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畜禽生态养殖发展对策
生态畜牧业鸡养殖技术分析
![生态畜牧业鸡养殖技术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33b8e0f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20.png)
生态畜牧业鸡养殖技术分析
生态畜牧业鸡养殖技术是以生态环境保护为核心,利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先进的技术手段,实现鸡养殖的高效益、低排放、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养殖模式。
下面将从环境保护、饲养管理、饲料营养和疫病预防等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是环境保护方面。
生态畜牧业鸡养殖技术注重环境保护,通过科学的养殖模式,减少饲养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排放。
采用生物有机肥的利用,可以有效地减少养殖废弃物的污染,保护土壤和水质环境。
其次是饲养管理方面。
生态畜牧业鸡养殖技术强调科学的饲养管理,通过优化圈舍环境、合理配比饲料、科学调控饲料营养等方式,提高鸡的生产性能,降低饲料转化率,减少资源浪费。
科学的饲料管理也能够改善鸡的免疫功能,提高鸡的抗病能力。
饲料营养方面是生态畜牧业鸡养殖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饲养过程中,科学合理地配制饲料,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可以有效地提高鸡的生长速度和肉质品质。
合理的饲料配比也能够减少饲料中的无效成分,降低饲料成本,提高养殖效益。
最后是疫病预防方面。
生态畜牧业鸡养殖技术采用先进的疫病防控措施,加强饲养环境的消毒和相关设施的清洁,以减少病原微生物的传播。
通过合理的免疫接种,提高鸡的免疫力,减少疫病的发生。
在饲料营养方面,适当添加一些抗生素和益生菌等,也能够增强鸡的抗病能力。
生态畜牧业鸡养殖技术在环境保护、饲养管理、饲料营养和疫病预防等方面都有较大的优势。
它不仅可以提高鸡的生产性能,降低养殖成本,还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
生态畜牧业鸡养殖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北海市畜禽生态养殖发展情况调查与分析
![北海市畜禽生态养殖发展情况调查与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ddeb731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faa1758.png)
北海市畜禽生态养殖发展情况调查与分析北海市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一个地级市,位于中国南部海岸线上。
畜禽生态养殖是近年来在北海市发展迅速的一个产业,本文将对北海市的畜禽生态养殖发展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并提出相关问题及解决方案。
一、发展背景畜禽生态养殖是一种以生态环境为基础,注重畜禽养殖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一种养殖方式。
由于北海市地处于海岸线上,水资源丰富,为养殖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近年来,北海市政府大力推广畜禽生态养殖,以提高畜禽养殖效益,保护环境。
二、调查情况1. 养殖场面积:调查结果显示,北海市畜禽生态养殖场的面积多集中在100亩以下,养殖动物的规模相对较小。
养殖场数量较多,但个体规模较小。
2. 养殖品种:调查结果显示,北海市畜禽生态养殖主要涉及的品种有猪、牛、羊、鸡和鱼等。
猪和鸡是养殖数量最多的品种,也是市场上需求量较大的品种。
3. 养殖方式:调查结果显示,北海市畜禽生态养殖主要采用的方式有散养和半散养两种。
散养主要是指将畜禽放养在室外,享受自由觅食的方式;半散养主要是指畜禽在半封闭环境中生长,通过饲料的投放来满足其日常生活需求。
4. 养殖环境:调查结果显示,北海市畜禽生态养殖的环境条件较好。
由于市区周边环境较为优越,养殖场位于郊区或农村地区,空气质量相对较好,有利于畜禽的生长和发育。
5. 养殖技术:调查结果显示,北海市畜禽生态养殖普遍存在技术水平不高的问题。
养殖者大多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培训,缺乏科学的养殖技术和管理经验。
三、问题与分析1. 养殖规模较小:由于北海市养殖场的规模较小,很难实现规模化养殖,难以提高产能和降低成本。
3. 环境保护问题:虽然北海市养殖场相对较远离市区,但仍面临养殖废水处理、粪便处理等环境保护问题。
四、解决方案1. 政府引导:政府可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养殖者进行规模化养殖,提供相应的贷款、补贴等支持。
2. 技术培训:政府可以组织养殖者参加养殖技术培训班,提高养殖者的技术水平和管理经验。
畜禽养殖业的生态学研究和可持续发展
![畜禽养殖业的生态学研究和可持续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7ee09813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ae.png)
畜禽养殖业的生态学研究和可持续发展畜禽养殖业是当前全球农业中最重要的战略支柱之一,其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然而,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快速增长,畜禽养殖业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等问题也越来越严峻。
如何实现畜禽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环保学家和农业学家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而生态学的研究则为此提供了一个核心的学科基础。
一、畜禽养殖业生态学的概述畜禽养殖业是指人工饲养的家畜和家禽,目的是为了满足人类对食品、皮毛、工作力和药用等需求。
然而,畜禽养殖业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和温室气体排放,对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潜在危害。
由此可知,畜禽养殖业与生态系统之间具有很大的关系,而生态学则是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
因此,畜禽养殖业与生态学的结合是十分必要的。
二、畜禽养殖业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畜禽养殖业所带来的影响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土地、水资源的消耗畜禽养殖业需要大量的土地和水资源,其用途主要用于饲料的生长和畜禽的生活。
一些土地资源极度贫乏地区,其畜牧业发展水平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畜禽养殖场常常需要占用当地的水和土地资源,导致土地的荒漠化和水资源的消耗。
2.污染环境畜禽养殖业的一大问题就是污染环境。
畜牧场的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等大量排放污染物,会对土壤、水源和空气造成严重污染,直接影响生态系统的平衡和人类健康。
3.生态平衡的危害政府和养殖业者通常为了更高的经济利益而进行规模化养殖,使得资源消耗和污染问题成为无法避免的难题,这对当地的生态平衡会产生一定的摧毁。
三、生态学研究在畜禽养殖业中的应用畜禽养殖业和生态学的关系虽然紧密,但是生态学如何应用于畜禽养殖业的研究中,还是需要更详细的阐述。
