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油田地层油层模板

合集下载

大庆油田地层油层

大庆油田地层油层

第四系含淡水,所以电阻基 值比较高,底部为一砂砾层, 电阻呈高峰状,常伴用第二比 例曲线。第四系沉积前虽有剥 蚀现象,与下部地层是一个不 整合接触,但构造形态已经形 成,所以厚度不受构造影响, 一般为40-60米。
底界定在由上而下最高的电 阻尖峰处,对应的自然电位曲 线负异常较大。
2.明水组
1)明二段
讨论内容:
一.大庆长垣基本概况 二.油田构造特征 三.地层、油层划分 四.地层、油层分层基本步骤 五.分层标志描述 六.小结
在油田开发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 样的复杂问题。其中对地层和油层的认识, 既是复杂也是最关键的环节。
对具有多层、碎屑岩沉积油层的研究, 一般要从油层对比入手,以科学的方式来 描述地层和油层的各种形态特征,正确理 解地层和油层的变化趋势。
明二底界定在由上而下第 二个正旋回结束时出现的第一 个电阻高峰上,且与自然电位 的较大负异常相对应。
2)明一段
岩性由灰绿色块状泥岩、泥 页岩、粉砂岩、砂岩、砂砾岩 组成两个正旋回。黑色泥页中 含有零星介形虫,灰绿色泥岩 当中含小型螺蚌化石,受剥蚀 影响,构造中部厚度为零,东 西两翼厚度在0-120米左右。
电阻曲线起伏较小, 自然电位平直。
底界定在萨零组上砂岩 结束处的最低点。
②萨零组
萨零组共分8个小层,厚 度在30~40米之间。上砂岩 3个小层,下砂岩5个小层。
灰白色粉砂岩、细砂岩、 泥岩、泥岩间互沉积的含油 砂岩,生物化石丰富,有大量的介形虫、叶肢介,层理
发育。
上部曲线呈锯齿状,下部 曲线起伏较大,萨零组下砂岩 似火焰状高峰,自然电位曲线 有负异常。
峰可作为局部对比的标志。
底界定在由上而下最后一 个正旋回,钙质形成的电阻 高尖下,泥岩低值处,对应 在自然电位曲线上是一明显 基值,基值上下有负异常出

【采油PPT课件】地 质 基 础 部 分

【采油PPT课件】地 质 基 础 部 分

线产生负异常;反之,产生正异常。
b.识别油、水层:当其它条件相同时,水层的自 然电位大于油层的自然电位。
c.判断水淹层:对于注淡水开发的油藏,油层水
淹后,相当于地层水矿化度降低,地层水电阻率增大,
造成自然电位减小。
d.识别岩性:泥岩处自然电位曲线平直,砂岩处
自然电位曲线异常幅度最大,含泥砂岩次之,砂岩含
扶余油层 杨大城子油层 下部含油组合
K1q2 K1q1
农安油层
K1d
J
大庆油田萨、 葡、高油层, 是青山口组--嫩江组沉积时 期,由北部沉 积体系形成的 储集层。
T06
T1萨二组 T1΄
T2
大庆油田萨、葡、高油层,是青山口组 ---嫩江组沉积时期,由北部沉积体系形 成的储集层。储层厚度由北向南逐渐减 薄,单层厚度由大到小,储层物性由好 变差。
其实践意义在于应用地质构造的客观规律指导生
产实践 。
•两种构造形式:褶皱构造与断裂构造
•褶皱构造:岩层受力变形产生的连续弯曲,其岩 层的连续完整性没有遭到破坏,它是岩层朔性变 形的表现。 •岩石受力作用超过岩石的强度极限时,岩石就要 破裂,形成断裂构造。
• 褶皱的要素及基本类型
核:组成褶皱中心部分的岩层为核,它是相对于褶皱内部的某一地层来说的 翼:核部两侧的岩层成为翼。相邻的两个褶曲之间的翼是共有的 枢纽:组成褶皱的岩层的同一层面上最大弯曲点的连线叫枢纽,它可以是直线、
井中的电动势主要由三部分组成:扩散电位、 薄膜电位和过滤电位。
•曲线特点
砂泥岩剖面: 泥岩处 SP曲线平直(基线) 砂岩处 负异常(Rmf > Rw ) 负异常幅度与粘土含量成反比, Rmf / Rw 成正比
自然电位曲线的应用

萨北BEXD区块二类油层弱碱三元复合驱开发方案后评价

萨北BEXD区块二类油层弱碱三元复合驱开发方案后评价

石油地质与工程2021年3月PETROLEUM GEOLOGY AND ENGINEERING 第35卷第2期文章编号:1673–8217(2021)02–0062–05萨北BEXD区块二类油层弱碱三元复合驱开发方案后评价王银(中国石油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黑龙江大庆163712)摘要:BEXD区块二类油层是大庆油田萨北开发区第一个弱碱三元复合驱工业化推广区块,通过优化层系组合,实施注聚前深度调剖,建立全过程跟踪调整模式,制定相应的调整措施,使开采过程中油层动用程度明显提高,保持了较好的压力系统和注采能力,阶段提高采收率16.43%,预测最终提高采收率可达19.50%,具有较好的开发效果。

