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厚华名中医不寐辨证诊治经验

合集下载

中医治疗不寐的典型病案

中医治疗不寐的典型病案

中医治疗不寐的典型病案患者李某,女性,40岁,平时工作繁忙,经常面临压力。

近期出现失眠症状,无法入睡,入睡后易醒,睡眠质量差,白天精神不振,影响了工作和生活。

经过详细询问患者病情和观察舌象,中医医生初步判断为肝郁气滞导致的失眠。

根据中医理论,肝主疏泄,肝气郁结会影响到心脾肾等脏腑的功能,从而导致失眠等症状。

因此,中医治疗不寐的关键是疏肝理气,调节心脾肾功能。

中医医生给予以下中药方剂治疗:1. 柴胡泻肝汤:柴胡、半夏、黄芩、人参、茯苓、生姜、大枣等药物组成,具有疏肝理气、调和胃气的作用,可以缓解肝郁气滞。

2. 安神补心汤:黄连、黄芩、白术、茯苓、远志、酸枣仁等药物组成,具有镇定安神、养心补脾的作用,可以帮助恢复心脾功能。

患者每天服用上述方剂,每日两剂,早晚空腹服用,每剂煎煮30分钟。

同时,医生还建议患者调整作息习惯,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

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患者的失眠症状明显减轻,入睡时间缩短,睡眠质量有所改善。

继续治疗一个月后,患者的失眠完全消失,精神状态良好,工作效率提高。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中医治疗不寐的方法是以调节脏腑功能为基础的。

中药方剂的选择是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来确定的,通过疏肝理气、调和心脾肾功能来改善失眠症状。

同时,合理的作息习惯对于治疗不寐也起到了重要的辅助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治疗不寐需要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辨证施治,不同病因导致的失眠可能需要不同的治疗方法。

因此,在治疗失眠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寻求专业的中医诊断和治疗。

中医治疗不寐的典型病案是通过疏肝理气、调和心脾肾功能来改善失眠症状。

中药方剂的配伍和合理的作息习惯是治疗失眠的关键。

希望通过这个案例的介绍,能够对大家理解中医治疗不寐的方法和原理有所帮助。

如果您自己或身边的人有类似的问题,建议及时就医,寻求专业的中医治疗。

不寐的中医辨证治疗

不寐的中医辨证治疗

不寐的中医辨证治疗的优势与不足
不足
中医治疗不寐的起效时间相对较长,需要患者耐心配合 ,对急性发作的患者可能不够适用。
中医辨证治疗不寐缺乏统一的诊断标准和疗效评定标准 ,影响临床研究的可重复性和推广应用。
中医治疗不寐需要专业医师进行操作,对医师的技能和 经验要求较高,限制了治疗的普及和推广。
未来研究方向与展望
不寐的中医辨证治疗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
Contents
• 不寐的概述 • 中医对不寐的认识 • 不寐的中医辨证治疗 • 案例分析 • 总结与展望
01 不寐的概述
不寐的定义
01
不寐,也称为失眠,是指长期无 法获得正常睡眠或入睡困难的一 种病症。
02
它通常表现为睡眠时间不足、睡 眠质量差、早醒等症状,影响患 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心脾两虚型不寐的治疗
总结词
补益心脾,养血安神
详细描述
心脾两虚型不寐的治疗应采用补益心 脾、养血安神的方法。常用药物有人 参、白术、黄芪等,针灸治疗可选取 心俞、脾俞等穴位。
心胆气虚型不寐的治疗
总结词
益气镇惊,安神定志
详细描述
对于心胆气虚型不寐,治疗应以益气镇惊、安神定志为原则 。常用药物有茯神、龙骨、牡蛎等,针灸治疗可选取神门、 胆俞等穴位。
开展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研究,制 定统一的诊断和疗效评定标准,提高 中医辨证治疗不寐的规范化和可重复 性。
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创新中医治疗不 寐的方法和手段,提高治疗的准确性 和安全性。
加强基础研究,深入探讨不寐的病因 病机及中医辨证治疗的机制,为临床 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中医辨证 治疗不寐的国际认可和传播,为更多 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法。

不寐证临床治疗体会

不寐证临床治疗体会

不寐证临床治疗体会
于秀红
【期刊名称】《中医临床研究》
【年(卷),期】2013()23
【摘要】不寐又称失眠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的病证。

病在心肾,涉及肝脾。

其病因病机为情志所伤,劳逸失调,素体虚弱或病后体虚及饮食不节等导致阴虚阳盛,阴阳失交而成。

根据其病因病机,进行辨证论治,采用相应的中药及针灸疗法,临床疗效倍增。

【总页数】2页(P36-37)
【关键词】不寐证;中医辨证;药疗法;针灸法
【作者】于秀红
【作者单位】吉林省白山市浑江区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6.23
【相关文献】
1.自拟安神汤治疗不寐证45例体会 [J], 戴文军;叶小雯
2.针灸治疗不寐的临证体会 [J], 何永江
3.中药配合针灸治疗不寐证的临床效果观察 [J], 赵宪红
4.王玉林名老中医运用四味安眠汤治疗不寐证临床经验 [J], 赵华春;王叶;李正胜;
周玉华;杨道斌;王隐羽;徐杰;王家琴;林泽金
5.心肾不交之不寐证辨证治疗体会 [J], 王硕;钱晶;齐文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不寐的中医辨证治疗1