在畜禽养殖业中,环境影响评价、污染防治、环保规划等都需要借助生态学来进行解决。
1.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是对新养殖场建设、改建和扩建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对预测环境影响的程序。
生态学家可以对畜禽养殖的环境进行监控,依据数据对三品系统(动物、环境和人类)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系统分析,为养殖业的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家畜生态养殖的重要性及对策
![家畜生态养殖的重要性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1cd416c3240c844769eaeec7.png)
自然 堆 肥发 酵 , 有利 于 杀死 里 面部 分 的病原 微 生 物 ,
与物质要不断的转换和循环 , 在生产阶段方面 , 应充 分利用生物资料 , 最大程度提高 自 然 资源的利用率 。
过 程 中 , 目的是 保 护生 态 环境 ,实 现 资 源 可持 续 利 用, 为市 民提 供 大量 安全 良好 的畜 牧产 品 。生 态建设
赖 天然 草 场 的 局 面 ,实 现种 草 养 畜 和农 作 物秸 秆 科
学处理后养畜的饲养方式。把传统单一数量型转 向 为质量效益型 , 这 样 才有 利 于 经 济 、 生态 、 社 会工作 指导 上 ,
在 牛 羊养 殖 中 ,把 握 好 大 自然 中生 态 系统 之 间 的关 系, 提 高人 们 的 收入 , 这样 环 境 也得 到保 护 , 同 时减 少 了人力 物 力 以及 成 本 的投入 。这 种绿 色 环 保 的养 殖模 式 有利 于 现代社 会 的进步 与发 展 。 生 态 养殖 一 方 面可 以减 少 家 禽牲 畜 所 需 饲 料 的 成本 , 另 一方 面改 善 了池 塘 、 稻 田的 结 构 , 让 不 同 的 农 业 资源 相 互补 充 与 利用 ,把 牛 羊养 殖 与 生 态 建设 完 全结 合 在 一起 , 真正 做 到 和谐 、 可 持续 发 展 。生态 养 殖 中可 以把 冲洗 圈 舍 的水投 入 到 池塘 中 ,以供池 塘 中 的植 物 吸 收 , 过滤 后 的清 水 可 以用 于灌 溉 农 田。 这样 就 节 约 了很 多 的 水资 源 , 提 高 了水 的 利用 效 率 ,
生态畜牧业鸡养殖技术分析
![生态畜牧业鸡养殖技术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1b3a93d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e1.png)
生态畜牧业鸡养殖技术分析随着人们对食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生态畜牧业鸡养殖技术被越来越多的畜牧业者所引起关注。
生态畜牧业鸡养殖技术是指在遵循生态环境保护原则下,利用自然资源及环境要素,通过科学的管理技术,生产出绿色、健康、无公害的鸡肉产品。
下面,本文将从生态环境、饲养管理和肉鸡品种三个方面来分析生态畜牧业鸡养殖技术。
一、生态环境生态畜牧业鸡养殖技术要求在生产过程中保护生态环境,防止污染,使土地、空气和水源等环境资源不受损失。
这需要按照当地的地貌特征和气候条件选址,采用节约能源、节水、节材的技术措施,同时采用有机肥料替代化肥、生物农药代替化学农药、天然饲料代替浓缩饲料、一次性使用的垃圾桶替换回收的垃圾桶,从而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鸡肉产品的生态化。
二、饲养管理饲养管理是影响生态畜牧业鸡养殖技术的关键因素。
生态畜牧业鸡养殖要求饲养过程中必须遵循人畜和谐的原则,确保鸡的生长适宜、饮食合理、健康无病。
同时,饲养过程中还需要对鸡舍、饮水设备、疾病防控等方面进行全面管理,确保鸡群处于优良的生产状态。
1. 鸡舍设计。
鸡舍的设计要考虑到鸡的生长发育、运动活动和舒适感。
鸡舍的空气流通、透光性以及温度等条件应该符合鸡的生长发育和生活习性要求,同时要保证卫生和防病措施,确保鸡的健康生长。
2. 饮水管理。
饮水是保证鸡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
水质应该清洁、卫生,水量应该充足,水温应该适宜,经常更换水。
3. 饲料管理。
鸡的饲料包括天然饲料和浓缩饲料。
天然饲料应该符合卫生标准,以野菜、青草等为主。
浓缩饲料要保证质量安全,使用量要适量,在配餐上要科学合理。
4. 疾病防控。
疾病防控是生态畜牧业鸡养殖技术的必修课。
普遍认为,疫病防治应该从控制疾病源头、消除疾病出现条件和提高鸡的抗病能力等多个角度着手。
三、肉鸡品种品种选择对生态畜牧业鸡养殖技术来说非常重要,各个品种肉质、体型和生长速度等性状不同,在选择时应该考虑到当地的饲养条件和市场需求,采用适合的品种,产出高品质的鸡肉。
北海市畜禽生态养殖发展情况调查与分析
![北海市畜禽生态养殖发展情况调查与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c5d88a0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9b.png)
北海市畜禽生态养殖发展情况调查与分析北海市位于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是一个以畜牧业发达而闻名的地区。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的关注日益增强,畜禽生态养殖已成为国家和地方政府关注的焦点之一。
为了更好地了解北海市畜禽生态养殖的发展情况,本文将对其进行调查与分析。
一、北海市畜禽生态养殖的现状北海市是一个畜牧业发达的地区,畜禽养殖业是当地的支柱产业之一。
养殖业的主要品种包括猪、牛、羊、鸡、鸭、鹅等。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畜禽养殖规模逐渐扩大,产值逐年增加。
但与此畜禽养殖业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
目前,北海市的畜禽养殖业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1. 环境污染严重。
由于规模化养殖的普及和过度投放化肥、饲料等化学物质,导致湖泊、河流、土壤等环境受到污染,给周边居民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严重影响。
2. 饲料安全问题。
目前的养殖业中,常常使用激素、抗生素等添加剂来促进畜禽生长,这些添加剂可能会残留在肉类中,对人体造成潜在的健康威胁。
3. 养殖业的产业链不完善。
北海市的养殖业一直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存在很多问题,产业链不完善,影响了畜禽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针对上述问题,北海市政府开始着手采取多种措施,促进畜禽生态养殖的发展,推动养殖业向生态化、安全化、高效化的方向发展。
具体表现为:1. 加大环保力度。
政府加大对养殖业排污、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监管力度,推动畜禽养殖业实现绿色发展。
2. 加强饲料管理和安全监控。
政府加大对饲料添加剂的管理力度,严格把关生产环节,确保畜禽产品的安全性。
3. 建立健全产业链条。
政府鼓励企业和合作社等主体,加强养殖业的产销对接、加工环节的控制,促进产业链的完善和提升。
4. 推广生态养殖技术。
政府鼓励农户采用生态养殖技术,推广农田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提高畜禽养殖的生态效益和生产效益。
三、结语北海市畜禽生态养殖的发展虽然面临一些问题,但也在不断取得进展。
畜牧养殖中的环境保护问题及对策
![畜牧养殖中的环境保护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dfccff04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8640f54.png)
