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发芽试验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发芽试验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发芽试验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发芽试验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发芽试验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种子发芽试验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农作物种子质量的检测。

2 引用标准

GB/T 3543.2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扦样

GB/T 3543.3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净度分析

3 术语

3.1 发芽

在实验室内幼苗出现和生长达到一定阶段,幼苗的主要构造表明在田间的适宜条件下能否进一步生长成为正常的植株。

3.2 发芽率

在规定的条件和时间内(见表1)长成的正常幼苗数占供检种子数的百分率。

3.3 幼苗的主要构造

因种而异,由根系、幼苗中轴(上胚轴、下胚轴或中胚轴)、顶芽、子叶和芽鞘等构造组成。

3.4 正常幼苗

在良好土壤及适宜水分、温度和光照条件下,具有继续生长发育成为正常植株的幼苗。

3.5 不正常幼苗

生长在良好土壤及适宜水分、温度和光照条件下,不能继续生长发育成为正常植株的幼苗。

3.6 复胚种子单位

能够产生一株以上幼苗的种子单位,如伞形科未分离的分果,甜菜的种球等。

3.7 未发芽的种子

在表1规定的条件下,试验末期仍不能发芽的种子,包括硬实、新鲜不发芽种子、死种子(通常变软、变色、发霉,并没有幼苗生长的迹象)和其他类型(如空的、无胚或虫蛀的种子)。

3.8 新鲜不发芽种子

由生理休眠所引起,试验期间保持清洁和一定硬度,有生长成为正常幼苗潜力的种子。

4 发芽床

按表1规定,通常采用纸和砂作为发芽床。除6.2条所述的特殊情况外,土壤或其他介质不宜用作初次试验的发芽床。湿润发芽床的水质应纯净、无毒无害,pH值为6.0-7.5。

4.1 纸床

4.1.1 一般要求

具有一定的强度、质地好、吸水性强、保水性好、无毒无菌、清洁干净,不含可溶性色素或其他化学物质,pH值为6.0-7.5。可以用滤纸、吸水纸等作为纸床。

4.1.2 生物毒性测定

利用梯牧草、红顶草、弯叶画眉草、紫羊茅和独行菜等种子发芽时对纸中有毒物质繁感的特性,将品质不明和品质合格的纸进行发芽比较试验,依据幼

苗根的生长情况进行鉴定。在表1规定的第一次计数时或提前观察根部症状。若根缩短(有时出现根尖变色,根从纸上翘起,根毛成束)或(禾本科)幼苗的芽鞘扁平缩短等症状,则表示该纸含有有毒物质。

4.2 砂床

4.2.1 一般要求

砂粒大小均匀,其直径为0.05-0.80mm。无毒无菌无种子。持水力强,pH 值为6.0-7.5。使用前必须进行洗涤和高温消毒。化学药品处理过的种子样品发芽所用的砂子,不再重复使用。

4.2.2 生物毒性测定

4.3 土壤

土质疏松良好、无大颗粒、不含种子、无毒无菌、持水力强、pH值为6.0-7.5。使用前,必须经过消毒,一般不重复使用。

5 仪器与试剂

5.1 仪器

5.1.1 数种设备

数粒板、活动数粒板、真空数种器或电子自动数粒仪等。

5.1.2 发芽器具

a.发芽箱:有光照、控温范围10-40℃。

b.雅可勃逊发芽器。

c.发芽室:室内具有可调节温度和光照的条件。

d.发芽器皿:发芽皿、发芽盘等。

5.1.3 冰箱

5.2 试剂

硝酸、硝酸钾、赤霉酸、双氧发。

6 试验程序

6.1 数取试验样品

从经充分混合的净种子中,用数种设备或手工随机数取400粒。通常以100粒为一次重复,大粒种子或带有病原菌的种子,可以再分为50粒、甚至25粒为一副重复。

6.2 选用发芽床

各种作物的适宜发芽床已在表1中作了规定。通常小粒种子选用纸床;大粒种子选用砂床或纸间;中粒种子选用纸床、砂床均可。

种名学名发芽床温度初次计

数天数d

末次计

数天数d

附加

说明

124玉米Zea mays L. 纸间砂20-30 20 25 4 7

纸床包括纸上和纸间。

纸上(TP)是将种子放在一层或多层纸上发芽,纸可放在:

a.培养皿内。

b.光照发芽箱内,箱内的相对湿度接近饱和。

c.雅可勃逊发芽器上。

纸间(BP)是将种子放在两层纸中间。可用下列方法:

a.另外用一层纸松松地盖在种子上。

b.纸卷,把种子均匀置放在湿润的发芽纸上,再用另一张同样大小的发芽纸覆盖在种子上,然后卷成纸卷,两端用皮筋扣住,竖放。

纸间可直接放在保湿的发芽箱盘内。

6.2.2 砂床

砂床包括:

a.砂上(TS):种子压入砂的表面。

b.砂中(S):种子播在一层平整的湿砂上,然后根据种子大小加盖10-20mm 厚度的松散砂。

6.2.3 土壤

当在纸床上幼苗出现植物中毒症状或对幼苗鉴定发生怀疑时,为了比较或有某些研究目的,才采用土壤作为发芽床。

6.3 置床培养

按6.2的要求,将数取的种子均匀地排在湿润的发芽床上,粒与粒之间应保持一定的距离。在培养器具上贴上标签,按表1规定的条件进行培养。发芽期间要经常检查温度、水分和通气状况。如有发霉的种子应取出冲洗,严重发霉的应更换发芽床。见表1

6.4 控制发芽条件

6.4.1 水分和通气

根据发芽床和种子特性决定发芽床的加水量。如砂床加水为其饱和含水量的60%-80%(禾谷类等中小粒种子为60%,豆类等大粒种子为80%);如纸床,吸足水分后,沥去多余水即可;如用土壤作发芽床,加水至手握土粘成团,再手指轻轻一压就碎为宜。发芽期间发芽床必须始终保持湿润。发芽应使种子周围有足够的空气,注意通气。尤其是在纸卷和砂床中应注意:纸卷须相当疏松;用砂床和土壤试验时,覆盖种子的砂或土壤不要紧压。

6.4.2 温度

发芽应按表1规定的温度进行,发芽器、发芽箱、发芽室的温度在发芽期间应尽可能一致。表1规定的温度为最高限度,有光照时,应注意不应超过此限度。仪器的温度变幅不应超过±1℃。

当规定用变温时,通常应保持低温16h及高温8h。对非休眠的种子,可以在3h内逐渐变温。如是休眠种子,应在1h或更短时间内完成急剧变温或将试验移到另一个温度较低的发芽箱内。

6.4.3 光照

表1中大多数种的种子可在光照或黑暗条件下发芽,但一般采用光照。需光种子的光照强度为750-1 250勒克司(Lx),如在变温条件下发芽,光照应在8h高温时进行。

6.5 休眠种子和处理

当试验结束还存在硬实或新鲜不发芽种子时,可采用下列一种或几种方法进行处理(详见表1)。

6.5.1 破除生理休眠的方法

a.预先冷冻

b.硝酸处理

c.硝酸钾处理

d.赤霉酸处理

e.双氧水处理

f.去稃壳处理

g.加热干燥

表2 各种作物种子加热干燥的温度和时间

6.5.2 破除硬实的方法

a.开水烫种

b.机械损伤

6.5.3 除去抑制物质的方法

甜菜、菠菜等种子单位的果皮或种皮内有发芽抑制物质时,可把种子浸在温水或流水中预先洗涤,甜菜复胚种子洗涤2h ,遗传单胚种子洗涤4h ,菠菜种子洗涤1-2h 。然后将种子干燥,干燥最高温度不得超过25℃。 6.6 幼苗鉴定

