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2016年美国大选中网络谣言传播的研究
网络虚假信息的辩论辩题
网络虚假信息的辩论辩题正方,网络虚假信息对社会造成了严重危害。
首先,网络虚假信息会误导公众的认知和判断,导致公众对事实的理解产生偏差。
例如,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期间,有大量虚假信息在社交媒体上流传,影响了选民的投票决定,对民主政治造成了负面影响。
其次,网络虚假信息会损害个人和机构的声誉。
一旦有虚假信息在网络上流传,往往会迅速扩散,并对相关个人或机构造成不可挽回的形象损害。
比如,某些企业因为虚假信息的传播而遭受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甚至导致破产倒闭。
此外,网络虚假信息还会对社会稳定和安全造成威胁。
虚假信息可能引发群体事件,甚至导致社会动荡。
比如,2018年印度因为网络虚假信息引发的谣言导致了多起暴力事件,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动荡。
因此,我们必须采取措施来打击网络虚假信息,保护社会公共利益和个人权益。
正如美国总统林肯所说,“你可以欺骗所有人一部分时间,你也可以欺骗一部分人所有时间,但你无法欺骗所有人所有时间。
”我们不能让网络虚假信息继续蔓延下去,否则将对社会造成无法估量的危害。
反方,虚假信息在网络上的传播并不一定会造成严重危害。
首先,网络虚假信息的传播是社会自由交流的一部分,言论自由是民主社会的基本权利之一。
尽管虚假信息可能会误导公众,但也可以通过事实核查和舆论监督来纠正,而不必采取过激的手段限制信息传播。
其次,网络虚假信息的传播也可以促进舆论的多元化和自由竞争。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公众可以通过接触不同来源的信息来形成自己的判断和观点,而不必受到单一真相的束缚。
正如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所说,“知识就是力量”,通过接触虚假信息,公众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世界,从而增强自己的思辨能力。
此外,网络虚假信息的传播也可以激发公众对真相的追求和对权威的质疑。
在信息泛滥的时代,公众更需要培养批判性思维,审慎对待信息,而不是盲目相信权威的声音。
正如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所说,“信任所有人,但是给你的猫留一只眼睛。
从美国大选看大数据与网络舆情研究
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和特朗普当选引起了对传统民调的反思和批评显得颇为意味深长。
究竟是二者各有优缺点,还是大数据更优于传统民调方法?美国民意调查的发展经验及面临问题对中国有何启示?一方面,美国大选中传统民调预测出现偏差并不能说明传统民调的抽样方法和研究逻辑失去了用武之地;另一方面,大数据方法的作用不宜过分夸大,但它对准确把握社从美国大选看大数据与网络舆情研究①张志安 曹小杰 晏齐宏摘 要: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中特朗普的意外当选让传统民意调查陷入尴尬境地。
在社交媒体盛行的时代,大数据方法对了解民意尤其是网络舆情似乎有着天然的优势,但是否因此可以认为民意调查的传统方法已经过时?文章从2016年美国大选出发,基于对传统民意调查方法和大数据分析优劣势的比较分析,认为在分析社会舆情时,一方面应该加快发展大数据方法以把握网民心态,另一方面也应借鉴传统民意调查方法的逻辑和抽样原则,以回应网络舆情无法囊括的群体及相关问题等。
关键词:美国大选;大数据分析;网络舆情中图分类号:G20 文献标识码:A交媒体时代的舆情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因此,我国在研究和应对网络舆情时,应将传统民调方法与大数据方法结合起来,从而准确把握社会心态,提高舆情应对的科学性。
一、美国大选中的传统民调与大数据方法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的结果让不少民意研究学者们感到意外,因为事先绝大多数的传统民意调查、主流媒体并不看好的特朗普,却一举击败希拉里当选美国下一任新总统。
在本次美国大选中,诸如微软必应团队、硅谷Unanimous AI 、UNO 系统、Greg 、Nate Silver 等均预测希拉里当选。
自上世纪30年代以来,以盖洛普创办的美国舆论研究所为代表,传统民调因其抽样方法的科学性、调查结果预测的准确性而广受青睐。
然而,从英国脱欧公投到这次美国大选,传统民意调查为什么会相继失准,其背后的复杂原因值得探讨。
从民意调查的角度来看,以下因素大体对美国大选舆情预测的失误造成了影响:张志安 张志安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教授,广州大数据与公共传播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主任。
关于美国总统竞选中的媒介传播
关于美国总统竞选中的媒介传播(论文网)关键词:政治传播总统竞选美国正在进行的美国总统竞选吸引了世界各国的目光。
对竞选过程的考察可以从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历史文化等多角度进行,但贯穿于全部竞选活动的核心环节是传播。
竞选活动提供了丰富的传播实例和传播场景,使人们得以更深入地理解传播的功能以及传播与社会的关系。
其中,媒介传播至关重要,从新闻报道、民意测验,到竞选者的政治广告,从电话宣传、直邮宣传,到最新的因特网技术,媒介传播对竞选方式和竞选结果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笔者希望对此进行简要的分析。
一、新闻报道媒介具有影响竞选和公共政策的社会控制功能。
由于美国新闻媒体的相对独立地位,选民们更相信新闻报道而不是竞选宣传。
关于竞选的新闻报道,包括对竞选中特别事件的新闻报道,电视访谈和脱口秀等节目,成为公众舆论的信息来源,增强了对竞选结果的预测甚至期待。
对于这种重要性,竞选宣传者的认识大概理解得最为深切。
对他们来讲,新闻报道应该是被认真设计和安排的事。
竞选的策略之一就是获得想要的报道。
因此,如何通过竞选者与媒体的博弈互动,形成竞选新闻报道,就成为理解竞选传播的关键。
媒介要报道有新闻价值的东西。
但实际上,媒介报道的所有东西,并不一定都是新闻,也不一定都有价值。
新闻报道是每日消费品,要填充同样多的时间和空间。