畜牧养殖中的环境保护问题及对策畜牧养殖是农业领域中重要的产业之一,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着环境保护问题。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和环保政策的不断完善,畜牧养殖中的环境保护问题也日益受到注意。
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从畜牧养殖中存在的环境问题出发,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一、环境保护问题在畜牧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环境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水资源污染:畜牧养殖中大量的粪便和尿液会排放到水体中,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和污染,进而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和水质的安全。
2. 土壤污染:畜牧养殖场所常常会出现粪便堆积和地表水循环不畅的情况,导致土壤污染问题。
3. 空气污染:畜牧养殖中产生的氨气、硫化氢等气体污染物会对周边空气质量产生影响,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
4. 生物多样性减少:大规模的畜牧养殖会占用大量土地和水资源,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对生物多样性产生负面影响。
以上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着周围的生态环境和人们的健康,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来解决这些问题。
二、对策1. 技术创新通过技术手段来减少畜牧养殖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比如采用生物处理技术对畜禽粪便进行处理,将其转化为有机肥料,减少对土壤和水质的污染。
利用高效过滤设备、湿地的净化功能等来处理养殖废水,减少对水资源的污染。
2. 精细管理强化对畜牧养殖过程中的排放和处理工作的管控,确保粪便、废水等污染物得到合理处理和处置。
加强养殖场地的规划设计,合理划分区域,做到畜牧养殖与周边环境的有效隔离。
3. 加强监管制定更加严格的环保政策和标准,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对不符合环保要求的畜牧养殖场进行整治和处罚。
同时鼓励养殖场进行环保设施的建设,对符合环保标准的养殖场进行奖励和补贴。
4. 科学种养结合采用科学的养殖方式和方法,避免畜牧养殖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促进畜牧业和农业的良好结合,比如运用生态养殖、循环农业等方式,通过种植有机农作物或者建立生态农场来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提高畜牧业的资源利用效率。
现代畜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现代畜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7a19a95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e19bc5a.png)
现代畜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长,畜牧业作为重要的农业产业,在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肉类需求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的问题,如养殖业的环境污染、动物健康和福利问题、粮食和饲料资源的浪费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对现代畜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推动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现代畜牧业所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环境污染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和密集化程度的增加,畜牧业对环境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
养殖场的粪便和尿液排放,水源被污染,土壤受到破坏,空气质量下降,给周围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威胁。
特别是畜禽养殖场的废水和废气排放,对周边地区的污染非常严重,给居民的健康造成了威胁。
二、动物健康和福利问题现代畜牧业中的动物往往被密集饲养,生长速度快,体重增长大,这对它们的身体健康和福利造成了严重影响。
养殖动物的疾病容易传播,而密集的养殖方式也容易导致动物行为异常、压力过大等问题,这些都对动物的健康造成了威胁。
为了提高产出,常常要求动物长时间处于不适宜的环境中,无法得到体温和气息的自然调节,这也会导致动物的疲劳和压力增大。
三、粮食和饲料资源的浪费现代畜牧业需要大量的粮食和饲料资源来满足养殖动物的需求,而粮食和饲料的种植又需要耗费大量的土地、水资源。
全世界仍然有许多人口面临粮食短缺和饥饿的问题,过多地将粮食用于畜牧业生产,不仅是一种资源浪费,也是对全球粮食资源的浪费。
针对现代畜牧业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提出以下对策:一、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和技术支持为了减少养殖业对环境的污染,需要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制定更加严格的环保政策,规范畜牧业的发展。
还需要加大环保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力度,提高污水处理和废气处理的技术水平,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从而实现绿色畜牧业的发展。
二、提高动物福利标准为了保障动物的健康和福利,需要提高动物福利的标准,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严格监督养殖业的生产过程。
畜禽养殖的生态与可持续性发展
![畜禽养殖的生态与可持续性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98708190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4293a6b.png)
畜禽养殖的生态与可持续性发展畜禽养殖业作为农业领域重要的支柱产业,不仅为人们提供大量的肉类、蛋类等动物产品,也为农民创造了丰厚的经济效益。
然而,长期以来,畜禽养殖业也面临着生态环境破坏、资源浪费等问题,对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
本文将探讨畜禽养殖的生态性问题,并提出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
一、生态环境问题1. 水资源污染由于养殖场的大规模需求,畜禽养殖业长期以来对水资源的污染问题尤为突出。
养殖场向水源中排放大量的粪便和养殖废水,其中包含着大量的氨氮、亚硝酸盐等污染物,直接威胁到水质的安全和生态系统的健康运转。
2. 土壤退化畜禽养殖业过度利用草地资源,导致了土壤的过度耗损和退化。
养殖场的排泄物和废料对土壤造成污染,部分地区甚至出现土壤酸化、盐碱化等现象,严重制约了农田的种植效益。
3. 温室气体排放畜禽养殖业是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源头之一。
大量的畜禽排泄物中含有甲烷等温室气体,通过发酵和腐烂过程释放到大气中,加剧了全球气候变化的问题。
