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易抽水试验数据说明
抽水试验的初步讲解ppt课件
![抽水试验的初步讲解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399aad4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cd.png)
一、抽水试验的目的与方法
1.抽水试验的目的
(1) 确定含水层及越流层的水文地质参数:渗透系数K、导水系数T、 给水度μ、弹性释水系数μ∗、导压系数a、弱透水层渗透系数K'、 越流系数b、越流因素B、影响半径R 等。
3.观测孔的布置要求
(4) 多孔抽水孔组的第一个观测孔应尽量避开三维流的影响,相 邻两观测孔的水位下降值相差不小于0.1m,最远观测孔的下降值 不宜小于0.2m。 (5) 在半承压水含水层进行抽水试验时,宜在观测孔附近覆盖层 (半透水层或弱含水层)中布置副观测孔。 (6) 在进行试验性开采抽水试验时,应在水位下降漏斗范围内的 重要建筑物附近增设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观测点。
4
混合抽水
是从两个或更多含水层 同时抽水。一次混合抽 水只能得到各含水层的 平均渗透系数。
5
试验性开采抽水试验
是模拟未来开采方案而进 行的抽水试验;一般在地 下水天然补给量不很充沛 或补给量不易查清,或者 勘察工作量有限而又缺乏 地下水长期观测资料的水 源地,为充分暴露水文地 质问题,宜进行试验性开 采抽水试验,并用钻孔实 际出水量作为评价地下水 可开采量的依据。
三、稳定抽水试验
1.试验水井分类
根据地下水有无压力,水井分为无压井和承压井。当水 井布置在具有潜水自由面的含水层中时,称为无压井;当 水井布置在承压含水层中时称为承压井。
当水井底部达到不透水层时称为完整井,否则称为非 完整井。 在巨厚的岩溶含水层中,应该根据岩溶发育深度确定合理 的有效含水带厚度。
注意:①要消除区域水位下降值;②在基岩地区要消除固体潮的影响; ③傍河抽水要消除河水位变化对抽水孔水位变化的影响。
抽水实验报告
![抽水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e9c3b21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62d9e60.png)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水泵的工作原理及性能。
2. 掌握水泵的安装、调试及运行方法。
3. 熟悉水泵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水泵是一种将液体从低处抽送到高处的机械设备。
它通过叶轮的旋转产生离心力,将液体吸入并排出。
本实验采用立式单级单吸清水泵,其工作原理如下:1. 吸入过程:水泵启动后,叶轮旋转产生离心力,使叶轮中心的压力降低,从而将水从吸水管吸入。
2. 排出过程:吸入的液体在叶轮的作用下,速度逐渐增加,压力降低。
当液体流过叶轮出口时,压力进一步降低,使液体在叶轮出口处产生一定的速度,进而克服管道阻力,将液体排出。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立式单级单吸清水泵:1台2. 吸水管:1根3. 排水管:1根4. 水位计:1个5. 电动机:1台6. 电源:1套7. 电流表:1个8. 电压表:1个9. 水泵控制箱:1个10. 水泵试验台:1个四、实验步骤1. 将水泵、吸水管、排水管、水位计、电动机等设备安装到位。
2. 检查水泵及管道的连接是否牢固,确保无泄漏。
3. 将水泵控制箱接通电源,启动电动机。
4. 观察水泵的运行情况,确保水泵运行正常。
5. 调整吸水管和排水管的高度,使水位计能够准确测量水泵进出口的水位。
6. 记录水泵的进出口水位、电流、电压等参数。
7. 改变水泵的转速,观察水泵的性能变化。
8. 记录不同转速下的水泵进出口水位、电流、电压等参数。
9. 关闭水泵,整理实验数据。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数据水泵进出口水位(m):H1、H2水泵转速(r/min):n1、n2、n3水泵电流(A):I1、I2、I3水泵电压(V):U1、U2、U32. 分析(1)随着水泵转速的增加,水泵的进出口水位差逐渐增大,说明水泵的扬程逐渐提高。
(2)水泵的电流和电压随着转速的增加而增加,说明水泵的功率逐渐提高。
(3)在相同转速下,水泵的进出口水位差与水泵的扬程成正比。
(4)水泵的进出口水位差与水泵的功率成正比。
六、实验结论1. 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水泵的工作原理及性能。
【精品】抽水试验报告
![【精品】抽水试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d463e6967ec102de2bd8973.png)
