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功和功率】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二功率课件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二功率课件
例2:
质量为m的物体在竖直向上的拉力作用下以加速度a由静止开始运动,当物体上升h高度的过程中,拉力的平均功率为多少?
分析:
思路1
思路2
பைடு நூலகம்
例2:质量为m的物体在竖直向上的拉力作用下以加速度a由静止开
例2:
质量为m的物体在竖直向上的拉力作用下以加速度a由静止开始运动,当物体上升h高度的过程中,拉力的平均功率为多少?
2、瞬时功率:
表示在一段时间内力对物体做功的平均快慢.
计算:
表示在某一时刻力对物体做功的快慢.
计算:
<三>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 : 1、平均功率:注:平均功率:对
例1、质量为0.5kg的物体在自由下落2s, ( g取10m/s2)求 2秒内重力的平均功率 2秒末时重力的功率
三、讲解新课: 一功率: 3.单位:焦/秒(瓦特)简称“瓦”
5.标量:功率是标量。
注:功率与的功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功是力对位移的积累。(无时间概念); 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与时间有关。 联系:功率是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
4.物理意义:表示力做功的快慢。
5.标量:功率是标量。 注:功率与的功的区别与联系:4.
例2:质量为m的物体在竖直向上的拉力作用下以加速度a由静止开
例3:
质量为m的物体从倾角为α的光滑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滑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为v,求:重力的瞬时功率为多少?
法1:解:P=mgVcos(90°-α) =mgvsin α
法2:解:将mg分解为沿速度方向和垂直于速度方向两个分力: F1=mg sin αP= F1 V= mg vsin α
<四>、几个常识性的概念:
1、机车功率:指牵引力功率,并非合力功率。

高中物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功与功率【精品课件】

高中物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功与功率【精品课件】

功的正负 不表示方向,也不表示大小。
4.总功等于各个力对物体所做功的代数和。
1.物理意义: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定义式:
PW t
一般用于求平均功率

3.计算式:P = F v cosα
一般用于求瞬时功率
4.单位:国际单位—— 瓦特 (W)
当堂小练
1.于功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物体受力越大,位移越大,力对物体做功越关多 B.合力做的功等于各分力做功的矢量和 C.摩擦力可以对物体做正功 D.功有正负,但正负不表示方向,而表示大小
h
一、变力做功
【典例1】如图,用恒力F通过跨过光滑定滑轮的轻绳,将静止于水平 面上的物体从位置A拉到位置B,物体和滑轮的大小均忽略,定滑轮 距水平面高为h,物体在位置A、B时,细绳与水平面的夹角分别为α 和β,求绳的拉力F对物体做的功.
【分析】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轻绳不存储能量,恒力F做功通 过绳子将能量转移到物体上,故此恒力F做功应该等于绳子对物 体做的功。
一、功
01 功的定义 (5)说明 ① 功是过程量,对应一段时间或位移是力对空间的积累效果;故计 算功时一定要指明是哪个力在哪个过程对物体做的功。 ②公式W = Fl cosα只适用于计算恒力的功,l是物体的位移,不是路 程。
mF M l
一、功
02 正功与负功 (1)力对物体做正功和负功的条件 根据公式:W = F l cosα 完成下表:

F
F1
2
F,2 其中F1为物体初状态时受到的力,
F2为物体末状态时受到的力.
一、变力做功 02 平均值法
【典例2】如图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木块与一劲度系数k=200 N/m的轻质弹簧相 连,现用手水平拉弹簧,拉力的作用点移动x1=0.2 m,木块开始运动,继续拉弹簧, 木块缓慢移动了x2=0.4 m,求上述过程中拉力所做的功.

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8.1功与功率(共27张ppt)

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8.1功与功率(共27张ppt)


【练习1】分别判断出这三种情形下力与位移的夹角α为多少, 并在图中标出。
α
αL
L
L
α
α=30°
α=30°
α=150°
议一议
1、判断如图所示的 4 种情况中外力 F 对物体做功的正、负 2、根据对前面 4 种情况的分析、比较, 归纳为: ①在只有一个力做功的情况下, 如果这个力对物体做正功,那么 物体的速度________; 如果这个力对物体做负功,那么 物体的速度________。 3、有些同学认为,功有正、负, 应该是矢量;有些同学认为,功 的正、负并不表示方向,而是 表示做功的效果。你怎样认为? 与同学讨论这个问题。
正功与负功
当a
π 2
时,cos α
0,W
0
F与l垂直,不做功
当0
a
π 2
时,cos α 0,W
0
F与l夹角<90°,做正功,“动力”
当π
2
a
π
时,cos α 0,W
0
F与l夹角>90°,做负功,“阻力”

