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在文学中的作用
文学媒介(网上辅导材料)
文学媒介(网上辅导材料)第三章文学媒介(网上辅导材料)一、关于文学媒介问题问:在文学概论中,为什么要特别提出文学媒介问题,答:文学无论以什么形态呈现,文学媒介都是文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文学不可能仅仅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中,而必须借助特定的媒介进行传输。
只有借助特定的物质媒介,文学才能被读者感知。
而读者想了解文学,也必须首先接触文学媒介。
问:在传播学的意义上,媒介的含义是什么,答:在现代传播学里,媒介是指传播信息的物质实体及与之相应的媒介组织。
例如,广播、电视、报纸、杂志和国际互联网等是传播信息的媒介。
问:文学媒介包括哪些,答:文学媒介可以分成书写媒介、承载媒介和传达媒介。
笔墨、键盘等等,是书写媒介;报刊、书籍等等,是承载媒介;而语言,则是传达媒介。
在这一部分里面,我们主要探讨文学的物质传播媒介,即书写媒介和承载媒介问题。
问:文学媒介的定义是什么,答:文学媒介是文学文本得以传播的外在物质形态及渠道。
它包括口语媒介、文字媒介、印刷媒介、大众媒介和网络媒介等类型。
问:为什么说在今天没有媒介就不存在文学,答:在今天,文学的常见体裁如诗歌、小说、散文、报告文学等,都是需要以特定的物质媒介如书籍、报纸、杂志等去传达的。
而文学的一些交叉形态,如戏剧文学、广播文学、电视文学、电影文学、音乐文学和网上文学等,则分别是以戏剧、广播、电视、电影、音乐和网络等媒介去传达的。
所以说,没有媒介就不存在文学。
问:什么是媒介优先,答:作者的文学写作活动必须高度重视媒介、并最终呈现为媒介形式,同时,读者参与文学活动也需要通过媒介。
可以说,任何文学文本都必须借助于媒介而向读者呈现。
更进一步说,文学媒介往往先于语言而对读者发挥作用。
不妨把作者写作和读者阅读文学作品时必须首先依赖于媒介的状况,称作媒介优先。
问:媒介优先和读者是什么关系,答:文学文本必须呈现于文学媒介。
语言并不是直接地向读者呈现的,而是借助特定的文学传播媒介而间接呈现的。
确实,不同时代的读者往往可能透过不同的媒介而“接触”语言。
文学视界必须正视网络:论“媒介"对文学的作用
文学视 界必须正视 网络 : 媒 介" 文学 的作用 论“ 对
杨 玉珍
( 南 吉 首大 学 文 学 院 , 南 吉 首 4 6 0 ) 湖 湖 10 0
摘要 :媒介 改变 了人 的存在 方式 ,重 建 了人 的感 觉 方 式和 对
一
位 新 作 家 , 未有 一部 让人 真 正信 服 的作 品 . 也 几乎 可称 得 上一 个
作 品 的人 极度 减 少 。 网络 、 但 手机 等新 媒体 的文 学或 文学 化 的写作 独 立潜行 ,玄幻 、 “ 奇幻 小说”“ 市 、 、都 言情 小说” “ 、武侠 、 仙侠 小说 ” 、 “ 幻 、 异小说 ” “ 科 灵 、同人 小说 / 漫”网 游小 说 等等 新 名 目层 出 不 动 、 穷 , 然勃 兴热 闹 , 尚未 被 正统 认 可 。传统 文学 与 网络新 媒 介文 虽 但 学 彼 此观 望 、 不相 往 来 , 们担 忧 文 学可 能 要 消 亡了 , 至 有 人发 人 甚 出了 “ 学死亡” 文 的论 调 。当下 中 国文学 的写 作情状 是冰 火 两重天 , 如 果 不是静 等其 自生或 者 自灭 的话 ,该 是对 文 学传播 的媒介 进行
价 标准 去衡 量 , 网络 文 学显 然 处 于弱势 ”网络 文 学应 该要 “ . 练好 内 功 ” 虽然这 是 客观 实情 , 精 英文 学与 网络 文学 间 的坚冰 阻隔 并 。日 但
未 完全 打破
不 清楚 当 下的 文坛状 况 , 质媒 介 的文学 刊物 极度 萎 缩 , 买 文学 纸 购
的文 学消 费群 。精英 文 学创 作 与批评 必 须正视 网络 。 关键 词 : 学 : 文 网络 : 媒介 : 本体 性 巾图分 类号 : 2 1 2 0 文 献标识 码 : A
文学语言的中介作用分析
⽂学语⾔的中介作⽤分析⽂学语⾔的中介作⽤分析 ⽂学语⾔是⽂化的载体,它承载了历史的、⽂化的以及审美的多重意义的符号体系或符号结构。
以下是yjbys⼩编为您整理的⽂学语⾔的中介作⽤分析,希望能提供帮助。
摘要:⽂学语⾔是合乎语⾔规范的书⾯语,具有很强的规范性。
⽂学语⾔的读解过程,即作者使⽤某种语⾔,通过具体的⾔语活动,创造出⽂学作品,然后经过读者的解读⽽被接受。
⼩说最常⽤的话语⾔说⽅式是叙述。
叙述性语⾔集中体现着⽂学语⾔联结、贯通、整合的中介作⽤。
以余华⼩说《活着》为例,具体谈谈⽂学语⾔的中介作⽤在⼩说叙事性语⾔中的体现。
关键词:⽂学语⾔中介作⽤叙事语⾔联结整合贯通 ⼀、⽂学语⾔与叙事性语⾔ (⼀)⽂学语⾔的界定 王汶成(2002)在《⽂学语⾔中介论》中定义⽂学语⾔为:“语⾔学中所讲的⽂学语⾔是指⼀切标准化的书⾯语,强调的是语⾔的规范性。
”语⾔学只承认经过周密斟酌的、合乎语⾔规范的书⾯语⾔为⽂学语⾔。
脱⼝⽽出的、不讲求标准化的⼝头语则不在此之列。
⽂学语⾔的特点是“形象性、凝练性、情感性、⾳乐性”,另⼀种观点认为⽂学语⾔的特点是“内指性、⾳乐性、陌⽣化、本⾊化”。
正如韦勒克与沃伦的观点,⽂学语⾔是⽂化的载体,它承载了历史的、⽂化的以及审美的多重意义的符号体系或符号结构。