不寐的中医辨证治疗1
2.不寐以睡眠时间不足,睡眠深度不够及不能消 除疲劳、恢复体力与精力,表现为:常伴神疲 乏力,头晕头痛,心悸健忘及心神不宁、多梦等。
睡眠时间不足:
时 间
入睡困难(30’)
问 夜寐易醒,醒后难以再睡

少 于 6h, 严 重 者 甚 至 彻 夜 不 寐。
睡眠深度不够:

夜间时醒时眠,寐 而不酣,或夜寐梦
Page 38
阴虚火旺型
• 主要症状:心烦不寐,入睡困难,心悸多梦,辗转反 侧,心慌健忘, 伴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潮热盗汗, 五心烦热,咽干少津,男子遗精,女子月经不调,舌 红少苔,脉细数。
证机概要:肾水亏虚,不能上济于心,心火炽盛, 不能下交于肾
治法:滋阴降火,交通心肾 • 方药:黄连阿胶汤 六味地黄丸合交泰丸
导致体内免疫系统损伤,使机体抵抗力降低,易感冒、易 感染
中国地区有45.4%的人经历过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每年 因此病间接导致死亡人数数万左右。 据统计,长期失眠者比正常人寿命缩短10年以上,
Page 5
病因病机
饮食 不节
情志 失常
劳逸 失调
损伤 酿生 痰热 胃失
脾胃 痰热 上扰 和降
暴怒伤肝
脏腑
证机概要:肝郁化火,上扰心神。 治法:疏肝泻火,镇心安神。 • 方药:丹栀逍遥散 (加味逍遥丸 ) 龙胆泻肝丸
磁朱丸 当归芦荟丸(便秘)
Page 26
解郁安神颗粒
功能:舒肝解郁,安神定志 组成:柴胡、大枣、石菖蒲、半夏(制)、白术(炒)、
浮小麦、远志(制)、甘草(炙)、栀 子(炒)、百合、 胆南星、郁金、龙齿、酸枣仁(炒)、茯苓、当归
心神失养 邪扰心神
病性 可见实证、虚证、虚实夹杂证

中医关于“不寐”的辨证要点

中医关于“不寐”的辨证要点

中医关于“不寐”的辨证要点
一、辨虚实
不寐首先应辨虚实。

1.本病轻者仅有少眠或不眠,病程短,以实证为主。

重者则彻夜不眠,病程长,易反复发作,多以虚证或虚实夹杂为主。

实证多为邪热扰心,心神不安。

如心烦易怒,不寐多梦,兼见口苦咽干,便秘赤,为肝火扰心;如不寐头重,痰多胸闷,为痰热心。

2.虚证多为阴血不足,心失所养。

虽能入睡,但睡间易醒,醒后不易再睡,兼见体质瘦弱,面色无华,神疲懒言,心悸健忘,多属心脾两虚;如心烦失眠,不易入睡,兼见心悸,五心烦热潮热,多属心肾不交;如入睡后容易惊醒,平时善惊,多为心胆气虚。

二、辨受病脏腑
1.不寐的主要病位在心,与肝、胆、脾、胃、肾等脏腑功能失调有关若兼急躁易怒,多为肝火内扰。

2.若有不思饮食、腹胀、便溏、面色少华,多为脾虚不运。

3.若有腰酸、心烦、心悸、头晕健忘,多为肾阴虚,心肾不交。

4.若有嗳腐吞酸,多为胃气不和;若有心烦不寐,触事易惊,多属心胆气虚。

【悟道了玄医道传承:不寐】

【悟道了玄医道传承:不寐】

【悟道了玄医道传承:不寐】不寐一、概念不寐是由心神失养或心神不安所致,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

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

二、诊断要点(一)诊断依据1.以睡眠时间不足,睡眠深度不够及不能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与精力为主要证候特征。

轻者入睡困难或睡而易醒,醒后不寐,重者彻夜难眠,连续3周以上。

常伴有头痛头昏、心悸健忘、神疲乏力、心神不宁、多梦等。

2.常有情志失常、饮食不节、劳倦过度及病后、体虚等病史。

3.经各系统及实验室检查,未发现有妨碍睡眠的其他器质性病变。

(二)鉴别诊断不寐应与一时性失眠、生理性少寐、疾病痛苦引起的失眠相区别。

不寐是指单纯以失眠为主症,表现为持续的、严重的睡眠困难。

若因一时性情志影响或生活环境改变引起的暂时性失眠不属于病态。

三、辨证论治(一)治疗原则治疗当以补虚泻实、调整阴阳为原则。

临床辨证需分清虚实,虚证多属阴血不足,责在心、脾、肝、肾,故补其不足,如补益心脾、滋阴降火、益气镇惊安神;实证多因肝郁化火、食滞痰浊、胃腑不和,故泻其有余,如疏肝泄热、清化痰热、消导和中。

(二)分证论治1.心脾两虚证证候:多梦易醒,心悸健忘,肢倦神疲,头晕目眩,四肢倦怠,腹胀便溏,面色少华,舌质淡,脉细弱。

治法:补养心脾,益气生血。

代表方:归脾汤。

基本处方:党参18g,黄芪15g,白术12g,当归12g,远志6g,茯苓12g,龙眼肉10g,酸枣仁15g,合欢皮12g,大枣5枚。

2.阴虛火旺证证候:心烦不寐,头晕耳鸣,健忘,五心烦热,口干,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降火。

