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科版 必修一光合作用教案
2020-2021学年 浙科版 必修一 光合作用在叶绿体中进行 教案
第五节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第1课时光合作用在叶绿体中进行课标要求核心素养素养对接素养水平1.说出色素的种类、颜色和吸收光谱。
2.进行活动“光合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理解实验的原理,掌握实验步骤和操作方法。
生命观念:认同叶绿体的结构特点与其作为光合作用的场所相适应。
水平一科学探究:通过对“光合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活动的操作,提升实验探究能力。
水平二一、光合作用1.概念:是一个吸能反应,利用太阳能将二氧化碳转变为糖,并将能量储存在糖分子内,是一个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
2.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主要包括绿色植物和蓝细菌。
3.光合作用总反应式:6CO2+12H2O――→光叶绿体C6H12O6+6H2O+6O2。
其中光合作用所释放的O2来自反应物中的H2O。
二、光合作用在叶绿体中进行叶绿体⎩⎪⎪⎨⎪⎪⎧色素⎩⎪⎪⎨⎪⎪⎧分布:叶绿体光合膜上叶绿素⎩⎨⎧⎭⎬⎫叶绿素a(呈蓝绿色)叶绿素b(呈黄绿色)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类胡萝卜素⎩⎨⎧⎭⎬⎫胡萝卜素(呈橙色)叶黄素(呈黄色)主要吸收蓝紫光作用:吸收可见光,用于光合作用酶⎩⎨⎧分布:叶绿体光合膜、类囊体空腔和叶绿体基质中作用:催化光合作用中各种反应的正常进行三、光合色素的提取与分离1.原理光合色素是一类脂溶性物质,可以利用脂溶剂将它们从叶绿体中提取出来,并且将它们分离开来。
2.方法步骤提取色素⎩⎪⎨⎪⎧(1)新鲜叶片烘干粉碎后,取2 g 放入研钵中(2)加入少量二氧化硅、碳酸钙和2~3 mL 95%的酒精→研磨→过滤→收集到试 管内并塞紧管口制滤纸条 ⎩⎨⎧(1)将干燥的定性滤纸剪成长10 cm ,宽1 cm 的纸条,剪去一端两个角(2)在距离剪角一端1 cm 处用铅笔画线点样⎩⎨⎧(1)用毛细吸管吸取少量滤液,沿铅笔线处 均匀地画一条细而直的滤液细线(2)待滤液干后再画一次,共画3~4次色素分离(纸层析)⎩⎪⎨⎪⎧(1)将2 mL 层析液倒入大试管中(2)将滤纸条(有滤液细线的一端朝下)插入层析液中(层析液高度不超过滤液 细线)(3)用软木塞塞住试管口 观察结果⎩⎪⎨⎪⎧滤纸条上出现四条宽度、颜色不同的色素带(如图)整理、洗手 3.实验结果分析(1)从滤纸条上色素带的宽度可知色素含量的多少依次是叶绿素a>叶绿素b>叶黄素>胡萝卜素。
浙江省义乌三中高中生物《光合作用》教案 浙科版必修1
浙江省义乌三中高一生物《光合作用》教案(浙科版必修一)一、教学目标:1、辨别自养、异养两类生物。
2、说出光合作用的概念、反应式、阶段、场所、产物,认同同化作用与异化作用、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能量代谢和物质代谢之间是辨证的对立统一关系。
3、说出色素的种类、颜色和吸收光谱。
4、概述光反应的过程及光系统的作用。
5、概述碳反应的过程。
6、区别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的吸收光谱图。
7、分析外界因素对光合速率的影响。
8、比较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异同。
二、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光反应的过程及光系统的作用;碳反应的过程三、教学方法:讨论探究实验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引入新课第五节光合作用一、光合作用的含义质膜的取材【创设情景】俗话说:“万物生长靠太阳”,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来看一组数据:①地球表面上的绿色植物每年大约制造 4400亿吨有机物;②地球表面上的绿色植物每年储存的能量约为7.11×1018kJ,这个数字大约相当于240000个三门峡水电站所发出的电力。
【提问】太阳的光能又是通过什么途径进入植物体内的?【提问】光合作用的含义?【提问】绿色植物是样获得各种营养物质的?【提问】人和动物是怎样获得各种营养物质的?【提问】光合作用是如何被发现的?1、17世纪比利时海尔蒙特柳苗栽培实验学生思考、回答: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CO2和H2O合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自身合成的,绿色植物是自养生物人和动物、营腐生或寄生生活的真菌、大多数种类的细菌都是依靠摄取外界环境中的有机物获得各种营养物质。
