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写实油画家周松作品欣赏

合集下载

后超现实主义油画的杰出典范——周松近作肖像油画解析

后超现实主义油画的杰出典范——周松近作肖像油画解析

后超现实主义油画的杰出典范——周松近作肖像油画解析后超现实主义油画的杰出典范——周松近作肖像油画解析周松的绘画总是给人以惊悚之感,这是因为他以无拘无束的空间创意与精准而细腻的视觉表现,创造出梦境与现实、美丽与暴力相交错的形式,不断吸引着观者的目光要探问个究竟。

事实上,周松的绘画在形式上具有超现实的美感,而在精神上又超越了现实主义的叙事性,似乎每一幅作品都是通过对物象隐含的矛盾和对立的解析来透视世俗世界的本质。

作为一位年轻的当代艺术家,在不断建构个性化艺术风格的过程中,周松始终保持着清醒而独立的思考,既不死守已有的图式,也不放弃进一步塑造自我形象,而是直取非常鲜明的绘画意象,确立了新的超具象语言的续接。

后超现实主义油画的杰出典范——周松近作肖像油画解析黄丹麾编辑/雨浓所谓超现实就是非现实的表达,超现实是形成想象力与陌生化的必要手段。

超现实艺术要求艺术形象较大程度偏离或完全抛弃现实世界,它以主观化、非客观方式来表达、描述对象。

超现实主义摒弃现实的、再现性的因素,追求一种想象本质。

这种经过主观过滤和主体加工后的想象模式既蕴含着亚理性和准智性的意念,也渗透着强烈的情感、悟性等艺术形式。

它在看似荒唐或不合理的主观设置中反叛着现实对艺术的制约,从而走向了率性而为的主观宣泄。

所谓艺术就是对现实的超越与消解,其目的就是摧毁审美反映论与艺术的相似率,拉大艺术与现实的距离感,只有这样艺术才会不等同于现实的客观存在,走出“形似”的羁绊,获得最大的自由精神。

超现实主义艺术抛弃或消解了理性逻辑、科学态度与现实原则,它以曲折、隐晦的语言方式诉诸人类的情感世界。

在超现实主义艺术中,绘画的语言形式符号通过艺术家的精心排列、组合,生成了隐喻意义。

这些语言符号旨在解释现实与想象、真实与虚拟的张力关系。

超现实主义艺术家通过联觉、想象、虚构、灵感、顿悟等主体心理因素,将画面的形式因素、语言符号虚理入情化,正是由于精神张力的不停释放、漂移和播撒,使超现实主义艺术形成了特有的朦胧、含混的艺术效果。

科技的发展与空间的束缚__“质·能”周松个展带来的反思

科技的发展与空间的束缚__“质·能”周松个展带来的反思

在“膨胀”系列的作品中,不难发现其中充斥着人体的扭曲和空间的束缚。

是环境束缚了人类的发展,还是人类的欲望已经改变了环境本来的模样?明丽的色彩和充满棱角的结构,给观众以强烈的视觉冲击科技的发展与空间的束缚/《中国民商》 庄双博“质·能”周松个展“质·能”于2022年4月17日在嘉德艺术中心开幕。

这次展览不仅呈现了周松的“红场”与“熵”系列作品,还推出了周松新创作的“膨胀”系列作品。

这是周松自2009年今日美术馆个展后沉淀十三年的另一个重磅个展,同时也是他与嘉德艺术中心首度合作的个展。

“质·能”周松个展由嘉德艺术中心和德国哈根国立奥斯特豪斯美术馆共同主办,这一中德合作巡展项目为期两年。

此次在嘉德艺术中心的展览时间为2022年4月17日至5月7日。

在北京的展览结束后,将于2023年4月22日至2023年6月11日在德国哈根国立奥斯特豪斯美术馆巡展。

展览由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张子康先生与德国哈根奥特豪斯美术馆馆长泰丰·贝尔京先生(Dr.Tayfun Belgin)担任联合策展人,美国哈佛大学洛克菲勒亚洲艺术史终身教授、哈佛大学中国艺周松1982年出生于江西,2006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油画系,现工作生活于北京。

周松的绘画作品在艺术、科学和哲学的交叉地带探索着生物形态学与机械美学之间的联结,既有后人类主义的意味,又具有深厚的人性。

无论是当代应用科学的潜在后果,抑或是宇宙不断膨胀对人类欲望和命运的无形影响,周松的绘画都在矛盾和开放的状态中焕发着生命力。

个展包括“质·能——周松个展”(北京嘉德艺术中心,2022);“周松个展作品展”(今日美术馆,2009)。

重要学术展览包括 “Personal Structures——第59届威尼斯双年展平行展”(威尼斯本柏宫,2022);“Re–Thinking Future——第十三届古巴哈瓦那双年展”(哈瓦那大剧院起源画廊,2019);“eARTh–Creativity & Sustainability 第十一届意大利佛罗伦萨双年”(佛罗伦萨达巴索古堡,《共生》, 布面油画, 476x120cm, 2022《永恒的神话》,布面油画 ,232x160cm, 2021《宇宙·精神·方程》, 布面油画, 340x223cm, 2022术实验室创始人兼主任汪悦进先生担任学术主持。

陈劲松作品(青海)

陈劲松作品(青海)