6.6.1 试验持续时间

每个种的试验持续时间详见表1。试验前或试验间用于破除休眠处理所需时间不作为发芽试验时间的一部分。

如果样品在规定试验时间内只有几粒种子开始发芽,则试验时间可延长7d ,或延长规定时间的一半。根据试验情况,可增加计数的次数。反之,如果在规定试验时间结束前,样品已达到最高发芽率,则该试验可提前结束。 6.6.2 鉴定

每株幼苗都必须按附录A(补充件)规定的标准进行鉴定。鉴定要在主要构造已发育到一定时期进行。

在计数过程中,发育良好的正常幼苗应从发芽床中拣出,对可疑的或损伤、畸形或不均衡的幼苗,通常到末次计数。严重腐烂的幼苗或发霉的种子应从发芽床中除去,并随时增加计数。 6.7 重新试验

当试验出现下列情况进,应重新试验。

a.怀疑种子有休眠(即有较多的新鲜不发芽种子),可采用表2或6.5所述的方法进行试验,将得到的最佳结果填报,应注明所用的方法。

b.由于真菌或细菌的蔓延而使试验结果不一定可*时,可采用砂床或土壤进

作物名称 温度,℃ 时间,d 大麦,小麦 30-35 3-5

高粱 30 2 水稻 40 5-7 花生 40 14 大豆 30 0.5 向日葵 30 7 棉花 40 1 烟草 30-40 7-10

胡罗卜、芹菜、菠菜、洋葱、黄瓜、甜瓜、西瓜

30 3-5

行试验。如有必要,应增加种子之间的距离。

c.当正确鉴定幼苗数有困难时,可采用表1中规定的一种或几种方法在砂床或土壤上进行重新试验。

d.当发现实验条件、幼苗鉴定或计数有差错时,应采用同样方法进行重新试验。

e.当100粒种子重复间的差距超过表3最大容许差距时,应采用同样的方法行重新试验。如果第二次结果与第一次结果相一致,即其差异不超过表4中所示的容许差距,则将两次试验的平均数填报在结果单上。如果第二次结果与第一次结果不相符合,其差异超过表4所示的容许差距,则采用同样的方法进行第三次试验,填报符合要求的结果平均数。

表3 同一发芽试验四次重复间的最大容许差距

(2.5%显著水平的两尾测定)

表4 同一或不同实验室来自相同或不同送验样品间发芽试验的容许差距

(2.5%显著水平的两尾测定)

平均发芽率 最大容许差距 50%以上 50%以下 99 2 5 98 3 6 97 4 7 96 5 8

95 6 9

93-94 7-8 10

91-92 9-10 11

89-90 11-12 12

87-88 13-14 13

84-86 15-17 14

81-83 18-20 15

78-80 21-23 16 73-77 24-28 17 67-72 29-34 18 56-66 35-45 19 51-55 46-50 20 平均发芽率 最大容许差

距 50%以上 50%以下 98-99 2-3 2 95-97 4-6 3 91-94 7-10 4 85-90 11-16

5

60-76 25-41 7

51-59 42-50 8

7 结果计算和表示

试验结果以粒数的百分率表示。当一个试验的四次重复(每个重复以100粒计,相邻的副重复合并成100粒的重复)正常幼苗百分率都在最大容许差距内(表3),则其平均数表示发芽百分率。不正常幼苗、硬实、新鲜不发芽种子和死种子的百分率按四次重复平均数计算。正常幼苗、不正常幼苗和未发芽种子百分率的总和必须为100,平均数百分率修约到最近似的整数,修约0.5进入最大值中。

8 结果报告

填报发芽结果时,须填报正常幼苗、不正常幼苗、硬实、新鲜不发芽种子和死种子的百分率。假如其中任何一项结果为零,则将符号“-0-”填入该格中。

同时还须填报采用的发芽床和温度、试验持续时间以及为促进发芽所采用的处理方法。

表5 同一或不同实验室不同送验样品间发芽试验的容许差距

(5%显著水平的一尾测定)

平均发芽率最大容许差距

50%以上50%以下

99, 2 2

97-98 3-4 3

94-95 5-7 4

91-93 8-10 5

87-90 11-14 6

82-86 15-19 7

76-81 20-25 8

70-75 26-31 9

60-69 32-41 10

51-59 42-50 11

表6 发芽试验与规定值比较的容许误差(5%显著水平的一尾测定)

规定发芽率容许差距

50%以上50%以下

99 2 1

96-98 3-5 2

92-95 6-9 3

87-91 10-14 4

80-86 15-21 5

71-79 22-30 6

58-70 31-43 7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种子检验程序 种子检验是指采用科学的技术和方法,按照一定的标准,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对种子质量进行分析测定,判断其优劣,评定其种用价值的一门应用科学。检验的对象是农作物种子,主要包括植物学上的种子(如大豆、棉花、洋葱、紫云英等)和果实(如水稻、小麦、玉米颖果、向日葵瘦果)等。 种子检验分为扦样、室内检验和田间检验三部分 一、扦样 扦样是种子取样或抽样的名称,由于抽取种子样品通常采用扦样器取样,因而在种子检验上俗称为扦样。扦样是种子检验的重要环节,扦取的样品有无代表性,决定着种子检验结果是否有效。如果扦取得样品缺乏代表性,那么后来检测多么准确,都不会获得符合实际情况的检验结果,这将可能导致对整批种子质量作出错误的判断,从而对种子生产者、经营者、使用者、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种子认证机构等产生不良影响,甚至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一)扦样原则 1. 被扦种子批均匀一致。这是扦样的前提,只有当种子批中的种子质量足够均匀时,才有可能从中扦到有代表性的的样品。如果种子批存在异质性,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扦到有代表性的样品。 2.按照预定的扦样方案采取适宜的扦样器和扦样技术具扦取样品。为了扦取有代表性的样品,检验规程对扦样方案所涉及的关键三要素及扦样频率、扦样点分布以及各

个扦样点扦取相等的种子数量作了明确的规定。扦样时必须符合这些规定的要求,并选择适宜的扦样器具和扦样技术进行扦取。 3.按照对分递减或随机抽取原则分取样品。分样时必须符合检验规程中规定的对分递减或随机抽取的原则和程序,并选择适宜的分样器具和分样技术分区样品。 4.保证样品的可溯性和原始性。样品必须封缄与标识,能溯源到种子批,并在包装、运输、贮藏过程中采取措施尽量保持其原有特性。 5.扦样员应当经过培训。扦样应由受过专门培训与训练的扦样员担任。根据《种子法》的规定,对外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的数据和结果的种子质量检验机构,其扦样人员必须经过考核并获得检验员证。 (二)从种子批扦取送验样品程序 1.准备器具 根据被扦作物种类,准备好各种扦样必须的仪器::扦样器、样品盛放容器、送验样品袋、供水分测定的样品容器、扦样单、标签、封缄、粗天平等。 2.检查种子批 在扦样前扦样员应向被扦单位了解种子批的有关情况,并对被扦种子批进行检查,确定是否符合规程的规定。 2.1种子批大小 检查种子批的袋数和每袋重量,从而确定其总重量,再与附1所规定的重量进行比较。如果种子批重量超过规定要求,应分成几批,并分别扦样。 2.2 种子批处于便于扦样状况 被扦种子批的堆放应便于扦样,扦样员至少能靠近种子批堆放的两个面进行扦样。如果达不到这一要求,必须要求移动种子袋。

