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自组织网络中基于稳定路径的路由协议
1+x智能网联测试题库含答案

1+x智能网联测试题库含答案1、维修技师工作时,需要保持牙齿干净,口中不可留有异物、异味。
A、正确B、错误答案:A2、检测网线通断用到的工具是()?A、万用表B、示波器C、诊断仪电脑D、网线检测仪答案:D3、智能汽车是一般汽车上增()等先进()等装备,通过()实现车、路、人等的信息交换,使车辆具备智能王不境竟感能力,能句多自动分析车轲两的行骏状态,并使车轲两按照人的意愿到达目的地,最终实现代替人来操作的目的。
()a .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b .车载不境竟感系统和信息终端 c .雷达、摄像头A、abcB、acbC、cbaD> cab答案:D4、在激光雷达与惯导信息融合及联合标定中,播放数据包的实验数据的命令是。
A、c yber _ launch start modules /localization/ launch / msf _ loB、c yber _ recorder play - f / apolo / record /*。
RecordC、p ython scripts / record _ bag . pyD cyber _ launch start modules / localization / launch / msf _ lod答案:B5、在对万用表进行校准时,将万用表调节到电压档,将红黑表笔对接,万用表显示为0,说明万用表正常。
A、正确B、错误答案:B6、视觉传感器的信号线电阻应该为多少欧姆?()A、0B、sudo ip link set can 1 type can bitrate 500000C、sudo ip link set up canlD、candump canl答案:A52、在基于CAN通讯转向控制测试中,控制左转向的按键是。
A、aB> sC、dD、w答案:A53、在进行毫米波雷达测试时,读取毫米波雷达数据,打开毫米波雷达 CAN1的命令是?()A、sudo modprobe canB、sudo ip link set canl type can bitrate 500000C> sudo ip link set up canlD、 candump canl答案:c54、如果示波器中测量的CAN线波形太密,这时需要调节示波器的()A、振幅B、频率C、时间D、象限答案:C55、在进行毫米波雷达则试时,启动CAN驱动各个模块的命令中,第二个输入的命令是?()A、 sudo modprobe can - rawB、 sudo modprobe can - bcmC、 sudo modprobe can - gwD> sudo modprobe can _ devE、 sudo modprobe mttcan答案:B56、维修技师着装要求三紧,即领袖口紧、下摆紧、裤脚紧。
车载自组网的单层与跨层路由协议研究

车载自组网的单层与跨层路由协议研究张一宸;王海;彭来献【摘要】VANET (Vehicle Ad hoc network) is an important application technology of mobile Ad hoc network in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 (ITS),and also a branch of traditional MANET field.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the vehicular ad hoc network is of good prospects for development.Therefore,the characteristic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VANET and MANET are discussed,the two aspects of single layer routing and cross layer routing summarized,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for these two classes of routing expounded,typical cases and recent research status of the two classes of VANET routing described,and their respective characteristics analyzed.Finally,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and research emphases for future VANET are explored.%车载自组织网络(VANET)是移动自组网在智能交通系统(ITS)中的重要技术应用,也是传统MANET领域的一个分支.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车载自组织网络的前景发展良好.因此,总结VANET与MANET的特征与区别,并从单层路由和跨层路由两个方面进行总结,阐述两类路由各自的优缺点,介绍VANET两类路由的典型案例和最新研究现状,分析它们各自的特点.最后,探讨未来VANET的发展方向与研究重点.【期刊名称】《通信技术》【年(卷),期】2017(050)010【总页数】6页(P2279-2284)【关键词】车载自组网;单层路由协议;跨层路由协议;协议分析【作者】张一宸;王海;彭来献【作者单位】解放军理工大学通信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07;解放军理工大学通信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07;解放军理工大学通信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0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393车载自组织网络(Vehicular Ad-hoc Network,VANET)也称为车间通信[1](Inter-Vehicle Communication,IVC)网络。
基于位置信息的稳定分簇路由协议

di 0 36 /. s.0055 .000 .0 o: .9 9ji n 10 — X 2 1.60 1 1 s 6
车 载 自组 网¨ V N T) 智 能 交 通 系 统 ( A E 是
V N T 而在反应 式路 由协议 中 , AE. 节点 的 高速移 动 会
导致路径 频繁 中断 , 由发 现 和维 护过 程 频繁 发 生 , 路
(T ) IS 的重 要 组 成 部 分 , 有 效 地 提 高 道 路 安 全 性 能 和改善 交通 拥塞状 况 , 足 人们 对 驾 驶 安 全 性 和舒 满
适 性 的要求 . V N T将 移动 自组 网( N T 技 术 扩 展 到 AE MA E ) 车 辆 间 的通 信 , 有 以下 特 点 : 1 节 点 移 动 速 度 具 ()
高簇 结 构 的稳 定性 .
快, 网络 拓扑 变化 频 繁 , 径 存 活 时 间 短 ;2 无 线 路 () 链 路不 稳定 , 易受 建筑 物 、 道路 状况及 车 辆相对 速 度 等 因素 的影 响 ;3 节点 分 布 不 均匀 , 络不 一定 全 () 网
连通. 因此 , 如何 寻找 和维 护源 节点 到 目的节 点 的路
MA E N T路 由协 议 分为平 面路 由协 议 、 分层 路 由
协议和基于位置信息的路 由协议. 根据路 由发现策 略的不 同 , 面路 由协 议 又 可 分 为先 应 式 和 反 应 式 平
路 由协 议. 先应 式 路 由协议 中 , 在 由于 V N T具 有 A E 拓 扑频 繁变 化 的特性 , 点 需要 发 送 大 量 的路 由控 节 制 信息 来维 持路 由表 的实 时性 、 准确 性 , 由开销 较 路 大; 而且 网络 拓扑 的快 速 变 化 可 能导 致 协 议 始 终 处
基于节点密度和链路稳定性的AODV路由协议

