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北京市朝阳区初二物理(上)期末试题和答案

合集下载

北京朝阳区2018-2019年初二物理上学期期末调研试卷及答案

北京朝阳区2018-2019年初二物理上学期期末调研试卷及答案

2019北京朝阳区八年级物理(上)期末2019.01(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36分,每小题2分)1.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A .米B .秒C .米/秒D .千克/米 3 2.图1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3.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变快的是A .用吹风机把湿头发吹干B .把大白菜放在阴凉处C .用地膜覆盖农田D .新鲜的苹果用塑料袋封装4.有关声的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大B .从环境保护角度讲,音乐不会成为噪声C .关上窗户,会感到屋外的声音变小,是因为玻璃不能传播声音D .在靠近居民区的高架路旁,设置较高的隔板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5.小阳坐在行驶的高铁列车上,若说他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可以是A .铁轨B .小阳乘坐的列车C .从他身边走过的乘务员D .路边的树木6.估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下列所估测的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图1 空中的彩虹D广场上的光束A 亭桥在水中的倒影B铅笔好像折断了CA.北京一月份平均气温约为-20℃B.教室地面到天花板的高度约为 4.5mC.人正常心跳一次的时间约为10s D.一枚鸡蛋的质量约为50g7.图2所示的图象中,属于晶体熔化图象的是8.图3所示的物态变化实例中,由于液化形成的是9.2018年12月8日,我国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图4所示),开启了月球探测的新旅程,它将在月球背面着陆,并进行多项科学研究。

探测器从地球到达月球后,它的质量将A.变大B.变小C.不变D.首次月背着陆,无法确定10.关于物体的运动,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静止就是物体绝对不动B.运动路线是直线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图4 图2图3立春时节冰化成的水大雪时节落在地上的雪白露时节草叶上的露珠冬至时节房檐上的冰挂。

北京市朝阳区2019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模拟卷二)

北京市朝阳区2019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模拟卷二)

北京市朝阳区2019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模拟卷二)一、选择题1.制造飞机时,通常选用密度较小的铝合金。

飞机设计师为减轻某一型号的飞机重量,将一钢质零件改为铝制零件,使其质量减少了52kg,已知ρ钢=7.9×103kg/m3,ρ铝=2.7×103kg/m3则所需铝的质量为A.20 kg B.27 kg C.54 kg D.108 kg2.我国研制的“全碳气凝胶”是目前世界上密度最小的固态材料,其密度仅为0.16 kg/m3,则 ( ) A.该材料体积越大,密度越大B.1 m3的该材料质量为0.16 kgC.该材料制成的物品带到太空,质量减小D.该材料适合作打桩用的重锤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若保持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移到光具座的40 cm刻度处,对于此时像的性质判断正确的是A.一定是正立放大的像B.一定是倒立缩小的像C.一定是倒立放大的像D.可能是正立放大的像4.小明用一架焦距不变的照相机给小刚拍一张二寸的半身照,小刚在原地不动,小明又要给他拍一张二寸的全身照,正确的操作是A.小明往前移,并使镜头往里缩B.小明往前移,并使镜头往外伸C.小明往后移,并使镜头往里缩D.小明往后移,并使镜头往外伸5.太阳光通过校园林荫道旁树叶的缝隙,在路面上形成了许多光斑,这些光斑A.是圆形的,它是太阳的虚像 B.是树叶形的,它是太阳的实像C.是圆形的,它是太阳的实像 D.是树叶缝隙形的,它是太阳的影子6.干旱的沙漠中,甲壳虫掌握了一种独特的获取水的方法。

日落以后的几个小时, 甲壳虫的体温降低到周围的气温以下,它们将头插进沙里,然后背朝着晚风吹来的方向,水珠就会在甲壳虫背上形成(如右图所示),当水珠越聚越多时,这些水珠就会沿着弓形背滚落入甲壳虫的嘴中。

水珠的形成属于下列物态变化中的哪一种?A.熔化 B.液化 C.汽化 D.凝华7.噪声已成为现代城市环境污染重要因素之一.下列措施不能直接减弱噪声的是()A.在道路两旁、建筑物周围植树B.给摩托车、汽车的排气管安装消声器C.在城市主要道路两旁安装噪声监测仪D.纺织工人在车间工作时戴上耳罩8.物理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物态变化正确的是A.北方冬天冰冻衣服变干-液化现象B.冬季地面上霜的形成-凝华现象C.冰棍冒出“白气”-汽化现象D.从冰箱中拿出的冰棒上面有白色粉末-凝固现象9.如图中展示的是穿越公园的“隔音蛟龙”,这样的道路设计在控制噪声方面的作用是A.防止车辆产生噪声B.在声源处减弱噪声C.在人耳处减弱噪声D.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10.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潜望镜是利用了平面镜能改变光路的原理制成的B.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60°,则反射角为30°C.无论是光的反射,还是光的折射,其光路都是可逆的D.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发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发射定律二、填空题11.甲、乙两个物体的密度之比是3:4,体积之比是4:5,则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是________。

2019学年北京市八年级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学年北京市八年级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学年北京市八年级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十总分得分一、选择题1. 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A. 毫克(mg)B. 克(g)C. 千克(kg)D. 吨(t)2. 估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下列所估测的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 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0gB. 普通家庭房间门的高度一般大于3mC. 教室中使用的普通日光灯管的长度约为2mD. 完整播放一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所需的时间约为50s3. 如图所示的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的是A.B.C.D.4. 下列物体中不属于光源的是A. 月亮B. 烛焰C. 发光的电灯D. 太阳5. 2016年10月19日凌晨3点31分,“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2名航天员随后将从“神舟”十一号飞船进入“天宫”二号。

对接完成后,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神舟”十一号一定是静止的A. 地球B. 太阳C. “神舟”十一号D. “天宫”二号6. 通常人们会从噪声的产生、传播及接收三个环节控制噪声,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产生环节控制噪声的是A. 临街的房屋安装隔音玻璃B. 城铁轨道两侧安装隔音板C. 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戴耳罩D. 医院或教室等公众场合禁止大声喧哗7. 关于“水”这种物质在中国古典文学名著《老子》中有这样的描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水无常形,变化万千,如图所示,同“水”有关的各种自然现象,属于液化现象的是A.B.C.D.8. 如图所示,能正确表示小鸭和它在水中所成的倒影的是A.B.C.D.9. 全国中学生体质健康调研表明:中学生近视发生率急剧上升,且低龄化,甲、乙两眼睛的成像示意图如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是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B.甲是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C.乙是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D.乙是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10. 如图所示,图象中表示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B.C.D.11. 如图所示,海市蜃楼是由于下列哪个原因形成的A. 光的直线传播B. 光的反射C. 光的折射D. 光的色散12. 我们可以在不同的环境中看到“白气”。

北京市朝阳区2019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模拟卷一)

北京市朝阳区2019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模拟卷一)

北京市朝阳区2019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模拟卷一)一、选择题1.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误将物体放在右盘中,天平平衡时,左盘中有50克、20克的砝码各一个,游码的示数为如图所示,则被测物体的质量应是()A.73.4克B.70.4克C.66.6克D.无法计算2.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不规则形状石块的密度,采用下列实验步骤,其中多余的步骤是()A.用天平称出石块的质量B.用天平称出量筒的质量C.在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记下量筒内水的体积V1D.用细线系住石块,浸没在盛水的量筒内,记下石块和水的总体积V23.小华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另一侧的光屏移动到距凸透镜10厘米处时,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接着把光源换成蜡烛,调整好相关器材的高度,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中央50厘米刻度线处,移动蜡烛到光具座的左端并点燃,再移动光屏至如图所示位置时,在光屏中央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通过移动蜡烛及光屏的位置,下列成像情况符合实际的是()A.若蜡烛放置在10厘米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都不能呈清晰的像B.若蜡烛放置在30厘米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清晰缩小的像C.若蜡烛放置在35厘米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清晰放大的像D.若蜡烛放置在45厘米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清晰放大的像4.如图所示,图甲是小艳利用某透镜观察到的小明眼睛的像;图乙是小亮利用某眼镜观察到的课本上“物理”字的像。

关于上述两种情况中所观察到的像或用到的光学仪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中的像一定是虚像,像的位置可能在小艳的眼睛和透镜之间B.甲图中的像可能是实像,像的位置可能在小明的眼睛和透镜之间C.乙图中的像一定是虚像,该眼镜是近视镜D.乙图中的像可能是实像,该眼镜是老花镜5.对一些实例和对应解释,下列说法中中正确的是( )A.看见水中的鱼儿---光的直线传播B.太阳下人影相随---光的反射C.近视眼镜的镜片----凸透镜D.用镜子增大空间感---平面镜成像6.如图是生活中常见的各种光现象,其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透过树丛的光B.海市蜃楼C.手影D.水中倒影7.如图是去年我区冬天某天天气预报的信息图片,关于图片中信息的解释正确的是A.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B.雪的形成过程中会放出热量C.预报的最低气温读作“摄氏零下1度”D.可以用体温计来测我区该天的气温8.夏天,盛一盆水,在盆里放两块高出水面的砖头,砖头上搁一只比盆小一点的篮子,篮子里有剩饭、剩菜,再把一个纱布袋罩在篮子上,并使袋口的边缘浸入水里,如图所示,就做成了一个“简易冰箱“.即使经过一天时间里面的饭菜也不会变质。

北京朝阳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模拟试卷(含答案)

北京朝阳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模拟试卷(含答案)

北京市朝阳区2019—2020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八年级物理(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班级姓名学号分数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2×16=32分。

)1.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5km/sB. 人是靠音调区分交响乐中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C. 人歌唱时歌声是由声带振动发出的D. 禁止鸣喇叭属于阻断噪声传播2.将一直发声的手机悬挂在广口瓶内,再把瓶内的空气逐渐抽出,如图所示,声音逐渐变小,但始终能听到声音。

原因是:()A. 瓶内已被抽成真空,真空亦能传声;B. 手机发声太强,换用发声较弱的手机;C. 离实验瓶远一点,就可以听不到声音;D. 瓶内仍有少量空气,悬挂手机的固体亦能传声。