陈劲松作品(青海)
陈劲松是一位出生于青海省的著名画家,其作品以描绘青海的美丽自然风光和藏族文
化为主。

他擅长用传统的水墨和丙烯颜料来表现出青海的神秘与壮丽。

他以一种独特的隐喻手法来表现自己的作品。

比如,他会在画面中引入大自然的元素,比如河流、山脉和草原,但在其漫长的画面中又明智地安排了藏族的象征,例如祈福的经
幡和传统的瑞兽,增加画面的神秘感。

“三江源”是陈劲松的一幅非常著名的作品,这幅作品是用深蓝色、紫色和暖色调来
打造成的油画作品。

这幅作品的主题是青海省境内的三江源地区,这个地区有世界上最大
的储水量之一,其独特之处吸引了艺术家的注意。

陈劲松的另一幅作品是名为“神秘的藏族人居地”的油画,这幅作品把青海省北部的
阿尼玛卿山区的美景描绘得十分细致和美丽。

在这幅画中,他用水墨表现出岩石和悬崖的
纹理,同时画面中藏民穿着具有地域特色的传统服装,形象逼真,让人感受到了藏族文化
的深厚内涵。

陈劲松的作品不仅仅是一个艺术作品,更是一种表现他对于大自然的敬畏和对于藏族
文化传承的思考。

它们向世人展示了青海的美丽自然风光和蕴藏着的深厚文化底蕴,让人
们在欣赏和感受艺术的同时,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青海这个神秘的地方。

人桥美术作品赏析

人桥美术作品赏析

人桥美术作品赏析嘿,朋友们!今天咱就来聊聊这人桥美术作品赏析。

你说这美术作品啊,就像生活里的一道道彩虹,给咱带来各种惊喜和美好。

咱先说说那些色彩斑斓的画作吧!有的画呀,那颜色用得叫一个绝,就好像画家把整个世界的美丽都浓缩在了那一方画布上。

你看那红的像火,蓝的像海,绿的像草,凑在一起啊,哎呀,真让人眼前一亮!这难道不像咱们生活中的各种精彩瞬间凑成了丰富多彩的人生吗?再看看那些线条,有的细腻得像蛛丝,有的粗犷得像山脉。

它们在画面上交织穿梭,就像是在跳一场华丽的舞蹈。

有时候看着那些线条,我就在想,这画家得有多大的耐心和本事才能画出这样的杰作呀!这不就跟咱做事一样嘛,得耐心细致才能出好活儿。

还有那些构图,巧妙得让人惊叹!有的作品把主体放在正中间,那叫一个突出显眼;有的把它放在边上,反而更吸引人的眼球。

这就好比咱说话做事,有时候直接说效果好,有时候绕个弯子反而更有意思呢!你可别小瞧了这些美术作品,它们背后都有故事呢!画家在创作的时候,肯定倾注了自己的情感和心血。

就好像咱写日记,把自己的心情和想法都写进去了。

有时候看着一幅画,我都能感觉到画家当时的喜怒哀乐,这多神奇呀!咱再来说说雕塑作品。

那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形象,仿佛下一秒就要活过来了。

那肌肉线条,那表情神态,真的是太逼真啦!你说这些雕塑家是怎么做到的呢?难道他们有一双神奇的手?这就好像咱们努力去追求自己的梦想,一点点地把它变成现实,多了不起呀!还有那些抽象的美术作品,哎呀呀,一开始可能真让人摸不着头脑,但你要是静下心来慢慢品味,说不定就能发现其中的奥秘呢!就像人生中的一些事情,乍一看不明白,等经历多了就懂了。

总之,人桥美术作品那真的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

咱们可以在里面畅游,感受美,感受艺术的魅力。

它们不仅仅是挂在墙上、摆在那里的东西,而是能和我们的心灵产生共鸣的宝贝呀!大家都去好好欣赏欣赏吧,相信你们一定会被震撼到的!这就是我对人桥美术作品赏析的一些看法,你们觉得呢?。

“周松:膨胀宇宙”昊美术馆展览现场 `

“周松:膨胀宇宙”昊美术馆展览现场 `

“周松:膨胀宇宙”昊美术馆展览现场 `
佚名
【期刊名称】《当代美术家》
【年(卷),期】2022()5
【摘要】艺术技巧仅仅是实现审美的手段,而审美精神才能从根本上提升艺术的价值和理念。

艺术承载着审美形象的再现功能,需要通过艺术教育的学科观念、专业设置以及课程引导来确认审美精神和情感表现的和谐与完美。

项目工作室以展览带动教学,教学促进创新的理念进行探索,展览成为教学的目的和方法,展览内容即为实践的目标和成果。

展览与教学并置,引领了艺术创作和艺术教学的创新,成为多学科实验性工作室教学的一种尝试,为搭建“新文科”背景下的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新课程体系提供了借鉴意义……
【总页数】2页(P60-6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
【相关文献】
1.“喧哗”展览在昊美术馆举办
2.浙江美术馆十周年四大展览同期开幕
3.“献礼建国70周年,重走复兴之路”大型展览系列活动在鲁迅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
4.2019“马克·布拉德福特:洛杉矶”展览现场,中国上海龙美术馆(西岸馆)
5.美术馆展览策划研究——以《高歌向前伟大征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经典美术作品特展》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名画 《老板》 赏析

名画 《老板》 赏析

名画《老板》赏析摘要:一、画作背景介绍二、画作内容分析三、艺术风格评述四、画作内涵解读五、总结与欣赏建议正文:名画《老板》赏析一幅画作,一个角色,一种生动的表现,让我们不禁对画家背后的故事产生好奇。

这就是今天我们要赏析的名画——《老板》。

一、画作背景介绍《老板》是我国著名画家陈丹青创作的一幅画作。

陈丹青,生于1953年,是我国当代画坛杰出的艺术家,以其独特的绘画风格和深刻的社会关怀受到广泛赞誉。

这幅《老板》创作于2005年,是陈丹青“肖像系列”作品中的一幅。

二、画作内容分析《老板》的画面描绘了一个身着黑色西装,端坐于红色背景前的男性人物。

画中人物面容严肃,眼神坚定,双手交叉于膝盖,姿态威严。

画家通过对人物神态和动作的细腻刻画,展现了一个典型的企业老板形象。

三、艺术风格评述陈丹青的绘画风格独具特色,善于捕捉人物的精神面貌。

在《老板》这幅作品中,画家的笔触坚实有力,色彩对比鲜明。

细腻的线条勾勒出人物轮廓,使画面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同时,红色背景与黑色西装的强烈对比,进一步突显了画中人物的力量感。

