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新闻采访

合集下载

新闻监督节目中的“隐性采访”

新闻监督节目中的“隐性采访”

摘要:近年来,智能手机和数码相机新技术和新产品不断涌现和更新,给隐性采访带来了从未有过的便利,各地的民生栏目和问政类电视栏目广泛使用这一特殊的采访方式,取得了不错的电视收视效果和社会效益。

但是,暗访在一些地方也存在被滥用的倾向。

文章结合实践从隐性采访的起源、优势、问题以及应该注意的问题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隐性采访;新闻;正面效应;法律问题眼下,隐性采访正被越来越多地运用于新闻实践中,尤其是涉及舆论监督以及揭露社会阴暗面的电视新闻报道。

如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新闻调查》,江苏的《政风热线》《零距离》,南京电视台的《直播12345》等栏目都有应用。

在众多的舆论监督报道中,偷拍、偷录记录的新闻现场给受众带来了巨大的视觉冲击,获得了“轰动效应”,达到了揭露事实真相、抨击丑恶行为、洞悉是非曲直、弘扬法治精神的效果。

因而隐性采访倍受一些电视媒体的青睐,成为通用的监督报道手段之一。

不过,随着隐性采访运用的深度和广度的加大,它也饱受争议。

重新审视和运用好“隐性采访”这一特殊的采访方式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隐性采访的正面效应隐性采访通称“暗访”,目前有多种不同的定义。

冯健等主编的《中国新闻实用大词典》对暗访的定义是:“指不公开记者身份,或公开记者身份但不道出真实采访意图的采访。

”[1]蓝鸿文教授的《新闻采访学》给暗访的定义是:“记者为完成某一特定的采访任务,不公开自己的记者身份,或隐藏真正的采访意图而进行的一种新闻采访方式。

”[2]甘惜分主编的《新闻学大辞典》对隐性采访的定义是:“记者隐瞒记者身份或采访目的而进行的采访。

”[3]隐性采访有两种情况:第一,记者有意隐瞒身份出现在新闻事件现场。

如江苏电视台《政风热线》节目中对政风、行风的现场监督。

第二,记者在对方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采访,这种采访当然也没有得到采访对象的许可。

比如,2019年11月,江苏电视台《新闻360》节目对句容仙林翠谷小区一直成立不了业主委员会事件的调查,对方知道记者来了,但是不知道在录像。

电视新闻记者采访中的提问技巧分析

电视新闻记者采访中的提问技巧分析

电视新闻记者采访中的提问技巧分析摘要:在电视新闻领域,记者采访是新闻生产和制作的前端,通过采访能够为新闻收集更多的素材,从而为后续的新闻编辑、内容加工奠定重要基础。

电视新闻记者在采访活动中,提问是最为关键和核心的环节,记者需要通过提问来引导被采访对象去诉说、去表达,从而获取相应新闻信息。

提问其实是运用谈话和交流的方式去研究采访对象心理的一个过程。

提问是有一定技巧的,新闻记者在提问时问题设置的准确性、随机应变性以及提问策略、提问时机的选择都直接影响着采访的效果。

本文就主要围绕电视新闻记者采访中的提问技巧展开分析和研究,希望能够为广大记者朋友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电视新闻记者;采访;提问技巧引言电视新闻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必须要明白提问的目的是什么。

提问的主要目的就是获取信息,提问是一种言语动机,在获取信息的基础上,通过提问还能够维持谈话的主题、控制谈话的范围和维度,同时也是记者与被采访对象进行更深层次的心理沟通和交流的一个重要桥梁。

要想确保一场采访的成功,必须要具备以下几个要素:一是提问要有内容,二是提问要有根据,三是提问要具有引导性,四是提问必须是多角度多层次的,五是要根据采访对象的回答灵活地进行问题的调整。

在实际的采访工作中,电视新闻记者要根据采访场景、采访对象、采访事件的不同,灵活地选择提问方式,把握好相应的提问技巧,使整个的采访过程更为顺畅和生动,避免陷入形式化、套路化,确保采访信息的获取质量。

一、封闭式提问技巧电视新闻包括不同的种类,既有时政新闻、又有法治新闻,还有一些访谈类的新闻和涉及民生各个领域的新闻。

不同的新闻类型其风格样式和采访的主题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记者需要有针对性选择和应用不同的提问技巧。

首先针对时政类新闻,电视新闻记者所面对的采访对象大多是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和政界人士,那么在进行提问时,就要更多地采用闭合式提问的方法,或者说是封闭式提问技巧。

这种封闭式提问在问题设置上有明确的方向性,并且问题的表述是比较详尽的,问题的口子是收紧的,具有一定的范围约束[1]。

新闻采访权的性质及其法律规制

新闻采访权的性质及其法律规制

何人都不得侵犯,包括新闻媒体未经当事 人同意不得采访和泄露,否则将承担违法 侵权责任。 3.采访不利于保护被采访事件 中相关人员的人身、财产安全的事项。 在 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的采访过程中,如 遇采访的进行中有可能给当事人或者当 事人的近亲属造成人身和财产损害时,此 时新闻媒体不得采访,例如在绑架案件中 如果采访将加大被绑架人的危险性或遇 难 性 时 ,新 闻 媒 体 不 得 采 访 。 4.未 成 年 人 犯罪案件, 例如 《预防未成年犯罪法》第 43 条 规 定 :对 未 成 年 人 犯 罪 案 件 ,新 闻 报 道、影视节目、公开出版物不得披露该未 成年人的姓名、住所、照片及可能推断出 该未成年人的资料。
第二,采访权性质的辨析。 第一种观点,即认为新闻单位和新闻 工作者拥有的权应是公众权力而不是权 利,这是不正确的。 公权力是国家机关为 执行公共事务和社会事务时所享有的带 有强制性的权力,公权力的行使和行使公 权力所形成的决定对一般公众都具有强 制力。 我国的新闻单位不属于国家机关法 人,新闻记者也不属于国家公务员,新闻 传播活动不属于国家的管理活动,无论是 新闻工作者的采访活动还是新闻报道的 内容都不具有司法、行政的强制力。 也就 是说,在新闻传播活动中新闻单位和记者 不可能采取强制性的手段进行采访,且其 采访报道的内容也不具有国家强制力。 第 二种观点认为采访权兼具私权利特征和 公权力特征是不科学的,一项权属要么是 权力,要么是权利,不可能有既是权力又 是权利的权属。 而且此种观点将采访权游 离于法律规制之外,使之成为不受法律限 制的权利。 第三种观点将采访权作为政治 权利中的言论自由和表达自由也是不妥 的。 采访权或者采访自由是记者向公众客 观公正地搜集新闻信息,它不属于表达自
63
新闻与法治

