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新课改
新课改,教师该做些什么
改 起来 却 十分艰 难 。首先 , 固有 的教学 方式 产 生 的
巨大 的惯 性 和 安 于现 状 的 惰性 阻碍 着 教 师探 索 和 使 用新 的教 学方 式方 法 。其次 , 多教 师缺 乏获 取 很 有 效信 息 的 渠道 。 自身 的 理解 、 别 能力 有 待 提 或 鉴 高 , 新 方法 的操 作还 很 陌 生 , 得 漂 亮 的新 名 词 对 使
全 部 的教学 生 活 。正 是 因为 这样 , 以说起 来 容易 所
教学 的应用 价 值 。在信 息 技 术 教学 设 计 中教 师 应
注 重 以 下 几 个 方 面 的 发 展 。 一 是 从 以 教 为 主 的 教 学 设 计 向 以 学 为 主 的 教 学 设 计 发 展 。 二 是 从 以 强 调 教 学 资 源 的 教 学 设 计 向 以 强 调 学 习 环 境 的 教 学 设 计 发 展 。 三 是 从 以 面 向 教 学 结 果 的 教 学 设 计 向 以面 向教学 过 程 的 教学 设 计 发展 。 四是从 以面 向
趣 、 系 生 活 的 教 学 活 动 。 学 生 有 更 多 的 机 会 在 联 让
万 改 , 生 获 得 知 识 的途 径 、 法 没 有 改 , 等 于 学 方 就
什 么都 没 有改 。
改 变 教 学 方 式 . 以说 几 乎 是 改 变 了 教 师 过 去 可
周 围熟 悉 的事 物 中学 习 和理 解 知识 ,使 学 生 自觉 地与 其 他 学科 的知 识相 联 系 ,让 学 生 参 与提 出问 题 、 析 问题 、 决 问题 这 一 全 过 程 , 深 刻 体 会 分 解 并
・
参
推 进精 细化 管理
近 年来 , 山东 省 乳 山 市实 验 中 学 围绕 “ 造 管 打 理 名 校 , 做质 量强 校 , 人 民满 意学 校 ” 目标 , 争 创 的 着 力推进 精细化 管理 , 有力 提升 了办学满 意度 。
新课改,我们该关注什么
新课改,我们该关注什么课改并无玄妙,只要厘清一些概念,回到源头上审视常识,往往会有顿悟之感。
比如,“学校”之所以不叫“教校”,可见,“学”比“教”重要得多;“教学”、“教学”——“教”的其实是如何“学”;“学生”、“学生”——“学”之重点在“生成”;“生成”、“生成”——没有“学生”的参与什么也“成”不了;“生动”、“生动”——唯有学生动起来,才有课堂的精彩。
那么,课改我们该关注什么呢?1.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课改就是变“教中心”为“学中心”,变“教师讲,学生记”为“自主合作探究”。
课改后的师生关系——学生是教师的同僚而不是单纯的执行者,是课堂的主宰而不是作业的奴隶。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发挥自身的能动性,借助与同学合作的力量,应用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去获取新知锻炼能力,并在不断进取中感受学习的快乐。
所以,关注课改首先看学生是否自主,有没有互动,有没有因人而异体现个性化教学,有没有优势互补倡导合作学习,有没有站在学生的立场上从学的角度去设计问题,有没有关注学生的发展差异并提供阶梯式套餐……如果仍是教师大显神通,将教材讲得淋漓尽致,而学生只是听众观众,那不是课改。
2.关注学生的兴趣激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关键怎样提高兴趣?概括说来,教师应选择适当的学习内容,设计科学的教学方案,营造宽松的教学环境,采取灵活的教学形式,组织得当的教学过程。
内容、形式、过程、环境,都会引发学习兴趣,也可能转移学生的注意力。
所以,课改要关注学生的兴趣激发,看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否浓郁,看教师的煽风点火是否奏效,看课程设计是否能激趣,看合作探究有没有吸引力,看研习收获有没有成就感,看多元互动有没有感召力,看学生的注意力有没有分散转移。
如果一堂课,师生均进入状态,物我两忘,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那么,这样的课堂一定是最好的。
3.关注学生的合作能力新课程学习方式的特征就是“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
合作学习既是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什么是新课改
什么是新课改?新课改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应怎么应对新课改?新课改是为了适应社会进步和教育的发展而实施的新课程改革,是课程本身及教材理念的根本性变革。
新课程的根本指向是人的发展,它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新课改的主要内容是:1、转变课程功能。
改变过去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2、改革课程结构。
改变过去过于强调学科本位、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3、改革课程内容。
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改善学生学习方式。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面对新课改,我们广大的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一线教师需要不断的充实自己,提高自己,改变自己,只有这样,才能逐步适应不断变革的教育形势,使自己成为一个具有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的“新教师”。