【练习2】用起重机把质量为2.0×102kg的物体以1m/s2的加速 度匀加速地提高了3m,重力做了多少功?钢绳的拉力做了多 少功?g=10m/s2 外力对物体做的总功为多少? 合外力对物体做的功多少?
问题探讨
物体做功的条件是什么?
✓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 物体在力的方向上
通过的距离
知识回顾
用水平拉力F拉动雪橇,雪橇向前移动了一段位移l。 这个拉力做功了吗? 如何计算这个这个功的大小?
W Fl
新知探索
马拉雪橇的时候,拉力方向和雪橇运动方向间有一个角度θ 1)马对雪橇做功了吗?2)如何计算这个这个功的大小?

2024秋季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第八章机械能守恒定律《功与功率》

2024秋季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第八章机械能守恒定律《功与功率》

教学设计:2024秋季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第八章机械能守恒定律《功与功率》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物理观念:理解功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掌握功率的定义及其物理意义,能够区分功的正负与力对物体做功的效果。

2.科学思维: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功和功率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逻辑推理和抽象思维能力。

3.科学探究:经历功和功率概念的建构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培养观察、测量、计算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4.科学态度与责任:激发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认识功和功率在日常生活和工程技术中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功的概念、计算公式及正负判断。

•功率的定义、物理意义及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理解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掌握功的正负与力对物体做功效果的关系。

•区分瞬时功率与平均功率的概念,理解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含功和功率的概念示意图、实例分析动画等)。

•实验器材(如弹簧秤、刻度尺、秒表等,用于测量力和位移,计算功和功率)。

•教材、教辅资料及网络资源。

教学方法•讲授法:系统讲解功和功率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

•演示法:利用实验或多媒体演示,直观展示功和功率的计算过程。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功和功率的应用实例,促进思维碰撞。

•练习法:通过例题和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功和功率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生活实例导入:展示一段工人用锤子钉钉子的视频,提问:“工人为什么需要用力敲击锤子?这个过程中能量是如何转化的?我们如何量化这种能量转化的多少?”引导学生思考功的概念,引出新课。

新课教学1.功的概念•讲解功的定义:功是力与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位移的乘积,即W=Fs cosθ,解释各符号的含义(F为力,s为位移,θ为力与位移之间的夹角)。

•强调功是标量,但有正负之分,正负表示力对物体做功的效果(使物体动能增加为正功,减少为负功)。

•通过实例分析(如推车上坡、拉动物体等),引导学生理解功的正负判断方法。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二第七章功、功率复习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二第七章功、功率复习知识点总结

第二节功1.追寻守恒量(1)伽利略的斜面实验探究如图所示。

①过程:不计一切摩擦,将小球由斜面A上某位置滚落,它就要继续滚上另一个斜面B。

②现象:无论斜面B比斜面A陡些或缓些,小球的速度最后总会在斜面上的某点变为0,这一点距斜面底端的竖直高度与它出发时的高度相同。

③结论:这一事实说明某个量是守恒的。

在物理学中我们把这个量叫做能量或能。

(2)势能:相互作用的物体凭借其位置而具有的能量。

(3)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4)能量转化:小球从斜面A上下落的过程势能转化为动能;沿斜面B升高时,动能转化为势能。

2.功(1)概念: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并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了一段位移,这个力就对物体做了功。

(2)做功的三个因素:A、作用在物体上的力;B、力的作用点以地面为参照物的位移(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均可作为参考物);C、力和位移夹角的余弦值说明:A、功和物体运动的快慢、运动的性质、接触面是否光滑、物体质量(1)当 α=2时,W =0,力对物体不做功,力既不是阻力也不是动力。

(2)当 0≤α<2时,W >0,力对物体做正功,做功的力是动力。

(3)当2<α≤π 时,W <0,力对物体做负功,或说成物体克服这个力做功,做的大小等都无关系。

B 、功是一个过程量,功描述了力的作用效果在空间上的积累,它总与一个具体运动过程相对应。

(3)做功的公式:W =Fl cos α,(4)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焦耳,简称焦,符号是 J 。

