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规划理念的大学校园规划

合集下载

大学校园环境设计方案

大学校园环境设计方案

大学校园环境设计方案(篇1)为进一步优化学校育人环境,全面提高校园绿化建设与管理的总体水平,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制定校园绿化美化工作的规划:一、指导思想本着学校美化、绿化与学校建设相结合,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与学校精细化管理相结合,与教育现代化建设相结合的原则,来落实学校绿化美化工作,努力构建绿色优美的学校生态环境、和谐舒适的育人环境。

二、规划原则我校在绿化美化工作上要整体规划,向景区化、园林化发展,突出本校特色,按本校校园地形地貌来开展工作,突出学校文化教育氛围,提高校园绿化美化的品味和质量,做到整体性、艺术性、层次性的完美统一,力争使校园达到绿化、美化、香化,把校园建设成绿草成荫、花香四溢的乐园。

三、规划内容(一)、室外⒈将校园外南围墙用教育标志性语言进行装点;⒉校门外西侧种植三瓣草,校门外东侧种植草本花;3、校门内西侧设计一个风景区:中心设一固定小品,四周种三瓣草,宿舍北墙做板画装饰;4、宿舍前二花池各栽种__株女贞树,树下种三瓣草;5、食堂挡水墙台阶摆放__盆花,台阶下立体设计花草;6、校园东侧粮库墙下插栽爬山虎,树下种三瓣草;7、教学楼台阶立体摆放花盆,两侧花池子各栽八棵球形松柏树,树下种三瓣草;8、锅炉房前栽果树,铺甬道;9、教学楼南面围墙下插栽爬山虎,绿地种植三瓣草;11、校园大花池内种花;(二)、室内各班级、教室、办公室要种植__盆以上花。

四、具体措施⒈根据学校整体格局,认真制定学校校园绿化美化的长远规划。

绿化美化是校园建设的蓝图,应包括绿化美化的平面布局、树木花草配置、花坛的设置和安排、以及人力、物力、财力的配置等。

⒉根据规划,按不同绿化区域的条件、类型、作用以及植物不同生长习性,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种植各种花草、树木,搞好校园花木的有机配植。

⒊树木配植要做到五结合:⑴落叶树与常青树相结合,以常青树为主。

⑵乔木与灌木相结合,以乔木为主。

⑶观赏树与经济树相结合,以观赏树为主。

⑷木本与草本相结合,以木本为主。

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理念校园规划设计方案

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理念校园规划设计方案

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理念校园规划设计方案一、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理念1. 功能分区:随着高等教育理念的变化,学校规模的发严格强调高校内各大功能分区,事实上已不能满足对学生、老师的使用要求。

而要使各功能区域之间相互交融、渗透,就必须运用“以人为本”的理念。

2. 校园特色:在新校区规划中传承大学文化、地域特色造反映各自学校人文精神和特色的校园环境。

3. 生态环境:随着校园的大规模建设,规划设计中应结自然和充分利用自然条件,保护和构建校园的生态系统。

创造生态化、园林化的校园环境。

4. 可持续发展:校园规划应充分考虑到未来的发展,使规划结构多样、协调、富有弹性,适应未来变化,满足可持续发展。

在校园整体设计中还应:1)建筑单体之间应相互协调、相互对话和有机关联,以形成道路立面和外部空间的整体连续性2)从校园整体风格出发,建筑物或景观应该具有有机秩序并成为系统整体中的一个单元,3)外部空间和建筑空间的设计是不可分的,规划建筑景观设计,应成为校园建设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二、校园整体设计观的普遍性原则普遍性原则就是把大学校园抽象为一个多功能相当规模的人居环境研究。

(一)宏观层次——以整体空间环境营造为对象设计师要以整体用地空间环境营造为设计对象和最终目标,他应关注校园区的整个生活空间,人文环境。

1、明晰整体设计的重要出发点每一个园区的整体设计中,要分析基地,教学理念等,拨出设计的切入点。

明晰整体设计的重要出发点有利于在设计中把握重要矛盾,突出主体特点明确主从关系,并提出各个要素联系的内在逻辑和方式,从而明确各个设计要素应遵循和突出的重点规则保证整体统一的方向。

2、相互制约的循环思维过程校园整体设计的思维过程多向循环的综合过程,即从建筑设计出发考虑规划,从外部空间结构考虑规划,再反过来从规划要求考虑建筑,景观和外部空间。

在整体设计中这四个部分,应该是相互制约的,在每一个设计阶段都要兼顾其他设计阶段。

(二)中观层次——优化群体建筑外部空间在校园整体设计中,应使群体建筑外部空间与其周边达到整体性的效果。

基于生态策略的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研究——以西北大学长安校区为例

基于生态策略的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研究——以西北大学长安校区为例

基于生态策略的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研究——以西北大学长安校区为例沈丽娜;魏安龙;张建平【摘要】文章对西北大学长安校区进行了生态规划设计研究.对比不同空间格局的生态效应,结合西北大学长安校区的自身特点进行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全面规划分析.结果表明西北大学长安校区的布局形式为单一功能分区,未来应向复合功能分区转变,基本符合簇群结构设计模式,未来向5个集群式建筑空间布局方式发展.西北大学长安校区土地嵌合体种类少,校园目前已建造部分自然环境与知识信息相交融的生态空间.由于校园仍在建设中,因此设计中绿化景观未形成一定体系结构,未来应充分考虑景观的多样与交叉组合,形成较合理的斑块、廊道、基质有机结合的生态景观空间构型,校园内交通走向合理基本符合圈层交通模式,此外校园还应加强雨水的收集与利用,加强环卫及便利座椅的生态规划.【期刊名称】《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5(045)001【总页数】4页(P127-130)【关键词】校园规划;生态规划;持续发展【作者】沈丽娜;魏安龙;张建平【作者单位】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陕西西安710127;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陕西西安710127;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陕西西安71012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84·环境科学·Key words: Campus planning; the ecological plann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西北大学长安校区背靠秦岭,面向市区,位于长安科技产业园西安大学城内,在西安市长安区郭杜镇镇南200 m,距市中心16 km,距校本部13 km,西万公路与长咸公路在此交汇通过,如图1。

总体规划用地103 hm2,校区用地南北高差3 m,地势平坦,如图2。

所在区域属西安市未来重点发展规划范围之内,位于秦岭脚下,氵皂河、潏河及秦岭水流为西北大学长安校区营造了自然优美、气候适宜的生态环境。

沈阳建筑大学校园生态环境建设刍议.

