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单体机械能守恒
高一物理机械能和机械能守恒定律通用版知识精讲
![高一物理机械能和机械能守恒定律通用版知识精讲](https://img.taocdn.com/s3/m/1fba9e818762caaedd33d43c.png)
高一物理机械能和机械能守恒定律通用版【本讲主要内容】机械能和机械能守恒定律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和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知识掌握】【知识点精析】1. 重力做功的特点:重力做功与移动路径无关,只跟物体的起点位置和终点位置有关。
W G=mgh。
2. 重力势能:(1)重力势能的概念:受重力作用的物体具有与它的高度有关的能称为重力势能。
表达式为。
E m ghp注意:①重力势能是物体与地球所组成的系统所共有的能量。
②数值E p=mgh与参考面的选择有关,式中的h是物体重心到参考面的高度。
③势能的正、负号用来表示大小。
(2)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关系: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少;克服重力做功,重力势能增大。
即:W G=-△E p3. 弹性势能的概念: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具有的与它的形变量有关的势能称为弹性势能。
4. 机械能守恒定律:(1)机械能(E)的概念:动能、弹性势能和重力势能统称机械能。
即E=E k+E p。
(2)机械能守恒定律内容:在只有系统内重力和弹力做功的情形下,物体动能和势能发生相互转化,但机械能总量保持不变。
(3)机械能守恒条件的表达式:mgh2+1/2mv22=22 11mvmgh ,即E P2+E K2= E P1+E K1,表示末状态的机械能等于初状态的机械能。
(4)系统机械能守恒的三种表示方式:①E1总=E2总(意义:前后状态系统总的机械能守恒)②△E p减=△E k增(系统减少的重力势能等于系统增加的动能)③△E A减=△E B增(A物体减少的机械能等于B物体增加的机械能)注意:解题时究竟选择哪一种表达形式,应灵活选取,需注意的是:选①时,必须规定零势能面,其他两式,没必要选取,但必须分清能量的减少量和增加量5. 判断机械能是否守恒的方法:(1)用做功来判断:只有重力和系统内的弹力做功,其他力不做功(或合力做功为0),机械能总量保持不变。
(2)用能量转换来判断:只是系统内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无其他形式能量之间(如热能)转化。
8.4《机械能守恒定律》课件-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8.4《机械能守恒定律》课件-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https://img.taocdn.com/s3/m/f830c80f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ec.png)
说明 必须先选零势能
面
不必选零势能面
2.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题的一般步骤(1)根据题意选取研究对象;(2)
明确研究对象的运动过程,分析研究对象在此过程中的受力情况,弄 清各力做功的情况,判断机械能是否守恒.(3)恰当地选取参考平面, 确定研究对象在此过程中的初状态和末状态的机械能.(4)根据机械能 守恒定律的不同表达式列方程并求解.
解 以小球为研究对象。设最低点的重力势能为 0,以小球在最高点的状态作为
初状态,以小球在最低点的状态作为末状态。
在最高点的动能 Ek1 = 0,重力势能是Ep1 = mg(l - l cos θ) 在最低点的重力势能 Ep2 = 0,而动能可以表示为Ek2 = mv2/ 2 运动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所以机械能守恒,即
2.弹性势能与动能相互转化
v=6m/s v=0
由小球接触弹簧到速度为零的这一过程中,弹力做负功,弹簧的弹 性势能增加,而物体速度减小,动能减少。小球原来的动能转化成 了弹性势能。
2.弹性势能与动能相互转化
v=0
v=6m/s
压缩的弹簧
弹簧恢复原来形状
被压缩的弹簧具有弹性势能,当弹簧恢复原来形状时,就把跟它接
第八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 8.4 机械能守恒定律
北京冬奥会跳台滑雪比赛中,运动员从高高 的斜坡滑下,又滑上另一个斜坡,顺势冲入空中, 完成一系列动作,惊艳了全场。
运动员为什么可以冲入空中?第一个斜坡的 作用是什么?
其实似曾相识的情形,早在伽利略完成斜面 实验的时候,人们就注意到了……
一、追寻守恒量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通过重力做功,动能和重力势能可以相互转 化.( )(2)机械能守恒时,物体一定只受重力和弹力作用.( )(3)合 力做功为零,物体的机械能一定保持不变.( )(4)只有重力做功时,物 体的机械能一定守恒.( )2.如图所示,桌面高为h,质量为m的小球从 离桌面高为H处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以桌面所在水 平面为参考平面,则小球落到地面前瞬间的机械能为________.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第二册机械能守恒定律(共18张PPT)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第二册机械能守恒定律(共1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b9dd2763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45.png)
(3)若从B高台开始下滑,为能到达A高台,此人下滑的最小速度为多少?
课堂练习
1.(多选)下列过程中,在不计空气阻力的情况下机械能守恒 的是( ) A.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 B.用轻绳系一小球,给小球一初速度,使小球以另一端为 圆心,在竖直面内做圆周运动,小球在做圆周运动的过程 中 C.自由下落的炸弹在空中爆炸 D.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冲上光滑的斜面
第八章 第四节 机械能守恒定律
前面我们学习了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和动能,它们分 别有怎样的特点?与做功分别有怎样的关系?
[情境展示] 图片中展示的各种运动过程,是什么力做功?有哪些
能量参与了转化?
小孩荡秋千
瀑布
蹦极
蹦床
一、动能与势能的相互转化
1.机械能概念: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之和称为物体的机械能。 机械能包括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通过做功,机 械能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2.计算公式:E=Ek+Ep 3.机械能是标量 4.具有相对性(需要设定零势能面)
二、追寻守恒量
钢球用细线悬起,请一个同学靠近将钢球拉至同学鼻子处释放, 摆回时,观察钢球所能达到的高度。将小钢球换成塑料球再做, 观察现象。
钢球所能达到的高度与初始高度基本相同, 说明什么问题?