⽂学语⾔是为构建⼀个特殊审美⽬的服务的语⾔符号系统。
也就是说,即使是同⼀段⽂字,承载了具体的审美感受和审美意境,它就有了特别的审美⽬的,实现了语⾔的审美变异,也就具有了⽂学语⾔的性质;当它处在⾮⽂学语境中时,它就不具有⽂学语⾔的性质。
(⼆)叙事性语⾔ 叙事,从字⾯上解释,可以理解为“讲故事”。
⼩说必定要讲故事,因此⼩说的语⾔就是⼀种叙事语⾔。
当代法国著名的叙事学家热奈特在细致地分析了⼩说叙事的三层含义后指出:“我建议⽤故事表⽰所指或叙述内容(即使有的时候叙述内容并不具有强烈的戏剧性或跌宕起伏的情节性);沿⽤叙事⼀词来表⽰能指、⽂字、话语或叙述⽂本本⾝;⽽以叙述表⽰创造性的叙述动作,⼴⽽⾔之,也包括叙述动作在如实叙述与虚构叙述中的作⽤。
媒介变迁与现当代文学之间的关系
摘要:媒介作为外部生存背景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渗透和影响是不能回避的,现代文学的自身塑造和构建首先即是从报章开始。
媒介既是物质的,也是文化的、精神的,在作为载体和中介之外,有其主体性,传递讯息的同时也在努力塑造并呈现自身形象。
由此,它的形态及变迁关涉到文学的生产、传播与接受之调整变通。
报章、广播、影视及网络等大众传媒的相继兴起,于文学形成了不同的文化语境和共生现象,在媒介的冲击和推力下,需要对文学的存在加以深度思考。
关键词:媒介;形态;现当代文学;关系1.“大众传媒在建构国民意识、制造时尚、影响思想潮流的同时,也在建造我们的‘现代文学’”[1]103,媒介作为外部生存背景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渗透和影响是不能回避的,现代文学的自身塑造和构建首先即是从报章开始,“自报章兴,吾国之文体,为之一变……”。
媒介既是物质的,也是文化的、精神的,“现代传媒(媒介)具有物质形态和非物质的文化形态”[2]73,在作为载体和中介之外,本身就带有信息,有其主体性,传递讯息的同时也在努力塑造并呈现自身形象,由此,它的形态及其变迁关涉到文学的生产、传播与接受之调整变通。
2.报章、广播、影视以及当下最具关注度的“数字化”新媒介———网络等大众传媒的相继兴起,于文学形成了不同的文化语境和共生现象,构成了现当代文学存在的“场”。
媒介以其特有的强大冲击和推力促使着文学观念、内容、形式及文学生产/传播方式、作家身份和读者/受众心态等的改变,因此,对现当代文学的存在状态(整体风貌与未来走向等)需要加以关注和探讨。
一、报章印刷与新文学构建1.1晚清与“五四”前后,民族先觉者们为寻求社会变革而触动文化并带来文化机制的变化,文学革命成为新文化运动最坚实有力的组成部分,并促成新文学与中国文学传统的断裂。
在网络和广播、影视缺席的时代,报刊杂志处在最前沿,是文学作品传播的重要媒介形式,它们催生、哺育了新文学,并在一定程度与意义上决定了新文学后来的发展/走向。
新媒介对当代儿童文学发展的意义
新媒介对当代儿童文学发展的意义新媒介指的是互联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所带来的多样化媒体形式。
在当代儿童文学发展中,新媒介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于儿童文学的创作、传播和接收方式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儿童文学的创作、传播和受众三个方面探讨新媒介对当代儿童文学发展的意义。
首先,新媒介为儿童文学的创作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创作空间和表达方式。
通过互联网和数字工具的使用,儿童作家可以更加自由地创作和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不再受限于传统媒体的限制。
比如,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作家通过博客、微博、网络小说等新媒介平台向儿童读者传递自己的作品。
这些新媒介平台的使用不仅扩大了儿童文学的创作领域,还让儿童作家能够更加及时地与读者互动、反馈,不断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平。
其次,新媒介为儿童文学的传播提供了更加便捷和高效的途径。
互联网的普及使得儿童文学可以更加方便地进行全球传播。
传统媒体如图书、报纸等的传播受限于时空的限制,而互联网的出现打破了这种限制,使得儿童文学可以随时随地被读者浏览和传播。
在互联网上,儿童文学可以以电子书、在线绘本、电子杂志等形式存在,读者们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进行阅读,尽管这样的形式有时可能使得读者与纸质书籍的阅读体验有所不同,但同时也为儿童文学的传播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最后,新媒介对儿童文学的受众也带来了重要的变化。
互联网时代的儿童成长环境和阅读习惯与过去有了较大的不同。
如今的儿童成长在信息快速变化的环境中,互联网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便利。
他们追求多样化的文化娱乐体验,对于儿童文学作品的需求也与以往有了较大的差别。
