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林黛玉与薛宝钗的性格差异
林黛玉与薛宝钗的性格差异有哪些
![林黛玉与薛宝钗的性格差异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b7a77f9e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09.png)
林黛⽟与薛宝钗的性格差异有哪些林黛⽟更多的是追求⾃由上的叛逆,薛宝钗更多的是封建社会中⼥⼦应该有的那种贤惠。
还有薛宝钗没有林黛⽟多愁善感,林黛⽟没有薛宝钗圆滑世故。
性格差异是什么宝钗:最突出的就是事不关⼰⾼⾼挂起的特点,她对谁都看似有情,实则最为⽆情,性情沉稳包容,很会做⼈,喜欢低调⾏事,她屋⼦⾥的东西较为简朴。
第五回《红楼梦曲⼦》争取第末⽀,《飞鸟各投林》中写道:⽆情的,分明报应。
就在暗指宝钗。
黛⽟:⼼思敏感缜密,⼝齿伶俐,常爱讽刺挖苦⼈,但属于⾔真语挚⼀类,不会去可以逢迎别⼈。
她⾼傲清⾼,所以她与宝⽟也最为合拍,她是唯⼀⼀个不会劝宝⽟好好读书考科举的⼥孩⼦。
薛宝钗、林黛⽟,⼀个是现实美的代表,⼀个是理想美的化⾝。
黛钗⼆⼈不相上下,但最终登上“宝⼆奶奶”宝座的却是我们眼中的“双⾯⼈”宝钗。
这也是必然。
因为薛宝钗的所作所为完全符合⼤家闺秀的要求。
她有⽂才、有捷才、有治才、有德有涵养,会以⼩恩⼩惠拉拢⼈,从不得罪任何⼈,似乎是⼀个完善⽆瑕的⼥⼉。
宝钗会扑蝶,⽽黛⽟只会葬花。
⼀个会把握活的,⼀个只懂悼念死的。
⼀个盼着“好风凭借⼒,送我上青云”,⼀个吟着“⼀朝春尽红颜⽼,花落⼈亡两不知!”性格的两种极端展现在⼆⼈⾝上,使得宝钗显得有朝⽓,很活泼,⽽黛⽟却⼗分悲观。
封建家族的叛逆⼥性:林黛⽟在⼤观园的少⼥群⾥,林黛⽟是⼀个具有强烈反抗精神的形象。
林黛⽟绝不会考虑到现实社会的客观要求,她的脑中只有⼀套惟美的价值观,她⼼中是⼀⽚⽆瑕的纯洁、真诚,她是理想美的化⾝。
殊不知,在⿊暗的社会⾥,逆着封建道德⽽⾏,只能被⽆情地吞噬。
她的叛逆性主要表现在,她对贾宝⽟的许多违背封建礼法的⾏为,不仅从不规劝,⽽且常常采取同情或⽀持的态度。
此外,封建社会对妇⼥所要求的那⼀套贞静温淑的做⼈标准,林黛⽟也并不很留意。
对当时的所谓淫秽⼩说,如《西厢记》、《牡丹亭》等,她在⼼⾥记得烂熟,认为“戏上也有真正的好⽂章”。
她对于“⾮⼥孩家的本分”的读书写诗充满热情,以⾄成为她⽣活的重要内容。
红楼梦—林黛玉与薛宝钗之人物分析对比
![红楼梦—林黛玉与薛宝钗之人物分析对比](https://img.taocdn.com/s3/m/f19d9c97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d3a887e.png)
红楼梦—林黛玉与薛宝钗之人物分析对比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之作,塑造了众多深具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林黛玉和薛宝钗是其中两个极具代表性的角色,两者在性格、家庭背景、才艺特长以及命运等方面都有许多不同之处,这为小说的情节发展和人物关系的演变提供了剧烈的冲突和变化。
下面将通过对两位主要人物的分析,来探讨林黛玉与薛宝钗的差异和共性。
首先,林黛玉和薛宝钗在性格上有着显著的对比。
林黛玉性格奔放多情,自由散漫,善于抒发自己的情感。
她情绪起伏大,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常常陷入忧郁和消沉之中。
相比之下,薛宝钗则是一个沉稳冷静的女孩,性格温和,胸怀宽广。
她善于理性地处理人际关系,能够以周全全面的角度考虑问题,做出明智的决策。
两者性格的不同也导致了她们在与他人交往时的不同表现,林黛玉对待珍贵的人际关系敏感多疑,在爱情上非常专注和执着,而薛宝钗则更为理智和圆融,对待友情和爱情都能够持平常心。
其次,林黛玉和薛宝钗的家庭背景也有很大的差异。
林黛玉出生于荣府,是贾母的外孙女,与宝玉是亲兄妹关系。
她在家族里地位特殊,家财万贯,但因为父亲早逝,母亲出家,而她的身世伤感复杂,常常感到孤独和无望。
薛宝钗则出生于贵妃府,娇嫩玲珑,温文尔雅,家庭富裕,地位显赫。
她虽然在家族里与其他女性一样有限制和约束,但是她的出身和家底让她享有一定的权利和地位,她的性格也因此更为沉着淡定。
再次,两位女子在才艺特长上也有所异同。
林黛玉具有超凡的文才和诗艺,擅长写作和表达情感,她的才能给她的人生增添了许多色彩和情趣。
而薛宝钗则以聪明才智、机智敏锐而闻名,她的精明和灵活的头脑帮助她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家族纷争。
尽管两者的才艺特长不同,但都展现了她们卓越的智慧和个人魅力。
最后,在命运的安排和结局上,林黛玉和薛宝钗也有截然不同的走向。
林黛玉是小说中最为伤感和悲剧性的人物,她的一生注定是悲情的,没有得到自己真正想要的幸福和满足。
而薛宝钗则是最为幸运的人物之一,她以她的美丽和贞短,成功地嫁给了贾家名门正派的人物,过上了幸福而体面的生活。
林黛玉和薛宝钗性格对比分析完整版
![林黛玉和薛宝钗性格对比分析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faadef8c0912a2161579297e.png)
林黛玉与薛宝钗性格对比分析(一)林黛玉:林黛玉因为自身得生活经历与教育环境得原因造就了她奇高得天分,极强得自尊心,特别敏感(甚至过度敏感),特别孤傲,如春花般得嫩弱特质,使她有强烈得自我保护意识,表现为某种讽刺性甚至幼稚得攻击性。
她父母双亡、寄人篱下、挚友极少、知音难遇、婚姻无人做主、爱情未有保障得处境,又强化了她得以上性格特征与个性表现。
但她得这种性格,就是多向得、动态得、发展变化得。
黛玉得尖刻,既有姐妹之间、姑嫂之间得喜谑,如她与湘云之间得口角之争。
而这类刁钻,令人只觉其伶俐可爱。
同时又有针对脾性不合、品性相左得人,才显现出得真正得孤傲与讥锋。
譬如对于“阴微鄙贱”、搞“魇魔法”害人,向贾政告密挑唆得赵姨娘,“林丫头把我们娘俩儿正眼也不瞧”。
这恰恰包含着她纯正明朗、洁身自好、不歪不斜、不被不阿得为人品格。
而对宝钗、宝玉,则就是大量得、主要得,但属于爱情纠葛。
前34回中黛玉三天两头得跟宝玉呕气吵闹,跟宝钗斗心眼儿,作者描写了黛玉得大小十几次争吵斗嘴:因宝玉在宝钗处“比通灵”,“喝冷酒”而“半含酸”;为夜访怡红院叫门不开而大吵;为不放心湘云得金麒麟而最后一次吵,等等。
而这些主要就是宝黛爱情正处在磨合期,正所谓“情因相爱及相伤”。
同时也就是出于对金玉之说得戒备。
这种争吵得最根本原因,还就是“金玉良缘”与“木石前盟”得对立与争斗!而另一方面,这位孤高自许、目下无尘得少女,对于意趣相投、情性相合得姐妹、诗友乃至丫头、婆子,又就是那样地谦与、尊重、友好、宽厚。
妙玉嘲笑她“竟就是大俗人,连水都尝不出来”,她也不反唇相讥,反而尊称妙玉为“诗仙”,虚心真诚地请教她改正自己得诗作。
尤其就是紫鹃,她就是黛玉得贴身丫头,却可以批评她跟宝玉吵架“太浮躁了些”,“皆因姑娘小性儿”,“常要歪派宝玉”;也可以直面建议她“趁早坐定了大事要紧”,不要“耽误了时光”。
晴雯这位俏丫头在宝黛之间,实际不自觉得充当了红娘,宝玉得那两条定情手帕,就就是专让晴雯递送得。
《红楼梦》—林黛玉与薛宝钗之人物分析对比
![《红楼梦》—林黛玉与薛宝钗之人物分析对比](https://img.taocdn.com/s3/m/75d38372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ee.png)