二、追寻守恒量 DIS实验
三、机械能守恒定律
请以物体沿光滑曲面滑下为例,推导动能与势能 的相互转化是否存在某种定量的关系。
[例题2]质量为25kg的小孩坐在秋千上,小孩离栓绳子的横梁2.5m,如果秋千摆
与其当一辈子乌鸦,莫如当一次鹰。
到最高点时,绳子与竖直方向的夹角是60°,当秋千板摆到最低点时(不计空气 由静止释放到最低点,弹簧的长度也等于L(在弹性限度内),这时A、B两球在最低点的速度分别为vA和vB,则( )
人教版高一物理物理必修2第七章机械能:7.8 机械能守恒的判断方法
![人教版高一物理物理必修2第七章机械能:7.8 机械能守恒的判断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aa6593cda38376bae1faeb2.png)
A. 摩擦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
动能的增加量
B.物体在加速阶段摩擦力对物体做的功不等于物体机械 能的增加量
C.全过程中摩擦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机械能的增加 量
D.电机多做的功等于物体增加的机械能与物体和传送带 增加的内能之和
训练1.如图所示,质量为m=1kg的物体在长为L=3m的
水带平由传电送动带机上 带以 动初 ,速始度终保v0=持1m以/速s由度左v端=2滑m/上s匀传速送运带动,,传物送体
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对于将物体从左端传到
右端的过程中,
v0
(1)摩擦力对物体做的功为
(2)产生的热量Q
(3)电动机多做的功为:
答案(1)1.5J(2)0.5J(3)2J
(1)摩擦力对物体做的功为: (2)系统产生的热量Q: (3)电动机多做的功为:
答案(1)42.5J(2)37.5J(3)80J
3、Patience is bitter, but its fruit is sweet. (Jean Jacques Rousseau , French thinker)忍耐是痛苦的,但它的果实是甜蜜的。10:516.17.202110:516.17.202110:5110:51:196.17.202110:516.17.2021
热量为Q2,则应有( A)
A.W1<W2,Q1=Q2 A F
高一物理机械能守恒知识点
![高一物理机械能守恒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e6bda423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80.png)
高一物理机械能守恒知识点机械能守恒是物理学中的重要概念,指的是在没有外力做功和没有能量损失的情况下,一个物体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在高一物理课程中,学生将接触到机械能守恒的概念和相关知识点。
本文将介绍高一物理课程中涉及的机械能守恒的几个重要知识点。
知识点一:机械能的定义与计算机械能是指物体由于其位置和运动状态所具有的能量。
它包括了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两部分。
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可以用公式E_k = 1/2mv^2来计算,其中m表示物体的质量,v表示物体的速度。
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而具有的能量,可以分为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重力势能可以用公式E_p = mgh来计算,其中m表示物体的质量,g表示重力加速度,h表示物体的高度。
弹性势能是指物体由于被弹簧等弹性体压缩或伸长而具有的能量,可以用公式E_s = 1/2kx^2来计算,其中k表示弹簧的劲度系数,x 表示弹簧的变形量。
知识点二:机械能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是指在没有外力做功和没有能量损失的情况下,一个闭合系统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这意味着系统的动能和势能之和在任意时刻都保持恒定。
机械能守恒定律可以用公式E_i = E_f来表示,其中E_i表示初始状态下系统的机械能,E_f表示最终状态下系统的机械能。
知识点三: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题在物理课堂上,学生需要运用机械能守恒定律来解决一系列与机械能相关的问题。
例如,当一个物体从高处自由下落时,其重力势能逐渐转化为动能,可以通过设置初始和最终状态下的机械能表达式,比较两者来求解物体的速度或高度。
另外,机械能守恒定律也可以应用于弹性碰撞问题中。
当两个物体发生弹性碰撞时,机械能守恒定律可以用来分析碰撞前后的动能和势能的变化情况,推导得到物体的速度变化关系。
知识点四: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范围与限制尽管机械能守恒定律是一个非常有用的物理定律,但它只适用于一些特定的情况。
首先,它要求系统在过程中没有能量的输入和输出,即没有外力做功和没有能量损失。
高一物理必修件机械能守恒定律(1)
![高一物理必修件机械能守恒定律(1)](https://img.taocdn.com/s3/m/24a7d051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ce.png)
03
解题思路
静力学问题中,首先要明确研究对象及受力情况,然后根据平衡条件列
方程求解。在解题过程中,要注意分析能量的分布和守恒条件。
运动学问题典型例题解析
例题1
解析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探讨物体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速度、位移等运动学量之间的 关系及能量转化。
例题2
分析抛体运动问题,研究物体在抛体运动中的速度、位移等运动学量之间的关系及能量守 恒。
2. 动能和势能的转化情况与理论预测相符。
实验结果讨论与改进方向 01
改进方向
02
1. 采用更精确的测量设备,如光 电计时器等,提高实验精度。
2. 优化实验装置,减小摩擦力和 空气阻力的影响。
03
3. 对实验数据进行更详细的分析 和处理,进一步探究机械能守恒
定律的适用条件。
04
THANKS
感谢观看
高一物理必修件机械 能守恒定律
汇报人:XX 20XX-01-25
目 录
• 机械能守恒定律基本概念 • 动力学问题中机械能守恒应用 • 静力学问题中机械能守恒应用 • 运动学问题中机械能守恒应用 • 典型例题解析与思路拓展 • 实验探究: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01
机械能守恒定律基本概念
机械能定义与分类
02
实验步骤
03
1. 安装实验装置,包括打点计时器、纸带、重锤等。
04
2. 将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重锤上。
05
3. 打开打点计时器,释放重锤,让其自由下落。
06
4. 记录纸带上的点迹,测量点迹间的距离。
数据处理方法和误差分析
数据处理方法 1. 根据纸带上的点迹计算重锤的下落时间。
2. 测量不同时刻重锤的下落高度和速度。
高一物理《机械能守恒定律》说课稿
![高一物理《机械能守恒定律》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0d76524f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c0.png)
高一物理《机械能守恒定律》说课稿高一物理《机械能守恒定律》说课稿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
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一物理《机械能守恒定律》说课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一物理《机械能守恒定律》说课稿1一、说教材(过渡句:教材是进行教学的评判凭据,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
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定的分析。
)《机械能守恒定律》选自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2第七章第8节,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机械能的定义及机械能守恒定律。
