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传播的几种模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几种著名的传播模式
(一)亚里斯多德(Aristotle)模式任务:亚里士多德简介亚里斯多德(Aristotle)的传播模式,是最早阐述传播过程的一个模式。这模式虽很简单,但扼要地列出了五个传播的要素:说话者、演讲内容、听众、场合及效果。亚里斯多德指出:说话的人为了取得不同的效果,要对不同的场合、为不同的听众构思其演讲的内容。这种模式被认为最适合用于公众演说这类传播过程。
图2- 4 亚里斯多德的传播模式
亚里斯多德的模式虽然列举出了传播的要素,但是对传播过程没有明确的说明。
(二)拉斯韦尔(Haold Lasswell)模式
哈罗德·拉斯韦尔提出了一个用文字形式阐述的线性传播过程模式。他认为,描述传播行为的一个方便的方法就是回答以下几个问题:who, says what,in which channel,to whom,with what effects(谁,说了什么,通过何种通道,对谁,产生了什么效果),这就是所谓的五W传播模式。该模式用图可以表示成如下形式:
取得什么效果
图2- 5 拉斯韦尔传播模式
从拉斯韦尔传播模式的五个传播要素,我们得到传播研究的五大内容:
(1)控制分析:研究“谁”,也就是传播者,进而探讨传播行为的原动力。
(2)内容分析:研究“说什么”(或称信息内容)以及怎样说的问题。
(3)媒体分析:研究传播通道,除了研究媒体的性能外,还要探讨媒体与传播对象的关系。(4)受众(对象)分析:研究庞大而又复杂的受传者,了解其一般的和个别的兴趣与需要。(5)效果分析:研究受传者对接收信息所产生的意见、态度与行为的改变等。
拉斯韦尔的模式在大众传播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它率先开创了传播学模式研究方法之先河。但这一模式过于简单,具有以下明显的缺陷:首先,它忽略了“反馈”的要素。它是一种单向的传播模式。由于受他的模式的影响,过去的传播研究忽略了反馈过程的研究;其次,这个模式没有重视“为什么”或动机的研究问题。在动机方面,有两种值得重视的动机:一是受众为何使用传播媒体;二是传播者和传播组织为了什么去传播。第三,重视传播者的地位,忽视、甚至剥夺了受传者的“主体参与”地位。
(三)香农-韦弗(Shannon-Weaver)模式
香农-韦弗(Shannon-Weaver)在研究电报通信问题时,提出了一个传播模式,这一模式原是单向直线式的,但是,他们不久就将这一模式,加入了反馈系统,并引伸其含义,用来解释一般的人类传播过程。如下图所示:
图2-6 香农—韦弗传播模式
这是一个把传播过程分成七个组成要素,带有反馈的双向传播模式,这一模式是用图解形式表示的。
香农-韦弗传播模式,虽然是从特殊的电报通信中发展起来的,但它能用来解释人类的一般传播过程,成为其它许多传播模式的基础。它系统考虑了“信息”与“信号”之间转换关系,运用数学模式测量信息量、信号与通道容量。同时还分析了传播中不可避免的障碍因素—噪音的问题。
(四)奥斯古德与施拉姆的循环模式
奥斯古德(1954)在充分认识到香农模式的“非人类”的缺点后,采用了其中的合理内容,提出了双行为模式(如图2-7所示)。他解释道:“每一个合适的模式至少要包括两个传播单位,一个是来源单位(说话的人),一个是目的地单位(听话的人)”。连接两个单位的是讯息。在传播活动中,每个人既是发送者,又是接收者,既编码又译码,都具有双重行为。这种双向互动的情形,“既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一般在面对面交谈中是直接的,在大众传播(音乐、录音、艺术等等)中则是间接的”。
图 2-7 奥斯古德的双行为模式
就是在同一年(1954),施拉姆在《传播是如何进行的》一文中提出了一系列的传播模式,其中一种是受奥斯古德双行为模式启发下提出的循环模式,因此有人将其称为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如图2-8所示:
图2-8 奥斯古德与施拉姆的循环模式
循环模式首先已与单向传播划清了界限;其次,它强调在信源与信宿(目的地)之间,即传者与受者之间,只有在共同的经验范围才能真正进行传播,因为只有这样信号才能在传受双方所共享;第三,传受双方在编码、解释、译码和传递、接收讯息时,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最后,传播信息、分享信息和反馈信息的过程是循环往复、持续不断的。
当然,这种模式较好地反映了人际传播的情况,而不太适合大众传播。模式所暗含的传受两者的平等、等量的传播观念,在大众传播中是找不到的。
(五)德弗勒的互动传播模式
1966年,德弗勒在论述发出信息的含义与接收信息的含义之间的一致性时,发展了香农-韦弗模式,提出了互动的模式(如图2-9所示)。他指出:在传播过程中,
如果发出的信息与接收的信息在含义上是一致的,那么就是传通。相反,若两者的含义截然不同,即等于没有传通。然而,含义上的差异性是常见的,而完全一致却是罕见的。该模式的主要优点是:首先,它克服了单项直线模式的缺点,明确补充了反馈的环节和渠道(大众媒介设施和反馈设施),使传播过程更符合人类传播互动的特点。其次,这个模式还拓展了噪音的概念,指出噪音不仅对信息而且对传达和反馈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或要素都会发生影响,这一点加深了我们对噪音作用的认识。第三,该模式也显示了传者与受者产生含义不一致的一个重要原因,即噪音的干扰。反馈可以增加两者的一致性。不仅如此,这个模式的适用范围也比较普遍,包括大众传
播在内的各类社会传播过程,都可以通过这个模式得到一定程度的说明。
当然,德弗勒的模式同样是有其局限性的。一是对人类,特别是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介为主的大众传播过程要素的众多性和复杂性反映不够,有简单化倾向;二是由于对人类传播的新媒介和新技术未能足够重视,甚至“往往有低估新的传播技术的效果的倾向。”
罗密佐斯基(A.J. Romiszowski)综合了工程学模式和心理学模式的优点,形成了一个比较适用于教育的双向传播模式(图2-10)。
图2-10罗密佐斯基的双向传播模式
(六)贝罗(D.Berlo)的S-M-C-R模式
贝罗的传播式(图2-11)综合了哲学、心理学、语言学、人类学、大众传播学、行为科学等新理论,去解释在传播过程中的各个不同要素。
这一模式把传播过程分解为四个基本要素:信源(Source)、信息(Message)、通道(Channel)和受传者(Receiver),所以简称S-M-C-R模式。每个要素又各含有几个因素。用此模式来解释传播过程,说明在传播过程中,影响传播效率和效果的因素是很多的、复杂的,各因素间又是相互制约的,要提高传播效果,必须综合研究和考虑各方面的因素
图2-11 贝罗的传播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