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课堂活起来 王薇

合集下载

主动参与,让数学课堂活起来

主动参与,让数学课堂活起来

创新课堂新教师教学小学数学作为小学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学生的罗辑思维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数学作为一个比较抽象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常常会遭遇学生兴趣不高的尴尬。

如何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让学生主动参与,让数学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快乐,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以下几点,以供借鉴。

一、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新课程改革虽已经多年,但审视当前的数学课堂,教师把持着话语权,占据着主体地位的课堂依然不在少数。

如此,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主体地位荡然无存,更谈何情感体验与快乐。

这样的课堂,教师依然高高在上,学生不敢越雷池半步,创新就更不用谈起。

心理的压力必将压制着学习的兴致,课堂必将是一片沉寂。

如何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至关重要。

那么如何创设氛围?教师心中应该有“人”,目中有“人”,摒弃自说自话,抛弃照本宣科,融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以和蔼可亲的形象为学生进行授课,以真诚热情的微笑面对每一个学生。

同时,学会等待学生,在学生犯错的时候,弃责备而等待,弃批评而引导。

多采取鼓励的态度让学生有努力学习和进步的动力。

除此之外,老师在课后应当抛下老师这个身份,从一个朋友的角度多与学生进行交流,可以通过主动谈心的方式,询问学生近期的学习和生活状况。

通过这些方式与学生进行接触和交流,让学生们减轻学习的心理负担,让他们在一个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下敢于开口,为他们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培养主动参与的学习意识1、为主动思考留出空间要想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课堂教学中来,需要老师摒弃传统的教学理念,不再以自己的思维模式来代替学生思考,要给学生留有一定的空间进行主动地思考。

学生主动参与并不是形式上的,课堂气氛热烈并不代表学生就真正的参与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让他们动脑思考,主动参与才会变得有意义。

比如在学习三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这一课时,老师们一般认为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很简单,只需要跟学生讲解相关的知识点就可以了。

改革课堂教学方式 让数学课“活”起来

改革课堂教学方式   让数学课“活”起来

改革课堂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有效性麒麟区北关小学龚大春随着数学课程标准的颁布、学习、贯彻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改革蓬勃兴起。

“合作、自主、探索”的课堂教学模式正为广大数学教师所接受与推崇。

课堂中热闹、激情、互动的场面比比皆是,然而其教学效果有时却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不能一概而论,其中至关重要的因素“有效性”值得研究。

如何充分利用课堂40分钟,使其发挥最大效益,笔者在这方面作了一点思考。

一、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有效性如何提高教学有效性呢?笔者认为:第一,如何确定目的要求,突出重点,把有限的教学时间用在刀刃上;第二,如何充分估计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潜力,尽量在已学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类推,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能力,又节省时间;第三,如何根据目的要求、知识的难易以及学生的基础恰当地确定作业的质和量,做到有针对性;第四,如何尽量组织全体学生进行各种活动和练习;第五,如何加强对学生的了解和检查,充分利用教学过程中教学反馈信息的作用,及时调控教学过程,以便以最合适的方式和速度进行有效的教学;第六,如何根据所教的课题和学生从不同教案的比较中选择最佳教案,避免教学中搬用参考资料上的教案等。

二、准确把握学生学习的起点,提高学生学习有效性教学新知的起点在哪里,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关注。

准确把握教学的起点是确保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起点低,学生不费吹灰之力,就会找到问题的答案,导致思维的懒惰,不仅浪费宝贵的教学时间,而且不利于思维能力的培养;起点高,大多数学生尽了最大的努力,仍然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答案,学生就会在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中丧失前进的动力,同样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

例如,有位教师教学“3的乘法口诀”是这样安排的:(片段)师:呈现出“荡秋千”图(每个荡船里坐3人,共3个小船),数一数共几人?生1:3、6、9生2:用乘法算(教师马上打断说:这节课我们还没有学到)师:带着学生一起3个3个地数板书:3 6 9师:因为以后遇到这样3个3个加太麻烦,所以古代劳动人民发明了新方法,乘法。

让数学课“活”起来 滕维福

让数学课“活”起来 滕维福

让数学课“活”起来滕维福摘要:新课标指出,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

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情感,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共同发展。

