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日双边贸易概况
中日经贸合作
中日经贸合作浅析张志鹏(黑龙江省对俄经贸合作咨询服务中心,黑龙江哈尔滨150001)[摘要]从中日两国实现邦交正常化以来,特别是实施改革开放以来,中日贸易合作取得了巨大成果,呈现出中日贸易的商品结构由“垂直互补型”向“水平竞争型”方向发展、中日贸易依赖关系发生改变、贸易不平衡问题得到改善等特点。
但是,近期由于日本贸易保护主义有所增强,贸易摩擦增多,“中国威胁论”的抬头及对华出口限制,严重阻碍了中日经贸关系发展。
推进中日经贸关系发展,双方应加强信息产业合作,优化贸易结构,促进双方资本由单一流向向多元化转变,按照世贸组织规则和国际惯例客观公正妥善解决贸易摩擦问题。
[关键词]中日经贸合作;经贸关系特点;存在的问题;对策建议[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B[收稿日期]2012-09-03从1950年代的民间贸易开始,中日经贸关系走过了一个由小到大、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历程。
目前,中日两国的经贸合作已从单纯的商品贸易逐步发展到经济、技术、金融、服务等广泛领域的合作。
随着中国加入WTO,两国的经贸合作进一步加强。
尽管中日关系中尚存在不少矛盾与磨擦,但两国经贸关系已逐步形成了一种多层次、多领域、优势互补、形式多样、日益紧密和稳定发展的合作框架。
21世纪,两国经贸合作将迎来一个新的全面发展时期。
一、中日贸易合作以来的巨大成果中日两国的贸易关系对彼此都非常重要,双方贸易互补性极强。
中日贸易关系的发展既促进了中国工业化水平的提高,也促进了日本产业结构的调整,实现了双赢,使中日双方的经济互补关系在双边贸易发展中得以充分体现。
两国在自然禀赋、要素相对价格方面的差异、产业结构发展层次方面的差异既是双边贸易得以发展的内在机制,也优化了双边贸易结构。
因此进一步发展双边贸易,具有广阔的空间和巨大的潜力。
1.双边贸易大幅增加二战结束后日本与美韩、东盟、港台形成了经济分工与循环体系。
中日从1952年签订第一个民间贸易条约到20世纪70年代初只有少量的民间贸易,1971年双边贸易额9亿美元。
中日关系
浅析中日贸易关系(096010200 国贸091 苟东海)【摘要】随着全球化的加快,国际贸易取得突飞猛进地发展,处理好与贸易国的关系对国家宏观经济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日本作为中国的邻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因此处理好中日贸易关系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中日双边贸易概况、中日贸易在对外贸易的地位、进出口商品结构三个方面进行现状分析,阐明中日贸易新动向,提出相应对策,并对中日贸易关系进行总结与展望。
【关键词】贸易概况贸易地位商品结构中日两国互为对方的主要贸易伙伴,其主要源于各自的比较优势方面的互补性。
一些学者通过“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分析指出,由于自然条件、劳动力和资本等自然禀赋上的差异,中国在劳动密集型商品具有比较优势,而日本则在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商品有优势[1]。
鉴于比较优势的不同,中日进出口贸易互补性较为明显。
同时通过计量分析显示,1996年1季度到2007年3季度间,我国的GDP和中日贸易额总额之间具有较为密切的联系。
我国与日本的季度贸易额每增加1亿美元,促使GDP相应增加11.262亿美元左右[2]。
由此可见,日本占据着我国进出口贸易的重要地位,对国家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分析中日贸易关系,寻讫中日自由贸易,从而促进两国经济快速稳定发展。
一、中日贸易现状(一)中日商品贸易概况2001~2008年间,中日双边贸易总额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其涨幅都在百分之十以上,分别为14.1%、29.7%、10.6%、10.9%12.1%、12、6%的影响,2009下降,与2008额下降14.4%。
但2010中日进出口总值以22.3%的速度恢复,达到303.1亿美元,并高于受金融危机影响前2008年的289.5亿美元。
从总体上来看,中日贸易规模稳步扩大。
(二)对外直接投资中国2007年对日直接投资0.39亿美元,截止2007年末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为1 179.1亿美元,其中对日直接投资存量为5.6亿美元,占总额的0.47%,规模较小[3]。
2010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
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09年秋季)2009-10-30 19:30 文章来源:综合司文章类型:原创内容分类:调研综合司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内容提要报告回顾了2009年前三季度中国外贸运行情况。
由于世界经济大幅下滑,国际市场需求严重萎缩,中国外贸发展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
总体上看,随着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各项政策措施取得明显成效,中国外贸发展出现积极变化。
报告认为,随着稳外需各项政策措施效应进一步显现,加上2008年四季度进出口已经开始下滑,基数相对较低,2009年后几个月进出口降幅有望进一步收窄甚至出现小幅回升。
综合各种因素,预计2009年全年中国进出口降幅将收窄到20%以内。
报告分析,由于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不足,许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尚未根本解决,世界经济复苏将是艰难曲折的,国际市场需求短期内难以明显恢复,中国外贸发展仍面临很多不确定不稳定因素。
