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

合集下载

偶氮二异丁腈的分子式

偶氮二异丁腈的分子式

偶氮二异丁腈的分子式
偶氮二异丁腈的分子式是C8H12N4。

偶氮二异丁腈是一种常用的自由基引发剂,不溶于水,溶于甲醇、乙醇、丙酮、乙醚、甲苯等有机溶剂和乙烯基单体。

偶氮二异丁腈呈白色柱状结晶或白色粉末状结晶状。

一、主要用途
1、偶氮二异丁腈可以作为固体火箭发动机推进剂的重要成分之一,用于提供大量的推力。

2、偶氮二异丁腈可应用于制备火药,尤其是高能量密度的火药。

3、偶氮二异丁腈可用于有机合成反应的起始剂,催化剂和材料合成的中间体。

二、危险性
升温时,分解。

生成四甲基琥珀腈和氰化物有毒烟雾。

震动,摩擦或冲击时,可能发生爆炸性分解。

加热时可能发生爆炸。

与醇类,氧化剂,酮类,如丙酮,醛类和烃类,如庚烷急剧地发生反应。

产生着火和爆炸的危险。

三、注意事项
1、偶氮二异丁腈是一种爆炸性物质,对于防爆和防火安全措施需要严格遵守。

在储存和运输时,要防止与其他易燃物、活性物质或强酸等接触。

2、在接触偶氮二异丁腈时要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

3、不要将偶氮二异丁腈与其他物质共存于同一容器中,以防止意外发生。

偶氮二异丁腈在 自由基聚合反应中的用量百分比

偶氮二异丁腈在 自由基聚合反应中的用量百分比

偶氮二异丁腈在自由基聚合反应中的用量百分比标题:偶氮二异丁腈在自由基聚合反应中的用量百分比探讨摘要:在自由基聚合反应中,偶氮二异丁腈(AIBN)是一种常用的引发剂,被广泛应用于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和聚合物。

本文将深入探讨AIBN在自由基聚合反应中的用量百分比,并对其在反应过程中的影响进行综合评估。

文章将从用量百分比的基本概念入手,逐步深入讨论AIBN的适当用量、用量与反应效果的关系、用量与产物性质的关联等方面,以期为读者提供全面、深入的认识与理解。

一、AIBN的基本概念1.1 AIBN的化学结构与性质1.2 AIBN在自由基聚合反应中的作用机制二、适当用量的选择2.1 AIBN用量与反应速率的关系2.2 AIBN用量与转化率的影响2.3 AIBN用量对产物分子量的影响三、用量与反应效果的关系3.1 低用量下的聚合反应3.2 高用量下的聚合反应3.3 用量百分比与反应选择性的关联四、用量与产物性质的关联4.1 AIBN用量对聚合物结构的影响4.2 AIBN用量对聚合物物理性质的影响4.3 AIBN用量对聚合物化学性质的影响五、个人观点与理解5.1 对AIBN的用量百分比的选择的思考5.2 对AIBN与聚合反应中其他因素的协同作用的认识与思考六、总结与回顾6.1 用量百分比的选择原则与方法6.2 AIBN在自由基聚合反应中的综合评估6.3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在本文中,将以用量百分比作为主要线索,全面评估AIBN在自由基聚合反应中的应用。

我们将从AIBN的基本概念入手,逐步深入探讨其适当用量选择的原则和方法,用量与反应效果的关系,以及用量与产物性质的关联。

我将分享我个人对AIBN用量百分比选择的思考,并对AIBN与聚合反应中其他因素的协同作用进行分析。

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能够全面、深刻且灵活地理解偶氮二异丁腈在自由基聚合反应中的用量百分比的重要性与影响。

本文的撰写参考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和学术文献,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份有价值的文章,促进对该主题的深入研究与探讨。

苯乙烯-顺丁烯二酸酐共聚反应

苯乙烯-顺丁烯二酸酐共聚反应

,为供电子型单体,因此二单体之间容易发生共其反应机理主要是由于电荷转移的相互作用,使得自由基与单体
maleicAnhydrzde cop01ymer),简称SMAn树
步骤现象分析(1)安装好装置。


25.75g (29.5m1, 0.25mol)苯乙
烯及 2.95g (0.03m01)顺丁烯
二酸酐加入三口瓶中,水浴加
热,体系温度升至50℃后,在搅拌下,顺丁烯二酸酐溶解。

苯乙烯为无色透明液体,
顺丁烯二酸酐为白色颗粒状。

随着加热的进行顺丁烯二酸
酐逐渐溶解。

顺丁烯二酸酐能溶于醇、
乙醚和丙酮,在加热条件下能
溶解于苯乙烯。

?谈谈它们各自的特点与差别?
没有出现沉淀,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反应还没进行完全,另一方面可能是由于多数形成。

