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风化作用
合集下载
第四章 风化作用
![第四章 风化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0a9f0323e2bd960590c67784.png)
理条件和组成岩石的矿物性质。
一、气候条件 二、地形条件 三、岩石性质(成分、结构、构造)
一、气候对风化作用的影响
主要影响地表的温度、降水量和生物的繁衍。
1.气候寒冷或干燥地区,生物、植被稀少,降水很少。以物
理风化作用为主。化学风化作用较缓慢和微弱,岩石常风化 成具棱角状的粗大碎屑。 2.气候潮湿炎热地区,降水量大,生物繁茂,生物的新陈代 谢和尸体分解过程产生的大量有机酸,具有较强的腐蚀能力, 故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都十分强烈,岩石遭受风化的程度较 深,深达数十米以下的岩石斗可能收到风化破坏。
2. 水化作用 有些矿物吸引一定数量的水,形成含水分子的新矿物。 硬石膏(CaSO4)+2H2O-->石膏(CaSO4.2H2O)
2. 溶解作用
二、化学风化
3.水解作用 水和矿物相结合的一种化学反应。水解作用的实质是矿物与水的 电离产物(H+及OH-)作用,形成易溶于水的氢氧化物,从而从矿 物中脱离出来,因而可使岩石发生破坏。 钾长石+H2O-->高岭石+Sio2+KOH 4.碳酸化作用 当水中溶有CO2时,结合形成碳酸离解为H和(Hco3),易于金 属离子K、Na、Ca结合形成碳酸盐,这种作用称为碳酸化作用。 硅酸盐矿物经碳酸化作用其中碱金属变成碳酸盐随水流失,如花 岗岩中的正长石受到长期碳酸化作用时,则发生如下反应: 钾长石+H2O+Co2 -->高岭石+Sio2+碳酸钾
二、化学风化 5.氧化作用
大气圈中氧含量为 20.1%。当岩石和矿物 暴露于地表或位于地表层 时,与氧充分接触,发生 一系列氧化反应。
二、化学风化
黄铁矿氧化后可 变成褐铁矿
第二节 风化作用的方式
《风化作用》课件
![《风化作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bdc7762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99.png)
化学性风化
1 溶解作用
水溶液中的溶解物质使岩 石溶解,形成溶洞。
2 氧化作用
氧气与岩石中的金属氧化 物作用,使岩石表面产生 颜色变化。
3 碳化
二氧化碳与岩石中的碱性 金属氧化物反应,形成碳 酸盐。
生物性风化
1 植物根系作用
植物根系进入岩石裂缝中,使岩石分解和破裂。
2 动物穿行作用
动物在地面上行走,使地表岩石破碎。
土壤形成
风化作用使岩石分解,形成 了肥沃的土壤,为植物生长 提供了养分。
地貌塑造
风化作用通过剥蚀和重积作 用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地貌, 如峡谷、丘陵、平原等。
物理性风化
1 热胀冷缩
岩石在不同温度下发生膨胀和收缩,导致岩石表层剥落。
2 冻融作用
3 物质膨胀
水的冻融使岩石产生裂缝和剥落。
岩石内部物质吸水膨胀,导致岩石破裂。
《风化作用》PPT课件
风化作用指的是大气风力对地壳岩石的破坏和改造作用。本课件将介绍风化 作用的类型、意义以及对岩石的影响和预防措施。
什么是风化作用
风化作用是指大气风力对地壳岩石的破坏和改造作用。它是地壳岩石在日晒、风吹、水淋等自然力作用下的破 坏和改造过程。
风化作用的意义
环境演化
风化作用加速了地壳岩石的 破坏和变质,推动了地球环 境的演化。
结语
1 风化作用的未来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们对风化作用的认 识将越来越深入,对其未来的发展也有更深 远的影响。
2 重要性再强调
风化作用是地球表面物质循环的重要过程, 对地球环境和生物演化有着重要意义。
风化作用与岩石
1 风化作用对岩石的影响
风化作用使岩石变脆,易于剥落和破裂。
2 岩石的风化类型
5.风化作用
![5.风化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4db817244b35eefdc8d3336f.png)
球状风化
第二节 影响风化作用的因素
2.2气候因素对风化的影响 气候因素包括:气温高低、降水量多少和降水 量季节分配及由此决定的生物繁盛程度。 潮湿炎热气候区——化学风化及生物风化作用 强,矿物和岩石被强烈分解,风化产物厚。 干旱寒冻气候区——降水少,植被较少,化学 风化和生物风化作用较弱,主要以物理风化作 用为主,岩石风化产物是带棱角的碎屑为特征。
CaAl2Si2O8·2NaAlSi2O8+4CO2+(3+n)H2O→ 斜长石 Ca(HCO3)2+2NaHCO3+Al2Si4O10(OH)2·nH2O+2SiO2 粘土矿物
1.2.2 化学风化作用
(4)氧化:为大气和水中的游离氧与矿物化 合成氧化物的过程。
例如:黄铁矿(FeS2)→褐铁矿(Fe2O3·11H2O)
1.2.1 物理风化作用
(5)层裂或卸载作用 深部的岩石处于上覆岩石的强大压力之下,一 旦因上覆岩石剥去,压力解除,岩石随之而产 生向上或向外的膨胀,形成平行于地面的层状 裂隙。
层裂 ——广西桂林猫儿山
球状风化
阳春花岗岩石蛋
融冻风化
1.2.1 物理风化作用
物理风化作用的产物 残积物:在缓坡地带,风 化物原地残留成为残积物。 坠积物:风化的岩块因重 力下滑,坠落在坡麓形成 坠积物。形成下部宽、上 部尖的倒石堆。 氧化铁、锰等有色成分随 水渗入会出现红色或黑的 的风化晕。 右图为褐铁矿晕圈。
生物风化
第二节 影响风化作用的因素
基岩风化的强弱或快慢受许多因素的影响,起主要作用的是岩 石自身的性质和基岩所处的气候环境。 2.1 岩石性质对风化的影响 岩石的矿物性质——矿物品种多的、颜色深和杂色的、颗粒大 和大小差异大的岩石较易风化。 岩石成分——岩石抗风化能力的强弱与它所含矿物的成分和数 量有密切关系。 主要造岩矿物中抵抗风化能力由小到大的次序是:橄榄石、钙 长石、辉石、角闪石、钠长石、黑云母、钾长石、白云母、粘 土矿物、石英、铝和铁的氧化物。方解石也属于易风化矿物。 含Fe、Mg的超基性岩、基性岩比富含石英的酸性岩浆岩容易风 化。 岩石的结构构造——岩石中矿物和碎屑物颗粒的粗细、分选程 度及交结程度等结构特征决定着岩石的致密程度和坚硬程度。 疏松多孔或粗粒多孔的岩石比细粒致密而坚硬的岩石易于风化。 另外,节理发育的岩石易于风化,有时可形成球状风化。
普通地质学-地球科学概论-第四章 风化作用
![普通地质学-地球科学概论-第四章 风化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5a687435f524ccbff0218406.png)
筑酸
物雨
、还
加能
速 风 化 作 用 的 进 程
腐 蚀 金 属 结 构 、
破
坏
建
我国酸雨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青藏高 原以东地区,酸雨的破坏逐年加重,区 域也在逐渐扩大,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 失。据统计,酸雨造成的损失每年高达 20亿元以上。
4.3 岩石性质对风化作用的影响
4.3.1 岩石的结构构造 对风化作用的影响
风化壳厚度与环境因素的对应关系
研究不同地区、不同构造单元中风化壳 的不同性质和发育程度,对工程建筑具 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工程的地基处理, 对工程的稳定性至关重要。如高层建筑 物、铁路路基的地基稳定,水库库底的 渗漏问题等,都需要对风化壳进行详细 的调查研究。
古风化壳对古气候、古环境 及构造活动等具有指示意义
不 同 环 境 中 化 学 风 化 的 速 度 迥 然 不 同
4.2.3 酸雨的形成及破坏作用
酸雨是指pH值<5.6的降水 酸雨是最严重的污染之一,世界上的许 多地方都发生过酸雨事件。 酸雨是工厂排放的酸性气体,造成空气 污染,并经过复杂的大气物理化学过程, 通过大气降雨的形式重新返回地面。 酸雨中所含的酸性物质主要是硫酸和硝 酸。煤炭燃烧排出的二氧化硫和石油燃烧 排出的氮氧化物是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
4.1 物 理 风 化
▪ 由于温度作用或机械作用引起岩石发 生崩解、破坏,但又不改变其化学成 分的风化过程称为物理风化。
▪ 引起物理风化的因素也是多种多样的。 在一些情况下风化过程是由于岩石自 身的原因和温度变化的作用,而没有 外部机械营力的作用,称这种风化作 用为温度风化。由于外部营力的机械 作用使岩石发生崩解的过程称为机械 风化。
4.4.2 风化作用的相关矿产
第四章 风化和剥蚀作用
![第四章 风化和剥蚀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5e0cdfd276eeaeaad1f330f7.png)
1.残积物
残积物:岩石矿物经过风化作用后,残留在原地的物质称 为残积物。 残积物经过生物风化作用可形成土壤(soil) 残积物的特点 经过了风化作用,性质与下伏母岩有成因上的联系。 没有经过搬运作用。无分选性,无层理 分布在分水岭和平缓的山坡上
1. 2. 3.