基于节点密度和链路稳定性的AODV路由协议孙友伟;王楠;孙小田【摘要】为提高车联网通信中节点间数据传输的效率,提出一种基于节点密度和链路稳定性的按需路由算法.在节点的有效信号覆盖范围内根据节点间的相对距离设置转发等待时间,利用Hello报文统计各节点的邻节点数,依据邻节点数确定各节点分组转发概率,根据运动速度及方向计算中继节点的活跃时间,得到整条源至目的节点的链路有效时间,比较链路有效时间的大小选择稳定性高的路由.NS2仿真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算法提高了节点的平均分组投递率,降低了网络的平均时延,尤其在车辆节点密集情况下,路由的整体性能较AODV具有明显优化.%To ensure the effective transmission of data between nodes in the vehicle network communication,a routing algorithm based on node density and link stability was submitted.According to the relative distance between the nodes in the effective sig-nal coverage of the node,the forwarding waiting time was set,the Hello packet was used to obtain the adjacent node number and determine the packet forwarding probability.According to the velocity and direction of motion,the active time of the node was calculated to get the link effective time from the entire source to the destination node.The high stability of the better route was selected.The NS2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optimized algorithm improves the average packet delivery ratio of the nodes and the average time delay is reduced,especially in the dense case of vehicle nodes,the overall performance of the routing is opti-mized obviously compared to AODV.【期刊名称】《计算机工程与设计》【年(卷),期】2016(037)012【总页数】5页(P3201-3204,3234)【关键词】车联网;最佳路由;盲目洪泛;按需距离矢量路由;自组织网络【作者】孙友伟;王楠;孙小田【作者单位】西安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陕西西安 710061;西安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陕西西安 710061;西安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陕西西安 71006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N913.6VANET(vehicular Ad Hoc network)即车辆自组织网络[1-3],它是Ad Hoc的一种特殊形式,每辆汽车自发组成一个无中心控制的自组织网络,以无线多跳的方式进行车辆间信息的传递,为驾驶中的司机提供实时性交通道路信息。
车用自组织网络路由判据研究进展

2基于车辆运动信息的路由判据
基于车辆运动信息的路由协议以车辆运动信息作为路由 判据,包括MOVEtin,MaxProp"81.MURU。191等。 文献【17】提出了MOtionVEct0“MOVE)路由协议,该协议 利用车辆速度信息计算本车和周围车辆到目的节点的距离, 选择距离最短的节点进行转发;但是该协议要求目的节点是 固定的,且适用于稀疏网络。MaxProp协议“”则利用车辆“见 面”概率来选择路径进行数据转发,这需要每个节点维护一张 与其它节点的“见面”概率表,同时,每当节点与其它节点碰面 时,会实时调整、归一化“见面”概率,并交换相互的“见面”概 率表,并计算分发开销;在转发数据包时,将先转发跳数少的 数据包,然后根据分发开销进行转发;该协议需要在全局范围 内维护“见面”概率表,存在可扩展性问题m。MURU“”使用 EDD(expected disconnection degree)来平衡最小跳数和提供稳定 路由的能力。EDD指标用来估计在给定时间内路由中断的概 率;在转发数据包时,将选择EDD小的路径进行转发。EDD 的计算包括车辆间的地理距离、车辆位置以及车辆运动速度 等。特别地,MURU提出了广播区来限制路由请求包的广播 范围,同时,只有在广播区的节点才能处理路由请求包:这虽 然控制了广播包的传播,但也存在局部最优化的问题m,此外, MURU还需要GPS和地图的支持。 上述基于车辆运动信息的路由协议均需要获取车辆速度 信息,该信息一般可以通过以下3种方法进行采集:①通过 GPS定位技术,使用GPS设备从GPS报文中获取速度信息, 该方法的问题在于GPS系统的精度以及延时所导致的速度信
摘要:分析了车用自组织网络(vehicularAd-hoeNETwork,VANET)中基于位置信息的路由判据、基于车辆运动信息的路由判 据和基于链路质量的路由判据的优缺点,提出了结合跳数指标和车辆速度以及重传数的路由判据,以限制路径长度;采用 多径路由思想以减少路由发现频率;为解决车辆运动信息采集方面的通用性和车辆改装问题,提出了利用OBD(on-boarddia- gnostic)技术的车辆信息获取方法。仿真结果表明,基于上述两种改进判据的协议S-AOMDV和R-AOMDV获得比最小跳数 AOMDV(Adhoeon.demandmultipathdistancevector)协议更高的性能,特别是在节点负载较重的情况下,S-AOMDV和R.AOMDV 的PDF(packct
车辆自组织网络中的网络拓扑控制与维护研究

车辆自组织网络中的网络拓扑控制与维护研究随着智能交通和车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车辆自组织网络(Vehicular Ad hoc Network, VANET)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研究领域。
车辆自组织网络是指通过车辆之间的无线通信建立起来的临时网络,它能够为车辆提供实时的交通信息、增强驾驶安全性、优化交通流量等诸多应用。
然而,车辆自组织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受限于网络拓扑的控制和维护。
网络拓扑是指车辆自组织网络中各个节点之间的连接关系。
在车辆自组织网络中,车辆作为节点通过无线通信建立串联和网状的连接,构成动态的网络拓扑。
而网络拓扑的控制和维护则涉及到节点的加入与离开、路由选择、拓扑稳定性等方面。
首先,节点的加入与离开是车辆自组织网络中网络拓扑控制的重要环节。
在车辆自组织网络中,车辆之间的通信需要首先建立连接,确定节点的加入与离开对于网络的稳定性和通信质量至关重要。
节点的加入需要考虑身份验证、频道分配等问题,以保证网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而节点的离开则需要通过及时的通知和拓扑调整来保持网络的连通性。
其次,路由选择是车辆自组织网络中网络拓扑控制的关键问题。
由于车辆自组织网络的拓扑结构时刻变化,传统的固定路由无法满足实时的通信需求。
因此,设计高效的路由选择算法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基于位置的路由算法可以根据车辆的位置信息进行路由选择,但这需要车辆共享位置信息,涉及隐私问题。
基于载波的路由算法则通过选择相邻节点之间的最佳通信载波来优化路由选择,但需要实时监控载波的质量。
其他的路由算法包括基于信号强度、基于速度等,需要综合考虑网络拓扑和通信质量的因素。
最后,拓扑稳定性是车辆自组织网络中网络拓扑维护的核心问题。
由于车辆自组织网络的特殊性,网络中的节点会不断变化,导致网络拓扑的动态性非常高。
因此,如何及时调整网络拓扑结构,保持网络的连通性和稳定性成为一个挑战。
拓扑控制技术包括拓扑更新、拓扑调整和拓扑优化等方面,通过动态调整网络拓扑结构,保持网络的可用性和性能。
车载自组织网络中基于运动状态的簇路由协议

t h a t t h i s p r o t o c o l c a n i mp r o v e t h e s t a b i l i y t o f t h e c l u s t e r , a n d r e d u c e t h e e n d — t o — e n d d e l a y , i t h a s v e r y h i g h p a c k e t d e l i v e y r r a t i o a n d
C HE N P e i - j u , T AN G L u n , C HE N Qi a n — b i n
( C h o n g q i n g Ke y L a b o f Mo b i l e C o m mu n i c a t i o n s T e c h n o l o g y , C h o n g q i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P o s t a n d C o mmu n i c a t i o n s , C h o n g q i n g 4 0 0 0 6 5 , C h i n a )
中圈分类号:T P 3 9 3
车载 自组 织 网络 中基 于运动 状 态的簇路 由协 议
基于路径稳定性的MANET路由协议研究与改进