让数学课“活”起来,给我们的孩子们营造学习的活土和乐园,给呆板、机械、平淡的像水一样的数学课堂带来勃勃生机。

关键词:新课改;数学教学;实施方法一、师是课堂“活”起来的关健首先,教师的教学方法要灵活。

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多种多样,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

在教学中,教师要把多种方法有机结合起来,“一法为主,多法配合”,逐步做到教学时间用得少,教学效果最好,达到数学方法整体优化。

教师要坚持启发式的教学,坚持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动脑、动口、动手、动眼,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坚持让学生把学习当成一种“乐趣”,而不是一种“负担”。

其次,课堂上充分尊重学生,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让学生感到自己在老师心目中的地位。

当有学生在课堂上表现精彩时,对他报以热烈掌声,鼓励他再接再厉;当有学生说错时,摸摸他的脑袋,告诉他别灰心,动动脑,就会有办法。

渐渐地,在课堂上,学生不再拘谨,踊跃参与,课堂便活跃起来。

教学中教师要采取如下具体措施:1.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在实际教学中要提倡活动式、后发式、问题解决式的教学方法;2.加强学科间的渗透;语文知识的应用,社会与品德的结合;3.因材施教,加强对后进生的辅导;4.建立活动体系,把相关的活动列入课程计划;5.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责任感和成功欲;6.循循善诱,使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气氛中愉快学习;7.为每个学生的智慧、才能的发挥创造机会和条件;8.消除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各种矛盾;9.改变学生的不良学习行为和习惯。

二、学生“活”起来是基础面向全体学生,坚信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会不断提高。

让学生在课堂中“活”起来。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由于受传统教学的影响,在教师的要求下,他们总是整齐划一、步调一致。

践行新课标理念,让数学课堂“熠熠生辉”

践行新课标理念,让数学课堂“熠熠生辉”

教育界/ JIAOYUJIE2023年第32期(总第544期)小学教学▲践行新课标理念,让数学课堂“熠熠生辉”虞 萍【摘要】当前,数学关键能力和综合素养已经成为广大数学教师关注的重点。

在新的教育背景下,教师应践行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摈弃传统的教学模式,为学生营造有效的教学情境,设计多元化的探究活动,让他们调动多种感官进行新知探索,形成结构化的知识体系。

就当前如何将新课标的教学理念融入数学课堂进行积极的探索,旨在促进学生高效学习数学知识,感悟数学的真谛,使学生的思维更加积极、主动,建构精彩的数学课堂。

【关键词】新课标理念;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作者简介:虞萍(1991—),女,江苏省南京市文靖东路小学。

2022年发布的数学课程标准成了指导数学教师进行教学的纲领性文件,重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让学生形成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在新课标的视角之下,小学数学教师被赋予了新的任务和使命,其中包括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1]。

在以往的教学中,一些教师只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授,而忽略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未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

这样必将挫伤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也不利于学生的长久发展。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传统的师讲生听的教育模式的弊端日渐显露出来。

为了消除这些弊端,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时,应当打破原有的教育结构,凸显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在自主思考、动手实践的过程中,逐步掌握数学知识,以便在让思维可视化的同时,畅享数学的魅力和智慧角逐的精彩。

一、践行新课标理念,优化教学方法(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目前,在新课标实施的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正在向更全面、完善的方向迈进。

小学数学教师应该立足学生的长远发展,探寻有效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提高学生对数学课堂的参与度。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对学习没有兴趣,将难以取得预期的学习效果。

如何让数学课堂“活起来”

如何让数学课堂“活起来”

如何让数学课堂“活起来”作者:黎燕连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16年第24期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由此可见,新的课程理念已不再首先强调是否向学生提供了系统的数学知识。

而更关注的是:是否向学生提供了他们生活中的数学,他们感受兴趣的数学,有利于他们学习成长的数学。

能否应用数学思考和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

这一理念也倡导了数学课堂也要活起来。

因此,数学课堂也应该像语文课堂那样生动活泼、主动、富有个性。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意识到创新课堂教学方法,课堂要充满创新的活力;教师应该创造性的利用教材,给学生提供开放的、自主的、趣味性强的、参与度高的探索氛围,让数学课堂真正活起来。

那么如何让数学课堂活起来?一、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乐学我们的课堂教学形式单调,会严重影响学生对数学的全面认识,难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创造欲。

新课标中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有效地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加深印象,提高教学效果,而且能唤醒全体学生的认知系统,拓展思维,成为学习的主人。