2.风化壳
表层 土壤(粘土矿物+腐殖质)
第二部分 外动力地质作用
外力地质作用
由外部能源引起的地质作用,或者说是以外部能 源为主引起地球表层的物质成分、地表形态等发 生变化的地质作用。
主要内容
第四章 风化和剥蚀作用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地面流水的地质作用
海洋和湖泊的地质作用 风的地质作用
第四章
风化和剥蚀作用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洪流 河流
地下水的剥蚀作用(溶蚀作用)
三、气候
气候因素主要是指温度(气温)和湿度(降水 量)。
气温直接影响化学风化的速度
温差大小影响物理风化的速度 降水量影响化学风化的强弱
埃及
典型的例子:克雷帕特拉石柱
纽约
两者还决定了风化作用的类型和方式: 风化类型类型
冰冻气候区
冰劈作用为主,基本不发生化学风化
干旱、半干旱 温差风化为主,化学风化微弱 温暖潮湿 炎热潮湿 化学风化为主、生物风化次之 化学风化、生物风化均十分强烈
物理风化作用使岩石碎裂、崩解、剥落的碎块和 岩屑在重力作用下滚落到基岩的坡脚,形成坠积 物。 其特点是大小混杂、层次不清,岩屑成分与原岩 基本相同。
(二) 化学风化作用chemical weathering
《风化作用》课件
![《风化作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7483493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f3.png)
氧化碳等与岩石中的矿物发生化学反应,导致岩石分解。
分类:物理风化、化学风化
总结词
物理风化主要包括机械破碎和热胀冷缩等现象,而化学风化则涉及到矿物与水、氧气和二氧化碳等发生的化学反 应。
详细描述
物理风化主要通过机械方式使岩石崩解,如温度变化引起的热胀冷缩,使岩石产生裂缝,或者冰冻和干燥引起的 应力变化,使岩石碎裂。而化学风化则是由岩石中的矿物与水、氧气和二氧化碳等发生化学反应,导致岩石分解 。这些化学反应可以改变岩石的成分和结构,使其逐渐分解成碎屑和土壤。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拓展,风化作用的研究将更加深入和广泛。同时,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 ,风化作用的研究也将更加注重实际应用和环境保护的结合。
THANKS
感谢观看
一些植物和微生物会分泌出酸性和碱性物 质,对岩石进行腐蚀和分解。
03
风化作用的影响
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风化作用会导致地表 岩石破碎、分解,形 成大小不一的碎屑。
风化作用还会导致地 表起伏不平,增加地 表的粗糙度。
这些碎屑在重力作用 下逐渐堆积,形成各 种地貌,如山丘、峡 谷等。
对土壤形成的影响
风化作用产生的碎屑和土壤中的 有机质经过微生物分解和化学反
人类活动对风化作用的影响涉及到土地利用、采矿、水利 工程、交通建设等多个方面。例如,采矿活动会破坏地表 的岩石和土壤,水利工程和交通建设会导致土壤和岩石的 移动和变形,这些都会促进风化作用的进行。
风化作用研究的发展趋势
风化作用研究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基础理论的研究,深入了解风化作用的机理和过程;加强应用研究, 将风化作用的研究成果应用到实际的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中;加强跨学科的合作,将地质学、地理学、生态学等多个学科的 理论和方法结合起来,全面深入地研究风化作用。
分类:物理风化、化学风化
总结词
物理风化主要包括机械破碎和热胀冷缩等现象,而化学风化则涉及到矿物与水、氧气和二氧化碳等发生的化学反 应。
详细描述
物理风化主要通过机械方式使岩石崩解,如温度变化引起的热胀冷缩,使岩石产生裂缝,或者冰冻和干燥引起的 应力变化,使岩石碎裂。而化学风化则是由岩石中的矿物与水、氧气和二氧化碳等发生化学反应,导致岩石分解 。这些化学反应可以改变岩石的成分和结构,使其逐渐分解成碎屑和土壤。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拓展,风化作用的研究将更加深入和广泛。同时,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 ,风化作用的研究也将更加注重实际应用和环境保护的结合。
THANKS
感谢观看
一些植物和微生物会分泌出酸性和碱性物 质,对岩石进行腐蚀和分解。
03
风化作用的影响
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风化作用会导致地表 岩石破碎、分解,形 成大小不一的碎屑。
风化作用还会导致地 表起伏不平,增加地 表的粗糙度。
这些碎屑在重力作用 下逐渐堆积,形成各 种地貌,如山丘、峡 谷等。
对土壤形成的影响
风化作用产生的碎屑和土壤中的 有机质经过微生物分解和化学反
人类活动对风化作用的影响涉及到土地利用、采矿、水利 工程、交通建设等多个方面。例如,采矿活动会破坏地表 的岩石和土壤,水利工程和交通建设会导致土壤和岩石的 移动和变形,这些都会促进风化作用的进行。
风化作用研究的发展趋势
风化作用研究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基础理论的研究,深入了解风化作用的机理和过程;加强应用研究, 将风化作用的研究成果应用到实际的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中;加强跨学科的合作,将地质学、地理学、生态学等多个学科的 理论和方法结合起来,全面深入地研究风化作用。
第四章 第四纪沉积物及其工程地质特征(1)
![第四章 第四纪沉积物及其工程地质特征(1)](https://img.taocdn.com/s3/m/5fc0a130eefdc8d376ee32ee.png)
雨水和溶雪水的地质作用以冲刷作用为主, 它们沿着斜坡面流动,将地表的碎屑物质顺斜 坡向下搬运或移动。通常冲刷作用是在整个斜 坡面上进行,好像是把地面剥去一层一样,其 结果是使地形逐渐变得平缓,并造成水土流失。 冲刷作用在地表无植物覆盖的情况下最强烈; 在有茂密植物覆盖的地面上,则不显著。 坡积土(slope wash):高处的风化碎屑物 坡积土(slope wash):高处的风化碎屑物 由于雨水或溶雪水的搬运,或者由于本身的重 力作用,运移到坡下或山麓堆积而成的土。
河谷地貌
上游地区,由于坡度陡,流速大, 上游地区,由于坡度陡,流速大, 垂直侵蚀作用强。 在中游地区,一般两岸受侧方侵 在中游地区,一般两岸受侧方侵 蚀作用的冲刷较强,因而河谷斜 坡的形状比较开展,谷底比较宽 阔。 在下游地区,冲刷作用弱而沉积 在下游地区,冲刷作用弱而沉积 作用强,河谷开展,成宽广的平 谷。泥砂类的沉积物多,成广大 平原,洪水容易泛滥。
洪积土: 洪积土:当山洪急流携带大量石块泥砂在山口以外
的平缓地带沉积下来便形成洪积土。
洪积土的特征: 洪积土的特征:
物质大小混杂,分选性差,颗粒多带有棱角。 洪积扇顶部以粗大块石为多;中部地带颗粒变细,多 为砂砾粘土交错;扇的边缘则以粉砂和粘性土为主。 洪积物质随近山到远山 呈现由粗到细的分选作用, 但碎屑物质的磨圆度由于 搬运距离短而仍不佳。山 洪大小交替的分选作用, 常呈不规则的交错层状构 造,交错层状构造往往形 成夹层、尖灭及透镜体等 产状。
第四章
第四纪沉积物及其工程地质特征
内容提要: 内容提要:
一、风化作用及残积土 二、地表流水的地质作用 三、海洋的地质作用 四、湖泊的地质作用 五、冰川的地质作用 六、风的地质作用
第四纪地质Quarternary 第四纪地质Quarternary Geology
河谷地貌
