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消融术治疗小儿快速心律失常的麻醉体会
射频消融治疗快速心律失常护理体会
![射频消融治疗快速心律失常护理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c315bedfb14e852458fb57d7.png)
米索终止 早期 妊娠 已广泛 应用于 临床, 但对要求 晚期 流产者 , 易造 成流产 不垒, 失血过多 、 胎盘滞留时 间过 长、 无效 等缺 点c传统 的钳刮手术 , 者痛苦_ , 患 ^ 宫颈
痛轻, 术时 间 明 显 缩 短 出血 明 显 减 手
维普资讯
中华医学写作杂志
20 02年ຫໍສະໝຸດ 第 9卷第9 期 C i s 1 o mei l, t 8 20 . o9N 9 h eeo n u f d a  ̄Sn 02 V l o c ai
.
.6 9 8
晚各 驳 5 m , 3天早晨 6点 口服米索 0 8第 60 g服 药前后 2 0 u h均禁食, 用凉 开水服
昊 爱娟 南通 医学 院第一附 属 医 院心 内科
射 频 消融 ; 台行 . 快速 心律 失 常 (ai f ( e c b t am n : rh ;rifs} rd r 1 ny Iai ̄ r z c t aryh ̄ t o eu l o ;t r e . a a
中国国书馆分类号
电极导管送 到心 脏 的某个部 位 ( 心律失 常的起源点) 用电能选择 性地损毁 , , 脏 组 织, 造成 局部 心肌 组织 干燥、 坏死, 从 而 阻断折返环, 消除 异位兴奋灶, 治疗快 速 心律失常。该技 术具有 刨伤小、 安全、 成 功 率 高、 发 率 低 的 特 点。 我 科 于 复
对消融 术缺 乏 了解 而 恐惧 。对 此, 我们 术前 向病』 及家 属 舟绍 该 治疗 的 优点, 、 操作过 程及注意事 项, 以取 得合 作, 家属 箍字, 并根 据病 人年 龄 、 教育 程度 、 受 心 理素质的不同, 采取 不同的 方法, 如让 成 功病例现 身说法, 尽量 用通 俗 易 懂 的语 言等, 除其紧张情 绪, 患者 以最 佳状 消 使 态接 受 治 疗。避 免 术 中 患 者 因精 神 紧 张, 交感 神经兴奋, 心率加 速 而诱发 冠壮 动脉痉挛导致 心肌缺血及 致命 性心 律失
回顾分析射频消融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
![回顾分析射频消融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https://img.taocdn.com/s3/m/f608598f83d049649b665826.png)
c ric i r bat a d a fb o l s s: c ii a r l o t e rt l o e f h AT1 e e t r u t p c r c p o s b y e
[ 3 Kl pehrG,F aznP Mesr ge t cl lrmar un 3 a ec e p rne . aui nr el a ti tr n a u x
3 ( ):8 2 2 4— 8 . 8
cr imy p t ya di a t nda n ss n rg o i J A J ado o a h n mp c o i o i a dp o n ss[ ] m g
C r il 1 9 . 7 a da, 9 5 5: 9 3— 9 8 1 1 .
E3 汪 晓 云 , 昆灵 , 亚非 , .I、 4 廖 王 等 Ⅲ型前 胶 原 端肽 和 血 管 紧 张 素 Ⅱ
与功 能 不全 的 关 系口] 临 床 内科 杂 志 ,03 2 () 23 2 4 . 20 ,0 5 :6— 6. [] 郑 5 兴. 慢性 心 力 衰 竭 心肌 胶 原 重 塑 及 其 心 功 能 关 系 [ ] J .解
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适应症与禁忌症
![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适应症与禁忌症](https://img.taocdn.com/s3/m/15b5c263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ae.png)
适应症:对于有症状的房 室传导阻滞患者,射频消 融术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治
疗方法
适应症:心动过速心肌病 患者,射频消融术可有效 治疗心动过速,改善心肌
功能。
适应症:对于快速型室性 心律失常患者,如室性心 动过速、室上性心动过速 等,射频消融术可有效控
制症状。
适应症:对于药物治疗 无效或不能耐受药物治 疗的患者,射频消融术 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适应症:对于合并器质性 心脏疾病的患者,如冠心 病、心肌病等,射频消融 术可改善心脏功能,缓解
症状。
存在严重心肺功能不全或不能 耐受导管操作的患者。
存在严重出血倾向或出血性疾 病的患者。
存在严重感染或脓毒血症等感 染性疾病的患者。
存在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或代谢 性疾病的患者。
存在严重出血倾向或出血性疾病的患者。 存在严重心肺功能不全或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 存在严重电解质紊乱或需要紧急处理的其他疾病患者。 存在严重感染或炎症性疾病的患者。
存在严重电解质紊乱或药物中毒等严重内环境紊乱的患者。 存在严重心肺功能不全或伴有其他严重疾病的患者。 存在心脏瓣膜病、心肌病等心脏疾病的患者。 存在肝肾功能不全、凝血功能障碍等全身情况较差的患者。
存在感染、炎症等局部病变的患者。
存在严重心肺功能不全或肾功能不 全的患者。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汇报人:XXX
Part One
Part Two
Part Three
症状明显,药物治疗无效或不 能耐受药物治疗的患者。
室上速或房速发作频繁,影响 正常生活的患者。
心房颤动或心房扑动,特别是 合并有器质性心脏疾病的患者。
室性心动过速,伴有血液动力 学不稳定的患者。
1例儿童房性心动过速行心脏射频消融术的围术期护理
![1例儿童房性心动过速行心脏射频消融术的围术期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18cb2f902b160b4e777fcf77.png)