通过对BEXD区块二类油层弱碱三元复合驱开发方案开展后评价,认为弱碱三元复合驱技术在萨北二类油层的工业化应用,能够大幅度提高采收率,为萨北开发区的原油稳产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关键词:BEXD区块;弱碱三元复合驱;后评价;措施调整;提高采收率中图分类号:TE357 文献标识码:APost evaluation of weak alkali ASP flooding development plan for type II reservoir in BEXDblock of Sabei development areaWANG Yin(Exploration & Develo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of Daqing Oilfield Co., Ltd., PetroChina, Daqing, Heilongjiang 163712, China) Abstract: Type II reservoir in BEXD block is the first weak alkali ASP flooding industrial promotion block in Sabei development area of Daqing oilfield. By optimizing the combination of strata, implementing the depth profile control before polymer injection, the whole process tracking adjustment mode was established and the corresponding adjustment measures were made. Therefore, the production degree of the oil layer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has been greatly improved, and then a good pressure system and injection production capacity has been maintained. The recovery factor can be increased by 16.43%, the predicted ultimate EOR is 19.5% and a good development effect has been achieved. Through the post eval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plan of weak alkali ASP flooding in the type II reservoir of BEXD block, it is considered that the industrial application of weak alkali ASP flooding technology for type II reservoir in Sabei development area can greatly improve oil recovery, which provides a technical support for the stable produc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rude oil in Sabei development area.Key words: BEXD block; weak alkali ASP flooding; post evaluation; measure adjustment; EOR大庆油田自从聚合物驱油技术实现工业化以来,逐步形成了成熟的聚合物驱油配套工艺技术。

大庆油田长垣外围特低渗透扶杨油层综合分类

大庆油田长垣外围特低渗透扶杨油层综合分类

大庆油田长垣外围特低渗透扶杨油层综合分类殷代印;项俊辉;王东琪【摘要】为了满足大庆油田长垣外围特低渗透扶杨油层精细水驱挖潜的需求,常采用油藏分类界限的方法对投产初期的区块进行合理分类.对于多个分类参数介于不同分类结果的特低渗透区块,该方法却加剧了划分结果的不确定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已有长垣外围特低渗透扶杨油层分类界限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了多参数聚类分析、动静态一致性检验与综合评判分级相结合的油藏分类方法,明确了两大类、四小类区块的分类评价标准,并对各区块分类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解决了个别区块分类参数介于不同分类结果造成的分类困难等问题,实现了63个已开发特低渗透区块的合理分类,并且具有计算简便、精确度高的特点,为大庆油田新投产特低渗透区块的高效精细分类提供了有力的依据.%In order to meet the demand of fine waterflooding of Fuyang oil reservoir with ultra-low permeability around placanticline of Daqing Oilfield,the method of reservoir classification limit is usually used to realize the reasonable classifications on ultra-low permeability reservoir blocks at early stage of production. However,for some ultra-low permeability blocks,different classification parameters fall into different classification results, which exacerbates the non-determinacy of results. To solve this problem,on the basis of existed achievements of classification limits for Fuyang oil reservoirs with ultra-low permeability,the method combined multi-parameter clusteranalysis,dynamic and static consistency test with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was established. The classifica-tion evaluation criteria for two groups and four sub-groups were determined,and the classification resultsof each block were verif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is method solves the problem of classification difficulty caused by different classification parameters of individual blocks falling into different classification results,and realizes the reasonable classifications of 63 developed ultra-low permeability blocks. In addition,it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imple calculation and high accuracy,which provides a powerful basis for efficient and fine classifications of ultra-low permeability blocks in Daqing Oilfield .【期刊名称】《岩性油气藏》【年(卷),期】2018(030)001【总页数】5页(P150-154)【关键词】特低渗透油藏;精细分类;分类界限;地质特征;扶杨油层;大庆油田【作者】殷代印;项俊辉;王东琪【作者单位】东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黑龙江大庆163318;东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黑龙江大庆163318;东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黑龙江大庆16331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3480 引言大庆油田长垣外围已开发特低渗透扶杨油层63个区块,区块间储层物性如渗透率、流度、天然裂缝发育程度和有效厚度等存在较大差异,水驱开发指标如见水时间、即时含水采出比、采收率等亦存在明显差异,需要对特低渗透区块进行分类研究[1-2]。

大庆油田-水平井挖潜厚油层顶部剩余油

大庆油田-水平井挖潜厚油层顶部剩余油

大庆油田利用水平井挖潜高含水后期厚油层顶部剩余油的开发技术研究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一采油厂二零零五年七月大庆油田利用水平井挖潜高含水后期厚油层顶部剩余油的开发技术研究赵敏娇(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一采油厂)摘要:针对大庆油田厚油层沉积特点和高含水后期剩余油分布特点,进行水平井开采技术研究,初步形成适合曲流河沉积油层的地质研究、剩余油研究、水平井地质设计、井身轨迹设计、完井设计等开发技术,南一区甲块南1-2-平25水平井钻井实施情况、投产效果较好,该井设计630m 的水平井段钻遇砂岩比例100%,含油砂岩比例达到76.3%,整个水平井段位于目的层的中、上部位;投产初期含水仅10.6%,生产6个月时间,核实累积产油16279t,达到了挖潜厚油层顶部剩余油的开发效果。