二、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1. 推行清洁生产通过改进畜禽饲养管理和养殖环境设计,实施清洁生产技术,减少废水、废弃物的排放量和污染物的含量。
例如,可以引入先进的养殖废水处理设备,使其达到国家水质排放标准,减少水污染问题的发生。
2. 发展循环农业推动畜禽养殖与农田、林地的协同发展,实现养殖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通过将养殖废弃物作为有机肥料,用于提高土壤肥力和促进作物生长,达到循环利用的目的。
3. 推广生态养殖模式引入先进的畜禽养殖模式,如生态牧场、生态养鸡场等,将畜禽养殖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
通过合理的放牧管理、养殖环境的优化设计,减少对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保护野生动物的栖息地。
4. 加强政策支持和监管政府应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加大对畜禽养殖业的扶持力度和监管力度。
鼓励养殖场引入绿色科技,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环境污染。
加大对污染行为的处罚力度,推动畜禽养殖业朝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
畜牧业中的畜禽养殖环境改善
![畜牧业中的畜禽养殖环境改善](https://img.taocdn.com/s3/m/e1f3857d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dbfcb7e.png)
畜牧业中的畜禽养殖环境改善畜牧业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发展也面临着一系列环境问题。
为了实现可持续的畜牧业发展,需要不断改善畜禽养殖环境。
本文将探讨畜禽养殖环境改善的重要性以及可行的措施。
一、畜禽养殖环境改善的重要性畜禽养殖环境的改善对于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首先,良好的养殖环境能够提高畜禽的生产性能。
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通风条件有助于畜禽的正常生长和发育,提高养殖效益。
其次,优化的养殖环境可以减少畜禽疾病的发生。
合理的环境温度和湿度可以降低疾病的传播风险,有效控制养殖过程中的病害。
此外,改善养殖环境还有助于减少畜禽养殖对水资源的污染,降低环境压力,保护生态环境。
二、改善畜禽养殖环境的措施1. 提高畜舍设计和规划水平科学合理的畜舍设计是改善养殖环境的基础。
合理的建筑布局和空间划分能够提供畜禽生活所需的充足空间和适宜的环境条件。
例如,在鸡舍的设计中,可以合理设置鸟窝和喂食器,以减少畜禽之间的争斗和损伤。
同时,合理规划畜舍的位置,远离水源和人居区,减少风险和影响。
2. 加强粪污处理和利用畜禽养殖中产生的粪便和废弃物是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因此,加强粪污处理和利用是改善养殖环境的重要措施。
传统的清理和处理方法已经不能满足需求,可以考虑利用生物技术和其他先进技术进行粪污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例如,将畜禽粪便进行沼气发酵,不仅能够有效降解污染物,还可以生成可再生能源。
3. 优化饲料配制和管理合理的饲料配制和管理对于畜禽的健康和生产性能至关重要。
科学合理地配制饲料,能够提供畜禽所需的营养物质,减少饲料浪费和污染。
此外,合理控制饲喂量和饲喂数次,减少过度投喂和浪费,也是改善养殖环境的一种重要方式。
此外,加强饲料质量监测和管理,杜绝使用劣质饲料和添加剂,能够有效保障畜禽养殖环境的安全和健康。
4. 加强疫病防控措施疫病是畜禽养殖中的重要问题,严重影响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加强疫病防控措施是保障畜禽养殖环境的关键。
生态畜牧业鸡养殖技术分析
![生态畜牧业鸡养殖技术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98339cb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f4.png)
生态畜牧业鸡养殖技术分析
随着市场的需求,生态畜牧业鸡养殖技术越来越被重视。
该技术采用了环境友好型养殖技术,使得鸡的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协调达到了一个新高度。
下面将为大家详细解析生态畜牧业鸡养殖技术。
1. 建立合理的鸡舍
鸡舍是养殖鸡只的基础,其合理性对鸡群健康和产品质量都有重要影响。
在建立鸡舍时,应科学制定饲料、水源等设备的分布,以达到科学、高效的管理。
在鸡舍的墙面等设施上应加装绝缘材料,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能量流失,保持温度的稳定。
2. 提高饲料的质量
饲料是生态畜牧业鸡养殖技术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因此应该尽量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保证鸡只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全部营养物质。
此外,饲料的处理应当尽可能简单且经济,以达到成本的最优化。
3. 强化生态环境控制
生态环境是鸡群健康发展的基础,而生态环境控制正是保持鸡环境清洁、整洁的重要手段。
控制环境的方法可以通过定期清洁鸡舍,保持空气新鲜流通以及拆卸和更换废气发生器来实现。
同时,应该注意要设置合理的温度、湿度和光照,使鸡一直生活在最佳的环境条件中。
4. 加强防疫保健
防疫保健技术是生态畜牧业鸡养殖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保证鸡群健康,防止一些疾病的出现和传播。
一般情况下,鸡舍要经常消毒和杀菌,以保持环境清洁卫生,并且注重鸡舍的通风和卫生。
另外,要对鸡只进行定期的检查,预防鸡病的发生、传播。
以上为生态畜牧业鸡养殖技术的四个方面的详细解析,相信能够帮助大家了解其主要的技术实现。
在生态畜牧业鸡养殖技术中,科学严谨的作业和全方位的保健的管理方案才能最终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畜牧业鸡养殖技术分析
![生态畜牧业鸡养殖技术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102ff5c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6c.png)
生态畜牧业鸡养殖技术分析
生态畜牧业是一种注重环保和动物健康的养殖方式。
鸡养殖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本文将探讨生态畜牧业鸡养殖技术的优势和具体实施方法。
1. 提高鸡的健康水平
生态畜牧业鸡养殖技术采用科学化的管理方式,提供合理的饲料、饮水等环境条件,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使鸡的免疫力得到提高,减少了鸡的疾病发生率,提高了鸡的健康水平。
2. 降低饲料成本
生态畜牧业鸡养殖技术采用自然环境、生物多样性和有机肥等方式,不使用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同时采用现代科技技术,提高了饲料利用率,减少了饲料浪费,降低了饲料成本。
3. 可持续经营
生态畜牧业鸡养殖技术注重生态保护和资源利用,不损害自然环境,保证了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同时也为农民提供了稳定收入。
1. 环境管理
生态畜牧业鸡养殖技术的核心是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提供合理的饲料、饮水、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为鸡的正常生长和健康提供保障。
