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控量测常见错误与监控量测数据分析反馈解剖
工程测量中的常见错误分析与应对措施

工程测量中的常见错误分析与应对在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中,工程测量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在整个建筑工程的建设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1 工程测量常见错误及产生的原因1.1 测量人员流动性大,仪器管理混乱。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人员是施工生产一线生产工人,野外作业时间长、风险责任大、条件艰苦,从测量建筑工程师至测量员,有条件的干一段时间可能就调离或是转行,从项目开始到完工,测量工作几次易人,有时还出现断档,使整个项目的测量工作没法到位。
测量仪器使用、保养、标定不能按规定规程进行,损坏、丢失严重,往往是出现明显错误的测量数据时才采取措施,甚至有些施工企业把测量仪器设备划归物资部门管理,保管不合规程、记录不清,一套仪器再使用时已支离破碎。
1.2 测量人员素质及能力参差不齐。
部分建筑施工企业没有专职的施工测量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基本上都是由其他技术员(施工员)兼职,主要聘用测量工、学校刚毕业出来的人员担任测量负责人,无独立工作经验,这些缺乏专门训练的业余人员,对常规测量仪器的性能、操作及测量方法都一知半解,根本不能胜任施工测量工作,也就无法保证施工测量的质量。
1.3 测量仪器的操作不当,且日常保修不到位。
一般来说,测量所用的仪器都属于精密仪器,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测量人员的水平有限,没有严格按照正确的使用方法操作,导致测量仪器的灵敏度降低。
1.4 测量的质量监管与控制不到位。
对建筑工程质量的监控,现有的体制是政府监理和社会监理共同参与,有条件的建设单位,还有自己的建筑工程监督部门,可谓三管齐下。
但是,在实际的建筑工程质量监控和建筑工程竣工验收时,都只注重其他施工质量的检查与控制,而忽视施工测量质量的检验。
1.5 测量人员与设计、技术部门沟通协调不畅。
随着大型建筑工程项目的不断涌现,工程测量在先进仪器使用、精度要求上日益专业化,技术建筑工程师已不能完成施工放样、模板安装位置检查、隧道断面测量等工作,需要测量建筑工程师的全程参与测控。
监控量测数据的分析方法

监控量测数据的分析方法摘要:监控量测的数据分析是监控量测工作对成果的整理,通过回归分析判断围岩的稳定性,对支护参数的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监控量测工作是新奥法施工的核心内容。
通过分析监控量测的数据监视围岩的变形,对最终位移和变化速率进行预报,判断施工的安全可靠性。
反馈到设计,为今后设计工作提供参考和依据。
关键词:监控量测回归分析 MATLAB1、监控量测的意义和主要内容新奥法施工是应用岩体力学的原理,以维护和利用围岩的自稳能力为基点,将锚杆和喷射混凝土集合在一起作为主要支护手段,及时进行支护以控制围岩的变形及松弛,使围岩成为支护体系的组成部分,形成以锚杆、喷射混凝土和隧道围岩为一体的三位一体的支护结构。
通过现场监控量测,及时反馈围岩及支护体系的力学动态,以判断支护结构的合理性,指导隧道的设计与施工。
监控量测的所得的数据有一定的离散性,它包含着偶然误差的影响,不经过数据处理是难以直接利用的,监控量测对围岩变形的最终值和围岩稳定的时间的预测一般通过回归分析的方法得到。
监控量测的数据处理包括以下主要内容:根据量测值绘制时态曲线,即观测数据的散点图。
确定回归函数,预测最终变形值与围岩最终稳定的时间。
下面通过实例说明监控量测的数据处理方法和如何使用计算机得到处理结果。
提到的计算机软件有EXCEL和MTALAB。
2、回归分析模型的求解回归分析模型一般采用对数模型、指数模型、双曲函数模型等,目前比较容易的求解方法是把回归模型转化为一元函数,对一元函数进行回归分析。
2.1、一元函数回归分析的处理方法若变量初始值不为零时,即。
用一元函数做回归分析,采用最大似然对参数进行参数估计。
参数:参数:回归精度为:若初始值变量为零时,即,则可以选作为回归函数,采用最大似然法进行对参数进行参数估计。
参数:2.2、可以转化为一元函数的回归模型2.2.1指数模型:令:,,转化成的一元函数模型为:2.2.2对数模型:令:,,,转化成的一元函数模型为:2.2.3双曲模型令:,,,,转化成的一元函数模型为:3、围岩稳定所需时间的求解围岩稳定的判断为隧道二次衬砌施工的时间提供准确的信息,隧道二次衬砌施做时间必须是围岩变形稳定后,当围岩变形量过大或初期支护的变形不收敛,又难以及时补强时,可以提前施做二次衬砌,此时二次衬砌必须予以加强。
测绘技术中常见错误解析与排查方法