新闻采访权的法律规制路径研究

新闻采访权的法律规制路径研究

式对新 闻采访权进行界定,以解决现实中新闻采访 活动没有 明确法律依据的困境。
( 二) 提升立法层级 , 增加授权性规 范 新 闻话动 已广泛而深刻地介入现代社会生话的 每个领域 。因此 ,无 论是从保障新 闻事业健康 发展
当声 明和要求” 。基于新闻采访权 的特性 , 采访方式 或手段在不违 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前提下可任意使 用 。从 目前的新闻采访实践来看 ,出现法律冲突和
‘ 固有的权利 ’ ,所 以也被立法放弃 了。对这些未被 明文规定的权利,有必要和有可 能从立法上与适用
首先 ,法治社 会决定了权利的保护与 限制 以及
由此产生的各种矛盾最终都可能需要作为法律 问题 进行 解决 。而 “ 概 念乃是解决法律 问题所必需和必 不可少的工具 。没有 限定严格 的概念 ,我们便不能 清 楚地和 理性地 思考法律 问题 。 ” … 因此 , 法律概念 内 涵 与外延的确定与否直接影响着涉及此概念 的法律
用。 如果要将 围绕新 闻采访权引发的各种矛盾和纠 纷通过法律来进行解决 ,那么就有必要对其进行立
法上的界定 。 其次 ,新闻传重要的影响因素,围绕新 闻采访权 出现的各种现实 问题 也 日益凸显,因而近几年来其 成为 了新闻学界和法学界关注 的焦 点。然而 ,现行
【 基金项 目】 2 0 1 0 年甘肃省教育厅项 目( 编号 : 1 0 0 7 B 一 0 7 ) , 2 0 1 0 年甘肃政法学 院重 点科研项 目( 编号 : G z F 2 O 1 0 x z D L w1 2 ) 。
・7 9 ・

鑫, 郑 永红 : 新 闻采 访权 的法律 规制路 径研 究
规 范能否 按立法者 的意志和精 神很好 地贯彻执 行 ,

打击假记者专项行动方案

打击假记者专项行动方案

一、背景近年来,假记者现象日益猖獗,严重扰乱了新闻秩序,损害了媒体形象,影响了社会稳定。

为进一步规范新闻采访活动,打击假记者违法行为,维护新闻行业的健康发展,特制定本专项行动方案。

二、目标1. 严厉打击假记者违法行为,查处一批典型案例,形成震慑效应。

2. 加强新闻采访管理,规范新闻采访秩序,提高新闻采访质量。

3. 提高全社会对假记者违法行为的认识,增强公民的法治意识。

三、组织领导成立打击假记者专项行动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组织实施和督导检查。

四、行动步骤1. 宣传发动阶段(1个月)(1)通过新闻媒体、网络、宣传栏等多种渠道,广泛宣传打击假记者专项行动的目的、意义和有关法律法规。

(2)开展新闻采访培训,提高新闻从业人员的法律意识和职业素养。

2. 调查摸底阶段(2个月)(1)收集整理假记者违法线索,包括举报、投诉、媒体报道等。

(2)对线索进行核查,确定涉嫌假记者的线索。

3. 打击整治阶段(3个月)(1)对涉嫌假记者的线索进行深入调查,固定证据。

(2)依法对假记者进行查处,包括警告、罚款、吊销记者证等。

(3)对涉及假记者违法行为的单位或个人进行追责。

4. 总结评估阶段(1个月)(1)对专项行动进行总结,评估行动效果。

(2)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新闻采访管理。

五、保障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确保专项行动有序开展。

2. 加大经费投入,保障专项行动顺利实施。

3.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形成合力,共同打击假记者违法行为。

4. 建立健全举报奖励机制,鼓励群众积极参与专项行动。

5. 加强对专项行动的宣传报道,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六、预期效果通过开展打击假记者专项行动,有效遏制假记者违法行为,维护新闻行业的健康发展,提升全社会对新闻采访活动的认识,为构建法治新闻环境奠定坚实基础。

法治媒体两会报道采访技巧

法治媒体两会报道采访技巧

法治媒体两会报道采访技巧
党小学
【期刊名称】《青年记者》
【年(卷),期】2014(000)018
【摘要】民生发展、法治建设始终是法治类媒体宣传报道的主要内容,前者是永恒的新闻主题,后者是媒体使命所在。

