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种养猪模式优缺点分析【帮你确定养猪方向】
浅谈农村几种养猪模式的优缺点
![浅谈农村几种养猪模式的优缺点](https://img.taocdn.com/s3/m/0cec1b68caaedd3383c4d370.png)
要求有较高的技术水平 , 既要求有较 高的产仔数和 初 生 窝重 , 要求 有较 高 的哺育 率 。 还
3 全程饲 养 型
是指养猪户从种猪生产 、 猪培育 、 仔 肉猪 育 肥 直 到 出栏 全部 自己完成 的一 种模 式 。 该 模 式 的主 要 优 点 : 场 外 购猪 几 率 少 , 人 从 带 疫 病 的机 会也 随之 减少 ,猪场 安 全卫 生有 保 障 ; 可 获 得仔 猪 和育 肥 两部 分 收 益 ,每头 猪 的利 润较 高 ; 白繁 自养 , 利 于均衡 生产 。 有 该 模 式 的主 要缺 点 : 固定 资产 和 流动 资产 投 入 高; 生产 周期 长 , 母猪 培 育 到肥 猪 出售 需 l 月 从 0个 以上 , 而前 l 月 没 有 收 入 ; 术要 求 高 、 理 因 0个 技 管 难 度大 , 需要 掌握 各个 环节 的科 学饲养 管理 技术 。 以上 生产 模式 各 具优 势 , 同时也 各 有 不 足 。 因 此在 确 定 生 产 模 式 时 应 充 分 考 虑 自己 的特 点 和 条
户养 猪 的饲 养模 式 。 1 生产肥 猪型 是 指 养 猪 户 到仔 猪 交 易 市 场 或 生 产 仔 猪 的 养 猪 场 ( ) 买断 奶仔 猪进 行育 肥 ,直 到 9 户 购 0~1O g lk
价 格 的影 响较 大 , 头 猪 的利 润 较小 , 每 因为 另 一 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分利 润 分 摊到 育 肥猪 上 了 ; 种猪 饲养 和仔猪 培 育都
时出栏的一种模式。 该模 式 的 主要 优点 : 营 方式 简单 , 于起 步 , 经 易 可 根据 市 场行 情 的波 动 随时 上 马或下 马 ; 舍 结 构 猪 要求相对简单 , 设备要求不高 ; 饲养周期短 , 资金周 转快 , 从投 入 到产 出最 多 3 ~4个 月 ; 固定 资产 投 入 少, 栏舍 周转快 , 年至少 可饲 养 3批育肥 猪 。 每 该模 式 主要 缺 点 : 仔猪 供 应不 稳 定 , 品种 、 量 质 得不到保证 ; 对仔猪疫病和免疫情况不可能 了解得 很 清楚 , 将疫 病 带 到猪 场 , 引发疫 病 的危 险 ; 易 有 收 益 易受 市 场波 动 的 冲击 , 润 随仔 猪 和 大猪 的 市场 利 价 格变 化而变 化 。
最新-关于当代生猪养殖模式探析 精品
![最新-关于当代生猪养殖模式探析 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3dfa43547fd5360cba1adb84.png)
关于当代生猪养殖模式探析生猪养殖模式的分类及其优缺点分析按养殖规模分类按照《中国畜牧业年鉴》对生猪养殖规模的规定,生猪养殖模式主要分为散养、小规模、中规模和大规模等4种养殖模式。
其中,散养年出栏生猪1~49头;小规模养殖年出栏生猪50~499头;中规模养殖年出栏生猪500~9999头;大规模养殖年出栏生猪10000头以上。
从稳定生猪生产、改善猪肉质量安全状况的角度看,小规模养殖和中规模养殖的优缺点具有相似性。
因此,本文将从农户散养模式、中小规模养殖模式和大规模养殖模式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农户散养模式农户散养模式是指以农户家庭为基本单位进行的生猪分户饲养模式,主要存在于全国各地的广大农村地区。
近年来,随着生猪规模化养殖的发展,生猪散养户数量及其出栏量占全国生猪出栏总量的比例逐年减少。
2002至2010年期间,全国生猪散养户数由10433万户减少到5909万户,散养生猪出栏量占全国生猪出栏总量的比例由62.6%下降到35.5%。
与规模化养殖相比,生猪散养模式具有如下主要优势能够充分利用秸秆、菜叶等农副产品,生猪饲养的饲料成本低;能充分利用农村闲散劳动力,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资金、设施、技术等投入少,易规避养殖风险和市场风险。
但生猪散养模式也存在许多明显的劣势,主要是精力投入不够,饲养管理不规范,疫病防控程序不完善;饲养方式传统粗放,饲料利用率低;地域分布较分散,信息传递、技术服务和监管难度大。
中小规模养殖模式中小规模养殖模式是指专业化水平较高、生猪养殖数量较大、商品率较高、年出栏生猪在50~9999头之间的生猪养殖模式。
2002至2010年期间,全国生猪中小规模养殖户数由103.40万户增加到264.47万户,中小规模养殖模式的生猪出栏量比例由54.09%增加到57.87%。
其中,年出栏生猪在500~2999头之间的中小规模养殖户数由2.75万户增加到19.91万户,年均增长率28.08%,出栏量占全国生猪出栏量的比例由2.94%增加到19.14%,年均递增率26.39%。
农户小规模养猪的5种新模式
![农户小规模养猪的5种新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c342ecbf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53.png)
农户小规模养猪的5种新模式1.发展特色养殖品种模式:传统的养猪方式主要是种植家庭农场养殖普通猪种,但现在越来越多的农户开始发展特色养殖品种。
比如制定金华火腿所需的黑猪、发展优质肉猪品种等。
这种模式可以提高农户养殖的附加值,增加产品的竞争力。