3 习题参考答案

3 习题参考答案

高分子第三章习题参考答案思考题2、下列烯类单体适于何种机理聚合:自由基聚合,阳离子聚合或阴离子聚合?并说明理由。

CH2=CHCl,CH2=CCl2,CH2=CHCN,CH2=C(CN)2,CH2=CHCH3,CH2=C(CH3)2,CH2=CHC5H6,CF2=CF2,CH2=C(CN)COOCH3,CH2=C(CH3)-CH=CH2参考答案:CH2=CHCl:适于自由基聚合,Cl原子是吸电子基团,也有共轭效应,但较弱。

CH2=CCl2:适于自由基聚合,Cl原子是吸电子基团。

CH2=CHCN:适于自由基聚合和阴离子聚合,CN是强吸电子基团,并有共轭效应。

CH2=C(CN)2:适于自由基聚合和阴离子聚合,CN是强吸电子基团。

CH2=CHCH3:适于阳离子聚合,CH3是供电子基团,CH3是与双键有超共额轭效应。

CH2=C(CH3)2:适于阳离子聚合,CH3是供电子基团,CH3是与双键有超共轭效应。

CH2=CHC5H6和CH2=C(CH3)-CH=CH2:均可进行自由基聚合、阳离子聚合和阴离子聚合。

因为共轭体系π电子的容易极化和流动。

CF2=CF2:适于自由基聚合。

F原子体积小,结构对称。

CH2=C(CN)COOCH:适合阴离子和自由基聚合,两个吸电子基,并兼有共轭效应。

3、判别下列单体能否进行自由基聚合,并说明理由。

CH2=C(C5H6)2,ClCH=CHCl,CH2=C(CH3)C2H5,CH3CH=CHCH3,CH2=C(CH3)COOCH3,CH2=CHOCOCH3,CH3 CH=CHCOCH3参考答案:CH2=C(C5H6)2不能通过自由基聚合形成高分子量聚合物。

因为取带基空间阻碍大,形成高分子键时张力也大,故只能形成二聚体。

ClCH=CHCl不能通过自由基聚合形成高分子量聚合物。

因为单体结构对称,1,2-而取代基造成较大空间阻碍。

CH2=C(CH3)C2H5不能通过自由基聚合形成高分子量聚合物。

高化自由基聚合计算题

高化自由基聚合计算题

1. 醋酸乙烯在60℃以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进行本体聚合,其动力学数据如下:d k =1.16×10-5s -1,p k =3700 L ·(mol ·s)-1,t k =7.4×107L ·(mol ·s)-1,c (M)=10.86mol/L ,c (I)=0.206×10-3mol/L ,C M =1.91×10-4,f =1,偶合终止占动力学终止的90%,试求所得聚醋酸乙烯的n X 。

2. 苯乙烯溶液浓度为 0.20 mol/L 在 60℃下聚合, 所用的过氧类引发剂浓度为 4.0×10-3 mol/L 。

如引发剂半衰期为44h ,引发效率f=0.80, k p =145 L·mol -1·s -1, k t =7.0×107 L·mol -1·s -1,欲达到50% 转化率,需要多长时间?3.以过氧化二特丁基为引发剂,在60℃下研究苯乙烯聚合。

苯乙烯溶液浓度(1.0mol/L),过氧化物(0.01mol/L),引发和聚合的初速率分别为4×10-11和1.5×10-7mol/(L ·s)。

试计算(1)(f k d ),(2)初期动力学链长(3)初期聚合度。

计算时采用下列数据和条件:C M =8.0×10-5,C I =3.2×10-4,C S =2.3×10-6,60℃苯乙烯的密度为0.887g/mL ,苯的密度为0.839g/mL ,设苯乙烯-苯体系为理想溶液,苯乙烯在60℃下聚合全为偶合终止。

4. 100毫升无阻聚物存在的甲基丙烯酸甲酯中,加入0.0242克过氧化二苯甲酰,并在60℃下聚合。

反应1.5小时后得到聚合物3克,用渗透压法测得其分子量为831500(已知60℃下BPO 的半衰期为48小时,引发效率为0.81, C l 为0.02 , C M 为0.1×104 ,甲基丙烯酸甲醋的密度为0 .930g/ /ml )。