《红楼梦》—林黛玉与薛宝钗之人物分析对比《红楼梦》是中国古代经典小说之一,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展现了宝钗宁和黛玉自强不息的形象。
林黛玉是贾府中的贵女,才情出众,而薛宝钗则是贾府中的另一位贵女,深受贾母的宠爱。
两位女主角的性格截然不同,也因此在人物性格、才情和人生观等方面呈现出明显的对比。
首先,从性格上来看,林黛玉是一个感性、敏感而多愁善感的女子。
她天生有一种艺术家般的敏感和眼光,对于美的追求异常执着。
她善于表现自己的情感,对于爱情和友情都有着很深的执着。
然而,她的敏感和多愁善感也让她容易受到外界的伤害和打击。
与此相反,薛宝钗则是一个理性、坚强的女性。
她对待事物和情感都较为淡漠,总能保持冷静的思考和明确的目标。
她的性格使她能够在遭遇困境时坚定地面对和应对,不会被外界的情绪所左右。
其次,从才情上来看,林黛玉是一个文艺才女。
她擅长诗词,且有艺术家般的眼光和创造力。
她的诗作和才华常常给人以启迪和震撼,可见她的才气之高。
而薛宝钗则是一个博学多才的女子。
她是书香门第出身,受过良好的教育,懂得琴棋书画,而且还擅长经管家务,深得贾母的喜爱。
她的才情使得她在贾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展示了她的聪明才智。
最后,从人生观上来看,林黛玉和薛宝钗有着截然不同的追求。
林黛玉对于人生有着一种浪漫而矛盾的看法,她深信世间万象皆苦,对于名利权势等传统的价值观持有怀疑和批判的态度。
她渴望自由和真实的爱情,却又被现实的桎梏所束缚。
而薛宝钗则是一个传统和务实的女子,她将家族利益和个人利益视作重要的生活追求。
她谨守礼仪和传统,努力维持家族的声誉和地位。
她的人生观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强调个人要顺应社会和家族的规范。
总结起来,林黛玉和薛宝钗是《红楼梦》中两位鲜明的女主角。
林黛玉感性、敏感,追求自由和真实的爱情,而薛宝钗理性、坚强,追求家族和个人的荣耀。
两位女主角在性格、才情和人生观等方面呈现出明显的对比,彰显出不同性格女性所扮演的不同社会角色,也展示了世俗和理想的冲突。
林黛玉和薛宝钗的各自特征
![林黛玉和薛宝钗的各自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d788a0e4e009581b6bd9ebdb.png)
3、简述薛宝钗与林黛玉的性格差异。
薛宝钗深隐心机,表面上“随分从时”“装愚守拙”“罕言寡语”, 显得“端庄贤淑”,完全符合封建“淑女”风范。
她城府很深,顺从地走在封建礼教为她安排的轨道上;林黛玉冰雪聪明,表面看来,黛玉任性、多疑、敏感、小心眼,她用她这种独特的方式来反抗封建礼教的束缚。
林黛玉多愁善感、自尊心极强她与礼法井井的贾府环境格格不入。
她傲世孤高,不是对随便什么人的浅薄低头的傲气,而是对浊世及其代表人物的傲骨、高傲、孤芳自重,决不低头!
薛宝钗比较有心计。
处事圆滑有才貌、有学问、有头脑,修养极高,功夫很深,处理人事的水平、技巧,超出常人。
一个丰满如太真,一个苗条如西子;一个端庄凝重,一个天真孤傲;一个雍容典雅,一个俏丽明洁;“若两峰对峙,双水分流,各及其妙,莫能相下”。
(俞平伯语)。
红楼梦宝钗与黛玉的对比与冲突
![红楼梦宝钗与黛玉的对比与冲突](https://img.taocdn.com/s3/m/0b21b716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de.png)
红楼梦宝钗与黛玉的对比与冲突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通过丰富的人物形象和精彩的情节描写,展现了一幅纷繁复杂的宫廷生活和人性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其中,宝钗与黛玉作为两个鲜明的人物形象,宝钗的明理与黛玉的多愁善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与冲突。
首先,宝钗和黛玉在性格特点上存在截然不同之处。
宝钗是林黛玉的表姐,她性格开朗、豁达,善于交际,机智聪明,富有智慧和城府。
而黛玉则是一个多愁善感、敏感柔弱的女子,她内心深处充满了对世事的痛苦和无奈。
宝钗总是能够积极地调整自己的情绪,保持平稳,而黛玉则常常陷入沉思和忧愁之中。
其次,宝钗和黛玉在对待感情和人际关系上有着截然不同的态度。
宝钗对感情看得比较开,她与平儿、袭人等人的关系都相处得很好,善于处理人际关系。
她对待感情比较理智,能够掌握好分寸,不会被感情冲昏头脑。
而黛玉则对感情非常敏感,她对宝玉的深情厚意几乎到了执着的地步,她经常情绪波动大,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
她的感情一直被强烈的复杂情感困扰着,让她陷入了自己无法自拔的深渊中。
再次,宝钗和黛玉在面对逆境时展现出了不同的生活态度。
宝钗是一个乐观往前看的人,她在面对困难或挫折时能够积极寻找解决的办法,不会轻易放弃。
她能够理性地面对现实,并不苛求完美。
而黛玉则是一个悲观消极的人,她对生活的不满和不公感到痛苦和无奈,经常陷入自怜和自闭中。
她不愿去接受现实,追求着纯洁而无法实现的梦想。
最后,宝钗和黛玉的命运也反映了两人不同的人生轨迹。
宝钗是一个典型的“活泼聪明”的正室妇人,她最终成为贾府的主母,圆满地完成了她的人生使命。
而黛玉则是一个“感情丰富”的女子,她的命运充满了悲剧的色彩,最终逝去。
宝钗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努力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而黛玉则无法改变自己的境遇,只能被动地接受命运的安排。
总的来说,宝钗和黛玉是红楼梦中两个截然不同的女性形象,她们通过性格、感情、人际关系、生活态度和命运等方面的对比与冲突,彰显了作者对人性的深刻揭示。
薛宝钗与林黛玉的性格比较作文
![薛宝钗与林黛玉的性格比较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d4942465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f5.png)
薛宝钗与林黛玉的性格比较作文
《红楼梦》里两大闺阁佳人,一个是薛宝钗,一个是林黛玉。
虽然都是才色双全的贤惠大家闺秀,但个性却判若云泥。
薛宝钗,生性温婉知书达理,是那种循规蹈矩的传统女子。
她循规矩不是因为愚钝,而是因为她内心有一种宁静祥和,懂得取舍适可而止。
她不会做出过于激进的事,但也不会拘泥于一成不变。
她能随遇而安,也能在关键时候体现出英明睿智。
她不是完美无缺,但她懂得怎样优雅地掩盖自己的缺陷。
林黛玉却是另一番景象,她是那种极富个性的才女。
她不安于现状,总是对生活和世界抱有无限遐想。
她敏感多疑,情绪起伏大,但也正因如此,她才有着独特的艺术才华。
她不是个传统的贤良淑德女子,她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主见。
她随性而为,不拘小节,但这也让她常常陷入困境。
薛宝钗的长处是圆融世故,处理事物游刃有余。
但她也可能因循守旧,缺乏创新求变的勇气。
相比之下,林黛玉虽然个性飘忽不定,但她勇于追求,不甘平庸。
她是个不安分的浪漫主义者,追求自由和理想。
两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也都存在缺陷。
薛宝钗太过世故圆滑,可能会被认为油滑世故;林黛玉的反叛性格,又可能会被视为放肆无理。
但不可否认,她们都是当时最杰出的女性代表,展现了不同层面的女性魅力。