例如,我在教学四年级数学“小数点搬家”时,充分利用“农远”资源,将“小数点搬家”这个艰涩枯燥的数学概念,制作成卡通动画课件,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就缩小到原来的1/10;移动两位,就缩小到原来的1/100;移动三位,就缩小到原来1/1000……一直这样下去,无止无尽。

反之,就是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扩大到原来的10倍;移动两位,扩大到原来的100倍;移动三位,扩大到原来的1000倍……通过精心设置,我巧妙地将学习目标任务完成,让同学们学得轻松,领会得深刻,掌握得就牢固。

因此,在创造性的数学教学中,师生双方都应成为教学的主人。

数学课堂让学生“动”起来 “活”起来

数学课堂让学生“动”起来 “活”起来

数学课堂让学生“动”起来“活”起来课程改革已推进了几年,在全新的教育理念下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都有了很大的变化。

新课程的理念已经落实到每日的课堂上,落到了学生的身上,在课改浪潮中,教师需确定“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严格遵循“以学生发展为目标”的原则。

数学教学要以现代教育思想和教学理论为指导,创造一个有利于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数学学习环境。

教学时要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关注学生的实践活动和直接经验,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关注学生的数学情感和情绪体验,使学生投入到丰富多彩、充满活力的数学学习过程中去,使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

促使学生逐步从“学会”到“会学”,最后达到“好学”的美好境界,让数学课堂焕发出生命力。

一、让数学课堂吸引孩子什么样的数学课堂能吸引孩子,能使学生发自内心的喜欢,我认为学生都有很强的好奇心,他们乐于在课堂上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表达,喜欢亲自经历。

如果一堂课能充分满足学生的这些心理需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例如:如认识数字“1”为例,我先出示课本《快乐的家园》图片实投,学生们一下子被色彩斑澜的图画吸引住了,我让学生说出图上那些东西的个数是“1”。

学生们说出“1”间房子,“1”个太阳,“1”条小船,“1”条小狗等等,再让学生在桌上摆1根小棒,举起1本书等具体的实物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

老师使学生得知尽管这些东西各有不同,但数量都是“1”,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使他们的认识从具体到抽象。

再让学生看看自己的身体和周围,说一说有哪些事物能用“1”表示?学生讲出数量是“1”的各种各样东西,然后老师又问:“你们看到或听到‘1’这个数时想到了什么?”他们说,想到1朵花,1个汽球,1座山,1个苹果等等,从而使学生又从抽象“1”想到实物,使学生初步形成“1”的概念。

这样的课堂学生肯定是喜欢的。

给学生创造动手操作亲身参与的机会,让他们在参与中体验成功。

如何让小学数学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如何让小学数学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经验交流177作者简介:陆嘉寿(1969— ),男,壮族,广西大化人。

主要研究方向:数学教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各种课堂教学的方式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小学课堂也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在目前的小学教学中,很多教师已经将对学生知识的传授转变为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中,能够充分的发展自己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进而全面发展。

但是在一片大好形势下,总有不和谐的声音出现,传统应试教育在阻碍着小学数学课堂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教师应当改变传统的教学思维和教学方法,为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作出努力。

一、目前阻碍小学数学课堂焕发出新的生命力的因素(一)传统教育还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在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虽然出现了很多新的教学方法,但是传统教学方法还是占有一定的比例,这些传统的教学课堂阻碍着小学数学课堂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教师在传统课堂上进行单向的知识传输,没有过多的交流与互动,学生在被动的学习过程中,没有进行任何积极的思考,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思维以及抽象思维有着巨大的阻碍。

这部分教师主要是以教学年龄见长者为主,在他们的教学经验中,传统的教学方法能够取得很好的教学成绩,学生能够在考试中获得较高的分数,他们的这种想法是落后的。

在现在的小学教育体系中,应试教育早已经被淘汰,已经被证明是一种落后的教学模式,对于学生的能力发展没有任何的好处,因此对这部分教师应当积极的帮助他们转变思想,完成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学习。

(二)教学方法与学生的兴趣不相契合很多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会使用新的教学方法,这本来应当是提倡的事情,但是这部分教师在使用新的教学方法时,只会一味的模仿别人的教学方法,没有根据自己班级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改进,使得在别的老师的课堂上能够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法,在自己课堂上却反响平平,然后也不对自身的教学进行反思,而是再次换用其他的教学方法。