1例儿童房性心动过速行心脏射频消融术的围术期护理发表时间:2020-12-18T07:46:04.898Z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13期作者:李艳[导读] 目的:报告广西妇幼系统首例房性心动过速患儿射频消融治疗的护理。
方法:围绕手术前中后三阶段动态护理患者。
结果:患儿行手术后定期随访,术后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发生。
李艳柳州市妇幼保健院 545001摘要:目的:报告广西妇幼系统首例房性心动过速患儿射频消融治疗的护理。
方法:围绕手术前中后三阶段动态护理患者。
结果:患儿行手术后定期随访,术后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发生。
关键词:广西妇幼系统首例;儿科心脏射频消融;围术期护理一、临床资料心脏射频消融术[1](catheterradiofrequency ablation)是将电极导管经静脉或动脉血管送入心腔特定部位,释放射频电流导致局部心内膜及心内膜下心肌凝固性坏死,达到阻断快速心律失常异常传导束和起源点的介入性技术。
补充:经导管向心腔内导入的射频电流损伤范围在1-3mm,不会造成机体危害。
1.一般资料患儿谭劭安,男,9岁,住院号:82417186,诊断为:房性心动过速。
2020年06月02日-11日患儿因心率增快(约145-155次/分)至我院就诊,查心电图提示“室上性心动过速”,予“胺碘酮”等药物治疗后,病情稳定后出院,出院后规律口服“胺碘酮”。
2020年7月1日-2020年7月7日在我院住院行心内电生理检查,病情平稳后出院,出院后规律口服“普罗帕酮”。
3岁时于外院诊断“股骨头坏死”,予保守治疗,慎用激素类药物。
患儿动态心电图:窦性心律,一度房室传导阻滞,二度一型房室传导阻滞,房性心动过速。
于2020年08月07日行心内电生理检查并射频消融术。
2.效果采用目前最先进的三维技术定位,再通过消融仪发送射频电流进行消融治疗,使心脏异常起搏点心肌细胞脱水、变性、坏死,从而彻底根治“病灶”。
二、护理措施1.手术方法:患儿在全身麻醉下常规消毒铺巾。
射频导管消融治疗小儿快速心率失常围手术期的护理
![射频导管消融治疗小儿快速心率失常围手术期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343cc307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d175c54.png)
射频导管消融治疗小儿快速心率失常围手术期的护理
李美娜
【期刊名称】《吉林医学》
【年(卷),期】2005(026)005
【摘要】儿童快速心律失常是临床常见病,不但影响儿童的正常生活和学习,还
给患儿及其家庭造成了严重负担。
以往主要采用药物疗法,经导管射频治疗小儿快速心律失常已在临床广泛开展。
其临床价值已被医学界和广大患者充分肯定和认可。
对房室结折返和房室折返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患儿。
有频繁发作史.药物不能防止发作者,可考虑射频消融治疗。
但是。
此手术尚存在许多并发症,具有一定风险。
故家长存在许多思想顾虑。
因此,围手术期的护理具有至关重要。
【总页数】1页(P504)
【作者】李美娜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小儿心血管科,吉林长春13002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3.72
【相关文献】
1.快速性心率失常射频消融术并发症的护理对策 [J], 王聪梅;李宗明;陈清亮;丁怀兰;杜长春;韩新巍
2.射频导管消融治疗小儿快速心率失常围手术期的护理 [J], 李美娜
3.护理干预对经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快速心律失常患儿116例的疗效分析 [J], 刘云黎
4.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的护理 [J], 徐蓓蓓;朱丽萍
5.快速心律失常导管射频消融术62例的护理 [J], 方钊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射频消融术与药物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效果比较
![射频消融术与药物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效果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7b671419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ff.png)
射频消融术与药物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效果比较射频消融术和药物治疗是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常见方法,它们有着不同的特点和治疗效果。
下面将就射频消融术和药物治疗的效果进行比较。
将首先对射频消融术进行介绍。
射频消融术是一种通过电极射频能量将引起室性心律失常的部位进行消融的治疗方法。
这种方法能够切断异常传导径路,使心脏的节律恢复正常。
射频消融术的治疗成功率通常在90%以上,且能够获得长期的疗效。
术后即可解决患者心律失常问题,恢复患者正常的心率和心律。
射频消融术是一种微创手术,对患者的创伤较小,术后恢复快。
射频消融术的操作技术要求高,操作风险较高,特别是在对心脏的复杂异常传导径路进行消融时,可能会发生心脏穿孔等严重并发症。
药物治疗是常用的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方法之一。
该方法通过药物调节心脏的电生理过程,抑制异常传导,控制心律失常。
药物治疗的优势在于操作简单、创伤小,不需要手术。
对于一些直立性室性心律失常或治疗目标不是完全恢复正常心律的患者,药物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但药物治疗的疗效往往不如射频消融术,存在临床症状和心电图上的反复,甚至治疗无效的情况。
而且,药物治疗常常伴有不良反应,如胃肠道不适、头晕、乏力等。