学生已经知道了重力、弹力及合外力做功对能量的影响,但是如果这三种能量都参与转化,会出现怎样的情况,这是学生亟待解决的问题,本节课中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建立已经到了“水到渠成”的时候;其次,本节课的学习也为下节学习能量守恒定律夯实基础。
因此,本节课就本章内容而言,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说学情(过渡句: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是教师授课的依据与出发点。
)我所面对的是高一学生,他们在初中已经学习过有关机械能的基本概念,对机械能并不陌生,接受起来相对轻松。
通过前几节内容的学习,学生对机械能这一概念较初中也有了更深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学习机械能守恒定律会更容易些。
三、说教学目标(过渡句:新课标指出,教学目标应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方面,而这三维目标又应是紧密联系的一个有机整体,这告诉我们,在教学中应以知识与技能为主线,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并把前面两者充分体现在过程与方法中。
因此,我将三维目标进行整合,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机械能的概念,能够分析动能和势能之间的相互转化问题;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和适用条件,会判断机械能是否守恒。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习从物理现象分析、推导机械能守恒定律及适用条件的研究方法,初步掌握运用能量转化和守恒来解释物理现象及分析问题的方法。
高中物理关于机械能守恒的知识点详解
![高中物理关于机械能守恒的知识点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c3e4bc3b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11d545e.png)
高中物理关于机械能守恒的知识点详解机械能是高中物理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考的重点考点,下面店铺的小编将为大家带来高中物理关于机械能守恒的知识点的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中物理关于机械能守恒的知识点机械能守恒表达式在只有重力或系统内弹力做功的物体系统内,物体的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但机械能保持不变。
其数学表达式可以有以下两种形式:2.△Ek=-△Ep机械能守恒的条件只有系统内的弹力或重力所做的功,而且是系统内机械能守恒。
一般做题的时候好多是机械能不守恒的,但是可以用能量守恒,比如说把丢失的能量给补回来,从功能关系式中的 WF外=△E机可知:更广义的机械能守恒条件应是系统外的力所做的功为零。
当系统不受外力或所受外力做功之和为零,这个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叫动量守恒定律。
当只有动能和势能(包括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相互转换时,机械能才守恒。
守恒方法(1)做功条件分析法:当发生动能与重力势能的转化时,只有重力做功,当发生动能与弹性势能的转化时,只有弹力做功,其他力均不做功,则系统的机械能守恒。
(2)能量转换分析法:若只有系统内物体间动能和重力势能及弹性势能的转化,系统跟外界没有发生机械能的传递,机械能也没有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如没有内能的增加,比如温度升高),则系统的机械能守恒。
(3)增减情况分析法:若系统的动能与势能均增加或均减少,则系统的机械能不守恒:若系统的动能或势能不变,而势能或动能却发生了变化,则系统的机械能不守恒:若系统内各个物体的机械能均增加或均减少,则系统的机械能也不守恒。
机械能守恒解题技巧在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的过程中,若考虑摩擦,则机械能减小滚摆运动过程中,每次上升的高度逐渐降低,对此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滚摆运动到最高处时,动能为零;B. 滚摆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变成动能;C. 滚摆运动过程中克服阻力做功,机械能不断的减小;D. 滚摆运动过程中重力势能不变。
解析:滚摆运动过程中,在最高点时,速度等于零,此时,滚摆的重力势能最大,动能最小;滚摆在上升的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在下降过程中,由于滚摆要不断的克服摩擦阻力做功,所以滚摆的机械能减小,因此,A、B、C都是正确的,故本题应选答案D。
单体机械能守恒的条件
![单体机械能守恒的条件](https://img.taocdn.com/s3/m/4948a9a7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21.png)
单体机械能守恒的条件单体机械能守恒的条件:1、力学守恒:动量守恒、能量守恒和热力学守恒。
(1)动量守恒:即物体在牛顿第二定律作用下,沿着其自身轨迹匀速运动,保持物体的运动量是一定的,因此动量守恒可以被表示为:在某体系中,物体的动量总量先前与后来不发生改变。
(2)能量守恒:即所有物理系统、物体系统中所有能量和引力,其物体系统状态从过去到现在并未发生变化,即所有物理系统中的热能、动能和势能总和不变,因而得出能量守恒定律:物体系统中所有形式能量总量保持一定。
(3)热力学守恒:热力学守恒定律指的是,当某种物质经历热力学过程,如热膨胀、热传热和蒸发等,则物质的数量在发生变化时应当保持不变,即物质的熵不变。
2、电磁守恒:电荷守恒和电流守恒。
(1)电荷守恒:即物体在电荷所作用下,物体在一定时间内电荷的数量不变,因此电荷守恒可以表示为:在某体系中,所有物体的电荷总量先前与后来不发生改变。
(2)电流守恒:即在电流作用下,物体沿着其电流线方向移动,电流强度不变,因此电流守恒可以表示为:在某体系中,电流的总强度先前与后来不发生变化。
3、磁学守恒:磁通量守恒和磁矩守恒。
(1)磁通量守恒:即物体受磁场作用而发生磁通量,在某时刻它是一定的,不会发生变化,因此磁通量守恒可以表示为:在某体系中,磁力线围绕物体所产生的磁通量总量不会发生改变。
(2)磁矩守恒:即物体受磁场作用而发生磁矩,物体在磁场中的位置变换不会改变原有的磁矩,因此磁矩守恒可以表示为:在某体系中,物体的磁矩总量先前与后来不发生变化。
4、弱相互作用守恒:弱相互作用是指包括中子发射,β衰变,γ衰变等电荷中性粒子的李子交换反应,它与物理守恒的区别在于,弱相互作用守恒使物质比例发生变化,但总量不变。
机械能守恒定律(课件)高一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机械能守恒定律(课件)高一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https://img.taocdn.com/s3/m/13aa29dc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9e.png)
落到地面时的机械能为( B )
A.mgh B.mgH C.mg(H+h) D.mg(H-h)
【典例示范】
下列情况中,说法正确的是( C )
A.物体做匀速运动时,机械能一定守恒 B.物体所受合外力做功为零时,机械能一定守恒 C.物体所受合外力做功不为零时,机械能可能守恒 D.物体做曲线运动时,机械能一定不守恒
球刚接触弹簧,
弹
直到把弹簧压
末状态机械能:
性
缩至最短位置
势
这个过程中。
此过程由动能定理可得:
能
间
的
转
结论:此过程机械能守恒
换
结
论 在只有弹力做功的物体系统内,物体的动能 和弹性势能可以相互转化,但机械能的总量
保持不变 Ep1 Ek1 Ep2 Ek2
三、机械能守恒定律
●1、内容:在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的物体系统内,动能与势能可 以相互转化,机械能保持不变。
机械能守恒定律
知识回顾
动能和势能都是机械能
1、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2、重力势能:地球上的物体具有的跟它的高度有关的能量。
3、弹性势能: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的各部分之间,由于有弹力的 相互作用而具有的势能。
4、动能定理:合力所做的总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