新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中行不通的原因大部分的原因是,学生对于新的教学方法没有足够的敏感度,教学方法无法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就导致了教学效率的低下。

浅谈如何让数学课活起来

浅谈如何让数学课活起来

浅谈如何让数学课活起来作者:王琼洁来源:《读写算》2014年第35期【摘要】改变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作为课程的实施者应该树立起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观念,立足于研学生的学,促进学生主动地学。

如何让学生乐于学习,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认真听讲,课后多思考,对数学课充满兴趣,让数学课充满生机和活力。

【关键词】数学课堂活跃下面是我的几点看法:一、教学设计要贴近生活,创设情境构筑生活化课堂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

尤其是小学数学,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其原型。

在教学中,教师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发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把鲜活的题材引入课堂教学中,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体会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增强学习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将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

例如在教学“认识物体”,我设计了开放式的学习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积极思考,相互交流,理解数学的知识和含义,我设计了以下教学: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中建立概念在学习新课前,我给学生布置任务,要求学生观察身边的物体分别是什么形状的,哪些是形状相近的,让学生收集一些不同形状的物体(如牙膏盒、小皮球等)。

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收集不同形状的物体使学生知道这些物体都是实际生活中的,从而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学生初步感知概念,也扩大了学生主动参与和亲身实践的空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创设情境方面我注意创设生活化课堂,如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时,我创设了到超市买学习用品的情境,布置了有书包、铅笔盒、钢笔、彩色笔四件物品的“超市一角”,并标出它们的价格,然后借助这一情境让学生自主选择两件商品,算一算要花多少钱?由于“想买什么?花多少钱”是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学生兴趣浓厚,人人参与,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列出了各自不同的算式,并尝试计算。

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

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

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作者:韦书丽来源:《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4年第3期广西省防城港市防城区防城镇第二小学韦书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要想使学生主动学习数学,就必须要让学生爱学数学,爱上数学课。

兴趣是开发智力的催化剂,是最积极的内在学习动机,是促进人们求知欲望的强大动力。

美国教育学家夸美纽斯也曾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快乐的、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指出了教学中激发兴趣的重要性。

由此可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势在必行,如何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一、课堂要以学生为主体《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而教师就应该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学生由被动接受的“要我学”,转变主动进行的“我要学”。

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以及开放性教育的魅力,让学生成了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1.在教学中,经常调动学生动脑筋,想问题,培养学生肯于思考,善于思考,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数学知识结构是严密的,在已有的知识上,启发学生去思考、分析、推理、解决新的问题,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

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海洋中,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习惯的关键。

2.在传统教学中都是采取的是“满堂灌”、“填鸭式”,学生只管听、只管记就行,而现代教学则要求师生互动,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

所以,教师每节课都要留给学生观察的时间,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讲解“长方形的认识”,我就在讲解之前留给学生约五分钟时间,让学生观察,使学生初步感知、形成表象,从而建立空间关系。

3.数学课程重点就是要指导学生进行动手操作,使学生在学习中“成了一个完整的人”。

例如:教学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一课,传统的教学一般是教师演示学具,得出圆锥的体积公式。

然后应用公式进行计算。

根据“自主探索”的指导思想,我在教学此课时,采用小组操作探究的方法。

让学生动起来 使课堂活起来

让学生动起来  使课堂活起来

让学生动起来使课堂活起来作者:薛筠来源:《数学教学通讯·小学版》2019年第01期摘要:课程改革倡导“以学生为中心”。

为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就得千方百计地刺激学生感官,诱导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

让学生真正动起来,才有可能让学习真正发生,才能让我们的数学课堂活起来。

在教学活动科学地融入生活元素、激发自主意识等,这样势必能激发学生深入探究的兴趣,让课堂洋溢着智慧的灵动。

关键词:生活元素;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生动有趣数学要有结果,要有精辟的结果,这是我们数学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

要想获得精辟的结果,学生的参与、思考和研究,将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更是学生学习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探索过程。

让学生动起来,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去,解读和理解数学;让课堂活起来,使每一个人都有机会思考、争辩,从而明晰知识的所以然。

依托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活动经验,引领学生积极思索,激励学生大胆求异,一定会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使今天的学习成为明天奋斗的力量源泉。