沈阳建筑大学校园生态环境建设刍议.

沈阳建筑大学生态校园建设刍议[提要]: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对自然界了解的不断加深,以及人类保护自然意识的不断加强,“生态”一词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生态建筑”、“生态环境”、“生态城市”等一些名词不断涌现。

校园作为城市的组成部分,同样应重视生态建设,生态校园的规划设计已成为今后校园建设的发展方向。

因此,本文将通过对沈阳建筑大学生态校园建设的分析,来探讨沈阳建筑大学在生态校园建设中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沈阳建筑大学生态校园生态理念1.引言1.1生态校园简介所谓生态校园,简而言之就是把生态学的原理运用到校园的规划和建设中而产生的校园环境。

生态校园应根据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运用生态学、规划学以及现代高新技术和理念,合理地安排和组织校园内建筑与环境以及与其他领域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使整个校园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它要求利用校园原有的自然条件与人工手段制造良好的富有生机的校园环境。

它寻求师生、校园环境、建筑之间的和谐统一。

因此,“生态”一词不应仅仅体现在校园的表面上,而更重要的是应体现在整个校园的功能上,以及校园设计和使用者的内在理念上。

1.2沈阳建筑大学生态校园建设现状简介沈阳建筑大学新校区位于沈阳浑南新区大学城,占地1150亩,为一东西长1000m,南北宽660m的矩形用地(图1)。

地势平整,原大部分用地为水稻田,并有几处突起的小丘,校园南侧与沈抚铁路之间以一条20m宽的绿化隔离带作为校区的南边界;北面有宽度达80m的东西向大道——浑南大道;东面是张官河绿化带及规划中的汽车总站;西临另一条南北向的城市道路。

校园的主入口位于校园的北部,通向浑南大道。

校园在建设初期就把生态学的理念引入到校园的规划以及设计中来,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尽量保护原生地貌,并把校园的生态建设与教学区、生活区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同时校园还在原有水稻田的基础上,规划建设了稻田景观,把校园生态保护与校园景观建设溶为一体。

汾阳医学院“低碳·生态”校园规划

汾阳医学院“低碳·生态”校园规划

汾阳医学院“低碳·生态”校园规划环境日益恶化,全球变暖已成为全世界挑战的环境问题。

低碳、环保的认识已经广泛推广并应用于城市规划建设中。

高校作为科学研究的前沿,在建筑节能、新材料利用等方面进行实践,并以规划、建筑、管理等部门指导下,推行低碳、生态的理念建设可持续发展校园,为社会各界起到带头作用。

本文以汾阳医学院校园建设为契机,研究和探析低碳·生态校园建设的实际情况和必然要求。

标签:汾阳医学院;低碳;生态;校园规划1 引言提倡低碳生活是顺应当前和谐社会发展的需要,倡导“低碳”要求我们从节电、节水、节油、节气这些点滴做起。

我国高校校园建设在实践低碳绿色生活上重任在肩,如何构建高校“低碳绿色校园”是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

在校园建设中,探寻创建低碳校园的设计理论和方法,便是当前高校发展中的时代课题,影响深远,意义重大。

从众多的校园低碳化设计过程中,归纳出一些建设经验和前瞻性的设计方法,为今后的更多的校园规划建设提供支持和帮助。

2 校园规划概况2.1 学校概况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前身系山西省汾阳高级护理学校,1923年由美国基督教华北公理会创建,1985年恢复重建,征地153亩,截止2002年建筑面积40921平方米,其中出租用地9008平方米。

2004年校园一期建设工程,向汾阳市征地163.6亩,建筑面积44653平方米,学院现占地316.6亩,现有建筑面积94582平方米。

规划在校本科生10000人。

将一期以东17.395公顷作为二期,规划二期占地260.925亩。

总建筑面积达10-12万平方米,在校本科生达到10000人。

2.2 场地评价场地环境:二期规划校址在一期规划北侧,呈不规则形。

周边环境:西侧临汾阳宾馆,北侧和东侧均为城市绿地,风景优美。

场地条件:基地范围内地势平坦,适宜建设,东南侧为现有民房,需分期建设。

交通条件:西侧为英雄北路,北侧和东侧为城市规划规划路,交通十分便利。

3 校园规划纲要3.1 总体优化原则新校区规划以生态规划为指导,整体地、全面地、系统地考虑低碳校园规划设计。

校园绿化工程规划方案

校园绿化工程规划方案

校园绿化工程规划方案一、前言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城市中的绿地面积逐渐减少,空气质量下降,生态环境受到破坏。

作为城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也要积极参与城市绿化工作,提升校园环境的品质,营造一个宜学宜居的环境,同时也符合未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本文就校园绿化工程进行详细规划和设计,以期为学校的环境改善和可持续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二、校园绿化现状我校原有的绿化面积较小,主要以草坪和几棵树木为主,有限的植被种类和布局单一,不仅难以满足师生的休闲需求,也不能有效改善空气质量。

而且,随着学校师生的增加,原有的绿化空间已经无法满足需求,因此迫切需要对校园绿化进行改善和提升。

三、校园绿化工程规划方案1. 绿化区划依据校园现有分布情况,将校园划分为主要的绿化区、林荫道和花园区。

主要的绿化区位于校园中心,作为校园的核心绿地,并在各个校区范围内设置林荫道和花园区,以提供丰富的休闲活动空间。

2. 植被配置在绿化区内种植花卉、乔木和灌木,力求形成多层次的立体绿化,丰富校园的植被类型和布局。

同时结合季节性植物,打造不同季节各具特色的景观,如春天樱花盛开,夏天绿荫蔽日,秋天金灿灿的落叶,冬天白雪皑皑。

3. 水系规划适当配置喷泉、小型水池和人工湖泊,使校园的水系更加丰富多彩,增加校园的水域景观,提高校园的环境品质。

同时结合校园节水管理,合理利用雨水、废水等资源,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4. 设施布局在校园绿化的同时,也需要合理配置一些休闲设施,如凉亭、长椅、健身器材等,为师生提供更多的活动空间和舒适体验。