但保持中国外贸发展仍然具备许多有利条件。
综合分析,2010年中国外贸发展面临的环境总体向好,但要充分估计形势的复杂性、严峻性和不确定性,把各方面的困难和风险考虑得更充分一些,把应对各种挑战的工作做得更扎实一些,在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增长的同时,大力推动外贸发展方式转变,促进中国对外贸易健康稳定发展。
目录内容提要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一、2009年前三季度对外贸易运行情况二、2009年全年对外贸易形势预测三、2010年中国对外贸易形势展望附件附件一:世界经济贸易形势附件二:中国宏观经济形势附件三:国际商品市场走势附件四:中国服务贸易状况统计资料表1:2000-2009年1-9月中国进出口总体情况表2:2000-2009年1-9月中国出口商品结构表3:2000-2009年1-9月中国进口商品结构表4:2000-2009年1-9月中国出口分贸易方式表5:2000-2009年1-9月中国出口分企业性质表6:2000-2009年1-9月中国出口分国别(地区)表7:2000-2009年1-9月中国进口分国别(地区)表8:2002-2009年1-9月中国出口分省(区、市)表9:2002-2009年1-9月中国进口分省(区、市)一、2009年前三季度对外贸易运行情况2009年以来,世界经济大幅下滑,国际市场需求严重萎缩,中国外贸发展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
2010年中国的对外贸易简析
值十分接近 ,全年对东盟进 出 口总 值累计达 2 2 .7 9 7 7 亿
最后 ,金融危机带来的转型效果显著。加快转变对 美元 ,较上年 同期 增3 7 7 6 亿美元 ,实现 同比增长 外 贸易发展方式 ,提升对外 贸易 质量 和效益是 我国 由 N 9 .6 贸易大 国向贸易 强国迈进的 必由之路 。2 0 年 以来的 08 3 .%,东盟十加 三的相互合作成效显著。 75
家。
的比重持续 增加 且增 幅较大 。虽然我 国出 口商 品中 ,
具 体 来说 ,欧盟 作为 我 国第一大 贸 易伙伴 ,2 1 原 材料 及 低 附加 值 劳 动密 集 型制 造业 依 然 占较 大 比 00 年 中欧双边贸易进出 口总值为4 9 . 3L 7 7 14 美元 ,较上年 重 ,但是我 们的 出 口结构也在逐 渐的优化 ,我们也 在
日本作为 我 国传统 主要 贸易伙 伴 ,2 1年 中 日 00 双 金融危机 虽然使 我国的对外 贸易 出现 了明显下 滑 ,但
边 贸易总值为2 7 . 8 9 7 6 亿美元 ,较上年 同期增3 6 9 2 危机也 带来 了 “ 机” ,我 国的外 贸形成 了一 波出 口 1 8 . 契 亿 美元 ,同比增长 3 . %,占同期我 国对外 贸易总额 结构升级 的新趋 势 ,一些企 业 已开始利 用各种 手段 , 02 l .2 0 0 %。但是 近年来 ,我 国一直 处于对 日贸易逆 差地 促进 出 口结构 的优化升级 。通过加 强 自主研发 、提升 位 ,2 1年 对 日累计 贸易逆差额 为5 6 4 亿美元 ,较 设计能 力 ,扩展 产业链 由低 向中高端 发展 , 自主经营 00 5 .6 上年 同期增3 2 6 1 亿美元 。 日本福 岛发生地震 并引 布局全球 高 中低 端产业链 ,以及在营 销领域形 成新的 W2 .9
我国对外贸易主要国别(地区)进出口规模
1-10月我国对外贸易主要国别(地区)进出口规模讯:内容提示:1-10月份中欧双边贸易进出口总值为3884.19亿美元,较上年同期进出口总值增加959.97亿美元,实现同比增长32.9%,占同期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16.23%,较上年同期比重下降0.43个百分点。
受全球经济复苏及外汇市场人民币升值影响,2010年以来我国进口贸易总值增长迅猛。
据海关总署网站数据显示,1-10月累计进出口总值达23934.07亿美元,实现同比增长36.3%,较上年同期增加6379.15亿美元。
截至目前我国进出口贸易持续回暖,各项指标基本恢复至金融危机前水平。
截至目前累计出口总值为12705.92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加3132.32亿美元,同比增长32.7%;累计进口总值为11228.15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加3246.83亿美元,同比增长40.5%。
截至7月份我国对外贸易累计顺差额达1477.77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14.51亿美元。
2011-2015年中国气动元件市场贸易格局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截至目前,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对我国外贸出口投上阴影,欧盟作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1-10月份中欧双边贸易进出口总值为3884.19亿美元,较上年同期进出口总值增加959.97亿美元,实现同比增长32.9%,占同期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16.23%,较上年同期比重下降0.43个百分点。
其中出口至欧盟地区贸易总值为2527.87亿美元,累计出口总值同比增长33.3%;进口总值为1356.32亿美元,累计进口总值同比增长32.2%。
具体欧盟国家中,对德国双边贸易总额最高,1-10月累计进出口贸易总值达1150.12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99.26亿美元,实现同比增长35.3%,占与欧盟地区总额29.61%,较上年同期比重上升0.51个百分点;与英国双边贸易进出口总值也较多,达到402.53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加89.41亿美元,实现同比增长28.6%,占与欧盟地区总额10.36%。