近年来,每年全国两会,境内外媒体有三千多名记者参与报道。

面对近三千名人大代表、两千多名政协委员,能否在新闻大战中胜出,能否捕捉到高价值的新闻,不仅考验记者的业务技能,更检验记者的采访策略。

笔者连续三年参加全国两会报道,认为采访策略应做到"人事地"三点合一:采访谁?什么事?在哪儿?
【总页数】2页(P69-70)
【作者】党小学
【作者单位】检察日报新闻评论部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重大采访的全媒体报道技巧——以神九飞天采访为例 [J], 盛小航
2.新媒体与报纸在两会报道中的分工合作r——以2018年中央媒体全国两会报道为例 [J], 孟飞
3.新媒体背景下新闻采访的技巧与创新——评《融媒体背景下的新闻采访》 [J], 杨焱雯
4.新媒体时代新闻记者采访技巧研究——评《新闻采访教程》 [J], 徐举
5.融媒体视野下的两会报道矩阵——以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两会报道为例[J], 虞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践行宪法精神”法治主题宣传活动新闻稿

践行宪法精神”法治主题宣传活动新闻稿

践行宪法精神法治主题宣传活动新闻稿一、活动背景作为我国的最高法律准则,宪法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遵守和维护的基本法律。

为了进一步深入贯彻宪法精神,推动法治建设,提高全社会法治意识,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本次“践行宪法精神”法治主题宣传活动应运而生。

二、活动内容1. 举办法治宣传讲座:邀请法学专家学者,结合最新的法律法规和典型案例,向社会大众宣讲宪法和法律的重要意义,引导公民自觉遵守法律,增强法治观念。

2. 印发宣传材料:制作宣传海报、宣传手册、宪法知识读本等宣传材料,向社会广泛发放,提高公民对宪法和法律的了解和尊重。

3. 法治知识竞赛:面向学校、企业和社区,举办法治知识竞赛活动,通过竞赛形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宪法和法律知识,积极参与法治建设。

4. 法治教育活动:在社区、企业、农村等地开展法治教育活动,通过专题讲座、座谈会等方式,普及法治知识,提高裙众法治意识。

三、活动目的1. 提高公民法治意识:通过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让公民深刻领会遵守宪法和法律的重要性,自觉维护国家法制秩序。

2. 推动法治建设:通过宣传活动,促进法治建设的深入推进,增强全社会的法治观念和法治素养。

3. 营造良好法治氛围:通过广泛宣传,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促进全社会的法治化发展,为国家稳定和长治久安作出积极贡献。

四、活动时间和地点本次活动将于XX年X月X日至XX年X月X日,分别在城市、社区、学校、企业等多个场所举行。

五、组织机构本次活动由XX机构牵头组织,联合有关部门和单位共同参与,充分发挥多方合作的优势,确保活动的顺利开展和取得实效。

六、活动预期效果本次“践行宪法精神”法治主题宣传活动,将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吸引广大公民积极参与,形成强大的舆论声势,有力推动法治理念的深入人心,为我国法治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七、总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律,法治建设是国家长治久安的保障。

本次“践行宪法精神”法治主题宣传活动的开展,将进一步引导公民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增强法治观念,为全面依法治国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幸福安康贡献力量。

【论文】用时政素材培育学生法治意识—以《做守法公民》为例

【论文】用时政素材培育学生法治意识—以《做守法公民》为例

用时政素材培育学生法治意识——以《做守法公民》为例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明确要求,“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

中学生的法治意识,既关系到依法治国的落实,也关系到未来社会公民的素质。

本文以苏人版九年级思想品德《做守法公民》一课为例,探究学生法治意识的培育。

一、以课堂教学为基石【新闻采访】展望十九大,共议法治中国建设记者:请问法治中国这一概念如何理解?莫纪宏:法治中国可以为司法公正提供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维护司法公正,并以司法公正推动社会公正的实现。

张建伟:实行现代意义上的法治,意味着政府权力是有限的,政府必须依法行政,为人民的自由权利提供保障;健全法律体系,出台民法典,制定国家监察法、对外援助法等;全面提升全民法治观念,尤其是增强政府官员的国家权力有限性意识,使法律为官民共信共守。

提问:(1)我国实行什么治国方略?(2)结合采访,谈谈你认为应该怎样做到依法治国?学生在提前预习的基础上,知道我国实行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在教师的引导和分析下,初步了解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学生解读十九大,知道我国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在依法治国中应该履行的职责。

在感受宪法和法律权威的同时,学生能够树立宪法意识和人人平等的观念,在现实生活中自觉“尊法、信法、学法、守法、用法、护法”。

二、以榜样力量为引导【榜样引领】宪法的精神法治的力量——“CCTV2016年度法治人物颁奖礼”本届年度法治人物中,有的在各自岗位上捍卫法律尊严、维护群众利益,如上海警方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的专家韦健,一年有200天出差,因工作繁忙,女儿称他为“专门不回家的专家”;有的群众把她当亲人,如来自基层法院,给法律加温的知心法官黄志丽;自学蒙语,深入牧区,巡访普法的检察官潘志荣;最爱帮人的厦门好警察陈清洲;追求正义、秉公执法、公正判决的钱仁风案复查再审推动者。

新闻媒体的法律规定(3篇)

新闻媒体的法律规定(3篇)

第1篇一、引言新闻媒体作为社会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

为了规范新闻媒体的行为,保障新闻自由,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对新闻媒体进行规范。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新闻媒体的法律规定进行阐述。

二、新闻媒体的法律地位1. 新闻自由与新闻媒体的权利新闻自由是现代民主国家的一项基本权利,它包括言论自由、出版自由、新闻采访自由等。

新闻媒体作为新闻自由的载体,享有采访、报道、发表、传播等权利。

2. 新闻媒体的义务新闻媒体在行使权利的同时,也应承担相应的义务。

主要包括: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尊重他人合法权益;保持新闻真实、客观、公正;不得制造、传播虚假信息;不得侵犯他人隐私等。

三、新闻媒体的法律责任1. 违法报道的法律责任新闻媒体在报道过程中,如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具体包括:(1)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法律责任:如侵犯他人名誉权、隐私权等,新闻媒体需承担民事责任。