(5)适用于恒力做功3.正功和负功功是标量,由 W =Fl cos α 可知:ππ π功的力是阻力。

对功的理解利用公式 W =Fl cos α 计算时 F 、l 需要带表示方向的正负号吗?提示:功是标量,没有方向,计算时力 F 和位移 l 都只要代入数值就行。

正功一定比负功大吗?提示:功是标量,功的正负既不表示方向也不表示大小,比较功的大小,只需比较数值的大小,与正负号无关,所以正功不一定比负功大。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二 7.3功率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二 7.3功率
⑴额定功率:机械长期正常工作时,发动机输出的 最大功率。
一部动力机械的额定功率是确定的,都标在机械的 铭牌上。
⑵实际功率:机械工作时,发动机实际输出的功率, 也就是牵引力做功的功率。
⑶机械能长期工作,不易破坏的条件:P实≤P额
例题6:起重机的钢绳将重物由地面吊 到空中某个高度,其V-t图像如图 甲所示。则钢绳的拉力做功的功率
(1)P=3.92x104W; (2)P平=4x104W;Pm=8x104W.
例题11:一列火车在额定功率下由静止从车站出发,沿 直线轨道运动,行驶5 min后速度到达最大30 m/s,设列 车所受阻力恒定,则可以判断列车在这段时间内行驶 的距离:( A)
A.一定大于4.5 km
B.可能等于4.5 km
(1) Vm=12m/s;a=5m/s2。 (2) t=16s;Vt=8m/s;P=45kw
例题13:下表是一辆电动 自行车的部分技术指标,其 中额定车速是指自行车满 载的情况下在平直道路上 以额定功率匀速行驶的速
额定车速
18 km/h
额定功率P
180W W
百公里耗电 1度(3.6×106 J)
整车质量
D、F的功率不变。
F
mg cos sin
;P
F v c os
mgv 1 tan
四、机械功率:
机械:汽车、火车、飞机、轮船、电动机、吊机等。
1、机械做功的过程:
⑴以汽车为例,发动机通过燃烧燃油(或消耗电能) 输出机械功,再通过机械传动传递给驱动轮,驱动 轮则借助地面静摩擦力(即牵引力)对汽车做功。
平均功率。
3、功率单位:国际单位:瓦特(W)1W=1J/s ;常 用单位有:千瓦(kW),1kW=103W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课件:7.3功率+(共14张PPT)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课件:7.3功率+(共14张PPT)

f
F1 f
Ff
P额一定 v增大
保持vm匀速
F2
匀加速运动
加速度逐减的 变加速运动
匀速运动
vA= 0 A P
B
vB= P额/F1
F
a
vCC= vm vm v
vB
0
t
t
t
t
质量为1.4 t的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从静止开始运动, 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5s末达额定功率之后保持额定 功率运动,其运动情况如图示,
v3mm(gkcoPssin)
列车在恒定功率机车的牵引下,从车站
出发行驶5分钟,速度达到20m/s,那么在这
段时间内,列车行驶的路程( C )
A.一定小于3km
B.一定等于3km
C.一定大于3km
D.不能确定
v
20m/s
t
0
5min
例3、跳绳是一种健身运动,设某运动员的质量是 50kg,他一分钟跳绳180次, 假定在每次跳跃中, 脚与 地面的接触时间占跳跃一次所需时间的 2/5 ,则该运动 员跳绳过程中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是 75 W。 (g取10m/s2 )
二 、 平均功率:描述在一段时间内做功的平均快慢

均 功 率、 瞬
P=
W t
平均功率:
瞬时功率:
时 功
PFvcos
Pt=Ftvtcosα

当α=00时, PFv
Pt=Ftvt
例2. 一质量为1kg的物体, 从足够 高处自由下落. 试分别求: (g取10m/s2) ①第1s末重力对物体做功的功率; ②第2s末重力对物体做功的功率.
P1ˊ=50W, P2ˊ =150W
•1、“手和脑在一块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 •2、一切真理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们重新发现,至少由他们重建。 •3、反思自我时展示了勇气,自我反思是一切思想的源泉。 •4、好的教师是让学生发现真理,而不只是传授知识。 •5、数学教学要“淡化形式,注重实质.