主题词:曲流河侧积夹层剩余油水平轨迹水淹层解释引言:大庆油田萨葡油层经过四十多年的注水开发,各类油层均得到有效动用,目前二、三类油层水洗程度已达46.8%以上,驱油效率达到42%以上;一类油层水洗程度达到88.0%,驱油效率达到63%,一类油层实施聚合物驱后,仍然有40%左右的剩余地质储量。

为寻找厚油层顶部剩余油挖潜新技术,开展了水平井开发技术研究。

1对储层微型构造进行研究和建立目的层三维地质模型,为水平井研究提供足够的地质依据。

1.1储层微构造研究对储层微型构造研究采用了两种方法:一是在原井网条件下应用三角网格内插法确定目的层的顶面海拔深度等值图(图1-1);二是应用Petrel软件在相控条件下进行三维地质建模,对储层构造进行描述,采用精度较高的最小曲率法建立模型(图1-2),实际钻井结果证实,该模型预测油层顶面海拔深度在着陆点处仅差0.4m,预测精度达到95.4%。

图1-1葡Ⅰ21顶面海拔深度图1-2 最小曲率法1.2储层内部建筑结构研究曲流河特有的沉积方式(侧向加积),造成了曲流河特有的内部建筑结构(图1-3):内部结构单元界面(夹层)为一系列与地层呈一定倾斜角度的超短期基准面,该基准面单井钻遇率低、可比性差,结构最为复杂。

XX油田XX井区杜家台油层地层层序及层组划分

XX油田XX井区杜家台油层地层层序及层组划分

XX油田XX井区杜家台油层地层层序及层组划分作者:鄢菲来源:《中国化工贸易·下旬刊》2017年第11期摘要:以传统地层学理论为基础、沉积演化规律为指导,综合应用地震、录测井以及取芯等资料,开展了XX油田XX井区杜家台油层沉积演化及沉积旋回特征研究,同时进行了油藏层、组划分和对比。

关键词:地层层序;沙四段;杜家台油层;层组划分1 区域概况XX油田XX井区位于辽河断陷西部凹陷西部斜坡中段曙光断鼻构造的右翼,为一个断层切割成的节节下掉的单斜断块区。

该区沙四段上部的杜家台油层是主要的含油层段,也是本次研究的目的层段。

2 地层层序特征XX井区钻遇的地层层序自下而上依次为下第三系沙四段、沙三段、沙一、二段、东营组及上第三系馆陶组和明化镇组五套地层。

①沙四段下部泥岩及特殊岩性段:为灰黑色泥岩及油页岩,地震反射为弱振幅较连续的反射同向轴,地层展布为西北薄,东南厚;②杜家台油层:为砂泥岩互层、地震反射为中等振幅、中低频、较连续的地震反射同向轴与下部泥岩段区别,地层厚度变化较大,呈东北—南西向条带状分布;③沙三段:地层岩性主要为泥岩夹砂岩、含砾砂岩、砂砾岩凸镜体,在地震剖面上表现为中—弱振幅、中—低频,较差的连续地震反射同向轴。

地层展布特征为:断裂背斜构造带西翼较厚,向两侧减薄,北东向厚,南西向薄的特点;④沙一、二段:沙一段与东营组之间为局部沉积间断,差异不明显,波阻反射特征不明显。

沙一段与下伏沙三段之间为平行不整合接触,沙三段局部可见反射终端上超现象。

沙一、二下部岩性为砂岩、含砾砂岩与泥岩互层,在地震剖面上表现为2个低频、连续性较好、强振幅的地震反射同相轴,波阻特征明显;⑤东营组:为泛滥平原环境下沉积的灰绿色砂泥岩互层,具亚平行反射,层次清晰,局部发育丘形状、透镜状反射;⑥馆陶组:馆陶组为一套厚层状砂砾岩,其底界在地震剖面上表现为2-3个低频、连续、强振幅相位,特征明显且稳定,其底界与下伏地层存在明显的沉积间断面,为区域性标志层之一。

5油矿地质(第五章油层对比)6.8

5油矿地质(第五章油层对比)6.8

其次,依标准层将各剖
面连接起来;
然后,根据相似或相同
岩性段逐层对比。
砂泥互层
灰岩
岩性对比示意图
砂岩与页岩
石灰岩与页岩
砾岩与页岩
依据岩石(性)组合对比主要地层单元
2、沉积旋回
地壳的升降运动不均衡, 表现在升降的规模(时间、幅度、 范围)大小不同; 而且,在总体上升或下降 的背景上还有次一级的小规 模升降运动。
各种电测曲线所反映的岩性及其组合特征的比较 优 点 缺 点
能反映各级旋回的组合特 征及各单层分界面; 能明显反映标准层特征
小于1米的薄层与过渡性岩 层反映不明显;高阻层以下 的岩层易受屏蔽影响
不能区分渗透性相似而岩性 能反映各级旋回组合特征; 不同的岩层;幅度值受岩层 能定性反映油层储油物性 厚度、泥浆性能影响较大 能清楚地反映各个薄层的界面; 能反映砂岩、泥岩、泥质粉砂岩、 粉砂岩、含钙岩层的岩性特征; 能反映各类岩层的储油性能
微电极曲线
SP
R
块状
层状组合
泥岩层
我国某地区碎屑岩剖面中各种岩性典型曲线示例
一、油层对比资料的选择
2、电测资料选择--选用原则
⑴ 能较好的反映油层的岩性、物性、含油性的特征; ⑵ 能清楚地显示岩性标准层的特征; ⑶ 能较明显的反应剖面上的岩性组合--沉积旋回特征; ⑷ 能清楚地反映各种岩性界面; ⑸ 测井方法在生产中已被普遍采用,测量精度高。
以岩心资料为基础,从研究 单井岩性及其组合规律入手
砂岩的粒度、岩性组合 规律、泥岩颜色、岩石 结构与构造、化石、冲 刷面、特殊岩性等 追溯对比全区沉积旋回 的演变规律
初步划分各单井沉积旋回
统一:
沉积旋回划分 油层分层
㈢ 油层对比中划分沉积旋回的方法 1、单井旋回的划分 2、全区沉积旋回的追溯对比