5、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重力做的功等于物体重力势 能的减少量。
变式、一质量为m的木块放在地面上,用一根轻弹簧连着木块,
如图示,用恒力F拉弹簧,使木块离开地面,如果力F的作用点向
上移动的距离为h,则( C )
A. 木块的重力势能增加了Fh
B. 木块的机械能增加了Fh
高一机械能守恒定律
![高一机械能守恒定律](https://img.taocdn.com/s3/m/8ff71a7a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6d3a700.png)
作业:
P80第2、3题
力不计
2、关于物体的机械能是否守恒的叙述,下列说法中 正确的是 ( )
A、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机械能一定守恒 B、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机械能一定守恒 C、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0时,机械能一定守恒 D、物体若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一定守恒
3、如图所示,下列四个选项的图中,木块均在固定的斜面
上运动,其中图A、B、C中的斜面是光滑的,图D中的斜面 是粗糙的,图A、B中的F为木块所受的外力,方向如图中箭 头所示,图A、B、D中的木块向下运动,图C中的木块向上
质量为m的物体自由下落过程中,经过高度h1的A点时速度为v1,下落至高度h2的B点 处速度为v2,不计空气阻力,取地面为参考平面,试写出物体在A点时的机械能和B点 时的机械能,并找到这两个机械能之间的数量关系。
A点:
EA
EkA
EPA
1 2
mv12
mgh1
B点:
根据动能定理,有
m
A
v1
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关系可知
B
h1
v2
有以上两式可以得到
h2
1 2
mv
2 2
mgh
2
1 2
mv 12
mgh 1
பைடு நூலகம்
机械能守恒定律
内容
在只有重力做功的情况下,物体发生势能和动能的 相互转化,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这就是机械能 守恒定律
表达式
E1 E2
Ek1 Ep1 Ek 2 Ep2
机械能守恒成立的条件
只有重力做功
1、从做功的角度分析:
机械能守恒定律
过山车
过山车从高处到低处,高度减小,速度增大;势能减小,动能增大, 势能转化为动能;
高一下册物理机械能守恒定律知识点
![高一下册物理机械能守恒定律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f557a0d3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7c.png)
高一下册物理机械能守恒定律知识点一、功1.概念: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并在力的方向上才发生一段位移,就叫做力对物体偷懒了功.2.做功的两个不可缺少的因素: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的位移.3.恒力对物体做功大小的计算式为:W=Fscosα,单位:J.其中F应是恒力,α是F和s方向之间的夹角,scosα即为在力上如的方向上用发生的位移。
4.功有正负,但功是标量.(1)功的正、负的判断:若00≤α;900,则F做正功;若α=900,则F不做功;若900;α≤1800,则F做负功.(2)功的正负的意义:功是标量,所以功的正、负不表示方向.功的正、负也不表示大小。
功的正、负表示是动力对物体做功还是阻力对物体做功,或者说功的正、负表示是力对物体做了功,还是物体克服这个力做了功.功的正、负还表示能量分解的方向,如: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小,重力做负功,重力势能增加,合外力做正功,物体动能增加,合外力做负功,物体动能减小.5.功的计算(1)恒力的功,直接利用W=Fscosα来计算,变力的功可用动能定理或功能关系计算.(2)合外力的功:等于各个力对物体做功的代数和,即:W合=W1+W2+W3+……也可先求合力,再利用W=F合scosα求解。
6.功是能量转化的测.做功过程一定伴随磁能热能的转化,并且做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复发生转化.7.变力做功问题①W=F·scosα是用来计算恒力的功,若是变力,求变力的功只有通过将变力转化为恒力,再用W=Fscosα计算.③根据功和能强力关系求变力的功.如根据势能的波动求对应的力做的功,根据动能定理求变弹力做紧实的功,等等.④根据功率恒定,求变力的功,W=Pt.⑤求出变力F对位移的平均力来计算,当变力F是位移s的线性函数时,平均力.⑥作出变力F随位移变化的位图,图象与位移轴所围均“面积”即为变力做的功.8.几种力做功的特点①电磁力和反作用力的做功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时存在,作用力做功时,反作用力可能作功,也可能不做功,可能做正功,也可能做负功,不要以为讥笑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就一定有作用力、反作用力的功数值相等,一正一负.所以与反作用力做功不一定相等.②摩擦力的做功A、静摩擦力做功的特征(1)静摩擦力可以做正功,也可以做负功,还可以不做功。
高一物理机械能守恒解析及典型例题
![高一物理机械能守恒解析及典型例题](https://img.taocdn.com/s3/m/b1e7af207375a417866f8fdb.png)
高一物理机械能守恒解析及典型例题(1)只有重力做功时机械能守恒.设一个质量为m 的物体自然下落,经过高度为1h 的A 点(初位置)时速度为1v ,下落到高度为2h 的B 点(末位置)时速度为2v (图8-42),由动能定理得:21222121mv mv W G -=.又由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关系得:21mgh mgh W G -= 则2121222121mgh mgh mv mv -=-或2221212121mgh mv mgh mv +=+ 这表明,在自由落体中,物体的动能与重力势能之和保持不变,则机械能守恒.事实上,上面推导过程中涉及重力做功与动能变化、势能变化的关系,与物体的运动轨迹形状无关,因而物体只受重力作曲线运动(如平抛运动、斜抛运动等)时,机械能也一定守恒.(2)只有弹力作用时机械能守恒.如图8-43所示,一个质量为m 的小球被处于压缩状态的弹簧弹开,速度由1v 增大到2v ,由动能定理得:1221222121k k N E E mv mv W -=-= 由弹力做功与弹性势能的关系得:21p p N E E W -= 则2112p p k k E E E E -=-即2211p k p k E E E E +=+,物体的动能与弹性势能之和保持不变,机械能守恒.(3)既有重力做功,又有弹力做功,并且只有这两个力做功时,机械能也守恒.如图8—44所示,一根轻弹簧一端固定在天花板上,另一端固定一质量为m 的小球,小球在竖直平面内从高处荡下,在速度由1v 增大到2v 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21222121mv mv W W N G -=+ 又由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关系得21p p G E E W -= 由弹力做功与弹性势能的关系得''21p p N E E W -= 则212221212121mv mv 'E 'E E E p p p p -=-+- 即2222211121'21'mv E E mv E E p p p p ++=++,物体的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之和保持不变,机械能守恒.(4)有除重力和弹力之外的力做功,将使机械能增大或减小,机械能不守恒.例如,升降机匀速提升重物时,重物的动能不变,势能在增大,总的机械能不守恒,原因是除重力做功外,升降机也对重物做功,且做正功,通过做功将电能转化为重物的机械能.又例如,在水平面上运动的汽车刹车后,逐渐减速并停止,汽车的重力势能不变,动能在减小,总的机械能在减少,原因是汽车受到摩擦力做功,且做负功,通过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5)有除重力和弹力之外的力做功,但力所做功的代数和为零,则机械能守恒.例如,汽车在水平面上匀速行驶时,虽然受牵引力与摩擦力的作用,但其动能和势能均不变,机械能守恒.原因是牵引力与摩擦力做功的代数和为零例2 一轻绳通过无摩擦的定滑轮与在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上的物体m 1连接,另一端和套在竖直光滑杆上的物体m 2连接.