一、融入生活元素,使学生体味到数学的乐趣数学不是凭空臆造的产物,而是实实在在的生活。

用生活的原型来引发学习的关注,开启思维之门,将是小学数学教学的有力抓手。

为此,在我们的教学预设中,应细化文本解读,努力地将知识与生活现象有机串联起来,使学生在一种熟悉的环境中去研读、去思考,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审视生活中的现象,学会有目的地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提炼出来,进而增强学生的数学意识,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观察和思考的能力,更有利于发掘自主学习的潜能,为学生学会学习和终身学习提供活力源泉。

请看教学“最小公倍数”的教学片段:师:今天我们将继续研究学习“倍数和因数”这部分内容。

在学习新知识之前,请大家先向我们介绍一下自己的学号,并牢牢地记住自己的学号。

巧借活动让数学课堂“活”起来

巧借活动让数学课堂“活”起来

巧借活动让数学课堂“活”起来【内容摘要】新课程要求我们从生命的高度重新审视我们的课堂教学。

从以教师为中心走向师生互动的“学习共同体”,从机械、僵化的教学走向开放、真实、灵活的板块式教学,使学生的生命得到尊重,使教师的价值得以体现,使数学课堂教学赋予生命的活力。

【关键词】课堂教学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评价方式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在教学中,教师应精心组织课堂教学,有效地引导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真诚地与学生合作,共同创造一种新的课堂文化。

让传统课堂教学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使教师和学生都能找回丢失已久的“自我”,建构起丰富的精神生活,享受生命成长的欢乐。

一、“活”的的教学方式《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中要注意多种方法的有机结合,坚持“一法为主,多法配合”,逐步做到教学时间用得最少,教学效果最好,达到教学方法的整体优化。

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让学生积极主动地通过动脑、动口、动手、动眼,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活动,让学生把学习当成是一种“乐趣”,而不是一种“负担”。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积极采取小组合作、同桌讨论、全班交流等学习方式,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亲历知识的产生与发展全过程。

例如在教学《大树有多高》这一内容时,教师准备好2米、1.5米、1米长的竹竿各一根、一个卷钢尺。

上课前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在大阳光下,教师让三位同学把竹竿直立在地面上,然后又给同学们讲了测量时需注意的问题,然后让三名同学亲自测量这三根竹竿影子的长度,其他同学做好记录。

经过同学们的实际测量时发现:竹竿和影长和竿有关系,但具体是什么关系由各小组计算出竿长与影长的比值后讨论。

接着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出结论:在同一地点,同时测量不同的竹竿,竹竿高度和影长的比值是相等的。

数学课就是要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

数学课就是要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

数学课就是要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摘要】数、格式要求等。

谢谢!在数学课堂中,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至关重要。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可以采取引导学生参与互动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游戏化教学、案例分析等,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

引入实践环节,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践掌握知识,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培养团队精神。

提倡探究式学习,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数学课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活跃的课堂氛围可以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使数学课堂更加生动有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习并取得更好的成绩。

【关键词】数学课、学生参与、互动、教学方法、实践环节、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动手能力、思维能力、课堂氛围、数学知识、理解、掌握。

1. 引言1.1 数学课就是要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数要求等。

谢谢!---引言:数学课就是要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

数学是一门需要实践和思维的学科,只有让学生积极参与、融入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传统的数学课堂往往以老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互动和活跃氛围。

而我们应该意识到,数学课不应该只是单纯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在数学课堂上,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参与互动,让他们不仅是知识的接受者,更是知识的创造者。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不同的场景下感受数学的魅力,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引入实践环节,让抽象的数学理论与具体的实际问题相结合,使学生在实践中体会数学的应用与意义。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相互交流、合作、探讨,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提倡探究式学习,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发现规律,深入理解数学概念。

2. 正文2.1 引导学生参与互动引导学生参与互动是数学课堂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试论怎样让数学课堂活起来

试论怎样让数学课堂活起来

试论怎样让数学课堂活起来作者:陈颖来源:《读与写·下旬刊》2012年第06期摘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的内容及学生实际情况,灵活创造性地创设各种数学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数学活动,激励和尊重学生的独立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的内在动力,使学生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潜能,积极去探索、大胆去创造。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法;提高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6-0172-01新课程理念就像一阵新鲜的海风,不断冲击着我们的课堂教学。

努力让数学课堂过程“动”起来、“活”起来,让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这已经成为新课改背景下数学教师的共识。

