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探索性活动区游戏教学案例:《玩谷豆》
幼儿园中班科学公开课《有用的豆豆》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公开课《有用的豆豆》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分析本次教学的科学主题为“有用的豆豆”。
3-4岁幼儿是探索和表达的年龄,他们喜欢通过亲身经历和实践来构建自己对世界的认识。
以豆类为教学主题,既可以开展生活中常见的食物探究,又可以将科学知识同幼儿生活有机结合起来,使幼儿了解豆类的功效、特点,探究它们的生长发育过程,进一步培养幼儿的好奇心、观察力和实验能力,激发他们对科学的热爱。
二、教学目标1. 情感态度目标通过豆类探究及小实验活动,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开拓其认知视野,引导幼儿积极热爱豆类,建立良好的健康饮食习惯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2. 知识目标1.学习了解豆类的种类、特点和食用价值;2.了解了豆类的生长与变化过程;3.掌握豆类种子的结构及发芽生长的基本过程,并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
3. 实践能力目标1.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2.提高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和小群体协作能力;3.通过培养幼儿的科学思维方法,提高幼儿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1.认识豆类及其功能与特点;2.了解豆类的生长与变化过程;3.学习发芽实验的基本方法。
2. 教学难点1.学习发芽实验的基本方法;2.如何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四、教学过程1. 活动准备教师准备豆类、豆类图片、盆、水、透明杯、肥料、棉花、粘纸、供练习剪贴的图片。
2. 教学活动(1) 导入环节1.教师先用图片让幼儿认识常见的豆类;2.引导幼儿说出自己平常会吃哪些豆类食品,并讨论为什么应该多吃这些食品。
(2) 拓展活动1.教师向幼儿介绍虽然豆类的种类非常多,但是种子却有一些共同的属性,比如大小、颜色、形状等。
请幼儿仔细观察不同豆子的种子形态和特点,发现其中的规律。
2.再让幼儿尝一尝不同的豆类,并了解每种豆类的功效与作“用途”。
(3) 实验环节1.教师向幼儿展示一碗橙色的豆子,并介绍这是“豇豆”,并让幼儿观察其特点;2.教师拿出纸杯并让幼儿将纸杯放在盆子里,然后用棉花垫住杯底;3.接着让幼儿比划学一下,在杯中倒入一点水,使棉花不干不湿,在棉花上分别放入3粒豆子,并在豆子顶部用粘纸封口,并告诉孩子们,这样操作能使豆种在保证湿度的情况下首先抽出根。
与豆子做游戏教案

与豆子做游戏教案教案名称,与豆子做游戏。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豆子的种类和特点;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3. 增强学生对豆子的认识和兴趣。
二、教学准备。
1. 豆子,绿豆、黄豆、红豆等;2. 玩具容器,小碗、小勺、小盒子等;3. 清洁用具,洗净的水、毛巾等。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老师向学生展示各种豆子,并简单介绍豆子的种类和特点。
引导学生讨论豆子的用途和营养价值,激发学生对豆子的兴趣。
2. 游戏一,分辨豆子(10分钟)。
老师将不同种类的豆子混合在一起,让学生分辨出不同种类的豆子,并用小勺分别装入不同的容器中。
鼓励学生用手指触摸豆子,观察豆子的外观和颜色,以便更好地分辨。
3. 游戏二,数豆子(10分钟)。
老师将一定数量的豆子放在桌上,让学生用手指数出每种豆子的数量,并记录在纸上。
鼓励学生用小碗分别装入相同数量的豆子,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4. 游戏三,制作豆子画(15分钟)。
老师给学生准备一张白纸和各种颜色的豆子,让学生用豆子在纸上制作画作。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各种形状和图案的豆子画。
5. 游戏四,比赛豆袋投掷(15分钟)。
老师将豆子装入小袋子中,让学生站在一定距离,用力投掷袋子,看谁能投得最远或最准确。
这个游戏既能锻炼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又能增强对豆子的认识和兴趣。
6. 游戏五,豆子拼图(15分钟)。
老师给学生准备一些豆子和胶水,让学生用豆子拼出各种形状和图案。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各种有趣的豆子拼图。
7. 游戏六,品尝豆子(10分钟)。
老师给学生准备一些熟豆子,让学生品尝不同种类的豆子,并讨论豆子的味道和口感。
鼓励学生描述豆子的味道和营养价值,增强对豆子的认识和兴趣。
8. 游戏七,清理豆子(5分钟)。
老师让学生用洗净的水清洗豆子,并用毛巾擦干。
教育学生要爱护环境,保持教室的清洁。
四、教学反思。
通过与豆子做游戏的教学活动,学生在玩中学,增强了对豆子的认识和兴趣,培养了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幼儿园小班探索性活动区游戏教学案例:豆子的旅行

