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合理用药

合集下载

合理用药,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

合理用药,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

合理用药,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

合理用药,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

合理用药是指安全、有效、经济地使用药物。

用药要遵循能不用就不用,能少用就不多用;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的原则。

必须肌注或输液时,应做到“一人一针一管”。

任何药物都有不
良反应,用药过程中如有不适要及时咨询医生。

购买药品要到合法的医疗机构和药店,处方药必须凭执业医师处方购买。

服药前要检查药品有效期,禁止使用过期药品;要妥善存放药品,防止药物变质或失效,防止儿童及精神异常者接触。

一旦误服、误用药物,要及时携带药品及包装就医。

抗生素是处方药。

所有抗生素在抗感染的同时都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甚至毒性反应。

一般针对细菌感染的抗生素对病毒引起的感冒、伤风和其他上呼吸道感染无效。

因此,为有效进行抗感染治疗,避免发生耐药,减少不良反应,预防滥用,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规范、合理使用抗生素。

1。

合理使用抗生素原则

合理使用抗生素原则

合理使用抗生素原则1.适应证准确:合理使用抗生素要严格按照适应证使用,即根据患者的临床病情、病原学检查结果、病原体的耐药性等综合判断,确定是否需要使用抗生素。

不合理的使用会导致抗菌药物的滥用和不当使用。

2.选择适当的药物:在确定需要使用抗生素后,应根据患者的病原体种类和耐药性选择适当的药物。

应优先选择广谱抗生素,以覆盖多种可能的病原体,避免无效治疗。

3.药物的剂量和疗程要合理:药物的剂量和疗程是治疗效果的关键。

剂量过高可能导致药物的毒副作用,剂量过低可能导致治疗失败和药物的耐药性。

疗程应足够长,以确保病原体完全清除,避免耐药菌株的产生。

4.了解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相互作用:抗生素的使用可能会引起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肝脏损伤等。

同时,抗生素可能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从而影响治疗效果。

在使用抗生素时,医生需要深入了解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相互作用,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5.抗生素联合使用要慎重:抗生素联合使用只适用于特定的临床情况,如重症感染、多重耐药菌感染等。

不合理的联合使用可能导致药物的毒副作用增加,耐药性的发生,还增加了医疗成本。

在使用抗生素联合治疗时,应充分权衡利弊,确保用药的必要性和有效性。

6.定期审查用药效果:抗生素治疗应及时评估治疗效果,根据病情和药敏试验结果来调整用药方案,避免不必要的长期使用,以减少耐药性的发生。

7.监测维护抗生素的药物浓度:抗生素的药物浓度对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应根据患者的肝肾功能等情况,调整抗生素的剂量和用药频率,以确保药物浓度在有效范围内。

8.教育患者正确使用抗生素:患者也是合理使用抗生素的重要参与者,医生需要向患者普及抗生素的基本知识,讲解正确使用方法,告知可能的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以提高患者的合理用药意识。

综上所述,合理使用抗生素原则是为了确保抗生素的科学、合理和经济的用药,以提高抗生素的治疗效果,减少抗生素的滥用和不当使用。

医生和患者都需要充分理解和遵守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原则,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抗生素的合理用药

抗生素的合理用药

抗生素的合理用药抗生素是感染病治疗中的重要利器,也是医学史上的重大突破。

但随着抗生素使用的普及,抗生素耐药性日趋严重,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更是使得耐药性问题更加严峻,进而引发许多的安全隐患。

因此,合理使用抗生素不仅涉及临床治疗效果,更关乎公共卫生和国家经济发展。

本文对抗生素的合理使用进行探讨。

一、什么是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是指根据细菌的感染类型、病原菌的灵敏性、患者的感染情况、病情的严重程度和禁忌症等因素,选用适当的药物、剂量、疗程和用法,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同时减少抗菌药物对人体的不良反应以及抗菌药物的滥用和误用,防止细菌耐药现象的发生和扩散。