文章编号 :0 2 8 3 (0 7 3 — 17 0 文献标识码 : 中图分类号 :N 1 10 — 3 12 0 )6 0 5 — 3 A T 95
l 引青
移动 自组织 网络是由一组带有无线通信 收发 装置 的移动
a d Ap l ain ,0 7,3 3 : 5 -1 9 n p i to s 2 0 4 ( 6)1 7 5 . c
Ab ta t I bl d h c n t ok ( sr c : n mo i a o ew r s MANET)n d v me to e k s te tp lg h n e fe u nl. ae n tc n ie- e , o e mo e n f n ma e h o oo y c a g q e t I c s o o sd r t r yn
维普资讯
C m ue n er ga dA pi t n 计算机 工程与应用 o p t E nei n p lai s r n c o
2 0 ,3 3 ) 17 0 7 4 (6 5
基于路径稳 定性 的 MA E N T路 由协议研 究与改进
s bly o uigti p p rpo t an w muepoo o P - O P P t t it b s d A - o n d ma d R u n rtc 1。h t it f o t , s a e rmp e t rtc l S A R ( ah Sa ly a e d h e O - e n o t g Poo o) e a i r n h s bi i T
YU - i n T Xi l g, AO n , a Ya g HUANG n - h n . u n m p o e f r M ANET b s d o a h sa i t . mp t r En i e r n Ho g c e gRo t g i r v o i a e n p t t b l y Co i u e gn e i g
车载自组织网络(VANET)综述

车载自组织网络(VANET)综述朱存智【摘要】车载自组织网络是未来智能交通系统的重中之重。
车载自组织网络具有节点数量大、高速运动、沿路径移动以及受通信质量受环境影响大等特性。
因此其网络体系结构与通用的无线自组织网络有很大区别。
%Vehicle self-organizing network is the core of the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VANET has some characteristics.For example,VANET has a great quantity of nodes,the nodes are high-speed mobiles,the nodes move along with the road and the quantity of the communication dependents on the environment of the nodes.The network architecture and the channel access technology have great differences between VANET and MANET.【期刊名称】《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年(卷),期】2011(031)011【总页数】2页(P157-158)【关键词】VANET;车载网络【作者】朱存智【作者单位】工程兵指挥学院,江苏徐州221116;四川大学,四川成都61006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95目前国内外对VANET的研究也大都是基于经典的网络体系结构来进行的。
下面介绍车载网络相关技术的研究现状:由于车载网络拓扑的频繁变化,节点移动速度很快,路由技术成为了车载自组网中的重大挑战之一。
在早期实验平台中使用的是一些简单洪泛路由技术。
目前,在车载自组网中使用的路由协议大致可以分为 3类:基于拓扑的路由(TBR,topology-based routing)协议;基于位置的路由(PBR,position-based routing,)协议;基于地图的路由(MBR,map-based routing)协议,DSDV (Destination-Swquenced Distance-Vector)协议时一种距离矢量路由协议,是由传统的 Bellman-Ford路由协议改进得到的,它利用目的节点序列号来解决DBF算法的路由环路和无穷技术问题。
dsr协议书

dsr协议书DSR(Dynamic Source Routing)是一种用于无线自组织网络的协议,旨在提供高效的路由和数据传输服务。
DSR协议采用源路由和动态路由的方式,具有较低的延迟和更好的可靠性。
本文将介绍DSR协议的基本原理、路由维护机制和数据传输过程。
DSR协议的基本原理是,在数据传输之前,源节点将整个路由路径打包成路由请求,并广播到整个网络中的节点。
所有收到该请求的节点都将其缓存,并返回给源节点。
源节点收到转发请求后,根据路由表选择一个最佳路径,并建立一条有效的通信路径。
DSR协议的动态路由机制允许节点动态添加和删除,使网络更具鲁棒性。
每个节点都保留一份路由维护表,记录着与其他节点之间的路由关系和可达性信息。
在数据传输过程中,源节点将数据分割成小数据包,并通过路由表选择一个信号强度良好的节点进行数据传输。
在每个传输节点中,会先检查数据包的路由标识,并根据路由表选择下一跳节点。
数据包经过多个节点的传递,直到到达目的节点。
DSR协议的核心思想是源节点维护所有可能的路由路径,并在数据传输之前选择一条最佳路径。
这种方式减少了路由查找的时间,提高了数据传输的效率。
同时,源节点动态维护路由表,适应网络拓扑变化,保证数据的可靠传输。
DSR协议在无线自组织网络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适用于节点移动频繁、网络结构动态变化的环境中。
例如,在战场环境中,战士可以通过无线节点进行通信,DSR协议可以有效地为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提供支持。
此外,在城市中,智能交通系统也可以使用DSR协议进行车辆之间的通信。
然而,DSR协议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由于路由请求广播到整个网络,可能会浪费大量的网络资源,造成网络拥塞。
其次,由于节点的可靠性和可达性发生变化,可能导致数据传输失败。
最后,由于网络中的节点数量较大,路由查找时间可能会变得较长,降低了整个网络的吞吐量。
为了克服这些问题,可以使用改进的DSR协议,如基于信号强度的路由表更新和跳跃式路由查找。
基于路径稳定性的MAODV改进路由协议