(2)制造、传播虚假信息的法律责任:新闻媒体在报道中故意制造、传播虚假信息,损害他人合法权益,将承担民事责任;如构成犯罪,还将承担刑事责任。

(3)侵犯国家利益的法律责任:新闻媒体在报道中泄露国家秘密、损害国家安全等,将承担刑事责任。

2. 违规经营的法律责任新闻媒体在经营过程中,如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具体包括:(1)未经批准擅自设立新闻媒体的法律责任:新闻媒体未经批准擅自设立,将被责令关闭,并处以罚款。

(2)非法经营的法律责任:新闻媒体非法经营,如涉及非法集资、侵犯知识产权等,将承担刑事责任。

(3)违规广告的法律责任:新闻媒体发布虚假广告、违规广告,将承担行政责任和民事责任。

四、新闻媒体的管理与监管1. 新闻媒体的审批与管理新闻媒体的设立、变更、终止等,需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审批。

新闻媒体在运营过程中,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接受相关部门的监督管理。

司法案件审判与新闻采访报道的关系

司法案件审判与新闻采访报道的关系

新 闻 自由和司法 独立是 民主政治 和现代 法治 的

体现, 也是 社会 主义 法治 国家 的基 本要 素 , 两 者应该
是相 互制 约又 相辅相 成 的。新 闻记者 采访是 为公 众 知情 权服 务 的 , 法 院 的独 立 审判 则 是 利用 国家 公 权
力 通过宪 法 和法律 赋予来 实现 。新 闻报道 的舆论 监

牛 月
NI U YU e
( 河西学院 , 甘肃 张掖 7 3 4 0 0 0 )
( H e x i C o l l e g e , Z h a n g y e G a n s u C h i n a 7 3 4 0 0 0 )
[ 摘 要 ]" 3前我国司法案件审判报道中出现的新闻 - 媒体与法院审判工作冲突的情况, 究其实质是记者采访权与独立
的权 利 , 新 闻报 道首先 要保 证发 布信息 的安 全性 , 具 体 到司法 审判 的新 闻报道 活动 中 ,笔 者认 为记 者 采 访权 的 内容 和底 线 可 以描 述 为 : 首先 要 维 护 和确 保
出现 了“ 媒 体 审判 ” ( t i r a l b y m e d i a ) 左右 司法 审判 的 怪 现象 。这些 情况 在近年来 诸 多广受 社会 高度关 注 和媒 体充 分报道 的司法案件 审理 和新 闻报道 过程 中
审判权之 间的冲 突。分析司法案件 审判 中记者采访权的 内容和界 限以及 法院在审判 活动 中如何保 障记 者采访权 的问题 , 提
出 了 司法 案 件 审 判 中做 好 新 闻 采 访报 道 的措 施 。

[ 关键 词 ] 司法审判 ; 新闻采访; 采访权; 公众知情权; 新闻报道 [ 中图分 类号 ]D 9 2 6 . 4[ 文献标识 码 ]A[ 文章 编号 ] 1 0 0 8 — 0 5 9 7 ( 2 0 1 3 ) 0 4— 0 0 2 — 4 0

新闻采访报告

新闻采访报告

新闻采访报告题目:新闻采访报告正文:近期,我作为记者代表,对当地的一起重要事件进行了深入的采访。

这起事件是一场商业诉讼,牵涉到了商界巨头、法律纠纷以及公众利益的问题。

以下是我对该事件的详细采访报告:事件发生在一家知名电子产品公司——X公司。

该公司成立于2005年,主要专注于电脑和手机的研发制造,并在行业内享有良好的声誉。

然而,近期有关X公司的丑闻却引发了公众的关注。

根据采访的内容得知,这起事件的核心是X公司被指控抄袭了其他公司的专利技术,并以此来获得竞争优势。

这项指控首次出现在社交媒体上,很快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论。

我们采访了受影响的公司代表和知识产权律师,以了解事件的真相。

首先,我们采访了被指控的X公司高管。

他们坚决否认了所有的指责,称其为无稽之谈。

他们表示,X公司一直以来都秉持着自主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的原则。

对于这次指控,X公司将全力合作进行调查,以澄清事实真相。

接着,我们采访了提出指控的公司代表。

他们详细介绍了自己公司的专利技术,并提供了一些相关证据。

他们坚信自己的知识产权受到了侵犯,并希望获得公正的处理。

他们对于X公司的回应表示不满,认为其只是在推脱责任。

为了了解整个事件的法律背景和影响,我们采访了知识产权律师。

根据他的解释,这种商业诉讼涉及到诸多复杂的法律问题,如专利权归属、侵权认定和赔偿程度等。

他强调,仅凭公众的猜测和指责不能得出结论,需要法庭和专业机构进行公正的调查和判断。

在采访的过程中,我们还意识到事件的持续对社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公众对于知识产权保护的关注度增加,各界对于相关法律的规范性和执行力提出了更高的期望。

同时,此事件也引发了对于商业竞争道德规范的讨论,人们呼吁企业在竞争的同时要坚守道义,遵守法律。

总结而言,这场商业诉讼事件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反思。

对于X公司和提出指控的公司来说,公正和公平的处理至关重要,而不应仅仅基于猜测和情绪作出判断。

对于社会来说,此事件是一个机会,能够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强法治意识,促进商界的健康发展。