合理使用抗生素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包括病情的严重程度、患者的年龄、性别、药物使用史以及合并症等情况。

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儿童、老年人以及免疫系统低下的患者,更应该特别谨慎使用抗生素,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危害和潜在风险。

二、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危害1.导致细菌耐药性的增加抗生素的被广泛使用和滥用,导致了许多细菌耐药的问题。

一般来说,当细菌在遇到抗生素时,会导致死亡或者生长受到限制,但如果几次接触都没有引起灭绝,那么细菌便会学会如何逃避药物的作用,进而发展出对药物的耐药性。

2.增加患者的药物风险抗生素不当使用不仅无法达到治疗效果,更可能造成患者的不良反应。

在抗生素治疗中,患者常常涉及到肝肾毒性、过敏反应、血小板减少等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3.浪费医疗资源,增加社会经济负担不合理使用抗生素不仅会增加患者的就诊次数和时间,更还可能会挥霍大量的医疗资源,包括医生的时间和药量,以及设备和机构的资源,进而大大增加国家的公共卫生负担和社会经济成本。

三、合理使用抗生素的方法1.选择适宜的抗生素在发现感染病时,首先应当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和鉴定,然后才能根据病原菌的药敏试验结果,选择适当的抗生素。

不合理的使用如基于个人经验或惯例用法,往往会导致无效或者逆转反响。

合理使用抗生素

合理使用抗生素
19
头霉素类
▪ 二代头孢特点+抗厌氧菌 ▪ 头孢美唑: ▪ 头孢西丁:

20
氧头孢烯类
三代头孢+抗厌氧菌
拉氧头孢 出血倾向 氟氧头孢 血浓度高、未见出血倾向
21
碳青霉烯类
G+ 肠杆菌科 绿脓杆菌 厌氧菌 对去氢肽酶稳定性 中枢毒性
亚胺培南 泰能 Lmipenem
++
+++
++~+++
+++ 不稳
的抗菌活性
在第三代的基础上增强了 对抗G+菌活性,增加了 对厌氧菌的抗菌活性
31
五:抗菌素联合治疗的适应症
病因未明的严重感染 单一药物不能控制的严重感染 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的混合感染 较长期用药细菌有产生耐药的可能 联合用药使毒性较大的 药物剂量得以减少
32
33
干扰细菌细胞壁合成 -内酰胺类 磷霉素 万古霉素 杆菌肽 环丝氨酸
其它 磺胺类和对氨基水杨酸 (抑制细菌叶酸代谢) 异烟肼类 (抑制结核环脂酸合成)
损伤细菌细胞膜 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 唑类抗真菌药 多粘菌素B和E 烯丙胺类
6
抗生素可分为
浓度依赖性
即抗菌药物的抗菌活性随药物浓度增加而加强, 只要细菌与超过MIC浓度的抗菌药物接触,短时 间即现杀菌作用,并且可维持一定时间。
▪ 头孢克罗:对G+菌抗菌活性较头孢氨苄强,对大 肠、肺炎杆菌,奇异变形杆菌与头孢羟氨苄相仿
15
第3代头孢菌素
▪ 对多种青霉素酶稳 ▪ 对革兰阴性菌的抗菌作用强 ▪ 某些品种对绿脓杆菌有效 ▪ 某些品种的血清半衰期较长
▪ 头孢噻肟: 对肠杆菌科有极强的抗菌活性,对不动杆菌, 绿脓杆菌,厌氧菌无效,对阴沟杆菌,产气肠杆菌较差。