种子管理制度

仓库管理制度 1、质量检验制度:种子收购入库,必须坚持做好田间纯度检验和场地质量检验关,场地质量检验按国家标准,凭证收购。场地质量检验重点做好水分、净度、发芽率三关,杜绝不合格种子入库。 2、储藏保管制度:良种入库要分品种堆放,要有明显的品种标记,堆高要适度掌握,要定期检查仓温,建立仓温管理档案,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并立即采取措施,及时严格做好夏粮薰蒸,正确、合理、科学用药,确保种子质量和薰蒸效果,努力达到四无仓库。 3、杂物保管制度:除种子以外的各种物品,都应有专人负责,切实抓好保管,麻袋要根据不同成色,分别包装,整齐堆放,各种机械加工包装设备,要定期进行保养,确保正常运转,对其它杂物要分门别类,整齐堆放。 4、账务管理制度:仓库建立存销账,有专人负责记帐,凡入仓的种子要有进仓单,凭证入帐;凡出仓的种子要有发票单据,凭票记帐,对于供应的种子要分品种日清月结,达到帐实相符。 6、进仓出仓制度:凡公司种子进出一律凭票结算,要一式二份单子,购种方、仓库各执一份,要有经手人签字,确保正确无误。 7、种子加工精选制度:凡公司供应的种子,一般都要加工精选,要根据每年的不同品种、数量,确定加工精选时间,要正确计量,确保精选质量,确保供应时间。 8、检查督促制度:仓库人员要明确分工,各司其职,努力做好各项工作,同时要加强检查,仓库负责人要每月进行一次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有关问题要督促做好,重大问题要及时汇报。 9、安全卫生制度:仓库要加强安全防范工作,重点做好防盗、防火防电安全工作措施的落实,杜绝事故隐患,同时做好卫生工作确保办公室、仓库、场地整洁,努力创造一个优美的环境条件。 种子贮藏管理制度 1、生产岗位责任制要挑选责任心、事业心强的人担任这一工作。保管人员要不断钻研业务,努力提高科学管理水平。有关部门要对他们定期考核。 2、安全保卫制度仓库要组织人员巡查,及时消除不安全因素,做好防火、防盗工作,保证不出事故。 3、清洁卫生制度做好清洁卫生工作是消除仓库病虫害的先决条件。仓库内外须经常打扫、消毒,保持清洁。要求做到仓内六面光,仓外三不留。种子出仓时,应做到出一仓清一仓,出一囤清一囤,防止混杂和感染病虫害。 4、检查和评比制度检查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气温、仓温、种子温度、大气湿度、仓内湿度、种子水分、发芽率、

种子萌发实验报告

种子萌发实验报告 一.实验器材及用品: 吸水纸(可用软纸代替),放大镜,直尺,标签纸,记录纸,绿豆种子(超市购买)四.实验过程: 1.重点观察绿豆种子的发芽过程 试验步骤: 种子的选择及准备:选用绿豆的种子,进行发芽实验.原因是这些种子容易取得,发芽快,现象明显 绿豆种子发芽与水分的多少,温度的高低,光照的强弱,氧含量的多少有没有关系呢为了证明我的猜想正确与否,我设计以下实验来证明 控制——条件种子萌发实验记录表 1、要改变的条件:水不改变的条件:光照 实验方法:给一组种子加适量的水,一组种子加很少的水 观察到的种子的变化 对照组试验组 种子膨大 12小时 20小时 种皮破裂 16小时 36小时 出现根 3天不成活 出现叶 一星期不成活 2. 要改变的条件:温度不改变的条件:水光照 实验方法:给一组种子放在常温中,一组种子放在低温环境中 观察到的种子的变化 对照组试验组

种子膨大 12小时 24小时 种皮破裂 16小时 32小时 出现根 3天 5天 出现叶 一星期 11天 3. 要改变的条件:光照不改变的条件:水温度 观察到的种子的变化 对照组试验组 种子膨大 12小时 12小时 种皮破裂 16小时 16小时 出现根 3天 3天 出现叶 一星期一星期 光照组和黑暗组的实验记录没有明显差别,说明光照不是种子发芽的必要条件.

结论 经过试验并查阅资料,得出以下结论 种子萌发的条件 种子萌发除了本身发育完全的内在条件外,尚需要有适当的环境条件配合才能进行.所谓环境条件主要包括水分,温度,空气和光线等. (一)水分: 水分是种子萌发所绝对必须的.有了水分,种子贮藏的养分才能水解产生作用,细胞也才能膨胀伸长. (二)氧气: 种子开始活动就要进行呼吸作用,也就需要氧气.所以播种时浇水太多,种子反而会腐烂,就是因为缺氧的原故.只有少数水生植物的种子,能在缺氧状况下发芽. (三)温度: 植物种子的萌发温度可以从5-30℃的范围,但每一种植物都有其发芽适温,也就是最适合于发芽的温度.对同一种植物的种子来说,在适合发芽的温度内,温度越高,发芽越快. (四)光: 光照不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发芽试验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发芽试验 1.主题容与适用围 本标准规定了种子发芽试验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农作物种子质量的检测。 2 引用标准 GB/T 3543.2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扦样 GB/T 3543.3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净度分析 3 术语 3.1 发芽 在实验室幼苗出现和生长达到一定阶段,幼苗的主要构造表明在田间的适宜条件下能否进一步生长成为正常的植株。 3.2 发芽率 在规定的条件和时间(见表1)长成的正常幼苗数占供检种子数的百分率。3.3 幼苗的主要构造 因种而异,由根系、幼苗中轴(上胚轴、下胚轴或中胚轴)、顶芽、子叶和芽鞘等构造组成。 3.4 正常幼苗 在良好土壤及适宜水分、温度和光照条件下,具有继续生长发育成为正常植株的幼苗。 3.5 不正常幼苗 生长在良好土壤及适宜水分、温度和光照条件下,不能继续生长发育成为正常植株的幼苗。 3.6 复胚种子单位 能够产生一株以上幼苗的种子单位,如伞形科未分离的分果,甜菜的种球等。 3.7 未发芽的种子 在表1规定的条件下,试验末期仍不能发芽的种子,包括硬实、新鲜不发芽种子、死种子(通常变软、变色、发霉,并没有幼苗生长的迹象)和其他类型(如空的、无胚或虫蛀的种子)。 3.8 新鲜不发芽种子 由生理休眠所引起,试验期间保持清洁和一定硬度,有生长成为正常幼苗潜力的种子。 4 发芽床 按表1规定,通常采用纸和砂作为发芽床。除6.2条所述的特殊情况外,土壤或其他介质不宜用作初次试验的发芽床。湿润发芽床的水质应纯净、无毒无害,pH值为6.0-7.5。 4.1 纸床 4.1.1 一般要求 具有一定的强度、质地好、吸水性强、保水性好、无毒无菌、清洁干净,不含可溶性色素或其他化学物质,pH值为6.0-7.5。可以用滤纸、吸水纸等作为纸床。 4.1.2 生物毒性测定 利用梯牧草、红顶草、弯叶画眉草、紫羊茅和独行菜等种子发芽时对纸中有毒物质繁感的特性,将品质不明和品质合格的纸进行发芽比较试验,依据幼苗根的生长情况进行鉴定。在表1规定的第一次计数时或提前观察根部症状。若根缩