但这个世界上每天发生的有价值的新闻却不一样多。
这样,在新闻少的时候记者们就要去找新闻,这就为候选人的竞选宣传提供了机会。
为了吸引读者观众,媒介通常更愿意报道一个具体的人而不是讨论一个复杂的问题。
因此竞选组织者会精心准备候选人生动有趣的个人传记、趣闻花絮以供媒体选择。
记者常常对一场冲突更感兴趣,而不关心冲突的政策背景(比如罢工事件表现了冲突,因此比不公平的劳动政策更容易引起关注)。
所以竞选者总是要把自己的政策计划表达成矛盾冲突,以吸引记者、得到更多的新闻报道。
记者愿意追逐非典型的、超常规的故事,竞选组织就不得不依靠怪异和打破常规来吸引媒介报道。
社会媒体对政治舆论的操控辩论辩题
社会媒体对政治舆论的操控辩论辩题正方观点:社会媒体对政治舆论的操控是存在的。
首先,社会媒体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平台,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和影响力,可以通过推送特定的信息和观点来影响公众的政治态度和观念。
其次,许多社会媒体平台由特定政治势力或利益集团控制,他们可以利用媒体资源来操纵舆论,制造舆论导向,甚至干预政治决策。
再者,社会媒体上存在大量的虚假信息和谣言,这些信息可能被故意放大和传播,导致公众对政治事件和人物产生误解和偏见。
名人名句,美国前总统林肯曾说过,“你可以骗所有人一部分时间,也可以骗一部分人所有时间,但你不能骗所有人所有时间。
”这句话表明了舆论操控的可能性,以及对公众的影响。
经典案例,2016年美国总统选举中,社交媒体平台被用来传播大量虚假信息和负面攻击广告,对选举结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此外,一些政治势力还利用社交媒体来制造舆论,影响选民的投票决定。
反方观点:社会媒体对政治舆论的操控是被夸大了。
首先,社会媒体平台上的信息是多元化的,用户可以获取来自不同政治立场的观点和信息,因此不太可能被单一势力完全操控。
其次,社会媒体上的信息流动速度快,公众对于信息的接受和反馈也是迅速的,虚假信息很容易被辨别和纠正。
再者,社会媒体平台有一定的规范和监管机制,一些虚假信息和恶意攻击可以被删除和禁止传播。
名人名句,英国哲学家培根曾说过,“知识就是力量。
”这句话表明了信息的重要性,公众有能力通过获取多元化的信息来形成独立的判断和观点。
经典案例,2018年美国剑桥分析公司数据泄露事件中,社交媒体平台被用来获取用户数据并进行针对性的信息推送,尽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选举结果,但随后公众和监管机构对此进行了严厉的谴责和制裁,表明了舆论操控的难度和风险。
综上所述,社会媒体对政治舆论的操控是存在的,但并非绝对,公众有能力通过获取多元化的信息和独立思考来抵御舆论操控。
因此,应该加强社会媒体的监管和规范,保障公众获取真实、客观的信息。
网络信息真实性与虚假性辩论辩题
网络信息真实性与虚假性辩论辩题正方观点,网络信息真实性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网络信息真实性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样化,而网络作为其中最主要的渠道之一,其信息真实性更是不容忽视。
如果网络信息的真实性无法得到保障,将会严重影响人们的判断和决策,甚至可能导致社会动荡。
其次,虚假信息的传播对社会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虚假信息可能导致人们做出错误的决策,甚至引发社会恐慌。
比如,2018年印度 WhatsApp 上流传的虚假信息导致了一系列暴力事件,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动荡。
这就充分说明了虚假信息对社会的危害。
此外,网络信息真实性的保障对于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稳定也是至关重要的。
一些不法分子可能会利用虚假信息来进行诈骗、传播谣言等违法行为,而这些行为对社会的稳定和公共利益造成了严重威胁。
因此,我们有必要采取措施来保障网络信息的真实性。
这不仅需要政府的监管和法律的制定,也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包括媒体、科技公司和个人用户等。
反方观点,网络信息真实性并非绝对重要。
首先,网络信息的真实性并非绝对重要。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样化,而且信息的真实性往往是相对的。
人们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取信息,从而进行比对和筛选,以确保信息的准确性。
其次,虚假信息的传播并不一定会对社会造成严重危害。
在一些情况下,虚假信息的传播可能只是一时的误导,而并不会对社会产生长期的影响。
比如,一些网络谣言往往会在短时间内被辟谣或淡化,不会对社会造成长期的影响。
此外,过分强调网络信息的真实性可能会对言论自由造成限制。
在一些国家或地区,政府可能会以维护信息真实性的名义对言论进行过度的限制,这对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是不利的。
因此,我们并不认为网络信息的真实性是绝对重要的。
相反,我们应该更加注重人们的信息素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以便在获取信息时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
名人名句及经典案例:名人名句,互联网的出现,让信息变得更加平等,让每个人都有发声的机会。
美国大选中的社交媒体战与舆论操控
美国大选中的社交媒体战与舆论操控在当今数字化时代,社交媒体已经成为政治舞台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是在美国大选这样的重大政治事件中,其影响力愈发显著。
美国大选中的社交媒体战与舆论操控,已成为一个备受关注且复杂的现象。
社交媒体为政治竞选提供了全新的平台和工具。
候选人及其团队可以通过社交平台迅速传播自己的政治主张、政策纲领和竞选活动信息,以吸引选民的关注和支持。
然而,这种便利性也带来了诸多问题。
在大选期间,社交媒体上充斥着大量的虚假信息和谣言。
这些虚假内容往往经过精心炮制,旨在抹黑对手、误导公众。
例如,某些不实报道可能会夸大某位候选人的负面事件,或者捏造其从未发表过的言论。
由于社交媒体的信息传播速度极快,这些虚假信息能够在短时间内广泛传播,给选民造成困惑和误导。
政治广告在社交媒体上的投放也成为了舆论操控的重要手段。