测绘技术中常见错误解析与排查方法引言:在现代社会中,测绘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土地规划、城市建设、交通规划和环境保护等方面。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测绘工作中常常出现错误,这不仅会导致数据精度下降,还可能对实际工作造成极大的影响。
本文将重点探讨测绘技术中常见的错误类型以及相应的排查方法。
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与总结,能够帮助测绘工作者更好地避免和解决错误问题,保证测绘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一、地面控制点的选择和布设在进行测绘工作时,地面控制点的选择和布设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常见的错误类型包括控制点选取不准确、标志物移动或损坏、控制点高程超差等。
对于这些问题的排查方法,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仔细选择控制点的位置,确保其分布合理、数量充足,并与实际地貌特点相符。
2. 在地面标志物上添加防护措施,防止被破坏或移动。
定期检查标志物的完整性并及时修复。
3. 使用高精度的测量仪器和技术,对控制点的高程进行准确测量。
定期进行校准和重测,确保高程数据的精度。
4. 在实地勘察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布设控制点,以确保测绘工作的准确性。
二、地形图绘制中的错误地形图是测绘工作中常用的产品,也是决策和规划的重要参考。
地形图绘制中常见的错误包括地物绘制不准确、地形线错漏等问题。
针对这些错误,可以采取以下方法进行排查与解决:1. 对于地物绘制不准确的问题,我们可以利用高分辨率的卫星遥感影像进行对比验证,并与实地勘察数据进行核实。
在绘制地物时,要注意几何形状的精确性和比例的一致性。
2. 对于地形线错漏的问题,我们可以利用地面等高线和测量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如发现地形线的拉直、分段不连续等问题,应及时修正,确保地形线的连续性和准确性。
三、地理坐标系统的问题地理坐标系统是测绘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常见的错误包括坐标系选择不准确、坐标转换误差等。
针对这些错误,可以采取以下方法进行排查与解决:1. 在选择地理坐标系时,要根据具体测绘任务的要求,以及测区范围和地理位置,合理选择坐标系。
测绘技术工程测量错误分析

测绘技术工程测量错误分析引言在实施工程测量过程中,错误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
作为测绘技术的核心环节,工程测量的准确性对于工程的顺利进行和质量保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对于测量错误的分析和解决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测绘技术中的工程测量错误进行分析,探讨错误的原因和解决方案。
一、测量误差的分类测量误差可以分为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两种。
1.1 系统误差系统误差是导致测量结果偏离真值的常规偏差。
它可能由于仪器的零偏、定标误差、环境影响等因素引起。
系统误差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并且会沿着一定的方向逐渐积累。
因此,当发现系统误差时,应及时进行纠正。
1.2 随机误差随机误差是由于不可控制的外界因素引起的测量结果的偶然偏差。
它是由于人为操作不精确、测量仪器的稳定性差等因素导致的。
随机误差是无规律的,并且在一次测量中可以表现为正误差均等分布。
二、测量错误的原因2.1 人为因素人为因素是造成测量错误的主要原因之一。
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经验、态度等都会对测量结果产生重要影响。
对于操作不熟悉的人员来说,他们可能会在记录数据、读取仪器示数等过程中出现疏忽或错误。
2.2 环境因素环境因素是指测量过程中存在的与地理、气象、水文、地质等环境条件相关的误差。
例如,在室外测量中,风力、温度、湿度等因素都会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
2.3 仪器因素仪器因素是指测量仪器自身的性能问题所导致的误差。
例如,仪器的稳定性不佳、精度不高、零点误差等都可能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
2.4 施工因素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地面情况的复杂性和施工工艺的限制,可能会引入误差。
例如,地形起伏、施工材料的不规则运用等都会对测量结果产生偏差。
三、错误分析与解决方法3.1 错误分析对于工程测量中出现的错误,需要进行错误分析,找出其产生的原因和特点。
通过分析错误的类型和规律,可以有效地确定改进方案和纠正措施。
错误分析可以通过对测量的重复以及对比参照值的进行来实现。
3.2 解决方法解决工程测量中的错误需要综合考虑错误的类型和具体情况。
对测量结果质量控制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

对测量结果质量控制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测量结果质量控制是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中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关系到数据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如误差来源、数据处理方法等,这些问题对测量结果的质量控制产生着重要影响。
本文将对测量结果质量控制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进行探讨。
第一,误差来源问题。
在测量实验中,误差是无法避免的,因为任何测量仪器和方法都存在误差。
误差来源主要包括仪器误差、环境误差和人为误差等。
要解决误差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方法:一是选择合适的仪器和测量方法。
在测量之前,我们需要对被测物体的性质和要求进行分析,并选择适合的仪器和测量方法。
同时,要对仪器进行校准和定期维护,以减小仪器误差。
二是进行多次测量。
重复测量可以减小随机误差的影响,提高结果的准确性。
在进行多次测量时,要注意控制实验条件的一致性,确保每次测量的环境和操作方式相同。
三是进行数据处理。
在实际测量中,我们往往需要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以获得更准确的结果。
常见的数据处理方法包括平均值法、最大值法、最小值法等。
选择合适的数据处理方法可以减小误差的影响。
第二,数据的可信度问题。
数据的可信度是衡量测量结果质量的重要指标,它直接影响到测量结果的应用价值。
要提高数据的可信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增加样本数量。
在进行测量实验时,样本数量的大小对结果的可信度有很大影响。
通常情况下,样本数量越大,结果的可信度越高。
因此,在进行测量实验时,要尽可能增加样本数量,以提高结果的可信度。
二是进行数据分析。
在获得测量数据后,我们需要进行数据分析,以评估数据的可信度。
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包括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相关系数分析等。
通过数据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数据的特性和规律,从而评估数据的可信度。
三是进行数据验证。
在获得测量结果后,我们需要对数据进行验证,以确认其可信度。
数据验证可以通过与已有数据的比对、与理论计算结果的对比等方式进行。
测绘技术中的常见测量错误与排除方法