《新闻采访写作》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培养媒体人的社会责任感

《新闻采访写作》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培养媒体人的社会责任感

随着媒体融合的加速发展,对媒体人的技 能要求将不断提高,需要不断学习和适应 新技术、新平台。
社交媒体时代,信息传播速度更快、范围 更广,对媒体人的信息筛选、核实和发布 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全球化背景下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智能化技术带来的创新与挑战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媒体人需要具备 跨文化交流能力,更好地理解和报道不同 文化背景的社会现象。
媒体人的社会责任包括传播真实、客 观、公正的信息,引导正确的社会舆 论,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
增强媒体人社会责任感价值
增强媒体人的社会责任感有助于提高媒体的公信力和影响力,树立媒体的良好形 象。
媒体人社会责任感的增强有助于推动社会的和谐、稳定和进步,促进社会的可持 续发展。
03
思政元素在新闻采访写作中体现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提出 改进意见。
学生互评
学生之间相互评价作品,分享经验和技巧,促进共同 进步。
反思与总结
学生对自己的实践活动进行反思和总结,明确今后努 力的方向和目标。
06
课程考核与评价标准设计
明确考核目标和要求
01
考核学生对新闻采访写作基本理论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包括新 闻敏感性、采访技巧、写作能力等。
培养媒体人社会责任感意义
增强媒体公信力
媒体人具备社会责任感,能够坚守职业道德和新闻真实性原则, 有助于提高媒体的公信力和影响力。
引导社会舆论
媒体人具备社会责任感,能够积极传播正能量,引导社会舆论向着 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推动社会进步
媒体人具备社会责任感,能够关注社会问题,推动社会问题的解决 和进步,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做出贡献。
价值取向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正能量

人社领导法治建设访谈记录

人社领导法治建设访谈记录

人社领导法治建设访谈记录
访谈时间:XXXX年XX月XX日
访谈地点:XX街道社区服务中心
访谈对象:人社领导
访谈内容:
主持人:您好,欢迎来到我们的访谈节目。

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了人社领导,来和我们
分享一下关于法治建设方面的经验和见解。

人社领导:您好,很高兴能够来到这里和大家分享我的看法。

法治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地推进和完善。

我认为,首先,要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确保各项政策、措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其次,要提高执法水平,加强执法人员的培训和管理,确保他们能够依法、公正地履行职责。

最后,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主持人:您认为在推进法治建设的过程中,存在哪些困难和挑战?
人社领导:首先,我们需要克服一些传统观念的束缚,比如“人情大于法”等。

这些观念会影响到人们对法律的认识和态度,也给执法带来一定的难度。

其次,我们需要加强法律制度的完善和执行,尤其是在一些基层地区,法律制度还存在不少漏洞和不足之处。

最后,我们需要提高全社会的法律素质和法治观念,这需要长期的宣传和教育。

主持人:那么您认为应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
人社领导:首先,我们需要加强对法律制度的宣传和教育,让更多的人了解法律、遵守法律。

其次,我们需要加强执法力度,对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维护法律的权威和尊严。

最后,我们需要加强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务。

主持人:非常感谢您今天的分享。

相信在您的努力下,我们的法治建设一定会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果。

再次感谢您的到来。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的听课笔记:专题复习课《新闻时事专题:新闻时事专题复习八》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的听课笔记:专题复习课《新闻时事专题:新闻时事专题复习八》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听课笔记:专题复习课《新闻时事专题:新闻时事专题复习八》一、教师行为导入环节:教师以一段近期国内外重大新闻事件的短视频作为导入,视频内容可以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多个领域,旨在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引导学生思考新闻时事与道德与法治学科之间的联系。

通过简短的视频,教师提出几个问题,如“这则新闻反映了哪些社会问题?”、“我们如何从道德与法治的角度去理解和分析这则新闻?”等,激发学生参与讨论的兴趣。

教学过程:1.1 新闻时事与道德与法治的联系教师行为:•理论阐述:首先,教师系统阐述新闻时事与道德与法治学科之间的紧密联系,强调关注新闻时事对于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法治观念和国际视野的重要性。

•案例剖析:选取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新闻时事案例,如环境保护政策、国际政治局势、青少年犯罪问题等,结合道德与法治的理论知识进行深入剖析,展示新闻时事背后所蕴含的法律原则和道德价值。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新闻案例进行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并尝试从道德与法治的角度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解决方案。

•汇报交流:各组选派代表向全班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同学可以进行提问和补充,形成全班范围内的思想碰撞和观点交流。

过程点评:此环节通过教师的理论阐述和案例剖析,帮助学生建立了新闻时事与道德与法治之间的联系。

分组讨论和汇报交流活动则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1.2 新闻时事素养的培养教师行为:•素养讲解:教师讲解新闻时事素养的重要性,包括如何辨别新闻真伪、如何理性看待新闻事件、如何运用法律知识分析新闻等。

•技巧传授:传授学生一些获取和分析新闻时事的技巧和方法,如利用多种渠道获取信息、关注权威媒体报道、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新闻等。

学生活动:•模拟分析:教师给出一段未经加工的新闻素材,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辨别和分析,判断新闻的真实性和背后的价值导向。

《民法典》实施 新闻采访如何避免侵犯名誉权

《民法典》实施 新闻采访如何避免侵犯名誉权

2020/12下实践与创新传媒与法《民法典》将于2021年1月1日正式施行,它分为7个篇章,共1260条,是我国法律体系中条文最多、体量最大、编章结构最复杂的一部法律,被称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

[1]《民法典》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

[2]它涉及社会领域的方方面面,同各行各业发展息息相关,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不可分。

它的施行将对社会生活产生全方位深刻影响,新闻采访工作更是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民法典》系统整合了新中国70多年来长期实践形成的民事法律规范,其内涵和外延的改变都顺应了时代发展,既为新闻采访提供了有力保障,又清晰划定了“安全红线”。

民法法律有关名誉权条款不断完善第一部民法法律是1986年通过的《民法通则》,其中第101条明确规定,禁止使用侮辱、诽谤的方式损害公民的名誉权。

第二部、第三部民法法律分别是1993年最高人民法院通过的《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和1998年通过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