新媒介的出现,使得儿童文学可以与其他娱乐形式如游戏、动画等结合,形成更多元化的文化产品,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
另外,新媒介还为儿童文学的培养提供了更丰富的学习方式和工具,如通过电子阅读器学习、观看在线教育视频等,使得儿童更加容易接触到优质的儿童文学作品,提高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
大众传播媒介对作家形象的塑造
大众传播媒介对作家形象的塑造大众传媒在当代文学的传播中作用日益突出从传播和媒介意义上讲,当代文学要想更广泛地传播给读者,就需要借助大众媒体这一传播利器。
比如,在大众传媒产生之初,也就是报纸刚刚诞生阶段,文学传播可以依据报纸的文本形式传于读者;而在广播出现之后,文学可以通过声音这一载体进行传播;随着电视的发明,文学传播的载体从单一的声音转变到声画一体,并且文学也被人们拍摄成了影视作品,帮助人们更多、更好地了解文学;网络对于文学传播就更无须赘述了,网络使文学传播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并且还改变了人们阅读文学作品的方式,把纸质的文学作品电子化,方便了人们阅读。
因此,大众传媒在当代文学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传播工具角色。
大众传媒在一定程度上使当代文学的写作定位发生改变在大众传媒还仅限于报纸、广播等阶段时,当代文学或者准确地说是当代文学作家基于国情、民情,初期创作以乡土写作为主,文学作品的主人公多为农民、工人、知识分子,文学创作的初衷更多结合当时的经济社会发展背景或者革命历史脉络。
随着电视、网络、新媒体等大众传播媒介的相继产生,当代文学的写作定位逐渐趋于现代化、城市化,并尝试着与现代经济社会发展接轨。
进入21世纪,文学作品的创作尤其是网络流量小说多迎合时下大众的审美需求,作品中的主人公形象摇身一变由农民转变为城市人,创作主题也转变为职场奋斗、两性关系探索、家庭伦理等。
因此,大众传媒在一定程度上使当代文学的写作定位发生改变,从而影响了当代文学写作的方向。
大众传播媒介的运行机制特征映射文学的发展方向随着生活节奏加快、生活压力加剧,人们较多利用一些碎片化的时间去阅读散文、小说,而大众传播媒介根据受众需求和市场定位规律,有目标地为人们传播散文、小说等能激发阅读兴趣的文学样式,从而使人们对于文学的审美倾向发生了潜移默化的改变。
因此,大众传播媒介的运行机制特征正好映射出了当代文学样式的发展方向,内涵性差、商业化明显的发展方向,必然不是人们想要看到的,因此必须重新找到大众传媒与高雅文学之间的融合点,重新利用大众传媒将高雅文学形态展现给大众,增进他们的文学涵养。
第三章 文学媒介
第三章文学媒介学习目标:1.了解文学媒介的演化历程2.掌握文学媒介的含义、特点、作用一、媒介优先常有这样的认识:当你接触文学作品时,首先接触的是它的语言吗。
这一常识看似合理而不确切。
因为,它忽略了一个事实:语言并不是直接地向读者呈现的,而是借助特定的文学传播媒介而间接呈现的。
确实,不同时代的读者透过不同的媒介而“接触”语言。
《诗经》中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的诗句。
当孔子收集、整理和阅读的时候,首先接触的可能是沉甸甸的“竹简”媒介,而不是这诗的四言句式;曹雪芹阅读时接触的可能是手工印刷书;鲁迅读的是印制精美的机器印刷书;今天的读者则可能通过鼠标在网上点击浏览“电子书”。
所以,在读者阅读时,文学媒介往往先于语言而发挥作用。
我们把读者阅读文学作品时必须首先接触媒介的状况,称作媒介优先。
文学媒介优先状况,并非现代人的发明,古人早就作过探讨,只是没能引起人们的足够注意。
《庄子?天道》:“世之所贵道者书也,书不过语,语有贵也。
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
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而世因贵言传书。
世虽贵之,我犹不足贵也,为其贵非其贵也。
”庄子区分“书”与“语”的不同。
世人所珍贵的“道”通过“书”这种媒介来传输,而书不过是承载语言的媒介,语言自有其可贵处。
语言的可贵处不在它本身而在它所呈现的意义。
意义总有所指。
意义的所指又不能用语言来表达,世人因为珍贵语言才传之于书。
世人虽然以书为贵,我却以为书不足珍贵,因为所珍贵的并不是真正应珍贵的。
庄子揭示了“书”这一文字媒介在他那个时代文学传输中的基本作用:书是传输语言的媒介。
可以说,读者阅读文学作品时首先接触的不是它的语言,而是语言得以存在的具体物质形态――媒介。
文学总是依赖一定的媒介去实现其修辞效果的,媒介是文学中的重要因素。
二、文学媒介概念媒介(单数为medium,复数为media,也译媒体),原是指一种使双方发生关系的中介物。
美国著名传播学家施拉姆(Wilbur Schramm):“媒介就是插入传播过程之中,用以扩大并延伸信息传送的工具。
新媒介对儿童文学发展的影响
新媒介对儿童文学发展的影响
新媒介对儿童文学发展的影响有:
1、伴随着媒介技术的进步,新媒介对儿童越来越有亲和力。
2、儿童文学创作中后现代艺术手法的运用影响了儿童文学审美的建构。