上游地区,由于坡度陡,流速大, 上游地区,由于坡度陡,流速大, 垂直侵蚀作用强。 在中游地区,一般两岸受侧方侵 在中游地区,一般两岸受侧方侵 蚀作用的冲刷较强,因而河谷斜 坡的形状比较开展,谷底比较宽 阔。 在下游地区,冲刷作用弱而沉积 在下游地区,冲刷作用弱而沉积 作用强,河谷开展,成宽广的平 谷。泥砂类的沉积物多,成广大 平原,洪水容易泛滥。
洪积土: 洪积土:当山洪急流携带大量石块泥砂在山口以外
的平缓地带沉积下来便形成洪积土。
洪积土的特征: 洪积土的特征:
物质大小混杂,分选性差,颗粒多带有棱角。 洪积扇顶部以粗大块石为多;中部地带颗粒变细,多 为砂砾粘土交错;扇的边缘则以粉砂和粘性土为主。 洪积物质随近山到远山 呈现由粗到细的分选作用, 但碎屑物质的磨圆度由于 搬运距离短而仍不佳。山 洪大小交替的分选作用, 常呈不规则的交错层状构 造,交错层状构造往往形 成夹层、尖灭及透镜体等 产状。
第四章
第四纪沉积物及其工程地质特征
内容提要: 内容提要:
一、风化作用及残积土 二、地表流水的地质作用 三、海洋的地质作用 四、湖泊的地质作用 五、冰川的地质作用 六、风的地质作用
第四纪地质Quarternary 第四纪地质Quarternary Geology
4第四章 风化作用
![4第四章 风化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4da6b4dc28ea81c758f5782e.png)
• 二、岩石所处的环境条件
• (一)气候 • 不同气候地带的水分与温度的条件不同特点如下: • (1)极地气候区。由于温度低,所以因水的冻结融 化而产生的物理风化作用强烈学风化微弱,风化产物 中粘土很少。 • (2)沙漠干旱气候区。物理风化为主,以温度变化 的作用占优势。 • (3)温带湿润气候区。温和多雨,植物生长茂盛, 所以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占重要地位,水的冻结与温 度变化作用都较次要。 • (4)热带湿润气候区。温度较高,雨量丰富,化学 风化和生物风化特别强烈而迅速。
第四节
• 一、风化壳的概念
风化壳
• 岩石经过风化以后,部分物质随水溶解流失,部分 物质变得疏松,残留于地表,叫做残积物。残积物
可以经搬运成为其他类型的堆积物。从整个岩石圈
来看,上层部分都是风化的残余物(包括就地堆积
的与经过搬运的),它们构成一层薄薄的外壳叫做
风化壳。
• 对于风化壳的上下部分,其岩石经受风 化的程度是不同的,愈近地表,风化程 度众深。一般的残积风化壳自地表向下 进行分层。 • 第一层:风化强烈,多细小的矿物质, 腐殖质多。 • 第二层:矿物质分解较差,腐殖质较少。 • 第三层:半风化岩石层,岩石的外貌尚 可辨别,但已开始风化。 • 第四层:未经作用的新鲜岩石。
胶结的砂岩,风化快,能生成较厚的风化层次,
松散面无大块。由硅质或铁质胶结的岩石,则风 化难,风化层薄,常有大岩块夹杂。
• (5)石灰岩。其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在湿润气候条
件下,风化作用以溶解为主。风化产物多是质地粘细,
含钙质丰富,酸性较弱。地面的残积物层与下面基岩
之间,没有过渡的半风化层,界线十分清楚,经常是 基岩裸露,土层浅薄,植被不易生长。 • 石灰岩的风化难易与岩石的成分及构造有很大关系, 例如硅质石灰岩风化难,泥质石灰岩风化较易;厚层 石灰岩风化难,而薄层石灰岩经构造破碎的,则风化 较快。
普通地质学 (谢文伟,黄体兰,周仁元,王嵩莉) 第四章 风化作用
![普通地质学 (谢文伟,黄体兰,周仁元,王嵩莉) 第四章 风化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8ba5d50279563c1ec5da7123.png)
溶解物质——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作用的产物,一部分是以溶液形式被水带走(K、
Na、Ca和Mg等元素的碳酸盐、硫酸盐、氯化物及少数Mn、P的氯化物)。 这是化学沉积物的主要来源,另一部分是SiO2以胶体溶液形式被水带走。
难溶物质——一些相对不活跃的元素(如:Fe、 Al)残留物在原地形成褐铁矿、粘土
矿和铝土矿。
二、化学风化作用
(一)溶解作用
水是溶剂,自然界中的水中总会有一定数量的O2、CO2和一些酸、碱物质,因此具有较强 的溶解能力,能溶解大多数矿物。常见矿物的溶解度大小顺序为:石盐、石膏、方解石、 4.1 风 化 作 用 的 类 型 ( 化 学 风 化 )
橄榄石、辉石、角闪石、滑石、蛇纹石、绿帘石、钾长石、黑云母、白云母、石英。
普通地质学
第四章 风化作用
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 谢文伟 谢宇飞 制作
风化作用——地表及接近地表的岩石,在温度、大气、水和生物的影响下,使
岩石在原地遭受复杂的分解和破坏的过程。
4.1 风 化 作 用
风化作用
影视:风化作用
第一节 风化作用的类型
按风化作用的性质和方式可分为三种类型:物理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生物风化作用。
1.风化壳的分层
土壤层 残积层(碎屑层)
4.3 风 化 作 用 的 产 物 ( 风 化 壳 ) 半风化层
基岩
风化壳厚度与环境因素的对应关系
2.研究风化壳的意义
可以了解地壳运动的情况 可以恢复古地理环境
可以帮助寻找风化壳型矿产
本章学习要求
了解风化作用及其结果和风化壳的特征; 初步掌握风化作用的基本原理。
3.层裂或卸载作用
深部的岩石处于上覆岩石的强大压力之下,一旦因上覆岩石剥去,压力解除,岩 石随之而产生向上或向外的膨胀,形成平行于地面的层状裂隙。
工程地质学-第四章 风化作用
![工程地质学-第四章 风化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d2d27a77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8f.png)
温差大的地区,在白 天当太阳光直射时,岩 石表层增温而膨胀,而 内部膨胀小甚至未发生 变化。到了夜晚气温骤 降,岩石表面收缩。这 样使其岩石表面与内部 产生应力差。这种生应 力差就会使岩石破裂。
水的冻融
贮藏在地表岩石 空隙中的液态水, 当温度下降到摄氏 零度以下时,就会 结冰,结冰后的体 积体积增大1/11左 右空隙中产生巨大 的,这种压力就会 岩石裂开。
山西省新广武~原平高速公路5号高边坡 (坡高58m)尚未开挖,倾向坡面软弱结构面明显
古风化壳: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的风化壳。
★找矿: 因风化壳上常有风化矿床(见铝土矿)
★ 恢复古地理,古气候: 不同风化壳的厚度、成分来研究,因它们直接
与气候有关。
★ 构造研究: 古风化壳具有不整合意义(不整合面上常有风
化壳存在),因此它又可叫风化剥蚀面,通过不 整合面研究(古风化壳)可知地壳运动的性质。
如:块状岩石遭 受多组裂隙破坏,在 交叉处最易风化, 最后将岩石变为球形 体(球状风化)。
构造运动的影响: 上升区—风化较强、 物理风化盛行, 稳定或下降区—地形 平坦,风化产物堆积 原地,流水,生物丰 富,化学风化、生物 风化盛行
球形风化
球形风化
球形风化
第四节 风化作用的产物
土壤 岩石经过物理风化作用、化学
第三节 影响风化石作柱风用化的前后因对比素
气候因素
气候因素主要是降水量、 湿度和温度。因水在风化 中作用强烈,而温度对风 化速度。
1 寒冷区——物理风化为主 (寒冻风化),化学风化 生物风化不强烈。
2 干旱区——温差大,降水 少,物理风化为主。
3 炎热潮湿区——水多,气 温高,生物繁茂,所以化 学、生物风化强烈 。
第三节 影响风化作用的因素
水的冻融
贮藏在地表岩石 空隙中的液态水, 当温度下降到摄氏 零度以下时,就会 结冰,结冰后的体 积体积增大1/11左 右空隙中产生巨大 的,这种压力就会 岩石裂开。
山西省新广武~原平高速公路5号高边坡 (坡高58m)尚未开挖,倾向坡面软弱结构面明显
古风化壳: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的风化壳。
★找矿: 因风化壳上常有风化矿床(见铝土矿)