测绘技术中的常见测量错误与排除方法测绘技术在各个领域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可以为我们提供精确、可靠的地理数据,为工程设计、规划和管理提供重要参考。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常常会遇到各种不可避免的测量错误。
本文将介绍测绘技术中常见的测量错误,并探讨相应的排除方法。
一、仪器误差仪器误差是测量错误的主要来源之一。
在测绘过程中,使用的仪器可能存在校准不准确、参数漂移或机械失效等问题。
为了排除仪器误差,首先应该定期对仪器进行校准和维护,确保其准确性和稳定性。
其次,可以采用辅助校准方法,比如使用控制点和基准点对仪器进行校正。
通过在已知位置上进行多次观测,并与已知坐标进行比对,可以发现并修正仪器的误差。
此外,还可以利用同步观测、闭合路线观测等方法,提高仪器的测量精度。
二、环境因素环境因素也是导致测量错误的原因之一。
比如,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的变化都会影响仪器的测量精度。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应该选择适合的测量时间和天气条件。
尽量避免在太热、太湿或太风大的环境中进行测量,以减小环境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此外,还可以采用环境监测措施,比如设置温湿度传感器、风速风向仪等设备,监测环境条件的变化。
通过分析监测数据,可以得出环境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程度,并进行相应的修正。
三、人为误差人为误差是测绘技术中常见的误差来源之一。
在操作过程中,操作人员可能存在观察不准确、读数不准确或个人偏差等问题。
为了减小人为误差,首先应该对操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技术水平和观察能力。
同时,还可以采用多人共同观测、重复观测等方法,通过不同观测者的独立观测,减小个人误差的影响。
此外,还可以使用自动化测量仪器,减少人为操作的介入,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四、大地测量系统误差在大地测量中,常常会遇到大地测量系统误差。
这些误差主要包括大地椭球参数的不确定性、大地坐标转换的误差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应该选择合适的大地椭球参数和大地坐标转换方法,在数据处理过程中注意误差的传递和累积。
公路隧道传统监控量测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

公路隧道传统监控量测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127公路隧道传统监控量测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赵清平1 张玉强2 张文坤2 (1.武汉广益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武汉430074; 2.绥满国道主干线博牙高速建设管理办公室)摘要:本文通过高速公路隧道监控量测的工程实践,针对传统监控量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策和新技术的应用。
关键词:隧道监控量测存在问题分析对策0引言在公路隧道施工中,为了及时掌握施工中围岩稳定程度与支护受力、变形的力学动态或信息,以判断设计、施工的安全与经济,必须进行现场的监控量测项目。
《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细则》(JTG F60--2009)‘23表10.2.1规定洞内、外观察、周边位移、拱顶下沉、地表下沉为必测项目,见表1。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ⅡG r80/1--2004)14]表6.4.2-2规定-fx寸锚杆拉拔力的检测要求,见表2。
隧道现场监控量测必测项目表l序测试量测间隔时间号项目名称方法及工具布置精度1。
15d16d~1个月1~3个月>3个月洞内、外现场观察、地质开挖及初期支护后l每次爆破后进行观察罗盘等进行每5—50m一个断2周边位移各种类型收敛计O.1mm1—2次/d1次/2d 1~2次/周1—3次/月面,每断面2~3对测点水准测量的方3拱顶下沉每5—50m一个断面O.1mm1~2次/d1次/2d 1—2次/周1—3次/月法,水准仪、钢尺等水准测量的方开挖面距量测断面前后<2b时。
1—2次/d 洞口段、浅埋段(ho4地表下沉法,水准仪、铟钢O.5mm开挖面距量测断面前后<5b时,10:/2~3d≤26)尺等开挖面距量测断面前后>5b时,1次/3~7d 注:6——隧道开挖宽度;Jlo——隧道埋深。
锚杆、拉杆实测项目表2项次检查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和频率权值l锚杆、拉杆长度符合设计要求尺量:每20m检查5根2 2锚杆、拉杆间距(mm)±20尺量:每20m检查5根1 3锚杆、拉杆与面板连接符合设计要求目测:每20m检查5处2 4锚杆、拉杆防护符合设计要求目测:每20m检查10处2抗拔力平均值≥设计值,最小拔力试验:锚杆数1%,且不少5锚杆抗拔力3抗拔力≥O.9设计值于3根j28面向低碳经济的隧道及地下工程技术由于隧道现场施工条件的复杂性,传统监控量测方法的局限性,而使传统的监控量测方法越来越难以满足施工快速、安全的要求。
建筑工程测量常见错误及应对措施探讨