什么是新课改?课改是基础教育第二轮课程改革的简称。
他把学生当成课程建设的主体,并以学生为中心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
课改具体内容就是从应用教材,教育模式,教育理念到考核模式所发生的有目的、有标准、有成果的新尝试,新变化。
课改的性质是教育发展中的一个必然阶段。
课改的实质就是唤起老师的教学热情,唤醒学生的内在潜力,唤醒本我,塑造人格,建构人生发展体系,让学生发展走向健康之路。
师范大学生对基础教育改革的认识访谈提纲
师范大学生对教育改革的认识一、基本情况姓名性别年级专业籍贯王华丽女一思想政治教育山西省晋中市昔阳县藤子义男二思想政治教育太原市万柏林区黄燕茹女三历史太原市阳曲县二、分别认识(一)中学经历1、你上初中时学习的是新课程吗?当时的学校领导和老师们怎样谈论新课程改革的?学校和老师们做出了哪些行动?新课程给你留下什么印象?你的同学们是怎样看待新课程的?你的家长和周围的人是怎样看待新课程改革的?2、你上高中时学习的是新课程吗?当时的学校领导和老师们怎样谈论新课程改革的?学校和老师们做出了哪些行动?新课程给你留下什么印象?你的同学们是怎样看待新课程的?你的家长和周围的人事怎样看待新课程改革的?(二)课内学习1、你是否选修了《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课程?认真学习了吗?其他同学的学习态度如何?你有什么收获和感受?其他同学有什么看法?2、在《教育学基础》、《心理学基础》、《学科教学论》(2、3、4年级)课程中,老师是否介绍了新课程改革、最近的教育改革、师范教育改革的情况?老师是否组织了相关的专题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和感受?其他同学有什么看法?3、还有哪些课程中,老师介绍了新课程改革、最近的教育改革、师范教育改革的情况?你有什么收获和感受?其他同学感兴趣吗?4、(2、3、4年级)在《教师技能训练》课程组织的模拟教学中,教师指导时是否强调新课程?教师的指导是否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思想?你是否努力用新课程改革的思想指导自己的教学?有什么收获和感受?其他同学表现怎样?其他同学有什么看法?(三)课外学习1、在教师教育全程实践教学活动中,老师指导时是否强调新课程?老师的指导是否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思想?你是否努力用新课程改革的思想指导自己的活动?你有什么收获和感受?其他同学的表现如何?其他同学有什么看法?2、你观看过院系或班级组织的教学技能竞赛活动吗?这些比赛是否强调新课程的要求?老师的指导是否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思想?参赛同学的表现能体现新课程改革的思想吗?其他同学怎样看待这个问题?你参加过这些竞赛活动吗?如果你参加过,那么你是否努力用新课程改革的思想指导自己的活动?你有什么收获和感受?3、你是否通过图书馆、互联网阅读了有关基础教育改革的资料?读了多少?印象比较深的有哪些?有什么收获和感受?其他同学在这方面有什么想法和做法?4、你是否听过有关基础教育改革的讲座?听了几次?有什么收获和感受?其他同学在这方面有什么想法和做法?5、你还参加过哪些有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活动?如研讨、观摩、访问等。
北京课改版与人教版的数学有什么区别
北京课改版与的数学有什么区别北京课改版与人教版的数学有什么区别本轮课改(亦即“新课改”)已经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部分,国家意在建立与当今时代要求匹配的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体系。
接下来有小编为大家整理出北京课改版与人教版的数学有什么区别,希望大家喜欢!北京课改版与的数学有什么区别篇11、标题:人教版:标题清晰直指目标。
北京课改版:标题形式更加多样化、生活化。
2、每期重点:人教版:初一下期重点在代数,初二上期重点在几何。
北京课改版:初一下期重点在几何,初二上期重点在代数。
3、章节:人教版:每个章节呢荣由浅入深,逐步提升,层次感强。
北京课改版:每章内容安排上以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问题出发,逐步过渡到教学内容上来。
4、例题和课后习题:人教版:例题和课后习题比较难。
北京课改版:例题和课后习题比较简单。
扩展资料:教材的编排方式。
教材的编排是决定一个年级中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将按照怎样的次序组成,或这门学科内容在几个年级中的排列次序。
教材的编排方式一般有四种:1、直线式排列。
这种排列方式是对一科教材内容采取环环相扣、直线推进、不予重复的排列方式。
也就是说,在教材的内容排列中,后面不重复前面已讲过的内容。
2、螺旋式排列。
它针对学习者的接受能力,按照繁简、深浅、难易的程度,使一科教材内容的某些基本原理重复出现,逐步扩展,螺旋上升。
3、分支平行式。
是把内容分为若干个平行的单元,针对这些平行单位分别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逐一开展教学活动,最后进行总结。
4、综合式,是上述几个方式的综合。
北京课改版与的数学有什么区别篇21.从特点来看:北京课改版数学教材编写的特点是螺旋式上升,人教版数学是依据传统逻辑体系编写,讲究精讲精练;2.从难易程度来看:北京课改版的数学课后习题难度较大,人教版数学课后习题相对容易;3.从教材编排及内容来看:人教版数学初三有最短距离一章,而北京课改版没有,北京课改版有解决数学问题的一些思路、探索数学问题的一些方法两章,而人教版的数学没有这两章。
什么是新课改
三、新课改要改什么?