基于路径稳定性的MAODV改进路由协议
严秋实;万晓榆;樊自甫
【期刊名称】《计算机工程》
【年(卷),期】2010(036)020
【摘要】由于移动自组织网络的高动态性,使其拓扑结构不断发生改变.针对这种情况,在分析现有MAODV协议改进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选择路径稳定性的路由协议(PPC-MAODV).改进路由协议充分考虑路径稳定性问题,选择稳定性高、路由跳数小的路径进行数据转发和传输,减小路由的重构和修复次数.通过仿真实验对MAODV协议与PPC-MAODV协议在端传输时延、丢包率等方面进行验证,结果证明了该协议的有效性.
【总页数】3页(P93-95)
【作者】严秋实;万晓榆;樊自甫
【作者单位】重庆邮电大学下一代网络应用技术研究所,重庆,400065;重庆邮电大学下一代网络应用技术研究所,重庆,400065;重庆邮电大学下一代网络应用技术研究所,重庆,40006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11.52
【相关文献】
1.基于路径稳定性的MAODV路由协议的改进 [J], 李帅;蔡明
2.一种基于路径稳定性的MAODV路由协议改进算法 [J], 张国胜;罗菊
3.基于MAODV多播路由协议的改进协议 [J], 汪小兰;李腊元;孙宝林
4.基于MAODV的移动多播路由协议的改进与仿真 [J], 杨润萍;杜世民;汪小兰
5.Ad hoc网络中基于组播路由协议MAODV的改进 [J], 贾玉锋; 胡迎新; 胡健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车载AdHoc网络GPSR协议的改进_韩波