已知定滑轮到杆的距离为3m ,物体m 2由静止从AB 连线为水平的位置开始下滑1m 时,m 1、m 2恰受力平衡如图所示.试求:(1)m 2在下滑过程中的最大速度.(2)m 2沿竖直杆能够向下滑动的最大距离一物块由静止开始从粗糙斜面上的某点加速下滑到另一点,在此过程中重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 )A .物块动能的增加量B .物块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与物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之和C .物块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和物块动能的增加量以及物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之和D .物块动能的增加量与物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之和4.一个质量为0.3 kg 的弹性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以6 m/s 的速度垂直撞到墙上,碰撞后小球沿相反方向运动,反弹后的速度大小与碰撞前相同.则碰撞前后小球速度变化量的大小Δv 和碰撞过程中墙对小球做功的大小W 为( )A .Δv =0B .Δv =12 m/sC .W =0D .W =10.8 J5.将一物体由地面竖直上抛,如果不计空气阻力,物体能够达到的最大高度为H ,当物体在上升过程中的某一位置时,它的动能是重力势能的2倍,则这一位置的高度为( )A .32H B .2H C .3H D .4H6 、(2010·成都市摸底测试)如图5-3-19所示为某同学设计的节能运输系统.斜面轨道的倾角为37°,木箱与轨道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5.设计要求:木箱在轨道顶端时,自动装货装置将质量m =2 kg 的货物装入木箱,木箱载着货物沿轨道无初速滑下,当轻弹簧被压缩至最短时,自动装货装置立刻将货物御下,然后木箱恰好被弹回到轨道顶端,接着再重复上述过程.若g 取10 m/s 2,sin 37°=0.6,cos 37°=0.8.求:(1)离开弹簧后,木箱沿轨道上滑的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2)满足设计要求的木箱质量.1.如图8—51所示,小球自a 点由静止自由下落,到b 点时与弹簧接触,到c 点时弹簧被压缩至最短,若不计弹簧的质量和空气阻力,小球由a →b →c 的运动过程中A .小球的动能逐渐减小B .小球的重力势能逐渐减小C .小球的机械能守恒D .小球的加速度逐渐减小2.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球A 、B ,分别用细线悬挂在等高的 、 1O 、2O 点,A 球的悬线比B球的长,如图8—52所示,把两球均拉到与悬线水平后由静止释放,以悬点所在平面为参考平面,到两球经最低点时的A. A球的速度等于B球的速度B.A球的动能等于B球的动能C.A球的机械能等于B球的机械能D.A球对绳的拉力等于B球对绳的拉力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合外力对物体做功为零的过程中,物体的机械能一定守恒B.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机械能一定守恒C.做匀变速运动的物体机械能可能守恒D.当只有重力对物体做功时,物体的机械能守恒2.从地面竖直上抛两个质量不同而动能相同的物体(不计空气阻力),当上升到同一高度时,它们( )A.所具有的重力势能相等B.所具有的动能相等C.所具有的机械能相等D.所具有的机械能不等3.如下图所示,在粗糙斜面顶端固定一弹簧,其下端挂一物体,物体在A点处于平衡状态.现用平行于斜面向下的力拉物体,第一次直接拉到B点,第二次将物体先拉到C点,再回到B点.则这两次过程中( )A.重力势能改变量相等B.弹簧的弹性势能改变量相等C.摩擦力对物体做的功相等D.弹簧弹力对物体做功相等5.物体由静止出发从光滑斜面顶端自由滑下,当所用时间是下滑到底端所用时间的一半时,物体的动能与势能(以斜面底端为零势能参考平面)之比为( )A.1∶4B.1∶3C.1∶2D.1∶210.如下图所示,ABC是一段竖直平面内的光滑的1/4圆弧形轨道,圆弧半径为R,O为圆心,OA水平,CD是一段水平光滑轨道.一根长2R、粗细均匀的细棒,开始时正好搁在轨道两个端点上.现由静止释放细棒,则此棒最后在水平轨道上滑行的速度为 .11.如下图所示,在细线下吊一个小球,线的上端固定在O点,将小球拉开使线与竖直方向有一个夹角后放开,则小球将往复运动,若在悬点O的正下方A点钉一个光滑小钉,球在从右向左运动中,线被小钉挡住,若一切摩擦阻力均不计,则小球到左侧上升的最大高度是( )A.在水平线的上方B.在水平线上C.在水平线的下方D.无法确定12.如下图所示,OA、OB、BC均为光滑面,OA=OB+BC,角α>β,物体从静止由O点放开,沿斜面到A点所需时间为t1,物体从静止由O点放开沿OBC面滑到C点时间为t2,A、C 在同一水平面上,则关于t1与t2的大小的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t1=t2B.t1>t2C.t1<t2D.条件不足,无法判定13.如下图所示,有许多根交于A点的光滑硬杆具有不同的倾角和方向.每根光滑硬杆上都套有一个小环,它们的质量不相等.设在t=0时,各小环都由A点从静止开始分别沿这些光滑硬杆下滑,那么这些小环下滑速率相同的各点联结起来是一个( )A.球面B.抛物面C.水平面D.不规则曲面16.如下图所示,分别用质量不计不能伸长的细线与弹簧分别吊质量相同的小球A、B,将二球拉开使细线与弹簧都在水平方向上,且高度相同,而后由静止放开A、B二球,二球在运动中空气阻力不计,到最低点时二球在同一水平面上,关于二球在最低点时速度的大小是( )A.A球的速度大B.B球的速度大C.A、B球的速度大小相等D.无法判定19.如下图所示,一轻质杆上有两个质量相等的小球A、B,轻杆可绕O点在竖直平面内自由转动.OA=AB=l,先将杆拉至水平面后由静止释放,则当轻杆转到竖直方向时,B球的速度大小为 .3.22.如上图所示,质量相等的重物A 、B 用绕过轻小的定滑轮的细线连在一起处于静止状态.现将质量与A 、B 相同的物体C 挂在水平段绳的中点P ,挂好后立即放手.设滑轮间距离为2a ,绳足够长,求物体下落的最大位移.1.一物体从高处同一点沿不同倾角的光滑斜面滑到同一水平面,则( )A.在下滑过程中,重力对物体做的功相同B.在下滑过程中,重力对物体做功的平均功率相同C.在物体滑到水平面的瞬间,重力对物体做功的瞬时功率相同D.在物体滑到水平面的瞬间,物体的动能相同3.质量为m 的汽车以恒定功率P 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汽车匀速行驶的速率为υ1,若汽车所受阻力不变,则汽车的速度为υ2(υ2<υ1=时,汽车的加速度大小是( ) A.2m v P B. 1m vP C. 2121)(v m v v v P - D. )()(22121v v m v v P +- 6.如下图所示,木块A 放在木块B 上左端,用恒力F 将A 拉至B 的右端,第一次将B 固定在地面上,F 做功为W 1,生热为Q 1;第二次让B 可以在光滑地面上自由滑动,这次F 做的功为W 2,生热为Q 2,则应有( )A.W 1<W 2,Q 1=Q 2B.W 1=W 2,Q 1=Q 2C.W 1<W 2,Q 1<Q 2D.W 1=W 2,Q 1<Q 29.如下图所示,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动能为6J ,不计一切阻力,它落到斜面P 点时的动能为( )A.10JB.12JC.14JD.8J8.有一槽状的光滑直轨道,与水平桌面成某一倾角固定.一可视为质点的滑块,从轨道顶端A 点由静止开始下滑,经中点C 滑至底端B 点.设前半程重力对滑块做功的平均功率为P 1,后半程重力对滑块做功的平均功率为P 2,则P 1∶P 2等于( ) A.1∶1 B.1∶2 C.1∶2 D.1∶(2+1)。
高一物理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
![高一物理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63fb00715727a5e9846a6100.png)
图3
例3、如图4所示,竖直固定放置的斜面AB的下 端与光滑的圆弧轨道BCD的B端相切,圆弧面 的半径为R,圆心O与A、D在同一水平面上,
∠COB=θ,现有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从斜面上
的A点无初速下滑。已知小物块与AB斜面的滑 动摩擦因素为μ。求:
①小物块在斜面上能通过的路程;
②小物块通过C点时,对C点的最小O 压力。
H R
图3
例2、物体沿光滑的斜轨道由静止开始滑下,并进 入竖直平面内的光滑圆周轨道运动,圆周轨道的半径 为R,如图所示, ②为使物体能够通过圆周轨道最高点,求物体至少 应从多高处开始滑下?
