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课堂创新研究》开题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研课题开题报告
课题编号:SJHYBKT2013024-14
课题名称: 文言文课堂创新研究
课题负责人:行政主持:别永娟学术主持:李青宁
课题成员:关雪侠、刘娟、贠静莉、姚彬玲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目的
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光辉灿烂文化,阅读文言书籍是重要的途径之一。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而言,认真学习文言文,是汲取祖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鉴赏能力的方法之一。然而,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不无痛心的看到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现状:味同嚼蜡,感觉枯燥无味。分析现状,原因如下:
1、对学习文言文的认识不够,只把它看作读起来拗口、理解起来费劲的必学课文而已,谈不上兴趣,更谈不上把它提升到汲取祖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鉴赏能力的高度上。
2、教师教学的方法死板、老套,不注重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不注重对学生学习文言文目的的正确引导;不注重学生文言文学习习惯的培养;不重视诵读语感的培养;文言文教学停留在了文章内容的了解上;基本上处在背课文、背注释阶段。教师大都在“讲”与“练”上下了很大工夫,力求“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繁重的学习任务让学生疲于应付,而考试的时候学生辛苦记下的东西不考或者没有,让学生在失望中对文言文学习更加提不上兴趣。
3、学生被动学习,缺乏独立感知课文的实践活动,加上文言文离学生实际生活较远,学生容易感到枯燥乏味,导致学生对文言文失去兴趣,甚至产生厌恶心理,遏制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精神,使文言文教学陷入僵局。
那么如何改变这种僵局,如何使有着几千年历史渊源的文言文精华不被悠久的历史长河淹没,如何使这承载着中华五千年灿烂文化的文字真正成为修身养性、提升人格、传承文明的有效载体,如何让原本生动有趣的文言文在学生的学习中呈现出来、鲜活起来? 这是所有中学语文教师不得不思考的问题。而这,也正是此次课题研究的意义。
本课题试图在《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从文言文教学的现实角度研究初中文言文教学改革,期望能结合我校语文教师自己多年的丰富的教学实践,本着研究探讨的态度,就初中文言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做理论上的归纳和阐述,试图为初中文言文课堂教学行为有效性的落实提供新的思路。
本课题研究旨在促使语文教师改变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方法,并提出关于提高文言文教学效率的相关设想,以期对解决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某些问题和对今后文言文的教学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提升课堂效果。同时,进一步探究初中学生学习、阅读文言文的有效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文言阅读习惯,积累丰富的文言知识,为高中文言文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服务。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充分理解新课程标准以及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相关理论文献。了解全国新课改情况,初中阶段文言文教学的现状。通过调查等形式,了解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特点以及水平等。学习心理学发面的理论,研究了解初中学生身心特点,记忆规律,用科学的方法指导学生学习文言文,丰富学生的文言积累,提高其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学习古人优秀的品质,是学生的情操得到陶冶。
三、课题的创新之处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想以课堂为核心,以课改的新理念指导文言文教学,改变现有的教学状态,创新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文言的阅读理解能力,提升文言文鉴赏的能力。
1、引入竞争机制,把学生分成小组,对于简单的课本下有注释的重点字,进行快速抢答,或互相提问检查重点实词的意思,把枯燥的记忆变成学生主动的参与,会很大的跳动学生的参与意识。
2、巧妙借助问题,构建学生与文言读本的桥梁。教师可开拓创新,发展问的形式。改变原有的教学形式,发展提问的模式,变教师一人发问、一问到底,为教师提问与学生质疑提出问题相结合。以“本”为本,把语文教材、文章本身作为立足点,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挖掘文本的内涵,用问题敲开对文本探究的大门,学会思考学会做人,汲取精神的营养。
3、寻求文言教学的探究点,建立文言文教学的模式。改变固有的文言文教学模式,适当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自主创新合作、生生交流、师生交流的理念,以探究点为突破,拔出萝卜带出泥,牵一发而动全身,点面结合的教学模式。
4、不断尝试各种学习形式,开展各种活动。依据新课标精神,可以把文言文教学与活动实践课相结合,丰富课堂形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如开展讲文言故事、文化常识竞赛、课本剧表演、古诗文吟诵、文言课本剧创作等活动,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从而达到自主积累记诵文言文的目的。
5、借助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改变原有的单纯教学手段。通过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丰富文言的教学内容,活化教学手段,使课堂声色结合,图文并茂,更直观更形象,触发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联想与想象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教学中我们五位教师会不断探讨、不断学习、不断寻求新的教学的方法,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和能力、总结经验,力争研究出具有自己教学风格的教学模式。来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
1.问卷调查法
组织成员设计问卷的内容:针对文言文教学包含的内容,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和对试卷的分析,设计调查问卷的内容。
选定班级开展问卷调查:选择不同班级的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作为调查的对象,严密组织调查,避免出现废卷和漏卷。
统计问卷和分析结果:课题组成员在有步骤、有计划的统计完毕后,针对不同的内容计算出百分数,最后共同分析调查的结果。
分析数据结果确立研究的目标:针对学生学习文言文中存在严重的问题进行分析,共同寻找办法,确立课题研究的目标和方向。
2.教学实验法
确立两个实验班,教学中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对比实验。在实验的过程中建立学生档案,记录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实际情况,找到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规律,针对寻找到的规律,确立恰当的教学方法。
3.个案分析法,在个案调查的过程中结合观察法实施研究,记录观察的内容,建立个案调查档案。针对观察和调查的结果做出客观的分析并作好分析的记录。
4.归纳分析法
对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表现进行归纳和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寻找适合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教学方法和途径。在教学实践中验证和实施,针对实施和验证的结果作好整理和记录,作为成功的经验在年级继续推广。
5. 激励评价法
建立具有激励功能的评价体系对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结果进行评价,内容涉及到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课外的实践活动,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效率等。通过这些与学生学习、实践、能力紧密相关的内容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热情。
6.开展活动法
结合各种语文活动来补充课题研究,结合具有激励功能的评价机制,有计划的开展课外语文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开展与文言文内容有关的朗诵比赛、作文比赛、背诵比赛、录音比赛、课本剧比赛、小品比赛等。组织学生走进生活、走进自然去探寻古人的墨迹,在自然山川中找到课本中文字的痕迹,再现文字的情境,提升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7.经验总结法:通过理论与教学实际相结合的研究,寻找出符合新课改理念与精神的有效的文言文微观教学模式。
五、课题研究的手段及途径
1.构建相对开放的文言文课堂教学体系。
在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活动是灵活的,内容是开放的。学生的思维和想象也是相对开放的。这样的开放的文言文课堂教学体系,设计的内容由古代到现代;由课本到生活;由图书馆到综合实践。封闭的课堂展现的是开放的世界,学生在这种教学体系的引领下,能够主动的拓展课外文言文活动的视野,深入挖掘与文言文有关的教学资源,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主动性。
2.以课堂示范课和交流课的方式开展教研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