我想,她们都值得被铭记,因为她们展现了女性独有的智慧和力量。
无
论是薛宝钗的温润大气,还是林黛玉的桀骜不驯,都让我们看到了女性的独特个性和内在价值。
她们的故事,已经成为中国古典文学中最出色的写照。
薛宝钗和林黛玉的对比
![薛宝钗和林黛玉的对比](https://img.taocdn.com/s3/m/e8214dfd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8c.png)
薛宝钗与林黛玉的对比陈睿正林黛玉与薛宝钗是《红楼梦》中最为重要的两个角色,也是作者竭力塑造的典型人物的典型形象。
她们各有自己截然不同的性格特点,让读者百读不厌。
在黛玉与宝钗之间,我认为更多的人会喜欢林黛玉,喜欢薛宝钗的应该在少数。
我的主观感情也倾向于黛玉。
很多人都会拿她们来做一个选择题,就是谁更适合做贾宝玉的妻子?我被黛玉与宝玉的真情感动,当然就希望他们能在一起了。
下面我们就从各个方面来比较下林黛玉与薛宝钗。
一、性格。
从性格上看,黛玉是个很复杂的。
她表现出尖酸刻薄、心胸狭隘、自卑多疑但又多愁善感、文弱善良,骨子里又是坦率、纯真、不畏强权、心高志洁的。
从她的言行举止中,把这些个性刻画的入木三分。
从她与宝玉在薛姨妈家吃饭,宝钗不让宝玉喝冷酒,她就借机讽刺宝玉,还有周瑞家的送来宫花,她不要别人挑剩的,以及叫袭人好嫂子等可以看出他的尖酸刻薄、心胸狭隘等。
从宝玉摔玉时,她哭了以及她感怀身世、葬花等看出她多愁善感,文弱善良。
另一方面,她常与别人说笑、讽刺等,虽表现出尖酸刻薄,但也突出她的坦率、纯真,感觉很真实,没有什么城府。
除此之外,她也是关心别人,与善的,比如他对宝玉时时刻刻关心着,她对紫鹃、香菱等的与善友好。
她的这些特点无疑与薛宝钗形成鲜明的对比。
宝钗是个很有心机,很世故、圆滑、无情,同时又是开朗活泼,内心很强势的人,更主要的是她的交际能力极强,可以用一定的手段为了赢得所有人的好感。
读过《红楼梦》的人都知道,宝钗是与王熙凤一样的封建女强人。
她毕竟出生商人家庭,多次劝宝玉走“仕途经济”之道,偷听小红、坠儿的私情话后转嫁给黛玉,金钏死后,她安慰王夫人说:“是她自己不小心掉进井里的,即便是自杀也是个糊涂人”或者“也就是多给几两银子的事”等可以看出她的心机、世故、圆滑与对下人生命的漠视。
她赢得了贾府上下人的亲近,也是为了自己以后能顺利当上宝二奶奶。
她在水亭执扇扑蝶却表现出她的开朗活泼人性本真的一面。
但更多时候,她都把自己伪装起来。
林黛玉和薛宝钗性格对比分析
![林黛玉和薛宝钗性格对比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a93bf5e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62.png)
林黛玉和薛宝钗性格对比分析林黛玉和薛宝钗是红楼梦中的两个重要女性角色,她们的性格具有鲜明的对比。
林黛玉是一个自由奔放、情感丰沛、多愁善感的女子,而薛宝钗则是一个理性、淡然、温婉的女子。
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对她们的性格进行对比分析。
首先,林黛玉和薛宝钗在性格上的最大对比是她们对待感情的态度。
林黛玉是一个极富情感的人,她对待感情非常真挚,常常表露出对生活和世事的痛苦感。
她对情感的深沉和痛苦往往让她沉浸在悲伤之中,甚至有时候过度敏感。
相反,薛宝钗是一个相对理性的人,她对待感情冷静、淡漠,能够坦然面对生活的变故。
她对情感的控制力往往能够使她在逆境中保持镇静和淡定,这也是她被称为“宝钗”的原因之一其次,林黛玉和薛宝钗在才情和性格优劣上也有一定的差异。
林黛玉具有出众的才情和一种独特的艺术气质。
她是一个极富创造力和艺术天赋的人,常常以诗词和古文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感悟。
她也是一个相当聪明的人,对于社交斗争和人情世故有一定的敏锐度。
然而,她的敏感和多愁善感却限制了她的发展和幸福。
相比之下,薛宝钗则是一个相对平淡而温婉的人。
她虽然没有林黛玉的才情和艺术气质,但是她的体贴和温柔往往能感染和安慰身边的人。
她善于平和和解决问题,在家族中起到调和争端的作用。
综上所述,林黛玉和薛宝钗在性格上有很大的对比。
林黛玉是一个情感丰沛、自由奔放的人,常常陷入痛苦之中;而薛宝钗则是一个冷静、理性、温婉的人,善于处理问题和调和矛盾。
林黛玉的敏感和多愁善感限制了她的发展和幸福,而薛宝钗的温柔和体贴则是她的优势。
无论是其性格的差别还是对待命运挫折的态度,林黛玉和薛宝钗都是红楼梦中的重要而独特的女性形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红楼梦》中林黛玉和薛宝钗形象对比分析
![《红楼梦》中林黛玉和薛宝钗形象对比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01e555d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ee.png)
《红楼梦》中林黛玉和薛宝钗形象对比分析首先,从性格上来看,林黛玉是一个多愁善感、敏感脆弱的女子。
她忧郁敏感,在感情上宁愿忍受痛苦也不愿忍受伤害。
她对自己的感触和情绪表达得非常直接,常常用泪水和诗词来宣泄内心的郁闷。
她独立自主,拒绝受制于人,对爱情也有自己的追求和坚持。
与之相比,薛宝钗则是一个温柔善良、乐观豁达的女子。
她对待生活和人际关系都持有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与周围的人相处融洽。
她性格开朗,圆滑巧妙,善于处理人际关系,人人喜欢她。
其次,从才华上来看,林黛玉是一个有着出色才华的女子。
她有着极高的艺术天赋,擅长诗词和曲艺,并精通琴棋书画。
她的声音婉转动听,琴棋书画无一不是出类拔萃。
凭借着她的才华,她赢得了众人的赞赏与喜欢。
薛宝钗则是一个才情平平的女子。
她没有林黛玉那种高超的才华,但她却有一种内心深处的坚韧与智慧。
她勤学好问,做事勤勉踏实,对待琐碎的事情也能做得很好,因此,在整个贾府中她的地位也非常高。
最后,从人际关系上来看,林黛玉和薛宝钗也有着不同的表现。
林黛玉与人相处时,常常表现出一种敏感脆弱的一面。
她容易受到伤害,不懂得隐藏自己的真实情感,从而与他人陷入矛盾甚至冲突。
她是一个比较孤独的存在,很少有人真正理解她,因此她常常流露出对世事的无奈和悲伤。
而薛宝钗则与人相处时,总是保持一种和蔼可亲的态度。
她稳重文雅、性格平和,能够协调各种人际关系,与众人和睦相处。
她的真诚与善良也使得她与众人关系非常融洽。
综上所述,林黛玉和薛宝钗是《红楼梦》中两个具有鲜明个性和形象特点的女性角色。
她们在性格、才华和人际关系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分别代表了敏感脆弱和温柔豁达的两种性格特点。
她们所表现出来的形象和个性,丰富了整部作品的内涵,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黛玉与宝钗在红楼梦中的对比
![黛玉与宝钗在红楼梦中的对比](https://img.taocdn.com/s3/m/307986aa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80.png)
黛玉与宝钗在红楼梦中的对比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经典之作,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其中,黛玉和宝钗作为两个重要的女性角色,展现了不同的性格特点和命运轨迹。
本文将通过对黛玉和宝钗的对比分析,探讨她们在红楼梦中的不同命运和人生观。