代表方:黄连阿胶汤。

基本处方:黄连10g,黄芩12g,生地黄15g,白芍15g,阿胶12g(烊化),龟甲25g,柏子仁15g,麦冬12g,甘草6g。

3.肝郁化火证证候:失眠多梦,甚至彻夜不眠,急躁易怒,伴有头晕头胀,目赤口苦,溺赤,大便结,舌红苔黄,脉弦数。

不寐证的中医治疗

不寐证的中医治疗

不寐证的中医治疗不寐证,是中医说法,通俗说,就是晚上该睡觉时睡不着觉、失眠。

拿现代医学说,神经衰弱、神经官能症、抑郁证等等,病因不详,属功能性障碍。

敝人最早进入学习时,曾查阅与“寐”相关的“寤”的资料,所谓“寤寐不宁”有日夜不宁、似睡非睡之意。

春秋时期郑庄公寤生,即是其母在恍惚中所生,故其母不喜,后致国乱。

“寐”即睡觉,若有梦,为魂不归藏,虽寐而未得休息,人的"心"系统仍在工作……为了寻找治疗的佳方妙法,我在工余先翻现代官方教材,后查阅古籍名医之论,也看过现代电视台养生节目。

其结果,众说纷纭,兼之本人又无失眠体验,终是不得其理法方药。

言“阳不入阴”、“火水未济"者,只是方向性指导。

"阴虚阳虚"之说以及“胃不和则卧不安"、"痰火扰心"等等之说,单就失眠而言,本质上与巴甫洛夫神经-条件反射学说无异。

我曾将各家学说用以指导治疗,辨证时,多有狐疑,无论补阴补阳、调胃安神、清热涤痰,疗效都差强人意。

我曾反思自己何以收获不丰,是自己天性愚钝还是学不得法?——愚钝或许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或许是学习方向不对。

既然医论于事无补则翻医案,大量的医案或能提供数据支撑形成新的观点。

于是,翻医案。

翻医案,有个博而广的过程,长话短说。

——《伤寒论》经方体系是我寻找到的中医最贴近临床的学术。

敝人特别推崇胡希恕经方学术思想,认为他是集孙思邈、许叔微、陈修圆、唐容川等诸多历代名医大家思想之大成者。

其次,有关失眠之治,祝味菊温潜之法也是师范。

探究到如今,我对不寐证的认识和治疗,有如下心得。

不寐者,“阳不入阴”,长此以往,阴阳严重失衡,看似不是什么器质性病变之重症,却是诸多重症先兆(包括癌症),因而要引起高度重视。

人是由身、心两大系统构成(参阅敝号内《一图读懂蕴含在<伤寒论>中的中医生理学》)。

心(精、神、魂、魄)系统和身系统(包括人体生物钟等)的异常与环境(包括天气、职业、住所、人际等)相关。

中医科治疗不寐案分析专题报告4

中医科治疗不寐案分析专题报告4

中医科治疗不寐案分析专题报告4
患者姓名:任某,性别:女,年龄:28岁,初诊,就诊日期:2020.6.8,发病节气:芒种
主诉:入睡困难2月。

现病史:患者近2月来因经常熬夜后出现夜间入睡困难,睡后易惊醒,易胆怯恐惧,伴心悸气短,神疲乏力,倦怠,口淡不渴,注意力和记忆力较前下降。

无头目胀痛,无烦热、耳鸣等不适。

发病以来经常腹泻,大便稀溏,小便正常,胃纳稍差。

既往史生活史:既往体健,无特殊。

过敏史:无。

中医望闻切诊:少神,表情痛苦,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中医诊断:不寐
证候诊断:心脾两虚型
西医诊断:睡眠障碍
治法:补益心脾,养心安神
处方:归脾汤加减:茯苓30g、桂枝12g、炒白术15g、炙甘草10g、酸枣仁15g、柏子仁15g、丹参12g、
党参15g,用法:6剂,诸药水煎煮2次合取汁,早晚温服,日1剂。

按语:患者入睡困难,时间减少,睡眠质量低下。

注意力和记忆力均受影响。

伴神疲乏力、心悸气短,食欲不振,腹泻便溏,结合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辩证为失眠,心脾两虚型,以脾气虚为主。

方中酸枣仁、柏子仁酸平以敛阴养神,二药合用,共凑养心安神之功,为君药;桂枝、炒白术、茯苓、甘草为苓桂术甘汤,可健脾利湿:方中重用甘淡之茯苓健脾利水,渗湿止泻;桂枝温阳化气,降逆平冲,两者合用,可利水平冲;白术健脾燥湿;丹参凉血活血、清心除烦安神,加强安神之力;党参能补气血,用于治疗乏力、心悸等气血两虚证。

甘草调和诸药。

中医(专长)-中医内科学-不 寐

中医(专长)-中医内科学-不 寐

不寐不寐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证,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眠,常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生活和健康。

要点一概述不寐病名首见于《难经·四十六·难》。

不寐在《内经》称为“不得卧”、“目不瞑”。

《素问逆调论》记载有“胃不和则卧不安”。

汉代张仲景《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中将其病因分为外感和内伤两类,提出“虚劳虚烦不得眠”的论述,至今临床仍有应用价值。

