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史:鲁迅与20年代主要作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阿Q正传》:
阿Q形象的接受史:
A、茅盾认为阿Q是“中国人品性的结晶”“是人 类的普通弱点的一种”鲁迅自己说“画出这样沉 默的国民的魂灵来”。 B、出世后二三十年代,人们认为他是“国民性弱 点”。 C、到了40年代,在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热潮中, 阿Q是“中国精神文明的化身”“这是一个失败 民族的好笑的自解,一个衰落的古国的可哀的自 满”,阿Q成为“反省国民性弱点”的一面镜子。
写作背景:
作为以笔为工具的启蒙者,鲁迅固然试图以说 真话来唤醒民众,但这不过是一厢情愿的希望 和理想,经过接二连三的挫折,最后所能确认 的只能是“惟黑暗和虚无乃是实有”———真 正的绝望本身。日本时期的绝望后,鲁迅就陷 入了长达近十年的隐默(1909—1918),当钱玄 同力劝他再一次出山时,他曾以“铁屋子”比 喻加以拒绝了:
《狂人日记》的文学史地位
学术界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它是中国现代文学 史上的第一篇白话短篇小说。 尽管1979年夏志清在《新文学的传统》中认为: “事实上,最早一篇现代白话小说是陈衡哲的 《一日》”。(注:陈衡哲的《一日》发表于 1917年6月的《留美学生季报》) 但正如作者自述,《一日》是美国女子大学新 生一日生活的“忠诚”“白描”,与虚构叙事 的小说有重要的区别,在体裁上归为现代叙事 散文更为恰切。
20世纪80年代,学者林兴宅概括了阿Q性格的 十大方面:质朴愚昧又圆滑无赖;率真任性又 正统卫道;自尊自大又自轻自贱;争强好胜又 忍辱屈从;狭隘保守又盲目趋时;排斥异端又 向往革命;憎恶权势又趋炎附势;蛮横霸道又 懦弱卑怯;敏感禁忌又麻木健忘;不满现状又 安于现状。 ——《论阿Q的性格系统》
三、中国现代小说的成熟之作:
1、鲁迅的“童年经验”: “祖父入狱”→他们家族开始走向衰败、使他 感受到被视为“乞食者”的被歧视; “父亲生病” →他几乎每天来往于当铺和药 房之间,感受着从小康人家坠入困顿后的世态 炎凉。 鲁迅在这一系列无法逃避的被动事实面前,破 灭了血缘的希翼和安全附着的希望,在亲情的 温馨与血缘的纠葛中,烙上了个人意义的“绝 望”。
D、新中国成立以后,对阿Q的阐释发生了重大 倾斜;一是强调“鲁迅是现代中国在文学上第 一个深刻地提出农民和其他被压迫群众的状况 和他们的出路问题的作家,农民问题成了鲁迅 注意的中心。”一是认为《阿Q正传》是“从 被压迫的农民的观点”对资产阶级及其领导的 辛亥革命所作的批判。毛泽东也多次强调阿Q 是一个“不觉悟的落后的农民”的典型。
温儒敏、旷新年: 实际上《狂人日记》包含了两种观点和两 重叙述:一种是日记的叙述,狂人的感受; 一种是“小序”的叙述,对“日记”的否 定。……“小序”不是把读者引向对“日记” 的认同和幻觉,而是相反, “小序”是对 “日记”的明显断裂和猛烈颠覆。 “小序” 具有自己的叙述动机和叙述力量,对“日记” 形成强大的压力和否定,具有扭转和消解 “日记”的叙述的作用。
《狂人日记》就是要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端 和毒害,作品虽然是一篇狂人的日记,但却始 终围绕着中国几千历史中不断发生的吃人现象 展开,其用意就是告诉大家,在写满仁义道德 的历史中,其实全部都写着“吃人”两个字, 这是鲁迅对封建道德下的定义,也是他多年来 思考的结果。
几种观点
严家炎 : 在《狂人日记》中并用着两种创作方法: 实写人物,用的是现实主义;虚写寓意,用 的是象征主义。作品的思想性主要是通过象 征主义方法来体现,但不同于一般象征主义 作品的是, 《狂人日记》中的象征主义方法 不是独立的,它只是依附于现实主义而存在 ,如同影子依附于形体而存在一样。
这里既是激进革命作家的发祥地,又是旧派文 人的大本营,在变幻的时代风云中开始呈现出 异常炫目的光彩。鲁迅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度 过他人生最后的十年。 1936年10月19日上午五时二十五分病卒于上海 寓所,享年五十六岁。
二、鲁迅小说《狂人日记》
1、《狂人日记》:通常被认为是中国新文学的 第一篇白话小说。对于一个作家而言,这是鲁 迅文学创作的起点,也预示着他创作态度的建 立,当然这种创作态度还是应该回归到本文来 进行研究和解读。那么对于《狂人日记》我们 研究的起点应该放在哪里?