特别是在林荫道和花园区域,可以设置多样化的休闲设施,创造更多的休闲场所。

5. 生态教育通过规划一些生态教育区域,如校园小农场、植物园和昆虫馆等,激发师生对自然生态的关注和热爱,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科学素养。

6. 可持续发展在绿化工程规划中,要充分考虑植被的成长周期和空间需求,预留一定的生长空间,避免植物生长后相互竞争和过密情况,保证植被的良好生长状态。

学院生态人文校园建设方案

学院生态人文校园建设方案

学院生态人文校园建设方案一、建设基础(一)建设背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3年)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到2023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和实训设备装备,是提高职业教育的培养能力和质量的重要保障。

近年来,随着我国职业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和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学院紧紧围绕我省“卫生强省”和“健康山东”战略部署,事业发展也驶入快车道,办学规模逐步扩大,在校生数量逐年增长,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目前学院已培养各类毕业生8万余人,为全国、全省医疗卫生事业,特别是为改变沂蒙老区缺医少药的状况,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资源支撑。

根据国家和我省“十三五”职业教育规划布局和学院“十三五”建设与发展规划,“十三五”期间我校将在办学规模适度稳定并扩大招生规模,到2023年,全日制学生近在20000人;积极开展继续教育,扩大非学历教育规模和校外成人教育规模;面向社会开展不同类别的培训班和乡村医生培训;各类培训人员年平均1万余人次;将努力建成一所药学、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护理、临床医学等专业门类齐全、特色鲜明、“省内一流、国内领先、具有国际影响”的优质高等职业院校。

因此,抓住机遇,扩建图书实训楼,建设生态人文校园,对学院基础建设上层次,教育服务上水平,加快学院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经验与特色1 .得天独厚,地势形胜我院济南校区座落在风景秀丽的泉城济南市市中区二环南路,交通便利,办学环境优雅。

地理环境得天独厚,北临郎茂山山体公园,南邻万灵山麓,西括校内山岭,地域优越,生态环境绝佳,为营造生态校园环境提供了有利条件。

校园西、南、东三面山体环绕,占地1061亩植被茂盛,景观丰富。

建设规划中以周边连续的丘陵、山体作为生态源点,将步行路、景观路、山洪汇流路径作为联系的生态廊道,把校区范围内的树林、人工湖、绿化植被等作为重要的生态节点。

基于山地特点的校园规划设计与空间布局优化

基于山地特点的校园规划设计与空间布局优化

基于山地特点的校园规划设计与空间布局优化摘要:山地校园规划设计时,应充分考虑校园地形地貌、山地地质灾害、交通组织和用地布局等因素,在满足教学和生活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山地的自然特点和生态环境优势,提高建筑空间的舒适度和自然度。

同时,要充分考虑校园空间规划的整体性与协调性,保持各功能分区之间的联系,以减少用地矛盾。

在设计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建筑群体与场地环境的有机结合,形成良好的校园景观效果。

此外,校园空间布局还应充分考虑山地校园交通组织的复杂性,创造高效、便捷的校园交通系统,确保师生们在校园中出行时能享受到良好的景观环境。

关键词:山地特点;校园规划设计;空间布局;优化1山地校园特点分析1.1 地形起伏山地校园的地形起伏是其最显著的特点之一。

由于地势的高低变化,山地校园的地形不平坦,存在较大的高差。

这种地形起伏给校园规划与设计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与机遇。

首先,地形起伏为校园创造了丰富的空间层次。

通过巧妙地利用地势的高低变化,可以创造出错落有致的景观空间,形成层次分明的场所体验。

例如,在高处设置观景平台,可以让师生欣赏到壮丽的山景,增加校园的美学价值。

其次,地形起伏也为校园规划与设计提供了多种交通方式的选择。

由于地形的不平坦,传统的步行和自行车交通可能会受到限制。

因此,设计师可以考虑引入垂直交通方式,如电梯、索道等,以提供便捷的交通路径,增加校园内部的可达性。

此外,地形起伏还对校园的排水系统设计提出了挑战。

山地校园的地势高低变化,容易导致水分集聚和排水困难。

因此,在校园规划与设计中,应充分考虑雨水的排放和蓄水设施的设置,以确保校园内部的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

1.2 景观特色山地校园的景观特色是其独特之处。

山地环境中的植被、水体和地貌等自然景观元素,为校园增添了独特的魅力和生机。

首先,山地校园的植被丰富多样。

由于地形和气候的差异,山地校园往往具有丰富的植被类型,如森林、草原、湿地等。

这些植被不仅为校园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还为师生提供了休闲娱乐和学习的场所。

生态文明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5篇)

生态文明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5篇)

生态文明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生态文明校园推广计划一、计划目的与意义鉴于全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及资源的有限性,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社会共识。

作为培育未来社会成员的校园,更应积极承担生态教育的使命。

本计划旨在通过生态文明校园推广活动,唤醒青少年对自然环境保护的意识,传播环保理念,培育学生的环保责任感和实践能力,进而推动校园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

二、活动主题与时间主题:生态文明校园推广时间:具体日期待定三、活动内容及方案1. 环保主题讲座邀请环保领域专家、学者或实践者开展专题讲座,阐述现代环境问题及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并探讨个人行为对环境改善的贡献。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讲座,与专家互动提问,增进对环保议题的理解,激发环保意识。

2. 环保知识竞赛组织环保知识竞赛,内容涵盖生态学、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等领域。