《景岳全书·不寐》中将不寐病机概括为有邪、无邪两种类型。

“不寐证虽病有不一……其所以不安者,一由邪气之扰,一由营气不足耳。

有邪者多实证,无邪者皆虚证。

”明·李中梓提出:“不寐之故,大约有五:一曰气虚,一曰阴虚,一曰痰滞,一曰水停,一曰胃不和。

”明·戴元礼《证治要诀·虚损门》又提出“年高人阳衰不寐”之论。

清代·《冯氏锦囊·卷十二》亦提出“壮年人肾阴强盛,则睡沉熟而长,老年人阴气衰弱,则睡轻微易知。

”说明不寐的病因与肾阴盛衰及阳虚有关。

现代医学的睡眠障碍、神经衰弱、更年期综合征、慢性消化不良等以不寐为主要临床表现时,可参考本节内容辨证论治。

要点二病因病机(一)不寐的病因人之寤寐,由心神控制,而营卫阴阳的正常运作是保证心神调节寤寐的基础。

每因饮食不节,情志失常,劳倦、思虑过度及病后、年迈体虚等因素,导致心神不安,神不守舍,不能由动转静而致不寐病证。

1.情志所伤或由情志不遂,肝气郁结,肝郁化火,邪火扰动心神,心神不安而不寐。

或由五志过极,心火内炽,心神扰动而不寐。

或由思虑太过,损伤心脾,心血暗耗,神不守舍,脾虚生化乏源,营血亏虚,不能奉养心神,即《类证治裁·不寐》曰:“思虑伤脾,脾血亏损,经年不寐。

”2.饮食不节脾胃受损,宿食停滞,壅遏于中,胃气失和,阳气浮越于外而卧寐不安,如《张氏医通·不得卧》云:“脉滑数有力不得卧者,中有宿滞痰火,此为胃不和则卧不安也。

中医院不寐诊疗方案

中医院不寐诊疗方案

不寐(失眠)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年)。

入睡困难,或睡而易醒,醒后不能再睡,重则彻夜难眠,连续4周以上;常伴有多梦、心烦、头昏头痛、心悸健忘、神疲乏力等症状;无妨碍睡眠的其他器质性病变和诱因。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ICD-10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年)。

主诉或是入睡困难,或是难以维持睡眠,或是睡眠质量差。

(1)这种睡眠紊乱每周至少发生三次并持续一个月以上。

(2)日夜专注于失眠,过分担心失眠的后果。

(3)睡眠质和/或量的不满意引起了明显的苦恼或影响了社会及职业功能。

(二)证候诊断(1)肝郁气滞证:不寐多梦,胸胁胀满,善太息,平时性情急躁易怒,舌淡苔白,脉弦。

(2)痰热内扰:胸闷心烦不寐,头重目眩,厌食呕恶,暧气吞酸,苔黄腻,脉滑数。

(3)阴虚火旺证:心烦,入睡困难,甚则彻夜难眠,多梦,心悸不安,腰膝疲软,伴头晕耳鸣,健忘遗精,口干津少,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而数。

(4)心脾两虚:多梦易醒,心悸健忘,头晕目眩,面色无华,饮食无味,肢倦神疲,舌质淡,脉细弱。

(5)心胆气虚:多梦易于惊醒,胆怯心悸,气短倦怠,小便清长,舌淡,脉弦细。

二、治疗方案(一)中医治疗1>辨证治疗(1)肝郁气滞证症状:不寐多梦,胸胁胀满,善太息,平时性情急躁易怒,舌淡苔白,脉弦。

治法:疏肝解郁,养心安神方药:可选用柴胡疏肝散、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越鞠丸加减。

方药举例:柴胡15〜25g,半夏10g,夏枯草20g,黄苓10g,夜交藤30g,炒枣仁50g,生龙骨20g(先煎),生牡蛎20g(先煎),茯神20g等。

若肝郁化火,目赤耳鸣,口干而苦,舌红,苔白,脉弦数,可加龙胆草10g,桅子10g,泽泻10g,车前草10g;若头晕目眩,头痛欲裂,不寐欲狂,大便秘结者,可加天麻10g、钩藤20g、大黄(后下)15g、芒硝5g(冲服)。

从中医角度认识不寐

从中医角度认识不寐

从中医角度认识不寐睡眠是人类生存的基本生理现象,是生命健康的重要保障。

良好而充足的睡眠,可以让人消除疲劳、精力充沛、增强免疫。

但是,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压力增大,加之饮食、生活环境改变等等,人们的睡眠质量普遍下降,失眠患者越来越多。

有调查数据显示,超过3亿中国人有睡眠障碍,成年人失眠发生率高达38.2%。

失眠,中医称“不寐”,因多种原因导致阳盛阴衰、阴阳失交从而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症,表现为入睡困难,或睡后易醒,或醒后难再入睡,甚至彻夜难眠,常伴头昏、头痛、心悸、健忘、神疲乏力、心神不宁、多梦等症,还有些患者伴有口干口苦,急躁易怒,面容憔悴,眼眶黧黑,精神极差。

本文将从中医视角解读不寐的病因病机,并分享中医的诊治思路,帮助患者朋友们了解失眠、战胜失眠,养成健康的作息习惯。

一、不寐的病因病机寤,即睡醒;寐,即入睡。

寤、寐等用词,早在《诗经·关雎》中,“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便将不寐一症体现得淋漓尽致。