3、传统的儿童文学传播方式,主要以纸质作品出版为主,而新媒介时代则产生了多维度、全流程互动的传播途径。
4、新媒介的互动性,强化了儿童群体参与儿童文学创作和接受过程的主动性。
5、新媒介时代中的儿童文学在出现了特征性变化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问题,面临着新的挑战。
以新媒介为代表的“娱乐业时代”造就了“片断”“琐碎”和“散乱”的思维方式,其带来的信息爆炸也导致了一种放弃深度,追求速度、广度、利益度的“快餐式”浅阅读,它与文学作品的诸多审美特性背道而驰。
面对新媒介对儿童文学的诸多影响,我们能做且必须要做的就是体察新媒介时代背景下儿童文学的流变,保持对不良现象带来的负面影响的警惕,追求儿童文学理论补充与作品创作互补的良性循环,形成以儿童文学批评促进作品创作的良好局面,实现儿童文学事业的繁荣发展。
网络媒介对当下文学的影响
网络媒介对当下文学的影响发表时间:2018-05-02T08:46:20.650Z 来源:《文化研究》2018年第3月作者:高雅琪[导读] 随着互联网的逐步普及与延伸,网络媒介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学载体出现。
它的发展不断冲击着传统的文学载体的地位高雅琪扬州大学文学院江苏扬州 225000摘要:随着互联网的逐步普及与延伸,网络媒介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学载体出现。
它的发展不断冲击着传统的文学载体的地位,且无论是文学活动中的文学创作活动还是文学接受,亦或是文学传播,都在网络媒介不断完善自身走向成熟的过程中受到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既往的文化生态格局被打破,网络媒介使其呈现出崭新的面貌。
关键词:网络媒介;文学;文学创作;文学接受;文学传播一、网络媒介与文学创作(一)创作主体的泛化文学活动中的创作主体随着传播媒介的不断变更而产生了相应的变化。
在传统的文学创作活动中,创作主体一直是那些我们所认为的名为“作家”的人,他们长期受到传统文学观念的熏陶,具备较高的文学素养,出身正统且具有明显的职业特征。
他们创作出来的文学作品通常都是经过了文学编辑或是出版社的层层筛选才得以通过,并以纸质书本的方式与读者见面。
如今随着网络的普及,文学创作主体开始泛化,并不仅仅只有作家在进行文学创作活动,普通人民大众也渐渐摆脱了依附状态而独立开始文学创作,大众享有了前所未有的话语权,由此人们纷纷开始执笔写作。
正如马克·波斯特所说:“电脑书写倾覆了作家的个性,最后,它带来了集体作者的诸多新可能。
”由于网络媒介所具有的开放性、自由性以及匿名性,使得大众在其中摆脱了实际社会生活条条框框的约束,使得任何人都可以染指文学,执笔创作。
这样的文学创作方式对于传统文学来说无疑是一场革命,文学创作不再仅仅只是精英作家的事儿了,而是置身于民间,掀起一场“大众创作”的热潮。
但也正是由于网络平台具有开放、共享、自由的特点,虽说在这种开放自由的环境下,实现了文学面前的人人平等,大众只需敲敲键盘即可在各大网站上发表作品,以至于每天都有数以万计的新作诞生,文学作品的产量大大提高了。
新媒介对儿童文学发展的影响
新媒介对儿童文学发展的影响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新媒介的不断涌现,儿童文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
机遇。
新媒介对儿童文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既为儿童文学创作提
供了更多元化和创新的表达方式,也为儿童阅读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和选择。
首先,新媒介为儿童文学创作提供了更多元化和创新的表达方式。
传
统儿童文学以书籍为主要载体,纸质书籍通常需要印刷、发行和销售等环节,时间和空间上受到限制。
而新媒介则通过数字化的方式呈现,实现了
儿童文学的无处不阅读。
例如,电子书和手机应用程序可以随时随地阅读,音频和视频儿童故事可以让儿童在阅读的同时听到声音、看到图像,增加
了儿童的阅读乐趣。
此外,新媒介的互动性也为儿童文学创作提供了更多
的可能性,例如,电子书可以加入互动小游戏、翻页效果等,激发儿童的
阅读兴趣和参与感。
然而,新媒介对儿童文学发展也带来了一些挑战。
首先,与传统文学
相比,新媒介依赖于科技设备,可能出现技术障碍、设备问题等,限制了
儿童文学的传播和普及。
其次,新媒介的呈现方式多样化,可能会使儿童
注意力分散,对深度阅读造成影响。
儿童常常在手机、电视等多媒体平台
上进行浅层次的阅读,缺乏对文学作品的深入理解和思考。
此外,一些互
动媒体可能会导致儿童对文本的过度关注,降低了他们对自主阅读的需求
和能力。
新媒介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摘
要 : 电视 、 影 、 以 电 网络 等 为 代表 的 新 传 播 媒 介 对 文 学 的发 展 有 着 举 足 轻 重 的 影 响 。 新 媒 介 以其 自身的 图像 化 、 迅捷