要保持鸡舍内清洁卫生,避免各种病菌的滋生和传播。
对于养殖环境,应该采用最少化和无害化的化肥、农药和其他化学物质,保证鸡养殖对环境无害。
3. 疫病防治
生态畜牧业鸡养殖技术的疫病防治依托于形成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同时,在饲养过程中要加强对鸡的健康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病情。
对于疫情爆发的鸡舍,要做好隔离和消毒工作。
4. 养殖模式
生态畜牧业鸡养殖技术的养殖模式,采用自然生态、适度造林、兼提水产的立体经营方式,通过开发多层次的养殖业态,实现生态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生态畜牧业鸡养殖技术既满足了人们对健康、环保和可持续性的需求,也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和机会。
生态畜牧业鸡养殖技术分析
![生态畜牧业鸡养殖技术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a8bf2d2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d3.png)
生态畜牧业鸡养殖技术分析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营养的要求不断提高,生态畜牧业已经成为当今养殖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
在鸡养殖方面,采用生态畜牧业技术,可以有效提高鸡的生产性能,促进鸡的健康生长,提高鸡肉的品质,从而实现“绿色、健康、环保、安全”养殖目标。
一、生态畜牧业鸡养殖的基本特点1、场地选址要注重环境因素生态畜牧业鸡养殖的场地应选择处于生态环境良好,污染少,气候适宜的地区。
同时应做好防火预防措施,保证场地的安全健康。
2、进口种鸡要优质生态畜牧业鸡养殖的育种、品种的选用十分重要,应选用生长快、繁殖能力好、抗病强、营养素含量高的本地化或优异进口种鸡。
3、环保意识要强生态畜牧业鸡养殖要注重环境保护,采用无污染、无化学残留的自然饲料和健康牧草,减少抗生素的使用量和化学药品的使用量,保证鸡肉的安全健康。
4、饲料注重营养均衡饲料是鸡养殖中一个重要的环节,生态畜牧业鸡养殖要注重饲料的营养均衡,饲料要求不仅是能量、蛋白质含量高,而且还应强调维生素、微量元素、酸碱平衡。
5、科学的管理制度生态畜牧业鸡养殖要建立科学化的管理制度,包括饲养环境、健康检测、疾病预防和控制等方面的管理,同时要实行廉价清洁的高效率管理措施。
1、合理场地规划合理规划场地,合理摆放鸡舍和设施,保持场地清洁干净,定期通风换气,保证鸡舍内部的环境质量,防止传染病的发生。
2、科学的喂养方式生态畜牧业鸡养殖应采用科学的喂养方式。
饲料应干净、新鲜、质量好,饲料不能过量,否则鸡会发生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症状。
同时还要掌握好群体的饮食需求,采取浅盘饲料、筒料饲喂、自动喂料等喂养方式,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和饲养效果。
3、科学的疾病预防和控制疾病是鸡养殖的头号敌人。
生态畜牧业鸡养殖应采取科学的预防和控制措施,进行常规疫苗接种、定期检查鸡舍和鸡只的健康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做到早期治疗,减少死亡率和疫病发生率,保持良好的饲养环境,切实保障鸡的健康发展。
生态畜牧业鸡养殖要采用科学的繁殖管理措施,确保鸡的良好繁殖能力。
生态养殖技术如何提高畜禽养殖效益
![生态养殖技术如何提高畜禽养殖效益](https://img.taocdn.com/s3/m/1dab6776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d5.png)
生态养殖技术如何提高畜禽养殖效益生态养殖技术是指以生态学为基础,以生态工程技术为主要手段,实施环境修复和生态系统的保护,达到畜禽养殖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养殖方式。
相比传统的畜禽养殖模式,生态养殖技术能够提高畜禽养殖效益,保护环境,减少污染。
本文将从改善饲料、改良饲养管理、提高养殖环境三个方面来阐述如何通过生态养殖技术来提高畜禽养殖效益。
首先,改善饲料是提高畜禽养殖效益的重要措施之一。
传统的畜禽养殖过程中,往往存在饲料浪费、营养不均衡等问题。
而生态养殖技术通过科学合理的饲料配方和加工技术,使畜禽能够获得足够的营养,并减少饲料的浪费。
例如,通过添加饲料酶剂、预处理技术等手段,可以提高饲料利用率,减少饲料浪费。
另外,生态养殖技术还可以通过调整饲料中的蛋白质、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含量,使其更加适合畜禽的需要,提高畜禽的生产性能。
此外,生态养殖技术还可以利用饲料中的植物提取物等天然饲料添加剂,提高畜禽抗病能力,减少养殖过程中的疾病发生率,进一步提高养殖效益。
其次,改良饲养管理也是提高畜禽养殖效益的关键。
传统的畜禽养殖模式往往存在过度密集饲养、缺乏环境控制等问题,容易引发疾病传播和环境污染。
而生态养殖技术通过合理的饲养密度和环境控制手段,如建设合理的畜禽舍、粪便处理设施、通风降温设备等,可以改善养殖环境,提高畜禽的生产性能。
例如,合理控制饲养密度可以减少养殖场内疾病的传播风险,减少畜禽之间的互相竞争,提高养殖效益。
此外,采取合适的通风降温措施可以降低畜禽疲劳和热应激,提高畜禽的饲料利用率和生长速度。
同时,科学的饮水管理、饲料喂养和卫生措施也能够有效预防疾病,保持畜禽的健康状态,提高养殖效益。
最后,提高养殖环境也是生态养殖技术提高畜禽养殖效益的重要手段。
传统的畜禽养殖往往存在养殖场污染、面源污染等问题,对周边环境造成恶劣影响。
而生态养殖技术通过合理的环境修复和生态系统保护措施,可以提高养殖环境质量,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畜牧养殖中的环境保护问题及对策
![畜牧养殖中的环境保护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a502fc85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01.png)
畜牧养殖中的环境保护问题及对策畜牧养殖是农业生产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提供人类食物和经济效益的也面临着环境保护方面的挑战。
畜牧业的发展和环境保护必须同时兼顾,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解决畜牧养殖中的环境保护问题。
本文将探讨畜牧养殖中存在的环境保护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1. 水污染畜牧养殖过程中,大量的畜禽粪便和尿液排放到水体中,导致水体受到严重污染。
其中含有的氮、磷等营养物质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进而导致藻类过度生长,破坏水生态平衡。
畜牧养殖中使用的化学药物和饲料添加剂也会对水质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
畜牧养殖中,大量的粪便和尿液也会对土壤产生污染。
特别是长期大规模的畜牧养殖场,粪便和尿液会积累在土壤中,使得土壤肥力迅速下降,甚至导致土壤酸化、碱化等问题。
畜牧养殖中的污染源不仅来自水和土壤,也来自空气。
畜禽排放的粪便和尿液中的氨气和硫化氢等气体会对空气造成污染,对周边居民的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
二、畜牧养殖中的环境保护对策1. 加强畜牧养殖废弃物处理为了减少畜牧废弃物对水、土壤和空气的污染,可以采取一些有效的处理措施,如利用生物堆肥技术进行畜牧废弃物处理,将畜禽粪便和尿液制成有机肥料,用于农作物的生产。
也可以建立完善的废水处理系统,对废水进行处理,减少对水体的污染。
2. 推广循环农业模式循环农业模式是一种减少环境污染的生产方式,可以有效地解决畜牧养殖中的环境保护问题。
在循环农业模式中,可以进行畜禽粪便的资源化利用,比如利用沼气发电、制备生物柴油等,从而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
