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春晖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晖社简介
春晖社是由热心公益的大学生根据春晖行动理念成立的公益性社团组织,受高校团委和社团联合会的领导,与春晖行动发展基金会保持密切联系。
通过弘扬“感恩尽孝”、“饮水思源”、“反哺故土”、“回报社会”等中华传统美德,感召大学生积极参与家乡扶贫开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小康社会的早日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从2005年开始,先后在贵州大学、贵州财经大学、贵阳中医学院、毕节学院、贵州师范大学等30多所贵州省内高校建立春晖社;2010年开始先后在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武昌职业学院等10余所省外大学成立春晖社;另外还先后成立10余所与“春晖行动”相关的春晖社团组织,如中国高校传媒联盟春晖社、北京大学黔中文化发展促进会、华中师范大学春晖行动营、金州学子春晖社、毕节学子春晖社、郑州大学思源之家等,8年来已有上万名大学生春晖使者在春晖行动理念的感召下在自己家乡开展春晖行动工作。
春晖社重点工作
春晖行动自启动以来,大力实施“春晖家园计划”项目,积极开展“春晖感恩教育”、“春晖行动——我与家乡共发展”、“春晖助学”等品牌活动,感召32000多名春晖使者情牵故土、反哺家乡,撬动整合各类资金数亿元,有力推进了家乡经济、社会、文化事业
发展。
这其中有上万名大学生春晖使者积极参与了其中的几项重点工作。
“春晖行动——我与家乡共发展”活动
春晖社组织高校大学生在假期行动起来,以自己的青春和热情,充分利用寒暑假、五一、中秋、国庆等节假日,回到家乡,帮助家乡发展,大力宣传饮水思源、感恩故土、回报社会等理念,组织和动员广大在外大学生和乡友充分发挥“亲情、乡情、友情”的情感纽带作用,充分利用假期时间参与春晖行动社会实践,为促进家乡经济文化的发展、和谐社会的构建贡献力量。
一、目的意义
组织开展假期大学生“春晖行动——我与家乡共发展”主题实践活动,是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的有效举措。
通过组织广大学生大力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反哺故土的优良传统,参与家乡经济社会建设,创新、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引导大学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培养爱乡爱国情怀,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和自己的社会责任,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增强社会责任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为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的跨越做出自己的贡献。
二、活动原则、内容
春晖社组织动员大学生利用暑假返乡的有利时机,按照“就近就便、自愿参与、形式多样、力所能及”的原则,倡导、发动、引导学生到所在社区和乡村开展活动。
结合家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按照“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要求,发挥大学生人力资源和知识技能优势,在各自家乡开展“春晖行动——我与家乡共发展”系列活动,重点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实践服务活动:
1、开展一次外出返乡人员座谈会。
配合乡(镇)、社区团组织开展一次在外乡友座谈会,做好摸底统计工作,通过家乡建设座谈会等形式,交流在外工作、学习的经验,介绍家乡发展的现状。
在座谈会上组织观看春晖行动音乐电视《忘不了你呀妈妈》《游子吟》以及专题片《报得三春晖》,感动更多在外乡友为家乡建设提供力所能及的物质、技术、信息和资金支持。
2、提供一条致富信息和农科技术。
为家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资源开发利用,农副产品加工、生产、销售等涉及农民增加收入的方面,利用所学专业知识和信息优势,开展科技、市场、人才、项目等信息查询、信息发布、资料收集、数据分析等服务,为地方经济发展出谋划策。
3、开展一次支教活动。
为当地教师开展一次英语、计算机、普通话等专业培训,组织当地大学生到社区和农村中小学开展课业辅导,授课内容以春晖感恩教育和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为主,多给同学们传授最新的前沿知识。