【精品】抽水试验报告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沙河南,黄河南郑州2段第三施工标段金水河抽水试验报告目录第一章:工程概述及试验目的..........................................1 1.1工程概述 (1)1.2本次抽水试验的目的 ............................................ 1 第二章:试验场地工程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2)2.1气象水文 (2)2.2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2)2.3水文地质条件 (3)第三章:抽水试验设计与实施..........................................4 3.1抽水井及观测井的设计与布置 (4)3.2施工完成情况 (4)3.3 抽水试验的方法 (5)3.4成井工艺 (6)3.5抽水试验进行情况 .............................................. 7 第四章:试验资料整理................................................ 9 4.1原始记录整理 .. (9)4.2资料整理 (9)第五章:试验成果计算与分析 (13)5.1计算模式说明 (13)5.2计算与分析 ................................................... 13 第六章:结论....................................................... 15 6.1结论 (15)第一章:工程概述及试验目的1.1工程概述沙河南,黄河南郑州2段工程第三施工段设计桩号SH(3)190+688.1,SH(3)197+408.1,标段长度6.72km,标段内共有各种建筑物6座,其中:河渠交叉建筑1座,左岸排水4座,节制闸1座。
金水河渠道倒虹吸属于郑州2段内的河渠交叉建筑物,工程位于郑州市二七区齐里阎乡黄冈寺村西约300m处。
1抽水试验报告
![1抽水试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c14a96ca98271fe910ef926.png)
前言受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委托,我院于2009年5月至7月对新建张家口至唐山铁路工程中的花里站给水孔钻探及抽水实验和康庄工区给水孔钻探及抽水实验,立即着手进行该标段工程地质调查与测绘、地质钻探、水文地质试验准备工作,我院专门成立水文地质试验组,对花里站给水孔和康庄工区给水孔进行水文地质试验工作。
一、目的、任务通过现场抽水试验获得试验特性曲线,结合赤城地区水文地质条件选择相应的计算公式求取花里站给水孔和康庄工区给水孔含水层中的水文地质参数,为确定水资源保护提供可靠依据。
二、完成工作量及工作方法(一)完成工作量。
1.完成钻孔2个,总进尺120.3m。
2.完成花里站和康庄工区场地内的单孔抽水。
3.取全分析水样2件。
(二)工作方法1.试验场地的抽水试验孔采用XY-200型回转钻机施工。
2.试验场地抽水试验采用泵型有一种:表-1 泵型统计表种类太阳宫站试验场流量(m3/h) 型号1 10 100QJ1280T3.水质检验方法,依据国家标准GB/T14848-93《地下水质量标准》和GB/T8538-1995《饮用天然矿泉水检验方法》进行水质检验,水样分析检测由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实验室完成。
4.水文地质参数计算,根据试验资料采用非稳定流求参方法应用Aquifer Test软件对数据进行水文地质参数的求解,根据试验场区的补给排泄边界条件、地下水类型、抽水试验井的完整性等一系列水文地质条件,结合规范中有关计算公式的适用条件进行含水层渗透系数的计算,利用多孔抽水资料计算相应的影响半径及影响范围。
第一章区域概况第一节自然地理概况一、交通位置花里站给水孔和康庄工区给水孔位于张唐线(孔家庄至赤城段)花里村及孔家庄附近。
(见图1-1)太阳宫站水文试验场交通位置示意图图1-1二、地形地貌及水文气象(一)地形地貌该地区属于黄土高原丘陵区,地形起伏较大,黄土冲沟发育,沟谷呈V型,沟壁局部基岩出露,沟底密布块石、碎石土。
抽水试验报告
![抽水试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b142d0d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9b.png)
抽水试验报告抽水试验是指对地下水井进行测试,以确定井的水文地质特性,包括井的生产能力、水位变化、水化学特性等等。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抽水试验的过程和结果。
一、抽水试验的目的及意义抽水试验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测定井的储水能力、地下水的流动状态和水文地质条件,进而确定井的生产能力、水位变化规律和水化学特性,指导水资源的开发和管理。
抽水试验对于地下水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对于确定井的生产能力和水位变化规律等方面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抽水试验的方法本次抽水试验采用了静态抽水试验的方法进行,测试周期为48小时。
在试验期间,以恒定流量的方式排出水井的地下水量,从而确定井的水文地质特性。
三、试验过程1.试验前的准备工作a. 检查设备在进行试验前,首先需要检查设备,确保设备齐全完好、使用安全可靠。
检查设备包括泵、试验管、计时器、空气压缩机等,确保这些设备能够正常运转。
b. 制定试验计划制定试验计划是试验的关键,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试验方案。
试验计划需要考虑井的深度、直径、孔径以及孔隙度、渗透系数等地下水文地质参数,在此基础上确定试验周期。
c. 安装试验管试验管是连接地下水井和地面设备的管道,安装试验管需要特别小心谨慎。
在安装试验管时,需要确保试验管与井壁之间的空隙足够小,以防止地下水通过空隙渗透入土壤和岩石中。