小班探索性活动区游戏:豆子的旅行游戏来源《指南》中指出:“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
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
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
”我们在小班阶段将“生活自理区”做为班级的一个重点区域,投放了较多生活中常见的用品供幼儿亲手操作,探索材料的不同使用方法。
在游戏的进行中,幼儿对各种各样的豆子非常感兴趣,我们也根据幼儿创造和需求不断增加投放材料,一步步地推进了幼儿的游戏。
预期目标1、认识不同的豆类,尝试变换豆类的形态;2、比较各种不同的用具,体验用具的多样性;3、体验倒、舀、筛、捣、磨等动作的乐趣。
图片材料投放各种豆类、杯子、瓶子、勺子、漏斗、筛子、捣药器、石磨等。
游戏玩法1、自主选择不同材料与豆类互动;2、借助工具,将豆子分类、变换形态。
游戏推进一:观察分析观察:我将勺子、杯子、瓶子、盘子和漏斗投放在生活区中,告诉幼儿要求:“想办法将豆子倒入杯子和瓶子,并且做到不将豆子撒在桌面、地板上。
”幼儿开始游戏,将豆子倒入杯子很容易,但还是有幼儿倒的时候不能控制豆子的流量,想一下子倒入杯中,这就造成豆子撒或弹出在杯子外,掉到地板上。
由于杯子口比较大,豆子好倒,幼儿都选择用杯子倒豆、接豆,倒进瓶子的很少。
有一个幼儿选择将豆倒入瓶子,撒得到处都是,也没有再寻求解决方法,只是一手拿瓶子、一手捡豆子,将撒下的豆子一颗颗捡起,塞进瓶子。
在游戏中,大部分幼儿都会将豆子撒在地上,有的幼儿能自觉地捡起豆子,有的幼儿则需要老师提醒,还有的幼儿能够使用生活区中投放的小扫把、小簸箕这样的打扫工具来帮助自己较快速地收拾好地板上的豆类。
分析:由于是开放式区域,老师没有具体交代玩法。
幼儿在刚开始操作时,不懂得充分使用老师提供的各种游戏工具、材料。
幼儿在充分利用区域中提供的工具和材料方面想得不多,实践得也少,还停留在摆弄游戏材料阶段。
幼儿园豆类教学案例分享(2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豆类是幼儿常见的食材之一,也是我国传统美食的重要原料。
豆类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和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对幼儿的生长发育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在幼儿园开展豆类教学活动,不仅能够帮助幼儿了解豆类的营养价值,还能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
以下是一则关于幼儿园豆类教学活动的案例分享。
二、案例目标1. 让幼儿了解豆类的种类、名称及基本特征。
2. 培养幼儿的观察、比较、分类等思维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
4. 增强幼儿对豆类营养价值的认识,激发幼儿对豆类美食的兴趣。
三、案例实施(一)活动准备1. 豆类实物:黄豆、绿豆、红豆、黑豆等。
2. 图片:豆类实物图片、豆类生长过程图片、豆类美食图片。
3. 工具:剪刀、胶水、画笔、白纸等。
4. 音乐:《种豆豆》。
(二)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音乐《种豆豆》,引导幼儿进入活动氛围。
教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种神奇的植物,它能够生长出各种美味的豆豆,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植物吗?(幼儿回答:是豆类植物。
)2. 认识豆类教师展示豆类实物,让幼儿观察并说出豆类的名称。
教师:小朋友们,请看这些豆豆,它们分别叫什么名字呢?(幼儿观察并回答:黄豆、绿豆、红豆、黑豆等。
)教师:这些豆豆都是豆类植物结出的果实,它们都有哪些共同的特征呢?(幼儿观察并回答:都是圆形的、都是豆荚里长出来的、都有豆芽等。
)3. 分类游戏教师将豆类实物分为几组,让幼儿进行分类。
教师:小朋友们,请将相同种类的豆豆放在一起。
(幼儿进行分类。
)4. 制作豆豆画教师分发工具,引导幼儿制作豆豆画。
教师:小朋友们,请用你们手中的工具,制作一幅关于豆豆的画。
(幼儿动手制作豆豆画。
)5. 豆类美食分享教师展示豆类美食图片,引导幼儿了解豆类美食的制作方法。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些美味的豆豆美食是如何制作的吗?(幼儿回答:煮、炒、炖等。
)6. 总结与延伸教师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并引导幼儿回家后与家人分享所学的豆类知识。
中班豆子精细动作游戏教案

中班豆子精细动作游戏教案一、教学目标。
1. 能够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精细动作能力。
2. 能够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集中注意力。
3. 能够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点。
1. 培养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精细动作能力。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集中注意力。
三、教学难点。
1.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教学准备。
1. 豆子。
2. 小勺。
3. 盆子。
4. 游戏道具。
五、教学过程。
1. 游戏一,捡豆子。
教师将豆子撒在桌子上,让幼儿用小勺将豆子一粒一粒地捡到盆子里。
要求幼儿捡豆子时,动作要轻柔,不要让豆子掉在桌子上。
2. 游戏二,分豆子。
教师将豆子分成不同的颜色或形状,让幼儿用小勺将豆子分别放到对应的容器中。
这个游戏可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集中注意力。
3. 游戏三,传豆子。
教师让幼儿排成一队,每队站在一定的距离上,第一个幼儿用小勺夹豆子,传给下一个幼儿,直到传到队尾。
传到队尾后,队尾的幼儿将豆子放到一个容器中,然后队伍重新排列,继续传豆子。
这个游戏可以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 游戏四,豆子接力赛。
教师将幼儿分成若干队,每队站在一定的距离上,第一个幼儿用小勺夹豆子,跑到另一端放到一个容器中,然后返回,交给下一个幼儿。
接力赛结束后,看哪个队伍的豆子最多。
这个游戏可以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教学总结。
通过以上的游戏活动,幼儿不仅能够锻炼手眼协调能力和精细动作能力,还能够培养观察力、集中注意力、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同时,这些游戏活动也能够让幼儿在玩中学,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为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中班探索性游戏教案设计:以游戏促进幼儿科学探究能力

