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日语1》课程教学大纲
综合日语第一册教学设计 (2)
![综合日语第一册教学设计 (2)](https://img.taocdn.com/s3/m/e6159e9d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3766c63.png)
综合日语第一册教学设计1. 教学背景综合日语是日本语言教学中最基础的教材之一,它覆盖了日语的基础语法和词汇,适合初学者使用。
本教学设计是针对综合日语第一册进行的,针对的是初学者的学习需求,使学习者能够掌握基本的日语知识,提高听说读写能力。
2. 教学目标2.1 知识目标1.掌握基础的日语语法和词汇;2.学会日语的基本发音,能够流利地朗读日语;3.能够用日语进行简单的对话。
2.2 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2.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3.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2.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日语文化的兴趣和爱好;2.提高学生学习日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 教学内容3.1 课堂教学第一课:日语基本发音1.学习日语五十音图;2.练习日语基本发音;3.用日语基本发音来读出几个简单的单词。
第二课:日语基本句型1.学习日语基本句型;2.练习用日语基本句型来进行简单的对话;3.学习一些日语的常用词汇。
第三课:日语动词1.学习日语动词的基本形式;2.练习用日语动词造句;3.学习几个常用的日语动词。
3.2 外部教学资源1.日语学习网站;2.日语学习APP。
4. 教学方法4.1 课堂教学1.形式多样的讲授;2.问题驱动的学习;3.小组讨论或互动。
4.2 在线学习1.基于任务的学习;2.群体学习;3.个性化学习。
5. 评估方法5.1 课堂评估1.问答;2.小组讨论;3.课堂表现。
5.2 在线评估1.任务评估;2.学习记录评估;3.群体评估。
6. 教学环节6.1 课前环节1.导入学生相关的背景知识;2.向学生介绍本课将要讲授的内容。
6.2 课中环节1.演示教学;2.活动和问题驱动型任务的学习;3.互动群体讨论。
6.3 课后环节1.在线平台上补充课堂学习;2.作业和任务的布置;3.学生反馈与教师反馈。
7. 教学评价本教学设计采用了课堂教学和在线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教师不仅仅是课堂上的知识讲解者,还是学生自学和交流的引导者。
综合日语教学大纲
![综合日语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21d5397001f69e31433294d1.png)
综合日语(基础阶段) 教学大纲课程编码:209031课程英文译名:Comprehensive Japanese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开课对象:日语系1-2年级学生开课学期:第1-4学期学分:40学分;总学时:640学时;理论课学时:640学时;实验学时:0学时;上机学时:0学时先修课程:无教材:《新编日语》1-4册,周平、陈小芬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5 月,第一版参考书:【1】《日本语表现文型200》初·中级,友松悦子等编,アルク(日本),2001年9月,第一版【2】《新日语基础教程》Ⅰ、Ⅱ,财团法人海外技术者研修协会编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年3月,第一版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综合日语》是日语专业技能主要必修课,是一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等综合技能的课程。
其目的在于传授日语基础知识,使学生全面掌握语音、词汇、语法、句型,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严格的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作风和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丰富学生的社会文化知识,增强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为学生学习高年级专业课程打下扎实的基础。
作为日本语言文学学科基础阶段的主要必修课,《综合日语》还应该和其它各门课程一起,力争保证学生能够在三年级上通过日语能力水平测试一级。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较扎实地掌握日语语音、基本语法和基本词汇,在此基础上能正确、熟练地用日语进行听说读写,达到语言交际的目的。
三、课程的基本内容及学时分配四、习题及课外教学要求课后布置作业,如句型造句、翻译等书面作业以及会话练习等口头作业,每次课后工作量为2~3小时。
五、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综合日语》为考试课,考试方式为闭卷。
成绩评定如下:平时成绩占30%,期中考试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40%。
综合日语(高级阶段)教学大纲课程编码:209031课程英文译名:Advanced Japanese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开课对象:日语系3-4年级学生开课学期:第5-8学期学分:20学分;总学时:320学时;理论课学时:320学时;实验学时:0学时;上机学时:0学时先修课程:综合日语(初级阶段)教材:《日语》5-8册,陈生保等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年参考书:【1】《中級から学ぶ日本語》,新井礼子等编著,研究社出版(日本),1994年4月,第一版【2】《上級で学ぶ日本語》,阿部友子等编著,研究社出版(日本),1994年12月,第一版【3】《大学・大学院総合日本語桜》,玉村文郎监修·编集,凡人社(日本),2002年2月,第一版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综合日语》是日语专业技能主要必修课,是一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等高水平综合技能的课程。
日语教学大纲docx(一)2024
![日语教学大纲docx(一)2024](https://img.taocdn.com/s3/m/0b371350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f064f67.png)