中医认为,阳出于阴则寤,阳入于阴则寐。

人之寤寐,皆由心神所控。

在病因方面,中医认为:饮食不节、情志不畅、劳逸及思虑过度、年迈阴弱、久病血虚等情况,皆可导致阳盛阴衰、阴阳失交,使得阴虚不纳阳、阳盛不入阴,心神不得安,从而不寐。

病位主要在心,与肝、脾、肾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实证病因中,以饮食积滞、痰热、肝火、心火为主。

如宿食停滞导致的脾胃受损,酿生痰热,内扰于心,胃气失和,《素问·逆调论》曰:“不得卧而息有音者,是阳明之逆也,足三阳者下行,今逆而上行,故息有音也。

阳明者,胃脉也,胃者六府之海,其气亦下行,阳明逆不得从其道,故不得卧也。

《下经》曰:胃不和则卧不安。

此之谓也”。

还有喜怒哀乐等情志过极,导致肝郁化火、心火内炽等热扰心神。

在虚证病因中,以心脾血虚、心胆气虚、肾阴虚为主。

如劳倦及思虑过度导致心脾两伤,《景岳全书▪不寐》云:“劳倦、思虑太过者,必致血液耗亡,神魂无主,所以不眠”。

中医治疗不寐的心得

中医治疗不寐的心得

中医治疗不寐的心得
中医治疗不寐的心得是要针对不同病因进行辨证施治。

一般来说,不寐的病因主要有肝气郁结、心火亢盛、气血不足等。

1. 肝郁型不寐:建议通过调理肝气来缓解睡眠问题。

可以选择适量的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舒缓紧张情绪;调整饮食结构,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食新鲜蔬果;每天按摩足三里穴位,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肝气郁结。

2. 心火亢盛型不寐:建议对心火进行平复。

可以选择放松身心的方法,如听音乐、阅读等;避免情绪激动、过于兴奋或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调整饮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咖啡、浓茶等刺激性食物。

3. 气血不足型不寐:建议通过补充气血来改善睡眠问题。

可以喝一些养血的汤药,如当归、黄芪、山药等;增加一些富含铁质的食物,如瘦肉、豆制品、黑芝麻等;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熬夜;可以在睡前进行放松的运动,如瑜伽、静态舒展等。

总的来说,中医治疗不寐要依据具体病因辨证施治,采用综合的方法进行调理,包括调整饮食、锻炼、改善生活习惯等。

同时,身心放松、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也是关键。

不寐的类证鉴别要点

不寐的类证鉴别要点

不寐的类证鉴别要点不寐的类证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失眠、多梦、睡眠质量差等症状。

在中医理论中,不寐的类证属于心脾两虚、肝火上炎等病机。

下面将从病因、临床表现、辨证要点和治疗方法等方面详细介绍不寐的类证鉴别要点。

一、病因1. 心脾两虚:心脾为生血之本,若心脾功能失调,则会导致血液供应不足,影响睡眠。

2. 肝火上炎:情绪波动大、焦虑紧张等原因会导致肝火上升,进而扰乱睡眠。

3. 阳虚内热:阳气亏损,阴盛阳虚,阴阳失调导致内热,进而影响睡眠。

4. 气滞血淤:情绪抑郁、气滞血淤会导致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引起失眠。

二、临床表现1. 失眠:入睡困难或入睡后易醒。

2. 多梦:睡眠中容易做梦,梦境复杂。

3. 睡眠质量差:睡眠不深,易惊醒。

4. 精神疲乏:因为睡眠不足,白天容易疲劳、无精神。

三、辨证要点1. 心脾两虚型主要表现为心悸、失眠多梦、食欲减退等。

舌质淡红,苔薄白或薄黄。

2. 肝火上炎型主要表现为易怒、烦躁易醒、口干苦等。

舌质偏红,苔黄。

3. 阳虚内热型主要表现为面色潮红、盗汗、手足心热等。

舌质红绛,苔黄。

4. 气滞血淤型主要表现为胸闷、心烦易怒、舌紫暗或有瘀斑。

四、治疗方法1. 心脾两虚型治疗:益心脾补气药物,如党参、黄芪等;适当调理作息时间,保持规律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心情舒畅。

2. 肝火上炎型治疗:清肝泻火药物,如柴胡、丹参等;调节情绪,保持心理平衡;避免辛辣食物和刺激性饮品的摄入。

3. 阳虚内热型治疗:滋阴降火药物,如知母、黄连等;调整饮食结构,多摄入寒凉食物;避免过度劳累和暴露在高温环境中。

4. 气滞血淤型治疗:活血化淤药物,如川芎、桃仁等;调节情绪,保持心理舒畅;适当进行有氧运动,促进气血运行。

以上是不寐的类证鉴别要点的详细介绍。

通过对病因、临床表现、辨证要点和治疗方法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寐的类证,并采取相应的中医治疗措施。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根据个体差异和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辨证施治。

不寐辨治一得

不寐辨治一得

不寐辨治一得
刘黎
【期刊名称】《现代中医药》
【年(卷),期】1989()3
【摘要】笔者在临证中,自拟平肝解郁汤治疗不寐,每获良效。

现简介如下,供同道参考。

方剂组成:珍珠母20-30g生石决明15-30g川楝子10g郁金10g白芍12g 僵蚕10g蝉蜕10g夜交藤30g 临证加减:肝阳上亢而头痛、眩晕较重者加钩藤、菊花;兼心火旺盛而见心悸、心胸烦热,溲黄,舌尖红绛等症时加川楝子,兼肝肾阴虚,或失眠证经治缓解后,加女贞子、旱莲草、制首乌等。