种子萌发的条件实验报告

种子萌发的条件实验报告 此报告只可作学习、参考用途! 1.提出问题:干燥的种子不会萌发,冬天放在户外的种子也不能萌发,那么种子的萌发需要什么条件呢? 2.作出假设: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水分、充足的氧气。 3.设计实验: 实验材料:绿豆20颗 实验器材:长方形塑料盒3个,玻璃瓶1个,纸巾2张,保鲜袋3个 实验方案:用水把1张纸巾打湿,放入塑料盒中,把5颗种子放在湿纸巾上面,用保鲜袋包好,标明“1组”;把5颗种子放入第二个塑料盒中,用保鲜袋包好,标明“2组”;把5颗种子放入玻璃瓶中,加满水,盖好盖子,标明“3组”;再把1张纸巾打湿,放入第三个塑料盒中,把5颗种子放在湿纸巾上面,用保鲜袋包好,标明“4组”后放入冰箱。看一看哪个实验组的种子会萌发,那个不会萌发。 结果预期:1组中的种子会萌发,其它实验组中的种子不会萌发。 享受最纯净美食?快来绵羊国正品代购!

4.实验过程 7月22日我用水把1张纸巾打湿,放入塑料盒中,把5颗种子放在湿纸巾上面,用保鲜袋包好,标明“1组”;把5颗种子放入第二个塑料盒中,用保鲜袋包好,标明“2组”;把5颗种子放入玻璃瓶中,加满水,盖好盖子,标明“3组”;再把1张纸巾打湿,放入第三个塑料盒中,把5颗种子放在湿纸巾上面,用保鲜袋包好,标明“4组”后放入冰箱(经检测,冰箱中平均温度为5℃,室温平均28℃)。 1组 2组 3组 4组 7月25日经过了3天,四个实验组的种子都长得怎么样了?我一看,发现只有1组中的种子都萌发了;4组中的种子只是能看到小小的胚芽;3组中的种子脱去了“绿衣裳”,只剩下白白胖胖“身体”了;2组中的种子一点变化都没有。 1组 2组 享受最纯净美食?快来绵羊国正品代购! 3组 4组 享受最纯净美食?快来绵羊国正品代购!

种子发芽实验报告

种子发芽实验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与意义 意义:种子发芽率是种子质量的4响必检指标之一。正确及时确定种子发芽率对种子分级、种子收购调运、种子贮藏加工、防止发芽率过低的种子下田、确定合理的播种量等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计算前三天的发芽势及发芽率。熟悉种子的发芽条件,掌握标准发芽实验的操作技术,以及单子叶幼苗和双子叶幼苗的主要构造幼苗鉴定标准和结果计算方法,并将实验结果和种子质量标准中发芽率或规定值进行比较,判定种子批质量的优劣。 实验原理 种子发芽需要充足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氧气,某些植物的种子还需要光照或黑暗。 在实验室内,根据不同作物种子发芽所需的外界条件控制发芽所需,即根据作物种子的种类选择合适的发芽床、适宜的发芽温度及光照,保持发芽床事宜的水分,以获得准确可靠的种子发芽实验结果。 实验材料及用具 材料:波斯菊种子若干 用具:培养皿、滤纸、镊子、滴瓶药品:高锰酸钾溶液 试验方法 用具消毒:本实验的相关器具及实验用的种子皆在实验前进行消毒处理。 制备发芽床:先在培养皿内平整的垫两张滤纸,再用蒸馏水浸湿待用。数种子: 随机取用若干种子待用。 制床:将准备好的培养皿划分为四个区域,每个区域随机摆放20粒种子。 图1)将培养皿盖好,放在室内待其发芽。(期间时常对其进行浇水保持滤纸湿润 及开盖通风)发芽率、发芽势的概念 发芽率是指发芽终期在规定日期内的全部正常发芽籽粒粒数占供检籽粒粒数的百分率。发芽势是指发芽试验初期在规定的日期内,正常发芽种子数的百分率。 计算公式 种子发芽率=(发芽种子粒数/供试种子粒数)X 100% 种子发芽势=(发芽势天数内的正常发芽粒数/供试种子粒数)X 100% 观察记录表共80颗种子(第十天后经确认剩余种子已无再发芽可能) 区域天数Day 1Day 3 Day 5 Day 7 Day 10 108131313 2011151515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发芽试验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发芽试验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种子发芽试验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农作物种子质量的检测。 2 引用标准 GB/T 3543.2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扦样 GB/T 3543.3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净度分析 3 术语 3.1 发芽 在实验室内幼苗出现和生长达到一定阶段,幼苗的主要构造表明在田间的适宜条件下能否进一步生长成为正常的植株。 3.2 发芽率 在规定的条件和时间内(见表1)长成的正常幼苗数占供检种子数的百分率。 3.3 幼苗的主要构造 因种而异,由根系、幼苗中轴(上胚轴、下胚轴或中胚轴)、顶芽、子叶和芽鞘等构造组成。 3.4 正常幼苗 在良好土壤及适宜水分、温度和光照条件下,具有继续生长发育成为正常植株的幼苗。 3.5 不正常幼苗 生长在良好土壤及适宜水分、温度和光照条件下,不能继续生长发育成为正常植株的幼苗。 3.6 复胚种子单位 能够产生一株以上幼苗的种子单位,如伞形科未分离的分果,甜菜的种球等。 3.7 未发芽的种子 在表1规定的条件下,试验末期仍不能发芽的种子,包括硬实、新鲜不发芽种子、死种子(通常变软、变色、发霉,并没有幼苗生长的迹象)和其他类型(如空的、无胚或虫蛀的种子)。 3.8 新鲜不发芽种子 由生理休眠所引起,试验期间保持清洁和一定硬度,有生长成为正常幼苗潜力的种子。 4 发芽床 按表1规定,通常采用纸和砂作为发芽床。除6.2条所述的特殊情况外,土壤或其他介质不宜用作初次试验的发芽床。湿润发芽床的水质应纯净、无毒无害,pH值为6.0-7.5。 4.1 纸床 4.1.1 一般要求 具有一定的强度、质地好、吸水性强、保水性好、无毒无菌、清洁干净,不含可溶性色素或其他化学物质,pH值为6.0-7.5。可以用滤纸、吸水纸等作为纸床。 4.1.2 生物毒性测定 利用梯牧草、红顶草、弯叶画眉草、紫羊茅和独行菜等种子发芽时对纸中有毒物质繁感的特性,将品质不明和品质合格的纸进行发芽比较试验,依据幼苗根的生长情况进行鉴定。在表1规定的第一次计数时或提前观察根部症状。若根缩