★ 恢复古地理,古气候: 不同风化壳的厚度、成分来研究,因它们直接
与气候有关。
★ 构造研究: 古风化壳具有不整合意义(不整合面上常有风
化壳存在),因此它又可叫风化剥蚀面,通过不 整合面研究(古风化壳)可知地壳运动的性质。
如:块状岩石遭 受多组裂隙破坏,在 交叉处最易风化, 最后将岩石变为球形 体(球状风化)。
构造运动的影响: 上升区—风化较强、 物理风化盛行, 稳定或下降区—地形 平坦,风化产物堆积 原地,流水,生物丰 富,化学风化、生物 风化盛行
球形风化
球形风化
球形风化
第四节 风化作用的产物
土壤 岩石经过物理风化作用、化学
第三节 影响风化石作柱风用化的前后因对比素
气候因素
气候因素主要是降水量、 湿度和温度。因水在风化 中作用强烈,而温度对风 化速度。
1 寒冷区——物理风化为主 (寒冻风化),化学风化 生物风化不强烈。
2 干旱区——温差大,降水 少,物理风化为主。
3 炎热潮湿区——水多,气 温高,生物繁茂,所以化 学、生物风化强烈 。
第三节 影响风化作用的因素
第四章 风化作用
![第四章 风化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6b357433cc7931b765ce156b.png)
•
•
•
• •
二、风化作用的阶段
• 由于各地风化条件的 元素迁移序列 差异,使岩石的风化 进程不一,从而使风 1. 强烈移的 化壳的发展处于不同 的阶段。各阶段,元 2. 易移失的 素的物化性质、生物 3. 可移失的 的选择性吸收以及气 候和地形等的影响, 4. 略可移的 使元素的迁移按一定 5. 实际上不 顺序进行。见表 移失的
• 矿物岩石的差异性胀 缩 • 冰劈作用 • 层裂或卸荷作用 • 盐分结晶的撑裂作用
二、化学风化
• 是地表岩石在水、氧及二氧化碳的作用下 发生化学成分变化,并产生新矿物的作用。 包括以下几种主要方式: 1.溶解作用 2、水化作用 3.水解作用 4、氧化作用
• • • •
• 1.溶解作用 • 水是一种极性溶剂,岩石中矿物是无机盐, 因此所有的矿物都能溶于水,只是溶解度 有差异,有难溶的物质溶解度非常小,但 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算起来,水的溶解量 仍是相当大的,并且地表水中常含CO2、 NO2等酸性物质,更提高了水的溶解能力。
第四章 风化作用
第一节风化作用的类型 概念:在常温常压下,由于温度、水、氧、二 氧化碳、生物等因素的影响,使组成地壳表层 的岩石发生一系列崩裂、分解等变化的作用。 按风化作用因素和作用性质的不同,分为物理 风化、化学风化、生物风化三种。
一、物理风化
• 岩石在风化过程中, 只发生机械破碎,化 学成分不变。引起物 理风化的主要因素是 温度变化、冰的冻结、 结晶膨胀。破坏只使 岩石由大块变为小块, 再变成细沙,细粉, 最后变成岩土
• 二、岩石所处的环境条件 • 1、气候:极地气候地区(冻容)、沙漠干 旱气候地区(温差)、温带湿热气候地区 (温和、多雨,以生物及化学风化为主)、 热带湿热气候地区(湿热,生物及化学风 化强烈而迅速) • 2、地形与植被:坡地、陡崖地段易风化; 植被掩盖地段一般风化较弱。
第四章 风化作用ppt课件
![第四章 风化作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7225d61551810a6f52486b2.png)
• 温度风化在温差大的地区最为强烈,特别 是昼夜温差大、空气干燥、缺少植被地地 区,因此温度访华沙漠. 地区最为盛行。
.
• 机械风化是外部营力作用使岩石发生机 械破坏的结果。水在冻结过程中由于密 度降低,体积增大,会产生巨大的破坏 力。当水进入岩石的孔隙或裂隙中,如 果产生冻结过程,其相应的膨胀力可以 导致岩石发生解体,尤其是周期性的冻 结作用,很容易把岩石破坏成较小的块 体,这种风化作用称为冻结风化。
.
残积型金刚石的形成
.
4.4.3 土 壤
具有肥力、含 有有机成分, 并有特殊结构 类型的陆地表 面层称为土壤
.
土壤的分层
• 腐殖质聚集层(A)具有大量的植物残骸, 其主导作用是腐殖质的积聚
• 残积层(B)主要是土壤层的内部风化,以 物质的带出为主导,大多存在粘土矿物
• 淋积层(C)主要积聚从其他层带来的物质 • 母岩(D)未经土壤形成作用的岩石
研究不同地区、不同构造单元中风化壳 的不同性质和发育程度,对工程建筑具 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工程的地基处理, 对工程的稳定性至关重要。如高层建筑 物、铁路路基的地基稳定,水库库底的 渗漏问题等,都需要对风化壳进行详细 的调查研究。
.
古风化壳对古气候、古环境 及构造活动等具有指示意义
.
4.4.2 风化作用的相关矿产
.
土
面
壤 的
剖
A B
C
D
.
.
.
• 由未移动过的残积物构成的一类风化壳 称为自形壳,其特征是全部由原岩风化 而成。在风化过程中,从自形壳中带出 或加入某些化学元素,构成了次生壳。 目前大多数地质工作者对风化壳的理解 基本上是那些未经移动的、原生的自形 壳。风化壳的形成是各种风化作用及其 影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
• 机械风化是外部营力作用使岩石发生机 械破坏的结果。水在冻结过程中由于密 度降低,体积增大,会产生巨大的破坏 力。当水进入岩石的孔隙或裂隙中,如 果产生冻结过程,其相应的膨胀力可以 导致岩石发生解体,尤其是周期性的冻 结作用,很容易把岩石破坏成较小的块 体,这种风化作用称为冻结风化。
.
残积型金刚石的形成
.
4.4.3 土 壤
具有肥力、含 有有机成分, 并有特殊结构 类型的陆地表 面层称为土壤
.
土壤的分层
• 腐殖质聚集层(A)具有大量的植物残骸, 其主导作用是腐殖质的积聚
• 残积层(B)主要是土壤层的内部风化,以 物质的带出为主导,大多存在粘土矿物
• 淋积层(C)主要积聚从其他层带来的物质 • 母岩(D)未经土壤形成作用的岩石
研究不同地区、不同构造单元中风化壳 的不同性质和发育程度,对工程建筑具 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工程的地基处理, 对工程的稳定性至关重要。如高层建筑 物、铁路路基的地基稳定,水库库底的 渗漏问题等,都需要对风化壳进行详细 的调查研究。
.
古风化壳对古气候、古环境 及构造活动等具有指示意义
.
4.4.2 风化作用的相关矿产
.
土
面
壤 的
剖
A B
C
D
.
.
.
• 由未移动过的残积物构成的一类风化壳 称为自形壳,其特征是全部由原岩风化 而成。在风化过程中,从自形壳中带出 或加入某些化学元素,构成了次生壳。 目前大多数地质工作者对风化壳的理解 基本上是那些未经移动的、原生的自形 壳。风化壳的形成是各种风化作用及其 影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四 风化作用PPT课件
![四 风化作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cb03bc3ad02de80d5d8408b.png)
岭石的过程:
K(AlSi3O8)
(K,H3O)Al2(OH)2(AlSi4O10)
Al4(OH)8(Si4O10)
.
18
4.2.2影响化学风化作用的因素
• 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 • 有机界的作用 • 环境与气候
.
19
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是影响化学风化作用 的主要因素。不同的岩石由于化学成分的 不同,其化学活动性也明显不同(主要表 现在原子价、离子半径、离子亲和力、化 合能力和极化能力等方面),容易被氧化、 溶解的岩石出露区,总是化学风化作用较 为强烈的地段。同一岩石中由于不同矿物 成分的差异,也会造成风化作用的差异。
化学性质的元素由低价氧化物转变为高价
氧化物。如:
FeS2+nO2+mH2O
FeSO4
Fe2(SO4)3
Fe2O3•nH2O
.