医院抗生素临床合理用药使用原则

医院抗生素临床合理用药使用原则

医院抗生素的临床合理使用原则
一、经过讲座的学习一定要按专家所讲的内容,严格掌握抗生素使用适应症,
合理使用抗生素,不得有滥用情况发生。

二、临床用药一定从有效、安全、价廉的路径进行,也可老药新用,中医中药
辨证论治。

三、用药方法:从口服→肌注→静脉注射进行。

疗程适中,不能过长。

剂量不
能过大。

剂量大不等于疗效就好。

严防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副反应大的药物使用前要实行告知谈话签字制度。

四、今后预防性用药,用药时间过长,联合用药,要求一定要有记录,使用理
由和道理要讲清楚,否则一律按药物不合理使用对待处理。

五、今后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要作为临床使用抗生素的主要指标。

防止无
效用药,延误病人治疗,增加病人经济负担,杜绝不良反应发生。

六、严格执行级别用药原则。

对限制性药物不到级别的医生不能随便使用,必
须要有上级医生指示认可记录签字后方能使用。

七、严格住院病人用药比例。

外科小于35%,内科小于45%。

对超标单位科室和
个人进行处罚。

八、坚持按医保药品目录用药。

如特殊情况要超目录用药一定要经科主任同意
授权医务科批准,方能使用。

九、要求牢记合理使用抗生素是晋升二级医院的一项重要指标。

十、医院将不定期进行监督检查,对不合理使用药物的现象进行指正,促进整
改,对整改不到位的个人给予一定的处罚。

医务科
二0一八年四月。

医院抗生素使用规范(1)

医院抗生素使用规范(1)

1.合理应用的概念 合理使用的临床药理概念为安全有效使用,即在安全的前提下确保有效, 这就是合理使用的基本原则。

正常情况下,大多数新启用在若干年内都会因病菌产生耐药性而失去原有效力,然而不正确的使用, 更加重了耐药细菌的急剧增长。

由于在临床上应用量大、 品种多、 更新快、各类药品之间相互关系复杂,联合用药日益增多,预防用药日益广泛。

因此临床上 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耐药性仍逐年上升势头。

合理使用需具体病人具体分析,制定出个体化治疗方案。

没有一个固定方案可在不同情况下套合理选用与合理用药是 合理使用的两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2.的临床选择 2.1 首先要掌握的抗菌谱: 各种都有不同的作用特点, 因此所选的药物 的抗菌谱务必使其与所感染的微生物相适应,否则就无的放矢,既浪费钱财,又延误病情。

2.2 根据致病菌的敏感度选择: 如根据其药敏试验情况:肺炎克雷伯氏菌对氨 苄青霉素、氨曲南和羧苄青霉素耐药率较高,分别为89.3%、86.7%和 76.2%;对氧氟沙星、 泰能、普舒敏感率最高,均为 100%;其次是头孢哌酮和丁胺卡那,敏感率均为 96.8%。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交沙霉素、 青霉素、 复方新诺明、 红霉素耐药率较高, 分别为 87.5%, 86.7%,86.7%,84.7%;对万古霉素敏感率为 100%,对丁胺卡那的敏感率为 81.8%。

铜绿假单胞菌对西力欣、先锋霉素Ⅴ号耐药率均为 100%,其次对氯霉素、卡那霉素的 耐药率, 分别为 91.2%、87.5%;对环丙沙星、 普舒的敏感率最高, 均为 100%,对丁胺卡那、头孢哌酮、复达欣的敏感率,分别为 93.5%、88.9%、83.9%。

以上调查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2.3 根据感染疾患的规律及其严重程度选择重症深部感染选择抗菌作用强,血 与组织浓度均较高的。