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新课改主要有六大“改变”: 1、课程目标 2、课程结构 3、课程内容 4、课程实施 5、课程评价 6、课程管理
我是四川一考生,听老师说今年课改,会考没过的 不能参加高考,怎么改成这样! 我是江西一线老师,对这种不切实际的课改从心底里反对! 高考怎么改,这个问题不先提出来,广大师生怎么理解? 怎么应对?
高考制度没变,受苦的是学生。作为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的家长, 我不希望我的孩子成为实验品,耽误她的一生。
天天提心吊胆怕被扣学分,考试不能不及 格,说什么分数不能决定一个人的好坏, 课改就是分数决定一切。
为什么普及的习题质量不能提高点! 教材内容改简单了,配套习题还是原 来的题,有的部分还改繁琐了。
• 课改要循序渐进,符合中国的国情 • 教材编写要有时代感 • 教改的成功需要配套制度的改革
一、什么是新课改?
二、为什么要进行新课改? 三、新课改”的全称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 革。新课改的目的就是要在21世纪构建起 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二、为什么要进行新课改?
• 从根本上说,课程改革的动因是我们面临 的社会环境已经变了。 • 另一方面,由于高中教育已经基本普及, 高中教育的功能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
新课改,改什么?怎么改?
(四)聚焦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转化 这次普通高中课程全面修订,突出的 亮点就是首次把学科核心素养纳入到课程 标准。 学科核心素养就是学生通过学科的系 统学习,学科知识的系统学习所形成的在 这个学科学习中必备的正确的价值理念, 必备的关键能力和必备的品格。 比如,在这次高中的历史学科课标中, 对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五个方面的概括,
一是要加强对学生的理想信念、核心价值观、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传统教 育。这关系到育人方向,会全面体现在我们的课程教材和学校整体的教育教学 工作中。
学校在设计教育教学活动、推进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强烈树立这种意识, 把这样的教育纳入到全过程中。
二是要加强体育。这是长期以来教育的薄弱环节,育人的薄弱环节。 加强体育不仅要完善和加强体育课,更重要的是全体教育工作者要按总书 记讲的那样树立健康第一的观念,就是要从根本上从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真 正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 要把那些对学生健康不利的问题加以关注,加以解决。从日常工作做起, 从小事做起,从每个教师做起。 三是要加强美育,就是要真正把对学生人文素养艺术的培养纳入到我们的 育人过程中。 美育不仅是音乐和美术老师的责任,它应该渗透于我们各个学科。 四是要加强劳动教育。在全教会上总书记明确提出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 教育体系,教育部正在研究制定加强劳动教育的指导意见。 劳动教育的课程定位会得到充分的落实,学校可以在加强劳动教育方面首 先有所探索、有所作为。 加强劳动教育不仅仅落实在课程之上,还是一个价值观的培养问题,在日 常教育中引导教育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 同时,劳动教育也不仅仅是在于教给学生一些劳动的知识、劳动的技能, 而是要在整个育人过程中,在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中,引导学生自己的事 情自己做,培养劳动意识。 (二)切实加强学校课程体系整体规划和特色建设 新课程改革已经进入到全面深化的阶段,学校的课程改革重点抓什么?学 校起码有两个方面的任务。 首先,是要严格地按照国家的课程方案,开足开齐国家规定课程。这个始 终是我们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 在这个基础上每个学校结合学校自身的特点、学校发展的理念、学校特色
新课改的课程观
新课改的课程观一、引言新课改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次重要变革,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推动教育现代化。
在新课改中,课程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介绍新课改的课程观。
二、什么是新课改的课程观1. 定义新课改的课程观是指对于学科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等方面的认知和理解。
2. 特点(1)以学生为中心:新课改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发掘学生自身潜能,培养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
(2)多元化:新课改倡导多元化的教育方式,鼓励教师采用多种不同形式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
(3)整合性:新课改强调各个科目之间的联系与整合,注重知识体系的协调性和系统性。
三、新课改的核心理念对于课程观的影响1. 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理念“立德树人”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核心理念,也是新课改的核心理念。
在这个理念的指导下,新课改的课程观强调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2. 以“发展全人”为目标新课改强调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这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目标之一。
在这个目标的指导下,新课改要求课程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更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3. 以“因材施教”为原则新课改强调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化教育。
在这个原则的指导下,新课改要求教师根据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等因素来设计和开展教学活动。
四、新课改对于不同学科领域的课程观影响1. 数学(1)强调数学思想和方法:数学不仅是一门技术科学,更是一门哲学科学。
新课改要求注重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培养。
(2)注重实践应用:数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新课改要求注重数学在实践中的应用。
2. 语文(1)注重语言表达能力:语文是一门涉及到语言文字方面的学科,新课改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强调文化素质:语文作为一门人文学科,新课改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提高他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认知水平。
3. 英语(1)强调听说读写能力:英语是一门涉及到听说读写方面的学科,新课改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新课改倡导的三种学习方法是什么?
