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纱重定量三大三小牵伸工艺研究及应用
棉纺细纱大牵伸、重定量工艺机理分析
电 、 物料消 牦等 , 而提高企 业 经济效 益 。典型 高 机 从
效 、 定 量 工 艺 与 普 通 工 艺 前 纺 定 量 、 备 、 能 的 重 设 产 比 较 见 表 1 。
深入 分析 和探讨 。
由表 1可 知 , 效 工 艺 具体 含 义 应 该 是 : 细 高 ①
纱 ( 三代 ) 第 大牵 伸 , 到 5 倍 ~1 0倍 。② 前 纺全 达 O 0
前 纺重 定 量 、 细纱 大 牵 伸工 艺 的 目的是 挖 掘前
纺 机 械 、 艺 的 潜 力 , 少 前 纺 的设 备Βιβλιοθήκη 配 置 、 工 、 工 减 用 耗
纺工 艺 、 纺纱 机械 、 专件 和器 材 的创新 和发展 起着 积
极 的 促 进 作 用 , 者 在 “ 纺 高 效 工 艺 进 行 机 理 分 笔 棉 析 ” 基 础 上 , 细 纱 大 牵 伸 有 关 问 题 做 了进 一 步 的 的 对
收 稿 日期 :0 8 0 — 5 2 0 — 5 0 作 者 简 介 : 文 辉 ( 9 6 ) 男 , 江 温州 人 , 究 员 , 唐 13 一 , 浙 研 长 期 从 事 环 锭 细 纱 技 术 的理 论 和 实践 研 究 。
流 程半 制 品重定 量 , 已超 过一 般 手 册 上 所 推荐 范 围
些 问 题 。2 0 0 6年 9月 和 2 0 0 7年 5月 在 南 京 召 开 的
1 高 效 工 艺 的 含 义
纺织 机械 、 工艺 技术 进步 的标 志 , 该是实 现纺 应 织生 产高质 、 产 、 效 。 2 0 高 高 0 7年 6月 上 海 国际 纺
机展 马佐 里展 出 了全 流程 高效 重定量 工艺 纺纱 新技 术、 新设 备 。 细纱 机 型 号 为 D TM1 9 纺 纱 品 种 为 8, 细 绒棉 C . e , 制 品 定 量 的 配 置 和 主要 品质 J9 7tx 半
【技术】E86精梳机低落棉高质量纺纱工艺探讨(下)
【技术】E86精梳机低落棉高质量纺纱工艺探讨(下)【技术】E86精梳机低落棉高质量纺纱工艺探讨(上)(紧接上期)2.6精梳后单并采用“两大一小”工艺提高牵伸伸直三度加强纤维尾端伸直,牵伸伸直三度重点是纤维末端的伸直状态。
纤维头端变速尾端脱离钳口控制,后部纤维的摩擦力和控制力决定纤维变速过程中的伸直状态。
采用“两大一小”工艺,即采用重定量,大后区隔距和小后区牵伸倍数。
原理是:高速条件下,纤维在两罗拉钳口之间的时间变短。
没有足够的空间无法在瞬间完成较厚棉层的整理,因此加大隔距,以空间换时间。
重定量利用纤维间的内静摩擦力,实现纤维变速时伸直。
精梳后单并采用重定量,大后区隔距、小后区牵伸倍数,后区牵伸倍数1.15倍,总牵伸倍数5.9倍,罗拉中心距:39 mm×47 mm,末并定量21 g/5m。
2.7粗纱采用“三大一小”工艺精梳条在低落棉条件下,须条内的短绒含量有所增加,牵伸工艺中的重点是控制短纤维运动,减少纤维在变速过程中的浮游状态。
粗纱采用“三大一小”工艺,能够控制纤维在加捻过程中的浮游运动,为细纱提供好的牵伸条件。
原理是:大的粗纱捻系数,提供纤维间较好的抱合程度;大后区隔距,便于纤维整理;较大的总牵伸倍数结合小后区牵伸分配,实现纤维变速时,对尾端的控制力,进一步提高伸直平行度[3~5]。
粗纱采用“三大一小”工艺,即粗纱定量为5.5 g/10m,罗拉隔距12 mm×19 mm×35 mm,粗纱捻系数127,后区牵伸倍数1.13倍。
2.8细纱采用“三大三小”工艺在细纱工序采用“三大三小”工艺,其中“三大”即指采用大粗纱捻系数、大细纱后区隔距,前胶辊大前冲位置;“三小”即指采用小后区牵伸倍数、小钳口隔距,小浮游区长度的工艺,能够实现在低落棉牵伸条件下的高质量高效率。
其原因是大粗纱捻系数可以控制纤维在后部和加捻区的扩散;大后区罗拉隔距可以缓和单根纤维变速抽取时控制力和引导力的平衡,减少牵伸不开的概率;前胶辊前冲可以减少纱线包围弧缩小加捻三角区;小后区牵伸倍数有利于加强整理,为前区集中牵伸做准备;小钳口和小浮游区主要是控制纤维变速点,使变速点集中且接近于前钳口。
(完整版)细纱工艺
细纱工艺一、细纱工序的任务1.牵伸:将粗纱牵伸到所要求的特数。
2.加捻:给牵伸后的纱条加上一定的捻度,使之具有一定的强力、弹性和光泽。
3.卷绕:卷绕成管纱,便于运输和后加工。
二、细纱工艺设计概要在确定细纱工艺时,应考虑以下一些方面。
(1)细纱机在向大牵伸方间发展。
为了加大细纱机的牵伸倍数,可采用不同的牵伸机构.改善在牵伸过程中对须条的控制,合理确定牵伸工艺,获得理想的效果。
在加压形式上,目前大多采用弹簧摇架加压和气动加压。
在加大细纱机的牵伸倍数、缩短前纺工序和减少并合数的同时,必须注意改进喂入半制品的质量。
(2)细纱捻度直接影响成纱的强力、捻缩、伸长、光泽和毛羽、手感,而且捻度对细纱机的产量和用电等经济指标的关系很大,因此,必须全面考虑,合理选择捻系数。
(3)在加强机械保全保养工作的基础上,保证最大限度地提高车速,选择合适的钢领、钢丝圈、筒管直径和长度等。
(4)加大细纱管纱卷装可以有效地提高劳动生产率。
在确定管纱卷装时,应考虑最大限度地增加卷绕密度,但必须使络筒时发生的脱圈现象减少到最低限度,否则会降低劳动生产率。
三、细纱牵伸工艺(一)细纱总牵伸倍数在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提高细纱机的牵伸倍数,在经济上获得较大的效益。
目前细纱机的牵伸倍数一般在30—50倍。