异养生物提高学生查找资料的能力。
课堂的引入是由学生自己完成的,教师仅起到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体现学生在学质膜的成分和结构的探究细胞壁的成分和作用结论:植物的物质积累不是来自于土壤,而是完全来源于水。
2、1771年,英,普里斯特利的实验结论: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高中生物第三章第五节光合作用教学案浙科版必修1
第五节 光合作用1.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中所含的光合色素有 叶绿素(叶绿素a 和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胡萝卜素和叶黄素 等);叶绿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 紫光。
2.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 滤纸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
3.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碳反应两个阶段同时进行,相辅相成。
光反应为碳反应提供NADPH 和ATP ;碳反应利用ATP 和 NADPH ,促进光反应的进行。
光反应的场所是类囊体薄膜, 产物是O 2、NADPH 和ATP ;碳反应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产 物是糖类等有机物,但蔗糖在叶绿体外合成。
4.当光照突然减弱时,短时间内C 3(三碳酸)含量上升,C 5(RuBP) 含量下降。
当CO 2含量减少时,短时间内C 5(RuBP)含量上 升,C 3(三碳酸)含量下降。
5.光合速率受光强度、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等因素的影响。
在 其他条件都适宜的情况下,在一定范围内,光合速率随光强 度提高而加快。
对应学生用书 P601.原理绿叶中的光合色素能溶解在有机溶剂95%乙醇中。
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
2.实验用品及作用[连线]3.实验流程提取色素⎩⎪⎨⎪⎧新鲜叶片烘干粉碎后,取2 g 放入研钵中加入少量SiO 2、CaCO 3和2~3 mL95%乙醇→研钵→研磨→过滤→收集到试管内并塞紧管口↓制备滤纸条⎩⎪⎨⎪⎧剪滤纸条:将滤纸剪成长10 cm 、宽1 cm的滤纸条,并在一端剪去两角 ↓铅笔画线:在距去角一端1 cm 处用铅笔画一条细的横线↓画滤液细线⎩⎪⎨⎪⎧用毛细吸管吸取少量滤液↓画线:沿铅笔线均匀地画出一条细线↓待滤液干后,重复画细线2~3次↓色素分离⎩⎪⎨⎪⎧①倒入试管3 mL 层析液②将滤纸条有滤液细线的一端插入层析液中③棉塞塞紧试管口↓观察结果:滤纸条上色素带有四条,如下图乙所示:[巧学妙记]四种光合色素在滤纸上自上而下的分布依次是“胡叶ab”。
光合作用的过程、意义-浙科版必修1分子与细胞教案
光合作用的过程、意义-浙科版必修1 分子与细胞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和概念;2.理解光合作用在生态系统和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意义;3.掌握光合作用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和相关概念。
二、教学重点1.光合作用的化学反应方程式;2.光合作用的意义和影响。
三、教学难点1.如何掌握光合作用的化学反应过程;2.如何理解光合作用在生态系统和人类生活中的意义和影响。
四、教学内容1. 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光合作用是指植物利用光能合成有机物质的过程,在光照条件下进行。
它是生物圈循环的重要过程之一,对维持生态平衡和人类生存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光合作用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光能转化阶段和固定二氧化碳阶段。
1.1 光能转化阶段光能转化阶段是光合作用的第一阶段,光合色素吸收光子的能量并将其传递给反应中心。
反应中心是一组含有叶绿素的蛋白质,光子能量被反应中心吸收后,能量被传递至反应中心中心的叶绿素和其他色素分子。
当反应中心吸收足够的能量时,它会释放出一个高能电子。
这个电子被传递到电子传递链中,其能量被用于产生ATP。
在这个阶段,也会产生一些还原剂,如NADPH。
1.2 固定二氧化碳阶段固定二氧化碳阶段是光合作用的第二阶段,也称为卡尔文循环。
在这个阶段,二氧化碳被转化为三碳糖(简称三磷酸甘油),利用通过光能转换阶段生成的ATP为反应提供能量,而利用通过光能转换阶段生成的NADPH作为电子供体。