长期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可能引起心脏电解质紊乱,加重原有的心血管病变。
射频消融术和药物治疗都是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方法,但二者在治疗效果上存在差异。
射频消融术能够解决心律失常问题,恢复患者正常的心率和心律,且治疗效果持久。
而药物治疗则通过调节心脏电生理过程来抑制心律失常,操作简单,但治疗效果不如射频消融术明显。
在选择治疗方法时,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具体情况进行评估,结合医生的建议和患者的意愿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法。
经全麻下射频消融术治疗小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护理
![经全麻下射频消融术治疗小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f53fb74c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20.png)
经全麻下射频消融术治疗小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护理【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经全麻下射频消融术治疗小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护理措施。
在手术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术前检查和患儿情绪的稳定。
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并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术后的护理工作包括监测患儿的恢复情况和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家庭护理指导和心理护理也是不可忽视的部分。
总结指出了小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护理的要点,并强调了护理工作的重要性。
展望未来,护理工作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需要不断提升护理水平和技术以更好地服务患儿群体。
【关键词】小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经全麻下射频消融术、护理、手术前准备、手术过程护理、术后护理、并发症处理、家庭护理指导、心理护理、要点总结、护理工作重要性、护理发展方向。
1. 引言1.1 介绍小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小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SVT)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
它的发生机制主要是由于心脏电信号传导异常导致心脏节律受到干扰,从而出现心跳加快、规律和不规则的情况。
SVT通常表现为突然发作的心悸、胸闷、头晕、乏力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引起晕厥甚至心力衰竭。
对于小儿SVT的治疗,传统的药物治疗效果有限,而射频消融术则是一种可靠有效的治疗方法。
通过经皮穿刺方式在心脏内导管下进行射频消融,可以准确定位并消灭导致SVT的异常传导途径,从而恢复正常的心律。
相比传统手术,经全麻下射频消融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逐渐成为治疗小儿SVT的首选方法。
在护理工作中,了解小儿SVT的病因和病情特点对于有效的护理至关重要。
对患儿进行全面评估,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确保手术前后的护理工作得当,是保障手术顺利进行和患儿安全的关键。
在后续的术后护理和家庭护理中,护士需要提供专业的指导和支持,帮助患儿顺利康复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通过细致周到的护理工作,可以提高小儿SVT患儿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为他们创造一个更好的未来。
射频消融术治疗心律失常
![射频消融术治疗心律失常](https://img.taocdn.com/s3/m/a04c0134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66.png)
射频消融术治疗心律失常一、概述心脏射频消融术,是将电极导管经静脉或动脉血管送入心腔特定部位,释放射频电流导致局部心内膜及心内膜下心肌凝固性坏死,达到阻断快速心律失常异常传导束和起源点的介入性技术。
经导管向心腔内导入的射频电流损伤范围在,1-3毫米,不会造成机体危害,射频消融术目前已经成为根治阵发性,心动过速最有效的方法,基本设备包括x光机,射频消融仪,及心内电生理检查仪器。
二、步骤/方法:1、这种手术适应,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预计综合症):房室间存在着先天性旁路,导管射频将旁路切断,心动过速或预计波将不再存在。
还是和,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房室结形成双径路,电流在适宜条件下,在两条径路形成的折返环快速运行,引起心动过速,导管射频消融慢径只保留块茎,心动过速就不再具备发作条件。
2、心房扑动,房扑是心房,存在大环路,电流在环路上不停的转圈,心房跳动,250-350次每分,心事一般在每一分150次,导管射频可以破坏环路,造成双向电流阻滞,从而根治房扑。
心房颤动,房颤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研究发现,房颤的触发是因为于心房相连的大静脉上的心肌袖发放,快速电冲动,另外房颤的持续与心房自身重构也有关。
3、房性心动过速。
房速是左心房或右心房的某一局部有异常快速发电,发放电流的兴奋点,或者在心房内有效折返运动。