四、画作内涵解读《老板》这幅画不仅仅是对一个个体形象的描绘,更蕴含着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

画中人物严肃的姿态、坚定的眼神,暗示着企业家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担当精神。

同时,这幅画作也反映了我国社会转型时期,企业家们面对挑战、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

五、总结与欣赏建议总之,《老板》这幅画作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社会内涵,成为了当代中国画坛的一颗璀璨明珠。

欣赏这幅画,我们不仅能感受到画家精湛的绘画技艺,更能体会到艺术家对社会的关注和思考。

妙合神形——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明清肖像画展

妙合神形——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明清肖像画展

妙合神形——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明清肖像画展作者:来源:《画刊》2020年第08期绘画 PAINTING妙合神形——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明清肖像画展北京 | 中国国家博物馆2020年7月15日-9月15日该展览共展出50余件(套)展品,以“帝王·皇族”“雅集·行乐”“名臣·名士·闺秀”和“学者像传”4个单元,从不同方面展示明清肖像画的历史、文献与美学价值。

借此既可发现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肖像画特色,也可了解明清时期肖像画的嬗变与演进历程。

伊丽莎白·佩顿:练习北京 | 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2020年8月15日-11月29日该展为美国艺术家伊丽莎白·佩顿(Elizabeth Peyton)在中国的首次个展。

伊丽莎白·佩顿的工作一直处于复兴具象绘画和拓宽肖像绘画传统和概念的前沿,该展囊括了她30年创作生涯中的一系列重要肖像作品。

佩顿的创作对象广泛并持续拓宽,涵盖了诸如弗里达·卡洛、拿破仑、伊丽莎白二世、大卫·鲍伊、安吉拉·默克尔以及羽生结弦等人物形象。

化上海 | 艺术门画廊2020年7月27日-10月15日该展展出莱昂纳多·德鲁、贡奈丝·法蒂、黄渊青、厐壔、嘉多特·布吉尔多和张洹这6位艺术家的作品。

展览的英文标题“Metamorphoses”取自哲学家尼采关于精神的三种变形的隐喻,即“精神如何变成骆驼,骆驼变成狮子,而狮子最后变成孩子”。

展览对于这个引用的翻译与诠释,借鉴了中国哲学中“化”字的概念,意指自然无形的变化和创造。

此次群展以精神的演变和物理形态的转化为切入点,考察艺术实践的不同状态,以期传达其中自我肯定的能量。

克里斯托弗·奥尔北京 | HdM 画廊2020年7月18日-8月15日该展呈现苏格兰艺术家克里斯托弗·奥尔(Christopher Orr)数十件油画作品。

明代中期画家周臣二十五幅绘画赏析

明代中期画家周臣二十五幅绘画赏析

明代中期画家周臣二十五幅绘画赏析明代中期的著名职业画家。

他生活在成化至嘉靖年间。

字舜卿,号东村,吴(今江苏苏州)人,生年不详,卒于明世宗嘉靖十四年(即1535年)。

擅长画人物和山水,画法严整工细。

他有两个学生特别著名,一个唐寅,另一个仇英。

唐寅、仇英青出于蓝,风格上极为接近,但当时名气已超过老师。

周臣山水师承陈暹。

曾刻苦临摹李成、郭熙、李唐、马远等作品,其主要取法于李唐派系。

画山石坚凝,章法严谨,用笔纯熟。

曾与戴进并驱,则互有所长。

人物画也非常出色,古貌奇姿,绵密萧散,各极意态。

周臣被人们称为非院派的“院派”画家。

周臣是个丰产画家,流存至今的作品件件结构精整,幅幅见功力,下笔不苟。

主要传世作品有《柴门送客图》、《春山游骑图》、《桃花源图》、《山斋客至图》、《画閒看儿童捉柳花句意》、《渔乐图卷》、《辟纑图》、《春泉小隐图卷》、《水亭清兴图》、《香山九老图轴》、《沧浪濯足图》、《毛诗图》、《村社图》、《长夏山村图》、《山水中堂》、《雪山渔父图》、《北溟图》、《燕子矶图》、《观潮图》、《山间行旅图》、《松下高士图》、《寒鸦月夜图》、《流氓图》、《雪村访友图》、《林亭论古图》等。

明代中期周臣《柴门送客图》赏析《柴门送客图》轴,纸本设色,纵121厘米,横57厘米。

南京博物院藏。

此图以杜甫《南鄰》诗中“相送柴门月色新”句意入画,描绘了杜甫和锦里先生真挚的友情。

二位知心好友谈兴极浓乃至“竟日淹留”,主客分别时依依不舍的情景,直到月上东山方才告别,船工也已在船头熟睡,直至客人快要上船了,他还未酲来,说明主客送别时间之长,友谊之深。

