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与反贫困 论文
贫困论文相对贫困论文:国外反贫困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贫困论文相对贫困论文:国外反贫困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摘要:贫困是全球性的社会问题,发达国家的反贫困措施有建立健全社会福利及社会救助制度、实行区域开发和社会发展政策和实施由政府组织、企业及公益机构具体执行的各种反贫困计划等。
发展中国家反贫困的措施有保障基本生活需要、培训和促进就业等。
国外反贫困的经验给了我们多方面的启示。
关键词:贫困;相对贫困;绝对贫困;启示中图分类号:f11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 (2011) 14-0073-02贫困是全球性的社会问题,是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长期存在的普遍现象——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存在着比例和程度不等的贫困人口。
贫困不仅是困扰发展中国家的一大难题,也是发达国家挥之不去的隐痛。
比较不同类型国家反贫困措施的差异,可以为我们探索中国政府反贫困的方式、途径和策略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发达国家的反贫困措施发达国家的贫困主要是相对贫困,对温饱和生存威胁较小,所以发达国家一般通过"救助加开发"的政策措施来应对、缓解贫困的发生和发展。
第一,建立健全社会福利及社会救助制度,通过收入保障体系向低收入者和贫困群体提供一般津贴和特殊补助,以满足其基本的生活需求。
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制度是发达国家应对城市贫困的基本社会保障制度,其中,社会福利是覆盖全部对象群体的项目,社会救助特别针对其中的特殊困难群体。
英国是老牌的福利国家,早在1572年伊丽莎白女王就决定在全国征收了济贫税,1601年颁布了在人类史上具有历史意义的《济贫法》,对贫困群众和收入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工人予以津贴补助。
1948年英国成立国民救济委员会,同年开始执行《国民保险法》和《国民救济法》,率先进入现代福利国家。
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逐步建成了公共福利方案,主要包括4个项目,即对有小孩负担家庭的援助、额外保障收入、医疗救助方案和食品(券)补贴,公共福利方案形成美国福利制度的核心,它面对所有贫困人群,对缓解贫困危机、特别是城市贫困发挥了重要作用。
城市贫困问题与反贫困行动探析
269区域治理LIVELIHOOD城市贫困问题与反贫困行动探析*长江大学 王家亮摘要:贫困问题不仅存在于农村,城市也有贫困人口,城市贫困十分复杂,阻碍社会前进。
文章先从中国城市贫困的阶段、群体探讨了这一问题的现状,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其次讨论了城市反贫困行动成果和不足之处,最后就中国的城市贫困问题,从战略、制度、政策、行动四个方面试图提出一些可行建议。
关键词:城市贫困;致贫因素;反贫困中图分类号:C9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4595(2020)22-0269-0003《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实施报告(2018—2019年)》指出2019年有97%的贫困人口脱贫,全国减贫人数超1100万人,中国脱贫攻坚行动取得了关键性的成就。
国家领导人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五次峰会上指出,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7亿多人脱贫,对世界减贫贡献率超70%。
农村贫困是脱贫攻坚的难点和重点,但城市贫困同样值得引起关注。
蒋贵凰/宋迎昌[1](2011)采用绝对值法和恩格尔系数,参照低保情况,估计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贫困人数分别为756万、1657万、1717万、845万,中国城市贫困人口数量庞大。
在中国统计年鉴中,城镇人口是居住在城镇范围内的全部常住人口;乡村人口是除此以外的全部人口。
赵丽红/薛新娅(2010)将城市贫困定义为生活水平达不到平均水平,只能维持远远低于平均生活水平的状况。
在解决途径上,魏后凯/王宁(2013)认为需完善当前城市反贫困的基础,吸取农村参与式扶贫经验,走参与式反贫困道路。
颖涛(2003)指出需建立基本保障、广泛覆盖、多个层次、逐步统一的城市反贫困行动体系。
对解决城市贫困问题具有很大意义。
一、城市贫困问题现状据统计,全球城市人口数量从2007年开始超过农村,预计城镇人口将不断增加,到2030年达到50亿人。
城市化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其中亚、非洲的城市人口将达到最多。
Ravallion ,Chen和Sangraula (2007)分析了近90个中低收入国家数据,估计全球城市居民中有1/3是穷人,占世界贫困总人口的1/4。
甘肃省农村反贫困调查论文
新时期甘肃省农村反贫困调查论文 1978—2010年,我国经济保持了年均增长率9.8%的快速增长,贫困发生率伴随着经济增长而持续下降,经济增长成为减贫的主要推动力,普遍的贫困被消除,但在部分农村地区仍有成千上万的农户处于贫困状态,这些贫困群体长期处在相对弱势地位,使农村反贫困形势出现了新的困境。
一、新时期甘肃省农村贫困存在的形式与特征(一)贫困由面状分布转变为点状分布进入新世纪,贫困的存在形式和贫困人口分布呈现两大特点:一是由过去的普遍贫困向落后农村集中;二是呈现点(8790个贫困村、40多万个特困户)、片(特殊贫困片区)、线(沿山区旱区贫困带)并存的特征。
2009年甘肃省贫困人口地区分布情况看,甘肃陇南、陇东、民族三个地区集中了全省83.92%的贫困人口。
从贫困人口的地理分布来看,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呈现为“既相对集中又遍布全省”的格局。
这些贫困人口长期生活在深山区、边远山区、地方病多发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生存环境极端恶劣,基本不适合人类居住,经济增长对这些地区的辐射度很低,只有通过外界以保障性投入来达到反贫困的目的。
(二)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并存,但绝对贫困相对缩小,相对贫困有扩大的趋势绝对贫困是一种低于维持身体有效活动的最低指标的生存状态。
我国的绝对贫困人口主要居住在生存条件十分恶劣的山区。
特别是在一些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社会保障对象、少数民族等特殊群体贫困发生率高。
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到绝对贫困人口中的40%左右,残疾人口占绝对贫困人口总数的25%左右。