2.确立合理的养殖规模模式:传统的农户养猪规模较小,规模小的优势是可以高度关注养殖环境和猪只的健康,但规模小也意味着养殖成本相对较高、竞争力较差。
现在一些农户开始建立规模适中的合作社,通过互相协作、资源共享来提高养殖效益。
3.转型追求绿色养殖模式:由于传统养猪方式容易造成环境污染,现在越来越多的农户开始转型追求绿色养殖模式。
通过改善养殖环境、科学饲养、有效处理粪便等方法,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高养殖的可持续性。
4.兼顾农产品加工模式:除了养殖猪,一些农户开始兼顾农产品加工。
例如养殖猪的同时,可以将养殖下来的猪肉进行加工制作成火腿、肉松等,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这种模式可以提高利润,且具有市场竞争力。
5.创新猪舍设计模式:传统养猪猪舍的设计普遍较为简陋,不利于养殖效益的提高。
现在一些农户开始创新猪舍设计模式。
例如采用智能化设备,控制养殖环境温度、湿度等,并提供适宜的饲养方式等。
这种模式可以提高养殖效益,减少人工投入。
总的来说,随着科技和农业技术的发展,农户小规模养猪正呈现出多元化、高效化的趋势。
通过发展特色养殖品种、确定合理的养殖规模、转型追求绿色养殖、兼顾农产品加工以及创新猪舍设计等模式,可以提高养猪效益、降低环境污染、增加产品附加值,从而进一步发展农村经济。
生态养猪介绍及优缺点分析
![生态养猪介绍及优缺点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7e7aa71376baf1ffc4fad70.png)
生态养猪介绍及优缺点分析生态养猪目前我国养猪面临的三大难题:质量安全、效益提高、环境治理,或者由其表现出来的药物残留、能源缺乏、饲料短缺、环境污染等,这些因素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养猪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为了解决以上三大难题,国内许多专家、教授本着建设可持续新型畜牧产业的目的,积极努力的探索,结合国内外先进的养猪生产模式,形成了全新的养猪系统。
即“生态养猪技术”。
生态养猪就是尊重猪只生存的基本权利,恢复其拱食习性,以生产健康食品为己任,在不破坏自然环境的前提下,顺应自然规律,最大限度的开发和活用当地的自然资源来从事高效的养猪生产。
其基本模式是在猪舍内设置80~100厘米的地下或地上式垫料坑,填充锯末、稻壳或者粉碎后的玉米秸秆等农副产品垫料,利用发酵剂对垫料进行发酵,形成有益菌繁殖的小环境,消灭有害菌,有效控制病毒;猪粪尿直接排放在垫料上,实现了粪便零污染;粪尿加速了垫料中微生物的发酵,产生热量,保障猪只正常越冬;恢复了猪只的拱食习性,采食发酵产生的菌体蛋白,成为猪只的补充料;垫料较长时间(2~3年,根据需要)清理一次,成为高档的有机肥;整个饲养过程对外达到零排放、无臭味、无污染。
和传统方法相比较,生态养猪模式可以带给养猪户更多的利益,经过多年的总结,我们将其概括为“三省、两提、一增、零排放”。
具体来说,“三省”就是指省水、省料、省劳力。
因新兴生态养猪模式不需要用水冲洗圈舍,仅需要满足猪只饮用水即可,所以较传统集约化养猪可节省用水85%~90%。
猪粪、尿被微生物分解转化为可被猪食用的有机物和菌体蛋白质,猪通过拱食,可节省精饲料15%~20%。
试验显示育肥猪只日增重增加2%~3%,料肉比降低2%~5%,出栏时间缩短8~12天。
由于猪场不需要清粪,饲养人员仅需保证及时喂料、翻扒调匀过于集中的粪便,根据垫床干燥程度及时调整湿度即可,所以1个正常劳力批次饲养可达到800头育肥猪,较集约化猪场节约一半的劳力。
“两提”,即提高抵抗力、提高猪肉品质。
生猪养殖技术及养殖模式分析
![生猪养殖技术及养殖模式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4f690c0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ff71351.png)
生猪养殖技术及养殖模式分析生猪养殖是一种重要的养殖业,对于人类的生活和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猪肉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因此生猪养殖技术和养殖模式也在不断改进和发展。
生猪养殖技术是指为了提高猪的生产效益、保障猪群的健康和提高养殖效果而采用的各种技术手段。
要保证给猪提供充足的饲料和水源,猪对于饲料的需求量很大,特别是在生长发育期,需要提供高蛋白质、高能量的饲料。
要保持猪群的卫生环境,包括对猪圈的定期清洁和消毒,以及对猪的疾病防控措施的实施。
猪的良好的管理也是提高养殖效益的重要手段,包括对猪的定期体检、合理的饲喂和良好的饮水管理等。
在生猪养殖模式方面,可以分为传统的户养模式和现代化的规模化养殖模式。
传统的户养模式主要是以农民个体户为主,规模较小,饲养和管理水平相对较低。
这种模式的优势是农民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和经验进行养殖,相对来说成本较低。
但是由于缺乏科学的养殖知识和技术支持,生产效益和养殖质量有限。
现代化的规模化养殖模式是指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进行生猪养殖的模式,以集约化、标准化和专业化为特点。
这种模式的优势是具有规模效应,能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益。