3. 加强环境监测和管理要实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环境监测和管理。
在畜牧养殖过程中,对废弃物排放、化学药物使用等情况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也要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强化环境管理,督促畜牧养殖场合法合规运营。
4. 提倡生态畜牧业生态畜牧业是一种以保护环境为主要目标的畜牧业生产方式,可以有效减少环境污染。
改善农村畜牧业养殖环境与养殖技术
![改善农村畜牧业养殖环境与养殖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b8f71ebe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39.png)
改善农村畜牧业养殖环境与养殖技术在我国农业发展的进程中,畜牧业作为农村重要的经济支柱之一,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和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随着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畜牧业养殖环境和养殖技术面临许多挑战。
本文将从改善农村畜牧业养殖环境和养殖技术的角度出发,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可行方法。
一、提高畜牧业养殖环境良好的养殖环境是畜牧业健康发展的基础。
农村畜牧业养殖环境往往存在污染严重、卫生脆弱等问题。
为了改善养殖环境,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环境监管。
加大对农村畜牧业养殖环境的监管力度,制定更加严格的环境保护标准和法规,加强对畜禽养殖场的检查和处罚力度,确保规范养殖行为。
2. 推广清洁能源。
农村畜牧业养殖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都相对较大,采用清洁能源替代传统燃煤或者柴油等污染能源,可以降低环境污染,同时也节约能源。
3. 加强废弃物处理。
畜禽养殖产生的废弃物往往成为环境污染的源头,需要加强对废弃物的收集、处置和利用。
发展生物能源、有机肥料等资源化利用技术,对废弃物进行有效处理。
二、优化养殖技术改善养殖环境的同时,还需要优化养殖技术,提高养殖效率和质量,以适应现代化养殖的要求。
以下是几种值得推广的养殖技术:1. 精准饲养技术。
通过科学合理的饲料和饲养方式,精准控制饲养量和营养成分,以提高动物生长速度和养殖效益。
同时,科技手段可以帮助养殖户提高饲养技术,提高产出和收益。
2. 生物安全技术。
加强对畜禽养殖过程中疫病和(抗)生素滥用等问题的预防和控制,利用先进的生物安全技术,避免疾病蔓延和环境污染,确保畜禽养殖的健康发展。
3. 智能化养殖技术。
引进智能化设备和技术,如传感器、自动喂食系统、智能化数据分析等,提高畜禽养殖过程中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三、加强农民培训和指导改善农村畜牧业养殖环境和养殖技术需要加强农民的培训和指导,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和意识。
以下是几个改进措施:1. 开展技术培训。
生态畜牧业鸡养殖技术分析
![生态畜牧业鸡养殖技术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fe0be94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03.png)
生态畜牧业鸡养殖技术分析生态畜牧业鸡养殖技术是指通过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提高鸡的生产性能,并保护生态环境的一种养殖方式。
其核心理念是依靠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通过合理的饲养方式,使鸡获得健康成长,同时保护生态环境。
1.选择适宜的品种选择适合生态畜牧业鸡养殖的品种,是保证饲养效益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键。
优选肉、蛋双用和良种鸡种,肉鸡以外在生长速度、产蛋数量、肉质品质等方面均有优异表现;蛋鸡具有稳定的产蛋率、蛋质趋于均匀,且有强的适应能力;良种鸡体型适中,寿命长,繁殖能力强,且在适应环境方面具有优势,可为生态畜牧业鸡养殖提供优质种源。
2.合理的饲料配方科学合理的饲料配方是生态畜牧业鸡养殖的重要保证。
应结合鸡的品种、年龄、季节等情况,合理配制饲料。
要坚持粗饲料为主,增加饲料多样性,鼓励多种不同植物叶子和鲜嫩草地的饲料种类,使鸡得到优质、多样化的营养,增强鸡的免疫力,提高其生产性能。
3.合理的饲养环境合理的饲养环境是保证生态畜牧业鸡养殖的重要条件。
鸡笼要保持清洁干燥,确保室内温度适宜,避免鸡只受寒或受热。
应根据季节变化调整饲养环境,让鸡只有较好的生活条件和健康状况。
4.加强疾病防治疾病防治是生态畜牧业鸡养殖的重要工作。
通过合理饲养管理、预防和治疗疾病,减少鸡只的疾病发生率,增强其生产力和健康状况。
必须做好隔离消毒工作,保持饲养场地清洁卫生,减少病菌传播和鸡只拥挤搏斗等疾病诱因,给予鸡禽充足的休息时间,提高鸡只的抵抗力。
5.科技手段与智能化为了提高饲养效益和生态环境保护,需要大力推广生态畜牧业科技手段和智能化设备的应用。
采用现代化的饲养技术和管理方法,促进工业化和规模化的生态畜牧业鸡养殖,利用现代化设备提高饲养效率,提高饲料利用率,减少生态污染,形成良好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模式。
综上所述,生态畜牧业鸡养殖技术是一项综合性的技术工程,需要结合肉、蛋双用和良种鸡种的选择、合理饲料配方、合理饲养环境、加强疾病防治等措施,发挥现代科技手段和智能化设备的优势,为生态畜牧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撑和保障。
养殖业中的畜禽养殖与农村环境治理
![养殖业中的畜禽养殖与农村环境治理](https://img.taocdn.com/s3/m/29653f15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b4.png)
养殖业中的畜禽养殖与农村环境治理畜禽养殖业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同时也是农村环境治理的一个紧迫问题。
在畜禽养殖业的发展过程中,如何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
本文将从畜禽养殖业的现状、环境问题、治理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畜禽养殖业的现状畜禽养殖业在我国农村经济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不仅提供了丰富的肉类、蛋类和乳制品,还为农村居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增加了农村居民的收入。
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对畜禽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畜禽养殖规模不断扩大。
这导致了畜禽养殖业面临着许多环境问题。
二、农村环境问题的产生1.水污染:大规模的畜禽养殖业会产生大量的粪便和尿液,如果处理不当,会造成水体污染。
这些污染物会通过农田排放到地下水中,进而污染水源。
2.空气污染:畜禽养殖业会产生大量的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如果没有有效的处理措施,会污染周边的空气,对人畜健康造成威胁。
3.土壤污染:养殖废弃物的集中堆积会导致周边土壤的污染,破坏农田的肥力,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三、农村环境治理措施1.环境监管:加强对畜禽养殖场的监管力度,确保养殖场按照环境保护法规进行运营,严禁违规排放污染物。