新课改倡导的三种学习方法是什么?共有三种学习方法:1.自主学习:学习者自主确立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进度、应用学习策略在解决问题中学习、进行自我评价,并能做出相应的调适。
自主学习策略:自主学习是就教学条件下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相对的是“被动学习”、“机械学习”和“他主学习”。
其核心是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
自学学习策略具体形式多种多样,但始终以激发学生内部动机,“自主探索、自主发现”为主线,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教师在设计、引导学生自学学习。
2.合作学习:学习者通过小组里的互助性学习,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小组成员既需要承担个人责任,还需要进行互动活动进行促进性的学习。
合作学习策略: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通过彼此激励、互相帮助的积极依赖,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合作学习是一种既适合教师主导作用发挥,又适合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发现的教学策略,是新课程中大力提倡的学习方式。
合作学习为学习者提供对同一问题用多种不同观点进行观察比较和分析综合的机会,对问题的深化理解、知识的掌握运用和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大有裨益。
常见的合作学习形式有:讨论、角色扮演、竞争、协同、伙伴。
3.探究学习:学习者通过确定探究主题,在创设的探究情境中,开展有组织的探究活动,展示探究成果,从而获得知识、技能,形成探索精神和发展创新能力。
探究学习策略:探究究学习是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科学)研究的情境,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自主、独立地发挥想象力。
拓展资料新课改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新课改”的全称,建国以后课改已有过好多次。
上世纪末,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新课改的目的就是要在21世纪构建起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高中新课改改了什么
高中新课改改了什么发表时间:2013-05-28T16:56:46.483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3年4月总第81期供稿作者:◆徐双泉[导读] 课程改革意在改革陈旧的教育模式,把学生当成课程建设的主体,唤醒学生的内在潜力,唤醒本我。
◆徐双泉甘肃省武威市第七中学733006一提到“课改”,有些老师觉得没有必要,认为几十年的教学经验才是教好学生的道理;有的老师看到死气沉沉的课堂,觉得应该改;有的老师在“课改”的过程中不知道如何改,对学生不敢放手,画虎不成反类犬;部分家长还担忧,课改会不会让课堂变得花里胡哨,影响孩子们的高考成绩。
那么,高中课改到底怎么改,都改了什么?这是学生和家长最想知道的。
笔者带着这些问题就在我们武威七中的课堂教学中寻找答案。
一、富于激情的课堂马永珍是武威七中的历史老师,他说:“教了十几年的书,已经在一种固定的模式下太久了。
高中课改,着实是对教师的考验,我在教学方法上一直努力寻求着变化。
”带着期待,笔者随着马老师一起走进了他的课堂,这节课他准备讲“文艺复兴”。
从前的课堂几乎就是“一言堂”,老师一个人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学生们只有听的份儿;而笔者眼前的历史课堂,马老师将学生们分为若干个讨论小组,让学生们充分参与到对文艺复兴时期代表人物和事件的探讨中,让学生自己讲述历史、感受历史,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原本枯燥的历史课变得生动有趣。
马老师说:“将学生彻底解放,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才会有激情。
这样一堂课下来,同学们的学习效果远要好于从前呆板、没有主动性的课堂。
”笔者随后向该校英语老师他志英作了一些了解,他老师说“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英语是一门相对较难的课程。
从前的教师老办法,要求学生们每天都要起早背诵枯燥的单词、课文,很多学生早就对英语这门课深恶痛觉了。
”他老师说,“新课改实施后,我改变了我的教学方法,每节课前面我都会让学生们准备一个简短的英语演讲,可以是讲故事,也可以是模仿名人演讲等等,在潜移默化中增加了他们的词汇量,这比拿着书本背有效多了。
新课改究竟改什么?
