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统一考试文综历史试题(含答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洛阳市2016—2017学年高中三年级第二次统一考试

文综历史

24.战国时庶民要求参政的呼声很高,一个很平凡的士,通过游说,一旦受到国君赏识,便可擢拔为执政大臣。商鞅本是魏相国公叔痤的家臣,人秦后说动了秦孝公,当上了秦的大良造(相国)。这反映了当时

A.社会转型加速B.贵族政治没落

C.改革变法兴起D.诸侯争霸激烈

25.唐初,拥有广大庄园的豪门世族受到了沉重打击,大片的沃土重新掌握在唐王朝手中。同时隋末以来的战争也造成了人口的大量死亡。这一历史现象

A.导致政权统治基础发生逆变B.促进了小农经济的恢复发展

C.利于政府进行土地制度改革D.加速了社会阶层的分化瓦解

26.明代嘉靖年间推行“一条鞭法”,即把各州县的田赋、徭役及杂征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按亩折算缴纳。清代雍正年间又全面推行“摊丁入亩”,取消人头税。由此可知,明清时期的赋税改革A.利于新的生产关系产生B.加剧了土地兼并的现象

C.加重了农民的经济负担D.推动了经济政策的改变

27.自开埠以来,上海妇女除了传统年节、进香、游春等活动外,开始笮人戏园书场看戏听书、观看外国马戏和赛马、游览开放的私家花园的现象。这表明近代上海

A.引领近代中国社会风尚B.成为西方文化传播中心

C.妇女社会地位普遍提高D.社会习俗日益文明开化

28.下表为《晚清政府财政收入结构表》(数额单位:万两),财政总收入发生明显变化主要反映了

注:工商杂税收入包括:盐课、关税、厘金(商业税)、官办企业收入、杂税等。

A.晚清税收政策发生根本变化B.小农经济受到冲击逐渐解体

C.提倡国货推动民族工业发展D.近代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变动

29.在抗战时期,除了抗日正规军、民兵、抗日自卫队之外,各根据地还组织了少年先锋队、儿童团等各种团体,形成了广泛、全面和便捷的敌情情报,因而“关于敌情的消息,往往在敌人动身之前,就从厨子、担水的、还有在据点内的地下工作者那里得到了。”这表明.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以巩固B.中共推行全面的抗战路线

C.敌后战场成为抗战中流砥柱D.抗日民主力量已空前壮大

30. 1997年至2001年,我国的股份制企业(包括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从7.2万家发展到30多万家,截至2002年底,上市公司已达1270家。这一时期股份制企业发展迅速,说明我国A.所有制结构发生根本变化B.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

C.经济发展的增长速度加快D.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31.古代罗马法规定:如果主人的严酷看起来是无法忍受的,将强迫主人出卖他们的奴隶。此项规定主要反映了罗马法旨在

A.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B.强调天赋人权

C.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D.促进社会公平

32.据《全球通史》记载:16世纪以前,最重要的商品是由东方运往西方的香料和朝相反方向运送的金银。但渐渐地,新的海外产品成为欧洲的主要消费品,并且其商业价值也在不断增长。这一变化A.推动了西葡殖民方式的转变B.改变了西欧在世界发展中的地位

C.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解体D.促使东方从属于西方的格局形成

33.德国于1884年颁布了《事故保险法》,1889年颁布了《伤残及养老保险法》,20世纪初又颁布了医疔、工伤、失业等法律。这反映了当时德国

A.工业化引发社会问题凸显B.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

C.代议制民主不断发展完善D.政府全面干预经济发展

34. 1932年,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南非等英联邦国家在帝国经济会议上制定了“帝国特惠制”,其主要内容是:对成员国间的进口商品,相互降低税率或免税;对成员国以外的进口商品,则征收高额关税。这一做法

A.加剧了成员国间的贸易摩擦B.旨在维护英国的经济地位

C.反映了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D.放松英国对殖民地的控制

35. 20世纪80年代,西欧国家纷纷采取措施以解决科技落后于美、日的问题。法国制定的“研究开发基本法”以信息技术为首要开发领域,西德实施为期5年的信息技术研究开发计划,英国则开始了高级信息技术发展计划。上述现象的出现反映了

A.欧洲经济领域合作加强B.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加强

C.知识经济受到各国重视D.世界经济竞争的日趋激烈

40. (25分)“人必有家,家必有训”;“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家训传统源远流长,起始于先秦时期,发展于秦汉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繁荣于隋唐和宋元时期。中国传统家训的内容虽然十分庞杂,但总起来说,其训诫内容是“一条主线”和“三大主题”。“一条主线”就是“尊儒”;“三大主题”,包括“齐家治国之道”、“为人处世之道”、“读书治学之道”。明清时期,是中国家训的“鼎盛期”。据统计,《中国丛书综录》所列“家训”一类著作,公开印行的有117种,明清两代占89部,其中明代28部,清代61部,清代的大多集中于鸦片战争之前。而且,我国典籍中流传至今的家训,也以明清两代数量最多。内容上既有一般的家训,更体现为贞节观念的强化、社会风俗教化内容增多、女子家训大量增加、商贾家训繁荣,重视个人风操和民族气节教育。作者既有帝王显宦、学究宿儒,也有普通百姓;形式上既有长篇鸿作,也有箴言、歌诀、训词、铭文、碑刻;方式上既有循循善诱的说理激励,也有家规族法的惩罚条文。

材料二鸦片战争失败后,中国封建社会便走上了日益衰落的穷途末路。除了洋务派为中国传统家训教化带采一股“新风”之外,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家和启蒙学者在批判封建纲常礼教、提倡西学的过程中,将西方的教育思想、家庭观念运用于对子弟家人的教育指导上,也给传统家训以局部的开新。然而,从总体上看,长达三千年之久的家训历史已由清前期的鼎盛逐渐呈现出衰落的趋势;而辛亥革命的爆发,则标志着中国传统家训已近尾声。

——以上材料摘编自陈延斌:<试论明清家训的发展及其教化实践》,《家训:中国人的家庭教科书》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传统家训发展演变的总体特征,并说明明清时期传统家训步入“鼎盛期”的历史背景。(14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