H R
图3
例2、物体沿光滑的斜轨道由静止开始滑下,并进 入竖直平面内的光滑圆周轨道运动,圆周轨道的半径 为R,如图所示, ③如果斜轨道与地面的夹角为α,物体与斜面间的动 摩擦因数为μ ,则物体至少应从多高处开始滑下, 物体才能够通过圆周轨道最高点?
D
A
θ
B C 图4
练习5.一个小滑块从半圆形轨道上端由静止开始下滑,当滑
到轨道最低点时,对于滑块动能的大小和对轨道的压力,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轨道半径越大,滑块动能越大,对轨道压力越大。
B、轨道半径越大,滑块动能越大,对轨道压力越小。
C、轨道半径越大,滑块动能越大,对轨道压力与半径无关。
D、轨道半径变化时,滑块的动能与对轨道的压力都不变。
应用动能定理解题的步骤
1、明确研究对象 2、确定所研究的过程,并对研究对象进行
受力分析,确定各力所做的功,求出这 些力的功的代数和。 3、确定始、末态的动能。(未知量用符号 表示) 4、根据动能定理列方程求解
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题的步骤
必修高中物理机械能守恒定律
![必修高中物理机械能守恒定律](https://img.taocdn.com/s3/m/69bba020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38.png)
诚西郊市崇武区沿街学校机械能守恒定律〔一〕教材地位能量守恒定律是十九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对辨证唯物主义思想的建立起了重要作用,是学生树立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重要根底之一;能量转化和守恒思想贯穿整个高中教材,是认识自然、掌握自然规律的重要“工具〞。
机械能守恒是高中学生对能量转化和守恒的启蒙,它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是必须结实掌握的一个重要规律。
〔二〕教材处理本节是这一章的核心知识,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了动能、势能、机械能的根本概念,在高中又进一步进展深化、系统学习,在本节之前又学习了动能定理,为本节理论探究奠定了根底。
教材中仅以定性实验探究就得出机械能守恒定律,我们认为这样处理在学生理解掌握知识〔深化理解机械能守恒的本质和机械能变化的原因〕和训练思维、开展才能方面有欠缺,因此教学设计作了一些改进,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得出,由定性分析到定量实验探究,初步得出规律,再结合一般过程作理论推导,阐释机械能守恒的本质,再详细应用。
符合由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的认识规律,并且在探究、推理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演绎推理才能、分析归纳才能和探究发现才能,领悟物理学研究方法和进步创造性思维才能。
在教学设计时,根据教材内在的逻辑关系和学生认知的开展规律来设计教学活动的根本流程,力求到达最优化的组合。
本设计力图通过生活实例和物理实验,展示相关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出对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探究,表达从“生活走向物理〞的理念,通过建立物理模型,由浅入深进展探究,让学生领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并通过规律应用稳固知识,体会物理规律对生活理论的作用。
〔三〕建议:3--4课时课题:机械能守恒定律课时:3--4课时机械能守恒定律一、教学目的㈠知识与技能1、知道物体的动能和势能可以互相转化;会分析动能和势能互相转化的实例。
2、理解掌握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和适用条件3、掌握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表达式4、会断定详细问题中机械能是否守恒,会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分析生活和消费中的有关问题。
高一物理《机械能守恒定律》一等奖说课稿
![高一物理《机械能守恒定律》一等奖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eb4cde5e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fd95a5f.png)
高一物理《机械能守恒定律》一等奖说课稿1、高一物理《机械能守恒定律》一等奖说课稿我说课的题目是“机械能守恒定律”,选自高一物理必修2的第7章第8节,下面我对这节课分六部分进行说明: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设计思想、学法指导、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设计意图。
一、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在初中学习过有关机械能的基本概念,对“机械能”并不算陌生,接受起来相对轻松。
通过前几节内容的学习,同学们对“机械能”这一概念较初中有了更深认识,在此基础上学习机械能守恒定律学生比较容易理解。
二、教材分析(一)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本章的重点内容,要求学生能初步掌握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并能用来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机械能守恒条件的判定、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是教学的重点。
运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答相关的问题,这一内容在整个高中力学中又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在物理学理论和应用方面十分重要,不同运动形式的转化和守恒的'思想能指引我们揭露自然规律、取得丰硕成果。
但这种思想和有关的概念、规律,由于其抽象性强,学生不易理解、掌握。
学生要真正的掌握和灵活运用还是很困难。
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探究建立在前面所学知识的基础上,教材上通过多个具体实例,先猜测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的关系,引出对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守恒条件的探究,联系重力势能和重力做功及弹性势能与弹力做功的关系的学习,由定性分析到定量计算,逐步深入,最后得出结论,并通过应用使学生领会定律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优越性。
在教学设计时,力图通过生活实例和物理实验,展示相关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出对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探究,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的理念,通过建立物理模型,由浅入深进行探究,让学生领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并通过规律应用巩固知识,体会物理规律对生活实践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依据根据教材特点(注重思想性、探究性、逻辑性、方法性和哲理性)和学生的特点以及高中新课程的总目标(进一步提高科学素养,满足全体学生终身发展需求)和理念(探究性、主体性、发展性、和谐性)和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要求特制定教学目标。
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二课时)课件-高一物理(教科版2019必修第二册)
![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二课时)课件-高一物理(教科版2019必修第二册)](https://img.taocdn.com/s3/m/cec02570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3d.png)
A.环到达B处时,重物上升的高度
h
d 2
B.环到达B处时,环与重物的速度大小相等
C.环从A到B,环减少的机械能大于重物增加的机械能
D.环能下降的最大高度为
3d 4
【解析】A.根据几何关系,环从 A 下滑至 B 点时,下降的高度为 d,则重物上升处时,对环的速度沿绳子方向和
应用 范围
能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的问题都能用动能定理解 决;能用动能定理解决的问题不一定能用机械能守 恒定律解决。
结论 动能定理比机械能守恒定律应用更广泛,更普遍
注意: 机械能守恒定律只涉及能量,不涉及功,强调能量转化; 动能定理只涉及功和动能,强调功是能转化的量度。
热身训练
1.如图所示,三个质量相同的小球,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其中a球沿竖 直方向自由下落,b球沿光滑斜面下滑,c球沿 光滑圆弧下滑.不计空气阻
量为m的小球B,OB中点A固定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A,若OB杆从水平位置
静止开始释放转到竖直位置的过程中,求
(1)A、B球摆到最低点的速度大小各是多少?