首先,黛玉和宝钗在性格上有着明显的差异。
黛玉是红楼梦中的主角之一,她天生敏感多情,有着独特的艺术才华。
她深情厚意,对待亲友间的情感表达深沉而真挚。
然而,她也常常陷入忧郁和自责之中,对世俗的冷漠和虚伪感到愤慨。
相比之下,宝钗则是一个坚强而理智的女性形象。
她聪明睿智,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对待感情和家庭的态度更加冷静和理性。
她在红楼梦中扮演着黛玉的朋友和知己的角色,常常以她的智慧和坚定给予黛玉力量和支持。
其次,黛玉和宝钗的命运轨迹也呈现出鲜明的对比。
黛玉是贾府的女儿,出身显赫,却注定了悲剧的命运。
她的一生充满了病痛和悲伤,早逝成为了红楼梦中的一个悲剧人物。
相比之下,宝钗则是贾府的外孙女,出身虽然不如黛玉高贵,但是她却能够以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获得幸福。
她嫁给了贾府的公子宝玉,并且在婚后的生活中展现出了她的家庭责任和智慧。
黛玉和宝钗的对比也体现了红楼梦中的人生观。
黛玉是一个充满悲观主义思想的人物,她对世俗的冷漠和虚伪感到愤慨,对自己的命运感到绝望。
她以自己的痛苦和悲伤来反思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相反,宝钗则是一个积极乐观的人物,她对待人生的态度更加从容和理性。
她以自己的智慧和坚持来克服困难,追求自己的幸福。
她相信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在于自己的努力和奋斗。
总之,黛玉和宝钗在红楼梦中的对比展现了不同的性格特点和命运轨迹,也体现了不同的人生观。
黛玉是一个敏感多情、痛苦悲观的人物,她的命运充满了悲剧的色彩。
相比之下,宝钗则是一个坚强理智、积极乐观的人物,她能够以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获得幸福。
通过对黛玉和宝钗的对比分析,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也能够对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有更深刻的思考。
林黛玉和薛宝钗性格对比分析完整版
![林黛玉和薛宝钗性格对比分析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883d4d4d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41.png)
林黛玉和薛宝钗性格对比分析完整版林黛玉与薛宝钗是《红楼梦》中的两位重要角色,他们在性格上有着鲜明的对比。
林黛玉是贾宝玉的表妹,聪明敏感,多愁善感,而薛宝钗则是表妹林黛玉最好的朋友之一,温婉贤淑,聪慧睿智。
首先,林黛玉性格多愁善感,情绪波动较大。
她天生敏感,对外界的变化反应敏锐,情绪容易波动。
她爱憎分明,对于爱她的人感激不尽,对于伤害她的人抱有怨恨之情。
她缺乏安全感和自我保护意识,常常自怨自艾。
而薛宝钗则相对稳定,情绪较为平衡。
她理智冷静,对待生活和周围的人事物都能保持客观的判断和处理方式。
她懂得隐藏情感,不会轻易流露伤感和愤怒,具备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
其次,林黛玉和薛宝钗在人际关系上也有不同的表现。
林黛玉心直口快,不善于隐藏自己的真实情感。
她善于与人交流,富有同情心,对待朋友真诚并愿意帮助他们。
她的朋友们则对她充满爱护和关心。
薛宝钗相对内敛,不轻易展示自己的情感。
她与人相处时,宁愿做一个倾听者,有耐心倾听他人倾诉,而不是频繁表达自己的感受。
这种沉默内敛的性格特点,使得她能维持较好的人际关系,广受家人和朋友的喜欢。
再次,林黛玉追求真理和真实感情,对虚伪和假装很敏感。
她厌恶世俗的礼教规矩,拒绝做作,并常常把自己感受的真实呈现给他人。
她对爱情有无限的向往,追求纯真和真挚的感情。
而薛宝钗则更加注重传统礼教和社会地位,她深知守规矩、懂得应对社交场合的礼仪,甚至能抑制自己的真实情感。
她追求的是理性和冷静,很少陷入情感的纠缠和痛苦之中。
最后,林黛玉和薛宝钗的命运也有着不同的轨迹。
林黛玉是命运的牺牲品,她身患“尊荣颠倒之症”,注定了她的短暂而悲剧的一生。
她过早地面对生老病死,痛苦和无奈将她推向早逝的命运。
而薛宝钗则是命运的幸运儿,她一直活在曹雪芹笔下的“一梦千年”。
她不仅得到宝钗的美名,还成功地嫁给了贾宝玉,最终成为贾府后人的主母,享受着富贵和荣耀。
综上所述,林黛玉和薛宝钗的性格对比充分展现了她们各自的特点和命运。
林黛玉与薛宝钗的不同
![林黛玉与薛宝钗的不同](https://img.taocdn.com/s3/m/6d0afc0a6edb6f1aff001f55.png)
林黛玉与薛宝钗的不同1、外貌:林黛玉有一种忧伤、破碎的凄美;薛宝钗有一种大家闺秀的富贵美。
2、文风:林黛玉:孤凄悲凉,清冷哀伤。
薛宝钗:富贵华丽,蕴涵深意。
3、处世:林黛玉:忧郁哀伤,纯粹的爱自己所爱的,容不得半点藏奸,对卑微的人体贴周到,凡有恩与她,必永世不忘。
薛宝钗:处事圆滑和厚,爱用小财小利笼络人心,注重封建礼教,城府极深,外冷内热。
自《红楼梦》问世以来,许多人对于这部千红一哭、万女同悲的古典名著的探秘,尽管皓首穷经但仍痴心不改,尤其是对林黛玉和薛宝钗的无限魅力更是生命不息,深挖不止。
虽然林黛玉和薛宝钗都是生活在贾府大观园里的大家闺秀,但是二人而论,却存在着许多根本的不同点。
那么,究竟有哪些根本不同点呢?首先是林黛玉和薛宝钗的对待生活的观念不同,造成了二人的人生价值观的根本不同。
林黛玉是《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塑造的一个代表理想主义的人物,而薛宝钗则是曹雪芹塑造的一个代表现实主义的人物。
林黛玉的生活从进入贾府起,就感受到了“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危机,这是因为尽管有锦衣玉食,有华堂美宅,有丫环侍侯,但她真正的理想生活没有实现。
她之所以有时侯出言刻薄,主要是因为她的理想的生活受到了影响,这些影响主要来自贾府各个方面各个阶层,上至贾母,下至丫环,无不影响着她的性格的发展。
一次,贾府开宴欢饮,贾宝玉敬酒时,林黛便当着众人的面让他代饮。
其实,这不过一些生活中的平常小事,但在贾府就了不得了。
首先刀子嘴的凤姐提了个醒,而贾母却借说书的女先生说的一段《凤求凰》的书词,虽然是曲折隐晦的批评,但冰雪聪明的林黛玉还是感受到的。
就是舅母王夫人,并非真心待她这位唯一的外甥女,大多是面子上的工夫,在贾母面前做样子,背地里却偷隆转凤害死她这个嫡嫡亲的外甥女。
而贾府中其他的仆妇婢女,除大丫环紫鹃外,也多是见风使舵之人,使黛玉感受不到任何的温暖。
所以,“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危机,并不是空穴来风。
也正因为如此,使林黛玉更加渴望自己理想中的生活。
林黛玉和薛宝钗性格对比分析
![林黛玉和薛宝钗性格对比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846502a50e2524de4187e4c.png)
林黛玉天死叛顺,人格理念跟贾府择奇尺度乃至当时世讲轩轾分歧.她从不规劝宝玉为官干宰、坐身扬名,大胆叛变贵族阶级的政事讲路战人死典型.与宝钗好异,黛玉对付贾母们“交待不周,礼教细忽”,那正综合了她与礼法井井的贾府环境格格不进的叛顺人格.她的傲世下慢,不是对付随便什么人的肤浅矮头的傲气,而是对付浊世及其代表人物的傲骨、自豪、孤芳自沉,决不矮头!
