – 哈罗德以英国19世纪上半期废除谷物条例 为例; – 卡尔多提出补偿原则,希克斯加以发挥, 西托夫斯基加以补充,李特尔进一步补充。
补偿原理的含义
• 如果进行某项政策变革,使一部分人受益,一 部分人受损,假设受益者可以弥补受损者的损 失并且有剩余,那么该项政策变革是可取的。 这种判断社会变革是否有效的方法称为补偿原 理。 • 补偿原理中的“补偿”并非实际补偿,是虚拟 的补偿。 • 如果进行了某种形式的补偿,则该项政策变革 则符合帕累托改进,是有效率的变革。
第四章 福利经济学 及其对现代社会福利思想的影响

福利一直都是人类社群关心的基本问题,而个人动机与 社会利益的关系则构成了现代社会福利思想的核心关怀。
• 自古典经济学创立的、以功利主义为基础的个体经济学 以来,从数理逻辑的角度探讨最大幸福或最大化福利就 成为福利经济学的专门研究对象。了解并掌握福利经济 学的基础知识和理论问题,对深入理解现代社会福利思 想的发展和变化是至关重要的。
小结:福利经济学的特点
• 1、根据已确定的社会目标,建立理论 体系——研究福利和效用 • 2、以边际效用基数论为基础,建立福 利概念——平等 • 3、以社会目标和福利理论为依据,制 定经济政策方案——国家干预
庇古福利经济学中存在的问题
对基数效用论的争议:
•第一、效用是人的主观感受,不能用基数来度 量; •第二、人际间效用的不可比性,不同人的效用 评价是不能比较的;
6 5 4 3 2 1 0 0
A
B
1 2
C
3
D
4 5
X
从序数效用论得出的福利概念
• 一个人达到最大的满足,不是指达到最大的 满足总量,而是指达到最高满足的水平。 • 每个人得到的效用或满足是无法比较。
– 富人和穷人从不同的收入所得到的效用或满足是 无法加以比较的。 – 从富人向穷人的转移未必会增加社会满足总量; – 否定庇古的收入再分配理论,把现存收入分配状 况当作既定条件来对待。
38
卡尔多标准的特点
• 1、卡尔多的社会补偿标准主要追求实际总收入的 增长。卡尔多的社会补偿标准只关注于实际收入 本身,卡尔多的社会补偿标准并没有考虑个人福 利的补偿 • 2、“假象”的补偿不等于实际的补偿。在上面的 例子中,我们怎么能保证受损者就必然能够得到 损失掉的1000元呢?如果受损者得不到1000元的 完全补偿,那么这项政策在刚刚出台之前,就会 得到受损者的反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