中日贸易发展概况
2000年至2006年,日本保持了中国最大的外贸进口国地位。 2007年,中国已成为日本第二大贸易伙伴。 2008年7月,我国首次超过美国,成为日本最大的出口对象国。 2009年,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双边贸易额下降至2287.8 亿美元。 2010年,中日两国间的贸易总额为3018.5亿美元,与2009年相 比,增长率为30%,其中出口、进口及贸易总额等三项指标都创 下历史新高,,在日本历史上也属首次同某一贸易国的贸易总 额超过3000亿美元。 2011年1-9月,日本与中国双边贸易额为2548.9亿美元,增长 17.4%。中国为日本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目的地和最大 的进口来源地。
中日经贸发展展望
(一)、中日经贸合作是形势的必然:东亚地区的政 治、经济形势赋予了中日合作的特殊使命。在经济 全球化迅速发展的同时,区域经济一体化也得到了 迅速发展,并仍在加强。而在亚洲,还没有完全形 成真正意义上的能够与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相抗 衡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而要建成这样的区域经济 合作组织必需由中国和日本参加并起主要作用,否 则无法实现。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的建成与否, 关系到未来世界经济格局的形成和亚洲的经济发展。 因此,客观要求中日两国必须加强合作。 (二)、中日各自经济的发展需要对方,中日两国已 经成为重要的贸易伙伴,两国经贸关系的依存度高。 (三)中日两国之间在多领域存在着很大的合作空间。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对日进出口总额不断增加,但总体所占 比重自08年起逐年下降。反映出日本对我国贸易地位有所下降。
其中神户和横滨是日本两个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
• 日本的主要港口有东京、横滨、名古屋、 大阪、神户、博多、北九州等。除了博 多、北九州以外,主要港口大都集中在 太平洋西沿岸。这些港口距离我国东部 沿海的各大港口也只有2-3天的航程, 而且背后都有日本的主要工业带支撑, 已形成了完善的物流体系
2009-2010中国进出口情况分析
916.39
49.6%
1,022.71
47.6%
1,161.34
46.3%
979.1 46.2%
中国对欧盟、美国、日本的出口
单位:亿美元
2010年上半年
中国出口总值 欧盟 7,050.9
1,407.3
1,245.2 551.1 45.4%
美国
日本 合计出口份额
数据来源:海关统计
5、外贸出口和顺差依旧由外资主导
4、对主要贸易伙伴出口下降明显
金融危机导致全球主要发达国家经济 增长普遍放慢或衰退,消费和进口需 求明显下降。由于中国外贸仍更多依 赖于发达国家市场,受影响也较大。 2009年,在我国前10大贸易伙伴中, 进出口几乎全部是两位数的降幅,仅 与澳大利亚保持了微弱增幅。 在中国的前三大贸易伙伴中,对美国 的贸易表现优于对欧盟和日本 。
-19.4
-12.5 -15.7 -7.0 -12.8 -27.4 -20.8 -7.2 -6.1 -24.9
-3.6
-4.8 -13.1 -8.8 -32.6 -8.5 -17.0 5.4 -32.3 -5.3
数据来源:海关统计
单位:%
美国 欧盟 日本
2009年各国经济增长率 -2.6 -4.1 -5.2
金融危机以来世界贸易增长走势
单位:%
2008 Q4 进口 世界
2009 Q1
2009 Q2
2009 Q3
2009 Q4
2010 Q1
22,072.7
出口
数据来源:海关统计
进口
进出口
加入WTO以来中国的出口与进口增长率(%) 出口 2002 2003 2004 22.3 34.6 35.4 进口 21.2 39.9 36.0
2011年中美中欧中日双边最近贸易数据
中美中欧中日双边贸易数据2010年双边贸易额为3853.4亿美元。
双边贸易额从2001年的805亿美元增长到2010年的3853.4亿美元,美国对华出口增长了2.9倍。
美方对华直接投资累计超过652.2亿美元,是中国最大外资来源地之一,中国对美投资也已经超过47.3亿美元,且增长迅速。
双方在能源、环境、科技、教育、人文等领域合作不断深化。
2011年据美国商务部统计,1-6月美国与中国的双边贸易额为2325.2亿美元,增长15.2%。
其中,美国对中国出口495.5亿美元,增长20.2%;自中国进口1829.7亿美元,增长13.9%。
美方贸易逆差1334.1亿美元,增长11.7%。
中国为美国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三大出口目的地和首要进口来源地。
二、2010年中欧双边贸易概况据欧盟统计局统计,2010年中欧双边贸易额为5220.9亿美元,增长26.5%。
其中,欧盟对中国出口1489.4亿美元,增长30.4%;自中国进口3731.5亿美元,增长25.0%;欧盟逆差2242.1亿美元,增长21.6%,中国是欧盟第二大出口贸易伙伴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地。
机电产品、运输设备和贱金属及制品是欧盟对中国出口的主要产品,2010年三类产品出口额合计占欧盟对中国出口总额的70.5%,分别为601.5亿美元、317.8亿美元和130.0亿美元,增长21.6%、72.9%和7.9%。
另外,矿产品、食品饮料和皮革制品的出口额增长较为突出,分别增长78.5%、44.5%和49.1%。
欧盟自中国进口的主要商品为机电产品、纺织品及原料和家具玩具,2010年进口额合计占欧盟自中国进口总额的69.5%,分别为1783.3亿美元、463.6亿美元和346.2亿美元,增长47.8%、12.4%和9.3%,这些产品在欧盟进口市场中分别占有39.1%、41.7%和69.9%的份额。
另外,欧盟自中国进口的运输设备的进口额增长最快,增幅达到68.2%。
