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和力复习》PPT课件
合集下载
《力和运动》复习课课件
![《力和运动》复习课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01a2d5c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0a.png)
重力
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 力,方向竖直向下,单位 是牛顿,简称牛。
弹力与弹簧
总结词
掌握弹力与弹簧的原理、 应用和计算方法
弹力
由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 产生的力叫做弹力。
弹簧
弹簧是一种弹性元件,具 有缓冲、减震、储能等作 用,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 和电子产品中。
摩擦力的应用
总结词
摩擦力的分类
了解摩擦力的概念、分类和在生活中 的应用
应用。
圆周运动的应用
总结词:丰富多样
详细描述:圆周运动是另一种常见的运动形式,其运 动轨迹为一个圆或圆弧。圆周运动的应用非常丰富多 样,包括各种旋转运动、机械传动和天体运动等。例 如,电风扇的转动、机械钟表的齿轮传动和地球的自 转等都是圆周运动的应用。此外,圆周运动在汽车、 自行车和轮船等交通工具的设计和制造中也有着重要 的应用。
减小阻力和摩擦的方法
总结词:应对策略
详细描述:为了减小阻力和摩擦,可以采用减少接触表面的粗糙度、减轻物体的重量、使用润滑剂或 改变接触表面的材料等方法。这些方法可以有效降低阻力和摩擦力,提高物体的运动效率和性能。
05
力的应用
重力与万有引力
总结词
理解重力与万有引力的概 念、性质和作用
万有引力
任何两个物体间都存在相 互吸引的力,这种力叫做 万有引力。
《力和运动》复习课 ppt课件
目录
• 力的基本概念 • 运动的基本原理 • 力和运动的关系 • 摩擦力与阻力 • 力的应用 • 运动的应用
01
力的基本概念
什么是力
总结词:力的定义
详细描述: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力具有大小、量
总结词
运动的基本原理
初中物理第八章运动和力复习课ppt课件
![初中物理第八章运动和力复习课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e356199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ca.png)
中考试题链接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中考试题链接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惯性是物体固有的一种属性; ●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 ●物体的惯性只跟物体的质量有关; ●跟物体的运动情况无关。
用惯性解 释现象?
3.平衡状态(运动状态不变)和平衡力
平衡状态
静止状平衡力
(1)同一物体 (2)大小相等 (3)方向相反 (4)同一直线
5.重点实验
(1)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同一小车在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从静止下滑。
比较小车滑行距离
(2)二力平衡的条件
(1)同一物体 (2)大小相等 (3)方向相反 (4)同一直线
F1
F2
F合= F1 - F2 = 0N 合力为零
6.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区别
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 同一直线
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 同一直线
二、摩擦力
弹力
力
重力
摩擦力
产生条件 方向:
摩擦力产生的位置: 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是
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 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
1.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实验原理 二力平衡 . 实验方法 控制变量法 . 实验时 匀速直线 拉动物体。
①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受到的压力越大, 滑动摩擦力越大;
中考试题链接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中考试题链接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惯性是物体固有的一种属性; ●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 ●物体的惯性只跟物体的质量有关; ●跟物体的运动情况无关。
用惯性解 释现象?
3.平衡状态(运动状态不变)和平衡力
平衡状态
静止状平衡力
(1)同一物体 (2)大小相等 (3)方向相反 (4)同一直线
5.重点实验
(1)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同一小车在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从静止下滑。
比较小车滑行距离
(2)二力平衡的条件
(1)同一物体 (2)大小相等 (3)方向相反 (4)同一直线
F1
F2
F合= F1 - F2 = 0N 合力为零
6.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区别
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 同一直线
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 同一直线
二、摩擦力
弹力
力
重力
摩擦力
产生条件 方向:
摩擦力产生的位置: 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是
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 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
1.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实验原理 二力平衡 . 实验方法 控制变量法 . 实验时 匀速直线 拉动物体。
①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受到的压力越大, 滑动摩擦力越大;
中考试题链接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运动和力的复习》课件
![《运动和力的复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c4fc6be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d6.png)
《运动和力的复习》ppt课件
目录
• 运动复习 • 力复习 • 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 运动和力的综合问题