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8.1功与功率(共31张ppt)

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8.1功与功率(共31张ppt)
3.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焦耳,简称焦,符号是J。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探究四
随堂检测
对功的理解
情景导引
下面三种情景中,人是否对物体做功?
要点提示:甲图中,杠铃不动,没有位移,人对杠铃没有做功;乙图中
,花在力的方向上没有位移,人对花没有做功;丙图中,拖把在人对它
的力的方向上发生了位移,人对拖把做功。
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力的大小、位移的大小、力与位移夹角的余弦这
三者的乘积。
必备知识
自我检测
一、功
1.概念: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并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了一段位移,这个力就
对物体做了功。
2.公式
W=Flcos α。其中F、l、α分别为力的大小、位移的大小和力与位移方向的
夹角,功是标量,其中当力F与位移l同向时,W=Fl。
力的乘积”。
必备知识
自我检测
二、正功和负功
由 W=Flcos α 可知:
π
(1)当 α=2时,W=0,力对物体不做功,力既不是阻力也不是动力。
π
(2)当 0≤α<2时,W>0,力对物体做正功,做功的力是动力。
π
(3)当2<α≤π 时,W<0,力对物体做负功,或说成物体克服这个力
做功,做功的力是阻力。
三、总功的计算
当一个物体在几个力的共同作用下发生一段位移时,这几个力对
物体所做的总功有两种计算方法。
(1)总功等于各个力分别对物体所做功的代数和。
(2)总功等于几个力的合力对物体所做的功。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探究四
随堂检测
对正功和负功的理解
情景导引
(1)如图甲所示,前面的人向前拉车,后面的人向后拉车,两个人分

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8.1功与功率(共45张ppt)

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8.1功与功率(共45张ppt)
(1)有力作用在物体上 (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位移
二、功的表达式推导
如图所示:力F对物体做功是多少?
二、功的表达式推导
第一种推导方式:
F2
F
α F1
第二种推导方式:
l1
F
α
l
l2
WF1=F1·l W F l cos
WF2=F2·0
l1=lcosα l2=lsinα W1= Fl 1= Flcos α W2= 0
2.实际功率:是指机器在工作中实际输出的功率。 注意:机器不一定在额定功率下工作,机器正常工作时实际功率总是小 于或等于额定功率,机器只能在短暂时间内实际功率略大于额定功率, 但不允许长时间超过额定功率。
二、几种常见的功率
当 t 表示一段时 间时,此式表示 平均功率
PW t
当 t 很短很短 时,此式表示 瞬时功率
代入数据,得 : W合=1500 J
典例解析
例1:一个质量m=150kg的雪撬,受到与水平方向成θ=37 °角斜向上
方的拉力F=500N,在水平地面上移动的距离L=5m。物体与地面间的
滑动摩擦力F阻=100N。求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
解: F1=Fcosθ F2=Fsinθ F合=F1 -F阻= Fcosθ- F阻
思考与讨论
1.足球运动员把足球踢出去后的过程,足球运动了一段距离,踢出后运 动员对足球是否做功? 2.举重运动员举着杠铃不动的过程中,运动员对杠铃做功吗?
第一部分 功
一、功的概念及做功条件 1.概念: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并且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 过一段位移,物理学中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2.力对物体做功的条件:
力对雪橇做的总功
v
F F1 θ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功与功率【精品课件】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功与功率【精品课件】
3 s末瞬时功率P3=F1v3=48 kW。
(3)汽车做匀加速运动时,牵引力恒定,随着车速的增大,汽车的
输出功率增大,输出功率等于额定功率时的速度是汽车做匀加速运动
的最大速度,设为v1,
P
则有v1= F =10 m/s,
1
根据运动学公式知,汽车维持匀加速运动的时间为t= 1 =5 s。
雪橇在水平地面上移动,受力情况如图所示
此时的合力为水平方向,即
F合= Fcos37°— F阻= 300N
物体所受的合力F合对它做的功为
W= F合l = 1500J
即:力对雪橇做的总功为1500J
三、功率
1.定义:力对物体做的功W跟完成这些功所用时间t的比值叫功率
W
P

2.定义式:
(单位时间做功的多少)
引入
起重机竖直提升重物时,重物运动的方向与力的方向
一致,则力对物体做的功为力的大小与重物移动距离
的乘积。
公式: =
更普遍的情形是物体运动的方向与力的方向不一致,
例如马拉雪橇时拉力方向和雪橇运动方向间有一个角
度。这时应当怎样计算功呢?
一、功
F⊥
F
方案1:分解力

