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鹅经验:鹅脚软的原因和解决办法
鹅软脚是怎么回事 怎么改善鹅软腿的情况
![鹅软脚是怎么回事 怎么改善鹅软腿的情况](https://img.taocdn.com/s3/m/2b525569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85.png)
鹅软脚是怎么回事怎么改善鹅软腿的情况
鹅是很多地区都会饲养的家禽,由于市场需求很高,不少地区已发展成为规模化养殖。
另外,鹅的饲养简单,投入产出比高,饲养风险小和经济效益优于养鸡、鸭,是一个致富的好门路。
鹅也需要慢慢地学习和思考,并继续认真实践。
软脚就是养鹅过程中十分常见的一种病症,引起鹅软脚病主要由于鹅饲料中缺乏钙、磷及维生素D而导致的,当然也有可能是疾病等其它因素引起的。
达龙硬骨头,改善家禽因缺乏营养或毒素等其他原因引起的瘸腿、软腿、生长速度缓慢。
发病初期只见病鹅喜欢蹲伏,走几步就蹲下,跟不上大群,
生长缓慢,食欲不振。
接着就出现两脚发软,走动无力,走得过急或过快时容易摔倒,随着病情的发展,患鹅不能正常站立和自由行动,移动时跗关节触地爬行,甚至用两翼支撑着地,因而脚部容易磨损发炎、肿大、增厚而形成关节畸形。
鹅的饲养方式是多元化的,整体来看,水养降、旱养升是大势所趋,随着网床饲养、笼养的快速增加,鹅的养殖效率也会有显著提升。
大鹅站不起来用什么药,鹅瘟会出现什么症状
![大鹅站不起来用什么药,鹅瘟会出现什么症状](https://img.taocdn.com/s3/m/1736713a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af.png)
大鹅站不起来用什么药,鹅瘟会出现什么症状大鹅站不起来可能是患有软脚病。
1、用药方法:将病鹅集中隔离饲养,并肌注“维丁胶性钙注射液”,每只病鹅使用2毫升,每天1次,2-3天为1个疗程,其他鹅可饲喂益生素、维生素,饲料中可添加贝壳粉、碳酸钙。
2、预防方法:鹅舍保持干燥、卫生,平时要让鹅群多晒太阳,连续出现阴天时可向饲料中拌入维生素D3。
一、大鹅站不起来用什么药大鹅站不起来可能是患有软脚病,发病原因和用药方法如下。
1、用药方法(1)将病鹅集中隔离饲养,然后肌注“维丁胶性钙注射液”,用量为2毫升/只,每天使用1次,2-3天为1个疗程。
(2)其他鹅可以饲喂益生素、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A和维生素D3),饲料中还可以加入贝壳粉、碳酸钙,添加量为0.5毫克/只。
2、预防方法(1)鹅舍需保持干燥、卫生,出现连续阴天时要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D3。
(2)适当增加放牧时间,让鹅群多晒太阳。
(3)合理搭配饲料,提供全面的营养。
3、发病原因(1)饲养管理不当,养殖环境较潮湿,鹅舍内缺少光照。
(2)养殖密度较大,鹅群的运动量不足。
(3)饲料中的营养不全面,缺少维生素D3(或其他种类的维生素)以及钙元素,或钙、磷的比例不适宜。
(4)鹅舍内的有害气体未能排出,比如氨气、一氧化碳等。
二、鹅瘟会出现什么症状1、发病初期,病鹅体温上升至42-43°C,表现出精神萎靡、胃口废绝、翅膀下垂、两脚发软、伏地不起的症状。
2、部分病鹅出现眼睑水肿、流泪、眼睛周围的羽毛较湿润、结膜充血或出血的情况,或是出现呼吸困难、头颈肿大、常仰头且咳嗽、鼻孔流浆液或粘液性分泌物的情况。
3、病鹅出现腹泻,排出黄绿色、灰绿色、黄白色的稀便,且粪便中带血。
病鹅的肛门出现水肿,泄殖腔粘膜充血、肿胀,情况严重时泄殖腔外翻。
4、倒拎病鹅时,嘴中会流出绿色发臭的粘稠液体,经过2-5天后病鹅通常就会死亡,但有时病程会延长。
5、成年鹅患病后,会出现腹泻、跛行、流泪、产蛋率降低等症状。
鹅常见的10种疾病是什么?怎么预防与治疗
![鹅常见的10种疾病是什么?怎么预防与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3b566114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06.png)