通过科学的管理和技术手段,可以提高生猪的养殖质量和健康水平,减少疾病发生的可能性。
针对当前生猪养殖业面临的问题,如疫病的传播和环境的污染等,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加强养殖管理和改善养殖条件。
加强生猪的疫病防控,定期进行免疫接种,同时严格控制生猪的进出和交易,避免疫病的传播。
要加强生猪养殖的环保管理,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和环境污染。
还要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技术支持,提高他们的养殖水平和管理能力。
政府也应该出台相关的政策和法规,促进生猪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生猪养殖技术和养殖模式的改进和发展对于提高生猪的生产效益和养殖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加强养殖管理和改善养殖条件,可以有效提高生猪的健康水平和生产效益,促进生猪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中国现有哪几种规模化养猪模式
![中国现有哪几种规模化养猪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b3f1bf15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b7.png)
中国现有哪几种规模化养猪模式一、从养猪相关产业链经营范围来分类,分有多元化多元化模式及专业化模式。
1、多元化模式其特点是:多元化产业化经销。
相关行业围绕养猪相应产业上下游延伸、拓展,兼营饲料、动保、养猪、屠宰、深加工等相关机构产业,产业链比较健全,综合本土市场抗风险能力强,整体实力大都是一些很有实力的集团公司,如顺德温氏温氏以养猪养鸡业为主,正在发展动保业、屠宰业、深加工业;河南牧原、海南罗牛山、天津宝迪以养猪业为主,正在发展屠宰业、深加工业、饲料业;江西郡池田町以养猪业为重点,带动饲料、兽药(动保)、屠宰业发展;双汇、雨润以屠宰业、深加工业为主,正在大力发展养猪业;双胞胎、正大、希望及六合、大北农、金新农,以饲料业为主,已经进入养猪业或尽管正在进军养猪业、动保业;四川铁骑白眉林力士以奶制品业为主,正在大力发展养猪业、屠宰业、深加工业。
2、专业化模式专业化模式综合化也可称其为单元化模式,与多元化养猪模式相对来说应,其特点是:只从事养猪产业,基本不经营养猪相关产业链中其它产业,即使其兼营饲料业等也主要是自给自足。
亚洲各国绝大部分养猪企业、规模配运都是采用这种模式。
优点是:便于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易于养猪专业化;对于其中的一些高端种猪场角度看,有利于养猪专业水平的提高,更有利于有赖于打造自己的种猪品牌。
缺点是:与多元化模式并不相同,养猪市场不好时,无以祢补亏损,市场风险大;综合竟争力与盈利能力差;受相关产业的制约,综合抗风险因素能力差。
如中山白石、长江食品、深圳农牧、广西农垦、北京华都、北京育种中心、杭州大观山、杭州钱江养殖、杭州灯塔养殖、重庆金山谷、河北裕丰、湖北桑梓湖、湖北天种、天津宁河原种猪场、山东菏泽原种猪场、辽宁阜新原先种猪场等,均属于此种模式。
二、从养猪生产经营者来分类,主要有公司独立自养模式、公司+农户模式、公司+基地模式、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合作社模式、养猪小区模式等。
1、公司目前独立自养模式—中粮、双汇、雨润、宝迪模式这种模式的特征是:全部猪场自建、自养,固定资产投资大,环保压力大,但运营管理及疫病风险最低,乳制品安全性有保障。
各种养猪模式总体分析
![各种养猪模式总体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773e353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4d.png)
各种养猪模式总体分析各种养猪模式都有其利与弊,我们来分别分析一下:1、多元化养猪模式其特点是:多元化产业化经营,以养猪业为主,兼营饲料、动保、屠宰、销售等相关产业;有种猪、商品猪,自繁自养。
如广东温氏、广东长江、江西正邦等大集团养猪公司。
这种模式只适合于有实力的大集团公司多运作,要求人、财、物资源雄厚,中小公司或企业不易运作。
其优点是易于扩张,规模效益好;形成产业链,整体创利能力强,抗风险能力强;即使养猪亏损,其它单元也可以赚钱,整个上下游仍会盈利。
2、单元化养猪模式与多元化养猪模式相对应,其特点是:只从事养猪产业,不经营其它产业。
国内绝大部分猪场都采用这种模式。
优点是:适于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易于养猪专业化。
其缺点是:与多元化经济模式相比,养猪市场不好时,无以祢补亏损;综合评价竟争与盈利能力差;受相关产业的制约,抗风险能力差。
3、一条龙养猪模式目前国内大部分的规模化种猪场都采用这种模式。
其特点是:从种猪育种、种猪扩繁、仔猪繁殖,一直到发育育肥都自己做。
这些种猪场往往是以经营种猪为主,非种用部分屠宰用;也有的种猪场有自己的母亲代商品场或商品线。
其功用是自繁自养,易于疫病控制;可根据市场情况灵活调整猪群整个市场结构,或生产纯种猪、或生产二元母猪、或育肥;专业化较强。
其用处是种猪育种成本高,要求专业化饲养与规范化管理水平要非常高,猪场的固定资产投入较高。
4、阶段性养猪模式与一条龙养猪模式相对应,阶段性养猪模式滞涨有的只生产祖代猪,有的只生产父母代猪,有的只生产仔猪,还有的只养生长育肥猪。