中班探索性游戏教案设计:以游戏促进幼儿科学探究能力背景介绍在幼儿园教学中,探索性游戏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游戏,幼儿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探索知识,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本文将针对中班幼儿设计一份探索性游戏教案,帮助幼儿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
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提高幼儿观察、思考和实验能力。
3.促进幼儿合作与沟通能力的发展。
4.让幼儿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游戏一:探索自然界游戏目的通过观察自然界中生物和物质的现象,引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游戏步骤1.带领幼儿到户外或室内自然环境中,观察植物、昆虫等生物。
2.引导幼儿提出问题,如“为什么树叶是绿色的?”“昆虫为什么有六条腿?”3.和幼儿一起进行简单的实验或观察,解答问题。
游戏二:科学实验探险游戏目的通过简单的科学实验,培养幼儿的实验意识和动手能力。
游戏步骤1.准备一些简单的科学实验器材和材料,如烧杯、小瓶子、食用色素等。
2.按照教师指导,幼儿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
3.引导幼儿总结实验结果,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
教学评估观察记录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观察幼儿的表现,记录其对游戏的参与程度、探究问题的能力和实验操作的技巧。
反馈讨论教师可通过小组讨论或反馈环节,引导幼儿分享自己的探究经验和体会,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通过以上教案设计,我们可以促进中班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能力的发展,为他们未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希望本教案对于广大幼儿教育工作者有所启发,共同致力于孩子们的成长和发展。
(整理)中班探索性活动区游戏:玩谷豆.

1、感知各种不同大小、形状、颜色的谷豆类。
2、能用长短、大小不一的勺子等工具,将各种谷豆类舀入高矮、材质不同的各类容器中。
3、体验自主、合作玩谷豆的乐趣。
图
片
幼儿舀装谷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各种工具材料
材料投放
沙水桌2张;各种谷豆类;各类容器(容器盖有旋盖及按盖等不同打开方式);各种勺子等。
游戏玩法
1、幼儿看一看、摸一摸,观察、感知各种谷豆类和容器、工具的不同,并选取适宜的容器和工具装舀谷豆。
2、幼儿观察瓶盖的不同,探索各种容器的开关方法,尝试用勺子将谷豆舀入各种容器中,并盖好容器盖。
3、幼儿根据谷豆的类别,将自己装的谷豆容器进行分类或排序摆放等。
游戏推进一:
观察分析
观察:
幼儿对舀谷豆非常感兴趣,他们争相选择不同的勺子尝试将豆子、米粒等舀入容器中。小哲刚开始选择用了大勺子舀绿豆,发现绿豆撒落很多,他就换了一把小一些的勺子。他正想用小勺将绿豆舀入瓶中时,发现有黄豆混在其中,于是他小心地将黄豆挑拣出来,再开始装舀绿豆,直到装满一瓶为止。
②既包括天然的自然环境,也包括人工改造后的自然环境。4、指导策略调整:
*教师以“发生了什么?为什么这样?你是怎么想的?你试试看?”等启发式的语言引导幼儿进一步探究。
*活动中、活动后鼓励幼儿交流、分享探究过程结果,进一步激发幼儿自主参与活动,敢想敢问、大胆表达。
(三)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公众参与
调整推进
(图片)
1、材料投放调整:
*增加装舀工具、容器的种类和数量。如口径大的乐扣盒、茶叶罐,盖子开启方法不同的容器等。
*将原来一张沙水桌装两种不同的豆子,调整为三张沙水桌,每桌提供一种豆子。
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设计:有趣的豆子

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设计:有趣的豆子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能够观察、感知和认识豆子。
2.让幼儿了解豆子的形态、生长和产地等基本知识。
3.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让幼儿能够种植豆子,并感受豆子发芽、成长的过程。
4.引导幼儿学习合作,让幼儿在种豆子的过程中互相帮助,相互沟通。
5.增强幼儿对食物的认识和兴趣,鼓励幼儿尝试新的健康食品。
二、教学内容1. 豆子的种类和特点介绍不同种类的豆子及其特点,包括形态、颜色、口感等方面。
2. 豆子的来源和生产从豆子的产地、生产流程、工艺等角度介绍豆子的生产过程和价值。
3. 豆子的种植和养护介绍豆子的种植方法、成长要求、常见问题和处理方法等,让幼儿近距离地观察豆子在生长过程中的变化。
4. 豆子的营养价值和健康价值介绍豆子的营养价值、健康价值及食用方法,鼓励幼儿尝试新的健康食品。
5. 豆子的制作和食用介绍豆子的各种制作方法,如煮、炖、腌制等,并让幼儿亲自动手做一道豆子食品,感受豆子的味道和魅力。
三、教学活动设计1. 观察不同豆子的形态和特点利用幻灯片或图片,向幼儿展示不同种类的豆子,介绍它们的形态、颜色、口感等方面。
2. 制作豆子手环让幼儿在老师的带领下,用彩色纸张或卡纸制作豆子手环,让幼儿在制作过程中感受和认识不同颜色和形态的豆子。
3. 种植豆子让幼儿亲手将豆子种下,感受豆子日渐生长的过程。
在种豆子的过程中,老师应引导幼儿学会分工合作,相互帮助。
4. 豆子种植记录老师应记录下豆子的生长过程,让幼儿通过图片或日记等方式了解豆子的日日变化。
5. 品尝豆子让幼儿品尝不同做法的豆子食品,并通过品尝来感受豆子食品的不同味道和口感。
四、教学评估1. 观察评估老师应观察幼儿在听课、观察豆子、制作、种植、品尝等活动中的表现和积极性,并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2. 问答评估老师可通过口头问答或小测验等方式对幼儿进行对教材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进行评估。
3. 成果评估对幼儿制作的豆子手环、种植的豆子、制作的豆子食品等进行评估,包括外观、质量等方面的评价。
案例豆豆在区角游戏中运用的活动案例