电生理检查标测到一位兴奋点或折返环,进行消融得到根治。
室性心动过速,包括特发性,束枝折返性和疤痕性室速等。
三、注意事项:室性期前收缩,主要用于临床症状明显的单源性的频发室早,常常由于心室兴奋灶引起,飙车到异位兴奋灶消融,室早即可消失。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预计综合征等心律失常,一次射频消融成功率可达到,98%以上。
心脏射频消融主治医师术者上一线班的感触
![心脏射频消融主治医师术者上一线班的感触](https://img.taocdn.com/s3/m/f03c8585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34dd111.png)
心脏射频消融主治医师术者上一线班的感触摘要:一、职业背景介绍二、心脏射频消融手术的重要性三、术者一线班的感悟四、手术过程中的挑战与收获五、对团队成员的感谢与期望六、对未来工作的展望正文:作为一名心脏射频消融主治医师,我有幸参与了无数次手术,亲眼见证了生命的重生。
在这篇文章中,我想分享一下我在一线班上的感悟,以及对未来工作的展望。
心脏射频消融手术是一种治疗心律失常的有效方法,它通过高频电流使心脏组织内产生局部热量,从而改变组织结构,恢复正常的心律。
这项技术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术者必须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在一线班上,我深刻体会到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每一位团队成员都要全力以赴,密切配合,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术者要时刻保持专注,对患者的生命安全负责。
同时,我们还要关注团队成员的培养,不断提高整体业务水平。
手术过程中,我们面临诸多挑战。
患者病情复杂,手术风险较高,要求我们术者要有过硬的技术和应变能力。
在应对这些挑战的过程中,我们收获了宝贵的经验,也不断完善自我。
每一次成功的手术,都是我们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
我要感谢我的团队成员,是你们的支持和信任,让我有机会在一线班上发挥自己的专长。
希望大家继续努力,为更多患者带来希望和信心。
同时,我也对未来的工作充满期待。
相信在党和政府的关心下,我们的医疗水平会不断提高,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总之,作为一名心脏射频消融主治医师,我深感责任重大。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带领团队不断进取,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射频消融术
![射频消融术](https://img.taocdn.com/s3/m/21106048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1d.png)
(4)如为左侧旁道,则穿刺右侧股动脉,置入左侧消融大头导管;如为右侧旁道或房室结双径,则在股静脉内置入右侧消融大头导管
(5)确定靶点后,射频发生器进行消融
(6)重复电生理检查,确认消融是否成功
不锈钢碗4个
刀柄1把
血管钳1把
卵圆钳2把
组织剪1把
持针器1把
(2)射频消融术器料及药品
器材数量药8F股动脉鞘(或8F、8.5F长鞘) 1根
固定弯标测导管二级1根
固定弯标测导管十级(或可调弯)1根
射频消融导管(蓝把或红把) 1根
备:房间隔穿刺针(根据情况)1根
50ml造影剂1瓶
射频消融术
1、麻醉及手术体位
(1)麻醉方式:局部浸润麻醉。
(2)手术体位:患者取平卧位,头偏向右侧(锁骨下静脉),手臂呈自然外伸、外展位,采用平卧位,双下肢分开展(股动脉)。
2、常用器材、物品及药品
(1)射频消融手术包
物品数量物品数量
小治疗巾4块
机头套1块
挡板套2块
大单1块
小药杯2个
弯盘1个
大号不锈钢治疗盘1个
多道生理记录仪1台
程序刺激器1台
射频发生器1台
10ml注射器3副
20ml注射器1副
刀片1片
利多卡因3支
肝素钠2支
生理盐水2瓶
异丙肾上腺素1支
阿托品1~2支
心电监护仪1台
除颤仪1台
吸引器1台
临时起搏器1套
3、手术步骤及护理配合
手术步骤护理配合
(1)病人取平卧位,双下肢外旋,头偏向右侧
(2)消毒左侧颈部;消毒双侧腹股沟上至脐部,下至大腿中部,暴露腹股沟
射频消融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
![射频消融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https://img.taocdn.com/s3/m/caf8767f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c515534.png)
定义:冲动规律性地起源自心房很小区域(focus),然后离心地扩布,此后于心动周期很长的时间内无心内膜的激动。与大折返机制的主要不同点在于其冲动产生自心房内的一个局灶点 局灶AT
局灶性房速
局灶性房速(特殊部位)
冠状窦口房速
起源于房室结附近的房速
1
2
3
6
5
4
起源于肺静脉局灶性房速
01
多数起源于左室中后间隔部即左后分支蒲肯野纤维网处,少数则起源左前分支区域。
发生机制以折返机制为主
中青年男性多见,绝大多数为持续性单形室速
02
03
左室特发性室速(ILVT)
IVT类型
起源于His-Purkinje系统的左后分支区域
01
QRS宽度多在0.11~0.14s之间 !易误诊为SVT,关键是要有诊断意识
射频消融治疗的适应证
射频消融术简介 基本原理
R F
最适温度 60-95O
组织热效应
一般 < 70O
组织脱水
内膜下组织损伤
蛋白质变性
大于内膜面
凝固性坏死
稳定损伤需2-5秒
(导管是被动加热)
稳定损伤范围40-50秒
射频能量的构成—环路
射频仪 消融电极 (表面积小, 电流密度大) 背部电极 (表面积大, 电流密度小)
折返:
贰
壹
上腔静脉
下腔静脉
卵圆窝
房间隔
右心耳
梳状肌
冠状窦口
前部: 心房体由原始心房衍变 右心耳、梳状肌 后部: 静脉窦由原始静脉窦衍变 上、下腔静脉、冠状静脉窦开口 前、后部以界嵴和下腔静脉瓣为界
右心房的解剖结构特点
房扑心房内折返途径
心律失常 房颤 室上速室早射频消融个人体会笔记8000字珍贵