化 、 业 化 的特 性 冲 击 消 解 了 经典 文 学 , 是 同时 也 为 文 学 创 作提 供 了新 的 契杌 和 生 长 点 。 商 但 关 键 词 : 媒 介 ; 学创 作 ; 典 文 学 ; 新 文 经 网络 文 学 中图 分 类 号 : 2 1 2 0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 0 4 8 9 (0 9 0 一 l 6 O 1 0 — 4 9 2 0 )6 O 1 一 2
也 。 电 词 为 主要 交往 媒 介 :文 字 文 化 时 代 以 各 种 纸 质 印 刷 品是 传 媒 件 . 不 存 在 任 何延 迟 的 效 果 ” 因此 , 子 媒介 使 大 家 更 加 相 的 主要 载 体 。 当今 的 媒 介 文 化 发生 了视 觉 化 、 象 化 的转 型 。 互 依 赖 , 新 塑造 成 一 个 “ 球 村 ” 嘲 国 麻省 理 工 学 院媒 体 实 形 Ⅲ 重 地 。美 这 里 所 说 的 新 媒 介 , 的 是 随 着 近 代 数 字语 言 和 技 术 的发 验 室 主 任 、 数 字 化 生 存 》 的 作 者 尼 古 拉 ・ 葛 洛 庞 帝 指 《 尼
::: 2 IIl ::: 9卷第 6期 第
Vo .2 No 1J un lo uh aUnv ri o r a fS iu iest y
20 0 9年 1 2月
De c.2 O O9
新媒 介对 文 学创 作 的影 响
王 倩
( 山东 大学文 学与新 闻传 播学 院 山东济南 2 0 0 ) 5 1 0
影视媒介影响下的文学传播
影视媒介影响下的文学传播随着影视行业的迅猛发展,影视媒介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在这个多媒体时代,文学传播也不再是单一的文字阅读,而是逐渐与影视媒介交融,互相影响。
本文将探讨影视媒介影响下的文学传播。
影视媒介对文学传播的影响第一点:影视改编带动文学热度近年来,不少文学作品的改编在影视圈中备受瞩目。
例如《流浪地球》、《长安十二时辰》等作品的改编,不仅带动了原作在文学圈中的热度,也让更多观众对原著产生了兴趣。
一方面,影视作品的制作和宣传成本相对比较高,可以让作品获得更多曝光度。
而且,影视作品更容易吸引大众的视听感受,达到更大的传播效果。
另一方面,不少观众会因为影视作品的推广,了解并购买原著,进而将原著作品推荐给身边的人,从而带动了文学作品的传播热度。
第二点:影视改编带来文学作品多元化影视作品对文学作品的改编,往往意味着对原作的重新诠释和改变,用影视的视觉效果和表现手法来展现故事和人物。
这使得文学作品在影视媒介下,呈现出更加多元丰富的面貌。
例如,由于影视作品的制作需要考虑观众的接受度,因此会进行一定程度的加工和改编,以使得作品更加符合观众呈现与接受的标准。
这样一来,原著也就不再是单纯的文字表达,而是与时代和观众的需求相结合,呈现出了更加贴近和生动的形象。
文学传播对影视媒介的影响第一点:文学作品推动影视作品的创作文学作品中的优秀题材与故事情节,往往能够成为影视媒介的宝贵资源。
不少影视作品的灵感和题材来源即来自于文学作品。
例如,著名影视作品《哈利·波特》系列电影就是由英国作家J·K·罗琳所创作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来。
该系列作品大受欢迎,不仅在文字版的销量达到了全球5亿册以上的惊人数字,而且在影视版也获得了超过70亿美元的票房收入。
由此可见,文学作品可以成为影视作品创作的重要资源,对影视媒介产生重大影响。
第二点:文学作品呈现影视媒介更多的可能性文学作品中的表现手法具备了比影视作品更加多样化和深度化的特点,例如对叙事视角、时间安排、人物塑造等方面的精准掌控。
文学作品的传播与影响
文学作品的传播与影响文学作品的传播与影响一直是文学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
文学作品通过多种形式传播,包括文字媒介、口头传承和数字平台等。
不同的传播方式对于文学作品的影响也各异。
本文将探讨文学作品传播的方式及其对读者和社会的影响。
一、纸质媒介传播纸质媒介是传统的文学作品传播方式之一。
书籍、杂志和报纸等纸媒通过印刷、发行和销售的方式将文学作品带给读者。
纸质媒介传播的特点是稳定可靠,适合长期保存和阅读。
读者通过纸质媒介接触文学作品,并通过阅读、研究和评论等方式对其产生影响。
二、口头传承传播口头传承是文学作品传播的一种重要方式。
这种传播方式主要体现在文学作品被朗读、朗诵或进行相关讨论时,在人与人之间口头传递的情况。
口头传承的特点是生动直接,能够迅速传递作品的情感和感染力。
例如,文学作品在文学节、文学俱乐部、学术讲座等活动中通过口头传承得以传播。
三、数字平台传播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数字平台成为文学作品传播的主要方式之一。
各类文艺网站、博客平台和社交媒体等提供了文学作品创作、发布和传播的便利途径。
文学作品通过数字平台传播可以更广泛地覆盖读者群体,并促进读者间的互动和交流。
此外,数字平台还提供了多样化的媒体形式,例如音频、视频、动画等,丰富了读者对于文学作品的阅读体验。
不同的传播方式对文学作品的影响也各不相同。
纸质媒介传播与阅读时间、空间的限制有关,读者通常需要购买书籍或者前往图书馆才能接触到文学作品。
口头传承传播由于依赖于演讲者的艺术表现和倾听者的共鸣,对于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受有着独特的影响。