除了解答、解释相关法律问题外,二者均将媒体报道内容的真实程度分为4个级别:完全真实、基本属实、主要内容失实、严重失实。

法院在审理名誉权纠纷时,如被指控报道内容完全真实或基本属实,且没有使用侮辱性语言,即使发生纠纷则不认定构成侵权。

反之主要内容失实、严重失实,法院则认定侵权行为成立。

由此看来,媒体工作者一定要将报道的真实性放在第一位,这是新闻报道工作的“生命线”和“安全线”。

第四部民法法律是2001通过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该法对受害方要求侵犯其名誉权一方赔偿相应精神损害抚慰金提供了依据。

第五部民法法律是2009年通过的《侵权责任法》,该法明确了侵犯名誉权一方应当承担的责任。

第六部民法法律就是《民法典》。

其中第五章专门涉及名誉权和荣誉权,共有八条,只有一条关于荣誉权,剩下七条全部涉及名誉权。

基于OBE理念的法治新闻报道课程教学实践与反思

基于OBE理念的法治新闻报道课程教学实践与反思

传播与版权CHUANBO YU BANQUAN2023年第7期 总第122期基于OBE理念的法治新闻报道课程教学实践与反思◎毕立群[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高等教育,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

2018年6月,教育部召开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会议中提出要变“水课”为“金课”。

法治新闻报道课程作为新闻学专业的一门综合性专业课程,在课程教学中面临理论与实践脱节、知识与能力脱节、课堂与社会脱节等问题。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OBE理念与法治新闻报道课程大纲要求高度契合。

因此,文章基于OBE理念,通过优化法治新闻报道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评价机制等,分析OBE理念进课堂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法治新闻报道课程;OBE理念;教学实践一、OBE理念的兴起与国内高等教育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高等教育,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

2018年6月,教育部召开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会议中提出要变“水课”为“金课”。

2018年8月至9月,教育部相继印发《教育部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和《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等文件,进一步强调要淘汰“水课”,打造“金课”[1]。

自从新闻学学科在中国诞生以来,“新闻无学”的认知和争议始终贯穿于百年学科史的发展历程中,并深刻影响中国新闻理论与实践的基本走向[2]。

新闻学课程,尤其是高年级的针对性强的综合性跨学科新闻学课程,如法治新闻报道、经济新闻报道、体育娱乐新闻报导等课程,因为其中的跨学科知识属于初级知识层次,缺乏理论深度,所以一直不被高年级新闻学专业学生重视,课程教学效果一般。

针对新闻学专业高年级综合性新闻学课程的教学困境,高校必须革新教学方式,践行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提出的一系列有关高等教育的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

新闻采访与法律一

新闻采访与法律一
杨佳案二审为周正龙案作出示范
杨佳案
審訊央視記者李敏 (2023)
2023年8月4日,案件在太原開庭審理 上午8點半左右,記者來到該院辦公室,要求
辦理旁聽證 但被告知旁聽證已經全部發放完畢 《法制日報》一名女記者質問: “我昨天在你們這裡一天,你們都說沒開始辦
證。 今日一早就來了,怎麼就辦完了呢?” 辦公室旳工作人員對此質問 沒有給予任何回答,轉身離開
外国人或者外国记者旁听?
其他安排
经过电视、互联网直播、转播公开审理案件
由高级人民法院同意后进行
逐渐加大生效裁判文书公开旳力度
見最高人民法院有关加强人民法院审判公动工作旳若干意见(2023)
采访国内法院审案
有关法规 宪法 第125条 人民法院组织法 第7条 民事诉讼法 第120条;第134条 刑事诉讼法 第11条;第152条;第163条 最高人民法院有关严格执行公开审判制度旳若干
公众街道上采访: 英美及香港
采访活动受限制
要克制 有礼貌 但尽量爭取
与警方交涉时,要小心
可能被拘捕及检控
阻差办公 拒捕 袭警 公众地方行为不检
公交与采访- 英美和香港
在公车上、地铁车厢內采访拍摄? 走到火车路轨上、地铁管道內拍摄? 发生意外时,不愿离开或进入封锁范围采访拍
摄? 干预列车操作?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2023)
突发公共事件(4类)
自然灾害: 地震等 事故劫难:矿井安全、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 公共卫生事件:传染病疫情、 食品安全等 社会安全事件:恐怖攻击等
按照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 和影响范围等,一般分为四级
Ⅰ级(尤其重大)、Ⅱ级(重大) Ⅲ级(较大)和Ⅳ级(一般)
审判长边接电话边听案

我国法治新闻报道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我国法治新闻报道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我国法治新闻报道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作者:***来源:《记者观察·下旬刊》2021年第03期随着社会生活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近些年来我国新闻传播的形式和内容也正在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但是,在法治新闻的报道中也存在着受众群体较少的问题,这一发展现状也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我国法治新闻报道的进一步发展。

以当前法治新闻报道为对象进行分析,研究其现状以及发展趋势是进一步促进我国法治新闻发展的关键所在。

本文对我国法治新闻报道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具体分析。

法治新闻报道的现状法治新闻报道作为普及法律知识,提高公民法治意识的主要形式之一,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相关报道表明,我国大多数法治新闻报道在现阶段的发展过程中都不同程度上存在着报道技术应用、报道内容选择以及报道形式上的挑战。

这一实际发展现状对于法治新闻的发展而言不仅仅是一种挑战,同时更是法治新闻报道发展的机遇。

伴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应用,法治新闻报道的生存空间和形式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对新闻报道内容和形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针对当前我国法治新闻报道进行分析,就需要从其发展现状入手,在综合分析各种影响因素的背景下,为其发展趋势指明方向。