狂人的发现之一:
凡事总须研究,才会明白。古来时常吃人,我 也还记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开历史一查, 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 “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 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 个字是“吃人”!
所有的人都是要“吃人”的。无论是社会受益阶层的 赵贵翁,作为“礼教”和“家长制”化身的“大哥”, 还是社会非受益阶层的“佃户”,“给知县打枷过 的”,“给绅士掌过嘴的”,“衙役占了他妻子的”, “老子娘被债主逼死的”,还是专业人员的医生,包 括自己的母亲,无一例外。从“吃人”的动机来看, 无论是出于忠君(易牙),出于饥荒( 易子而食), 出于孝道,出于憎恶(食肉寝皮),为了报仇(徐锡 林),或是为了惩罚罪恶(狼子村吃了“大恶人”), 理由万端,结果却完全一样:“吃人”。
序言部分采用“余”的第一人称方式直接进入到小说 中,表明小说的序言不是简单的交代原由,而是融合 进了整体的小说情节之中,从而构成了一种隐性的结 构形态。 尤其是这一部分中写到狂人已经“病愈”,“到某地 候补矣”,狂人从得病到病愈,完成了自身的一个过 程,实际上小说在序言部分就交代了狂人故事的大结 局。因此,在故事的层面上讲,小说开端的“识”恰 恰是小说的真正结尾,暗指这就是关于狂人的命运和 结局,是站在叙述者全知视角来交代狂人的最终命运 的。
表现的深切: (一)以“立人为目的”,对农民题材的开掘。 (1)华老栓、闰土、祥林嫂等,这些老实、善 良、质朴的人,毫无自我意识的能力,最终只 能在吃人的环境中消亡。鲁迅既痛心于他们的 精神愚昧、麻木,又同情他们的悲惨命运。严 肃的批判中,潜伏着作者强烈的爱。
(2)看客形象(看与被看的二元对立) 《孔已己》、《药》、《阿Q正传》、《祝福》 等作品中,鲁迅描写了愚昧的看客形象:他们 不自觉地成为了迫害先驱者和不幸者的帮凶。 “先驱者”往往也是被群众“看”的对象,作 者笔下,在中国现实中,先驱者与群众的关系, 就是看与被看的二元对立。这构成了鲁迅小说 中重要的情节结构模式。
E、新时期思想解放运动中,王富仁认为阿Q的根本精 神弱点在于缺乏自我意识和个性的自觉,实际上还是 对传统封建制度和封建思想现状的消极适应性,并表 现为两种不同的形式:“精神胜利法”;阿Q的“革 命”则是另一种“主动适应方式”。 F、新时期的时代呼声:在全面推进经济、政治的现代 时,不要忽略了“人的现代化”。林兴宅的“两重性 格”论。鲁迅〈阿Q正传〉正是以对“人”的这一生 存困境的正视而揭示了人类精神现象的一个重要侧面, 从而使自己具有了超越时代、民族的意义与价值。
3、包办婚姻与兄弟失和 留学日本时期,鲁迅被母亲包办了与朱安的婚 姻,为他一生的情感生活埋下了阴影。当 然,鲁迅在他中年时遇到了志同道合的伴侣许 广平,度过了人生的最后岁月。
鲁迅原配朱安
鲁迅与许广平、周海婴
从1919年开始,收入颇丰的鲁 迅在北京八道湾购置了房产, 开始了兄弟三人与母亲和睦相 处的大家庭生活。1923年,周 作人致信鲁迅,兄弟绝交,从 此不复往来。 所谓“东有启明,西有长庚”, “两 星永不相见”。
狂人的发现之二:
四千年来时时吃人的地方,今天才明白,我也在 其中混了多年;大哥正管着家务,妹子恰恰死 了,他未必不和在饭菜里,暗暗给我们吃。 我未必无意之中,不吃了我妹子的几片肉,现在 也轮到我自己,…… 有了四千年吃人履历的我,当初虽然不知道,现 在明白,难见真的人!