华北油田地层特征研究备份资料模板

华北油田地层特征研究备份资料模板

1.储层地质特征1.1 储层地质概况华北二连盆地是内蒙古一兴安岭西褶皱基地上发育起来的中新生带沉积盆地。

盆地由五坳—隆组成, 赛汉塔拉凹陷是位于该盆地腾格尔坳陷中最西部的一个凹陷。

凹陷东西宽23km, 南北长108km,总面积2300km2。

二连地震勘探证实,该凹陷基本格局为东断西超, 凹内为三个带, 东部和西部洼糟带及中央隆起带。

基底地层中部为下古生界温都尔庙群变质岩系, 南北两侧为石炭一二叠系分布区。

盖层从老至新依次为侏罗系下统阿拉坦合力群、侏罗系上统兴安岭群、百垩下统巴彦花群以及第三系、第四系。

该区块所钻井普遍钻遇地层为新生界地四系、第三系, 中生系百垩系下统塞汉塔拉组, 腾格尔组腾二段、腾一段, 阿尔善组。

二连赛汉塔拉凹陷地区的含油层系集中在腾二段、腾一段以及阿尔善组。

二连区地层层序见表1-1。

表1-1 二连赛汉塔拉凹陷地区地层简表地层古生界组段新生界第四系〜第三系赛汉塔拉组中生界白垩系下统腾格尔组腾一段腾二段界系统阿尔善组表1-2 淀南- 鄚州地区淀地层界系统第四系更新统上第三系上新统中新统新生界下第三系渐新统1-2。

18X 井钻井揭示地层简表组地层代号厚度( m)平原组QP 194.5明化镇组Nm 1663.5馆陶组Ng 1970.6东营组Ed 2940.0E&(上)3178.5 沙河街组E&(下)3294.0Es2 3433.5冀中坳陷霸县凹陷鄚州构造带位于淀北洼槽以东、文安斜坡以西、任西洼槽以北地区。

区域地层西倾, 区内构造由一系列北东向、反向断裂构造带, 是断裂潜山与第三系挤压构造复合迭置的断裂构造带。

在断裂潜山背景上, 第三系发育了一组轴向北西, 雁行式排列构造, 自西向东有七间房、鄚西、李庄、于庄等背斜构造。

这些构造被北东向断层切割, 形成诸多的断鼻、断块、端背斜圈闭, 该地区沙一下段为滨浅湖相沉积, 砂体发育。

沙一段、沙二段、沙三段沉积了大套深灰色泥岩和油页岩具备了自生自储和下生上储的有利条件, 是主要的生油层系同时也, 形成了多种类型的油气藏。

大庆油田萨北地区剩余油类型及分布

大庆油田萨北地区剩余油类型及分布

大庆油田萨北地区剩余油类型及分布欧阳静芸;尹太举;吴志超;刘晓【摘要】大庆油田萨北地区开采注水时间长,现已处于高含水阶段,储层内部的油水分布日趋变得复杂,其运动规律越来越难以预测.利用油藏动态分析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剩余油,最大限度利用已有测试和生产资料,研究其高含水时期油层内部的剩余油分布,认清油水运动规律,准确预测剩余油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从平面上研究区剩余油有5种分布类型:①好砂层砂体边角部位零散分布的剩余油;②好砂层主砂体边部连续分布差砂体中的连片分布的差油层;③差砂层中由于层间屏蔽形成的连片分布剩余油;④差砂层由于砂体孤单注采不完善形成的连片分布剩余油;⑤差油层砂体过于孤单注采不完善形成的零散剩余油.从垂向上研究区剩余油呈以下5种分布类型:①剖面中的低渗层中的剩余油;②剖面中的高渗层中的低渗层段的剩余油;③剖面中厚层砂体中的剩余油;④剖面中的砂体尖灭区的剩余油;⑤砂体射孔不完善的剩余油.【期刊名称】《石油天然气学报》【年(卷),期】2013(035)004【总页数】5页(P50-54)【关键词】剩余油类型;剩余油分布;萨北地区;大庆油田【作者】欧阳静芸;尹太举;吴志超;刘晓【作者单位】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川中油气矿,四川遂宁629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2.21 地质概况大庆油田萨北地区位于萨尔图油田北部背斜构造的西端,研究区发育河流-三角洲沉积,属于碎屑岩储油层,其上白垩统发育萨尔图油层(S)、葡萄花油层(P)、高台子油层(G)等3套油层,是在松辽盆地整体拗陷时沉积填充形成的,即青山口组(K2q)水退旋回沉积晚期至姚家组(K2y)-嫩江组(K2n)水进旋回沉积早期,沉积总厚度约380m (图1)[1]。