鹅常见的10种疾病是什么?怎么预防与医治在众多家禽养殖中,大家都知道,鹅是其中最难养的,特别是雏鹅阶段。
为帮助大家更好的养好鹅,本文在这里详细介绍了常见的10种鹅病,并附有防控策略建议,供参考。
1、小鹅瘟此病应主要以预防为主。
在种鹅产蛋前1个月左右连用2次小鹅瘟疫苗,进行超前免疫。
也可对雏鹅用抗鹅瘟血清实行紧急免疫,预防每只皮下注射0.5毫升,保护率可达90%。
病鹅医治时,15日龄以下每只注射1毫升;15日龄以上每只注射2毫升,隔日再注射1次,治愈率可达70~85%,也可用高蛋黄注射液进行紧急防治。
2、软脚病该病主要是由于鹅饲料中缺少维生素D和矿物质所致。
医治方法是每只鹅喂服维生素D10毫升,每天2次,连服3~5次。
3、鹅白痢此病主是要由于细菌感染所致,可用辣椒粉、生姜适量,放入锅内炒几分钟,然后拌入米糠再炒。
待米糠炒熟放凉后饲喂,连喂2天即可治愈。
4、鹅流感主要产生于雏鹅,大多因温度突变所引发。
病鹅精神萎靡,食欲不振,摇头晃脑。
方法是给病鹅肌肉注射青霉素,也能够口服碘胺嘧啶片。
5、副伤寒7~10日龄的雏鹅最易感染,主要表现是食欲废绝,口干喘气,痉挛抽搐。
医治此病可用氨0.65%的比例拌入饲料中饲喂,连喂3~8天,即可见效。
6、禽霍乱病鹅闭目呆立,食欲丧失,体温高达40~43℃,发病后2~3天死亡。
发病后应及时用青霉素和链霉素合剂肌肉注射3~4天,每天2次;同时在饲料中添加0.02%的复方新诺明。
7、风湿症此病又称"风脚病"。
防治此病将雏鹅的脚掌叉剪开,挤出污血,放入人尿中浸泡3~5分钟即可痊愈。
8、中毒症主要是由于鹅误食了喷洒农药的青绿饲料所致。
鹅产生中毒现象,可给鹅嘴中塞入干尿素10~15粒,然后喂水。
喂水后将鹅赶入水塘里自由饮水,一样中毒较轻的鹅,2小时后便可渐渐复原正常。
9、球虫病该病主要危害21~90日龄的雏鹅。
预防应主要集中于21~90日龄。
可在饲料中加入氯苯胍。
鹅跛行的病因及防治
![鹅跛行的病因及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82876a2ead51f01dc381f1dc.png)
鹅跛行的病因及防治跛行是鹅的一种常见病,它可发生于任何品种、任何日龄、任何季节和环境,给养鹅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如肉用鹅发生跛行病,可导致采食困难,增重减慢乃至死亡,影响群体育成率,降低经济效益;如种用鹅发生跛行病,必将降低甚至丧失其种用价值,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
因此,鹅的跛行应引起饲养者及业内人士的足够重视。
下面就鹅跛行发生的原因及其防治作一肤浅的叙述。
1.跛行的表现跛行系指患鹅的一肢或两肢的某些关节的骨骼、肌肉、皮肤、血管及神经组织在某些致病因素的作用下,造成生理结构的损伤,表现出一肢或两肢的“敢踏不敢抬”或“敢抬不敢踏”的一系列病理症状。
跛行一般呈散发性,但也见有占群体20%以上的。
2.跛行的病因(1)机械因素:如动物在打斗过程中受伤;放牧过程中,由于道路不平或牧场地势复杂而造成跌伤、扭伤;注射投药时,由于捕捉姿势不当等。
(2)物理因素:如鹅在运动过程中“脚底”被锐利物体刺伤,或被冻伤、烫伤、烧伤(包括强酸强碱性物质)。
(3)药物因素:有许多的药物,哪怕是常用量也都有可能引起跛行。
(4)营养因素:如饲料中钙磷含量不足或比例不当;蛋白质含量过高或蛋能比失调,以及某些维生素含量不足。
(5)病原因素:有许多致病微生物,可侵入动物机体,使其运动功能发生障碍。
如由巴氏杆菌引起的慢性禽出败,不但可致患鹅某些内脏器官发生病变,还可使其运动器官的某些关节或趾部发生炎性肿胀,致患鹅发生跛行。
这类跛行的发病率很高,可达几个乃至几十个百分点,如不及时进行有效的治疗,病情则迅速恶化甚至瘫痪,卧地不起,无法自行采食而死亡。
此外,由葡萄球菌、链球菌以及一些病毒引起的关节炎,都可使患鹅发生跛行。