如甘肃省有44万残疾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占全省总扶贫人口的1/3。
这部分绝对贫困人口生活环境和生活条件极端恶劣,以及部分人口丧失或部分丧失了劳动能力,不能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摆脱贫困,只能依赖政府和外界的救济和补助。
由于我国长期存在的二元社会结构,地区差距、城乡差距不断扩大,使农村相对贫困人口逐年增加,贫富差距不断扩大。
1978年我国城乡收入差距为2.57:1;2009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的比例高达3.33:1。
我国农村贫困与反贫困问题研究文献综述
我国农村贫困与反贫困问题研究文献综述貧困现象一直以来是社会发展问题的焦点所在,特别是农村地区贫困问题尤为凸出。
贫困已然成为制约世界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障碍性因素,贫困问题是世界性的难题,也是全球性探讨的热点。
反贫困是世界各国所做出的一个重大战略选择,也是国内外学者研究探讨的重要领域。
Daimon(2003)基于印度、津巴布韦、越南等国家的贫困类型研究表明,地理位置偏远、农业生态环境恶劣、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及政治上处于不利的区域越容易陷入空间贫困陷阱。
董辅扔(1996)认为:“贫困大体上,首先是指生理方面的需要不能满足的状况,其次是精神方面的需要不能满足的状况。
再次,除了二者外,又产生了社会方面的需要不能满足的状况”。
唐均(1998)认为,贫困存在于三个不同的层面。
第一,贫困作为一种社会客观存在的生活状况,是与“落后”或“困难”联系在一起的。
第二,贫困作为一种社会上普遍公认的社会评价,是低于“最低”或“最起码”的生活水准的。
第三,贫困作为一种社会环境造成的社会后果,与“缺乏”有关,其实质是缺乏“手段”、“能力”以及“机会”。
(二)反贫困的理论与实践反贫困的定义。
王俊文(2007)认为,反贫困的内涵最少包含三层:第一层即要对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水平进行保障,使他们能够生存下去;第二层即缩小贫富差距,减少社会转型时期贫困人口遭受的剥夺;第三层是要提升贫困人口的生存能力与发展能力,确保其实实在在享有就业、居住、教育以及医疗等权利。
李瑞华(2014)将反贫困界定为通过为贫困群体和贫困地区创造发展机会,培养和提高贫困群体的自身发展能力,实现减轻、缓和贫困目的的行为过程。
反贫困的措施。
彭春凝(2016)认为反贫困应从以下方面着手:①产业扶贫。
对于有一定条件和基础的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通过开发式扶贫、产业扶贫和绿色低碳扶贫的方式来实现可持续的脱贫能力提升。
②担保贷款扶贫。
针对有担保贷款需求的10%的贫困农户,实行“我担保、你贷款,我贴息、你还贷”的扶贫方式。
贫困与反贫困的社会学分析——基于布迪厄的实践社会学
贫困与反贫困的社会学分析——基于布迪厄的实践社会学王庆林贾敬摘要贫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伴生物,历来受到经济学的关注,本文认为贫困更是一种社会实践,是人们的一套行为模式和性情倾向。
从实践的逻辑来认识贫困和反贫困更具有合理性,因此文中借用布迪厄的实践社会学理论对贫困和反贫困做出论述。
关键词实践场域惯习资本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0592(2008)07-196-02贫困既然作为人类星球上不可逾越的难题世世代代的人类精英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攻关,其必有特质性。
此特质性必为人类所持有,且不易被人类自身所认识。
其特质性就是一种外显和内隐的行为模式构成的,通过各种符号习得和传播,构成人类群体的独特成就。
它是一种生活或生活形式,它又是一种价值观,是一种约束和影响人类思维和行为的扎根于人类灵魂中枢的“惯习”。
那么实现“贫困”这种社会状况的改变,要从人类的行为模式这一角度进行分析和解释才是问题的关键,也是解决问题的着力点。
一、贫困的界定贫困不仅是经济落后——没有生活必需的物质保障的生存状况,而且还包括社会、文化方面的技能缺少、发展机会较少和思想意识落后的生存状况,是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的统一。
基于不同的立场和背景,不同的研究者对造成贫困的原因有不同的看法。
本文以布迪厄的实践社会学理论为视角,还原现实生活中个体真实的生活、生产行动逻辑。
贫困实践的时空性、暂存性使我们有必要展开对贫困的动态,分类别的解读。
我们对社会事实的考察,尤其是个体惯习(策略)的讨论不能够舍弃对其发展轨迹的考察,不能是单纯的在历史的某个横断面来做出分析和判断。
历史的考察本应是社会学分析的应有之义,也是布迪厄在研究方法中强调的一点。
二、场域关系与贫困“国家是诸场域的聚合体,是种种争斗的场所。
”许多相互关联的场域共同构成了社会空间。
无论是农村的还是城镇的贫困人群都是生活在国家这个场域中的。
在国家这个诸场域中包括权利场域,经济场域等。
上海城市贫困问题与反贫困对策研究
上海城市贫困问题与反贫困对策研究【摘要】:处于转轨时期的中国,城镇贫困是不容忽视的社会现象,成为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问题。
对贫困问题的研究,也历史性地从农村贫困转向从主体上研究城市贫困。
本论文试图将城市贫困问题与反贫困对策研究纳入全球化和经济、社会、地理学更广阔的研究框架中,从微观和宏观层面分析上海城市贫困问题形成的机制和反贫困的政策效应,从而为目前我国的城市反贫困提供新的分析视角和依据。
基于以上研究目的,本篇论文是基于统计数据和社区调查为基础的关于转型期上海城市贫困问题和反贫困政策的实证研究,在对城市贫困和反贫困的基本概念进行诠释以及对国内外城市贫困与反贫困相关研究综述的基础上,充分运用数据和社区调查资料,全面分析上海城市贫困问题的现状、结构特征、产生机制和空间分布,并据此探讨上海城市反贫困政策措施及其效应,对上海反贫困提出政策建议。
第1章是绪论。
介绍论文选题依据和来源,提出本论文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指出相对于全国来说,上海的城市贫困问题出现得早,研究上海的城市贫困问题并寻求解决对策,不仅仅对上海自身制定更加有效反贫困政策具有实践意义,而且对全国无疑有现实借鉴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论文的研究目标、思路和方法。
第2章是对城市贫困和反贫困理论综述。
具体研究探讨了城市贫困的概念、城市贫困理论、特征、反贫困理论和有关政策、国外反贫困政策及其借鉴。
指出贫困背后深层次的原因是能力不足,社会政策和环境等社会能力是造成一些地区和群体贫困的重要因素。
从长期来看,贫困问题不可能完全消除,但从个体来分析,贫困现象可能存在长期性、过渡性和短期性。
从西方发达国家所采取的一系列反贫困政策来看,以促进就业取代一定期限的物质救助,针对特定人群实施专项援助,建造大量廉租房解决贫困人口居住问题,这些都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与借鉴。