然而是林黛玉战薛宝钗性格上仍旧有共共面的.她们对付恋爱共样的固执,并各自争与.她们共样天聪慧过人,而且皆很有理财本领.
并不是宝钗不爱宝玉的权利,也不是道她不跟黛玉争夺恋爱的资格,而是宝钗的心计、战术、脚法不当.她摸浑了宝玉的情感与背,便知趣天退出与黛玉的莺斗燕妒,把自己的金玉婚姻让其母薛姨妈去弛罗了.而后宝钗的“解疑癖”、“金兰语”,薛姨妈的“慰颦女”,瞅似温馨,却是骗与了黛玉的一片忠心.
宝钗是一个启建家属秩序的忠真捍卫者,她很切合当时的公德规则.她性格的喜剧归根到底是启建伦理目常的模式约束出去的,窒息了她幼时杂真绚丽的天性,最后成了启建礼教战出降贵族的殉葬品.
林黛玉战薛宝钗性格对付比分解之阳早格格创做
《黑楼梦》动做华夏古典四学名著中成便极下的一部做品,其中吸引人的不然而仅有俭华的大瞅园,更有一群优好聪慧的女孩,而那些火普遍的女孩之中,有二朵特殊的奇葩——林黛玉、薛宝钗.那么她们二人的性格又有着何如的好别呢?
(一)林黛玉:
林黛玉果为自己的死计经历战培养环境的本果制便了她奇下的天赋,极强的自尊心,特天敏感(以至过分敏感),特天孤傲,如秋花般的老强特量,使她有热烈的自我呵护意识,表示为某种讽刺性以至幼稚的攻打性.她女母单亡、寄人篱下、挚友极少、知音易逢、婚姻无人干主、恋爱已有包管的处境,又加强了她的以上性格特性战本性表示.然而她的那种性格,是多背的、动背的、死长变更的.
林黛玉和薛宝钗性格对比分析完整版
![林黛玉和薛宝钗性格对比分析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4a7690ca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c4.png)
林黛玉和薛宝钗性格对比分析一林黛玉:林黛玉因为自身的生活经历和教育环境的原因造就了她奇高的天分;极强的自尊心;特别敏感甚至过度敏感;特别孤傲;如春花般的嫩弱特质;使她有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表现为某种讽刺性甚至幼稚的攻击性..她父母双亡、寄人篱下、挚友极少、知音难遇、婚姻无人做主、爱情未有保障的处境;又强化了她的以上性格特征和个性表现..但她的这种性格;是多向的、动态的、发展变化的..黛玉的尖刻;既有姐妹之间、姑嫂之间的喜谑;如她和湘云之间的口角之争..而这类刁钻;令人只觉其伶俐可爱..同时又有针对脾性不合、品性相左的人;才显现出的真正的孤傲和讥锋..譬如对于“阴微鄙贱”、搞“魇魔法”害人;向贾政告密挑唆的赵姨娘;“林丫头把我们娘俩儿正眼也不瞧”..这恰恰包含着她纯正明朗、洁身自好、不歪不斜、不被不阿的为人品格..而对宝钗、宝玉;则是大量的、主要的;但属于爱情纠葛..前34回中黛玉三天两头的跟宝玉呕气吵闹;跟宝钗斗心眼儿;作者描写了黛玉的大小十几次争吵斗嘴:因宝玉在宝钗处“比通灵”;“喝冷酒”而“半含酸”;为夜访怡红院叫门不开而大吵;为不放心湘云的金麒麟而最后一次吵;等等..而这些主要是宝黛爱情正处在磨合期;正所谓“情因相爱及相伤”..同时也是出于对金玉之说的戒备..这种争吵的最根本原因;还是“金玉良缘”与“木石前盟”的对立与争斗而另一方面;这位孤高自许、目下无尘的少女;对于意趣相投、情性相合的姐妹、诗友乃至丫头、婆子;又是那样地谦和、尊重、友好、宽厚..妙玉嘲笑她“竟是大俗人;连水都尝不出来”;她也不反唇相讥;反而尊称妙玉为“诗仙”;虚心真诚地请教她改正自己的诗作..尤其是紫鹃;她是黛玉的贴身丫头;却可以批评她跟宝玉吵架“太浮躁了些”;“皆因姑娘小性儿”;“常要歪派宝玉”;也可以直面建议她“趁早坐定了大事要紧”;不要“耽误了时光”..晴雯这位俏丫头在宝黛之间;实际不自觉的充当了红娘;宝玉的那两条定情手帕;就是专让晴雯递送的..而黛玉对晴雯也是格外厚待..宝玉的芙蓉诔中“惭违共穴之盟”一句;黛玉听了却不妒不忌;反而赞赏这祭文新奇;甚至建议把其中一句改为“茜纱窗下公子多情”..以上都说明黛玉并非一味地“小性儿”更多的倒是接人待物很有区别;尤其对待姐妹、诗友、丫头、婆子;表现出一种难能可贵的友爱和主奴之间超越等级的近代民主色彩的平等思想萌芽..林黛玉天生叛逆;人格理想跟贾府择偶标准乃至当时世道轩轾不合..她从不规劝宝玉为官做宰、立身扬名;大胆背叛贵族阶级的政治道路和人生规范..与宝钗相反;黛玉对贾母们“接待不周;礼教粗忽”;这正概括了她与礼法井井的贾府环境格格不入的叛逆人格..2她的傲世孤高;不是对随便什么人的浅薄低头的傲气;而是对浊世及其代表人物的傲骨、高傲、孤芳自重;决不低头黛玉在气质上是个诗人;她的人格、理想主要从她的诗词中流出..“碾冰为土玉为盆”的白海棠;正表现着她品格的高洁..“孤高傲世偕谁隐”的秋菊;有表现着她孤傲的骨气..“疏竹虚窗时滴沥”的竹子;更表现着她宁折不阿的节操..黛玉的葬花吟根式其人气质的浓缩:“风刀霜剑严相逼”;岂止是王氏、贾母之类的凌逼;更是严酷现实的写照..春光寓意着她的青春;她自怜自恼;又无可奈何..但她“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她宁死也要保持品格的高洁、人格的价值二薛宝钗:薛宝钗出身名门;自小受到严格的封建教育;使得她颇具淑女风范;也不愧为作者所誉的“山中高士”;有才貌、有学问、有头脑;修养极高;功夫很深;处理人事的水平、技巧;超出常人..宝钗是“任是无情也动人”;而引人深省的也正是她的“无情”..第27回宝钗在滴翠亭外展扇扑蝶;显出的是一种少女的青春情趣..但是她无意听到小红与坠儿的谈话;她便用计嫁祸颦儿;结果小红真以为是林姑娘听了;走露了风声..宝钗眼看得逞;“心中好笑”..宝钗的“脱壳计”;动机与效果、行动与道德准则都明摆着;难道还难以判断其损人利己的本质吗宝钗的圆滑;不是灵机一动的偶尔为之;而是有着一贯的指导思想的..宝钗的为人准则是“罕言寡语;人谓藏愚;安分守己;自云守拙”..这给人留下端庄的印象;但她明明不愚不拙;还要藏着掖着做什么宝钗的藏愚守拙;跟探春的“朴而不俗;直而不浊”一对比;便显出宝钗的装蒜、圆滑甚至虚伪;而不是谦虚..与黛玉的大胆追求、直率表露不同的是;宝钗的爱情总是发乎情而止乎礼;决不贸然逾规越矩;分外隐蔽曲折;又是反而远着宝玉;而她爱得越深;越表现为规劝宝玉“务正”;十分满意和有意支持袭人的箴谏..宝钗对于金玉良缘是力争的;且属于暗争..宝钗是第一个觉察宝黛私情的;因此她也是第一个讥刺黛玉:“如来佛有管林姑娘的姻缘了”..她明明知道姨妈王夫人嫌黛玉对儿子多心;要补黛玉的心;她却有意当着王夫人的面;让宝玉“陪着林姑娘走一趟吧”;“快瞧瞧林妹妹去吧”;“她心里打紧不自在呢”并非宝钗没有爱宝玉的权利;也不是说她没有跟黛玉争夺爱情的资格;而是宝钗的心计、策略、手段不当..她摸清了宝玉的情感取向;便知趣地退出与黛玉的莺斗燕妒;把自己的金玉婚姻让其母薛姨妈去张罗了..而后宝钗的“解疑癖”、“金兰语”;薛姨妈的“慰颦儿”;看似温馨;却是骗取了黛玉的一片真心..宝钗是一个封建家族秩序的忠实扞卫者;她很符合当时的道德准则..她性格的悲剧归根到底是封建伦理纲常的模式制约出来的;窒息了她幼时纯真烂漫的天性;最终成了封建礼教和没落贵族的殉葬品..