15
溶解作用
溶解作用是化学风化过程的另一种常见的形式。含有CO2或者 其他酸性气体的水,可以使岩石发生溶解。对于一些蒸发盐类,
如石膏、岩盐等,水的溶解作用表现. 尤为明显。
16
• 温度风化在温差大的地区最为强烈,特别 是昼夜温差大、空气干燥、缺少植被地地 区,因此温度访华沙漠. 地区最为盛行。 6
.
7
• 机械风化是外部营力作用使岩石发生机 械破坏的结果。水在冻结过程中由于密 度降低,体积增大,会产生巨大的破坏 力。当水进入岩石的孔隙或裂隙中,如 果产生冻结过程,其相应的膨胀力可以 导致岩石发生解体,尤其是周期性的冻 结作用,很容易把岩石破坏成较小的块 体,这种风化作用称为冻结风化。
第四章 风 化 作 用
.
1
出全词的 杂崩
物部并许“过解风
理。不多风程、化
第四章风化作用分析
![第四章风化作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558c8df011ca300a7c39027.png)
第一节 风化作用
一、物理风化作用 二、化学风化作用 三、生物风化作用 四、影响风化作用的因素 五、风化壳
风化作用是指在地表或接近地表的环境中, 由于温度变化、大气、水、生命活动等因素, 使矿物、岩石遭受破坏但破坏的产物基本残 留在原地的作用。
风化作用较强烈的地带称风化带.
风化作用按其进行的方式及性质又可分为 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三种类型。
地球上的戈壁
凤凰号拍摄的 火星表面,
显示风化严重
月球表面
(一)温差风化
温差风化是指由于大气温度周期性变化引 起的物理风化作用。
温差风化在温度变化较大的内陆地区最为 强烈,特别是由不同颜色的粒状矿物组成 的岩石更为明显。
原理与过程:温 差大的地区,在白天 当太阳光直射时,岩 石表层增温而膨胀, 而内部膨胀小甚至未 发生变化。到了夜晚 气温骤降,岩石表面 收缩。这样使其岩石 表面与内部产生应力 差。这种应力差就会 使岩石破裂。
物理风化的结果,使岩石、矿物被崩解、 破碎。
碎屑物的特点:大小混杂、棱角清楚、层 次不清,其成分与原岩相同。
物理风化作用可形成坡积型宝玉石矿床。
二、化学风化作用
化学风化作用是指矿物、岩石与大气圈、 水圈中的化学成分发生反应,使其分解并 形成新矿物的作用。
在自然界中,化学风化最有利的环境是温 暖、潮湿的热带、亚热带气候。
由于易溶的物质被溶解并随水溶液带走,在岩石 中形成孔隙、裂隙,并不断扩大,结果使岩石变 得疏松,以至破碎;同时也使一些难溶的物质残 留在原地,相对富集。
土 壤 层 中 的 被 溶 蚀 的 长 石
溶蚀淋滤地貌
云南路南石林
马达加斯加的石林
风
酸雨的效果
化
前
一、物理风化作用 二、化学风化作用 三、生物风化作用 四、影响风化作用的因素 五、风化壳
风化作用是指在地表或接近地表的环境中, 由于温度变化、大气、水、生命活动等因素, 使矿物、岩石遭受破坏但破坏的产物基本残 留在原地的作用。
风化作用较强烈的地带称风化带.
风化作用按其进行的方式及性质又可分为 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三种类型。
地球上的戈壁
凤凰号拍摄的 火星表面,
显示风化严重
月球表面
(一)温差风化
温差风化是指由于大气温度周期性变化引 起的物理风化作用。
温差风化在温度变化较大的内陆地区最为 强烈,特别是由不同颜色的粒状矿物组成 的岩石更为明显。
原理与过程:温 差大的地区,在白天 当太阳光直射时,岩 石表层增温而膨胀, 而内部膨胀小甚至未 发生变化。到了夜晚 气温骤降,岩石表面 收缩。这样使其岩石 表面与内部产生应力 差。这种应力差就会 使岩石破裂。
物理风化的结果,使岩石、矿物被崩解、 破碎。
碎屑物的特点:大小混杂、棱角清楚、层 次不清,其成分与原岩相同。
物理风化作用可形成坡积型宝玉石矿床。
二、化学风化作用
化学风化作用是指矿物、岩石与大气圈、 水圈中的化学成分发生反应,使其分解并 形成新矿物的作用。
在自然界中,化学风化最有利的环境是温 暖、潮湿的热带、亚热带气候。
由于易溶的物质被溶解并随水溶液带走,在岩石 中形成孔隙、裂隙,并不断扩大,结果使岩石变 得疏松,以至破碎;同时也使一些难溶的物质残 留在原地,相对富集。
土 壤 层 中 的 被 溶 蚀 的 长 石
溶蚀淋滤地貌
云南路南石林
马达加斯加的石林
风
酸雨的效果
化
前
4.5外力,风和风化_普通地质学
![4.5外力,风和风化_普通地质学](https://img.taocdn.com/s3/m/0e6f7888804d2b160a4ec01a.png)
物理风化的主要方式
1. 温差风化:岩石表层温度的周期性变化使岩石崩解,多在 温差大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发生。 2. 冰劈作用:岩石裂隙中的水结冰后体积膨胀,溶化后体积 变小,再加入水,然后再次膨胀,长期反复作用引起岩石破裂。 主要发生在高纬度及高山区。 3. 盐类的结晶与潮解作用:与冰劈类似。盐类结晶使体积增 大,多发生在干旱及半干旱地区。
富铝化阶段 砖红土风化壳 赤道热带区
古风化壳: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风化壳 古土壤: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土壤
昆仑山顶风化壳
古风化壳
现代风化壳
风的地质作用
风是空气的水平运动。它起源于太阳对大气的幅射,形成 于不同的纬度分带和地理分区。 风是导致沙漠化,风成黄土与风灾的直接原因之一。 大气系统是一个受到多种不确定因素影响的复杂系统;因 此气候变化的长期行为是不可预测的。
Cl(Br,B,I); S K , C a , N a , M g, F, Sr SiO 2, M n , P, B a , R b , N Al, Fe, Ti SiO 2(石 英 )
风化作用阶段 风化壳类型
气候类型
机械破碎阶段 机械风化壳 高纬寒冻区
富钙化阶段 碳酸盐风化壳 中纬温带区
富硅铝阶段 高岭土风化壳 低纬亚热带区
4FeSO4(硫酸亚铁) + 8H2O4Fe(OH)3 +4H2SO4 溶解作用:
卤化物、硫酸盐、碳酸盐等矿物易溶于水的作用。 最常见是碳酸盐矿物溶于含CO2的水溶液中, 如:
CaCO3(方解石) +H2O +CO2Ca(HCO3)2
化学风化的主要方式:
水解作用:水中H和OH-离子置换矿物在水中离解出的离子的作 用。如 4K[AlSi3O8]( 钾 长 石 )+6H2O Al4[Si4O10](OH)8 ( 高 岭 石 ) +8SiO2(蛋白石胶体)+4K(OH)(溶液) 水化作用:水分子结合到矿物晶格中变成为含水的新矿物。如
4.1_风化作用
![4.1_风化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ef0b8648be1e650e52ea9917.png)
残积土及风积土
母岩性质及边坡对土的形 风 化 后 )
(二)风化带 岩石的风化一般是由表及里呈带状分布。 由地表往下风化作用的影响逐渐减弱以至消 失。因此在风化剖面的不同深度上,岩石的 物理力学性质有明显的差异。从岩石风化程 度的深浅,在风化剖面上自下而上可分成四 个风化带:微风化带、弱风化带、强风化带 和全风化带。
《岩土工程勘查规范》GB50021-2001划分出4种风化程 度的岩石:全风化、强风化、中等风化和微风化。
风化程度
残积土
全风化 强风化 中等风化 微风化
特 征 描 述
组织结构全部破坏,已风化成土状,锹镐易挖掘,干钻易钻进, 具可塑性。
结构基本破坏,但尚可辨认,有残余结构强度,可用镐挖,干 钻可钻进。
温度变化是引起岩石物理风化作用 的最主要因素。 (1)由于温度的变化产生温差,温差 可促使岩石膨胀和收缩交替地进行,久
之则引起岩石破裂。(2)岩石本身的某