4、进行一次医疗卫生宣传。
围绕农村医疗卫生现状,走村入户,开展疾病预防、保护环境、计生教育、医疗常识的普及和推广,
可以自制宣传单上街和入户发放并讲解,医学专业的同学可进行义诊活动。
5、组织一次乡村(社区)志愿服务。
以乡镇或村为单位,在乡镇团委的组织协调下,假期回乡的学子按照形式多样、自愿参与、力所能及的原则,自发地组织传播先进文化思想,开展对乡村(社区)弱势群体帮扶、救助的志愿服务。
6、实施一次法律援助。
通过各种形式活泼、通俗易懂的政策和法律法规宣传咨询活动,针对贫困农民和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援助,广泛动员和组织农村干部群众学法、知法、守法、用法、护法。
增强广大农村干部群众的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提高农村依法治理水平。
7、开展一次乡情、民情调研。
针对所在市、县、乡(镇)、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相对优势和发展制约因素进行调研,初步给当地政府提出符合实际的对策与建议。
8、利用所学知识对乡(镇)、村远程教育网络开展一次应用技术培训,提高当地干部对网络的运用能力和维护能力。
“春晖行动——我与家乡共发展”系列活动每年假期都如火如荼地开展,青春之歌正唱响中华大地。
“春晖行动——我与家乡共发展”社会实践活动开展过程中,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形式,涌现了一系列优秀典型:
春晖感恩教育
春晖社围绕“感谢父母养育我、感谢老师教育我、感谢他人
帮助我、感谢祖国培养我”四个方面,以“唱一首感恩歌,观一部感恩片,写一封感恩信,出一期感恩报,做一件感恩事,争一枚感恩章,开一次感恩会,征一次感恩文”等“八个一”活动为主要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体验式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在实践体验中发现“感动”,心存“感激”,学会“感恩”,养成青少年的健康心态,塑造青少年的健全人格。
著名演讲家、春晖行动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春晖》杂志执行主编蔡顺华教授近年来先后到武汉理工大学、贵州师范大学等全国数百所大学做“寸草报春晖”感恩演讲,春晖社同学负责演讲各项后勤工作。
“春晖感恩”征文和演讲比赛。
围绕“春晖感恩”主题,结合高校实际,创造性地组织开展本校春晖征文活动,在开展活动的基础上,帮助大学生更好的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光荣历史,认识党的领导下我国取得的巨大成就,展望祖国发展的光明前景,并立志为此努力奋斗。
引导大学生用文章表达自己对祖国、对党、对老师、对亲人的朴素感情。
充分调动大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大学生在活动中了解社会,体验生活,促进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的全面提高。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加强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引导大学生在实践体验中发现“感动”、创造“感激”、学会感恩,升华亲情、乡情和友情,塑造大学生的健全人格,培养大学生感恩亲人、感恩社会、感恩党和祖国的高尚情操。
让大学生明白个人的成长进步离不开家长和老师的关爱与付出,离不开他人和社会的帮助与扶持,离不开党和祖国的阳光和雨露,使广大高校学子在思想上懂得爱祖国、爱人民、爱集体、爱社
会主义,从行动上能够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关爱他人、勤奋学习,成为对家庭有报答,对他人有爱心、对社会有回报,对祖国有贡献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者和接班人。
并将该活动与读“灵魂的温度,讲身边的春晖”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大学生思想向积极健康方向发展,鼓励和引导高校大学生树立“多读书,读好书”的文明风尚。
“感恩节”系列活动。
春晖社在感恩节之际,弘扬春晖精神,传播感恩思想,开展以围绕“感恩节”为主题的系列活动。
活动主要分为“诉说感恩、书写感恩、邮寄感恩”等形式,春晖社发起“感恩节,Let’s say 3Q”活动,动员身边的同学、亲人通过电话、短信、QQ、微博、人人网等方式向父母、亲人、老师、同学表达感激之情,形成良好的感恩节氛围。