2.试验过程中的数据测量a. 测量地下水位在试验中需要不断地测量井口的水位,以便了解井的液位变化情况。
为了确保水位的准确性,测量需要同时进行多次,然后取平均值。
在试验期间,需要测量地下水的流量,以确定井的生产能力。
测量地下水流量的方法有多种,包括喷嘴测量法、磁流量计法、涡街流量计法等。
3.试验后的数据处理和分析在试验结束后,需要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确定井的水文地质特性。
数据处理和分析包括流量曲线绘制、水位变化规律分析、水力学参数的计算。
四、试验结果及分析本次试验的结果显示,井的水位随时间的变化呈现出一个典型的随时间逐渐下降的趋势,而井的流量则随时间的变化对应呈现出一个典型的随时间逐渐上升的趋势。
(最新整理)抽水试验资料整理及参数确定方法
![(最新整理)抽水试验资料整理及参数确定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59b80d3f78a6529657d533c.png)
抽水试验资料整理及参数确定方法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抽水试验资料整理及参数确定方法)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抽水试验资料整理及参数确定方法的全部内容。
吉林大学精品课〉>专门水文地质学>〉教材〉>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教学实习指导§4.5抽水试验资料整理及参数确定方法4。
5.1 抽水试验资料整理试验期间,对原始资料和表格应及时进行整理.试验结束后,应进行资料分析、整理,提交抽水试验报告。
单孔抽水试验应提交抽水试验综合成果表,其内容包括:水位和流量过程曲线、水位和流量关系曲线、水位和时间(单对数及双对数)关系曲线、恢复水位与时间关系曲线、抽水成果、水质化验成果、水文地质计算成果、施工技术柱状图、钻孔平面位置图等。
并利用单孔抽水试验资料编绘导水系数分区图。
多孔抽水试验还应提交抽水试验地下水水位下降漏斗平面图、剖面图。
群孔干扰抽水试验和试验性开采抽水试验还应提交抽水孔和观测孔平面位置图(以水文地质图为底图)、勘察区初始水位等水位线图、水位下降漏斗发展趋势图(编制等水位线图系列)、水位下降漏斗剖面图、水位恢复后的等水位线图、观测孔的S-t、S-lg t曲线、各抽水孔单孔流量和孔组总流量过程曲线等.注意:①要消除区域水位下降值;②在基岩地区要消除固体潮的影响;③傍河抽水要消除河水位变化对抽水孔水位变化的影响.多孔抽水试验、群孔干扰抽水试验和试验性开采抽水试验均应编写试验小结,其内容包括:试验目的、要求、方法、获得的主要成果及其质量评述和结论。
4。
5。
2稳定流抽水试验求参方法求参方法可以采用Dupuit 公式法和Thiem公式法。
抽水试验数据处理
![抽水试验数据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28e2993483c4bb4cf7ecd151.png)
序号类型示意图计算公式Q M96014Q HQ lQ S单孔抽水试验数据处理1 23 4承压水、潜水非完整井潜水、承压水非完整井计承压水完整井潜水完整井QSQ SQ SQ HQ S9潜水非完整孔8潜水完整孔潜水非完整井75承压水、潜水非完整井46水、承压水非完整井Q HQ SQSQ SQ lQ l15潜水非完整孔14潜水非完整孔13潜水非完整孔1211潜水非完整孔10潜水完整孔QMQ HQlQ lQ l OQl O5潜水非完整孔潜水非完整孔634承压水非完整孔2潜水完整孔1承压水完整孔多孔抽水渗透系数计算公Q l OQlQHQ HQHQ HQ lQ l1314潜水非整孔1112潜水完整孔潜水非完整孔910潜水完整孔78潜水非完整孔14注意: 1.先选择相应的试验模式,然后在对应的参数2.计算过程中应统一使用国际单位,结果再进行转换水非完整孔床抽水C值不应小于3m 4.l〈0.3M 或l〈0.3H压水含水层2.过滤器置于含水层中部S 1S 2r 1r 2K#DIV/0!S 1S 2r 1r 2K#DIV/0!S 1S 2r 1r 2K#DIV/0!S 1S 2r 1r 2M(承压含水层l〉0.3M)K#DIV/0!S 1S 2r 1r 2K#DIV/0!S 1S 2r 1r 2K#DIV/0!1.潜水含水层、抽水孔为非淹没式过滤器2.l〈0.3H 、S〈0.3lo 、r1=0.3r2、r2〈=0.3H潜水含水层多孔完整井1.承压含水层2.过滤器紧接含水层顶板3.l〈0.3M 、r2〈=0.3M、计算公式表承压水含水层多孔完整井S1S2r1r2H K#DIV/0! S1S2r1r2S K#DIV/0! S1r1b K#DIV/0! S1S2r1r2b K#DIV/0! S1b r1K#DIV/0! S1S2r1r2b K#DIV/0! S1r1b K#DIV/0!S1r1b 注意运用条件!!K#DIV/0!的参数栏下方浅蓝色单元格中输入数值;,结果再进行转换!。
实验5 抽水试验(1)
![实验5 抽水试验(1)](https://img.taocdn.com/s3/m/30c41443767f5acfa1c7cdda.png)
实验5 非稳定抽水实验一、实验目的1.开展室内裘布依型潜水井定流量抽水实验,并根据抽水实验的水位变化资料来尝试求取含水层参数。
2.了解压力水位水温记录仪的工作原理和仪器操作方法,学会使用配套软件Win-Situ 5采集水位变化数据。
3.了解便携式超声波流量计的工作原理和操作仪器方法。
4. 掌握现场抽水实验现场水位和井流量监测的方法和实现手段,了解实验过程数据的记录和处理方法。
二、实验装置1. 现场抽水实验的设备组成一般条件下,在井孔中开展抽水实验需要以下设备: 抽水泵、水位监测仪器、流量监测仪器,在线监测显示装置。