丰富多彩的生活内容是幼儿学习中的一种不竭资源,也是教师取之不尽的教育资源。
在幼儿园的学习活动中,教师应根据幼儿发展的需要,充分创设条件,指导他们参加各种生活劳动,学习解决自己的生活问题。
在劳动活动中锻炼孩子们的各项技能、生活常识,发展他们的认知和人格。
投放材料名称:新鲜蚕豆、毛豆设计意图:设计目的:通过让幼儿对新鲜蚕豆、毛豆进行探索活动,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想象力、创造力。
活动准备:发动幼儿收集新鲜的蚕豆、毛豆、牙签活动过程:幼儿收集来的新鲜蚕豆、毛豆都带有壳,要用蚕豆、毛豆来制作,必须让幼儿将蚕豆、毛豆剥好,因此,我们就为幼儿创设了“生活劳动区”,提供蚕豆、毛豆芥让幼儿来剥,在活动中,我没有直接指出什么方法好,什么方法不好,而是在一旁观察他们,看他们是怎样剥蚕豆、毛豆的。
观察一:胤胤小朋友在剥豆中的表现,他的指甲较短,他挑好毛豆芥先是拿在手里看并找在哪入手,当他选准了地方,就用手指抠毛豆芥,抠得手都发红,可毛豆还是没有剥掉,于是,他东张西望地看其他小朋友是怎样剥毛豆的,看到有的小朋友已经剥了许多豆,他突然站了起来,到柜子里拿来了剪刀,用剪刀将毛豆芥两头剪掉,再用手指去剥,豆豆剥了出来,他可高兴了。
分析:生活活动是幼儿的一种重要学习资源,幼儿通过学习而成长。
过去我们一直以为,只有有序的、系统的知识才是有价值的知识,幼儿在学校学习的应是这样的知识。
而生活活动则由于其单调、琐碎,常被老师所忽视。
诚然,幼儿在学校中学习一定的系统的知识是必要的,但是,日常的生活知识对幼儿也是有意义的。
观察二:佶佶小朋友看到毛豆芥就说:“我在家一直帮奶奶剥毛豆的”,一边说一边就剥了起来,只见她又快又好得将毛豆剥了出来。
分析:生活学习常常是一种重复性的劳动,通过劳动学习,可以锻炼提高幼儿的身体能力,促进幼儿技能的发展,尤其是手的精细动作的发展;可以锻炼培养幼儿行为的目的性、坚持性等意志能力,在习得掌握生活劳动技能的同时,幼儿的独立社会能力也逐步形成,这也有利于其独立性、创造性的发展;在从事劳动及获得劳动成果过程中,可以感受到劳动的快乐情绪等等。
豆豆在区角游戏中运用的活动案例

豆豆在区角游戏中运用的活动案例豆豆在区角游戏中运用的活动案例潘秋投放材料名称:新鲜蚕豆、毛豆设计意图:我们幼儿园的幼儿大多来自于农村,他们对农村的农作物比较熟悉,每年的五月份、九、十月份左右,有的小朋友就会来告诉我们,他们在家帮爷爷、奶奶摘蚕豆、毛豆,剥蚕豆、毛豆,吃蚕豆毛豆,可见蚕豆、毛豆与幼儿的生活紧密联系着,于是,我们就想到了在区角游戏中投放新鲜的蚕豆、毛豆。
设计目的:通过让幼儿对新鲜蚕豆、毛豆进行探索活动,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想象力、创造力。
活动准备:发动幼儿收集新鲜的蚕豆、毛豆、牙签活动过程:幼儿收集来的新鲜蚕豆、毛豆都带有壳,要用蚕豆、毛豆来制作,必须让幼儿将蚕豆、毛豆剥好,因此,我们就为幼儿创设了“生活劳动区”,提供蚕豆、毛豆芥让幼儿来剥,在活动中,我没有直接指出什么方法好,什么方法不好,而是在一旁观察他们,看他们是怎样剥蚕豆、毛豆的。
观察一:胤胤小朋友在剥豆中的表现,他的指甲较短,他挑好毛豆芥先是拿在手里看并找在哪入手,当他选准了地方,就用手指抠毛豆芥,抠得手都发红,可毛豆还是没有剥掉,于是,他东张西望地看其他小朋友是怎样剥毛豆的,看到有的小朋友已经剥了许多豆,他突然站了起来,到柜子里拿来了剪刀,用剪刀将毛豆芥两头剪掉,再用手指去剥,豆豆剥了出来,他可高兴了。
分析:生活活动是幼儿的一种重要学习资源,幼儿通过学习而成长。
过去我们一直以为,只有有序的、系统的知识才是有价值的知识,幼儿在学校学习的应是这样的知识。
而生活活动则由于其单调、琐碎,常被老师所忽视。
诚然,幼儿在学校中学习一定的系统的知识是必要的,但是,日常的生活知识对幼儿也是有意义的。
日常的生活虽然只是一件件简单、琐碎的劳动,但是在这简单方式的劳动中蕴含着自然和科学的规律及原理,凝聚了日常人们聪明的想象与创造。
历史上,许多发明创造都来源于生活的启发。
当幼儿在模仿习得这种劳动技能时,他们同时也感受体验前人的智慧创造,并由此促进引发了自己的智慧能力。
科学探索玩豆豆教案