种子萌发的实验报告-实验报告

种子萌发的实验报告-实验报告 一、做实验 1.材料工具 (1)常见的种子(如:绿豆黄豆)40粒。 (2)有盖的罐头4个,小勺1个,餐巾纸8张,4张分别标有1、2、3、4的标签,胶水,清水。 2.方法步骤 (1)在第一个罐头里,放入两张餐巾纸,然后用小勺放入10粒绿豆,拧紧瓶盖。置于室温环境。 (2)在第二个罐头里,放入两张餐巾纸,然后用小勺放入10粒绿豆,洒上少量水,使餐巾纸湿润,拧紧瓶盖。置于室温环境。 (3)在第三个罐头里,放入两张餐巾纸,用小勺放入10粒绿豆,倒入较多的清水,使种子淹没在水中,然后拧紧瓶盖。置于室温环境。 (4)在第四个罐头里,放入两张餐巾纸,用小勺放入10粒绿豆,洒入少量清水,使餐巾纸润湿,拧紧瓶盖。置于低温环境里。 通过观察,我发现1、3、4号罐中种子未发芽,而2号罐中种子发芽了。 二、研究 1.为什么同样优质,同样品种的种子有的发芽,有的没有呢? 当一粒种子萌发时,首先要吸收水分。子叶或胚乳中的营养

物质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随后,胚根发育,突破种皮,形成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然而,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和水分。 1号种子未发芽是因为它虽有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但无水分,所以它不可能发芽。 2号种子既拥有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水分,还有水分,所以它发芽了。 3号种子未发芽是因为它被完全浸泡在水中,而水中没有氧气,所以它也不可能发芽。 4号种子也因缺适宜的温度未发芽。 物理实验报告·化学实验报告·生物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格式·实验报告模板 三、讨论结果 通过此次实验,我发现了种子的萌芽需要充足的空气、水分和适宜的温度。仔细地观察,我还看到发芽后的植物上有一些细细的,白白的根毛,其实他们能提高吸水率。 实验给我带来了许多乐趣,也让我从中学到了许多知识。生物学实在是太奇妙了。

五年级科学种子发芽的实验

课题种子发芽实验一 授课时间 授课教师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 过程与方法:经历设计种子发芽实验的过程,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影响种子发芽的条件。 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对实验观察的兴趣 教学准备绿豆种子若干,实验计划单(参考书3面),实验记录表(参考书4面)。 教学流程交流以前种植种子的经验——猜测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设计种子发芽试验——种子的发芽试验——分析比较、得出结论 过程与方法 创设情境 实验的准备与 指导一、导入 1、组织讨论:你们以前种植过种子吗?如何种的? 2、提问:说说种子怎样才能发芽? 3、解题;今天我们共同来研究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 二、学习过程 目标一、讨论种子发芽的条件: 1、谈话导入:你觉得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呢? 2、学生自由讨论,教师摘要板书。(预设:要种到土里获得养料,需要浇水,需要合适的温度,需要阳光,需要空气等。这时候教师不要给予取舍,保留学生的各种观点) 3、进一步引导(拿起一颗绿豆种子):这是一颗完好的绿豆种子,如果要让它发芽,刚才大家说的这些条件是不是都需要呢?哪些是绿豆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呢?(说明:从种子发芽过渡到具体的绿豆种子发芽,这样的讨论更有针对性,而且更合理,因为不同种子需要的条件是有些区别的。) 4、师:大家的意见不一样,看来我们必须通过实验来判别了。 学生活动一:设计种子发芽实验。 1、师点拨:为了把实验做好,建议大家选择自己最想研究的一

分组探究、填写实验报告 展示交流实验结果的方法设 计个条件进行研究,而且在研究之前要设计好实验方案。 2、学生自由选择研究内容,及时进行统计。(预设:水组,光组,温度组,土壤组等,可在此适当排除不适合课堂研究的内容。) 3、以其中一个组为范例,集体讨论如何设计实验计划。 (1)你们想研究什么问题,你们计划怎样做? (2)你们预测结果会是怎样的? (3)你们的研究中,改变了什么条件? (4)哪些条件是没有改变的? (5)怎样知道改变的条件是不是对种子发芽产生了影响? (6)在实验研究过程中还应该注意什么? 5、分发实验计划单,学生完成自己的实验方案设计,教师巡回指导,鼓励选择相同条件的同学互相交流。 活动二、阅读书4面种子发芽实验内容: 1、进一步阅读教材上的举例,教师引导关注其中的注意点,比如绿豆的大小应该差不多,为什么要在每个盒子分别放入2-3颗绿豆,为什么要垫纸巾等。 2、教师提供表格,共同讨论如何进行记录 活动三、种子的发芽试验 1、鼓励学生回家认真完成实验,并做好观察记录。 2、有能力、有条件的同学还拍摄绿豆种子发芽各个变化的照片,尝试撰写研究报告

种子发芽实验日记

种子发芽实验日记 导读:10月1日 周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个任务,要写连续的观察日记。我决定自己种,上次老师奖给我的种子现在刚好可以发挥作用了。 由于上次我太勤快了,把爸爸买给我的一盘含羞草,给它喝太多水,结果没几天就被我整死了,这次我可要小心了。昨天我把那小花盘里的土松过后,浇了点水。今天早上起床后我把种子赶紧小心翼翼地把它埋在土里,希望它今天安静地在睡在这里,明早等我醒来就能跟我打招呼。 10月2日 今天我起床后迫不及待地去看种子有没有发芽见我,结果令我失望,跟昨天一模一样,一点也没改变,我陷入深思,是不是没喝够水,还是没有足够的阳光。妈妈告诉我,没有这么快,让我耐心等待,最快也得二天吧。 10月3日 今天我像昨天一样,结果还是没有发现蛛丝马迹。我在琢磨,是不是它们不喜欢我,所以不愿出来见我呢? 10月4日 “哇,发芽了,发芽了。”我欢呼雀跃地大喊,家里的人都被我惊动了。虽然我种了好多棵种子,才只有一棵发芽,但是我还是特别的激动。我看见种子破土而出,长出白里透点点红的'茎,它弯着腰,

茎上面浅绿色的嫩叶包裹着还没张开,差不多有一厘米高,像个害羞的小姑娘似的。我看了真是乐在其中。希望明天它会带给我更多的惊喜。 10月5日 今天我起来就给我的小芽儿浇水,可发现它可没什么变化,妈妈让我再仔细的观察它。 我把花盆端起来看了又看,发现小芽儿确实长高一点点,那浅绿色的嫩叶微微张开了些。 10月6日 今天我意外的发现叶子张开了,可不知什么原因,它为什么却驮背了呢?头使劲地往泥土里钻吧?我问妈妈是为什么?妈妈也没能 回答我,让我再慢慢观察。妈妈让我把一根牙签插进泥土里,让小芽有个依靠可以重新笔直站立。 10月7日 我与往常一样,起来就去看小芽,不知道是不是太希望它长大时,它越站在原地不动。小芽靠着牙签的肩膀还在呼呼睡觉,一点也不想长大。妈妈让我放客厅让小芽呼吸点新鲜空气,我烧过水后,就放门外的楼梯口。 我在房间里看书,过不了多长时间,妹妹呀呀的站在我门口说了一大堆什么话,我没听明白。开门一看倒好,她手上拿着我的我辛苦种下的小芽,我哇哇大哭起来,埋怨妹妹,妈妈急忙说没事,我们可