本实验中采用的仪器主要有:(1)水泵 抽水实验用的水泵类型,应根据地下水位埋深、过滤器直径和孔内可能的最大涌水量选择。
地下水位较浅时,宜采用潜水泵;地下水位较深、涌水量大时,可选用深井泵;此外还有可精确控制流量的蠕动泵等。
本次抽水实验,限于实验井条件,我们选择ASP5540型微型泵。
(a) (b)(c) (d)图5-1 抽水实验所用类型各种泵,(a)潜水泵,(b)深水泵,(c)蠕动泵,(d)本次实验所用ASP5540型微型泵及配套电源线(2)监测设备 野外抽水实验多采用测绳加简易报警装置对水位进行监测。
图5-2 测绳与简易报警装置本次实验采用LEVEL TROLL系列的压力水位水温监测仪它包含了传感器(内置记录功能及内置电池)、20m绞锁式电缆,数据传输线等主要部件组成。
图5-3 LEVEL TROLL 300压力水位水温监测仪(3)流量计算设备 在野外抽水实验中,通常采用三角堰,或者通过规则形状渠道(梯形堰)水面高度来换算流量。
(a)(b)(c)图5-4 野外抽水实验流量监测设备(a)三角堰示意图,(b)三角堰,(c)梯形堰 本次实验采用便携式P300超声波流量计介绍P300便携式超声波流量计,用外部捆绑传感器的方式测试满管流量。
包括流量计主机、传感器组A,B,C(A和B是标准配置,传感器组C是额外选件)、对角导轨、电缆、耦合剂、捆绑链条等主要部件组成。
机民井简易抽水试验参数计算说明
![机民井简易抽水试验参数计算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769dc6dbd15abe23482f4d25.png)
机民井简易抽水试验参数计算机民井简易抽水试验参数计算说明(2005年11月)2005年度共进行机民井简易抽水试验5眼,并进行了有关水文地质参数的计算。
计算方法主要采用非稳定流的抽水数据直线图解法、恢复数据直线图例法、稳定流方法等。
一、抽水数据直线图解法 本次计算理论基础为泰斯公式:()u W TQ S π4=225.2ln 4r at T Q π≈(承压水))(42u W KQ H H S π--=2225.2ln2r atK Q H H π--≈ (潜水)其中:S ——降深; Q ——涌水量;T ——导水系数; K ——渗透系数; H ——初始水位; W (u )——泰斯井函数; u=r 2/4at ;r ——观测点至抽水井距离(抽水井取井半径); a ——压力传导系数(T/μ); μ——给水度(弹性释水系数); t ——抽水时间。
将实测数据投在单对数座标(时间正取对数天度)纸上并作成曲线,此实测数据曲线将在一定的区间上呈线直线,因而可以依据直线的两个要素确定含水层的两个参数。
本次采用S-lgt 曲线。
1、原理当u ≤0.05时,泰斯公式(承压水)可以近似表示为:t TQ r a T Q S lg 183.025.2lg 183.02+=此方程为直线方程此直线的斜率为:TQI 183.0=T QT 183.0=则此直线的截距为S 0 :22025.2lg 25.2lg 183.0raI r T Q S ⋅==则:)(210445.0IS r a ⋅=潜水时⎪⎩⎪⎨⎧⋅==SI r a I Q K 10445.0366.02()[]IS S H SI 02⋅-=maT S μμμ==(m 含水层厚度)2、步骤:①在单对数坐标纸上作S-lgt 曲线(承压水)或(2H-S )·S-lgt 曲线(潜水);②将曲线的直线部分延长,交纵轴坐标得S 。
或[(2H-S )S]。
;③求直线斜I ;④利用上述有关公式求有关参数。
抽水试验报告
![抽水试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2d55210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1d.png)
抽水试验报告一、前言抽水试验是一种常见的工程实验方法,能够评估和测试液体在管道和系统中的行为表现,以验证设计的可行性和性能。
本次抽水试验的目的是对某水利工程进行性能测试和评估,本报告将详细记录试验过程、数据分析和结果讨论。
二、试验概况试验时间:2022年5月1日至5月3日试验位置:某水利工程A区试验设备:A型水泵、B型水泵、C型水泵试验对象:某特定流量水流三、试验过程为保证试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我们按照以下步骤进行试验:1. 准备工作在试验前,我们仔细清理和检查试验设备,确保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同时,根据设计需求,将水流的初始压力和温度进行测量和记录,以备后续数据分析使用。
2. 细致试验计划根据试验目标和设计要求,我们制定了细致的试验计划。
试验计划包括了试验的时间安排、设备的调试和操作流程、数据采集和记录方式等。
通过合理的试验计划,我们能够对试验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监测。
3. 试验参数设置根据设计要求和试验目标,我们设定了一系列试验参数,包括水流量、扬程、转速等。
同时,根据试验需要,我们对试验参数进行了灵活调整和变化,以满足不同工况下的性能测试要求。
4. 数据采集和记录在试验过程中,我们采用先进的数据采集系统和设备,实时记录和监测试验数据。
通过对试验数据的采集和记录,我们能够获得清晰的数据图表和分析结果,进而深入了解试验对象的性能表现。
5. 试验结果分析根据试验数据,我们对试验结果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讨论。
通过对水流的流速、压力、温度等参数的综合分析,我们能够得出试验设备的工作性能、系统的水力特性以及流体行为的规律性结论。
四、试验结果与讨论根据试验数据和结果的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在不同流量下,A型水泵、B型水泵和C型水泵均能够稳定运行,并满足设计要求。