对于早期金葡球菌败血症, 头孢唑啉血浓度与组织浓度均比头 孢噻吩高, 其半衰期也较长, 因此感染部位可达到较高浓度, 所以深部感染时应选用头孢唑啉。

合理使用抗生素专业知识培训专家讲座

合理使用抗生素专业知识培训专家讲座

合理使用抗生素专业知识培训
第34页
(二)头孢菌素类 2.第二代头孢菌素 头孢孟多
(Cefamandole)、头孢呋新 (Cefuroxime)、头孢替安 (Cefotiam)、头孢克罗(Cefaclor)。
合理使用抗生素专业知识培训
第35页
3.第三代头孢菌素 头孢噻肟(Cefotaxime)、头 孢唑肟(Ceftizoxime)、头孢三嗪 (Ceftriaxone)、头孢他啶(Ceftazidime)、头 孢哌酮(Cefoperazone)、头孢磺啶 (Cefsulodin)、头孢匹胺(Cefpiramide)、头 孢匹罗(Cefpirome)。
T>MIC(药品浓度高于MIC时间占给药 间隙百分比)
合理使用抗生素专业知识培训
第23页
血药浓度
10
Cmax
Cmax/MIC
AUC/MIC
MIC 1
T>MIC 0
Sub-MIC
PAE
0
12
24
合理使用抗生素专业知识培训
第24页
血 清 或 组 织 药 品 浓 度
合理使用抗生素专业知识培训
MSW 概念
➢ 新病原微生物, 如嗜肺军团菌、空肠弯曲菌、幽 门螺杆菌、卡氏肺孢子菌及HIV病毒等。
合理使用抗生素专业知识培训
第6页
抗生素辉煌与耐药悲剧
抗感染性疾病治疗史
组成了人类医学史近
半个世纪以来主要组
成部分, 而且仍将是当
代医学发展主要内容。
不过……. 合理使用抗生素专业知识培训
第7页
合理使用抗菌药品需注意几个基本问题: 1、及时确立感染性疾病病原。 2、熟悉各种抗菌药品抗菌谱、抗菌活性、药动学、 不

《抗生素的合理使》课件

《抗生素的合理使》课件

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仅限于某些 特定情况,如预防术后感染等 ,应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
注意区分抗生素与非抗生素药 物,避免将两者混淆使用。
03
抗生素滥用的危害
产生耐药性
抗生素滥用会导致病菌产生耐药 性,使抗生素失去治疗效果。
耐药性的产生会使抗生素的有效 性降低,甚至完全失效,给治疗
带来困难。
耐药性的传播和扩散可能对整个 社会造成危害,影响公共卫生安
详细描述
抗生素主要针对细菌感染,对病 毒、真菌、寄生虫等感染无效。 常见的感冒、流感等由病毒引多越有效
总结词
抗生素并非越贵越好,也不是使用越 多越有效。
详细描述
每种抗生素都有其适应症,并非越贵 越好。同时,抗生素使用需适量,过 量使用不仅无效,还可能产生副作用 和耐药性。
THANK YOU
四环素类
这类抗生素对革兰氏阳性球菌 和阴性杆菌有效,包括四环素 、强力霉素等。
β-内酰胺类
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的分子 结构都有一个β-内酰胺环。
氨基糖苷类
这类抗生素对各种需氧革兰氏 阴性杆菌有良好的抗菌作用, 如链霉素、庆大霉素等。
喹诺酮类
这类抗生素主要作用于革兰氏 阴性菌和部分革兰氏阳性菌, 如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等。
抗生素发展历程
1942年,美国默克 药厂合成青霉素,开 启了抗生素历史。
1950年,美国礼来 药厂发现四环素。
1948年,英国弗莱 明发现金霉素。
抗生素发展历程
1952年,美国辉瑞公司合成土霉素。 1957年,中国发现并合成红霉素。
1962年,中国合成四环素。
抗生素发展历程
1967年,中国合成卡那霉素。 1970年,中国合成庆大霉素。
02