病案举例:患者王××,男,35岁,干部,因失眠年余,加重半月来诊,因夜难入寐,甚则彻夜不眠而影响工作,烦躁。

【总页数】1页(P5-5)
【关键词】失眠证;方剂组成;彻夜不眠;解郁汤;肝肾阴虚;制首乌;平肝;夜交藤;舌尖红;川辣子
【作者】刘黎
【作者单位】宝鸡机电部30所职工医院中医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
【相关文献】
1.叶天士辨治"卫气夜不入阴,阳跷脉盛"型不寐经验 [J], 沈银洪;姜桂美
2.叶天士辨治“卫气夜不入阴,阳跷脉盛”型不寐经验 [J], 沈银洪;姜桂美
3.从"阳不入阴"论不寐及其针灸辨治 [J], 梁洁仪;邴守兰;吴焕淦
4.叶天士辨治不寐探析 [J], 李振汉;邓楠;徐甜;连雅君;王雪茜;程发峰
5.周大勇分证辨治不寐验案3则 [J], 戴晓晓;周大勇(指导)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不寐中医中药

不寐中医中药

不寐中医中药不寐亦称失眠,是指经常入睡时间不够或睡眠不熟的一种疾病。

轻者难以入睡,或睡中易醒,时寐时醒;重者整夜不眠。

西医的神经衰弱及许多慢性病中出现失眠者,均可参照本证辨证论治。

不寐治疗的诊断要点经常入睡困难,或睡而易醒,醒后不能人睡,或时睡时醒。

整夜不能入睡。

不寐治疗的辨证分析不寐一证,多为情志所伤,劳逸失度,久病体虚,饮食不节等,引起阴阳失交、阳不入阴而形成。

临床辨证需分清虚实,虚证多属阴血不足,责在心脾肝肾;实证多因肝郁化火,食滞痰浊,胃腑不和。

治疗当以补虚泻实,调整阴阳为原则。

不寐治疗的辨证论治心脾两虚【证见】多梦易醒,心悸健忘,肢倦神疲,面色少华。

舌质淡,脉细弱。

【治法】补养心脾,益气生血。

【方药】1.主方归脾汤(严用和《济生方》)加减处方:党参18克,黄芪15克,白术、当归各12克,远志6克,茯苓12克,龙眼肉10克,酸枣仁15克,合欢皮12克,大枣5枚。

水煎服。

2.中成药(1)归脾丸,每次9克,每日3次。

(2)柏子养心丸,每次1丸,每日2次。

(3)养心宁坤丸,每次1丸,每日2次。

3.单方验方(1)莲子元肉汤(何春水等《精选千家妙方》)处方:莲子20粒,龙眼肉15克,加水煮熟,睡前服食,并饮其汤。

(2)鸡胎补脑丸(赖天松等《临床奇效新方》)处方:鸡胚胎(干燥粉)90克,胎盘粉60克,党参15克,白术60克,茯神60克,天麻50克,酸枣仁60克,麦冬50克,五味子30克,广陈皮50克,猪脑脊髓粉60克,甘草15克。

将党参、麦冬、五味子放铜锅微火熔干,次下白术、茯神、天麻、酸枣仁、陈皮、甘草共炒熟研成细粉,然后将鸡胚胎粉、胎盘粉、猪脑脊髓粉,按份量加入和匀,炼蜜为丸,如梧子大,瓷瓶密封备用。

每次12克,早晚分2次开水送服。

阴虚火旺【证见】心烦不寐,头晕耳鸣,健忘,五心烦热,口干。

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降火。

【方药】1.主方黄连阿胶汤(张仲景《金匮要略》)加减处方:黄连10克,黄芩12克,生地黄、白芍各15克,阿胶12克(烊化),龟板25克,柏子仁15克,麦冬12克,甘草6克。

明清著名医家不寐辨证特色探讨

明清著名医家不寐辨证特色探讨

明清著名医家不寐辨证特色探讨
高惠勇;张如青;张志枫
【期刊名称】《中医文献杂志》
【年(卷),期】2009(027)005
【摘要】历代医家虽通过四诊、八纲、脏腑、经络等方法对"不寐"做出辨证.但因为时空环境不同,所积累的经验与侧重点也不尽相同,其做出的辨证结果也常因人而异.明代医家对不寐病证的辨证在先贤各代医家的医学基础上,通过实践加以综合融化,在医学理论与临证实践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理论的创新发挥和临床的治疗都有许多鲜明的特色;清代医家在前贤先哲的基础下,更从临床辨证找出不寐的原因,并加以论治,使世人对不寐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与见解,为后世医者对不寐的辨治开拓了一条更宽广的道路.
【总页数】3页(P29-31)
【作者】高惠勇;张如青;张志枫
【作者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201203;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201203;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20120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
【相关文献】
1.明清著名医家对气机升降理论的学术探讨 [J], 刘瑞;花宝金
2.从七情探讨不寐的辨证论治 [J], 许赟;许良
3.宋金元代以前医家不寐辨证特色的探讨 [J], 高惠勇;张如青;张志枫
4.基于数据挖掘探讨吴伟教授治疗不寐辨证用药规律 [J], 黄火剑; 陈武君; 庄洪标
5.基于数据挖掘探讨吴伟教授治疗不寐辨证用药规律 [J], 黄火剑; 陈武君; 庄洪标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不寐证的辨证施护体会