光合作用可以总结为一个简单的化学反应方程式:6 CO2 + 6 H2O + 光能 -> C6H12O6 + 6 O22. 光合作用的意义和影响光合作用在生态系统和人类生活中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影响。
2.1 生态系统光合作用是生物圈中最主要的化学能量来源之一。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光转化为能量,同时还释放出氧气。
这些被释放的氧气可以使动物呼吸,并为海洋生态系统提供氧气。
光合作用还驱动了所有食物链中的第一级。
大多数生物体都是通过消费其他生物体来得到能量的,植物则是唯一一组自身通过光合作用来获得能量的生物。
高中生物第3章细胞的代谢第5节第课时光合作用的过程与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教案浙科版第一册
第二课时光合作用的过程与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课标内容要求核心素养对接1.说明植物细胞的叶绿体从太阳光中捕获能量,这些能量在二氧化碳和水转变为糖与氧气的过程中,转化并储存为糖分子中的化学能。
2.探究不同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1。
从物质与能量视角,探索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阐明细胞生命活动过程中贯穿着物质与能量的变化。
(生命观念、科学思维)2.基于探究不同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厘清探究的思路.(科学思维、科学探究)一、光合作用的过程光合作用分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是直接需要光的,称为光反应;第二阶段不需要光直接参加,是二氧化碳转变成糖的过程,称为碳反应,也称暗反应。
1.光反应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并产生氧气光反应发生在类囊体膜——光合膜中。
在这个阶段,叶绿体利用光能使水裂解产生氧,同时生成ATP和NADPH,NADPH是辅酶Ⅱ,它是氢的载体.光反应过程有多步反应,主要变化包括光合膜上光合色素吸收光能,光能将水裂解为H+、电子(e-)和O2,H+和e-将NADP+还原为NADPH,并产生ATP,O2被释放到细胞外。
这样,光能就转化为ATP和NADPH中的化学能。
光反应产生的ATP和NADPH是碳反应中将二氧化碳还原为糖的能源物质,NADPH在碳反应中是还原剂。
2.碳反应将二氧化碳还原成糖叶绿体基质中有许多种酶是将二氧化碳还原为糖所必需的。
碳反应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二氧化碳还原为糖的一系列反应称为卡尔文循环。
卡尔文循环从1个五碳糖开始.在酶的催化作用下,1分子CO2与五碳糖结合,形成1个六碳分子,这个六碳分子随即分解成2个三碳糖分子。
然后,每个三碳酸分子接受来自NADPH的氢和来自ATP的能量,被还原形成三碳糖.这是CO2分子进入卡尔文循环后形成的第一个糖,是这个循环中的关键步骤,这样光能就转化为糖分子中的化学能了。
在三碳糖形成后,卡尔文循环中的许多反应,都是为了再生五碳糖,以保证此循环不断进行。
NADPH和ATP在完成了还原反应之后,又回到NADP+和ADP 的状态,在光反应中可以重新形成NADPH和ATP。
2023学年第一学期浙科版高一生物课件:光合作用
板书 第四节 光合作用 一、活动:光合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二、光合作用过程 1、光反应 2、碳反应 三、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 1、光强度 2、温度 3、CO2浓度
●活动:光合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一、实验原理:
1.提取: 绿叶中的光合色素是脂溶性物质,溶于有机溶剂,
可用无水乙醇提取光合色素。
2.分离: 光合色素在层析液(石油醚、丙酮和苯)中的溶解
画铅笔细线 ●剪角的目的:防止两侧色素扩散快,色素带不整齐。 ●画铅笔线的目的:使画滤液细线时画得直。
(2)画滤液细线: ①用毛细吸管吸取少量滤液,沿铅笔线均匀划出 一条细线。要求:细、齐、直。 ②待滤液干后,重复2-3次。
滤液细线
重复目的:积累更多色素,使色素分离效果更明显。
(3)分离色素: 取适量层析液倒入烧杯中,将滤纸条插入层析液 中(滤液细线不能触及层析液,以防止色素溶解于 层析液中),用培养皿盖住(防止层析液挥发)。
?OO22
?1O8O22 这一实验证实了:
光合作用产生的
氧气全部来自于
H2O,而不是来
自CO2。
三、光合作用的过程
反应式: 6CO2 + 6H2O
光能 叶绿体
C6H12O6
+
6O2
◆过程探究2:CO2如何转变成糖类?