数字平台传播极大地拓宽了文学作品的受众范围,使更多的人有机会接触到各类文学作品,加深了对文学的研究和欣赏。
文学作品传播的方式和影响不仅对个体读者有重要作用,也对整个社会产生影响。
文学作品通过传播引发了大量的社会讨论和文化交流。
它们可以传递思想、价值观和情感,引导社会舆论和潮流的变迁,对于塑造社会文化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然而,文学作品的传播与影响也存在一些问题。
文化传播中媒介的作用分析
文化传播中媒介的作用分析关于《文化传播中媒介的作用分析》,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要:文化的深化发展需要哲学精神的指引、历史境界的启迪与社会力量的推动,更需要与媒介的融合。
在媒介融合的众媒时代里,媒介是文化精神的实践者,是文化多渠道融合的联结者,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助推力。
关键词:媒介;文化传播;媒体融合;麦克卢汉说:“媒介即讯息”, 作为一种有意味的呈现方式,媒介的发展对于人类文化的格局与走向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特别是在众媒融合的时代里,更需要媒介思维的正确引导,正如英国传播学家--丹尼斯·麦奎尔所认为的:“受众既是社会环境的产物,也是特定媒介供应模式的产物。
”1媒介之于文化的发展与传播,就如同水与鱼的关系,水滋养了鱼,鱼又让水充满了内蕴与灵性。
鉴于此,本文拟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说明媒介对于文化传播的重要作用。
一、媒介是文化精神的实践者文化是时代内涵,时代审美的一种标志,文化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互动之美。
文化指向人的内心,慰藉人的心灵。
随着技术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媒介以一种更加开放、更加受大众喜爱的样态,把文化精神的精髓具体化、形象化。
在当今社会,媒介作为文化精神的实践者,是其他任何载体所不能比拟的。
文化的深化发展需要哲学精神的指引、历史境界的启迪与社会力量的推动,更需要与媒介的融合,只有这样,那些传统文化的精髓,才能更好的与时俱进,被更多的受众所知晓、所喜爱、所传承,媒介是文化精神的重要实践者。
时代的进步、技术的发展,让媒介的表达有了多方位、立体化的呈现方式,这是科技美与传统美的交相辉映,是文化创意IP塑造的媒介品牌形象。
(一)科技美与传统美的交相辉映要实现传统文化与时俱进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支持,但文化与科技的融合,不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而是在媒介思维的影响下,对传统文化的一种整合与相融。
让科技之美与传统之美密切配合,这种呈现方式是运用媒介思维践行文化精神的一种现代化的呈现。
简述文学传播媒介的演进及其美学意义。
简述文学传播媒介的演进及其美学意义。
文学传播媒介的演进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同的媒介形式被用于传播文学作品。
从传统的口头传统到纸质图书的出现,再到电影、电视和互联网的兴起,媒介的演进不断影响着人们获取和交流文学的方式。
这种演进对于文学的发展和美学意义具有重要影响。
以下是几个关键的媒介演进和其美学意义的介绍:1.口头传统和口述文学:在文字书写发展之前,文学通过口头传统和口述方式传播。
这种传统强调声音、节奏和表演,通过口头叙述和表演来传递故事和文化。
它强调了语言的美感、韵律和表达方式。
2.纸质图书:纸质图书的问世对文学的传播起到革命性的作用。
它使得作品可以被保存、传播和广泛阅览。
纸质图书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文学创作和阅读的发展,扩大了读者的范围,使文学作品可以被更多人接触和欣赏。
3.影视媒体:随着电影和电视的出现,文学作品可以通过视觉和声音的方式来呈现。
影视媒体的特点在于可以利用图像、音效和表演来加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沉浸感。
它们带来了新的艺术体验和审美感受,丰富了文学作品的表达方式。
4.互联网和数字媒体:互联网和数字媒体的兴起带来了文学传播形式的革新。
电子书、网上文学平台和社交媒体等让文学更加便捷地传播和获取。
它们提供了更多的交互性和参与度,使得作品可以与读者进行更直接的互动和分享。
这些媒介的演进对于文学的美学意义具有重要影响:•丰富的表现方式:不同的媒介形式带来了不同的表现方式和艺术体验,扩展了文学作品的表达范围和创作可能性。
•互动和共享:新媒介使得作品与读者之间的互动和共享变得更加便捷和广泛。
读者可以更方便地参与到文学创作和讨论中,从而丰富了文学的社交和共享性。
•多元的审美体验:不同媒介的美学特点带来了多元的审美体验和感受方式。
读者可以通过不同媒介形式来体验文学作品,从而开拓了审美感受的广度和深度。