从1964年至今近50年,研究区块的主力油层萨尔图油层、葡萄花油层先后经历了3次大的调整,目前共有7套井网,现今该区已经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

地下油水分布更加复杂,剩余油难于预测。

大庆油田地层油层

大庆油田地层油层
讨论内容:
一.大庆长垣基本概况 二.油田构造特征 三.地层、油层划分 四.地层、油层分层基本步骤 五.分层标志描述 六.小结
.
2
在油田开发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 样的复杂问题。其中对地层和油层的认识, 既是复杂也是最关键的环节。
对具有多层、碎屑岩沉积油层的研究, 一般要从油层对比入手,以科学的方式来 描述地层和油层的各种形态特征,正确理 解地层和油层的变化趋势。
.
12
上部含油组合是由嫩四段和嫩三段地层组成, 油层是黑地庙.嫩四段地层就是黑一组油层 “H1”、嫩三段地层就是黑二组油层“H2”。
中部含油组合是由嫩一段、姚二+三段、姚 一段、青二+三段地层组成。
嫩一段地层包括:萨零组和萨一组油层,嫩 一底就是萨二组顶界。
姚二+三段地层包括:萨二组和萨三组油层, 姚二+三段底就是萨三组底界。
这两个不整合接触面。
.
7
.
8
背斜: 背斜就是核部由老的岩层组成,新岩层对称
重复出现在老岩层的两侧,横剖面上的形态是 向上弯曲。 不整合接触:
上下岩层有明显的沉积间断,地层有缺失, 新老岩层的产状是不平行,其表现为上下两套 岩层被一个侵蚀面所隔开,这个侵蚀面称为不 整合面。 断层:
断层是指岩石在地壳运动的影响下,发生了 破裂,并沿破碎面有显著位移的构造现象。
姚一段地层包括:萨葡夹层和葡一组油层, 姚一段底就是葡一组底界。
.
13
青二+三段地层包括:葡二组、高一组、高
二组、高三组、高四组油层,青二+三段底就
是高四组底界。
中部含油组合的油层就是萨尔图、葡萄花、
高台子。
①萨尔图油层是由萨零组“S0”、萨一组 “S1”、萨二组“ S2”、萨三组“S3”、萨 葡夹层“SP”组成。萨零组有8个小层,萨一

大庆油田萨北开发区二类油层储层沉积模式

大庆油田萨北开发区二类油层储层沉积模式

2 研 究 思 路
二类 油层储层 的研究 以高 分辨率 层序 地层 学 、 河流 精细沉 积学 理论 为依 据 , 立单期 河 流短期层 序 的 建
复合河 道砂 体高分 辨率 层序 地层 格架 , 实现 成 因单 砂 体 时 间单 元 精 细对 比.利用 密 井 网对 单期 河 流 短期
层序进 行精 细沉 积微 相研究 _ , 单井 微相 精 细识别 的 基础 上 , 重点 取 心井 确 定 的单 元 亚相 为 控 制 , 3在 ] 以 运 用各井 沉积 时 间单元 对 比结 果 、 测井 曲线 特 征 、 井微 相 模 式 , 测 确定 各 开 发井 同一 单元 的测井 微 相l .根 4 ]
据 二类 油层 特有 的沉 积环境 , 合考 虑物 源方 向 、 系特 征 、 相类 型 、 综 水 微 规模 及 其 与邻 井 微 相共 生 关 系 , 对 成 因单 砂体 进行精 细 刻划 , 重点 进行 单一河 道 划分 .以废弃河 道 为重要 标 志 , 考层位 高 低变 化及 河 道边 参
据 , 照 “ 回对 比 、 级控 制 、 同相 带 区别 对 待 ” 顾 “ 原 保 单 ” 按 旋 分 不 兼 遵 的原 则 , 用 井 井 对 比 、 面 井 网 对 比 、 因 移 界 对 比 采 平 成 方 法 , 建单 期 河 流 短 期 层 序 的 高 分 辨 率 层 序 地 层 格 架 , 别 2 亚 相 和 1 搭 识 种 1种 微 相 , 细 刻 划 萨 Ⅱ、 Ⅲ组 2 精 萨 8个 沉 积 单 元 单 砂体 , 立 4种 类 型 河 道 砂 沉 积 模 式 .研 究 储 层 非 均 质 性 , 立 储 层 平 面 及 垂 向储 层 非 均 质 模 式 , 次 为 复 合 河 道一 建 建 级

大庆油田萨南开发区三类油层三元复合驱注入参数数值模拟优化

大庆油田萨南开发区三类油层三元复合驱注入参数数值模拟优化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Petroleum Geology & Oilfield Development in Daqing2023 年 10 月第 42 卷第 5 期Oct. ,2023Vol. 42 No. 5DOI :10.19597/J.ISSN.1000-3754.202306037大庆油田萨南开发区三类油层三元复合驱注入参数数值模拟优化秦旗 陈文若 梁文福(中国石油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二采油厂,黑龙江 大庆163414)摘要: 大庆萨南开发区三元复合驱开发对象已由以河道砂沉积为主的高孔、高渗的一、二类油层转为储层物性较差的以席状砂沉积为主的中孔、中渗的三类油层,原来适合一、二类油层三元复合驱的注入参数不再适合三类油层三元复合驱开发的需要,提高采收率幅度降低,与数值模拟预测差距大。