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10年秋季)
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10年秋季)2010-11-01 10:24 文章来源:综合司文章类型:原创内容分类:新闻综合司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内容提要报告总结了2010年前三季度中国外贸运行的主要特点。
总体看,在诸多因素共同作用下,2010年以来中国外贸呈现恢复性较快增长态势,拓市场成效明显,调结构稳步推进,促平衡进展顺利,进出口规模均已超过2008年同期水平。
报告预计,2010年四季度中国外贸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但同比增速将继续回落。
全年进出口约为2.8万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5%左右。
报告分析,2011年中国外贸发展具备不少有利条件,但外部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相互交织,国内要素成本呈继续上升态势,企业经营压力增大,对外贸易形势不容乐观。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2011年中国外贸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但增速可能有所回落。
报告指出,要妥善处理保持好外贸稳定增长和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关系。
既要看到外贸发展面临国内外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落实好稳出口、扩进口的各项政策措施,保持外贸平稳发展;又要充分认识外贸结构调整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快外贸发展方式转变,优化外贸结构,培育国际合作和多边新优势。
同时,要进一步完善进口促进政策,推进贸易便利化,增加先进技术、关键零部件和国内短缺物资进口,努力改善贸易平衡状况。
目录内容提要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一、2010年前三季度对外贸易运行情况二、2010年全年对外贸易形势预测三、2011年中国对外贸易形势展望附件附件一:世界经济贸易形势附件二:中国宏观经济形势附件三:国际商品市场走势附件四:中国服务贸易状况统计资料表1:2001-2010年1-9月中国进出口总体情况表2:2001-2010年1-9月中国出口商品结构表3:2001-2010年1-9月中国进口商品结构表4:2001-2010年1-9月中国出口分贸易方式表5:2001-2010年1-9月中国出口分企业性质表6:2001-2010年1-9月中国出口分国别(地区)表7:2001-2010年1-9月中国进口分国别(地区)表8:2003-2010年1-9月中国出口分省(区、市)表9:2003-2010年1-9月中国进口分省(区、市)今年以来,世界经济继续缓慢复苏,国内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稳出口、扩进口政策效应继续显现,企业整体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浅析如何改善中日关系
浅析如何改善中日关系作者:刘晓磊来源:《大经贸·创业圈》2019年第12期【摘要】中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的东亚邻国,两国关系复杂且多变。
而基于中日两国的国家实力和地理位置,中日关系的发展变化对东亚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安全都有着重大的影响。
中日两国地理位置不可改变,人文关系不可断绝,但两国关系却难以预测。
中日发展离不开稳定的中日关系,中日两国应以史为鉴,以两国人民福祉为重,谨慎戒躁,从长远计改善和处理好中日关系。
【关键词】中日关系历史问题合作机制中日关系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
在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用语之中,有一个似乎为隔海相望的中日两国所专用,这就是“一衣带水”:“衣带”之长,象征着中日交往历史之悠久;“衣带”之窄,象征着中日地理位置之接近。
既然中日两国的关系如此之密切,那么双方相互之间的影响也是必然的微妙深巨。
中国在21世纪之后的快速崛起之势,不仅在经济和贸易方面深刻的改变了中日两国力量对比,同时也在政治安全领域对中日关系产生重大影响。
而中日两国剪不断、理还乱的恩怨历史、错综复杂的国家利益纠纷、域外势力的居心叵测以及频频突发的领土主权争端使中日关系变得更加脆弱和复杂化,中日关系在中国崛起的大环境下已经进入了中日建交以来的最低谷。
但是,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大势所趋、中日两国经济日益密切的高度依赖性、两千多年交流合作的历史经验和两国人民爱好和平的真诚努力,谁又能断言中国崛起不会成为中日关系改善的助推器呢。
那么,改善中日关系的起点在哪里?加强和深化中日关系又该如何进行?1.勇于正视历史问题,打造中日合作的基础中日之间的“历史问题”就像人鞋底的刺,时不时的会刺你一下,虽不致命,但如果不拔掉,你就会走起来不舒服。
当然,人可以选择换一双鞋,但是国家却不能换邻国。
所以,中日之间的历史问题一定要解决。
这里所说的“历史问题”主要指日本方面以“拒绝承认对华侵略历史”为核心的态度问题,此问题解决的难点在日方。
中日贸易关系
(2)中国对日本直接投资(见课本P277) 3 、政府间资金合作状况(见课本P277)
三、中日经贸关系中存在的问题
1、政治关系问题
2、技术壁垒问题 3、贸易摩擦问题
1、政治关系问题 1990 1991 1992
日本率先采取措施缓和对华制裁,并逐渐恢复两国高层往来和对华ODA项目
日本首相海部俊树访问中国,标志着中日关系恢复正常
Thanks!