第3章是对我国城市贫困问题与反贫困政策进行评析。
重点对我国城镇居民的贫困规模与特征、城市贫困问题的主要成因、反贫困政策的主要内容与成效、城市反贫困面临的主要挑战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于贫困问题的征文
关于贫困问题的征文贫困问题是当今社会面临的一大挑战,影响着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和稳定。
在这篇征文中,我将探讨贫困问题的原因、影响以及应对之策。
首先,贫困问题的根源可以追溯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在发展中国家,资源分配不均导致了收入差距的扩大,一部分人陷入了贫困。
此外,全球化和技术进步也加剧了贫富差距,使得贫困问题更加突出。
其次,贫困问题对个人和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首先,贫困限制了人们的基本权利,如教育、医疗和住房等。
缺乏教育机会使得贫困家庭的下一代无法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从而使贫困问题代际传递。
其次,贫困也导致社会不稳定和犯罪率的上升。
贫困人口的增加会给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增加社会不平等和社会冲突的可能性。
面对贫困问题,我们需要采取综合的应对之策。
首先,政府应该加大对教育和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的投入,确保每个人都能够享受到平等的机会和福利。
此外,政府还应该通过实施就业政策和扶贫项目,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支持,帮助贫困人口摆脱贫困。
同时,国际社会也应该加强合作,提供援助和技术支持,帮助发展中国家解决贫困问题。
除了政府的努力,每个人都应该为解决贫困问题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们可以通过参与志愿者活动、捐赠物资等方式,帮助那些处于贫困中的人们。
此外,我们还应该加强对贫困问题的关注和宣传,提高公众的意识和参与度。
总的来说,贫困问题是一个复杂而严重的社会问题,需要政府、国际社会以及每个人的共同努力来解决。
通过加大对基本公共服务的投入、实施就业政策和扶贫项目,以及加强国际合作,我们可以逐渐减少贫困人口,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
让我们携手共进,为创造一个更加公平和繁荣的世界而努力。
中国的贫困与反贫困
2011年第3期 三、如何反贫困?——减贫类型、战略选择与
实施主体 我国政府的反贫困主要有以下几个阶段。① 1986年之前主要是通过制度变革来扶贫.1978年的 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发 展。②1986年~1993年期间:设立专门的扶贫机构, 政府支出专项资金用于扶贫.划分重点扶持贫困县. 通过区域瞄准来确定扶贫x.-t象.确立开发式扶贫,主 要有三种投资计划。一是贴息贷歙计划。就是通过 信贷资金来帮助贫困地区的发展和脱贫,二是以工 代赈的计划I三是财政发展资金。⑨1994~2000年 实施t“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时期.贫困地区的 基础设施成为这一时期扶贫资源的主要投入.这个 时期提出用7年时间解决8000万人口的基本温饱 问题.把贫困县调整为592个.把扶贫的重点转移 到西部.④2001~20]0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 (2001~2010年)》时期。扶贫工作的重点从县转移 到村.主要措施包括“整村推进”、劳动力转移培训、 农业产业化开发。经过近30年的大规模扶贫试验。 我国逐步总结了一套适合于各类贫困的综合性扶贫 开发经验模式.最近几年来.又特别注重在区域性 扶贫模式中融入个体性扶贫模式,注重动员社会力 量参与扶贫.注重在扶贫开发中激活市场机制的作 用. 针对上文提出的5种贫困类型.我们可以把反 贫困战略也分成以下5种类型.这5种类型的反贫 困有时可以互相交叉.其实施主体和实施对象都有 所区别t 1.制度变革型挟贫 针对制度供给不足型贫困.采取了运用制度变 革型扶贫模式来应对.即对现有制度进行系统性改 革与创新.为贫困群体的脱贫创造基础上的制度条 件。制度变革型扶贫的实施主体当然是政府.包括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都有叮能是制度变革和创新 的主导者。改革开放以来.通过系统性制度变革来 进行有效扶贫是中国反贫困的一个基本特征.制度 变革型扶贫的特征是整体性强.对所有贫困群体部 有{蓍f篮.是一种瞢惠型的扶贫模式。近年来.通过 教育制度改革和教育资源向农村贫困地区倾斜、新
论农村反贫困的对策建议──以扶贫攻坚工作为例
论农村反贫困的对策建议──以扶贫攻坚工作为例论农村反贫困的对策建议──以扶贫攻坚工作为例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农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贫困人口的比例大幅度的下降走上了国__强之路。
但是由于多方面的的因素存在农村仍然存在贫困。
斗古乡处于边远、资源贫泛、文化落后等现状贫困人口还多。
贫困问题严重地影响着地方的经济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我们必须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快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开创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
笔者通过多年的工作经验和调查研究以斗古乡的贫困状况为例从分析贫困产生的原因出发结合当前开展的“喀斯特地区扶贫开发综合治理试点”工作找准解决农村贫困的突破口提出反贫困的对策建议。
.一、基本情况斗古乡属于二类贫困乡镇之一辖区总面积118.87平方公里有11个村54个村民小组其中一类贫困村1个二类贫困村8个非重点贫困村2个。
有常住人口4343户19632人;按照人均纯收入820以下计算现在全乡有绝对贫困人口4147人占总人口的21.12%;按照新的贫困人口1196元的标准计算全乡现有贫困人口6155人占总人口的31.35%。
并且脱贫基础差比较脆弱因灾因病返贫率在25%以上。
20__年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1759元与全县2242元相比低了484元与全省、全国相比更是低得较多。
全乡喀斯特地貌特征突出石漠化严重地理环境恶劣。
当地农民以种植业为主种植业以玉米、马铃薯为主经济作物有少量的烤烟由于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产业单一且无矿产资源农民增收困难。
