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答案何建玲
本科有机化学试题及答案
![本科有机化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e649800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ee.png)
本科有机化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 下列化合物中,哪一个是芳香烃?A. 环己烷B. 环戊二烯C. 苯D. 环己烯答案:C2. 哪个反应是亲核取代反应?A. 酯化反应B. 弗里德尔-克拉夫茨反应C. 羟醛缩合反应D. 威廉姆森醚合成答案:B3. 下列哪个化合物是手性分子?A. 乙醇B. 1-丁醇C. 2-丁醇D. 丙酮答案:C4. 哪个反应是消除反应?A. 酯的水解B. 醇的氧化C. 卤代烷的消去D. 羧酸的还原5. 下列哪个化合物是烯烃?A. 乙烯B. 乙炔C. 乙烷D. 乙醛答案:A6. 哪个反应是自由基反应?A. 卤代烷的消去B. 卤代烷的水解C. 烷烃的卤代D. 烷烃的氧化答案:C7. 下列哪个化合物是羧酸?A. 乙酸B. 丙酮C. 乙醇D. 丙醛答案:A8. 哪个反应是加成反应?A. 羧酸的还原B. 烯烃的卤代C. 醇的脱水D. 醛的氧化答案:B9. 下列哪个化合物是酮?B. 丙醛C. 丙酸D. 丙醇答案:A10. 哪个反应是氧化反应?A. 醇的氧化B. 烯烃的卤代C. 羧酸的还原D. 烷烃的卤代答案:A11. 下列哪个化合物是醚?A. 乙醚B. 乙醇C. 乙酸乙酯D. 乙醛答案:A12. 哪个反应是还原反应?A. 醛的氧化B. 羧酸的还原C. 醇的脱水D. 卤代烷的水解答案:B13. 下列哪个化合物是胺?A. 氨B. 乙醇胺C. 乙醛答案:B14. 哪个反应是取代反应?A. 酯化反应B. 醇的脱水C. 卤代烷的消去D. 羧酸的还原答案:A15. 下列哪个化合物是醛?A. 甲醛B. 乙酸C. 乙醇D. 乙醛答案:D16. 哪个反应是消除反应?A. 醇的氧化B. 醇的脱水C. 羧酸的还原D. 卤代烷的消去答案:D17. 下列哪个化合物是酯?A. 乙酸乙酯B. 乙醇C. 乙酸D. 乙醛答案:A18. 哪个反应是加成反应?A. 羧酸的还原B. 烯烃的卤代C. 醇的脱水D. 醛的氧化答案:B19. 下列哪个化合物是腈?A. 丙腈B. 丙酮C. 丙醛D. 丙酸答案:A20. 哪个反应是氧化反应?A. 醇的氧化B. 烯烃的卤代C. 羧酸的还原D. 烷烃的卤代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芳香烃的特点是含有一个或多个苯环,其中最简单的芳香烃是________。
(汪小兰)有机化学第四版课后答案完全版
![(汪小兰)有机化学第四版课后答案完全版](https://img.taocdn.com/s3/m/14345f57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e2.png)
(汪小兰)有机化学第四版课后答案完全版《有机化学第四版》是一本权威的化学教材,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有机化学的基本原理与应用。
课后习题是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运用能力的重要辅助材料。
下面是《有机化学第四版》课后答案的完全版,共3000字。
第一章:有机化学与有机化合物1. 有机化学是研究碳元素的化合物的科学。
有机化合物中的碳原子通常与氢、氧、氮、卤素等元素形成合键。
有机化学主要关注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和反应。
有机化学在石油炼制、药物合成、材料科学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2.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通常采用结构命名法、系统命名法和常用命名法。
结构命名法是指根据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式来命名。
系统命名法是根据化合物中含有的官能团来命名。
常用命名法是根据化合物的常用名称来命名。
3. 有机物的结构可分为线性、分支、环状和立体异构体。
线性结构是指分子中的原子按照直线排列。
分支结构是指分子中的原子按照支链的方式排列。
环状结构是指分子中的原子形成环状结构。
立体异构体是指化合物的空间结构不同。
4. 有机化合物的活性主要取决于其官能团。
常见的官能团包括醇、醛、酮、酸、酯、酰氯、酰胺等。
每种官能团都有其特定的性质和反应。
5. 有机化合物的性质与其分子结构有关。
分子中的原子的电性和键的键能决定了化合物的物理性质。
分子的极性和分子量也对物理性质有一定影响。
6. 有机化合物的化学反应主要包括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消除反应和重排反应。
取代反应是指一个官能团被另一个官能团取代。
加成反应是指两个或多个分子结合形成一个新的分子。
消除反应是指一个分子中的原子或基团被移除,形成一个双键或三键。
重排反应是指分子中的原子或基团的位置发生变化。
7. 有机化学是一个广泛应用于生物化学、药物化学、材料科学等领域的学科。
通过有机化学的研究,人们可以合成新的药物、开发新的材料,提高生产效率,改善生活质量。
第二章:有机化合物的化学键与分子构象1. 有机化合物的化学键主要有共价键、极性键和离子键。
土壤中氟啶胺光化学降解行为研究
![土壤中氟啶胺光化学降解行为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21d05b01a37f111f1855b7f.png)
30 0 0
—
25 0 0
注 同 表 2 。
' 20 0 : 0
15 0 o l0 0 0
3 小 结
本研究建立了土壤 中氟啶胺残 留的检测方法 , 该方 法操
萎 至 嚣
.
作简单 , 添加 回收率及检出限均能满足农药残 留分析的要求 , D B D S和 H A对 氟啶胺在土壤 中的光解有促进作用 。
D B 能促 进 丁 草胺 在土 壤 中的 光 解 , 浓 度 ( 0 m / g DS 高 8 gk ) D B 对丁草胺在土壤 中的光解有阻碍作用 ]可能 由于高浓 DS , 度 DB D S对 丁 草 胺光 解 所需 的紫 外 光有 竞 争 吸 收和 阻 碍
DB D S初始浓 度分别 为 0 2 、0 8 、6 、2 g k , 殖酸 、0 4 、0 10 3 0m / g 腐 初始浓度分别为 O 2 5 1 / g 、 、 、0g k 。将 土样置于 配有 30W 高 0
22 D B . D S不 同添加 剂 量 对 其 光 化 学 降解 的影 响
D B D S等 皆为分析纯 ; A, H 购于上海嘉善 巨枫化工厂。 12 氟啶胺在 土壤 中的光化学降解试验 . 于 30g土样 中加入氟啶胺标液 , 0 使其含量为 5 g k 。 0m / g 每个处理分 别加 入不 同 浓度 的 D B 、 殖 酸 , D S腐 使得 土壤 中
.
影响, 以掌握氟啶胺在不 同条件下土壤 中的光降解数据 , 为今
后进一步解决相关的污染问题提供依据 。
1 材 料 与 方 法
1 1 主要 仪 器 试 剂 .