些性质,如岩石的颜色、矿物成分和矿
物颗粒的大小等对于温度变化的感应程
度是不同的。
物理风化
花岗岩层状剥落
层状裂隙
花岗岩机械风化及冰楔
球状风化的形成
(二)防治方法
这种方法是采取制止风化作用继续发展, 或采用人工方法加固风化岩的措施。 • 覆盖防止风化营力入侵的材料,如沥青、水 泥、粘土盖层等; • 灌注胶结和防水的材料,如水泥、沥青、水 玻璃、粘土等浆液,使其起到封闭和胶结岩石 裂隙的作用;
(二)防治方法 • 整平地区,加强排水。水是风化作用最活跃 因素之一,隔绝了水就能减弱岩石的风化速度; •岩石风化速度较快时,必须通过敞露的探槽观 测岩石的风化速度,从而确定基坑的敞开期限 内岩石风化可能达到的程度,据此拟定保护基 坑免受风化破坏的措施。
第四章 岩石风化_PPT幻灯片
![第四章 岩石风化_PPT幻灯片](https://img.taocdn.com/s3/m/866243cab7360b4c2f3f6468.png)
1.气候 气候是控制风化性质和强度的主要因素。温度和降雨量是物
理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的基础,是风化过程和风 化强度的推动力,其地带性导致风化壳分别的地带性。 温度影响化学反应的速率,温度增高,岩石及矿物的风 化作用加剧;降雨量控制着化学反应以及淋滤可溶性矿 物所需的水分,水分增多,风化壳中粘粒含量增多。在 潮湿的热带,风化强度约是温带的3倍,寒带的10倍 (Bridges,E.M,1978)。所以在湿热地区一般以化学风化 为主,风化深度较大;高寒地区气温低,干旱荒漠地区 日照强烈且年降雨量小。这些地区的岩石多以物理风化 为主,风化深度一般不大。
残积土
二、风化岩石的工程性状及工程意义
岩石风化后,发生了一系列不同程度的变化,从而改变了岩石的工 程特性,主要表现在:
岩石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发生变化。原生矿物经受水解、水化、 氧化等作用后,逐渐转化生成新的次生矿物,特别是粘土矿物, 从而改变了岩石的性质。
结构构造的变化。岩石的完整性遭到破坏,风化破坏岩石颗粒间 联接,扩大岩石原有裂隙,产生新的风化裂隙,降低结构面的粗 糙程度,使岩石分裂成碎块,破坏岩体的完整性。整体状、块状、 层状结构岩体变为碎裂结构岩体,甚至散体结构的土体。坚硬岩 石可变为软弱岩石,甚至松散土。
第一节 概述
一、风化和风化作用的概念
风化:岩石在各种风化营力作用下,发生的物 理和化学变化过程。
风化壳:表层不同深度的岩石,遭受风化程度 的不同,形成不同成分和结构的多层残积物, 由其构成的复杂剖面称为风化壳。 不同岩石,不同地区,风化壳有很大差别。其 厚度很大差别,大则几百米。 地壳表层保留的主要为现代时期形成的风化壳 。当风化壳形成后,被后来的堆积物掩埋,被 保留下来成为古风化壳。
2.岩性
软质岩石比硬质岩石更易风化。
理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的基础,是风化过程和风 化强度的推动力,其地带性导致风化壳分别的地带性。 温度影响化学反应的速率,温度增高,岩石及矿物的风 化作用加剧;降雨量控制着化学反应以及淋滤可溶性矿 物所需的水分,水分增多,风化壳中粘粒含量增多。在 潮湿的热带,风化强度约是温带的3倍,寒带的10倍 (Bridges,E.M,1978)。所以在湿热地区一般以化学风化 为主,风化深度较大;高寒地区气温低,干旱荒漠地区 日照强烈且年降雨量小。这些地区的岩石多以物理风化 为主,风化深度一般不大。
残积土
二、风化岩石的工程性状及工程意义
岩石风化后,发生了一系列不同程度的变化,从而改变了岩石的工 程特性,主要表现在:
岩石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发生变化。原生矿物经受水解、水化、 氧化等作用后,逐渐转化生成新的次生矿物,特别是粘土矿物, 从而改变了岩石的性质。
结构构造的变化。岩石的完整性遭到破坏,风化破坏岩石颗粒间 联接,扩大岩石原有裂隙,产生新的风化裂隙,降低结构面的粗 糙程度,使岩石分裂成碎块,破坏岩体的完整性。整体状、块状、 层状结构岩体变为碎裂结构岩体,甚至散体结构的土体。坚硬岩 石可变为软弱岩石,甚至松散土。
第一节 概述
一、风化和风化作用的概念
风化:岩石在各种风化营力作用下,发生的物 理和化学变化过程。
风化壳:表层不同深度的岩石,遭受风化程度 的不同,形成不同成分和结构的多层残积物, 由其构成的复杂剖面称为风化壳。 不同岩石,不同地区,风化壳有很大差别。其 厚度很大差别,大则几百米。 地壳表层保留的主要为现代时期形成的风化壳 。当风化壳形成后,被后来的堆积物掩埋,被 保留下来成为古风化壳。
2.岩性
软质岩石比硬质岩石更易风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由未移动过的残积物构成的一类风化壳 称为自形壳,其特征是全部由原岩风化 而成。在风化过程中,从自形壳中带出 或加入某些化学元素,构成了次生壳。 目前大多数地质工作者对风化壳的理解 基本上是那些未经移动的、原生的自形 壳。风化壳的形成是各种风化作用及其 影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风化壳厚度与环境因素的对应关系
岩石遭受冻结风化的现象
蠕成 用 越 械 虫机 力 大 风 动械 , , 化 植 物风 就 同 作 物 等化 像 时 用 的 ,。 楔 对 。 根 也各 子 岩 随 系 会种 一 石 着 和 产掘 样 的 树 掘 生地 将 裂 木 地 动 机动 械 岩隙的物 作物 石 壁 生 对 用, 沿 产 长 岩 。如 裂 生 , 石 啮隙了其也 齿劈极根会 类开大系产 动,的越生 物造作来机 、
我国酸雨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 青藏高原以东地区,酸雨的破 坏逐年加重,区域也在逐渐扩 大,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据统计,酸雨造成的损失每年 高达20亿元以上。
4.3 岩石性质对风化作用的影响
4.3.1 岩石的结构构造 对风化作用的影响
岩石中的一些原生的次生的构造将 影响风化作用的进程,形成一些特 殊的风化地貌。
第四章 风 化 作 用
出全 词 的 杂崩 物部 并 许 “ 过解 风 理。 不 多 风 程、 化 风风 能 分 化 的化 是 化化 反 支 ” 综学 矿 和作 映 学 被 合分 物 化用 出 科 广 。解 和 学可 这 , 泛 和 岩 风以 一 但 用 生 石 化相 复 “ 于 物 的 。对 杂 风 地 分 物 的过化球 解理 划程”科 等破 分的一学 复碎
研究不同地区、不同构造单元中风化壳 的不同性质和发育程度,对工程建筑具 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工程的地基处理, 对工程的稳定性至关重要。如高层建筑 物、铁路路基的地基稳定,水库库底的 渗漏问题等,都需要对风化壳进行详细 的调查研究。
古风化壳对古气候、古环境 及构造活动等具有指示意义
4.4.2 风化作用的相关矿产
不 同 环 境 中 化 学 风 化 的 速 度 迥 然 不 同
4.2.3 酸雨的形成及破坏作用
• 酸雨是指pH值<5.6的降水 • 酸雨是最严重的污染之一,世界上的许多地 方都发生过酸雨事件。 • 酸雨是工厂排放的酸性气体,造成空气污染, 并经过复杂的大气物理化学过程,通过大气 降雨的形式重新返回地面。酸雨中所含的酸 性物质主要是硫酸和硝酸。煤炭燃烧排出的 二氧化硫和石油燃烧排出的氮氧化物是酸雨 形成的主要原因。
岩石中经常存在一些原生的或次生的节理,节 理的交会处是风化作用容易进行的地方,并逐渐地 形成球形风化。
球形风化示意图
球 形 风 化
岩石中的原生流面构造形成了板状风化