F∥
F
l
F F cos
在同样的阻力下,如果以54km/h的速度匀速行驶,则发动机输出的实际功率是多少?
解: 匀速行使时, 汽车的牵引力F =F阻= 1800N
由P =Fv 得 v =
60000
P
=
m/s=33.3m/s=120km/h
F
1800
以较低的速度行使时,
v′=54km/h=15m/s
∴ P′=Fv′ =1800×15W=27kW

功与功率—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课件

功与功率—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课件

l
F
α=180-θ=30〫
α=180-θ=150〫
W Fl cos180 W Fl cos180
50 3J
50 3J
l
α=θ=30〫
W Flcos
50 3J
8.1功与功率(第一课时)—2020-202 1学年 【新教 材】人 教版(2 019) 高中物 理必修 二课件
两者做功效果相同吗?
当力的方向与位移方向有一个角度,这 时应当怎样计算功呢?
8.1功与功率(第一课时)—2020-202 1学年 【新教 材】人 教版(2 019) 高中物 理必修 二课件
一、功 根据力的等效性原理,可以把力F分解
F
F
2

F1
l
①与位移方向一致的分力F1 ②与位移方向垂直的分力F2
再分别计算 F1 和 F2 做功
第1节 功和功率
水平推力推箱子 在水平方向移动向 上Leabharlann 提 升 重 物起 重 机 竖