•文化多样性的推广:新媒介促进了文学作品的跨文化和跨地域传播,使得不同文化和地区的作品更容易被全球范围的读者发现和了解。
大众传媒在当代文学传播中的作用
大众传媒在当代文学传播中的作用大众传媒在当代文学传播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它们不仅是传递文学作品的媒介,还能对读者舆论产生深远影响。
首先,大众传媒在当代文学传播中扮演着引领潮流的角色。
众所周知,当代文学不仅仅是为了娱乐而存在,更重要的是为了传递人类文明的价值观和文化传承。
然而,只有通过大众传媒的广泛传播,才能引起足够的关注和关心程度,让文学作品产生更大的社会影响力。
例如,《红楼梦》、《西游记》等经典文学作品之所以能成为代表中华文化的优秀作品,正是因为它们被大众传媒广泛传播,被更多的人所了解和喜欢。
其次,大众传媒在当代文学传播中还起到了挖掘、发掘作品的重要作用。
有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可能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得到广泛传播,许多作家的名字也一直没有为人所知。
而大众传媒在这方面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通过对文学界的关注和报道,挖掘那些被忽视的、有内涵、有影响力的作品和作家,从而为文学创作和传播注入新的活力。
最后,大众传媒在当代文学传播中还能成为创作灵感来源之一。
众所周知,文学创作需要时刻关注社会发展变化,具有专业的文学素养的作家需要时刻了解社会、学术、文化等各个领域的脉搏。
然而,由于文学创作本身就是一项孤独而辛苦的工作,文学作家常常与社会脱节,无法及时了解新的思潮和趋势。
而通过大众传媒广泛传播的文化活动和信息,作家们可以得到更加广泛和全面的参考和启发,从而获得更加清晰和深刻的思想启示,为自己的创作增色添彩。
综上所述,大众传媒在当代文学传播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不仅能够引领潮流、发掘作品、挖掘作家,还能成为创作灵感来源之一,为文学创作的发展和繁荣注入新的活力和血液。
大众传媒在当代文学传播中的作用
大众传媒在当代文学传播中的作用一、大众传媒对当代文学传播的影响1.1 媒介的普及和普及性阅读•大众传媒如报纸、杂志、电视、互联网等的普及使得文学作品可以更广泛地传播给大众。
•大众传媒的普及也促进了普及性阅读的发展,使得更多人有机会接触文学作品。
1.2 文学作品的推广和宣传•大众传媒通过报道、评论、推荐等方式,对特定的文学作品进行推广和宣传。
•大众传媒的影响力可以帮助推动文学作品的销售和传播,提高作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1.3 文学评论的形成与传播•大众传媒对于文学评论的形成和传播扮演着重要角色。
•大众传媒的评论和评价可以对读者产生指导作用,影响他们对文学作品的认识和理解。
二、大众传媒对文学创作与创作者的影响2.1 大众传媒的反馈与参与•大众传媒的读者反馈可以对作品和作者进行评价和影响。
•文学作品的受众反馈可以为作家提供创作动力和方向,对作者的创作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
2.2 大众传媒的约束与市场导向•大众传媒的市场导向性会对文学创作产生一定的限制和约束。
•由于大众传媒的商业化倾向,有些文学作品可能因为商业价值不高而被忽视或限制在传播领域。
2.3 大众传媒的创作主题与审美导向•大众传媒在推动文学创作中的一种作用是通过创作主题和审美导向的引导。
•大众传媒的审美趋势有时会使文学作品追求商业成功而放弃创作者原有的创作风格和主题。
三、大众传媒与文学作品的传统传播方式的比较3.1 传播范围和速度的差异•大众传媒的普及使得文学作品可以更快速地传播到更多人群中。
•传统的文学传播方式如出版物、文学讲座等受限于传播范围和速度,无法与大众传媒相媲美。
3.2 信息传递和交互的差异•大众传媒通过多媒体技术,可以更生动地传递文学作品的信息,与读者进行更多形式的交互。
•传统的文学传播方式更侧重于书面文字的传递,交互性较弱。
3.3 影响力和传播效果的差异•大众传媒的广泛影响力使得文学作品可以更迅速地传播和影响更多的读者。
•传统的文学传播方式的影响力相对较弱,可能无法达到大众传媒的广泛传播效果。
传播媒介对文学发展的作用
传播媒介对文学发展的作用说到传播媒介,真是个让人兴奋的话题。
想想看,古代人用竹简,后来有了纸张,紧接着又来了印刷术,像是一场大派对,文学的发展可谓是一路狂奔,越跑越快。
咱们现在可真是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媒介层出不穷,像是小龙虾一样,真是让人眼花缭乱。
想当年,作家们可没这么多选择,写完了作品,只能通过书信,慢慢等着读者的反馈。
可如今,谁还等得及啊?社交媒体、电子书,随时随地都能把作品发出去,真是方便得不得了。
每当我刷到某个作家的微博,看到他们跟粉丝互动,心里总是想,这种亲切感真是绝了。
就像邻居家小孩跟我聊篮球,感觉特别有趣。
想想那些文学巨匠,他们如果活在今天,估计会在网上开直播,分享创作灵感吧。
媒介把作家和读者紧紧联系在一起,像是用无形的线把大家串成了一个大家庭。