01
运动复习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运动是指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 。
分类
直线运动、曲线运动、匀速运动 、变速运动等。
运动学基本公式
01
02
03
速度公式
$v = frac{Delta x}{Delta t}$,表示物体在单位时间 内通过的位移。
连接体问题是指两个或多个物体 通过相互作用力连接在一起,并
共同参与运动的物理问题。来自解决连接体问题时,需要分析各 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受力情况, 并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
式进行求解。
连接体问题通常涉及到滑动摩擦 力、静摩擦力和弹力等相互作用 力,以及相对运动和绝对运动的
概念。
传送带问题
传送带问题是指物体在传送带 上运动时所涉及的物理问题。
03
通过实例分析,加深对牛顿第二定律在直线运动中应用的理解
。
牛顿第二定律在曲线运动中的应用
曲线运动的条件和分类
理解曲线运动的条件和分类,知道匀速圆周运动和平抛运动的运动规律。
牛顿第二定律在曲线运动中的应用实例
通过实例分析,加深对牛顿第二定律在曲线运动中应用的理解。
04
运动和力的综合问题
连接体问题
加速度公式
$a = frac{Delta v}{Delta t}$,表示物体速度变化的 快慢。
距离公式
$s = v times t$,表示物 体在一段时间内通过的距 离。
运动图像分析
01
02
03
04
速度-时间图像
表示物体在不同时间内的速度 变化情况。
目录
• 运动复习 • 力复习 • 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 运动和力的综合问题
01
运动复习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运动是指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 。
分类
直线运动、曲线运动、匀速运动 、变速运动等。
运动学基本公式
01
02
03
速度公式
$v = frac{Delta x}{Delta t}$,表示物体在单位时间 内通过的位移。
连接体问题是指两个或多个物体 通过相互作用力连接在一起,并
共同参与运动的物理问题。来自解决连接体问题时,需要分析各 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受力情况, 并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
式进行求解。
连接体问题通常涉及到滑动摩擦 力、静摩擦力和弹力等相互作用 力,以及相对运动和绝对运动的
概念。
传送带问题
传送带问题是指物体在传送带 上运动时所涉及的物理问题。
03
通过实例分析,加深对牛顿第二定律在直线运动中应用的理解
。
牛顿第二定律在曲线运动中的应用
曲线运动的条件和分类
理解曲线运动的条件和分类,知道匀速圆周运动和平抛运动的运动规律。
牛顿第二定律在曲线运动中的应用实例
通过实例分析,加深对牛顿第二定律在曲线运动中应用的理解。
04
运动和力的综合问题
连接体问题
加速度公式
$a = frac{Delta v}{Delta t}$,表示物体速度变化的 快慢。
距离公式
$s = v times t$,表示物 体在一段时间内通过的距 离。
运动图像分析
01
02
03
04
速度-时间图像
表示物体在不同时间内的速度 变化情况。
《运动和力复习 》课件
![《运动和力复习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38baf86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d5.png)
势能与动能
势能
势能是储存于一个系统内的能量,可以释放 为动能。常见的势能包括重力势能、弹性势 能和电势能等。
动能
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与物体 的质量和速度有关。动能公式为E=1/2mv² ,其中m为质量,v为速度。
机械能守恒定律
机械能守恒定律
在一个没有外力做功或者外力做功之和为零 的孤立系统中,物体的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 转化,但总机械能保持不变。
应用场景
机械能守恒定律在许多物理问题中都有应用 ,如自由落体运动、抛体运动、单摆等。通 过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可以简化问题,方
便求解。
2023-2026
END
THANKS
感谢观看
KEEP VIEW
REPORTING
牛顿运动定律复习
牛顿第一定律
总结词
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
详细描述
牛顿第一定律,也被称为惯性定律,指出除非受到外力作用,否则物体会保持 其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不变。
牛顿第二定律
总结词
描述物体加速度与作用力之间的关系
详细描述
牛顿第二定律指出,物体加速度的大小与作用力的大小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 反比。公式表示为F=ma。
动量性质
动量是矢量,具有方向性,遵循 平行四边形定则;动量是相对量 ,与参考系的选择有关。
动量定理
动量定理内容
物体所受力的冲量等于其动量的变化 量。数学表达式为:Ft = Δp。
动量定理应用
用于分析物体运动过程中力的作用效 果,特别是碰撞、冲击等瞬时作用的 情况。
动量守恒定律
动量守恒定律内容
在没有外力作用或外力相互抵消的情况下,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数学表达式为: m1v1 + m2v2 = m1v1' + m2v2'。
运动和力(共18张PPT)
![运动和力(共1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4092bb8c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f9.png)
第六页,共18页。
设想:在匀速转动的非惯性系中,小球受到一个惯性 离心力的作用,大小与绳子的拉力相等,方向与之相 反,所以小球处于静止的平衡状态。
f f 惯m2Rf 惯0 f 惯m2R
实例: 离心机原理、重力与地理纬 度的关系等。
第七页,共18页。
例题2.8 水平轨道上车厢以加速度a0行进,在其天花板上 静止悬挂着一质量为m的小球,试以车厢为参照系求出悬
决定潮起潮落的引潮力包括太阳对海水的引力,以及 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产生的惯性离心力。
地球自转一周是一天时间,地球上各点每转一周,历经 距离太阳最远和最近各一次,所以每天有两次涨潮,即朝 夕各一次涨潮。
12
第十二页,共18页。
§ 2.5 牛顿定律的内在随机性 混沌
1、牛顿定律与决定论
根据牛顿定律,只要知道物体所受的力和初始条件,就 可以决定其以后的 运动,即使不能将物体的 运动表述成解 析形式,也总可以利用数值计算法,逐点求出物体以后的 运 动状态。这就是说,物体的运动由牛顿定律和初始条件唯一 地确定。这就是“决定论”的思想。然而自然界并不如此简 单。自然界也存在许多不可精确预测的现象,例骰子的滚动、 大气的运动、河川的奔流等。18世纪在数学上发展了概率论 来 描述这种事件的随机性质。19世纪发展起来的统计物理学 进一步阐明了 大量分子组成的体系行为的 随机性质。20世 纪,随着研究深入到物质微观世界的更深层次,
作业C:
复习内容:第2章 牛顿运动定律 自看例题例2.1~例2.8.