板状风化
4.3.2 岩石的物质成分 对风化作用的影响
岩石的物质成分不但影响了化学风化 的过程,也同样影响了物理风化的过程。 岩石中不同的物质成分具有不同的物理 特征,还会形成不同的结构、构造,形 成差异风化。
层 状 剥 落
• 温度风化的原因是由于昼夜温差和季节温 差的影响造成岩石发生不均匀的热胀冷缩 而引起的。岩石通常是由多种矿物组成的, 不同的矿物具有不同的膨胀系数,在温度 变化过程中会导致岩石中矿物之间的结合 力减弱,最终松弛崩解。即便是成分较为 均一的岩石,由于存在着岩石的各向异性, 甚至是晶格结构的差异,也可以造成热胀 冷缩的差异,导致岩石的风化。 • 温度风化在温差大的地区最为强烈,特别 是昼夜温差大、空气干燥、缺少植被地地 区,因此温度访华沙漠地区最为盛行。
• 气候与环境同样是影响化学风化过程的重要 因素。干燥炎热的气候使得氧化作用容易进 行,潮湿的气候则使得溶解作用、水解作用 易于发生。地形会影响气候条件,山地的垂 直分带现象会影响温度风化作用和生物风化 作用的进行。山的阴坡和阳坡因为日照的条 件不一样,在阳坡一面通常温度风化作用较 为强烈。地下水的性质特征、地球化学场、 构造活动性等环境因素也都影响化学风化作 用的进程。
残积型金刚石的形成
4.4.3 土 壤
具有肥力、含 有有机成分, 并有特殊结构 类型的陆地表 面层称为土壤
土壤的分层
• 腐殖质聚集层(A)具有大量的植物残骸, 其主导作用是腐殖质的积聚 • 残积层(B)主要是土壤层的内部风化,以 物质的带出为主导,大多存在粘土矿物 • 淋积层(C)主要积聚从其他层带来的物质 • 母岩(D)未经土壤形成作用的岩石
4.1 物 理 风 化
• 由于温度作用或机械作用引起岩石发 生崩解、破坏,但又不改变其化学成 分的风化过程称为物理风化。 • 引起物理风化的因素也是多种多样的。 在一些情况下风化过程是由于岩石自 身的原因和温度变化的作用,而没有 外部机械营力的作用,称这种风化作 用为温度风化。由于外部营力的机械 作用使岩石发生崩解的过程称为机械 风化。
4.2.2影响化学风化作用的因素
• 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 • 有机界的作用 • 环境与气候
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是影响化学风化作用 的主要因素。不同的岩石由于化学成分的 不同,其化学活动性也明显不同(主要表 现在原子价、离子半径、离子亲和力、化 合能力和极化能力等方面),容易被氧化、 溶解的岩石出露区,总是化学风化作用较 为强烈的地段。同一岩石中由于不同矿物 成分的差异,也会造成风化作用的差异。
4.2.1 化学风化的方式及过程
氧化作用
氧化作用是地球表面最为活跃的风化作用 形式之一,氧化作用通常使一些具有多种 化学性质的元素由低价氧化物转变为高价 氧化物。如: FeS2+nO2+mH2O FeSO4 Fe2(SO4)3 Fe2O3•nH2O
溶解作用
溶解作用是化学风化过程的另一种常见的形式。含有CO2 或者 其他酸性气体的水,可以使岩石发生溶解。对于一些蒸发盐类, 如石膏、岩盐等,水的溶解作用表现尤为明显。
• 机械风化是外部营力作用使岩石发生机 械破坏的结果。水在冻结过程中由于密 度降低,体积增大,会产生巨大的破坏 力。当水进入岩石的孔隙或裂隙中,如 果产生冻结过程,其相应的膨胀力可以 导致岩石发生解体,尤其是周期性的冻 结作用,很容易把岩石破坏成较小的块 体,这种风化作用称为冻结风化。
冻结风化示意图
由于岩石中矿物的抗风化能力不 同,随着风化作用的进行,风化 壳将保留某些特殊的矿物或成分, 形成特殊的矿产。
• 残积型沙矿:如锡石、金刚石、自 然金、铂等 • 残余型矿床:如高岭土矿、铝土矿、 钴土矿等 • 风化壳型铁矿是风化壳矿产最重要 的矿产类型之一 • 风化壳矿床通常与基岩地分布范围 一致,是寻找原生矿床的标志
大气降水的酸度过高,可能会使生态系 统受到破坏,毁坏森林、干扰农作物的 光合作用,甚至造成毁灭性的破坏。一 九八二年六月十八日,重庆市下了一场 酸雨,使郊区2万亩水稻叶片突然枯黄, 几天后局部枯死。
建酸 筑雨 物还 、能 加腐 速蚀 风金 化属 作结 用构 的、 进破 程坏
酸雨可使土壤、湖泊、河流 酸化,导致水生生物的结构发 生变化,破坏生态平衡。一些 发达国家在发展中曾经造成湖 泊的严重酸化,导致鱼类死亡。
土 壤 的 剖 面
A B
C
D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白云质灰岩中的刀砍状、太婆脸构造
布 满 苔 藓 的 雕 像
加陈 差 由 物 的 化 速代 异 于 、 因 学 了谢 , 生 苔 素 风 化过 造 物 藓 。 化 学程 成 吸 等 在 过 风所 了 收 ) 坚 程 化产 岩 的 起 硬 中 的生 石 成 , 的 有 进的 的 分 化 岩 机 程氧 风 与 学 石 界 。气 化 岩 风 表 的 、。石化面作 有同的的出用 机时成作现是 酸,分用生另 等生有就物一 物物较开(个 质的大始微重 ,新的了生要 。
水化作用
水化作用是指水与原生矿物组合并形成 新矿物的过程,如: CaSO4+2H2O CaSO4•2H2O
无水石膏与石膏之间在一定条件下是可 逆的。
水解作用
复杂的水解作用对于硅酸盐类和铝硅酸盐类岩 石的风化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这种作用过程 包括分解矿物、带出某些元素、与氢氧离子组 合、水化作用等,如长石通过中间形式形成高 岭石的过程: K(AlSi3O8) (K,H3O)Al2(OH)2(AlSi4O10) Al4(OH)8(Si4O10)
生 物 的 机 械 风 化 作 用
黄山的迎客松就生长在岩石的裂缝中
4.2 化 学 风 化
• 整个岩石的风化过程始终伴随着或强或弱 的化学风化作用,甚至在某些时候起到关 键的作用,反映了风化作用过程中不同作 用因素相互间的密切关系。 • 物理风化作用使岩石破碎的同时增大了岩 石受风化的面积,化学风化改变了岩石的 化学成分,形成了适合新的物理-化学条 件下的平衡,加速了物理风化的进行。 • 化学风化作用有以下一些主要方式:
差 异 风 化
4.4 风化作用的产物
• 岩石遭受风化作用后其最终结果是形 成各种风化作用的产物。 • 残积物 未移动的残留在援敌的风化 产物 • 倒石堆 风化作用崩落的碎石、泥砂和 其他残积物构成的锥形堆积物,分选 性、磨圆度都很差 • 风化壳 岩石圈上部各种残积物的总和
倒 石 堆
4.4.1 风 化 壳
风化壳厚度与环境因素的对应关系
岩石遭受冻结风化的现象
蠕成 用 越 械 虫机 力 大 风 动械 , , 化 植 物风 就 同 作 物 等化 像 时 用 的 ,。 楔 对 。 根 也各 子 岩 随 系 会种 一 石 着 和 产掘 样 的 树 掘 生地 将 裂 木 地 动 机动 械 岩隙的物 作物 石 壁 生 对 用, 沿 产 长 岩 。如 裂 生 , 石 啮隙了其也 齿劈极根会 类开大系产 动,的越生 物造作来机 、
我国酸雨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 青藏高原以东地区,酸雨的破 坏逐年加重,区域也在逐渐扩 大,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据统计,酸雨造成的损失每年 高达20亿元以上。
4.3 岩石性质对风化作用的影响
4.3.1 岩石的结构构造 对风化作用的影响
岩石中的一些原生的次生的构造将 影响风化作用的进程,形成一些特 殊的风化地貌。
第四章 风 化 作 用
出全 词 的 杂崩 物部 并 许 “ 过解 风 理。 不 多 风 程、 化 风风 能 分 化 的化 是 化化 反 支 ” 综学 矿 和作 映 学 被 合分 物 化用 出 科 广 。解 和 学可 这 , 泛 和 岩 风以 一 但 用 生 石 化相 复 “ 于 物 的 。对 杂 风 地 分 物 的过化球 解理 划程”科 等破 分的一学 复碎