其优点是:养猪更专业化,技术要求单一;简便集中人财物力;管理简单,便于操作。
缺点是,综合盈利能力差,易受养猪其它处理过程的制约;下游阶段的项村如商品仔猪繁殖场、生长育肥猪场,不能自繁自养,需不断引猪,疫病难以控制。
5、公司+农户养猪模式其特点是:往往是差异化产业化经营,以养猪业为主,兼营饲料、动保、屠宰等相关产业;给农户提供贷款配套服务,提供饲料、动保、肉猪回收、技术咨询等服务;提供种猪、育肥仔猪,但生长育肥阶段交给农户饲养。
猪的养殖技术及发展趋势分析
![猪的养殖技术及发展趋势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beab27e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2e.png)
猪的养殖技术及发展趋势分析猪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动物之一,也是我国人均消费量较高的肉类。
为保障猪肉供应并提高养殖效益,猪的养殖技术一直在不断发展,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猪的养殖技术及发展趋势。
一、现有养殖技术1.传统养殖技术传统养殖技术是指以人工劳动为主,以散户为主体的养殖模式。
该养殖模式特点是房舍简陋,地面搭建简单,配套设施简单,人工费用较高,疾病发生率较高,对环境污染较为严重。
2.规模化养殖技术规模化养殖技术是指以集约化、规模化为特征的养殖模式。
该模式的特点是建立较高标准的房舍,设置完善的环控系统,配套先进设施,实现自动化管理,减少人工费用,提高养殖效益,但对原材料资源、环境质量、动物福利等方面的要求也较高。
生态化养殖技术是以自然生态系统为基础,使用有效微生物制剂、植物精华、环保性温和消毒剂等有机农业技术的养殖模式。
该模式的特点是实现绿色养殖,减少化学农药、化学添加剂的使用,提高肉类品质、重金属性盐含量;同时,该模式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自然调节作用,减少养殖场与环境的负担,避免养殖场平面生态化的堆积效应,达到了环保养殖的目标。
二、发展趋势1.规模化发展随着国家对养殖业的大力扶持,国内肉类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对猪养殖产业的发展提出要求。
规模化养殖可以大幅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2.智能化发展通过应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实现猪的快速精准诊断以及智能化管理。
会将各类养殖数据存储,传输和处理,实现研究数据的大数据需求,最终智能化管理,让养殖更加科学、精细化。
3.绿色化发展绿色化养殖集成了生产、生态和生活三者要素。
同时,绿色养殖技术可以减少污染物排放和降低含药量,对环境质量、动物健康、社会公众健康具有积极意义,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总之,未来猪肉市场对养殖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在规模化、智能化、绿色化三大趋势的支持下,我们有理由相信猪肉养殖产业会迈向更加良好的趋势。
养猪场养猪模式的选择
![养猪场养猪模式的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099b0eda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4f.png)
养猪场养猪模式的选择对于刚进入养猪业的人来说,第一个面对的问题不是建设,不是管理,而是如何选择好的养猪式,养猪模式分为四种,每种都有其优势,也不其不足,关键是,如何把握好选择,一旦选择之后,设备的投入会使之很难再投身于转型,因此,本文将七种三种养猪模式做个简述介绍,公司目前农村养猪主要有三种模式,一种是饲养母猪出售仔猪,一种是购买仔猪育肥出售,还有某种是自繁自养,即自已繁殖的仔猪育成肥猪出售。
1、专业育肥专业育肥就是购买仔猪,育肥再出售,以农村专业户著称。
目标是最快的生长速度和最低的料肉比。
购仔猪育肥,只要把好进猪关,对技术的要求比家犬低,家禽但是饲料资金成本要高的多。
而且一般很少有专业的仔猪繁育基地,加上大多数养猪者贪便宜,认为专业猪场价格水平仔猪价位偏高,因此所购百姓生活仔猪大多来自千家万户,病源复杂,加上防疫不规范,疫病风险不可避免;历次疫病多最大流行损失最大的往往是这类猪场。
专业育肥对市场价格也是最敏感的,采用这种模式,赚钱的往往是实践经验哪些有一定经验,对市场行情把握较好的人,他们在低谷时低价购进仔猪,等育成肥猪,行情转好,就可大赚一笔了。
而有些经验不足的人因,往往猪价高峰时跟风而进高价购进仔猪,猪大了,猪价跌了,入不敷出,大受打击养猪的兴趣和信心一落千丈,未料而退者养蜂多数是这类养猪者。
2、饲养母猪多半这种模式主要是饲养适应性较强的繁殖母猪,以繁殖、出售仔猪。
广大的农村母猪户占多数。
核心目标是用最小的取得最大的断奶窝重。
主要工作为:配种、妊娠、分娩、哺乳、仔猪补料、断乳、免疫等需要一定的饲养管理和技术水平。
多数农户虽然有养过母猪的经历或了相当的经验,但离现代养猪技术的要求还有很大的相当程度差距。
严格特别是无合理严格的防疫程序,堪忧所繁仔猪健康状况良莠不齐。
就经济效益来说,这种模式外汇收入较微薄,受到海外市场对仔猪的需求、仔猪的价格、饲料价格、母猪饲养成本等风险因素的影响,不是很稳定。
猪场的饲喂方式有哪些?优缺点分别是什么?