候选人及其支持者可以根据选民的个人数据和偏好,精准推送定制化的政治广告。
这种针对性的广告投放能够影响选民的认知和决策,但也可能导致信息的片面性和偏见。
有些政治广告甚至会故意隐瞒关键信息,以达到操纵选民的目的。
社交媒体上的舆论操控还体现在网络水军和机器人账号的大量使用。
这些账号通过发布大量重复的、倾向性明显的言论,营造出一种虚假的舆论氛围。
它们可能会在短时间内集中攻击某位候选人,或者刻意夸大某些话题的热度,从而影响公众的看法。
此外,社交媒体平台的算法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选的舆论走向。
算法根据用户的兴趣和行为习惯,为其推荐相关内容。
这可能导致用户陷入信息茧房,只能接触到与自己观点相符的信息,从而加剧社会的分裂和对立。
再者,社交媒体上的热点话题往往容易被政治势力利用。
一些看似无关政治的话题,如社会热点事件、娱乐八卦等,可能会被别有用心的人引向政治领域,从而影响大选的舆论环境。
为了应对美国大选中社交媒体战与舆论操控带来的挑战,各方都在采取措施。
社交媒体平台加强了内容审核和监管,试图打击虚假信息和恶意操纵。
“后真相时代”社交网络的信任异化现象研究
“后真相时代”社交网络的信任异化现象研究一、本文概述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社交网络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交流思想的重要平台。
然而,随着社交网络的普及和影响力的扩大,一种被称为“后真相时代”的现象逐渐显现。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后真相时代”下社交网络的信任异化现象,分析其原因、影响及应对策略,以期为社会网络健康、有序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本文将对“后真相时代”的概念进行界定,阐述其特征和表现。
接着,从社交网络的角度分析信任异化现象的具体表现,如信息失真、谣言传播、信任危机等。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进一步探讨信任异化现象的成因,包括技术因素、用户心理、社会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
随后,本文将分析信任异化现象对社交网络及个人、社会的影响。
信任异化不仅可能导致信息传播的失真和误导,还可能影响用户的心理和行为,甚至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全面评估信任异化现象的危害性。
本文将提出应对信任异化现象的策略和建议。
针对技术因素,可以加强社交网络平台的监管和技术创新;针对用户心理,可以提高用户的信息素养和媒介素养;针对社会环境,可以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和道德教育。
通过这些措施,旨在促进社交网络的健康发展,维护信息传播的真实性和可信度,提升社会整体的信任水平。
本文旨在全面、深入地研究“后真相时代”下社交网络的信任异化现象,为应对这一挑战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引起社会各界对社交网络信任问题的关注和重视,共同推动社交网络健康、有序发展。
二、社交网络信任异化现象的理论基础随着社交网络的普及和深入发展,信任问题逐渐成为了其面临的核心挑战之一。
在后真相时代,社交网络信任异化现象愈发显著,这一现象不仅涉及到信息传播的失真,还涉及到用户心理、社会认知以及网络技术等多个方面。
因此,研究社交网络信任异化现象需要借助多学科的理论基础。
从信息传播学角度来看,社交网络信任异化现象与信息失真、谣言传播等密切相关。
互联网时代对美国总统选举的影响探究
互联网时代对美国总统选举的影响探究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它对各个领域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其中包括政治领域。
尤其是在美国总统选举中,互联网的影响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探讨互联网时代对美国总统选举的影响,并分析其具体方面。
一、信息传播速度的加快互联网使得信息的传播速度大大加快,任何人都能够迅速获取到各种政治信息。
作为一种信息平台,互联网为人们提供了新闻网站、社交媒体和博客等多种渠道,使得选民能够更加迅速地了解候选人的政见、竞选宣言和政策立场。
候选人通过互联网能够更加直接地与选民交流,不再依赖传统媒体的报道。
他们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发布动态消息,回答选民的提问,甚至在直播平台上进行线下活动的实况转播。
这种直接互动为选民提供了更多了解和参与的机会。
二、网络投票与募捐的普及在过去,选民只能亲自前往投票站进行投票。
但互联网的兴起,使得“网络投票”开始普及。
选民可以通过互联网直接在线上进行投票,省去了排队等候的时间和不便之处。
这对提高选民参与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同时,互联网也为候选人的募捐活动提供了更多的渠道。
通过在线平台,候选人可以方便地接收来自全国各地的捐款。
这不仅提高了候选人的经费筹备能力,也降低了选民捐款的门槛,使更多人可以为喜欢的候选人提供支持。
三、社交媒体的重要性社交媒体在互联网时代的美国总统选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候选人和选民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平台直接对话,进行更加立体的互动。
候选人可以通过社交媒体传达自己的政治主张,同时也可以发表评论,回应选民的问题和意见。
他们能够更好地与选民建立联系,增进选民对自己的了解和认同感。
社交媒体也成为选民之间沟通和交流的平台。
选民可以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对候选人的看法,与其他选民交换意见。
这种信息的流动有助于形成公众舆论,影响选民的选票。
四、网络舆论的塑造互联网时代,网络舆论的力量越来越受到重视。
网络上的各种观点、评论和新闻报道能够迅速传播,对选民产生影响。
候选人在社交媒体上的言论和行为都会受到关注,并被广泛讨论。
社交媒体网络假新闻的治理对策研究
社交媒体网络假新闻的治理对策研究作者:刘甲来源:《传播力研究》2017年第05期摘要:社交媒体正日益成为人们在线获取新闻的主要平台,也容易沦为假新闻和谣言的泛滥之地。