种子萌发的实验报告

种子萌发的实验报告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种子萌发的实验报告 一、做实验 1.材料工具 (1)常见的种子(如:绿豆黄豆)40粒。 (2)有盖的罐头4个,小勺1个,餐巾纸8张,4张分别标有1、2、3、4的标签,胶水,清水。 2.方法步骤 (1)在第一个罐头里,放入两张餐巾纸,然后用小勺放入10粒绿豆,拧紧瓶盖。置于室温环境。 (2)在第二个罐头里,放入两张餐巾纸,然后用小勺放入10粒绿豆,洒上少量水,使餐巾纸湿润,拧紧瓶盖。置于室温环境。 (3)在第三个罐头里,放入两张餐巾纸,用小勺放入10粒绿豆,倒入较多的清水,使种子淹没在水中,然后拧紧瓶盖。置于室温环境。 (4)在第四个罐头里,放入两张餐巾纸,用小勺放入10粒绿豆,洒入少量清水,使餐巾纸润湿,拧紧瓶盖。置于低温环境里。 通过观察,我发现1、3、4号罐中种子未发芽,而2号罐中种子发芽了。 二、研究 1.为什么同样优质,同样品种的种子有的发芽,有的没有呢 当一粒种子萌发时,首先要吸收水分。子叶或胚乳中的营养物质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随后,胚根发育,突破种皮,形成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然而,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和水分。

1号种子未发芽是因为它虽有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但无水分,所以它不可能发芽。 2号种子既拥有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水分,还有水分,所以它发芽了。 3号种子未发芽是因为它被完全浸泡在水中,而水中没有氧气,所以它也不可能发芽。 4号种子也因缺适宜的温度未发芽。 ···· 三、讨论结果 通过此次实验,我发现了种子的萌芽需要充足的空气、水分和适宜的温度。仔细地观察,我还看到发芽后的植物上有一些细细的,白白的根毛,其实他们能提高吸水率。 实验给我带来了许多乐趣,也让我从中学到了许多知识。生物学实在是太奇妙了。

种子发芽的实验报告

种子发芽的实验报告 篇一:植物种子萌发实验报告 植物种子萌发实验报告 制作人:肖中豪;邓鑫;李天铭 学号:06;07;07 学校:南村侨联中学日期: 一、实验目的 1、观察植物种子萌发时,各部分结构的生长顺序及各结构特点; 2、研究植物种子萌发的条件是否需要光照。二、实验材料: 生长状况良好的绿豆种子10颗、两个透明塑料杯(自制)、脱脂棉、水三、实验过程 1、制作培养杯:将脱脂棉平铺在塑料杯中。 2、将10颗绿豆种子放在盛有水的杯中浸泡一夜后,各取5颗放在两个透明塑料杯中方法是用镊子将种子放在脱脂棉与瓶壁之间,然后小心向杯中加水至水面离杯底2cm高,将一个培养杯放在温度(约25摄氏度)有光处(如窗台),另一个放在温度相同的黑暗处。 3、每天定时(早上9点)观察种子发芽情况,并拍摄照片记录种子萌发情况,同时进行文字描述。在描述时注意描述植物长出来结构的名称(胚根、子叶、真叶、胚轴);

描述叶片颜色、胚轴颜色;测量并记录幼苗高度的变化。 四、实验结论: 1、我们发现种子萌发时先长胚根再长子叶。 2、子叶的形状是圆扁形,真叶是披针形。 3、黑暗中发芽的绿豆胚芽是网状状。 2、我认为植物种子的萌发需要光照。五、发现问题 在实验过程中我还发现了以下问题: 如果把长出胚根的种子放到没水的地方,它就会生长缓慢。五、感想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三个懂得了生命的奥秘。当我们把种子放下去时,就种下了一种对生命的希望,看着它们一点一点的长高,它们茁壮成长,心中感到喜悦。种子的长大,正如人生的巅峰一般,是需要一步一步攀登的! 篇二:五年级种子发芽对比实验报告单 五年级种子发芽对比实验报告单 篇三:植物种子萌发实验报告 植物种子萌发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观察植物种子萌发时,各部分结构(转自:小草范文网:种子发芽的实验报告)的生长顺序及各结构特点; 2、研究植物种子萌发的条件是否需要光照。

种子检验室规章制度

种子检验室规章制度 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

种子检验制度 一、对本县基地生产的种子进行田间纯度检验和室内检验。 二、对从外地调进的种子进行有关项目指标的检测检验。 三、对作好的检验原始数据整理、填写检验报告单。 四、必须按检验规程进行操作,检验报告单要填写清楚。 五、不定期地对种子检验员进行种子检验操作考察。 岗位职责 站长职责: 1、在农业局的直接领导下对本县生产、经营的农作物种子的质量检验工作全面负责。 2、制定田间检验计划和扦样计划,确保按时完成。 3、负责审核检验结果报告单,对本站出具的检验结果报告单的正确性和可靠性负责。 4、负责调配本站人员的工作,检查其是否履行本岗位职责。 5、对本站检验业务、执行标准、操作规范性负责。 6、负责审核仪器设备更新、物品购置的报告,报分管副局长批准。

7、对本站检验仪器、环境安全、整洁、有序负责。 8、负责本站人员的业务学习、岗位培训和考核。 9、负责本室的质量监查工作。 检验员职责: 1、负责本县生产的种子田间纯度检验和室内检验。 2、负责有关单位、个人的委托检验。 3、熟练掌握种子分级标准,品种标准,严格执行种子检验操作规程。 4、作好检验原始数据的整理,填写原始记录表,检验结果报告单,对原始记录、结果报告的正确性负责。 5、负责仪器设备的管理工作,定期保养、校正仪器设备,对仪器设备出现的故障及时报告分管副局长并作好记录。提出仪器设备等物品购置计划报分管副局长审核。 6、保持检验室的整洁有序。 扦样员职责: 1、熟练掌握扦样知识和方法,严格按标准程序进行,对所扦样品的代表性负责。 2、负责对调出、调入的种子做好共同扦样、封样工作。 3、负责样品的登记、保管、处理工作。

种子萌发的实验报告(实验报告)

种子萌发的实验报告 ●一、做实验 1.材料工具 (1)常见的种子(如:绿豆黄豆)40粒。 (2)有盖的罐头4个,小勺1个,餐巾纸8张,4张分别标有1、2、3、4的标签,胶水,清水。 2.方法步骤 (1)在第一个罐头里,放入两张餐巾纸,然后用小勺放入10粒绿豆,拧紧瓶盖。置于室温环境。 (2)在第二个罐头里,放入两张餐巾纸,然后用小勺放入10粒绿豆,洒上少量水,使餐巾纸湿润,拧紧瓶盖。置于室温环境。 (3)在第三个罐头里,放入两张餐巾纸,用小勺放入10粒绿豆,倒入较多的清水,使种子淹没在水中,然后拧紧瓶盖。置于室温环境。 (4)在第四个罐头里,放入两张餐巾纸,用小勺放入10粒绿豆,洒入少量清水,使餐巾纸润湿,拧紧瓶盖。置于低温环境里。 通过观察,我发现1、3、4号罐中种子未发芽,而2号罐中种子发芽了。●二、研究 1.为什么同样优质,同样品种的种子有的发芽,有的没有呢?