日语教学大纲docx(一)引言概述:日语教学大纲是为了规范日语学习过程而制定的指导性文档。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套系统化的教学大纲,助力教师进行日语教学。
本大纲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估方式和资源支持。
每个部分都包括了具体的小点,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该教学大纲。
正文:1. 课程目标1.1 培养学生的日语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1.2 提高学生对日本文化的了解和理解1.3 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和自主学习能力1.4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1.5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2. 教学内容2.1 日语语音和音韵2.2 基本词汇和句型的学习2.3 日语语法的学习2.4 听力和口语训练2.5 阅读和写作训练2.6 文化背景的介绍和学习3. 教学方法3.1 以交际为导向的教学方法3.2 创造性的教学方法,包括角色扮演、小组活动等3.3 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如录音、视频等3.4 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教学方法3.5 分层教学,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制定个性化教学方案4. 评估方式4.1 课堂表现的综合评估4.2 听力和口语能力的评估4.3 阅读和写作能力的评估4.4 学习成果展示和评估4.5 学生自我评估和互评5. 资源支持5.1 提供教材和学习资料5.2 提供学习平台和在线资源支持5.3 提供教学辅助工具和设备支持5.4 提供学生活动和实践机会支持5.5 提供教师培训和教学指导支持总结:日语教学大纲是为了提高日语学习效果、规范教学过程而制定的指导性文档。
通过明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估方式和资源支持,教师能够更好地组织和安排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
同时,学生也能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日语学习的要点,提高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这将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综合日语第一册教学设计
![综合日语第一册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2f379ee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9f.png)
综合日语第一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够掌握综合日语第一册的基本语法、词汇和表达方式;2.能够用日语进行简单的交流,如自我介绍、问答、购物、点餐等;3.培养学生的日语听、说、读、写的基础能力,为后续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教学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日语的基本语法,包括词汇、语序、时态等;2.日语的基本表达方式,如自我介绍、问答、购物、点餐等;3.练习听、说、读、写的基础技能;4.练习阅读理解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本教学采用以下方法:1.教师讲解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和举例演示来让学生掌握日语的基本语法和表达方式;2.互动式教学法:在课堂上通过问答和互动来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3.情景教学法:通过设计生活场景,如购物、点餐等来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日语的基本表达方式;4.任务型教学法:通过布置各种任务来让学生在实践中练习阅读理解的能力。
四、教学计划第一周时间内容第一课时学生自我介绍基本日语语序日语发音规则第二课时日语的基本问候语日语的基本礼貌用语日语数字一至十第三课时日语的基本句型日语基本语态第四课时日语名词的基本分类日语名词的复数形式第五课时日语动词的基本形式日语动词的时态第二周时间内容第一课时日语名词的修饰形式日语形容词的基本形式第二课时日语形容词的副词用法日语副词的基本形式第三课时日语动词时态的练习日语名词和形容词的修饰第四课时日语名词和动词的组合日语名词和形容词的组合第五课时日语的简单对话练习第三周时间内容第一课时日语购物场景模拟练习日语购物用语练习第二课时日语点餐场景模拟练习日语点餐用语练习第三课时日语简单阅读练习日语阅读理解练习第四课时日语综合练习第五课时检测学生掌握情况五、教学评估经过本次教学,学生应能够熟练掌握综合日语第一册的基本语法、词汇和表达方式。
本课教学评估主要采用以下方法:1.课堂练习:每节课都进行相关练习,检测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2.课后作业:每节课布置相应的作业,检测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3.期中测试:在第三周的第五节课进行期中测试,检测学生的综合能力;4.总结性测评:在整个课程结束后进行总结性测评,检测学生对整个课程的掌握情况。
総合日本语
![総合日本语](https://img.taocdn.com/s3/m/a024c4d9f705cc175427091e.png)
6 23
1
44/11
本文:日本の鉄道 12 5 6
1
104/12
第2課 会話:挨拶
6 23
1
26/8
本文:挨拶の礼儀 12 5 6
1
66/14
第3課 会話:顔合わせ 6 2 3
1
65/7
本文:名字
12 5 6
1
72/9
第4課 会話:東京本社 6 2 3
1
35/12
本文:サラリーマン事 12 5 6
3
国人です/小李是中
国人
1
5/4
第2課 これは本で 6 2
3
1
7/5
す/这是书
第3課 ここはデパー 6 2
3
トです/这里是百货
大楼
1
6/6
第4課 全部でいくら 6 2
3
ですか/总共多少钱
1
6/5
第5課 部屋に机と 8 3
4
椅子があります/房
间里有桌子和椅子
吗?