自习内容:第3章 动量与角动量
第十八页,共18页。
相对惯性系作匀速直线运动的参照系也是惯性系。
第十六页,共18页。
作业B: 习题(P. 72~)
,2.20, 2.21, 2.24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PPT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0acbf23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8c.png)
木板表面
在同一斜面的同 一高度
比较小车滑行的距离
讲授新课
实验记录
表面状况 阻力的大小
棉布 木板 某表面
大 小 更小
小车运动的 距离s /m
小车速度减小 的情况
快 慢
更慢
结论
平面越光滑,受到的阻力越____小____,小车运动的 距离越___长_____ ,速度减小得越___慢____ 。
讲授新课
讲授新课
二 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平衡力
运动状态不改变
F 静止: F=G
向上匀速: F=G
向下匀速: F=G G
物体只受拉力和 重力的作用
讲授新课
F 非平衡力 向上加速:
运动状态改变 F>G
向下加速: G
F<G
有平衡力作用在物体上,运动状态不改变;
运动状态改变,一定有力作用在物体上,并 且是非平衡力。
一 不相等 相反 在同一条直线上
改变
二 相等 相反 在同一条直线上 不改变
三
相等
成一定 角度
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改变
四 相等 相反 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改变
讲授新课
小结
二力平衡条件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 平衡。
简记:同体、等大、反向、共线。
讲授新课
一 力的平衡
1.物体在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 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
只受两个力
二力平衡
2.平衡状态
静止状态
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讲授新课
二力平衡:一个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如果保持静 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这两个力相互平衡, 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力与运动复习》课件
![《力与运动复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fab4d5f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882ad6c.png)
《力与运动复习》PPT课件
这个PPT课件涵盖了《力与运动》的重点内容,介绍了力的概念和性质,运 动的概念和性质,力和运动的关系,牛顿三定律以及它们的应用,以及总结 和复习要点。
力的概念和性质
1 力是什么?
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表现,可以改变物体的状态或形状。
2 力的性质
力有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力可以叠加;力可以使物体加速或改变运动状态。
力的作用
当施加的力增大,物体的加速 度也增大;当物体质量增大, 所需的力也会增大。
举例说明
举个例子,当你把一个重物和 一个轻物从同一高度自由落下 时,重物的加速度会更大。
牛顿第三定律及其应用
1 相互作用力
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具有相等大小和相反方向的特点。
2 反作用力
当物体A施加一个力在物体B上时,物体B会施加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在物体A上。
3 举例说明
举个例子,当你把一本书推开,你施加了向前的推力,书受到的力向后推。
运动的概念和性质
运动是什么?
运动是物体位置随时间改变 的过程。
运动的性质
• 运动有方向和速度 • 运动可以是匀速或加速 • 运动可以是直线运动
或曲线运动
运动和力的关系
力是引起物体运动或改变运 动状态的原因。
牛顿第一定律
第二定律:物体受力和加速度之间有直接的 关系。
3 应用实例
比如,你用力把书推向桌子上,桌子也会对书施加同样大小、反向的反作用力。
总结和复习要点
力的概念和性质
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表现,可以改变物 体的状态或形状。
牛顿三定律
第一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会保 持当前状态。
运动的概念和性质
运动是物体位置随时间改变的过程,具有方 向和速度。
这个PPT课件涵盖了《力与运动》的重点内容,介绍了力的概念和性质,运 动的概念和性质,力和运动的关系,牛顿三定律以及它们的应用,以及总结 和复习要点。
力的概念和性质
1 力是什么?
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表现,可以改变物体的状态或形状。
2 力的性质
力有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力可以叠加;力可以使物体加速或改变运动状态。
力的作用
当施加的力增大,物体的加速 度也增大;当物体质量增大, 所需的力也会增大。
举例说明
举个例子,当你把一个重物和 一个轻物从同一高度自由落下 时,重物的加速度会更大。
牛顿第三定律及其应用
1 相互作用力
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具有相等大小和相反方向的特点。
2 反作用力
当物体A施加一个力在物体B上时,物体B会施加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在物体A上。
3 举例说明
举个例子,当你把一本书推开,你施加了向前的推力,书受到的力向后推。
运动的概念和性质
运动是什么?