3.科学家在对蝙蝠的研究中,曾经用黑布将蝙蝠的双眼蒙上,发现蝙蝠也可以很正常地飞行,没有受到影响,这是因为()A. 蝙蝠飞行时会发出超声波,根据回声定位原理来飞行B. 蝙蝠的眼睛会发出超声波,穿透黑布,清楚地看到黑布外面的目标C. 蝙蝠在飞行时会发出次声波,根据回声定位原理来飞行D. 黑布太薄会透光,蝙蝠可以很清楚地看到黑布外面的目标4.不带花蜜的蜜蜂飞行时,翅膀每秒钟振动440次,带花蜜的蜜蜂飞行时,翅膀每秒钟振动300次,那么不带花蜜时蜜蜂发出的嗡嗡声与带花蜜时发出的嗡嗡声相比()A. 音调低B. 响度小C. 音调高D. 响度大5.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 霜的形成是凝固B. 冰糕冒“白气”是升华C. 水烧开了冒泡是汽化D. 冬天树上的“雾凇”是凝固6.在“观察水的沸腾现象”的实验中,需要加热约150 mL的水,要用到的下列仪器是()A. ①④⑤⑥B. ②③④C. ②③④⑤D. ①④⑥7.有一种用来取暖的热水袋,它的表面有许多长条状的橡胶突起部分,这些突起部分相互平行且突起的高度较大(如图所示),作成这种外形的主要目的是()A. 使热水袋美观大方,起到装饰作用B. 使热水袋能同时具有传导、对流和辐射的传热功能C. 减小热水袋与人体的直接接触面积,以降低热水袋的放热速度,实现缓慢放热D. 这种突起具有良好的弹性,在外界压力作用下容易发生弹性形变,以防止在某种重压下,袋内热水将热水袋胀破8.蔬菜加工企业为了避免蔬菜在长途运输、贮存等环节中腐烂变质及高温杀菌时对蔬菜营养成分破坏,常常对蔬菜进行真空脱水,使之成为脱水蔬菜。

北京市朝阳区2018-2019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考试试题

北京市朝阳区2018-2019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考试试题

北京市朝阳区2018-2019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考试试题一、选择题1.估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下列所估测的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人的拇指宽度约为1.5厘米B.两只鸡蛋的质量约为50克C.初中生100m短跑成绩约为8s秒D.健康的中学生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5s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称量物体质量的过程中,若天平横梁不平衡,可调节平衡螺母B.用托盘天平不能直接测出一枚大头针的质量,因为一枚大头针的质量大于天平的分度值C.同一物体,从地球拿到月球上时,质量变小D.如图表示A、B、C三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关系,可知ρC>ρB>ρA3.某同学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5cm处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的像,当蜡烛距透镜9cm 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这个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10cm B.8cm C.6cm D.4cm4.如图所示,一束激光射入杯中,在杯底形成光斑,逐渐向杯中加水,观察到的光斑将会A.向左移动B.向右移动C.位置不变D.消失5.如图所示的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A.树荫下的光斑B.手影C.月亮的“倒影”D.笔“折断”了6.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当一个物体在凸透镜前20cm处时,在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像,如果将物体放在此凸透镜前8cm处,所成像的特点是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D.正立放大的实像7.现在有一种叫“固体清新剂”的商品,把它放在厕所、汽车、饭店内,能有效的清新空气、预防感冒等。

“固体清新剂”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熔化B.升华C.汽化D.凝华8.假如15℃空气中的声速变为500m/s,以下现象可能发生的是A.听到回声所需的时间更短了B.打雷时先听到雷声再看到闪电C.声音的传播速度将比光速快D.宇航员在太空通过无线电进行交流9.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的沸腾是一种缓慢的汽化现象B.水沸腾时出现大量的“白气”是水蒸气C.水沸腾时吸热温度保持不变D.水的温度必须达到100℃时,水才会沸腾10.今年5月,世博会在我国上海顺利举行,为向全世界充分展示“城市,我们的美好生活”这一主题,上海建设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

北京市朝阳区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八年级物理试卷

北京市朝阳区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八年级物理试卷

北京市朝阳区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八年级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A. 米B. 公里C. 米/秒D. 千克2.下列实例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A. 给盛有水的杯子加盖B. 把新鲜的蔬菜装人塑料袋中C. 把湿衣服晾在通风的地方D. 给播种后的农田覆盖地膜3.在学校、医院或科研部门附近,经常有如图所示的禁止鸣笛的标志,通过禁止鸣笛减少噪声污染。

下列措施中,与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相同的是()A. 在教室周围多植树B. 学生戴上防噪声耳罩C. 上课时关闭教室的门窗D. 在图书馆禁止高声喧哗4.图所示的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A. 冰雪消融B. 白雾茫茫C. 霜挂枝头D. 大雪纷飞5.看电视转播的百米赛跑时,我们常常感觉运动员跑得很快,但实际上他们始终处在屏幕内。

其中“感觉运动员跑得很快”的参照物是()A. 看电视的人B. 运动员C. 电视机屏幕D. 运动员所在的跑道6.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 阳光穿过树林B. 小桥在水中的例影C. 铅笔好像被折断D. 阳光穿过三棱镜7.图所示的事例中,利用声波传递能量的是()A.蝙蝠靠超声波发现昆虫B.倒车雷达C.超声波洗衣机D.医生用B超检查身体8.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误差是由于操作不正确造成的B. 测量中误差的产生与测量工具无关C. 测量时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D. 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将能够完全消除误差9.下列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 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gB. 一位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mC. 一块橡皮的质量约为10kgD. 教室门的高度约为15cm10.用一张光滑的厚纸,做成一个如图所示的小纸锅,在纸锅中装入适量的水,放到火上加热,过一会水就会沸腾,而纸锅不会燃烧。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纸锅中的水沸腾时不需要加热B. 纸锅中的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C. 纸锅不会燃烧是由于火焰的热没有被纸锅吸收D. 纸锅不会燃烧是由于纸的着火点高于酒精灯火焰的温度11.冻肉出冷库时比进冷库时重,主要是由于()A. 冻肉中的水凝固成冰所致B. 冻肉中的水蒸发成水蒸气所致C. 冷库中的水蒸气凝华成霜所致D. 冷库中的水蒸气液化成水所致12.在室温下,用绷紧的橡皮膜把一个空锥形瓶的瓶口封上,然后把瓶子放进热水中,橡皮膜会凸起来。

北京市朝阳区2019-2020学年物理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北京市朝阳区2019-2020学年物理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1.在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下列情况会造成测量结果偏小的是A.调节横梁平衡时,指针偏向分度盘左边就停止调节螺母B.调节天平平衡时,忘了把游码放在左端的零刻度线处C.使用磨损的砝码D.读数时,实验者头部偏向游码右边,会造成视线与游码左侧的标尺不垂直2.如图所示,使用手机摄像头扫描維码时,成缩小的实像。

下列仪器成像特点与共相同的是()A.放大镜 B.照相机 C.投影仪 D.显微镜3.下列关于声和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和光传播都需要介质B.光速和声速一样大C.声传播需要介质,光传播不需要介质D.光的传播速度是3×108m/s4.如图所示,向透明塑料袋内吹气后,将袋口扎紧,再在袋口下挂一重物,将它放入盛水的玻璃容器中,就成了一个“空气透镜”。

当平行光束射到这个“空气透镜”上时,射出的激光束将成为A.会聚光束B.发散光束C.平行光束D.不能确定5.日常生活和自然界中有许多光学现象,如:插入水中的筷子在水面处“弯折”;湖岸景色在水中形成倒影;雨后彩虹;日食和月食等。

上述现象的成因与物理知识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A.筷子的“弯折”﹣﹣光的折射B.景色的倒影﹣﹣平面镜成像C.雨后彩虹﹣﹣光的反射D.日食和月食﹣﹣光的直线传播6.热现象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变干,这是升华现象B.冰块在饮料中逐渐“消失”,这是液化现象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的露珠,这是液化现象D.冬天的早上,有时地面上会出现白色的霜,这是凝固现象7.“神十”上天,女宇航员王亚平在太空进行讲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天宫一号”里声音传播的速度为3.0×108米/秒B.地球上的学生听到王亚平的声音是靠声波传回地球的C.王亚平说话发出声音是因为声带在振动D.王亚平讲课声音很大是因为她的声音频率很高8.对于声音的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固体的振动才能发声B.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C.物体不振动也能发声D.振动停止后,发声体仍能发声9.社会生活中密度用途很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气体受热膨胀,密度变小,所以发生火灾时为了避免吸入燃烧后产生的有毒气体,人应贴近地面爬行B.农民常用一定密度的盐水进行选种C.飞船尽可能采用强度高、密度大,性能优良的新材料制造D.拍摄房屋倒塌伤人的特技镜头时,房屋构件的道具一般用泡沫塑料制作,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泡沫塑料的密度较小10.在标准大气压下,酒精的沸点是78℃。

北京市朝阳区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北京市朝阳区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北京市朝阳区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2题;共24分)1. (2分) (2019八上·景泰期中) 下列客观估计符合生活实际的一项是()A . 人的正常体温大约39℃B . 一只普通鸡蛋的质量5kgC . 教室的课桌的高度约8dmD . 一瓶矿泉水瓶的容积约500L2. (2分)随着航天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已成功实现两次载人航天飞行,在火箭推动飞船上升阶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以飞船为参照物,航天员静止B . 以地面为参照物,航天员静止C . 以火箭为参照物,航天员运动D . 以火箭为参照物,飞船是运动的3. (2分) (2019八上·临西月考) 如图所示在一个玻璃罩内放一正在发声的响铃,现将罩内的空气逐渐抽掉,则声音会逐渐变小,这个实验是探究()A . 声音产生的原因B . 真空是否能够传声C . 声音是否具有能量D . 响度与振幅的关系4. (2分) (2017八上·北海期末) 下列所述的物态变化中,属于液化现象的一组是()①吃冰棒解热;②烧开水时冒“白气”;③冰冻的衣服干了;④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镜片上出现了一层雾A . ① ③B . ① ④C . ② ④D . ② ③5. (2分)(2018·普陀模拟) 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折射角为35°,入射角可能为()A . 0°B . 20°C . 60°D . 90°6. (2分)蜡烛放在如图所示位置,通过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像,小红画了图中的光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小红画的光路是正确的B . 透镜成的是虚像C . 透镜的焦距小于10cmD . 透镜的焦距大于20cm7. (2分)对于密度公式=的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相同质量,密度与体积成反比B . 相同体积,密度与质量成正比C . 同种物质,密度与质量成反比D . 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成正比8. (2分)物体温度发生变化时(物质状态不变),会发生变化的物理量是()A . 质量B . 物重C . 密度D . 比热容9. (2分)(2017·房山模拟) 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 . 物理书的长度是2.6cmB . 洗澡水的适宜温度约为42℃C . 中学生跑完800m所用时间约为10sD . 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1kg10. (2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 近视镜片中间薄,边缘厚,是凹透镜B . 照相机拍摄物体所成的像一定是实像C . 近视眼不戴眼镜时成的像在视网膜的前面D . 用望远镜观察远处的物体,物镜得到的是放大的像11. (2分)(2018·溧水模拟) 下列光现象与日食的形成原因不同的是()A . 小孔成像B . 手影游戏C . 水中倒影D . 树下阴影12. (2分) (2019八下·三原月考) 如图所示的是A、B两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像,由图像可知,A、B两种物质的密度ρA、ρB和水的ρ水之间的关系是()A . ρB>ρA>ρ水B . ρB>ρA>ρ水C . ρ水>ρA>ρBD . ρA>ρ水>ρB二、填空题 (共8题;共17分)13. (3分) (2019八上·临西月考) 体育课上,老师测试了甲、乙,丙三位同学的百米跑成绩,如表所示,根据表中成绩知,跑得最快的是________同学,这里比较三人运动的快慢采用的是在________相同的条件下,比较________的方法。