2. 随着流量的增加,水泵的出口压力逐渐增大,但增长速度有所减缓。
此结果表明,水泵能够有效地抵抗水流的阻力,并保持较为稳定的输出。
3. 试验过程中,水泵的工作温度保持在正常范围内,未出现明显的过热或过冷现象。
抽水试验报告
![抽水试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1051a750b4c2e3f5727635b.png)
1.1 工程概述
第一章:工程概述及试验目的
拟建工程位于杭州市钱江新城,北靠市民路,东临五星路。基坑支护。。。。 布置了 11 口降压井, 1.2 本次抽水试验的目的
通过抽水试验,了解含水层富水性、含水层的渗透系数。获取本地段承压含 水层渗透系数 K,影响半径 R 等。了解地连墙止水和降压井降压效果
2
⑨圆砾:灰黄色,中密,粒径大于 2mm 颗粒含量约占 50%~60%,磨圆度 一般,呈亚圆形,粒径一般为 0.5~3cm,最大可达 8cm,成分为石英砂岩和凝 灰岩,其间充填中粗砂及粘性土,局部中粗砂含量较高,部分地段已相变为砾砂 和卵石,该层在纵向和横向均有所变化。随着该层埋深增大,颗粒粒径相对增大, 该层全场分布,层顶高程-27.74~-29.08m,层厚 21.20~23.90m。
6
抽水试验基本数据见下表:
抽水井(1#)抽水试验基本数据表
项目
单位
降深次序
1
2
3
备注
静止水位埋深
m
3.00
静止水位高程
m
-7.50
抽水开始时间 抽水结束时间
d、h、 min
4月9日 9:00
4月9号 16:00
4月9日 16:00
4 月 10 号 2:00
4 月 10 日 2:00
4 月 10 日 13:30
⑨夹粉质粘土夹圆砾:青灰色,可塑,含云母碎片,见少量腐殖质,混圆砾, 呈透镜状分布,少数几个孔碰到,层顶高程-40.52~-43.60m,层厚 0.40~1.70m。
⑩-b 强风化砂岩:紫红色、暗红色,具原岩结构,岩芯呈块状,表面风化 成泥土状,局部夹中等风化岩块,手掰易断,该层全场分布,层顶高程-49.64~ -52.28m,大部分位置未揭穿。
水文地质现场试验-抽水试验
![水文地质现场试验-抽水试验](https://img.taocdn.com/s3/m/ecc254d7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4336452.png)
⑺ 水文地质参数的正确概念
• 参数的概念 • 参数的应用条件 • 参数的尺度
出现问题? 解决问题!
中外研究交流方面 以为然所以为然 发展与创新
1、K-渗透系数,T-导水系数,S-储水系数,μ-给水度 2、T=K*M S=μ+Ss*M 3、 在 含 水 层 厚 度 变 化 较 大 的 情 况 下 , 采 用 K/Ss 组 合 ; 在 含 水 层 厚 度变化较小的情况下可以采用T/S组合, 4、不存在在潜水含水层中采用K,S;承压含水层中采用T,S或稳定流 为K,非稳定流为T,S说法。 5、含水层参数与井流参数并不完全吻合,对井流而言,不同深度的 K参数
5 抽水试验专题讲座
⑴ 大厚度含水层 ⑵ “影响半径模型”错误 ⑶ 抽水量的保障 ⑷ 由稳定流理论引发的开采量保证问题 ⑸ 抽水会影响到边界吗? ⑹ 三维流及非完整性对抽水试验设计的影响 ⑺ 水文地质参数的正确概念 ⑻ 中外抽水试验的差异及进展 ⑼ 抽水试验性能分析可代替井群规划 ⑽ 抽水试验重要提示
4 抽水试验小结
一、文字部分 ⑴抽水试验的类型,时间,落程安排及人员观测情况; ⑵场地水文地质条件背景情况; ⑶抽水试验观测值及误差统计情况; ⑷抽水试验参数计算; ⑸存在问题; 二、图表部分 ⑴抽水试验现场曲线二条(稳定流),非稳定流一条; ⑵降深与涌水量历时曲线,相应观测记录表; ⑶ 配线及参数(非稳定流); ⑷抽水试验统计表及实际材料图。
去井损后的潜水非完整井公式 与影响半径经验公式迭代,如 右图。如果只有单落程,则加 入阿勃拉莫夫水跃值经验公式。
K
Q (H 2
h2 )
(ln
常用抽水试验工作方法及参数计算
![常用抽水试验工作方法及参数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dd371d82cc22bcd126ff0cef.png)
R 10s w K
式中:K—含水层渗透系数 (m/d); Q—抽水井流量 (m3/d); sw—抽水井中水位降深 (m); M—承压含水层厚度 (m); R—影响半径 (m); H—潜水含水层厚度 (m); h—潜水含水层抽水后的厚度 (m); rw—抽水井半径 (m)。
2.当有抽水井和观测孔的观测资料时的 Dupuit 或 Thiem 公式 承压完整井:
抽水试验参数计算公式:
1.只有抽水孔观测资料时的 Dupuit 公式 潜水完整井:
(H 2 h2 ) Q K ln R ln rw K Q R ln 2 2 ( H h ) rw
R 2s w KH
承压完整井:
Q 2KM K sw ln R ln rw
Q R ln 2 s w M rw
间的起点和确定稳定延续时间。 ②绘制涌水量与水位降深关系曲线 Q=f(S) 其目的在于了解含水层的水力特征、钻孔出水能力,推算钻孔的最 大涌水量与单位涌水量,并检验抽水试验成果是否正确。 ③绘制单位涌水量与水位降深关系曲线 q=f(S) 。 ④绘制水位恢复曲线。 (2)室内整理 抽水试验结束后应将野外所得原始数据、草图进行详细检查与校对, 然后进行室内系统整理,其内容有: ①绘制抽水试验综合成果图 包括 Q—t、S—t 过程曲线、Q=f(S) 、q=f(S)关系曲线,抽水试 验成果表、水质分析成果表、钻孔平面位置图、钻孔结构及地层柱状图 等。 ②计算水文地质参数,包括影响半径(R) 、渗透系数(K) 。 ③抽水试验工作总结报告 其内容主要包括试验目的与要求、试验方法及过程、试验所得的主 要成果、试验中的异常现象及处理、质量评价及结论等。