全乡20__年财政收入 115万元创历史最好记录是20__年49万的135%是20__年全乡总支出825(包括上级投入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低保金、种粮补贴等)万元的14%是一个典型的贫困农业乡镇和靠国家财政投入的乡。
二、造成农村贫困的因素通过对斗古乡基本情况的了解斗古乡是一个贫困乡主要靠上级的扶持。
贫困与反贫困
贫困与反贫困[内容提要] 解析贫困需要从贫困的概念入手,以完整的指标体系来测度贫困。
而把握贫困的根源是解决贫困的关键所在,也是人们为之奋斗不止的理想,并了无数的尝试。
贫困问题也影响着我国的经济发展,虽然我们已经作了长期的工作,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但这项事业仍旧任重而道远。
作为特定的社会经济现象,贫困与反贫困是全球面临的共同难题,许多国际组织、国家政府和研究机构都曾提出了种种反贫困理论和发展策略。
这些理论和策略对区域性缓解贫困、甚至彻底摆脱贫困起了积极的作用,但并未从根本上使全人类消除贫困。
因此,继续深入地研究贫困的实质及其产生的根源,尤其是在中国探讨贫困与反贫困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第一节贫困及其测度贫困是人类社会的大敌。
长期以来,对待贫困问题,人们更多看到的是资源与财富的匮乏。
因此推想,只要物质财富丰富起来,贫困就会自然而然地被克服。
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在一些国家和地区,物质财富已经相当丰富。
尤其是在当代社会中,市场机制大大地提高了人类社会的经济效率,创造出巨大的财富。
近年来,市场机制又突破了民族国家的疆界,向全球化的方向发展。
然而,市场也好、全球化也好,都是一把双刃剑,他们在创造巨大财富的同时,也在不断地使贫困像病毒一样被复制乃至泛滥成灾。
迄今为止,贫困问题不但没有被消灭,而是越来越突出。
在当今世界,富国与穷国之间、富裕的阶层与贫困的阶层之间,富人与穷人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而且难以调和。
这些情况引起人们反思:从某种意义上说,贫困不仅仅是资源和财富的匮乏,更是因人类社会的结构、功能和机制不完善、不健全而滋生的一个肿瘤。
于是,贫困研究在国际上成为一个热点。
“贫困”究竟是什么?为此我们需要从对“贫困”概念的最基本的解释入手,探讨一下20世纪以来对于贫困概念解释的发展变化以及测度方法的建立。
一、贫困内涵的演变(一)贫困研究的起源从已有的文献来看,最早对贫困这个社会问题的研究似乎可以追溯到15、16世纪。
贫困陷阱理论与反贫困政策
贫困陷阱理论与反贫困政策【摘要】贫困陷阱理论认为贫困是一个恶性循环,贫困家庭难以摆脱贫困状态。
本文首先介绍了贫困陷阱的定义和特点,深入分析了贫困陷阱理论的历史背景和影响因素。
接着讨论了反贫困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通过案例分析展示了不同国家的反贫困政策的成效。
本文给出了贫困陷阱理论的启示,探讨了未来反贫困政策的发展方向。
通过对贫困陷阱理论和反贫困政策的综合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贫困问题的本质,并为实现贫困减少和社会公平做出贡献。
【关键词】贫困陷阱、反贫困政策、贫困陷阱理论、历史背景、影响因素、制定、实施、案例分析、启示、发展方向。
1. 引言1.1 贫困陷阱理论与反贫困政策贫困陷阱理论是指一种导致个体和家庭在一代又一代之间无法摆脱贫困状态的情况。
贫困陷阱不仅影响到个体和家庭的生活质量,也对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威胁。
在贫困陷阱中,穷人往往处于恶性循环中。
由于缺乏教育、无法获得良好的医疗服务、缺乏就业机会等原因,他们很难脱离贫困状态。
这种情况不仅对个人造成了伤害,也对整个社会造成了负面影响。
为了打破贫困陷阱,各国纷纷制定了反贫困政策。
这些政策包括提供教育补助、提供就业机会、改善医疗服务等措施。
通过这些政策的实施,许多人成功摆脱了贫困状态,社会也实现了更加平等和可持续的发展。
在未来,我们需要继续深化反贫困政策,不断探索适合当下社会发展的新措施。
只有通过不懈努力,我们才能实现贫困陷阱的彻底打破,建设一个更加公平和和谐的社会。
2. 正文2.1 贫困陷阱的定义和特点贫困陷阱是指一个家庭或个人由于长期处于贫困状态而难以摆脱的困境。
这种困境具有以下特点:1. 循环性贫困:贫困陷阱常常呈现出循环性的特点,即贫困在一代又一代之间延续传递。
贫困家庭的子女往往也会面临贫困的困境,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2. 缺乏机会:贫困陷阱的另一个特点是缺乏机会。
贫困家庭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往往无法获得良好的教育、医疗等资源,进而影响他们的发展和提升社会地位的机会。
对中国扶贫攻坚与反贫困问题的思考
对中国扶贫攻坚与反贫困问题的思考陈永芝(中共商洛市委党校726000)内容提要: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扶贫工作已取得重大进展,容易脱贫的地方大部分解决了温饱,有的走上了小康之路。
剩下尚未脱贫的地区脱贫难度大,扶贫工作进入攻坚战,反贫困成为目前的重要工作和任务之一。
本文总结了中国扶贫工作的进展程度,分析了扶贫攻坚和反贫困面临的形势,提出了摆脱贫困的具体思路和措施。
关键词:扶贫攻坚贫困二元经济结构村民自治一、中国扶贫与反贫困工作的基本进展所谓贫困,是指这样一种涵义:(1)缺乏必要的食物、住房、医疗和教育。
从世界银行的标准看,绝对贫困为每日消费不足1美元,相对贫困指每日消费不足2美元;(2)他们在疾病、经济动荡和自然灾害面前显得十分脆弱,并且还经常遭受国家和社会的不公正待遇;(3)在一切涉及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上,他们基本上没有发言权。
基于这一指标概念的界定,我国的扶贫工作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1978——1985年的大规模减少贫困阶段,也是政府有组织的扶贫工作的开始阶段。
当时划定国定贫困县的标准是1985年农民年人均纯收入150元以下的县(老革命根据地县和少数民族县则是200元),或者是1984——1996年3年平均人均纯收入低于300元的牧区旗(县)或低于200元的半牧区旗(县)。
当时一共确定了330个国定贫困县。
这一时期,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农村贫困人口从最初的2.5亿减少到1.25亿,年均脱贫人口1786万,年均脱贫率7%。
二是1986——1993年的稳定减少贫困阶段,也可称为“八七”扶贫攻坚阶段。
这一时期国家在全国范围开展有计划、有组织、有针对性的大规模扶贫开发,通过加强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基本生产条件,帮助农民发展养殖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使贫困人口1993年减少到8000万,年均脱贫人口减少562.5万,年均脱贫率4.5%。
这个标准是1992年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低于400元的县,或者是原国定贫困县中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700元的县,当时一共确定了592个国定贫困县。