医院感染防控中的抗生素合理使用与管理

医院感染防控中的抗生素合理使用与管理
不良反应
抗生素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过敏反应、肝肾损伤、胃肠道反应等。
处理措施
一旦出现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抗过敏治疗、保肝治疗等。同时,加强患者的监测和 护理,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
CHAPTER
04
医院感染防控的措施与建议
加强抗生素合理使用的培训与宣传
培训医护人员
定期组织抗生素合理使用的培训课程,提高医护人员对抗生素合理使用的认识和技能。
适应症
抗生素主要用于治疗各种细菌感染,如肺炎、尿路感染、皮 肤感染等。
抗生素的给药方案与剂量调整
给药方案
根据感染的严重程度和病菌种类,选 择合适的给药途径(如口服、静脉注 射等)和给药频率。
剂量调整
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肝肾功能等 生理特点,以及感染的严重程度,调 整抗生素的剂量。
抗生素的不良反应与处理措施
医院感染防控中的抗生 素合理使用与管理
CONTENTS
目录
• 抗生素合理使用的重要性 • 医院感染防控与抗生素使用的关系 •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与管理 • 医院感染防控的措施与建议 • 案例分析
CHAPTER
01
抗生素合理使用的重要性
抗生素滥用的现状与危害
抗生素滥用现状
在医疗实践中,抗生素的滥用现象较 为普遍,部分患者存在不规范使用抗 生素的情况,导致耐药菌株的产生和 传播。
CHAPTER
02
医院感染防控与抗生素使用的 关系
医院感染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
医院感染是指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住院期间和院前、院后发生的感染。
分类
医院感染可根据病原体类型分为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真菌感染等;根据发生 部位可分为下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胃肠道感染等。

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培训实用PPT

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培训实用PPT
第九页,共六十七页。
科学(Xue)认识感染性疾病
发(Fa)热性疾病:
感染性疾病 肿瘤性疾病 风湿性疾病 其他疾病 病因未明
构成比(%) 41.0 18.0 11.9 14.4 14.7
第十页,共六十七页。
科学认(Ren)识感染性疾病
未明(Ming)热:
感染性疾病
国内资料
(n=6875)
59.4
肿瘤性疾病 16.4
立即启用某种广谱抗菌药物,希望(Wang)能覆盖 可能的主要致病菌,及早控制病情发展,以最 大程度地提疗效与拯救成功率。 一旦得到微生物检查结果报告,应调整治疗方 案,或换药以强化针对性,或调整剂量与给药 方式以提高疗效。不宜持续应用广谱抗菌药物
第十五页,共六十七页。
正确选择抗生(Sheng)素药物
抗生素(Su)的分类 药代学与药效学 给药途径 配伍禁忌
第三十页,共六十七页。
给药途(Tu)径
原则:
口服可吸收的抗菌药物只要病情允许病人又能口服,就不要注射;
能肌肉注射者就不必静脉滴注或推(Tui)注。 但对于严重感染,仍宜静脉给药!
任一途径投药后,血药浓度多在0.5~4h到达高峰,并迅速分布
第三十六页,共六十七页。
配伍禁(Jin)忌
联合用药的目的: 增加抗菌谱的覆盖(Gai)范围,用于混合感染 希望产生协同或相加作用,以提高疗效,用
于控制严重感染 希望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减少抗菌药物不良反应(通过减少单个抗生
素的剂量)
第三十七页,共六十七页。
配(Pei)伍禁忌
联合用药的适应症: 病因未明的严重感染 单一抗菌药物(Wu)不能控制的严重感染 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的混合感染 较长期用药细菌有产生耐药可能者 联合用药使毒性较大药物的剂量得以减少

如何正确使用抗生素合理用药的重要性及使用抗生素的注意事项

如何正确使用抗生素合理用药的重要性及使用抗生素的注意事项

如何正确使用抗生素合理用药的重要性及使用抗生素的注意事项抗生素是现代医学的重要药物之一,用于治疗细菌感染疾病。

然而,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和滥用,出现了抗生素耐药性的问题,对人类健康造成了威胁。

因此,正确使用抗生素并合理用药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本文将重点讨论使用抗生素的注意事项以及如何正确使用抗生素进行合理用药。