五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WUYI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第23卷 第1期 2009年 2月V ol.23 No.1Feb. 2009文章编号:1006-7302(2009)01-0063-06车载Ad Hoc 网络GPSR 协议的改进韩 波,廖劲光,廖惜春(五邑大学 信息学院,广东 江门 529020)摘要:介绍了几种常见的车载自组织网络路由协议,改进了GPSR 协议,通过建立网络模型分析比较,证明改进型的GPSR 协议在路由复杂度以及能耗等方面优于原GPSR 协议. 关键词:自组织通信网络;车辆通信;路由协议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Improving the GPSR Routing Protocol in Vehicles Ad Hoc NetworksHAN Bo, LIAOJing-guang , LIAO Xi-chun(School of Information, Wuyi University, Jiangmen 529020, China)Abstract: Some common vehicular Ad Hoc network routing protocols were introduced and the GPSR routing protocol was improved. A network model showed that the new GPSR protocol was simpler and consumed less energy than the original GPSR routing protocol. Key words: Ad Hoc; vehicular communication; routing protocols车载Ad Hoc 网络(VANET )[1,2]是专门为汽车间通信设计的自组织通信网络. 其设计目标是建立一个汽车间通信的平台,为司机和旅客提供方便,并提高交通安全. 由于车辆通信网络的节点处于高速运动,网络拓扑时刻在变化,需选择能适应周边环境多样性的Ad Hoc 通信技术. 将Ad Hoc 通信技术应用于车辆通信还可以避免传统的Ad Hoc 所遇到的功耗问题. 此外,汽车内部有足够的空间安装收发模块等通信设备,由车载GPS 所提供的地理位置信息能将Ad Hoc 通信系统基于位置信息的路由策略的实现变得更为简洁. 但是,VANET 的应用会对Ad Hoc 技术提出一些更高的要求.本文将重点介绍VANET 中的一种地理路由(Greedy Perineter State-Less Routing ,GPSR )协议,并且针对该协议在数据转发模式上的缺陷,提出改进策略,以降低GPSR 协议的路由复杂度和能量消耗,使GPSR 协议更加适合城市场景.1 VANET系统的概述VANET 可以实现车辆间、车辆与路边节点间的多跳无线通信[3]. 道路上行驶的车辆,如安装了无线通信模块就可以和附近行驶的车辆实现通信,还可以借助安装在路边的通信基础设施实现和交收稿日期:2008-08-20 作者简介:韩波(1983— ),男,湖北红安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短距离无线通信的研究,E -mail: wusthanbo1983@; 廖惜春,教授,硕士生导师,通信作者,研究方向:无线移动通信理论及应用、数据采集与信息处理研究,E-mail: xchliao@.五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年64通控制中心的通信. VANET道路通信示意图如图1所示. 由图1知,车A和B,B和C,C和D,C 和E,E和F可直接通信,B不能直接Array与F通信,但可以通过C和E中转,E还可以通过路边通信设备与控制中心通信,或者接入Internet.基于自组织网络的VANET在单独组网时,不需要专门设立无线基站,当需要与交通控制中心通信时,可利用路边交通通信设施实现信息交换. 在不具备交通专用网络基础设施的情况下,仍然可以通过公用无线通信网络(如GPS、GPRS等)提供通信支撑,从而拓宽VANET的应用环境;自组织的组网方式快速灵活,高速行驶的车辆之间可以直接通信,数据传输时延小,适用于紧急情况下向附近的终端发送警告信息和辅助驾驶等与安全相关的信息;自组织组网不需要建立和维护基础设施的费用,所以通信成本和网络复杂度都比较小,便于车载通信系统的产业化. 作为末端子网接入现有网络时,子网内部的通信不经过基础设施,减轻了基础设施的业务载荷,使更多的终端能够连接到同一个基础设施上,提高了网络容量和效率.2 VANET的路由协议VANET交通信息的实时服务[4]是车载通信系统的主要特征. 实时服务要求通信系统要有极快的系统响应、极小的系统时延;因为车载终端是自由移动的,并且可能随时离开网络,所以网络的拓扑结构将随时变化,这对路由的稳定性、网络的吞吐量、传播时延等都有很大的影响.2.1 VANET的路由协议分类由于VANET拓扑的频繁变化、节点移动速度快,路由技术成为研究VANET的重点之一. 目前,在VANET中使用的路由协议大致可以分为3类:1)基于拓扑的路由(Topology-Based Routing, TBR)协议,根据是否持续维持一条源到目的节点的路径,采用先应(Proactive)式或反应(Reactive)式的方法建立路由.2)基于位置的路由(Position-Based Routing, PBR)协议[5]1666,它不需要路由表或存储路径,每个节点仅需要获知相邻节点和目的节点的位置信息来决定它的下一个节点,这类路由协议能更好地适应网络大小和拓扑结构的变化,因此在VANET中主要使用基于位置信息的路由协议.3)基于地图的路由(Map-Based Routing, MBR)协议,目前尚未有人提出具体的协议,然而从VANET的特点来看,应用于VANET的路由协议可以利用车辆的特性,例如车载GPS系统和电子地图. 未来VANET的路由协议的发展方向应该是位置与电子地图相结合的基于地图的路由协议.2.2 基于位置的VANET路由协议根据适用场合和包转发策略的不同,基于位置的VANET路由协议主要分为地理源路由(Geographic Source Routing,GSR)协议、基于GPSR的广播协议、RLS的路由协议、限制洪泛区域韩波等:车载Ad Hoc网络GPSR协议的改进第23卷第1期65的Geocast路由协议和空间感知的包路由(Spatial Aware Routing, SAR)协议[6].2.2.1 GSR协议GSR协议应用于城市场景[7]. 它通过位置服务获取目的节点的位置信息之后,需要额外利用电子地图的信息计算出从本节点到目的节点的最佳路由,路由计算的算法选择Dijkstra最短路径算法,信息在节点间的传递仍使用贪婪转发. 为了增大路由策略的灵活性,中间节点在数据包到达后可以利用Dijkstra最短路径算法重新计算最佳路由,以降低路由复杂度. 节点通信半径大于500 m,它与传统的自组网路由协议DSR、AODV相比,具有较好的包传送率、低带宽利用率等,但没有考虑在2个连续的交叉点之间是否有足够的车辆来保持连通性.2.2.2 SAR协议基于PBR协议能够在密集的Ad Hoc网络中提高包传送率,但是在具有拓扑空洞的网络中,其路由性能将变得很差[2]43. 所谓拓扑空洞,指数据包到达某个节点时,该节点没有比自己离目的节点更近的相邻节点,因此,地理转发在这种情况下可能失败. 根据拓扑空洞存在的时间,分为临时拓扑空洞和永久拓扑空洞. 临时的拓扑空洞主要由于节点运动引起,存在时间相对较短,但是道路结构限制会导致永久拓扑空洞. 当一个节点遇到拓扑空洞时,必须采用一定的恢复策略来进一步的转发. 但对于永久性拓扑空洞,该方法存在2个问题:1)由于地理转发的无状态特性,只要拓扑空洞存在,每一个数据包到达拓扑空洞都将利用恢复策略进行转发. 频繁地使用恢复策略将导致路由性能下降;2)平面图的方法严格要求无线传输范围相同,但在实际中由于障碍物和干扰使得该条件不能成立.针对路由空洞的障碍,提出一种SAR协议. 该协议采用了基于图的空间模型,模型图中的点是从地理信息系统的可用信息中提取出来的,代表道路网络中的一些重要参考点,模型图中的边表示参考点之间的连接. 通过编写一个地理数据文件(Geographic Data Files)语法分析器,可从空间模型图中提取道路的相关信息.2.2.3 GPSR协议目前研究中出现较多的是GPSR协议[5]1666. 该协议中,节点在发送数据前不寻找路由,不保存路由表,移动节点直接根据位置信息(包括自己的、相邻节点的以及目的节点的位置信息)制定数据转发决策,数据分组中通常携带目的节点的地理位置信息. 网络中相邻节点间通过周期性广播分组获得其它节点的位置信息,源节点或中间节点根据这些位置信息,将数据分组传送给一个或多个距离目的节点更近的邻节点.GPSR协议在数据包的转发策略上有2种方式:贪婪转发和周围模式. 算法总是尽可能使用贪婪转发策略,除非到达局部极值点无法使用贪婪转发. 每个转发节点都只选择距离自己目的节点更近的节点作为下一跳节点,这个过程不断重复,直到到达目的节点.如图2所示,节点S的传输半径为R,假设S是源节点,D是目的节点,贪婪转发策略有:1)节点方向的最远转发(Most Forward Within R, MFR),即向传输范围内的距离目的节点方向最远的相邻节点传输. 在图2中,MFR策略下的下一跳节点为X.2)节点方向的最近转发(Nearest Forward Within R, NFR),即向着目的节点方向的最靠近S的相邻节点为下一跳. 在NFR策略下,图2中的Y节点是下一跳转发节点.3)最接近源节点到目的节点的直线转发(Closest to the Straight Line, CSL),即选择源节点与五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年66目的节点直线上的离源节点最近的节点为下一跳节点,在CSL 策略下,图2中的Z 为下一跳节点.当以上3点都无法满足时,贪婪转发就会失败,如图3所示,节点A 通过贪婪转发找不到下一跳节点,GPSR 转入周围转发模式.周围模式下,GPSR 采用右手准则确定下一跳节点,如图4所示. 采用右手准则,图4中节点转发顺序应该是A →B →C. 而在图3中,当节点A 将数据包转发到节点B 时,B 不满足贪婪转发的条件,继续以周围模式选择下一跳X ,节点X 比节点A 距离目的节点D 近,因此节点X 以贪婪模式转发,选择下一跳D ,从而将数据包传送到目的节点D.GPSR 协议在高速公路上有良好的性能,但是在城市环境中存在一些缺陷. 1)由于街道两边有很多建筑物,使本来在物理位置上通信的节点变得不能直接通信. 而GPSR 协议的平面化方法仅根据节点的实际地理位置来简化的,因此可能造成网络的分离;2)在同一街道上,车辆的平面化将导致数据包不能发送到离它最远的相邻节点;3)由于节点运动,GPSR 协议的周边模式可能形成路由环路.3 GPSR协议的改进针对GPSR 协议在城市道路环境中存在的缺陷,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型的GPSR 协议. 3.1 GPSR 协议改进策略在GPSR 协议中,如果节点对发送的数据包进行侦听,同时在数据包的报头里增加该数据包从源节点到当前节点所经历的跳数,那么在数据包发送过程中,可以避免因应用右手准则而产生的冗余路径,使路由更加简洁、健壮. 如图5所示,源节点i n 的相邻节点为j n 和k n ,目的节点为d n ,在节点i n 向它的相邻节点j n 发送一个数据包后,如果稍后i n 侦听到另一个相邻节点k n 转发了相同的数据包,则可以得出:k n 同时也为j n 的相邻节点,并且k n 距离d n 比j n 更近,因此i n 与k n 将直接建立路由连接. 执行这个简易的策略,只需要每个节点保存很少的被动状态信息,就可鉴别数据包是否为已转发过的数据.设数据包m 的当前模式表示为m .mode ,数据包m 到达i n 之前经历的跳数计为i n .hop. 如果i n 发送数据包m 到j n ,则i n .next=j n . 如果m 曾经进入过周围模式,m 上一次进入周围模式所处的节点记为m .L. 基于上述策略的GPSR 改进协议,在按照GPSR 协议的图5 改进型GPSR 协议第23卷 第1期 67韩波等:车载Ad Hoc 网络GPSR 协议的改进步骤传输完第一个数据包后,节点i n 在接收到数据包m 之后运行下面的步骤:1)如果i n =0n ,则i n .hop=0;否则i n .hop=m .hop+1,m .hop =i n .hop. 2)如果i n 不是d n ,则i n 传送m 到.next i n ;否则,结束传送.3)如果i n 侦听到节点j n (j n ∈br n (i n ))传送相同的包m ,并且m .hop>i n hop ,则.next i n =j n .4)当相同连接的下一个包传到i n ,i n 重新计算它的i n .hop.在改进协议中,对于第一个数据包,节点先按照GPSR 协议的步骤寻找路由. 设数据包m 标识为.id m =<0n ,d n ,seq >(seq 是保证路由不出现环路的标识). 针对一个特定的连接,在周围模式路由下,节点i n 记录了数据包的下一跳路由,并记录了到达i n 节点前数据包所经历的跳数. 节点i n 如果过了一定时间后没有收到这个连接的下一包,就丢弃i n .next 和i n .hop. 在传送包m 之前,节点i n 将i n .hop 编码到m 的报头里. 改进GPSR协议算法流程图如图6所示.3.2 改进型GPSR 协议与原GPSR 协议比较为了比较改进型GPSR 协议与GPSR 协议之间的性能,对两者的路由发现过程进行分析如图7所示,建立一个11个节点的VANET 模型,节点A 和节点K 分别是源节点和目的节点,短虚线弧的半径就是A 到K 的距离,点虚线弧半径表示A 的传输半径,两者交叉区域是空洞区域. 依据GPSR 协议,当源节点A 向目的节点K 传送一个数据包时,由于A 没有比它自己更接近K 的相邻节点,所以数据包进入周围模式,数据包将先后经过B 、C 、D 、E 和F ,然后到达G ;当数据包到达G 时,它所在的地理位置比A 更接近K ;在节点G ,数据包转入贪婪模式,然后经过I 、J 最后到达节点K. 其路径如图8所示.改进型GPSR 协议优化的路径如图9所示. 当第一个数据包按GPSR 协议转发时,节点侦听信道信息,在它转发这个数据包后标识可能的路径. 结果A 将侦听到该数据包在节点C ,继而在节点F 转发,因此它设定F 为A.next. 节点B 也将设定B.next 到F ,即节点A 侦听到它发给节点B 的数据包最终还是会发送到节点F ,那么节点A 就可以确定它直接将数据包发送到节点F 是一条比由节点B 转发更为简洁的路径,因此状态信息B.next 将被丢弃. 同理,节点C 会先设定节点E 为C.next ,然后丢弃该状态信息. 在节点I 发送这个包后,节点F 设定它的下一跳为I. 因此,从节点A 开始,后续包将依次经过节点F 、I 、J ,然后到达目的节点K.相对于GPSR 协议,改进型GPSR 协议做了如下改动:在数据包的报头里添加了该包的跳跃次数i n .hop ;在周围模式下节点有3种状态(i n .hop ,i n .next 和i n .id).图6 改进型GPSR 协议流程图N由上面的例子还可以看出,改进型GPSR协议有以下优点:1)减少了数据包的传输次数,从而降低了路由复杂度和能量消耗;2)改进型GPSR协议没有多余的环路.4 结语在VANET中,GPSR 是一种健壮的地理路由协议,但是当使用贪婪模式无法继续发送数据包时,协议将转入周围模式,采用右手准则发送数据包,右手准则虽然能使数据包继续向目的节点方向传送,但路由的冗余度增加. 本文研究了一种更有效的改进型GPSR协议,可以减少由GPSR协议发送路由的信息跳跃次数. 在出现空洞区域时,改进型GPSR协议转为周围模式,在发送第一个包后,路由协议依据该包报头记录的路径信息,可以迅速地找到一条更短的路由,因而保证后续数据包经过很少数目的跳跃而传输到目的节点,既降低了路由的复杂度,增强了路由的健壮性,又降低了路由的能量消耗.参考文献:[1] 常促宇,向勇,史美林. 车载自组网的现状与发展[J]. 通信学报,2007, 28(11): 116-125.[2] 周克琴,彭玉旭. Ad Hoc网络在车辆间通信协议的应用研究[J]. 数据通信,2004(4): 42-45.[3] 孙熙,李夏苗. VANET在城市交通管理中的应用[J].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 26(2): 107-109.[4] 陈林星,曾曦,曹毅. 移动Ad Hoc网络:自组织分组无线网络技术[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5] 彭玉旭,张力军. 一种新的Ad Hoc网络中基于位置的路由协议[J]. 电子与信息学报,2006, 28(9):1666-1669.[6] SUNDARESAN K, ANANTHARAMAN V, HSIEH H Y, et al. ATP:A reliable transport protocol for ad-hocnetworks[C]// Proc of the ACM MobiAd Hoc. Annapolis: ACM Press, 2003: 64-75.[7] 张检保,廖惜春. Ad Hoc网络路由协议的研究与仿真分析[J]. 五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 21(1):61-65.[责任编辑:孙建平]。
车联网下基于RSU辅助AODV路由协议改进