建筑工程测量常见错误及应对措施探讨建筑工程测量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它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质量和安全。
在实际的工程测量中,常常会出现各种错误,这些错误可能会对建筑工程造成严重的影响。
及时发现和纠正测量中的错误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建筑工程测量中常见的错误及应对措施,希望能够对工程测量工作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帮助。
一、常见错误及原因分析1. 量测不准确造成量测不准确的原因可能有很多,比如设备不准确、操作不规范、环境影响等。
操作不规范是造成量测不准确的主要原因之一。
操作不规范可能包括测量人员的技术水平不过关、操作流程有误或者工作态度不端正等问题。
2. 数据处理错误数据处理错误主要是指在收集、存储和处理测量数据时发生的错误。
这可能是由于测量人员在记录数据时出现失误,或者数据处理过程中出现了计算错误等原因。
3. 测量设备故障测量设备的故障可能会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甚至完全错误。
而像测距仪、全站仪等高精度测量设备一旦出现故障,往往很难被发现,因此也很难加以纠正。
4. 人为疏忽人为疏忽是造成测量错误的普遍原因,这既包括测量人员的疏忽,也包括测量工作中其他相关人员的疏忽。
比如在施工过程中,遮挡物体的移动、施工材料的堆放等都有可能对测量工作造成干扰。
5. 测量标准不统一由于国家标准、地方标准等的不统一,使得测量结果和实际情况产生偏差。
以上仅是建筑工程测量中常见的几种错误及其原因,实际工作中可能还会有其他种种错误。
如何及时发现和纠正这些错误,成为了工程测量工作的重要课题。
二、应对措施1. 提高测量人员的专业水平提高测量人员的专业水平是避免测量错误的根本措施。
只有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才能保证测量工作的准确性。
企业应该注重对测量人员的培训和考核,确保他们掌握先进的测量技术和方法。
2. 规范操作流程规范的操作流程是避免测量错误的重要保障。
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测量操作手册,明确各项测量工作的操作规范,包括测量设备的使用、数据的记录、数据的处理等各个环节,确保每一步操作都符合规范。
测绘技术使用中的常见错误与纠正方法

测绘技术使用中的常见错误与纠正方法在现代社会,测绘技术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无论是建筑工程、土地拆迁还是导航系统,都离不开测绘技术的支持。
然而,由于操作不当或者其他原因,常常会出现一些错误,这些错误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
为了避免这些错误,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错误及其纠正方法。
一、误差测量错误误差是测绘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
误差的出现可能是由于测量仪器的不准确,操作人员的技术问题或者环境条件的影响。
为了纠正误差,我们可以使用一些方法来提高测量的精度。
首先,我们应该使用高质量、准确度高的测量仪器。
现代技术使得测量仪器的准确度越来越高,因此我们应该选择符合标准的仪器,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其次,我们应该进行多次测量并进行数据处理。
通过多次测量,我们可以获得一组数据,然后使用合适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提高结果的准确度。
例如,可以使用平均值法或者最小二乘法来处理数据,并计算出最终的结果。
最后,我们还应该注意环境因素对测量的影响。
例如,温度变化可能导致测量仪器的准确度发生变化,因此在测量过程中需要注意环境因素的变化,并进行相应修正。
二、坐标转换错误坐标转换是测绘中常见的操作之一,它将不同坐标系下的数据进行转换。
然而,由于坐标转换的复杂性和错误操作,常常会出现坐标转换错误。
为了纠正这些错误,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首先,我们应该选择合适的坐标转换方法。
根据不同的需求和数据类型,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坐标转换方法,例如七参数法、仿射变换或者多项式拟合等。
选择合适的方法可以保证转换的准确性。
其次,我们需要对转换结果进行验证。
可以使用一些已知坐标的点来进行验证,检查转换结果与实际情况是否一致。
如果发现转换结果存在差异,可能是由于选择的坐标转换方法不合适,或者操作不正确。
最后,我们还应该注意坐标系的选择。
坐标系的选择应该符合实际情况,并且与其他数据保持一致。
如果在坐标系的选择上出现错误,可能导致转换结果的偏差,因此应该仔细选择合适的坐标系。
测量数据处理中常见的错误与纠正方法