高分子化学-潘祖仁-习题答案-自由基聚合

高分子化学-潘祖仁-习题答案-自由基聚合

第三章自由基聚合习题1.举例说明自由基聚合时取代基的位阻效应、共轭效应、电负性、氢键和溶剂化对单体聚合热的影响。

2.什么是聚合上限温度、平衡单体浓度?根据表3-3数据计算丁二烯、苯乙烯40、80O C自由基聚合时的平衡单体浓度。

3.什么是自由基聚合、阳离子聚合和阴离子聚合?4.下列单体适合于何种机理聚合:自由基聚合,阳离子聚合或阴离子聚合?并说明理由。

CH2=CHCl,CH2=CCl2,CH2=CHCN,CH2=C(CN)2,CH2=CHCH3,CH2=C(CH3)2,CH2=CHC6H5,CF2=CF2,CH2=C(CN)COOR,CH2=C(CH3)-CH=CH2。

5.判断下列烯类单体能否进行自由基聚合,并说明理由。

CH2=C(C6H5)2,ClCH=CHCl,CH2=C(CH3)C2H5,CH3CH=CHCH3,CH2=C(CH3)COOCH3,CH2=CHOCOCH3,CH3CH=CHCOOCH3。

6.对下列实验现象进行讨论:(1)乙烯、乙烯的一元取代物、乙烯的1,1-二元取代物一般都能聚合,但乙烯的1,2-取代物除个别外一般不能聚合。

(2)大部分烯类单体能按自由基机理聚合,只有少部分单体能按离子型机理聚合。

(3)带有π-π共轭体系的单体可以按自由基、阳离子和阴离子机理进行聚合。

7.以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写出苯乙烯、醋酸乙烯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自由基聚合历程中各基元反应。

8.对于双基终止的自由基聚合反应,每一大分子含有1.30个引发剂残基。

假定无链转移反应,试计算歧化终止与偶合终止的相对量。

9.在自由基聚合中,为什么聚合物链中单体单元大部分按头尾方式连接?10.自由基聚合时,单体转化率与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随时间的变化有何特征?与聚合机理有何关系?11.自由基聚合常用的引发方式有几种?举例说明其特点。

12.写出下列常用引发剂的分子式和分解反应式。

其中哪些是水溶性引发剂,哪些是油溶性引发剂,使用场所有何不同?(1)偶氮二异丁腈,偶氮二异庚腈。

实验三 醋酸乙烯酯的溶液聚合

实验三  醋酸乙烯酯的溶液聚合

高分子化学实验报告实验三醋酸乙烯酯的溶液聚合一、实验目的通过聚醋酸乙烯酯的制备,掌握溶液聚合的一般方法和基本实验技巧。

二、实验原理本实验以偶氮二异丁氰为引发剂,甲醇为溶剂的醋酸乙烯酯的溶液聚合,属于自由基聚合反应。

溶液聚合一般有反应均匀、聚合热易散发、反应速度及温度易控制、分子量分布均匀等特点。

在聚合过程中存在向溶剂链转移的反应,使产物分子量降低。

因此,在选择溶剂时必须注意溶剂的活性大小。

各种溶剂的链转移常数变动很大,水为零,苯较小,卤代烃较大。

一般根据聚合物分子量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溶剂。

另外还要注意溶剂对聚合物的溶解性能,选用良溶剂时,反应为均相聚合,可以消除凝胶效应,遵循正常的自由基动力学规律。

选用沉淀剂时,则成为沉淀聚合,凝胶效应显著。

产生凝胶效应时,反应自动加速,分子量增大,劣溶剂的影响介于其间,影响程度随溶剂的优劣程度和浓度而定。

缺点是一、溶剂回收难,二、溶剂本身也是一种杂质,使产品纯度低,三、溶剂一般易燃易爆有毒,四、聚合速率低。

聚醋酸乙烯酯适于制造维尼纶纤维,控制分子量是关键。

单体纯度、引发剂和溶剂类别,以及聚合温度和转化率高低,都对产物分子量有很大影响,由于乙酸乙烯酯自由基活性很高,容易对聚合物发生链转移,而形成支链或交联产物。

三、实验材料、装置流程及仪器100ml 三颈瓶 回流冷凝管 温度计 搅拌器 铁架台 水浴锅 醋酸乙烯酯(重蒸)20ml 甲醇20ml 偶氮二异丁氰0.2g四、实验步骤五、实验结果无色粘稠状液体六、注意事项(1)醋酸乙烯酯有麻醉性和刺激作用,高浓度蒸气可引起鼻腔发言,因此在实验时保持通风;(2)在实验时应先加引发剂,等到引发剂溶解后,再升温。