总牵伸倍数的能力首先决定于细纱机的机械工艺性能,但总牵伸倍数也因其他因素而变化。
当所纺棉纱线密度较粗时,总牵伸能力较低;当所纺棉纱线密度较细时,总牵伸能力较高;在纺精梳棉纱时,由于粗纱均匀、结构较好、纤维伸直度好、所含短绒率也较低,牵伸倍数一般可高于同线密度非精梳棉纱;纱织物和线织物用纱的牵伸倍数也可有所不同,这是因为单纱经并线加捻后,可弥补若干条干和单强方面的缺陷,但也必须根据产品质量要求而定。
总牵伸倍数过高,产品质量将恶化,棉纱条干不匀率和单强不匀率高,细纱机的断头率也增高。
但总牵伸倍数过小,对产品质量未必有利,反而增加前纺的负担,造成经济上的损失。
4--牵伸工艺配置(后区)
任务1:粗纱捻回在细纱牵伸中的问题与作用? 任务 :粗纱捻回在细纱牵伸中的问题与作用?
粗纱捻回的利用 后区:多为简单罗拉牵伸, 后区:多为简单罗拉牵伸,可利用粗纱捻回产生的附加摩擦力界控制纤维 运动。在后区牵伸倍数不大于1.5倍的情况下 倍的情况下, 运动。在后区牵伸倍数不大于 倍的情况下,牵伸倍数大时要适当 增大粗纱捻回,使纱条紧密度提高,摩擦力界强度加强, 增大粗纱捻回,使纱条紧密度提高,摩擦力界强度加强,纤维变速 点靠前、稳定。 点靠前、稳定。 前区:经后区牵伸后纱条上仍保留部分残余捻回进入前区。 前区:经后区牵伸后纱条上仍保留部分残余捻回进入前区。此时纱条结构 较紧密,纱条在皮圈间不发生翻转,能增强皮圈中部摩擦力界强度, 较紧密,纱条在皮圈间不发生翻转,能增强皮圈中部摩擦力界强度, 纤维变速点靠前和稳定,有利于成纱条干均匀度。 纤维变速点靠前和稳定,有利于成纱条干均匀度。 前提:不发生捻回重分布现象。 前提:不发生捻回重分布现象。
V形牵伸: 形牵伸: 形牵伸 应用曲线牵伸原理加强后区牵伸过程中对纤维的控制, 应用曲线牵伸原理加强后区牵伸过程中对纤维的控制,改善了进入前 牵伸区须条的结构及均匀度,充分发挥了前区的牵伸能力, 牵伸区须条的结构及均匀度,充分发挥了前区的牵伸能力,提高了细纱机 总牵伸倍数。 总牵伸倍数。 特点: 特点: 后罗拉中心的高度相对于前罗拉中心抬高,且后罗拉前移, 后罗拉中心的高度相对于前罗拉中心抬高,且后罗拉前移,同时将后 胶辊后移。使后区有较长的罗拉握持距 较短的非控制区长度, 较长的罗拉握持距和 胶辊后移。使后区有较长的罗拉握持距和较短的非控制区长度,同时使喂 入须条在下罗拉表面有一段包围弧, 入须条在下罗拉表面有一段包围弧,从而加强了后区牵伸对纤维运动的控 制及对纤维长度的适应性。 制及对纤维长度的适应性。
3--牵伸工艺配置(前区)解析
3.主牵伸区工艺
1、牵伸倍数:在确保成纱条干的前提下,尽可能增大主牵伸区的牵伸倍 数,促进纤维后弯钩纤维伸直,同时,可实现粗纱重定量工艺。 2、自由区长度的选择要根据纤维的长度分布、纤维表面的性能、喂入粗定 量与牵伸倍数协调统筹选择,以实现合理的牵伸须条的牵伸力,确保能 实现正常牵伸。一般12mm 3、胶圈钳口原始隔距大小应根据粗纱条的条干水平、纤维的长度分布、粗 纱的定量水平定。实现稳定和牵伸须条牵伸力。 4、集合器规格的选择:成纱定量。如果因集束导致纤维弯钩、条干恶化, 同时也无法选择合适的集合器,则建议:采取同时停用横动装置与集合 器。 5、胶圈架规格的选择:依据所纺纤维的种类定。棉33mm
任务4:细纱出硬头,分析主要原因及调整方法? 硬头:纺纱过程中,由于牵伸不开造成的棉束都叫“硬头”。粗纱上的叫 “棉老鼠”,细纱上的叫“吐粗纱”。 根本原因:牵伸力大于握持力。 工艺因素造成出硬头的特征是:发生的面较广、来势较猛影响较大; 设备因素造成出硬头的特征是:发生的面较窄,往往集中在个别机台或 个别锭子。 工艺因素原因及解决方法: 1.粗纱捻系数太大 2.粗纱定量太重 3.后区牵伸倍数太小 4.皮圈钳口隔距过小 5.粗纱回潮率太高 6.罗拉隔距太小 7.前罗拉加压太轻
浮游区长度: 又叫自由区长度,是指皮圈钳口至 前罗拉钳口间的距离。 缩短浮游区长度的优点: 不被控制的短纤维数量减少; 牵伸区后部摩擦力界加强并相对向 前延伸,浮游纤维变速点更集中且靠近 前钳口。 缩短浮游区长度的措施: 采用双短皮圈;减小销子前缘曲率 半径;选用较小的皮圈钳口隔距;选用 较薄较软的皮圈等。
关键:牵伸顺利进行的条件是握持力大于牵伸力。
措施: 增大皮辊压力 改变皮辊包覆材料与几何尺寸 改变钳口下须条的几何形态
牵伸力
细纱重定量大牵伸工艺对成纱质量的影响
近 年 来 , 定量 纺 纱工 艺 引起 了纺 纱工 艺 领域 的 一场 大变 革 , 传 统 的 “ 定量 、 速度 ” 艺理 念形 重 对 轻 慢 工 成 强 烈 的冲 击.随 着纺 纱 机 械行 业 的技 术进 步 , 械制 造 质 量 的大 幅提 高 , 量先 进 设备 的 引进 , 纱工 机 大 纺
了纱 线 内纤 维 的结构 状态 , 纱 线 内纤 维分 布 的结 构恶化 . 使 4 结语 通 过 此 次生 产 实践 证 明 , 细 纱 工 序 实行 重 定 量 大牵 伸 的 工艺 , 对 成 纱百 米 重 量 C % 、 纱 强力 在 会 V 单 C %、 长 C V 伸 V%、 V %产 生不 利 影响 . Cb 1 在 同一 粗 纱 下 , 纱牵 伸倍 数 与 成 纱 重量 C %、 纱 强 力 C %、 纱伸 长 C %之 间 处 于 正强 相 ) 细 V 单 V 单 V 关, 存在 随着牵 伸倍 数增加 而增 大的趋 势 ; 而细纱 牵伸倍 数与条 干 C b 间处于 弱相关 , 关性不 明显. V %之 相 2 设 备状 况 对 试验 数 据 的 可靠 性 影 响 明显 , 用状 况 好 的设 备进 行 纺纱 试 验 , ) 使 试验 数 据分 布 的规 律