树石皴法将披麻、钉头、斧劈巧妙结合,用笔苍劲爽利,人物形象质朴传神,线条刚柔相济,墨色浓淡相宜,是其精心之作。

明代中期周臣《春山游骑图》赏析《春山游骑图》,纵185.1厘米,横64厘米,绢本,浅设色。

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此图所描绘的是风和日丽的春天中,游骑行旅的景致。

春山叠翠,小桥流水,主仆一行三人正在过桥,近景山溪岸边,春花几树,山溪湍流有声,山崖巨石用小斧劈加渲染,多用于阴面,山石呈一定的亮度,使山川雄中寓秀。

一代宗师当代著名画家钱松喦六十一幅传世经典绘画作品赏析

一代宗师当代著名画家钱松喦六十一幅传世经典绘画作品赏析

一代宗师当代著名画家钱松喦六十一幅传世经典绘画作品赏析一代宗师当代著名画家钱松喦六十一幅传世经典绘画作品值此五一国家劳动节来临之际,本人精心为广大朋友挑选钱松喦经典绘画作品。

对于今天的欣赏者来说,新中国主题绘画创作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提炼出视觉化的时代精神,触动人们的思想,引导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主旋律,而新中国主题绘画就像是时代的乐谱,通过严谨的创作、精湛的艺术表达和饱满的创作热情,使时代精神成为经典作品,让民族精神和文化精髓在传播和继承的过程中发扬光大。

——题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由于处于半封闭的状态,所以这一个时期的中国画创作是在一种相对狭小的空间中进行的。

处于美术的正统地位的是由延安革命美术传统、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和写实主义相结合而成的一种新中国模式的现实主义形式。

中国现代美术的发展历程和基本特色,主要是由这一历史主线规定的。

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冲突,时代和革命的要求与艺术自身规律间的矛盾,启蒙需求与救亡主题的相互制约等,都围绕上述主线对美术的发展产生了影响。

现代历史文化和包括革命斗争、民主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在内的社会运动的种种曲折、变异,都可以在现代美术的山谷中听到回声。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许多已有成就的老画家的艺术更加臻于成熟,一批新人也开始登上画坛。

今天我们来分享一代宗师著名画家钱松翮的经典绘画作品。

钱松喦(1899~1985),1899年9月11日生于江苏省宜兴县杨巷镇湖墅村,1985年9月4日卒于江苏省南京市。

又名松岩、松喦,40年代曾用名喦庐主人。

是当代中国美术、中国山水画的代表人物之一,新金陵画派的领军人物,其代表作品被认为是重要的江南文化符号。

曾任第四、五、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江苏省人大常务委员、中国文联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和艺术顾问、江苏美协名誉主席,1977年任江苏国画院院长,后任名誉院长。

方寸见匠心 咫尺遇诗心

方寸见匠心 咫尺遇诗心

方寸见匠心咫尺遇诗心在这个喧嚣的城市中,每天都会有无数的人流,甚至我们很难想象自己的一天没有和手机在一起的时间有多少。

是的,我们很快就已经逐渐忘记了自己最初的热情与渴望。

我们被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所包围,生活也因此变得复杂而失去了它最原始的面貌。

但是,偶尔,我们会在平凡的日子里遇到一些特别的事情,一些让人意想不到的美好。

就像某一天,在一座现代化的大厦内,我看到了一件让我惊叹不已的作品。

这是一幅油画,它那鲜明而简洁的色彩,让人一下子就被吸引,而那贴近自然的画风,则让人感到叹为观止。

我无法控制自己的想法,我的心中充满了对创作者的好奇与敬佩,我想必须要找到他,和他交流。

经过一番询问,我得知这幅作品的创作者叫做杨匠心,是一位年迈的大师级画家。

杨匠心先生也非常热情地接纳了我,带我参观了他那别具匠心的工作室,让我看到了他的众多作品。

在这个小小的空间内,挂满了杨匠心的油画与水墨画,他用自己的双手创作着每一件艺术品。

谈起自己的创作,杨匠心言辞慷慨,他说它并不单纯是简单的技巧,而更多的是将自己的情感与灵魂融入其中,让这些画作成为了他生命的一部分。

他说:“每一件作品都是我灵魂的投影,印刻着我对这个世界的理解与感受。

”此时,我才发现,创作艺术与平日里的生活并不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事情。

生活中隐藏的每一个细节都可以被升华为艺术品,只要你用心去发现。

也许,我们一生都无法看尽这世间的美好,但是在这短暂的生命里,我们可以对一件事情付出全部,挥洒自己最真实的情感,把它变成一份华美的礼物,呈现到这个世界的面前。

杨匠心让我看到了艺术的力量,也让我明白了,我们的生命中应该要有更多的热情和渴望,细致的感知每一个细节。

这个世界有太多太多美好的东西等着我们去发现,等着我们去用心体验,等着我们去用心去创作。

或许,我们可以像杨匠心一样,将自己所拥有的一切都奉献给美好的事情,将自己从繁琐的生活中解放出来,让艺术成为生命的一部分,让我们的生命因此变得更加美好。

中国美术馆典藏100幅作品

中国美术馆典藏100幅作品

中国美术馆典藏100幅作品2021-07-06 21:22:48 来源: 书画艺术收藏 中国美术馆以表现社会发展、反映时代变⾰和艺术创新的藏品构建了古代、近现代、当代美术、民间美术、西⽅美术为⼀体的收藏系统。