![猪场的饲喂方式有哪些?优缺点分别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c8bbe474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3942312.png)
猪场的饲喂方式有哪些?优缺点分别是什么?一、人工饲养和机械饲养如果从劳动力角度划分,养猪饲喂方式可分为人工饲养和机械饲养,现在的机械饲养多指自动化设备饲养。
人工饲养的优点是利于巡视,可随时观察生猪的生长情况,可及时发现疾病;缺点是人工费用高,劳动强度大,不适合存栏量为500头以上的规模猪场。
机械饲养的优点是节约人工,适合500头以上的规模化猪场;缺点不利于巡视和及时发现疫情。
二、干料饲养和液态料饲养从采食媒介上来看,养猪饲喂方式又分为干料饲养和液态料饲养。
干料饲养,顾名思义,就是采用固体饲料进行饲养的方式。
干料饲养的优点是饲料易于运输保存,劳动强度低等;缺点是饲料利用率不高,浪费严重,粉尘大,生病健康程度低,易发咳喘现象和呼吸道疾病,猪场效益低等。
从根本上来说,干料饲养是违反生猪采食天性的饲养方式,是发达养猪国家正逐渐淘汰的饲养方式。
液态料饲养,又称液态饲喂,是指供猪食用的食材与水混合后,使饲料呈液态或粥状后再进行饲喂的饲养方式。
液态料饲养的优点是可应用饲料来源广泛(如发酵饲料、次粉等),零粉尘特性,猪群健康程度有所提高,节约饲料明显,降低饲养成本,提高猪场的整体效益等;缺点是如果采用人工,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如果采用机械饲养,需要一定的技术基础,否则会适得其反。
液态料喂养符合猪群采食习性,这也是目前很多新建养殖场采用液态饲喂系统或液态料线的重要原因。
瑞昂畜牧研究中心的冯楠博士指出,养猪饲喂方式和猪场效益直接相关,毫无疑问,全自动液态饲喂系统和液态料线是最受养殖户和企业欢迎的。
当前,我国猪场的规模化程度越来越高,人工饲养的方式将会越来越不符合发展的要求,规模化的发展也要求猪场必须适配自动化饲喂方式,建议新建猪场可以综合考虑自身因素,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自己的饲喂方式,以创造猪场的最优效益。
农村常见的养猪模式有哪些
![农村常见的养猪模式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a0e4741a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fd.png)
农村常见的养猪模式有哪些养猪在农村中应该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养殖项目,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农村中进行养殖的人是越来越多了,并且和旧式不一样的是,现在在农村地区,有不少人开始尝试新的养猪模式。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农村中常见的模式吧。
乡村常见的养猪城郊模式有哪些?1、育肥式养猪这是很多散户通用的模式,一般是直接购买可以独立饲养的猪苗进行育肥,然后等养到了一定的重量就可以出栏了。
优点在于饲养简便、技术要求不高,所需要的场地很小,生产效率快,一年可以多次养殖。
缺点是成本偏高,销售时间不稳定,需市场需求选择时间才能获取最大的利益。
2、售崽式养猪这种养殖模式一般有区域性限制,一定的范围之类不适合存在多家。
主要是菜农只养殖母猪,等待生产幼崽后再将幼崽饲养到断奶出售获取收益。
优点在于出产时间偏稳定,养殖数量较少,管理方便,资金回收快。
缺点在于需要一定的饲养用处技术和耐心,养殖幼崽时投入时间和精力三十天大,风险偏高。
3、综合式饲养又称自繁自养的模式,一般大规模养殖辐花选择选择如此。
大体流程是自己购买猪综上繁殖,等猪崽产出后自己饲养育肥。
有点在于收益高,投资稳定,规模完善,减少了外来的猪病危险。
缺点在于投资偏高,占地面积要广,各各方面设备要完善,养殖业技术需求偏高,总体系统性风险总体算是这几种中间最高的。
4、生态饲养这算是里面最简单的真是一种模式,在乡村地区通用。
大体将饲养的猪种养于大自然,任其自己寻食,养殖户只要适当的补充不好食物和提供服务休息场所就好。
有点在于投资小,猪肉质量高,管理成本低。
缺点在于不适合大规模养殖,猪病发生率相比之下高,销售价格波动明显,销售途径相对来说比较缺乏。
以上我介绍的这几款都是农村中比较常见的养猪模式,对于生活经常在农牧区生活的朋友,应该对上面决不能的这些养殖模式绝不会陌生。
另外,如果有想在农村进行养殖的朋友,上面我介绍的这四种二种养猪模式还是非常不错的。
一般来说,前者适合中老年人最多的散户,后者斯维恰河适合最流行的养殖大户。
猪的舍饲与散养的优缺点对比
![猪的舍饲与散养的优缺点对比](https://img.taocdn.com/s3/m/a5a7bf65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868f545.png)
猪的舍饲与散养的优缺点对比舍饲养殖和散养养殖是当前猪养殖业中常见的两种方式。
每种方式都有其独特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本文将对猪的舍饲和散养进行详细的优缺点对比,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不同养殖方式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一、舍饲养殖的优点1. 地域适应性强:舍饲养殖方式能够适应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不受季节限制,可在任何时间进行养殖。
2. 批量养殖效果好:舍饲条件下,可以集中管理大量的猪只,充分利用空间,提高养殖效率。
3. 环境条件可控:舍饲能够提供稳定的环境条件,包括温度、湿度和通风等,可减少猪只因环境变化而导致的疾病和死亡。
4. 饲养成本较低:舍饲养殖方式下,可通过科学的饲养管理和合理的饲料配方,降低饲养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二、舍饲养殖的缺点1. 给猪只带来压力:猪只在舍饲环境中没有足够的运动空间,容易造成肥胖、行为异常等问题,对猪只的福利产生一定影响。
2. 强调集中养殖:舍饲养殖方式需要集中管理大量的猪只,导致养殖场规模化较大,对土地资源和环境造成一定压力。
3. 疾病传播风险高:因为猪只在舍饲养殖环境中互相接触的频率高,一旦有疾病出现,容易迅速传播,造成疫情。
三、散养养殖的优点1. 提高猪只福利:散养方式提供了更自然的生活环境,让猪只有更多的空间活动,减轻了猪只的压力,有利于猪只的健康成长。