测量数据处理中常见的错误与纠正方法在科学研究、工程实践和日常生活中,测量数据处理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然而,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常见的错误,这些错误可能会导致结果的偏差,甚至误导我们的判断。
因此,了解这些错误以及相应的纠正方法对于提高数据处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第一类错误是仪器误差。
当我们进行测量时,实验仪器本身可能存在着一定的误差。
这些误差可能源于仪器的设计、制造或者使用过程中的故障。
为了减小仪器误差的影响,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个纠正方法。
首先,我们可以定期对仪器进行校准。
通过与标准器具的比对,检验仪器的准确性并调整相应的参数,以确保仪器的稳定性和精度。
其次,我们可以进行重复测量。
在实际测量中,由于仪器使用不当、环境因素等原因,可能会导致偶然误差。
通过重复测量,我们可以获取多组数据并进行平均处理,以减小偶然误差对结果的影响。
此外,我们还可以采取仪器设置时的注意事项。
比如,在测量过程中,避免外界干扰、保持仪器清洁、正确使用测量装置等,都能有效减小仪器误差。
第二类错误是人为误差。
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操作者的技术水平、经验、主观判断等方面的原因,可能导致数据处理的误差。
为了减小人为误差的影响,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纠正方法。
首先,培训操作者的技术水平。
提高操作者的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使其能够熟练操作仪器、正确处理数据,从而减小操作者本身的误差。
其次,确保操作者在实验过程中保持集中注意力和合理的实验态度。
合理的实验态度可以减少主观判断的影响,使测量结果更加客观和准确。
此外,建立标准操作规范。
通过明确的操作流程和规定,确保每一次实验都按照相同的标准进行,以减小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
第三类错误是数据处理方法的选择和应用。
在测量数据处理中,我们常常使用统计学方法来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然而,不正确的方法选择和应用可能会导致误导性的结果。
为了避免这些错误,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纠正方法。
首先,了解各种统计学方法的原理和适用范围。
工程测量常见错误及应对措施评析

工程测量常见错误及应对措施评析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现在,项目工程建设也在不断的增加,在这些工程中,测量工作是每个工程建设中都不可少的。
测量工作可以说是工程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基甸。
在现代社会中社会经济的不断提高也给人们的生活水平带来了不小的增长,在此时工程建设对测绘工作的要求也在随之提升。
尤其是近几年来我国建筑行业的进步,建筑工程测量能够更加有效的保证建筑质量,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进而保证我国社会经济的进步。
标签:建筑工程测量;问题研究;應对措施在新技术不断更新的社会,当今的建筑理念和建筑技术与传统的理念和技术有了很大的不同,也在不断地完善和更新。
仅在建筑物的外观形式方面,各类建筑物以高层为宏伟,并且许多建筑师开始转变设计理念为以美观为主。
建筑的发展趋势,客观上对建筑工程测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主要就是针对建筑工程测量中出现的常见错误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且对此提出了一些合理的应对措施,以提高工程测量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尽可能地减少误差,为建筑工程的施工提供精确而合理的依据。
一、建筑工程测量中常见的问题1.1测量人员专业素质差在建筑工程测量中由于测量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导致建筑工程测量的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最终可能会影响建筑的质量。
测量人员专业素质差主要表现为测量人员在进行相应的测量时不能够严格按照测量操作程序来进行,对仪器的使用不能够按照规范的操作方法来进行,所以在进行相应的测量时导致测量数据的不准确性。
除此之外,有的建筑施工单位没有专业的工程测量人员,在进行测量时临时从其他工作岗位找一些人员来进行测量,他们没有专业的测量知识,对测量方法一知半解,不能够准确对建筑工程数据进行准确测量。
还有的一些施工单位主要聘用一些经验不足的学生来进行测量,他们一般没有实践经验,工作上不能够及时处理相应的测量问题,最终也会影响测量的数据。
在进行工程测量时由于测量人员的专业素质比较差,放样时计算和尺寸拉错。
隧道监控量测信息分析与反馈

隧道监控量测信息分析与反馈1、目前使用的汉十公司监控量测信息系统进行分析与反馈。
2、施工过程中应对监控量测数据及时进行实时分析和阶段分析(1)实时分析:由软件自动完成。
每天根据监控量测数据及时查看手机客户端各断面的检测数据分析图形,发现安全隐患应分析原因并报告,出现预警提示要按规定及时处理。
(2)阶段分析:各分部监控量测系统负责人按周、月进行阶段分析,利用电脑客户端软件自动生成报表,总结监控量测数据的变化规律,对施工情况进行评价,提交阶段分析报告,按程序报审,指导后续施工。
3、资料整理、数据分析及反馈结合隧道施工情况,利用软件预测变形发展趋向及围岩和隧道结构的安全状况,并将结果通过报告形式及时反馈给设计、监理,从而实现动态设计、动态施工。
4、监控量测分析报告实行上报、审查、传阅制度,各分部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工程部长、技术主管、安质部长、质检员、安全员、超前地质预报技术员、施工员等必须传阅到位,传阅以电子文档方式,可以通过分部内部QQ群或OA办公软件在网上传阅。
以便时实掌握围岩的稳定性、支护结构的工作状态及二次衬砌时机控制,指导和组织隧道施工。
5、分部监控量测测量负责人将软件生成的周报、月报按期上报经理部工程部,做为分部对各组监控量测实施情况的宏观掌控。
工程部复核无误后,并传阅经理部监控量测有关部门。
并上传报监理反馈予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和汉十公司。
分部将报告装订成册报现场监理批准,存档。
若有特殊情况,报告需要上报监理单位总监审查。
6、及时对监测数据进行检查判别。
出现预警是及时对预警情做出处理意见。
项目部经理、总工对红色预警做出处理,处理期限不超过2小时。
分部负责人或分部技术负责人有权对黄色预警情况做出处理,在网页平台上备注处理意见,处理过程不得超过3小时。
7、工程竣工后各分部按照单位工程分别将各隧道的监控量测资料整理归档并纳入竣工文件中。
数据监控检讨书怎么写