七、思考题1、溶液聚合的定义,组成,分类及优缺点。

答:定义:单体和引发剂溶于适当溶剂中的聚合方法。

组成:单体、引发剂、溶剂。

分类:按聚合产物在溶剂中的溶解性:均相聚合,沉淀聚合按聚合机理:自由基聚合,离子聚合。

优点:聚合时溶剂回流带走聚合热,使反应强度得到控制;消除了自动加速效应,使聚合物分子量均一。

【高等教育】高分子化学试题

【高等教育】高分子化学试题

A.聚合速率和分子量同时降低 B. 聚合速率增加但分子量降低
C.产生凝胶
D. 聚合速率和分子量同时增加而分子量分布变宽
2.下列单体进行自由基聚合时,分子量仅由温度来控制而聚合速率由引发剂用量
来调节的是( )。
A. CH2 CH CONH2
B. CH2 CH OCOCH3
C. CH2 CH Cl
D. CH2 CH
A.温度升高而产生凝胶
B.聚合速率增加但分子量降低
C.聚合速率和分子量同时增加而分子量分布变宽
D.聚合速率增加分子量降低而分子量分布变窄
2.下列单体进行自由基聚合时,分子量与引发浓度基本无关,而仅决定于温度的
是( )。
A.乙酸乙烯酯
B. 氯乙烯
C. 丙烯腈
3.单体的相对活性是由 Q、e 值来决定,而大多数的情况下,只决定于( )。
二、下列各题中,认为对者在括号中打(+);不对者打(-)。 1.甲基丙烯酸甲酯在 220℃下也能顺利进行热聚合。 ( ) 2.丙烯腈在 H2SO4 催化下很快进行阳离子聚合。 ( ) 3.异丁烯在低温及 TiCl4 催化下很快进行阳离子聚合。( ) 4.苯乙烯在水介质中以 LiC4H9 为催化剂进行聚合。 ( ) 5.醋酸乙烯酯单体均聚时,若加入极少量苯乙烯则聚合速率大大增加。 ( ) 6.阴离子聚合中,所选用的溶剂的介电常数或电子给予指数越大,则聚合速率也
由基聚合或逐步聚合)。 (三)烯类单体的自由基聚合中,欲缩短聚合周期又要保证质量,你认为可采取那
些有效措施?其理论依据是什么?
四、计算题 多少苯甲酸加到等摩尔的已二酸和已二胺中能得到聚酰胺的分子量为 10000,反应
程度为 99.5%?
高分子化学试题
班级:

江南大学高分子化学习题机理与反应题

江南大学高分子化学习题机理与反应题

1.写出下列单体形成聚合物的反应式。

指出形成聚合物的重复单元、结构单元、单体单元和单体,并对聚合物命名,说明属于何类聚合反应。

(1)(2)2.写出下列聚合物的单体、结构式,并指出其聚合方法和聚合机理。

(1)有机玻璃(2)聚异丁烯3.写出机理以AIBN为引发剂,MMA进行本体聚合的各步基元反应式萘钠引发苯乙烯聚合的基元反应式4. 写出下列聚合物的单体,结构式,并指出其聚合方法和聚合机理(1)尼龙—66;(2)苯乙烯 ;5.机理和聚合反应式(1)写出三氟化硼----水体系引发异丁烯聚合的机理(仅写链引发)(2)写出AIBN引发丁二烯聚合的机理(1,4加成)(仅写引发和增长)。

(3)写出一个缩聚反应和一个需要两种或以上单体的自由基聚合反应的反应式,并写出反应后聚合物的名称。

(4)补全反应式:nOCN—R—NCO + nHOROH === [CONH—R—NHCO·ORO]n6、以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写出氯乙烯悬浮聚合的有关的基元反应方程式7.以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写出苯乙烯、醋酸乙烯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自由基聚合历程中各基元反应。

8. 完成反应式:(1) (2)(3) (4) (5) (6)(2)线性酚醛树脂(3)聚甲醛答案1.答:(1)、(2)、为重复单元和结构单元,无单体单元。

2.解答:机理分析(1)单体结构式自由基聚合链引发链增长链终止(2)单体聚合物结构式阳离子聚合链引发链增长链终止(不考虑链转移)3.解答:机理(1)链引发链增长链终止偶合终止歧化终止(2)4.解答:(1)尼龙—66 ;熔融聚合逐步聚合(2)苯乙烯 ;本体聚合连锁5.(1)答:BF3+H2O →H+(BF3OH)—CH2==C(CH3)2+H+(BF3OH)—→CH3C+(CH3)2(BF3OH)—(2)答:(CH3)2C(CN)—N==N—(CN)C(CH3)2→2(CH3)2C(CN)—N·CH2==CH—CH==CH2 + (CH3)2C(CN)—N·→(CH3)2C(CN)—N—CH2—CH===CH—CH2·(3)答:n NH2CH2COOH → [HNCH2CO]n 聚乙酰胺nCH2===CH2 + nCH3—CH2===CH2 → [CH2—CH2(CH3)CH2—CH2]n 乙丙橡胶(4)补全反应式:nOCN—R—NCO + nHOROH === [CONH—R—NHCO·ORO]n6.答:⒈链引发引发剂分解,生成初级自由基:初级自由基与单体加成生成单体自由基:⒉链增长⒊链终止向单体转移终止是氯乙烯聚合链终止的主要方式:7.解:(2)聚乙烯醇的单体为醋酸乙烯(3)聚癸二酰己二胺(尼龙-610)的单体为己二胺和癸二酸(4)聚异戊二烯的单体为异戊二烯。

单体聚合的引发剂

单体聚合的引发剂

单体聚合的引发剂
单体聚合的引发剂是一类容易受热分解成自由基的化合物,用于引发烯类、双烯类单体的自由基聚合和共聚合反应,也可用于不饱和聚酯的交联固化和高分子交联反应。