科学探索玩豆豆教案教案标题:科学探索玩豆豆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豆类的生长过程和特点。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科学探索能力。
3. 提高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观察、描述和记录豆类的生长过程。
2. 学生能够设计简单的实验,探索豆类的生长条件。
3. 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活动,培养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1. 豆子(可以选择绿豆、花生或其他易于观察的豆类)2. 小花盆或透明容器3. 盖子或透明塑料袋4. 水5. 尺子或标尺6. 笔记本或记录表格7. 讲解豆类的生长过程和所需条件的教材或参考资料教学过程:引入:1. 向学生介绍豆类的种类和生长过程,并与他们分享一些豆类的有趣事实。
2. 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提出问题:“你知道豆子是如何生长的吗?它们需要什么条件才能生长得好呢?”探索:3. 将豆子分发给学生,并让他们观察豆子的外观和特点。
鼓励学生用手触摸、闻一闻,以及描述豆子的形状、颜色和质地。
4.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豆子,并在小花盆或透明容器中种植豆子。
确保每个小组的豆子数量相同,并给予相同的条件。
5. 学生记录下种植豆子的日期,并观察和记录豆子的生长过程。
鼓励学生用图表、绘画或文字记录,并比较不同豆子的生长情况。
6. 学生可以每天观察豆子的变化,并记录下豆子的高度、根系的发展情况等。
实验:7. 引导学生思考豆子生长所需的条件,并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来探索这些条件。
例如,学生可以改变豆子所处的光照条件、水的量、土壤的类型等。
8. 学生按照实验设计进行实施,并记录下实验结果。
鼓励学生思考实验结果的原因,并与小组成员分享他们的发现。
总结:9. 学生通过小组分享的方式,汇报他们的观察和实验结果。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豆子生长的关键条件,并与学生一起讨论为什么这些条件对豆子的生长至关重要。
10.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并鼓励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的科学方法和思维运用到其他实际问题中。
中班探索性活动区游戏玩米豆-福建教研网

中班探索性活动区游戏:玩谷豆
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幼儿园宁杨静
各种工具材料
丰富活动材料整合沙水桌
游戏推进二:
观察:小冬选择了小口径的漏斗装花生,他发现花生舀进漏斗时经常堵在瓶口下不去,便使劲地摇晃瓶子,花了分钟才装好第一瓶。
他准备装第二瓶时,
增加标有不同刻度线的矿泉水瓶幼儿听辨声音大小不同
游戏推进三:
观察:
当教师请幼儿将谷豆装进7个标有刻度线的矿泉水瓶时,小涵每次装黄豆都装得太多,超过了刻度线,然后倒出来再接着装,最后他干脆就不选择有刻度线
增加筛谷豆的工具给小动物送谷豆。
中班探索性活动区游戏: 巧巧装

中班探索性活动区游戏:巧巧装
作者单位:武平县下镇中心幼儿园姓名:钟燕
:孩子们对装黑豆这一活动非常感兴趣,许多人都想选择调羹、杯子等更常见
“你走开点,太挤了,我要玩”;谢俊峰
游戏推进二:
观察:“老师,黑豆掉了满地都是,信封很不好装。
”栋平用调羹装黑豆,一会就装完了,他举起塑料瓶说:“我第一名,你们都还没装好。
”语凡说:“我这软纸不好装,所以比较慢了。
”谢子涵说:“不算,不算,这个不算,要比赛我们也要用一样的工具。
”
分析:孩子们有较强的观察力,能注意到一些不同;孩子都喜欢第一名,凡事都想
在竞赛活动中,气氛非常激烈。
达元说:“我的快要装好了,我就要赢了。
“不算,你刚才先装,当然你更快。
”朱玫玲说:“我装的很干净,你们掉了满地都是,我的装了更满,我才算赢了。
”曾一铭说:“我的筷子用得非常好,用。
关于稻谷的活动教案中班