高中化学新课改究竟改什么“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颁布是落实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的重要步骤。
它不是对我国现行高中化学教学大纲的修修补补,而是一次重大变革,将对我国高中化学的教育理念,指导思想,课程目标体系,教学内容的选择、组织和实施进行非常彻底的改革。
那么新教育理念下的课改究竟改什么,怎样改就是一个值得我们大家深思的问题了。
新课改究竟应该改什么?素质教育究竟依靠什么途径和载体?是不是把教材改了就是课改了?如果真是那样的话,课改就变成了少数专家和学者的事情了,与我们教师还有什么关系呢?我们说素质教育,是不是就编几本地方课程,或者搞一些课外活动就叫素质教育?如果真是那样的话,我们还煞费苦心去上课干什么?我个人认为,课程就是由“课”和“程”所构成的,“课”就是教材,“程”就是教学过程即课堂。
我们的新课改不但要改“课”,更重要的是要改“程”。
只有改“程”才能改变人才的培养模式,才能把素质教育真正的落实在课堂上。
改“程”由谁来改,一定是教师来改,所以新课改的实质是改变教师。
改教材是新课改的前提。
我们原来的教材太偏重于知识的学习,体现的是知识本位。
我们的新教材,强调的是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
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就需要改变我们的教学方式。
提出了新自主、合作、探究的新的学习方式,应该说新教材提出的新课标,已经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或者说,如果我们的课堂模式不变化,我们就没有办法完成新课改提出的三维目标。
教学过程的改变是新课改的核心。
也就是说,我们新的课堂模式必须是能够承载新课标的课堂模式。
如何实现新课标,方法就是自主、合作、探究。
这六字方针是我们课堂教学改革的总原则。
关键是我们如何理解和实施这六字方针。
有许多学校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但在许多地方没有真正落实这六子方针。
根本原因是我们深深的陷入了“教”的泥潭,我们总认为,我们不讲学生就不会,所以,我们就满堂灌,就互相抢时间,就利用学生的休息时间进行补课。
第八轮国家基础教导课程改革[精华]
☐第八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简称新课改)☐2001年5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颁布算起,至今已有9个年头。
《决定》共分六大部分,40条。
其中第三大部分标题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2002年江苏省省级实验区启动,苏州也在同年进入新课改实验。
整体进入。
⏹新课改的目标之一,是“改变过去的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1、新课程:走向均衡☐均衡设置课程门类,主要有“分科课程”、“综合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三类;根据儿童成长特点确定课程类型;均衡安排教育过程。
⏹2、新课程:走向综合☐学科教学综合化的目标:从“知识本位”转为“发展本位”。
新课改在课程综合方面采取了三种做法:第一,加强学科教学的综合化、如增设了《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科学》、《艺术》、《体育与健康》、《历史与社会》等。
第二,设置学科性综合课程;第三增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教育、劳动技术教育、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3、新课程:加强选择性☐具体表现在:①区域和学校可以主动选择课程②学生可以主动选择课程③教师可以主动对教学内容、教材和方式做出选择☐教育的本质是什么?☐一是促进学生的发展”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二是承担社会赋予的人才选拔功能☐新课程的功能目标☐1、新的知识观使课程目标走出了知识与技能取向☐新课程各科课程标准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即对知识与技能的反思与应用)、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真正统一起来,使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产生了质的飞跃。
☐2、新的学生观使课程的根本目标成为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新的学生观更加关注学生发展的潜力,关注学生潜能的开发。
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
☐3、新的课程观使新课程回归生活世界☐教材、教室、学校并不是知识惟一的源泉,大自然、人类社会、丰富多彩的世界都是很好的教科书。
新课改6条具体目标口诀
新课改6条具体目标口诀
新课改6条具体目标的口诀是“一减一增三重点,八大聚焦干什么”,这六条目标是教育部针对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所制定的具体实施
措施,旨在进一步优化和改进我国中小学的课程体系和教育质量,提
高学生学习和综合素质。
一、一减:减轻课业负担
减少课程数量,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这一目标主要是为了避免
过度的功利化教育和应试教育,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增加学生的自
由时间,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精神素质。
二、一增:增加选修科目
增加选修科目,鼓励学校和学生自主选择学科。
通过增加选修科目,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来学习相应的知识和技能,更好
地发挥和展现个人潜能。
三、三重点:重点突出素质教育
重点突出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这三项重点分别是思
想政治素质、社会生活能力和职业发展素质。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
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也是增强国家人力资源竞争力的基础。
四、八大聚焦:聚焦教材建设
八大聚焦,聚焦教材建设。
这八个方面分别是:基本知识通用性、前沿性、学生趣向性、科技性、时代性、国际性、应用性和灵活性。
教材是教学的基础,聚焦教材建设,可以从根本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总之,新课改六条具体目标的口诀是一个很好的提纲,完整阐述
了新一轮课程改革所需要达成的目标和实施方案。
在全国各级教育机
构和学校领导的带领下,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新课改的不断推进,
我国的教育质量一定会有进一步的提高。
新课改、改什么?