1
4/6
第6課 森さんは七 8 3
4
時に起きます/森7点
4
洋服がほしいです/
我想要一件西装
1
4/6
第18課 携帯電話は 8 3
4
とても小さくなりまし
た/手机变小了
1
8/6
第19課 部屋のカギ 8 3
4
1
8/4
を忘れないでくださ
い/不要忘记房间的
钥匙
第20課 スミスさんは 8 3
4
ピアノを弾くことがで
きます/斯密斯会弹
钢琴
第21課 私はすき焼 8 3
4
きを食べたことがあり
《综合日语》教案
![《综合日语》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7bcde5c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97.png)
《综合日语》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掌握基本的日语语法和词汇。
(2)了解日本文化和社会习俗。
(3)提高日语听说读写综合能力。
2. 能力目标:(1)能够进行简单的日语日常交流。
(2)能够阅读和理解日语文章。
3. 情感目标:(1)培养对日语学习的兴趣。
(2)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日语基础语法(1)日语假名及拗音的读写。
(2)日语基本句型和语法结构。
2. 第二章:日常会话(1)日语日常问候和礼貌用语。
(2)常用日语表达和日常交流场景。
3. 第三章:日语词汇(1)日语常用词汇和短语。
(2)日语词汇的词性和用法。
4. 第四章:日本文化与社会(1)日本传统文化和习俗。
(2)日本现代社会风貌和价值观。
5. 第五章:日语听力和口语(1)日语语音和语调的特点。
(2)日语听力训练和口语练习。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日语语法、词汇和日本文化知识。
2. 互动教学法:开展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互动活动。
3. 视听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教材进行听力训练和口语练习。
4. 情景教学法:创设真实的日语交流场景,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
2. 期中考试:测试学生的日语语法、词汇和听说读写能力。
3. 期末考试:全面评估学生的日语综合运用能力。
4. 学生互评: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五、教学资源1. 教材:《综合日语》教材及相关辅助材料。
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等。
3. 在线资源:日语学习网站、音频和视频素材。
4. 实物教具:图片、海报、地图等。
六、教学环境1. 教室布局:座位排列以圆形或小组形式,便于互动交流。
2. 教学设施:投影仪、电脑、音响、白板等。
3. 学习资源:教材、辅助材料、多媒体资源等。
七、教学进度安排1. 每周课时:2课时。
2. 教学进度:按照教案和教材安排,确保章节内容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3. 复习与预习:安排时间让学生复习巩固所学内容,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综合日语》教案
![《综合日语》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bd7cefd0508763231121296.png)
《综合日语》(1)教案(2009-3-1)第一课目的要求:针对从未接触过日语、即零起点的学生概括的介绍日本概况和日语知识,使学生对日语先有一个轮廓的认识。
本课的教学要求是使学生对日语的特点、日语的表记法,以及假名概貌有个初步了解,学会50音图中假名的读音和写法,并背诵50音图。
要求熟练、正确掌握50音图的发音和平假名的书写。
重点:50音图的发音。
难点:ぅ、し、す、た、ち、ふ等假名的发音和平假名的书写。
课时安排:8课时一、学习目的1.爱好、升学、就业为什么要学日语呢?我们首先要明确自己学习日语的目的,玩电子游戏?看日剧?看漫画……?哪怕是为了兴趣也没关系。
或者再具体点,学半年去考4级?学一年考三级?学两年后考2级?去日本留学深造……?有目标方向才能更有动力,在以后学习过程中经常提醒自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由于世界金融危机,使得本来就不容乐观的就业形势变得严峻起来,竞争异常激烈,连一些名牌大学的学生也不易找到理想的工作,专科毕业生如非某些紧缺工作需要或无英语四级证书的免谈,专科英语专业毕业生无英语六级证书要找工作也很不容易,英语本科专业毕业生如果没有专八证书,就没有和别的本科生竞争的资本。
多学一门外语无疑是多了一块敲门砖,为顺利就业增加了砝码,所以说学些日语有助于大家的就业。
此外,语言类考研需要考二外,可以增加总分。
2.交流随着改革开放尤其是中国加入WTO后,日本已经成为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我们的生活中无不充斥着日本的日本的产品,可以这样断言,几乎每家都有日本的产品,从电视机、收录机、空调、冰箱、热水器到家庭影院、汽车等,还有日本电影《(柏拉图之恋)》、《心动奇迹》、日剧《《战栗的乐谱》(戦栗の楽谱)》、日本的动漫、日本的音乐等等。
现在在中国的日资企业与日俱增,仅上海市就有上万家之多。
此外,餐饮、旅游、中日文化交流以及学习日本的先进技术等也不断要求日语人才。
即使不在日资企业,懂一些日语也有利于自己的工作。
综合日语说课稿
![综合日语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98525d1555270722192ef75f.png)
《综合日语》说课稿武汉外语外事职业学院施晓慧各位评委、专家、老师好!我说课的课程是《综合日语》,下面我将从说课程设置(教学大纲)、教学内容与设计(教辅教材、教学内容等)、教学组织与实施(学情学法、教学方法手段、教学过程)、教学考核与评价、教学创新与特色五个方面进行说明。
一、课程设置本课程是日语专业各方向学生的职业基础课程,跨度为2年,共计4个学期。
课程总学时:540课程重点:正确的语音语调,积累词汇量;用言的各种活用形形及运用,形成语法系统;敬语及物的授受、行为授受;时、态、体的运用。
课程难点: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语言与商务旅游方向知识等的链接;语言表达的自然地道;情景导致的语言不同应用。