常见的单体聚合引发剂包括以下几类:
1. 偶氮类引发剂:如偶氮二异丁腈、偶氮二异庚腈等,它们在常温下较稳定,但在加热条件下可分解产生自由基,引发单体聚合。

2. 过氧化物引发剂:如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甲乙酮等,它们在加热条件下可分解产生自由基,引发单体聚合。

3. 氧化还原引发剂:如过硫酸铵-亚硫酸钠、过硫酸钾-亚硫酸氢钠等,它们利用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的自由基引发单体聚合。

4. 紫外光引发剂:如樟脑醌等,它们在紫外光的照射下可分解产生自由基,引发单体聚合。

5. 自由基型引发剂:如叔丁基过氧化氢、2,2'-偶氮二异丁酸二甲酯等,它们在加热或光照条件下可分解产生自由基,引发单体聚合。

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单体聚合的要求和条件选择合适的引发剂,以保证聚合反应的顺利进行并获得所需性能的聚合物。

偶氮二异丁腈与丙烯酸酯的自由基聚合反应

偶氮二异丁腈与丙烯酸酯的自由基聚合反应

偶氮二异丁腈与丙烯酸酯的自由基聚合反应
偶氮二异丁腈(AIBN)与丙烯酸酯的自由基聚合反应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反应,涉及到两种单体在引发剂存在下的聚合过程。

这种聚合反应在工业上具有广泛的应用,例如用于合成高分子材料、涂料、粘合剂等。

偶氮二异丁腈是一种常用的自由基引发剂,可以在加热或光照条件下分解,产生自由基。

丙烯酸酯则是一种常见的单体,含有不饱和双键,可以与自由基发生聚合反应。

在聚合反应过程中,AIBN首先分解产生自由基,然后这些自由基与丙烯酸酯分子发生反应,形成聚合物链。

聚合反应是连锁反应,不断产生新的自由基和聚合物链,最终形成高分子聚合物。

该聚合反应具有自由基聚合反应的特点,如聚合速度快、温度敏感等。

同时,由于丙烯酸酯的特殊性质,所得聚合物具有优良的耐候性、耐化学腐蚀性和高附着力等特性。

为了更好地控制聚合反应过程和获得理想的聚合物产物,需要选择合适的引发剂浓度、反应温度和时间等反应条件。

此外,在聚合过程中还可以通过添加其他试剂来调节聚合产物的性能,如加入功能性单体或链转移剂等。

总之,偶氮二异丁腈与丙烯酸酯的自由基聚合反应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反应,在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了解这种反应的过程、特点和影响因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利用它来制备高性能的聚合物材料。

高分子化学习题

高分子化学习题

高分子化学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不能由自由基聚合生成高分子量聚合物的单体是( )A 、 B. C. D.2、全同聚丙烯是一种立构规整聚合物,要制得全同聚丙烯,需采用什么催化剂( )。

A .偶氮类引发剂 B.过氧化物 C. BF 3+H 2O D. Ziegle -Natta 引发剂3、聚合机理可概括为“快引发、快增长、易转移、难终止”的是以下哪种聚合( )A. 自由基聚合B. 阳离子聚合C. 阴离子聚合D. 配位聚合4、乳液聚合在机理上较为独特,其发生聚合的场所是在( )A. 胶束内B. 单体液滴内C. 水相中D. 溶液内5、在自由基聚合的几个基元反应中,决定整个聚合反应速率的关键是( )A. 链引发B. 链增长C. 链转移D. 链终止6、当苯酚与甲醛类发生缩聚反应时,其官能度为( )A. 1B. 2C. 3D. 47、在自由基共聚中,当两单体的竞聚率r 1=r 2=0时,其反应类型属于( )A. 理想共聚B.交替共聚C. 有恒比点的非理想共聚D. 一般非理想共聚8、在自由基聚合中,链转移常数C 值一般随着温度的升高而( )A. 增大B. 减小C.不变 D 无法确定9、苯乙烯阴离子聚合生成遥爪聚合物的引发剂是:A. 萘B. 氨基钾C. 萘钠D. 丁基锂10、在离子聚合中,离子对的紧密程度对反应速率有很大的影响,下列处于( )状态时反应速率最大A. 紧密离子对B. 疏松离子对C. 共价键化合物D. 自由离子11、聚合度基本不变的化学反应是( )。

A PV Ac 的醇解B 聚氨酯的扩链反应C 高抗冲PS 的制备D 环氧树脂的固化12、不能进行阳离子聚合的单体( )。

A CH 2=CH-C 6H 5B CH 2=C(CH 3)2C CH 2=CH-CH 3D CH 2=CH-OR13、用AIBN 引发乙酸乙烯酯自由基聚合反应,最不适合用作溶剂的是A 苯B 四氯化碳C 乙酸乙酯D 四氢呋喃14、能引发CH 2=C(CN)COOCH 3聚合的引发剂是( )A. O 2B. BF 3-H 2OC. H 2OD. HClO 415、在乙酸乙烯酯的自由基聚合反应中加入少量苯乙烯,会发生( )。