2. 产品质量更优:散养方式下,猪只的运动量增加,肌肉发达,肉质更紧实,对于生产出的肉品质量有明显提升。
3. 环境友好型:散养方式减少了饲养密度,对土壤和水资源的污染较小,对环境的影响较小,有利于生态保护。
四、散养养殖的缺点1. 饲养管理相对复杂:散养方式对饲养场地和管理要求较高,包括对猪只的定期监测和追踪,以及外界环境的管理。
2. 受季节限制:散养方式受季节影响较大,特别是在冬季和潮湿的环境下,对猪只的饲养产生一定的挑战。
3. 可能增加疾病风险:猪只在散养过程中容易与其他野生动物接触,增加了传播疾病的风险。
综上所述,舍饲养殖和散养养殖各有其优点和缺点。
养猪swot分析案例范文
![养猪swot分析案例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4062fb1f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b3.png)
养猪swot分析案例范文一、优势(Strengths)1. 市场需求稳定且多样。
咱得知道,猪肉可是大部分人餐桌上的常客啊。
无论是香喷喷的红烧肉,还是美味的猪肉饺子,大家都爱吃。
这市场需求那是相当稳定的,而且猪肉还能加工成各种各样的产品,像火腿、香肠啥的。
这就意味着,只要咱养出猪来,基本不愁卖。
2. 成本相对可控制。
养猪的饲料来源比较广泛。
猪可是不挑食的主儿,谷物啊,剩菜剩饭(当然得经过合适处理)都能吃。
而且现在很多地方都有规模化的饲料生产,价格也比较透明,可以根据市场行情调整饲料采购,控制成本。
再说了,猪的繁殖能力也挺强的,一只母猪一次能生好多小猪仔呢,这样就可以慢慢扩大养殖规模,成本摊薄了就更有赚头。
3. 技术相对成熟。
现在养猪可不是啥神秘的事儿了。
有各种各样的养殖技术和经验可以学习。
从猪舍的建造,到疫病的防治,都有一套成熟的方法。
比如说现在的现代化猪舍,能自动调节温度、湿度,让猪住得舒舒服服的,长得就快。
还有专门的兽医服务,只要稍微花点心思学习和管理,就能把猪养得肥肥壮壮的。
二、劣势(Weaknesses)1. 疫病风险大。
这猪要是病了可不得了。
猪瘟、口蹄疫啥的,这些疫病一旦爆发,那简直就是养殖户的噩梦。
一头猪病了,很可能传染一群猪,治疗成本高不说,要是控制不住,那可就血本无归了。
而且现在疫病的种类还越来越多,变异性也强,就像一些狡猾的小怪兽,让人防不胜防。
2. 环保压力大。
养猪会产生大量的粪便和污水。
现在环保要求越来越严格,要是处理不好这些污染物,就会被罚款,甚至可能被要求关闭养殖场。
建立一套环保处理设施那可是要花不少钱的,对于一些小养殖户来说,这可是个不小的负担。
就好比你想赚钱,但还得先把猪的“臭臭”问题解决好,不然就不让你干。
3. 市场价格波动大。
这猪肉价格就像坐过山车一样,忽高忽低的。
有时候猪价涨得厉害,养殖户笑得合不拢嘴;可有时候又跌得很惨,哭都没地方哭去。
这主要是受到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
养猪企业经营模式分析
![养猪企业经营模式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002c90a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33.png)
养猪企业经营模式分析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猪肉需求的逐渐增加,养猪企业在农业产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养猪企业经营模式的选择和优化对于企业的经营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养猪企业经营模式进行分析,并探讨其中的优势和挑战。
一、养猪企业传统模式传统的养猪企业通常采用自给自足的方式,从饲料的生产到猪肉的销售都由企业自己完成。
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企业对整个生产过程有着完全的掌控力,能够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然而,由于规模有限和技术水平相对较低,传统模式下的养猪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面临着较大的挑战。
二、规模化养殖模式为了提高养猪企业的生产效益和竞争力,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采用规模化养殖模式。
规模化养猪企业通过扩大生产规模和引进先进的养殖技术,实现了生产成本的降低和经济效益的提升。
此外,规模化养殖还可以使企业在销售端获得更多的议价能力,与超市、餐饮等渠道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然而,规模化养殖模式也存在一些挑战。
首先,高投资成本和技术门槛对企业的要求较高,中小型企业在进入市场时可能面临较大的困难。
其次,规模化养殖模式对资源的需求较大,对水、土地和环境等方面的要求也较高,这给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此外,一旦规模化养殖企业出现疫情或其他突发事件,对企业的影响将更加严重。
三、猪肉供应链整合模式为了解决规模化养殖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一些养猪企业开始尝试猪肉供应链的整合模式。
这种模式通过整合上下游企业资源,实现了生产、加工和销售环节的协同作战,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和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猪肉供应链整合模式可以实现规模化、专业化和品牌化的发展,进一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然而,猪肉供应链整合模式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整合各个环节的企业需要具备较强的协同管理和协调能力,需要建立完善的信息沟通和决策协调机制。
其次,由于猪肉供应链各个环节的多样性和市场需求的动态变化,企业需要灵活调整和优化供应链的结构和流程,以适应市场的变化。
四种养猪模式优缺点分析【帮你确定养猪方向】
![四种养猪模式优缺点分析【帮你确定养猪方向】](https://img.taocdn.com/s3/m/c008bb2327d3240c8447efc1.png)