一、抗生素的重要性抗生素是一类能够杀死或抑制细菌生长的药物,对于细菌感染疾病的治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抗生素的应用显著降低了细菌感染造成的死亡率。

然而,随着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细菌耐药性逐渐增强。

如果仍然持续滥用抗生素,将可能导致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使原本能够治愈的疾病重新变得难以治疗。

二、合理使用抗生素的重要性合理使用抗生素是指在医生指导下,根据疾病特点和细菌药物敏感性等因素来选择使用抗生素,并严格按照医嘱服用药物的方式。

合理使用抗生素具有以下重要性:1. 避免耐药性产生:滥用抗生素会导致细菌耐药性的产生,使得原本有效的抗生素对某些细菌失去了杀菌或抑制菌生长的作用。

合理使用抗生素可以降低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产生。

2. 最佳治疗效果:合理使用抗生素能够确保抗生素的治疗效果最大化。

医生会根据病情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并确定最佳的用药方案。

同时,患者按照医嘱正确使用抗生素,可以避免用药不足或过量,保证药物在体内的有效浓度。

3. 减少不良反应:合理使用抗生素也可以减少不必要的不良反应。

某些抗生素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肠道问题等副作用,正确使用抗生素可以减少这种风险。

三、使用抗生素的注意事项在使用抗生素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遵医嘱使用:必须按照医生的指导和处方正确使用抗生素。

包括用药剂量、用药时间以及饭前饭后服用等注意事项。

切忌自行增减药物剂量或提前停药。

2. 不乱用抗生素:抗生素不适用于治疗病毒感染,如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等。

因此,在没有医生指导和明确诊断的情况下,切勿滥用抗生素。

抗生素合理用药

抗生素合理用药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
❖ 体温>38.3。C或<36 。C
❖ 心率>90次/min
❖ RR>25次/min,PaCO2<32mmHg

WBC>12023/mm3或<4000/mm3
符合2项或2项以上即为SIRS
Sepsis发生率—
从每年3‰旳发病率起,以1.5%旳比率增长。
Sepsis病死率—
2 青霉烯类
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但化学性质欠 稳定。有恶臭,难以推向临床使用。
(三)单环β-内酰胺类
氨曲南Aztneonam:对G-菌作用强,对β-
内酰酶稳定
卡芦莫南Carumonam:抗菌谱同氨曲南
(四)氧头孢烯类
拉氧头孢Kafamoxef:抗菌谱广,对G-菌 活性强
氟氧头孢Flomoxef:对需氧菌,厌氧菌都 有作用
ß-内酰胺类 氨基糖甙类
大环内酯类
抗生素分类及耐药机制
作用机理
耐药机制
干扰细胞壁合成
❖ 作用于菌体内核 糖体,克制蛋白 合成,并破坏细 胞膜完整性
❖ 产ß-内酰胺酶; LBP变化;过期
细菌产生磷酸转移酶,乙酰转移 酶,使之磷酸化,乙酰化或腺苷 化而失效
❖ 作用与细菌核糖 ❖ 靶位变异,降低药
体,克制蛋白合 对核糖体旳结合力;
优点------抗菌作用强,耐青霉素酶,疗效高
毒性低,过敏反应较青霉素少。
头孢菌素类
第一代 第二代 第三代
第四代
头孢噻吩(先锋 I号),头孢氨
孢 苄(先锋Ⅳ) 头孢唑啉(先锋 Ⅴ)头孢拉啶 (先锋Ⅵ)
头孢羟唑(头 头孢噻肟,头孢 头孢吡肟(马 孢孟多),头 氨噻肟(凯福隆) 斯平),头