通过竞赛形式提升学生对生态文明的认识和理解。

设立奖项,激励学生学习环保知识的积极性。

3. 环保实践活动在校园内开展清洁行动,组织学生清理垃圾,维护校园环境。

制作宣传海报,推广垃圾分类、节约用水和节能减排等环保行为。

组织学生参观本地环保项目或示范点,亲身体验环保实践的意义与成效。

开展植树活动,引导学生认识植树造林的重要性,并积极参与。

4. 校园生态展示与交流设立校园生态展示区,展示学校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与项目。

邀请其他学校参观交流,分享校园生态建设的经验与成果。

在展示区设置互动环节,让学生参与其中,了解生态建设的实际应用。

5. 生态文明宣传活动制作生态文明宣传册或手册,向学生传递环保理念和知识,引导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

举办环保演讲比赛,鼓励学生分享个人环保观点和行动经验。

利用多媒体手段制作宣传视频,扩大活动影响力。

四、活动组织与资源1. 活动组织成立活动组织委员会,负责活动的规划与执行。

委员会成员包括学校管理人员、教师及学生代表,共同参与决策与组织。

制定活动计划和时间表,确保各项活动顺利进行。

2. 活动资源配备专业人员,如环保专家、讲师等,确保活动的专业性和质量。

大学校园规划的生态化趋势_华中农业大学校园规划_吴正旺

大学校园规划的生态化趋势_华中农业大学校园规划_吴正旺

考察与研究
一 文 中 , 西 姆・凡・德・铃 ( !"#$ %&’$ ()*+
围等指标来控制每个区域的开发强度(图 。 ?)
能、高科技、 生 态 等 特 征 , 并 且 具 有 一 定 的 生态教育意义 和 观 赏 价 值 。 为 此 , 在 华 中 农
,-’ )和斯图亚特・寇 文 ( !./&*.+ 012&’ ) 用
"
山体保护区
产 业 园 区 及 创 业 者 社 区
城市发展的必然
城市化是我国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的总 体趋势。 城 市 的 发 展 对 大 学 校 园 提 出 了 越 来 越高的生 态 要 求 , 保 护 校 园 环 境 已 经 成 为 保
教工住宅区及配套服务区 行政配套区
护城市区 域 生 态 环 境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 大 学 校园在城 市 的 进 一 步 发 展 中 将 充 当 更 多 的 生
了一个非常通俗的比喻来表达对“可持续” 的理解:我们继承 的 环 境 就 是 我 们 从 父 辈 那 里得到的遗产,我 们 对 环 境 资 源 的 利 用 就 好 比从银行提出这笔 遗 产 , 对 环 境 的 改 善 就 是 我们存入银行的钱 。 他 认 为 , 对 这 笔 遗 产 的 使用方式应该是:不动本金,只使用利息, 最好还能存进去多一些。 笔者认为, 大 学 校 园 规 划 中 保 护 自 然 资 源 应 通 过 三 种 方 式 : ! ,)3/4) , 大 学 校 园 应 该 减 少 对 生 态 环 境 的 压 力 ; " ,)/5) , 再 利用大学校园中的资源,包括生活资源利 用 、 旧 建 筑 改 造 等 ; # ,)4-46) , 将 资 源 回 收以利于再利用, 包 括 雨 水 回 收 利 用 、 生 活 垃圾分类回收等 。

规划构建生态优先节约型绿色景观大学校园探讨

规划构建生态优先节约型绿色景观大学校园探讨
2 0 1 3 年1 月
J o u r n a l o f G r e e n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绦 色斜 技
第 1期
规划构建生态优 先节 约型绿色景观大学校 园探讨
张维奇
( 山 东工 商 学院 , 山东 烟 台 2 6 4 0 0 5 )
园可 持 续 发 展 的 需 求 , 以 完成 生 态化 节 约型 绿 色景 观 大 学校 园 的建 设 。 关键词 : 生 态优 先 ; 节约型绿 色; 大 学校 园 中图分类号 : TU9 8 6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4 9 9 4 4 ( 2 0 1 3 ) 0 1 0 1 4 8 — 2
源及 原 生态 景 观遭 到破 坏 和丧 失 。 绿色 景 观生 态 回 归 自然 , 是新 的美学观 和价值 观 ,
2 . 1 适 应 当 地 自 然 生 态 状 态 生态规划不意味着模仿书本中的教条形式 , 一 切规
划 和 构 建 形 式 应 以 当地 的 自然 行 为 过 程 为 依 据 : 气 温 变 化、 光 照时间、 地形 地貌 、 水 源水 质 、 风 时风 速 、 土 壤 结 构、 四 季变 化 的状 态 等 。规 划 设 计 和 建设 的 过 程 就 是 将 这些 带 有 当地 特 征 的 自然 因素 结 合 在 构 建 之 中 , 不 能 为 了追 求 本 校 园所 谓 的特 色 , 盲 目地 北 树 南 移 、 南花北栽 。
然的“ 空调机 ” 、 “ 过 滤器 ” 和“ 净化 器” 等 原 始 生 态 无 限
时、 无限量的服务 。
高 效 利 用 土 地 和 自然 水 资源 , 是 推 进 生 态 大 学 校 园绿 化

绿美校园生态文明发展计划

绿美校园生态文明发展计划
学生反调查
进行学生的环保意识调查,了解学生对环保活动的感受和态度变化
持续发展
校园环保
项目申报
鼓励学生和教师提出校园环保项目申报,支持可持续发展的环保计划
环保志愿者
团队建设
建立环保志愿者团队,开展定期的环保活动,推动校园环保事业的深入发展
绿美校园生态文明发展计划
目标
倡导环保理念,提升学校师生的生态文明意识,营造绿色、美丽的校园环境
活动内容
环保教育
宣传
开展环保主题的教育宣传活动,组织环保知识讲座、展览等,提高师生的环保意识
校园绿化
组织学生和老师参与校园绿化活动,种植绿色植物,打造绿色校园
垃圾分类
推行垃圾分类制度,设置垃圾分类桶,进行垃圾分类教育和实践活动
节能减排
宣传节能减排知识,组织节能宣传周,鼓励节约用电、用水行为
环境监测
开展校园环境监测活动,监测空气质量、水质等,增强对校园环境的了解
生态文明主题活动
举办生态文明主题的校园活动,如“绿色日”、“低碳出行日”等,营造浓厚的环保氛围
效果评估
环保成果展示
展示校园环保成果,如绿化面积增加、垃圾减量、能源消耗降低等