2.科技创新:加大科技投入,发展环保型养殖技术,提高畜禽养殖效率,减少废弃物产生。
3.资源循环利用:充分利用养殖废弃物,开展有机肥料生产,减少对化肥的依赖,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4.生态养殖:推行生态养殖理念,通过合理的规划和设计,建立畜禽与农作物种植的生态循环系统,减少环境污染。
5.政策倾斜:制定相关政策,给予环保养殖场减税、优惠贷款等支持,鼓励养殖户转型升级,采用环保措施。
四、农村环境治理的重要性农村环境治理不仅关乎农村居民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也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
只有改善农村环境,消除环境污染,才能实现农村产业的绿色发展,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农村环境治理需要政府、企业和农民共同参与,通过加强监管、科技创新和政策支持,逐步解决畜禽养殖业中的环境问题。
生态畜牧业鸡养殖技术分析
![生态畜牧业鸡养殖技术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acd2dd3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ca.png)
生态畜牧业鸡养殖技术分析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生态畜牧业鸡养殖技术也得到了广泛关注。
生态畜牧业鸡养殖技术强调了饲养环境的舒适性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旨在实现鸡的健康成长和优质的肉质。
下面将对生态畜牧业鸡养殖技术进行分析。
饲养环境的改善是生态畜牧业鸡养殖技术的核心。
传统的鸡养殖方式中,常采用大规模密集饲养,鸡只生活在拥挤的鸡舍中,容易引发疾病传播。
而生态畜牧业鸡养殖技术通过改善饲养环境,提高鸡只的生活质量。
可以采用小规模圈养的方式,每只鸡都有足够的活动空间,降低鸡只之间的相互感染风险。
适当控制饲养密度,避免饲养过多的鸡只,以减少饲养环境的压力。
合理饲料的供给也是生态畜牧业鸡养殖技术的关键。
饲料是鸡生长和发育的重要营养来源,供给合理的饲料可以提高鸡只的生长速度和肉质品质。
生态畜牧业鸡养殖技术强调使用天然、无激素、无抗生素的饲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鸡只身体的损害。
适当添加一些对鸡只生长有益的营养物质,如氨基酸、维生素等,可以提高鸡只的生长速度和免疫力。
生态环境的保护是生态畜牧业鸡养殖技术的目标。
在传统的鸡养殖中,常常使用化学药品和抗生素来预防和治疗疾病,这不仅对鸡只身体有害,还会使环境受到污染。
而生态畜牧业鸡养殖技术则强调通过生物治疗、中药、疫苗等方式来保护鸡只的健康,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生态畜牧业鸡养殖技术还推崇生态养殖方式,如与其他农作物进行循环种植,鸡只的粪便可作为农作物的有机肥料,减少农业化肥的使用。
生态畜牧业鸡养殖技术通过改善饲养环境、合理供给饲料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方式,实现了鸡的健康成长和优质肉质的目标。
这种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鸡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同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更好地满足人们对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的需求。
生态畜牧业鸡养殖技术还需要不断的研究和改进,以进一步提高其效益和可持续发展性。
浅析畜禽生态养殖发展对策
![浅析畜禽生态养殖发展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86a306016137ee06eef91876.png)
浅析畜禽生态养殖发展对策摘要:发展生态养殖是实现畜禽养殖业可持续发展和控制、减少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
笔者就生态养殖的概念、国内生态养殖的主要模式,方法及发展的策略进行综合概述,以为有关部门、养殖企业提供科学的参考方法。
关键词:畜禽;生态养殖;发展对策前言近年来,我国畜禽养殖业发展迅速,规模化、集约化养殖程度越来越大,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其环境污染程度也随之加剧,因养殖带来的生态与环境问题、社会矛盾问题等逐步凸显,如不采取相应的对策,将会给生态和生产带来严重损失。
而发展生态养殖是实现畜禽养殖业可持续发展和控制、减少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
本文就生态养殖的概念、国内生态养殖的主要模式,方法及发展的策略进行综合概述,以为有关部门、养殖企业提供科学的参考方法。
一、生态养殖概念生态养殖是我国养殖业大力提倡的一种生产模式,其核心主张就是遵循生态学规律,将生物安全、清洁生产、生态设计、物质循环、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续消费等融为一体,发展健康养殖,维持生态平衡,降低环境污染,提供安全食品。
生态养殖是一种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可持续畜牧业发展模式。
生态养殖的概念在中国已经被提出了近二十年,但理解上差异很大,大致上可以分为两种:广义的生态养殖和狭义的生态养殖。
广义的生态养殖就是“农-林-牧-渔”模型,种养结合,相得益彰,以自然生态为基础,发展循环经济,提升综合生产效益。
常见的如“猪-沼-果”,“桑-猪-鱼”等。
可以说这是前二十年生态养殖的主流,这种模式更准确的定义应该是“生态农业”,或者是“以养殖业为基础的生态农业”。
而狭义的生态养殖则明确定位于牧场,原则上并不涉及农业林业等范围,其生态理念及生态技术实施的核心就是牧场,从而打造真正意义上的生物安全牧场、食品安全牧场、环境友好牧场、生态循环牧场、低耗高效牧场。
可以说狭义的生态养殖才是当前养殖业最迫切需要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是养殖业摆脱污染、浪费、生物危机和恶性循环局面,走健康养殖业道路的必然选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畜禽生态养殖发展对策
发表时间:2019-11-12T10:47:11.887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22期作者:刀勇文
[导读] 摘要:发展生态养殖是实现畜禽养殖业可持续发展和控制、减少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
普洱市澜沧县谦六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摘要:发展生态养殖是实现畜禽养殖业可持续发展和控制、减少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
笔者就生态养殖的概念、国内生态养殖的主要模式,方法及发展的策略进行综合概述,以为有关部门、养殖企业提供科学的参考方法。
关键词:畜禽;生态养殖;发展对策
前言
近年来,我国畜禽养殖业发展迅速,规模化、集约化养殖程度越来越大,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其环境污染程度也随之加剧,因养殖带来的生态与环境问题、社会矛盾问题等逐步凸显,如不采取相应的对策,将会给生态和生产带来严重损失。
而发展生态养殖是实现畜禽养殖业可持续发展和控制、减少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
本文就生态养殖的概念、国内生态养殖的主要模式,方法及发展的策略进行综合概述,以为有关部门、养殖企业提供科学的参考方法。
一、生态养殖概念