医院抗生素合理使用培训

医院抗生素合理使用培训
总结词
联合使用抗生素应有明确指征,并考虑药物间的相互作用。
详细描述
在某些情况下,联合使用抗生素可以增强疗效或降低耐药性的发生。但联合用药 需谨慎,应考虑药物间的药效学和药动学相互作用,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医生 应熟悉各种抗生素的抗菌谱和药代动力学特点,合理选择联合用药方案。
预防性用药的合理性
总结词
耐药菌株的增加
01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细菌对 抗生素的耐药性逐渐增强,导致 一些常见的感染变得越来越难以 治疗。
02
耐药菌株的增加不仅影响个体的 治疗效果,还可能对整个社会和 公共卫生造成威胁。
不良反应与药物相互作用
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可能包括过敏反应 、消化系统问题、肝肾损伤等,有些 不良反应可能较为严重。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2
抗生素合理使用原则
适应症用药
总结词
抗生素使用应针对明确的细菌感染,避免无指征用药。
详细描述
在使用抗生素之前,医生应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确保患者存在细 菌感染的证据。对于病毒性感染、发热待查等非细菌感染的情况,抗生素不是 首选治疗。
实践经验分享
邀请资深医生分享他们在 临床实践中积累的抗生素 合理使用经验。
互动讨论与交流
鼓励参训医生提问和发表 观点,共同探讨抗生素合 理使用的最佳实践。
抗生素合理使用的管理与监督
建立健全抗生素管理制度
01
制定和完善医院抗生素管理规定,明确各级医生在抗生素处方
权方面的职责。
加强处方审核与监督
02
建立抗生素处方审核制度,对存在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处方进
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应严格掌握指征,避免滥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疗程过长。 6.过度使用静脉给药,不知道如何应用序贯疗法。
2019/12/14
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8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正确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提高疗效、降低 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减少或减缓细菌产 生耐药的关键。
2019/12/14
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9
在临床使用抗生素时应考虑:
1.有无使用指征; 2.选用的药物种类和给药方案是否正确、
(四) 临床医生在使用抗菌药物时,应严格掌握 抗菌药物的适应症、毒副反应和给药剂量、用 法,制订个体化的给药方案。
(五)联合用药: 一般细菌的单一感染不主张联合用药,下述情况
才考虑联合用药: 非发酵菌感染; 经验性治疗; 混合感染、复数菌感染; 单一用药不能有效控制的重症感染(败血症、心内
膜炎) 需长期治疗易产生耐药的感染(结核病)
异烟肼 磺胺药+TMP
呋喃妥因 阿糖腺苷
权衡利弊 后慎用
氨基糖苷类 异烟肼
氟胞嘧啶 氟康唑
妊娠期均 可应用
青霉素类 头孢菌素类 其他β内酰胺类
磷霉素
抗菌药物对乳儿的潜在不良反应
潜在不良反应
过敏反应 肠道菌群改变(腹泻)
骨髓抑制 肠蠕动增加 假膜性结肠炎 听力减退 乳齿黄染,牙釉质损害 核黄疸、溶血性贫血 (G-b-PD缺乏者)
5
目前儿科门诊感染性疾病占70%以上,住 院患儿的抗生素使用率达90%以上。急性 呼吸道感染(ARTIs)仍是我国小儿首位 的感染性疾病,也是抗生素使用频率最高、 用量最多、使用不规范和欠合理的疾病。
2019/12/14
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6
由于儿童的生理特点,其药物代谢的相关酶 分泌不足或功能低下,肾脏对药物的清除排 泌能力较差,并且儿童对药物的敏感性较高, 极易发生药物的不良反应。
哺乳期用抗生素
Β内酰胺类,磺胺药 全部抗生素,尤其在乳儿中
生物利用度低者 氯霉素 大环内酯类 克林霉素 氨基糖苷类 四环素类 磺胺药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基本原则