其一,报道形式。

伴随着近些年来我国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的传播形式也正在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大量多媒体传播途径的出现也在很大程度上拓宽了法治新闻报道的形式。

基于互联网和各种智能终端的应用是带动新闻报道形式多元化发展的基础。

但是,就当前我国法治新闻报道的实际发展情况而言,更多地还是依赖于传统形式的报道和传播方式。

这一行业发展实际情况势必会造成我国法治新闻报道的受众群体不断地减少,加上传统信息传播方式的局限性影响,法治新闻报道的进一步发展受到了直接的影响。

基于这一实际情况,对于法治新闻报道的现状分析首先要从报道形式入手,应当与时俱进地创新法治新闻报道的形式,借助多样化的新闻报道形式促进新闻传播方式的改进。

浅析新闻采访中记者的权利和义务

浅析新闻采访中记者的权利和义务

作者: 曹冲
作者机构: 河南广播电视台
出版物刊名: 西部广播电视
页码: 139-140页
年卷期: 2017年 第20期
主题词: 新闻采访 记者 权利 义务
摘要:新闻采访特别是在突发事件的采访过程中,常常隐藏着多层次的利益矛盾,而当下社会政治局势的发展现状又决定着各类新闻事件层出不穷。

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正有条不紊的推进中,新闻记者作为直面新闻事件的见证者与跟踪者,正确行使权利能够确保新闻事件的公平报道和人身安全。

另外,在各类移动媒体传播发展的当下,记者的生存空间也遭受到空前的挤压,采访不当造成的后果也对新闻记者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因此,新闻记者在采访过程中更需要履行相关义务,遵守职业规范,本文就针对新闻采访中记者的权利和义务展开论述,对两者之间的平衡发展提出见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百名艾滋病患者涌入凯里 趣味:奇闻趣事 。螳螂咬蛇 螳螂蜈蚣一生只当一 次新郎 老鼠吃猫 大盖帽打架 小摊贩遭殃 非洲艾滋病多
到哪里采访法制新闻素材
采访的过程,就是收集素材的过程,相当于厨 师去找菜。到哪座山唱哪样歌。讨鱼下水,上山打蕨。 我州要找最大的鱼在天柱白市、锦屏三板溪电站,不 可能打溺子讨笋子。烂泥田中打蕨菜、放火烧坡捡蚌 壳。 一、政法委。 办公室: 政治部:队伍建设 维稳办:群体事件 山林纠纷 综治办:综合治理的好人好事 护路办:通铁路的凯里、麻江、施秉、镇远、岑巩 打邪办:整治法轮功、兄弟会 等 国安办:
四、公安局
办公室 政治处 经侦大队 刑侦大队 治安大队 禁毒大队 反恐大队 消防大队 交警大队 国安大队 网监大队 法制室 好人好事 队伍建设 偷税漏税 杀人 抢窃 伤害 网吧闹事 聚众赌博 卖淫嫖娼 吸毒 贩毒 运毒 群体事件 抢险救灾 防火救火 交通违法 交通事故
五、司法局
办公室 政治科:队伍建设 好人好事 公证处:今日说法:一个不公正公证处 普法办:送法下乡,法律法规宣传 调解中心:山林纠纷 田土纠纷 宅基地纠纷 律师管理科:律师打官司不收钱,少收钱 基层管理科:司法所的先进事迹 司法援助中心:贫穷困哪人群获得法律援助后的变 化
法制新闻采访讲座
阳书新
黔东南州交警支队 阳书新
什么叫法制新闻
法制新闻:凡是涉及法律法规的人和事的宣 传报道。 今年我国虽然南旱北涝夏粮仍然丰收(社会新闻) 黔东南十个县级干部被抓(法制新闻) 武警交警“牵手平安行”交通安全知识讲座 黎平县30个科局长交了40万(社会新闻,是抗 旱捐赠?还是违纪收缴) 黎平县30个科局长退赃40万(法制新闻) 袁隆平:活到100岁 增产10亿斤(社) 司法所长翻山越岭 黔东南州交警支队 阳书新 法律送到苗乡侗寨(法)