“吃人”是一种普遍现象,是普遍存在于人性中 的一个恶劣品质。 “吃人”并不需要以杀人 为直接前提。比如,用被处决的犯人的血蘸馒 头吃来治病,药典上说的“人肉可以煎吃”, 割下自己身上的肉给父母吃以徵孝道。这里, “吃人”的人或者无须自己杀人,或者被吃的 人不一定要死。包括街上打孩子的女人只是嘴 上说说“我要咬你几口”,在作者看来也全属 于“吃人”,至少已经有了“吃人”的端倪。
王富仁: 《狂人日记》是具有最明显的象征主义色彩 的作品。它是鲁迅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发出的 第一声“呐喊”,多年淤积在鲁迅心中的对封 建传统思想的愤怒之情需要一次总的爆发,多 年积累起来的对封建传统思想吃人本质的整体 性认识需要一个概括性的发现。 ……鲁迅需 要一个具体的形象,但这个具体形象又必须是 一个非常态的人物……鲁迅找到了“狂人”这 个具有现实性的人物。
1903年在日本东京弘文书院求学 时,剪辫题照,赠给他的挚友许 寿裳。许寿裳1936年12月l9日作 《怀旧》一文说:“1903年他23岁, 在东京有一首《自题小像》Hale Waihona Puke Baidu我 的.…..”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首句说留学外邦所受刺激之深,次写遥望故 原风雨飘摇之状,三述同胞未醒、不胜寂寞 之感,末了直抒怀抱,是一句毕生实践的格 言。” ——许寿裳《怀旧》 1909年鲁迅回国,先后在几所学校任职,后前 往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教育部任职,1912年随部 迁往北京。
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 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 ——《〈呐喊〉自序》 1898年,鲁迅离开故乡赴南京求学。初步接 受了西方进化论的思想。
2、外出留学阶段
1902年,鲁迅赴日本留学,先入东京弘文学 院.在日本的7年里,他广泛地接触了西方文 化,思想上逐渐远离那个时代流行的振兴中 国的观念——梁启超的改良主义和孙中山的 民族革命思想,提出了“改造国民性的”的历史 课题,体现出一种广阔的文化精神的思考与 超越时代的历史眼光。
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 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 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 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 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 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 《呐喊· 自序》
应该说,辛亥革命前的鲁迅,虽然对家园、血 缘已经绝望,但在进化论的世界观指导下,他 对于国家、民族还充满着希望的,他写《摩罗 诗力说》,提出“立意在反抗,指归在行动”, 迫切希望着精神界之战士的出现。 可是 “见过辛亥革命、见过二次革命、见过袁 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看得怀疑起来,于是 失望、颓唐得很了”,这使他从理性角度绝望 了。于是把自己关在会馆里抄古碑,在绝望的 折磨中默默地度着岁月。
4、最后的岁月——上海10年
1927年10月3日,鲁迅和许广平抵达上海。五 日后迁入虹口东横浜路景云里二十三号。从段 祺瑞到冯玉祥,北京一直为军阀所盘踞,对鲁 迅来说这里成了危险之地,还有一个不再返回 北京的原因是许广平的身份问题。在朱安仍然 保持其作为妻室的名份的情况下,许广平将无 法安顿。至于上海,也未必就是适宜久居的所 在。
现当代文学
蔺春华
第二讲 鲁迅与20年代重要作家作品
一、鲁迅的成长道路和家变情仇 鲁迅(1881-1936): 鲁迅的童年,是在一个走向败落的古老家族中度 过的。自13岁那年开始,处在“愁云惨雾遍被整 个家族,姑嫂勃谿、妯娌争吵、婆媳不和、夫妻 反目……”的家庭氛围中,鲁迅没有享受到更多的 童趣与快乐的可能与权利,却沉浮在安全、归属 感需要的基本需求之中。(周建人《鲁迅故家的 败落》)
关于小说的“识”(序言):
某君昆仲,今隐其名,皆余昔日在中学时良友; 分隔多年,消息渐阙。日前偶闻其一大病;适 归故乡,迂道往访,则仅晤一人,言病者其弟 也。劳君远道来视,然已早愈,赴某地候补矣。 因大笑,出示日记二册……今撮录一篇,以供 医家研究。 …… 七年四月二日识。
请大家先注意一下作者写作本文的时间。在整 个小说的末尾,作者有注明的1918年4月;同 样在小说序言的用文言写的“识”的部分,也 注明了写作的日期是“七年四月二日”,这是 民国的纪年方式,1911年辛亥革命,所以 1911年作为民国元年,那么,“七年四月二日” 也就是1918年4月2日。在小说的两处地方提 及到小说的完成时间,这对于帮助我们理解小 说的主题和结构是有很大作用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