(6)环境因素:如将鹅饲养在阴冷潮湿的地面上,无需多久,就会出现软脚性跛行;若不及时改善环境,将有部分发展为“弯脚”乃至瘫痪。
在舍外,在气温较高的情况下突然下大雨,鹅体被湿热突袭,即可发生不同程度的跛行。
(7)其他因素:还有一种更为复杂的跛行-脚垫肿(也就是潮汕地区称之为脚钱的跛行),这类跛行多发生于成鹅。
养鹅常见疾病及防治措施
![养鹅常见疾病及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b017b69827284b73f3425021.png)
养鹅常见疾病及防治措施1.小鹅瘟。
小鹅瘟是由小鹅瘟病毒引起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主要侵害20日龄以内的雏鹅,致死率高达90%以上。
典型病状是病鹅离群独处,毛松颈缩,闭目呈昏睡状,重者废食;排黄绿色稀便,鼻孔周围粘附有污秽分泌物,濒死时发生颈部扭曲、两腿麻痹或抽搐等神经症状。
剖检可见特征性的消化道病变,小肠中下段肠腔内有黄白色带状假膜,堵塞肠腔,形成栓塞状物,质地坚实,形如腊肠;亚急性病例腊肠样物十分明显,据此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有赖于采取肝、脾、胰等病料作病毒分离与鉴定。
防治措施:①小鹅瘟主要通过孵坊传播,因此孵坊要做好各个环节的消毒。
发生本病后应立即停止孵化,对全场彻底消毒后方可再孵。
②用小鹅瘟弱毒疫苗在母鹅产蛋前作二次免疫接种,所产后代可获得坚强免疫力。
③对出壳雏鹅每羽注射1毫升小鹅瘟高免血清,病鹅每羽注射2~3毫升用于治疗。
2.鹅大肠杆菌病(蛋子瘟)。
鹅的大肠杆菌病俗称“蛋子瘟”,是由特定血清型的大肠杆菌引起,主要发生于成鹅,但近年来育成鹅也时有发生。
母鹅剖检病变以腹膜炎、卵巢炎和输卵管炎为主,腹腔内充满淡黄色腥臭液体和卵黄块,卵巢萎缩、变性、坏死,输卵管管腔中含有黄白色纤维素性渗出物,子宫内充满干酪样坏死物,病程一般为2~6天,少数病鹅能康复,但不能恢复产蛋;公鹅主要是交配器出现红肿、溃疡,其上常覆盖着黄色黏稠液体,并有坏死痂皮;仔鹅表现行动迟缓,拉黄白色稀粪,病死仔鹅常见心包积液,且包膜混浊增厚,肝肿大,气囊壁增厚、混浊,常覆盖有干酪样物,有的小肠有出血点。
防治措施:①药物防治。
链霉素、氯霉素、庆大霉素等疗效较好。
②减少授精污染。
带菌公鹅可通过交配将病原传给母鹅,因而有严重病变的公鹅应作淘汰处理。
治疗:将交配器上的结节切除,清创消毒,肌注抗菌药物,使其康复。
③免疫预防。
当前较有效的办法是用从本场发病鹅中分离的大肠杆菌制成灭活菌苗,对后备种鹅群2月龄、4月龄时各注射一次,可控制发病。
3.鹅鸭瘟。
鹅关节肿突然瘫痪是什么原因该如何治疗
![鹅关节肿突然瘫痪是什么原因该如何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75a0cb07be23482fb4da4cd0.png)
鹅关节肿突然瘫痪是什么原因该如何治疗鹅瘫痪也称为鹅软脚病,是养鹅过程中比较常发生的疾病。
鹅瘫痪会影响鹅的正常活动,降低采食量,最后导致体质变弱,严重的会更是会出现死亡现象,容易给养殖场带来经济损失。
那么鹅为什么会瘫痪?又该如何防治?下面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看一下引起鹅瘫痪的两个原因以及防治措施。
鹅1、疾病性引发瘫痪鹅瘫痪的主要原因就是疾病,比如病毒性关节炎,鹅浆膜炎,气囊炎,发病时鹅的关节肿胀,局部发热、行走困难,跛行或完全不能行走,发病严重时造成鹅卧地不起,造成瘫痪。
另外鹅的传染病也是会造成瘫痪的,鹅传染性浆膜炎或者鹅气囊炎是发病率较高的疾病,在瘫痪时鹅精神萎靡,行动不便,常常翻身起不来,腹泻。
另外鹅感冒,也会造成腿部麻痹造成瘫痪,还有常见的小鹅瘟,也会导致此现象,在发病时行动不便,到了病情后期,常卧地不起,或两翅扑地而行治疗:温必克+浆杆康2.痛风引起的瘫痪痛风是由于鹅体内蛋白质代谢发生障碍所引起的一种疾病。
其主要病理特征为关节或内脏器官及其他间质组织蓄积大量的尿酸盐。