中国的贫困问题与国家反贫困政策
目录【摘要】 (1)【关键字】:贫困;扶贫;政策演变;经验借鉴;问题对策 (3)前言 (4)一、贫困的概念标准与中国当前的贫困现状 (6)(一) 贫困的概念及其原因 (6)1. 贫困的概念 (6)2. 我国产生贫困的原因 (7)(二) 中国的贫困评判标准 (9)1. 现行的农村贫困标准 (10)2. 我国现行的城市贫困标准 (10)(三) 当前中国的总体贫困状况 (11)1. 农村贫困状况 (12)2. 城市贫困状况 (14)二、中国反贫困政策历史背景 (15)(一) 建国初期我国的反贫困政策的发展 (15)(二) 中国农村反贫困政策的历史演变历程 (19)(三) 中国城市反贫困政策的历史演变历程 (24)三、中国反贫困政策历史演变及其具体政策 (25)(一) 我国初始阶段的反贫困政策和扶贫资金投入 (25)1. 反贫困政策投入 (25)2. 资金投入 (26)(二) 转型期的反贫困政策 (28)(三) 我国现行的反贫困政策的目标 (32)(四) 配套政策 (34)1. 财税支持 (34)2. 投资倾斜 (34)3. 金融服务 (34)4. 产业扶持 (35)5. 土地使用 (35)6. 生态建设 (35)7. 人才保障 (35)8. 重点群体 (36)四、中国反贫困政策评价 (36)(一) 总体评价 (36)(二) 现行反贫困政策的不足 (36)1. 相对贫困问题突出 (36)2. 我国反贫困依然以物质性措施为主,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不足 (38)3. 扶贫对象规模大,返贫现象时有发生 (38)4. 政策执行问题 (39)5. 现行的贫困监测体系不合理 (39)6. 以行政式扶贫为主,缺乏专业化的反贫困工作方法 (39)7. 现行的扶贫政策的衔接性差、目标不一致 (39)五、新形势下反贫困政策的解决对策 (40)(一) 国外先进经验借鉴 (40)1. 印度经验 (41)2. 巴西经验 (41)3. 孟加拉经验 (43)4. 经验借鉴 (43)(二) 国内学者的建议 (46)(三) 新形势下反贫困问题的对策 (47)1. 缩小贫富差距 (47)2. 完善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加大对西部的财政支持 (48)3. 完善贫困地区金融信贷体系 (49)4. 调整产业结构,支持乡镇企业 (49)5.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50)6. 倡导社会合作,引导贫困人口自主脱贫 (50)7. 提高妇女在反贫困中的作用 (50)8. 统筹城乡就业制度 (51)【参考文献】: (52)中国反贫困政策行管三班第三组【摘要】贫困是每一个国家,民族所面临的共同挑战,无论发达国家亦或是发展中国家无时无刻不在为反贫困做着不同的努力。
贫困陷阱理论与反贫困政策
80227 公共政策论文贫困陷阱理论与反贫困政策一、引言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在摆脱贫困,缩小贫富差距,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方面仍然任重道远,各国政府虽然采取了大量措施消除贫困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绩效依然不尽如人意。
普遍而持续的贫困仍然是发展中国家的客观事实和不得不面对的巨大挑战。
事实上在发展中国家,经济快速增长和贫困不断加深的现象广泛并存。
新古典经济理论中,市场机制驱动的经济会自发实现经济增长和资本积累过程,并渐进的实现经济发展的帕累托最优状态。
然而现实中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却并未出现主流经济学家的预言。
我们将这种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伴随有贫困的进一步加深,甚至是自我强化使得贫困在一定的时间里持续存在的现象称为贫困陷阱。
发展中国家由于市场机制不健全、信息不完全、腐败猖獗及国内政策制定的原因,导致了贫困的恶性循环,甚至强化贫困的形成和发展从而形成贫困陷阱。
二、贫困陷阱理论1、贫困的定义贫困是一种广泛涉及政治、经济和社会学等领域,复杂而综合的社会现象。
贫困最显著的特征是收入水平低下,教育医疗卫生严重不足,难以满足最低生存标准。
近年来对贫困概念的研究在不断深入,研究贫困的视角也在不断变化。
因而要对贫困给出一个全面而准确的定义是相对困难的事。
我们在此给出世界银行对贫困的一个描述性概念:贫困是一种人们想逃避的生存状态:贫困意味着饥饿没有栖身之地,缺衣少药没有机会上学,更不知道如何获得知识。
贫困是因为缺少清洁的饮用水而导致儿童生病甚至死亡。
贫困是失业,害怕面对未来,生命时刻受到威胁的一种状态。
贫困就是权力和自由的丧失。
2、贫困的标准贫困测量有不同的标准。
(1)贫困的收入标准。
1979年联合国确定的国际收入水平的贫困标准为人均年收入200美元(1970为基期)。
(2)贫困的营养标准。
1979年世界银行提出了贫困的国际营养标准,即每人每天摄入2250卡路里。
贫困论文相对贫困论文:国外反贫困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贫困论文相对贫困论文:国外反贫困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摘要:贫困是全球性的社会问题,发达国家的反贫困措施有建立健全社会福利及社会救助制度、实行区域开发和社会发展政策和实施由政府组织、企业及公益机构具体执行的各种反贫困计划等。
发展中国家反贫困的措施有保障基本生活需要、培训和促进就业等。
国外反贫困的经验给了我们多方面的启示。
关键词:贫困;相对贫困;绝对贫困;启示中图分类号:f11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 (2011) 14-0073-02贫困是全球性的社会问题,是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长期存在的普遍现象——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存在着比例和程度不等的贫困人口。
贫困不仅是困扰发展中国家的一大难题,也是发达国家挥之不去的隐痛。
比较不同类型国家反贫困措施的差异,可以为我们探索中国政府反贫困的方式、途径和策略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发达国家的反贫困措施发达国家的贫困主要是相对贫困,对温饱和生存威胁较小,所以发达国家一般通过"救助加开发"的政策措施来应对、缓解贫困的发生和发展。
第一,建立健全社会福利及社会救助制度,通过收入保障体系向低收入者和贫困群体提供一般津贴和特殊补助,以满足其基本的生活需求。
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制度是发达国家应对城市贫困的基本社会保障制度,其中,社会福利是覆盖全部对象群体的项目,社会救助特别针对其中的特殊困难群体。
英国是老牌的福利国家,早在1572年伊丽莎白女王就决定在全国征收了济贫税,1601年颁布了在人类史上具有历史意义的《济贫法》,对贫困群众和收入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工人予以津贴补助。