P P T模 板
2、直接投资状况 第三个阶段是1998-2001年,称之为挫折阶段。1997—1999年日本对华投资的 下降主要源自于:(1)日本经济的停滞以及日本国内金融机构的惜贷削弱了日 本企业海外扩张的能力。(2)东亚金融危机的发生是日本企业对东亚国家和中 国的投资趋于谨慎。(3)日本对华投资的周期进入萧条时期。(4)国内对外国 的直接投资进行了政策上的干预,如出口退税等。 第四个阶段是2001-2006年的高潮期。2001年,随着中国加入WTO和日本经济 逐步摆脱萧条,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再次进入增长时期。中国加入WTO之后,关 税削减和投资便利化的承诺,之后的申奥成功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等有利因 素,使得日本的对华直接投资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特别是2003-2005年这3 年间,投资件数均超过了3200件,直接投资额均超过了50亿美元,2005年甚至 达到了65亿美元的历史最高值。
2、直接投资状况 (1)日本对华直接投资 第一个阶段是从1979-1991年,称之为试探萌芽阶段。这段时期日本对华直接投 资发展速度相对缓慢,实际投资额为31.4亿美元,投资项目共1889个。尽管日本 对华投资只占其对外直接投资的很小比例,但日本却是当时在中国最大的境外投 资者之一,是最先进入中国市场的国家之一。 第二阶段是1992-1997年的发展阶段。随着1992 年邓小平南巡后中国改革开放 步伐的加快,外资进入中国的步伐也开始加快。此后日本成为对华直接投资增长 最快的国家之一。这段期间导致日本对华投资直接增加的主要原因包括:(1)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以后,中国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方针得以明确。(2)日 元对于人民币的升值是其一,另一方面,人民币汇率调整使人民币相对于美元的 贬值,也导致了对日元的贬值。从而刺激了日本企业的对华直接投资。仅1993 年的直接投资件数就超过了1979年到1992年的投资件数的总和。1997年一年的 实际直接投资额就达到了43亿美元。超过了1979年到1992年的总和。
中日关系的现状与问题1
2010年9月7日,在钓鱼岛相关海域发生的 那起冲突,正随着日方的一意孤行而影响 扩大。一夜之间,因“破冰”而看上去风平 浪静的中日关系,在2010年的秋天再度降 至冰点以下。
日本外交大臣前原诚 司2011年3月6日晚突 年 月 日晚突 然宣布辞职, 然宣布辞职,就收取 韩国店主( 韩国店主(一个老妇 人)伍万日元的政治 献金一事承担责任。 献金一事承担责任。 首相菅直人当天接受 了前原诚司的辞职请 前原诚司现年49 求。前原诚司现年 岁,是日本少壮派政 治家, 治家,被媒体认为是 菅直人的接班人之一, 菅直人的接班人之一, 外交立场十分亲美。 外交立场十分亲美。
2009年9月16日日本召开特别国 年 月 日日本召开特别国 会,民主党代表鸠山由纪夫正式 当选日本第93代 当选日本第 代、第60位首相。 位首相 鸠山由纪夫 本人高度重视中 日关系, 日关系,他一直 认为日本和亚洲 的发展、 的发展、东亚共 同体的实现都离 不开中国的帮助, 不开中国的帮助, 所以更该强化中 日关系。 日关系。
2007年12月27 年 月 日至30日 日至 日,日本首 相福田康夫对中国 进行正式访问, 进行正式访问,被 称为“迎春之旅” 称为“迎春之旅”。
2008年国家主席 年国家主席 胡锦涛5月 日开始对日 胡锦涛 月6日开始对日 本进行国事访问, 本进行国事访问,这是 中国国家元首时隔10年 中国国家元首时隔 年 后再次访日。 后再次访日。被称为 暖春之旅” “暖春之旅”。
当前中日关系的现状与问题
中日关系正处于历史上的关键时 正确看待和处理中日关系, 期,正确看待和处理中日关系,是两国 人民, 人民,特别是两国政治家义不容辞的历 史责任。 史责任。从战略角度看待和处理中日关 系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系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总结经验面向未来——纪念中日建交25周年
总结经验面向未来——纪念中日建交25周年总结经验面向未来——纪念中日建交25周年2027年9月29日,是中日建交25周年纪念日。
此刻,我们回顾过去,总结经验,展望未来。
中日两国关系的发展道路并非平坦,但我们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在全球化、多极化的背景下,中日关系的健康发展对于两国和地区的繁荣与稳定至关重要。
中日建交的背景可以追溯到1972年,当时中日两国恢复了外交关系。
中国改革开放后,中日两国的经济、文化交流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特别是在1992年,中日宣布建立战略互惠关系。
25年来,中日两国政府及民间机构的不懈努力,为两国关系的深化奠定了基础。
首先,经济合作是中日关系的重要支柱。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中日贸易和投资合作不断扩大。
作为世界第二,第三大经济体,中日两国在贸易、投资、产能合作等方面有着巨大的潜力。
2010年,中日贸易额超过3000亿美元,成为中日两国经贸合作的一个里程碑。
双方在能源、环保、科技创新等领域的合作也不断深化,给两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福祉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第二,人文交流是中日关系的重要纽带。