统, 对道路、 车辆 的行踪进行实 时监控、 调度…。
个方面 : 一 是道 路安全方 面; 二是快 速发 展的商业服务。 而车
可靠的信息交 互 车载 自组织 网络 ( V e h i c l e A d h o c N e t w o r k , v A N E T ) 在智能 辆 之间的信 息交 互是 这两个方面实现的前提 , 必 然建立在稳 定的路 由之 上 , 那路 由协议研究就 成为V A N E T 领 交通 系统 中起着 重要 作用 。 V A N E T 是在 传统 的移动 自组织 网络 目前, 在V A N E T 网络 中并没有具体 标准 的路 ( M A N E T ) 基 础上发 展起来 的, 是一种特 殊的移动 白组织 网一 是 域 不可或缺 的部分。 不过 国内外学 者针对V A N E T 各类 场景提 出了大量路 由 种 由装 备了无线 通信 收发装置 的车 辆, 组成的一个临时性的 由协议 。
快速 启用备用路径 , 继续进行数 据传输 ; G . Q u d d u s , 行筛选 ; 对产品、 服务进行 内容 、 价格 、 位 置的查询 ; 商业 结构 径 断裂 , R . K h a n 和R . I a b l a l d 等人在文献 “ ” 中提出了改进 的A O D V - R F C 协 也可 以通过V A N E T 进行发布商业广告。
入到 高宽带、 低延 迟、 低 错误 率的主干 网络 。 主干 网络可 以通 集D s D v 和D s R 共 同的优点于一身, 即使用了D S D V 的目的序列号机
过I n t e r n e t 与中心 网络进行 相连。 因此R S U 可 以简单、 快捷、 准 制保 持路由的最新状态, 避免路 由环路, 同时也使用D S R 按 需路
智能网联汽车概论试卷试题答案