1948年英国成立国民救济委员会,同年开始执行《国民保险法》和《国民救济法》,率先进入现代福利国家。
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逐步建成了公共福利方案,主要包括4个项目,即对有小孩负担家庭的援助、额外保障收入、医疗救助方案和食品(券)补贴,公共福利方案形成美国福利制度的核心,它面对所有贫困人群,对缓解贫困危机、特别是城市贫困发挥了重要作用。
贫困和反贫困理论
“贫困和反贫困理论”的文献及其评述
本文认为中国现行的城市扶贫政策具有明显的对策性、应急性特点,缺乏系统设计,各项政策之间衔接性差,有关政策有着目标不清、功能混乱的缺陷,整体而言,扶贫政策创新不足.如果将扶贫政策区分为预防性、救济性和开发性三种类型,可以说在实际扶贫工作中,预防性政策表现出某种程度的失灵,救济性政策尚有很多不足之处,开发性政策还不全面.改进城市扶贫政策的基本方向应该是:正确认识城市贫困问题,注重城市扶贫政策的创新,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促进就业导向的经济发展,注意培育贫困居民的社会资本,促进贫困者的社会参与.。
民族地区贫困与反贫困问题研究
民族地区贫困与反贫困问题研究作者:史艳芳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3年第28期摘要:随着国家大力减贫的同时,少数民族地区贫困问题呈现新情况。
民族地区贫困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社会和政治问题,关涉到社会稳定与和谐,所以分析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并提出些许反思对民族地区的反贫困是有现实意义的。
关键词:民族地区;贫困;反贫困中图分类号:F127.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8-0103-03一、民族地区贫困情况(一)国内贫困问题现状贫困是什么?这个问题一直是贫困理论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核心问题。
1990年世界银行在年度报告中对“贫困”作了如下定义:“由于基本需求和权利的缺乏而没有能达到最低生活水准”,主要表现为“没有足够的食物,较高的婴儿死亡率,较低的平均预期寿命,较少的教育机会,较差的饮用水,较少的医疗服务,简陋的住房和决策程序中缺乏积极的参与意识”。
目前国内外不同的研究机构和个人尽管研究的角度不同,但有一点共识,那就是贫困既是一个经济学概念,又是一个社会学概念,它是经济、社会、文化等落后的总称,是由低收入造成的缺乏生活所需的基本物质和服务以及没有发展的机会和手段这样一种生活状况。
通常划为两类: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
2007年以前,中国有两个扶贫标准:一是1986年制定的绝对贫困标准,把1985年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低于206元的农村人口定为扶贫对象,绝对贫困人口为1.25亿人,占农村总人口的14.8%。
后来此标准随物价调整,到2007年时为785元,人口减少到1 479万,占农村总人口的1.6%。
二是2000年制定的低收入标准,即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在865元以下,在绝对贫困标准和低收入标准之间的为低收入人口,当时为6 213万人,到2007年年底,低收入标准调整为1 067元,低收入人口减少到2 841万人。
2008年底,中国宣布上调扶贫标准,把绝对贫困标准与低收入标准合二为一,取消将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区别对待的政策。
关于农村贫困与反贫困研究的文献综述
关于农村贫困与反贫困研究的文献综述农村贫困与反贫困研究是一个复杂且关键的领域,涵盖了许多不同的主题和角度。
以下是一份包含农村贫困与反贫困研究的文献综述,探讨了不同领域和视角的相关研究。
一、农村贫困状况研究农村贫困状况研究旨在了解贫困的根源、影响因素和特征。
研究范围涉及农村贫困的测量指标、贫困线确定、贫困类型和区域差异等方面。
1. 部菲克特(Bourguignon)、蓬泽莫斯(Pongze),《农村贫困的变动与转移》(Changing Patterns of Rural Poverty and Employment)。
该研究回顾了过去几十年来农村贫困的变动和转移,分析不同层面和维度的贫困率,还研究了农村贫困与就业机会之间的关系。
2. 纳雷维奇(Narayana)、珀兰纳(Parthasarathy)、里贝罗(Ribero),《使用模糊统计技术研究农村贫困:印度案例》(Fuzzy Statistical Techniques Applied to Poverty Studies: A Case Study of Rural India)。
该研究使用模糊统计技术分析了印度农村贫困的空间分布和特征,以及导致贫困的主要因素。
研究结果揭示了贫困现象的模糊性,并提出了反贫困政策的建议。
二、农村贫困原因研究1. 科恩(Cohen),《农村贫困的社会和经济因素》(Social and Economic Factors of Rural Poverty)。
该研究通过实地调查和统计数据分析,探讨了社会和经济因素对农村贫困的影响。
研究结果指出,农村贫困的主要原因是不充分的就业机会、低收入水平、缺乏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2. 塞纳尔迪(Senaldi)、弗雷(Fréguin-Gresh)、菲利普(Philippe),《生态环境因素对农村贫困的影响》(The Impact of Ecological Factors on Rural Poverty)。
申论大作文返贫
申论大作文返贫返贫问题的探讨与解决在现代社会中,返贫问题成为一大社会难题。
人们常说:“宁愿一年多吃一顿肉,也不愿一年多受一次凉。
”显然,贫穷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苦恼。
为了解决返贫问题,我们需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
首先,我们应该注重培养人才。
贫困人口普遍教育程度较低,缺乏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这使得他们很难脱贫。
因此,政府和社会应该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鼓励穷人接受教育。
同时,还要加强职业培训,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只有通过教育培训,贫困人口才能真正摆脱贫困,实现可持续发展。
其次,我们需要加强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
贫困人口往往面临生活困境,缺乏基本生活保障。
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建立完善的社会救助体系。
这包括提供基本的医疗保障、住房保障、养老保障等。