关于稻谷的活动教案中班教案标题:玩稻谷游戏,培养幼儿观察力和思维能力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稻谷的兴趣,了解稻谷的特点和生长过程。
2. 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与社交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完成活动任务。
教学准备:1. 稻谷图片、实物或视频。
2. 稻谷生长的相关资料或书籍。
3. 盒子、玩具稻谷、盆、水、砂土等材料。
4. 纸、颜料、画笔等绘画工具。
5. 音乐设备及相应音乐。
教学活动:1. 激发兴趣:通过展示图片、实物或视频引发幼儿对稻谷的兴趣,让幼儿倾听和描述他们对稻谷的想法和感受。
2. 观察和讨论:观察稻谷实物,引导幼儿观察稻谷的颜色、形状、质地等特点,并与他们进行简短的讨论。
3. 稻谷播种游戏:在室外或室内活动区域,为每个小组准备盒子、玩具稻谷、盆、水和一些砂土。
组织幼儿分成小组,让他们依次扮演农民、播种工和观察家的角色,通过模拟稻谷的播种过程进行游戏。
鼓励幼儿在游戏过程中互相合作和分享。
4. 制作稻谷画:为幼儿提供白纸、颜料和画笔,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幼儿用指导的方式绘制稻谷的形象。
鼓励幼儿观察绘画对象,注重细节,并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5. 稻谷音乐舞蹈:播放与稻谷相关的音乐,引导幼儿进行简单的舞蹈动作。
教师可以仿照稻谷的生长过程,设计一系列动作,并与幼儿一起跳舞。
这既能让幼儿放松身心,又能帮助他们对稻谷生长过程形成更深入的印象。
6. 总结和分享:教师引导幼儿回顾今天的活动内容,与他们共同总结关于稻谷的新知识和经验。
鼓励幼儿相互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感受和成果。
教学延伸活动:1. 观察稻谷的生长变化,并记录下来,促进观察力和判断力的发展。
2. 按照稻谷种子发芽、幼苗长大等不同阶段,与幼儿一起制作稻谷成长的书籍或海报,提高幼儿的绘画和手工能力。
3. 带领幼儿进行户外实地参观农田,亲身体验稻谷的生长环境,加深对稻谷的理解。
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包括他们对稻谷的描述、绘画、舞蹈动作和合作与分享的能力。
古豆的玩具教研记录(3篇)

第1篇一、教研背景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玩具行业也在不断革新。
为了更好地满足幼儿的成长需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们幼儿园开展了关于“古豆的玩具”的教研活动。
古豆玩具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玩具,具有互动性强、寓教于乐的特点,深受幼儿喜爱。
本次教研旨在探讨古豆玩具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以及如何更好地发挥其教育价值。
二、教研目标1. 了解古豆玩具的特点及教育价值。
2. 探索古豆玩具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3. 评估古豆玩具在幼儿教育中的实际效果。
4. 总结古豆玩具教研经验,为今后的教育教学提供参考。
三、教研过程(一)前期准备1. 收集古豆玩具的相关资料,包括产品介绍、教育理念、适用年龄等。
2. 组织教师观看古豆玩具的演示视频,了解其操作方法和游戏规则。
3. 分组讨论,分析古豆玩具在幼儿园教学中的潜在应用场景。
(二)教研活动1. 主题研讨教研小组围绕以下主题展开研讨:- 古豆玩具的教育价值:从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分析古豆玩具对幼儿发展的促进作用。
- 古豆玩具的应用策略:探讨如何在教学活动中巧妙地融入古豆玩具,提高教学效果。
- 古豆玩具与课程整合:分析如何将古豆玩具与幼儿园课程相结合,实现教育目标。
2. 案例分析教师们分享了自己在教学中使用古豆玩具的案例,包括教学活动的设计、实施过程以及取得的成效。
通过案例分析,大家发现了古豆玩具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多种应用方式。
3. 教学观摩教研小组观摩了由教师组织的古豆玩具教学活动。
活动中,幼儿积极参与,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观摩结束后,教师们针对活动进行了反思和讨论。
(三)总结与反思1. 总结古豆玩具的教育价值古豆玩具具有以下教育价值:-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 促进幼儿的认知发展,提高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增强幼儿的社交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 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
2. 提出古豆玩具应用策略- 结合幼儿年龄特点,设计富有创意的教学活动。
- 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中班其他活动】幼儿园中班教案案例[综合] 溜豆豆
![【中班其他活动】幼儿园中班教案案例[综合] 溜豆豆](https://img.taocdn.com/s3/m/790816f1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b6.png)
【中班其他活动】幼儿园中班教案案例[综合] 溜豆豆【中班其他活动】幼儿园中班教案案例[综合]溜豆豆综合活动:行走豆(中班)一、设计意图:豆豆是幼儿常见的种子和食物。
在自然的角落里,我们经常放各种各样的豆子给孩子们做发芽实验。
今年4月,我们组织了种植豆类的活动。
孩子们对这些圆形的东西很感兴趣。
当我准备出门时,我不小心把豌豆洒得满地都是,所以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去摘豌豆。
在摘豌豆的过程中,一些孩子把手按在豌豆上,来回滑动。
非常有趣。
看到这样的场景,我想,既然孩子们对玩豌豆很感兴趣,我们为什么不让他们玩呢?一场生动有趣的活动应运而生。
根据幼儿动作的发展水平和活动的能力,我们将本课题定位在大班年龄段实施。
让幼儿亲自去感知体验与豆豆接触的感觉,并激发幼儿发现豆豆滚动省力的现象,培养幼儿利用现象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大胆快乐地在豆豆上进行赤足游戏活动,利用豆豆按摩幼儿的足底,保持身体平衡,发展幼儿的平衡能力。
2.通过儿童自身的活动体验,了解豆豆的特点,探索并尝试使用豆豆来搬运重物,培养儿童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活动准备:1.地点:质地柔软2、场地布置:方形地垫围成一个长方形,豆豆50公斤左右均匀地铺在长方形中间。
3.现场周围放置几件重物(可以用书本代替)。
四个篮筐。
四、活动过程:初步的身体准备活动。
(一)玩豆豆1.引导孩子在豆豆上赤脚玩耍,体验双脚与豆豆接触的感觉。
师:这里有许多豆豆,豆豆想和小朋友做游戏,在豆豆上玩会怎么样呢?请你们赤脚上去试试看,注意安全。
老师:你玩得怎么样,感觉怎么样?[引导幼儿以各种方式在豆豆上玩,体验与豆豆接触的感觉,按摩足底。
]2.穿上鞋子,与赤脚比较。
师:请大家穿好鞋子,再到豆豆上去玩一玩,感觉一下有什么不同?【以比较的方式,让孩子们觉得平底硬底更滑。
我们不需要解释摩擦等深刻的物理知识,只需要让孩子们获得生活经验。
】师:怎样才能保持平衡,不摔倒?[引导孩子探索更合适的平衡运动,为以下活动铺平道路。
幼儿园中班主题活动:有趣的豆子 - 幼儿园主题教案