南 通纺 织 职业 技术 学 院学 报 ( 合版 ) 综
表 2 千 定 量 为 5 2 / O 粗 纱 所 纺 纱线 技术 指 标 .g l m
8 6 4 2 O 8 6 4 2 O
2 1 焦 01
表 3 干 定 量 为 55 / 0 粗 纱 所 纺 纱 线 技 术指 标 .g 1 m
细纱机的主要工艺参数
细纱机的主要工艺参数
(原创实用版)
目录
一、细纱机的主要工艺参数
1.牵伸形式
2.原料结构
3.粗纱定量
4.粗纱捻度
5.细纱支数
6.细纱捻度
7.工艺参数的调整
正文
细纱机是纺纱过程中的一种重要设备,主要用于将粗纱或条子经过牵伸、加拈、卷绕等工艺过程,制成细纱管纱。
在这个过程中,细纱机的主要工艺参数对成纱质量起着关键作用。
下面我们将详细讨论这些参数。
首先,牵伸形式是细纱机工艺参数中至关重要的一个。
目前,粗纺牵伸主要有三种形式:四罗拉双短胶圈 D 型牵伸、三罗拉双短胶圈牵伸和三罗拉长短胶圈牵伸。
不同的牵伸形式对纤维的控制能力、成纱的结构和质量都有很大影响。
其次,原料结构也是细纱机工艺参数中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这包括原料的混纺或纯纺、纤维的长度、旦数等,都会影响到细纱的质量和性能。
再次,粗纱定量和粗纱捻度是细纱机工艺参数中另外两个关键因素。
粗纱定量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细纱的质量,而粗纱捻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导
致成纱的捻度不均匀。
此外,细纱支数和细纱捻度也是细纱机工艺参数中需要严格控制的。
不同的细纱支数和捻度对成纱的质量和用途有很大影响,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最后,工艺参数的调整是细纱机生产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合理的工艺参数可以保证成纱的质量,提高生产效率。
因此,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工艺参数,以达到最佳的生产效果。
细纱机牵伸分配对纱线性能影响研究
细纱机牵伸分配对纱线性能影响研究背景纺织行业是全球性的基础产业之一。
众所周知,纺织品的质量往往取决于纱线的品质。
因此,纱线的生产技术一直是纺织业发展的重点和热点。
细纱机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纱线生产的机械设备。
其主要作用是将粗纱拉细为细纱。
细纱机的工作效率和性能,不仅直接影响到纱线生产的质量和成本,而且与纺织品的质量密切相关。
因此,如何提升细纱机的工作效率和性能,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对细纱机牵伸分配对纱线线性能的影响进行详细的研究和分析。
研究内容实验设计本次实验采用单钩细纱机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不同牵伸分配方案的优化试验。
具体而言,我们对细纱机牵伸区域进行重构,分别采用等间距牵伸方案、等面积牵伸方案、气动拉力调节牵伸方案,以及自适应牵伸方案进行实验。
实验结果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得到了以下结论:1.等面积牵伸方案在细纱机的牵伸区域内具有较高的均匀度,能够有效提升纱线的强度和均匀性。
2.等间距牵伸方案能够有效降低纱线的抽条率,但对于细纱的均匀性影响较大,容易导致纱线偏粗或偏细。
3.自适应牵伸方案能够根据纱线的差异性进行自动调节,使得纱线的均匀性和强度都得到了较好的提升。
4.气动拉力调节牵伸方案对于纱线的性能影响较小,在实际工业生产中应用价值相对较低。
结论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合理的牵伸分配方案对于提升细纱机的工作效率和纱线的质量至关重要。
2.等面积牵伸方案和自适应牵伸方案是目前比较有效的牵伸分配方案,可以应用于实际工业生产中。
3.进一步研究和优化细纱机的牵伸分配方案,有助于提升细纱机的性能和工作效率,为纺织行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结语本文对细纱机牵伸分配对纱线性能影响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归纳,我们得到了合理的牵伸分配方案可以有效提升纱线的强度和均匀性的结论。
未来,我们将进一步探索和优化细纱机的工作方式和机械结构,以及细纱机在纺织行业的应用价值,为推动纺织行业的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粗纱重定量细纱大牵伸工艺应用探讨
挥噍 技术
Co  ̄ o n Te x t i l e T e c h n o l o g y
第4 1 卷 第 1 2期 2 0 1 3年 l 2月
粗 纱 重 定 量 细 纱 大 牵 伸 工 艺 应 用 探 讨
计 万 平
( 湖北武汉江南实业集 团有 限公 司)
摘要 : 探讨粗纱重定粗纱重定量细纱大牵
件 和 器材 , 确保产品质量稳定提 高, 从 而取 得 良好 的 实施 效 果 。