生态校园实证研究——以武汉市高校生态校园规划为例

生态校园实证研究——以武汉市高校生态校园规划为例
在相 当一部分高校位于城市集聚 中心 ,社会环境 比较复 杂 ,
构 建 优 美 的校 园环 境 是 营造 校 园 空 间 的 必然 要 求 ,也 园实 证 研 究
2武汉高校生态校园建设 .
义。
大 的挑 战 。在 此 类校 园 规划 中 ,如何 合 理 地 保 护和 利 用 原 有
科 方 法 ,以 生 态 平 衡 和 资 源 保 护 为 目的 ,对 校 园生 态 系统 进 行 合理 规 划 ,综 合 协 调 各 种 生 态 关 系 ,改 善 系统 的结 构 和 功
能 ,促 进 人 与 自然 的协 调 发展 。
22 汉大 学 -武
作为百余年历史名校、东湖风景 区的重要组成部 分 ,武
汉大学进行生态校园规划的重难点则是生态文化保护与景观 绿 地 系 统 的 结 合 ,除 了一 般 大 学 校 园 的基 本 功 能 ,武 汉 大 学 校 园 生 态 建 设 也 强 调 一 定 的 旅 游 观 赏 价 值 与 生 态 体 验 。 其 生 态 规划 主 要体 现 在 以下 两 个 方面 :
具。
生 态校 园 是 指 在 生 态 学 原 理 的 指 导 下 ,贯彻 可 持 续 发 展 的 战 略思 想 ,遵 循 人 与 自然协 调 的 原 则 ,通 过 合 理 规 划 设 计
和 建设 实施 ,形成体 现校 园特 色和 文化 内涵 的校 园生态 系 统 。生态校 园规划需要建立在对校园生态现状深入分析的基 础 上 ,综合利用生态学、环境科学 、景观设计、建筑学等学
校 园 环 境 的 整 体 组 织 与 利 用 ,是 生 态 校 园 首 先 要 考 虑 的 ,使 校 园环 境 与 周 边 环 境 相 协 调 ,使校 园 内 部 功 能 区块 相 协调 ,使 节 点 小 环 境 与 区域 大环 境 相 协 调 ,使 人 工 建设 与 自 然环 境 保 护 相 协 调 。 建 立 一 个 完 整 的物 质 方面 的生 态 体 系 ,

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理念

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理念

一、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理念1、功能分区:随着高等教育理念的变化,学校规模的发严格强调高校内各大功能分区,事实上已不能满足对学生、老师的使用要求。

而要使各功能区域之间相互交融、渗透,就必须运用“以人为本”的理念。

2、校园特色:在新校区规划中传承大学文化、地域特色造反映各自学校人文精神与特色的校园环境。

3、生态环境:随着校园的大规模建设,规划设计中应结自然与充分利用自然条件,保护与构建校园的生态系统。

创造生态化、园林化的校园环境。

4、可持续发展:校园规划应充分考虑到未来的发展,使规划结构多样、协调、富有弹性,适应未来变化,满足可持续发展。

在校园整体设计中还应:1)建筑单体之间应相互协调、相互对话与有机关联,以形成道路立面与外部空间的整体连续性2)从校园整体风格出发,建筑物或景观应该具有有机秩序并成为系统整体中的一个单元,3)外部空间与建筑空间的设计就是不可分的,规划建筑景观设计,应成为校园建设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二、校园整体设计观的普遍性原则普遍性原则就就是把大学校园抽象为一个多功能相当规模的人居环境研究。

(一)宏观层次——以整体空间环境营造为对象设计师要以整体用地空间环境营造为设计对象与最终目标,她应关注校园区的整个生活空间,人文环境。

1、明晰整体设计的重要出发点每一个园区的整体设计中,要分析基地,教学理念等,拨出设计的切入点。

明晰整体设计的重要出发点有利于在设计中把握重要矛盾,突出主体特点明确主从关系,并提出各个要素联系的内在逻辑与方式,从而明确各个设计要素应遵循与突出的重点规则保证整体统一的方向。

2、相互制约的循环思维过程校园整体设计的思维过程多向循环的综合过程,即从建筑设计出发考虑规划,从外部空间结构考虑规划,再反过来从规划要求考虑建筑,景观与外部空间。

在整体设计中这四个部分,应该就是相互制约的,在每一个设计阶段都要兼顾其她设计阶段。

(二)中观层次——优化群体建筑外部空间在校园整体设计中,应使群体建筑外部空间与其周边达到整体性的效果。

高校老校区生态型校园建设分析

高校老校区生态型校园建设分析

高校老校区生态型校园建设分析摘要:进入21世纪,生态型校园规划设计已成为今后校园规划设计的发展方向,对不少老校区而言,在现有基础条件下对校园规划进行生态规划,实现具有一定的难度,就目前我国高校老校区生态校园规划与实现方面的研究与实践需要进一步加强。

关键词: 生态型校园;规划设计中图分类号:s757.4+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生态型校园规划设计1.1生态型校园特点校园是培养学生具有健康体魄、丰富个性的空间,它应使受教育者感受到一种个性成长的需要和心灵成长的力量。

校园环境应寓教于绿、寓教于乐。

校园中良好的教育环境、自然环境,能满足学生生理及心理上的要求,从而使他们心地平和、情感端正、个性得到全面和谐地发展。

生态型校园应具备以下特点:校园规划布局合理,功能分区明确;校园道路系统完善、便捷,步行空间与非步行空间关系处理得当;建筑物尽量选用新型环保、节能无公害材料;校园内部绿化自成网络系统,具备自我调节、发展、循环的功能;绿化植物丰富多彩,力求做到四季有花、四季常青,达到以点带面的绿化效果,同时多采用对人体有益的植物,创造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生活服务娱乐设施齐全,方便师生购物与休闲;整个校园具备良好的采光通风条件;校园采取先进技术和严格、科学的管理方法,对校园内的空气、噪声污染、垃圾处理、污水排放等进行监控,污水、垃圾等有害物质的收集与处理符合国家标准。