新课改、改什么?【摘要】新课改必须创新,向课堂要质量,敢于继承和拿来,在变通中推陈出新,与时俱进,科学发展。
【关键词】新课改课堂质量变通推陈出新教学改革一直是学校教育教学中探讨不休的话题,在当前如火如荼的新课改大潮中,更是不得不探讨的中心内容。
新课改,改什么?结合我们的教学实际和兄弟学校介绍的经验,谈点浅见:我们甘肃省金昌市第三中学,成立于2003年,是我市一所从原市一中分离出来的市直初级中学。
建校初期,由于种种原因,许多家长持怀疑态度,纷纷将自己的孩子送转到周边声誉好的学校。
本校招收的学生,总体上基础差,生源杂,(大多是成绩偏低,或者是无门路的、外来做生意的、打工者的子女)属于三流学校。
作为新建学校,怎样摆脱困境,走出自己的路,学校领导和全校教师经过反复讨论、论证,确定了:“明确标杆(以当地教学成绩最好的学校为标杆)、学习借鉴、实干苦干、创出牌子”的办学思路。
经过几年的艰苦拼搏,2006年,学校中考的成绩在全市总算有了立足之地,使社会影响有了初步变化。
然而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该怎办呢?2006年中考后,这个问题摆在了新上任校长亢万荣同志面前,也摆在了学校领导班子面前。
实践证明:课改就必须创新。
创新首先要树立创新意识;其次要敢于继承和拿来;再次要善于努力不断变通;最后要勇于推陈出新。
1.要树立创新意识常言道: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面对实际问题,学校上下展开了讨论。
经过反反复复的讨论,作为掌舵人——亢万荣同志提出:我们必须走课堂改革的路子,打破旧有的教学模式,向课堂要质量。
这也成了学校领导班子的共识。
大家有了共同的意识,就有了创新课改的基础。
2.要敢于继承和拿来就在这时,《中国教育报》登载了“山东杜郎口中学”课堂改革的纪实文章。
于是有了亢万荣同志拍板,由主管教学的副校长李正荣同志亲自带队直赴“山东杜郎口”探路取经,以及后来多次组团取经学习的经历;于是有了2007年秋季初一两个新生班打破教学陈规开展课堂改革的试航实验,接着初一全年级也开始起航上路,继而全校进入了课堂改革的大潮中;于是有了课堂改革中的推门听课、互听、互评、师生共同探究的新的课堂教学,这里我们不仅善于保留课堂原有的积极内容,而且善于大胆借鉴吸收兄弟学校有益的东西,更重要的是善于寻找创出适合自己的新路子,进而归纳出了适合本校实际的“五四三”课堂教学模式。
新课改的形式有什么
新课改的形式有什么?新课程改革给我们带来的变化是巨大的,我们的教育教学观念有了很大的转变,教师素质有了极大的提高,学校教学气氛浓厚、课堂教学活跃,学生的兴趣有了进一步提高。
总之,新课程改革带给了我们新理念、新方法、新尝试、新探索。
新课程的改革不仅是一种教材的改革,更是一种文化的改革,一种观念的改革,作为工作在教学一线的教师,要适应新的课程改革的需要,必须更新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同新课程一起成长,以适应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为此我校做了以下工作。
一、以新课改理念为先导,引领教师走进新课程。
以新课改理念武装教师的头脑、转变观念是课改实验工作成败的前提,也是进行基础教育新课程实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我们工作中始终把师资培训与新一轮课改同步推进,坚持“先培训、后上岗”的原则,及时将课改的有关内容纳入继续教育的范畴。
本学期我们一方面组织教师参加市教研室组织的教材培训,当然本校也组织教师进行教材例题和练习题的分析,特别是有疑或的题目;另一方面组织教师进行课改讲座和热点问题的讨论。
二、以课堂教学实践为核心,引领教师走进新课程。
“理论是灰色的,实践之树常青”。
引导教师把理论应用到课堂教学中、转变学习方式是课改实验工作成败的关键,也是进行基础教育新课程实验工作的重中之中内容。
为此,我们进行了全方位的探讨:1、建立适合课改的教学方式。
(1)备课。
①改善教案编写方式。
②恰当处理好教材。
现代课程论认为:教师不应是被动的执行课程,而应成为课程积极的开发者、决策者、创造者。
我们在实验中的做法是:一是教材内容“班本化”。
当教师认为教材上提供的情景不适合学生的学习状况时,或者有了比教材更有价值的主题情景时,可以更换主题情景。
其中,教材内容“班本化”是重要的方法。
更换后的主题情景更适合学生的认识特点,更有利于达成教学目标。
二是给新教材的封闭题拆封。
说到“封闭题”许多老师总以为那是旧教材才有的事,其实,新教材也不乏有许多“封闭题”,这样做以后充分体现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新理念。
对新课改的一些认识
对新课改的一些认识【摘要】教育改革的根本不是改革什么教学方法,也不是改革教材的编排,而是应从根本上来改革教者的心态。
教师只要从根本上想去教好学生,不论用先进的办法,还是原来的办法,教师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最关键的人物。
【关键词】新课改认识教学质量提高截至2012年7月,新课改已走过了它的八个年头,一个轮回下来,其效果如何,也可以来论证一下了。
现在教师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安全教育,以人为本”,具体的内涵,谁也就说不清,道不明。
从中我隐隐的感觉到似乎什么都不重要了,安全第一吧。
现就对流行一时的课改谈谈自己的看法。
1.“新瓶老酒”现象中国的教育改革,大概要追溯到八十年代末吧,有“三段式”数学教学,有“六因素”组织教学,有“四步五环节”作文教学等等。
一时间风风火火,改革“先驱者们”成了全体教师的追捧的圣者,趋之若鹜,一时间里,观摩、学习、讨论、讲座等等教研工作开展的如火如茶,教育者们的心中充满了自信,充满期盼,似乎教育的春天已降临到中国的每一个角落。
老教师们由衷地感叹:时代在飞速发展,我们已落伍了,在他们眼里,似乎如果靠课本、备课本和粉笔来上课是一种落伍.似乎再给学生布置课堂作业,全批全改作业也是一种不求上进的表现。
那何不也高举改革的大旗以资深教育者的身份来引领这潮流,充当一回改革的弄潮儿呢。
新教师们更是找到了充分发挥才华的阵地,以他们充沛的精力,饱满的热情迅速的融入了改革的大潮,千奇百怪的课堂变化,五彩缤纷的教学方法,成为了他们改革的试验品。
不是吗?一个轮回下来(六年)从教学的效果上来一论证,一下子露馅了它的原形:一张不堪入目的成绩单,彻底否定了他们的模式。
他们垂头丧气,他们痛定思痛,才又回到了真实之中。
第二次的教育改革来的还猛一些,一夜之间,将中国千百年来的教育模式从根本上否定,倡导了快乐教学,倡导以学生为主体,倡导了“以人为本”的教学,改革者们是要彻底打破“应试教育”把学生从作业负担中解放出来,要的是学生的全面发展,要的是学生个性发展。
新课改,改什么?
