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自行车和共享充电宝分析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共享自行车和共享充电宝分析报告
—————— BEGIN ——————
共享充电宝跑通了共享经济这条赛道
前几天,ofo总部人去楼空,和办公楼一起化为泡沫的,还有1500万用户的押金。
ofo昔日的老对手摩拜,被收购后更名为美团单车,ofo和摩拜相继退出历史舞台,在这场历时近两年的烧钱大战里,没有人留下姓名。
另一边,同样踩着共享经济风口兴起的共享充电宝,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命运。
2019年年底,怪兽充电宣布正式完成C轮融资,由软银亚洲风险投资公司领投,融资金额高达五亿元人民币;
今年年初,美团点评的共享充电宝事业部成立,兜兜转转,美团第三次回到共享充电宝战场;
七月,浙江证监局网站披露,「小电科技」已于6月29日同浙商证券签署上市辅导协议,拟创业板挂牌上市。
这一切都悄悄指向一个事实:共享经济这条赛道,充电宝先跑通了。
在高光与质疑中,活下来
2016年年底,中国网民规模达7.31亿,其中手机网民6.95亿,全年国内手机出货量达5.26亿部,随之而来的是手机在户外的充电问题。
人人随身携带充电宝固然是一个解决方案,但并不方便。
于是,共享充电宝的概念,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横空出世。
风云涌动,资本快速入局。
据不完全统计,从2017年3月31日到4月10日的短短十天,十几家公司,6笔融资,超20家投资机构,包括腾讯和蚂蚁金服都进入了共享充电宝战场,累计融资金额近3亿人民币。
伴随着鲜花的,还有质疑。
同年五月,街电拿到了聚美优品3亿元的注资,王思聪在朋友圈高调站队:共享充电宝要是能成我吃翔,立帖为证;俞敏洪也说共享充电宝「做不起来」。
不少人认为手机续航能力会越来越强,共享充电宝注定是伪需求,入局共享充电宝就像1949年加入国军,眼界太浅。然而,当共享风口热潮退去,共享单车的故事讲完,共享充电宝却依然一路坚挺。
Trustdata发布的《2019年中国共享充电行业发展分析简报》显示,2019年共享充电市场总体实现了稳步增长,全年用户规模达到1.5亿人次,逐步渗透商场、餐厅、机场及休闲娱乐等主流消费场景。
一切flag的存在,仿佛都是为了打脸——共享充电宝结束烧钱开始收割,王思聪打脸,删掉了朋友圈。
在资本推动下,共享充电宝淘汰赛落幕;河马充电、小宝充电、PP充电、创电等产品均以停运,基本形成了以街电、小电、来电、怪兽为主导的“三电一兽格局“。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街电、小电、怪兽充电三家已实现盈利,来电是自称行业首家实现盈亏平衡的企业,街电也宣布2018年首度实现盈亏平衡。
盈利后的共享充电宝,集体悄悄提高的价格,使用费从每小时的1-2元涨到3-4元,一些人流量密集的场景,租金甚至达到了8元/小时。
上亿的用户体量、头部玩家相继盈利,共享充电宝在高光与质疑中,活了下来,并且找到了一条被市场验证为成功的商业化路径。
共享单车死了
为什么共享充电宝还能活得不错
共享充电宝和共享单车本质上解决的是一种需求,多数人不会随身携带单车,也不会随身携带充电宝,但或多或少都会碰见需要单车和充电宝的场景。
相对于骑车来说,充电是一个更加常见的场景,也是刚需。
《中国移动互联网2019春季报告》显示:中国人均日花近6小时玩手机。
出门在外,可以不带现金钱包,但手机必须有电。
虽然每一代新款手机都在强调自己强大的续航能力,但在实际使用中,电量依然非常不经用。
调查数据显示:每天为智能手机充电一次的用户占39.4%,每天充电2-3次的占比41.6%,每天充电3次以上的为12.8%。
比起没有自行车骑,人们更容易为手机没电而焦虑,现代人的安全感,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手机的满格电量。
共享单车的投放场地是室外,共享充电宝的借还是在室内产生的,位置的差异影响到的是运维成本。共享单车前期投放时免费占用城市街道,在市场开拓初期,政府是默许观望的态度;但当单车数量达到一定量级时,政府不会坐视不管。
2017年9月许多大城市出台了「限投令」,ofo和摩拜的架还没打完,就只能被迫转移渠道,去攻下沉市场;下沉市场的战局一拉开,又得无止境地烧钱。
共享充电宝可以放在餐厅、KTV、便利店等生活化的场景,对于商家来说,多一个充电宝不会占用太多空间,反而还可以提升顾客的消费体验,因此乐意接受这一方案。
并且充电宝的造价成本远比自行车低,不需要那么多维护人员;损耗率也较自行车低很多,成本在可控范围,在盈利上才会有更多想象空间。
另外,共享充电宝一开始就站在了免押起跑线上,在人们还在为共享单车缴纳99元-299元不等的押金时,共享充电宝就已经接入蚂蚁信用系统,支持信用借还了。
试想一下:你在外面发现手机没有电了,去借餐厅的共享充电宝充电,提示需要缴纳99元的押金。在借的过程中多出了一个步骤——还完充电宝以后,还需要时刻关心押金是否已经退回,这整个过程不是轻松愉快的。
用户对押金很敏感,与ofo、摩拜等共享单车的矛盾主要集中在押金上,如果共享充电宝也做成收取押金的形式,会影响很大一部分转化率。
接入芝麻信用是一个好主意:
用户在逾期未还达到一定期限后,系统会自动扣除充电宝押金,本次交易也从租借转为购买;如果余额不足,则会作为失信记录写入支付宝信用分体系里。
基于这样的大前提,免押的动作并没有带来更多的逾期:
Trustdata数据显示,2019年共享充电信用免押金订单占比95.4%,共享充电用户的履约率达到了99.6%,只有近0.4%的用户逾期。
共享充电宝拥有更高频次的消费场景、更低、更可控的生产运维成本,并且从一开始就站在了免押起跑线上,就注定了它的生命力要比共享单车强,也更容易形成便捷互利的共享经济生态。
下半场突围赛,已经开始倒计时了
多数玩家停止烧钱离开战场,小电上市,市场上共享充电宝基本明朗在「三电一兽」的格局。
但这并不意味着,共享充电宝就从此一劳永逸开始闷声发财了;相反,想要往下走,要面临的问题还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