使校园内形成一个清洁、优美、生态良性循环的学习、生活环境。

1.2生态型校园规划设计的基础与条件校区基地环境、土壤、气象、地质、水文等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条件是生态型校园规划设计的基础。

2、生态型校园规划设计的原则2.1体现园林景观与生态保健相结合的原则。

充分利用具有生态保健功能的植物来提高环境质量,杀菌和净化空气,以利于师生身心健康。

2.2体现生态环境艺术式学校的原则。

在布局上增设建筑和园林小品,强化校园的园林氛围;在绿化上以常绿树为主基调,适当穿插四季花卉,力求树木高低错落有致、疏密有序,形成优良的植物总体和局部效果,真正达到绿化、美化、净化、亮化、香化和静化,从而产生一种安静优雅的绿化格调。

景观生态规划原理在校园绿地环境规_省略_以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新校区为例

景观生态规划原理在校园绿地环境规_省略_以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新校区为例

景观生态规划原理在校园绿地环境规划中应用初探———以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新校区为例秦春林,粟维斌(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旅游管理系,广西桂林541004)摘要: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加剧,景观生态规划学原理已逐步渗透到各环境规划领域,本文以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新校区的绿地环境规划为例,对景观生态规划学原理在大学校园绿地环境规划中的应用做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景观生态规划原理;大学校园;校园绿地;景观规划中图分类号:T U9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51(2006)03-0240-04Preliminary Discussion on the Application of Landscape Ecological Planningin Campus Green -land Landscape Planning———Taking the new campus of Guilin Institute of Tourism as an exampleQIN C hun -lin ,SU Wei -bin(Tourism Management Department ,Guilin Institute of Tourism ,Guilin ,Guangxi 541004,China )A bstract :A s the environment problems in the wo rld are getting serious ,the principles of the landscape ecological planning have been permeated into the area of enviro nment planning .This paper takes the green -land landscape planning of new campus of Guilin Institute of T ourism as an ex ample to make a preliminary discussion on the applicatio n of the principles of landscape ecological plan -ning in the campus g reen -land landscape planning .Key words :landscape ecolog ical planning ;campus ;g reen -land landscape planning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加剧,人们深深地认识到,为了最大程度地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必须注重对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进行有目的的规划、设计和管理。

简析生态校园的设计理念

简析生态校园的设计理念

简析生态校园的设计理念1 校园生态建筑的概念和特征我國在《绿色建筑技术导则》中,将绿色建筑明确定义为: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节能、节电、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校园生态建筑的设计包含在校园规划和建筑设计中体现的生态观、有机结合观、地域与本土观以及回归自然观等等,都是可持续发展建筑的理论建构部分,也是环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生态建筑其实也是绿色建筑,生态技术手段也属于绿色技术的范畴。

2 校园功能分区中的生态理念1914 年,美国建筑师墨菲为清华大学制订的校园总体规划方案中,在总体布局上,他将校园主要分为学生区、教学区、教工区。

经过近一个世纪的探索和实践,目前已形成由以功能分区为核心准则的现代校园规划理论和规划控制指标体系。

本文将中国校园用地从功能上分为教学文化区、学生生活区、体育运动区、行政办公区、生态休闲区、教工住宅区等六大区域,每个不同的区域将采用不同的设计手段体现生态建筑和绿色环保的理念。

2.1 教学文化区绿色生态校园的教学文化区是学校的主体建筑群区,由师生使用的公共设施如教学楼、图书馆、实验楼等设施组合而成的空间,教学区是校区的主体及核心区域。

它是体现学校风貌的关键部位,形成了学校的规划结构的基本形态,即以实验楼为聚集点、教学区为学校的中轴线形态。

这种形态雄伟庄重,有气势,能凸现现代化的校园风貌。

在处理手法上尽量注意到主轴线上空间的层次感、空间组织的序列性。

主轴线两侧建筑组群布置的灵活性,使空间布局在严谨中不失活泼,庄严中不乏变化。

例如河南工业大学的正门正对着中心广场,穿过中心广场直达校园最高、规模最大的标志性建筑图书馆,左右分别为理科教学组团、文理科教学组团、各学院专业实验室等,基本呈对称分布。

该区域要求楼宇间距较大,为学生上课、实验以及图书阅览等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整个教学文化区相对布局于校园的中心,是体现学校风貌的关键部位。

浅谈大学校园的生态环境规划模式

浅谈大学校园的生态环境规划模式

2 大校园的生态环境规划模 式
2 . 1 保 持利用当前 自然资源与生态 系统
大学校 园生态环境规划模式是保证校 园绿化不 断发展、不断完善 的过程。在大学校 园生态环境规划 中需要对大 学校 园环境进 行充分的
科学调查 ,充分基于校 园的地理 环境 、气候 环境以及周边环境等 ,通 在大学校 园生态环 境规 划模 式中要按照生态平衡的原理 ,充分尊 过保持利用 当前 自然资源与生态系统 ,保护利用再生资源 以及开展大 重场地原有 的 自然环 境生态 特点 ,尽可能把原有价值的 自然生态要素 学校 园绿化 设计管理等方式来进行大学校园生态环境规划 ,以建设布
拘谨 ,各种景物处理要大方 、协调、开阔 ,既创 造展现出丰富多变 的 营造 的景致可 以使得校园环境变得 轻松 、和谐 , 让学生 、 教师在 紧张 、 视觉空 间, 又可 以透露 自然景色 , 将生态环境与教师学生融合在一起 , 匆忙 的工作 、 学 习后得到放松 。 在植物配置过程中要确定 基调 的树种 , 增 强建 筑的生态体验 【 1 】 。最后 ,地域性原则 。在 整体区域上来看大学 在统 一基调的基础上寻求新的变化 ;始终保持校 园常年 的绿化效 果 , 校 园必须要符 合周边 区域的地理环境特点 ,展现 区位优势 。地域 环境 尤其注重常绿树 以及落叶树之 间的搭配 ;灌木搭配要适 当 , 与草 地、
包括特 定的地理 区域 位置、地貌地形 、植被水文 、气候条件等 。每一 花卉相 结合 。在公共活动 区域可 以适当种植观赏性较 强的植物 。 座大学校 园都 应该是具有地域特点 以及精神风貌 的艺术 品,每 一个校
园生态环境规划都应该给予 当地独特的地理区域位置进行 构思。
3 结束语
2 6 7