幼儿园中班主题活动:有趣的豆子 - 幼儿园主题教案活动一:豆豆大搜寻活动目标1.幼儿和家长一起搜集常见和不常见的豆子,了解豆子的名称及外型特征。
2.感受与父母合作的乐趣。
活动指导1.发动幼儿与家长一起搜集豆子以及豆子的图片或资料文件资料。
2.将幼儿搜集的关于豆子的资料文件资料所有布置在"小豆豆、大世界'的区角里,引导幼儿在区域活动或自由活动时间进去观看、探究。
活动二:玩豆豆活动目标1.玩豆豆,了解豆子的基本特征。
2.培育观看力,大胆表述观看的结果。
活动预备幼儿搜集来的各种豆子。
活动过程1."今日豆豆家族聚会,我们也去参加吧!'带幼儿走进活动室。
2.引导幼儿说出豆子的名称。
提问:"这些豆豆,哪个是你带来参加聚会的?你都熟悉哪些?它叫什么名字?'3.启发幼儿利用豆子的基本特征,用各种各样的方式玩豆豆。
4.引导幼儿向同伴介绍自己的玩法,与同伴共享自己的发觉。
5.引导幼儿说说刚才是怎么玩的,发觉了豆子的什么隐秘。
(引导幼儿说出豆子的特征)活动三:豆豆排队活动目的1.将搜集的豆子进行分类、排列,并做好记录,进一步感知豆豆的基本特征。
2.乐观探究、分析争论,感知物体大小、数量与排列长短的关系。
活动预备1.人手一份豆豆(蚕豆、黄豆、红豆各10粒)。
2.鞋盒盖子人手一个、记录纸2份。
活动过程1.引入活动:"为什么不同豆豆用的数量一样多,可排的队伍不一样长呢?'2.幼儿第一次探究,感知数量相同,大小不一样的豆豆,排列的队伍不一样长。
老师交代操作要求,队伍要一个紧挨着一个,排好了数数有几个,并做好记录。
3.让幼儿叙述结果:"为什么都是10个,队伍会不一样长呢?'(相同数量的豆豆,颗粒越小,排的队伍越短,颗粒越大,排的队伍越长。
)4.第二次探究,感知大小不一样的豆豆,排列的长短相同时,数量不同。
活动延长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用其他种类的豆子再进行排队比较。
认识谷物幼儿游戏教案