![心律失常 房颤 室上速室早射频消融个人体会笔记8000字珍贵](https://img.taocdn.com/s3/m/ad1101a3bd64783e08122b38.png)
房颤消融1、教训:1、看两个体位!尤其找漏点,如右侧位右下肺静脉后壁消融点偏后就是偏深;2、看电位;3、防止被台下干扰、说蒙,自己有流程,自己有下一步计划,自己始终清楚导管在哪,鞘在哪,导管鞘的关系,始终想象着下一步怎样旋转。
手术前过一遍电影,尤其是流程和教训。
3、消融最佳压力,指南是10-30g,后壁压力要小一点,尤其左肺静脉后壁压力要小于15g,10g左右最好;小于5g的压力,建议补点;压力过大是造成心房食道瘘的最主要原因。
4、顶部、前后三角消融好了,基本就能隔离。
5、贴靠压力过大时温度会上升很快。
2、导管与鞘:导管出鞘多,固定鞘正确方向不动(可调整鞘的方向,操作鞘)做支撑,操作导管;导管出鞘少,要同轴,操作鞘。
3、导管贴靠不稳定的原因,右肺静脉后壁-①鞘把的不稳、不紧,左手松松的拿着是不对的,要紧紧的攥住并按在患者的腿上,同时两手指紧紧捏住导管,禁止导管与鞘之间的旋转;②追求太高的压力也是原因;③旋转力过大也是原因,最好是直顶,找准方向紧紧握住鞘,大头向前顶并紧紧捏住。
反S弯和倒U也是鞘握的不紧,导管捏的不紧。
4、整体撤与打弯送导管的结合--右肺静脉后壁高位直顶,不断整体向下撤,一开始还好,后来压力小了,送导管又太高了,再打弯好了一点,这时鞘握紧不动,打一点弯下降一个点,打一点弯下降一个点,后送一点导管,松一点弯下降一个点,成了倒U。
消融设置1、房颤,盐水走速17ml/m;房颤:梁卓--前壁、顶部、底部功率模式35W/30秒;后壁功率模式30W/20秒;左肺静脉后壁30W/15秒;房颤消融:功率模式30W 后壁20S 前壁30S房颤马长生功率模式35W 左后壁10S 其余20-30S AI前壁450 后壁300 流出道瓣环500(省二院功率模式30W 后壁15S 前壁20S )压力:成熟的术者,前壁10-15g,小于20g,15g最佳;后壁5-10g,10g最佳。
房颤POP 的原因就是压力过大。
射频消融术与药物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效果比较
![射频消融术与药物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效果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f718501f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2d.png)
射频消融术与药物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效果比较心律失常是指心脏节律异常的疾病,可引发心率过慢、过快或不规则等症状。
室性心律失常是其中一种较为严重的类型,常常需要进行治疗以维持心脏正常的节律。
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射频消融术和药物治疗。
下面将对这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进行比较。
射频消融术是通过导管将射频能量传递到心脏特定的部位,使这些部位产生坏死,从而消除异常的传导径路或起搏点,恢复心脏正常节律。
它是一种非手术治疗方法,通常可以在局部麻醉下完成。
射频消融术的效果通常是立竿见影的,病人的心脏节律可以在手术后恢复正常,不再出现室性心律失常的症状。
射频消融术的复发率较低,除非病情复杂,一般不需要再次治疗。
而药物治疗是通过给患者口服或静脉注射抗心律失常药物,来抑制心脏异常节律的发作。
药物治疗的优点是操作简单,不需要进行手术或其他侵入性治疗,适用于一些轻中度的心律失常患者。
但是药物治疗的效果相对较为有限,药物不同人有不同的反应,对有些患者可能无法有效控制心律失常的发作。
而且药物治疗需要长时间的用药,有可能会出现耐药性和药物不良反应等问题。
对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而言,射频消融术更为有效。
射频消融术可以直接针对异常传导径路或起搏点进行治疗,可以根本上解决心脏节律异常的问题。
而药物治疗仅仅是控制症状,无法根治疾病。
虽然射频消融术需要手术操作,但是并发症较少,手术后恢复也较快。
对于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射频消融术的效果明显优于药物治疗。
射频消融术可以根治心脏节律异常,长期效果稳定,复发率低。
而药物治疗则仅仅是暂时控制症状,效果有限。
对于严重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射频消融术应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但是对于一些轻度病情或不宜手术的患者,药物治疗仍然是可行的治疗方法。
介入射频消融术治疗心律失常患者的护理体会
![介入射频消融术治疗心律失常患者的护理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7333d800bb68a98271fefadf.png)
3 】 术前 护理 . 3 1 1 术 前 常 规 护 理 : 助 医 师 做 好 肝 肾功 能 、 凝 血 时 .. 协 出 间 、 部 X线 片 、 电 图 、 脏 超 声 等 检 查 。宜 停 用 抗 心 律 胸 心 心
4 讨
论
失 常 药 5个半 衰期 以上 。询 问 患 者 有 无青 霉 素 及 其 他 药 物 过 敏 史 , 做 好 过 敏 试 验 。行 双 侧 腹 股 沟 、 阴 部 、 前 壁 并 会 胸 及颈部 、 臂肩部表皮备皮 , 上 防止 损 伤 。 沐 浴 , 换 清 洁 病 更 号 服 。指 导患 者 练 习床 上 平 卧 排 尿 、 便 。手 术 当 日晨 禁 排 食 , 生 命 体 征 及 足 背 动脉 搏 动 , 测 术前 3 n 尽 小 便 。 0mi 排 3 12 术 前 健康 教 育 : 据 患 者 年 龄 、 理 、 理 、 会 等 .. 根 生 心 社
首都 医科 大 学宣 武 医 院 (0 0 3 10 5 )
齐 颖 张 萍 徐
艳
周 春 燕
心 脏 导 管射 频 消 融 术 是 经 锁 骨 下 静脉 、 静 脉穿 刺 术 , 股 分 别 在 冠 状 静脉 窦 、 心 房 、 心 室 、 氏 束 处 放 置 电极 导 右 右 希
管 , 电生 理 检 查并 标 测 定 位 后 确 定 引 起 心 动 过 速 的异 常 行 结 构 的 靶点 , 射频 消融 导 管 在 该 处 局 部 释放 高频 电流 , 用 使 局 部 心 肌组 织 坏 死 , 以达 到根 治 的 目的 。 目前 , 已广 泛应 用