运动是物体位置随时间改变 的过程。
运动的性质
• 运动有方向和速度 • 运动可以是匀速或加速 • 运动可以是直线运动
或曲线运动
运动和力的关系
力是引起物体运动或改变运 动状态的原因。
牛顿第一定律
第二定律:物体受力和加速度之间有直接的 关系。
3 应用实例
比如,你用力把书推向桌子上,桌子也会对书施加同样大小、反向的反作用力。
总结和复习要点
力的概念和性质
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表现,可以改变物 体的状态或形状。
牛顿三定律
第一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会保 持当前状态。
运动的概念和性质
运动是物体位置随时间改变的过程,具有方 向和速度。
《力力与运动复习》课件
![《力力与运动复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ab8836c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af.png)
力的分类:根据力的来 源可以分为重力、弹力 、摩擦力等;根据力的 作用效果可以分为拉力 、压力、支持力等。
牛顿第二定律及应用
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和表述 牛顿第二定律的适用范围和条件 牛顿第二定律在运动学中的应用 牛顿第二定律在动力学中的应用
运动学基本概念与公式
运动学定义:描述物体运动状态和规律的学科 运动学基本概念:速度、加速度、位移、时间等 运动学基本公式:速度公式、加速度公式、位移公式等 运动学基本单位:米、秒等
• 题目:关于重力的方向,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B. 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 C. 重力的方向总是指向地心 D. 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 答案:A 解析: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故BCD错误、A正确。 • A.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 B. 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 • C. 重力的方向总是指向地心 • D. 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 • 答案:A • 解析: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故BCD错误、A正确。
副标题:知识点梳理与巩固练习
知识点梳理:总结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包括力与运动的基 本概念、公式、定 理等。
巩固练习:通过例题、 练习题等形式,帮助 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 理解和记忆。
重点难点解析:对重 点、难点内容进行详 细解析,帮助学生更 好地掌握知识点。
学习方法指导:提供 有效的学习方法,帮 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本 节课的内容。
力的性质:掌握 力的方向、大小、 作用点等性质
力的单位:掌握 国际单位制中的 基本单位,如牛 顿、千牛等
理解牛顿第二定律及其应用
掌握牛顿第二定 律的概念和公式
理解牛顿第二定 律在运动学中的 应用
掌握牛顿第二定 律在动力学中的 应用
理解牛顿第二定 律在生活中的应 用
运动和力总复习PPT课件
![运动和力总复习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3053564ec3a87c24028c4ef.png)
【答案】 D
14
2021/5/8
【解法小窍门】二力平衡的条件:等大、反向、共线和同体,也就是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且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变式1】(2014·南宁)2014年巴西世界杯足球赛正激烈上
(3)从实验事实可知,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变化越慢,运动状态 变化越慢,由此可知,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如果物体不受 力,则物体运动状态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
【变式1】(2014·潍坊)如图所示,吊在天花板下面的电 灯处于静止状态,如果某一天,吊线突然间断开的同时, 所受外力全部消失,则电灯将( )
和接触面的
有关.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
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
滑动摩擦力越大.
3.摩擦种类:静摩擦、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
【答案】1. 接触 相对运动 相对运动 相反 2. 压力的大小 粗糙 程度
7
2021/5/8
4.增大摩擦的方法:(1)
;(2)
.
5.减小摩擦的方法:
(1)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
2 运动及静止的相对性
较易
3
2021/5/8
基础归纳梳理
◆ 知识点1 牛顿第一定律 ◆ 知识点2 二力平衡 ◆ 知识点3 摩擦力
4
2021/5/8
知识点1 牛顿第一定律
1. 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时,总
保持
或
状态.
2. 惯性的定义: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特性叫
做
. 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惯性由质量决定,质量大
13
2021/5/8
重难点2 二力平衡
例3(2012·北海)夏季的强台风给沿海城市造成很大的损 失,为了使树木不被台风连根拔起,用拉索固定树木,如 图所示,哪种方法能使拉索对树木的拉力与风力平衡? ()
14
2021/5/8
【解法小窍门】二力平衡的条件:等大、反向、共线和同体,也就是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且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变式1】(2014·南宁)2014年巴西世界杯足球赛正激烈上
(3)从实验事实可知,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变化越慢,运动状态 变化越慢,由此可知,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如果物体不受 力,则物体运动状态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
【变式1】(2014·潍坊)如图所示,吊在天花板下面的电 灯处于静止状态,如果某一天,吊线突然间断开的同时, 所受外力全部消失,则电灯将( )
和接触面的
有关.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
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
滑动摩擦力越大.
3.摩擦种类:静摩擦、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
【答案】1. 接触 相对运动 相对运动 相反 2. 压力的大小 粗糙 程度
7
2021/5/8
4.增大摩擦的方法:(1)
;(2)
.
5.减小摩擦的方法:
(1)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
2 运动及静止的相对性
较易
3
2021/5/8
基础归纳梳理
◆ 知识点1 牛顿第一定律 ◆ 知识点2 二力平衡 ◆ 知识点3 摩擦力
4
2021/5/8
知识点1 牛顿第一定律
1. 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时,总
保持
或
状态.
2. 惯性的定义: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特性叫
做
. 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惯性由质量决定,质量大
13
2021/5/8
重难点2 二力平衡
例3(2012·北海)夏季的强台风给沿海城市造成很大的损 失,为了使树木不被台风连根拔起,用拉索固定树木,如 图所示,哪种方法能使拉索对树木的拉力与风力平衡? ()
《力和运动》复习-完整版PPT课件
![《力和运动》复习-完整版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ce53f19102de2bd970588c0.png)
减小摩擦的方法:
①减小压力。 ②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③变滑动为滚动。 ④分离摩擦面。
列举相关的事例: 1、手握单杆不能太紧 2、加润滑油
3、机器转动的部分加滚动轴承
4、磁悬浮列车靠强磁场把列车托起
例1、重10N的木块,被25N的压力F静 压在竖直的墙壁上,则墙壁对木块的摩 擦力的大小为__1_0_N__,假设用30N的压 力压这一木块,木块静止不动,则墙壁 对木块的摩擦力将__1_0_N___。
练 一 练
阻力
N 牵引力
G
3、一辆在水平公路上做匀速运动的小 汽车,试举出小车所受的所有的力,这 些力中有哪些力是平衡力?