h1 hw r Q ln 1 2KM rw
Thiem 公式:
抽水试验原始资料以及数据计算实例
![抽水试验原始资料以及数据计算实例](https://img.taocdn.com/s3/m/1f81542bb4daa58da0114aa3.png)
原始资料1、根据资料作Q~S 曲线(见图表),呈直线型。
2、利用最小二乘法确定单位涌水量q 值。
∑Q i S in = 37.13 m 3/h.m∑( S i )2i=1ni=1q3、计算最大涌水量根据曲线形状,可将抽水井最大降深延伸至1.5S max ,即S max =1.5ⅹ3.78=5.67 (m),最大涌水量Q max =qS=37.13ⅹ5.67=210.53 (m 3/h)=5052.48 (m 3/d)。
根据开挖深度为16m 左右,地下水位需控制在17 m 左右,降深为13 m ,其涌水量为Q=qS=37.13ⅹ13=482.69 (m 3/h)=11584.56 (m 3/d)。
4、计算K 值根据Q-S 曲线形状,选择带两个观测孔的承压完整井公式计算:其中 Q----涌水量,单位(m 3/d),取3360m 3/d M----含水层厚度,单位(m ),取35mr 1----观测孔r 1距抽水井的距离,单位单位(m ),取10.8m r 2----观测孔r 2距抽水井的距离,单位单位(m ),取46m采用最大涌水量计算K 值5、计算引用影响半径R采用图解法,因为S-lgr 呈直线关系,当r=R 时,S=0。
作S-lgr 关系曲线,该直线在r 轴(对数轴)上截点处的读数目即为R 值,R=179 m ,具体见附图表。
采用公式计算,带两个观测孔的承压完整井公式:Lgr 2/r 1= 55.50 (m 3/d) k Q S 2 = - 0366S 1 . M( ) S 1Lgr 2- S 2Lgr 1 = 176 (m) (S1 - S2)R = Lgr 2/r 1 = 82.90 (m 3/d) k Q max S2 = - 0366S 1 . M( )。
灌溉井抽水实验报告(3篇)
![灌溉井抽水实验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b4dae979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4e.png)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检验灌溉井的实际抽水能力、井水水位变化、含砂量以及出水温度,为后续灌溉工程的设计和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背景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灌溉技术在农业生产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灌溉井作为重要的灌溉水源,其抽水性能直接影响到灌溉效率和农作物产量。
因此,对灌溉井的抽水性能进行实验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三、实验材料与设备1. 实验材料:- 灌溉井一口- 潜水泵一台(型号:200QJ-63/80,扬程:80米,流量:63m³/h)- 超声波流量计一台(型号:CT—2000)- 电测水位计一台- 量沙杯若干2. 实验设备:- 管道连接抽水井和回水井- 计时器四、实验方法1. 实验步骤:- 将潜水泵安装在灌溉井内,并连接至回水井。
- 使用超声波流量计测量抽水井的流量。
- 使用电测水位计测量井水水位变化。
- 使用量沙杯检测含砂量。
- 使用温度计测量出水温度。
- 进行72小时的连续抽水实验。
2. 数据记录:- 每小时记录一次流量、水位、含砂量和出水温度。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流量:- 实验过程中,灌溉井的稳定出水量为0m³/h。
- 根据水源热泵设计,每口灌溉井的最大抽水量为55m³/h,灌溉井完全满足要求。
2. 水位变化:- 在满负荷工作状况下,灌溉井水位变化平稳,出回水稳定,完全满足设计要求。
3. 含砂量:- 实验过程中,灌溉井的含砂量控制在0.1%以下,满足灌溉用水要求。
4. 出水温度:- 实验过程中,灌溉井的出水温度控制在15-25℃之间,满足灌溉用水温度要求。
六、实验结论1. 灌溉井在实际抽水过程中,出水量稳定,水位变化平稳,含砂量和出水温度均满足灌溉用水要求。
2. 灌溉井完全满足水源热泵设计的最大抽水量和回水量要求。
3. 本次实验为灌溉工程的设计和实施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助于提高灌溉效率和农作物产量。
七、实验建议1. 在实际灌溉工程中,应根据当地地质条件和水源特点,合理选择灌溉井的位置和数量。
抽水试验报告-1
![抽水试验报告-1](https://img.taocdn.com/s3/m/5d85872b49649b6648d747fe.png)
②弱承压水
第一层微承压含水层为③-2c3+d3-4粉土夹粉砂,隔水顶板为②—1b2—3粘土、粉质粘土、②—2b4粉质粘土、淤泥质粉质粘土、②-3b2—3粉质粘土和③-1b1-2层粉质粘土,隔水底板为③—3b1—2层粉质粘土(层顶埋深5。0—14。1m)。
③-3b3-4
淤泥质粉质粘土、粉质粘土
灰色
流-软塑
饱和,局部为淤泥质粘土.无摇振反应,切面稍有光泽,干强度、韧性中等偏低。
③-4b2—3
粉质粘土
灰色
软—可塑(局部硬塑)
饱和,局部混团块状粉细砂.无摇振反应,切面稍有光泽,干强度、韧性中等偏低。
③—4a3—4+b3—4
粘土、粉质粘土
灰色
软—流塑
饱和,局部为淤泥质粉质粘土,无摇振反应,切面稍有光泽,干强度、韧性中等偏低.