北京市朝阳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模拟试卷

北京市朝阳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模拟试卷

北京市朝阳区2019-2020 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模拟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8 小题,共36.0 分)1.速度的单位是A. sB.C. mD. Hz2.如图的四种情景,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树荫下形成圆形光斑B.斑马的倒影C.用放大镜看字D.日全食3.下列措施中,不能使蒸发变快的是A. 把洗衣服晒在室外通风处B. 把蔬菜用保鲜膜包好放入冰箱C. 电吹风利用电热丝提高风的温度D. 加湿器利用超声波将水雾化4.下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 B. C. D.道路两旁的隔音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用“B 超”检查身体是超声波在医学中的应用太空中宇航员能对话,说明声音可在真空中传播能从不同乐器中分辨出小提琴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响度不同5.坐在高速行驶火车上的乘客,我们说他静止是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的A. 铁轨B.C. 迎面开来的火车D.6.下面估测值中,最接近实际的是车厢里走动的乘务员火车车厢A. B.教室门的高度约为5m适合人们洗澡的热水温度约为C. 正常人脉搏跳动的频率为70次秒D. 一个鸡蛋的质量约50克7.如图所示图象中,晶体的凝固图象是A. B. C. D.8.下列自然现象的形成中,其主要物态变化为液化的是A. C.霜露珠B.D.雾凇冰花9.航天员将地球上质量为 50kg 的物体带到月球上,此时物体的质量将A. 增大B. 不变C. 减小D. 无法确定10.下列说法中,正确得是A.速度越大的物体运动的路程也越长B.运动时间越长的物体,它的路程也越大C.100m 赛跑,成绩越好的运动员跑得越快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11.关于物态变化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饮料罐会”出汗”,是液化现象B.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一段时间后会变小,是升华现象C.北方冬天早晨玻璃上冰花的形成是凝固现象D.冰雪消融是熔化现象12.一些故事影片中常有这样的镜头:高墙倒塌压在众人演员身上,造成人员受伤。

19年朝阳八年级上物理答案2019-01

19年朝阳八年级上物理答案2019-01

北京市朝阳区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
八年级物理试卷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9.01
26.3.5 27.21 28.
29.(1)0
(2)晶体
(3)液
(4)记录数据的时间间隔太长。

(其他说法合理同样给分) 30.(1)振动
(2)响度
31.(132.(( 33.(1)99 (2)3 (3)需要
N
34.(1)E、B、C、D、A
(2)缩小右
35.(1)左(3)36.8
(4)46 (5)0.8
36.用细线紧围硬币一周,
在细线上相交处作记号,把细线轻轻拉直,
用刻度尺测出两个记号间的距离,即为硬币的周长。

(其他方法正确同样给分)
37.(1)没有控制物距不变,改变物体的大小
(2)③将蜡烛B放在平面镜前8cm处不变,并用不同的蜡烛分别放在蜡烛B所成像的位置,直至完全重合。

用刻度尺量出这个蜡烛的高度,并记录在表格中。

四、科普阅读题(共4分)
38.(1)小
(2)直线传播
(3)AD
五、计算题(共8分)
39.(1)km/h
(2)t=s/v=20km/(120km/h)=10min
(其他方法正确同样给分)
40.(1)m=ρV=0.7×103kg/m3×10-3m3=0.7kg (2)V=m/ρ=7×103kg /(0.7×103kg/m3)=10m3(3)2.4kg×(10m3/10-3m3)=2.4×104kg
(其他方法正确同样给分)。

北京市朝阳区2018_2019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参考答案)

北京市朝阳区2018_2019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参考答案)

2018-2019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36分,每小题2分) 1.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 A .米B .秒C .米/秒D .千克/米32.图1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3.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变快的是 A .用吹风机把湿头发吹干 B .把大白菜放在阴凉处 C .用地膜覆盖农田D .新鲜的苹果用塑料袋封装4.有关声的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大 B .从环境保护角度讲,音乐不会成为噪声C .关上窗户,会感到屋外的声音变小,是因为玻璃不能传播声音D .在靠近居民区的高架路旁,设置较高的隔板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5.小阳坐在行驶的高铁列车上,若说他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可以是 A .铁轨B .小阳乘坐的列车C .从他身边走过的乘务员D .路边的树木6.估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下列所估测的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 .北京一月份平均气温约为-20℃B .教室地面到天花板的高度约为4.5mC .人正常心跳一次的时间约为10sD .一枚鸡蛋的质量约为50g7.图2所示的图象中,属于晶体熔化图象的是图1空中的彩虹广场上的光束亭桥在水中的倒影铅笔好像折断了8.图3所示的物态变化实例中,由于液化形成的是9.2018年12月8日,我国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图4所示),开启了月球探测的新旅程,它将在月球背面着陆,并进行多项科学研究。

探测器从地球到达月球后,它的质量将 A .变大B .变小C .不变D .首次月背着陆,无法确定10.关于物体的运动,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静止就是物体绝对不动B .运动路线是直线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C .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D .从速度公式可以得出,物体运动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11.下列物态变化中,放出热量的是图4图2C图3立春时节大雪时节白露时节冬至时节AC钢B钢D钢A .升华B .汽化C .液化D .熔化12.在一些影视作品中常见房屋倒塌、重物落下,将演员砸成重伤的镜头,这些重物材料的密度 A .比实物密度大 B .比实物密度小 C .与实物密度相等D .与实物密度相近13.下列关于对凹透镜的认识,正确的是 A .凹透镜的形状是中央厚边缘薄 B .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C .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D .阳光透过凹透镜后能得到一个又小又亮的光斑14.根据密度公式ρ=m /V 可知A .同一种物质,密度跟质量成正比B .同一种物质,密度跟体积成反比C .同一种物质,质量跟体积成正比D .不同物质,体积跟密度成反比15.一束光通过透镜的光路如图5所示,其中正确的是16.冬天,常看到室外的自来水管包了一层保温材料,是为了防止水管冻裂,水管被冻裂的主要原因是: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 A .体积变大 B .质量变大C .密度变大D .水管本身耐寒程度不够17.把音叉、钢琴与长笛发出的C 调1(do )的声音分别输入到一个设置不变的示波器中,得到图6所示的波形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0图5A .三个发声体振动的频率不同B .三种乐器发声的响度不同C .三种乐器发声的音色不同D .三种乐器发声的音调不同18.图7所示,检查视力时,视力表挂在房间东面的墙上,被测者识别西面墙上镜子里的像。

