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人才队伍状况的有关情况(百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司
人才队伍状况的有关情况
**公司,是一家综合性国有施工企业,成立于*年*月,注册资金*万元,净资产*亿元,拥有8家独立子公司,分别为:** 公司具有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级资质、公路工程施工总承包*级资质、土建(绿化)*级资质、上海市市政设施养护企业准入证。同时具有沥青混合料、三渣混合料生产准用证及水泥稳定土备案证明等资质。
一、公司目前人力资源状况
公司现有员工287人,高级职称人员21人,其中国家高级职称7人、农口高级14人;国家级中级职称80人;注册一级建造师17人;注册二级建造师57人;技师3人;高级技术工人42人。本科生62名,占总人数的22 %,工程类相关专业38名,占总体人数的13%。其中全日制本科生17名,只占总体人数的5.9%,;大专生87名,占总人数的30%,其中全日制大专生16名,只占总体人数的5.6%,学历优势薄弱。
同时公司的整体平均年龄偏高,已达到44岁。各个年龄阶段层的
对口专业人才也较为薄弱。
同时在未来五年里,公司将有40名员工陆续退休,其中35名为一线工人,这将给公司的正常生产经营带来问题。因此构建公司人才人员梯队,招聘、培养、填充各岗位需求迫在眉睫。
二、人才队伍建设情况
近两年,公司根据资质、工程配备人员及自身需要,不断加强对各类人才队伍的建设,并出台了《五年招聘计划》、《2015年培训教育计划》及相匹配的激励制度《职工教育培训奖励制度》,以使公司通过外招内培的方式调整与充实人才队伍。
根据财务数据分析,2014年公司支出职工教育培训费用16.56万元;2015年截止9月底支出教育培训费用29.4万元。
同时,从今年361人次的培训获益人群来说,基本达到年初制定的“一人多证、一人多岗”,人人参与培训的既定目标,使培训面覆盖到各个阶层。
目前通过计划与制度保证,公司今年新增一级建造师1名;两级建造师3名,二建增项2名;三类人员40人;八大员108人;初级技术工人147人;人事专员12人等等。
三、人才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人才队伍的老龄化日趋严重。根据公司对职工队伍的年龄测算,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一个母体八个子体,平均年龄最高的已达到49岁,平均下来整体也在44岁,这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显然缺乏新生力量的充实与配备。但是造成这种困境的原因并不只是企业的一个
绝对自主行为,更多的时候还受到市场与上层管理机构对于国企人员配置的制约。
2、人才梯队培养与构架突显断层。从整个公司的年龄结构上看,公司在25岁—35岁之间的年龄层人群相对薄弱,25岁左右的青年人更是凤毛麟角,这对一个企业的长期规划与发展相当不利,在未来更有可能出现青黄不接、管理断层的现象。
3、薪酬结构与制度,制约人才市场竞争力。从整个人才市场来说,建筑业专业性人才,特别是一建、高工等高级专业技术性人才,市场配比了一定的高薪,收入可观,甚至等于或高于了一些建筑类国企老总的年薪。这对于薪酬总额受控的国企来说,缺乏很大的竞争优势。同时对于薪酬等级化不大的国企来说,一旦过高拉开差距,那么随之而来的便是源源不断的职工不稳定因素,制约企业发展。
4、人才市场缺口给企业带来的压力。三千万以上工程须配备一级建造师及各类专业施工现场人员,近闻又将出台每个三千万以上工程还需配备高级工程师,且一师不能两用的新政。首先,必须肯定一点,上海建筑业市场的日趋规范使整个建筑业市场更加安全、健康。这对企业来说,特别是国企来说,更具竞争力,但同时也将势必给企业带来压力。一来,人员配备的标准要求将有可能促使整个建筑业市场高级人才的紧缺;二来由于紧缺人才所带来的高薪压力促使国企处于被动状态;三来人员跟不上而产生承接量的递减,促成一系列连锁反应,造成企业的经营管理困境。我们不得不说,新政是好事,更是压力。
四、对策及建议
(一)针对于改善大环境的一些想法
1、引进机制充实人才市场。供需需求决定市场竞争,人才市场更为如此。高居不下的建筑业人才市场环境,无非缘于量的不足与不够,如果大的环境政策能吸引住更多外来专业人才的目光,那么整个人才市场队伍的薪酬必将有所下降,使企业用人成本得于缓解。
2、市场配比的薪酬制度。对于国企来说,同样需要制度保证,对专业性人才的薪酬进行市场定价,而不是“规定”定薪,“传统”定薪。
3、建立专业化、公益性的培训组织。应该说市场还是过于缺乏公路、市政、排水、绿化等专业的专项培训。特别是对施工员、质量员、取样员等等现场管理人员的培训,目前都统统划归于资质中的八大员进行培训,而没有进行本专业的细化教育培训。对于企业来说,培训要最大限度的与资质需求挂钩,但也要与现场需求挂钩。因此建议,针对这些本专业的现场管理人员,应该有相应的培训课程和标准。同时为了减轻企业的负担,提高整个公路、市政建设、养护市场的专业化水准,应将这些培训项目走入政府补贴通道,使市场和企业达到双赢。
(二)、针对优化小环境的一些做法
1、外部招兵买马,选优选才。依据公司制定的《五年招聘计划》,根据公司实际所需人才,进行广泛撒网,择优录取。特别是对高校的优秀毕业生,用好的制度与政策广纳吸入,培养出理论与实践都出彩的优秀青年,搭建好老中轻人才梯队。
2、内部构建平台,爱才育才。内部培养与吸收是企业最为合理、科学的选才方式。所谓,“十年造树,百年树人”,人才的内部培养是战略性人才储备的重要部分。
因此,公司将在未来三至五年内,提供员工逐步成长的育才体系,建立一整套员工培训计划,既有全员性培训,又有针对不同岗位、人群的培养规划,促使“人人参与培训,人人获取成果”。
3、具有激励性的薪酬制度。如何平衡专业人才与管理人才、上层与中下层员工的薪酬体系;如何激励员工不断自我提升,增强自身竞争力,服务企业;如何最大限度的考虑全面,留住紧缺人才,我们需要一套科学有效且具有说服力的薪酬制度,这也将会是我们未来几年主攻的人才配备措施。
4、企业自身软实力的建设。用好人、留住人,薪酬福利是一个方面,但也离不开企业文化、企业制度、员工发展空间等等一系列的软实力考量。因此,让每一个员工融入企业,认同企业,依靠企业,便是企业自身需要深深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二 一五年十月二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