分别取 1 . 0 0g土壤样 品, 加入 氟啶胺标 准溶液 , 加水 添
有机化学第二版(高占先)(全14章答案完整版)_第8-14章(1)
![有机化学第二版(高占先)(全14章答案完整版)_第8-14章(1)](https://img.taocdn.com/s3/m/df55f2cd3b3567ec102d8ab5.png)
有机化学第二版( 高占先)( 全14 章答案完整版) _第8-14 章史上最全的《有机化学第二版( 高占先) 》全14 章答案完整版!!其中包括各种判断题、推断题、思考题以及合成题的答案!!Ps: 亲! 给好评, 有送财富值哦! # ^_^!!第8 章卤代烃8-2 完成下列各反应式。
(1) (CH3)3CBr KCN+ C2H5OH (CH3)2C=CH 2(2) CH3CH=CH 2 + HBr O O NaCNCH3CH2CH2Br CH3CH2CH2CN(3) (CH3)2CHCH=CH 2 + Br 2500℃(CH3)2CCH=CH 2+(CH3)2C=CHCH 2BrH2O△(CH3)2CCH=CH 2OH+ Br(CH3)2C=CHCH 2OHO (4) ClCH=CHCH 2Cl + CH3COO ClCH=CHCH 2OCCH 3BrCN NaCN(5)BrBr(6)CH2CHCH 3BrKOHC2H5OH, △CH=CHCH 3(7)C H3Br NaNH 2NH3(l)CH3NH2+CH3NO2NH2 NO 2(8) Cl Cl NaOH-H 2O△C l OHCH2Cl CH2 MgCl CH2COOH(9) + (HCHO + HCl) ZnCl2Mg乙醚(1) CO2(2) H3O乙醚(10) PhCH 2MgCl ClCH 2CHCH 2CH2CH3 PhCH 2 CH2 CHCH 2CH2CH3+CH3 CH3R'ClRC CR'(11) RC CLi(1)CO2(2)H3ORC CCOOHO (1)(2)H3ORC CCH 2 CH 2OH(12)CHBr 350%NaOH(aq) BrBr8-3写出下列反应主要产物的构型式。
C2H5C2H5(1)丙酮C CH3 + CNaIHIBrHC H3(S N2)(2) Cl H H I+ NaSCH3Cl H H3CS H(S N 2)(3) H CH3IH2O(溶剂解)HOCH 3H(S N 2) CH2(CH2)4CH 3CH 2(CH2)4CH 3Br(4)C CH2CH2CH3(1) NaNH 2/NH 3(l)(2) H 3OC CCH 2CH3H2Lindar 催化剂BrCH 2CH2CH3C CHHCH3 CH3(5)H KOHHC2H5OH,△H(E2反式消除) BrHH3C Ph t-BuOK Ph Ph(6)(E2反式消除)t-BuOH, △Ph BrH3 C HH(7)C6H5H3C HH BrC6H5C2H5ONa / C2H5OHE2H C H6 5C6H5 CH3(E2反式消除)(H3C)2HC(H3C)2HC(8) Br t-BuOKt-BuOH, △(E2反式消除,但很慢)CH3CH3CH3(9) H BrH BrZnC2H5OHC2H5 CH3(顺式消除)H HCH2 CH38-4比较下列每对亲核取代反应,哪一个更快,为什么?(1)B>A (亲核性C2H5O2H5OH)->C(2)A>B (烯丙型卤代烃活泼)(3)B>A (极性非质子溶剂有利于S N2 反应)(4)A>B (亲核性-SH>-OH)(5)A>B (亲核性硫比氮强)- (6)B>A (离去能力I >Cl - )8-5卤代烷与NaOH 在H2O-C 2H5OH 溶液中进行反应,指出哪些是S N 2 机理的特点,哪些是S N 1 机理的特点?(1)产物发生Walden 转化;S N 2(2)增加溶剂的含水量反应明显加快;S N1(3)有重排反应产物;S N1(4)反应速率明显地与试剂的亲核性有关;S N2(5)反应速率与离去基的性质有关;S N2 和S N1(6)叔卤代烷反应速度大于仲卤代烷。
有机化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完整版(汪小兰第四版)
![有机化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完整版(汪小兰第四版)](https://img.taocdn.com/s3/m/eaf59966bed5b9f3f80f1c50.png)
目录第一章绪论.......................................................................................................................................第二章饱和烃...................................................................................................................................第三章不饱和烃...............................................................................................................................第四章环烃.......................................................................................................................................第五章旋光异构...............................................................................................................................第六章卤代烃...................................................................................................................................第七章波谱法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第八章醇酚醚...................................................................................................................................第九章醛、酮、醌...........................................................................................................................第十章羧酸及其衍生物...................................................................................................................第十一章取代酸...............................................................................................................................第十二章含氮化合物.......................................................................................................................第十三章含硫和含磷有机化合物...................................................................................................第十四章碳水化合物.......................................................................................................................第十五章氨基酸、多肽与蛋白质...................................................................................................第十六章类脂化合物.......................................................................................................................第十七章杂环化合物....................................................................................................................... Fulin 湛师第一章绪论1.1扼要归纳典型的以离子键形成的化合物与以共价键形成的化合物的物理性质。
高等有机化学试题及答案
![高等有机化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01f12ad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c7.png)