【精品初二物理试卷】2019朝阳区初二(上)期末物理+答案

【精品初二物理试卷】2019朝阳区初二(上)期末物理+答案

2019朝阳区初二(上)期末物理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入答题卡中,共30分,每小题2分)1.(2分)实验室用来测量质量的工具是()A.刻度尺B.托盘天平C.量筒D.秒表2.(2分)如图所示,城市高架道路的部分路段,两侧设有3m左右高的板墙,安装这些板墙的目的是()A.保护车辆行使安全B.减小车辆噪声污染C.增加高架道路美观D.阻止车辆废气外泄3.(2分)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浓密树荫中呈现圆形光斑B.景物在水中形成“倒影”C.月食的形成D.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4.(2分)如图所示的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液化的是()A.初春,湖面上冰化成水B.盛夏,草叶上形成“露珠”C.深秋,枫叶上形成“霜”D.严冬,树枝上形成“雾凇”5.(2分)小阳拿一个光学器件观察直尺,如图所示,则小阳拿的是()A.平行玻璃砖B.凸透镜C.凹透镜D.平面镜6.(2分)如图所示描述的现象中,下列说法中错误是()A.乘客相对于电梯是静止的B.收割机相对于卡车是静止的C.加油机与受油机是相对静止的D.跑道上奔跑的运动员相对于跑道是静止的7.(2分)如图所示的图象中,属于晶体熔化图象的是()A.B.C.D.8.(2分)航模制作小组在设计上和制作的过程中,下列材料中最理想的是()A.质量小的材料B.体积小的材料C.密度小的材料D.外观精美的材料9.(2分)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声音能够传递信息,但却不能传递能量B.“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C.课堂上能听到老师的讲课声,是由于空气能够传声D.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鼓面,鼓面发出声音的响度会不同10.(2分)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很小的颗粒,其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二十分之一.PM2.5中的“2.5”是表示颗粒直径的数值,关于它的单位,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A.米B.分米C.厘米D.微米11.(2分)根据密度公式ρ=可知()A.同一种物质,密度跟质量成正比B.同一种物质,密度跟体积成反比C.同一种物质,质量跟体积成正比D.不同物质,体积跟密度成反比12.(2分)如图所示,某校初三学生正在进行升旗仪式.根据图中的情景估测该校旗杆的高度约为()A.4 m B.7m C.10 m D.12 m13.(2分)水是一种资源,也是一种能源.古代劳动人民巧妙地利用水来开山采石;冬季,在白天给石头打一个洞,再往洞里灌满水并封实,待晚上降温,水结冰后石头就裂开了(冰的密度比水的小).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方法利用水结冰后质量变大,体积增大而使石头裂开B.该方法利用水结冰后质量不变,体积增大而使石头裂开C.该方法使石头裂开后,石头的密度减小D.该方法使石头裂开后,石头的密度增大14.(2分)如图所示,在副食商店中,商家常用“提子”来量度液体物品的质量.如果用刚好能装0.5k酱油的“提子”来量度白酒,则对装满一“提子”的白酒质量的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ρ酱油>ρ酒精)()A.等于0.5kg B.小于0.5kgC.大于0.5kg D.以上判断都不正确15.(2分)如图所示的四个实心正立方体中,有三个是由同一种物质组成,一个是由另一种物质组成.请根据它们的边长和质量判断,哪个正立方体的物质和其它三个正立方体的物质不同()A.B.C.D.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符合题意的选项均多于一个.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入[]内.共8分,每小题2分,漏选得1分,错选、不选该小题不得分)16.(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沸腾与蒸发都是汽化现象B.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C.同一种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D.冰的温度只要达到0℃,就一定熔化17.(2分)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潜望镜是利用了平面镜能改变光路的原理制成的B.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的夹角为60°,则入射角为20°C.无论是光的反射,还是光的折射,其光路都是可逆的D.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发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18.(2分)关于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运动快的物体速度大B.通过路程长的物体速度大C.通过相等的路程,用时间短的物体速度大D.单位时间内通过路程多的物体速度大19.(2分)根据表1、表2提供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表1:几种物质的熔点/℃(在标准大气压下)表2:几种物质密度(常温常压下)B.固体的密度都大于液体的密度C.实心铝块和实心冰块在体积相同时,铝块质量是冰块质量的3倍D.南极的冬季气温一般都在﹣40℃以下,测量南极气温应选择酒精温度计三、实验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至少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入答题卡中.漏选得1分,错选不得分.共20分,每小题2分)20.(2分)如图所示物体A的长度是()A.3.4cm B.3.5cm C.3.45cm D.34.5cm21.(2分)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A.29℃B.31℃C.﹣29℃D.﹣31℃22.(2分)如图所示,MM′为平面镜,AO为入射光线,ON为法线,入射角∠AON等于60°.已知∠NOB等于30°,∠NOC等于45°,∠NOD等于60°.则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沿正确方向射出的是()A.OB B.OC C.OD D.ON23.(2分)一个同学在测某物体质量时,在天平右盘里无论怎样加减砝码都不能使横梁平衡,为了使天平平衡,下列方法中正确的是()A.交换托盘B.旋动平衡螺母C.同时移动游码和平衡螺母D.移动游码24.(2分)如图是小亮用漫画的方式描绘了“迷糊教授”的实验操作,其中正确的是()A.B.C.D.25.(2分)如图是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装置,为了研究反射角与入射角之间的关系,实验时应进行的操作是()A.沿ON前后转动板E B.沿ON前后转动板FC.改变光线OB与ON的夹角D.改变光线AO与ON的夹角26.(2分)小阳在实验室进行凸透镜的成像实验,他所用的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实验过程中他将蜡烛分别放在甲、乙、丙、丁不同的位置,如图所示,这四个位置中,有几个位置上的蜡烛可以成像在光屏上()A.1个B.2个C.3个D.5个27.(2分)小阳等四位同学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实验操作考试,下表中记录的是四位同学测出的小石块的密度(经查密度表可知,石块的密度为2.5g/cm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四位考生的实验都失败了,因为他们所测量的小石块的密度都不等于所查密度表中石块的密度B.只有小梦的实验数据可以接受,因为他的数据最接近密度表中的数据C.只有小陆的数据不可以接受,因为他的数据偏差最大D.只要实验操作正确,数据真实,上述数据均有效28.(2分)图分别是音叉、钢琴与长笛发出的C调1(do)的波形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它们发声时,其发声体一定都在振动B.三种乐器发声的响度不同C.三种乐器发声的音色不同D.三种乐器发声的音调不同29.(2分)图是小阳在室外游泳池游泳时的几幅画面,同学们根据图中的情景,提出了如下一些问题,其中符合可探究的科学问题的是()A.经常游泳可以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吗?B.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的温度有关吗?C.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的表面积大小有关吗?D.小阳游泳上岸后为什么会觉得冷?四、实验解答题(共30分)30.(3分)下表为妮妮在探究某种物质的熔化规律时记录的实验数据.请根据表中实验数据解答下列问题.(1)该物质的熔点是℃.(2)该物质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3)温度为2℃时,该物质处于态.(选填“固”或“液”).31.(3分)用天平和量筒测某种矿石的密度.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如图1所示偏向分度盘的右侧,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调.用天平称矿石的质量.把矿石放在天平的左盘,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2所示.如图3所示,用量筒量出矿石的体积为cm3,由此可知,矿石的密度ρ=g/cm3.32.(3分)如图所示是一个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若频闪照相机每隔0.2s闪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小球在做的是直线运动.小球从A点运动到F点共运动了cm的路程,小球从B点到E点的平均速度为m/s.33.(3分)小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其中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光屏和点燃的蜡烛分别位于凸透镜的两侧.(1)小刚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1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直到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该像是的实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2)小刚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3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直到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该像是的实像,(选填“倒立”或“正立”)(3)小刚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40cm刻度线处,小刚从透镜的右侧通过透镜可以看到烛焰的像.(选填“倒立”或“正立”).34.(3分)图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请根据图象判断,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是m/s,静止的时间是s,做匀速直线运动所用的时间是s.35.(3分)图是某老师自制的演示近视眼的模拟实验装置,图甲是当教师用手捏两块夹板时,相当于让模拟的眼睛的“晶状体”变厚,其折光能力变(选填:“强”或“弱”),使远处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选填:“之前”或“之后”),其在视网膜上的成像变模糊,即看不清远处的物体.为了矫正,图乙是教师在模拟的眼镜的“晶状体”前放一个合适的透镜,便可使远处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36.(3分)在中国科学技术馆2层的“探索与发现”展厅中,有一组体验声音聚焦的装置.它是由两个具有抛物面的圆形物体组成,如图所示为其中的一个.小莉和小刚分别站在两个抛物面的焦点处,小莉小声说话,小刚可以清晰地听到小莉的声音.这是因为小莉发出的声音先后在两个抛物面上发生,并使声音于小莉所在区域.37.(3分)小阳在探究“同种物质构成的大小不同的实心物块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时,分别测量出六组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数据,请设计一个实验记录表格,以便记录实验数据.38.(2分)你知道吗?人的身体中藏有很多“尺”,比如在通常情况下,人站立时身高大约是脚长的7 倍.请你根据这一常识,设计一个方案,估测你的身高约为多少.39.(4分)实验桌上有满足实验要求的若干根蜡烛(它们或粗细相同、高度相同,或粗细相同、高度不相同)A、B、C、D、E、F、G等,刻度尺、备有如图所示的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装置.小阳选用这些器材,探究“物体在平面镜中像的大小与物体大小是否有关”.小阳的主要实验步骤如下:①用刻度尺测出蜡烛A的高度,并记录在表格中.②在平面镜前8cm处放有蜡烛A,观察到蜡烛A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并用不同的蜡烛B、C、D分别放在蜡烛A 所成像的位置,发现只有蜡烛D可使其所成的像完全重合.用刻度尺量出蜡烛D的高度,并记录在表格中.③将蜡烛A放在平面镜前10cm处,观察到蜡烛A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并用不同的蜡烛D、E、F分别放在蜡烛A 所成像的位置,发现也只有蜡烛D可使其所成的像完全重合.用刻度尺量出蜡烛D的高度,并记录在表格中.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1)小阳在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2)请你针对小阳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写出改正措施:.40.(3分)小阳在探究材料隔声性能好坏时,先用了一只薄纸盒,两只不同的均有振铃的闹钟.他实验的步骤如下:①将一只闹钟放在桌子上,使其振铃发声,听一听声音的大小;②罩上纸盒,再听一听声音的大小;③将另一只闹钟放在桌子上,使其振铃发声,听一听声音的大小;④罩上厚重的木盒,再听一听声音的大小.他发现,两次罩上盒子后听到的声音大小几乎相等,于是他得出纸盒和木盒隔声性能是一样的结论.(1)你认为他的结论结论正确吗?(2)如果结论不正确,他在探究过程中有哪些不合理之处?五、科普阅读题(共3分)41.(3分)汽车防冻液冬季气温低,为使汽车在冬季低温下仍能继续使用,发动机冷却液使用的不是纯水,而是加入了一些能够降低水凝固点的物质作为防冻剂,保持在低温天气时冷却系统不冻结.因此人们有时把冷却液称作“防冻液”或“不冻液”.现在经常使用乙二醇为主要成分的防冻液.乙二醇是一种无色微粘的液体,沸点是197.4℃,凝固点是﹣11.5℃,能与水任意比例混合.混合后由于改变了冷却水的蒸气压,凝固点显著降低.其在一定范围内随乙二醇的含量增加而下降.当防冻液中乙二醇含量为40%、水的含量为60%时,凝固点为﹣25℃;当乙二醇的含量为50%、水的含量为50%时,凝固点为﹣35℃;当乙二醇的含量为68%、水的含量为32%时,凝固点可降低至﹣68℃.防冻液的沸点通常在零上110℃.根据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防冻液的主要成分是乙二醇,它是一种无色微粘的液体,当它与一定的水混合后,防冻液中乙二醇的含量为68%、水为32%时,防冻液的凝固点为℃.(2)防冻液中乙二醇和水的配置比例,既要考虑当地的气温条件,一般选用防冻液的凝固点应低于当地最低气温10℃~15℃;则可以兼顾经济利益.中国江南地区冬天最低气温在0℃~零下10℃左右,你认为使用乙二醇含量占多少比例的防冻液最好A.40% B.50% C.60% D.68%(3)请根据材料信息分析一下,与单独使用纯水相比,乙二醇防冻液对汽车除了有防冻作用,还有什么作用.六、计算题(共6分)42.(3分)如图所示,一中学生在一次旅行途中,为了测量客车的平均速度,他在客车与路旁的一根电线杆对齐时开始数电线杆的根数,并开始计时,在客车刚好与第17根电线杆对齐时,所用的时间为40s,则客车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多少?(电线杆间的距离L0=50m)43.(3分)某乳品厂生产的盒装牛奶中质牛奶的质量为250g,装这种盒装牛奶的包装箱有三种型号,其中型号一可装12盒,型号二可装24盒,型号三可装48盒.有一种型号的箱子上标有的尺寸为10.5厘米×30厘米×20厘米,不考虑盒装牛奶包装盒的体积,请通过计算判断这种包装箱的型号.(牛奶密度为ρ牛奶=1.03×103kg/m3)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入答题卡中,共30分,每小题2分)1.【解答】A、刻度尺是测量长度的仪器.不符合题意.B、托盘天平是测量质量的仪器.符合题意.C、量筒是用来测量体积的仪器,不符合题意.D、秒表是用来测量时间的仪器,不符合题意.故选B.2.【解答】公路两侧设有3m左右高的板墙,可以在噪声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减小噪声污染;故选B.3.【解答】A、浓密树荫中呈现圆形光斑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故与题意不符;B、平静水面上景物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符合题意;C、当太阳、地球、月球三者恰好或几乎在同一条直线上时(地球在太阳和月球之间),太阳到月球的光线便会部分或完全地被地球挡住,产生月食,故月食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故与题意不符;D、从水中笔上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当人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时,看到的是笔的虚像,比实际位置偏高,所以感觉折断了,故与题意不符.故选B.4.【解答】A、初春,湖面上冰化成水,是熔化现象,不合题意;B、盛夏,草叶上形成“露珠”,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符合题意;C、深秋,枫叶上形成“霜”,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不合题意;D、严冬,树枝上形成“雾凇”,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不合题意.故选B.5.【解答】由图知,成的是物体正立放大的虚像;A、平行玻璃砖通过光的折射,成的虚像大小不发生变化,故A错误;B、当物距小于焦距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虚像,故B正确;C、凹透镜不能成放大的像,故C错误;D、平面镜成的是正立、等大的虚像,故D错误.故选B.6.【解答】A、以电梯为参照物,乘客与电梯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乘客是静止的,故A正确;B、由于卡车和联合收割机以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前进,以卡车为参照物,联合收割机与卡车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联合收割机是静止的,故B正确;C、加油机与受油机以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前进,受油机与加油机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加油机与受油机是相对静止的,故C正确;D、以跑道为参照物,运动员与跑道之间的位置发生变化,所以跑道上奔跑的运动员相对于跑道是运动的,故D错误.故选D.7.【解答】A、固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到达一定温度,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符合晶体熔化特点,这是晶体的熔化图象.符合题意.B、液体温度降低到一定温度,不断放热,温度保持不变,符合晶体凝固特点,是晶体凝固的图象.不符合题意.C、固体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升高,符合非晶体的熔化特点,是非晶体的熔化图象.不符合题意.D、液体不断放出热量,温度不断降低,符合非晶体的凝固特点,是非晶体的凝固图象.不符合题意.故选A.8.【解答】根据实际可知,航模制作要求质量较小,便于起飞.则公式m=ρV可知,在体积一定时,密度越小的材料,其质量越小.故只有C是最理想的材料.故选C.9.【解答】A、医生用超声波能击碎人体内结石,说明声波具有能量,声呐利用超声波探测障碍物的距离,这是因为声音能够传递信息,故A错误;B、音色是由发生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的.每个人的音色都不同,所以我们才可“闻其声知其人”,故B正确;C、老师的讲课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故C正确;D、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鼓面,鼓面发出声音的响度会不同,故D正确.故选A.10.【解答】头发丝的直径大约是50μm,所以PM2.5的直径==2.5μm.故选D.11.【解答】AB、同种物质,在一定状态下密度是定值,实际上当质量(或体积)增大几倍时,其体积(或质量)也增大几倍,而比值,即单位体积的质量不改变,因此,不能认为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两选项均错误;C、同种物质,密度一定,由公式m=ρV知,质量与体积成正比.此选项正确;D、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质量不确定,由公式V=知,体积不能确定.此选项错误.故选C.12.【解答】因现实生活中的旗杆的高度不同,有很多不同的规格,所以该题需要根据图示来解答;初三学生身高大约在1.7m,由图可知,旗杆高度大约是学生身高的4倍,所以旗杆的高度大约是7m.故选B.13.【解答】A、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与物体的位置、形状、状态无关,因此水结冰后质量不变,故A错误;B、水结成冰后,状态改变,密度减小,根据公式ρ=得,V=,冰的质量不变,密度变小,体积变大,所以使石头裂开,故B正确;CD、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它不随物体自身的质量或体积的变化而变化,所以石头的密度不变.故CD错误.故选B.14.【解答】因为同一个“提子”能装液体的体积是相同的,所以V酱油=V白酒,即:=,所以m白酒=×ρ白酒=×m酱油,因为ρ酱油>ρ白酒,所以m白酒<m酱油,所以m白酒<0.5kg.故选B.15.【解答】正方体的体积V=a3,a是正方体的变长;各正方体的密度:ρA===8g/cm3,ρB===8g/cm3,ρC===6g/cm3,ρD===8g/cm3,C的密度与其他三个正立方体的密度不同,则C正立方体的物质和其它三个正立方体的物质不同.故选C.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符合题意的选项均多于一个.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入[]内.共8分,每小题2分,漏选得1分,错选、不选该小题不得分)16.【解答】A、沸腾和蒸发都是汽化现象.故A正确.B、晶体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故B正确.C、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故C正确.D、冰的温度达到熔点,还要继续吸收热量,才能熔化.故D错误.故选:ABC.17.【解答】A.潜望镜的构造主要是两块平行的与水平面成45°的平面镜组成,其原理是利用了平面镜能改变光的传播方向的原理,故A正确;B.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间的夹角是60°,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则入射角为=30°,故B错误;C.由光的反射定律与光的折射规律可知,无论是光的反射还是光的折射,光路都是可逆的,故C正确;D.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故D错误.故选AC.18.【解答】AB、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越大,物体运动越快,故A正确,B错误;C、通过相等的路程,用时间短的物体速度大,故C正确;D、单位时间内通过路程多的物体速度大,故D正确.故选ACD.19.【解答】A、钢的熔点是1515℃,高于铜的熔点1083℃.当钢掉到铜水中,达不到钢的熔点,不能熔化,故A 错误;B、由密度表知,固态冰、铝、铜的密度都小于液态水银的密度,故B错误;C、铝的密度是冰密度的3倍,体积相同的铝和冰,由公式m=ρV知,铝的质量是冰的3倍.故C正确;D、南极的冬季气温一般都在﹣40℃以下,这个温度下,水银已经成固态的了,所以不能用水银温度计;此时酒精还是液态的,所以可以用酒精温度计,故D正确.故选:CD.三、实验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至少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入答题卡中.漏选得1分,错选不得分.共20分,每小题2分)20.【解答】由图中的刻度尺可知,刻度尺相邻最小刻度线间的距离是1mm,即分度值为1mm,刻度尺的读数是3.45cm.故选C.21.【解答】由图知:温度计上10℃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温度是1℃,即此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30”在“20”的上方,所以显示的温度高于0℃,为31℃,故B正确.故选B.22.【解答】根据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因为入射角AON等于60°,所以反射角也等于60°,已知,∠NOD等于60°,则反射角是∠NOD,所以反射光线将沿OD射出.故选C.23.【解答】A、天平的左盘和右盘不能调换.不符合题意.B、称量物体质量时,不能调节平衡螺母.不符合题意.C、只能移动游码,不能调节平衡螺母.不符合题意.D、在测量质量时,在天平的右盘中无论怎样加减砝码,都不能使天平平衡,此时通过移动游码,使天平的横梁重新平衡.符合题意.故选D.24.【解答】A、根据温度计的正确使用规则可知,温度计在读数时,不能离开被测液体,故A错误;B、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量筒的放置以及读数时的视线都是正确的,故B正确;C、图中刻度尺有刻度的一侧没有紧贴被测物体,故C错误;D、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读数时,量筒没有放置在水平面上,视线没与凹液面的底部相平,故D错误.故选B.25.【解答】此题主要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先让一束光贴着纸板沿某一个角度射到O点,量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度数,然后改变光束的入射方向,使入射角减小,再量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度数,与前一次实验量出的结果进行比较,即可发现反射角和入射角关系.故选D.26.【解答】已知凸透镜的焦距f=10cm,根据“一倍焦距分虚实”知一倍焦距以外是实像,以内是虚像,由图可知,甲乙丙在焦点以外,所以成实像,可以成在光屏上,丁在焦点以内,所以成虚像,不能成像在光屏上.故选C.27.【解答】在实验中,只要操作正确,数据便是真实的.几个组数据的不同,是因为在测量过程中存在误差的原因.故ABC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故选D.。