20世纪50年代美国生物化学家 卡尔文用同位素14C标记14CO2, 测定放射性化合物出现的顺序, 发现了光合作用过程中CO2转化 为含碳有机物的过程。卡尔文因 此获得了1961年诺贝尔化学奖。
的AT化P、学N能ADPH基中质
三、光合作用的过程
碳反应小结
场所:叶绿体基质
条件:CO2、ATOP2、NADPH、酶
物质变H化2O:
光合作用高中生物教案
光合作用高中生物教案【篇一:浙科版-高中生物-光合作用的过程-教学设计(第1课时)】(浙科版必修一分子与细胞)光合作用教案第1课时一教材内容本节课位于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1模块第三章第五节,“光合作用”一节共讲述了三个方面的内容:光合作用的过程;光能在叶绿体中的转换;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
本节内容为激活细胞器结构功能、能量转换等学生原有知识、同化新知识做好铺垫,同时还是学生学习生态系统、生物圈等知识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光合作用是学生学习完细胞的分子组成、结构和细胞中的能量及呼吸作用后的新知识,在生物学基础和学习方法上有了一定认识,但本内容涉及到一些化学物理知识、且与生产实际联系紧密,往往比较抽象,又十分重要,学生掌握好有一定的难度。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辨别自养、异养两类生物;说明光合作用的概念、反应式、阶段、场所、产物;说出色素的种类、颜色和吸收光谱;概述光反应和碳反应的过程;比较光反应和碳反应的区别及联系;2.能力目标“学生复述”,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通过列表与绘图,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和文图转换能力;通过讨论,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生物为我们制造生产有机物的实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对“如何使农作物增产”的讨论,增强学生关心发展农业的自觉意识。
四重点、难点1.重点: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光合作用的光反应、碳反应过程;光反应和碳反应的区别与联系。
2.难点光反应和碳反应的过程。
五教学策略师生探讨,科学发现过程介绍、教师循环图讲解、比较对比和学生提问等方式。
六教学过程导入上课我们一起来看一个统计数据,据相关部门统计,地球上绿色植物每年制造有机物4400亿吨,相当于24万个三门峡水电站所发生出的电力,含有这么多能量的有机物是如何产生的,我们在初中的科学课程中就学到过,是通过光合作用,从今天开始我们在初中知识的基础上共同探讨光合作用的过程和应用。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85的内容,概括总结光合作用的概念【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以二氧化碳和水为原料,利用光能合成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
高中生物 第三章第五节 光合作用学案 浙教版必修1
高中生物第三章第五节光合作用学案浙教版必修11、辨别自养、异养两类生物2、说明光合作用的概念、反应式、阶段、场所、产物3、说出色素的种类、颜色和吸收光谱,区别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的吸收光谱4、概述光反应的过程及光系统的作用以及概述碳反应的过程5、分析外界因素对光合速率的影响6、比较呼吸和光合作用的异同一、基础知识(一)光合作用的过程1、自养生物是指能的生物,例如;异养生物是指的生物,例如2、光合作用的概念:绿色植物通过_____,利用_____,把和_____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_____的过程。
3、光合作用的过程光反应碳反应条件光色素场所物质变化能量变化联系4、写出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并标明其中产生的氧气中的氧的来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5、光合作用的实质:把转变成,把转变成有机物中的(二)色素的提取1、原理:叶绿体中的色素能溶解于叶绿体中的色素在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反之则。
2、结果:色素在滤纸条上的分布自上而下:、、、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高的是3、注意:l95%乙醇的用途是,层析液的的用途是 l 石英砂的作用是,碳酸钙的作用是;l 分离色素时,层析液不能没及滤液细线的原因是;4、色素的位置和功能叶绿体中的色素存在于上。
叶绿素a 和叶绿素b主要吸收和;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主要吸收;是构成叶绿素分子必需的元素。