四种养猪模式优缺点分析生产肥猪型生产仔猪型全程饲养型生产种猪型一、生产肥猪型这种生产模式是指养猪户到仔猪专业市场或专业生产仔猪的猪场购买断奶仔猪进行育肥,直到90~100公斤时出栏销售。
优点:1.经营方式简单,易于起步,而且可根据市场行情的波动,随时上马或下马。
如果能摸准市场脉搏,不但可以赚取养猪本身的利润,还可赚取差价。
2.猪群全进全出,猪舍结构要求相对简单,设备要求不高。
3.饲养周期短,资金周转快,从投入到产出最多4个月。
4.固定资产投入少,栏舍周转快,每个栏舍每年至少可饲养3批。
缺点:1.仔猪供应不稳定,很难买到品种、质量、规格一致的仔猪。
2.对仔猪疫病和免疫情况不可能了解得很清楚,易将疫病带到猪场,有引发疫病的危险。
3.流动资金较大,收益易受市场波动的冲击,利润随仔猪和大猪的市场价格变化而变化。
二、生产仔猪型这种方式是指养猪户饲养母猪生产仔猪,待仔猪断奶后到一定体重时销售给育肥猪的饲养户。
优点:1.流动资金投入较少。
2.开始周转慢,一旦种猪投入正常生产后,资金周转就会加快。
3.每头猪的采食和排泄都较少,每天投入喂料和清粪的劳动力相对较少。
4.种猪一旦固定,就很少到场外购猪,从外界带入疫病的机率减少,因而能保证良好的安全卫生和健康状态。
缺点:1.固定资产投入较高,不但要建造怀孕母猪舍、哺乳母猪舍和仔猪保育舍,还要花较多的资金购买种猪。
2.猪舍结构是产房、哺乳母猪舍和保育舍,不但需要较科学的猪舍结构,还要有防暑保暖及通风等设备。
3.收益受仔猪市场价格的影响较大,每头猪的利润较小,因为另一部分利润分摊到育肥猪上了。
4.种猪饲养和仔猪培育都要求有较高的技术水平,既要求有较高的产仔指数和初生窝重,还要求有较高的哺育率。
三、全程饲养型这种模式是指养猪户要历经从种猪生产、仔猪培育、肉猪育肥直到90公斤~100公斤出栏销售的整个生产、经营、管理过程。
是第一种模式和第二种模式的综合。
优点:1.从场外购猪的机率小,因此带入疾病的机会减少,猪场安全卫生有保障。
四种养猪形态优劣探讨
![四种养猪形态优劣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18c653816bec0975f465e29c.png)
四种养猪形态优劣探讨
很多养猪人都有这样的感慨,规模化养殖是行业发展的主流方向,也得到了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
而小规模养殖户以及小散们只有接受市场的自由竞争,进行优胜劣汰,甚至是自生自灭来。
那么未来的发展结局如何呢?我们可以对养猪业的几种发展形态畅想或是探讨一下。
首先是跨行业养猪的大资本。
自然,他们不是进来专业养猪的,而且根本不会养嘛。
更多的是为了弥补本业利润不足或是赚取更多的利润。
他们相比于小型养猪场来说,本来不缺资金,却依然能够拿到政府的补贴。
他们来源于暴利的吸引,也降离去与暴利的消失。
所以整个行业的养殖结构是非常不利的。
其次是大型规模养殖场。
大型规模养殖场被赋予高利润、低成本、竞争力强大的化身。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在猪价行情处于重度亏损时,他们亏损的一点也不必比人少。
一个靠资金补贴、政策扶植出来的养猪场其抵抗风雨的能力是十分令人担忧的。
第三是专业小型养猪场或小散。
这部分养殖户是专业养猪人,所赚利润也是家庭的全部收入。
可以说他们养着最专业的猪,却享受着不平等的待遇。
小规模养猪人无论在技术、饲养管理、防疫病等方面都是不输其它规模的,因为他们是通过实战经验成长起来的。
这在中国养猪行业尚占主力军地位的养猪户如果任其自身自灭,是不是有点不切实际。
第四业余养猪人。
对于这样的猪农来说,行情的好坏不会给他们造成多大的影响,反正圈里就那几头猪,掉头是非常同意的事情。
而且他们打游击战的,有钱赚就进来,赔钱就退出。
且不论政策应该扶持规模养殖场还是小型养猪户,只是觉得政策应该青睐的是有专业精神的养猪人。
生猪养殖技术及养殖模式分析
![生猪养殖技术及养殖模式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8abe190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cd.png)
生猪养殖技术及养殖模式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提升,生猪养殖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传统的生猪养殖方式存在许多痛点,比如环境污染、疫病频发、草药残留等问题,加上经济效益不稳定,逐渐被新养殖模式所取代。
1. 循环养殖模式
循环养殖模式是一种环保型养殖模式,通过科学合理的肥料配制、污水处理、养殖废弃物利用,使养殖过程产生的污染物得到妥善处理,对环境影响较小。
适用于循环养殖的场所通常是地势平整且资源丰富的地区。
在循环养殖过程中,每个环节都需要科学管理和控制,确保养殖环境的清洁和无菌,最终可以达到双赢的目的——生猪的健康和绿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科技养殖模式是一种集现代科技技术于一体的养殖方法,主要依靠科学技术手段提高养殖效益,同时优化猪苗品质、提高健康水平,实现高产、优品、高效的目标。
在科技养殖模式下,通过猪场环境的精心打理、科学合理的饲料调配、定期疫苗接种和一系列健康监测,保证了生猪的健康和生产力。
同时,科技养殖模式在生产效果和经济效益上要远高于传统养殖模式。
3. 农户放养模式
农户放养模式是一种在自然环境中进行的生猪养殖模式,利用户外环境的优势,让生猪自由适应自然条件,达到生物生产的最佳效果。
农户放养模式适用于广大农户,尤其是乡村地区的农业生产。
它不仅对猪苗的生长有很大的好处,同时对生态环境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总之,随着社会的发展,生猪养殖的科技含量和经济效益正在不断提高,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和挑战,比如环保、动物保护和疫苗防控等。
因此,需要不断加强技术创新,促进新技术、新模式的应用和推广,确保生猪养殖能够健康、可持续地发展。
农户四种养猪模式利弊谈
![农户四种养猪模式利弊谈](https://img.taocdn.com/s3/m/169eb82f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8c.png)
农户四种养猪模式利弊谈
杜玉兰
【期刊名称】《种植与养殖》
【年(卷),期】2009(000)022
【摘要】@@ 一、生产肥猪型rn这种生产模式是指养猪户到仔猪专业市场或专业生产仔猪的猪场购买断奶仔猪进行育肥,直到90~100公斤时出栏销售.rn该模式的主要优点是:①经营方式简单,易于起步,而且可根据市场行情的波动,随时上马或下马.