(8)置泵洗井试抽水:本次抽水设备采用的是180柴油机带动的160(l/s)的泥浆泵,将浑浊的水抽至清水后,正式进行抽水试验.
2、观测井成井工艺
观测井采用泥浆钻进,孔径Ф146,钻至预定深度,然后下井管(井径Ф89),用清水洗孔,水变清后填砾。
(五)、试验实施情况
试验自2010年5月18日进场至2010年5月24日结束。5月18日开始开始抽水井T2W1、及T2W2与观测井T2G1、T2G2的施工,T2W1开孔口径Φ200mm,3。6m至③—2c3+d3-4粉土、粉砂层,11.5m至③—3b1—2粉质粘土层,钻至13。0m,下13.5mΦ108mm井管,其中下部滤水管9.5m,上部井管4m,然后洗井,至清水后,开始小泵量下砾料,填至3.0m,上部再用粘土封堵隔死,最后开始试抽水,当天完成;T2W2开孔口径Φ200mm,4。6m至③—2c3+d3—4粉土、粉砂层,9.8m至③—3b1-2粉质粘土层,钻至11。0m,下11.5mΦ108mm井管,其中下部滤水管6。5m,上部井管5m,然后洗井,至清水后,开始小泵量下砾料,填至4.0m,上部再用粘土封堵隔死,最后开始试抽水,当天完成;当天还完成另外两口观测井T2G1、T2G2的施工,孔径Φ146,分别清水钻至8。0m、7.0m,下Φ89井管后洗井,分别填砾料至3.0m、4。0m,上部用粘土球封堵隔死。待水位稳定后进行抽水试验.
抽水试验资料整理及参数确定方法
![抽水试验资料整理及参数确定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3fdb90c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3a.png)
抽水试验资料整理及参数确定方法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抽水试验所需的数据整理与参数确定的方法,包括实
验目的、确定试验样本尺寸、确定试验条件及参数、确定抽水运行曲线和
结果分析等步骤。
首先,针对不同的实验目的,确定不同的试验样本尺寸
及运行条件,在此基础上进行试验;其次,根据试验结果,绘制抽水运行
曲线,以及综合参数及观测数据,确定抽水设备的关键参数;最后,进行
实验数据结果的分析,总结出本次试验的结果,为今后抽水工程的设计和
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抽水试验数据整理参数确定
1引言
抽水试验是水文地理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用于确定抽水机械(泵)
的关键性能参数。
它既可以作为抽水设备的调试和检修标准,也可以作为
抽水机械指标的基础或参考。
由于抽水试验的结果在抽水设计和应用中具
有重要意义,所以其试验数据必须精确、可靠。
通过本文,介绍抽水试验
数据整理和参数确定的方法,以便为抽水试验提供一个可靠的参考和依据。
2抽水试验原理
抽水试验是由一台抽水机组成的,用于测量抽水机械性能参数的实验
设备。
抽水试验(设计)
![抽水试验(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20aa1a5da38376baf1faed1.png)
黑龙江省干流嫩江干流堤防工程第七标段巨宝排水闸站基坑降水抽水试验审定:审核:校核:1工程概况巨宝排水闸站为自排与强排相结合的改建排水闸站,位于巨宝堤防上,桩号为10+877;自排流量21.3m3/s,强排流量10.08m3/s。
巨宝堤防工程级别2级,防洪标准50年一遇,防洪水位162.79m,建筑物级别为2级。
1.1工程任务与规模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切面稍光滑,微透水~弱透水,分布连续。
②级配不良细砂:灰黄色,层厚2.6~8.0m,稍湿~饱和、松散为主,局部稍密,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中等透水,分布不连续。
③级配不良砾:黄色、灰黄色,部分钻孔揭穿该层,层厚11.6~13.1m,饱和,稍密-中密,成分以花岗岩为主,强透水,分布连续。
③1级配不良粗砂:灰色,层厚0.9~1.4m,饱和,稍密~中密,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强透水~分布不连续。
④级配不良粗砂:灰色,未钻穿此层,饱和,稍密~中密,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强透水,分布连续。
1.2.2水文地质本次勘察揭露地下水为第四系孔隙潜水,含水层岩性主要为级配不良砾、级配不良粗砂、级配不良细砂,地下水初见水位埋深1.6~2.5m,静止水位埋深1.0~2.9m,高程在160.12~160.34m。