新课改,改什么?摘要:新课改实施以来,教师就要在课堂中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造就学习环境,活跃学习气氛,促进学生对于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而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初步的创新能力,所以,教学不只是让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更应该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因此,创新是我们教学的理念,也是我们教学的灵魂,更是我们教学的任务。
关键词:目标掌握层次性质关键新课改创造性新课改,改什么?是每一位在一线的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依我个人之见就是“一目标”、“二掌握”、“三层次”、“四性质”、“五关键”,具体的说就是——一、目标《新课标数学课程标准》认为:“使学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重要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这就是说数学教学必须具有一定的目标,那么这个“一目标”是什么呢?就是:通过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操作和主动探索来培养学生初步的科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探索能力,教育学生养成爱惜时间、热爱数学。
二、掌握《新课标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这就是指出了学习数学、在数学教学中努力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在能力,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同时就是要把自己的知识准确的、有目的地教给学生。
达到“二掌握”,即:一是掌握自己的学生学情,了解自己学生的个性特长,有利于备课、讲课和进行课后总结;二是掌握好教材的内容,结合自己学生的情况,更大程度的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
三、层次《新课标数学课程标准》说明:“使学生体会数学与自然以及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
这些话说明着我们要以教材为依据,研究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根据学生区别不同的层次,即:学生层次、施教层次和评价层次。
综合学生的智力、个性和学习成绩等等因素,把特点相近的学生归纳为一个层次;在层次教学中,教师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学生发展的条件与空间,使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得到不断的提升和发展,教学素养得到明显提高。
新课改主要改什么
我对新课改的看法把新课程标准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数学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积极探索,改革教学,是我长期以来的追求,在教学实践中我积极转变自己的思想和教学理念,与学生一起走进新课程。
一、“用教材”而不是简单的“教教材”教师要创造性的用教材,要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创新见解和智慧,要对教材知识进行重组和整合,选取更好的内容对教材进行深加工,设计出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课来,充分有效地将教材的知识激活,形成有教师个性的教材知识。
既要有能力把问题简明地阐述清楚,同时也要有能力引导学生去探索、自主学习。
1.教材不等于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大于教材。
教学内容的范围是灵活的,是广泛的,可以是课内的也可以是课外的,只要适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的材料都可作为学习内容。
教师“教教科书”是传统的“教书匠”的表现,“用教科书教”才是现代教师应有的姿态。
使学生自主抽象出反比例函数的一般形式,让学生感受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考方法。
并通过学生的讨论与交流,培养了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收集数学问题的能力。
2.充分利用教材开创自由空间。
过去的教和学都以掌握知识为主,教师很难创造性地理解、开发教材,现在则可以自己“改”教材了。
教材中编入了一些让学生猜想和操作的内容,以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和各种不同的思维能力。
教材中提供了大量供学生自由阅读的栏目以及课题学习。
如储蓄中的利息和利息税问题。
我在教材的基础上设计了几个实际生活中碰到的问题让学生课前到银行去询问和调查,课上同学们展示了自己的调查成果,用实例引发了学生学习欲望,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讲述线段的长短比较时,我设计一开始询问学生平时如何比较身高,并请两个同学演示。
再让学生仿照比身高方法来比较两支笔的长短,由此引导学生找到比较两条线段长短的方法。
这样学生很容易理解了这个问题。
在学习角的大小比较时,就不再需要我的引导,学生从线段的比较中又找到了角的比较方法。
二、“新课改”不是否定“传统教学”有些老师一提到“新课程”,就认为必须“否定传统教学”,其实这样理解是极片面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什么是新课改?新课改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应怎么应对新课改?