偶氮二异丁腈引发氯乙烯聚合的基元反应

偶氮二异丁腈引发氯乙烯聚合的基元反应

《偶氮二异丁腈引发氯乙烯聚合的基元反应探究》近年来,偶氮二异丁腈引发氯乙烯聚合的基元反应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简单介绍偶氮二异丁腈引发氯乙烯聚合的基元反应的基本概念开始,逐步深入探讨相关原理和应用,以便更全面地理解这一研究领域。

### 1. 偶氮二异丁腈引发氯乙烯聚合的基本概念偶氮二异丁腈是一种常用的自由基引发剂,它能够引发氯乙烯等乙烯类单体的聚合反应。

基元反应是一种自由基反应,其过程包括引发、传递和终止三个阶段。

在偶氮二异丁腈引发氯乙烯聚合的基元反应中,偶氮二异丁腈分解产生的自由基与氯乙烯发生加成反应,形成聚合链,从而实现聚合反应的启动。

### 2. 基元反应的深入探讨在基元反应中,偶氮二异丁腈分解生成的自由基受到温度、溶剂和反应物质的影响,从而影响聚合反应的速率和产物的结构。

研究人员还发现,引发剂的选择和反应条件的控制对于基元反应的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研究中,需要深入探讨引发剂类型、反应条件和产物结构之间的关系,以便更好地控制基元反应的进行。

### 3. 偶氮二异丁腈引发氯乙烯聚合的应用前景基元反应在聚合反应中具有重要意义,而偶氮二异丁腈引发氯乙烯聚合作为基元反应的一种典型案例,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对基元反应机理和条件的深入研究,可以实现对聚合反应的精准控制,从而制备特定结构和性能的聚合物材料。

偶氮二异丁腈引发氯乙烯聚合还可以应用于聚合物功能材料、医药和材料科学等领域,拓展其应用前景。

### 4. 个人观点和总结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偶氮二异丁腈引发氯乙烯聚合的基元反应是一个复杂而又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领域。

通过深入探讨基元反应的原理和应用,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一领域,并实现对聚合反应的精准控制。

我个人认为,随着材料科学和医药领域的不断发展,基于偶氮二异丁腈引发的聚合反应将会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撰写本文的过程中,我逐渐深入了解了偶氮二异丁腈引发氯乙烯聚合的基元反应,并对其在材料科学和医药领域的潜在应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实验04_醋酸乙烯酯溶液聚合及聚醋酸乙烯酯的醇解[整理]

实验04_醋酸乙烯酯溶液聚合及聚醋酸乙烯酯的醇解[整理]

实验五醋酸乙烯酯的溶液聚合及聚醋酸乙烯酯的醇解聚乙烯醇是制备维纶的原材料。

由于乙烯醇很不稳定,极易异构化成乙醛。

所以聚乙烯醇通常都是通过醋酸乙烯溶液聚合以及聚醋酸乙烯酯的醇解这两个步骤来制得的。

本实验是以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甲醇为溶剂的醋酸乙烯酯的溶液聚合。

这是个自由基聚合反应。

二、实验原理本实验采用溶液聚合的自由基聚合原理。

选用甲醇作溶剂是由于聚醋酸乙烯酯(PV Ac)能溶于甲醇,而且聚合反应中活性链对甲醇的链转移常数较小。

且在醇解制取聚乙烯醇(PV A)时,加入催化剂后在甲醇中即可直接进行醇解。

醋酸乙烯(V Ac)在聚合过程中,容易发生向聚合物链的链转移反应。

聚合物浓度越大,支化越容易发生。

聚合物活性自由基链除了向聚醋酸乙烯酯(PV Ac)主链上的α、β氢处链转移,形成水解不掉的支链,还会向乙酰基上活泼氢原子转移,在乙酰基上形成支链。

这部分支链容易水解脱掉,导致聚合度降低。

在聚合反应的同时,可能存在副反应:(2)在单体浓度为85%时聚合得聚醋酸乙烯酯(PVAc),醇解后聚合度下降38.15%。

单体浓度为67%时醇解后只降低了6.89%。

因此,要降低溶液中单体浓度。

但单体浓度过低,会影响产物的最终聚合度。

表1 60℃甲醇中不同单体浓度溶液聚合得到PVAc和PVA的聚合度单体浓度/% 聚合时间/h 转化率/% PVAc聚合度PVA聚合度聚合度降低/%85 16 96.2 1903 1177 38.1567 17 96.6 668 622 6.89聚醋酸乙烯酯(PVAc)的醇解可以在酸性或碱性的催化下进行,用酸性醇解时,由于痕量级的酸很难从PVA中除去,而残留的酸可加速PVA的脱水作用,使产物变黄或不溶于水,所以一般均采用碱性醇解法。