六、法制媒体中国最多:法制日报、检察
日报、人民法院报、人民公安报、中央电视台 12频道、各省市自治区都有专门的法制报纸; 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的今日说法、法治故事、 法治天地、民主与法治、法制战线、法制影视、 法制方圆、法治中国、法制观察、反腐倡廉; 各省市自治区党报、电台电视台开设有专门的 法制专栏;各地州市盟党报、电台电视台都开 设有专门的法制专栏;法制刊物; 法制网络电视、法制网络媒体、网络媒体开设 的法制专栏等等,上千种
3、提问要简洁通俗。 每次提问只能提一个问题,提问要短不能长。 4、提问要把握主线。 一旦采访对象的谈话偏离了主题,一定要及时将 它拉回到主线上来,切勿跑题。 5、提问要“口”“眼”并用。用眼睛采访是配合用“口” 提问的, 不然,如果只用眼睛就能窥探到采访对象的全部,采访艺术也 就不存在了。 “口”、“眼”并用意在强调观察得深、观察 得 细, 力求生动、逼真地反映出事物的本质来。 6、不要提尴尬的问题。别人做好事,就问“想到雷锋吗?” 与歹徒搏斗,想到黄继光、董承瑞么?水中救人, 就问 “想到罗盛教吗?”,搞得别人很尴尬。 7、用学生的口气采访。自己的言谈举止﹑影响采 访效果。在采访时,一定要注意礼貌,尊重对方。 不能自以为是﹑盛气凌人﹑高高在上。
新闻采访提纲
1、采访目的。 2、采访对象。当事人、目击人。有几位,叫什 么,从事什么工作,电话号码等,先记在本子上,到 采访目的地才好联系。 3、采访时间。什么时间到何地采访。 4、采访内容。事件发生的地点。案发地,躲藏地, 归案地。经过、结果。 5、采访方式。
新闻采访方式
1、会议采访。例:王卫平 龙锦桥 驾驶员 交通管理者 2、电话采访。漏掉的内容,重新核实的内容。最简便、成 本最低的采访。适用于短消息和补充采访。 武警交警“牵手平安行”交通安全知识讲座 3、当面采访。采访当事人,长篇通讯,重要消息必用。 4、侧面采访。采访当事人的同事、亲戚、朋友,重要事件 的参与者、知情者。 5、网络采访。QQ聊天,电子邮件。 6、隐性采访 。悄悄地采访,也是侦查采访, 黔东南州交警支队 阳书新 采访活动需要保密。
如何鉴别法制新闻素材的价值
鉴别新闻素材价值很重要,费心费神,发了很大的精力采 写来的稿件,媒体不用,或者用了,被同事大骂,领导臭骂,群 众乱骂,自己还要登报道歉,那就是公公爹背儿媳妇看戏,费力 不讨好。 乱采访、乱写作,相当于上山讨来有毒蘑菇,做了菜、害了 人。 所谓价值:就是人们愿意听、读、看的有教育意义的报道
新鲜:时间上要及时,内容上要有新意。八项规定调查
研究、精简会议、精简文件简报、规范出访、改进警卫工作、改进新闻
报道严格文稿发表八、厉行勤俭节约;杜绝奢侈晚会;严惩腐
败;转变政府职能 宣传思想工作创新,理念创新、手段创新、
基层工作创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 质促和谐的良好风尚
二、检察院。 办公室:信息简报多,用来改写 政治处:队伍建设 好人好事 干部培训教育 侦查科 公诉科 反污局:行贿受贿 贪污 批捕科 法警大队 民事行政检察科 控告申诉检察科 职务犯罪预防科:失职渎职 案件管理科 检察技术科 法律政策研究室 行政装备科
三、法院
办公室:信息简报改写 政治处:队伍建设 好人好事 社会责任 立案庭 刑事审判庭 民事审判庭:送法下乡 流动法庭 巡回法庭 行政审判庭 审判监督庭 执行工作局 司法警察大队 纪检、监察室
重要:新闻事件与广大群众的切 身利益有密切关系。
金凯停电一分钟,一天。凯里停电一天,一月。 纽约全城停电一小时,那就是大新闻,全世界的 媒体都会报道
显著:领袖、权威、精英、恶棍。 名人+寻常事=新闻;普金离婚 普通人+不寻常事=新闻
黔东南举办政法通讯员培训班
名人+不寻常事=大新闻; 普通人+寻常事≠新闻。 接近:近距离比远距离影响大
法制新闻采访内容
1、先进单位。先进政法委、法院、检察院、公 安局、司法局 2、优秀个人。优秀政法干部、法官、检察官、 民警、司法干部 3、守法群众。知法懂法守法护法群众 4、违法犯罪。违法犯罪分子、歹徒、嫌疑人的 违法犯罪的过程、目的、结果 损人利己:偷、抢、骗、毒、贪污贿赂 损人害己:打、砸、杀、闹 人己不损:卖淫嫖娼、聚众淫乱、打牌赌博
提问的注意事项
1、提问要作好准备 能和被采访者在采访问题上做好了解和沟通工作,整个 采访活动就能顺利的进行。在非突发事件采访前,要把采访 的目的、要求告诉采访对象,请他们作好准备。必要时,把 采访提纲交给采访对象。 2、提问要具体 记者问敬一丹:“你如何看待中国目前的新闻舆论监督 作用,你怎样科理生活和事业的关系?”敬一丹说:“你的 问题太大了,我回答不了”。“你有什么感想?”你是不是 很激动?”结 果是:被访者谈多少,报道人员就记多少,仿佛采集到不少 素材,但回来写稿 时,常常感到这个材料不足,那个材料 短缺,不得不重新采访。
法制新闻采访
法制新闻采访,是新闻工作者为 了法制新闻写作,而从事的访问、调查、 研究、收集材料的活动。
黔东南州交警支队
阳书新
为什么要采写法制新闻
一、法律法规日趋健全:中国已制定现 行宪法和有效法律共240部、行政法规706 部、地方性法规8600多部,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 二、人们愿看、想看法制方面的新闻。 三、采写法制新闻,投稿命中率高。 四、人们的法制意识逐步提高。 五、形势逼人,仇官仇警仇富别 人不爱写不愿写, 黔东南州交警支队 阳书新 只有我们自己写。新三大作风
采访中的记录
1、用本子记 2、用录音笔记 3、用照相机记 4、用摄像机记 5、用警务通记 6、用手机录音记 7、用笔记本电脑记
8、不要强行提问。对方不愿讲的不要强行追问。 9、用口语提问。不用倒装句、长句、生造句、 文言文、歧义语提问。 10、看对象说话。被采访对象是男人、女人、 老人、小孩、干部、工人、农民、学生、驾驶人、 领导等不同身份时,要用不同的语气,不同的语言提问。 11、拉近双方距离。能用苗话侗话、革家话、水族话等少 数民族话的尽量用少数民族语言提问,陕西、山东、湖南、 广东等方言,普通话。尽量套近乎。不会讲的不要乱学,对 方会认为你不增重他。 12、提问结束要回顾 a、向采访对象复核材料,力保准确无误 b、回头看看,是否有遗漏的问题。 c、征求采访对象的意见,特别是比较重要的报道,双方议 论或讨论一下,只有好科没有坏科,因为记者事先准备再充 分,毕竟不是内行,有些东西需要采访对象补充,解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