谣言借助新闻的外壳,利用社交媒介平台的算法系统缺陷肆意传播。
在2016年大选期间,诸如Facebook、Twitter等社交媒体中出现了大量有关美国大选的假新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美国大选。
本文以2016年美国大选为例,探讨社交媒体中网络假新闻对大选本身、新闻受众的影响,分析大选后社交媒体应对假新闻的措施,并试图从法制建设、社交媒体、受众本身等方面探究治理对策。
关键词:假新闻;社交媒体;美国大选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社交媒体作为新媒体的一员,影响力呈几何倍数增长。
在政治传播中,它也起到非同一般的作用。
曾任谷歌 CEO 的埃里克·施密特谈及互联网的优越性时,曾说道,“能够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的候选人,将在下一次总统大选中笑到最后。
”诚然,社交媒体降低了公众参与政治活动的门槛,给予普通百姓手拿“麦克风”发表言论、表达政治诉求的平台。
同时,总统候选人也可利用社交媒体施展政治营销手段,通过社交媒体直接与选民沟通互动、拉拢选票,以更低的成本进行自我宣传。
社交媒体也为假新闻的繁衍提供了温床,脸书(Facebook)等社交媒体采用算法推送新闻、靠流量变现盈利的模式,新闻越假越偏激,用户参与度反而越高,获点击越多的信息越能得到优先推送,从而获得更多流量。
社交媒体的算法系统只可以算流量、互动与广告提成,却无法辨别内容真假,为假新闻的泛滥提供了可乘之机。
在2016年美国大选期间,谣言借助新闻的外壳出现在社交媒介平台,网络新闻成了赚钱的工具,利用社交媒介平台的算法系统缺陷肆意传播。
假新闻在某些地区俨然已经成了一门生意。
网络新闻媒体公司BuzzFeed及多家英美媒体调查发现,南欧马其顿小镇韦莱(Veles),“假新闻点击业”十分兴盛。
大选期间,镇上青年人开设了诸如“世界政治”“美国政治日报”等一百多个网页,针对美国大选发布假新闻,靠获取脸书和谷歌等社交媒体广告分成牟利。
美国大选中网络安全问题的应对策略探析
美国大选中网络安全问题的应对策略探析随着美国大选的逐渐临近,网络安全问题也逐渐成为了备受关注的话题。
过去几年中,美国大选曾经遭受过黑客攻击和干扰,因此,保障网络安全显得尤为重要。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究美国大选中网络安全问题的应对策略。
一、过去的网络安全问题在过去几次美国大选中,网络安全问题曾多次成为话题。
在2016年大选期间,有很多有关网络安全问题的报道,最为重要的是有关武装力量、黑客和民族国家干扰选举的一系列报道。
据报道,俄罗斯黑客曾经攻击了美国的电子邮件系统,盗窃了大量有关美国政治家和民众的信息,这些行为被认为是干扰美国大选的一种方式。
2018年的美国中期选举中,同样存在网络安全问题。
美国政府发布了针对网络安全的一系列措施,但随着网络技术不断进步,黑客攻击的方法也不断升级,因此美国在面对网络安全问题时,也需要不断加强防范。
二、现在的网络安全问题在这次美国大选中,网络安全问题仍然备受关注。
黑客仍然可能对选举系统进行攻击和干扰,从而影响美国的选举结果。
另外,有关选举的谣言和假新闻也可能通过互联网扩散。
为了应对这些网络安全问题,美国政府和大选相关人士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其中,最为重要的措施之一是对投票系统进行加密和保护。
美国政府已经建立了针对网络安全的专门机构,他们负责监督选举系统的安全,并对可能存在的网络攻击进行预警和处置。
三、未来的网络安全问题对于未来的网络安全问题,我们也需要进行预测和分析。
现在,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的普及,黑客攻击的手段也在不断升级。
因此,未来的网络安全挑战可能会更加严峻。
为了应对未来的网络安全挑战,美国政府和科技公司需要加强合作,共同推动网络安全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另外,政府还需要加强对网络安全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以管控网络安全风险。
结语综上所述,美国大选中网络安全问题的应对策略对于最终的选举结果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政府、科技公司和一般民众需要共同努力,保护网络安全和隐私,从而保障选举的公正和合法。
社交媒体网络假新闻的治理对策研究——以2016年美国大选为例
社交媒体网络假新闻的治理对策研究——以2016年美国大
选为例
刘甲
【期刊名称】《传播力研究》
【年(卷),期】2017(000)005
【摘要】社交媒体正日益成为人们在线获取新闻的主要平台,也容易沦为假新闻和谣言的泛滥之地。
谣言借助新闻的外壳,利用社交媒介平台的算法系统缺陷肆意传播。
在2016年大选期间,诸如Facebook、Twitter等社交媒体中出现了大量有关美国大选的假新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美国大选。
本文以2016年美国大选为例,探讨社交媒体中网络假新闻对大选本身、新闻受众的影响,分析大选后社交媒体应对假新闻的措施,并试图从法制建设、社交媒体、受众本身等方面探究治理对策。
【总页数】2页(P183-184)
【作者】刘甲
【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06
【相关文献】
1.浅析虚假新闻的演变特点——以《新闻记者》2001-2016年度“十大假新闻”评选为例 [J], 朱鸿远
2.长尾理论视域下社交媒体的传播影响力——以2016年美国大选为例 [J], 季陈
翔;张韵
3.探究与反思美国虚假新闻广泛传播的原因r——以2016美国大选Facebook虚假新闻事件为例 [J], 赵鹏菲
4.社交媒体中虚假新闻治理的难点及对策研究 [J], 梁媛媛
5.社交媒体虚假新闻传播的狂欢与规训治理
——以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虚假消息为例 [J], 朱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社会媒体在政治传播中的影响研究——以美国总统选举为例
社会媒体在政治传播中的影响研究——以美国总统选举为例随着社会媒体的日益普及,人们的交流和传播方式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作为一种新兴的传播媒介,社会媒体在政治领域的影响日益显著。