高等有机化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化合物中,哪一个是芳香化合物?A. 环己烷B. 环戊二烯C. 苯D. 环己烯答案:C2. 哪种反应类型是亲电加成反应?A. 羟醛缩合B. 弗里德尔-克拉夫茨反应C. 狄尔斯-阿尔德反应D. 威廉森醚合成答案:B3. 下列哪个化合物是手性分子?A. 乙醇B. 丙醇C. 2-丁醇D. 异丙醇答案:D4. 哪种催化剂可以用于齐格勒-纳塔聚合反应?A. 硫酸B. 氯化铝C. 三氟化硼D. 钛催化剂答案:D5. 哪个反应是自由基反应?A. 弗里德尔-克拉夫茨烷基化B. 霍夫曼降解C. 狄尔斯-阿尔德反应D. 烷基卤代烃的热裂解答案:D6. 下列哪个化合物是烯胺?A. N-甲基苯胺B. 苯胺C. 苯甲酰胺D. N-苯基乙酰胺答案:D7. 哪种反应是消除反应?A. 威廉森醚合成B. 弗里德尔-克拉夫茨烷基化C. 霍夫曼降解D. 弗里德尔-克拉夫茨酰化答案:C8. 下列哪个化合物是芳香性化合物?A. 环戊二烯B. 环己烯C. 环己三烯D. 环戊三烯答案:A9. 哪种反应是亲核取代反应?A. 弗里德尔-克拉夫茨烷基化B. 弗里德尔-克拉夫茨酰化C. 威廉森醚合成D. 狄尔斯-阿尔德反应答案:C10. 下列哪个化合物是炔烃?A. 乙炔B. 乙烯C. 乙烷D. 乙醛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芳香化合物必须满足的条件是______个π电子参与共轭体系。
答案:4n+22. 弗里德尔-克拉夫茨反应中使用的催化剂是______。
答案:路易斯酸3. 手性分子是指不能与它的______重合的分子。
答案:镜像4. 齐格勒-纳塔聚合反应中使用的催化剂是______。
答案:钛催化剂5. 狄尔斯-阿尔德反应是一种______加成反应。
答案:共轭6. 烯胺是胺与______反应形成的化合物。
答案:醛或酮7. 霍夫曼降解是一种______反应。
答案:消除8. 环戊二烯是一个______化合物。
酰胺,酰亚胺
![酰胺,酰亚胺](https://img.taocdn.com/s3/m/f1dcd2ea102de2bd960588f5.png)
酰胺与酰亚胺[1]羧酸直接酰胺化的一个新方法。
荣国斌,有机化学,1996,16(1),68~71。
[2]HCO2H/DMF甲酰化芳香胺。
徐福培等,上海科技大学学报,1990,13(3),51~54。
[3]益肤酰胺合成的新方法。
邢有权,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1993,10(3),68~70。
[4]氨基酸酰胺的制备。
蹇敦龙等,化学试剂,1992,14(6),374。
[5]用β-羰基羧酸酯制备其酰胺的简便方法。
王哲清等,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2,33(10),469-471。
[6]油脂与胺制脂肪酰胺方法简介。
黄显慈,四川化工,1995,(4),54-55。
甲酰胺[1]甲酸甲酯氨化制甲酰胺反应研究。
江一绞,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1990,(2),25~28。
[3]甲酸甲酯生产甲酰胺催化新工艺研究。
吕绍洁等,合成化学,1999,7(3),299~303。
[3]N-甲基甲酰胺(NMF)的合成。
贾信焕等,河北化工,1988,(2),5~8。
[4]甲酸甲酯胺化合成N-甲基甲酰胺的研究。
孙党莉等,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1995,20(4),29~32。
N-乙烯基甲酰胺[1]N-乙烯基甲酰胺(N-Vinylformamide).沢山茂,有合化(日),1997,55(10),926~927。
〈1〉Ger.3128478; 特开昭58-23809 (1983);〈2〉U。
S。
4490557(1984);〈3〉特开昭60- 193953;昭61-97309。
N,N-二甲基甲酰胺(DMF)[1]二甲基甲酰胺的生产。
应卫勇等,化工生产与技术,1994,1(4),5~8。
[2]DMF的生产与应用。
王乐夫等,广东化工,1993,(2),20~23。
[3]二甲基甲酰胺的生产和应用。
王洪记,陕西化工,1996,(2),15~17。
[4]二甲替甲酰胺的新制法。
[译],广东化工,1982,(4),75~76。
[5]二甲基甲酰胺生产技术改造问题。
《有机化学》上下册课后习题答案
![《有机化学》上下册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36a6c7783d049649a665868.png)
徐寿昌编《有机化学》第二版习题参考答案第二章烷烃1、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1)2,3,3,4-四甲基戊烷(2)3-甲基-4-异丙基庚烷(3)3,3-二甲基戊烷(4)2,6-二甲基-3,6-二乙基辛烷(5)2,5-二甲基庚烷(6)2-甲基-3-乙基己烷(7)2,2,4-三甲基戊烷(8)2-甲基-3-乙基庚烷2、试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式(1) (CH3)3CC(CH3)2CH2CH3(2) (CH3)2CHCH(CH3)CH2CH2CH2CH3(3) (CH3)3CCH2CH(CH3)2(4) (CH3)2CHCH2C(CH3)(C2H5)CH2CH2CH3(5)(CH3)2CHCH(C2H5)CH2CH2CH3(6) CH(C2H5)3(7) (CH3)2CHCH(CH3)CH2CH3(8) CH(CH3)2CH2CH(C2H5)C(CH3)33、CH3CH(CH3)CH2C(CH3)2CH(CH3)CH2CH31° 3° 1° 2° 4°1° 3° 1° 2° 1°4、下列各化合物的系统命名对吗?如有错,指出错在哪里?试正确命名之。
均有错,正确命名如下:(1)3-甲基戊烷(2)2,4-二甲基己烷(3)3-甲基十一烷(4)4-异丙基辛烷(5)4,4-二甲基辛烷(6)2,2,4-三甲基己烷5、(3)>(2)>(5)>(1) >(4)6、略7、用纽曼投影式写出1,2-二溴乙烷最稳定及最不稳定的构象,并写出该构象的名称。
Br Br BrHHH H交叉式最稳定重叠式最不稳定8、构象异构(1),(3)构造异构(4),(5)等同(2),(6)9、分子量为72的烷烃是戊烷及其异构体(1) C(CH3)4(2) CH3CH2CH2CH2CH3 (3) CH3CH(CH3)CH2CH3(4) C(CH3)410、分子量为86的烷烃是己烷及其异构体(1)(CH3)2CHCH(CH3)CH3(2) CH3CH2CH2CH2CH2CH3 , (CH3)3CCH2CH3(3) CH3CH2CH(CH3)CH2CH3(4)CH3CH2CH2CH(CH3)214、(4)>(2)>(3)>(1)第三章烯烃1、略2、(1)CH2=CH—(2)CH3CH=CH—(3)CH2=CHCH2—3、(1)2-乙基-1-戊烯(2) 反-3,4-二甲基-3-庚烯或(E)-3,4-二甲基-3-庚烯(3) (E)-2,4-二甲基-3-氯-3-己烯(4) (Z)-1-氟-2-氯-2-溴-1-碘乙烯(5) 反-5-甲基-2-庚烯或(E)-5-甲基-2-庚烯(6) 反-3,4-二甲基-5-乙基-3-庚烯(7) (E) -3-甲基-4-异丙基-3-庚烯(8) 反-3,4-二甲基-3-辛烯5、C CHH3C CHCH H2C CH3H,C CH3CH CHCH H2C CH3H(2Z, 4E)-2,4-庚二烯(2Z, 4Z)-2,4-庚二烯C CH3CH CHCH HH2C CH3,C CHH3C CHCH HH2C CH3(2E, 4Z)-2,4-庚二烯(2Z, 4E)-2,4-庚二烯6、CH3CH2CHC H2CH3CH3CH2C CHC H3CH3OH Br CH3CH2C CHC H3CH3Cl ClCH3CH2C CHC H3CH3OH OH CH3CH2CH CHC H3CH3OHCH3CH2COCH3CH3CHO CH3CH2CH CHC H3CH3Br(1)(2)(3)(4)(5)(6)(7)注:1)催化加氢;2)亲电加成,Br+为亲电试剂;3)低温卤素加成;4)稀冷KmnO4,氧化生成连二醇,酸性(或热)KMnO4,氧化时双键断裂;5)加成时反马氏规则,B加到含氢多的碳上,氧化水解后,B变成OH;6).O3氧化,双键断裂;7)反马氏规则,氢加到含氢少的碳上7、活性中间体分别为:CH3CH2+CH3CH+CH3(CH3)3C+稳定性: (CH3)3C+>CH3CH+CH3>CH3CH2+反应速度: 异丁烯>丙烯>乙烯8、略9、(1)CH3CH2CH=CH2(2)CH3CH2C(CH3)=CHCH3 (有顺、反两种)(3)CH3CH=CHCH2CH=C(CH3)2(有、反两种)用酸性KMnO4氧化的产物: (1) CH3CH2COOH+CO2+H2O(2)CH3CH2COCH3+CH3COOH(3)CH3COOH+HOOCCH2COOH+CH3COCH310、(1)HBr,无过氧化物(马氏规则)(2)HBr,有过氧化物(过氧化物存在导致反马氏规则,只针对HBr与烯烃的加成)(3)H2O / H2SO4(马氏规则)(4)B2H6/NaOH-H2O2(总的结果是与水加成,加成时反马氏规则,B加到含氢多的碳上,氧化水解后,B变成OH)(5)①Cl2,500℃②Cl2,AlCl3 (注意条件,高温时α-氢卤代,低温时卤素加成)(6)① NH 3,O 2 (见书P 62, 先生成丙烯腈) ② 聚合,引发剂 (7)① Cl 2,500℃,② 过氧酸 见书P59 (注意顺序)11、烯烃的结构式为:(CH 3)2C=CHCH 312、该烯烃可能的结构是为:CH 2CH 3CH 3CH 3CH 2CH 3CH 3CH 2CH 3CH 3CH 2CH 3或13、该化合物可能的结构式为:CH 2CH 3HCH 3CH 2HH CH 2CH 3CH 3CH 2H或14、(CH 3)2C=CHCH 2CH 2C(CH 3)=CHCH 3 及CH 3CH=CHCH 2CH 2C(CH 3)C=C(CH 3)2 以及它们的顺反异构体.15、① Cl 2,500℃ ② Br 2/CCl 4第四章 炔烃 二烯烃1、略2、(1)2,2-二甲基-3-己炔 (或乙基叔丁基乙炔) (2) 3-溴丙炔 (3) 1-丁烯-3-炔 (或乙烯基乙炔)(4) 1-己烯-5-炔 (5) 2-氯-3-己炔 (6 ) 4-乙烯基-4-庚烯-2-炔 (7) (3E)-1,3,5-己三烯3、CH3CHCH2C≡CHCH3CH3CH C C CHCH3(CH3)2CHC CCH(CH3)2CH CCH2CH2C CHCH2=CHC(CH3)=CH2CH CH2CH2CH=CHC H2(1)(2)(3)(4)(5)(6)(7)(CH3)3C—C≡CCH2CH34、CH3CH2C CH(1) CH3CH2COOH+CO2(三键断裂, 碳上有一个H变成CO2和H2O,碳上没有H变成羧酸) (2) CH3CH2CH2CH3(3) CH3CH2CBr2CHBr2(4) CH3CH2C≡CAg(5) CH3CH2C≡CCu(6)CH3CH2COCH3(与H2O加成,注意条件,结果先生成烯醇式,后变成酮式)P715、(1)CH3COOH (2)CH3CH=CHCH3 , CH3CHBrCHBrCH3 , CH3C≡CCH3(第九章,卤代烃的消除反应)(3) [CH3CH=C(OH)CH3] , CH3CH2COCH3(4) 不反应6、(1) H2O+H2SO4+Hg2+ (2) ①H2,林德拉催化剂H2C CHCH3②HBr (马氏规则)(3) 2HBr(4) ①H2,林德拉催化剂H2C CHCH3②B2H6/NaOH,H2O2总的结果是与H2O加成(反马)(5) 链增长反应:卤代烃和炔钠A/ 制取1-溴丙烷(H2,林德拉催化剂;HBr,ROOH ) B/ 制取丙炔钠(加NaNH2)C/ CH3CH2CH2Br+CH3C≡CNa D/己炔催化加氢7、双烯加成CHO1)2)OOOCN 3)8、(1) CH 2=CHCH=CH 2+ CH≡CH (2) CH 2=CHCH=CH 2 + CH 2=CHCH=CH 2 (3) CH 2CH=C(CH 3)=CH 2 + CH 2=CHCN(2) 可用(1)中制取的1-丁炔 + 2HCl(3) 可用1-丁炔 + H 2,林德拉催化剂,再加HBr + ROOH 10、(1)CH 3CH 2CH=CH2CH 3CH 2CH 2CH 2Br CH 3CH 2CH 2CH 2C≡CH CH 3CH 2CH 2CH 2COCH 3HC≡CHHBr,ROOR242HgSO 42HC≡CNaCH 3CH=CH2ClCH 2CH=CH 22500℃CH 2Cl CH 2C≡CH2COCH3CH≡CN aH 2O,Hg 2SO 4, H 2SO 4HC≡CHNa+CH 2CH 2CH 2Cl CH 2CH≡CN a(2)(3)CH 3CH=CH2CH 2=CHCNNH 3,O 2催化剂CNCNCl CN+211、(1) ① Br 2/CCl 4 ② 银氨溶液 (2) 银氨溶液 12、(1) 通入硝酸银的氨溶液中,乙炔迅速生成乙炔银沉淀而除去.(2) 用林德拉催化剂使乙炔氢化为乙烯.13、(1) 1,2-加成快,因为1,2-加成活化能低于1,4-加成活化能.(2) 1,4-加成产物比1,2-加成产物的能量低,更稳定.14、可利用”动力学控制”和”热力学控制”理论解释.15、此烃为: CH2=CHCH=CHCH=CH2 (有顺反异构体)第五章 脂环烃1、(1)1-甲基-3-异丙基环己烯 (2)1-甲基-4-乙烯基-1,3-环己二烯(3)1,2-二甲基-4-乙基环戊烷 (4)3,7,7-三甲基双环[4.1.0]庚烷(5)1,3,5-环庚三烯 (6)5-甲基双环[2.2.2]-2-辛烯 (7)螺[2.5]-4-辛烯CH 3CH 3CH 3CH 3CH3(1)(2)(3)(4)(5)(6)(7)2、3、略4、(1)、)2)、(3)无 (4(5(6)全顺、反-1、反-2、反5、(1)(2)(3)(4)(5)HCH(CH 3)2CH 3HCH(CH 3)2H HCH 3CH(CH 3)2HCH 3H HCH 3H(CH 3)3CC 2H 5H(CH 3)3CH6、(1)CH 3CH 3CH 2CH 2CH 3CH 3CHBrCH 2CH 2Br CH 3CH(I)CH 2CH 3C CH HCH 3CHHCH 3C CH CH 3HC CH CH 3(2)H /NiCH 3CH 3Br CH 3Br O C 3OOCH 3Br 2CH 3CO(CH 2)4CHO(3)2H 5(4)Br 2BrH CH 3BrCH 3+光+7、该二聚体的结构为:(反应式略)CH=CH28、CH 3CH 3CH 3CH 3C H 3CH 39、A CB第六章单环芳烃1、略2、(1)(2)(3)(4)(5)(6)(7)NO 2NO 2NO 2BrC 2H 5H 5C 2C 2H 5COOHOH SO 3HO 2NNO 2CH 2ClClOHICH 3NO 2NO 2O 2N(8)3、(1)叔丁苯 (2)对氯甲烷 (3)对硝基乙苯 (4)苄醇 (5)苯磺酰氯(6)2,4-二硝基苯甲酸 (7)对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8)1-对甲基苯-1-丙烯4、(1)① Br 2/CCl 4 ② 加浓硫酸(或HNO 3+H 2SO 4) (2)① Ag(NH 3)2NO 3 ② Br 2/CCl 4(1)(2)(3)(4)3COOH5、(5)(6)(7)OC H 3OC H 3OHCH 3COOHOHCOOHCH 3OHCH 3OHCH 3COOHNO 2OHBr(8)(9)(10)(11)(12)6、(1)AlCl 3 ClSO 3H (2)7、(1)A 错,应得异丙苯;(重排) B 错,应为氯取代α-H (自由基取代,H 活泼性顺序)。
(精品)有机化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完整版(汪小兰第四版)
![(精品)有机化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完整版(汪小兰第四版)](https://img.taocdn.com/s3/m/230fb467ccbff121dd3683e9.png)
目录第一章绪论 (1)第二章饱和烃 (2)第三章不饱和烃 (6)第四章环烃 (14)第五章旋光异构 (23)第六章卤代烃 (28)第七章波谱法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 (33)第八章醇酚醚 (43)第九章醛、酮、醌 (52)第十章羧酸及其衍生物 (63)第十一章取代酸 (71)第十二章含氮化合物 (78)第十三章含硫和含磷有机化合物 (86)第十四章碳水化合物 (89)第十五章氨基酸、多肽与蛋白质 (100)第十六章类脂化合物 (105)第十七章杂环化合物 (114)Fulin 湛师第一章 绪论1.1扼要归纳典型的以离子键形成的化合物与以共价键形成的化合物的物理性质。
答案:1.2 NaCl 与KBr 各1mol 溶于水中所得的溶液与NaBr 及KCl 各1mol 溶于水中所得溶液是否相同?如将CH 4及CCl 4各1mol 混在一起,与CHCl 3及CH 3Cl 各1mol 的混合物是否相同?为什么? 答案:NaCl 与KBr 各1mol 与NaBr 及KCl 各1mol 溶于水中所得溶液相同。
因为两者溶液中均为Na +,K +,Br -, Cl -离子各1mol 。
由于CH 4与CCl 4及CHCl 3与CH 3Cl 在水中是以分子状态存在,所以是两组不同的混合物。
1.3碳原子核外及氢原子核外各有几个电子?它们是怎样分布的?画出它们的轨道形状。
当四个氢原子与一个碳原子结合成甲烷(CH 4)时,碳原子核外有几个电子是用来与氢成键的?画出它们的轨道形状及甲烷分子的形状。
答案:C+624H CCH 4中C 中有4个电子与氢成键为SP 3杂化轨道,正四面体结构CH 4SP 3杂化2p y2p z2p x2sH1.4写出下列化合物的Lewis 电子式。
a.C 2H 4b.CH 3Clc.NH 3d.H 2Se.HNO 3f.HCHOg.H 3PO 4h.C 2H 6i.C 2H 2j.H 2SO 4 答案:a.C C H H HHCC HH HH或 b.H C H c.H N Hd.H S He.H O NO f.O C H Hg.O POO H H Hh.H C C HHH H HO P O O H HH或i.H C C Hj.O S O HH OH H或1.5下列各化合物哪个有偶极矩?画出其方向。
有机化学答案解析(何建玲)
![有机化学答案解析(何建玲)](https://img.taocdn.com/s3/m/8f935a31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33.png)
有机化学答案解析(何建玲)第⼆章烷烃1. 写出庚烷的所有的构造异构体的结构式,并⽤系统命名法命名。
2. 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式,并指出化合物分⼦中碳原⼦和氢原⼦的类型。