尊敬的领导:您好!在此,我谨以诚挚的心情向您呈上一份关于数据监控工作的检讨书。
近期,在数据监控工作中,我由于自身原因,出现了一些失误和不足,给团队和公司带来了不良影响。
为了深刻反省,吸取教训,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现将具体情况及反思如下:一、检讨内容1. 监控工作不细致,导致数据错误在近期数据监控工作中,由于对部分数据细节关注不够,导致出现了一些错误。
如:在数据核对过程中,未仔细核对数据来源,导致部分数据与实际情况不符;在数据整理过程中,未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操作,导致数据格式不规范,影响后续数据分析。
2. 监控意识不强,延误问题发现在数据监控过程中,由于对监控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问题发现不及时。
如:在发现数据异常时,未及时上报,延误了问题解决的最佳时机;在数据监控报表中,未及时关注关键指标变化,导致对潜在风险的判断失误。
3. 工作态度不端正,影响团队氛围在数据监控工作中,由于自身态度不端正,导致与同事沟通不畅,影响了团队氛围。
如:在遇到问题时,未主动寻求同事帮助,而是消极应对;在团队讨论中,未积极参与,对团队协作产生负面影响。
二、反思与整改措施1. 提高数据监控意识,加强责任心针对自身监控意识不强的问题,我将加强责任心,提高数据监控意识。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操作,确保数据准确性,及时发现问题,提高工作效率。
2. 严谨细致,提高数据质量针对监控工作不细致的问题,我将严谨细致地对待每一项数据,提高数据质量。
在数据核对、整理过程中,将严格按照规范操作,确保数据准确无误。
3. 加强团队协作,营造良好氛围针对工作态度不端正的问题,我将主动与同事沟通,加强团队协作。
在团队讨论中,积极参与,为团队贡献自己的力量,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4. 不断学习,提高自身能力为了更好地完成数据监控工作,我将不断学习相关知识,提高自身能力。
通过参加培训、阅读相关书籍等方式,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三、总结通过本次检讨,我深刻认识到自身在数据监控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监控量测点位布设检讨书

监控量测点位布设检讨书
首先,在监控量测点位布设检讨书中,需要对监控系统的设计原则进行详细阐述。
这包括监测目标的确定、监测参数的选取、监测频率的确定等内容。
设计原则的合理性对于后续的量测点位布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其次,需要对具体的量测点位布设方案进行描述。
这包括量测点位的选取依据、布设位置的选择、布设方式的确定等内容。
对于不同的监测目标和监测参数,可能需要采用不同的布设方案,需要对每种方案进行详细论述。
布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也是检讨书中需要涉及的内容。
在实际的布设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技术、环境、设备等方面的问题,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以便在今后的布设工作中能够更好地应对类似问题。
最后,需要对布设后的效果进行评估。
监控系统的布设并不是一次性的工作,而是需要不断进行评估和优化。
在检讨书中可以对监测数据的准确性、监测范围的全面性、监测效率的高低等方面进行评估,并提出改进建议。
总之,监控量测点位布设检讨书是对监控系统中量测点位布设进行全面检讨和总结的文件,需要涵盖监控系统设计原则、具体的布设方案、布设过程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案以及布设后的效果评估等内容。
这样的检讨书可以为今后的监控系统布设工作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隧道监控量测分析处理

新陈家山1号隧道监控量测质量问题专题分析及处理措施专题分析:
1. 新陈家山1号隧道监控量测由于现场施工队伍个别人员的调整,导致技术员已安排的各项工作没有顺利完成,造成现场监控量测点没有及时埋设,致使不能及时量测数据。
2.新陈家山1号隧道监控量测由于施工机械施工过程中监控量测点不小心碰掉,没有及时补埋,导致无法量测数据。
3. 新陈家山1号隧道监控量测由于现场技术人员管理不到位,对存在的问题未能及时处理,导致量测数据不能及时的反映出来,致使不能及时了解隧道围岩的位移变化情况,对现场施工造成了不良影响,存在安全隐患。
处理措施:
针对以上问题,要求项目部对现场技术管理人员及相关责任人进行培训,对缺失的量测点进行补埋,及时的进行量测,取得初始数据。
要求技术管理人员必须认真负责,及时跟踪到位,加强现场管理,按照监控量测设计规范埋点,并及时量测数据,对量测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反馈于施工,指导施工,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根据以上监控量测质量问题对相关责任人员进行处理决定:新陈家山1号隧道施工负责人于进泉罚款1000元,技术负责人贾成超罚款800元,技术员石光楠罚款500元。
公路工程测量中的主要问题及质量监控分析

