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人机界面设计规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机界面设计准则
1、设计界面的运用准则
1)合理性准则,即保证在系统设计基础上的合理与明确。
任何的设计都既要有定性也要有定量的分析,是理性与感性思维相结合。努力减少非理性因素,而以定量优化、提高为基础。设计不应人云亦云,一定要在正确、系统的事实和数据的基础上,进行严密地理论分析,能以理服人、以情感人。
2)动态性准则,即要有四维空间或五维空间的运作观念。一件作品不仅是二维的平面或三绝的立体,也要有时间与空间的变换,情感与思维认识的演变等多维因素。
3)多样化准则,即设计因素多样化考虑。当前越来越多的专业调查人员与公司出现,为设计带来丰富的资料和依据。但是,如何获取有效信息,如何分析设计信息实际上是一个要有创造性思维与方法的过程体系。
4)交互性准则,即界面设计强调交互过程。一方面是物的信息传达,另一方面是人的接受与反馈,对任何物的信息都能动地认识与把握。
5)共通性准则,即把握三类界面的协调统一,功能、情感、环境不能孤立而存在。
2、评价规则
⑴满足产品标准要求;
⑵用户对人机界面的满意程度;
⑶人机界面的标准化程度;
⑷人机界面的适应性和协调性;
⑸人机界面的应用条件;
⑹人机界面的性能价格比。
3、一般要求
人机界面设计,核心是设计分析。首先不是去绘制"美"的形和考虑技术的进步,而是进行对象人的日常操作行为分析,作出方案和初样进行评价。在什么场合需要操作、怎样操作,从而为设计提供概念与目标,进行设计分析。经过分析,设计人员有了明确的概念与目标,并随信息的交互产生了创造力。另一方面,对操作环境要进行深入的认识与考察,对设计的产品的需求有明晰的认识:符合人们的消费预期;感受到人们的审美知觉。
所以,要设计好操作的人机界面,理性的认识是首要的,其次就是创造性的,而且是现场实效性的分析、处理信息。
3.1人机界面的需求
人机界面的研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显示(信息设计);控制(操作系统设计);显示与控制的关系。
3.1.1 显示
显示是一种有目的的信息传递过程。人体接受信息主要有三个通道:视觉、听觉、触觉,而其中视觉通道是最重要的。要把复杂的信息组织成易懂的视觉的和文字的形式或其他声光形式,运用图形知识、写作和人机因素知识确保需要的信息和得到的信息相匹配,因而在设计和选择显示时需分析:
⑴传递什么信息;
⑵信息传递的目的和功能是什么;
⑶显示装置的类型;
⑷信息传递的对象。
3.1.2 控制
控制是操作者用了改变系统状态的装置。人的控制输入主要是通过动作和语言来完成的。
在设计和选择控制时须分析:
⑴控制的功能;
⑵控制操作的要求(如操作精度):
⑶控制过程的人机交流;
⑷作业人的负荷(体力和脑力)。
3.1.3 控制与显示的关系
把使用者放在首位人机界面是产品信息的交流的核心。设计中要考虑;
⑴谁来接受这些信息;
⑵哪一类人使用这个产品;
⑶他或她的经历如何;
⑷有什么特殊情况你必须考虑(如健康、年龄、视力等),尽可能想象产品的使用者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形,使用者的要求,设身处地地为使用者考虑她或他最关心的问题。
3.2 详细设计要求
明确产品如何被使用,将会发现一些改进借鉴产品的新思路。
3.2.1 产品是一个使用者还是多个使用者;
3.2.2 使用者的文化素质如何;
3.2.3 产品是否在压力下使用;
3.2.4 使用时的照明条件怎样;
3.2.5 有无环境噪音;
3.2.6 使用者是否有使用相关产品的经验;
3.2.7 有什么特殊情况需要考虑(健康、年龄、视力);
3.2.8 产品在什么温度范围内使用;
3.2.9 通过何种反馈可以显示使用者是在进行成功的操作;
3.2.10 有无其他设备与产品同时使用;
3.2.11 有无特别清洗要求;
3.2.12 使用者能否从使用说明书上学会使用产品。
3.2.13 写出使用者对人机界面的提示,包括所有的设计者人机界面的信息,使用者对产品的要求和期望。
3.3人机界面设计常用结构特征
人机界面要向使用者传达的信息,制定一些特征规则以帮助传递信息,特征的存在在于意义,而这些意义是需要易于被人理解的。
3.3.1 凸起的圆形部分通常是按键;
3.3.2 闪烁的灯表示“准备使用”;
3.3.3 持续亮着的灯表示“正在使用中”;
3.3.4 绿颜色表示某些事情可以操作;
3.3.5 红颜色表示“停止或关闭及警报”。
3.4 人机界面设计中最重要的是信息的组织
应辨别某一产品什么是最重要的信息进行归纳分区,并把它凸现出来传递给使用者。
3.4.1 面板的分区
显示器与控制器件在面板上布置可按系统、功能、操作顺序、主次等分区排列。
a.按操作顺序排列,即按从左而右的操作顺序排列。
b.按主次排列,将主要控制器件和显示器安排在面板中间,重要和需经常操作的控制器件布置在紧靠主要控制器件的右侧。
3.5 建立约束
通过在人机界面中建立约束,为使用者消除错误操作的可能性,帮助他找到正确的使用方法,这就是建立约束的意义。约束就是强迫、限制和减少。如:控制器的分级操作要求,不至于因误操作而发生危险。
强调人的特性,使人的因素贯穿设计过程是人机工程学的一条主要设计哲理。设计人员建立了以人为中心的正确的约束,就建立了正确的操作和安全机制。
3.6 人机界面的动作设计
正确的动作设计应该是很逻辑化的,操作起来使人愉快,并且容易记忆。对于任何形式的人体活动,要提高人体作业的效率,进行作业设计和工作空间设计都应遵循人体工程学的基本设计原则。设计人机界面时,仔细考虑使用者操作时的一系列动作,设想操作动作的秩序和节奏。一般认为手在身前作业,肘部自然放下,手臂内收成直角时,作业速度最快,这个作业高度最有利于手操作的技能作业。手的运动方向相反或相对运动的操作,有利于大脑神经控制。
操作动作的设计均应注意以下问题:
3.6.1 动作尽量经济,避免不必要的动作;
3.6.2 使动作流畅而不笨拙;
3.6.3 左手、右手习惯使用者都应尽量考虑到;
3.6.4 动作应符合使用者自然逻辑感觉(如,滑动音量按键向上滑动表示音量升高);
3.6.5 设计动作方式应使使用者记住应该做什么和操作的正确顺序;
3.6.6 操作动作避免重复、受约束,并且要求是安全的。
3.7 操作的基本特性
设计控制件和处理控制件与作业者的关系时,必须遵循下列基本原则:
3.7.1 控制件必须符合人体四肢的解剖结构和解剖功能,手和手指适合于精确迅速的操作动作;手臂
和脚适合于用力大的操作活动。
3.7.2 用手操作的控制件应容易定位和抓握,其位置应在肩关节和肘关节之间完全可见,伸手可及。
3.7.3 控制件之间的距离应适应人体尺寸和控制活动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