从三类油层地质特征出发,明确了影响三元复合驱数值模拟预测的4项关键参数,通过室内实验和矿场测试,确定了4项参数取值范围。

采用正交化方法设计78个方案,应用新参数进行数值模拟,优化出适合三类油层的三元复合驱主、副段塞表面活性剂质量分数和段塞用量并应用在8个三元复合驱工业化区块,平均提高采收率18百分点,应用于L 区块比化学驱预测方案多提高采收率6.00百分点。

研究成果为大庆长垣油田三类油层和其他油田同类油层三元复合驱优质高效开发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三类油层;三元复合驱;注入参数;数值模拟;萨南开发区;大庆油田中图分类号:TE357.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3754(2023)05-0123-07Numerical simulation optimization of injection parameters of ASP floodingfor Class Ⅲ reservoirs in Sanan development area of Daqing OilfieldQIN Qi ,CHEN Wenruo ,LIANG Wenfu(No.2 Oil Production Company of PetroChina Daqing Oilfield Co Ltd ,Daqing 163414,China )Abstract :The object of ASP flooding in Daqing Sanan development area has changed from Class Ⅰ and Class Ⅱ reservoirs with high porosity and permeability and mainly channel sand sediments to Class Ⅲ reservoirs with poor reservoir quality and with mainly medium -porosity and medium -permeability sheet sand sediments. Original injec‑tion parameters of ASP flooding suitable for ClassⅠ and Class Ⅱ reservoirs are no longer suitable for ASP flooding development of Class Ⅲ reservoirs , with incremental recovery reduced , being much different from numerical simu‑lation prediction. Based on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lass Ⅲ reservoirs , 4 key parameters affecting numericalsimulation prediction of ASP flooding are defined , and the value ranges of the 4 key parameters are determined bylaboratory experiments and field tests. By using orthogonalization method , 78 schemes are designed. The new pa‑rameters are used in numerical simulation to optimize the surfactant mass fraction and slug size of the main and aux‑收稿日期:2023-06-20 改回日期:2023-08-23基金项目: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重大科技专项“三类油层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与试验”(2016E -0208)支撑项目“萨南开发区薄差油层三元复合驱压裂提效技术研究”(dqp -2020-sccy -ky -002)。

大庆油田地层油层分析

大庆油田地层油层分析

②葡萄花油层是由葡一组“P1”和葡二组 “P2”组成。葡一组有7个小层,葡二组有 10个小层,在两个油层组中,共计17个小层,
地层沉积厚度70米左右。
③高台子油层是由高一组“G1”、高二 组“G2”、高三组“G3”、高四组“G4”组 成。高一组有20个小层,高二组有34个小层, 高三组有23个小层,高四组有18个小层,共
2)在图上以箭头或横线表示油层组界 线,标注符号的位置均在微电极曲线左 侧一厘米处。
3)钻遇断层的井,首先要找到层组界 岩组划 分小段,按照砂岩组内的砂岩组成规 律进行对比。
5)由于设计与实际的误差较大,在设 计断点深度处不要进行硬性对比。
一.大庆长垣基本概况
整个大庆长垣为一轴向北东20度的 二级构造带,南北长140公里,短轴方向 南宽北窄,北部的宽度6~12公里,南部 的宽度为12~30公里。
大庆油田位于松辽盆地中央拗陷区, 自北向南、由西向东为:喇嘛甸、萨尔 图、杏树岗、高台子、太平屯、葡萄花、 傲包塔、宋芳屯、头台、齐家、龙虎泡、 龙南、杏西、模范屯、升平、榆树林, 朝阳沟等油田。
讨论内容:
一.大庆长垣基本概况 二.油田构造特征 三.地层、油层划分 四.地层、油层分层基本步骤 五.分层标志描述 六.小结
在油田开发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 样的复杂问题。其中对地层和油层的认识, 既是复杂也是最关键的环节。
对具有多层、碎屑岩沉积油层的研究, 一般要从油层对比入手,以科学的方式来 描述地层和油层的各种形态特征,正确理 解地层和油层的变化趋势。
计95个小层,地层沉积厚度350米左右。
下部含油组合是由泉四段和泉三段地层组成。 油层是扶榆和杨大城子。泉四段地层就是扶一 组油层,泉三段地层包括扶二组、扶三组、杨 一组、杨二组、杨三组、杨四组油层,泉三段 底就是杨四组的底。

大庆油田区域储层特征认识

大庆油田区域储层特征认识

盆地沉积盖层自侏罗系开始,至中,新生代均有不同程度的发育,但是以白垩系,尤其是下白垩统为主,新生界厚度不大。

地表均被第四系所覆盖。

盆地内发现三套含油组合,起上部含油组合为黑地庙油层,分布在嫩江祖的三四中;中部含油组合为萨尔图,葡萄花和高台子油层,分布在青山口组二三段及姚家组和嫩江祖一段中;下部含油组合为扶余和扬大城子油层,分布在泉头组三四段中,油田集中在中部含油组合内。

盆地沉积盖层被划分为七个一级构造单元,31个二级构造和130多个局部构造,目前所发现的油田大部分都集中在中央坳陷区内。

松辽盆地基底分别由大兴安岭华里西晚期褶皱带和吉黑华里西晚期褶皱带汇合而成。

在经历了三叠纪和侏罗纪早期的抬升剥蚀后,在侏罗纪晚期由于以断裂为主的构造运动的作用,在这里产生了众多的断陷、地垒和断阶带。

进入早白垩世松辽盆地沉降作用不断增强,使早期出现的分割性的小断陷扩大沟通,形成统一的松辽盆地大型沉积坳陷,至晚白垩世和第三纪,由于淤积充填而使盆地沉降速度明显减缓,坳陷渐趋萎缩。