CH 3CH 2CH 2CH 2CH 2CH 2CH 3CH 3CH 2CH 2CH 2CHCH 3CH 3CH 3CH 2CH 2CHCH 2CH 33正庚烷2-甲基⼰烷3-甲基⼰烷CH 3CH 2CHCH(CH 3)2CH 3CH 3CHCH 2CHCH 3CH 3CH 3(CH 3)3CCH 2CH 2CH 32,3-⼆甲基戊烷2,4-⼆甲基戊烷2,2-⼆甲基戊烷CH 3CH 2CCH 2CH 3CH 3CH 2CHCH 2CH 3(CH 3)3CCH(CH 3)2CH 332CH 33,3-⼆甲基戊烷3-⼄基戊烷2,2,3-三甲基丁烷(CH 3)2CHCCH 2CH 2CH 2CH 3CH 33CH 3CHCHCH 2CH 3CH 32CH 3CH 3CH CH 3C CH CH 3CH 2CH 3CH 33CH 3CH 2CHCHCH 2CH 2CH 2CH 2CH 3CH 32CH 3(1)(2)(3)(4)CH 3CH CH 3CH 2CH 3CH CH 3CH 2CH 2CH 3C CH 3CH 3H 3C CH 3CH 3CH 2CH 2CHCH 2CH 2CH 2CH 2CH 33)2CH 3CHCH 2CH 2CHCHCH 2CH 2CH 2CH 33CH 2CH 33)3CH 3CH CH 3CH 2C CH 3CHCH 2CH 33)2CH 3CH 3CH 2CHCH 2CHCH 2CH 2CH 2CH 3CH 2CH 32CH 3H 3C (5)(6)(7)(8)(9)(10)3. ⽤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各化合物。
⑴ 4-异丙基⾟烷⑵ 2,2,4-三甲基庚烷⑶ 2-甲基-3-⼄基⼰烷⑷ 2,5-⼆甲基-4-⼄基⾟烷⑸ 3,5-⼆甲基-4-异丙基壬烷⑹ 3-甲基-4,6-⼆⼄基壬烷⑺ 2,3-⼆甲基-5-⼄基⾟烷⑻ 2,5-⼆甲基-3-⼄基庚烷4. 以纽曼投影式,画出下列化合物的最稳定和最不稳定的构象式。
有机化学-第五版答案(完整版)-(1)
![有机化学-第五版答案(完整版)-(1)](https://img.taocdn.com/s3/m/e4080c9fad51f01dc281f1b0.png)
1. 《有机化学》(第五版,李景宁主编)习题答案 第一章3、指出下列各化合物所含官能团的名称。
(1) CH 3CH=CHCH 3 答:碳碳双键 (2) CH 3CH 2Cl 答:卤素(氯) (3) CH 3CHCH 3OH 答:羟基(4) CH 3CH 2 C=O 答:羰基 (醛基)H(5)CH 3CCH 3 答:羰基 (酮基)(6) CH 3CH 2COOH 答:羧基 (7)NH 2答:氨基(8) CH 3-C ≡C-CH 3 答:碳碳叁键4、根据电负性数据,用和标明下列键或分子中带部分正电荷和负电荷的原子。
答:6、下列各化合物哪个有偶极矩?画出其方向(1)Br 2 (2) CH 2Cl 2 (3)HI (4) CHCl 3 (5)CH 3OH (6)CH 3OCH 3 答:以上化合物中(2)、(3)、(4)、(5)、(6)均有偶极矩(2)H 2C Cl (3)I (4) Cl 3 (5)H3COH(6)H3CCH 37、一种化合物,在燃烧分析中发现含有84%的碳[Ar (C )=12.0]和16的氢[Ar (H )=1.0],这个化合物的分子式可能是(1)CH 4O (2)C 6H 14O 2 (3)C 7H 16 (4)C 6H 10 (5)C 14H 22 答:根据分析结果,化合物中没有氧元素,因而不可能是化合物(1)和(2); 在化合物(3)、(4)、(5)中根据碳、氢的比例计算(计算略)可判断这个化合物的分子式可能是(3)。
第二章习题解答1、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 (1)2,5-二甲基-3-乙基己烷 (3)3,4,4,6-四甲基辛烷 (5)3,3,6,7-四甲基癸烷(6)4-甲基-3,3-二乙基-5-异丙基辛烷2、写出下列化合物的构造式和键线式,并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之。
(3)仅含有伯氢和仲氢的C 5H 12答:符合条件的构造式为CH 3CH 2CH 2CH 2CH 3;键线式为; 命名:戊烷。
有机化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全)
![有机化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全)](https://img.taocdn.com/s3/m/135ee54b650e52ea55189876.png)
2.8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哪个沸点较高?说明原因
1、庚烷与己烷。庚烷高,碳原子数多沸点高。
2、壬烷与3-甲基辛烷。壬烷高,相同碳原子数支链多沸点低。
2.9将下列化合物按沸点由高到低排列(不要查表)。
a. 3,3-二甲基戊烷b.正庚烷c.2-甲基庚烷d.正戊烷e. 2-甲基己烷
答案:NaCl与KBr各1mol与NaBr及KCl各1mol溶于水中所得溶液相同。因为两者溶液中均为Na+, K+, Br-, Cl-离子各1mol。
由于CH4与CCl4及CHCl3与CH3Cl在水中是以分子状态存在,所以是两组不同的混合物。
1.3碳原子核外及氢原子核外各有几个电子?它们是怎样分布的?画出它们的轨道形状。当四个氢原子与一个碳原子结合成甲烷(CH4)时,碳原子核外有几个电子是用来与氢成键的?画出它们的轨道形状及甲烷分子的形状。
第一章
1.1扼要归纳典型的以离子键形成的化合物与以共价键形成的化合物的物理性质。
答案:
离子键化合物
共价键化合物熔沸点高 Nhomakorabea低
溶解度
溶于强极性溶剂
溶于弱或非极性溶剂
硬度
高
低
1.2NaCl与KBr各1mol溶于水中所得的溶液与NaBr及KCl各1mol溶于水中所得溶液是否相同?如将CH4及CCl4各1mol混在一起,与CHCl3及CH3Cl各1mol的混合物是否相同?为什么?
答案:
能溶于水,因为含有C=O和OH两种极性基团,根据相似相容原理,可以溶于极性水。
第二章
2.1卷心菜叶表面的蜡质中含有29个碳的直链烷烃,写出其分子式。
C29H60
2.2用系统命名法(如果可能的话,同时用普通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并指出(c)和(d)中各碳原子的级数。
有机化学基础教程答案(何建玲)11羧酸及其衍生物
![有机化学基础教程答案(何建玲)11羧酸及其衍生物](https://img.taocdn.com/s3/m/50b36319c5da50e2524d7fe9.png)
第11章习题解答1.命名下列化合物或写出结构式。
(6)甲酸甲酯(7)乙酰乙酸丙酯(8)甲基丁二酸酐(9)E-2-甲基-2-丁烯酸(10) 2-氯丁酰溴答:(1)2-氯丁酸(2)乙醛酸(3)4-羰基-2-戊烯酸(4)环己基甲酸乙酯(5)4-甲基-3-甲氧基苯甲酰氯(6)HCOOCH3(7) CH3COCH2COOCH2CH2CH3(8)(9)(10) CH3CH2CHClCOBr2.比较下列各组化合物的酸性大小。
(1)苯酚、乙酸、丙二酸、乙二酸(2)HCOOH、NH3、H2O、H2CO3、C6H5OH、CH3OH、CH3COOH答:(1)乙二酸>丙二酸>乙酸>苯酚(2)HCOOH>CH3COOH>H2CO3>C6H5OH>H2O>CH3OH>NH33.完成下列反应。
(1) C H3C H2C H C O O HC l(2)C O O C2H5(3) C H3C O C H=C H C O O H(4)H C C O H(5)H3CO C H3C O C lO O(1)(2)(C H3)2C H O H+C O C lH3C(3)H O C H2C H2C O O H L iA lH4(4)N C C H2C H2C N+H2ON a O H H+(5)C H2C O O HC H2C O O HB a(O H)2(6)C H3C O C l+C H3无水A lC l3(7)(C H3C O)2O+O H(8)C H3C H2C O O C2H5N aO C2H522724OOOC CH33答:(1)CO O HCO O H (2)H 3C C O O C H (C H 3)2(3)HOCH 2CH 2CH 2OH (4)NaOOCCH 2CH 2COONa , HOOCCH 2CH 2COOH(5)O(6)H 3C C O CH 3(7)O O C C H 3(8)C H 3CH 2C O CH C O O C H 2CH 3CH 34.完成下列合成(无机试剂任选):(1)由乙烯合成丙酮酸和丁二酸二乙酯 (2)由乙炔合成丙烯酸乙酯(3) (4)5.下列化合物中,那些能产生互变异构,写出其异构体的结构式:答:CH 3CH 2CHO CH 3CH=CHOH,C H 3C H 2C H OC H 3C =C H C O C 2H 5O H OCH 3C H C H 2C O C 2H 5O HOC H 3C C H 2C C H 3OOOOO + HCNOH CNCH 3Cl 33浓HNO 3浓H SO CH 3NO 222CH 3C=CHCOOC 2H 5CH 3COCH 2COOC 2H 5,6.用简便的化学方法鉴别下列各组化合物:答:(1)(2)(CH 3)2CHCH=CHCOOHCOOHBr 2/CCl 4褪色不反应(3)COOH OCH 3COOCH 3OHFeCl 3不反应显色反应(4)COOHCOCH 3OH H 3CHOHO CH=CH 2FeCl 不反应蓝紫色暗绿色7.