课程目标: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语音、语法、词汇、基本句型结构等,掌握与专业方向相关的词汇、句型、表达方式;2)能力目标:具有较强听说读写译能力,日语交际能力,培养较强听说读写译能力,具备日语接待能力,基本翻译能力,商务函电写作能力;3)素质目标:掌握语言学习方法,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端正学习态度,具备良好礼仪,了解文化差异,理解日语内涵,具备外语交流自信。
课程任务:面向零起点日语学生从日语语音开始,教授自然地道的语言表达,进行系统的日语语法和惯用语的基本训练,涵盖商务及旅游方向内容,为其它课程的学习做好铺垫。
教学基本要求: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与方法,突出重点,讲清难点,做到精讲多练,讲中有练;突出听说能力的训练,着重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通过大量课堂实践练习和课外自主学习,巩固所学的语言知识和技能。
教学考核方式:采取校内校外评价结合,形成式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模式,在考试成绩中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的比例为3:7。
二、教学内容及设计1.教材选取本课程使用《基础日语教程》教材,共计4册。
该教材为普通高等教育国家教委重点教材,主编为朱春跃,彭广陆等。
北京外国语大学日语系与日本教育科学研究会·国语部(语言学研究会)共同编写。
《综合日语》课程教学大纲
![《综合日语》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5c18d766ff00bed5b8f31d3a.png)
《综合日语》课程教学大纲一、层次与学制:本科四年制二、教学时数:1232学时,分基础阶段(1、2年级)和高级阶段(3、4年级)开设,周学时为14/12学时(基础阶段)和6学时(高级阶段)。
三、适用专业:日语专业四、课程性质和任务本课程为专业必修课,是一门具有综合性,知识和技能合为一体的实践性课程。
本课程占整个专业必修课的64.4%。
通过本课程学生掌握日语语音、语法、词汇基本知识及跨文化知识,获取听、说、读、写、译言语基本技能,全面提高学生的日语学习能力,查阅资料、分析阅读材料的能力。
五、课程的目的及基本要求本课程讲授语音、语法(句型)、词汇的基本知识,使学生学习8000个左右的词汇(基础阶段5000左右,高级阶段3000个左右)和400-600个左右的句型。
通过言语技能的训练,学生掌握听、说、读、写基本技能。
具体要求见学术质量标准。
六、教学的主要内容第1学期16周完成语音入门和初级日语17课。
主要内容包括:第2学期16周完成初级日语11课和中级日语7课。
主要内容包括:第3学期16周完成中级日语14课。
主要内容包括:第4学期16周完成高级日语15课。
主要内容包括:高年级(5、6、7学期)每周6节七、作业设计1、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主要目的在于复习和巩固在课堂所学的内容,并在新的语境中能创造性地应用。
2、原则上每天都留作业,作业的形式包括口头的和笔头的。
3、作业的批改可以是第二天的复习巩固环节,也可以是另找时间全批或部分分批4、作业内容包括:1)有关日语汉字的预复习作业;2)有关语音、语法、词汇的预复习作业;3)有关听、说、读、写的预复习作业。
注:各学期具体作业内容请参照综合日语课教学进度表。
5、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地进行讲评。
八、教学策略在“语言、功能、文化”三位一体的强化实践课教学模式原则下,1、处理好语言知识的学习和言语技能的关系。
技能训练,在整个日语教学过程中应占三分之二(基础阶段实践课教师在每一大节(90分钟)中学生的训练量应达到100次左右,其中机械训练占一半);2、既要突出听、说能力的培养,又要加强读、写的基本功训练,达到听、说、读、写的全面发展;3、导入文化因素,在文化环境中学习语言;4、加强人文修养教育,培养学生吸纳能力、思辨能力、批判能力、创造能力;5、培养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对弱势群体的同情和关怀等价值观。
综合日语(1)
![综合日语(1)](https://img.taocdn.com/s3/m/b0a5c51b10a6f524ccbf8556.png)
综合日语(1)Comprehensive Japanese(1)课程名称:综合日语(1) Comprehensive Japanese(1)课程编号:0320251B学时学分:180学时2学分先修课程:无适用专业:日语语言文学建议教材:《新编日语》1:周平,陈小芬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3年开课系所:常熟理工学院学院日语系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第一学期开设。
课程任务:以日语专业本科1年级学生为教学对象,培养学生掌握日语基础知识,训练听说读写译的基本技能,培养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丰富学生的日本社会文化知识,培养文化理解能力,为高年级阶段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及要求第一课五十音图课程教学内容:一日语概论二五十音图的由来三发音1发音部位及要点2假名的发音和书写四练习课程重点、难点:发音 1、发音部位及要点2、假名的发音和书写课程教学要求:通过学习,1、掌握发音部位及要点 2假名的发音和书写,理解日语的语法特征,了解五十音图的由来。
第二课初次见面课程教学内容:一发音1浊音①鼻浊音发音部位及要点②鼻浊音发音和书写③半浊音发音部位及要点④半浊音发音和书写二语法1判断句的构成及用法①~は~です②~は~ですか③~はなんですか2 格助词「の」3 提示助词「も」4 事物指示代词「これ、それ、あれ、どれ」5接尾词「さん」三课文四会话五练习课程重点、难点:(1)浊音,(2)本课中的语法课程教学要求:通过学习,1、掌握浊音发音部位及要点、发音和书写,2、掌握日语本节课中的语法项目,理解日语的语法特征,了解日语的基本句型第三课房间课程教学内容:一发音1长音①长音的发音部位及要点②长音的发音和书写2 促音①促音的发音部位及要点②促音的发音和书写二语法1存在句的构成及用法①~は~にあります②~に~が(も)あります2判断句的否定式「~は~ではありません」3场所指示代名词「ここ、そこ、あそこ、どこ」三课文四会话五练习课程重点、难点:(1)长音,(2)本课中的语法课程教学要求:通过学习,1、掌握长音发音部位及要点、发音和书写,2、掌握日语本节课中的语法项目,理解日语的语法特征,了解日语的基本句型第四课大学课程教学内容:一发音1 拗音的发音部位及要点2 拗音的发音和书写3.拗长音的发音部位及要点4.拗长音的发音和书写二语法1形容词的活用接续及用法2 基数词楼层和人员的数法2 数量词+「くらい」(ぐらい)的用法3 并列助词「と」的用法4 终助词「ね」的用法5 指示连体词「この、その、あの、どの」的用法三课文四会话五练习课程重点、难点:(1)拗长音的发音和书写,(2)本课中的语法课程教学要求:通过学习,(1)拗长音的发音和书写,(2)本课中的语法项目,理解课文和会话内容,了解日语整体发音情况。