中日两国拥有悠久的文化历史和深厚的民间友谊。
过去25年来,两国之间的人员往来不断增加,旅游、教育、学术交流等领域的合作蓬勃发展。
对于中国人来说,日本成为最受青睐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选择赴日本留学,学习先进的科技和管理经验。
与此同时,中日两国的大学、研究机构合作日益紧密,为双方的科研和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然而,中日两国的关系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历史问题仍然是中日关系的敏感点。
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磨灭的伤痛,对日本的历史认识和慰安妇问题的处理一直是中日关系的症结所在。
历史问题的解决需要日本政府表现出诚意和责任感,同时也需要中国人民对历史保持客观和理性的态度。
其次,地缘政治的复杂性也给中日关系带来了不确定性。
随着亚洲地区的地缘政治形势的变化,中日之间地区争端的影响加大,这对于两国的关系造成了一定压力。
《中日制造业贸易发展现状综述2000字》
中日制造业贸易发展现状综述目录中日制造业贸易发展现状综述 (1)(一)中日贸易发展现状 (1)(二)中日制造业贸易发展现状 (3)数据来源:根据联合国数据整理得出 (4)(一)中日贸易发展现状图1和图2展示了2009-2019年中日双边贸易情况和贸易增长率动态图。
从图1的中日进出口总额折线图可看出,中日双边贸易在2009-2011年期间的发展趋势良好,2011年的进口总额达到了3428.34亿美元,2011年后双边贸易总额处于下降趋势,直至2017年,才有所回升,但其总体上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且由于中日双边的地理临近性和双方的资源禀赋差异,双边贸易关系也较为密切。
具体而言,由于金融危机的冲击,2009年中日双边贸易总额为2287.83亿美元,达到了新的最低点。
经过两年的不断建交往来,2010-2011年这两年的贸易总额有所增长,2011年相比2009年增长了49.85%。
2014年中日两国的进出口贸易开始走下披路,从2014年开始,中日贸易发生了新变化,即增长率由正转负,至到2016年后才再次出现正向增长趋势,发生这段变化原因主要是由于两国关系恶化以及日本在2016年期间发生了上千次的不同等级的地震,这都会对双边贸易增长产生影响。
而在2017年,中日贸易增长率又再次回升到了10.17%,因此,中日增长率中仍是以正向增长为主,而负增长的出现只是少数。
在中日双边贸易中,2018年出现了一个小高峰,其贸易总额达到了3277.09亿美元。
图1 中日双边贸易总额和贸易差额的变化情况(单位:亿美元)数据资料来源:依据《国家统计年鉴》数据总结得出图2 中日双边贸易增长动态图(单位:亿美元)数据资料来源:依据《国家统计年鉴》数据总结得出表1贸易资料显示了中日两国具体的双边贸易数据。
2019年中日双边贸易合作总额已经达到3150.13亿美元,相比于2009年的2287.83亿美元,增长了将近1.37倍。
其中,中国对日本的商品进口规模大约为1717.69亿美元,同比增长了31.21%,占日本出口总额的24.24%。
论中日贸易商品结构及成因
授课:XXX
8
2021/3/10
2 中国向日本出口贸易额及商品结构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从中国进口的主要商品一直是服装、鞋帽等劳动 密集型产品,其次是食品和石油、煤炭等矿物性燃料。进入90年代以后, 伴随日本企业在华生产的扩大和向日本返销产品的增加,电视机、录放机、
计算器等机械机器的进口才迅速增加起来。2001年,在日本从中国进口额 中,服装、鞋帽等占29.1%,机械机器占28.5%,其他主要进口商品是 食品占10.2%、矿物性燃料占3.5%。2002年以来,伴随中国世界工厂 的发展,日本从中国进口商品的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
2 中国向日本出口贸易额及商品结构
根据日本统计年鉴(平成21,2009)的数据资 料,2005年日本向亚洲各(地区) 进口的贸易 总额为349940亿日元,其中从中国(除香港和 台湾地区)进口的贸易总额为119750亿日元, 占其向亚洲国家(地区)进口总额的34.22%, 占日本向世界其他国家(地区)进口贸易额 (569490亿日元)的21.03%。这表明中国不 仅是日本在亚洲地区的主要进口国, 从世界范围
占48.3%;在其他从中国进口的主要商品中,原料制品和矿物性燃料的比 重略有上升,分别占12.2%和1.4%,食品的比重保持不变,而服装、鞋 帽的比重则进一步下降到13.7%。
授课:XXX
9
2021/3/10
2 中国向日本出口贸易额及商品结构
通过表1和表2的分析可知: 近年来中国对日本的出口贸易往来越来越频繁,截止2011年,中国已经成为日 本最大的进口来源地。 从中日两国的贸易商品结构来看, 尽管贸易额在不断扩大,但贸易的商品结构发 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中国对日出口商品中,传统贸易商品的比重有所下降。初级产品的出口所 占比重下降较快,其中以第一类产品(活动物及动物产品)、第二类产品(植物 产品)和第四类产品(食品,饮料、酒及醋,烟草及烟草代用品制品)为代表的 农产品出口增长较缓。而以第五类产品(矿产品)为代表的矿产品的出口出现徘 徊增长的局面。第二,中国对日出口商品中,工业制成品的贸易额增长迅速。尤 其是在中国对日的出口商品中,工业制成品的贸易额急剧增长,同时比重也日益 增加。具体表现在第十六商品(机器、机械器具等)在中国对日的出口中增长迅 速, 并且在中日之间贸易额中占重大比重;第十五类商品(贱金属及其制品)和 第十八类商品(光学、照相等器械及其零件、附件)在中日贸易的中国对日出口 中的金额增长较快; 第六类商品(化学工业及其相关工业的产品)和第二十类商 品(杂项制品)在中国对日的出口中也有较大增长。第三,中国对日进口商品中, 仍主要集中在制成品贸易中。