练 一 练
4、电灯吊在天花板下,在下列各对力中属于平 衡力的是( B )。 A、灯受的重力和灯对电线的拉力。 B、电线对灯的拉力和灯受的重力。 C、灯对电线的拉力和电线对灯的拉力。 D、灯对电线的拉力和电线对天花板的拉力。
次数 1 2 3
接触面情况 木块和木块 木块和木块 木块和毛巾
压力F / N 6 8 8
摩擦力f / N 1.2 1.6 3.5
练
结论: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一 练
3、子弹从枪膛里射出后,能继续在空中运动,是因为( C )
A、火药的推力。 B、子弹的冲力。 C、子弹有惯性。 D、子弹的惯性大于阻力。
4、竖直向上托起的皮球,离开手后能继续向上运动,是
因为( C )
A、球受到向上的托力 B、球受惯力 C、球有惯性 D、球受惯性作用
练 一 练
5、起重机提吊货物时,货物所受重力G和拉 力T之间的关系是 ) D
A.货物匀速上升时,T > G
B.货物匀速下降时,T < G
《运动和力》复习(40张PPT)
![《运动和力》复习(4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508a8773844769eae009eddc.png)
• 静摩擦力的影响因素:与之 平衡 的力。
第一节 牛顿第一定律
探究实验: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毛巾表面 棉布表面 木板表面
同一小车在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从静止下滑。 比较小车滑行距离
表面对小 小球通 速度减 速度变
车的阻力 过的距 小的快 为零的
离
慢
时间
毛巾
较大
棉布
较小
木板 最小
较小
较大 最大
较快 较短 较慢 较长 最慢 最长
的 推理 而概括出来的。 2、惯性 • 概念:物体保持运动状态 不变 的性质叫惯性。牛顿第
一定律也叫 惯性 定律。 • 影响因素: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惯性只与物体的 质
量 有关,与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存在状态无关。
• 小结:惯性不是力。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而惯性是物体 保持 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
N
f
F牵
G
1、做匀速运动的小汽车受到那些平衡力的作用?
2、运动员 匀速下落, 若伞和人总 重1000牛, 则伞受到的 阻力f是多少?
f =?
G =1000N
3.一个物体受到两个的作用,且这两个力的三要素
完全相同,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这两个力一定是一对平衡力
)。
B.这两个力可能是一对平衡力
⑶如图: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那些因素有关:
比较甲、乙图可得: 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比较甲、丙图可得: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 滑动摩擦力越大。 该研究采用了 控制变量 法。 由前两结论可概括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 压力大小 和
二、平衡力
1、力的平衡
物体在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 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
第一节 牛顿第一定律
探究实验: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毛巾表面 棉布表面 木板表面
同一小车在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从静止下滑。 比较小车滑行距离
表面对小 小球通 速度减 速度变
车的阻力 过的距 小的快 为零的
离
慢
时间
毛巾
较大
棉布
较小
木板 最小
较小
较大 最大
较快 较短 较慢 较长 最慢 最长
的 推理 而概括出来的。 2、惯性 • 概念:物体保持运动状态 不变 的性质叫惯性。牛顿第
一定律也叫 惯性 定律。 • 影响因素: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惯性只与物体的 质
量 有关,与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存在状态无关。
• 小结:惯性不是力。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而惯性是物体 保持 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
N
f
F牵
G
1、做匀速运动的小汽车受到那些平衡力的作用?
2、运动员 匀速下落, 若伞和人总 重1000牛, 则伞受到的 阻力f是多少?
f =?
G =1000N
3.一个物体受到两个的作用,且这两个力的三要素
完全相同,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这两个力一定是一对平衡力
)。
B.这两个力可能是一对平衡力
⑶如图: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那些因素有关:
比较甲、乙图可得: 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比较甲、丙图可得: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 滑动摩擦力越大。 该研究采用了 控制变量 法。 由前两结论可概括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 压力大小 和
二、平衡力
1、力的平衡
物体在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 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
《运动和力总复习》课件
![《运动和力总复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500de17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a68524e.png)
曲线运动的速度:v=ωr, v=dr/dt
曲线运动的角速度:ω=v/r, ω=dθ/dt
04
动力学的基本定理
牛顿第一定律
内容:任何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下,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意义:奠定了经典力学的基础,是动力学的基本定理之一。 应用:在工程、物理学、天文学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影响:对后世的物理学、天文学、工程学等学科产生了深远影响。
01
添加章节标题
运动和力的基本概
02
念
运动和力的定义
运动:物体相 对于参照物的
位置变化
力:物体对物 体的作用,使 物体产生加速
度
重力:物体受 到地球的吸引
而产生的力
摩擦力:物体 与物体接触时 产生的阻碍相
对运动的力
运动和力的分类