号召大学生以书写贺卡和书信的形式感恩父母,写上对父母的感恩之情,思念之情;同时感恩母校,对曾经的老师和同学,表达感谢之情。
春晖助学
春晖社社员发动关心家乡教育事业发展的在外乡友捐助“春晖助学金”,让成绩优秀、家庭困难的学生得到资助,顺利完成学业。
并引导受到资助学子将来学有所成后回报桑梓,从而形成一个爱心互动的和谐局面。
春晖社还可以联系本大学校友会,出资建立春晖助学基金,帮助本校贫困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等。
2012年7月3日,在贵州师范学院举办贵州省春晖行动发展基金会春晖助学发展示范项目助学金发放仪式,贵州省8所高校的
100名贫困大学生得到中央财政专项资金资助。
贵州省春晖行动发展基金会积极组织申报的“贵州省春晖行动发展基金会春晖助学发展示范项目”得到国家民政部立项,获得3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
来自全省各高校的100名贫困优秀学子得到了每人3000元的春晖助学金。
参与“春晖家园计划”项目
“春晖家园计划”是秉承春晖行动所倡导的文化理念,以家园建设为中心,以春晖使者为桥梁,以组织化动员和社会化动员为主要运作方式,以春晖行动发展基金会、春晖使者、社会各界人士、地方党政相关部门、受益群众形成“五位一体”联动的公益模式为项目实施方式的一项具体工作。
目的是由各级团组织通过春晖行动理念将农村发展需要的各种生产要素整合起来,平滑地移到农村家园建设的各种项目上,最终达到以实施“春晖家园计划”项目撬动社会民间资源参与我省扶贫开发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的。
它是春晖行动生动的名片,是将春晖行动工作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有机地结合起来的强有力媒介;是推动春晖行动整体发展的具有战略性意义、里程碑意义的载体。
该工作自2008年11月27日启动以来,以操作模式新颖、实施效果明显、示范带动作用大、可操作性强等显著特点,倍受各级党政重视、社会各界关注、广大群众青睐。
截至目前,春晖家园计划已实施项目199个,贵州省春晖行动发展基金会投入资金超过1千万元,整合各类民间资金3500余万元投入项目建设,项目实施
范围涉及9个市(州)、73个县、958余个村民组,直接受益群众23万余人,辐射带动60余万人。
这其中有不少是春晖社社员、大学生春晖使者申请的项目:
情感创造奇迹
游子心,故土情。
第一次从边远的贫困山区来到繁华都市,家乡成为他们梦里常去的地方,凭着对乡土深深的眷念之情,四名大学生春晖使者两年时间筹集120万元为家乡修路建图书馆,用行动谱写一曲动人的春晖之歌,创造反哺故土之奇迹。
吕琦、吕庆称、陈蕊、刘佳艳,他们是分别来自贵州师范大学和贵州师范学院的4名在校大学生,他们的家乡是威宁县草海镇吕家河村,也是当地最边远的农村,他们的父母都是农民。
作为村里历来第一批大学生,2010年1月,吕琦与弟弟吕庆称和陈蕊、刘佳艳一起,常常四处募集衣服、书籍等,送到威宁老家农村。
从此成为了家乡众人所知的春晖使者。
2010年5月18日,4名大学生收到村里90多名群众的联名信。
信上说,村子通往外面的道路是泥土路,一到雨天就成了烂泥路,希望4名大学生们能想想办法,给村子修条路。
拿到这封信的时候,4名大学生眼眶瞬间湿润了。
他们深切地感受到了乡亲们祖祖辈辈在贫困线上挣扎的苦楚。
他们决定通过“春晖家园计划”项目来帮助父老乡亲圆“修路梦”。
为了这一沉重而光荣的目标,4位大学生开始了项目的前期筹备工作,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便是资金问题。
他们每人从生活费中
挤出50元钱,凑了200元作为筹资开支。
接下来他们开始四处求人,寻求帮助。
2010年10月15日,时任共青团贵州省委书记陈昌旭接待这四位大学生时动情地说:“你们做得非常有价值、有意义,作为大学生,这种精神难能可贵,我们会大力支持你们的工作。
”春晖行动发展中心相关人员表示:大学生们这种反哺故土的精神正是春晖行动理念形象化的具体体现,我们将高度关注,积极支持。
4名大学生还给《贵州日报》写信,最终该报一篇《4名大学生春晖使者期盼社会各界支持》刊登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许多的社会爱心人士都来电话,有的鼓励他们是热血青年,要他们坚持就会有成果,有的把自己的积蓄捐赠给他们。
整整一年的时间,他们坚守着为家乡谋发展的这份理念,以不同的方式感动着众多人,也受到了各方的力量,从起初4人共同挤出的200元生活费、到1400元、到1.5万元、到12.9万元资金的数据不断变化。
2011年4月他们用筹集到的12.9万元的资金,申报了“春晖家园计划项目”,“威宁县草海镇吕家河村G326国道至新华组道路修建项目”立项成功,得到了5万元的资金支持,立项资金17.9万元。