1.功的概念:如果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并且在
力的方向上发生了一段位移,我们就说这个力对物体 做了功。
2.功的表达式:W = F l (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力的
大小、位移的大小两者的乘积)
3.功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焦耳,简称焦,
F1 = Fcosα F1 和位移 l 方向一致 W1=F1l F2 = Fsinα F2 与位移 l 方向垂直 F2 不做功
W=W1=F1·l=Fcosα·l=Flcosα
8.1功与功率(第一课时)—2020-202 1学年 【新教 材】人 教版(2 019) 高中物 理必修 二课件
8.1功与功率(第一课时)—2020-202 1学年 【新教 材】人 教版(2 019) 高中物 理必修 二课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马鸣风萧萧**整理制作)【功和功率】一、功1.定义:一个物体受到________的作用,如果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一段________,物理学中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2.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________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的________,是做功的两个不可缺少的因素.3.物理意义:功是________转化的量度.4.公式和单位:W =________,其中α是F 和l 的夹角.功的单位是焦耳,符号是J.5.功是________量,但有正负.由W =F l cos α,可以看出:(1)当0°≤α<90°时,0<cos α≤1,则力对物体做________,即外界给物体________能量,力是动力;(2)当α=90°时,cos α=0,W =0,则力对物体________,即外界和物体间无能量交换.(3)当90°<α≤180°时,-1≤cos α<0,则力对物体做________,即物体向外界________能量,力是阻力.6.合力的功当物体在几个力的共同作用下发生一段位移时,这几个力的合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各个力分别对物体所做功的________.求合力的功可以先求出各个分力所做的功,再求这些功的代数和,即W =W 1+W 2+…;也可以先求出合外力,再由公式W =F 合l cos α求合外力的功;也可以用动能定理求解.二、功率1.定义:功跟完成这些功所用________的比值.2.物理意义:功率表示做功的________,功率大则做功________,功率小则做功________.3.矢标量:功率是______量,只有______,没有______.4.计算式(1)P =W t,P 为时间t 内的________. (2)P =F v cos α⎩⎪⎨⎪⎧ v 为平均速度,则P 为 v 为瞬时速度,则P 为 α为F 与v 的夹角5.额定功率:机械________工作时输出的________功率.一般在机械的铭牌上标明.6.实际功率:机械________工作时输出的功率.要小于等于额定功率.说明:某一过程的功率指平均功率,某一时刻的功率指瞬时功率.思考:摩擦力一定做负功吗?答案:一、1.力位移;2.力位移;3.能量;4.Fl cosα;5.标,正,输,不做,负,输送;6.代数和二、1.时间 2.快慢、快、慢 3.标、正、负;4.平均功率、平均功率、瞬时功率;5.正常、最大思考:动力所做的功是正功,阻力所做的功为负功.当摩擦力是物体运动的动力时做正功,是物体运动的阻力时做负功.1.功的概念是要明确物体在哪个力的作用下发生的位移,哪个力对物体做功.而位移可以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对地的位移,也可以是力的作用点对地的位移.2.从计算功的公式上看功的概念W=Fl cosα,若F与cosα结合则是位移方向上力乘以位移;将l与cos α结合则是力乘以力的方向的位移.两种理解均包含了合成与分解中的等效观点.3.把握各种力做功的特点,会使功的计算变得简单,在用能量的观点解决问题时列起方程来更加得心应手.(1)重力做功的特点:只跟初末位置的高度差有关,而跟运动的路径无关.(2)弹力做功的特点:对接触面间的弹力,由于弹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垂直,弹力对物体不做功;对弹簧的弹力做的功,高中阶段没有给出相关的公式,对它的求解要借助其他途径如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功能关系等.(3)摩擦力做功的特点:摩擦力做功跟物体运动的路径有关,它可以做负功,也可以做正功,做正功时起动力作用.如用传送带把货物由低处运送到高处,摩擦力就充当动力.摩擦力的大小不变、方向变化(摩擦力的方向始终和速度方向相反)时,摩擦力做功可以用摩擦力乘以路程来计算,即W=F·l.*(4)电场力做功的特点:与重力做功特点一样,电场力做功与运动路径无关,只与初末位置的电势差有关,W AB=qU AB,不论是匀强电场,还是非匀强电场.*(5)洛伦兹力不做功:由于洛伦兹力始终跟运动电荷的速度方向垂直,因此始终不做功.4.判断一个力是否做功的几种方法(1)根据力和位移的方向的夹角判断,此法常用于恒力功的判断,由于恒力功W=Fl cosα,当α=90°,即力和作用点位移方向垂直时,力做的功为零.(2)根据力和瞬时速度方向的夹角判断,此法常用于判断质点做曲线运动时变力的功.当力的方向和瞬时速度方向垂直时,作用点在力的方向上位移是零,力做的功为零.(3)根据质点或系统能量是否变化,彼此是否有能量的转移或转化进行判断.若有能量的变化,或系统内各质点间彼此有能量的转移或转化,则必定有力做功.1.合力做功的计算(1)W总=F合l cosα,α是F合与位移l的夹角;(2)W总=W1+W2+W3+…为各个分力功的代数和;(3)根据动能定理由物体动能变化量求解:W总=ΔE k.2.