运动:直线运动、曲线运动、旋转运动等 力:重力、弹力、摩擦力、电磁力等 力的性质:大小、方向、作用点 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使物体发生形变
运动和力的关系
运动是力的作用结果 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 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决定了运动的状态 运动和力的关系是物理学的基本原理之一
03
运动学的基本公式
速度、加速度的定义及计算
速度: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 加速度:物体速度的变化率 计算公式:v=s/t,a=Δv/Δt 应用实例:自由落体运动、匀速直线运动等
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场景
自由落体运动:物体从静止开始下落,机械能守恒 弹簧振子运动: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机械能守恒 单摆运动:单摆做简谐运动,机械能守恒 斜面滑块运动:滑块在斜面上下滑,机械能守恒
力的平衡和力的合
07
成与分解
力的平衡的概念及计算
力的平衡:物 体在受到两个 或多个力的作 用时,如果这 些力的合力为 零,则物体处 于平衡状态。
运动和力ppt课件
![运动和力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8bacb0b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dc.png)
重力和摩擦力的计算方法
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公式G=mg计算,其中G是重力,m是物体的质量,g是重力加速度。
摩擦力的大小可以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和接触面的性质进行计算,静摩擦力可以用公式f=μN计算, 其中f是静摩擦力,μ是摩擦系数,N是物体所受的正压力;动摩擦力可以用公式f=μ(N-W)计算,其中 W是物体所受的重力。
建议与注意事项
在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时,需要注意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受力情况,以及初始和最终状态的 能量值。同时,还需要考虑其他形式的能量转换和损失。
摩擦力在工程中的应用
总结词
了解和掌握摩擦力在工程中的应用,包括制动、传动、支撑等方面。
详细描述
摩擦力是工程中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对物体的运动、稳定性和可靠性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合理利用摩擦力 ,可以提高工程的效率、安全性和稳定性。
牛顿第二定律指出,物体受到的力和 加速度成正比,而加速度与物体质量 成反比。具体来说,F=ma,其中F表 示力,m表示物体的质量,a表示加速 度。
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
总结词
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是描述物体动量变化和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基本原理。
详细描述
动量定理指出,物体受到的力的冲量等于物体动量的变化。动量守恒定律则描述 了系统在不受外力作用时,系统内各个物体的动量总和保持不变。
在计算抛体运动时,需要考虑重力加速度、空气阻力和其他可能影响物 体飞行的因素。同时,对于不同的问题场景,可能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 和公式进行计算。
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
总结词
理解和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分析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和转换。
详细描述
机械能守恒定律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基本原理,它指出在没有外部作用的情况下,物体的机 械能(动能和势能)保持不变。通过应用这一原理,可以分析物体在不同运动阶段中的能 量变化和转换关系。
力与运动复习课件ppt
![力与运动复习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f00901b0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6225e73.png)
运动的概念及描述
运动的定义
物体的位置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运动的描述
用位移、速度、加速度等物理量来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
牛顿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
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牛顿第二定律
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会产生加速度,加速度的大小与合外力成正比,与质量成 反比。
04
摩擦力与弹力
摩擦力的概念与分类
静摩擦力
两个相对静止的物体间产生的 摩擦力。
动摩擦力
两个相对运动的物体间产生的摩 擦力。
摩擦系数
描述摩擦力与压力之间关系的系数 。
弹力的概念及产生
弹性形变
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的形状 改变。
弹力
由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 的力。
弹簧的伸长量
弹簧受到的拉力与其原长的差 值。
03
动力学基本方程
动力学基本方程的推导
牛顿第二定律:动力学基本方程的推导源于牛顿第二定律, 即力和加速度的关系以及质量和加速度的关系。
动力学基本方程的推导过程包括对物体的受力分析、运动分 析和功能分析。
动力学基本方程的应用
解决速度和加速度的问题
动力学基本方程可以用来解决物体的速度、加速度和力的关 系问题,例如计算物体的速度、加速度和力的大小和方向。
3
动量守恒定律在经典力学中成立,在量子力学 中也成立。
动量守恒的证明方法
01
动量守恒的证明方法有多种,其中最简单的方法是通过实验验 证。
02
也可以通过数学推导来证明动量守恒定律,这需要使用牛顿第
二定律、力的合成和分解等数学知识。
在量子力学中,动量守恒的证明需要使用波函数、算符和量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参照物;认为月亮向东运动,是以 _____云___为参照物。
2. (2010武汉)国庆60周年阅兵时,一架加油机和两
架受油机组成的编队通过天安门广场上空模拟空中加
油。我们说加油机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 C )
A.广场上的受检官兵 B.天安门城楼
C.受油机
D.蓝天上的白云
3. (2010南通)甲、乙两列火车在两条平行 的铁轨上匀速行驶,两车交汇时,甲车座位上的乘客从 车窗看到地面上的树木向北运动,看到乙车向南运动.