关键词 : 粗纱重定量 ; 细纱大牵伸 ; 双压力棒上销 ; 罗拉 中心距 ; 钳 口隔距 ; 后 区牵伸; 胶辊
直径
中图分 类号 : T S 1 0 4 . 3 1
文 献标 志码 : B
文章编 号 : 1 0 0 1 . 7 4 1 5 ( 2 0 1 3 ) 1 2 — 0 0 1 6 - 0 4
App l i c a t i o n Di s c us s i o n o f
La r g e r Ro v i ng We i g h t pe r Un i t& La r g e r S pi n ni ng Dr a f t
J /Wa n pi n g ( H u b e i Wu h a n J i a n g n a n E n t e r p i r s e s G r o u p C o . , L t d . )
c h i n e n u mb e r i n f o r e s p i n n i n g c a n b e r e d u c e d , t h e e ic f i e n c y a n d e n t e pr r is e s e c o n o mi c e ic f i e n c y c a n b e i n c r e a s e d t h r o u g h i n c r e a s i n g r o v i n g w e i g h t p e r u n i t .I t i s c o n s i d e r e d t h a t b e t t e r i mp l e me n t e f f e c t c a n b e g o t t h r o u g h a d o p t i n g a s e ie r s o f t e c h n o l o g y me a s u r e s , i n c l u d i n g s e l e c t i n g r a t i o n a l s p i n n i n g d r a f t mu l t i p l e , s o l v i n g p r o b l e ms i n i mp l e me n t , o p t i mi z i n g r e l a t — e d p r o c e s s i n g i n s p i n n i n g , a d o p t i n g a d v a n c e d s p i n n i n g d e v i c e s t o e n s u r e p r o d u c t q u a l i t y , a c c o r d i n g t o mi l l a c t u a l s i t u a t i o n
细纱机V型牵伸牵伸区工艺探讨
运动 。V型牵伸 的后 区将 后罗拉 中心 的高度抬 高 1 2 . 5 mi l l ,且前 移后 罗拉 使 中后 罗拉 中心 的水 平 距离 由传统 的 4 8 — 5 6 mm缩短为 4 0 — 4 6 BI T I 左右 ,
同时将 后胶 辊 沿 后 罗 拉 表 面后 移 ,使 后 胶 辊 与 后罗 拉 中心连线 成 2 5 — 2 8 。 夹角 。这种结 构特 点
纺纱品种 :T 4 5 / C 5 5 1 3 . 0 t e x 。
使 喂入 后 牵 伸 区的 纱条 在 抬 高 的后 罗 拉 表 面形
成了约 1 9 i n n 的 曲面包 围弧 ,这 个包 围弧 具有
投 稿 日期 :2 0 1 3 — 1 0 — 0 9
J I ANGSU TE XTI L E 江苏纺织
纱 质量 。
1 V型牵伸 的结构特点和作用
环锭 细纱 机 牵 伸 的后 区一 般 是 采 用 罗 拉 直 线 牵 伸 形 式 ,其 中部摩 擦 力 界 较 弱 ,一 般 是 靠 改 变 粗 纱 捻 系数 和 调 节后 区隔 距 来控 制 纤 维 的
2 纺纱工艺试验
我们 主要生产 混纺 品种 ,前一 阶段 生产 的涤 棉混纺纱 的品质难 以达到高端客户的要求 ,为此根 据 V型牵伸的特点 , 组织对产品质量进行 了攻关。
试验条件 : ( 1 ) 粗纱定量 :4 . 3 g / 1 0 1 2 1 ;( 2) 细纱型号: D T M1 2 9 ( 东台马佐里 ) ;( 3) 牵伸配置: 前后 罗拉 d ) 2 5 m m ;( 4 ) 中罗拉 直径 : 2 7 m m;( 5) 摇架 : ( S D D A 2 1 2 2 PD) 型气动摇架; ( 6) 下 肖: 1 2 1 8 A ;( 7) 上 肖:S X 3 -6 8 3 3 气动摇 架专用 上 肖。
国产细纱机牵伸装置的应用现状及研发方向
中 图分类 号 : T S 1 0 3 . 2 3 1 . 1 文 献标 志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0 0 1 - 7 4 1 5 ( 2 0 1 3 ) 0 5 - 0 0 5 8 - 0 4
L i Hu i j u n L i G u o f e n g
( X i  ̄i a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