公路工程测量中的主要问题及质量监控分析公路工程测量和质量监控是保证公路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
不过在工程测量中,由于影响因素较多,存在的问题也在不断增加,这使得公路工程质量得不到有效保障。
为此,就应加大问题分析力度,增强对工程测量和质量的监控,以增大公路安全系数。
标签:公路工程测量;质量监控;安全系数加强工程测量的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对保证工程规划、设计、施工等方面的质量和安全有着重要意义。
结合现阶段公路工程管理情况来看,公路测量与公路发展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导致安全问题增多,阻碍了公路的整体建设。
一、公路工程测量中的质量监控公路工程测量中的质量控制并不单单是对一个环节进行管理,而是针对整个工程建设开展的一项综合性管理活动。
通过质量管理系统的构建,可以让工作人员明确现场施工的具体要求以及质量目标,并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开展监督和管理工作,保证公路的正常使用。
公路工程测量中的质量监控包含了质量保证、控制、策划、过程控制、检查整改计划等多项内容。
通过这些项目的协作,实现公路工程各环节的严格把控,避免质量问题的产生。
二、公路工程测量中的问题(一)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流动性大公路工程测量工作的开展需要在公路施工作业前完成,测量人员面临的是尚未开发的测量环境。
又由于公路工程施工环境的复杂性,工程规模的庞大性,测量人员面临的环境较为恶劣,很多工作人员无法适应这样的工作环境,纷纷离职,增大了测量工作的难度。
另外,一些测量企业为了节省测量成本,往往会聘用一些刚毕业的大学生,他们虽然具备较为充足的理论知识,但是却沒有任何实践经验支持,导致测量中存在较多失误,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还有些企业对测量工作的重视力度不够,人员配备上也较不完善,测量人员的素质水平参差不齐,且其对测量设备等的操作不是十分熟练,这使得测量质量明显下降,阻碍公路工程后期工作的开展。
(二)仪器操作及管理问题工程测量对于精确度的要求相对较高,尤其在前期测量和设计工作中,对于精确度的要求更为严格。
安全监测技术测量误差的分析与处理2.