每个点赞、每条评论,都像是在为作品加油,推着文学不断前进。
媒介的发展不仅仅是给作家带来了便利,读者也受益良多。
以前看书可得去书店或者图书馆,翻找半天才能找到一本好书。
现在呢?随便一点手机,几秒钟就能找到想看的小说。
那种感觉,就像是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里面全是宝藏,简直乐坏了。
咱们的选择多了,心里也会更满足,就像吃自助餐,想吃啥就吃啥,谁不喜欢呢?说到这里,得提提那些新兴的文学形式。
比如网络小说,原本大家可能不太看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慢慢崭露头角,甚至风靡一时。
就好像一颗小种子,在阳光和水的滋润下,突然冒出了嫩芽,最终长成参天大树。
网络文学满足了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短小精悍的故事,轻松幽默,正合大家的胃口。
这种变化,让文学多了几分活力,也吸引了更多年轻人加入到阅读的行列,简直是一场文艺复兴。
别忘了,媒介还带来了多样化的表达方式。
现在的作家不仅可以用文字,还能通过视频、音频来分享他们的故事。
想象一下,如果我一边讲故事,一边给大家看画面,那该多有趣啊!文学不再是单一的表达,变得丰富多彩,仿佛调色板上加入了各种颜色,谁不想体验一下这种新鲜感呢?然而,媒介的发展也不是没有挑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媒介在文学中的作用——以四大名著为例 08文科(1)班施晶晶 1008139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从成书至今经历了百年传承,是古代文学的经典,也是传统文化的灿烂遗产。
而随着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媒介对文学的影响日益凸显,经典名著的现代传播和时代阐释,新的文学媒介和传播特点需要我们进行新的理论阐释和学术观照。
首先,文学媒介是文学创作的物质化。
作家创造的文学意象世界如果没有具有感性外观的物质形式来呈现,文学便无法存在。
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媒介便没有文学。
《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三部小说,在故事内容上借鉴了前世的话本,至成书之后,作品被不同时期的众多艺人改变为评书、大鼓、弹词等民间说唱形式。
因此,文学创作的过程其实就是把情趣意象语言化的过程。
在书面文学时代,还需要把语言转化为文字,朱光潜把这个步骤称为“记载”,认为它不具备创造性,因而不属于艺术活动。
其实这是不准确的,作为文学作品物化的最后一个环节,遣词造句的重要性和难度是古人都已经意识到的。
其次,文学媒介是文学本文的传输渠道。
是媒介——一本书、一部收音机、一台电视机、一个电脑等等——把文学作品与人联结在了一起。
因而,这些书、收音机、电视机和电脑之类的东西就构成了文学作品向人运动的传输渠道。
从接受的角度来看,媒介显然是人们接受文学的第一个环节。
对于书来说,读者首先接触的是书的封面设计纸张印刷诸如此类的具体问题,然后才是对书的内容进行阅读。
如果一本书封面平庸、纸张粗糙、印刷低劣,当然会影响到读者的接受,因而也就会影响其自身意义的生成。
书籍是印刷媒介传播、荷载文学信息最重要的方式。
它将文学文本最完整、最忠实和最固定的保留,并传承文本的原始内容,固定不变。
乾隆五十六年辛亥萃文书屋用活字印刷程甲本120回《红楼梦》,次年,程乙本接着问世。
而1921年,第一部新式标点本《西游记》出版,是对文本进行了严谨踏实的校勘整理,为今后的传播和研究奠定了基础。
不同时期对名著的出版印刷对百年传播起到了革命性变化,也真正让名著从藏书阁进入百姓视野。
最后,文学媒介即信息。
媒介以其特殊的手段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物理距离,体现了科技的巨大威力。
这种物理距离的缩短并不必然意味着人们心理距离的接近,它只是为人们心理距离的接近提供了无限可能。
至于人与人之间能否接近,以及接近到什么程度,归根到底还要借助于文学的魅力。
拿《红楼梦》这部书来说,有些群众看不大懂,但却可以通过曲艺听懂,所以曲艺的形式,包括南方
的评弹以及其他各种说唱艺术的形式,是这种普及工作的最好途径。
四大名著都曾被改编为连环画。
最早的《金玉缘图画集》现存图画388幅,根据《红楼梦》主要故事情节的发展编排画出,并配有画面说明词语以及评注语,是完全具备了连环画特征的第一部连环画书。
还有被认为是石印连环图画的第一部书,朱芝轩画的《三国志》,再如光绪年间印制的《水浒传》和《新说西游记图像》都是早期的连环画作品。
连环画以图为主,图文结合,对于书中故事的演绎主要以图画的前后变化来描述,那么将抽象文字进行图像化就是其改编的核心意义。
而配图的文字起着解释、说明和衔接图画的作用,不是小说文本的摘录,而完全是出于适应图画的需要而进行编写的,所以已经失去了文本存在的独立意义。
这使连环画完全脱离书籍成为一种全新的文学传播形态。
而且连环画通过图画来讲述故事内容对于受众文化程度要求不高,有助于在市民阶层中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