Ab s t r a c t Ap p l i c a t i o n s t a t u s a n d r e s e a r c h& d e v e l o p me n t d i r e c t i o n o f d o me s t i c s p i n n i n g f r a me d r a f t d e v i c e we r e d i s c u s s e d .Mo d i i f c a t i o n s t a t u s , e x i s t e d p r o b l e ms a n d d i r e c t i o n o f t e c h n o l o g y r e s e a r c h a n d d e v e l o p me n t i n f u t u r e we r e i n — t r o d u c e d a n d a n a l y z e d .I t i s p o i n t e d o u t t h a t d e v e l o p me n t t r e n d o f h i g h e r q u a l i t y , l a r g e r w e i g h t p e r u n i t a n d l a r g e r d r ft a o f
细纱后区牵伸形式与重定量工艺的试验分析
第3 6卷 第 1 期 20 08年 1 月
棉
纺
织
技
术
Co o e te T c n l g  ̄ n T xi e h oo y l
细 纱 后 区 牵 伸 形 式 与 重 定 量 工 艺 的 试 验 分 析
计 万平
( 北武 汉市 江南 集 团 ) 湖
Ba k Zo e a d He v eg tpe i c n n a y W i h r Un t
J /Wa p n n ig
( h nJa g a n u t a . Ld , b i Wu a in n nId sr l i Co , t . Hu e)
Absr t Si t n an f c e c h td a tfr i p n i g b c on fce o he v ih e n twe e ds t ac t i d ef i n yt a rf o m n s i n n a k z e a e td t a y weg tp ru i r i— ua o i f
b r f f r n b c o e i re t a h to o bl. p o r f fr n ba k z n r a d a m i a k z n s wo s h n ta fd u e a r n d at o to m i c o e、 I s c n ie e h ta dion l ti o sd r d t a d t a i p e sba r tfr ss ia l o midl rl w r epr d c n c ry n e v i h runt o l— p o r tfr r s rd a m i u tb et d e o o gad o u ti ar i g h a y weg tpe i ,d ube a r n d a m f o f o i a k z n s s t l o me um o to n o ty r n o r d r d ti ar i g h a y weg e i. n b c o e i ui e t di ab c un rf e c un a n a d t p g a e p o uc n c ryn e v ihtp runt i
应用新型下销改善成纱质量
运 行和 优 秀的纱 线 质 量 , 损 少 , 砺 周 期 长 , 磨 磨 对经
济生产 也 有积极 作 用 , 与其 他 产品对 比数据 见 图 1 。
-
R — C t 胶 辊 用 胶 管 对 纱 线 质 量 和 立 达 环 i Q. o 上
锭 纺纱 机 的运行 性能都 有 直接 影 响。
浮游 区 的距 离 , 使浮 游 区纤维 失控 情 况得不 到 改善 ,
是影 响纺 纱质量 的重 要 因素 ; 此外 , 老式下 销 与下胶 圈接触 面积 大 , 胶 圈 运 转不 灵 活 。一 般 的 下 销 为 使 T型 曲面 阶梯 型 , S 在 KF( 内 为 Y 2 1 2型摇 架 ) 国 J —4 牵伸 系统 中 , 通下 销 的平 面直线 部 分长 度较 大 , 普 对 胶 圈的 弹性支撑 作 用不 好 , 也不 能理 想 的控制 纤维 。
定;
螺
搬
质景 要求
o Co t
—
—
产 品 A和 B
产品 c
—
—
第一次打磨 A B 第 - 欠 & 打磨 R C t 7 i o
—
—
图 1 在 不 同工艺 设置 、 材料 和 纱 线号数 相 同 原
—
—
胶辊使 用 周期 长 , 可提高 经 济效 益 。
条件 下 , - - o 与 其他 胶辊 用胶 管 测试 Ri C t Q 结果 与现 场数 据 比较 立达 纺织机 械 ( 海 ) 限公 司 上 有
用 于立 达环 锭 纺 纱机 上 的立 达 高质 量胶 辊 用胶 管 R — C t i Q— o
作为 环锭纺 纱机 的领 先 制 造 商 , 达 擅 长 于 系 立
实行重定量大牵伸纺纱工艺的几点体会
实行重定量大牵伸纺纱工艺的几点体会
宋祖华;胡兴桃
【期刊名称】《棉纺织技术》
【年(卷),期】2010(038)003
【摘要】为使重定量大牵伸工艺取得较好的实施效果,对纯棉普梳纱实施重定量工艺后,在设备状态、工艺配置及各项管理工作方面采取了一系列调整和改进措施.通
过开清棉整修输棉通道,提高抓棉机运转效率;梳棉优选分梳元件,提高梳理效果;并粗细工序整顿摇架状态,合理配置牵伸工艺;细纱优选上下销、胶辊胶圈、胶辊前冲量、钢领、钢丝圈及导纱钩;络筒优化电清参数,加强对粗节的控制;加强温湿度及运转操作管理,使C 14.5 tex纱实施重定量大牵伸工艺后质量稳定提高,达到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目的.