不同品种和日龄的鹅均可发生,临床上多见于幼鹅。
饲喂含量过高的蛋白质饲料所致,鹅患病后引起消瘦、食欲不振,瘫痪,严重的常导致死亡。
是危害鹅业生产的一种重要的营养代谢疾病。
主要见于一周龄到二周龄以内的幼鹅,患病鹅精神萎顿,常食欲废绝,两肢无力行走摇晃,衰弱,常在1-2天内死亡。
青年或成年鹅患病,3、营养性引发瘫痪除了疾病引发的瘫痪外,营养不足或营养失调也是造成鹅瘫痪的主要原因,疾病性还可通过症状来判别,从而进行治疗,但营养性问题,并明显的外部特征。
在饲喂时,由于饲料过于单一,导致钙磷比例不均衡,而鹅骨骼生长发育的基础就是钙磷两种元素,如果它们的摄入量不够,就会引起骨骼类的疾病。
最后导致鹅腿部的骨骼生长不良,不能支持体重,出现瘫痪,严重时会导致鹅死亡,此外维生素对于鹅也极为重要,缺乏维生素会出现掌扭曲、神经失调等,造成腿软、瘫痪。
4、防治措施是疾病性引发的瘫痪,首先就要做好鸭舍的卫生条件,定期消毒,此外饲养用具要及时清洗消毒,防止病菌的繁殖,另外接种相关疾病的疫苗,以免感染疾病,发现疾病后要及时治疗。
小鹅脚肿是什么原因鹅腿瘸了什么原因鹅产蛋率下降软脚病如何防治
![小鹅脚肿是什么原因鹅腿瘸了什么原因鹅产蛋率下降软脚病如何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40877e6502d276a201292e9d.png)
小鹅脚肿是什么原因鹅腿瘸了什么原因鹅产蛋率下降软脚病如何防治
小鹅腿关节肿大怎么回事
在养鹅中有出现幼鹅关节肿,会出现行动不便的症状,在吃食时也吃不到,会影响鹅的健康成长,患鹅明显的症状是关节发生不同程度的肿胀,严重者呈紫红色,触之有热感。
在出现肿胀的早期,压之有软感,随着病的发展,逐步变硬,以至关节伸屈困难,跛行更为严重。
或者根本就不能行走,倒地,后由于营养极度不良而死亡。
发病率高的是跗关节,其次是趾关节和膝关节,而髋关节和前肢关节较少发病。
鹅腿软,瘸腿用达龙硬骨头。
一天见效,快速见效兑水一千斤水,长期二千斤水,预防鹅瘸腿,腿软。
鹅瘫痪达龙硬骨头。
提高鹅受精率,产蛋率。
鹅痛风瘫痪的临床症状:
1、发病初期:雏鹅行动迟缓,缩颈。
大群粪便发白,外裹白色尿酸盐,采食相对正常。
2、发病中期:受惊吓应激时,奔跑单侧瘸行,腿肘部红肿,粪便发白且稀薄,大群采食量下降,食欲不高。
3、发病后期:站立不稳,喜卧,受惊吓时也不能行走,双侧腿肘红肿明显,喙发红,体温升高,脱水。
腿肘部手感发烫,触碰时雏鹅疼痛感强烈。
食欲废绝,死亡前水样稀便。
鹅用什么方法治疗瘸腿 鹅喂什么对瘸腿有效果
![鹅用什么方法治疗瘸腿 鹅喂什么对瘸腿有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7c017dca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a7.png)
鹅用什么方法治疗瘸腿鹅喂什么对瘸腿有效果
鹅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水禽,不仅耐粗饲,适应性强,而且投入少,产出多,经济价值高,产品绿色、安全,因此深受众养殖户喜爱。
在养鹅过程中,经常遇到鹅瘸腿的情况,当鹅出现腿瘸、腿软、瘫痪的时候,用达龙硬骨头,主治家禽瘸腿瘫痪。
鹅软脚病在10~30日龄的雏鹅阶段发病较多,发病率高低不等一样,呈散发性。
病鹅表现为精神沉郁、羽毛松乱,两脚发软无力,行走困难,容易跌倒,长骨骨端增大,无法支撑身体,常常伏卧。
特别是胫骨增粗、弯曲或成骨珠状,致使跗关节骨质疏松,并且,由于跗关节和两翼长期着地磨损发炎,最终瘫痪。
长期无法运动和觅食,会导致雏鹅生长缓慢;蛋鹅则产蛋量急剧下降,重者身体消瘦,毛色暗淡无光,治疗不妥或不及时,会衰竭而死。
鹅病常见疾病用什么药,鹅下软皮蛋应该给它吃什么
![鹅病常见疾病用什么药,鹅下软皮蛋应该给它吃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37fc4bfe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3f.png)