2019北京朝阳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

2019北京朝阳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

2019北京朝阳区八年级(上)期末物 理 2019.01(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36分,每小题2分) 1.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 A .米B .秒C .米/秒D .千克/米32.图1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3.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变快的是 A .用吹风机把湿头发吹干 B .把大白菜放在阴凉处 C .用地膜覆盖农田D .新鲜的苹果用塑料袋封装4.有关声的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大 B .从环境保护角度讲,音乐不会成为噪声C .关上窗户,会感到屋外的声音变小,是因为玻璃不能传播声音D .在靠近居民区的高架路旁,设置较高的隔板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5.小阳坐在行驶的高铁列车上,若说他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可以是 A .铁轨B .小阳乘坐的列车C .从他身边走过的乘务员D .路边的树木6.估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下列所估测的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图1空中的彩虹D广场上的光束A亭桥在水中的倒影B铅笔好像折断了CA.北京一月份平均气温约为-20℃B.教室地面到天花板的高度约为4.5mC.人正常心跳一次的时间约为10s D.一枚鸡蛋的质量约为50g7.图2所示的图象中,属于晶体熔化图象的是8.图3所示的物态变化实例中,由于液化形成的是9.2018年12月8日,我国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图4所示),开启了月球探测的新旅程,它将在月球背面着陆,并进行多项科学研究。

探测器从地球到达月球后,它的质量将A.变大B.变小C.不变D.首次月背着陆,无法确定10.关于物体的运动,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静止就是物体绝对不动B.运动路线是直线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图4 图2图3立春时节冰化成的水大雪时节落在地上的雪白露时节草叶上的露珠冬至时节房檐上的冰挂C.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D.从速度公式可以得出,物体运动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11.下列物态变化中,放出热量的是A.升华B.汽化C.液化D.熔化12.在一些影视作品中常见房屋倒塌、重物落下,将演员砸成重伤的镜头,这些重物材料的密度A.比实物密度大B.比实物密度小C.与实物密度相等D.与实物密度相近13.下列关于对凹透镜的认识,正确的是A.凹透镜的形状是中央厚边缘薄B.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C.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D.阳光透过凹透镜后能得到一个又小又亮的光斑14.根据密度公式ρ=m/V可知A.同一种物质,密度跟质量成正比B.同一种物质,密度跟体积成反比C.同一种物质,质量跟体积成正比D.不同物质,体积跟密度成反比15.一束光通过透镜的光路如图5所示,其中正确的是16.冬天,常看到室外的自来水管包了一层保温材料,是为了防止水管冻裂,水管被冻裂的主要原因是: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A.体积变大B.质量变大C.密度变大D.水管本身耐寒程度不够17.把音叉、钢琴与长笛发出的C 调1(do )的声音分别输入到一个设置不变的示波器中,得到图6所示的波形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三个发声体振动的频率不同B .三种乐器发声的响度不同C .三种乐器发声的音色不同D .三种乐器发声的音调不同18.图7所示,检查视力时,视力表挂在房间东面的墙上,被测者识别西面墙上镜子里的像。