(一)名称解释(每题2分,共10分)1.智能汽车2.网联汽车3.智能网联汽车4.自动驾驶汽车5.无人驾驶汽车(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10.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将向着人工智能化、尺寸小型化、成本低廉化、动力电动化、信息互联化和高可靠性方向发展。
(三)选择题(可单选,也可多选,每题2分,共20分)1.不属于自动驾驶汽车的是( A )。
A.L0级B.L1级C.L2级D.L3级2.属于无人驾驶汽车的是( D )。
A.L1级B.L2级C.L3级D.L4级3.能够实现V2X短距离通信的是( C )。
A.蓝牙B.Wi-Fi C.LTE-V D.5G 4.不属于智能网联汽车关键零部件的是( A )。
A.近距离超声波雷达B.中程毫米波雷达C.激光雷达D.短程毫米波雷达5.自主式驾驶辅助不包括(D )。
A.前向碰撞预警系统B.车道偏离预警系统C.盲区监测系统D.车道内自动驾驶系统6.智能网联汽车的车辆关键技术主要包括(ABC )。
A.环境感知技术B.智能决策技术C.控制执行技术D.车路协同技术7.智能网联汽车的信息交互关键技术主要包括(ABD )。
A.专用通信与网络技术B.大数据云控基础平台技术C.系统设计技术D.车路协同技术8.智能网联汽车的基础支撑关键技术主要包括(ABCD )。
A.人工智能技术B.安全技术C.测试评价技术D.标准法规9.车载式环境感知系统主要包括(ABC )。
A.摄像头B.激光雷达C.毫米波雷达D.5G10.网联式环境感知系统主要包括(BD )。
A.摄像头B.LTE-VC.毫米波雷达D.5G(四)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具有车道偏离预警系统、盲区监测系统的汽车都属于智能网联汽车。
(×)2.具有自动紧急制动(AEB)、或自适应巡航(ACC)系统以及车道保持辅助系统(LKS)的智能网联汽车属于L2级(√)。
3.量产车型中,目前还没有L4级和L5级的自动驾驶汽车,都处于开发测试阶段。
车联网中的车辆自组网研究

车联网中的车辆自组网研究车辆自组网在车联网中的研究引言: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车联网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关注。
车辆自组网作为车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将探讨车辆自组网的概念与特点,分析其在车联网中的重要性以及目前的研究进展,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车辆自组网的概念与特点车辆自组网是指车辆之间通过无线通信建立自组织网络,实现车辆间的信息交换与协作的一种技术。
具体来说,车辆自组网通过车辆之间的相互连接,能够实现车辆间的数据传输、位置共享、交通协同等功能。
车辆自组网有以下几个特点:1. 分布式网络结构:车辆自组网具有去中心化的特点,车辆之间可以直接通信,无需通过中心服务器进行中转,具有较强的网络鲁棒性。
2. 动态变化:车辆自组网中的车辆会不断变动,车辆的加入和离开会对网络拓扑结构产生影响,要求网络具备较强的自适应性。
3. 有限带宽和计算资源:车辆自组网中,车辆之间的无线通信资源和计算资源有限,需要进行有效的资源分配和管理。
4. 隐私与安全性:车辆在信息交换过程中,面临着信息泄露、信息篡改等安全风险,因此车辆自组网需要具备较强的安全机制。
二、车辆自组网在车联网中的重要性车辆自组网在车联网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和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交通安全和智能驾驶:通过车辆自组网,车辆可以实时共享交通信息、路况信息等,为驾驶员提供更准确、实时的交通信息,提高驾驶的安全性和效率。
此外,车辆自组网还可以支持智能驾驶系统的实现,使车辆实现自动驾驶、车辆之间的协同行驶等功能。
2. 能源管理和环境保护:车辆自组网可以通过智能交通系统,实现车辆的能源管理和交通流量优化,减少车辆间的空转和堵车现象,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
3. 交通流量调控:通过车辆自组网,可以实现车辆之间的实时通信和协作,提高交通系统的智能化水平,实现交通流量调控、智能信号灯控制等功能,减少拥堵和交通事故的发生。
基于路径稳定性的MAODV改进路由协议

I sr c]I blAdH cn t rs n d vmet f nmae etp lg h n ef q e t ,ncs o o s eigs bly l kbek Ab ta t nmo i o ewok , o emo e n t k sh oo yc ag e unl I aen t ni rn t it,i ra e oe t o r y c d a i n
( h x G n r t nNew r p l dT c n lg s t t, h n qn ie s yo o t a dT lc mmu ia o s C o g ig4 0 6 , ia Te Ne t e eai t o kA p i e h oo yI t ue C o g igUnv ri f ss n ee o o e ni t P nc t n , h n qn 0 0 5 Chn ) i
[ ywod IAdH cnt rs MA Ke r s o ewok ; ODVpooo; a t it rtc lp t s bly h a i
l 概 述
移动 A o d H c网络是指 由一组带有无线通信收发装置的
移 动 节 点 组 成 的 一 个 多 跳 、 自组 织 、 无 中 心 的 网 络 。 由于 移
第 3 卷 第 2 期 6 O
V 13 o . 6
No.
程
21 0 0年 l O月
Oc ob r2 0 t e 01
Co u e gn e i g mp t r En i e rn
・ 网络与遇信 ・ l
文 编 1 o 3 8 0 ) _ 9 _ 文 标 码: 章 号: o _ 4 ( 12 _ 3 o 0 - 2 2 oI 0 - 3 卜0 献 识 A
面向车载自组织网络路由的轨迹预测算法