鹅病常见疾病用什么药,鹅下软皮蛋应该给它吃什么鹅白痢:在饮水中加入0.02-0.04%的痢特灵,连用7天;或在饲料中按照0.12%的比例添加氯霉素原粉进行治疗。
鹅流感:肌肉注射青霉素+病毒唑或氯霉素12-15mg,每天2次,连续使用2天;或者每只病鹅内服0.25mg的磺胺嘧啶。
禽霍乱:每kg体重注射青霉素,链霉素各10-20万单位,每天2次。
一、鹅病常见疾病用什么药1、鹅白痢(1)症状常发生在雏鹅身上。
雏鹅常常排出白色的稀便,出现糊肛现象,精神萎靡不振,羽毛松乱,垂头闭目,食欲下降甚至是废绝。
(2)治疗方法①在饮水中加入0.02-0.04%的痢特灵,连续饮用7天。
②在饲料中按照0.12%的比例添加氯霉素原粉进行治疗。
2、鹅流感(1)症状多发生于雏鹅身上。
病鹅主要表现为:精神萎靡不振,进食欲望下降,喜欢挤成一团,流鼻涕,摇头晃脑,拉痢,喜欢把头部缩着,贪睡,趴伏怕冷,羽毛松乱,两脚软弱无力。
(2)治疗方法①肌肉注射青霉素+病毒唑或氯霉素12-15mg,每天2次,连续使用2天。
②每只病鹅内服0.25mg的磺胺嘧啶。
③每kg体重的病鹅内服30mg的敌菌灵,每天2次。
3、禽霍乱(1)症状多发生于成年鹅身上。
病鹅主要表现为:闭目呆立,精神萎靡不振,沉郁,离群,食欲下降甚至是拒绝进食,呼吸苦难,腹泻,口鼻处流粘液,下痢,粪便为草绿色或者是灰白色,大便中带血,体温高达41-43°C。
患病时,先兴奋不安,曲颈于背部,后麻痹而死。
(2)治疗方法①每kg体重注射青霉素,链霉素各10-20万单位,每天2次。
②每kg体重内服0.2g磺胺甲基嘧啶。
③按照0.15%的比例在饲料中添加土霉素拌料服用,每天2次。
4、浆膜炎(1)症状病鹅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眼睛和鼻孔处分泌物增加,下痢,运动失调和抽搐,颈部歪斜,肺部有斑点。
(2)治疗方法①主要注意防雨淋日晒,防寒冷,防营养不足。
②饮水中添加0.2-0.25%的磺胺二甲基嘧啶或饲料中加入0.025-0.05%的磺胺喹恶啉进行预防。
鹅痛风的发病原因分析及诊治方法
![鹅痛风的发病原因分析及诊治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5f0fca3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69.png)
鹅痛风的发病原因分析及诊治方法近年来,养殖业规模化水平不断提升,饲养品种也不断增加,很多养殖户选择规模化饲养肉鹅及蛋鹅,并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
目前,辽宁海城地区鹅的存栏量已经达到200 万只左右,每年向全国各地提供大量种蛋、鹅雏、肉鹅和鹅蛋,成为北方地区鹅产业的集散地。
由于规模化养鹅发展时间较短,技术并不成熟,鹅日常容易感染的疾病种类有很多,每种疾病的发病原因、感染渠道、发病特征都不同,可以使用到诊治方法也存在差异。
本文主要以最常见的鹅痛风为例,对该病的发病原因、诊疗思路简要的分析和介绍。
1 诱发鹅痛风的原因1.1 饲料原因要有效治疗鹅痛风,必须积极找出诱发该病的原因,要先总结以往的养殖经验,分析不同品种的肉鹅、蛋鹅出现痛风的共性特征,进而找到诱发疾病的根本原因。
饲料是否变质、饲料当中各种营养元素的搭配情况,都是决定鹅健康生长的主要原因。
如果营养搭配方法不合理,在饲料中添加了过多的蛋白质,或饲料发霉,含钙量过高,缺乏其他的维生素,造成营养失衡等,很容易增加痛风的发病概率。
再加上粗粮和精粮的搭配方案不科学,也会增加鹅的消化负担,出现机体代谢紊乱,进而引发痛风。
1.2 疾病和用药原因在鹅病的预防和治疗过程中长期大量使用磺胺类药物、抗生素等,药物通过肾脏排泄,对肾脏有着潜在性的中毒作用,造成肾脏损伤,从而影响尿酸盐的代谢,引发痛风。
1.3 环境管理原因鹅的养殖设施比较简陋,一般为塑料大棚鹅舍,舍外配套运动场地,日常饲养管理应主意鹅舍保持干燥通风,这是因为潮湿的空气环境容易滋生细菌,如果圈舍内部不通风、同一圈舍中的养殖密度过大,会导致空气质量下降,同时,环境阴暗、长期不见阳光,会导致鹅的羽毛没有光泽、产蛋质量及数量下降,还能引起痛风。