同时,还要改善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民的生活条件。
只有提供了基本的社会保障,才能有效减少返贫现象的发生。
第三,我们需要推动农村产业发展。
农村地区是贫困人口的主要聚集地,发展农村产业是解决返贫问题的关键。
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产业的投资力度,促进农民转变传统经营方式,推动农村产业转型升级。
同时,要加强农业科技研发,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这样能够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其收入来源,有效防止返贫的发生。
最后,还需要加强政府的监管和扶贫工作。
政府部门要加大对扶贫项目的跟踪和评估力度,确保扶贫资金的有效使用。
同时,要改革政府的部门机构,优化政策措施,提高扶贫工作的效率。
只有健全完善的扶贫机制,才能真正解决返贫问题。
综上所述,返贫问题是一个复杂而严峻的社会问题,解决返贫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我们应该注重培养人才,加强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推动农村产业发展,加强政府的监管和扶贫工作。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真正解决返贫问题,实现社会的共同繁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贫困与反贫困:发展隐患和历史责任春节前,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在北京召开了以“城市贫困与反贫困:发展隐患和历史责任”为主题的2006中国脑库年会。
数十名经济学家和相关学者通过对国内不同区域城市贫困问题广泛的调查研究,得出了不约而同的结论:城市贫困问题有待解决。
问题摆在我们面前:城市贫困人群,他们是谁?他们在哪里?如何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源的有效整合,积极促进城市贫困人群的培训和就业?国家应该在哪些方面、如何加强对城市贫困人群的权利保障?出台《反贫困法》的时机是否成熟?城市贫困人群:他们是谁?他们在哪里?关于贫困,大体上可分为农村贫困和城市贫困。
我国农村贫困人口数量,1978年为2.5亿人,2004年已经迅速下降到2610万人。
与此相比,城市贫困问题却有发展的趋势。
以2004年为例,专家们估计的数据是,城市人口贫困发生率为6%至8%,高于同期农村贫困人口发生率。
谁是城市里的穷人?与会的专家们认为,上个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的城市贫困群体,主要是无劳动能力、无经济来源、无法定赡养人和抚养人的“三无”人员。
城市贫困群体的出现和扩大,与城市社会结构变迁、城市产业结构升级以及城市体制和机制变革密切相关。
国有企业改革和调整导致失业率大幅上升,资源枯竭型城市里大量具有正常劳动能力的城市居民也因失业而陷入贫困,部分退休较早、仅依赖退休金生活的老年人陷于贫困线以下,流入城市的大量农村人口成为城市里新的贫困阶层,社会保险、教育培训、医疗保障等制度上的缺位与失效也在产生着新的城市贫困人群。
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政策法规司司长于学军认为,今后我国有两类人群容易陷入贫困:一类是进城的农民工,他们的贫困呈代际传播态势;第二个容易贫困的社会群体是老年人,他们的贫困发生率大大高于其他人群。
当城市贫困人群有了基本的定位之后,我们还需要知道,城市里的穷人有多少?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我们才能对症下药地开出解决城市贫困问题的良方。
“迄今为止,并没有国家权威部门制定城市贫困标准,开展专项贫困状况调查,并定期发布城市贫困人口的统计数据。
”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副理事长高尚全这样说。
这种情况既不利于贫困问题的诊断,也不利于确定最低生活保障金发放的标准。
由于缺乏高尚全所说的全国性权威统计和分析,到底谁是城市贫困人口,他们贫困到什么程度,不同城市的贫困人群构成是否不同等问题,谁都没有准确的答案。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关于农村贫困人口的脱贫,我国已经有了比较有效的做法和成功的经验。
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国情研究中心主任丁四保认为,解决城市贫困的问题要比农村脱贫还难。
首先,城市贫困居民没有土地等生产资料,不存在“增收和减负”的可能。
其次,城市贫困家庭也很少有向其他城市转移的机会和能力。
因为他们没有土地作为最后的生活保障,很难承担迁移的风险。
非正规就业是解决城市贫困的有效手段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我国严峻的城镇失业主要是一种冲击型现象。
中国经历的经济转轨决定了它所形成的就业困难和失业,是格外严峻的。
较低的劳动力市场发育水平和社会保障不健全,导致冲击型的城市贫困现象发生。
在经历就业冲击的时候,对于大多数城市家庭而言,获得就业机会是应对危机的基本手段。
因此,尽管在非正规部门就业(编者注:作者认为,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课题组[2005]使用的“灵活就业”的概念,大致与其所说的非正规就业相同),在收入水平和保障程度上不如他们以前所服务的国有经济部门高,但仍然是就业冲击下的必要选择。
正因为如此,在劳动力市场冲击严重的时期,非正规就业是帮助城市家庭摆脱贫困的一个途径。
研究发现,作为城市家庭对劳动力市场冲击的反应,非正规就业在减少贫困和缩小收入差距中都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是缩小收入差距的重要手段。
而要实现扩大就业,就需要鼓励和使用多种就业方式,在劳动力市场遭遇各种困难,同时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完善,还不能做到“应保尽保”的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这种就业方式显得更加重要。
作为积极的就业促进政策执行者的政府,应该为非正规就业创造条件,做到规范而不抑制。
首先,根据非正规部门发展的需要,为其能够获得注册、信贷和合法经营创造相应的制度环境,在不危及其存在的前提下,创造条件将其转化为正规经济。
其次,在社会保障制度的重构中,充分考虑到非正规部门和非正规就业的长期存在,从保障水平、可转移性等方面着眼,设计与之相容并有助于克服其缺陷的社会保护方式和机制。
第三,综合利用非正规就业的市场机制和社会保护的政策手段,最大化降低贫困发生率。
城市贫困问题的现状及对策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副理事长高尚全目前,我国城市贫困的负面效应日益凸现,并显示出愈益严重的趋势,因此有必要对城市贫困人群的概念和范围进行科学的厘清和定义。