松辽盆地是我国东北地区的大型中新生代陆相沉积盆地,面积约26×104km2,沉积地层厚度5000~6000m,全盆地分为7 个一级构造单元:中央坳陷区、西部斜坡区、东南隆起区、东北隆起区、北部倾没区、西南隆起区、开鲁坳陷区,大庆长垣是松辽盆地北部的一个二级构造单元,由喇嘛甸、萨尔图、杏树岗、太平屯、高台子、葡萄花、敖包塔7个背斜构造组成大庆松辽盆地属于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同志划分的中国东部新华夏系第二沉降带,即呈北北东走向的中新生代沉降带中的一个大型沉积盆地。

盆地内部总的轮廓是北部、东北部、东南部和西南部为隆起区,西部是平缓斜坡,中间是大面积的拗陷区大庆长垣北部,基岩以上沉积了上侏罗统、白垩系、第三系和第四系的巨厚地层。

各沉积岩层的层序、岩性及含油状况见图1—3。

厚度最大、分布最广的是白垩系地层。

根据岩性、沉积环境和生、储、盖的组合关系可划分四个沉积旋回:即登娄库组、泉头组—青山口组、姚家组—嫩江组、四方台组—明水组。

储层微型构造图编制技术规范.

储层微型构造图编制技术规范.

Q/SY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大 庆 油 田 有 限 责 任 公 司Q/SY DQ0899-2003储层微型构造图编制技术规范2003-04-29 发布 2003-07-01 实 施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发 布企业标准ICS 75.020 E 14SYBGF3560-2003Q/SY DQ0899-2003前言为了使大庆长垣绘制储层微型构造平面图、储层微型构造剖面图、沉积相与微型构造叠合图工作规范化,使油田数据库和绘图系统的技术指标一致,便于操作,结合目前油田生产实际,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内有关信息是保密的,其版权属于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油田公司)所有。

未经油田公司质量安全环保部的许可,该标准的任何一部分不得泄露给第三方,或复制、或储存于可检索系统,也不允许以任何形式或方法(电、机械复制、抄录)传播〃〃〃〃〃〃。

标准使用的管理权属油田公司,用户分两类:a)油田公司和所属单位在其管理、科研、生产和经营活动中有权使用本标准。

b)承包商/分包商、制造厂/供方、以上述第一类组织的名义,为达到下述目的也可被授权使用本标准。

——为项目做准备或被授权使用本标准;——确实为这些组织执行任务。

本标准的提供程序是在获得充分的保密保证后才予以提供,并且是永不更改的须知程序,被授权使用本标准的单位,有责任安全保管并保证标准不被用于油田公司之外的目的。

油田公司将寻访这些组织,以确认他们是如何执行这些要求的。

本标准由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开发部提出。

本标准由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批准。

本标准由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油田开发地质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一采油厂。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艳菊、李洁、隋凤芝、蒋正义。