中国美术馆⼗多万件藏品之中,不乏经典。

它们凝聚了艺术家艰⾟的探索,是当时当代的创新创造,也是美术史发展历程的坐标。

经典之所以为经典,在于它在思想、艺术、制作诸⽅⾯臻精深、精妙、精湛之境。

在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检验中,愈发显⽰其价值并成为传统⽽为后世之标范。

归船作者:安正中创作年代:1985规格:85×73cm 烟⾬漓江作者:⽩雪⽯创作年代:1983规格:95×176cm 东⽅红——杨家岭1945作者:毕建勋创作年代:2009规格:215×635cm 芦雁图 作者:边景昭创作年代:不详规格:143×72.5cm 蟹菊酒⾹图作者:边寿民创作年代:1740规格:89×170.5cm 拟⽶元晖云⼭烟树图作者:查⼠标创作年代:不详规格:23.2×236.5cm 秋⽔⽆声作者:常进创作年代:1984规格:182×260cm ⼋树(花椒树)作者:常沙娜创作年代:1975规格:30×21.5cm 梦回故⾥之九作者:晁海创作年代:1995规格:146×185cm 江上泛⾈作者:陈半丁创作年代:不详规格:71×31.5cm 紫藤鸡作者:陈半丁/王云创作年代:1921规格:113×30.5cm 夏⼭过⾬图作者:陈淳创作年代:不详规格:63.5×33cm 百步梯作者:陈⼤⽻创作年代:1956规格:57×48cm 听琴图作者:陈洪绶创作年代:不详规格:100.5×52.7cm 荷花作者:陈家泠创作年代:1999规格:138×68.5cm 阵风作者:陈龙、周若兰创作年代:1984年规格:58x128cm 梦底家⼭作者:陈平创作年代:1998规格:203×123cm 云龙图作者:陈容创作年代:不详规格:112.5×48.5cm 红树青⼭作者:陈少梅创作年代:不详规格:116.3×57.5cm ⽵菊图作者:陈师曾创作年代:1923规格:132.1×47.7cm ⿍湖飞瀑作者:陈树⼈创作年代:1936规格:175.6×94.5cm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作者:陈⽟铭创作年代:2009规格:305×597cm 鸣喜图作者:陈之佛创作年代:1959规格:167×93.6cm 评好社员作者:陈忠志创作年代:1964规格:128.3×158.5cm 春花⽆数作者:陈⼦创作年代:不详规格:177.5×169.5㎝ ⽩描⽔仙作者:陈⼦奋创作年代:不详规格:58.5×38.2cm ⽯⿎⼭北岭作者:陈⼦庄创作年代:1974规格:25×37.5cm 法⽩阳⼭⼈笔意图作者:程嘉燧创作年代:1643规格:58×43.2cm 丽⼈⾏作者:程⼗髮创作年代:1978规格:137×68.5cm 荷花燕⼦作者:程璋创作年代:不详规格:131.7×38.6cm 叠翠作者:仇德树创作年代:2004规格:360×180cm 采芝图作者:仇英创作年代:不详规格:119×66.2cm 紫阳之⼆作者:崔振宽创作年代:2000规格:192×140cm 鱼鹰⽵⼦作者:崔⼦范创作年代:1982规格:96×178cm 松⽵图作者:戴熙创作年代:1856规格:86×40.5cm 洗象图作者:丁云鹏创作年代:1588规格:132×34.2cm 秋江渔艇图作者:董其昌创作年代:1613规格:131×60cm ⾬后黄⼭作者:董寿平创作年代:1956规格:188×67.5cm 家园·益阳作者:杜⼤恺创作年代:2011规格:243×119cm 祭⽉图作者:杜堇创作年代:不详规格:125.5×60cm 犁——⽂化变化的时代作者:段秀苍创作年代:1994规格:198×180cm ⼭径骑驴图作者:樊圻创作年代:不详规格:169×48.5cm ⽀前作者:范扬创作年代:1984规格:120×173cm 黄河龙门⼝作者:⽅济众创作年代:1960规格:85.4×55.7cm 初⽣的⼩⽜作者:⽅⼈定创作年代:1956规格:154.9×95.5cm 洋务运动·留美幼童作者:⽅瑞创作年代:2009规格:217×376cm 秋⼭牧⽜图作者:⽅⼠庶创作年代:1745规格:100.5×29cm 千峰隐寺图作者:⽅以智创作年代:不详规格:215.5×84cm 昆仑⽉⾊作者:⽅增先创作年代:2007年规格:136x68cm 红烛题诗图作者:费丹旭创作年代:不详规格:124×31.5cm ⼤宁河上⼭如剑作者:冯建吴创作年代:1980规格:161.5×95cm 屈赋辞意图作者:冯远创作年代:1994规格:195×181.5cm 武昌起义作者:冯远;杜滋龄;房俊焘;鲍凤林创作年代:2009规格:306×451cm 待细把江⼭图画作者:傅抱⽯创作年代:1961规格:100×111.5cm 庐陵诗意图作者:改琦创作年代:不详规格:147.5×40cm 鸡冠花图作者:⾼凤翰创作年代:1748规格:96.5×29.5cm 牡丹图作者:⾼凤翰创作年代:1728规格:139×87cm 红柿⼩鸟作者:⾼剑⽗创作年代:不详规格:139×45.5cm 云⼭图作者:⾼克恭创作年代:不详规格:101.5×59cm 鸡冠菊花图作者:⾼其佩创作年代:不详规格:118×69cm ⼭壑桥亭图作者:龚贤创作年代:不详规格:92.5×47.5cm 曲江道中作者:顾坤伯创作年代:1956规格:45×74cm 花柳图作者:顾眉创作年代:1632规格:111×47.5cm 春临东海作者:顾⽣岳创作年代:1964规格:75×202cm 深⼭幽居图作者:关九思创作年代:1622规格:151×53cm ⽩蛇传作者:关良创作年代:1956规格:67.5×70cm 新开发的公路作者:关⼭⽉创作年代:1954规格:117×94cm ⼭情作者:郭明堂创作年代:1989规格:135×173cm 千⾔万语作者:郭全忠创作年代:1973规格:244×122.5cm 晨光作者:郭味蕖创作年代:1962规格:133×94.5cm 与海共舞作者:郭怡孮创作年代:1996规格:150×191cm 秋收作者:海⽇汗创作年代:1993规格:90×97cm 惊雷·鲁迅先⽣⼩像作者:韩国榛创作年代:1997规格:177.5×192cm ⾛西⼝作者:韩敬伟创作年代:1992规格:68×68cm ⾼原祥云——和平解放西藏作者:韩书⼒创作年代:2009规格:396×264cm 南昌起义作者:韩硕创作年代:2009规格:294×640cm 春在⽥间作者:何海霞创作年代:1959规格:81×46cm 善卷下洞作者:贺天健创作年代:1934规格:68.1×33.9cm 云漫⼭⾊作者:⿊伯龙创作年代:1981规格:41×72cm ⽔墨⼭⽔作者:弘仁创作年代:不详规格:76×28.55cm 永远作者:胡明哲创作年代:2008规格:140×200cm 寒林归樵作者:胡佩衡创作年代:1953规格:102×54cm 陈独秀与《新青年》作者:胡伟创作年代:2009规格:246×617cm 柳下调丝图作者:华喦创作年代:1751规格:122×47.2cm 回声作者:华其敏创作年代:1996规格:179×96cm ⼤地彩弦作者:黄安仁创作年代:1983规格:97.5×98 5cm 紫阳⼭麓作者:黄宾虹创作年代:1954年规格:75.1×31cm 松⽯图作者:黄道周创作年代:1642规格:112.5×48.5cm ⼭⽔作者:黄公望创作年代:不详规格:45×28.3cm 云⼭浩荡作者:黄君壁创作年代:1962规格:30×101cm 井冈⼭图作者:黄秋园创作年代:1977规格:141.5×91cm ⼋⽉梅花图作者:黄慎创作年代:不详规格:143.5×74cm 三峡⾏云流⽔图作者:黄孝逵创作年代:1996规格:175×38cm 我的祖国·我的⼈民作者:黄永⽟创作年代:2003规格:180×90cm 新兵作者:黄援朝创作年代:1998规格:179×129cm 打马球作者:黄胄创作年代:1953规格:137×162cm 岁寒坚贞图作者:黄宗羲创作年代:1684规格:136.5×65cm 雄聚草原作者:贾浩义创作年代:1986年规格:178x573cm 太⾏丰碑作者:贾⼜福创作年代:1984规格:200×171cm 棕树⼩鸟作者:江寒汀创作年代:不详规格:69.5×46cm 中外绘画艺术 安莫希艺术。