那么面对新课改的挑战,如何让我们的数学课堂真正活起来呢?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创设情境,让学生“活”起来情境引入是课堂教学的起始阶段,目的是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帮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研究过程中去。

而低年级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好动,主要以形象思维见长,喜欢生动形象的感性事物。

因此,教学中可以用一个教具、一个故事、一段录象、一首歌曲、一副图画、一次游戏等各种形式充分调动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活”起来,使学生从内心里产生“我要学”的冲动,从而有兴趣地去学习。

如教学第一册“比一比”时,我编了个“大森林里盖游乐园”的童话故事:在一个美丽的大森林里,住着小兔、小猪、小鱼等许许多多的小动物,它们在大森林里快快乐乐地生活着。

现在大森林里正在盖儿童游乐园,小猪和小兔决定今天去参加义务劳动,为大森林游乐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小朋友,你们想去看一看吗?就这样,学生兴趣盎然地参与到了本节课的学习之中。

2. 操作学具,让学生“动”起来学具操作可以促进学生由无意识记向有意识记转化和发展。

学具操作,对提高小学中低年级学生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的同步发展十分有利。

由于学生对操作实践活动有浓厚的兴趣,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他们对新鲜有趣的东西,能集中注意力去想它,从各方面去了解、解决它,以形成比较鲜明的深刻的印象,并且喜欢寻根问底,弄个水落石出,从而极大地促进了有意识记的发展。

融通,让数学学习更灵动

融通,让数学学习更灵动

融通,让数学学习更灵动王薇【期刊名称】《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年(卷),期】2016(000)005【总页数】2页(P37-38)【作者】王薇【作者单位】江苏常州市戚墅堰东方小学【正文语种】中文经常听到有人说,我们在基础教育阶段的许多课程实际上并不太实用,尤其是数学。

代数、几何、三角函数,学那么多,可是一旦参加了工作,就再也用不到了,真是白浪费时间。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感觉,我想是因为留在大家脑海中的学数学基本等同于做题,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社会在变化,“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社会转型变革的指导思想,以人为本就是要以每个人的自由的、全面的发展为本。

而学校教育作为社会的一个领域,现已从以往的传递知识为本转向培养人的健康、主动发展的意识与能力为本,不再是培养适应现成社会的人,而是努力培养在瞬息万变的社会里具有发展意识和能力的人,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具有生命自觉的人。

正是基于这样的想法,我校数学学科建设基于单元整体教学的基础上,对国家教材进行校本化实施,培养东方小学学生“能思考、会表达、活运用”的数学素养,促进学生个性化的自主学习,指向孩子的终身发展。

事实上,数学不仅仅是一种知识,也不仅仅是简单的知识体系,更是人类精神创造的结果和过程,是人类的一种文化。

数学教育要让学生经历数学发现的过程,学会“数学地思考”问题。

就算学生成年后从事的工作与代数、几何等无关,数学也是让人学会有层次、有依据思考问题的必要手段。

如何让每个学生都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体会到数学学习的实用性和有效性?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书本知识源于人类生活世界,同时又是对人类生活经验的抽象。

数学中的一些规律、性质、策略就是人类生活世界中的相应现象及其性质抽象而来的产物。

沟通书本知识与学生现实生活联系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学生抽象思维水平的提升,要让他们学会如何将非数学的事物“数学化”。

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现实,形成数学概念、归纳数学规律、建构数学模型,并提炼出解决这类问题的数学方法,这就是“数学化”的过程。

如何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参与度

如何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参与度

如何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参与度
王薇
【期刊名称】《湖南教育(下旬刊)》
【年(卷),期】2017(000)001
【摘要】教育研究及实践都表明,受教育者对教育活动的参与是一切教育能够取得成效的前提。

在课堂情境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引导者,教师要关注学生是否真正参与课堂学习,但课堂上仅从学生端正的坐姿和整齐的回答并不能确定学生是全身心地投入学习的,可能会出现心猿意马、人云亦云的情况。

学生是否真正参与课堂学习直接影响学习效果。

因此,教师应结合多方面考量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情况,反思、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参与度。