地下水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和侧向径流补给,水位年变幅在1.0~3.0米,地下水水位呈季节性变化。
排水闸基础坐落于②级配不良细砂、③级配不良砾之上,渗透稳定条件较差,在动水位作用下易发生流土、管涌现象。
施工开挖工程水试验的试验成果,采用公式法和反演方法求得含水层的综合渗透系数。
2.3试验方案2.3.1试验方案主要依据本次抽降水试验方案主要依据的规程规范:1)《水利水电工程钻孔抽水试验规程》(SL320-2005);2)《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GB50027-2001);3)《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4)《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94)2.3.2抽水试验布置抽水试验设一个降水井和二个观测井,全部为新打井。
抽水试验参考
![抽水试验参考](https://img.taocdn.com/s3/m/0186dc4e964bcf84b8d57b24.png)
10m,应尽力装置成完整井
河床底下的单孔抽水
1.含水层厚度在 12~15m 以上者,过滤器位于含水
层中部,过滤器顶部至河底的距离,应以不受其影响为
准;2.若含水层厚度不大,过滤器应靠近隔水层底部,
并且过滤器的长度不应超过含水层厚度的 1/3
4.填粒过滤器的滤料规格可按下列规定确定:
(1)当砂土类含水层的不均匀系数时,填粒过滤器的填粒规格宜采用式 2-3-4 计算:
抽水略浅一些、短一些,距离抽水孔愈远则其深度应 淀管,其长度 2~4m
更小
非完整孔多孔抽水
观测孔下过滤器的深度和长度应视含水层透水性 能及影响半径而定,一般距抽水孔愈远则愈小
非均质含水层中抽水
过滤器最好安装在透水性较强的地段
在含水层厚度较大的钻孔中 过滤器穿孔部分不应小于 5m,当含水层厚度小于
抽水
165
尺寸,宜采用 d50 的 1~1.5 倍。
(2)非均匀的砂类含水层,网眼的尺寸和缠丝间隙的尺寸,中砂宜采用 d40~d50,粗砂宜采
用 d30~d40。
装置过滤器的位置和长度的一般要求
表 2-3-2
试验孔类型及含水层特征
装置过滤器的位置或长度
附注
完整孔抽水 不完整孔抽水
完整孔多孔抽水
过滤器穿孔部分长度一般不应小于含水层厚度的 1.河床底下的单孔抽水过滤器
D50=(6~8)d50 式中 D50 ——填粒筛分级配曲线上颗粒含量为 50%为粒径;
d50 ——含水层土筛分级配曲线上颗粒含量为 50%的粒径。 (2)当碎石土类含水层时,填粒过滤器的填粒规格,宜采用式 2-3-5 计算:
(2-3-4)
D50=(6~8)d20 式中 d20 ——含水层土筛分级配曲线上颗粒含量为 20%的粒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易抽水试验成果说明
一、地形地貌
本场地位于拟建工程位于大连市甘井子区汇达街与中华西路交汇路口东北侧,原地貌单元为构造剥蚀低丘。
二、抽水试验钻孔水文地质特征
在ZK38号钻孔中进行简易抽水试验。
根据钻探资料,自上而下揭露岩土层分别为:
杂填土、粘土、含碎石粉质粘土、中风化灰岩。
地下水类型为承压水。
含水层主要为灰岩。
孔口高程为19.309米,地下水位标高13.409米,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和上游相邻含水层补给。
三、简易抽水试验方法及资料的整理
试验方法采用单孔稳定流潜水完整井抽水试验。
只进行了一个降深的抽水试验,抽水设备分别采用一台额定流量5m3/h电动潜水泵及一台1.2寸柴油机动力水泵,测量水位采用测钟,流量测量采用量桶计量的方法。
稳定水位稳定的延续时间均大于3小时,水位波动值不超过降深的1%,试验过程中随时检查抽水试验设备的工作情况,详细进行了水文地质观测与记录,对抽水试验成果进行室内综合整理,绘制了抽水试验钻孔柱状图、Q-t、S-t曲线等成果(详见附图:ZK38号钻孔简易抽水试验综合图)
四、渗透系数及影响半径的参数计算
抽水试验方法为单孔稳定流潜水完整井(孔)抽水试验,渗透系
数计算采用公式为: K=S S H Q )2733.0-⨯(r
lg R ① R=2S HK ②
Q :为涌水量( m 3/d )
R:为影响半径(m )
r :抽水孔半径(m )
H:含水层厚度(m )
S:水位降深(m )
根据钻孔抽水试验成果,经计算后得出含水层的渗透系数K=6.58m/d ,R=48.0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