中国美术馆藏李苦禅《松树鹤鸟》作品赏析

中国美术馆藏李苦禅《松树鹤鸟》作品赏析

2023/08 No.258李苦禅(1899—1983)先生是我国近现代杰出的写意花鸟画家、书法家、美术教育家。

其擅长写意花鸟画,兼工书法。

画法汲取石涛、八大山人、齐白石等人的中国画传统技法,兼用自己的审美观点和表现手法,造型上师法自然,同时又注重意象创造,其大写意绘画极具特色,形象鲜明,自成一派文化品格。

李苦禅先生虽出身贫寒,却自幼深受家乡优秀文化的熏陶,坚守品格,毕生执着于对绘画艺术的追求。

他创作的禽鸟树石题材的绘画作品笔简意繁、气势磅礴、形象鲜明,以写实为基础,而不拘泥于对物象的描摹,重凝练创造,意在表达拙朴与刚健之意。

《松树鹤鸟》(图1至图3)现藏于中国美术馆,是李苦禅先生难得一见的兼工带写、风格细腻的绘画代表作品之一。

这幅中国画作品《松树鹤鸟》描绘的主体为一棵老松、一只成年雌性灰鹤及三只灰鹤雏鸟。

老松树干遒劲有力,虽有部分枯枝,但新生的松针枝叶繁茂,画家有意营造出树干自然弯曲生长的态势,使弯折的枝干俨然形成一个鹤鸟栖息的天然巢穴;一只雌鸟、三只雏鸟居于画面中上部,三只雏鸟张开鸟喙朝向雌鸟,雌鸟则低头看向三只幼鸟,舐犊情深。

刚劲的松树与柔弱的禽鸟形成一种强有力的对比。

自然界中的成年雌性灰鹤的头部为灰棕色,而雏鸟则呈棕褐色,艺术家有意在绘画的过程中区分出了成年灰鹤与雏鸟的毛色差别,足见李苦禅先生观察生活的细致与写实功底的深厚。

李苦禅先生创作的花鸟画作品讲究“经营位置”,构图力求“章法”合理。

这幅作品李苦禅先生使用的是对角式构图,画面起自右下,向左上延伸,松树自然盘桓向上生长,鹤鸟稳居画面之中,使得画作更具稳定之势。

作品上下留白,空间得以延伸,辅以若干枯枝自然穿插,松针的国家美术典藏中国美术馆藏李苦禅《松树鹤鸟》作品赏析文_周晓路中国美术馆图1 李苦禅 松树鹤鸟131cm×63.1cm中国美术馆藏20图2 李苦禅 松树鹤鸟(局部一)浓密与枯枝的稀疏形成了紧与松的对比。

松枝环抱簇拥着鹤鸟,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画面氛围。

80后青年欲超越冷军老师,酷爱画鱼的内脏,一幅画卖200万内脏鱼周松

80后青年欲超越冷军老师,酷爱画鱼的内脏,一幅画卖200万内脏鱼周松

80后青年欲超越冷军老师,酷爱画鱼的内脏,一幅画卖200
万内脏鱼周松
周松1982生于江西,是中国青年一代
超写实主义画家的代表。

图为《鱼》系列作品。

2002年考入天津美术学院,2003年开始用超写实技法进行油画创作,2006年作品获得毕业创作一等奖,同年成为今日美术馆签约画家。

2006年到至今在北京一直从事油画创作,作品深受美术馆,画廊,机构,评论家及收藏家的关注。

2009年在今日美术馆成功举办个人画展。

图为《鱼》系列作品。

2006年的《兵·泣》系列中,一把军用手枪或AK-47冲锋枪的轮廓,里面装满了鱼内脏和五花八门的器官。

他用令人惊叹的细节刻画的武器里溢出的内脏和血红的肠道。

周松2011—2012年创作了《姗姗》人物系列。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看点观点或立场。