另外,甲醇中的水对醇解会产生阻碍作用。

因为水的存在使反应体系内产生CHCOONa,消耗了NaOH,而NaOH在此起的是催化作用。

因此,一定要严格控制甲醇中的水的含3量。

引发剂的主要类型及特点

引发剂的主要类型及特点

引发剂的主要类型及特点一、偶氮类引发剂偶氮类引发剂可是引发剂家族里很有趣的一类呢。

它们的分子结构里有个很特别的偶氮键。

就像一个小开关一样,在一定条件下,这个偶氮键就会断裂,然后就开始引发聚合反应啦。

比如说偶氮二异丁腈(AIBN),这可是个很常见的偶氮类引发剂哦。

它的特点是分解温度比较适中,大概在60 - 70℃左右,这就使得它在很多聚合反应中都能派上用场。

而且它分解的时候产生的自由基比较稳定,不会一下子就变得很混乱,这样就有利于反应比较平稳地进行。

另外呢,它在大多数有机溶剂里都能溶解得不错,这也方便了它在不同体系中的应用。

不过呢,它也有个小缺点,就是它有毒性,所以在使用的时候得特别小心,要做好防护措施,可不能让它伤害到自己哦。

二、过氧化物类引发剂过氧化物类引发剂也是很厉害的呢。

像过氧化苯甲酰(BPO)就是其中的代表。

这类引发剂里的过氧键就像个充满能量的小炸弹,在合适的温度或者光照等条件下,过氧键就会断裂,产生自由基来引发反应。

过氧化苯甲酰分解的时候会产生苯甲酸自由基,这个自由基活性挺高的,可以引发很多种单体的聚合反应。

它的分解温度相对来说比较高一些,大概在80 - 90℃,这就意味着如果要使用它,反应体系可能需要更高的温度环境。

过氧化物类引发剂的优点是它们通常比较容易得到,而且价格相对比较便宜。

但是呢,它们也有个大问题,就是稳定性不是很好,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提前分解,所以在储存和使用的时候都得格外小心,要避免它接触到一些金属离子之类的东西,因为这些东西可能会加速它的分解,导致反应失控呢。

三、氧化 - 还原引发剂氧化 - 还原引发剂是一种很特别的引发剂类型哦。

它是由氧化剂和还原剂组成的体系。

这个组合就像是一对默契的小伙伴,它们之间通过电子转移来产生自由基。

比如说过氧化氢和亚铁离子组成的氧化 - 还原引发体系。

这种引发剂的最大特点就是它可以在很低的温度下就引发反应,有时候甚至在室温下就能开始反应呢。

实验04_醋酸乙烯酯溶液聚合及聚醋酸乙烯酯的醇解

实验04_醋酸乙烯酯溶液聚合及聚醋酸乙烯酯的醇解

实验五醋酸乙烯酯的溶液聚合及聚醋酸乙烯酯的醇解聚乙烯醇是制备维纶的原材料。

由于乙烯醇很不稳定,极易异构化成乙醛。

所以聚乙烯醇通常都是通过醋酸乙烯溶液聚合以及聚醋酸乙烯酯的醇解这两个步骤来制得的。

本实验是以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甲醇为溶剂的醋酸乙烯酯的溶液聚合。

这是个自由基聚合反应。

二、实验原理本实验采用溶液聚合的自由基聚合原理。

选用甲醇作溶剂是由于聚醋酸乙烯酯(PV Ac)能溶于甲醇,而且聚合反应中活性链对甲醇的链转移常数较小。

且在醇解制取聚乙烯醇(PV A)时,加入催化剂后在甲醇中即可直接进行醇解。

醋酸乙烯(V Ac)在聚合过程中,容易发生向聚合物链的链转移反应。

聚合物浓度越大,支化越容易发生。

聚合物活性自由基链除了向聚醋酸乙烯酯(PV Ac)主链上的α、β氢处链转移,形成水解不掉的支链,还会向乙酰基上活泼氢原子转移,在乙酰基上形成支链。

这部分支链容易水解脱掉,导致聚合度降低。

在聚合反应的同时,可能存在副反应:(2)在单体浓度为85%时聚合得聚醋酸乙烯酯(PVAc),醇解后聚合度下降38.15%。

单体浓度为67%时醇解后只降低了6.89%。

因此,要降低溶液中单体浓度。

但单体浓度过低,会影响产物的最终聚合度。

表1 60℃甲醇中不同单体浓度溶液聚合得到PVAc和PVA的聚合度单体浓度/% 聚合时间/h 转化率/% PVAc聚合度PVA聚合度聚合度降低/%85 16 96.2 1903 1177 38.1567 17 96.6 668 622 6.89聚醋酸乙烯酯(PVAc)的醇解可以在酸性或碱性的催化下进行,用酸性醇解时,由于痕量级的酸很难从PVA中除去,而残留的酸可加速PVA的脱水作用,使产物变黄或不溶于水,所以一般均采用碱性醇解法。