与此同时,4名大学生的这种反哺故土的行为也得到当地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草海镇党委决定把新华组道路建设项目打造为全县的亮点工程,并加大项目的支持力度,预计在原来项目立项资金17.9万元的基础上融资80万元,至此,该项目共计投资97.9万元。
此外,从2010年7月到2012年8月,4名大学生还不断通过
春晖行动理念感召贵阳地区筹集图书6600多册,衣物1.6万件衣服,他们不断把这些物资运回威宁、赫章、纳雍等县的边远、贫穷山村,在当地建图书馆。
两年的时间里,他们为家乡直接募集资金120多万元。
今年2月24日,吕琦、吕庆称、陈蕊、刘佳艳组成的大学生春晖使者团队获得全国唯一一个团体奖,荣获“2011中华儿女年度人物”,与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站在了同一个领奖台上,成为了全国在校大学生为家乡建设做贡献的典范,被广大网友称为“大学生慈善家”。
“弘扬中华文明反哺故土亲人。
”正是学子心中浓浓的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才让这个看似遥远的梦想慢慢变为现实,创造这个春晖奇迹。
也充分证明了春晖行动是一个“伟大但人人可为”的行动。
春晖社部分社长事迹简介
谭清贵州贵阳人,武汉理工大学春晖社首任社长,武汉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
姜小丽贵州赤水人,武汉理工大学春晖社现任社长。
2011年12月,谭清发起成立武汉理工大学春晖社,并被推举为首任社长,先后组织开展了“春晖杯”摄影大赛暨家乡风情展、春晖助学、“春晖感恩计划〃感恩父母”“反哺家乡〃春晖七彩行”“春晖蒲公英计划”等大型活动,广泛传播春晖行动理念。
2012年12月,武汉理工大学春晖社被贵州省委组织部、省文明办、省教育厅、省农委、共青团贵州省委授予“春晖行动工作先进集体”
称号,谭清被评为百佳春晖使者。
2013年3月,姜小丽接任社长,继续将春晖社发展壮大,先后组织开展了“寸草报春晖”演讲赛、“春晖情•中国梦——我与家乡共发展”等活动,社团直接帮扶家乡儿童100余人次,宣传影响在校大学生8000余人次。
2013年8月,谭清和姜小丽同时参加了“春晖行•中国梦”全国百名校媒记者走进毕节试验区活动。
李学章贵州威宁县人,贵州师大春晖社社长,贵州师范大学2010级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学生。
2010年被礼聘为威宁县春晖使者,2012年12月被评为百佳春晖使者,2013年6月被评为贵州师范大学社团优秀会长。
2010年至今,李学章先后4次带领春晖社成员到自己的家乡开展春晖助学、春晖感恩教育、乡村民族文化艺术节等活动,带领春晖社成员募集爱心衣服1万余件,鞋子1500余双,书包200余个,图书1000余册。
他发起成立了威宁县羊街镇春晖助学协会,募集到12823元助学金。
他不断壮大春晖队伍,目前师大春晖社成员达1500多人。
田慧雯新疆库尔勒人,毕节学院春晖社社长,毕节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学生。
2011年12月被礼聘为毕节市春晖使者,2012年12月被评为百佳春晖使者。
田慧雯于2011年加入毕节学院春晖社,参与了“春晖行动——我与家乡共发展”、春晖图书室援建、春晖公益主题教育活动、毕节学院春晖公益基金设立等一系列春晖活
动。
2012年9月接任春晖社社长后,连续开展了“爱心瓶”收集、“中国梦•春晖情”朗诵会暨环东小学家长见面会、红色文化主题教育、关爱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公益活动。
2013年5月和8月两次入选毕节市优秀春晖使者报告团成员,多次宣讲春晖理念,不仅如此,她还多次在自己的新疆老家宣讲春晖理念。
符其浩贵州沿河县人,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春晖社首任理事长。
2011年9月,他和同乡好友陈云宗创办天职师大春晖社,现已发展到180多人,策划主办了“我与家乡共发展之民族汇”大型民族歌舞文艺晚会,创办春晖名人大讲堂,编印多期春晖校刊,曾组织春晖社成员到贵州威宁县开展“春晖助学”活动,为当地贫困学生募集书籍116册、服装130套、文具用品800套、体育用品52套,惠及学生200多名,为此,春晖社被校团委授予“十佳社团”称号。
2012年12月,天职师大春晖社被贵州省委组织部、省文明办、省教育厅、省农委、共青团贵州省委授予“春晖行动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今年5月,符其浩发了一条微博——“贵州省沿河县晏家地小学撤销后,山区孩子每天要来回步行10多公里山路去上学……”,一月内阅读量达30多万次,评论1500多条,主流媒体多次报道,引起社会各界高度重视。
今年8月,他利用微博平台为家乡募集资金修建的小学已建成并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