尤其是在美国总统选举中,社会媒体的发挥作用越来越明显。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探讨社会媒体在美国总统选举中对政治传播的影响。
一、社交媒体提高了选民参与度社交媒体使交流更为便捷和普及,让民众有更多的机会了解政治事务,获取信息,参与公共讨论。
在美国总统选举中,许多参选者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站、社交媒体账户、博客等多种平台来加深与选民的互动。
选民可以通过推特、脸书、INS等社交媒体了解候选人的政治观点、行动和政策立场,还可以互相分享和讨论候选人的不同想法。
选民可以通过网络发布自己对候选人的看法,直接和候选人传达信息之间的反馈,然后候选人根据选民的反馈而进行政策的微调,从而更好地关注选民的需求、意见和关切。
这种互动的体验让选民感受到自己参与政治讨论的重要性,提高自我价值感,激励更多人投入到政治生活中去。
二、社交媒体让政治斗争更加激烈社交媒体的传播速度极快,消息和观点很快得以扩散,使得政治斗争变得更加激烈。
许多人可以把自己的观点直接发布到社交媒体上,大声呼吁其他人共同支持。
极端的意见也可以在社交媒体上快速传播。
这给政治斗争带来了挑战。
一些选民可能会受到虚假信息的误导而对某些候选人产生敌意。
这可能会导致候选人在选民中的支持率急剧下降。
在美国总统选举中,传言、谣言和虚假信息在社交媒体上广泛传播,而这些信息的来源很难确认,对选民的投票选择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政治斗争在社交媒体上加剧,可能会破坏通过合作和妥协来解决问题的政治氛围。
三、社交媒体在选举中增加了数据分析的重要性社交媒体的大数据让政治策略制定者和市场营销人员可以更加精准地针对选民制定策略。
政治人物使用社交媒体开展市场营销活动,可以了解选民关注的焦点,并对不同的选民群体推广不同的广告。
候选人可以通过社交媒体知道选民关心的话题和问题,及时更新自己的政治策略,调整自己的口吻,让选民更容易接受。
探究与反思美国虚假新闻广泛传播的原因——以2016美国大选Facebook虚
发生 冲突 , 并且特 朗普多次在 推特上攻击凯 利 , 使得这 一事件
受 到 较 高 的关 注 , 而此 条虚 假 新 闻正 是 因 为这 一 话 题 的热 度 和 敏感 度才得 以短期 内在 F a e e b o o k 上 广泛传 播。另外 , 具 有高 煽动性 和冲突性 的题 为 “ 教皇弗 朗西斯禁 止天主教徒 给希拉 里投票”的不实消息也在 F a e e b o o k 上获得 了数十万次的分享 。 ( 三 )经 济 利 益 为 主 要 动 因
( 二 )虚 假 新 闻 的 高迷 惑性 和 迎 合 性
F a e e b o o k 上 的主页是虚假新闻的主要来源, 其 允 许 点 赞量、 评论 量 和转 发量 高 的 主页添 加广 告链 接 并获 取 回报 。 F a e e b o o k和谷歌 已经控制 了6 4 % 的数字 广告 市场 , 经 济获 益 的可 能性 吸 引 了很 多 白媒体 在 F a e e b o o k上 安 营扎寨 。传 统 信 源 由于受 到来 自职业 与社 会的双重压 力而 向社会提供 精确 的、 不带 偏见 的信 息 , 但互联 网上 的信息 则很少受 到这 些标准 和压 力的限制。所 以 , 这些 自媒体在没有专业素养和社会道德 的要求下 , 高流量 、 高热度转 化成 的经济 利益成为他们 最主要 的动 因。上 文提到偏激 、 高煽 动性 、 强 冲突性 的虚假 政治新 闻 易受 到用 户的关注 与点击 , 这 导致虚假新 闻指 向高流量 , 高 流 量指 向高 收益 , 这种 不健康 的 网络生态 为 自媒体 提供 了获 取 经济 利益 的捷 径 , 也使得 F a e e b o o k把停 止对 主页 的广 告服务 纳入对虚假新 闻打击 的举措 当中。
辩论辩题的虚假信息
辩论辩题的虚假信息正方:虚假信息对社会的危害是巨大的。
首先,虚假信息会误导公众的判断和决策,导致社会的不稳定和混乱。
例如,如果某个政治人物散布虚假信息,可能会影响选民的投票选择,进而影响整个国家的政治走向。
其次,虚假信息会破坏社会的信任和信誉,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不可信任。
比如,如果企业散布虚假广告,消费者对该企业的信任度就会大大降低,从而影响企业的经营和发展。
最后,虚假信息还会对个人造成伤害,比如在医疗领域,虚假医疗信息可能导致患者错失最佳治疗时机,甚至导致生命危险。
名人名句:美国总统林肯曾经说过:“你可以骗所有人一次,你可以骗一些人一次,但你不可能骗所有人一直。
”这句话表明了虚假信息终将被揭穿,所以散布虚假信息只会短暂地获得一些好处,但最终会带来更大的负面影响。
经典案例:2016年美国大选期间,有大量虚假信息在社交媒体上传播,其中包括了一些针对候选人的不实指控和造假新闻。
这些虚假信息对选举结果产生了一定影响,引发了社会的广泛讨论和争议,甚至造成了一些社会动荡。
反方:虚假信息的存在并不一定带来负面影响。
首先,虚假信息有时可以起到娱乐和调节社会氛围的作用,比如一些虚假的笑话和谣言可以给人们带来快乐和轻松的心情。
其次,虚假信息也可以促进人们的思考和辨别能力,让人们更加警惕和理性地对待信息。
最后,虚假信息也可以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名人名句:英国哲学家培根曾说过:“知识就是力量。
”这句话表明了人们应该有足够的智慧和能力去辨别信息的真伪,虚假信息并不会对人们造成实质性的伤害。
经典案例:在文学作品中,有很多虚假信息被用来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情感,比如小说中的虚构人物和情节。
这些虚假信息并没有对社会造成实质性的危害,反而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从Facebook虚假新闻事件看社交媒体的社会责任
从Facebook虚假新闻事件看社交媒体的社会责任悦小蕾[内容提要]美国大选正因传播方式的转变而进入“选举2.0时代”。
2016年美国大选中Facebook虚假新闻事件引起广泛关注,本文从Facebook虚假新闻泛滥的原因、Facebook的应对策略等对2016年美国大选中Facebook虚假新闻进行反思,从而提出我国社交媒体在新闻传播中应当发挥舆论引导功能、保持新闻职业素养并将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社会责任。
[关键词]社交媒体;虚假新闻;美国大选一、Facebook与美国大选美国大选历来与传媒技术息息相关,随着网络和传媒技术的发展而愈演愈烈,已进入“选举2.0时代”。
而社交媒体的出现,也由此带来美国大选中虚假新闻的泛滥。