新课改是为了适应社会进步和教育的发展而实施的新课程改革,是课程本身及教材理念的根本性变革。
新课程的根本指向是人的发展,它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新课改的主要内容是:
1、转变课程功能。
改变过去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改革课程结构。
改变过去过于强调学科本位、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3、改革课程内容。
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改善学生学习方式。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面对新课改,我们广大的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一线教师需要不断的充实自己,提高自己,改变自己,只有这样,才能逐步适应不断变革的教育形势,使自己成为一个具有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的“新教师”。
新课改中,如何进行教学设计
关于新课程改革的研究,已经进行了好几年了,那么在新课程改革中是否还需要教学设计,这个问题似乎没有什么争议,因为“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已是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的观念,但是,人们对教学设计的价值取向却有不同的认识,因而对教学设计的内容与形式的要求就很不相同。
应在教学的动态变化中,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
到底哪一种更适合于新课程改革的发展,本文试图从课堂教学的本质特征出发,研究新课程改革中,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的基本前提是找准教学的真正起点
课堂教学活动从什么地方入手,课堂教学活动展开的起点是什么?我们一般的都是从教材的逻辑体系上去考虑这个问题,而不是从学生头脑中的真正基础考虑问题。
一是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不能仅停留在口头上,也不能凭直觉凭经验想当然办事,要沉下心来扎实工作,认真钻研教材,切实找到教学的真正起点,切实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搞清楚孩子们到底是怎样学习的?已有的认识结构中知识是用什么方式组合的,已有的相关经验是什么?用什么认知方式?有什么思维特点?在思维遇到困难时更多地是采取什么策略。
二是课堂教学设计的统一教学过多,掩盖了学生的差异,特别是教学起点的差异。
比如案例一,这位很优秀的讲公开课的教师利用自身的优势,设计并实施了过多的统一学习活动,并且每一项活动都进行得非常顺利,这表面的顺利掩盖了不少学生的认知矛盾。
三是教学设计要关注部分超前学习的学生,既要鼓励他们超前学习,又要设计恰当的问题以引发更深刻、更广泛和多角度、多层面的思维。
比如案例二中,老师对超前学习学生的处理办法是不恰当的。
这不仅打击了他们的自学积极性,而且也助长了他们的浅尝辄止的不良习惯。
二、教学设计要强化目标意识
在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中,课堂教学曾一度出现不问效率、不讲质量的无序状态,表面上看,课堂上热
热闹闹,气氛活跃,实质上是虚假的“繁荣”。
究其原因,虽然主客观因素都有,但最直接的莫过于教学目标不明确,目标意识不强。
如何才能增强目标意识(一)预设目标既有相对稳定性也有变动性教学设计的目标是预设目标,预设目标与课堂的实际进程很可能不相符,需要在教学进程中及时调整修定,即随着教学过程的变化会产生新的目标(生成目标),但预设目标还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主导调控作用的目标,这是毫无疑义的。
(二)教学目标的表述全面、具体、准确、简洁1.教学目标应该是全面的,课堂教学具有促进学生生命发展的价值,因而它应该是“三维”的,而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
所谓知识是指事实、原理、规律,一般分三个层次,即了解、理解和应用。
了解指再认和回忆、识别和辨认、举例和描述;理解指把握联系、建立联系,能解释、判断、推理、区分、提供证据和收集整理信息等;应用指在新情境中使用抽象的概念原则,进行总结推广。
所谓技能指按步骤和操作技术进行的观察、阅读。
表述、计算、测量、实验、制作、绘图表、表演、舞蹈及一些特殊的体育运动技能。
过程和方法是指认知的、探究的和人际交往的过程方法。
过程的价值在于使学生经历一个知识建构的过程,情感体验的过程,同时带给学生探究的体验、创新的尝试。
实践的机会和发现的能力。
过程和方法是密不可分的,在过程中可以学到学习的方法、研究的方法、探究的方法、交往的方法。
情感是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时所产生的内心体验,它包括兴趣、爱好、动机、情绪、自信心、自尊心等;态度是个体对任何人(包括自身)、观念或事物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由认知、情感、意向组成;价值观是一种涉及行为方式和目标的持久信念,影响人对事物的价值判断,从而影响人的态度和行为。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是内省、内化的过程,强调亲自经历和感受,只有在过程中反复经历和体验感悟,才能形成稳定的态度和个体化的价值观念。
“三维目标”不是并列的关系,而是融为一体的整体。
三者是在同一过程中同时实现的,正所谓认知和情感相伴相生、相辅相成,认知过程同时必有情感参与,情感过程必有认知作为基础,而认知与情感都是在同一个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
因而在表述教学目标时,我们不主张并列式分述,而主张融合式分述。
2.教学目标应该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笼统的要做到具体就必须与具体的学习内容和过程相联系。
最不容易具体的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因为它是内隐的而不是外显的,要把内隐的内容具体化就必须与外显的行为和知识等相联系。
3.教学目标应该是准确和简约的所谓教学目标准确就是与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相符合,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
这就要求制定教学目标前要深刻地把握课程标准和深切地了解学生。
所谓简约是指目标的表述要简单明了,忌冗长拖沓,这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