北京市朝阳区2019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模拟卷四)

北京市朝阳区2019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模拟卷四)

北京市朝阳区2019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模拟卷四)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水平升降台面上有一个足够深、底面积为40cm2的薄壁圆柱形容器,容器中装有深为20cm 的水。

现将底面积为10cm2、高为20cm的圆柱体A用细线(足够长)悬挂在固定的弹簧测力计下端,使A浸入水中,稳定后,A的下表面距水面4cm,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 2N,在此基础上,在使升降台不断上升的过程中(g=10N/kg,水的密度为1.0× 103kg/m3)。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圆柱体A的重力为1.2NB.圆柱体A的密度为0.8×103kg/m3C.圆柱体A的下表面距水面4cm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2.3×103PaD.升降台上升的高度等于容器中水面上升的高度2.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放在细沙面上,沙面凹陷程度如图所示,则A.甲的质量一定比乙大B.甲的质量一定比乙小C.甲的密度一定比乙大D.甲的密度一定比乙小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当烛焰位于距离凸透镜一倍焦距内时,人眼观察到烛焰成像的情形是图中的A.B.C.D.4.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凸透镜只对平行光线有会聚作用B.人向平面镜走近时,他在镜中的像逐渐变大C.黑板面反光是由于光发生漫反射造成的D.日食的形成是由于月球挡住了太阳射向地球的光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平面镜所成的是正立、等大的实像B.凸透镜所成的像都是倒立的C.凸透镜可矫正近视眼D.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6.如图所示,向透明塑料袋内吹气后,将袋口扎紧,再在袋口下挂一重物,将它放入盛水的玻璃容器中,就成了一个“空气透镜”。

当平行光束射到这个“空气透镜”上时,射出的激光束将成为A .会聚光束B .发散光束C .平行光束D .不能确定7.冰的熔化温度为0℃,则0℃的水A .一定是液态B .一定是固态C .一定是固液共存D .前三者都可能8.如图所示,将钢尺的一端紧按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