在穿 刺 成 功行 放 电消 融 时 , 能会 因 能 量 过 高 而 诱 发 严 重 可
的 心律 失 常 , 密 切 观 察 , 现 异 常 立 即 报 告 医 生 及 时 处 应 发
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儿童快速型心律失常
![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儿童快速型心律失常](https://img.taocdn.com/s3/m/b625b428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8ee9b5b.png)
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儿童快速型心律失常谭海斌;杨希立;温旭涛【期刊名称】《岭南心血管病杂志》【年(卷),期】2007(013)004【摘要】目的探讨射频导管消融(radiofrequency catheter ablation,RFCA)治疗儿童快速型心律失常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用体表心电图的大体定位及常规心内电生理检查,寻找消融靶点,采用温度控制方式进行RFCA.结果心内电生理检查显示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trioventricular reentrant tachycardia,AVRT)10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trioventricular nodal reentrant tachycardia,AVNRT)10例,房性心动过速(atrial tachycardia,AT)3例,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diopathic ventricular tachycardia,IVT)2例(1例起源于左后分支、1例起源于右心室流出道).手术即刻成功25例.术中1例在放置ABL导管时机械性的压迫希氏束出现一过性的Ⅱ~Ⅲ度房室传导阻滞(auriculo-ventricular block,AVB),给予异丙肾上腺素、阿托品、糖皮质激素处理,2 h后恢复正常的房室传导;2例放置希氏束电极时,出现Ⅰ度AVB,未经处理自行恢复正常的房室传导;22例平均随访(2.8±1.3)年未复发,3例半年后复发,其中AVNRT 2例,AVRT 1例,再次消融均获得成功.结论 RFCA治疗儿童快速型心律失常技术成熟、安全、疗效好.术后复发可能与消融点准确性、消融能量及消融时间趋于保守有关.【总页数】3页(P255-257)【作者】谭海斌;杨希立;温旭涛【作者单位】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广东佛山 528000;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广东佛山 528000;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广东佛山528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7;R331.3+8【相关文献】1.儿童快速型心律失常107例临床诊治分析 [J], 徐萌;肖婷婷;沈捷;黄敏;谢利剑;王健怡2.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的护理 [J], 徐蓓蓓;朱丽萍3.儿童实施经导管射频消融术的术中观察及护理 [J], 郑明霞4.胺碘酮在急诊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中的临床治疗\r效果探讨 [J], 张燕5.急诊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中应用胺碘酮治疗的效果及安全影响 [J], 陈晓芹; 黄苑利; 梁彩倩; 钟丽君; 刘星奇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射频消融治疗小儿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护理体会
![射频消融治疗小儿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护理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ac10728cec3a87c24028c423.png)
321 术前准备 . .
患儿平卧 , 适当束缚四肢 , 避免术 中乱动 ; 给予 严 密观 察患儿心率、 心律及血压的变
吸氧 , 电监 护 , 心 建立 静 脉通 路 。
3 . 密切关注心电监护 .2 2
指标恢复正常。 2 治疗方法
2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麻醉 方 法 .
化, 如有异常心律 , 立即停止操作 , 及时处理。
关 键词 : 频 消 融 ; 射 室上性 心 动过 速 ; 童 ; 儿 护理
中图分 类 号 :4 3 2 R 7. 7
文献 标 识码 : B
文章 编 号 :06 6 1(0 20 - 03 0 10- 4 12 1 )30 6- 2
室上性心动过速(V ) S T 是小儿较常见 的一组快速心律失常【 l 】 , 射频消融术 ( F A 因创伤小 、 RC) 安全 、 成功率高而成为治疗顽 固性 快速心律失常的重要方法 ,采用R C 根治成人S T FA V 较为普及, 但
31 心 理 护 理 .1 .
患 儿 家长 往 往 对 手 术 能否 成 功 存 有顾 虑 , 患儿
年 龄 较 小 , 手 术具 有 恐 惧 心 理 , 往 不 配 合 治 疗 。 对 这 些 情 对 往 针 况 , 前 对 患儿 家 属 做 好 解 释 工 作 , 绍 手 术 的大 致 过 程 、 全 术 介 安 性 、 果及 术 前 术后 可 能 出 现 的 问题 ; 患儿 给予 鼓 励 , 除 患儿 效 对 解 对手 术 的 紧张 恐 惧心 理 , 积 极 配合 治疗 , 配合 手 术 。 使其 密切 31 术 前 常 规准 备 .2 .
32 注 意保 护 患儿 儿童 正 处 于 生 长 发 育 阶段 ,放 射线 对 儿 童 .3 .