(一) 诊断为细菌、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真菌等所致的感 染性疾病时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包括临床初步诊断和病原学 诊断。住院病人抗菌药物使用率,三级医院力争控制在 65% 以下, 二级医院力争控制在 50% 以下。 (二) 力求做到有样必采,住院病人有样可采送检率力争达到60%以 上,并及时送病原学检查及药敏试验,以期获得用药的科学依据。 (三) 一般先进行经验治疗,一旦获得培养结果则进行目标治疗
(六)更换:一般感染患者用药 72 小时(重症感染48小 时)后,可根据临床反应或临床微生物检查结果,决定 是否需要更换所用抗菌药物。 (七) 疗程:一般感染待体温、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 明显好转或恢复正常后再继续用药 3 ~ 4天,共为 7~8 天;扁桃体炎 10 天;非发酵菌、严重感染和特 殊感染 14~21 天;肺脓肿 28~42 天;感染性心内 膜炎 4~6 周或更长;泌尿道感染至少继续用药
儿童是处于生长发育旺盛时期的特 殊人群,小儿时期各器官生理功能不成 熟,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机能低下且 具有阶段性的特点,对外界各种致病因 子侵袭的防御能力较差,因此比成人更 易被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螺 旋体、真菌、寄生虫等病原体的感染而 发生相关的疾病。
2019/12/14
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抗菌药物在儿科临床的合理使用
2016-10-30
2019/12/14
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1
在弗莱明细菌培训学校,正在讲授“细菌培养”课
抗生素第一定律: 那些不能将我们杀 死的抗生素,反而 会使我们变得更加 强壮。
抗生素 实际上 是一把 双刃剑
往往强调:对敏感菌的 杀灭或抑制(治疗作用)
这是相对的、暂时 的
抗生素序贯疗法 (sequential antibiotic therapy, SAT)
实质是确保抗感染疗效前提下同种抗生素或抗菌谱相 仿抗生素之间用药途径和剂型的及时转换 待临床感染征象明显改善后及时改为口服抗生素,
减少抗生素副作用、降低医疗费用
序贯疗法
英国 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治疗指南 2003 版提出:对一位接受抗生素静脉给药的 CAP病人,如果有病情改善的依据,就应 该考虑口服(药物)治疗。
合理; 3.这种用药对儿童的生长发育是否影响或
危害。
2019/12/14
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10
儿童用药再提醒
妊娠期患者抗菌药物的选用
妊娠早期 妊娠后期 避免应用 避免应用
TMP 甲硝唑 乙胺嘧啶 利福平 金刚烷胺磺胺来自 氯霉素妊娠全 程避免
四环素 红霉素酯化物
氨基苷类 喹诺酮类
万古 (去甲万古)
UK CAP Guideline childhood 2003
In a patient who is receiving intravenous antibiotic therapy for the treatment of CAP, oral treatment should be considered if there is clear evidence of inprovment.
往往忽视:对耐药突变 株的选择(致病作用) 和本身的毒副作用
这是必然的、永恒 的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定义 是指医务人员在预防、治疗感染性疾病的 过程中,针对具体患者选用适宜的抗菌药物, 采取适当的剂量与疗程,在适当的时间,通过 适当的给药途径用于人体,达到有效预防和治 疗感染性疾病的目的,同时减少细菌耐药、保
抗感染药物是个双刃剑,在感染性疾病的治 疗上起了积极作用,挽救了无数患儿的生命; 如果不合理地滥用抗菌药物,极易发生严重 的药物不良反应,甚至导致死亡。
2019/12/14
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7
当前儿科抗生素应用时的几个问题
1.明确为病毒感染,又无细菌感染的依据,仍使用 抗生素。
2.无指征却使用广谱、二、三线抗生素。 3.“经验治疗”等同于个人经验或习惯用药。 4.过度预防用药或联合用药。 5.制定治疗方案时:多变无规律、给药次数不够、
2019/12/14
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19
序贯疗法的概念:
所谓抗菌药物“序贯疗法”,又被称为 “转换治疗”指的是经过相对短疗程(23d)静脉抗菌药物治疗,待临床症状基本稳 定或改善后,改为口服抗菌药物治疗的方 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