2019年北京市初二(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试卷附答案

2019年北京市初二(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试卷附答案

2019年初二(上)期末考试试卷物理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满分30分)1.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A.米B.牛顿 C.千克 D.帕斯卡2.2017年4月22日,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首次完成自动交会对接,如图所示,“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对接完成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天舟一号”相对于“天宫二号”是运动的B.“天舟一号”和“天宫二号”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C.“天舟一号”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天宫二号”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D.“天舟一号”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天宫二号”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3.“低碳生活,绿色出行”,如今自行车成为了人们在短距离出行时更加青睐的交通工具.如图给出的选项中,能够减小摩擦的是()4.如图所示的四种措施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5.如图所示为北京天坛公园里堪称声学建筑奇观之一的圜丘.当游客站在圜丘顶层的天心石上说话时,会感到声音特别洪亮.下列关于声音变得特别洪亮的解释中正确的是()A.声音变成了超声波B.圜丘上装有扩音器C.建筑师利用了声音的折射原理D.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声音得到了加强6.估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下列估测的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0gB.一只40码运动鞋的长度约为50cmC.一名中学生步行的速度大约10m/sD.完整播放一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所需的时间约为50s7.如今.共享单车已经深入到每个人的生活.如图是某同学手机APP 上的一个截图.根据截图可知该同学这段时间内骑行的平均速度约为()A.0.1 m/s B.2m/s C.5m/s D.100 m/s8.下列体育项目中的一些现象,不能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来解释的是()A.跳水运动员踩踏跳板,身体向上跳起B.铅球运动员投出铅球后,身体随着向前倾倒C.滑冰运动员用力推墙身体离墙而去D.游泳运动员向后划水,身体前进9.小莉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得出以下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一些物质的密度/kg•m﹣3冰0.9×103水银13.6×103煤油0.8×103铜8.9×103酒精0.8×103铝 2.7×103A.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B.固体的密度都大于液体的密度C.一定质量的水结成冰,体积比原来减小了D.等质量的实心铝球和空心铜球,体积可能相同10.学习了“质量和密度”的知识以后,小亮同学想估算一下自身的体积.通过查阅资料,小亮得知人的密度跟水的密度差不多,则小亮同学的体积约为()A.60 m3B.6m3C.0.06m3D.0.006m311.位于中国科技馆一层的“华夏之光”展厅中展览了很多中国古代科技发明的展品,让公众在世界科技发展的宏观视角下感怀中华民族的智慧与文明.如图给出的四展品中,用来计时的是()12.如图所示的实例中,不属于连通器应用的是()13.下列实例中有关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A.短跑运动员跑到终点时不能立刻停下是因为运动员具有惯性B.汽车驾教员在驾驶汽年时系上安全带是为了减小自身的惯性C.以较大速度运动的物体停下来比较困难说明惯性与速度有关D.跳远运动员助跑起跳是为了增大惯性14.如图所示,小明用水平推力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箱子,箱子没有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箱子没有动说明箱子的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B.箱子所受的推力小于它所受到的摩擦力C.地面对箱子的支持力和箱子对地面的压力二力平衡D.箱子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箱子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15.三个相同容器里盛有密度不同的三种液休,将同一个小球先后放人三个容器中,静止时位置如图所示,容器中的液面到容器底的距离都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甲液体中小球所受的重力小于浮力B.小球在丙液体中所受浮力等于小球在乙液体中所受浮力C.甲乙丙三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相同D.丙液体的密度最小二、多项选择题16.下列对图中四幅图的描述,正确的是()A.甲图道路两旁的隔音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B.乙图蝙蝠利用超声波发现昆虫C.丙图蜡烛随音乐跳动说明声波能够传递能量D.丁图说明水在4℃时密度最大17.如图所示,①②③④为探究物理规律的四个实验,abcd 为物理规律的应用实例.箭头表示规律和应用的对应关系,其中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B.C.D.18.民谣有云“大寒小寒,吃饺子过年”.饺子(如图)源于古代的角子,相传是我国医圣张仲景首先发明的,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是深受中国人民喜爱的传统特色食品,下列有关饺子的描述,正确的是()A.包饺子时,用力捏饺子皮使饺子皮的形状发生了改变B.开始煮饺子时,饺子沉在锅底是因为饺子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C.煮熟的饺子会浮在水面上,此时饺子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D.煮熟的饺子放在盘子中时对盘的压力和桌面对盘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19.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均与大气压有关,对于实验结果的预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装满水的试管用薄片盖住管口,倒置在水中,拿掉薄片,管中的水会从管口流出B.将空的易拉罐放在火上加热,用橡皮泥封住开口处,冷却一会儿,易拉罐会变瘪C.在托里拆利实验中如果玻璃管倾斜放置时,玻璃管内的水银柱会变长D.将自制气压计随电梯从一楼上升至十楼,气压计细玻璃管中的液面会下降三、实验选择题20.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物体才的长度,读数正确的是()A.3.50cm B.3.60cm C.3.70cm D.3.80cm21.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正确读数是()A.2.4N B.3.4N C.2.6N D.3.2N22.下列有关托盘天平的使用说法正确的是()A.称量前,应调节平衡螺母或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B.称量前,应估计被测物体的质量,以免超过量程C.称量时,左盘放砝码,右盘放物体D.称量时,向右移动游码,相当于向左盘加砝码23.如图所示四个重力的示意图中正确的是()24.如图所示,小亮将一个漏斗拿在手中,使其喇叭口朝下,用另一只手拿住一个乒乓球,让球对着漏斗内的细管处.当他对准漏斗细管口用力向下吹气时,发现松手后乒乓球没有掉下来,关于乒乓球没有掉下来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A.乒乓球没有受到重力的作用B.乒乓球上方没有空气C.乒乓球上方的气体压强比球下方的气体压强小D.乒乓球上方的气体压强比球下方的气体压强大25.在探究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时,小宇同学得到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随体积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A.ρ甲>ρ乙B.ρ甲<ρ乙C.ρ甲>ρ水D.ρ乙>ρ水26.关于测量,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选用更精密的测量仪器,就可以避免误差B.可以将有腐蚀性的药品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盘上C.零刻线磨损的刻度尺不能测量任何物体的长度D.使用测量工具时不能超过量程,否则可能损坏量具27.如图所示,有关声现象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中通过观察纸屑是否跳动可以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B.乙图中通过观察乒乓球被弹起的幅度可以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C.丙图中通过逐渐抽取玻璃罩中的空气可以探究“声音的传播是否需要介质”D.丁图中通过用相同大小的力拨动伸出长度不同的锯条可以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28.为了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小林采用了图中所示的实验装置,将气球中装满水后系紧、然后将其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面,记录弹簧测力计此时的读数,将气球缓缓浸入装水的容器中,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化.关于这个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气球未浸入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保持不变B.气球浸入水中的部分增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也增大C.气球全部浸入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D.气球全部浸入水中后继续往下放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减小四、实验解答题29.(4分)小方在实验室测量某金属块的密度.首先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金属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所放砝码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金属块的质量为g.接着用量筒测量小石块的体积如图乙所示,则该金属块的体积cm3.通过计算该金属块的密度为g/cm3= kg/m3.30.(5分)如图所示,小华用斜面、木板、棉布、毛巾、小车做“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1)实验时要固定斜面,并让小车从斜而上(选填“相同”或“不同”)位置由静止滑下,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大小(选填“相同”或“不同”);(2)若按照图①②③的顺序进行实验,则他可得出的结论是: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越;(3)如果水平面绝对光滑,对小车没有阻力,则小车将做运动.31.(4分)如图甲所示,是小慧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1)小慧将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端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两个拉力的方向相反,并通过改变来改变拉力的大小;(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慧将小卡片在竖直平面内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填“能”或“不能”)平衡(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图甲所示情况下,小慧下一步的操作是:;(4)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宇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慧的实验优于小宇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A.减小了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B.小卡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材料C.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D.小卡片容易扭转.32.小林同学在研究弹簧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时,通过测量得到如下表所示的实验数据.根据表中数据归纳出弹簧弹力F与弹簧伸长量x的关系式为:F= .x/cm 0 2 4 6 8 10 12 F/N 0 0.5 1 1.5 2 2.5 3.0 33.在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课上,小华在玻璃瓶中装入不等量的水制成了“水瓶琴”,如图所示,通过敲击“水瓶琴”,小华可以演奏简单的“乐曲”.请你根据上述情境,提出一个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34.(4分)小明同学利用微小压强计研究液体压强:(1)如图1微小压强计是通过反映液体压强的大小;(2)通过比较图2中A、B、C 三图,可以得出:在同种液体中同一深度处,液休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选填“相等”或者“不相等”);通过比较两图.可以得出:在深度相同的情况下,液体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通过比较两图,可以得出:在密度相同的情况下,液体的压强还与深度有关.35.(4分)小佳同学手边有两块质量和表面粗糙程度不同的长方体木块和铁块.他利用长方休木块和铁块及其它一些实验器材,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写接触面粗糙程度是否有关”.小佳的主要实验步骤如下:①按照图甲所示组装实验器材,用水平力F拉着木板A水平向左运动,读取弹簧测力计示数F1,并记录在表格中.②如图乙所示用水平力F拉着木板A水平向左运动,读取弹簧测力计示数F2,并记录在表格中.③通过比较F1和F2的大小,小佳得出实验结论.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1)小佳在实验过程中不需要匀速拉动木板,这是因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块相对于木板运动的速度大小(选填“有关”或者“无关”)(2)小佳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3)请你针对小佳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写出改进措施:.36.(3分)如图所示,小刚在学习“浮力”时了解到:浸在液休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它向上、向下的压力不同,这个压力差就是浮力.小刚认为物体上、下表面在液休中的深度差.是导致压力差的原因.由此提出猜想“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高度有关”.实验桌上有:弹簧测力计、长方体金属块、细线、装有适量水的烧杯.请你利用上述器材设计实验证明小刚的猜想是错误的.37.(5分)实验桌上有如下器材,系好细线的矿泉水瓶,装在烧杯中的沙子,漏斗,弹簧测力计,请补充必要的实验器材设计个实险证明“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要求简述实验步骤并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1)需要补充的实验器材为;(2)实验步骤;(3)实验数据记录表格.五、科普阅读题38.C919(如图1)全称COMAC919.其中C是China的首字母,也是中国商飞英文编写COMAC 的首字母,第一个“9”的寓意是天长地久.“19”代表的是客机最大载客量为190座.C919是中国首款按照最新国际适航标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干线民用飞机.C919 在使用材料上,将采用大量的先进复合材料、先进的铝理合金等.其中复合材料使用量将达到20%,再通过飞机内部结构的细节设计,把飞机重量往下压缩.同时,由于大量采用复合材料,较国外同类型飞机80 分贝的机舱噪音,C919 机舱内噪音可望降到60分贝以下.在减排方面,C919将是一款绿色排放、适应环保要求的先进飞机,通过环保的设计理念,有望将飞机碳排放量较同类飞机降低50%.2017 年5月5日下午,C919 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成功实现首飞,C919 在中国领空的亮相映照着几代航空人近半个世纪的接续奋斗,这一“大国重器”必将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制造强国的标志性工程.(1)机翼的截面图如图2所示,请你利用所学知识,解释飞机飞行过程中是如何获得升力的.(2)①请你根据文中信息说明一下C919制造过程中使用的复合材料有哪些特点:②请你展开想象,举例说明这种复合材料还能应用在哪些方面.六、计算题39.(3分)2017年4月26日,由我国首次自行研制的001A型航母(如图)在大连出坞下水,这是我国继“辽宁舰”之后的第二艘航空母舰,也是由中国自主设计建造的第一艘航空母舰.已知此艘航母的总质量为6.5×104吨,g=10N/kg,ρ水=l.0×103kg/m3.当航母漂浮在水面上时,求:(1)航母受到的浮力:(2 )航母排开水的体积.40.(3分)如图所示为一个电热水壶,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壶身和底座的总质量是0.5kg,底座与水平桌面的接触面积为1.5×10﹣2m2,在水壶内装入重10N的水后,水的深度为0.12m.g取10N/kg,求:(1)水对壶底的压强.(2)水壶对水平桌面的压强.物理试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满分30分)1.【考点】2S:物理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专题】31 :定性思想;49 :顺推法;562:质量及其测量.【分析】根据对常见物理量及其单位的掌握作答.【解答】解:在国际单位制中,A、米是长度的基本单位.故A不符合题意;B、牛顿是力的常用单位.故B不符合题意;C、千克是质量的基本单位.故C符合题意;D、帕斯卡的压强的基本单位.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2.【考点】5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专题】12 :应用题;571:长度、时间、速度.【分析】在研究物体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的标准,即参照物,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发生变化,则运动,不发生变化,则静止.【解答】解:A、“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成功对接后,它们之间没有位置变化,所以是相对静止的.故A错误;B、C、D、“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成功对接后,它们之间相对于地球有位置变化,所以是运动的,故B正确;CD错误.故选B.3.【考点】7I: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专题】12 :应用题;41 :控制变量法;573:重力、弹力、摩擦力.【分析】(1)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2)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减小压力来减小摩擦力;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力;使接触面脱离;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A、给自行车轴加润滑油,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力;故A符合题意;B、自行车脚踏板表面粗糙不平,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B不合题意;C、轮胎上有凸起的条纹,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C不合题意;D、刹车时用力捏紧车闸,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故D不合题意.故选A.4.【考点】84:增大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专题】12 :应用题;41 :控制变量法;581:压强、液体的压强.【分析】压强大小跟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增大压强的方法: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压强.减小压强的方法: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通过减小压力来减小压强.【解答】解:A、滑雪时穿上滑雪板,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A不合题意;B、铁轨铺在枕木上,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B不合题意;C、刀使用前磨刀,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C符合题意;D、书包带做的很宽,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D不合题意.故选C.5.【考点】96:回声.【专题】12 :应用题;511:声现象.【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回声和原声混在一起能加强原声.【解答】解:当游客在圜丘顶层的天心石上说话时,听到的声音格外响亮,这是建筑师利用声音的反射,使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声音得到加强,造成回声的音效效果.故选:D.6.【考点】23:质量的估测;61:时间的估测;63:长度的估测;68:速度与物体运动.【专题】32 :定量思想;4H :估算法;5A2:估算综合应用题.【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解答】解:A、10个鸡蛋的质量大约1斤,而1斤=500g,所以一个鸡蛋的质量在50g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B、中学生的步幅在50cm左右,40码的运动鞋的长度大约是此数值的一半,在25cm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C、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在4km/h=4×m/s≈1.1m/s左右.故C不符合实际;D、我国的国歌长度较小,完整播放一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所需的时间不到1min,在50s左右.故D符合实际.故选D.7.【考点】6D: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专题】12 :应用题;571:长度、时间、速度.【分析】根据图片确定自行车的运动时间和路程,由平均速度可以求出平均速度.【解答】解:由图可知,该同学骑行的路程为s=1km=1000m,骑行时间为t=10min=600s,该同学骑行的平均速度约为v==≈1.7m/s,接近2m/s,故B正确.故选B.8.【考点】6I:力作用的相互性.【专题】12 :应用题;572:运动和力.【分析】(1)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2)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解答】解:A、跳水运动员踩踏跳饭,给踏板施加了一个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踏板也会给人的身体一个向上的力,身体向上跳起,故A不符合题意;B、铅球运动员投出铅球后,身体由于惯性仍然会向前运动,故身体会向前倾倒,利用的是惯性,故B符合题意;C、滑冰运动员用力推墙,运动员给墙施加了一个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墙会给身体施加一个力,身体离墙而去,故C不符合题意;D、游泳运动员向后划水,给水施加了一个向后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也会给人的身体一个向前的力,身体前进,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考点】28:密度及其特性.【专题】31 :定性思想;45 :归纳法;563:密度及其应用.【分析】密度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只与种类和状态有关;A、B根据表中给出的数据,结合选项即可得到答案,C、D可利用公式V=判断.【解答】解:A、由数据知,煤油和酒精虽然不是同种物质,但两者密度相同.故A不正确;B、在自然状态下,铜、铝都是固态的,水银是液态,但水银的密度大于铜、铝.故B不正确;C、水结冰后,质量不变,密度变小,由公式V=知,其体积增大.故C不正确;D、已知铜的密度大于铝,并且两者质量相同,假设都是实心,由公式V=知,铜球体积较小,但如果铜球是空心的,其体积可能与实心铝球的体积相同.故D正确.故选D.10.【考点】2B:密度公式的应用.【专题】11 :计算题;34 :比较思想;563:密度及其应用.【分析】首先估测出小亮的质量,然后根据密度公式求出小亮的体积,与四个选项进行比较即可得到答案.【解答】解:小亮的质量约为50kg,由ρ=可得,小亮同学的体积约为:V===0.05m3.计算可知,与C选项比较接近,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11.【考点】62:时间的测量.【专题】12 :应用题;31 :定性思想;571:长度、时间、速度.【分析】熟悉古时计时工具,根据你对给出工具的了解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有许多中,常见的有:“日晷”、“漏”、“焚香”【解答】解:古诗计时工具有许多中,常见的有:“日晷”、“漏”、“焚香”.水转纺车、地动仪、水转石磨墨都不是来计时的.故选B.12.【考点】8B:连通器原理.【专题】12 :应用题;581:压强、液体的压强.【分析】上端开口,下部连通的容器叫做连通器;连通器的特点是容器中的水不流动时,各个容器中液面总是相平的.【解答】解:A、茶壶的壶嘴和壶身下部是相通的,构成了连通器;不符合题意.B、洗手池的回水管,下端相通,是连通器的应用;不符合题意.C、船闸的上游阀门打开时,上游和闸室构成连通器,下游阀门打开时,下游和闸室构成连通器;不符合题意.D、活塞式抽水机是利用大气压来工作的,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符合题意;故选D.13.【考点】6L:惯性.【专题】12 :应用题;31 :定性思想;572:运动和力.【分析】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惯性大小只跟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跟物体是否受力、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等都没有关系,质量越大,惯性越大.【解答】解:A、短跑运动员跑到终点时不能立刻停下是因为运动员具有惯性.故A正确;B、汽车驾教员在驾驶汽年时系上安全带是为了防止惯性造成的伤害,但不能减小自身的惯性,故B错误;C、惯性是保持物体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惯性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的速度无关.故C错误;D、跳远运动员在比赛中先助跑一段距离后才起跳,改变的只是速度,这是利用惯性来提高比赛成绩;而运动员的质量不变,所以运动员的惯性没变,故D错误.故选A.14.【考点】6K: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6S: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分.【专题】12 :应用题;572:运动和力.【分析】根据以下内容答题:(1)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包括运动快慢的改变和运动方向的改变;(2)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一个物体上.(3)先对箱子进行受力分析,然后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答题.【解答】解:。

北京市朝阳区2019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模拟卷三)

北京市朝阳区2019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模拟卷三)