所以,如何改善鹅的饲养环境,提高饲养员的饲养管理能力,为鹅群提供舒适的城成长环境,才是养鹅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
2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2.1 临床症状鹅痛风根据诱发因素不同可分为两种类型。
鹅为什么总是出现腿脚发软的原因是什么
![鹅为什么总是出现腿脚发软的原因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b3a67722168884868662d61e.png)
鹅为什么总是出现腿脚发软的原因是什么?一、导致鹅腿软、腿瘸的病因(一)鹅软脚软腿病因复杂,多种病因可引起鹅腿软。
主要有病毒因素、细菌因素、营养性、自身代谢与外伤等因素。
(二)病毒性因素一般多见与20至35天,鹅副粘病毒、流感病毒等侵害神经系统就会引起腿软无力或站立不起。
鹅软脚的病因和症状表现极为复杂,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
因此,把多种疾病引起鸭鹅出现软脚的一系列症状,称为鹅软脚征候群。
临诊上见到鹅呈现两脚发软的,都属软脚征候群。
鸭鹅软脚征可能由传染病引起的,例如浆膜炎,或者是由于蛋白质含量引起的鹅痛风导致的,也可由饲养管理条件不良、育雏环境寒冷潮湿、舍内缺乏阳光或光照不足、鸭群密度过大、运动不足,尤其是缺乏维生素D,及钙、钙磷比例不当,或维生素B1、B3和E缺乏以及一些有害的气体,如一氧化碳、氨气等引起的。
主要有病毒因素、细菌因素(葡萄球)、营养性、自身代谢与外伤等因素。
一、病毒性因素一般多见与20至35天,鹅副粘病毒、浆膜炎,流感病毒等侵害神经系统就会引起腿软无力或站立不起。
二、细菌性一比较明显,容易分比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葡萄球菌等细菌转变成慢性型引起的关节炎、关节肿胀、鹅掌肿、单腿肿等症状。
三、营养性因素引起腿软的因素比较多比较复杂1、钙磷比例不均衡、骨骼生长发育的基础元素就是钙和磷、钙磷摄入体内不够量,引起佝偻病、鹅软腿,蛋鹅软腿明显、严重可引起蛋鹅产蛋猝死,因为产蛋过程中后动用全身的钙形成蛋壳、血钙含量过低引起死亡;饲料钙磷比例不当也会影响吸收引发鹅软腿。
2、B族维生素缺乏也会引起、脚掌扭曲、神经失调等因素的腿软。
四、自身代谢性因素(痛风)小鹅体内蛋白质含量过高,无法排除体外,在肝脏上形成尿酸盐结晶,一般是侵害肾脏引起肾肿大压迫肾神经中枢导致神经传到受阻引发单腿或双腿不受支配;五、外伤因素容易辨别、数个例鸭鹅软脚综合征的症状是:患禽病初只是喜欢蹲伏,走几步就蹲下,跟不上大群,食欲不振,生长缓慢。
鹅瘸腿腿软预防用什么药雏鹅腿软站不稳怎么治
![鹅瘸腿腿软预防用什么药雏鹅腿软站不稳怎么治](https://img.taocdn.com/s3/m/994560d2ee06eff9aff8076d.png)
鹅瘸腿腿软预防用什么药雏鹅腿软站不稳怎么治
关节型痛风:
患病鹅关节尤其腿部各关节由于尿酸盐在关节腔内有不同程度沉积,使关节有不同程度肿胀。
患鹅行走跛行,严重者关节变形,无法行走。
食料大减,消瘦,尤其患病雏鹅和仔鹅生长缓慢,仅健康鹅1/3体重。
有些病鹅翅膀下垂。
鹅腿软,瘸腿用达龙硬骨头。
一天见效,快速见效兑水一千斤水,长期二千斤水,预防鹅瘸腿,腿软。
鹅瘫痪达龙硬骨头。
提高鹅受精率,产蛋率。
腿麻痹不能行走,强迫运动则用翅拍地向前移动,如果翅麻痹则见翅下垂,颈麻痹见鹅伸颈。
葡萄球菌病:
关节炎型,常见种鹅一侧趾或跗关节肿胀,以及邻近腱鞘肿胀,初期局部发热,软,疼痛,跛行,蹲卧不愿行动。
寄生虫病引起鹅球虫病:
雏鹅出现委顿、缩颈,不食,软弱喜卧,时排血便,剖检见肠道呈泛发性出血性肠炎。
取少量肠黏膜制涂片,瑞氏染色高倍镜下检查,见大量裂殖体或裂殖子。
鹅脚软了怎么办?养鹅注意事项