城市贫困问题的解决,政府和社会各界负有重要的责任,必须针对城市贫困人群,提供更有效的社会保障和权益保障,通过制度的创新和完善,缓解城市贫困,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首先,城市贫困的程度有所加深并持续发展。
过去20多年,城市贫困并没有因为我国经济高速增长而有所减轻,相反还表现出明显加重的迹象。
大量的调查和研究结果显示,我国的城市贫困人口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上升的趋势,进入90年代,城市贫困人口则数以千万计。
事实上,有相当一部分专家认为,我国城市贫困人口的规模导噬媳淮蟠蟮凸懒恕?其次,城市贫困的原因和表现形式呈现出复杂性和多样性。
政策变革的因素、资源枯竭的因素以及不可预料的其他因素,造成了城市贫困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大体上,城市贫困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伴随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改革所形成的城市贫困,第二种是农村贫困向沿海发达城市的转移,第三种是资源枯竭型城市贫困。
这就需要我们抓住导致城市贫困的根本原因,探究和寻找有效解决的正确方案。
第三,要以就业为导向解决城市贫困问题。
关于城市贫困问题的解决,首先政府应该对贫困人口给予一定的保障,同时积极鼓励劳动者就业,以就业获取收入作为基础保障,这也是由我国国情所决定的保障模式。
因此,实施就业优先的经济发展战略和加强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就显得尤为关键。
在制定公共投资、财税金融等宏观政策上,要尽可能以解决就业为导向,尽可能扩大受惠范围。
第四,要注重解决农村贫困向城市贫困的转移问题。
农村贫困人口向城市的转移是目前我国城市贫困的来源之一。
对于从农村转移出来的贫困人口,地方城市政府应该给予相对宽松的环境,沿海发达城市应把这一部分人口统一纳入城市管理之中,积极探索外来人口贫困问题的解决办法。
此外还应从源头抓起,加强农村劳动力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培训的投入机制、运行机制、绩效评价机制和管理机制,减缓农村贫困的转移程度。
第五,资源枯竭型城市应重点解决城市发展问题。
对资源枯竭型城市而言,解决城市贫困的问题,需要与城市的产业转型和相关扶持政策结合起来,通盘考虑。
需要修订《资源法》,允许部分资源收入地方与中央共享,地方分享部分应全部用于城市发展接续产业,实现经济转型。
还需要建立中央政府的“有条件援助”机制,促进地方政府公共财政的形成和公共服务意识的增强。
第六,要积极防止城市贫困的“代际传递”。
子女教育是城市贫困家庭中最大的一个负担。
由于没有土地等生产资料,缺乏迁往其他城市的可能,使得城市贫困家庭的子女大量辍学;而进入劳动力群体的机会又很少,恶性循环,更难以摆脱贫困,同时也成为孕育贫困“代际传递”的土壤。
因此要增加对贫困城市教育和培训经费的投入,鼓励和支持多种所有制形式的职业技术教育,放宽和提高大学奖学金的标准,帮助贫困家庭子女提升人力资本等,帮助他们改变命运。
观点集粹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张车伟中国现在的贫困问题,如果按照国际标准,绝对贫困的数量是不多的,更主要的是相对贫困。
如果从相对贫困的角度来讲,我们的贫困问题是很严重的,而且有发展的趋势。
在市场机制的条件下会出现马太效应,会出现穷者越穷、富者越富的现象。
在解决贫困的过程中,市场的作用很重要,政府的作用更重要。
反贫困不要搞太多的救济和保障,还是要注重发展,解决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
今后的投资要倾向于穷人,特别是公共投资要落实到穷人身上。
国内知名经济观察家仲大军国有企业要搞好,只有把国企搞好了,才可能会避免一些贫困的发生。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振中经济发展要有利于穷人,福利要惠及穷人,特别强调政府转型,就是要改变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
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政策法规司司长于学军关于反贫困的问题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
一个方面是治理,现在的反贫困是在治理贫困问题,同时我不觉得预防贫困问题更重要。
因为我觉得治理的问题实际上是使已经贫困的人怎么样使他们脱贫。
另一方面是想办法使人们不沦为贫困人口,这是很重要的。
特别想提醒大家注意两个规模很大的人口群体,将来有可能要沦为贫困率发生比较高的群体。
一个群体是农民工。
第一代农民工贫困是可以理解的,从农村漂泊到城市,在现在的大环境下,从心理上是可以认同,可以理解的。
但是作为第二代,甚至第三代的新移民,我觉得将来是一个重大的问题。
大家可能记忆犹新,在去年的10月底11月初法国巴黎发生遍及全国、殃及邻国的骚乱,这个骚乱是怎么来的?实际上是第二代移民的问题没有处理好。
第一代移民无所谓,我们讲贫困的边缘出现在第二代。
第二代出生在本地,生长在本地,他认为自己是本地人,但是社会上不认同,造成心理上的隔阂,造成骚乱,我们要认真吸取深刻的教训。
第二个群体是老年人。
大约在30年后,我国人口老龄化达到高峰,60岁以上的老龄人铁定在3.5亿到4亿人之间,其中80岁以上的老老龄人大约达到1个亿。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靠什么?靠谁来养老?假设现有环境、现有体系不变的话,这么大的人口群体、这样高风险的贫困人群怎么办?所以,我觉得预防制度的设计很重要。
解决贫困问题是政府的天职,贫困问题的解决更多地应该靠有效的公共政策和公平的干预。
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副理事长林凌要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公平实现社会分配,全面提高贫困群体的素质。
构建和谐社会要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从解决人民的切身利益入手,特别是从贫困群体的切身利益入手。
作为政府,要强化其公共服务职能,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并且通过社会再分配,更加注重社会的公平,使全体人民,特别是贫困群体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要为贫困群体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特别是义务教育、公共卫生方面的,全面提高人口素质。
同时要建立贫困群体的利益表达机制和利益保护机制,维护贫困群体的合法权益。
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主任尹中卿为反贫困立法,不仅立法位阶低、效率不高,而且反贫困问题不仅仅是反贫困问题,还是整个的社会工程,所以现在不具备制定《反贫困法》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