完成下列转化:CH 3CH2CH 2Br CH 3CH 2CH 2COOH (CH 3)2(CH 3)2C COOH(1)(2)COOHBr(3)OO(4)C O O H C O O H与与C H 2C O O H C H 2C O O HC O O HO C H 3C O O C H 3O H 与与C O O HC O O H C H 3O H C O C H 3O HO H C H =C H 2与(C H 3)2C H C H =CH C O O H(1)(2)(3)(4)CH 3COCH 2COCH CH 3C=CHCOCH 3OHOHOCOOH COOH CH 2COOH 2COOH 4H +褪色不反应CH 3CH 2COOH 3CH 2CH 2CH 2COOH CH 3COOHCH 2(COOC 2H 5)2O O CH 2COONH 4CH 2CONH 2CH 3CH 2COOHCH 3CH 2COO(5)(6)(7)(8)答:(1) CH 3C H 2C H 2BrN a CNC H 3C H 2CH 2C 3+C H 3C H 2CH 2C O O H(2)(CH 3)2CH O 325℃C u 3C O CH 3H C NO H_(C H 3)2C CNO H(C H 3)2C C O O HOH3+(3) C H 3C lAlC l 3C H 3HB r /F eC O O HB r(4) O浓HNO 3HOOC(CH 2)4COOHO(5)C H 3C H 2C O O HL iA lH 4C H 3C H 2C H 2O HP B r 3H 3C H 2C H 2B rM g 干乙醚C H 3C H 2C H 2M g B r干乙醚OC H 3C H 2C H 2C H 2C H 2O M g B rC H 3C H 2C H 2C H 2C H 2O H3+(6)C H 3C O O P /Br 2BrC H 2C O O HN aCNC C H 2C O O 3+C H 2(C O O C 2H 5)2C 2H 5O H(7)OO O3CH 2COONH 42CONH 2(8)CH 3CH 2COOHPCl 53CH 2COCl OOCCH 2CH 38. 分子式为C 3H 6O 2的化合物,有三个异构体A 、B 、C ,其中A 可和NaHCO 3反应放出CO 2,而B 和C 不可,B 和C 可在NaOH 的水溶液中水解,B 的水解产物的馏出液可发生碘仿反应。
有机化学基础教程答案(何建玲)10醛酮醌
![有机化学基础教程答案(何建玲)10醛酮醌](https://img.taocdn.com/s3/m/aa2653255901020207409ce9.png)
第10章 习题解答1. 命名下列化合物:答:(1) 2-甲基丙醛 (2)对甲基苯甲醛 (3)2,4-二甲基-3-戊酮(4)对甲氧基苯甲醛 (5)2-甲基-1,4-环己二酮 (6)二苯甲酮 (7)1-戊烯-3-酮 (8)环己酮肟 2,4-戊二酮 2. 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式:(1)3-甲基戊醛 (2)2-甲基-3-戊酮 (3)甲基环戊基甲酮 (4)间甲氧基苯甲醚 (5)3,7-二甲基-6-辛烯醛 (6) -溴代苯乙酮 (7)乙基乙烯基甲酮 (8)三甲基乙醛 (9)邻羟基苯甲醛 (10)肉桂醛 (11)丙酮-2,4-二硝基苯腙 (12) 丙醛缩乙二醇答:(1)CH 3CH 2CHCH 2CHOCH 3(2)CH 3CHCOCH 2CH 3CH 3 (3)COCH 3(4)OCH 3OCH 3(5)(CH 3)2C=CHCH 2CH 2CHCH 2CHO3(6)COCH 2Br(7)CH 2=CHCOCH 2CH 3 (8)(CH 3)3C-CHO (9)OH CHO(10) CH=CHCHO(11) NHN=C(CH 3)2NO 2NO 2(12) CH 3CH 2CH(OC 2H 5)23. 写出下列反应的主要产物:(1) (2)(3)(4) (1) (C H 3)2C H C H O (2)H 3C C H O (3) (C H 3)2C H C O C H (C H 3)2(4) C H 3OC H O (5)O O H 3(6)CO( 7) C H 3C H 2C C H =C H 2O(8)N O H(9) C H 3C O C H 2C O C H 3C H 3C H 2C H 2C H O 5%N a O H4H 2O(CH 3)3CCHO + HCHO C H O +C H 2OHC H 2OH干H C l C H 3C H 2C O C H 3 + H 2N O H(5)(6) (7)(8)(9)(10)答:(1)CH 3CH 2CH 2CHCHCHO OH CH 2CH 3,CH 3CH 2CH 2CHCHCH 2OHOH2CH 3 (2)(CH 3)3CCH 2OH + HCOOH (3)CHO O (4)CH 3CH 2C=N OH3 (5)(CH 2)3CH 3(6)OMgBrCH 3,OH CH 3(7)(CH 3)3CCOOH + CHI 3 (8)OHSO 3Na(9)CHOH O,CHOCH 3O (10)(CH 3)2CCHO Br4. 用简单的化学方法区别下列各组化合物:(1)甲醛、乙醛、丙烯醛 (2)乙醇、乙醚、乙醛(3)丙醛、丙酮、丙醇、异丙醇 (4)1-丁醇、2-丁醇、丁醛、2-丁酮 (5)戊醛、2—戊酮、环戊酮、苯甲醛 (6)苯甲醇、苯酚、苯甲醛、苯乙酮 答: (1) NaOH+I 2;Br 2/CCl 4 (2) Ag(NH 3)2NO 3;Na (3) Ag(NH 3)2NO 3;ZnCl 2/HCl (4) 同(3)(5) Ag(NH 3)2NO 3;Cu(OH)2/NaOH ;NaOH+I 2 (6)FeCl 3;NaOH+I 2;ZnCl 2/HCl 5. 将下列化合物按羰基的亲核加成反应活性大小排列:答:略。
高考化学讲与练第11章第1讲认识有机化合物(含解析)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高考化学讲与练第11章第1讲认识有机化合物(含解析)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44ddc90c26fff705cd170ad9.png)
2019年高考化学讲与练第11章第1讲认识有机化合物(含解析)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年高考化学讲与练第11章第1讲认识有机化合物(含解析)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年高考化学讲与练第11章第1讲认识有机化合物(含解析)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11章第1讲认识有机化合物李仕才考纲要求1。
能根据有机化合物的元素含量、相对分子质量确定有机化合物的分子式。
2.了解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了解有机物分子中的官能团,能正确地表示它们的结构。
3.了解确定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化学方法和物理方法(如质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等).4.能正确书写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不包括手性异构体).5。
能够正确命名简单的有机化合物。
考点一有机物的官能团、分类和命名1.按碳的骨架分类(1)有机化合物错误!(2)烃错误!2.按官能团分类(1)官能团:决定化合物特殊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2)有机物的主要类别、官能团和典型代表物类别官能团代表物名称、结构简式烷烃甲烷CH4烯烃乙烯H2C==CH2(碳碳双键)炔烃—C≡C—(碳碳三键)乙炔HC≡CH芳香烃苯卤代烃-X(卤素原子)溴乙烷C2H5Br 醇—OH(羟基)乙醇C2H5OH酚苯酚醚(醚键)乙醚CH3CH2OCH2CH3醛(醛基)乙醛CH3CHO酮(羰基)丙酮CH3COCH3羧酸(羧基)乙酸CH3COOH酯(酯基)乙酸乙酯CH3COOCH2CH33.有机化合物的命名(1)烷烃的习惯命名法(2)烷烃的系统命名法(3)烯烃和炔烃的命名(4)苯的同系物的命名苯作为母体,其他基团作为取代基.苯环上二元取代物可分别用邻、间、对表示。
有机化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有机化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10dd94901f69e3143329447.png)
《有机化学》习题参考答案引 言这本参考答案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有机化学》(周莹、赖桂春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中的习题配套的。
我们认为做练习是训练学生各种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是对自己所学内容是否掌握的一种测验。
因此,要求同学们在学习、消化和归纳总结所学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完成练习,即使有些可能做错也没有关系,只要尽心去做就行,因为本参考答案可为读者完成相关练习后及时核对提供方便,尽管我们的有些参考答案(如合成题、鉴别题)不是唯一的。
北京大学邢其毅教授在他主编的《基础有机化学习题解答与解题示例》一书的前言中写道:“解题有点像解谜,重在思考、推理和分析,一旦揭开了谜底,就难以得到很好的训练。