认识谷物幼儿游戏教案教案标题:认识谷物幼儿游戏教案教案目标:1. 让幼儿了解常见的谷物种类;2. 培养幼儿对谷物的兴趣和认知能力;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分类能力;4.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和合作能力。
教材准备:1. 谷物的图片或实物样本(如小麦、稻谷、玉米等);2. 幼儿喜爱的玩具或游戏道具;3. 幼儿绘本或故事书(关于谷物的故事);4. 纸张、彩色笔、胶水等。
教学活动:活动1:谷物观察游戏1. 引导幼儿坐成一个圆圈,将谷物的图片或实物样本放在中间;2. 请幼儿仔细观察谷物的特征,如颜色、形状等;3. 逐个询问幼儿对谷物的认知,鼓励幼儿用简单的语言描述;4. 引导幼儿一起讨论,将谷物进行分类,比如形状相似的放在一起;5. 鼓励幼儿合作,将谷物分类贴在纸上,可以用彩色笔进行涂鸦。
活动2:谷物绘本阅读1. 选择一本关于谷物的绘本或故事书,向幼儿展示绘本封面;2. 通过观察封面,引导幼儿猜测故事内容,激发他们的好奇心;3. 逐页朗读绘本,同时向幼儿展示相关的图片;4. 在阅读过程中,引导幼儿回答问题,例如:“故事中有哪些谷物?你最喜欢哪一种?”;5. 阅读结束后,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故事的主要内容。
活动3:制作谷物拼贴画1. 给每个幼儿分发一张大纸和一些谷物的图片;2. 引导幼儿使用胶水将谷物图片粘贴在纸上,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布局;3. 鼓励幼儿用彩色笔为拼贴画增添一些细节,例如天空、太阳等;4. 完成后,鼓励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向其他幼儿介绍拼贴画中所用的谷物。
教学延伸:1. 组织幼儿参观农田或农贸市场,亲身感受谷物的生长过程和种类;2. 通过制作简单的谷物食物(如玉米糊、小麦面包等),让幼儿亲自动手体验;3. 利用谷物的形状和颜色进行数学游戏,如数谷物的个数、比较大小等。
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在谷物观察游戏中的参与程度和对谷物的认知能力;2. 评估幼儿在谷物绘本阅读中的理解和表达能力;3. 评估幼儿在制作谷物拼贴画中的观察力和合作能力;4. 通过观察幼儿在延伸活动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谷物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班探索性活动区游戏:玩谷豆
游戏来源
小班幼儿入园后常常面临独立进餐的困难,为了锻炼其小肌肉的协调性,我们以游戏的方式为幼儿提供“给动物喂食”的操作活动。
幼儿升入中班后,我们发现他们对事物的探究兴趣增强了,逐步开始探究事物之间的关系与变化,能尝试运用分类、比较的方法进行科学探究活动。
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结合小班幼儿已有的操作经验,在原有操作内容的基础上思考如何为中班幼儿创设体现生活化、游戏化,探索性强的活动区域,引导幼儿在玩中学、做中学、生活中学。
在接下来的活动中,我们鼓励幼儿从家中带来生活中常见的黄豆、绿豆、大米等,收集了许多瓶瓶罐罐和大小不一的勺子,旨在引导幼儿通过观察谷豆、容器、工具的不同,学习选择适宜的工具和材料进行装舀、分类、整理等,进而发展幼儿的探究能力,培养幼儿耐心细致的学习品质。
预期目标
1、感知各种不同大小、形状、颜色的谷豆
类。
2、能用长短、大小不一的勺子等工具,将
各种谷豆类舀入高矮、材质不同的各类容器中。
3、体验自主、合作玩谷豆的乐趣。
图
片
幼儿舀装谷豆
各种工具材料
材料投放
沙水桌2张;各种谷豆类;各类容器(容器盖有旋盖及按盖等不同打开方式);各种勺子等。
游戏玩法
1、幼儿看一看、摸一摸,观察、感知各种谷豆类和容器、工具的不同,并选取适宜的容器和工具装舀谷豆。
2、幼儿观察瓶盖的不同,探索各种容器的开关方法,尝试用勺子将谷豆舀入各种容器中,并盖好容器盖。
3、幼儿根据谷豆的类别,将自己装的谷豆容器进行分类或排序摆放等。
游戏推进一:
丰富活动材料整合沙水桌 游戏推进二:
观察分析
观察:小冬选择了小口径的漏斗装花生,他发现花生舀进漏斗时经常堵在瓶口下不去,便使劲地摇晃瓶子,花了7分钟才装好第一瓶。
他准备装第二瓶时,发现漏斗的出口有大有小,只见他犹豫了一下,换了一个出口比原来大一些的漏斗,很快就把第二瓶装满了。
小红把绿豆分别装进纸制茶叶罐、铁制茶叶罐、矿泉水瓶之后,好奇地摇动它们,听发出的声响。
老师问:“你听到了什么?”她说:“里面有声音啊!”“它们的声音听起来有什么不一样?”“有的听起来有很重的感觉,这个瓶子的声音很小声,那个瓶子的声音一跳一跳的……”
分析:
幼儿能进一步对材料工具进行探究,他们从反复的摆弄逐渐过渡到有目的性的观察、比较和探究,能关注操作工具特征用途的细微之处。
活动中幼儿的持续性、专注力在原有基础上有了提高。
在自主探究过程中,幼儿乐意交流、分享自己的发现和操作过程,还能提出问题,并通过观察进行简单的推理。
为此,我们捕捉幼儿活动的兴趣点、关注点,在活动目标、材料投放、游戏玩法、指导策略等方面,进一步为幼儿提供多元支持,引导幼儿在探究过程中观察发现问题,动手动脑自主寻找答案和解决问题。
调整推进(图片)1、活动目标调整:
* 观察比较勺子、瓶子、漏斗等工具材料的不同。
* 尝试用不同的勺子等将谷豆舀入各种容器中,并选择相应的盖子盖好。
* 感知、比较容器装入谷豆量的多少与发出声响大小的关系。
2、材料投放调整:
* 增加标有不同刻度线、大小相同的矿泉水瓶。
* 提供口径和漏斗伞面大小不同的多样漏斗。
* 投放便于幼儿搅动的筷子等。
3、游戏玩法调整:
* 引导幼儿根据自身兴趣、能力水平选择有刻度和无刻度的矿泉水瓶装舀谷豆。
* 鼓励幼儿与同伴玩“装一装、听一听、比一比”游戏,先分别将谷豆装至瓶子的不同刻度线上,接着将瓶子的瓶盖旋转盖好,再摇一摇、听一听,发现和
比较瓶子装入谷豆量的多少与发出声响大小的关系。
* 指导幼儿根据瓶子中的谷豆量进行排序。
4、指导策略调整:
* 教师以“发生了什么?为什么这样?你是怎么想的?你试试看?”等启发式的语言引导幼儿进一步探究。
* 活动中、活动后鼓励幼儿交流、分享探究过程结果,进一步激发幼儿自主参与活动,敢想敢问、大胆表达。
增加标有不同刻度线的矿泉水瓶幼儿听辨声音大小不同
游戏推进三:
观察
分析
观察:
当教师请幼儿将谷豆装进7个标有刻度线的矿泉水瓶时,小涵每次装黄豆都装得太多,超过了刻度线,然后倒出来再接着装,最后他干脆就不选择有刻度线
的瓶子了。
小风耐心地将绿豆分别装入4个有刻度线的瓶子中,当他旋紧瓶盖摇
动瓶子后,不能分辨刻度线相近的瓶子所发出声响的差别。
* 鼓励幼儿尝试在相同的瓶子中装入不同的谷豆,比较、发现其发出声响大小、音质的不同。
* 请幼儿根据任务卡的提示,给小动物送谷豆,进一步增强幼儿探究活动的游戏性。
增加筛谷豆的工具给小动物送谷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