【总页数】1页(P40)
【作者】杜玉兰
【作者单位】271500,山东省东平县麻纺厂家属楼后70二楼201号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
【相关文献】
1.农户四种养猪模式利弊谈 [J], 杜玉兰
2.农户几种养猪模式利弊的讨论 [J], 蔡兴华
3.农户四种养猪模式利弊谈 [J], 杜玉兰
4.农户几种先进的养猪模式利弊点评 [J], 胡启山
5.四种养猪模式利弊谈 [J], 王桂香[1]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种养猪模式优缺点分析
生产肥猪型生产仔猪型全程饲养型生产种猪型
一、生产肥猪型
这种生产模式是指养猪户到仔猪专业市场或专业生产仔猪的猪场购买断奶仔猪进行育肥,直到90~100公斤时出栏销售。
优点:
1.经营方式简单,易于起步,而且可根据市场行情的波动,随时上马或下马。
如果能摸准市场脉搏,不但可以赚取养猪本身的利润,还可赚取差价。
2.猪群全进全出,猪舍结构要求相对简单,设备要求不高。
3.饲养周期短,资金周转快,从投入到产出最多4个月。
4.固定资产投入少,栏舍周转快,每个栏舍每年至少可饲养3批。
缺点:
1.仔猪供应不稳定,很难买到品种、质量、规格一致的仔猪。
2.对仔猪疫病和免疫情况不可能了解得很清楚,易将疫病带到猪场,有引发疫病的危险。
3.流动资金较大,收益易受市场波动的冲击,利润随仔猪和大猪的市场价格变化而变化。
二、生产仔猪型
这种方式是指养猪户饲养母猪生产仔猪,待仔猪断奶后到一定体重时销售给育肥猪的饲养户。
优点:
1.流动资金投入较少。
2.开始周转慢,一旦种猪投入正常生产后,资金周转就会加快。
3.每头猪的采食和排泄都较少,每天投入喂料和清粪的劳动力相对较少。
4.种猪一旦固定,就很少到场外购猪,从外界带入疫病的机率减少,因而能保证良好的安全卫生和健康状态。
缺点:
1.固定资产投入较高,不但要建造怀孕母猪舍、哺乳母猪舍和仔猪保育舍,还要花较多的资金购买种猪。
2.猪舍结构是产房、哺乳母猪舍和保育舍,不但需要较科学的猪舍结构,还要有防暑保暖及通风等设备。
3.收益受仔猪市场价格的影响较大,每头猪的利润较小,因为另一部分利润分摊到育肥猪上了。
4.种猪饲养和仔猪培育都要求有较高的技术水平,既要求有较高的产仔指数和初生窝重,还要求有较高的哺育率。
三、全程饲养型
这种模式是指养猪户要历经从种猪生产、仔猪培育、肉猪育肥直到90公斤~100公斤出栏销售的整个生产、经营、管理过程。
是第一种模式和第二种模式的综合。
优点:
1.从场外购猪的机率小,因此带入疾病的机会减少,猪场安全卫生有保障。
2.可获得仔猪和育肥两部分收益,因而每头猪的利润高。
3.自繁自养,有利于均衡生产。
缺点:
1.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投入高。
2.生产周期长,从母猪培育到肥猪出售需10个月以上,因而前10个月没有收入。
3.技术要求高、管理难度大,需要掌握各个环节的科学饲养、管理技术。
4.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劳动力。
5.收益受育肥市场的冲击较大。
四、生产种猪型
这种模式是生产种猪出售给其他的养猪户。
饲养的种猪既可以是纯种也可以是杂交种。
种猪饲养是一种非常专业的饲养类型。
特别是饲养者在育肥技术、种猪系谱和晶系发展等方面需要有较好的把握。
优点:
1.种猪售价无一标准,往往大大高出肉猪价格,因而利润一般会较高。
2.具有全程饲养的所有优点。
缺点:
1.由于缺少杂种优势,纯种种猪生产的仔猪不及杂种猪生产的仔猪,因而出售的总数可能较少。
2.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保存系谱和作祥细的性能记录。
3.要增加选种、育种方面的时间和费用。
4.种猪销售需要市场中的众多其他饲养商来察看选购猪群,这将会带来安全卫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