由此可判断( A )
A.甲、乙两车都向南运动 B.甲、乙两车都向北运动 C.甲车向南运动,乙车向北运动 D.甲车向北运动,乙车向南运动
a
b
11、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
(1)相同路程比 时间多少 。
(2)相同时间比 路程长短 。
12.物理学上,物体运动的快慢用速度 表示
1134..速速度度是公物式体:在速单度位=时路时间程间内通v过=的路st 程。
复习:第七章:运动和力 第一课时
考点分析
怎样描述运动
怎样比较运动的快慢 中考链接 知识小结
1、中考要求: (1)知道如何用科学的语言描述物体的运动和静止;
了解参照物的概念及其选取的方法; (2)理解速度的定义、速度的单位、公式及其意义。 (3)能用速度公式简单计算速度和平均速度。
1、教学重点:(1)运动静止的相对性(2)速度的理 解计算(3)通过构建知识框架和网络,使学生牢记基 础知识,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 2、教学难点:运动静止及参照物的实例分析、速度单 位换算
在描述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时,我们就选地面或固定在 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 C.飞机在空中加油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受油机是静止的 D.漂流而下的小船,以河岸为参照物,小船是静止的
【点拨】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关键是相对所选参照物 有无位置改变,位置改变叫运动,位置不变叫静止。
一、运动的描述:
1、物体A相对于物体B(参照物)位置改变了, 则A相对于B是运动的。
驶的汽车中的速度表,目前指示的
车速是80km/h ,以这样的速度
行驶160km,需 2
h。
请记住: 1m/s=3.6km/h 人步行约1m/s 自行车约5m/s
例5、汽车在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 在模拟公路上先让汽车以8m/s的速度行驶500s, 紧接着以20m/s的速度行驶100s,求:
速度国际单位:米每秒即m/s 1m/s=3.6km/h 速度常用单位:千米每小时即km/h
15. 1m/s=____3_.6____km/h
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大约是 1 m/s.自行车的速度 大约是 5 m/s 16、机械运动按路线可分为 直线 运动和 曲线 运 动;按速度可分为 匀速运动和 变速 运动。
【解答】 1号和2号(运动) 3号和4号(静止)
【点拨】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关键是相对所选参照物 有无位置改变,位置改变叫运动,位置不变叫静止。
例2下列关于运动和静止的说法正确的是(【解)答】 B A.地球同步卫星围绕地球飞行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卫星
是运动的。 B.月亮在云中穿行时,以云为参照物,月亮是运动的通常
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
。
2、位参置照的物改:变
3、参照物 判断物体是(运可动以还、是不静可止以,)被任选意作选参择,照一的般物体。
我们生活中都可是选以
作为参照物。
地面
4、运动是指研究对象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 改变 ,静 止是指研究对象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 没有改变。
5、物体的运动和静止取决于 参照物,这叫运动的相对
(同时B相对于A也是运动的) 练习1:(根据参照物判断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1、小明坐在匀速行驶汽车里,
以地面为参照物,他是_运___动_ __的, 以汽车为参照物,他是_静___止____ 的。
2、小惠坐在顺江而下的船中,
以岸为参照物,他是___运___动 的, 以船为参照物,他是___静___止__的。
性。
6、自然界中所有的物体都是 运动 (静止、运动)的。
自然界中最简单、最基本的运动是
。
匀速直线运动
例 1
比较(a)、(b)两图,请找一找,
小朋友运动了
___号小朋友是静止的,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精析】1号和2号小孩运动了,根据是相对于大树的位置 都发生了改变;3号和4号小孩都保持不动,根据是他们 相对于大树的位置没有改变。
描述青山是 运动 的,是以 竹排 为参照物。
3、诗人坐船远眺写下诗句“看山恰似走来迎”,
描述山是 运动 的,是以 船 为参照物。
4、小王坐汽车东海大桥, 看到深水港向他靠近, 他是以 汽车 为参照物的.
5、坐在匀速行驶的公共汽车上的乘客,看到
路旁的树木向后退去,他是以公共汽车为参照物的。
中考链接1. (2010泰州)观察图7所示的情 景和文字,认为云向西运动,是以___月__亮__
(1)该汽车在模拟公路上行驶的路程。 (2)汽车在整个测试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解:(1)v1=8m/s t1=500s v2=2m/s t2=100s
s1=v1t1=8m/s×500s=4000m s2=v2t2=20m/s×100s=2000m s总=s1+s2=4000m+2000m=6000m (2)s总=6000m t总=500s+100s=600s
17、物理学中把 把速度不变的直线 运动叫做匀速直 线运动。
例3、 110米的跨栏赛跑正在紧张地进行着,观
众认定,跑在最前面的刘翔最快,裁判依据到达
终是点用的相计同时时少间判比定较他__跑__得__最路__快程的.观方众法看;裁谁判跑的在判前定面,,
是用
相同路程,比较时的间方法
例4、如图所示是一辆在公路上行
答:
19、水中游动最快的旗鱼,速度可达108km/h;陆地上跑得最
快的猎豹,1s可跑40m;空中飞行最快的褐海燕,1min能飞
5km。比较它们速度的大小 ( c )
3、杨利伟与太空船在太空中高速飞行,
以地面为参照物,他是 运动 的。 以太空船为参照物,他是 静止 的。
练习2:根据物体运动或静止的描述选择参照物
1、“月亮在云中穿行”这句话中,
是说月亮是 运动 的,是以 云
为参照物。
2、“小小竹排江中游,
描述竹排是 运动 的,是以 岸 为参照物;
“巍巍青山两岸走”
2. (2010武汉)国庆60周年阅兵时,一架加油机和两
架受油机组成的编队通过天安门广场上空模拟空中加
油。我们说加油机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 C )
A.广场上的受检官兵 B.天安门城楼
C.受油机
D.蓝天上的白云
3. (2010南通)甲、乙两列火车在两条平行 的铁轨上匀速行驶,两车交汇时,甲车座位上的乘客从 车窗看到地面上的树木向北运动,看到乙车向南运动.