岭南高校教学楼群落空间生态规划设计

岭南高校教学楼群落空间生态规划设计

李智华 L Z i a i hh u
摘要 : 随着我 国对生态环境 的重视 , 国家也颁布 了一 些生
态住 宅 小 区设 计 规 范 , 色 建筑 评 价规 范 , 共 建 筑 节 能规 范 , 绿 公 从 不 同角 度 来 指 导 建 筑设 计 要 注 重 生 态效 益 。 高校 公 共 教 学 楼 不 仅是 公 共 建 筑 的一 个分 类 .还 作 为 高校 校 园 中 的一 个重
主张是建筑活动尽量减少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对区域环
境则应努力改善其绿化状况 、 水状况 、 风状况等各项指标。
生态 地 图 分 析方 法
小型的教学建筑可以用覆土建筑的方式 ,或顺应地形都
较 少 影响 生 态 环 境 。 但 是 大 型 的 高 校 规 划 和 公 共 教 学 群体 建
Ab ta t Durn urs c ey r g r h c l gc le v rn- sr c: i g o o i t e a d te e oo ia n io
me t u o n r a e p b iie h c lgc lc tr n o s- n,o rc u t h v u l z d t e e oo ia r e i fr i y c i o e d n o e T e e oo i a a c i c u e c t r n a d s vn e e tz n . h c lgc l rh t t r r e o n a i g r- e i i
wwwcqvipcom图3a四川大学新校区第一教学楼图3a四川大学新校区第一教学楼图3b广东药学院东莞分院松山湖区教学楼图4华南理工大学2号楼中庭图5华南理工大学2号楼连接平台图6a华南理工大学南校区教学区风的走廊示意图一一经过对规划图纸的丈量中间中央轴线宽度达到75m能形成有效的群落通风走廊