![鹅脚软了怎么办?养鹅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223ccc0e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6f.png)
鹅脚软了怎么办?养鹅注意事项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家畜养殖,其主要原因是它的营养价值高并且易养活,尽管它很好养,但是也经常会有一些病害的发生,而软脚病就是养鹅过程中十分常见的一种病症,那么针对鹅软脚了怎么治疗呢?有是因为什么所导致的呢?鹅脚软了怎么办?脚软的原因鹅脚软的原因有很多,有病毒性因素、细菌性因素、营养因素以及自身的新陈代谢因素等。
比如说营养不良、缺钙或缺乏维生素等这就是营养因素造成的,而养殖场地过于潮湿、没有适量的运动、养殖密度过大、光照不足,还有养殖场或运动场地存在有害有毒气体,这些都是有饲养管理因素引起的,这两种是比较好进行调理的,而对于病毒和细菌这就要从长计议了。
脚软的症状由于病因不同,那么脚软的症状会存在稍微的差别,比如由病毒造成的脚软表现为四肢完好就是站不起来,而由细菌感染造成的鹅掌或关节处会出现肿胀现象,而营养不良引起的脚软则表现为鹅掌比较干枯,看起来没有生机,像是枯萎的树叶一样,饲养管理不当造成的脚软一般会伴随感冒等病症一同发生,最后就是自身的新陈代谢引起的脚软则会出现明显的呼吸困难症状以及双脚是不是会产生抽搐。
防治方法由于引起鹅脚软病发的原因有很多,所以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病因以及其相对应的病发症状进行合理的防治。
由营养不良、饲养管理不当以及细菌感染引起的脚软病,我们通常是进行饲料的合理搭配,以及加强饲养管理,不定期的对养殖场进行清理和消毒,适当的进行放养,以及让它们进行一定的光照。
而自身的新陈代谢问题则需要加强它自身的免疫力和新陈代谢能力,一般也是通过饲料搭配来进行调理。
但是有病毒感染所引起的脚软则需要通过药剂进行防治,具体的药剂可咨询当地的兽医。
以上及时百度文库给大家带来的关于鹅脚软病发的原因、症状以及其不同病因的防治方法,在这里专业人士要给大家提一个小小的建议,就是如果在自己没有一定的养殖经验的情况下,鹅发生病害的时候首先是进行隔离,然后咨询有关的专家或请兽医帮忙治疗,这时最简单直接的办法啦。
小鹅打蔫不吃东西的解决方法
![小鹅打蔫不吃东西的解决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988552b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12ddc52.png)
小鹅打蔫不吃东西的解决方法《小鹅打蔫不吃东西的解决方法小鹅打蔫不吃东西的解决方法》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小鹅打蔫不吃东西这个让人头疼的事儿。
您要是碰上了,先别慌,咱们一起来瞅瞅咋解决!
您想想,那小鹅原本活蹦乱跳的,突然就打蔫儿了,瞅着也不吃东西,多让人心疼啊!这时候,咱得先好好观察观察这小家伙。
是不是环境不太对劲儿啦?比如说,太冷啦,太热啦,或者太潮湿啦。
要是这样,赶紧给小鹅换个舒服的地儿,让它能舒舒服服的。
再看看小鹅的饮食,是不是食物不对它的胃口呢?就像咱人一样,总吃一样东西也会腻。
给它换换口味,加点新鲜的蔬菜叶或者小虫子啥的,说不定它就有兴趣了。
还有啊,说不定小鹅是生病了呢!这可得仔细瞅瞅,看看它有没有拉肚子,或者身上有没有受伤的地方。
要是生病了,那得赶紧找兽医来瞧瞧,可别耽搁了。
要是小鹅是因为被欺负了,心情不好才打蔫不吃东西,那咱可得给它“主持公道”。
把欺负它的家伙隔离开,让小鹅能安安心心的。
另外,有时候小鹅也可能是想出去玩玩,活动活动筋骨。
那就把它放出去溜达溜达,晒晒太阳,呼吸呼吸新鲜空气,兴许心情一好,胃口就来了。
咱养小鹅就跟照顾小朋友似的,得细心,得有耐心。
看着它们健健康康,活蹦乱跳的,咱心里也高兴不是?所以啊,一旦发现小鹅打蔫不吃东西,别嫌麻烦,多找找原因,总有办法能让小家伙重新欢快起来,大口大口吃东西的!