2010年-2011年中国贸易状况
世界贸易地位
• 与“十五”末期相比,2010年中国货物出 口由世界第三位跃居首位,占全球份额由 7.3%上升至10.4%;货物进口由世界第三 位升至第二位,有力地推动了世界经济和 贸易复苏,货物进出口总额超过了德国,跃 居世界第2位,占世界的比重从2005年的 6.7%提高到8.8%。我国服务贸易从2005年 第8位上升到第4位。
主要贸易伙伴
• 2010年,欧盟、美国、日本仍为中国前三大贸易 伙伴。中欧贸易额达到4797.1亿美元,增长 31.8%;中美贸易额3853.4亿美元,增长29.2%; 中日贸易额2977.7亿美元,增长30.2%。
• 同期,中国与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大 幅增长。对东盟进出口2927.8亿美元,同比增长 37.5%;对巴西进出口625.5亿美元,增长47.5%; 对印度进出口617.6亿美元,增长42.4%;对俄罗 斯进出口554.5亿美元,增长43.1%。
• 在进口商品中,2011年,我国进口初级产品6043.8 亿美元,增长39.3%。其中进口铁矿砂6.9亿吨,增 长10.9%,进口均价为每吨163.8美元,上涨27.1%。 同期,进口大豆5264万吨,下降3.9%,进口均价为 每吨566.8美元,上涨23.7%。此外,进口机电产品 7532.9亿美元,增长14.1%;其中进口汽车103.6万 辆,增长27.8%。
主要进口商品
• 进口商品中,2010年,我国主要大宗商品 进口量涨跌互现,其中进口铁矿砂6.2亿吨, 减少1.4%,进口均价为每吨128.4美元,上 涨60.6%。同年,进口大豆5480万吨,增 加28.8%,进口均价为每吨457.7美元,上 涨3.6%。此外,进口机电产品6603.1亿美 元,增长34.4%;其中进口汽车81万辆,增 长93.4%。
近年中日贸易统计数据及一些国内重要经济数据
国内数据国内生产总值单位:亿元货币供应量单位:亿元货币供应量增长率(与上年同期比)单位:%居民消费水平单位:元年末总人口单位:万人实际利用外资额单位:亿美元中日贸易数据2011年2011年中日双边贸易概况据日本海关统计,2011年日本与中国的双边贸易额为3461.1亿美元,增长14.2%。
其中,日本对中国出口1620.4亿美元,增长8.3%;自中国进口1840.6亿美元,增长20%。
日本与中国的贸易逆差220.2亿美元,增长488%。
中国为日本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目的地和最大的进口来源地。
2011年日本对中国出口的主要产品是机电产品、贱金属及制品和运输设备,出口额分别为724.6亿美元、181亿美元和159.3亿美元,增长10.3%、5.3%和3.6%,占日本对中国出口总额的44.7%、11.2%和9.8%。
在所有出口商品中,家具玩具的增幅最大,为25.8%。
日本自中国进口的主要商品为机电产品、纺织品及原料和化工产品,2011年进口额分别为747.5亿美元、306.5亿美元和119.6亿美元,增长15.2%、20.4%和54%,占日本自中国进口总额的40.6%、16.7%和6.5%。
在日本市场上,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依然占有较大优势,如纺织品及原料、鞋靴伞和箱包等轻工产品,这些产品在日本进口市场的占有率均在50%以上,在这些产品上,中国的主要竞争对手来自亚洲国家(如越南、泰国、台湾省)以及意大利、美国等。
2010年2010年中日双边贸易概况据日本海关统计,2010年日本与中国的双边贸易额为3030.6亿美元,增长30.6%。
其中,日本对中国出口1496.9亿美元,增长36.6%;自中国进口1533.7亿美元,增长25.2%。
日本与中国的贸易逆差36.8亿美元,下降71.6%。
中国为日本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目的地和最大的进口来源地。
2010年日本对中国出口的主要产品是机电产品、贱金属及制品和运输设备,出口额分别为657.3亿美元、172亿美元和153.7亿美元,增长46.1%、19.1%和51.2%,占日本对中国出口总额的43.9%、11.5%和10.3%。
论2010中日关系
论2010中日关系中国和日本是邻邦,地理相近。
但是两国国民的感情却相当疏远。
近来中日官方交流虽然有升温的势头,但是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中日两国民间复杂而敌对的状况。
除去历史积攒已久的宿怨,日本方面每每总是让人做的不甚满意,比如参拜靖国神社,比如篡改历史教科书,比如变相的支持台独,又例如近来的钓鱼岛事件,每每官方交流有点进展的时候,日本又开始挑逗国民的神经,近来钓鱼岛事件网上到处都是请战,反日情绪又一次空前高涨,中日关系总是一波三折,偶尔也觉得是不是应了我们老师的那句话,狭小的地域造就变态的心理。
中国人对日本的感情是复杂的。
大多数人不可能忘怀半个多世纪前那场残酷的侵略战争。
但是又不得不承认,中国在经济发展上需要日本。
加之中国的年轻一代,大多是看着日本动漫长大的,在文化上对日本有种亲近感。