当一粒种子萌发时,首先要吸收水分。子叶或胚乳中的营养物质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随后,胚根发育,突破种皮,形成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然而,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和水分。 1号种子未发芽是因为它虽有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但无水分,所以它不可能发芽。 2号种子既拥有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水分,还有水分,所以它发芽了。 3号种子未发芽是因为它被完全浸泡在水中,而水中没有氧气,所以它也不可能发芽。 4号种子也因缺适宜的温度未发芽。物理实验报告·化学实验报告·生物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格式·实验报告模板 三、讨论结果 通过此次实验,我发现了种子的萌芽需要充足的空气、水分和适宜的温度。仔细地观察,我还看到发芽后的植物上有一些细细的,白白的根毛,其实他们能提高吸水率。 实验给我带来了许多乐趣,也让我从中学到了许多知识。生物学实在是太奇妙了。

种子发芽实验(一) 教案

1、种子发芽实验(一)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 过程与方法:经历设计种子发芽实验的过程,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影响种子发芽的条件。 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对实验观察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习运用对比实验中控制某个条件的方法,研究影响种子发芽的条件。 【教学难点】能根据要求设计出自己的实验计划。 【教学准备】绿豆种子若干,实验计划单(参考书3面),实验记录表(参考书4面)。【教学过程】 一、讨论种子发芽的条件: 1、谈话导入:植物的一生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那么,你觉得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呢? 2、学生自由讨论,教师摘要板书。(预设:要种到土里获得养料,需要浇水,需要合适的温度,需要阳光,需要空气等。这时候教师不要给予取舍,保留学生的各种观点) 3、进一步引导(拿起一颗绿豆种子):这是一颗完好的绿豆种子,如果要让它发芽,刚才大家说的这些条件是不是都需要呢?哪些是绿豆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呢?(说明:从种子发芽过渡到具体的绿豆种子发芽,这样的讨论更有针对性,而且更合理,因为不同种子需要的条件是有些区别的。) 4、师:大家的意见不一样,看来我们必须通过实验来判别了。 二、设计种子发芽实验: 1、师:该怎样用实验来证明呢?大家说说要注意什么?(预设:制订周密的实验计划,只能改变一个条件等。) 2、师点拨:为了把实验做好,建议大家选择自己最想研究的一个条件进行研究,而且在研究之前要设计好实验方案。 3、学生自由选择研究内容,及时进行统计。(预设:水组,光组,温度组,土壤组等,可在此适当排除不适合课堂研究的内容。) 4、以其中一个组为范例,集体讨论如何设计实验计划。 (1)你们想研究什么问题,你们计划怎样做? (2)你们预测结果会是怎样的? (3)你们的研究中,改变了什么条件? (4)哪些条件是没有改变的? (5)怎样知道改变的条件是不是对种子发芽产生了影响? (6)在实验研究过程中还应该注意什么? 5、分发实验计划单,学生完成自己的实验方案设计,教师巡回指导,鼓励选择相同条件的同学互相交流。 三、阅读书4面种子发芽实验内容: 1、进一步阅读教材上的举例,教师引导关注其中的注意点,比如绿豆的大小应该差不多,为什么要在每个盒子分别放入2-3颗绿豆,为什么要垫纸巾等。 2、教师提供表格,共同讨论如何进行记录。 四、布置实践作业和下节课内容提示: 1、鼓励学生回家认真完成实验,并做好观察记录。 2、下节课将对我们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请大家准备好实验计划单和实验记录表,将对认真完成实验的同学加星评价。 3、有能力、有条件的同学还拍摄绿豆种子发芽各个变化的照片,尝试撰写研究报告。

种子检验规范

一、总则 本规范参照GB/T 3543—1995制定。 1 扦样部分 扦样是从大量的种子中,随机取得一个重量适当、有代表性的供检样品。 样品应由从种子批不同部位随机扦取若干次的小部分种子合并而成,然后把这个样品经对分递减或随机抽取法取法分取规定重量的样品。不管哪一步骤都要有代表性。 2 检测部分 2.1 净度分析 净度分析是测定供检样品不同成分的重量百分率和样品混合物特性,并据此推测种子批的组成。 分析时将试验样品分成三种成分:净种子、其他植物种子和杂质,并测定各成分的重量百分率。样品中的所有植物种子和各种杂质,尽可能加以鉴定。 2.2 水分测定 测定送验样品的种子水分,为种子安全贮藏、运输等提供依据。 种子水分测定必须使种子水分中自由水和束缚水全部除去,同时要尽最大可能减少氧化、分解或其他挥发性物质的损失。 2.3 发芽试验 发芽试验是测定种子批的最大发芽潜力,据此可比较不同种子批的质量,也可估测田间播种价值。 发芽试验须用经净度分析后的净种子,在适宜水分和规定的发芽技术条件进行试验,到幼苗适宜评价阶段后,按结果报告要求检查每个重复,并计数不同类型的幼苗。如需经过预处理的,应在报告上注明。 2.4 纯度鉴定 测定送验样品的种子真实性和品种纯度,据此推测种子批的种子真实性和品种纯度。 真实性和品种纯度鉴定,可用种子、幼苗或植株。通常,把种子与标准样品的种子进行比较,或将幼苗和植株与同期邻近种植在同一环境条件下的同一发育阶段的标准样品的幼苗和植株进行比较。 当品种的鉴定性状比较一致时(如自花授粉作物),则对异作物、异品种的种子、幼苗或植株进行计数;当品种的鉴定性状一致性较差时(如异花授粉作物),则对明显的变异株进行计数,并作出总体评价。 2.5 重量测定 测定送验样品每1000粒种子的重量。 从净种子中数取一定数量的种子,称其重量,计算其1000粒种子的重量,并换算成国家种子质量标准水分条件下的重量。 3 容许误差 容许误差是指同一测定项目两次检验结果所容许的最大差距,超过此限度则足以引起对其结果准确性产生怀疑或认为所测的条件存在着真正的差异。 4 结果报告

种子检验室规章制度 - 1

种子检验制度 一、对本县基地生产的种子进行田间纯度检验和室内检验。 二、对从外地调进的种子进行有关项目指标的检测检验。 三、对作好的检验原始数据整理、填写检验报告单。 四、必须按检验规程进行操作,检验报告单要填写清楚。 五、不定期地对种子检验员进行种子检验操作考察。

岗位职责 站长职责: 1、在农业局的直接领导下对本县生产、经营的农作物种子的质量检验工作全面负责。 2、制定田间检验计划和扦样计划,确保按时完成。 3、负责审核检验结果报告单,对本站出具的检验结果报告单的正确性和可靠性负责。 4、负责调配本站人员的工作,检查其是否履行本岗位职责。 5、对本站检验业务、执行标准、操作规范性负责。 6、负责审核仪器设备更新、物品购置的报告,报分管副局长批准。 7、对本站检验仪器、环境安全、整洁、有序负责。 8、负责本站人员的业务学习、岗位培训和考核。 9、负责本室的质量监查工作。

检验员职责: 1、负责本县生产的种子田间纯度检验和室内检验。 2、负责有关单位、个人的委托检验。 3、熟练掌握种子分级标准,品种标准,严格执行种子检验操作规程。 4、作好检验原始数据的整理,填写原始记录表,检验结果报告单,对原始记录、结果报告的正确性负责。 5、负责仪器设备的管理工作,定期保养、校正仪器设备,对仪器设备出现的故障及时报告分管副局长并作好记录。提出仪器设备等物品购置计划报分管副局长审核。 6、保持检验室的整洁有序。 扦样员职责: 1、熟练掌握扦样知识和方法,严格按标准程序进行,对所扦样品的代表性负责。 2、负责对调出、调入的种子做好共同扦样、封样工作。 3、负责样品的登记、保管、处理工作。 档案管理员职责:

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报告

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报告 许多作物是在春天播种的,天寒地冻时不宜播种。在播种前往往要在地里撒些水,使土壤潮湿。如果刚下一场小雨,不用浇水就可以播种了。但是土壤过于潮湿又容易使种子霉烂。播种前往往要松土,使土壤中有充足的空气。那么,种子播下以后,在怎么样的环境下才能萌发? (一)发现问题:在哪种环境下种子才能萌发? (二)作出假设:种子萌发可能与水分、空气、阳光、温度有关。也就种子只有在有水分、有空气、有阳光、和适宜的温度下才可能能萌发。 (二)制作实验: (1)材料和用具:塑料瓶、美工刀、小勺、纸巾和棉花、标签、胶水、绿豆、塑料黑膜、电冰箱。 (2)步骤: ①、 如上图,给每个瓶编号,并在瓶内放置棉花和纸巾。 ②、 用小勺给每个瓶子撒上适量的绿豆。 ③、按照下面的表格对每个瓶进行处理。

见下图: 装置2 加水至纸巾变潮湿 装置3加水将纸巾和绿豆浸泡在水中 装置4加水至纸巾变潮湿 装置5加水至纸巾变潮湿 装置5放入电冰箱冷藏室 把装置4塑料黑膜盖上以保证暗 准备完毕,等待绿豆的萌发情况。(3)根据实验假设和实验制作提出:

实验预期1:因为装置1比装置2的水分充足,若装置2中幼苗萌发显着好于装置1中的幼苗,则可以证明充足的水分这一环境条件对种子萌发必不可少。 实验预期2:因为装置2比装置3的通气好,若装置2中幼苗萌发显着好于装置3中的幼苗,则可以证明充足空气这一环境条件对种子萌发必不可少。 实验预期3:因为装置2比装置4的阳光照射好,若装置2中幼苗萌发显着好于装置4中的幼苗,则可以证明充足的阳光这一环境条件对种子萌发必不可少。 实验预期4:因为装置2比装置5的温度温和,若装置2中幼苗萌发显着好于装置5中的幼苗,则可以证明适宜的温度这一环境条件对种子萌发必不可少。 (4)记录下种子的萌发情况,分析原因: ①记录种子的萌发情况

中药材种子检验规程

中药材种子检验规程

前言 本标准由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中药材种子(种苗)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先恩,魏建和,黄璐琦,陈敏

中药材种子检验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中药材种子检验的扦样、净度分析、真实性鉴定、发芽测定、生活力测定、水分测定、重量测定及健康度检查的方法与操作程序,还规定了结果报告与检验证书的内容和格式。 本标准适用于中药材种子生产者、经营管理者和使用者在种子生产、加工、调运、播种、贮藏以及国内外贸易时所进行的种子质量检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3543.2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扦样 GB/T 3543.3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净度分析 GB/T 8170 数值修约规则 3 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与定义适用于GB*****的本部分。 3.1 种批seed lot 同一产地、同一年份、同一采收期内收获的、在规定数量之内的种子。 3.2 初次样品primary sample 从种批中抽取出的少量种子样品。 3.3 混合样品composite sample 从一个种批中抽取的全部初次样品合并而成的样品 3.4 送检样品submitted sample 送到种子检验机构检验的规定数量样品。

种子萌发的实验报告

一、做实验 1.材料工具 (1)常见的种子(如:绿豆黄豆)40粒。 (2)有盖的罐头4个,小勺1个,餐巾纸8张,4张分别标有1、2、3、4的标签,胶水,清水。 2.方法步骤 (1)在第一个罐头里,放入两张餐巾纸,然后用小勺放入10粒绿豆,拧紧瓶盖。置于室温环境。 (2)在第二个罐头里,放入两张餐巾纸,然后用小勺放入10粒绿豆,洒上少量水,使餐巾纸湿润,拧紧瓶盖。置于室温环境。 (3)在第三个罐头里,放入两张餐巾纸,用小勺放入10粒绿豆,倒入较多的清水,使种子淹没在水中,然后拧紧瓶盖。置于室温环境。 (4)在第四个罐头里,放入两张餐巾纸,用小勺放入10粒绿豆,洒入少量清水,使餐巾纸润湿,拧紧瓶盖。置于低温环境里。 通过观察,我发现1、3、4号罐中种子未发芽,而2号罐中种子发芽了。 二、研究 1.为什么同样优质,同样品种的种子有的发芽,有的没有呢? 当一粒种子萌发时,首先要吸收水分。子叶或胚乳中的营养物质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随后,胚根发育,突破种皮,形成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然而,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和水分。 1号种子未发芽是因为它虽有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但无水分,所以它不可能发芽。 2号种子既拥有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水分,还有水分,所以它发芽了。 3号种子未发芽是因为它被完全浸泡在水中,而水中没有氧气,所以它也不可能发芽。 4号种子也因缺适宜的温度未发芽。物理实验报告·化学实验报告·生物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格式·实验报告模板 三、讨论结果 通过此次实验,我发现了种子的萌芽需要充足的空气、水分和适宜的温度。仔细地观察,我还看到发芽后的植物上有一些细细的,白白的根毛,其实他们能提高吸水率。 实验给我带来了许多乐趣,也让我从中学到了许多知识。生物学实在是太奇妙了。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重量测定

重量测定 1、仪器设备 a.数粒仪或供发芽试验用的数种设备。 b.感量为0.1,0.01g的天平。 2、测定程序 2.1 试验样品 将净度分析后的全部净种子均匀混合,分出一部分作为试验样品。 2.2 测定方法 任选下列方法之一进行测定。 a.百粒法 用手或数种器从试验样品中随机数取8个重复,每个重复100粒,分别称重(g),小数位数与GB/T 3543.3的规定相同。 计算8个重复的平均重量、标准差及变异系数,按式(1)、(2)计算: n(∑X2)-(∑X)2 标准差(S)=根号下 (1) n(n-1) 式中:X:各重复重量,g; n:重复次数。 S 变异系数=×100 (2) X 式中:S:标准差;X:100粒种子的平均重量,g。 如带有稃壳的禾本科种子[见GB/T 3543.3附录B(补充件)]变异系数不超过6.0,或其他种类种子的变异系数不超过 4.0,则可计算测定的结果。如变异系数超过上述限度,则应再测定8个重复,并计算16个重复的标准差。凡与平均数之差超过两倍标准差的重复略去不计。 b.千粒法 用手或数粒仪从试验样品中随机数取两个重复,大粒种子数500粒,中小粒种子数1000粒,各重复称重(g),小数位数与GB/T 3543.3的规定相同。 两份重复的差数与平均数之比不应超过5%,若超过应再分析等三份重复,直至达到要求,取差距小的两份计算测定结果。 c.全量法 将整个试验样品通过数粒仪,记下计数器上所示的种子数。计数后把试验样品称重(g),小数位数与GB/T 3543.3的规定相同。 3、结果表示与报告 如果是用全量法测定的,则将整个试验样品重量换算成1000粒种子的重量。 如果是用百粒法测定的,则从8个或8个以上的每个重复100粒的平均重量(X),再换算成1000粒种子的平均重量(即10×X)。 根据实测千粒重和实测水分,按GB4404~4409和GB 8079~8080种子质量标准规定的种子水分,折算成规定水分的千粒重。计算方法如下: 实测千粒重(g)×[1-实测水分9(%)] 千粒重(规定水分,g)= (3) 1-规定水分(%) 其结果按测定所用的小数位数表示。在种子检验结果报告单“其他测定项目”栏中,填报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