” 这句话很符合有机化学解题的特点,特摘录下来奉献给同学们。
我们以为,吃透并消化了本参考答案,将会受益匪浅,对于报考研究生的同学,也基本够用。
第一章 绪论1-1解:(1)C 1和C 2的杂化类型由sp 3杂化改变为sp 2杂化;C 3杂化类型不变。
(2)C 1和C 2的杂化类型由sp 杂化改变为sp 3杂化。
(3)C 1和C 2的杂化类型由sp 2杂化改变为sp 3杂化;C 3杂化类型不变。
1-2解:(1) Lewis 酸 H + , R + ,R -C +=O ,Br + , AlCl 3, BF 3, Li + 这些物质都有空轨道,可以结合孤对电子,是Lewis 酸。
(2)Lewis 碱 x -, RO -, HS -, NH 2, RNH 2, ROH , RSH这些物质都有多于的孤对电子,是Lewis 碱。
1-3解:硫原子个数 n=5734 3.4%6.0832..07⨯=1-4解:甲胺、二甲胺和三甲胺都能与水形成氢键,都能溶于水。
综合考虑烷基的疏水作用,以及能形成氢键的数目(N 原子上H 越多,形成的氢键数目越多),以及空间位阻,三者的溶解性大小为:CH 3NH 2 >(CH 3)2NH >(CH 3)3N1-5解:32751.4%1412.0C n ⨯==,327 4.3%141.0H n ⨯==,32712.8%314.0N n ⨯==,3279.8%132.0S n ⨯==, 32714.7%316.0O n ⨯==, 3277.0%123.0Na n ⨯==甲基橙的实验试:C 14H 14N 3SO 3Na 1-6解: CO 2:5.7mg H 2O :2.9mg第二章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2-1解:(1) 碳链异构(2)位置异构(3)官能团异构(4)互变异构2-2解:(1)2,2,5,5-四甲基己烷(2 ) 2,4-二甲基己烷(3)1-丁烯-3-炔(4)2-甲基-3-氯丁烷(5)2-丁胺(6)1-丙胺(7)(E)-3,4-二甲基-3-己烯(8)(3E,5E)-3-甲基-4,5-二氯-3,5-辛二烯(9)2,5-二甲基-2,4-己二烯(10)甲苯(11)硝基苯(12)苯甲醛(13)1-硝基-3-溴甲苯(14)苯甲酰胺(15)2-氨基-4-溴甲苯(16)2,2,4-三甲基-1-戊醇(17)5-甲基-2-己醇(18)乙醚(19)苯甲醚(20) 甲乙醚(21) 3-戊酮(22 ) 3-甲基-戊醛(23)2,4-戊二酮(24)邻苯二甲酸酐(25)苯乙酸甲酯(26)N,N-二甲基苯甲酰胺(27)3-甲基吡咯(28)2-乙基噻吩(29)α-呋喃甲酸(30)4-甲基-吡喃(31)4-乙基-吡喃(32)硬脂酸(33)反-1,3-二氯环己烷(34)顺-1-甲基-2-乙基环戊烷(35)顺-1,2-二甲基环丙烷2-3解:(1)CH3CHCH3CH3CH3CHCH3CH3C(2)CH3CHCH3CH2CH2CH2CH3C2H5(3)CH3CHCH3CHCH22CH3C2H525(4)C2H5HCH3H(5) H2252CH2CH3(6)(7)HCH3HCH3HH(8)3(9)52H5(10)(11) CH3NO2NO2(12)H3(13) (14)OHCOOHBr(15) BrCHOCH3CH3(16)CH3CH2OH(17) OH(18)OH BrBr(19)OHSO3HNO2(20)OO O(21) O(22)O(23)HCH3HCHO(24)H33(25)NHCH3O(26)NH2NH(27)NHO(28)S(29)NCH2H5OCH2H5(30) CH3(CH2)7CH=CH(CH2)7COOH(31)NH2ONH2(32)H2N-CONH-C-NH2O(33) OOO(34)OCHO2-4解:(1)C H3CH2CH3CH3CHCH3CH3C命名更正为:2,3,3-三甲基戊烷(2)C H3CH2CHCHCH3CH3CH3(3)(4)(5)(6)(7)(8)2-5解:可能的结构式2-6解:(1)(2)CH3C2H5CH2CH2CH3CH2CH2CH2CH3(3)CH3CH3CH2CH2CH3CH3C2H5C2H5C2H5CH2CH2CH3 2-7解:1,3-戊二烯1,4-戊二烯H2CH2CH32CH3H31-戊炔2-戊炔H2C2H5CH3CH CH31,2-戊二烯2,3-戊二烯H2333-甲基-1,2-丁二烯第三章饱和烃3-1解:(1) 2,3,3,4-二甲基戊烷(2) 3-甲基-4-异丙基庚烷(3) 3,3-二甲基戊烷(4) 2,6-二甲基-3,6-二乙基辛烷(5) 2,5-二甲基庚烷(6) 2-甲基-3-乙基己烷(7)2-甲基-4-环丙基自己烷(8)1-甲基-3-乙基环戊烷3-2解:(1)H3332CH3(2)(3) H333(4)(5) (6)3-3解:(1) 有误,更正为:3-甲基戊烷(2) 正确(3) 有误,更正为:3-甲基十二烷(4) 有误,更正为:4-异丙基辛烷(5) 4,4-二甲基辛烷(6) 有误,更正为:2,2,4-三甲基己烷3-4解:(3) > (2) > (5) > (1) > (4)3-5解:BrHH HHBr BrHHHHBrBrHHBrHHBrHHB rHH(A)对位交叉式(B)部分重叠式(C)邻位交叉式(D)全重叠式A>C>B>D3-6解:(1)相同(2)构造异构(3)相同(4)相同(5)构造异构体(6)相同3-7解:由于烷烃氯代是经历自由基历程,而乙基自由基的稳定性大于甲基自由基,故一氯甲烷的含量要比一氯乙烷的含量要少。
2024版有机化学(北大版)第10讲习题解答pdf
![2024版有机化学(北大版)第10讲习题解答pdf](https://img.taocdn.com/s3/m/4de7b015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b008248.png)
有机化学(北大版)第10讲习题解答pdfcontents •绪论•脂肪烃和脂环烃•芳香烃和芳香性•卤代烃和醇酚醚•醛酮醌和羧酸及其衍生物•含氮化合物和杂环化合物目录01绪论研究碳氢化合物(烃)的结构、性质、合成和反应机理。
碳氢化合物官能团化合物生命有机物质研究含有特定官能团(如醇、醛、酮、羧酸等)的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合成和转化。
研究生物体内的有机物质,如蛋白质、核酸、多糖、脂质等。
030201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有机化学主要关注天然产物的提取、分离和纯化。
早期有机化学19世纪中叶,凯库勒等化学家提出结构理论,揭示了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原子间的连接方式和空间排列。
结构理论的建立20世纪初,随着合成方法的不断改进和创新,人们能够合成出越来越多的复杂有机化合物。
合成方法的发展20世纪后半叶至今,随着计算机科学、生物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有机化学在材料科学、药物设计等领域的应用不断拓展。
现代有机化学掌握基本概念理解反应机理多做习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深入理解有机化学反应的机理和过程,掌握反应条件和影响因素。
通过大量的习题练习,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提高解题能力。
将理论知识与实验操作相结合,通过实验验证理论知识的正确性,加深对有机化学的理解和掌握。
理解有机化学中的基本概念,如分子结构、化学键、官能团等。
02脂肪烃和脂环烃脂肪烃的分类根据碳链的饱和程度,脂肪烃可分为烷烃、烯烃、炔烃等。
脂肪烃的命名采用系统命名法,选取最长碳链作为主链,从靠近取代基的一端开始编号,命名时注明取代基的位置和名称。
脂肪烃分子中的碳原子以单键相连,形成链状结构。
结构特点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加,脂肪烃的熔沸点逐渐升高,密度逐渐增大。
物理性质脂肪烃可发生加成、氧化、还原等反应,其中烷烃的化学性质相对稳定。
化学性质脂环烃的分类和命名脂环烃的分类根据环的大小和取代基的不同,脂环烃可分为单环脂环烃、多环脂环烃等。
脂环烃的命名采用系统命名法,选取含有取代基最多的环作为主环,从靠近取代基的一端开始编号,命名时注明取代基的位置和名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烷烃1. 写出庚烷的所有的构造异构体的结构式,并用系统命名法命名。
2. 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式,并指出化合物分子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类型。