变力做功的求解方法(1)用动能定理或功能关系求解.(2)将变力的功转化为恒力的功.①当力的大小不变,而方向始终与运动方向相同或相反时,这类力的功等于力和路程的乘积,如滑动摩擦力、空气阻力做功等;②当力的方向不变,大小随位移做线性变化时,可先求出力对位移的平均值F=F1+F22,再由W=F l cos α计算,如弹簧弹力做功;③作出变力F随位移变化的图象,图线与横轴所夹的“面积”即为变力所做的功;④当变力的功率P一定时,可用W=Pt求功,如机车牵引力做的功.方式过程恒定功率启动恒定加速度启动过程分析设牵引力为F阶段一:v↑⇒F=Pv↓⇒a=F-F阻m↓阶段二:F=F阻⇒a=0⇒P=F·v m=F阻·v m阶段一:a=F-F阻m不变⇒F不变⇒v↑⇒P=F·v↑,直到P=P额=F·v m′阶段二:v↑⇒F=P额v↓⇒a=F-F阻m↓阶段三:F=F阻时⇒a=0⇒v达最大值v m=P额F阻方式过程恒定功率启动恒定加速度启动运动规律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变加速直线运动(对应下图的OA段)⇒以v m匀速直线运动(对应下图中的AB段)以加速度a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对应下图中的OA段)⇒匀加速运动能维持的时间t0=v m′a⇒以v m匀速直线运动,对应下图中的BC段v-t图象【动能和动能定理】一、动能1.定义:物体由于________而具有的能.2.公式:________.3.单位:________,1 J =1 N·m =1 kg·m2/s2.4.矢标性:动能是________,只有正值.5.瞬时性:因为v 是瞬时速度.6.相对性:物体的动能相对于不同的参考系一般不同.二、动能定理1.内容:所有外力对物体做的总功等于物体动能的________,这个结论叫做动能定理.2.表达式: .3.物理意义:动能定理指出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关系,即外力做的总功,对应着物体动能的变化,变化的大小由________来度量.我们所说的外力,既可以是重力、弹力、摩擦力,又可以是电场力、磁场力或其他力.物体动能的变化是指末动能与初动能的差.4.适用条件:动能定理既适用于直线运动,也适用于________;既适用于恒力做功,也适用于________做功.力可以是各种性质的力,既可以同时作用,也可以________作用,只要求出在作用过程中各力做功的多少和正负即可,这些正是动能定理解题的优越性所在.思考:如果物体受到几个力的共同作用,动能定理中的功应为什么?答案:一、1.运动 2.E k =12m v 2 3.焦耳(J) 4.标量 二、1.变化量 2.W =E k 2-E k 1 3.功 动能 外力的总功 4.曲线运动 变力 分阶段思考:应为合力的功1.动能定理的计算式为标量式,v 为相对同一参考系的速度.2.动能定理的研究对象是单一物体,或者可以看成单一物体的物体系.3.动能定理适用于物体的直线运动,也适用于曲线运动;适用于恒力做功,也适用于变力做功,力可以是各种性质的力,既可以同时作用,也可以分段作用.只要求出作用过程中各力做功的多少和正负即可.这些正是动能定理解题的优越性所在.4.若物体运动的过程中包含几个不同过程,应用动能定理时,可以分段考虑,也可以视全过程为一整体来处理.5.动能定理公式中等号的意义等号表明合力做功与物体动能的变化间的三个关系:(1)数量关系:即合外力所做的功与物体动能的变化具有等量代换关系.可以通过计算物体动能的变化,求合力的功,进而求得某一力的功.(2)单位相同:国际单位都是焦耳.(3)因果关系:合外力的功是物体动能变化的原因.6.动能定理中涉及的物理量有F 、l 、m 、v 、W 、E k 等,在处理含有上述物理量的力学问题时,可以考虑使用动能定理.由于只需要从力在整个位移内做的功和这段位移始末两状态动能变化去考虑,无需注意其中运动状态变化的细节,同时动能和功都是标量,无方向性,所以无论是直线运动或曲线运动,计算都会特别方便.1.应用动能定理处理多过程问题动能定理反映的是物体两个状态的动能变化与在这两个状态之间外力所做总功的量值关系,因此对由初始状态到终止状态这一过程中物体的运动性质、运动轨迹、做功的力是恒力还是变力等诸多问题不必加以追究,就是说应用动能定理不受这些问题的限制.2.运用动能定理应注意的问题应用动能定理解题时,在分析过程的基础上无需深究物体运动过程中变化的细节,只考虑整个过程中的功及过程的始末的动能.若过程包含了几个运动性质不同的分过程,既可以分段考虑,也可整个过程考虑.但求功时,有些力不是全过程都作用的,必须根据不同的情况分别对待求出总功,计算时要把各力的功连同符号(正、负)一同代入公式.3.应用动能定理解题的一般思路(1)确定研究对象和研究过程.注意,动能定理一般只应用于单个物体,如果是系统,那么系统内的物体间不能有相对运动.(2)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研究对象以外的物体施于研究对象的力都要分析,含重力)(3)写出该过程中合外力做的功,或分别写出各个力做的功(注意功的正负).如果研究过程中物体受力情况有变化,要分别写出该力在各个阶段做的功.(4)写出物体的初、末动能.(5)按照动能定理列式求解.【机械能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一、机械能1.重力做功的特点重力做功与________无关,只与________有关.重力做功的大小W G=________,若物体下降,则重力做正功;若物体升高,则重力做________(或说物体克服重力做功).2.重力势能(1)概念:物体的重力势能等于物体的________和________的乘积.(2)表达式:E p=________,单位:________.(3)重力势能是________,且有正负.其正、负表示大小.物体在参考平面以下,其重力势能为________,在参考平面以上,其重力势能为________.3.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重力对物体做多少正功,物体的重力势能就________多少;重力对物体做多少负功,物体的重力势能就________多少.重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重力势能变化量的负值,即W G=________. 