不寐证的辨证施护体会

不寐证的辨证施护体会
赵秀华
【期刊名称】《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年(卷),期】2013(34)5
【摘要】不寐在《内经》称为“不得卧”、“目不眠”,西医称失眠,以经常不
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主要表现为难以入睡、睡而早醒、醒后难眠或睡后无恢复感、甚则彻夜不眠。

不寐是单独的疾病,也是多种疾病的伴随症状,治疗常服用舒乐安定等镇静催眠药物。

长期服用不仅副作用大,还不能解决不寐的根本病因。

治疗效果好或坏,与病程短或长,病情单纯或复杂有关,若病因不除或治疗不当,病情更复杂,治疗更难,严重影响工作、学习、休息和生活质量,甚至引起情志病变而危及患者生命。

根据不寐证候属性,采取有效的辨证施护如耳穴压籽、穴位按摩、中药穴位敷贴、中药足浴、饮食调护、情志调护等护理措施取得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

【总页数】1页(P80)
【作者】赵秀华
【作者单位】云南省中医医院,云南昆明65002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6.23
【相关文献】
1.65例不寐患者的中医辨证施护体会
2.不寐的中医辨证施护体会
3.心肾不交之不寐证辨证治疗体会
4.导师王平教授从脾肾论治不寐证的临证体会
5.不寐证临床治疗体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针灸治疗不寐症101例

针灸治疗不寐症101例

针灸治疗不寐症101例
王贵华
【期刊名称】《中国针灸》
【年(卷),期】2002(0)S1
【摘要】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01例为门诊病例,男45例,女56例;年龄最小19岁,最大75岁;病程最短半个月,最长30年。

1.2辨证分型(1)心脾两虚型:夜来不易入寐,易醒,健忘,自汗,神乏,便溏,舌淡、苔薄,脉细弱。

(2)阴虚火旺型:虚烦不寐或稍寐即醒,手足心热,舌质红,脉细数。

(3)胃腑不和型:寐欠安,心烦,嗳气,舌苔黄腻,脉弦滑。

【总页数】1页(P28-28)
【关键词】阴虚火旺型;心脾两虚型;辨证分型;捻转;手足心热;针灸治疗;平补平泻法;隐白;不寐症;印堂
【作者】王贵华
【作者单位】天津开发区医院中医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46
【相关文献】
1.观察针灸配合中药治疗不寐症的疗效 [J], 胡艺
2.针灸结合运动处方治疗不寐症疗效观察 [J], 李健康;胡淑萍;张安民
3.针灸、耳穴压豆联合刮痧疗法治疗不寐症临床观察 [J], 张瑞;宋锫镠;尚二琳
4.血府逐瘀汤加减联合针灸治疗中风后不寐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 [J], 刘建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程厚华名中医不寐辨证诊治经验
发表时间:2017-11-16T11:47:26.110Z 来源:《健康世界》2017年18期作者:刘民
[导读] 程厚华是安徽省名中医,从事中医临床30余年,擅长于使用中医药治疗内、妇、儿科疑难杂病。

安徽省广德县中医院安徽广德 242200
摘要:作为安徽省名中医,程厚华擅长采用中医治疗内、妇科、儿科各类疑难杂症,其在不寐诊治中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不寐的病因机制复杂多样,但总隶属阳盛阴衰范畴,在临床诊断中要明确患者症形,依据患者的分型给予辨证治疗,达到安神养血、调肝泻火的目的。

关键词:程厚华;名中医;不寐;临床诊断;辨证治疗
程厚华是安徽省名中医,从事中医临床30余年,擅长于使用中医药治疗内、妇、儿科疑难杂病,特别在对急慢性乙肝、酒精肝、肝硬化的治疗技术上居本地区领先地位[ ]。

与此同时,程厚华结合自己多年行一经验,总结了中医诊断治疗不寐的经验,值得学习。

1.不寐的病因机制
中医学将失眠归属于“不寐”范畴,其发病因素复杂多样,古人认为不寐因素主要集中在阴阳消长、阴气虚、邪气盛等多个方面,对现代临床实践仍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不寐”在古代又被称作是“不得眠”、“不得卧”,症状较轻者睡眠困难,睡后容易醒,醒来难以再进入睡眠状态,严重者彻夜不能入眠,长此以往,将直接影响到患者的身心健康[ ]。

程厚华认为,不寐主要是由于忧思过度、劳伤气血,其病位在心,会累及到患者的五脏六腑。

患者心神不安往往容易出现邪气侵扰,进而出现不寐。

气结于心、情志所伤、心神不宁及饮食不节等均是不寐的主要诱发因素[ ]。

程厚华认为情绪失控可引起心境上的改变,这种改变尤其在情绪不稳时表现的尤为明显,它可以是由某些突发事件引起,如特别的喜事或特别的悲伤、生气等都可导致失眠。

这种因突发事件引起的失眠只是一种现象,可能是偶然发生的、暂时的;而更严重的失眠则是长期存在睡不好的现象,他们的情绪持续性地处于低落状态,紧张、害怕、担心、怀疑、愤怒、憎恨、抑郁、焦虑等等情感不仅占据他们白天的感觉器官,而且就连晚上也仍然欲罢不能。