CH 3CH 2CH 2CH 2CH 2CH 2CH 3CH 3CH 2CH 2CH 2CHCH 33CH 3CH 2CH 2CHCH 2CH 33正庚烷2-甲基己烷3-甲基己烷CH 3CH 2CHCH(CH 3)23CH 3CHCH 2CHCH 333(CH 3)3CCH 2CH 2CH 32,3-二甲基戊烷2,4-二甲基戊烷2,2-二甲基戊烷CH 3CH 2CCH 2CH 3CH 3CH 2CHCH 2CH 3(CH 3)3CCH(CH 3)2CH 33CH 2CH 33,3-二甲基戊烷3-乙基戊烷2,2,3-三甲基丁烷(CH 3)2CHCCH 2CH 2CH 2CH 3CH 3CH 3CH 3CHCHCH 2CH 3CH 32CH 3CH 3CH CH 3C CH CH 3CH 2CH 3CH 33CH 3CH 2CHCHCH 2CH 2CH 2CH 2CH 3CH 3CH 2CH 3(1)(2)(3)(4)CH 3CH 3CH 2CH 3CH CH 3CH 2CH 2CH 3C CH 33H 3C CH 3CH 3CH 2CH 2CHCH 2CH 2CH 2CH 2CH 3CH(CH 3)2CH 3CHCH 2CH 2CHCHCH 2CH 2CH 2CH 3CH 3CH 2CH 3C(CH 3)3CH 3CH CH 3CH 2C CH 32CH 3CH(CH 3)2CH 3CH 3CH 2CHCH 2CHCH 2CH 2CH 2CH 3CH 2CH 32CH 3H 3C (5)(6)(7)(8)(9)(10)3. 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各化合物。
⑴ 4-异丙基辛烷 ⑵ 2,2,4-三甲基庚烷 ⑶ 2-甲基-3-乙基己烷 ⑷ 2,5-二甲基-4-乙基辛烷 ⑸ 3,5-二甲基-4-异丙基壬烷 ⑹ 3-甲基-4,6-二乙基壬烷 ⑺ 2,3-二甲基-5-乙基辛烷 ⑻ 2,5-二甲基-3-乙基庚烷4. 以纽曼投影式,画出下列化合物的最稳定和最不稳定的构象式。
⑴ 乙烷 ⑵ 1,2-二氯乙烷 ⑶ 丙烷 ⑷ 1-溴丙烷5. 不查表,试给下列烃类化合物按沸点升高的次序排列。
⑴ 2,4-二甲基戊烷 ⑵ 正庚烷 ⑶ 2,3-二甲基己烷 ⑷ 3-甲基戊烷 ⑸ 正己烷 ⑹ 3-甲基己烷 解:烷烃类化合物的沸点高低遵循以下规律:随着化合物分子质量的增加(即随着化合物碳原子数的增多),沸点升高; 同碳原子数的化合物,支链越多沸点越低; 化合物的沸点由高到低的顺序:⑶ ⑵ ⑹ ⑴ ⑸ ⑷6. 已知某化合物,其相对分子质量为86,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该化合物的结构式: ⑴ 一氯代时,能生成五种一氯衍生物 ⑵ 一氯代时,能生成四种一氯衍生物 ⑶ 一氯代时,能生成三种一氯衍生物 ⑷ 一氯代时,能生成两种一氯衍生物 解: CnH2n+2=86 解得n=6 故该化合物为六个碳的烷烃3(1)(2)(3)(4)CH 3CH CH 2CH 2CH 3CH 3CH 3CH 2CHCH 2CH 33CH 3CH 2CH 2CH 2CH 2CH 3(CH 3)3CCH 2CH 3(CH 3)2CHCH(CH 3)2(1)(2)(3)(4)或7. 某烷烃相对分子质量为72,一元溴代产物只有一种,试推断此烷烃的结构式。
解: CnH2n+2=72 解得n=5 故该化合物为五个碳的烷烃该烷烃的结构式为C H 3C CH 33CH 3第三章 不饱和烃1. 试写出分子式为C 6H 12的烯烃的所有可能的异构体,并用系统命名法命名 解:2. 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式3. 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⑴ 3,5-二甲基-2-庚烯 ⑵ 3-甲基-4-异丙基-3-庚烯 ⑶ (E )-2-氯-3-碘-2-戊烯 ⑷ (Z )-3-异丙基-2-己烯 ⑸ 反-2-氯-3-溴-2-丁烯 ⑹ (2Z ,4E )-3-甲基-2,4-庚二烯 ⑺ 5-甲基-3-乙基-1-己炔 ⑻ 4-甲基-2-己炔4. 试写出异丁烯与下列各试剂反应的主要产物H 2C CHCH 2CH 2CH 2CH 3CH 3CH CHCH 2CH 2CH 3CH 3CH 2CH CHCH 2CH 3H 2C C 3CH 2CH 2CH 3(CH 3)2C CHCH 2CH 3(CH 3)2CHCH CHCH 3(CH 3)2CHCH 2CH CH 2H 2C CHCHCH 2CH 33CH 3CH C CH 2CH 33H 2C C CH 2CH 3CH 2CH 3H 2C C CH(CH 3)23(CH 3)2C C(CH 3)2H 2C CHC(CH 3)3(1)(2)(3)(4)CH 3C CCH 2CH 2CH 333C H 3C H CH(CH 3)2CH 3C C H 3C H 3CH 2C 2CH 2CH 2CH 3CH 2CH 3C H 3C Cl CH 3IH 2CC C H CH 3CH 2CH 3CH 2C C CHCH 2CH 3CH 3HC C C CHCH 3CH 3H 2CC C H CH 2(5)(6)(7)(8)CH 3CHCH 3CH 3(1)(2)CH 2BrCBrCH 33CH 3CBrCH 33(3)(4)CH 2BrCHCH 3CH 3(5)(6)CH 2BrCCH3OH CH 32CCH3OH CH 3OH5. 试写出甲基环己烯与下列各试剂反应的主要产物6. 完成下列反应式7. 用化学方法区别下列各组化合物⑴ 2-甲基丁烷(-)3-甲基-1-丁烯 Br 2 / CCl 4 褪色 Ag(NH 3)2NO 3 (-) 3-甲基-1-丁炔 褪色 白色沉淀 ⑵ 丁烷 (-)1-丁炔 褪色 Cu(NH 3)2Cl 砖红色沉淀 2-丁烯 褪色 (-)(7)(8)(9)(10)OH 3C CH 3+ CO 2+ H 2O (CH 3)2CHCH 2OH OH 3C CH 3+ HCHOCH 2C(CH 3)2OCH 3(1)(2)BrCH 3(3)CH 3Br (4)CH 3Br(5)CH 3BrOH (6)CH 3OH OHBr (7)OH 3C CH 2CH 2CH 2CH 2COOH(8)CH 3OH (9)(10)C OH 3C CH 2CH 2CH 2CH 2CHOCH 3O(1)(2)CH 3CH CHCH 3CH 3CHCHCH 3BrH 2C CH CH CH 2CH 3CH 2C CAg (3)CH 3CH 2C CCu (4)CH 3CH 2C CH 2OH[]C OH 3C CH 2CH 3(5)COOCH 3(6)[]CH 2CCH CH 2n(7)(8)CH 3CH CH BrCH 2CH 3CH CH CH 2Br+BrBrCOOCH 3⑶ 丁烷(-)1-丁炔 褪色1-丁烯 褪色 (-) (-) 1,3-褪色 (-) 8. 合成题(1)CH 3CHBrCH 3CH 3CH 2CH 2BrCH 3CHBrCH 3KOH / 醇CH 3CH CH HBr / ROOR CH 3CH 2CH 2Br (2)CH 3CHCH 3OHCH 3CH 2CH 2OH CH 3CHCH 3H 2SO 4CH 3CH CH 2B 2H 622CH 3CH 2CH 2OH CH 3CH 2CH 2CH 2CHCH 3Cl (3)CH 3CH 2CH 2OH H 2SO 4CH 3CH CH 2Cl 2CH 2CHCH 3H 2C CHCH CH 2CHCH 2(4)H 2C CHCH 3Cl 2H 2C CHCH 2Cl Br 2 / CCl 4CH 2CHCH 2Cl Br BrH 2C CHCH CH 2CH CH 2O (5)H 2C CHCH 3Cl 2H 2C CHCH 2Cl CH 3COOOH CH 2CH CH 2O (6)HC CCH CH 3CH 2CH 2CH 2CH 2CH 3NaC CCH 3HC CCH 3Na HC CCH 3H 2 / LindlarCH 3CH CH 2HBr / ROOR 3CH 2CH 2BrNaC CCH 3CH 3CH 2CH 2Br +CH 3C C CH 2CH 2CH 3H 2 / NiCH 3CH 2CH 2CH 2CH 2CH 3(7)HC CCH ONaC CCH 3HC CCH 3NaHC CCH 3H 2 / Lindlar CH 3CH CH 2HBr / ROOR CH 3CH 2CH 2Br NaC CCH 3CH 3CH 2CH 2Br +CH 3C C CH 2CH 2CH 3+ H 2O H 2SO 4HgSO 4O9. 以四个碳原子及以下的烃为原料合成下列化合物(8)HC CH CH 3CH 2CH 2CH 2OHNaC CHNaHC CHHC CHH 2 / LindlarH 2C CH 2+ HBr CH 3CH 2Br CH 3CH 2Br NaC CH +CH 3CH 2C H 2 / LindlarCH 3CH 2CH CH B 2H 622CH 3CH 2CH 2CH 2OHNaC CHNaHC CH(1)OH 2C CHCH 2Cl +△CH 2Cl2C CHCH 2ClH 2C CHCH 3Cl 2CH 2Cl+CH 2C CHCNaHC + H 2OH 2SO 4HgSO 4O(2)Br BrCNH 2C CHCH 3+ NH 3 + O 磷钼酸铋2C CHCNH 2C CHCN +△CN+ Br 2Br BrCN(3)CH 2ClH 2C CHCH 2Cl +△CH 2ClH 2C CHCH 2Cl H 2C CHCH 3Cl 2H 2/NiCH 2Cl10. 试分析,乙烯在溴的氯化钠水溶液中进行反应,会生成哪几种产物,为什么? 解:乙烯与溴先反应生成环状的溴翁碳正离子,后与溶液中的负离子反应,溶液中含有的负离子有Br -、Cl -、OH -等,故反应生成以下三种产物。
11. 烯烃A 和B 的分子式相同,都是C 6H 12,经酸性高锰酸钾氧化后,A 只生成酮,B 的产物中一个是酮,另一个是羧酸,试推测A 和B 的结构。
解:12. 有A 、B 、C 三个化合物,其分子式相同,都为C 5H 8,它们都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A 与硝酸银的氨溶液作用生成沉淀,而B 、C 不能,当用热的高锰酸钾氧化时,A 可得到正丁酸和二氧化碳,B 可得到乙酸和丙酸,C 得到戊二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