生态养殖是我国养殖业大力提倡的一种生产模式,其核心主张就是遵循生态学规律,将生物安全、清洁生产、生态设计、物质循环、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续消费等融为一体,发展健康养殖,维持生态平衡,降低环境污染,提供安全食品。
生态养殖是一种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可持续畜牧业发展模式。
生态养殖的概念在中国已经被提出了近二十年,但理解上差异很大,大致上可以分为两种:广义的生态养殖和狭义的生态养殖。
广义的生态养殖就是“农-林-牧-渔”模型,种养结合,相得益彰,以自然生态为基础,发展循环经济,提升综合生产效益。
常见的如“猪-沼-果”,“桑-猪-鱼”等。
可以说这是前二十年生态养殖的主流,这种模式更准确的定义应该是“生态农业”,或者是“以养殖业为基础的生态农业”。
而狭义的生态养殖则明确定位于牧场,原则上并不涉及农业林业等范围,其生态理念及生态技术实施的核心就是牧场,从而打造真正意义上的生物安全牧场、食品安全牧场、环境友好牧场、生态循环牧场、低耗高效牧场。
可以说狭义的生态养殖才是当前养殖业最迫切需要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是养殖业摆脱污染、浪费、生物危机和恶性循环局面,走健康养殖业道路的必然选择。
二、生态养殖模式
目前,生态养殖的模式很多,根据其特征大致可归纳为三种类型:
(一)自然放牧与种养结合模式
如林(果)园养鸡、稻田养鸭、养猪-果树等。
主要通过林木、果树、作物等植物种植与畜禽养殖结合,从而有效解决并利用畜禽粪便,减少化肥农药用量,减少化学物质对环境的污染,减少药物残留,保持林果园良好的生态环境,或自然放牧利用昆虫、虫蚁喂鸡鸭,以生产优质果品和畜禽等无公害农产品。
(二)立体养殖模式
立体养殖能够促进农业的生态化发展,实现挖潜降耗、降低污染的目的,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如:“鸡-猪-蚯蚓、蝇咀-鸡、猪”模式,即是以鸡粪喂猪,猪粪养殖蚯蚓、蝇咀等低等动物,蚯蚓、蝇咀生产蛋白饲料粉,其粗蛋白含高达60%以上[1],用来喂鸡或猪,饲养效果与豆饼相同,更重要的是,蚯蚓、蝇咀体内含有甲壳素和抗菌肽,可以大幅提高猪、鸡、鹅等家畜对疾病的抵抗力[2]。
这种模式,既节省了饲料和药物的投入,又使鸡粪得到了循环利用处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十分明显。
同时,还有“鸡-鱼、藕”模式:架上养鸡,架下鱼池,池中养鱼、植藕;“水禽-水产-水生饲料”模式:坝内水上养鹅鸭,水下养鱼虾,水是养殖浮萍,同时,坝上还可养猪鸡;还有“猪-沼-果(林、草、菜、渔)等模式,都是非常好的立体养殖模式。
(三)以沼气为纽带的种养模式
畜禽养殖粪便在沼气池厌氧环境中可通过微生物的分解转化产生沼气、沼液、沼渣等再生资源,沼液、沼渣可用来生产生物有机肥,同时沼渣还可用于蚯蚓、蝇咀等低等动物养殖,养殖后的低等动物用于生产优质蛋白饲料和提取传统抗生素替代品、生物营养保健液、饲料添加剂等产品;生物有机肥用于生产绿色无公害食品和种植果、草、花卉等。
从而形成以“畜禽养殖-果、蔬、草、花卉-蛋白饲料开发、抗生素替代品研发”的综合利用生态链。
三、生态养殖技术研究
(一)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
养殖蚯蚓、蝇咀等低等动物:蚯蚓和蝇咀等体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还富含人体和动物所需的各种天然氨基酸和抗菌肽。
在西方许多国家,早就有运用人工养殖蝇咀和蚯蚓处理养殖场粪便和城市生活垃圾,再以蝇咀和蚯蚓加工生产蛋白饲料,利用蝇咀和蚯蚓富含氨基酸和抗菌肽的特性来饲养经济动物[3]和开发抗生素替代品和生物保健品。
利用畜禽粪便、农作物副产品等农牧废弃物饲养蚯蚓、蝇咀,再饲养畜禽,既能降低这些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还能把养殖后的粪便用于生产优质生物有机肥,用于生产绿色无公害食品;低等动物饲养畜禽可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提高畜禽蛋白含量和氨基酸水平,提高畜产品品质;同时还可深加工,开发人体和动物所需的生物营养保健品、抗生素替代品和饲料添加剂。
因此,加强对畜禽养殖粪便、农作物副产品、低等动物养殖的研究是提升生态养殖水平,实现畜禽养殖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畜禽粪尿处理研究
1.营养调控畜禽日粮配方:通过研究畜禽所需的最佳日粮配方及研究环保型饲料添加剂,可以降低粪便中吲哚、硫化氢、氨气等有害气体和粪便的排泄量,起到生物除臭和节料减排的作用,对于改善养殖环境十分有利。
2.研究畜禽粪尿的综合利用方法。
沼气化处理技术采用现代生物发酵工程技术,以畜禽废弃物为原料,配以多功能发酵菌,通过厌氧发酵和连续池式发酵,使畜禽养殖废弃物通过有益微生物的处理,经过除臭、腐熟、脱水等一系列化学反应,最终转变成沼气和活性生物有机肥,使之无害化、资源化。
3.采用生物和化学的方法处理污水。
生物处理模式就是利用微生物将粪尿中复杂的有机物降解为简单的无机物和合成微生物体,达到处理粪尿、污水,保持自然环境的目的。
生化处理模式,从采用的工艺技术来看,有厌氧处理、好氧处理、厌氧+好氧处理等,占地少、适
应性广,但投资大、能耗高、运转费用高。
4.采用新型的环境保护型的畜禽舍,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和先进粪尿回收工艺技术,对产生污染的环节实行全程控制。
四、生态养殖的发展对策
展望未来,面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生态养殖的发展必须通过各方面的技术协作与交流,解决生态养殖过程中的技术难题,把多学科的技术融入一体。
(一)因地制宜进行生态养殖业。
从当地环境实际出发,探索循环规律,找出良性生态循环的养殖模式,以获取最大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建立适合生态养殖业发展的创新机制。
完善有关的法规制度和有效发展机制。
要提高集约化养殖环境控制能力,加强设施建设,建立生态型养殖小区,实现粪污零排放。
(二)渐向有机养殖业方向发展。
必须将畜禽日粮配合纳入整个生态系统,使畜牧业逐渐走上生态型畜牧业的轨道。
通过营养调控提高营养物质的利用率,降低废弃物的排泄量,研究开发新型的绿色饲料添加剂。
(三)粪便无害化处理和粪便资源的分层次多元化作用。
改变直接利用畜禽粪便喂畜禽的做法或利用沼液作饲料,避免疾病的交叉感染和某些有害物质的超标。
集约化畜禽养殖场产生的粪便量大,可利用干清粪工艺,将堆肥、厌氧发酵、制作生物有机肥等技术结合起来,通过综合利用开发,生产商品有机肥及配制有机无机复混肥和基质肥,包括生物好氧发酵制造高效活性有机肥,各种栽培基质和营养土,或经过无害化处理之后作为再生饲料,从而实现畜禽粪便资源的分层次多元化利用。
(四)持续稳定增强共生系统。
发展蝇蛆、蚯蚓等食物链环节,研究和开发再生利用资源,将畜禽粪便、秸秆转化为高蛋白质的动物饲料。
专家预测,人工生物链将有可能作为生物工程取代现有的饲料工业生产体系,并作为环保产业的一部分在我国获得长足发展[4]。
加强人工生物链这一薄弱环节,研究生物链上的生物群落,挑选出易于生产的品种,强化培育,形成新的产业链,使饲养的动物获得比自然界更优越的环境,更加充足的饵料,从而降低饲养成本并获得优质高产。
五、结语
随着规模化养殖的迅速发展,畜禽养殖粪尿对环境的污染和畜产品安全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一大问题,保护与改善环境,提高畜产品质量已刻不容缓,不同的地区应结合自身实际环境条件和养殖条件,采用不同的模式,发展生态畜牧业,在充分利用资源的基础上,提高畜产品品质,从而保证畜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蚯蚓将出现新的亮点.山西科技报,2003(3).
[2]何丹林,温刘发,邓春柳等.蚕抗菌肽AD-酵母制剂对粤黄鸡肠道消化酶和饲料品质的影响.中国家禽.2004,26(7):9-10.
[3]余建明.发展生态养殖是大势所趋.山西农业,2006,(10):23.
[4]陈凯凡,程阳生.生态安全畜牧业及其技术途径和有效措施.湖南畜牧兽医,2005,(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