Q/SY DQ0899-2003 储层微型构造图编制技术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绘制储层微型构造平面图、储层微型构造剖面图、沉积相与微型构造叠合图绘图方法和图幅输出信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地、油层分层基本步骤
1.原则
1)根据新钻井在井位图上的位置,选 择该井周围相邻的已完钻井电测图。 2)选择的对比井在对比井段上不能有 断层。 3)如果待钻井有断层时,所选择的对 比图,要在断层上下盘各选一口井。
2.方法
1)采用“旋回对比,分级控制”的 对比方法。即:标准层控制大段,砂岩 组划分小段,按砂岩组内岩石组成规律 对比小层。 2)在图上以箭头或横线表示油层组界 线,标注符号的位置均在微电极曲线左 侧一厘米处。 3)钻遇断层的井,首先要找到层组界 线,以比较明显的标志层控制大段。
背斜: 背斜就是核部由老的岩层组成,新岩层对 称重复出现在老岩层的两侧,横剖面上的形态 是向上弯曲。 不整合接触: 上下岩层有明显的沉积间断,地层有缺失, 新老岩层的产状是不平行,其表现为上下两套 岩层被一个侵蚀面所隔开,这个侵蚀面称为不 整合面。 断层: 断层是指岩石在地壳运动的影响下,发生 了破裂,并沿破碎面有显著位移的构造现象。
讨论内容:
一.大庆长垣基本概况 二.油田构造特征 三.地层、油层划分 四.地层、油层分层基本步骤 五.分层标志描述 六.小结
在油田开发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 各样的复杂问题。其中对地层和油层的认 识,既是复杂也是最关键的环节。 对具有多层、碎屑岩沉积油层的研究, 一般要从油层对比入手,以科学的方式来 描述地层和油层的各种形态特征,正确理 解地层和油层的变化趋势。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 四 系:“Q”; 明 水 组:明二段“m2”、明一段“m1”; 四方台组:“S”; 嫩 江 组:嫩五段“n5”、嫩四段“n4”、 嫩三段“n3”、嫩二段“n2”、 嫩一段“n1”; 姚 家 组:姚二+三段“Y2+3”、姚一段 “Y1”; 青山口组:青二+三段“Q2+3”、青一段 “Q1”; 泉 头 组:泉四段“q4”、泉三段 “q3”、 泉二段“q2”、泉一段 “q1”。
4)大的层组界线确定后,用砂岩组 划分小段,按照砂岩组内的砂岩组成 规律进行对比。 5)由于设计与实际的误差较大,在 设计断点深度处不要进行硬性对比。 6)严格确定断层的断点深度,并标 明对比井号、相对井段、断失层位、 断距大小。 7)由于各油田区块构造位置的不同, 厚度变化也不一样,撑握厚度变化有 利确定出层面分界线。
2.油层
大庆长垣北部的短轴背斜构造是中~新 生代内陆湖盆沉积的碎屑岩,以白垩系为主, 盆地的含油层系均属下白垩系。整体构造中 有三个大的含油组合,分别是上、中、下部 含油组合。中部含油组合自上而下包括:萨 尔图、葡萄花、高台子油层,这三个油层是 大庆长垣的主要储油层,也是萨中地区主要 油层。
上部含油组合是由嫩四段和嫩三段地层组 成,油层是黑地庙.嫩四段地层就是黑一组油 层“H1”、嫩三段地层就是黑二组油层 “H2”。 中部含油组合是由嫩一段、姚二+三段、姚 一段、青二+三段地层组成。 嫩一段地层包括:萨零组和萨一组油层, 嫩一底就是萨二组顶界。 姚二+三段地层包括:萨二组和萨三组油 层,姚二+三段底就是萨三组底界。 姚一段地层包括:萨葡夹层和葡一组油层, 姚一段底就是葡一组底界。
二.油田构造特征
大庆长垣北部喇、萨、杏油田是背斜构造 油气藏,背斜形态呈“S”形。喇嘛甸油田向 西北方向偏,到了萨尔图油田向东偏,再到了 杏树岗油田向西南方向偏,所以形成了“S” 形。背斜构造有很多不整合接触,从第四系至 下白垩系底共有四个明显的不整合接触面,其 中在萨尔图中部没有钻到第三系和白垩系底这 两个不整合面,我们常见的是第四系和四方台 这两个不整合接触面。
②葡萄花油层是由葡一组“P1”和葡二 组“P2”组成。葡一组有7个小层,葡二组有 10个小层,在两个油层组中,共计17个小层, 地层沉积厚度70米左右。
③高台子油层是由高一组“G1”、高二 组“G2”、高三组“G3”、高四组“G4”组 成。高一组有20个小层,高二组有34个小层, 高三组有23个小层,高四组有18个小层,共 计95个小层,地层沉积厚度350米左右。
三.地层、油层划分
1.地层
大庆长垣北部(喇、萨、杏)三个油田, 目前所钻遇地层为第四系、第三系、上白垩系、 下白垩系。上白垩系包括:明水组、四方台组, 下白垩系包括:嫩江组、姚家组、青山口组、 泉头组。第三系地层只有在构造翼部见到,而 萨尔图油田除个别探资井钻达泉头组地层外, 大部分生产井、资料井最深也只钻达青山口组 的中下部。因此,在大庆长垣北部的第三系和 泉头组地层暂不进行划分。下面以萨尔图油田 的地层顺序为例:
下部含油组合是由泉四段和泉三段地层组成。 油层是扶榆和杨大城子。泉四段地层就是扶一 组油层,泉三段地层包括扶二组、扶三组、杨 一组、杨二组、杨三组、杨四组油层,泉三段 底就是杨四组的底。 ①扶榆油层是由扶一组“F1”、扶二组 “F2”、扶三组“F3”组成。 ②杨大城子油层是由杨一组“Y1”、杨二 组“Y2”、杨三组“Y3”、杨四组“Y4”组成。
大庆油田的油层对比工作是在总结 大层段对比方法的基础上,延伸到研究 单油层的一种可行手段。根据油田中部 含油组合中,萨、葡、高油层地质条件 的反复研究与实践,现已总结出一整套 适合大庆油田“旋回对比、分级控制” 的通用油层对比方法。 下面根据钻井地质工作的特点,归 纳了地、油层分层的方法,仅供大家参 考并提出宝贵意见。
青二+三段地层包括:葡二组、高一组、 高二组、高三组、高四组油层,青二+三段底 就是高四组底界。 中部含油组合的油层就是萨尔图、葡萄 花、高台子。 ①萨尔图油层是由萨零组“S0”、萨一组 “S1”、萨二组“ S2”、萨三组“S3”、萨 葡夹层“SP”组成。萨零组有8个小层,萨一 组有4个小层,萨二组有16个小层,萨三组有 7个小层,萨葡夹层有3个小层。在五个油层 组中,共计38个小层,地层沉积厚度160米左 右。
一.大庆长垣基本概况
整个大庆长垣为一轴向北东20度的 二级构造带,南北长140公里,短轴方向 南宽北窄,北部的宽度6~12公里,南部 的宽度为12~30公里。 大庆油田位于松辽盆地中央拗陷区, 自北向南、由西向东为:喇嘛甸、萨尔 图、杏树岗、高台子、太平屯、葡萄花、 傲包塔、宋芳屯、头台、齐家、龙虎泡、 龙南、杏西、模范屯、升平、榆树林, 朝阳沟等油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