朋友们,您要是碰到小鹅这样,就按照我说的试试看,保准有用!。
小鹅两脚没力站不起来怎么办
![小鹅两脚没力站不起来怎么办](https://img.taocdn.com/s3/m/178c77236137ee06eef9186d.png)
小鹅两脚没力站不起来怎么办鹅脚软站不起来用什么药
当鹅出现瘫痪时,要综合分析,找到根本原因,而不是单方面的说辞,才能对症下药,做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饲养管理因素
鹅腿软,瘸腿用达龙硬骨头。
一天见效,快速见效兑水一千斤水,长期二千斤水,预防鹅瘸腿,腿软。
鹅瘫痪达龙硬骨头。
提高鹅受精率,产蛋率。
环境条件不良、垫料不勤更换、只注重保温而忽视通风等是大多数腿部疾病的诱因。
现代兽医的观点是防重于治,所以加强饲养管理,按时免疫接种是减少损失最有效的措施。
总之,减少鹅瘫痪不但要加强饲养管理、增加机体抗病力,还要提供合理的营养,减少鹅疾病以及腿部疾病,从而达到减少鹅瘫痪的目的。
60日龄的马岗鹅软脚病什么原因鹅瘸腿站不起来怎么治疗
![60日龄的马岗鹅软脚病什么原因鹅瘸腿站不起来怎么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1bf29f9a168884868662d6ca.png)
60日龄的马岗鹅软脚病什么原因鹅瘸腿站不起来怎么治疗
关注鹅群密度和批次
病原致病受两方面因素的制约:一是病原体的数量,二是病原的毒力。
当我们无法改变病原毒力的时候,我们就想办法降低病原体的数量。
注意控制鹅群的密度。
能减少病原的相对数量,对于减少细菌性疾病的发生都很大的意义。
同一水域,不要放多批鹅,最好能够一片水域一批鹅。
因为大鹅会将隐形感染的病原传染给小鹅,导致小鹅发病。
鹅腿软,瘸腿用达龙硬骨头。
一天见效,快速见效兑水一千斤水,长期二千斤水,预防鹅瘸腿,腿软。
鹅瘫痪达龙硬骨头。
提高鹅受精率,产蛋率。
关注病毒性疾病的预防
往往细菌性疾病的发生在病毒性疾病之后,呈继发式感染,因为病毒性疾病的感染和发生会严重导致免疫力的下降,进而给细菌性疾病打开了大门。
所以注意病毒性疾病的预防
关注雏鹅阶段的健康
疾病导致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与发病日龄有着较为密切的关联,一般来讲,发病日龄越大,死亡率就相对越低,甚至能耐过不出现死亡。
当感染已成为养殖过程中既定的事实时,我们应该注意避免鹅群过早感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家畜养殖,其主要原因是它的营养价值高并且易养活,尽管它很好养,但是也经常会有一些病害的发生,而软脚病就是养鹅过程中十分常见的一种病症,那么针对鹅软脚了怎么治疗呢?有是因为什么所导致的呢?
脚软的原因
鹅脚软的原因有很多,有病毒性因素、细菌性因素、营养因素以及自身的新陈代谢因素等。
比如说营养不良、缺钙或缺乏维生素等这就是营养因素造成的,而养殖场地过于潮湿、没有适量的运动、养殖密度过大、光照不足,还有养殖场或运动场地存在有害有毒气体,这些都是有饲养管理因素引起的,这两种是比较好进行调理的,而对于病毒和细菌这就要从长计议了。
脚软的症状
由于病因不同,那么脚软的症状会存在稍微的差别,比如由病毒造成的脚软表现为四肢完好就是站不起来,而由细菌感染造成的鹅掌或关节处会出现肿胀现象,而营养不良引起的脚软则表现为鹅掌比较干枯,看起来没有生机,像是枯萎的树叶一样,饲养管理不当造成的脚软一般会伴随感冒等病症一同发生,最后就是自身的新陈代谢引起的脚软则会出现明显的呼吸困难症状以及双脚是不是会产生抽搐。
防治方法
由于引起鹅脚软病发的原因有很多,所以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病因以及其相对应的病发症状进行合理的防治。
由营养不良、饲养管理不当以及细菌感染引起的脚软病,我们通常是进行饲料的合理搭配,以及加强饲养管理,不定期的对养殖场进行清理和消毒,适当的进行放养,以及让它们进行一定的光照。
而自身的新陈代谢问题则需要加强它自身的免疫力和新陈代谢能力,一般也是通过饲料搭配来进行调理。
但是有病毒感染所引起的脚软则需要通过药剂进行防治,具体的药剂可咨询当地的兽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