基础日语1《综合日语第一修订版》 课程教学设计 计划 大纲(共9页)
![基础日语1《综合日语第一修订版》 课程教学设计 计划 大纲(共9页)](https://img.taocdn.com/s3/m/2b0ae712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af.png)
《基础日语1》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基础日语1课程编码: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适用年级及专业(方向):适用层次:本科学时与学分:120学时,8学分课程总学时:120学时课程总学分:8学分理论学时:120学时实践(训、验)学时:0学时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本大纲根据2021级日语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制订。
《基础日语1》旨在介绍日语基础知识,使学生了解正确的日语基本词汇和语法,打好日语学习的基础。
《基础日语1》的教学目的与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本文、会话等学习,培养学生人、学习日语的方法和对日语的全方位了解。
通过学习,可以粗线条地掌握日语基础语法的体系全貌,打下比较坚实的自学基础。
学生的日语基本词汇和语法,为其读写能力以及会话打好基础,达到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和日本国际教育协会设立的“日语能力考试”的四级水平。
二、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及教学重点和难点为适应日本语能力测试改革的要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选用了贴近日本社会与文化的新教材。
本教材内容辐射面广,语言文化、教育、风俗礼仪、自然、衣食住行、政治、经济,社会问题等均有涉及,较全面地勾勒出了日本社会,文化的全貌,从而体现出较强的知识性和时代性。
结构上根据日本语能力测试4和5级级水平的句型和词汇内容,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进行编排。
《综合日语(修订版)》的练习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在教材各单元之后,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日语的能力为目的,为教师和学生提供课堂教学活动的素材,适合在课堂教学中完成。
另一部分反映在《综合日语练习册(修订版)》中,供学生自我测试使用,主要是帮助学生归纳、整理语言基础知识,检验语言知识掌握的情况。
两部分练习互相补充,力求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本册主要依据日语能力考试初级阶段的内容编写而成,内容涵盖所有学习重点、难点。
各课练习由(1)文字、词汇、语法;(2)听力;(3)阅读三大部分组成,同时另外设计了五个单元练习和总练习。
本课程学习的重点及难点均在于本文、会话、应用文中所出现的单词、词语与表达、功能用语,惯用句及日语的正确表达。
《综合日语》教学大纲
![《综合日语》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ca2d80724a7302768f99395c.png)
《综合日语》教学大纲课程编码:3071101课程性质:专业教育必修课教学时数:668学时学分数:44学分开课学期:第一、二、三、四、五、六学期授课单位:欧亚系日语教研室授课对象:日语专业本科学生一、课程概述1.性质与地位《综合日语》是日语语言文学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是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
本课程是一门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日语语言基础知识、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及文化背景知识为主要内容的日语综合知识与技能课。
本课程的教学分两个阶段实施,第一学期至第四学期为基础阶段,第五、六学期为高级阶段。
基础阶段着重打牢日语基本功,学生通过这两年的学习可系统地掌握语音、文字、词汇、语法、基本句型、功能意念等日语基础语言知识和社会文化常识,全面发展听、说、读、写、译等综合技能,提升逻辑思维能力,从而具备一定的日语综合运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为高年级阶段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级阶段是基础阶段的延伸和拓展,主要学习日语高级语言知识,如词汇、语法、功能意念、篇章结构等。
学生通过一年时间的学习,能够进一步巩固和深化日语语言知识,全面提高听、说、读、写、译等综合技能,扩充日本社会、文化、政治、军事、经济、外交、科技等方面的知识,掌握日语篇章分析的基本方法,准确理解各类复杂的日语语言现象,提高日语综合运用能力,增强分析判断、综合归纳等逻辑思维能力。
2.基本理念《综合日语》课程以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思想为理论指导,以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和日语学校语法理论为支撑,以遵循语言教学和语言习得的客观规律为前提,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全面巩固和深化学生的日语语言基础,强化日语语言各项应用技能,重点提高准确理解、分析判断、综合归纳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造性学习的意识。
课程实施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关注学生情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获取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营造个性化学习环境,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综合日语1》课程教学大纲