O
(2)轻杆对A、B球各做功多少?
A
B
(3)轻杆对A、B球所做的总功为多少?
(1)求A、B球摆到最低点的速度大小?
O
Al B
lm
m
vA
A、B系统机械能守恒
分别以A、B两球为研究对象,机械能守恒吗?
WA EA 0.4mgl WB EB 0.4mgl
(3)求轻杆对A、B球所做的总功为多少?
W总=WA+WA 0
A、B系统机械能守恒
【 典 例 2 】 如图所示,长为2L的轻质杆一端用铰链固定于O点,杆的中点固 定有质量为m的小球A,杆的另一端固定有质量为2m的小球B。现将杆从水 平位置由静止释放,不计杆、球系统在竖直平面内转动过程中所受的摩擦 ,重力加速度为g,求: (1)刚释放杆时,B球的加速度大小a; (2)由水平位置转过90°时,杆转动的角速度ω; (3)杆转至竖直位置时,杆对铰链的作用力F。
第八章-机械能守恒定律章末复习-知识点和题型总结-2023年高一物理期末高效复习专题
![第八章-机械能守恒定律章末复习-知识点和题型总结-2023年高一物理期末高效复习专题](https://img.taocdn.com/s3/m/025e3833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64.png)
第八章机械能守恒定律章末复习[知识点]一:动能和势能的转化1.动能与重力势能间的转化只有重力做功时,若重力做正功,则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若重力做负功,则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转化过程中,动能与重力势能之和保持不变.2.动能与弹性势能间的转化被压缩的弹簧把物体弹出去,射箭时绷紧的弦把箭弹出去,这些过程都是弹力做正功,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二.机械能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统称为机械能,在重力或弹力做功时,不同形式的机械能可以发生相互转化.三:机械能守恒定律1、在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的物体系统内,动能与势能可以相互转化,而总的机械能保持不变.2.守恒定律表达式(1)E k2-E k1=E p1-E p2,即ΔE k增=ΔE p减.(2)E k2+E p2=E k1+E p1.(3)E2=E1.四.守恒条件物体系统内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1.对机械能守恒条件的理解(1)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看,只有系统内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无其他形式能量之间(如内能)的转化.(2)从系统做功的角度看,只有重力和系统内的弹力做功,具体表现在:①只受重力作用,例如:所有做抛体运动的物体(不计空气阻力时)机械能守恒.②系统内只有重力和弹力作用,如图甲、乙、丙所示.甲乙丙图甲中,小球在摆动过程中线的拉力不做功,如不计空气阻力,只有重力做功,小球的机械能守恒.图乙中,A、B间,B与地面间摩擦不计,A自B上端自由下滑的过程中,只有重力和A、B间的弹力做功,A、B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但对B来说,A对B的弹力做功,这个力对B来说是外力,B的机械能不守恒.图丙中,不计空气阻力,球在摆动过程中,只有重力和弹簧与球间的弹力做功,球与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但对球来说,机械能不守恒.2.判断机械能守恒的方法(1)做功分析法(常用于单个物体)分析物体受力⇒明确各力做功情况⇒⎩⎪⎨⎪⎧⎭⎪⎬⎪⎫只有重力、弹簧弹力做功有其他力做功,但W其他=0⇒机械能守恒(2)能量分析法(常用于多个物体组成的系统)分析能量种类⇒只有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机械能系统守恒五.机械能守恒定律和动能定理的比较两大规律比较内容机械能守恒定律动能定理表达式E1=E2ΔE k=-ΔE pΔE A=-ΔE B W=ΔE k 应用范围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时无条件限制物理意义其他力(重力、弹力以外)所做的功是机械能变化的量度合外力对物体做的功是动能变化的量度关注角度 守恒的条件和始末状态机械能的形式及大小动能的变化及改变动能的方式(合外力做功情况)[考点题型]考点题型一:机械能的概念和计算1.(2021·湖南郴州·高一期末)用拉力将一个重为5N 的物体匀速提升4m ,在这个过程中,不计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的重力做了20J 的功B .拉力对物体做了20J 的功C .物体动能减少了20JD .物体的机械能减少了20J2.(2021·北京市延庆区教育科学研究中心高一期末)一位同学在实验室的地面上用一个质量为1kg 的小车以一定的速度挤压弹簧,当小车的动能为20J 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恰好是10J ,如果以距地面3m 高的天花板为零势面,则此时小车、弹簧和地球构成的系统总机械能是( )(g =10m/s 2)A .30JB .0JC .60JD .-30J 3.(2021·黑龙江·尚志市尚志中学高一期末)起重机以4g的加速度将质量为m 的物体匀减速地沿竖直方向提升高度h ,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空气阻力不计,则( )A .物体克服重力做功为mghB .起重机钢索的拉力对物体做功为34mghC .物体的动能减少了34mghD .物体的机械能减少了34mgh考点题型二: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条件4.(2021·广东广州·高一期末)如图所示,拉力F 将物体沿斜面向下拉,已知拉力大小与摩擦力大小相等,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动能增加B.物体的动能保持不变C.物体的总机械能增加D.物体的总机械能保持不变5.(2020·辽宁·朝阳县柳城高级中学高一期末)关于机械能是否守恒的论述,正确的是()A.沿水平面运动的物体,机械能一定守恒B.做匀速运动的物体,机械能一定守恒C.合外力对物体做功等于零时,物体的机械能一定守恒D.只有重力对物体做功时,机械能一定守恒6.(2021·湖南湘西·高一期末)如图所示,下列关于机械能守恒的判断正确的是()A.甲图中,火箭加速升空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B.乙图中物体在拉力F作用下沿斜面匀速上升,机械能守恒C.丙图中小球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机械能守恒D.丁图中轻弹簧将地面上A、B两小车弹开,两小车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考点题型三:机械能与曲线运动7.(2021·陕西·宝鸡市陈仓区教育体育局教学研究室高一期末)如图所示,在地面上以速度v0斜向上抛出质量为m的物体,抛出后物体落在比地面低h的湖面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并随 v 的增大而增大