由此可判断( A )
A.甲、乙两车都向南运动 B.甲、乙两车都向北运动 C.甲车向南运动,乙车向北运动 D.甲车向北运动,乙车向南运动
a
b
11、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
(1)相同路程比 时间多少 。
(2)相同时间比 路程长短 。
12.物理学上,物体运动的快慢用速度 表示
1134..速速度度是公物式体:在速单度位=时路时间程间内通v过=的路st 程。
复习:第七章:运动和力 第一课时
考点分析
怎样描述运动
怎样比较运动的快慢 中考链接 知识小结
1、中考要求: (1)知道如何用科学的语言描述物体的运动和静止;
了解参照物的概念及其选取的方法; (2)理解速度的定义、速度的单位、公式及其意义。 (3)能用速度公式简单计算速度和平均速度。
1、教学重点:(1)运动静止的相对性(2)速度的理 解计算(3)通过构建知识框架和网络,使学生牢记基 础知识,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 2、教学难点:运动静止及参照物的实例分析、速度单 位换算
在描述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时,我们就选地面或固定在 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 C.飞机在空中加油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受油机是静止的 D.漂流而下的小船,以河岸为参照物,小船是静止的
【点拨】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关键是相对所选参照物 有无位置改变,位置改变叫运动,位置不变叫静止。
一、运动的描述:
1、物体A相对于物体B(参照物)位置改变了, 则A相对于B是运动的。
驶的汽车中的速度表,目前指示的
车速是80km/h ,以这样的速度
行驶160km,需 2
h。
请记住: 1m/s=3.6km/h 人步行约1m/s 自行车约5m/s
例5、汽车在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 在模拟公路上先让汽车以8m/s的速度行驶500s, 紧接着以20m/s的速度行驶100s,求:
速度国际单位:米每秒即m/s 1m/s=3.6km/h 速度常用单位:千米每小时即km/h
15. 1m/s=____3_.6____km/h
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大约是 1 m/s.自行车的速度 大约是 5 m/s 16、机械运动按路线可分为 直线 运动和 曲线 运 动;按速度可分为 匀速运动和 变速 运动。
【解答】 1号和2号(运动) 3号和4号(静止)
【点拨】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关键是相对所选参照物 有无位置改变,位置改变叫运动,位置不变叫静止。
例2下列关于运动和静止的说法正确的是(【解)答】 B A.地球同步卫星围绕地球飞行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卫星
是运动的。 B.月亮在云中穿行时,以云为参照物,月亮是运动的通常
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
。
2、位参置照的物改:变
3、参照物 判断物体是(运可动以还、是不静可止以,)被任选意作选参择,照一的般物体。
我们生活中都可是选以
作为参照物。
地面
4、运动是指研究对象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 改变 ,静 止是指研究对象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 没有改变。
5、物体的运动和静止取决于 参照物,这叫运动的相对
(同时B相对于A也是运动的) 练习1:(根据参照物判断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1、小明坐在匀速行驶汽车里,
以地面为参照物,他是_运___动_ __的, 以汽车为参照物,他是_静___止____ 的。
2、小惠坐在顺江而下的船中,
以岸为参照物,他是___运___动 的, 以船为参照物,他是___静___止__的。
性。
6、自然界中所有的物体都是 运动 (静止、运动)的。
自然界中最简单、最基本的运动是
。
匀速直线运动
例 1
比较(a)、(b)两图,请找一找,
小朋友运动了
___号小朋友是静止的,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精析】1号和2号小孩运动了,根据是相对于大树的位置 都发生了改变;3号和4号小孩都保持不动,根据是他们 相对于大树的位置没有改变。
描述青山是 运动 的,是以 竹排 为参照物。
3、诗人坐船远眺写下诗句“看山恰似走来迎”,
描述山是 运动 的,是以 船 为参照物。
4、小王坐汽车东海大桥, 看到深水港向他靠近, 他是以 汽车 为参照物的.
5、坐在匀速行驶的公共汽车上的乘客,看到
路旁的树木向后退去,他是以公共汽车为参照物的。
中考链接1. (2010泰州)观察图7所示的情 景和文字,认为云向西运动,是以___月__亮__
(1)该汽车在模拟公路上行驶的路程。 (2)汽车在整个测试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解:(1)v1=8m/s t1=500s v2=2m/s t2=100s
s1=v1t1=8m/s×500s=4000m s2=v2t2=20m/s×100s=2000m s总=s1+s2=4000m+2000m=6000m (2)s总=6000m t总=500s+100s=600s
17、物理学中把 把速度不变的直线 运动叫做匀速直 线运动。
例3、 110米的跨栏赛跑正在紧张地进行着,观
众认定,跑在最前面的刘翔最快,裁判依据到达
终是点用的相计同时时少间判比定较他__跑__得__最路__快程的.观方众法看;裁谁判跑的在判前定面,,
是用
相同路程,比较时的间方法
例4、如图所示是一辆在公路上行
答:
19、水中游动最快的旗鱼,速度可达108km/h;陆地上跑得最
快的猎豹,1s可跑40m;空中飞行最快的褐海燕,1min能飞
5km。比较它们速度的大小 ( c )
3、杨利伟与太空船在太空中高速飞行,
以地面为参照物,他是 运动 的。 以太空船为参照物,他是 静止 的。
练习2:根据物体运动或静止的描述选择参照物
1、“月亮在云中穿行”这句话中,
是说月亮是 运动 的,是以 云
为参照物。
2、“小小竹排江中游,
描述竹排是 运动 的,是以 岸 为参照物;
“巍巍青山两岸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