但是林黛玉和薛宝钗性格上还是有共同点的..她们对爱情同样的执着;并各自争取..她们同样地聪慧过人;并且都很有理财能力二人对爱情的态度不同薛宝钗和林黛玉对贾宝玉的感情;表现出很多差别 ;也反映了她们两个人的性格特点..薛宝钗严格遵循封建社会为人处事的规范..她想力争做一个封建淑女;这是她的性格;因而在感情上必然是深藏不露的..黛玉对宝玉的关心;对宝玉的爱就不像宝钗那样..薛宝钗的爱偏重于功利 ;而宝黛之间则心心相印;无纤无尘..春尽花魂无觅处;人间再无潇湘子..有道是:万般磨难皆因痴..古今情场中;还不尽的风月债;都只因太过执着..但普天之下;痴男怨女之中;却总有这样一群人;因执着而被流传;比如世外仙姝林黛玉..她以一个少女全部的青春演绎了一段传世的绝恋..干净、纯真、绝望;黛玉的吸引力也正在此..黛玉是一个完全活在爱里的美女..黛玉一直反对仕途经济的科举制度;所以一往情深地爱着宝玉;绝不是仰慕对方的财势和才貌;更丝毫没有“夫贵妻荣;博得个五品诰封”的鄙俗观念..黛玉是宝玉叛逆道路上的同行者、支持者..他们的爱情是建立在共同反封建 ;鄙弃功名利禄思想基础之上的心灵契合..纯真的爱是黛玉一生最大的追求;她把爱情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 ;她无时无刻不在关注自己所爱的人及他们的爱情..黛玉与宝玉生活上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思想认识上蔑视世俗的仕途经济、功名利禄 ;因而产生了如胶似漆的爱情..鲁迅先生也说:“宝玉与黛玉爱最深..”黛玉敢于追求纯真的爱情..红楼梦中最动人的篇章是对宝玉和黛玉爱情的描写..对于宝玉;宝钗的感情可能更为复杂一点..因为在宝钗的价值取向上; 她认同于儒家的“经世治国之道”; 她理想中的男子是应该“读书明理”能够“辅国治民”的..所以看见宝玉成天只想着做个“富贵闲人;她当然是有所不满的..于是她屡屡规劝宝玉去关心仕途经济; 希望宝玉能够担气男人的分内之事;去做明理的读书人..但是宝玉却并不同她的价值观; 这对她来讲未尝不是一种缺憾.. 她也喜欢宝玉;但她有她自己的道德操守; 并已将其纳入了礼法的范畴之内..她也深知宝玉心中只有一个林妹妹; 并不爱自己; 这个自尊的贵族小姐;却愿意李代桃僵;恪守礼教; 奉母命嫁给了宝玉..虽然尴尬的婚姻并没有带来幸福;她还是自觉地依“理”而行;竭力去维系她的不幸的婚姻..宝钗的一生都在极其自觉的道德自修中规范着自己; 维护着外在的和谐..最终赢了婚姻;输了爱情和幸福..。
黛玉与宝钗的性格比较
![黛玉与宝钗的性格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b0f44caf284ac850ad024244.png)
黛玉与宝钗的性格比较林黛玉和薛宝钗的性格可以说是仲异非常。
一个多愁善感、多疑任性,一个稳重平稳、城府甚深。
很多人都会拿她们作比较,到底谁比较适合宝玉,谁才是真正的女主角,于是支持她们的人就分成两派,一派褒林贬薛,一派扬钗抑黛。
但她们的性格各有优点,都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多面性!林黛玉:性格就是个矛盾和偏执的混合体。
1、自卑又自傲。
自她父亲去世,来过着类似寄居似的生活时,就让自卑的情结埋藏在心底,虽然老祖宗比较疼爱,可是这疼爱不是唯一的,所以感怀身世的她总有浮萍飘零之感。
而作为一个小姐,身份和自身的才学都让她变得有些孤傲,但这也正是她在竭力掩盖自卑的一种手段。
2、多情又无情。
她对于宝玉及自己的贴身丫鬟都是赤心一颗,处处体己,葬花魂一段也看出她情感丰富的一面。
可是因为自身身世和看透家族利益的从属,让她对于其他人是无情的,甚至是有些苛刻挑剔的眼光去毫不留情面的指责他人。
3、细心多疑又直来直去。
她总是以冷眼旁观的姿态去看着一些人一些事,想得很多,因为内心的脆弱总是一怀疑的态度去反方向思考。
可是事情和宝玉有关了,她就往往会失态,难以平衡一些事情和周全一些问题。
薛宝钗:总体来讲就是变通又固执的小资本思想。
其实最初她的目标是皇宫的,可是因为种种原因她没有选秀成功,于是有点退而求其次的才会打了宝玉的念头,而她上上下下处处逢源的打通贾府人脉,也和她善于变通的性格有关,不是她真有多宽广的胸怀,而是她能权衡出其中的利益得失。
但是她固执的还是坚持封建礼制,做事的处处圆滑也是在典制礼教之中的,她坚守着自己家庭的利益,自己的利益,小资本思想在那个唯利是图的年代还是将她的角色扮演的游刃有余的。
虽然说黛玉和宝钗都有让人不喜欢的地方,就像黛玉的多愁善感,宝钗的功利世俗,但她们并不是两派所说的如此极端,黛玉也会懂世故,只是没有宝钗明显,而宝钗也有叛逆精神,可是家庭的影响下被隐藏起来。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王蒙先生提出了“薛宝钗精神”与“林黛玉气质”两个概念,把世人关于钗黛两极对立的迷信,发挥到了极致。
论文林黛玉与薛宝钗性格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论文林黛玉与薛宝钗性格的相同点和不同点](https://img.taocdn.com/s3/m/a7640665a417866fb84a8e5c.png)
试比较《红楼梦》中林黛玉与薛宝钗的性格特征【摘要】在《红楼梦》中,林黛玉和薛宝钗是性情不同的人物形象,不同的生活环境造就了二人不同的性格。
薛宝钗抱拙守愚,贤淑谦厚,随分从时,端庄仪表中裹着封建卫道士的灵魂;林黛玉寄人篱下,仍不改其禀性,伶俐孤傲,光芒毕露。
两种不同的性格导致了她们不同的悲剧命运。
【关键词】林黛玉:光芒毕露;薛宝钗:抱拙守愚《红楼梦》是一部穿越时空的巨著,它的艺术魅力,就在于塑造出了一批具有鲜明性格的人物形象,他们以不同的性格类型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人物画廊。
林黛玉和薛宝钗就是具有不同性格特征的类型,代表了两种文化价值取向。
一林黛玉,是作者把封建文人所擅长的诗词歌赋、琴棋书画等艺术经验,加以调动,完成的一个全新的艺术形象。
她性格中凝聚着中国文化种种富有魅力的特征,以及历代优秀知识分子所追求的高尚的精神境界。
薛宝钗,是一个历久不衰、光景常新、具有生命力的艺术形象,不断唤起人们的审美经验,仿佛“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之后,她才是最经得起历史风雨,永远焕发艳丽光彩的人物。
两人性格完全不同,一个钟灵毓秀,冷傲清高、光芒毕露,是悲剧时代的叛逆女性;一个知书达礼、随分从时、抱拙守愚,是铜臭花香间的封建淑女。
林黛玉是作者融传统文化中诗与画的笔意创造出来的,是真善美的化身,是大观园中所有女儿中第一个要从诗中觅得出生存力量的姑娘。
诗,是一片奇妙的天地,投入其怀抱,黛玉会忘记一切宠辱烦忧。
优秀的古诗,将她塑造得发散出“美人香草”的韵味。
