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的法律起源思想(法律史论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鞅的法律起源思想

《汉书·刑法志》记述了远古时代的涿鹿之战、颛顼与共工之间的战争,说明刑罚由来以久。刑起于兵,在先民看来法律的起源与甲兵密不可分。夏商周也是用兵、刑大刑征服异族而定天下。这是中国法律起源的途径之一。其二则是“部落时期的庄严祭礼导致了‘礼’的形成与发展”1,这也是后来儒家“德主刑辅”法律思想的先声。那在法学主要代表人物商鞅看来,法律的起源又是怎样的呢?

一、商鞅所处时代

(一)社会层面

1、政体的改变

到战国时期,诸侯纷争愈演愈烈。相比春秋时期,“春秋是属于贵族政治的的封建时代,尽管贵族与贵族之间有矛盾冲突,但是,从宏观角度来分析,政治上的参与权大部分还是掌握在贵族手中。如果没有贵族的参与,春秋时代的政治就不成为政治了。相反,战国却是君主专制政治的时代,世卿巨室被打击、被消灭,权力高度集中在国君一人手中,底下不过是一批没血缘关系而只有职业关系的官吏。”2血缘关系约束力越来越弱,对贵族等级制度产生了强烈的冲击。体现在赏罚方面就是“壹赏”与“壹刑”。“所谓壹赏者,利禄、官爵,抟出于兵,无有异施也。”3“所谓壹刑者,刑无等级。自卿相、将军以至大夫、庶人,有不从王令、犯国禁、乱上制者,罪死不赦。”4权力高度集中的君主制,使得当时的世卿巨室受到了重创。世卿世禄被颠覆,人们对战功越来越重视。

2、经济的转型

铁器工具的使用与牛耕技术的广泛推广,当时社会的生产力有了较大提高。“随着农业、纺织业及手工业的进步,一个旧有的社会阶层——商,在春秋中期以后就开始酝酿、冒升,并且在春秋末叶发展壮大,吸引了不少优良的知识分子加入行列。春秋末期晋国叔向说商人一方面‘能金玉其车,文错其服’,一方面也‘能行诸侯之贿’(《国语·晋语八》),孔子学生子贡从商,孔子说:‘赐不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论语·先进》)商人阶级的逐渐被肯定,并且进行政治交易,似乎已是时代的趋势了。于是,贵族过去那种以农耕地掌握国家经政命脉1马小红,姜晓敏:《中国法律思想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8页。

2郑良树:《商鞅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页。

3《商君书·赏刑》。

4《商君书·赏刑》。

的局面于焉随大江东去,经济和政治不但随着春秋的结束而分开,经济活动的内容也随着战国的来临而转型,成为另一种文化的新局面。”5

3、社会阶级的兴替

封建制度的分化,使得贵族分子流落民间,“他们为了谋生,挟其知识、文化到处讲学设教,从事教育活动,因而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学术及文化知识的局面,使文化、知识普及庶民,使平民百姓知识化及学术化。孔子就是这种分化中涌现出来的最伟大的杰出代表,他培养了无数的平民子弟;而这些子弟,又再培养千千万万下层社会的平民,影响了整个战国时代。知识文化的普及至庶民,使社会下层拥有干预政治的力量。另一方面,上层的贵族由于各种复杂的原因,逐渐腐化、解体,然后,逐渐退出政治舞台,由这批新知识分子取而代之。……到了战国时代,除了那七个诸候保留一点贵族血统之外,整个社会由上层至下层几乎成为一个开放、自由的社会了……总的来说,经过长期的演变,战国时代种种面貌、精神及内涵,已经完全异于春秋时代,流行的完全是商业文化、经济文化了。”6

(二)文化层面

1、战争引起抢掠争夺的功利思想

礼乐征伐自诸侯出,春秋战国战乱不断。“战争是财产重新分配的一种手段,然而,这种手段是非法的、强暴血腥的。战争使人丧失理性,使人转趋残酷无情,使人陷入无穷欲望的深渊,对人的影响是深远及深刻的。从西周开始,中国历史就步入这种以公开抢掠的方式来重新分配财产的高峰期。……春秋时代更是如此,而且有加剧之虞。……然而,到了战国,战争不但依然频仍,而且战争越来越剧烈残酷,暴师经岁,杀人盈野,死伤枕籍,十倍百倍于春秋时代。”7对利益的追逐,使得诸侯国不惜诉诸武力。利益使得国与国之间吞并不断,战争不断。这种情况下,功利思想在人们心中占据主导地位就不难想象了。

2、纵横家引起朝秦暮楚的投机风尚

策士周游列国,游说四方。当时出现了一个群体——纵横家,“纵横家是先秦诸子之中,最富商业意识及思想的一群策士;而纵横家之徒,即主宰战国时代,

5郑良树:《商鞅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页。

6郑良树:《商鞅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6-7页。

7郑良树:《商鞅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9-11页。

成为战国时代的主流,儒家及法家无法望其向背。……春秋时代孔子固然已开启了周游列国、‘士无定主’的风气;战国时代的墨子、孟子也已频频游说列国,主张各种不同的结盟方式,‘邦无定交’;然而,他们到底还坚持了‘兴灭国,继绝世’、‘以礼为国’以及‘非攻’的基本原则,没占染上投机取巧的商业文化。……然而,纵横家却恰恰相反,他们既无定主,也没有原则性的立场,更没有固定性的主张及思想,他们完全是商贾的作风,那儿有利润就追逐到那儿去,那儿利益已枯竭就远离那儿,他们投机豪赌,他们买空卖空,他们到处开空头之支票。”8纵横家蔚然成风,与上面功利思想的风靡紧密相关。人们追逐利益的心越来越强烈,投机风尚弥漫开来。

3、新兴知识分子注重功利的文化

贵族流落民间,带动了新兴的知识分子。然而绝大部分知识分子都出身卑微,来自社会的中下层。“这批新兴知识分子为战国带来什么文化呢?其价值观及风格又是什么呢?……当苏秦失意返家,备受家人嘲笑时,他所透露出来的大志是:‘夫士业已屈首受书,而不能以取尊荣;虽多,亦奚以为!’9在苏秦的观念中,知识分子人生最大的目的‘取尊荣’,其他事物即使再多,‘亦奚以为’!”10商业文化在当时氛围浓厚,而这种商业文化是种鄙俗的商业文化。游说成为了新兴知识分子的最佳出路,人们只知道“取尊荣”的手段,却忘记了自己的目标是什么。

相比春秋时期,战国时代的功利思想是越来越重。“由于战争掠夺频仍,贪欲无餍,人性失常,尊礼重信当然就一点用处也没有了;由于朝秦暮楚投机风尚流行,当然再也不会‘论宗姓氏族’;由于庸俗的商业文化大行其道,宴会赋诗这种古雅的政治文化当然被遗弃;总而言之,从文化层面来看,战国时代已大异于春秋时代了。总论这两个时代,由于社会层面及文化层面种种差别,一个是古典的,一个是庸俗的;一个是崇尚精神的,一个是臣服于物质的,因此,其所发挥出来的社会表象,无论是什么范畴,都有很大的差异。”11

二、商鞅的法律起源论

(一)法家学派对法的定义

在法家看来法是与礼相对立的,“法家给‘法’下过许多定义,其中有一些8郑良树:《商鞅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2页。

9(汉)司马迁:《史记》卷六九《苏秦传》。

10郑良树:《商鞅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2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