北京市朝阳区2019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模拟卷三)一、选择题1.下列情形中,铁块的质量将发生变化的是A.将铁块压成薄铁片 B.铁块在潮湿的环境中生锈C.把铁块熔化成铁水 D.把铁块从兴化运到泰州2.已知铜密度为8.9×103kg/m3,酒精密度为0.8×103kg/m3,把一金属铜块放入盛满水的杯子中,从杯中溢出水20g,若把该铜块放入另一盛满酒精的杯子中,则从杯中溢出酒精的质量是()A.20g B.10g C.16g D.8g3.如图所示,两条光线会聚于主光轴MN上的b点,在虚线框内放入甲透镜后光线将会聚于主光轴MN上的c点;在虚线框内放人乙透镜后,光线将会聚于主光轴MN上的a点,则()A.甲是凹透镜,可用于矫正近视眼B.乙是凸透镜,可用于矫正近视眼C.甲是凸透镜,可用于娇正远视眼D.乙是凹透镜,可用于矫正远视眼4.如图所示的眼镜A.属于凸透镜,可用于矫正远视眼B.属于凹透镜,可用于矫正远视眼C.属于凸透镜,可用于矫正近视眼D.属于凹透镜,可用于矫正近视眼5.小明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点燃蜡烛后,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

由此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得到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B.得到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C.把蜡烛向左移动,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清晰像变小D.把蜡烛向右移动少许,要得到清晰的像,应向左移动光屏6.如图所示,一束光线斜射入容器中,在P处形成一光斑,在向容器里逐渐加满水的过程中,光斑将A.向左移动后静止B.向右移动后静止C.先向左移动再向右移动D.仍在原来位置7.列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及其原因分析,错误的是()A.游泳后,从水中出来感觉较冷,是由于水蒸发时吸热B.冬天,窗玻璃上出现冰花,是由于水蒸气发生了凝华C.“回南天”墙壁和地板都非常潮湿,甚至会“出水”,这是发生了“熔化”现象D.冬天,在保存蔬菜的菜窖里放几桶水,蔬菜就不容易冻坏,这是利用了水凝固放热8.2018年11月26日,在台湾海峡发生6.2级地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北京市朝阳区初二(上)期末物 理 2019.01(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36分,每小题2分) 1.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 A .米B .秒C .米/秒D .千克/米32.图1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3.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变快的是 A .用吹风机把湿头发吹干 B .把大白菜放在阴凉处 C .用地膜覆盖农田D .新鲜的苹果用塑料袋封装4.有关声的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大 B .从环境保护角度讲,音乐不会成为噪声C .关上窗户,会感到屋外的声音变小,是因为玻璃不能传播声音D .在靠近居民区的高架路旁,设置较高的隔板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5.小阳坐在行驶的高铁列车上,若说他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可以是 A .铁轨B .小阳乘坐的列车C .从他身边走过的乘务员D .路边的树木6.估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下列所估测的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图1空中的彩虹D广场上的光束A亭桥在水中的倒影B铅笔好像折断了CA.北京一月份平均气温约为-20℃B.教室地面到天花板的高度约为4.5mC.人正常心跳一次的时间约为10s D.一枚鸡蛋的质量约为50g7.图2所示的图象中,属于晶体熔化图象的是8.图3所示的物态变化实例中,由于液化形成的是9.2018年12月8日,我国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图4所示),开启了月球探测的新旅程,它将在月球背面着陆,并进行多项科学研究。

探测器从地球到达月球后,它的质量将A.变大B.变小C.不变D.首次月背着陆,无法确定10.关于物体的运动,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静止就是物体绝对不动B.运动路线是直线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图4 图2t/℃t/minAt/℃t/minCBt/℃t/minDt/℃t/min 图3立春时节冰化成的水大雪时节落在地上的雪白露时节草叶上的露珠冬至时节房檐上的冰挂A CB DC.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D.从速度公式可以得出,物体运动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11.下列物态变化中,放出热量的是A.升华B.汽化C.液化D.熔化12.在一些影视作品中常见房屋倒塌、重物落下,将演员砸成重伤的镜头,这些重物材料的密度A.比实物密度大B.比实物密度小C.与实物密度相等D.与实物密度相近13.下列关于对凹透镜的认识,正确的是A.凹透镜的形状是中央厚边缘薄B.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C.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D.阳光透过凹透镜后能得到一个又小又亮的光斑14.根据密度公式ρ=m/V可知A.同一种物质,密度跟质量成正比B.同一种物质,密度跟体积成反比C.同一种物质,质量跟体积成正比D.不同物质,体积跟密度成反比15.一束光通过透镜的光路如图5所示,其中正确的是图516.冬天,常看到室外的自来水管包了一层保温材料,是为了防止水管冻裂,水管被冻裂的主要原因是: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A.体积变大B.质量变大C.密度变大D.水管本身耐寒程度不够17.把音叉、钢琴与长笛发出的C 调1(do )的声音分别输入到一个设置不变的示波器中,得到图6所示的波形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三个发声体振动的频率不同B .三种乐器发声的响度不同C .三种乐器发声的音色不同D .三种乐器发声的音调不同18.图7所示,检查视力时,视力表挂在房间东面的墙上,被测者识别西面墙上镜子里的像。

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A .视力表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能被我们看到,即为实像B .视力表在平面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5mC .若被测者向平面镜靠近0.1m ,则她在镜中的像将变大D .若被测者看到“E ”的像开口向北,则视力表上的该“E ”开口向南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符合题意的选项均多于一个。

共14分,每小题2分。

每小题选项全选对的得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错选的不得分) 19.在下列事例中,利用声可以传递能量的是 A .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B .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片C .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D .通过声学仪器接收次声波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20.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误差是不可以避免的B .误差就是测量中出现的错误C .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D .用精密的测量工具进行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21.关于凸透镜成像及应用(u 是物距,f 是焦距),下面四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成虚像时u <f B .成实像时u <f C .用做放大镜时u <fD .用于幻灯机时u <f22.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音叉钢琴 长笛图6图7A .潜望镜是利用了平面镜能改变光路的原理制成的B .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60°,则反射角为30°C .无论是光的反射,还是光的折射,其光路都是可逆的D .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发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发射定律 23.下列问题中属于可探究的科学问题的是 A .哪些因素影响水的沸点?B .凸透镜所成实像的大小与凸透镜的焦距有关吗?C .光的反射遵循什么规律?D .液体的温度越高,其体积越大吗?24.图9所示是表示物体运动的路程或速度与时间关系的图像,其中能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25.根据表1、表2提供的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表1:几种物质的熔点/℃(在标准大气压下)表2:几种物质的密度(常温常压下)图ABt /st /sA .钢块掉入铜水中一定会熔化B .一块冰化成水后,体积减小了1/10C .在体积相同时,实心铝块的质量是实心冰块质量的3倍D .南极的冬季气温一般都在-40℃以下,测量南极气温应选择酒精温度计三、实验解答题(共38分,26、27、28题各2分,31、33、34、36题各3分,29、30、32、35、37题各4分) 26.图10所示,物体A 的长度是___________cm 。

27.图11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_____℃。

28.如图12所示,MM '为平面镜,AO 为入射光线,ON 为法线。

请你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AO 的反射光线。

29.物理实验课上同学们在探究某种物质的熔化规律。

下表为小阳同学实验时记录的实验数据,图13为另一组的小朝同学依据本组实验数据绘制的该物质的熔化图象。

请根据图表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由小阳的实验数据,可知该物质的熔点是_________℃; (2)该物质是__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3)温度为2℃时,该物质处于___________态。

(选填:“固”或“液”)(4)小朝同学没有记录到该物质熔化时温度不变的过程,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

℃图13时间-4042图12NNOM '30.利用图14所示装置研究声现象时,进行了如下实验:①不敲击音叉,将音叉轻触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观察现象; ②轻敲音叉,将音叉轻触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观察现象; ③用力敲击音叉,将音叉轻触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观察现象。

(1)由①②对比可以说明:物体的_________产生声音。

(2)由②③对比可以说明:声音的_________与物体的振幅有关。

31.小阳用如图15所示的实验器材,测量小车从木板顶端由静止开始滑至底端(如图中位置)的平均速度。

(1)实验原理是______________;(2)实验中,小阳需要用刻度尺测出__________(选填:“AC ”或“BC ”)的长度;(3)若将垫在长木板下的木块向木板的左端稍移动一小段距离后,长木板的倾斜程度发生了变化,则小车沿长木板从顶端由静止开始滑至底端的平均速度将___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

32.如图16所示为研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平面镜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竖直纸板A 和竖直纸板B 均可绕竖直线ON 前后转动,O 点为平面镜与纸板A 右侧边缘的交点,EO 为入射光线,OF 为反射光线。

(1)纸板A 和纸板B 在同上平面内,当入射光线EO 出现在纸板A 上时,反射光线OF 出现在纸板B 上;将纸板B 向后转过30°角,在纸板B 上看不到反射光线,要在这个位置的纸板B 上观察到反射光线,你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为了探究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角跟入射角的关系,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数据记录表,并画在答题卡的方框内。

33.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当水温升到90℃时,开始计时,每隔1min 记录一次水的温度。

然后,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18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由图像可知图16图14123456 7 8 9 10木板木块小车 A CB图15(1)在此环境下,水的沸点为_______℃; (2)时间到达________min 时,水开始沸腾;(3)水温到达沸点后,____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继续吸热,水才能沸腾。

3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下列实验操作步骤,正确的顺序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

(填选项前的字母)A .多次改变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进行实验B .点燃蜡烛,将烛焰、凸透镜、光屏靠拢,调节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C .将蜡烛移到某处,移动光屏,寻找烛焰清晰的像D .记录物距、像距的值和像的特点E .在光具座上依次放置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并将凸透镜固定在50cm 刻度线处(2)小明实验时所用的凸透镜的焦距f=10cm ,当烛焰放置在如图17所示位置时,移动光屏,可以承接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______的实像(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接着把烛焰移至20 cm 刻度线处,若仍要在光屏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_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

35.图19所示,小阳利用天平、量筒和小烧杯来测定某种液体的密度,他进行的实验操作如下:(1)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将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静止在如图甲所示位置,要使天平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选填:“左”或“右”)端移动; (2)调节好天平后,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30g ;(3)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待测液体,测出其质量,如图乙所示,液体的质量是_________ g ; (4)把烧杯中的液体全部倒入量筒中,如图丙所示,液体的体积是__________ cm 3;图17图13949698(5)根据上述实验数据,计算出这种液体的密度是__________ g/cm 3;36.你能用刻度尺和身边简单的物品测出一枚一元硬币的周长吗?请你写出测量方法。

37.实验桌上准备有图20所示的装置、刻度尺和满足实验要求的若干根蜡烛A 、B 、C 、D 、E 、F 、G 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