【总页数】4页(P43-46)
【作者】宋祖华;胡兴桃
【作者单位】湖北金安纺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湖北金安纺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104.2
【相关文献】
1.重定量大牵伸工艺的研究 [J], 费青
2.气动加压V型牵伸细纱机实施重定量大牵伸工艺的生产实践 [J], 计万平;周慧
3.重定量、大牵伸高效纺纱工艺流程中工艺、设备调整及纺织器材的应用和实践
[J], 宋祖华;胡兴桃
4.重定量纺纱细纱牵伸工艺与专件配置的纺纱效果分析 [J], 陈名均;张军伟;聂发辉
5.细纱重定量大牵伸工艺对成纱质量的影响 [J], 刘梅城;洪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谈细纱工序的牵伸工艺设置
生产实践2019年第1期残锬細沙工專鲶辛忡工艺锬置邹萌萌,耿彩花(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淄博2SS100)摘要:文章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出发,探讨了细纱工序牵伸工艺的设置原则。
细纱工序的牵伸工 艺对细纱质量影响显著,探索不同条件下的工艺设置可为生产实践提供有益指导。
通过实验,得出了优 化的细纱工序牵伸工艺设置原则,可广泛应用于细纱生产实践。
关键词:牵伸工艺;重定量;轻定量;牵伸倍数;摇架压力中图分类号:TS114. 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3028(2019)01-0013-031引言细纱工序牵伸工艺设置参数包含摇架压力、罗拉隔距、上销隔距块、上下销位置、前区压力棒 配置、总牵伸倍数、后区牵伸倍数、粗纱捻系数等。
不同的生产原料、不同的纱号,需要不同的工艺,工艺参数的设置也要随着之变化。
清晰明确的设 置原则,对指导生产具有重要作用。
2理论探讨细纱实现顺利牵伸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 面来分析。
宏观方面,针对整个须条而言,握持力 要大于牵伸力;微观方面,针对某根纤维而言,引导力要大于控制力。
只有同时满足宏观和微观要 求,才能实现顺利牵伸,否则易出现“冒粗纱”,牵 伸不顺畅,断头增加等现象[1]。
在细纱牵伸区域,任何两根纤维之间的移距 偏差公式为:Aa=x(E_l),其中A a为纤维牵伸 后的移距偏差,x为纤维开始变速时位置偏差,E 为牵伸倍数。
移距偏差越大,条干越差,要改善条 干,需要减小x和E[1]。
减小X,就是要使纤维变 速点集中,需要增强对纤维的控制力,采取缩小隔 距块,缩小罗拉前区隔距,减小细纱后区牵伸倍收稿日期=2018-11-21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基础材料技术提升与产业化重点专项(2017YFB0309202);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工程专项经费资助项目-作者简介:邹萌萌(1984—),男,山东泰安人,工程师。
数,加大粗纱捻系数等措施。
减小E就是减少牵 伸倍数,这是粗纱轻定量工艺有质量优势的原理 所在。
细纱机前区压力棒牵伸的效果及工艺优化
细纱机前区压力棒牵伸的效果及工艺优化陆振乾;乐峰【摘要】文章介绍了压力棒的牵伸机制,并对纺纱过程中易出"硬头"问题原因进行分析.通过从粗纱捻系数、后区牵伸倍数、罗拉隔距、钳口隔距和摇架压力五个方面进行工艺优化调整,解决出"硬头"问题,提高了成纱质量.【期刊名称】《山东纺织科技》【年(卷),期】2011(052)001【总页数】4页(P21-24)【关键词】压力棒;隔距块;工艺优化;成纱质量【作者】陆振乾;乐峰【作者单位】盐城工学院,江苏,盐城224051;江苏悦达纺织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盐城22405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103.11近年来,纺织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对纺织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设备更新以及新型纺纱器材的应用是提高成纱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
研究结果表明,在常见的三罗拉长短胶圈牵伸装置的前区加装压力棒,即使用压力棒隔距块,有利于改善成纱质量。
但应用压力棒后,改变了前区摩擦力界分布及牵伸力大小等基本牵伸条件,纺纱过程中易出“硬头”,因此细纱的牵伸工艺参数必须随之进行调整。
本文在分析细纱机前牵伸区压力棒牵伸机制的基础上,分析了出“硬头”的形成机理及控制措施,研究了成纱质量与牵伸工艺参数的关系,并据此确定了合理的细纱机牵伸工艺,以获得较好成纱质量。
1 细纱机前区压力棒的牵伸机制在环锭纺细纱机台上将普通牵伸前区上销隔距块换成带压力棒的隔距块后,前牵伸区摩擦力界分布、牵伸力的大小及稳定性、浮游区长度等参数将发生相应的变化。
1.1 前牵伸区摩擦力界的变化将普通牵伸前区上销隔距块换成带压力棒的隔距块后,胶圈钳口与前罗拉钳口之间的直线通道由于压力棒作用变成了曲线通道,由于压力棒与被牵伸的纤维束接触,因而迫使纤维束呈曲线运行。
同时,由于压力棒的下压作用,压力棒的弧形边缘对须条有一定的压力,须条在压力棒表面形成包围弧。
压力棒的存在增强了主牵伸区后部的摩擦力界分布。
前纺重定量细纱大牵伸工艺机理与专件器材的应用(二)
有 限公 司 、 无锡 二橡 胶股 份有 限公 司 、 江三 友控 股 浙
集 团等企 业在 生产 规 模 、 品质 量 等方 面 已居 世 界 产
领先 水平 , 为我 国纺 织 器材 业 的骄 傲 。 中 国纺 机 成 ”
有关 工艺 : 林一 锡 刺辊 线 速 比 由 2 3改 为 2 5 刺 辊一 . ., 给 棉板 隔距 由 0 4 . 6mm 改 为 0 5 . 3mm。结 果 是 生
3 前 纺 重 定 量 细 纱 大 牵 伸 工 艺 与 专 件 器 材
的 应 用
3 1 质 量 工 作 的 积 累 是 前 纺 重 定 量 的 基 础 .
承 有 限公 司 , 其专 利 胶 辊 轴 承 ( L 3 25 3 4 5 外 Z 0 9 9 . )
侧 滚珠 改 为 6粒 , 转稳定 性 能佳 , 圆径 向跳动 在 运 外
5 2。 03
研 试工 艺 、 术攻 关 , 技 配棉 品质 在这期 间技 术等 级 由 23 . 2级 降为 2 8 . 2级 , 品质 长 度 由 3 . 2mm 降低 3 1
为 3 . 0 mm, 余 性 能 基 本 保 持 稳 定 。 C 4 6 2 6 其 J1.