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看点联系。

《友松图》赏析

《友松图》赏析

《友松图》赏析
《友松图》以魏本成的别号为题作画,开吴门画派同类题材之先河,这类“别号图”主要流行于早期的吴门画家之中,而止于吴门画派衰落之时,在此前后则较为罕见。

《友松图》是一幅典型的庭院小景画,描绘了庭院内的景物和人物的活动。

卷首坡石上古松挺立,房屋隐露,树木环抱。

竹篱所围的几间茅屋中堂内,二人促膝而谈,身着红色官服、头戴官帽者为魏友松;身着蓝色布衣、手持书卷者是杜琼本人。

屋外一书童正在开门。

画卷中段为园内比较开阔之处,院外小山与庭院之间,画有棋案、石桌、石几,有盆中之松,置于石桌之上,共绘有两组文人活动:一为伏案作画,有一人正欲展纸落墨;另一为赏景漫游。

两人边走边谈,身后童子抱琴相随。

卷尾面假山数峰,错落有秩,结构密而不塞。

假山上建有小亭,当是杜琼文集中所言的延绿亭。

整幅作品人物神态生动自然,画面中既有清雅优美的自然景物,又有妩媚秀丽的庭园趣味。

周松——绘画_点亮生活那些事

周松——绘画_点亮生活那些事

化·生活FAMOUS CELEBRITIES名人名家周松绘画 点亮生活那些事中国油画艺术品市场近些年繁荣的背后孕育出一批新锐的年轻画家,他们既继承了前辈们的衣钵,又创造出一片属于自己的新天空。

当众人还在为失去像吴冠中、陈逸飞这样的大师感到惋惜之时。

我们回眸发现,一批新锐力量已走上传承中国油画历史的舞台。

而油画大家周松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他被誉为中国超写实主义油画的杰出典范。

文:裴超周松在学生时代努力“创造”油画,并在全国大赛中脱颖而出。

成为新时期享誉全国的艺术名家;而后,做老师时,他毫不犹豫的拒绝“当官”,签约今日美术馆成为职业画家。

随后,在嘉德和保利夜场拍卖时,成交价超过百万,成为那年全场最为年青的艺术新星。

理性的“自己”在成绩与荣耀的笼罩下,周松显得十分的平静。

见到他时,他与之前我所设想的形象有很大不同。

周松看起来更像是一个活力迸发而又有些安静的文艺青年。

他阳光帅气,一身休闲装,头发是偏分,清瘦挺拔,面容平静。

他的语调柔和,谈性浓时特别爱笑,笑声低而清脆,显得些许克制。

每说完一段话后,会耐心的等着我完成记录,在这短暂的沉默中你会发现,他总是细心的给茶杯中续水。

但这只是表象,周松对自己的评价是“理性中夹杂着感性”。

看到我记录时有些犹豫,他又特意的补上一句:“艺术家都是比较感性的”。

我想,因为带着这种沉稳的性格,才塑造出如今的他。

一杯茶后,随着生活的絮语,我们一同步入属于他的艺术世界。

224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生活”如师 人生如画都说艺术源于生活。

周松从小就体会到这句话的内在含义,这源自他曾经的跌宕起伏的生活环境。

他出生在江西,从小便开始跟随老师学习中国画。

那时候在学校周松虽然是一名理科生,但出色的美术功底与卓越的图像思维,使他绘画作品的表现力让人印象深刻。

同时,他的学习成绩也很出色,尤其是几何与物理。

就当时来讲,在学校他是理科生中画画最好的,也是所有艺术类学生中学习最好的。

周松现实与梦

周松现实与梦

周松现实与梦作者:暂无来源:《文苑·艺术汇》 2012年第6期撰文:邓馨编辑:黄麒霏摄影:郝志鹏周松说:“生命是上天设计的一场游戏,我们在这场游戏中感受到了快乐与痛苦。