学校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实施方案

学校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实施方案

学校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实施方案(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致辞、总结报告、心得体会、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导游词、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speeches, summary reports, insight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planning plans, tour guid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学校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实施方案学校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实施方案(5篇)培养家长和学生讲绿色环保、倡生态文明、创美好家园的良好风尚,推动学生文明、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学校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实施方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和活力充沛的社区生活。
发的正确方向。
#-$ 环境和资源利用
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合理利用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无 论从技术的提高,还是管理控制,都要日趋合理化。增强民众的 环境保护意识,也是重要的方面。
% 结语
大型滨水区开发项目,由于其尺度和规模皆对现有的城市结 构产生巨大压力,所以如何合理运作开发是项目成功与否的关键
"-! 整体生态网络的构建
曾任纽约总体校园设计师的巴奈特(/-0123244)在论述校园 设计时有一句名言“设计校园,而不是设计建筑”。同样,对于大 学校园规划而言,校园空间结构的建构,校园生活氛围的营造,是 校园规划的根本所在。为了形成良好的、富有特色的校园空间结 构,景观生态网络的建构是一行之有效的途径。例如,可通过规 划与校规限制校园内汽车行驶,鼓励使用电瓶车、自行车或采用 步行系统,对较小规模的大学校园或较大校园里的某些区域甚至 可以禁止机动车和非机动车通行,完全采用步行系统。剑桥大学 园区、牛津大学园区(人口约为!(万)和诺丁汉大学园区(人口约 为’(万)及我国相当部分校园,都大力推广自行车运动,对改善 生态环境起到很好的成效,对改善校园的整体生态环境有着积极
在绿地建设 方 面 与 基 地 生 态 相 融 合。 局 部 保 留 原 有 绿 地、树 木
“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格局是进行土地利用空间格局优化 等,同时利用施工开挖土堆土造山、人工造林,建设若干片树林,
的主要理论依据,是 "#$%&’教授基于生态空间理论提出的景观 做到植物种类多样,密林与疏林相结合,乔木、灌木、草坪相间,以 生态规划格局,被认为是生态学上最优的景观格局。集中与分散 改善小气候,为飞禽走兽创造栖身场所。这些林区和绿地分布在
!"#$"%&’%()*#(+("$’,$-.%/%0%.*12%,"*)#’0%#(’/%$#%$’,3$,4*+0%#,5$,$/$
678 9%’ 7-("#$4":*5:;:<:=>?6:34@1ABC2>D3;>E2F<:2GF;:12:1>EH13A>D<:2F3?>G4$F3;DG42F1=:21FG131=IJ:;-K2>6A>342>=6:A513FG6,?>=FAI>E 2:GF;:3A:?2F>2F4I13;GDG41F31@=:;:<:=>?6:34?>=FAI45:G4214:CF:G12:F342>;DA:;E>245:;:<:=>?6:34>E2F<:2GF;:12:1F3H13A>D<:2-*5:GDG$ 41F31@=:;:<:=>?6:34>ELMKN2:CF>3FG;FGADGG:;F3>2;:24>EF3;1E:1GF@=:O1I>E2:1=FJF3CGDG41F31@=:;:<:=>?6:34:%;<*#/(:2F<:2GF;:12:1,GDG41F31@=:;:<:=>?6:34,?>=FAI,6FP:;A>66D3F4I
收稿日期:’""($!"$!(
作者简介 万:方王数梅据(!#&"$),女,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硕士研究生,四川 成都 %!"")!
第,+卷 第+期 +**; 年 ( 月
王 梅:基于生态规划理念的大学校园规划
·(9·
的作用。
校园绿地设计应重视保护和发展基地原有的生态系统,力求
!!! 创造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土地利用格局
!!$ 倡导生态建筑
()提倡建筑功能适度混合。大学校园的建筑及其环境规划 应当结合,- 原则(-./01.、-.1#2.$、-.1314.)、结合自 然、结 合 人 文 进行,提倡适度的功能混合。结合自然指的是既合理利用自然净
化能力,又能适应自然、保护自然;结合人文就是要结合大学校园
虑教学实验、行政办公、生活辅助、文体活动的分区布置,建筑往 人群的行为特征和内在特性进行。+)提倡有机更新和利用。建 往简单地沿交通流线设置。这种布置方式使校园规划在强调功 筑成片区更新有利于减少更新建设对大学校园的干扰。在建设
综上所述,大学校园生态规划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不
地、道路绿化、庭院绿化、建筑物周边绿化、建筑物外墙绿化和屋 是单单依靠规划师和建筑师就能解决的问题或是高校任何一个
顶绿化等。校园绿地系统作为一种生态景观,其保护一般并不注 部门能单独营造的,需要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观念,齐心协力相
重于保护某一特定物种,而是将校园绿地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对 互配合,共同营造。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职
能性的同时,忽视了景观廊道的营造。廊道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 中提倡使用钢材等可重复利用的建筑材料,逐步减少混凝土的使
景观的连通性,也影响着斑块间物种、物质和能量的流动和交换。 用比例;提倡对老建筑物和废弃建筑物进行合理改造利用的成本
校园廊道网络的构建不仅仅是道路和绿地系统的规划,它奠定了 核算,对有利用价值的建筑进行重新改造和利用。在改造建设中
待,以各种景观单元保护为主要内容,以保护景观的多样性、异质 责,只有营造生态校园,高校才能为现代化的生态城市做出自己
性、建立或恢复某些生物群落以及维持其生态稳定性为目的。校 应有的贡献并促进自身发展。
园作为大学内的生态要素之一,对校园景观格局产生了重要影 参考文献:
响,被赋予了更多的功能:学习和休息空间;保护自然景观,提高 [(]黄世孟!历史的与新设的大学校园规划与发展[5]!台北:建
" 对生态校园规划的一些建议[(,%]
生态规划是在自然环境不遭受破坏和一个部门的经济活动
不给另一个部门造成损害的前提下,应用生态学原理,计算并合 理安排天然资源的利用及组织地域的利用。生态规划强调运用 生态整体优化的观点,研究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途径,进而提 出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规划对策。生态规 划方法能充分体现人为调控生态的能动性,具有明确的整体性、 协调性、区域性、层次性和动态性等特点,并有明确的经济、社会 和生态建设目标。在规划设计的过程中首先应该遵循自然生态 和社会生态这 两 个 最 基 本 的 原 则,在 景 观 生 态 规 划 先 行 的 原 则 下,力求实现校园景观结构的整体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参考文献:
[!]张庭伟,冯 晖,彭治权-城市滨水区设计与开发[7]-上海: 同济大学出版社,’""’-(8-
[’](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7]倪文彦,宋峻岭,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美)埃德蒙-9-培根-城市设计[7]-黄富厢,朱 琪,译-北 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第)’卷 第’期 ’""% 年 ! 月
山西建筑
LQ.9RS .TNQS*MN*+TM
H>=-)’9>-’ U13- ’""%
文章编号:!""#$%&’((’""%)"’$""!%$"’
基于生态规划理念的大学校园规划
王梅
摘 要:从生态学的原理出发,从生态规划的目标、原则和实施角度探讨了如何运用景观生态学规划理念构建生态的校
校园生态系统的基本空间格局,是整个校园生态系统中各景观生 注意使用合适的生态技术,有利于提高大学校园绿化率、降低室
态元相互作用的通道和物种及能量流动的路径,直接影响到生态 内温度等。,)提倡节能建筑。当前有一些大学校园的总体规划 系统的运行效率。以“廊道”的概念来设计校园的基本生态网络, 往往为了画面构图和轴线的美观或所谓的风水,随意改变建筑的
可以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仅以人的需求和功能为出发点,以此来构 朝向,这是很浪费能源的做法。采用正确的朝向、合理的平面布
建校园整体的空间网络结构,保证校园生态系统的有机性。
置、适当的开窗面积,鼓励利用太阳能、生物能等可再生能源,将
!!# 校园绿地系统的构建
有利于建筑的采光和通风,可以节约空调用能。
大学校园绿地 系 统 包 括:大 学 校 园 公 园、水 面、湿 地,块 状 绿
园”计划,又称为生态校园计划,其目的就在于为学生提供更多接 [,](美)-·福尔曼,5·戈德罗恩!景观生态学[5]!肖笃宁,译!北
近自然的途径和机会,利用环境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帮
京:科学出版社,())*!9(896!
助学生认识和理解环境问题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使他们在今后工 [6]王如松!转型期城市生态学前沿研究进展[7]!生态学报,+***
园环境,以适应新的教育理念及形势。
关键词:教育理念,大学校园,景观生态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 由于教育理念的转变导致高校校园出现的新特征[!$,]
校园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一个以人类 活动为主体的 生 态 系 统,校 园 生 态 系 统 具 有 人 类 生 态 系 统 的 共 性,即人造环境日益扩大,非实物的物质流和能量流强度增大,科 学技术的作用日益显著。同时,校园与城市生态系统的其他系统 相比较,校园生态系统独有的特征表现在:由于其对人造环境的 使用效率高于其他人造环境,因此有可能在相同的地域范围内保 留更多的自然环境;校园作为知识密集区,人群素质相对较高,对 自然环境的重视以及通过新技术的应用来改善环境的可能性都 高于其他地区。在这种新特征的作用下,必然会引起对校园环境 的再度审视以及功能的重组。传统的以构图法则和功能分区为 核心的规划设计方法缺乏合理的分析和组织生态要素的功能,以 及将生态功能转化为物质和空间的有效手段,因此很难使生态功 能和使用功能相互协调并使生态效应得以最大化实现。从而导 致传统的校园设计理念、手段和标准已经不能适应新环境下的校 园对物质、空间的要求以及文化内涵和审美形式。因此,以一种 新的理念和思维重新审视校园规划已经成了一个不容忽视的改 革浪潮。在这个浪潮里,以景观生态学理念为指导的规划方法正 是对这一改革的有力尝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