![《综合日语1》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7403e45284254b35eefd3495.png)
《综合日语1》课程教学大纲一、教师或教学团队信息杨吉萍主要讲授的本科课程高年级综合日语、泛读、高级视听、写作等。
所授课程一致受到学生们的欢迎。
主要研究领域:日本语教育·日语学。
研究成果如下:崔红花主要讲授的本科课程有基础日语、综合日语、日语语法、日与写作、商务日语等,所授课程一致受到广大同学们的欢迎。
研究方向:日语语言学、汉韩日语言对比、日语教育。
主要研究成果:“对比分析在汉日、日汉翻译中的作用”、“汉语的声调与日语的アクセント”、“区别词、冠形词、连体词的语法功能对比”、“韩国语冠形词与日语连体词对比研究”、“韩国语冠形词的来源及结构特点”、“区别词与连体词的来源与结构对比”、“汉语区别词与日语连体词的对应关系研究”等多篇论文;另主编、副主编《日本语言文化研究论集》等多部教材及论文集。
目前承担上海市教委(日语语法)重点课程建设项目。
张杭萍主要讲授的本科课程:《综合日语》《日本文学史》《八级辅导》《日本近现代文学作品选读》;其中,2013-2014学年第2学期学生评教结果分为4.68分;2014-2015学年第2学期学生评教结果为4.74分;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学生评教结果为4.83分。
主要研究日本近现代文学,论文主要如下:1、「近代中国文壇に映された漱石の遠景」(北京日本语研究中心《日本学研究》,2012年10月)。
2、扇子・女人・人血饼干——解读《湖南的扇子》中的想象与现实(外语类核心期刊、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日语学习与研究》2014年第2期)。
3、国木田独步《爱弟通信》与历史的隐秘脉络(中文核心期刊、河北大学《日本问题研究》2014年第5期)。
蒋蓓讲授的课程:基础日语、综合日语、视听说。
研究领域:日本语学、汉日对照研究、汉文训读。
科研成果如下:论文:1、《名詞の意味的特徴》,《日本学研究2008年上海外国语大学日本学国际论坛论文集》(戴宝玉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年12月第一版),ISBN978-7-5446-1102-2。
《综合日语》教案
![《综合日语》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5c39215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30.png)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综合日语》教案课时安排:共计32 课时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日语语法、词汇、句型及日常会话,提高学生的日语听、说、读、写能力。
教学内容:第一单元至第五单元,包括自我介绍、数字、颜色、家庭成员、职业、饮食、天气、问路等日常话题。
教学方法:采用情景教学法、互动教学法、分组合作学习法等。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基本的日语语法、词汇、句型。
2. 日常会话的交流技巧。
3. 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1. 日语语法的理解和运用。
2. 词汇的记忆和运用。
3. 日常会话的流畅表达。
三、教学准备1. 教材:《综合日语》第一册。
2. 教学辅助材料:PPT、图片、实物、卡片等。
3. 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等。
四、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日语歌曲或短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2. 新课内容展示(15分钟):教师利用PPT、图片、实物等展示新课内容,讲解新词汇、语法和句型。
3. 课堂互动(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互动活动,巩固所学内容。
4. 练习与巩固(10分钟):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教师及时解答疑问,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布置作业,提醒学生课后复习。
五、课后作业1. 复习课堂所学内容,巩固新词汇、语法和句型。
2. 完成课后练习题,提高听、说、读、写能力。
3. 观看日语动画片或听日语歌曲,提高日语语感。
4. 准备下一节课的课堂互动活动。
六、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学生课堂参与度、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占总成绩的30%。
2. 期中考试:测试学生的日语语法、词汇、句型及日常会话能力,占总成绩的30%。
3. 期末考试:测试学生的日语听、说、读、写综合能力,占总成绩的40%。
七、教学反思教师在每节课结束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大学日语课程教学大纲(一)2024
![大学日语课程教学大纲(一)2024](https://img.taocdn.com/s3/m/6479b0a8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bf.png)
大学日语课程教学大纲(一)引言概述:大学日语课程教学大纲(一)旨在为学生提供系统学习日语的机会,并帮助他们建立日语语言的基础。
本大纲分为五个主要部分,包括听力、口语、阅读、写作和文化知识。
每个部分都包含五至九个小点,旨在全面培养学生的日语技能和对日本文化的了解。