(三)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等二、基础训练【光反应与碳反应】1、光合作用可分为光反应和碳反应两个阶段。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光反应不需要酶,碳反应需要酶B、光反应消耗水,碳反应消耗ATPC、光反应固定C02,碳反应还原CO2D、光反应储存能量,碳反应释放能量2、在光合作用过程,需要消耗ATP的是()A、色素吸收光能B、CO2进入叶绿C、CO2的固定D、三碳酸的还原3、叶绿体中光能转换成电能时,电子的最终来源及最终受体是A、叶绿素a、NADPHB、H2O、NADP+C、叶绿素a 、NADP+D、H2O、NADPH4、光合作用中含有活跃化学能的化合物是指A、ATPB、NADPHC、磷酸肌酸D、ATP和NADPH5、如图所示,现有四个实验装置,若要验证绿色开花植物产生O2需要光和验证O2是否由绿色植物释放,则应选用的实验组合分别是A、①②和①③B、②③和①②C、②④和①③D、②③和③④6、在正常情况下进行光合作用的某植物,当改变某条件后,发现叶绿体内五碳化合物突然上升,则改变的条件是A、停止光照B、停止光照并且降低CO2浓度C、升高CO2浓度D、降低CO2的浓度H2OO27、下列哪些是与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有关A、①③⑤B、①③⑥C、②④⑥D、③⑤⑥8、下图是利用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实验的示意图,图中A 物质和B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比是()A、1∶2B、2∶1C、8∶9D、9∶89、将单细胞绿藻置于25℃,适宜光照和充足CO2条件下培养,经过一段时间后,突然停止光照,发现绿藻体内三碳化合物的含量突然上升,这是由于( )①光反应停止,由于没有NADPH和ATP供应,三碳化合物不能形成糖类等有机物,因而积累了许多三碳化合物。
高中生物必修1第三章第五节《光合作用》教学设计【浙科版】
浙科版必修1第三章第五节(光合作用)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光合作用”是高中生物(浙科版)第三章(细胞的代谢)第五节的知识点。
光合作用是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的过程,呼吸作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的过程。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生物界最基本的新陈代谢,同时,光合作用对前面学过的(细胞、ATP、酶等)知识的复习、巩固,对后面的(动物的新陈代谢等)知识的学习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因此,使学生牢固掌握光合作用这一部分知识非常重要。
光合作用部分共有五个问题:光合作用的概念、叶绿体中的色素、光合作用的过程、实质、意义。
重点是叶绿体中的色素、光合作用的过程和意义,难点是光合作用的过程。
二、学情分析:高二学生对光合作用已经具有粗浅的了解和初步的基础,并且认知结构已基本形成,思维能力更加成熟,学习动机有一定内在的信念,认知活动能力明显增强;而在这一节知识中,既有微观上的、分子水平上(色素、光合作用的过程、实质等)的知识,又有宏观上的知识(光合作用的意义),有的知识(光合作用的过程)很抽象,学生在学习时会有一定的困难。
故在教学中,应该重点启发学生自主探索,通过设置适量的问题情景,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设计:知识目标:1.了解光合作用的概念、实质2.掌握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3.掌握光合作用的过程和意义技能目标:1.通过一系列问题探究,培养学生初步的研究能力;2.利用精心设计的光合作用过程的分析图,培养学生的比较、归纳、综合能力;3.利用巧妙设计的练习题,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法设计:按照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三主”教学原则,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教师讲授与学生自学相结合,教师的启发与学生的分析、讨论、归纳相结合,师生共同探究的方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六、学法指导:探究学习法:对于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分离及作用,光合作用产物氧气的原子来源等采用科学探究的学习方法。
高中生物浙教版必修1第三单元第5-1课《光合作用》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高中生物浙教版必修1第三单元第5-1课《光合作用》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1.说明光合作用的概念、反应式、阶段、场所和产物,认同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之间辩证的对立统一关系。
2.说出色素的种类、颜色和吸收光谱。
3.概述光反应发生的变化和碳反应的过程。
2学情分析
初中学生已有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基础知识积累,但对于微观的自养代谢不熟,可联系生活宏观激发学生兴趣,逐步渐进地掌握有关光合作用的基础知识,并尝试解释生产生活的一些现象。
3重点难点
重点是绿叶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光合作用的光反应、碳反应过程及相互关系;教学难点是光反应和碳反应的过程。
4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1【导入】香山红叶
思考:
1.叶子显示的绿色是哪种色素的颜色?
2.秋天气温下降叶子为什么变成红色?