第 2 页,共 7 页
9. 最大射程问题
取竖直向下为正方向
取竖直向下为正方向
机械能守恒且一定时,改变平抛运动的高度,水平射程存在最大值。例如,图 a 中 H 一定,平抛运动的高度 设为 h,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经过圆轨道最低点的速度大小为:
mg(H-h)=½mv2 平抛运动有:h=½gt2
水平射程 S=vt
解得:S= 2g( H - h ) 2h = 2 ( H - h )h g
当 H-h=h 时,即 h=H/2 时,S 有最大值,Smax=H。 10.抛物线轨道问题
如图所示,光滑的抛物线轨道 AB,是以初速度 v0 平抛的运动轨迹制成的,A 端为抛出点,B 端为落地点。 现有小球由静止开始从轨道 A 端滑下,到达轨道 B 端时的速度:
v 1 2gH C.h=H/2, 2
v 1 2gH D.h=H/4, 2
14.(多选)如图 5 所示,在离地面高为 H 处以水平速度 v0 抛出一质量为 m 的小球,经时间 t,小球离水平地
面的高度变为 h,此时小球的动能为 Ek,重力势能为 Ep(选水平地面为零势能参考面).下列图能守恒定律:mgh=½mv2,可得:v= 2gh
2gh (2)方向:与平抛运动方向相同。根据平抛运动,分解速度可得: tan =
v0
(3)小球在水平方向的速度大小为 vx=vcosθ,可得:vx= v0 2gh v20+2gh
二、选择题
11.(多选)如图 6 所示,下列关于机械能是否守恒的判断正确的是( )
(1)当 v=0 时,FN=mg,FN 为向上支持力
过最高点时,v≥ gr,FN+mg=mvr2,绳、 轨道对球产生弹力 FN=mvr2-mg
(2)当 0<v< gr时,-FN+mg=mvr2,FN 向上 支持力,随 v 的增大而减小 (3)当 v= gr时,FN=0
向下压力
(4)当 v> gr时,FN+mg=mvr2,FN 为向下压力
对应最低点速度 v 低≥ 5gr
均是有支撑的小球 由小球能运动即可得 v 临=0
对应最低点速度 v 低≥ 4gr
v 低≥ 5gr 或 v 低≤ 2gr
不脱轨
F 低-mg =mv 低 2/r
F 低-mg =mv 低 2/r
F 低=mg+mv 低 2/r,向上拉力
F 低=mg+mv 低 2/r,向上拉力
高一物理:单体机械能守恒 班级__________ 座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一、知识清单 1. 机械能是否守恒的三种判断方法 (1)利用机械能的定义判断(直接判断):若物体动能、势能均不变,机械能不变。若一个物体动能不变、重力势 能变化,或重力势能不变、动能变化,或动能和重力势能同时增加(减小),其机械能一定变化。 (2)用做功判断:若物体或系统只有重力(或弹簧的弹力)做功,虽受其他力,但其他力不做功,机械能守恒。 (3)用能量转化来判断:若物体系统中只有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而无机械能与其他形式的能的转化,则物体 系统机械能守恒。 2. 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题的基本思路
图6 A.甲图中,物体 A 将弹簧压缩的过程中,A 机械能守恒 B.乙图中,物体 B 在大小等于摩擦力的拉力作用下沿斜面下滑时,B 机械能守恒 C.丙图中,斜面光滑,物体在推力 F 作用下沿斜面向下运动的过程中,物体机械能守恒 D.丁图中,斜面光滑,物体在斜面上下滑的过程中,物体机械能守恒 12.(多选)某娱乐项目中,参与者抛出一小球去撞击触发器,从而进入下一关.现在将这个娱乐项目进行 简化,假设参与者从触发器的正下方以 v 的速率竖直上抛一小球,小球恰好击中触发器.若参与者仍在刚才的
h
<
v02 2g
。
8. 竖直面内的变速圆周运动
物体在竖直面内做的圆周运动是一种典型的变速曲线运动,该类运动常见的两种模型——轻绳模型和轻杆
模型,分析比较如下:
轻绳模型
轻杆模型
常见 类型
过最高点的临 界条件
绳不松不脱轨 条件
最低点弹力
最高点弹力
在最高 点的 FN
图线
均是没有支撑的小球 由 mg=mvr2得 v 临= gr
3. 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表达式
4
.
5. 机械能守恒条件的理解及判断 1.机械能守恒的条件绝不是合外力的功等于零,更不是合外力为零;“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不等于“只受
第 1 页,共 7 页
重力或弹力作用”. 2.对于一些绳子突然绷紧、物体间碰撞等情况,除非题目特别说明,否则机械能必定不守恒. 3.对于系统机械能是否守恒,可以根据能量的转化进行判断.
第 3 页,共 7 页
抛出点,沿 A、B、C、D 四个不同的光滑轨道分别以速率 v 抛出小球,如图所示.则小球能够击中触发器的 是( )
13.物体从高为H处自由落下,若选地面为参考平面,当它的动能和势能相等时,物体离地面的高度h和它的
瞬时速度的大小v为( )
A.h=H/2, v gH
v 1 6gH B.h=3H/4, 2
6. 动能和势能的倍数问题
机械能守恒,设为 E,动能是势能的 k 倍,则有 E=EK+EP,EK=kEP,则:
K
1
EK = K +1 E ; EP = K +1 E
7. 上升的最大高度问题
上升高度
h
=
v02 - v2 2g
,初速度一样,末速度越大,上升高度越小。
斜抛运动和单层轨道(轻绳模型)在最高点速度不为零,因此上升高度
小球动能 Ek、势能 Ep 变化规律的是(
)
15.(2014·新课标全国Ⅱ)取水平地面为重力势能零点.一物块从某一高度水平抛出,在抛出点其动能与重力
势能恰好相等.不计空气阻力.该物块落地时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 )
π
π
π
5π
A.6
B.4
C.3
D.12
16.如图 11 所示,质量为 m 的小球,用 OB 和 O′B 两根轻绳吊着,两轻绳与水平天花板的夹角分别为 30°
和 60°,这时 OB 绳的拉力大小为 F1,若烧断 O′B 绳,当小球运动到最低点 C 时,OB 绳
的拉力大小为 F2,则 F1∶F2 等于( )
A.1∶1
B.1∶2
C.1∶3
D.1∶4
17.如图所示,两个内壁光滑、半径不同的半球形碗,放在不同高度的水平面上,使两碗口处于同一高度,