美丽与丑恶等一系列矛盾,这些矛盾让我们看不清楚自己,这是一场梦,虚虚实实,朦朦胧胧。

而这场游戏中的梦就像是一个设计好了的程序,每个人都逃不过。

对于这个程序,我们都希望是完美的。

”周松的作品看起来是典型的80后风格,他身上好像隐藏了许多矛盾性的特质。

2012年4月他的《白日梦—2012》、《姗姗》两张油画参加了中国美术馆2012新写实油画展,这个展览为一群70、80后中国青年写实艺术家提供了重要的展示平台。

其中周松的这两幅人物作品以其独到的构思结合精湛的超写实技法令人印象深刻,在青年写实的画家里独树一帜。

观众在其画前无不被其画面那丝毫毕现,精致入微的形象与技巧折服。

加上画面内容是对当下热门事物关注的切入给观者精神上也形成全面的张力,心灵受到强烈的震颤!作品《白日梦-2012》还被做为展览海报。

在这之前他主要创作了《脏花》和《化蝶》等系列,他说“人物是一个本体,需要从题材上对自己的创作进行丰富和延续”。

《白日梦-2012》表现我们在当下有一种很纠结的状态,人很复杂,很多欲望,人与人,人与自然的矛盾。

画面中一个年轻的女性靠在枕头上,仿佛是人生的梦像,她的眼睛被强调出来,烘托出一种惊悚、麻木的感觉,而她的背后是无限的复杂,人生现实与梦的区分真的很难界定。

”这张《白日梦-2012》尺寸是215乘170厘米,周松马不停蹄地画了半年,《姗姗》也是经过很长时间思考创作出来的作品。

这两张作品在2012年第五届五四国际青年艺术节获得青年绘画大奖。

现实的程序“梦想与现实往往相差很远,现实当中的程序看上去并不是完美的。

人,生来于世间,可喜、可悲、可叹、所谓的喜、怒、悲、乐似乎在出生的一瞬间,堆积于人的一身。

拨开这些世俗,人难道不是在一睁眼的刹那间,就等待死亡,或是眼睁睁地一步一步走向死亡,没有任何人能摆脱这个程序。

找回遗失的纯粹

找回遗失的纯粹

找回遗失的纯粹作者:暂无来源:《文苑·艺术汇》 2012年第8期撰文:王薇/陈鸿铭/黄麒霏吴成伟、周松、万岭和林金福等作为年轻写实艺术家的代表,其作品的视觉冲击力和整体把握能力均得到了市场的认可。

周松的作品《红心》在2012 年嘉德春拍上以17 万多的价格成交;2011 年春拍,万岭的《四季组画之春》在中鼎国际拍了21 万多;同年秋拍吴成伟的作品《红鱼》则在嘉德以280 多万的高价拍出。

当绘画变成了自己的事业后,纯粹的艺术感受是他们需要坚持到最后的东西。

细腻中的矛盾作为中国青年一代超写实主义画家的代表,周松的绘画作品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与内在的精神表述,这在他的代表作《兵·泣》、《脏花》、《化蝶》等系列中均有所体现。

周松擅于将一系列矛盾因素并置于画作中,并通过精妙的构思与细腻的手法加以表现,从而传达出画者的思想,这也成为其独树一帜的个人艺术风格。

《当代艺术》:人们把你的绘画风格归为超写实主义,与传统意义上的写实主义相比,你认为超写实主义风格自身的独特性,及其独特价值体现在哪里?可否请就你的作品来谈一谈?周松:塑造表现对象时比一般写实更加细致些。

我的作品是运用超写实技法去表达作品的内在情感和视觉上的个性。

《当代艺术》:很多写实主义画家的作品风格都表现出了和他们所使用手法一致的沉静、内敛,而激情与张力这样的词汇似乎也更多地被引用于所谓的“现代主义”风格作品中。

但你的很多作品无论从风格的展现、抑或是色调的运用都呈现出了极强的情感与视觉冲击力。

这是否与你的个性、或思想相关?可否请具体谈一谈?周松:写实和激情不是对立的,这个关键在于艺术家的个性和对绘画的理解。

在我的作品中我喜欢把很多矛盾的元素结合起来,比如作品《化蝶》,蝴蝶的美丽和鱼内脏的残忍结合起来,画面中运用鱼的4 只眼睛从不同的角度审视这个世界,红色在中国象征着喜庆,但同时也包含着伤痛的另一层意味。

《当代艺术》:可否请谈一谈在当代,写实主义或超写实主义如何表现深刻的思想性与精神性?周松:其实无论什么主义和技法,都是艺术家生活在当下反映自我的一个手段。

淡雅于内 质朴不雕——周松林国画

淡雅于内 质朴不雕——周松林国画

淡雅于内质朴不雕——周松林国画
王绍波
【期刊名称】《《艺术家》》
【年(卷),期】2017(000)005
【摘要】周松林男,1976年出生于山东省菏泽市,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1996年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美术系,获学士学位;2001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中国人物画工
作室,获硕士学位,现为山东大学民俗学博士。

现任青岛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画工作室
主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青岛高校教学名师。

作品多次参加全国性美展获
奖并被收藏。

出版专著有《速写作品集》《美学艺术》《意象美学》《绘画美学》。

另承担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两项,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7项,
【总页数】4页(P40-43)
【作者】王绍波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212
【相关文献】
1.无处不雕,无雕不精风雅江南第一楼 [J], 肖肖
2.淡雅疏朗画清新质朴诗 --《荷花淀》教学设计 [J], 王丽皓
3.清新淡雅质朴无华——介绍宝应宋墓出土的光素漆器 [J], 赵进;季寿山
4.亲切质朴淡雅平实--论单平播音主持艺术风格及创作思想 [J], 曾致
5.周松林国画作品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6
姗 姗
姗 姗 ( 局 部 )
白 日 梦
白 日 梦 ( 局 部 )
白日梦(局部)
眼 睛
青 春
山 花 烂 漫
花似梦
梦 曙 光
-
梦 海 市 蜃 楼
-
球 瓶
鹅 颈 瓶
行 书 八 言 联
鱼 系 列
01
鱼 系 列
02
鱼 系 列
03鱼 系 列来自04鱼 系 列05
脏 花
音乐:洞庭秋月
展藏创术 导天务周 。家作馆 师津理松 是的,签年关美事, 中关作约作注术,男 国注品画品,美职, 青。深家获 院业周 年 受。得 期画松 一 美 毕年间家 代年术 业开成、 超在馆年创始绩 生 写今,到作用突 于 实日画至一超出年江 主美廊今等写,考西 义术,在奖实屡入, 画馆机北,技获天中 家成构京同法佳津国 的功,一年进绩美新 代举评直成行,术经 表办论从为油作学典 。个家事今画品院画 人及油日创颇,会 画收画美作受在常 , 2003 2009 2006 1982 2002
脏 花 ( 局 部 )
一 颗 红 心
01
一 颗 红 心 ( 局 部 )
01
一 颗 红 心
02
一 颗 红 心
03
一颗红心04
番 茄
更多精彩请点击这里访问
HR 2016.8.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