2.不寐的临床诊断
程厚华在诊断不寐症状时,主要从以下5个方面入手:(1)患者存在睡眠障碍,夜晚难以入眠,久久不能入睡,或间断性觉醒夜间多梦,处于似睡非睡状态,醒后一般不能够再次进入睡眠状态,部分患者甚至彻夜难眠[ ]。

(2)睡眠障碍持续2周以上,且每周至少有3次以上上述睡眠障碍;(3)白天精神状态不佳,疲乏困倦,伴随头晕脑胀、心慌心烦等症状,对患者生活、学习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4)其他精神疾病引起的不寐;(5)国际SPIE-GEL量表从入睡时间、总睡眠时间、睡眠深度等6个方面对患者睡眠质量予以评估,评分>9分可判断为失眠,超过24分为重度失眠症。

3.程厚华名中医对不寐的辨证治疗经验
现代社会人们工作压力、学习压力大,生活及饮食不规律,多伴随肝郁气滞等,不寐发生率呈现出逐年增高的趋势。

程厚华认为对不寐的治疗应以调整阴阳、消除肝郁、痰火为主。

3.1肝火扰心型
对于肝火扰心症型患者,在治疗时应以调肝泻火,镇心安神为主。

此类患者多表现为不寐多梦,甚至存在整夜不寐,患者性情急躁、易暴易怒,多合并头晕、耳鸣、饮食不节等症状。

程厚华认为恼怒对患者的肝脏具有严重损害作用,肝郁化火,扰乱心神,进而造成不寐。

肝气对胃肠也会产生侵害作用,肝火内扰,患者头痛欲裂、彻夜不能入睡[ ]。

在治疗时可以泻火为主,并辅之以镇心安神治疗,切记房中不可过多使用补益药物,避免加重肝郁症状。

给予患者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组方为龙胆草、栀子、泽泻、柴胡各15g,生牡蛎、珍珠母、磁石各30g,车前子、当归各10g,黄芩、甘草各6g,该药物能够起到稳定心神、清肝泻火的功效。

3.2痰热扰心型
该类症状患者多伴随胸闷、心烦、头重、目眩等。

程厚华认为肝胆不舒、痰热上扰,会导致患者口苦目眩,胃失和降,舌红苔腻,给予患者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组方为半夏、茯苓、枳实、竹茹各15g,陈皮、黄连各10g,珍珠母、磁石各30g,其中茯苓、枳实能够起到健脾化痰的作用,珍珠母能够稳定心神,竹茹可清心降火。

对于合并大便不爽、胸闷、苔腻症状患者可重用半夏,和胃降气[ ]。

程厚华认为半夏能够帮助入眠。

对于存在饮食停滞者可加用鸡内金、焦麦芽等,帮助消导和中。

3.3心脾两虚型
心脾两虚型不寐多见于老年群体,患者多表现为多梦易醒,、头晕乏力、健忘。

程厚华认为心脾两虚型不寐多存在营血不足,心神奉养不佳,进而出现不寐,因此治疗要以补益心脾为主。

可给予归脾汤加减治疗,组方为党参、白术、当归、黄芩、远志、茯苓、龙眼肉、木香各15g,炙甘草10g,酸枣仁20g,党参、炙甘草能够健脾益气,茯苓、酸枣仁可益脾安神。

对于心血不足者可加用熟地黄、白芍药,帮助滋养心血。

对于症状严重者加用五味子、合欢皮,安养心神。

3.4心胆气虚型
心胆气虚型不寐主要表现为触事易惊,存在胆怯心理,终日惶恐惕惕、倦怠无力,对于此类患者治疗时以健脾醒脾为主,采用安神定志丸合酸枣仁汤加减治疗,组方为茯苓、、远志、石菖蒲、川芎各15g,党参、酸枣仁、知母各20g,炙甘草10g。

组方中的知母可清热除烦,炙甘草则对心胆易惊具有调节作用。

对于惊惕不安患者可加用生牡蛎、生龙骨治疗。

结束语
综上所述,程厚华在中医诊治不寐方面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认为不寐病因虽多,但均可化为阴阳失交范畴,在治疗时可依据患者症形给予辨证治疗,促进患者症状改善。

参考文献:
[1]杜金英,刘大勇,张海鹰. 长期失眠对心电图的影响及相应中医辨证分析[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5,21(13):1531-1533.
[2]江丽杰,何丽云,周雪忠,等. 基于复杂网络的失眠中医诊治规律研究[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5,10(12):1540-1543.
[3]王亮,马洪明,李庆彬,等.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王珂治疗失眠的用药规律[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11(06):762-765.
[4]王光谱,韩英霞,叶健. 探讨失眠患者应用心理治疗及中医辨证论治疗的临床有效性[J]. 世界中医药,2015,23(a01):491-491.
[5]谢晶,陈艳芳,高选玲,等. 中医辨证护理在肺癌失眠患者中的临床运用[J]. 中医药导报,2016,13(19):115-117.
[6]李鑫辉,许福丽,李雅婧,等. 黄政德教授运用甘麦大枣汤治疗失眠临床经验[J].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37(4):390-39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