2【活动】自主学习
一、自养生物和异养生物
1.划分依据
2.两者比较
二、光合作用概述
1.光合作用的概念
2.总方程式
三、光反应与碳反应关联
四、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本质区别
3【导入】授课内容。
浙科版(2019)生物必修1:3.5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教案设计
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说明光反应和碳反应过程及相互联系;概述光合作用的意义;说出绿叶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
2.过程与方法:培养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掌握思维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光合作用发现史的学习,形成科学的精神和态度,认同科学方法在科学发展上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重点:光反应和碳反应过程与意义;绿叶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难点:光反应和碳反应的过程与联系教学流程设计】1. 问:叶绿体中含量最多的色素种类和颜色分别是什么?2. 问:推测色素位于叶绿体的哪个结构上?3.告知学生: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位于类囊体薄膜和叶绿体基质中。
绿体的结构图推知色素位于类囊体膜上。
绍色素,确定色素及酶的具体场所,为光反应和碳反应具体场所、条件的推导埋下伏笔。
三、展现科学史,体会探究乐趣(一)探究光合作用产生的O2中O 的来源1.分组讨论:光合作用释放的O2 是来自同是气体的CO2 ,还是H2O ,还是两者兼有?如何用实验证明?2. 在副板上根据学生描述画出实验简图。
3. PPT 展示经典实验及实验结果,请学生说出实验结论:(二)借助科学史探究光反应过程1. 探究光反应的物质变化(1)光反应中除了水的分解之外,是否还存在其他物质变化?以音频的形式配合图片展示科学史——资料1:美国科学家阿尔农将叶绿体从植物中分开展合作学习:学生四人一组就实验方法和具体实验操作步骤展开讨论。
小组代表发言:①可以利用同位素标记法进行实验证明O2中的O 的来源。
② O的同位素为18O 。
③描述实验思路:取两支试管,编号为A和B。
A 试管加入C18O2 和H2O,B 试管加入CO2 和H2 18 O 。
观察产生的O2 是否带有标记。
实验结论: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参加反应的水。
根据资料1 推断学生通过分组讨论,锻炼了实验设计的能力,也明白了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全部是来自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指导思想】
以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的“提高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研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的课程理念为指导方针,以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领悟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为目的来设计教学过程。
【教学背景分析】
1、教材分析
光合作用是整个第五章乃至整个必修一教材中处于重要地位。
本章节内容按照课标建议安排2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学习“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和“光合作用的过程”。
第二课时学习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和化能合成作用,其中还要完成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2、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生物课中学习过有关光合作用的知识,而且生活实践中也对光合作用有所了解。
这些知识、经验是学好本节内容的重要基础,在教学中不要忽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但是,对于光合作用的发现历史却很陌生,关键对于我们这节课要达到的目标“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知之甚少。
高中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认知能力,思考分析的目的性、连续性和逻辑性也已初步建立,但还很不完善,对事物的探索好奇,又往往具有盲目性,缺乏目的性,并对探索科学的过程与方法及结论的形成缺乏理性的思考。
而且光合作用的原理学生感到抽象难懂,光反应和暗反应的内在本质理解比较困难,因此在介绍光合作用过程之前首先让学生了解光合作用研究的历史,注意让学生以教材中展现的光合作用研究历史中的重要事件为线索,遵循科学家的探索思路,总结出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因为教材上介绍的历史非常经典,所介绍的都是在光合作用探索历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学生认真了解其重要过程,等于沿着科学家的发现思路作了一次思维的探究,这对于学生认识和掌握光合作用的具体过程是有必要的。
【教学目标】
课标要求:说明光合作用以及对它的认识过程
具体教学目标:
分析光合作用探究历程中各实验过程及结论,了解经典实验的方法,说明光合作用概念,
比较光反应与暗反应过程,并总结光反应与暗反应的区别和联系;
进行小组内的讨论交流,解决自己自学过程中解决不了的问题,体验小组合作学习的乐趣;
认同科学技术发展对生命科学研究的促进作用。
【教学重点】
光合作用的发现及研究历史,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暗反应过程及相互关系。
【教学难点】
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过程以及二者之间的联系,光合作用中的物质和能量变化。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案。
【教学方法】
讨论法、比较法、分析法、讲授法等相结合。
【教学策略】
首先,老师以自学学案方式给出阅读思考问题,让学生课下自学光合作用研究历史,沿科学家的发现思路作一次思想的探究,课上先解决学生自学过程中解决不了的问题,并通过讨论、归纳、总结得出光合作用的概念和反应式。
接着,引导学生自学光合作用的具体过程。
给出自学任务:1.完成光反应与暗反应比较表格,注重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联系与区别,特别是物质和能量的变化的过程、发生的部位和条件。
2.结合光合作用过程的一系列思考问题。
结合学生的自学情况,帮助学生解决学生无法完成的问题。
严格按照五步教学法组织教学。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一、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二、光合作用的概念和反应式
1.概念
2.反应式(略)
三、光合作用的过程
【教学设计特色】
本节教学设计严格按照五中所提出的五步教学法实施教学,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真正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了自主学习过程和方法的培养,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通过课前自主学习和课上讨论交流,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光合作用过程的学习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能自学的,老师一定不讲,改变了以往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这是本节的显著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