精密度说明测量仪表指示值的分散程度,即对某 一稳定的被测量在相同的规定的工作条件下,由 同一测量者,用同一仪表在相当短的时间内连续 重复的测量多次,其测量结果的不一致程度。精 密度是随机误差大小的标志,精密度高,意味着 随机误差小。
2.3.2检测系统的静态特性
3)精确度
它是准确度与精密度两者的总和,即测量 仪表给出接近于被测量真值的能力,精确 度高表示精密度和准确度都高。精确度常 以测量误差的相对值表示。
2.3.1检测系统的数学模型
传递函数有以下特点: (1)传递函数是测量系统本身各环节固有特性的反映,
它不受输入信号的影响,但包含瞬态、稳态时间和频率 响应的全部信息; (2)传递函数G(s)是通过把实际检测系统抽象成数 学模型后经过拉氏变换得到的,它只反映检测系统的响 应特性。 (3)同一传递函数可能表征多个响应特性相似,但具 体物理结构和形式却完全不同的设备。
2.3.1检测系统的数学模型
2)传递函数
若检测系统的初始条件为零,则把检测系统输出 (响应函数)y(t)的拉氏变换Y(s),与检测 系统输入(激励函数)x(t)的拉氏变换X(s)
之比,称为检测系统的传递函数。
G(s)
Y (s) X (s)
bmsm bm1sm1 ... b1s b0 ansn an1sn1 ... a1s a0
6)分辨率 分辨率是指系统有效地辨别紧密相邻量值 的能力,即检测系统在规定的测量范围内 所能检测出被测输入量的最小变化量。一 般认为数字装置的分辨率就是最后位数的 一位。
2.3.2检测系统的静态特性
7)重复性
重复性是指检测系统的输入在按同一方向变化时,在 全量程内连续进行重复测试时所得到的各特性曲线的 重复程度。重复特性的好坏与许多随机因素有关,与 产生迟滞现象具有相同的原因。一般采用输出最大重 复性偏差Δmax与满量程A的百分比来表示重复性指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③施工技术人员没能深刻领会和掌握信息化设计与施 工技术,实施过程中缺少专业人员。特别是信息反馈方 面,很少能结合施工情况,对监测信息进行合理分析, 进而对施工起指导作用。
④施工项目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对监控量测的重要性 认识不到位,现场开展的监控量测工作仅仅为应付检查 ,监控量测工作仅停留在表面工作上。
预埋件加工粗糙、不规范
粗糙、测点,每次钢尺挂钩位置难以一致
精细、规范的测点
测点被覆盖
隧道内拱顶沉降问题
隧道内基准点不合理
隧道内基准点不合理
• 土压力监测中存在的问题
• (1)土压力测试时出现负值。
• (2)土压力计埋设时没有进行标定,实际监 测时直接按照标定证书参数进行计算,结 果会出现偏差
线。
• 2 、 监控量测反馈分析
监测数据的信息反馈
反馈的目的
在地下工程中,为保证地下工程施工及周边环境安全, 需要建立一套严密、科学的监测体系,在施工过程中对地 下工程及周边环境进行监测,分析、判断、预测施工中可 能出现的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将施工对周围环 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即通常所说的信息化设计与施 工。其核心内容是监测与信息反馈,信息反馈的主要目的 有:
信息反馈的目的
• (1)指导施工:根据监测所得到的地层变形、周边建 (构)筑物、地下管线影响程度,指导调整盾构掘进参数, 制定合理的保护措施
• (2)安全评价:通过监测了解盾构管片结构及周边建 (构)筑物的变形及受力状况,掌握掘进过程中工程自身 结构所处的安全状态,并对其安全稳定性进行评价。
• (3)动态设计:把监测结果反馈设计,为设计与施工、 监理单位提供沟通渠道,以确保信息化设计与施工的效果
(4)目前,在我国部分城市地下工程施工中,引入第三方监控 量测,对促进监控量测健康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其中还 有很多方面需要近一步规范。
集团公司施工项目监控量测工作存在的问题
①监控量测以完全委外的方式进行,项目部 对监控量测工作管理不力,导致监控量测单位 工作质量差,不能有效的起到信息反馈指导施 工的作用。
• (4)积累资料:为信息化设计与施工积累资料,提高地 下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水平。
监测数据的反馈分析
根据对监测数据分析的时间安排可分为以下三类:
(1)实时分析:每天根据监测数据,分析施工对结构和周 边环境的影响,发现安全隐患,及时采取措施;实时分析一般 采用日报表型式。
挖进度逐步监测,以取得各工况下的量测值
没有保护 盖
管口已破 坏
孔内填充赃 物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正在监测
已加保护盖
A0方向垂 直
A0方向 45°
A0方向不垂 直
测斜管保护装置
隧道收敛监测问题
测点布置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测点预埋件加工、埋设、保护 不规范,影响量测结果的准确性。
测点清理不干净且已经被压弯
清理干净的测点
常见的测点埋设问题
●地表沉降监测问题
(1)路面为水泥路面时,没有采用钻孔埋设测点,导 地表测点与实际地层沉降不符,不能真实反应隧道施工引 起的地表沉降变化情况。
(2)基准点选取位置不当,基准点位置在施工影响范围 内,导致沉降数据失真;
(3)地表沉降点布设不及时,不能真实反应各阶段施工 对地表沉降的影响情况;
监控量测常见错误与监控 量测数据分析反馈
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 熊炎林
2011年11月30日
主要内容
1 监控量测常见错误 2 监控量测数据分析反馈 3 南京地铁TA15标盾构掘进监测实例 4 广州地铁三号线岗石区间超小间距隧 道监测实例
1、 监控量测常见错误
目前国内监控量测主要存在的问题:
⑤监测方案编写不合理,没有针对工程特点、不同施 工阶段特点、工程重难点部位、施工风险高低情况等进 行编写。监测方案中对监测项目的选择、测点布置设计 也存在一定的不科学。
①测点没有按照规范和监测方案要求进行布设,监测点 埋设不及时,测点埋设不规范,测点数量不足,监测频 率不够。监测不及时(特别是拱顶沉降)
• (1)轴力安装时需要焊接一块钢板,防 止轴力过大将钢支撑端头顶坏。
• (2) 轴力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尽量在同 一时间进行监测。
• (3)轴力计安装尽量与测斜保持在同一 断面。
• 管线监测中存在的问题 • (1)完全以地表点来模拟代替管线点 • (2) 不同管线控制值不尽相同,要区别对待 • (3) 管线沉降监测点时严格注意不能破坏管
(1)监控量测与信息反馈应作为重要工序编入施工组织设计, 但目前实施不规范,应用效果较差。
(2)施工技术人员没能深刻领会和掌握信息化设计与施工技术, 实施过程中缺少专业人员。特别是信息反馈方面,很少能结合施 工情况,对监测信息进行合理分析,进而对施工起指导作用。
(3)缺乏环境的评估标准,因此有必要就地下工程施工对周围 环境影响的评估程序、评估方法以及控制标准进行研究。
• (3)土压力盒安设随意,没有使土压力盒 与岩面很好的接触,导致不能真实反应围 岩压力变化
• 钢筋计监测中存在的问题
• (1)焊接时没有没有采用降温措施,仪 器因高温而失效
• (2) 故电缆与仪器的连接在安装前必须引 起足够重视。
• (3)编号出错,导致测试结果与实测位 置不同。
• 钢支撑轴力中存在的问题
路面监测不传反光衣
以钢钉代替监测点
●地表沉降监测问题
不规范的埋设方法
规范的埋设方法
●地表沉降监测常见错误
不规范的埋设方法
规范的埋设方法
地表沉降监测点制作 问题
测斜中存在的常见问题
(1) 测斜管埋深不够 (2) 测斜管与钻孔间回填不密实 (3) 安装测斜管导槽方向与临空面不垂直(应该在计
算中进行修正) (4) 测斜管口没有保护措施(造成孔底基准不一致) (5) 监测数据未进行和数校验 (6) 有的没有基准值数据 (7) 应该求得测斜管安装后的形状 (8) 应该在开挖前取得全部测孔基准值,然后随着开
②没有实行监测数据分级管理制度,没有实行监测数据 预报警制度。
③监测数据未进行分析,监控量测工作没有对施工进行 有效的反馈,信息化施工水平低。
④测点保护力度不够,测点破坏现象严重,部分监测数 据有造假嫌疑,不能有效指导现场施工。
⑤记录表格式不统一,监控量测原始记录数据不规范。
⑥监测仪器设备没有经过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