成立于2004年的Facebook是美国最大的社交媒体,Facebook全球每月活跃用户达到20.7亿人,每日活跃用户高达13.7亿人,覆盖了67%的美国成年人。
在2016年美国大选期间,专业的调查研究机构——皮尤研究中心,曾做过一项调查研究表明:有六成的青年人会通过社交媒体获取新闻,这足以说明社交媒体在新闻传播方面的重要性。
作为社交媒体龙头的Facebook在2016年美国大选中频频助推虚假新闻,在大选中传播了Buzzfeed 评选的前20条虚假新闻近870万次,比主流媒体高出130万次。
比起这些虚假新闻的传播,辟谣新闻的关注度却少之又少,可见,Face-book上虚假新闻的传播速度更快,更具商业价值。
二、Facobook虚假新闻泛滥的原因(一)产生——新闻专业主义的缺失网络的迅猛发展使得受众的新闻获取方式发生转变,在新闻信息的接收过程中,受众具有绝对的主动权,他们倾向于在社交网络上获取新闻,了解信息。
一些媒体为了赚取受众眼球,抢抓信息的“时效性”,不顾新闻真实性原则,对一些新闻未经深入调查核实便将其发布,这就造成了大量虚假新闻的产生。
(二)传播一“后真相”泛滥2016年,《经济学人》杂志和英国牛津字典纷纷提出了“后真相”的概念,后真相时代的某些人为了自身利益,不顾客观事实与真相,盲目迎合受众的兴趣爱好与心理期望,用强化观点、抹黑对手来获取点击率。
美国总统选举中的选民网络行为分析
美国总统选举中的选民网络行为分析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普及,网络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表达观点和进行社交互动的重要平台。
尤其在美国总统选举中,选民们的网络行为对于候选人的影响力日益增强。
本文将分析美国总统选举中选民的网络行为,并探讨其在候选人选举中的重要性。
1.选民网络行为的新兴趋势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选民们在网络上的行为也逐渐呈现出新兴的趋势。
首先,选民们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发布和分享关于候选人的信息,包括他们的政见、演讲视频和新闻报道等。
其次,选民们通过网络上的讨论群组与其他人交流和辩论,表达自己对候选人的看法和态度。
再次,选民们通过参与在线民调、在社交媒体上点赞或转发来支持自己支持的候选人,形成一定的声势和传播效应。
2.网络行为对候选人选举的重要性选民们的网络行为对于候选人的选举至关重要。
首先,选民们通过网络行为的表达和传播,可以使自己支持的候选人获得更多曝光度和关注度。
例如,通过转发候选人的新闻报道、宣传片等,选民们可以将候选人的信息传递给更多的人,从而提高候选人在公众中的知名度。
其次,选民们通过网络行为的互动和讨论,可以形成一定程度的社交影响力。
当一个选民在社交媒体上支持某个候选人并与其他人交流时,他可以通过自己的言论和观点对其他人产生一定的影响力,从而影响他们的选举倾向。
再次,选民们通过在线民调的参与,可以直接影响候选人的民调数据,使其处于竞选中的有利地位。
3.网络行为的利弊然而,选民们的网络行为也存在一些利弊。
首先,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和匿名性,选民们可以在网络上发布虚假信息、恶意攻击、造谣诽谤等,从而对其他候选人的形象和声誉造成负面影响。
其次,因为网络的碎片化特点,选民们容易被网上的一些负面信息所左右,很难获取全面、客观的信息来做出准确的判断。
再次,网络上的信息过载也使得选民们容易陷入信息筛选困境,只关注自己感兴趣的信息,而忽略了其他重要的选举议题。
4.提升选民网络行为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为了提升选民的网络行为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在选民们的网络行为中应当注重以下几点。
是否应该禁止使用网络辩论辩题
是否应该禁止使用网络辩论辩题正方观点,应该禁止使用网络辩论辩题。
首先,网络辩论存在着大量的虚假信息和不实言论。
在网络上,任何人都可以发表言论,而这些言论未经事实核实就可以广泛传播,容易误导公众。
例如,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期间,网络上出现了大量虚假信息和谣言,对选举产生了不良影响。
因此,禁止使用网络辩论辩题可以有效减少虚假信息的传播,保护公众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其次,网络辩论容易陷入情绪化和攻击性。
在网络上,人们往往更容易陷入情绪化的辩论,而忽略了客观事实和逻辑推理。
这种情况容易导致辩论的偏离主题,甚至演变成人身攻击。
正如英国哲学家罗杰·斯克鲁顿所说,“在争论中,情绪是最坏的辩证法。
”因此,禁止使用网络辩论辩题可以避免情绪化和攻击性的辩论,维护辩论的客观性和理性性。
最后,网络辩论缺乏有效的监管和管理。
网络空间的开放性和匿名性使得网络辩论往往缺乏有效的监管和管理。
虽然一些平台会设立辩论规则和管理机制,但是仍然存在着大量违规言论和不当行为。
因此,禁止使用网络辩论辩题可以减少这种管理难题,保障辩论的公平性和规范性。
综上所述,基于虚假信息、情绪化和缺乏监管等问题,我认为应该禁止使用网络辩论辩题。
这样可以保护公众的知情权和选择权,维护辩论的客观性和理性性,以及减少管理难题。
反方观点,不应该禁止使用网络辩论辩题。
首先,网络辩论是一种重要的言论自由和民主参与方式。
在网络上,任何人都可以发表观点和参与辩论,这有利于民众表达意见、交流观点,促进社会的民主参与和舆论监督。
正如美国总统林肯所说,“言论自由是民主的重要支柱。
”禁止使用网络辩论辩题将限制人们的言论自由和民主参与,不利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其次,网络辩论有利于扩大辩题范围和促进多元化观点。
在网络上,人们可以就各种各样的话题展开辩论,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
这有利于扩大辩题范围,促进多元化观点的交流和碰撞。
正如英国哲学家约翰·斯图尔特·密尔所说,“言论自由的重要性在于它有助于挖掘真理。
辩论辩题的虚假信息
辩论辩题的虚假信息正方辩手观点:虚假信息对社会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首先,虚假信息可能导致人们做出错误的决策,从而影响到个人和社会的利益。
例如,如果某个公司散布虚假信息,导致投资者误以为该公司业绩良好,结果投资失败,这将对投资者的财产造成严重损失。
其次,虚假信息可能引发社会恐慌和不安。
比如,网络上流传的虚假疫情信息可能导致民众恐慌,甚至引发社会动荡。