射频消融术与药物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效果比较
![射频消融术与药物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效果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c9d0f35e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96.png)
射频消融术与药物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效果比较射频消融术与药物治疗是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两种常见方法。
射频消融术是一种通过导管介入方式将异常的心脏组织进行热消融,使其失去激活电位并恢复正常的心律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则是通过给患者使用药物来抑制心律失常的发生。
射频消融术与药物治疗在治疗效果方面存在着差异。
根据临床研究数据显示,射频消融术是一种可以直接靶向异常区域,切断异常传导的方法,具有直接、快速且持久的效果。
射频消融术的成功率较高,可以有效地降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并且在治疗过程中不需要依赖药物的使用。
尤其是对于一些药物治疗无效或者存在副作用的患者,射频消融术可以提供一种有效的替代方案。
射频消融术也存在一些风险和限制。
射频消融术是一种侵入性的治疗方法,可能会引起一些并发症,如心包积液、食管损伤等。
射频消融术的操作难度较大,需要经验丰富的专业医师进行操作,且手术费用较高。
射频消融术虽然可以显著降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但并不能完全消除心律失常的发生,存在一定的复发率。
相比之下,药物治疗是一种简单、非侵入性的治疗方法,具有使用方便、费用较低等优点。
药物治疗可以通过调整天然心律的参数,抑制异常的心律传导,从而起到控制心律失常的作用。
药物治疗适用范围广泛,可以适用于不同程度和类型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
药物治疗也存在一些问题。
药物治疗并不能根治室性心律失常,只能通过抑制症状发作来缓解病情。
药物治疗有一定的副作用和风险,如心脏传导阻滞、心动过缓等。
药物治疗需要长期使用,容易引起药物耐受性和药物依赖等问题。
射频消融术与药物治疗是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两种常见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各有优缺点。
射频消融术具有直接、快速且持久的治疗效果,适用于一些对药物治疗无效或者存在副作用的患者;而药物治疗则是一种简单、非侵入性的治疗方法,适用范围广泛。
针对不同的患者情况,医生应结合患者病情、耐受性和患者意愿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以期最大化治疗效果并减少患者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射频消融术治疗小儿快速心律失常的麻醉体会发表时间:2018-03-20T09:49:40.047Z 来源:《临床医学教育》2018年1期作者:张旭辉艾有旭何萍[导读] 射频导管消融(RFCA)广泛应用于根治预激综合症、房性心动过速、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等取得很好的疗效解放军305医院麻醉科北京 100000摘要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术治疗小儿快速心律失常的麻醉处理方法。
方法:60例室上性心动过速接受射频消融术患儿。
术前禁食4~6小时,麻醉前0.5小时肌注东莨菪碱0.01mg/kg,咪唑安定0.1 mg/kg。
入室后面罩给氧,持续监测呼吸、心率、血压、ECG、SPO2等生命体征;静注杜冷丁、咪唑安定和异丙酚并辅以充分局麻下完成手术。
结果:2例患儿因无法诱导出心动过速导致手术失败,全部患儿在局麻复合非气管内插管静脉麻醉下完成手术,效果满意。
结论:使用度冷丁、咪唑安定和异丙酚等药为基础麻醉,在加用局麻的情况下用于小儿射频消融术,具有起效快、对呼吸循环影响小、麻醉管理方便、病人苏醒快、对手术无明显影响的特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关键词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快速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麻醉【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nesthesia methods for Radiofrequency Catheter Ablation in children with Tachycardia. Methods sixty cases with RFCA operated under basal anesthesia with dolatine and midazolam and propofol were injected through persistent minimally injecting pump to keep appropriate depth of anesthesia.Results Anesthesia was carried out successfully in forty interventional pro-cedures.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and heart rate(HR)pre-anesthesia and post-anesthesia.Two cases took place hypoxemia.Three cases took place arrhythmia.Conclusion It is critical that sufficient preoperative preparation,proper application of anesthetic drug and vital signs monitoring for interventional surgery.【Key words】Child; congenital; Tachycardia ;RFCA ; Anesthesia射频导管消融(RFCA)广泛应用于根治预激综合症、房性心动过速、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等取得很好的疗效,由于其成功率高,创伤小及相对安全,已经成为根治上诉心律失常的首选。
导管射频消融(RFCA)可相对安全有效地用于治疗小儿快速型心律失常[1]。
但对小儿手术,局部麻醉或者单次使用镇痛药物均无法取得满意的效果,而全身麻醉药物对术中患儿心肌有正性变力作用,为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及患儿安全、无痛,我们自2003年采用杜冷丁,咪唑安定复合局部麻醉应用于小儿射频消融术,取得满意效果。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60例患儿中,ASAⅠ或Ⅱ级,男21例,女39例,年龄1~12岁,体重6~45kg。