tx棉纱 条 干 C e V值 由原 来粗 纱定量 5 0 / a 时 . 4g d m
3 3 1 紧 隔距 。 .. 强分 梳 。 短绒 专试 ( 表 7 减 见 )
表 7 改 变 工 艺 前 后 纺 纱 质 量 对 比
为 1 . 左 右 , 过 系 统 工 程 优 选 工 艺 专 件 器 材 35 经 后 , 纱定 量加 大为 5 9g d m, 纱 条干 C 值 为 粗 . / a 棉 V 1.0 , 2 8 比原来 降低 0 7个百 分点 。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纱重定量三大三小牵伸工艺研究及应用陈玉峰陆振挺摘要:介绍了细纱牵伸工艺的基本特点和牵伸区的控制类型,指出在细纱重定量高倍牵伸条件下,需要在牵伸变细过程中加强对浮游纤维运动的强控制,实现头端位置变窄、变速时间稳定、且输出时加捻三角区小。
通过实践,在细纱主区和后区综合采用:大粗纱捻系数、大细纱后区隔距,大前冲胶辊位置;小后区牵伸倍数、小钳口隔距,小浮游区长度的三大三小工艺,能够实现在重定量大牵伸条件下的高质量高效率。
1.1 细纱三大三小牵伸工艺研究及应用细纱大牵伸的发展,始终贯彻了“重加压,强控制”这一基本工艺路线。
为了减少牵伸附加不匀,前、后区对浮游纤维运动控制越来越强,从而使前、后区牵伸力越来越大,这就要求牵伸装置各挡牵伸罗拉钳口握持力相应增强,始终维持最小握持力大于最大牵伸力的基本要求,为此,需要调整各挡牵伸罗拉压力等工艺和用好关键性的牵伸元件和器材。
1.1 细纱重定量大牵伸存在的问题细纱牵伸随着纺纱技术的进步,围绕控制纤维运动的新型纺纱器材和新工艺相继出现,并且能够有效提高产品质量,但是在应用中由于新型器材和新工艺之间产生矛盾以及适应性能的偏差,造成部分器材运用效果很不理想。
因此加强牵伸区工艺的配合研究,对新型纺纱器材推广以及产品质量的提高有积极的作用。
1.细纱牵伸区工艺主要作用及选用原则细纱牵伸区主要是通过控制纤维运动的稳定,实现顺利牵伸,保证产品质量。
实现细纱牵伸区纤维运动的稳定措施主要有:控制纤维的移距偏差和变速点;合理布置牵伸区的摩擦力场;牵伸力和控制力的平衡,即牵伸倍数、罗拉隔距、胶圈钳口的配置与牵伸力的关系。
牵伸区的工艺主要有:前中后罗拉隔距、胶圈钳口、罗拉加压、后区牵伸倍数、胶辊前冲等。
1.1 后区隔距牵伸后区是整理区,后区牵伸的理想状态:只整理不牵伸为最佳效果,不仅能够保证减少牵伸不开的现象,同时也能使喂入的须条保持较好的排列状态。
但是后区牵伸倍数必须与后区隔距相结合才能达到。
后区罗拉隔距是后区工艺的微调,中后罗拉隔距大,牵伸力小;反之牵伸力则大。
后区罗拉隔距的确定原则是:最小中心距不能小于原料成分中长度最长一组纤维的品质长度(或2.5%的跨距长度、上半部平均长度);最大中心距离,大于等于2倍的纤维品质长度,既保证了整理效果以及对短纤维运动的控制。
后区罗拉中心距大小,对成纱条干、粗细节影响较大。
罗拉隔距过大,对后区纱条纤维结构破坏大,使纱条纤维分散,纱条均匀度,结构均匀度,紧密度差,特别是直线牵伸其后区纱条处于无控状态,后区罗拉隔距加大,对其纱条控制十分不利。
隔距小,对条干有利,但过小容易出现牵伸不开的现象。
在使用新型器材时偏大掌握,使用压力棒时隔距试验见表1。
表1 调节前中罗拉隔距质量对比品种:C14.6tex细节/(-50%)/个·km-119 15 16粗节/(+50%)/个·km-1218 217218棉结/(+200%)/个·km-1262 210 196管间CV b / % 2.23 2.64 2.62牵伸不开多少量无备注:压力棒隔距块为2.75㎜规格。
1.2前区胶辊加压胶辊加压是影响罗拉钳口握持力的主要因素,罗拉钳口握持力是指胶辊与罗拉对须条的动摩擦力其大小由罗拉加压、钳口与须条间的动摩擦因数和被握持纤维须条的粗细和几何形态所确定。
加重胶辊压力,胶辊对须条的控制力增强,提高纤维的伸直平行度,减少牵伸时胶辊滑溜。
细纱最重要的握持力是就是前区胶辊组成的握持钳口,前区大加压增强了控制力。
前牵伸区纤维运动最为剧烈,胶辊加压保证钳口有足够的握持力,以克服牵伸力,如果钳口握持力小于牵伸力,纤维抽出时受到的阻力小,就会出现条干不匀以及牵伸不开的现象。
加压大对质量有力,加压小对条干有一定的影响。
具体对比见表2.表2 前区胶辊加压成纱质量指标对比品种:C14.6tex条干/CV%15.14 14.58细节/(-50%)/个·km-19 8粗节/(+50%)/个·km-1218 151棉结/(+200%)/个·km-1214 193管间CV b /% 1.84 2.13㎜毛羽指数/ 4.19 1.181.3胶辊前冲隔距胶辊前冲主要是拓展摩擦力界纵向长度,减少加捻三角区,降低毛羽,对细纱加捻卷绕有积极作用。
胶辊前冲隔距一般为2㎜。
前移量大有利于加捻包围角的减少,对减少断头有利,且可以适应软弹大直径胶辊。
在使用新型器材牵伸力增强,胶辊前移原则是偏大掌握,有利于平衡牵伸力。
前冲隔距对成纱质量的影响见表3.表3 胶辊前冲隔距对成纱质量的影响品种:C14.6tex条干/CV%14.46 14.42细节/(-50%)/个·km-121 20粗节/(+50%)/个·km-1112 109棉结/(+200%)/个·km-1136 140管间CV b /% 2.3 2.13㎜毛羽指数/ 4.8 3.11.4前区中心距前区罗拉隔距大小是纤维运动浮游区大小的主要决定因素。