最后,虚假信息还可能损害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
例如,政治虚假信息可能导致选举结果失真,严重影响国家政权的稳定。
名人名句,美国总统林肯曾说过,“你可以骗所有人一部分时间,也可以骗一部分人所有时间,但你无法骗所有人所有时间。
”。
经典案例,2016年美国大选期间,有大量虚假信息在社交媒体上流传,对选举结果产生了一定影响,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反方辩手观点:虚假信息并非完全对辩题造成负面影响。
首先,虚假信息有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人们的思考和讨论,促进社会的进步。
例如,一些虚假信息可能会引发人们对特定问题的关注,进而促使人们对该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研究。
其次,虚假信息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娱乐人们,缓解社会压力。
比如,一些虚假信息可能是以娱乐为目的,让人们在疲惫的生活中得到放松和快乐。
最后,虚假信息还可以激发人们对真相的追求,提高人们的辨别能力和批判思维。
通过辨别虚假信息,人们可以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更好地应对社会中的各种信息。
名人名句,英国哲学家培根曾说过,“知识就是力量。
”虚假信息也可以促使人们追求真相,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
经典案例,在历史上,一些虚假信息也激发了人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最终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例如,虚假信息可能激发人们对不公正现象的关注,促使人们进行社会改革和革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2News Dissemination新闻传播学术园地谣言,是社会发展过程中长期存在的一种现象,它主要指那些没有事实依据,被捏造出来并通过一定手段进行传播的言论。
法国学者卡普费雷认为,不论是我们社会生活的哪一个领域,谣言无所不在,谣言还是最古老的大众传播媒介。
[1]中国发展近百年以来,各式各样的谣言传遍大地。
秦末时代,陈胜以一句“大楚兴,陈胜王”成为了中国历史上起事造谣者鼻祖。
至今几百年过去了,谣言依然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并且由于传播介质的改变,新媒体时代出现了传播速度更快、影响更强的网络谣言,对社会的正常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
而深受网络谣言危害的除了中国,其他国家和地区也备受影响。
在2016年的美国总统大选中,网络上就多次出现关于竞选者希拉里及特朗普的网络谣言。
2016年底,知名数据统计公司Statista 发布了美国总统大选中排名前五的网络谣言,分别是“教皇支持特朗普”、“维基解密曝光希拉里卖军火给ISIS ”、“希拉里完了:她有关ISIS 邮件曝光,恶劣程度超乎所有人想象”、“根据法律:希拉里无资格担任联邦公职”和“希拉里邮件门爆料人被暗杀”。
2016年12月,美国皮尤研究中心对虚假新闻展开了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51%的受访者表示他们经常会在网上遇到有关政治和政府方面不太准确的新闻,64%的受访者认为虚构的新闻会对美国人当前发生事件和问题的认识产生困惑或混乱。
因此,本文以大选中出现的“披萨门”事件为分析基点,对美国大选过程中出现的谣言进行综合研究,继而探讨谣言出现的原因,并提出相关抑制策略。
一、“披萨门”事件简况与传播分析(一)事件简况2016年11月初,维基泄密泄露了希拉里的邮件内容,而在这些邮件中,“commet ping pong ”披萨店老板詹姆斯引起了恶作剧网站“4chan ”的注意。
一些“4chan ”的用户跟到詹姆斯的instagram ,在那里他们发现了詹姆斯和一些小孩的照片,还有披萨店墙上一些难懂的现代艺术画作等。
通过这些照片,再加上詹姆斯给希拉里的竞选捐过钱,并且又和竞选团队的主任私交甚好,于是“4chan ”的用户就捏造了詹姆斯的披萨店是一个由希拉里·克林顿及其竞选团队主席波德斯塔领导的虐童组织大本营的谣言。
一开始该谣言只是在“4chan ”上传播,但后来Reddit 的好事者将此事发布在了Reddit 网站上,因为正值美国大选前夕,该事件引起很多人的关注,接着Facebook 上也出现与该谣言有关的更多帖子。
再后来,一家倾向于埃尔多安政权的土耳其电视台对该事件产生了兴趣并对其进行报道,他们甚至还在推特上对事件进行跟进,据相关数据显示,单是在11月推特上就有将近100万条使用“披萨门”字眼的帖子。
至此,美国两大社交平台都被“披萨门”事件攻陷了。
看着事件上升至严重的地步,以美国主流媒体纽约时报和福克斯新闻为主的媒体开始站出来对事件进行解释和辟谣,但由于网络的传播速度太快以及辟谣时间过晚,辟谣并没能阻止谣言的传播。
2016年12月4日下午,一名美国男子持枪闯入詹姆斯的披萨店并开枪射击,试图弄清网上盛传的希拉里参与娈童案是否属实。
至此,“披萨门”事件的社会影响上升到了【作者简介】王丽霞,贵州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新闻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传播、新媒体对2016年美国大选中网络谣言传播的研究王丽霞(贵州大学贵阳550025)【摘要】随着媒介的深化发展,今天我们已经进入了全民网络时代,但与此同时,网络谣言顺应而起,层出不穷,网络已然成为谣言滋生与传播的温床。
这不仅扰乱民众思绪与判断,同时也极易引发社会动荡。
本文以2016年美国大选中“披萨门”谣言为基点,试图厘清谣言的传播过程,进而提出相关策略,以有效抑制网络谣言的传播。
【关键词】美国大选;网络谣言;趋众效应;治理策略;政府公信力182018.2News Dissemination新闻传播学术园地威胁生命的地步,而且由于该事件发生在大选投票前夕,对希拉里的竞选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二)传播分析从事件的整个演变过程来看,网络及社交平台是该谣言四处蔓延的土壤。
在男子持枪闯入披萨店之前,已经有大量网民通过自媒体等主动参与式媒体,如“4chan ”网站、Facebook 等传播关于该店的不实信息,在信息从网站传递到社交媒体上后,大量的用户给该谣言带来了极高的浏览、评论和转发量。