研究不同地区、不同构造单元中风化壳 的不同性质和发育程度,对工程建筑具 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工程的地基处理, 对工程的稳定性至关重要。如高层建筑 物、铁路路基的地基稳定,水库库底的 渗漏问题等,都需要对风化壳进行详细 的调查研究。
古风化壳对古气候、古环境 及构造活动等具有指示意义
4.4.2 风化作用的相关矿产
不 同 环 境 中 化 学 风 化 的 速 度 迥 然 不 同
4.2.3 酸雨的形成及破坏作用
• 酸雨是指pH值<5.6的降水 • 酸雨是最严重的污染之一,世界上的许多地 方都发生过酸雨事件。 • 酸雨是工厂排放的酸性气体,造成空气污染, 并经过复杂的大气物理化学过程,通过大气 降雨的形式重新返回地面。酸雨中所含的酸 性物质主要是硫酸和硝酸。煤炭燃烧排出的 二氧化硫和石油燃烧排出的氮氧化物是酸雨 形成的主要原因。
岩石中经常存在一些原生的或次生的节理,节 理的交会处是风化作用容易进行的地方,并逐渐地 形成球形风化。
球形风化示意图
球 形 风 化
岩石中的原生流面构造形成了板状风化
板状风化
4.3.2 岩石的物质成分 对风化作用的影响
岩石的物质成分不但影响了化学风化 的过程,也同样影响了物理风化的过程。 岩石中不同的物质成分具有不同的物理 特征,还会形成不同的结构、构造,形 成差异风化。
层 状 剥 落
• 温度风化的原因是由于昼夜温差和季节温 差的影响造成岩石发生不均匀的热胀冷缩 而引起的。岩石通常是由多种矿物组成的, 不同的矿物具有不同的膨胀系数,在温度 变化过程中会导致岩石中矿物之间的结合 力减弱,最终松弛崩解。即便是成分较为 均一的岩石,由于存在着岩石的各向异性, 甚至是晶格结构的差异,也可以造成热胀 冷缩的差异,导致岩石的风化。 • 温度风化在温差大的地区最为强烈,特别 是昼夜温差大、空气干燥、缺少植被地地 区,因此温度访华沙漠地区最为盛行。
• 气候与环境同样是影响化学风化过程的重要 因素。干燥炎热的气候使得氧化作用容易进 行,潮湿的气候则使得溶解作用、水解作用 易于发生。地形会影响气候条件,山地的垂 直分带现象会影响温度风化作用和生物风化 作用的进行。山的阴坡和阳坡因为日照的条 件不一样,在阳坡一面通常温度风化作用较 为强烈。地下水的性质特征、地球化学场、 构造活动性等环境因素也都影响化学风化作 用的进程。
残积型金刚石的形成
4.4.3 土 壤
具有肥力、含 有有机成分, 并有特殊结构 类型的陆地表 面层称为土壤
土壤的分层
• 腐殖质聚集层(A)具有大量的植物残骸, 其主导作用是腐殖质的积聚 • 残积层(B)主要是土壤层的内部风化,以 物质的带出为主导,大多存在粘土矿物 • 淋积层(C)主要积聚从其他层带来的物质 • 母岩(D)未经土壤形成作用的岩石
4.1 物 理 风 化
• 由于温度作用或机械作用引起岩石发 生崩解、破坏,但又不改变其化学成 分的风化过程称为物理风化。 • 引起物理风化的因素也是多种多样的。 在一些情况下风化过程是由于岩石自 身的原因和温度变化的作用,而没有 外部机械营力的作用,称这种风化作 用为温度风化。由于外部营力的机械 作用使岩石发生崩解的过程称为机械 风化。
4.2.2影响化学风化作用的因素
• 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 • 有机界的作用 • 环境与气候
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是影响化学风化作用 的主要因素。不同的岩石由于化学成分的 不同,其化学活动性也明显不同(主要表 现在原子价、离子半径、离子亲和力、化 合能力和极化能力等方面),容易被氧化、 溶解的岩石出露区,总是化学风化作用较 为强烈的地段。同一岩石中由于不同矿物 成分的差异,也会造成风化作用的差异。
4.2.1 化学风化的方式及过程
氧化作用
氧化作用是地球表面最为活跃的风化作用 形式之一,氧化作用通常使一些具有多种 化学性质的元素由低价氧化物转变为高价 氧化物。如: FeS2+nO2+mH2O FeSO4 Fe2(SO4)3 Fe2O3•nH2O
溶解作用
溶解作用是化学风化过程的另一种常见的形式。含有CO2 或者 其他酸性气体的水,可以使岩石发生溶解。对于一些蒸发盐类, 如石膏、岩盐等,水的溶解作用表现尤为明显。
• 机械风化是外部营力作用使岩石发生机 械破坏的结果。水在冻结过程中由于密 度降低,体积增大,会产生巨大的破坏 力。当水进入岩石的孔隙或裂隙中,如 果产生冻结过程,其相应的膨胀力可以 导致岩石发生解体,尤其是周期性的冻 结作用,很容易把岩石破坏成较小的块 体,这种风化作用称为冻结风化。
冻结风化示意图
由于岩石中矿物的抗风化能力不 同,随着风化作用的进行,风化 壳将保留某些特殊的矿物或成分, 形成特殊的矿产。
• 残积型沙矿:如锡石、金刚石、自 然金、铂等 • 残余型矿床:如高岭土矿、铝土矿、 钴土矿等 • 风化壳型铁矿是风化壳矿产最重要 的矿产类型之一 • 风化壳矿床通常与基岩地分布范围 一致,是寻找原生矿床的标志
大气降水的酸度过高,可能会使生态系 统受到破坏,毁坏森林、干扰农作物的 光合作用,甚至造成毁灭性的破坏。一 九八二年六月十八日,重庆市下了一场 酸雨,使郊区2万亩水稻叶片突然枯黄, 几天后局部枯死。
建酸 筑雨 物还 、能 加腐 速蚀 风金 化属 作结 用构 的、 进破 程坏
酸雨可使土壤、湖泊、河流 酸化,导致水生生物的结构发 生变化,破坏生态平衡。一些 发达国家在发展中曾经造成湖 泊的严重酸化,导致鱼类死亡。
土 壤 的 剖 面
A B
C
D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白云质灰岩中的刀砍状、太婆脸构造
布 满 苔 藓 的 雕 像
加陈 差 由 物 的 化 速代 异 于 、 因 学 了谢 , 生 苔 素 风 化过 造 物 藓 。 化 学程 成 吸 等 在 过 风所 了 收 ) 坚 程 化产 岩 的 起 硬 中 的生 石 成 , 的 有 进的 的 分 化 岩 机 程氧 风 与 学 石 界 。气 化 岩 风 表 的 、。石化面作 有同的的出用 机时成作现是 酸,分用生另 等生有就物一 物物较开(个 质的大始微重 ,新的了生要 。
水化作用
水化作用是指水与原生矿物组合并形成 新矿物的过程,如: CaSO4+2H2O CaSO4•2H2O
无水石膏与石膏之间在一定条件下是可 逆的。
水解作用
复杂的水解作用对于硅酸盐类和铝硅酸盐类岩 石的风化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这种作用过程 包括分解矿物、带出某些元素、与氢氧离子组 合、水化作用等,如长石通过中间形式形成高 岭石的过程: K(AlSi3O8) (K,H3O)Al2(OH)2(AlSi4O10) Al4(OH)8(Si4O10)
生 物 的 机 械 风 化 作 用
黄山的迎客松就生长在岩石的裂缝中
4.2 化 学 风 化
• 整个岩石的风化过程始终伴随着或强或弱 的化学风化作用,甚至在某些时候起到关 键的作用,反映了风化作用过程中不同作 用因素相互间的密切关系。 • 物理风化作用使岩石破碎的同时增大了岩 石受风化的面积,化学风化改变了岩石的 化学成分,形成了适合新的物理-化学条 件下的平衡,加速了物理风化的进行。 • 化学风化作用有以下一些主要方式:
差 异 风 化
4.4 风化作用的产物
• 岩石遭受风化作用后其最终结果是形 成各种风化作用的产物。 • 残积物 未移动的残留在援敌的风化 产物 • 倒石堆 风化作用崩落的碎石、泥砂和 其他残积物构成的锥形堆积物,分选 性、磨圆度都很差 • 风化壳 岩石圈上部各种残积物的总和
倒 石 堆
4.4.1 风 化 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