4.弹性势能物体由于________而具有的能,叫作弹性势能.弹性形变越大,弹性势能就________.5.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统称机械能.即:E机=________.二、机械能守恒定律1.内容: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结论叫做机械能守恒定律.2.机械能守恒的条件:(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受其他外力但其他外力不做功或做功的代数和为零.3.表达式:(1)E k+E p=E k′+E p′,表示系统初状态机械能的总和与末状态机械能的总和相等.(2)ΔE k=-ΔE p,表示系统(或物体)机械能守恒时,系统减少(或增加)的重力势能______系统增加(或减少)的动能,在分析重力势能的增加量或减少量时,可不选参考平面.(3)ΔEA增=ΔE B减,表示若系统由A、B两部分组成,则A部分物体机械能的增加量与B部分物体机械能的减少量相等.三、功能关系功是能量________的量度,即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发生了转化,而且能的转化必通过________来实现.四、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________,也不会凭空________,它只能从一种形式________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________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________保持不变.答案:一、1.路径初、末位置的高度差h mgh负功 2.重力高度mgh焦耳标量负正 3.减少增加-(E k2-E k1) 4.发生弹性形变越大 5.E k+E p二、1.只有重力(或弹簧的弹力)做功的情况下,动能和势能发生相互转化,但总量保持不变 2.只有重力或系统内弹力做功 3.等于三、转化做功四、产生消失转化转移总量重力势能是标量,且有正负.其正负是相对于参考面(零势能面)而言,物体在参考面上方,则重力势能为正;反之则为负.如果所选参考面不同,同一物体在同一位置可以有不同数值的重力势能,即重力势能具有相对性.所以在确定一物体的重力势能时,必须先选定参考面才有意义,通常以地面为参考面.1.利用机械能的定义判断(直接判断):若物体在水平面上匀速运动,其动能、势能均不变,机械能不变.若一个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其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少,其机械能减少.2.用做功判断:若物体或系统只有重力(或弹簧的弹力)做功,虽受其他力,但其他力不做功,机械能守恒.3.用能量转化来判断:若物体系统中只有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而无机械能与其他形式的能的转化,则物体系统机械能守恒.4.对一些绳子突然绷紧、物体间非弹性碰撞等,除非题目特别说明,否则机械能必定不守恒.说明:机械能守恒的条件绝不是合外力的功等于零,更不是合外力为零;判断机械能是否守恒时,要根据不同情景恰当地选取判断方法.(1)E2=E1或E k1+E p1=E k2+E p2,表示系统在初状态的机械能等于其末状态的机械能.一般来说,当始、末状态的机械能的总和相等,运用这种形式表达式时,应选好零势能面,且初、末状态的高度已知,系统除地球外,只有一个物体时,用这种表达形式较方便.这种表达方式也被称为“守恒观点”.(2)-ΔE p=ΔE k,表示系统(或物体)机械能守恒时,系统减少(或增加)的势能等于增加(或减少)的总动能.应用时,关键在于分清重力势能的增加量和减少量,可不选零势能面而直接计算初、末状态的势能差.这种表达方式一般用于始末状态的高度未知,但高度变化已知的情况,这种表达方式也称为“转化观点”.(3)ΔE A增=ΔE B减,表示若系统由A、B两部分组成,则A部分物体机械能的增加量与B部分物体机械能的减少量相等,这种表达方式也称为“转移观点”.以上三种表达方式中,(1)是最基本的表达方式,易于理解和掌握,但始末状态的动能和势能要分析全,防止遗漏某种形式的机械能.应用(2)(3)方式列出的方程简捷,是同学们应该重点掌握的,但在分析势能的变化时易出错,要引起注意.1.合外力对物体做功等于物体动能的改变.W合=E k2-E k1,即动能定理.2.重力做功对应重力势能的改变.W G=-ΔE p=E p1-E p2重力做多少正功,重力势能减少多少;重力做多少负功,重力势能增加多少.3.弹簧弹力做功与弹性势能的改变相对应.W F=-ΔE p=E p1-E p2弹力做多少正功,弹性势能减少多少;弹力做多少负功,弹性势能增加多少.4.除重力以外的其他力的功与物体机械能的增量相对应,即W其他=ΔE机.(1)除重力以外的其他力做多少正功,物体的机械能就增加多少.(2)除重力以外的其他力做多少负功,物体的机械能就减少多少.(3)除重力以外的其他力不做功,物体的机械能守恒.5.克服滑动摩擦力在相对路程上做的功等于摩擦产生的热量:Q=W f=f·s相对*6.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的关系W电=-ΔE p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少;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7.安培力做正功,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克服安培力做功,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8.电源中,非静电力做功量度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注:带*的内容高一阶段暂不涉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