加之后来土耳其电视台的报道及其在社交媒体上的跟进报道,导致“披萨门”事件陷入传播的高潮状态。
从这些传播载体我们可以看出,由于科技的进步和自媒体的产生,网络信息传播技术日益发达,为谣言的广泛传播创造了条件。
并且“把关人”机制在网络上好像已经不再奏效,网络的匿名性和弱规范性给了网民随意发布信息和逃避追责的机会,使得网络成了谣言漫天飞的载体。
从网络谣言的传导主体来看,“披萨门”的传播者主要为网站及社交平台用户。
他们通过网站编造并发布关于“披萨门”的假消息,网站的用户或一些偶然来访者在进入网站时就会接收到该信息,部分用户可能会对信息进行评论、转发甚至是再编造。
网民在得知披萨店有可能是娈童大本营时,他们主观地将一些本没有联系的事物重新联系在一起去印证披萨店就是娈童大本营,如有人猜测披萨店的菜单上两个绿色乒乓球拍和恋童癖使用的蝴蝶结符号有点类似;还有人通过一张把孩子放到洗衣篓里的照片来猜测詹姆斯是在虐童等。
而在不断的猜测,选择性理解、选择性转发以及再编造的过程中,网络谣言被进一步放大并扩大传播范围,产生新一轮的谣言传播。
二、大选中网络谣言盛行的动因网络谣言作为虚假信息,它的传播应该是人们避而远之的。
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发现,谣言有时会比真相获得更高的关注度和社会影响。
就网络上盛行的大多数谣言来说,其中的很多证据都站不住脚,但由于网民们有意无意地误传,最后对当事人和社会造成极大伤害,这就是网络谣言的力量。
在对“披萨门”事件的传播轨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综合美国大选中出现的其他谣言,本文将大选中网络谣言盛行的动因总结为以下几点:(一)网络传播的特性及谣言主体的敏感性一方面,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大大加快了信息传播速度,“新时期谣言借助互联网呈现出集中爆发、‘病毒式’扩散、几何级数增长的特点”。
[2]通过网络,谣言快速在网上蔓延,迅速进入网民视野,造成一发难以收拾的后果。
与此同时,网络对网民个人身份信息进行了隐匿,法律法规对网民的约束力弱化,导致部分网民肆无忌惮地在网络上分享或编造谣言。
另一方面,如果在网络谣言传播中加上一些敏感词汇或与当前的热点事件挂钩,会大大增加谣言的传播范围及扩散速度。
由“披萨门”事件的传播我们可以看出,利用儿童进行色情经营本来就是一则足以吸引人们眼球的新闻,在此基础上又加入了当时正在参加大选的希拉里,两个极具吸引力的敏感词汇放在同一条新闻中极大地刺激了网民情感,进而引爆网络。
(二)趋众效应及选择性接收心理公众的从众心理也对谣言的疯狂流传产生了强大的推动力。
由于参与谣言传播的人数众多,而且在传播过程中,网民们会找出大量看起来很有说服力的证据来加强谣言的真实性,而后不停复制分享,一则网络谣言就在人云亦云的状态下被描述成了一则事实新闻。
同时,部分网民缺乏相应的网络媒介素养,在面对铺天盖地的信息时缺乏判断能力及独立思考能力,难以分辨网络信息的真假,这也为网络谣言的传播提供了可乘之机。
当然,选择性接收信息也是网络谣言传播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披萨门”中谣传披萨店有一个地下室用于藏匿儿童,但事实是披萨店根本就没有地下室。
而这么明显的漏洞,网民们却似乎纷纷选择视而不见,在自己的信息茧房中继续扩散谣言。
因此,当人们选择性屏蔽了部分信息而只接收符合自己想象的信息时,在一轮又一轮的流传中谣言会越来越偏离最初的面貌,变得更加极端化,转而造成网络谣言更为广泛的传播。
(三)政府公信力的丧失及民众的不安全感美国大选中频频爆出网络谣言,加之希拉里和特朗普互相抹黑,政府的公信力在一轮又一轮的谣言传播中不断下降。
这让美国公民感到阵阵恐慌和焦虑,在这种不安全感的笼罩下,一旦出现与政府相关的网络谣言,民众就会试图通过民间传播或自己的力量查清事情真相而不是选择相信主流媒体或政府。
因此,在“披萨门”事件的传播192018.2News Dissemination新闻传播学术园地中,我们可以看到部分传播人群的目的是在于从不停的转发传播中寻求证据来证明希拉里是否和披萨店进行儿童色情经营。
并且,在求证不确定的观念时,人们更倾向于默认其真实性而不是证伪。
[3]持枪进入披萨店寻求事实真相的男子就是这样一个例子。
(四)商业利益驱动造假皮尤研究中心调查发现,62%的美国人全部或者部分信息从社交媒体获取,社交媒体的影响力由此可见一斑,在这种情况下,社交媒体逐渐成为挖掘经济利益的新领域。
而在之中,通过编造网络谣言,获得点击率和流量,再将流量转换为经济利益是网络谣言频发的一大动因。
科尔勒就是这样一个假新闻撰写团队的负责人,他手下有将近30名作者,通过编造谣言,假消息写手每月收入可以在1万至4万美元之间。
在美国大选期间,科尔勒团队捏造了一条关于“邮件门”的谣言,这条新闻被发布后,在社交媒体上以每分钟100次的分享速度迅速扩散,并成为美国大选期间排名前五的谣言之一。
与此类似的还有位于欧洲小镇维勒斯的政治谣言工厂,在该小镇聚集了至少140个看起来类似于美国新闻网站的假网站,他们编造美国政治谣言的目的也是在于通过谣言传播带来网站流量,吸引更多的广告投放,以此获得利益。
因此,趋利造假是造成美国大选中网络上谣言泛滥的原因之一。
三、网络谣言的应对策略网络谣言不是偶然发生的现象,而是在多种因素下混合生成的产物。
网络谣言的极度盛行,造成了社会恐慌。
在这种情况下,有效抑制网络谣言,维持社会稳定是当前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如何抑制网络谣言,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传播媒介的自我控制在谣言治理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到,社交网站作为沉浸入网民生活的便携式平台,无论是美国三大著名社交平台Instagram 、Twitter 、Facebook 还是中国的微博等,它们目前在全球拥有的几十亿用户及极高的使用率都使得社交媒体影响十分巨大。
所以,想要遏制网络谣言,传播媒介尤其是社交媒体必须担负起一定的责任,采取一系列应对措施,如加强对平台发布信息的把关,开发虚假新闻检测系统,建立谣言联合举报系统等。
通过技术手段上的控制来抑制网络谣言的传播。
(二)加强政府监管尽管人人都喜欢新闻自由,但社会仍然需要政府管控。
网络谣言泛滥,在一定情况下与网络规范存在漏洞有着联系,而政府的积极行为可以有效地控制谣言的传播。
因此在应对网络谣言方面,政府应该加强对网络行为的规范,加强对网络空间的治理,加大对网络谣言的监督及惩处力度,对于在网络上造谣生事者进行责任追究,不能放任自流,同时对出现的网络谣言及时辟谣,提高政府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