她是大观园里真正的诗人,敏锐、智慧、有性灵,把诗当作正经事去做,努力向内发展,成为性格中一部分至要素质,生活中赖以寄情的唯一安慰。
薛宝钗形象端丽、华贵,出身于书香世家,且拥有巨万之富,从封建时代女孩子的启蒙教科书《女四书》、《烈女传》读起,经史子集,融会贯通,诗词歌赋,博收广才,做学问扎实有功底。
是唯一得到贾政青睐的人。
她受传统文化熏陶颇深,最终目的是想以“贤孝才德”备选为“公主郡主”入学陪侍,充为才人慈善之职。
林黛玉和薛宝钗性格对比分析完整版
![林黛玉和薛宝钗性格对比分析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f33e8e179ec3d5bbfc0a7409.png)
林黛玉与薛宝钗性格对比分析(一)林黛玉:林黛玉因为自身得生活经历与教育环境得原因造就了她奇高得天分,极强得自尊心,特别敏感(甚至过度敏感),特别孤傲,如春花般得嫩弱特质,使她有强烈得自我保护意识,表现为某种讽刺性甚至幼稚得攻击性。
她父母双亡、寄人篱下、挚友极少、知音难遇、婚姻无人做主、爱情未有保障得处境,又强化了她得以上性格特征与个性表现。
但她得这种性格,就是多向得、动态得、发展变化得。
黛玉得尖刻,既有姐妹之间、姑嫂之间得喜谑,如她与湘云之间得口角之争。
而这类刁钻,令人只觉其伶俐可爱。
同时又有针对脾性不合、品性相左得人,才显现出得真正得孤傲与讥锋。
譬如对于“阴微鄙贱”、搞“魇魔法”害人,向贾政告密挑唆得赵姨娘,“林丫头把我们娘俩儿正眼也不瞧”。
这恰恰包含着她纯正明朗、洁身自好、不歪不斜、不被不阿得为人品格。
而对宝钗、宝玉,则就是大量得、主要得,但属于爱情纠葛。
前3 4回中黛玉三天两头得跟宝玉呕气吵闹,跟宝钗斗心眼儿,作者描写了黛玉得大小十几次争吵斗嘴:因宝玉在宝钗处“比通灵”,“喝冷酒”而“半含酸”;为夜访怡红院叫门不开而大吵;为不放心湘云得金麒麟而最后一次吵, 等等。
而这些主要就是宝黛爱情正处在磨合期,正所谓“情因相爱及相伤”。
同时也就是出于对金玉之说得戒备。
这种争吵得最根本原因,还就是“金玉良缘”与“木石前盟”得对立与争斗!而另一方面,这位孤高自许、目下无尘得少女,对于意趣相投、情性相合得姐妹、诗友乃至丫头、婆子,又就是那样地谦与、尊重、友好、宽厚。
妙玉嘲笑她“竟就是大俗人,连水都尝不出来”,她也不反唇相讥,反而尊称妙玉为“诗仙”,虚心真诚地请教她改正自己得诗作。
尤其就是紫鹃,她就是黛玉得贴身丫头,却可以批评她跟宝玉吵架“太浮躁了些”, “皆因姑娘小性儿”,“常要歪派宝玉”;也可以直面建议她“趁早坐定了大事要紧”,不要“耽误了时光”。
晴雯这位俏丫头在宝黛之间,实际不自觉得充当了红娘,宝玉得那两条定情手帕,就就是专让晴雯递送得。
林黛玉和薛宝钗的性格分析
![林黛玉和薛宝钗的性格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f81b5b4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d22f162.png)
林黛玉和薛宝钗的性格分析林黛玉和薛宝钗是清代作家曹雪芹的《红楼梦》中的两个重要角色,也是两位极具代表性的女性形象。
她们之间的性格差异使得她们成为文学中的经典对比,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深入探究人性的机会。
下面将对林黛玉和薛宝钗的性格进行分析。
首先,林黛玉是一个情感丰富、敏感多情的人。
她自小善于表达情感,对美的崇拜可以说是极度的。
她对待爱情非常执着,同时也很容易受伤。
她有一个宛如天仙般的容貌和一颗敏感的心,对世俗的喧嚣和压力感到非常厌倦。
她更喜欢逍遥自在地生活,玩弄艺术和诗词,对待人际关系也很直率。
尽管她有时表现出幸福的外表,但内心对自己的虚荣和自卑感到非常痛苦。
对于生活中的不公和繁琐,她总是抱着一种反叛的态度,对权威和约束持有质疑和批判的眼光。
相比之下,薛宝钗则是一个理性、成熟和淡定的人。
她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有非常出色的才智和人格魅力。
她善于权衡利益和选择,对待事物较为冷静和理性。
她理性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不易受到旁人的影响或困扰。
她对于嫉妒和争斗的情感更加平和和宽容。
她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不因小事而焦虑或易怒,反而更加坚强和谦虚。
她更注重实际利益和家族名誉,对世俗评价也比较看重。
总的来说,林黛玉和薛宝钗的性格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几点。
首先,她们对待情感的态度截然不同。
林黛玉是一个感性和浪漫的人,她对美和爱情抱有追求和信仰。
她对爱情的渴望和对自由的追求使她更容易受伤和沮丧。
而薛宝钗则是一个相对理性和坚强的人,她对待爱情较为冷静和理性,更加注重家庭和社会价值观。
其次,她们对待生活的态度也不同。
林黛玉更加逍遥自在,热爱艺术和自由时光,对世俗的生活压力和束缚感到厌倦。
她更容易陷入自我消沉和痛苦的情绪中。
而薛宝钗则更注重实际和现实,她更多地关心家族的利益和名誉,对于社交和人际关系也更加圆滑和灵活。
最后,她们的性格差异反映了不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林黛玉追求自由和个性,她对权威持有质疑和批判的态度,更加关注自我表达和情感的追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林黛玉与薛宝钗的性格差异
【中文摘要】林黛玉尽管有才华、美丽、纯真 ,却有言语刻薄 ,行动爱恼人的弱点 ;薛宝钗不仅美丽 ,而且善于待人接物 ,特别是她有着广博的才学 ,成为大观园中的佼佼者。
二人在性格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如果说 ,林黛玉作为一个具有叛逆性格的少女 ,时时感到封建社会的冷酷和压力的话 ,那么在薛宝钗那里 ,她同封建势力却没有丝毫矛盾 ,而是水乳交融、如鱼在水了。
《红楼梦》这部长篇巨著,描写了四百多个人物,达到典型高度或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有数十人以上。
由于这些人物是从实际生活中创造出来的,因此,《红楼梦》中的人物就像生活本身一样丰富,一样立体。
作者既突出了作品中人物性格的主要特色,又写出了他们性格的复杂性。
其中,描写最多的是妇女,妇女中最主要的又是写那些在年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等方面都很相同或相近的少女。
曹雪芹异常分明地写出了她们不同的个性,林黛玉、薛宝钗就是大观园中最引人注目的两位富有个性特点的少女。
林黛玉,尽管有才华、美丽、纯真,却有言语刻薄,行动爱恼人的弱点;薛宝钗,不尽美丽,而且善于待人接物,特别是她有着广博的才学,两人都是大观园中的佼佼者。