而日本人对中国的感情也非常微妙,中国悠久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文化令日本人感到尊敬,但是近现代中国的贫穷落后又让日本人滋生了自大意识。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发展势头迅猛,这让向来富有危机意识的日本国民感到,中国将取代日本成为亚洲第一的日子不远了!今后的中日关系将要走向一个什么样的状况?相比起与美国,中日关系着实是一个更为棘手的存在,中美关系主要是因为台湾问题,而中日由于地理上相近,历史上积怨颇深,所以中日关系可以算的上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双边关系了。
在政治上,中日很少有合得来的时候,从领土吵到主权,各式各样的纷争层出不穷,就台湾问题来说,日本屡屡挑衅中国,还有钓鱼岛的主权问题,日本也总是不承认钓鱼岛的主权属于中国,在主权问题上,日本与中国的对立将是今后中日关系和平发展的一个重要阻碍。
在经济上,中日应该是伙伴关系,二者毗邻,国际贸易互通有无,日本由于国土面积的狭小,资源不甚充沛,很多物品有赖于进口,而地大物博位置相邻的中国,当仁不让的成为他重要的贸易伙伴,经济上的相互依持,使得中日两国为了各自的国家利益不得不加强与对方的交流,政治上的对立不能阻碍两国经济方面的交流。
对外贸易2000—2010十年间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格局
2000—2010十年间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格局2000到2010这十年间,我国对外贸易工作经受住了国际风云变幻的严峻考验:加入WTO、对外贸易摩擦、世界经济放缓、美国金融危机恶化蔓延、国内经济减速、人民币升值、主要行业投资率下降以及国际贸易保护主义……但我国对外贸易仍在开放型经济中取得了迅速发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对外交流不断增多,对外贸易从小到大,外贸实力从弱到强,我国与国际经济的关系日益密切,在国际经济舞台上地位不断提升。
接下来,我们将逐年介绍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情况,在此基础上对这十年间的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格局进行概括性总结,并推测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趋势。
2000年对外贸易发展情况由于国内外经济快速增长以及鼓励出口等一系列政策的推动,对外贸易持续高速增长。
全年进出口总额达474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1.5%。
其中:出口总额2492亿美元,增长27.8%;进口总额2251亿美元,增长35.8%,顺差241亿美元。
在出口中,国有企业出口1165亿美元,增长18.2%,外商投资企业出口1194亿美元,增长34.8%;一般贸易出口1052亿美元,增长32.9%,进料加工贸易出口965亿美元,增长28.5%;机电产品出口1053亿美元,增长36.9%,高新技术产品出口370亿美元,增长50%。
在进口中,资源型产品快速增长,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口增长也明显加快,分别增长32.6%和39.7%。
利用外资形势好转。
全年新批外商投资项目22347个,比上年增长32.1%;合同投资额624亿美元,增长51.3%;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407亿美元,增长1.0%。
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和设计咨询业务继续保持增长势头。
全年对外签约14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5%;完成营业额113亿美元,增长1.0%;带动出口9亿美元,增长35%。
2000年我国进出口贸易主要特征为:(1)进出口总额与增长速度均创20年来最高记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中日双边贸易概况据日本海关统计,2010年日本与中国的双边贸易额为3030.6亿美元,增长30.6%。
其中,日本对中国出口1496.9亿美元,增长36.6%;自中国进口1533.7亿美元,增长25.2%。
日本与中国的贸易逆差36.8亿美元,下降71.6%。
中国为日本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目的地和最大的进口来源地。
2010年日本对中国出口的主要产品是机电产品、贱金属及制品和运输设备,出口额分别为657.3亿美元、172亿美元和153.7亿美元,增长46.1%、19.1%和51.2%,占日本对中国出口总额的43.9%、11.5%和10.3%。
在所有出口商品中,贵金属及其制品的出口增幅最大,为93.7%。
2010年日本自中国进口的主要商品为机电产品、纺织品及原料和家具玩具,进口额分别为648.6亿美元、254.6亿美元和88.3亿美元,增长40.6%、3.8%和0.2% ,占日本自中国进口总额的42.3%、16.6%和5.8%。
在日本市场上,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依然占有比较大的优势,如纺织品及原料、鞋靴伞和箱包等轻工产品,这些产品在日本进口市场的占有率均在50%以上。
在这些产品上,中国的主要竞争对手来自一些亚洲国家(如越南、泰国、中国台湾省)以及意大利、美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