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红外光谱详解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C-H 烃类:3300~2700 cm-1范围,3000 cm-1是分界线。
不饱和碳(三键、双键及苯环)>3000 cm-1 饱和碳(除三元环外)<3000 cm-1
炔烃:~3300 cm-1,峰很尖锐 烯烃、芳烃:3100~3000 cm-1 饱和烃基:3000~2700 cm-1,四个峰
一些常见化学键的力常数如下表所示:
键型 O H N H C H C H C H C N C C C O C C C O C C k /N.cm-1 7.7 6.4 5.9 5.1 4.8 17.7 15.6 12.1 9.6 5.4 4.5
折合质量μ:两振动原子只要有一个的质量↓, μ↑,(v)↓,红外吸收信号将出现在低波数区。
-CH3:~2960(s)、~2870 cm-1(m) -CH2-:~2925(s)、~2850 cm-1(s) >CH-:~2890 cm-1
醛基:2850~2720 cm-1,两个吸收峰 巯基:2600~2500 cm-1,谱带尖锐,容易识别
二、第二峰区(2500-2000 cm-1)
叁键、累积双键(-C≡C-、-C≡N、 >C=C =C<、 -N=C=O、
第三章 红外光谱
第一节 基本原理
一、波长和波数
电磁波的波长( )、频率( v)、能量(E)之间的关系:
二、近红外、中红外和远红外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0.75 13300
波长(λ)μm
近红外
2.5
25 1000
中红外
远红外
4000
400 10
波数(ῦ)cm-1
三、红外光谱的表示方法
红外光谱是研究波数在4000-400cm-1范围内不同 波长的红外光通过化合物后被吸收的谱图。谱图以波 长或波数为横坐标,以透光度为纵坐标而形成。
-N=C=S) 谱带为中等强度吸收或弱吸收。干扰
少,容易识别。
1. C≡C
2280~2100cm-1 乙炔及全对称双取代炔在红外光谱中观测不到。
2. C≡N
2250~2240cm-1,谱带较 C≡C 强。 C≡N 与苯环或双键共轭,谱带向低波数位移 20~30cm-1。
三、第三峰区(2000-1500cm-1)
结论:
产生红外光谱的必要条件是:
1. 红外辐射光的频率与分子振动的频率相当,才 能满足分子振动能级跃迁所需的能量,而产生吸 收光谱。 2. 必须是能引起分子偶极矩变化的振动才能产生 红外吸收光谱。
3. 多原子分子的红外吸收光谱
基频:每一个简正振动都有一个
基频,对应于振动基态到第一激 发态(ν=1)的跃迁。
CH 2800-3000cm-1
NH
OH
3000-3600cm-1
分子振动频率习惯以v (波数)表示:
v 1 k c 2 c
由此可见:v(v)∝ k,v (v)与μ成反比。 吸收峰的峰位:化学键的力常数k越大,原子的折
合质量越小,振动频率越大,吸收峰将出现在高波数 区(短波长区);反之,出现在低波数区(长波长区)
第三节 各类基团的红外特征吸收
一、第一峰区(4000-2500cm-1)
X-H 伸缩振动吸收范围。X代表O、N、C、S。
1. O-H 醇与酚:游离态--3640~3610cm-1,峰形尖锐。
缔合--3300cm-1附近,峰形宽而钝
羧酸:3300~2500cm-1,中心约3000cm-1,谱带宽
偶极矩变化不为零的振动——红外活性振动 不引起偶极矩变化的振动——非红外活性振动
CO2
第二节 红外光谱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6. 物态变化的影响
通常同种物质气态的特征频率较高,液态和固态较低。 例如丙酮vC=O(气)=1738 cm-1, vC=O(液)=1715 cm-1。溶剂也会影响吸收频率。
2 . N-H
胺类: 游离——3500~3300cm-1
缔合——吸收位置降低约100cm-1 伯胺:3500,3400cm-1,(吸收强度比羟基弱) 仲胺:3400cm-1(吸收峰比羟基要尖锐) 叔胺:无吸收
酰胺:伯酰胺:3350,3150cm-1 附近出现双峰
仲酰胺:3200cm-1 附近出现一条谱带 叔酰胺:无吸收
力常数k:与键长、键能有关:键能↑(大),键长
↓(短),k↑。
化学 键
C―C
键长 (nm)
0.154
键能 (KJ mol-1)
347.3
力常数 k(N.cm-1)
4.5
波数范围 (cm-1) 700~1200
C=C
0.134
610.9
9.6
1620~1680
C≡C
0.116
836.8
15.6
2100~2600
(1)伸缩振动:
沿轴振动,只改变键长,不改变键角
C
对称伸缩振动(νs) (2853 cm-1)
C
不对称伸缩振动 (vas) (2926 cm-1)
(2)弯曲振动:
+
+
+ +
C
C
C
C
剪式振动(δs)
面内摇摆振动 (ρ) 面外摇摆振动 (ω)
扭式振动 (τ)
面内
面外
弯曲振动只改变键角,不改变键长
注意:不是所有的振动都能引起红外吸收,只有偶极矩
(μ)发生变化的,才能有红外吸收。
H2、O2、N2 电荷分布均匀,振动不能引起红外吸收。 H―C≡C―H、R―C≡C―R,其C≡C(三键)振动也不
能引起红外吸收。
2.振动方程式(Hooke定律)
振
1
2
k
m1.m2
m1 m2
式中:k — 化学键的力常数,单位为N.cm-1
μ — 折合质量,单位为 g
双键的伸缩振动区。 包括C=O、C=C、C=N、N=O,N-H
1. C=O
1900~1650cm-1,峰尖锐或稍宽,其强度都较大。 羰基的吸收一般为最强峰或次强峰。
透光度以下式表示:
T % I 100 % I0
I:表示透过光的强度; I0:表示入射光的强度。
横坐标:波数(v)400~4000 cm-1;表示吸收峰的位置。
纵坐标:透过率(T %),表示吸收强度。T↓,表明
吸收的越强,故曲线低谷表示是一个强的吸收带。
四、分子振动与红外光谱
1.分子的振动方式
倍频:因为振动的非谐性,也可
能存在倍频,对应于振动基态到 第二激发态的跃迁。
合频:当电磁波的能量正好等于
两个基频跃迁能量的总和时,可 能同时激发两个基频,这种吸收 成为合频。
五. 影响吸收谱带强度的因素
跃迁几率:
Δν= ±1 的跃迁(基频谱带)几率最大,谱带越强。
偶极矩的变化越大,吸收谱带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