面向车载自组织网络路由的轨迹预测算法黎阳;王哲;张楚文;戴惠辰;徐文佺;姬雪枫;万颖;刘斌【期刊名称】《计算机研究与发展》【年(卷),期】2017(54)11【摘要】In vehicular ad hoc network (VANET),geographic routing protocols can preferably adapt to frequent topology changes and unstable link quality.Beacon messages are needed to share the positions of neighboring nodes,so forwarding decisions in the interval of successive beacon messages may be inaccurate due to the movement of the vehicle nodes.In this situation,trajectory prediction is needed to amend the positions of the vehicle nodes.Existing prediction algorithms are either lack of universality or suffered from large prediction errors.To solve the problems above,this paper proposes a new trajectory prediction algorithm,which is based on the measurement result that the vehicle accelerations obey normal distribution.The new algorithm uses linear regression to do the prediction and applies a feedback mechanism to amend error.The new trajectory prediction algorithm can greatly improve the prediction accuracy in several real trajectory trace tests.Then this paper proposes a new position based instant routing protocol.In instant routing protocol,a forwarder uses the predicted position of neighboring nodes and destination node to calculate the next hop.We apply our new trajectory prediction algorithm in instant routing to predict and update vehiclepositions in real time.We use SUMO to generate real maps and vehicle trajectory traces,and use NS3 to do the simulation.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instant routing with the new trajectory prediction algorithm outperforms the traditional GPSR protocol and instant routing without trajectory prediction in terms of packet delivery ratio and network latency,while reducing protocol processing overhead remarkably.%在车载自组织网络(vehicular ad hoc network,VANET)(也称车联网)中,基于地理位置的路由协议能够较好地适应网络拓扑的动态性变化和链路质量的不稳定性.由于位置信息需要在邻居节点间采用信标分组进行交互,信标分组间隔内的转发决策可能因车辆节点位置的移动而不准确,需要进行位置预测来修正车辆节点的位置.已有的位置预测算法存在普适性差或预测误差大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预测算法,首次通过测量得到车辆加速度服从正态分布的结论,利用线性回归进行预测,并采用反馈机制进行结果修正.利用真实车辆轨迹进行测试,新的预测算法的预测精度大为提高.然后,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位置的即时路由协议.在该协议中,发送节点利用邻居节点位置和目的节点位置计算出转发下一跳.将新的位置预测算法加入到即时路由协议中,实时预测和更新车辆的位置.利用SUMO软件生成了基于真实地图道路轨迹的车辆运动模型,结合NS3网络仿真平台进行了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新的预测算法后,相比传统的GPSR协议和不带预测的即时路由协议,新方法的收包率提高、延迟下降,并且协议开销显著降低.【总页数】15页(P2419-2433)【作者】黎阳;王哲;张楚文;戴惠辰;徐文佺;姬雪枫;万颖;刘斌【作者单位】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北京 100084;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北京 100084;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北京 100084;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北京 100084;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北京 100084;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北京 100084;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北京 100084;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北京 10008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393.03【相关文献】1.一种带有路由反射的BGP路由预测算法 [J], 徐鑫;吴静;高远2.嵌入节点运动轨迹预测算法的ETX路由判据 [J], 沙毅;郭义斌;初家福;张立立3.基于轨迹相似度的移动目标轨迹预测算法 [J], 谢彬;张琨;张云纯;蔡颖;蒋彤彤4.基于城市车载自组织网络中传输质量的自适应地理路由协议 [J], 廖晓娟;刘雷5.基于鱼群优化的车载自组织网络路由算法 [J], 罗龙;胡凯文;盛丽;孙罡;曹可建;虞红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络吞 吐量 。
关健 词 :连 结 失效 时间 ;稳定路 由 ;逻辑 链路 ;车 辆 自组织 网络 ;网络 拓扑
Ro u t i n g Pr o t o c o l Ba si n Ve h i c l e Ad H0 c Ne t wo r ks
文献标识码: A
中圈 分类号: T P 3 1 1
车辆 自组织 网络 中基 于稳 定路径 的路 由协议
徐会彬 ,夏 超
( 1 .同济大 学 电子 与信 息工 程学 院 ,上海 2 0 0 0 9 2 ;2 . 上 海师范 大学 天华 学院 ,上海 2 0 1 8 1 5 ) 摘 要 :车辆 自组 织 网络 中 网络 拓扑 的高 动态 性及 节点 的高 速移 动会 导致 路径 频繁 断 裂 。针 对该 问题 ,提 出一 种基 于稳 定路 径 的
i mp r o v e d i n t he pr o p os e d r o ut e s c h e me .
[ Ke y w o r d s ]L i n k E x p i r a t i o n T i m e ( L E T ) ; s t a b l e r o u t i n g ; l o g i c l i n k ; V e h i c l e A d h o c Ne t wo r k s ( V A N E T ) ; n e t wo r k t o p o l o g y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0 — 3 4 2 8 . 2 0 1 3 . 1 2 . 0 1 3
s t a bl e .F u r t h e r mo r e ,c o n t r o l o v e r h e a d i s r e d u c e d.Si mul a t i o n r e s ul t s s h o w t h a t t h e s t a bi l i t y of r o u t i n g i s e nh nc a e d a nd t h r o ug h p u t i s
2 . T i a n h u a Co l l e g e , S h a n g h a i No r ma l Un i v e r s i t y , S h a n g h a i 2 0 1 8 1 5 , C h i n a )
[ A b s t r a c t ]I n V e h i c l e Ad h o c N e t wo r k s ( V A N E T ) , d u e t o i t s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wi t h h i g h d y n a mi c t o p o l o g y a n d h i g h — s p e e d mo b i l e , t h e p a t h
路 由协议 。利 用节点 的移 动信 息预测 链路 的使 用寿命 连 结失效 时 间( L E T ) ,通 过 同方 向行驶 的节 点组建 链路 ,并选 用最 大 L E T 的 链路 构建路 径 ,使路 径趋于 稳定 ,同时减 少控制 开销 。仿 真结果 表 明 ,与 D S R算 法相 比 ,该 路 由协议 能增 强路 由稳定 性 ,提 高 网
第3 9卷 第 1 2期
、 硒1 . 3 9
NO . 1 2
计
算
机
工
程
2 0 1 3年 1 2月
De c e mbe r 2 01 3
Co mp u t e r En g i n e e r i ng
・
移动互联与通信技术 ・
文章缡号: 1 0 o 0 — 3 4 2 8 ( 2 0 1 3 ) 1 2 — _ 0 0 6 o - _ _ 0 5
XU Hu i — bi n ‘ . XI A Ch a o ‘
( 1 . S c h o o l o f E l e c t r o n i c s a n d I n f o r ma t i o n E n g i n e e r i n g , T o n g j i U n i v e r s i t y , S h a n g h a i 2 0 0 0 9 2 , C h i n a ;
E x p i r a t i o n T i me ( L ET ) a n d l i n k i s d i s c o v e r e d b y t h e s a n l e d i r e c t i o n n o d e s . T h e mo s t L E T i s c o n s i d e r e d t o b u i l d t h e p a t h , wh i c h ma k e s p a t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