听力部分:1. 听力基本技能的培养a. 听取简单日语对话并理解其意义b. 辨别不同语速和口音的听力材料c. 获取关键信息以回答问题d. 辨别正误及改正错误2. 听力策略的训练a. 听取长对话和演讲,并了解主要内容和细节b. 使用笔记等辅助工具提高听力效果c. 学习预测内容以提升整体理解能力d. 听取不同练习材料以适应不同场景口语部分:1. 口语表达的基础技能a. 学习日语发音与语调的准确运用b. 掌握基本语句和问答句的构造c. 学习日常用语和日本文化相关的口语表达d. 练习自我介绍、日常对话和简单演讲2. 口语交流能力的培养a. 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真实场景对话b. 参与小组讨论和课堂演讲,增强口语流利度c. 学习探索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文化背景d. 培养日常生活和工作交流的能力阅读部分:1. 阅读基本技能的培养a. 辨识日语假名与汉字的意义b. 掌握构词法和句法结构,提高阅读速度c. 理解段落结构和阅读材料的组织方式d. 理解并分析日语长句和复杂句2. 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a. 阅读不同题材和难度的文章及故事b. 培养归纳与推理、批判性思考的能力c. 学习问题解答和辩论文章的阅读技巧d. 阅读经典日本文学作品及报刊杂志写作部分:1. 基础写作技能的培养a. 学习基本的汉字书写规范与笔画顺序b. 编写日常用语、简单句子和短文c. 学习描写事物、人物和情感的表达方式d. 发展多样化句式和修辞手法2. 写作能力的提高a. 进行日记、读后感和小论文的撰写b. 学习修订和编辑作文的技巧c. 写作练习中的语法与词汇运用d. 学习文体转换和不同写作风格的运用文化知识部分:1. 日本文化的概述a. 学习日本的历史背景和地理特点b. 了解日本传统礼仪和文化习俗c. 探索日本传统艺术和文学作品d. 介绍日本的风土人情和生活方式2. 跨文化交际的基本素养a. 探究中日文化的相似与差异b. 培养对跨文化交际的敏感度和灵活性c. 学习尊重和理解他人不同文化背景d. 提高在日本社会和职场的涉及度总结:大学日语课程教学大纲(一)旨在培养学生的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技能,并为他们提供丰富的日本文化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日语1》课程教学大纲一、教师或教学团队信息杨吉萍主要讲授的本科课程高年级综合日语、泛读、高级视听、写作等。
所授课程一致受到学生们的欢迎。
主要研究领域:日本语教育·日语学。
研究成果如下:崔红花主要讲授的本科课程有基础日语、综合日语、日语语法、日与写作、商务日语等,所授课程一致受到广大同学们的欢迎。
研究方向:日语语言学、汉韩日语言对比、日语教育。
主要研究成果:“对比分析在汉日、日汉翻译中的作用”、“汉语的声调与日语的アクセント”、“区别词、冠形词、连体词的语法功能对比”、“韩国语冠形词与日语连体词对比研究”、“韩国语冠形词的来源及结构特点”、“区别词与连体词的来源与结构对比”、“汉语区别词与日语连体词的对应关系研究”等多篇论文;另主编、副主编《日本语言文化研究论集》等多部教材及论文集。
目前承担上海市教委(日语语法)重点课程建设项目。
张杭萍主要讲授的本科课程:《综合日语》《日本文学史》《八级辅导》《日本近现代文学作品选读》;其中,2013-2014学年第2学期学生评教结果分为4.68分;2014-2015学年第2学期学生评教结果为4.74分;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学生评教结果为4.83分。
主要研究日本近现代文学,论文主要如下:1、「近代中国文壇に映された漱石の遠景」(北京日本语研究中心《日本学研究》,2012年10月)。
2、扇子・女人・人血饼干——解读《湖南的扇子》中的想象与现实(外语类核心期刊、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日语学习与研究》2014年第2期)。
3、国木田独步《爱弟通信》与历史的隐秘脉络(中文核心期刊、河北大学《日本问题研究》2014年第5期)。
蒋蓓讲授的课程:基础日语、综合日语、视听说。
研究领域:日本语学、汉日对照研究、汉文训读。
科研成果如下:论文:1、《名詞の意味的特徴》,《日本学研究2008年上海外国语大学日本学国际论坛论文集》(戴宝玉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年12月第一版),ISBN978-7-5446-1102-2。
2、《空間表現「XのY」について》,《第六届中日韩文化教育研究国际研讨会论文汇编》(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年7月出版),ISBN978-7-214-04525-6。
3、《日语名词谓语句研究综述》,《近40年日语语言研究综述》(上海文汇出版社,2011年5月出版),ISBN978-7-5496-0182-0。
4、《「文末名詞文」についての再考察》,《日语教学的本土化研究——2011年度上海外国语大学日本学国际论坛纪念文集》(吴大纲主编,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年10月第1版),ISBN978-7-5628-3376-5。
5、《複数のノ格名詞(句)が連体修飾語になる構造に関する一考察》,《日语教育与日本学研究----大学日语教育研究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14)》(刘晓芳主编,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5年5月第1版)ISBN978-7-5628-4264-4。
教材:1、《上海市日语中级口译岗位资格证书考试口译教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第一版),ISBN978-7-5617-5058-2,第二编者。
译著:1、《最新胎教》(日)七田真著;蒋蓓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8月第一版,ISBN978-7-5617-7847-0。
译文:1、《近代日本公共领域的形成与发展》(日本东京大学综合文化研究科三谷博教授撰文,易惠莉校对,蒋蓓翻译),《公共空间中的知识分子》(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6月第一版),ISBN978-7-214-04525-6。
负责或参与的项目:1、“上海高校青年教师培养资助计划”(科研项目),项目名称:本土化日语教学的研究与探索。
2、上海师范大学校级项目(科研项目),项目名称:“中日名词谓语句的对照性研究”。
二、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中文):《综合日语(1)》课程名称(英文):Comprehensive Japanese(1)课程类别:□通识必修课□通识选修课 专业必修课□专业方向课□专业拓展课□实践性环节课程性质*: 学术知识性□方法技能性□研究探索性□实践体验性课程代码:周学时:6 总学时:192 学分: 12先修课程:基础日语、日语语法授课对象:日语专业本科3年级三、课程简介本课程属专业必修课,是一门面向日语专业3年级学生所开设的日语中高级综合课程。