论性情,“宝钗圆融,黛玉孤傲;宝钗宽平,黛玉尖刻;宝钗随分从时,黛玉目下无尘;宝钗藏,黛玉露;宝钗曲,黛玉直”。
①
“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
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薛宝钗、林黛玉,一个是现实美的代表,一个是理想美的化身。
黛钗二人不相上下,但最终登上“宝二奶奶”宝座的却是我们眼中的“双面人”宝钗。
这也是必然。
因为薛宝钗的所作所为完全符合大家闺秀的要求。
她有文才、有捷才、有治才、有德有涵养,会以小恩小惠拉拢人,从不得罪任何人,似乎是一个完善无瑕的女儿。
宝钗会扑蝶,而黛玉只会葬花。
一个会把握活的,一个只懂悼念死的。
一个盼着“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一个吟着“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性格的两种极端展现在二人身上,使得宝钗显得有朝气,很活泼,而黛玉却十分悲观。
然而,对这两个人物的性格差异的认识,只有从她们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所起的作用、她们与生活环境的联系中,才能予以客观的、正确的评价。
一、封建家族的叛逆女性——林黛玉
在大观园的少女群里,林黛玉是一个具有强烈反抗精神的形象。
林黛玉是一个纯洁、脱俗、富于诗人气质的青年女子,她没有丝毫的趋炎附势、讨好卖乖、搬弄是非、奸诈虚伪等等世俗恶性。
而且对这一切深恶痛绝,时时予以嘲讽。
②她绝不会考虑到现实社会的客观要求,她的脑中只有一套惟美的价值观,她心中是一片无瑕的纯洁、真诚,她是理想美的化身。
殊不知,在黑暗的社会里,逆着
封建道德而行,只能被无情地吞噬。
她的叛逆性主要表现在,她对贾宝玉的许多违背封建礼法的行为,不仅从不规劝,而且常常采取同情或支持的态度。
她对宝玉是至亲至爱。
她“不看重功名富贵,从不劝说宝玉求取功名,她无保留地支持宝玉反对仕途经济的思想、言行,引宝玉为知已。
”③此外,封建社会对妇女所要求的那一套贞静温淑的做人标准,林黛玉也并不很留意。
对当时的所谓淫秽小说,如《西厢记》、《牡丹亭》等,她在心里记得烂熟,认为“戏上也有真正的好文章”。
她对于“非女孩家的本分”的读书写诗充满热情,以至成为她生活的重要内容。
她同封建社会的直接矛盾和斗争,集中表现在她同宝玉的恋爱和婚姻问题上。
可以说,爱情完全是和她的生命联系在一起的,成为她叛逆性格的主要部分。
在黛玉的爱情生活中,她一面承受着以贾母为代表的封建统治的百般阻挠和千涉,一面又经历着内心强烈的思想矛盾的磨难。
因为在那个时代,自由恋爱被吾遍认为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
出身于封建官僚家庭的林黛玉思想上不能不受着封建阶级的教养和熏陶,她在爱情上所受的苦难是双重的,而后者给与她的痛苦和压力更强烈更直接。
因此,她一方面热烈要求贾宝玉向她诉衷肠,在许多情况下,并不避嫌疑。
第八回在薛姨妈那里吃了酒,黛玉问宝玉:“你走不走了”宝玉也斜倦眼道:“你要走,我和你同走。
”黛玉听说,遂起身道:“咱们来了这一日,也该回去了。
”说着俩人便告辞。
小丫头为宝玉戴斗笠没戴好黛玉立即站在炕沿上说:“过来,我给你戴罢。
”黛玉给宝玉细心戴好,整理完毕,端详了一会儿,说道“好了,披上斗篷罢”这一切都是在人前,在宝钗面前干的。
特别是林黛玉在人面前经常说些尖酸刻薄的话,一听就明白是为着贾宝玉和薛宝钗而发的,这是她表现纯真情感的特殊方式。
在这方面说的越刻薄,她的内心隐秘暴露得也越充分。
但另一方面,在宝玉真的向她坦露爱情的时候,她又“气的说不出话来”,认为那是‘胡说”是欺负”她。
因而,在她和宝玉的爱情表现形式上常常呈现出一种矛盾曲折或喜怒无常的状态。
当然,林黛玉的爱情终于还是突破了自己的封建意识,继续向前发展了,而且最后在婚姻无望时决心以死来反抗,从而把自己的叛逆性格推向了高潮。
二、封建家族的淑女形象——薛宝钗
在大观园的少女群中,薛宝钗是一个封建之一的忠诚的信奉者。
宝钗本是一个“天下灵秀所独钟”的女子,也曾追求至善至美,但因为灵魂中满是封建道德的条条框框,社会的需求渐渐把她身上那些无邪的美好的天赋都消磨了,使她成了一个一切言行决不违背正统礼教规范的世间政治婚姻的奴隶。
但正是这些封建思想、封建行为才让她在当时的社会左右逢源,如鱼得水,而不像黛玉那样遭冷落。
她不单是一个封建社会的典型闺秀,更是一个走在封建道德顶峰处的巨人。
她一有机会就要宣传封建妇女道德。
她曾对史湘云、林黛玉说:“咱们女孩家不认字的倒好”,“只该做些针线纺织的事才是”;她不止一次地劝贾宝玉去“立身官场”。
“不可荒废仕途经济学问”。
在对待婚姻的问题上,薛宝钗深信所谓的“金玉良缘”“千里姻缘一线牵”的论调。
因此,她对于林黛玉的讽刺毫不在心,听见只装听不见,这固然一方面表现了薛宝钗的庄重,但同时也表现了她对婚姻的坦然自信。
在她看来,婚姻是天定的,是父母做主的事。
对于宝玉,她并非没有爱慕之心,但是她从来不敢也不愿意表露,总是远看着宝玉。
因为在她所信奉的封建礼教看来,一个女孩子表露爱情是最不道德的事,是犯罪行为。
因此,后来当薛姨妈问她,愿不愿意与宝玉结亲,她严肃地对母亲说:“妈妈这话说错了,女孩家的事情是父母做主的,如今我父亲没了,妈妈应该做主的:再不然,问哥哥,怎么问起我来了!”
如果说黛玉是封建制度的敌对分子,那么宝钗就应当是它的拥护者了。
然而拥护者最后取得了胜利,却不能拥有爱情,得到了物质上的满足,心灵的空虚却无以填补。
这不比黛玉更可悲吗?无论是理想美,还是现实美,无论是敌对,还是拥护,最终都将被惨无人道的社会埋葬。
薛宝钗“想不到那镌着'不离不弃,芳龄永继'字迹的金锁,却正是导致她趋于惨败的魔鬼,黛玉没有金锁锁住,被抛到时代外边去了,宝钗死抱着自己的项链,却被活埋在时代的里面。
”④自从《红楼梦》问世以来,林黛玉、薛宝钗着两个人物形象便引起了人们浓厚的谈论兴趣,成为人们探讨的无尽话题。
尽管“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然而《红楼梦》中的人物,是作家独立地根据生活体验创造出来的。
他们来自现实生活而且来自十八世纪中叶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的现实生活。
因此这些人物性格各异,消除了系列化的弱点,而且熔铸着阶级的、民族的特征,尤其是强烈的时代感。
林黛玉和薛宝钗,一个是理想美,一个是现实美,总体不相上下,薛宝钗却因是“封建卫道士”而获得最终的胜利,然而她们的结局都是悲惨的,可见封建制度不仅吞噬了它的敌对分子,也埋没了它的拥护者。
读罢这“悲金悼玉”的《红楼梦》,我也只能为这两位美丽的女子洒上一纸悲伤的泪水,写下一丝浅稚的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