【总页数】2页(P41-42)
【作者】王薇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提高学生参与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2.提高学生参与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3.有参与的课堂才是有效的课堂——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参与度
4.浅谈如何提高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素质
5.架设数学学习任务单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运用数学实验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运用数学实验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运用数学实验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王薇
【期刊名称】《数理天地:初中版》
【年(卷),期】2022()11
【摘要】数学实验是调动学生积极性、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启发学生手脑并用的科学学习方法.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通常以课本为主要教学内容,导致学生不会举一反三,难以串联各个部分的知识点.本文利用数学实验中的趣味性和挑战性,提出具体可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旨在通过提高教师的教学方法促进中学学生更好地进行数学深度学习.
【总页数】3页(P71-73)
【作者】王薇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湖塘实验中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3.6
【相关文献】
1.浅谈如何在课堂上运用数学实验促进学生的数学认知
2.运用大数据促进小学生数学深度学习
3.运用大数据促进小学生数学深度学习
4.关注学生思维品质,促进数学深度学习--对初中数学深度学习的初步思考
5.关注学生思维品质,促进数学深度学习——对初中数学深度学习的初步思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让数学课堂成为创造的乐土

让数学课堂成为创造的乐土

让数学课堂成为创造的乐土
陈红
【期刊名称】《现代特殊教育》
【年(卷),期】2002(000)004
【摘要】@@ 创新是人类的源泉,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不断追求新的理想,不断实现新的价值,不断自我完善的活动史.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人的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页数】2页(P28-29)
【作者】陈红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东洲小学,226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76
【相关文献】
1.让数学课堂成为学生再创造过程的主体
2.让数学课堂成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主阵地
3.让数学课堂成为学生探究的天地陶醉的乐土
4.让数学课堂成为学生实践运用的乐土
5.让小学数学课堂成为学生探究和创造的乐园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数学课堂活起来王薇
发表时间:2012-04-25T10:25:26.467Z 来源:《少年智力开发报》2011年第23期供稿作者:王薇
[导读] 总之,每一节数学课只要教师精心设计,都会充满乐趣。

河北省保定市容城县容城镇第一中学王薇
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在生命化课堂教学中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去争取,让我们的数学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1、创设情境,让学生“活“起来
《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

在教学中,我就充分挖掘教材因素,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心动。

例如:在学习概率问题时,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故事情景:请两名学生上台,一个扮演街头摆设骗局的甲,另一个扮演过客乙,其余同学做看客。

甲为了招揽生意,向围观群众做宣传:“三枚硬币,同时掷下,如果同时正面朝下或朝上,你可获得10元,否则你给我5元,来试试,看看你的运气如何。

”过路人乙听了后念叨:“同时朝上或朝下,我们可获得10元,输了我只给对方5元,嘿,有门!”这时下面同学有劝阻的,也有鼓励的,更有看热闹等着瞧的。

结果一连投了五次,乙赢了一次,输了四次,吓得他不敢再玩下去了,他禁不住问:“同学们,这个游戏公平吗?”有趣的情景使同学们展开热烈的讨论,然后埋头计算,很快从概率的角度认定这个游戏不公平,是骗人的把戏,也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2、调动参与,让学生“动”起来
教学时,我总是根据教材的特点,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主动参与,动手实践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动”起来,快乐的学习数学。

例如:在教学“展开与折叠”一课时,我打破以往教师在台上演示,学生在台下得出结论的做法,而是把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要求每个学生准备一个正方体和一把剪刀,鼓励学生动手操作,采用先组内展示,后派代表把组内作品展示在黑板上的方法,一下子激起了学生的兴趣,不一会儿各小组学生都在争先恐后地展示自己的作品,他们相互学习着、争论着、比较着,不时还发出热烈的掌声。

3、鼓励质疑,让学生“灵”起来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质疑是创新意识的萌芽,是创新的前奏。

例如在“角”一节的教学中,引进概念之后,针对其中的关键词进行分析,在学生思考之余提出问题:射线绕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形成的图形是角吗?为什么?还有什么?学生经过热烈的讨论又提出了一些很好的问题:(1)角的两边画出的长短与角的大小有关吗?(2)在直线上取一点的图形是平角吗?(3)周角与射线有什么区别?以使学生在疑中学,在疑中解疑,质疑和解疑的良好互动,有效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有效地激活学生的思维,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总之,每一节数学课只要教师精心设计,都会充满乐趣。

课伊始,趣已生,课继续,情更浓,课已完,意未尽。

这样45分钟的数学课,就能像磁铁那样把每一个学生的心紧紧地吸在一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