授课主要采取对《日语综合教程》第五册及第六册1-4课的文章做课上讲解和课下练习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真正理解文章内容,梳理内在逻辑关系,理解作者的独特主张,体味文章深层蕴含的文化内涵,了解日本人的思维方式,并通过自己的思考对有关问题有条理地陈述自己的见解。
课程内容涵盖了日本语言文化、社会文艺评论、诗歌、小说节选、科技文章、哲理随笔等多领域的题材,涉及听、说、读、写、译各项技能。
本课程旨在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日本近现代社会文化思潮,增加原文经典作品的阅读量,提高对多种体裁的文章的整体鉴赏水平及局部分析能力。
与此同时,注重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及培养综合人文素养,注重与文学、社会、文化等人文学科知识体系的对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表达以及批判、反思的能力。
四、课程目标课程教学围绕《日语综合教程》第五册及第六册1-4课,在听、说、读、写、译等各项技能上具体定位如下:(1)听的能力1)能够较为准确地理解日常生活场景中自然语速的会话。
2)能够准确理解与教材内容相当的听力材料的内容,理清登场人物的关系。
(2)说的能力1)在朗读和会话交流中能做到语音语调正确,语流连贯。
2)能够较好地与日语国家人士进行日常生活话题以外的沟通。
3)能够根据各种听读材料回答问题。
4)能就一般话题经准备后用日语做3~5分钟左右的的发言。
(3)读的能力1)能够理解围绕日常生活话题写成的、且有一定难度的文章。
即使变换了表达方式,依旧能够理解文章的主旨。
2)能够读懂有关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等方面的文章,并能准确把握主要信息。
(4)写的能力1)能根据命题要求,写成语法基本正确,语义通顺恰当的文章。
2)能根据各种听读材料做笔记、写出提纲摘要,准确回答问题。
(5)译的能力能够将难度相当于教材内容的文字材料译成汉语,译意准确,文字通顺。
五、教学内容与进度安排第一学期教学计划第1課:「海の中に母がいる」(辻邦生)1. 课时数为122. 从词、句、段落及整体结构上分析文章的内容与技巧,剔出关键词句反复举例讲解,详细剖析复杂长句的结构或哲理性较强语句背后的文化内涵。
3. 学生应在课前掌握新词汇,通读全文,了解文章大意,课堂上可按要求阅读、翻译文章段落,回答相关语法点或文章立意等方面的提问。
4. 介绍「辻邦生」及所节选作品的背景知识;从语法到语义分析文章的行文,讲解前鼓励学生多发问,讲解时结合提问,要求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5. 学生课外应通过「言葉の学習」「類語の学習」,梳理本课语法重点,掌握关键词汇,完成课后练习。
第2課:「田中正造」(上笙一郎)1. 课时数为122. 从词、句、段落及整体结构上分析文章的内容与技巧,剔出关键词句反复举例讲解,详细剖析复杂长句的结构或哲理性较强语句背后的文化内涵。
3. 学生应在课前掌握新词汇,通读全文,了解文章大意,课堂上可按要求阅读、翻译文章段落,回答相关语法点或文章立意等方面的提问。
4. 介绍「田中正造」的生平、所节选作品的背景知识;从语法到语义分析文章的行文,讲解前鼓励学生多发问,讲解时结合提问,要求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5. 学生课外应通过「言葉の学習」「類語の学習」,梳理本课语法重点,掌握关键词汇,完成课后练习。
第3課:「日常の思想」(梅原猛)1. 课时数为122. 从词、句、段落及整体结构上分析文章的内容与技巧,剔出关键词句反复举例讲解,详细剖析复杂长句的结构或哲理性较强语句背后的文化内涵。
3. 学生应在课前掌握新词汇,通读全文,了解文章大意,课堂上可按要求阅读、翻译文章段落,回答相关语法点或文章立意等方面的提问。
4. 介绍「梅原猛」及所节选作品的背景知识;从语法到语义分析文章的行文,讲解前鼓励学生多发问,讲解时结合提问,要求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5. 学生课外应通过「言葉の学習」「類語の学習」,梳理本课语法重点,掌握关键词汇,完成课后练习。
第4課:「庭」(渡辺武信)1. 课时数为122. 从词、句、段落及整体结构上分析文章的内容与技巧,剔出关键词句反复举例讲解,详细剖析复杂长句的结构或哲理性较强语句背后的文化内涵。
3. 学生应在课前掌握新词汇,通读全文,了解文章大意,课堂上可按要求阅读、翻译文章段落,回答相关语法点或文章立意等方面的提问。
4. 介绍「渡辺武信」及日本房屋建筑方面的知识;从语法到语义分析文章的行文,讲解前鼓励学生多发问,讲解时结合提问,要求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5. 学生课外应通过「言葉の学習」「類語の学習」,梳理本课语法重点,掌握关键词汇,完成课后练习。
第5課:「木の葉の魚」(安房直子)1. 课时数为122. 从词、句、段落及整体结构上分析文章的内容与技巧,剔出关键词句反复举例讲解,详细剖析复杂长句的结构或哲理性较强语句背后的文化内涵。
3. 学生应在课前掌握新词汇,通读全文,了解文章大意,课堂上可按要求阅读、翻译文章段落,回答相关语法点或文章立意等方面的提问。
4. 介绍「安房直子」及其代表性的童话作品;从语法到语义分析文章的行文,讲解前鼓励学生多发问,讲解时结合提问,要求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5. 学生课外应通过「言葉の学習」「類語の学習」,梳理本课语法重点,掌握关键词汇,完成课后练习。
第6課:「なぜ車輪動物がいないのか」(本川達雄)1. 课时数为122. 从词、句、段落及整体结构上分析文章的内容与技巧,剔出关键词句反复举例讲解,详细剖析复杂长句的结构或哲理性较强语句背后的文化内涵。
3. 学生应在课前掌握新词汇,通读全文,了解文章大意,课堂上可按要求阅读、翻译文章段落,回答相关语法点或文章立意等方面的提问。
4. 介绍「本川達雄」及所节选作品的科普知识;从语法到语义分析文章的行文,讲解前鼓励学生多发问,讲解时结合提问,要求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5. 学生课外应通过「言葉の学習」「類語の学習」,梳理本课语法重点,掌握关键词汇,完成课后练习。
第7課:「紅山桜」(辰野和男)1. 课时数为122. 从词、句、段落及整体结构上分析文章的内容与技巧,剔出关键词句反复举例讲解,详细剖析复杂长句的结构或哲理性较强语句背后的文化内涵。
3. 学生应在课前掌握新词汇,通读全文,了解文章大意,课堂上可按要求阅读、翻译文章段落,回答相关语法点或文章立意等方面的提问。
4. 介绍日本人的樱花情节及所节选作品中所出现的历史人物;从语法到语义分析文章的行文,讲解前鼓励学生多发问,讲解时结合提问,要求学生积极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