前区罗拉隔距大,浮游区大对纤维的控制力弱,不利于成纱质量;前区浮游区小纤维运动的控制能力强,其变速比较集中,条干较为均匀。
浮游区随着中心距的变化各变化,原则上是前区浮游区越小越好,调节范围为16.5-19mm,一般最少≤16.5㎜,过小造成牵伸力过大,纤维集中变速会造成纤维丛集体变速,造成拉断和牵伸不开的现象。
前区隔距对质量影响具体实践对比见表4.表4 前区隔距对比试验品种:CJ14.6tex条干/CV%11.76 12.08细节/(-50%)/个·km-10 2粗节/(+50%)/个·km-110 16棉结/(+200%)/个·km-118 20管间CV b / % 2.99 2.981.5后区牵伸倍数后区牵伸倍数的主要作用是整理作用,整理牵伸的临界牵伸倍数为1.15,一般选用≦1.16倍的后区牵伸倍数,机织纱≦1.35倍,现代纺纱一般掌握都在≦1.2倍的范围,机织和针织无很大的区别。
具体实践表明,放大后区牵伸倍数,可以降低牵伸不开出硬头的现象,但对条干、细节、粗节有一定的影响。
采用较小的后区牵伸倍数,整理效果很好,但是控制力需要增强强,才能保证牵伸力的平衡。
一般采取小后区牵伸倍数与大后区隔距配合。
后区牵伸倍数对质量的影响见表5.表5 后区工艺对成纱质量的影响品种:C14.6tex条干/CV%15.36 15.68细节/(-50%)/个·km-118 28粗节/(+50%)/个·km-1221 244棉结/(+200%)/个·km-1221 221管间CV b / % 2.44 2.211.64 1.481.6 钳口隔距钳口隔距是调节胶圈钳口部分摩擦力界强度的主要工艺参数,胶圈钳口既控制纤维变速,也要保证顺利牵伸。
胶圈的弹性钳口初始隔距应为两个胶圈的厚度,即上圈0.9㎜+下胶圈1.1㎜的厚度,因此必须根据须条的宽度和厚度,对其进行调节才能保证牵伸的正常进行。
原则上越少越好,但是必须保证快速纤维的合理运行。
钳口隔距小,牵伸控制力强,对成纱质量有利,钳口压力过小对纤维运动控制不力,使控制力和引导力发生相对波动,导致纤维变速不稳定;钳口压力过大,则胶圈弹性下降,当须条粗细不匀通过胶圈钳口时,影响纤维稳定变速,造成条干不匀,重则引起胶圈回转不匀。
钳口隔距大小对成纱质量的影响见表6。
表6 不同钳口隔距对成纱质量对比品种:C18.2tex条干/CV%14.55 14.81细节/(-50%)/个·km-110 13粗节/(+50%)/个·km-1120 130棉结/(+200%)/个·km-1230 241管间CV b / % 2.9 2.993㎜毛羽指数/ 1.36 1.482细纱牵伸区主要新型器材作用原理及效果2.1新型下销新型下销与普通下销的区别,是平台宽度由8mm缩小到4mm,上托弧面加长,凸缘由3mm改为2mm,阶梯差增加到2.5mm,在下销总高度不变的情况下,平台位置相对降低。
下胶圈的弹性更能得到体现,使主牵伸区的摩擦力界之稳定性大大提高,纤维变速点稳定,增强了对纤维的控制,有利于减少细节和粗节疵点;下销的前缘改薄使平台位置相对下降,减少了纤维对胶辊的反包围弧,有利于控制纤维运动,改善成纱质量。
此外,由于其拱形弹性层较传统下销加宽,与上胶圈接触面加宽,使胶圈中部压力增强,纤维变速点靠前,纤维控制加强,有利于成纱条干的改善。
具体实践见表7.表7 新型下销使用质量对比品种:C18.2tex条干/CV%14.82 15.13细节/(-50%)/个·km-111 22粗节/(+50%)/个·km-1123 176棉结/(+200%)/个·km-1200 214管间/CV b% 1.5 1.383mm毛羽指数/ 1.65 1.642.2 新型压力棒隔距块压力棒隔距块缩小了浮游区,能够有效降低成纱的成纱条干。
压力棒隔距块既有压力棒的功能,又兼有调节钳口隔距的功能。
使纤维在变速运动时受到的阻力增大,牵伸力增大改善了纤维的伸直和运动规律,改善了成纱条干。
在使用压力棒隔距块时,一般选用0.25mm 小档位隔距块。
在选用时由于强控制的因素,一般较正常隔距块偏大0.25~0.50mm掌握。
在压力棒隔距块使用效果见表8。
表8 压力棒隔距块与普通隔距块成纱质量对比品种:C14.6tex条干/CV%细节/(-50%)/个·km-131 15粗节/(+50%)/个·km-1318 217棉结/(+200%)/个·km-1268 210管间/CV b% 3.22 2.643㎜毛羽指数/ 1.36 1.483.细纱牵伸工艺和新型器材应用相互关系及影响3.1细纱牵伸工艺之间的影响3.1.1大后区隔距的影响大后区隔距能够平衡牵伸力,但是随着牵伸力的减弱多成纱条干不利,采用大后区隔距主要是提加强整理效果,为前区的高倍牵伸附加不匀增加起到缓和的作用。
运用时必须考虑牵伸倍数的大小,以及前区牵伸力的大小。
3.1.2前区胶辊大加压的影响胶辊大加压是控制力与牵伸力平衡的关键,只有胶辊大加压才能使后区以后的控制力的通过起到作用,否则作用力则作用相应减弱。
大加压带来的是罗拉和作用力的损耗。
3.1.3胶辊大前冲的影响胶辊大前冲正面作用为:缩小了加捻三角区,减少了毛羽,降低了断头;负面作用扩大了握持距,扩大了浮游区,降低了牵伸力,弱化了对纤维的控制。
运用时必须综合考虑浮游区,是对小浮游区的调整。
3.1.4前区小中心距的影响前区中心距的缩小,提高了牵伸力,缩小了浮游区,使纤维的变速向前钳口点集中,有利于控制纤维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