患儿术前均有频发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药物疗效不佳或反复复发,心脏多无明显器质性病变。
全部病例均经临床体检,肺功能基本正常、ECG、胸部X线片及心脏彩超检查确诊无其它心脏合并症。
麻醉方法术前禁食6 h,禁饮4 h,病房用留置针预先开放外周静脉,术前30~45 min肌注咪唑安定0.1 mg/kg、东莨菪碱0.01 mg/kg。
导管室准备好氧气、加压面罩、呼吸气囊、咽喉镜、气管插管、吸引器、麻醉和抢救药品。
患儿入室后常规面罩吸氧,监测SBP、DBP、MAP、HR、RR和SpO2。
依次静注杜冷丁1mg/kg、咪唑安定0.02mg/kg、丙泊酚1mg/kg,给予充分的局部浸润麻醉后进行手术操作,不行气管内插管,保留自主呼吸。
统计学方法运用SPSS 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数据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团体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全部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70~300min,平均130min。
术后苏醒时间为5~40min,平均30min。
术中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轻度下降,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一例出现肢动、恶心呕吐。
心率除人工诱发出现室上性心动过速外,其余时间均保持平稳;术中部分数患儿有舌后坠(3例),呼吸频率下降及幅度变浅(12例),从而导致脉搏血氧饱和度下降(低于90%),经托下颌、加大吸氧流量等简单处理后恢复正常。
患儿完全清醒后送回病房。
讨论射频消融术过程中,手术需要反复标测定位,要反复诱发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会明显影响血流动力学,故术中需保证患者呼吸、循环功能平稳,力求尽可能减少室上性心动过速对血流动力学的干扰。
故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减少麻醉药物对手术的影响,维持合适的麻醉深度,维持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是麻醉手术的关键[2]。
在射频消融前,首先要通过刺激患儿心脏诱发室上性心动过速,对逆传点进行标测,从而确定手术部位。
因此,是否诱发出室上性心动过速是手术能否成功的关键。
王文贤等[3]认为,一些影响房室传导功能,或使迷走神经张力增加及房室结内传导阻滞的麻醉药物,可能影响术中室上性心动过速的诱发,应尽量避免使用。
氯胺酮可延长心肌有效不应期,有一定抗心律失常作用,以其静脉注射可使窦房结恢复时间及房室传导时间明显延长,可直接抑制窦房结的起搏功能,明显影响室上性心动过速的诱发。
虽然有人认为阿托品等抗胆碱类药物能增加室上性心动过速的诱发几率[4],但我们认为其会改变心脏的内环境,可能导致无法成功诱导出室上性心动过速。
异丙酚[5])是一种快速,短效的静脉麻醉药,苏醒快而平稳,几乎没有蓄积效应及令人头疼的精神症状。
咪唑安定具有抗焦虑,镇静催眠的作用,对呼吸循环抑制作用轻,是理想的麻醉用药。
杜冷丁[6]具较强的镇静镇痛效果,静脉注射作用时间为30~60分钟,但其残留镇痛作用可持续4~6小时。
加用度冷丁、咪唑安定可减少异丙酚的用量及延长给药时间,增加麻醉的平稳性。
由于小儿的特殊性,麻醉中应当注意以下几方面:a麻醉管理尤其是气道管理对于麻醉和手术进行最为重要。
小儿呼吸系统发育不够完善,氧贮备能力及对缺氧的耐受力都较低,儿童头大、舌大、喉头高、易产生舌后坠;儿童分泌物较多,增加了气道的敏感性,易产生喉痉挛和气管支气管平滑肌痉挛。
故呼吸道并发症是小儿麻醉最常见的并发症[7]。
麻醉前应作好禁食、禁饮准备,检查有无呼吸道并发症,保证呼吸道通畅。
异丙酚、咪唑安定对呼吸抑制较轻,杜冷丁对呼吸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几种药物的联合运用对呼吸系统的抑制作用不可小视。
本组有15例次患儿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抑制,经简单处理都很快恢复正常。
因此有必要加强呼吸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特别是舌后坠等上呼吸道不畅要引起重视,否则处理不及时将引起严重后果。
b在介入治疗中要保持患者的体温,婴幼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全,皮下脂肪少,体表面积和体重的比例偏大,容易散热。
易导致体温过低而苏醒延迟。
保温措施包括保持室温不低于25℃,输液加温。
无菌敷料尽量保持干燥,如有潮湿立即更换等。
c小儿麻醉期间输液是保证手术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小儿水代谢比成人快,不能耐受脱水。
手术前禁食及手术创伤均有液体丧失,必须及时补充。
在进行介入治疗时,儿童股动脉、股静脉比较细,直径较小,而导管较粗,有时会产生置管困难或反复穿刺,肝素化后更容易出血而形成血肿。
d缩短禁食时间可减少术中低血糖的发生。
临床上关于小儿术前禁食的观念已有较大的变化。
术前禁食以不超过6小时、禁饮不超过4小时为宜。
为预防术中氧和能量的不足,手术开始前应充分供氧,禁食较长者静脉点滴适量葡萄糖、维生素、能量合剂,以提高机体氧和能量储备,减少术中心血管系统并发症和缺血缺氧的发生。
总之,在接受射频消融术的儿童患者中使用杜冷丁﹑咪唑安定和异丙酚等药物静注加上完善的局部麻醉,具有起效快、对呼吸循环影响小,麻醉管理方便,病人苏醒快,对手术无明显影响的特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参考文献[1] 马长生,盖鲁粤,张奎俊等,主编.介入心脏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603~605[2] 快速型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治疗的若干进展。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7.22.(2)85~89[3]王文贤,陈满云.小儿心导管射频消融术的麻醉体会.岭南心血管杂志.1997,3(1):37~38[4] 邓金龙等.异丙肾上腺素联合阿托品对室上性心动过速消融终点的判定.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5,14(4):336[5] 孙晶,高贵芳.异丙酚辅助下小儿硬膜外麻醉的体会.现代预防医学,2005 ,32(1):82~83[6] 刘俊杰主编.现代麻醉学[M].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317[7] 庄心良,曾因明,陈伯鸾.现代麻醉.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433~1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