另外,甲醇中的水对醇解会产生阻碍作用。

因为水的存在使反应体系内产生CH3COONa,消耗了NaOH,而NaOH在此起的是催化作用。

因此,一定要严格控制甲醇中的水的含量。

偶氮二异丁腈引发的自由基聚合

偶氮二异丁腈引发的自由基聚合

偶氮二异丁腈引发的自由基聚合
偶氮二异丁腈(简称为AIBN)是一种常用的自由基引发剂,可用于引发自由基聚合反应。

在反应条件下,AIBN会通过热分解产生自由基,从而引发单体分子之间的自由基聚合。

具体来说,当AIBN加热时,它会发生热分解,生成两个亚硝酰胺自由基(R·),其中R代表异丁烷基(C4H9)。

这些自由基能够与单体分子发生反应,从而引发自由基聚合反应。

在自由基聚合反应中,首先单体分子会被自由基引发剂引发产生自由基。

然后,这些自由基会与其他单体分子发生反应,形成新的自由基,进一步引发更多的单体聚合反应。

这样逐步扩大的聚合链会导致聚合物的形成。

需要注意的是,AIBN在引发自由基聚合反应时一般需要加热,以促进热分解反应的进行。

同时,合适的反应条件和单体选择也是确保聚合反应高效进行的关键因素。

值得一提的是,自由基聚合反应是一种重要的聚合方法,常用于合成各种聚合物材料,如塑料、橡胶等。

通过选择不同的单体和反应条件,可以获得具有不同性质和用途的聚合物材料。

偶氮类催化剂

偶氮类催化剂

偶氮类催化剂
偶氮类催化剂,如偶氮二异丁腈(AIBN),是一种常用的催化剂和引发剂,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聚合反应等领域。

这种催化剂通常用于引发自由基聚合反应,如乙烯基类单体的聚合。

在购买偶氮二异丁腈时,消费者需要注意产品的包装规格、分子量、产品等级(如优级品或工业级)、有效成分含量(如99%或99.9%)等信息。

同时,价格也是选择的重要因素,不同品牌、不同地区的价格可能会有所差异。

在使用偶氮二异丁腈作为催化剂时,需要注意其使用条件和安全性。

建议在使用前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遵循正确的操作方法和安全规范。

总的来说,偶氮二异丁腈是一种重要的偶氮类催化剂,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市场需求。

在购买和使用时,需要注意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以确保实验或生产的顺利进行。

偶氮二异丁腈的精制

偶氮二异丁腈的精制

偶氮二异丁腈的精制一、目的要求1、了解偶氮二异丁腈的基本性质和保存方法;2、掌握偶氮二异丁腈的精制方法。

二、基本原理偶氮二异丁腈(AIBN)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引发剂,为白色结晶,熔点102-104℃,有毒!溶于乙醇、乙醚、甲苯和苯胺等,易燃。

偶氮二异丁基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可采用常规的重结晶方法进行精制。

三、主要试剂与仪器1、主要试剂名称试剂规格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AR溶剂乙醇AR2、主要仪器500ml锥形瓶,恒温水浴,0-100℃温度计,布氏漏斗。

四、实验步骤1、在500ml锥形瓶中加入200ml 95%的乙醇,然后在80℃水浴中加热至乙醇将近沸腾。

迅速加入20克偶氮二异丁腈,摇荡使其溶解;2、溶液趁热抽滤,滤液冷却后,即产生白色晶体。

若冷却至室温仍无结晶产生,可将锥形瓶置于冰水中冷却片刻,即会产生结晶;3、结晶出现后静置30min,用布氏漏斗抽滤。

滤饼摊开于表面皿中,自然干燥至少24h,然后置于真空干燥箱中干燥24h。

称量,计算产率;4、精制后的偶氮二异丁腈置于棕色瓶中低温保存备用。

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本体聚合及成型一、目的要求1、了解本体聚合的原理;2、熟悉型材有机玻璃的制备方法。

二、基本原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具有优良的光学性能、密度小、机械性能好、耐侯性好。

在航空、光学仪器、电学工业、日用品等方面又有广泛的用途。

为保证光学性能,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多采用本体聚合方法合成。

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本体聚合是按自由基聚合反应历程进行的,其活性中心为自由基。

反应包括链引发、链增长和链终止,当体系中含有链转移剂时,还可发生链转移反应。

本体聚合是不加其他介质,只有单体本身在引发剂或催化剂、热、光作用下进行的聚合,有成块状聚合。

本体聚合具有合成工序简单,可直接形成制品且产物纯度高的优点。

本体聚合的不足是随聚合的进行,转化率提高,体系粘度增大,聚合热难以放出,同时长链自由基末端被包裹,扩散困难,自由基双基终止速率大大降低,致使聚合速率急速增大而出现自动加速现象,短时间内产生更多的热量,从而引起相对分子质量分布不均,影响产品性能,更为严重的则引起爆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